剪纸的调查报告

2024-11-09

剪纸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

1.剪纸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岭南剪纸文化的调查问卷

朋友们,你们了解岭南剪纸文化吗?我们是番禺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的研学课题是对岭南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研究调查。希望您能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完成以下的调查问卷:

性别:(男/女)

年龄:(40/50/60/70/80/90年代)

职业:________ 1.您了解岭南剪纸文化吗?

A.了解

B.仅知道

C.不知道 2.您会岭南传统剪纸吗? A.精通

B.皮毛

C.不会 3.您的祖父母会岭南传统剪纸吗? A.精通

B.皮毛

C.不会 4.您愿意了解,学习岭南传统剪纸吗? A.有兴趣

B.一般

C.没兴趣 5.您觉得能接受岭南传统剪纸的创新吗?

A.能,创新是好事

B.不能,创新会改变传统文化的内涵 6.您是否认识一些岭南传统剪纸高手(传承人)?能否提供他/她的基本资料(姓名,联系方式,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岭南传统剪纸的传承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您对岭南传统剪纸的创新发展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文化背景

傣族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傣族人民的生活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化影响较大, 在傣族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 这从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层面上均可见一斑, 甚至也涉及当地人民重大的传统年节文化。傣族的剪纸在佛寺中的展现颇多, 常见的有佛幡和金水漏印。傣族的金水漏印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常见的建筑装饰纹样, 常被装饰于墙壁和柱子上, 折射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傣族剪纸还被运用到人生礼仪中。傣族家庭用品中的枕、帽、包、鞋等物品也普遍使用剪纸图案。傣族剪纸的广泛应用, 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多堂、张栋在《中国广灵剪纸》一书中提到:“山西剪纸在桐叶“玉圭”出现在三晋大地之后的汉代就已出现,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源于魏晋, 到唐宋已广泛流传。”[1]由此可见广灵剪纸的出现也很早, 广灵剪纸以家族和师徒渠道传承下来, 由于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深受人们喜爱, 流传区域更为广泛, 并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李光华在《傣族民间剪纸》中提到:“傣族的剪纸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剪纸特征有明显的不同, 如:陕西剪纸以质朴、豪放为特征, 江南剪纸以精致、秀丽见长, 而云南的傣族剪纸, 因地处西南边陲, 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影响, 因此, 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与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2]由此可见, 傣族剪纸在功能上更偏向于宗教信仰与祭祀, 而广灵剪纸则多用于生活多层面的表达。虽然两者的功能各异, 但所形成的影响却有相媲美之处。随着时光的推移, 它们各自在不同区域茁壮成长, 形成了独具本民族文化特质的艺术风格。

二、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艺术装饰元素

(一) 造型

傣族剪纸和广灵剪纸因它们都蕴涵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色独特鲜明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傣族剪纸的大多数题材均来源于生活中的寻常事物, 在造型方面极为灵动自由、简洁、粗犷有力, 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传递出宗教情怀。构图上, 傣族剪纸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 使事物形象变形夸张, 可以同时将自然物象和地面上的建筑物、动物、人物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在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中常见的金水漏印图案, 造型饱满, 线条明快。

此外, 对比广灵剪纸艺术, 傣族剪纸艺术在造型设计上主观创造性更强。广灵剪纸则更注重写实, 运用多层结合的方式, 体现了三维立体的效果, 拓展了表现空间。以实物为原型, 把物体的主体特征筛选出来, 用以表现物体的美, 以求神似。剪纸造型将所要表现的物体放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不遮挡。造型以简单形态, 预示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于是, 广灵剪纸比与傣族剪纸更为重视形态和神韵的表达。

( 二) 色彩

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均凭借作者的主观意识运用色彩, 依据实际需求, 在写实基础上加以大胆想象与夸张表现, 从而展现了本民族的地域特色。

傣族剪纸分为单色、套色、多色组合等。在喜庆节日中剪纸多用金、红、绿、黄色。多色组合时, 作品分别加入黑色、金色, 用以协调多种色彩间搭配。金色的剪纸运用非常广泛, 在傣族佛教用品或其他物件中常见。在色彩上, 金水漏印运用红、金二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 不同类型的金色图案在暗红的墙面上显得金碧辉煌, 使建筑物更加庄严, 也营造出了浓郁的宗教氛围, 显示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色彩呈现方面, 广灵剪纸有单色剪纸、多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根据图案需求, 套色剪纸所套颜色层次也不尽相同。而多色剪纸具有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染色剪纸是广灵剪纸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剪纸方式。在广灵地区的日常生活或是大型节日中会看到剪纸色彩多以红色为主, 红色寓意喜庆与吉祥。

( 三) 图案

图案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多重崭新的视觉元素。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图案装饰性意味浓烈, 蕴藏了本民族多种独特的文化视觉元素。

剪纸在傣族地区较为常见。傣族剪纸题材广泛, 剪纸内容多与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 也有反映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对象, 展现地域特色, 也有宗教故事与民间传说, 风情民俗浓郁。剪纸常见的图案有佛像、孔雀、大象、菩提树、佛塔等。剪纸的动物图案有大象、孔雀、麒麟、狮子、游鱼等各种奇兽异鸟。然而, 动物图案大多寄寓了一定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例如傣族孔雀象征吉祥如意与美丽。人物图案一般与佛教精神息息相关, 有佛像、歌舞、伎乐等僧俗活动。植物图案常见有菩提树、莲花、芭蕉、荷花、茶花、杜鹃等植物花卉, 其中菩提树在佛教中有着觉悟的意思, 傣族人民把它奉为神树。建筑图案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房屋建筑等。傣族的图案构成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综合纹样等。最简单的几何图案剪纸由折叠剪纸方法剪成, 常见的有三角纹、圆点纹、菱形纹等。复杂的剪纸图案则以一个主题为中心, 配以花纹与自由图案。金水漏印图案在佛寺柱上常见的有花卉、藤萝、几何纹等图案。寺内的墙壁上有大象、孔雀、佛塔、仙女等图案。这些图案造型精美, 装饰性强, 具有考究的价值。傣族剪纸造型优美、风格独特, 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与民族特色。对比广灵剪纸, 傣族剪纸在图案表现上更倾向于传扬佛教文化。

广灵剪纸突破了狭窄的传统题材, 表现题材日趋多样, 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塑造现代名人形象也是剪纸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广灵剪纸造型图案尽现三晋大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传达出当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热爱自己家园。于是, 在对生活领域的关注方面, 广灵剪纸比傣族剪纸更为全面深入。

(四) 技艺

由于剪纸材料和使用工具的不同, 不同地方的剪纸形成了独具本区域特色的造型魅力, 从而, 引发出异常独立的个性审美感受。

傣族剪纸常用的制作方法是剪和凿。工具有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一幅作品可同时采用阳纹和阴纹的手法。在傣族佛寺中也能见到用布、金箔、银箔、金属片镂刻剪纸图案等常用材料。傣族剪纸的金水漏印制作方法也是一门独特的技艺, 采用剪纸的阴刻法。制作工艺是用厚纸剪出各种图案, 根据装饰部位需要, 先刷黑漆作底, 再刷红漆, 把图案贴于红色的柱子或墙壁上, 再用金粉漆漏印在剪纸图案的镂空部位, 最后取下剪纸图案, 这样在红底上会出现金色的金水漏印图案。

在艺术表现上, 广灵剪纸相比傣族剪纸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它把剪纸、绘画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自然情愫与人文情怀。虽然, 在制作工艺方面, 广灵剪纸比傣族剪纸要复杂许多。然而, 广灵剪纸的制作工具却十分普通, 剪纸的常用纸以宣纸为主。此外, 对于傣族剪纸, 广灵剪纸的点染技艺格外特别, 这表现在它染色时会运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素进行科学调配。同时, 它采用对比手法, 强调冷暖相配、明暗相间。广灵剪纸还会应用组合精装法装裱年历、挂历与台历。采用新型粘贴技术, 使剪纸作品提升至礼品、纪念品与收藏品的新高度。于是, 一扇呈现本民族民俗民风文化的窗口由此被打开。

三、傣族剪纸、广灵剪纸的发展与传承

傣族剪纸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因为傣族剪纸以传统技艺基础为基础, 融合了许多独具时代特色的创作题材, 呈现内容丰富多彩。在记录生活方面, 傣族剪纸增加了农业丰收、节庆、风俗等新内容。此外, 功能用途方面, 傣族剪纸拓展到家居装饰品、建筑、服饰图案、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剪纸材料也由原来的纸质材料变为铁皮、铜皮等金属材料或驴皮、布等纺织材料。将傣族剪纸图案运用于现代设计, 在设计中参入剪纸元素, 传统文化符号得以继承与弘扬。例如金水漏印图案可以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保护傣族剪纸, 我们应积极保护剪纸赖以生存的环境, 加强对剪纸艺人或是这一工艺群体的重视。对傣族剪纸的开发要保护好民族文物资源, 对传承人保护, 将剪纸以旅游纪念品或艺术品方式呈现给大家。还要将专家学者、企业、高校融合在一起, 为剪纸工艺品的开发、创造及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从而, 将这项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艺术宝库中留下永不褪色的一页篇章。

广灵剪纸扎根于本土文化, 流传于民间, 以其独到的技艺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广灵剪纸注重与时代接轨, 使区域文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增添了许多新功能, 可用于服饰、寿宴、插图、广告、贺年卡、连环画、封面等方面。由于使用干裱法, 剪纸突破了传统技艺的局限, 集更多功能为一体。为了对传统的广灵剪纸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创新, 相关部门采用多种措施保护广灵剪纸文化, 比如建立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 开设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等, 这些措施为广灵剪纸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我们应积极传承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这两项传统剪纸手工艺, 将剪纸图案作为设计元素灵活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其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从而丰富了人类生活的艺术素质与功能意义。此外, 也可将剪纸艺术运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现代设计中。将现代设计与时代接轨, 既可满足现代人对良好物质生活的需求, 也间接保护与传承了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技艺。

结语:

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淌了数千年, 皆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许多民间剪纸艺人与专家、学者专注传承、研究与创作傣族剪纸或广灵剪纸作品, 使传统剪纸艺术融入了现当代的先锋观念, 从而, 为剪纸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1]张多堂, 张栋.中国广灵剪纸[C].山西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 10, 1.

3.剪纸的调查报告 篇三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流传于我国农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六年级学生对这种有趣味性的艺术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同时,通过多元文化在本课中的渗透,让学生坚定了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信念,培养了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 学生分析

剪纸对六年级的同学来说是一项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活动,熟悉的是小学教学中可能已经了解了一点,陌生的是对它又不完全了解剪纸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中,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强调剪纸的基本技法外,还要着重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三.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内容和方法,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

b)过程和方法:通过体验、欣赏、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剪纸的技法。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之美,掌握剪纸造型的表现方法。

五. 教学难点

能够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自己的创作。

六.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画、剪纸工具

学具准备:刻刀、剪刀、胶水、各色彩纸

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奇妙的剪纸”

影片片段——山村中一群小孩唱着童谣伴着一位老妇人在剪纸场景…… 小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能剪老鼠生儿去打洞。

能剪山,能剪水,能剪鸭子扁扁嘴。

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戏天河。

小剪刀,有多能,剪什么,什么成。

再剪一棵万年青,万年青,青万年,家庭幸福代代传。

(二)中国民间剪纸的两大流派及特点

(三)常见的民间剪纸的种类

1.讨论剪纸的种类,在生活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2.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剪纸的种类。

3.常见的民间剪纸种类有:窗花、门笺、喜花、团花等等。

[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中外剪纸作品之比较

2.不同点:①.中国民间剪纸形象比较具象

外国剪纸比较抽象、夸张

②.中国民间剪纸注重技法和装饰性

外国剪纸注重形体和结构

共同点:通过夸张、自由、多变、自然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五)剪纸技法示范分析

①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

②用剪刀剪出外形,里面装饰、形利用小刀刻(“外剪”、“内刻”)③将剪刻好的作品,贴在底卡纸上

(花简短的时间做一个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流程及技法)

[说明]教师示范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可省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实物投影机上分步骤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增强对剪纸技法的理解。

(六)学生创作(表现身边的事物)

要求简洁、单纯而有情趣。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多媒体播放童谣)

学生作业,没有严格的规定具体的题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充分的想象,完成作业

2.作业中间停下一次,挑几张同学的作业评价,大家共同指出优点和缺点。

3.观察同龄人的作品,教师引导探究画面构图。同样讨论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画面要注意构图的饱满,造型的简洁。

[说明] 学生在教师示范后,通过观察同龄人的作品,感受剪纸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会发现这些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错误,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铺垫。

(七)展示和评价

1.画面的构图(调整后的最终画面)

2.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组织部分学生作业的分析(为创作的最终顺利完成作了重要的铺垫)

4.民间剪纸的历史 篇四

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在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宋已出现了专业民间剪纸艺人。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民间剪纸的历史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两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文物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唐代(公元618一907年)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③自汉至唐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河南省郑州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直径36.2cm)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

剪纸流传下来的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室内顶棚和宫室两旁过道壁间均用白纸衬托出黑色龙凤双喜的剪纸图样。史料记载 唐朝

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也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剪纸艺人有姓名可考的,除上面提到的余承志外,还订林文辉。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杨诚齐集子里,也曾提到一位“剪字道人”,说他“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什米元章体逼真”。分类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

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主要用途: 窗花

用于在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以北方为普遍,北方农家窗户多是木格窗,有竖格、方格或带有几何形花格,上面张糊一层洁白的“皮纸”,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窗花的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总之适应不同形状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有一种布置较特别,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东民间称作“窗越”。

喜花 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品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一般是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贴在梳妆镜上。喜花图案题材多是强调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寓意。色彩为大红。外形样式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以各种吉祥的纹样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礼花

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在广东潮州一带称作“糕饼花”、“果花”,浙江平阳一带称作“圈盆花”。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在山东为庆贺生子的“喜蛋”上贴剪纸,或将蛋染红露出白色花纹。在福建农村互相馈赠寿礼用乌龟图案以象征长寿。有龟形糕饼,也有龟形剪纸。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头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另外还有一种“鞋底花”,旧时多用于“寿鞋”。或绣于布袜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暗刀”,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门笺

又称“挂笺”、“吊钱”、“红笺”、“喜笺”“门彩”、“斋牒”。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它颜色的或套色的。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的,如“普天同庆”、“国泰民安”、“连年有余”、“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福、禄、寿、喜、财”、“五业兴旺”等。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贴门笺除有印春除旧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斗香花

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用,旧时祭祀总要烧香,一般香作细条状,叫“线香”;也有粗条状并盘绕成各种花纹,其纹如篆字,旧称“香篆”。这种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并有竹签支撑。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人物和神仙(如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剪纸团花

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

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剪纸旗幡

用于民俗活动中剪成旗幡形的剪纸。如民间重阳节时,以色纸剪成三角旗插在重阳糕上,非常好看。宋代浙江旧俗,如有病人,巫者执剪纸龙虎旗驱邪消灾。在丧礼中,送葬用的“花幡”也有用素纸剪成。剪纸花幡与佛教中引路菩萨所持幡状物相关;另在纪念逝者过周年时的斋事中也有剪纸而成的“招魂纸幡”,以及悬挂经堂梁上的“疏”(其形也类似于幡)。各地剪纸荟萃 邳县剪纸

江苏省徐州地区流行的剪纸,以邳县的最见特色。其种类有二,刻纸为彩色门笺,多用蜡光纸拼色;剪纸除走方艺人的鞋花外,多为窗花。窗花题材有劳动场面、家禽牛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寿桃、花卉鱼虫、龙凤等。高密剪纸

山东高密一带流传的剪纸。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佛山剪纸

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由于其剪纸制作 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尤以铜写料最具特色,溶汇了绘、刻、写的技法,使作品苍劲右拙、金碧辉煌。佛山剪纸在一百多年前也用作建筑、家具雕刻的底稿,后又用于室内装饰。贴在门楣、柱枋上,也用于祭礼、扎作、花钱、炮竹等装饰。台江剪纸

贵州省台江苗族的剪纸。以衣袖花、围腰花、帽花等刺绣底样为多。其图案题材虽也有龙凤、牡丹等,但与汉族的花样风格大异。尤其是衣袖花以针刺手法,更使人感到粗中见细的特色。滦州布影

有二层涵义。一指河北滦县的皮影,据传兴于明初,但最早文献记载仅见清嘉庆年的《滦州志》。当地人不称滦州影而称“乐亭影”可能因唱腔为“乐亭调”而呼之。一指山东皮影。山东皮影据传也从河北传入,唱腔多为柳琴调。其刻工粗犷,敷色古雅,所演剧目为神话传奇和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安塞剪纸

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陇东剪纸

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东部的正宁、宁县、合水、庆阳、华池、环县等地剪纸较为古朴雅拙;中部西峰、镇原一带风格秀丽工整;西部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一带风格较为简洁明快。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就其形式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浮山剪纸

山西的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其剪纸遍布全县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形式有窗花、礼花等。最有特色的是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浮山剪纸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的刺绣底样,以及丧葬、祭礼、祈祷所需的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还用于农家门帘、桌围、椅搭、盖巾、被褥、花布的刷印和剪贴图案。滨州剪纸

山东省鲁北惠民地区流行的剪纸。多为窗花或刺绣底样。风格上较胶东 的粗犷些。其剪纸中以对称(折剪)式的人物很有特色。现在代表性的剪纸作者有赵秋春、赵恒英、任成英、张玉针、张金娥等。蔚县剪纸

河北蔚县剪纸,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蔚县剪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南京剪纸

江苏南京的纸,据史载明代已流行于民间。其中以喜花和斗香花著称于世。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都在箱、柜、被、枕等嫁妆上缀以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喜花。其图案题材则根据需要和特定的剪纸外形,填满花叶等吉祥纹样。可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特色。斗香花的题材则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纹样、花卉等。配色一般用金色和大红、桃红、绿、蓝、桔黄、淡黄、黑等七色蜡光纸组成,有十分强烈的效果。南京剪纸除斗香花和门笺是刀刻外,多数喜花是用剪刀剪成。山西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而著称。它的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程序是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他们以简单的工具,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龙飞凤舞地刻制出许多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这样既能使涂上的颜色鲜艳水灵,又能保证剪纸存放较长时间。广灵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声誉,现已销行到法国、美国、日本、波兰等国,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

人们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树。那么,我们说这剪刀下的艺术便是常青树上的花和果。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土生土长,土香土色,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杨柳青剪纸

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来自于剪纸图案。

5.剪纸的故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画、剪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好对称图形的方法、难点:能够快速剪出事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课前准备:多媒体,剪纸范作,剪刀,卡纸,双面胶。课时:一课时(40分钟)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说:“同学们上课!上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由剪纸制作的影片。看完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问:“现在我们看完了这段影片,同学们请想想,它跟我们平时看的影片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说:“是由剪纸制作而成的。”

师说:“同学们真棒,看的真仔细!那同学们喜欢这些剪纸么?”

生说:“喜欢。”

师说:“那现在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进入剪纸的世界。” 揭示课题——《剪纸故事》

二、观察剪纸图片,让学生发现特点

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生说:“左边的图片不对称,右边的对称。”

师说:“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这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对称剪纸。”

师说:“老师现在非常的想动手做一做这个对称剪纸,有没有同学能教教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说:“先把卡纸对折,然后画半个娃娃,最后剪,” 师说:“噢!这个同学的方法非常好!先对折,再画,最后剪!”(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折——画(半个娃娃)——剪)

师说:“老师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做了。”(用课件快速的示范,剪的时候让学生数数,调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师说:“老师剪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教师喊1——2——3开始!

师说:“咦!怎么变成这样?老师是按照同学们的方法啊?哪里错了?”(错误示范,剪纸娃娃断开两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出错误。)

生说:“老师画错了,应该画在折痕那边,而不是开口那边。” 师说:“噢!原来是老师太粗心了,犯了这么小的错误!那同学们能不能再给老师一次机会?老师一定好好表现!”(吸引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强调要画在对折那边。示范的时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慢慢示范,要学生注意画的时候要画一个眼睛,半个鼻子,半个嘴巴。)师说:“哎呀,经过同学们的帮忙,老师终于把这个剪纸娃娃剪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师说:“同学们觉得漂亮么?” 生说:“漂亮。”

师说:“但是老师觉得她不够漂亮,你们能有什么办法让她变得更加漂亮么?想一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生说:“可以在裙子上加花纹,可以在鞋子上加花纹,可以在手上拿小花朵。”

师说:“同学真聪明,那看看老师怎么样把她变的更加漂亮好不好?”(出示一张剪好的示范剪纸,然后贴在用卡纸做成的草地场景上。)

师说:“同学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自己做拉?那我们现在开始动手吧!要小心剪刀,剪的时候注意安全!同学们剪好后举手上来展示一下,然后贴在老师准备的场景中。”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喜欢的发型,衣服,花纹运用到剪纸中。学生的思想跟我们大人真的不一样,他们会把他们喜欢的动物跟人物结合起来,变成狮子先生,兔子小姐,熊宝宝!非常的可爱,但有些学生在画的上面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是我教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四、作业展示

让学生上台将自己完成好的作品在幻灯片上展示,说一说自己剪的娃娃哪里最特别!再粘贴在黑板上的场景中!师问:“同学们,看看这么多同学已经完成好了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

生1说:“我喜欢那个熊小姐,因为我觉得她的衣服很漂亮,很可爱。”

生2说:“我喜欢那个粉红色的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的笑容很漂亮,头发上的蝴蝶结也很可爱。”

生3说:“我喜欢那个火箭,因为可以带我们上太空去玩耍。”

师问:“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有没有同学能够用这个场景给我们编一个小故事?”

生说:“在一个晴朗的一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耍,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

6.论潮州剪纸的纹饰符号 篇六

潮州剪纸的纹饰符号由“形”、“色”、“意”三个要素来分解和归纳。蕴含在“形”和“色”这两个剪纸纹饰符号外在表现背后的是它们所包含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即“意”。

作为一种在地域文化视觉下所构建的视觉符号,潮州剪纸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它的物象外形与结构,这就是“形”的要素。它的创作构思、形式表达和实用功能性相结合,体现在随形附物的花样形式。在时年八节里,作为祭祀供品的水果贴上遵循水果外形而剪的剪纸,如柚花、香蕉花、柠檬花等;在鸡、鸭、鹅、鱼、猪、鸟等牲畜上,贴的是如影随形的凤凰鸡形花、鸭形花、鱼形花、凤凰鸟形花等;红桃发粿有随样的粿花,米糕斋饼也有象形的糕饼花,甚至盛放供品的桶盘也有桶盘花。在日常生活中,其传统民居基本是土木结构,为剪纸提供了极好的剪贴环境。天花板贴上“顶棚花”(团花),门窗上有笺花和窗花,橱柜上有橱花,箱子有箱头装饰花,灯具烛台有双喜花,锅、盘也附上如意团花,灶台也贴上灶台花,就连装筷子的筷子瓶也有随形附物的筷子花。这些花样大多是外轮廓像其供品形象,轮廓内则结合它的形式图式,选择符合审美的点、线、面、体、空间、动势等视觉元素,结合体现吉祥寓意的图案,运用虚实、浓淡、曲直等的对比关系,采用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的形式规律进行结构和形象营造,把“形”元素的具象之“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潮州剪纸也不乏抽象之“形”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戏曲人物题材。在剪纸符号的抽象化过程中,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遵循一种肖似性的原则。肖似性原则不一定存在于二者的物理属性之间,也可以存在于相向的知觉结构或关系结构系统之间。在潮州剪纸视觉符号生成的过程中,其符号形体因为受到文化、审美、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符号对象的抽象夸张与变形。对戏曲人物做抽象概括的处理是观察归纳的结果。将戏台上的人物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抽出其典型特征和内在精神,而忽略看到的外在具体形象,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具象的结果。无论是充分利用“线”的造型美感还是倾向于“面”的艺术元素,所表现的形象既有强烈的几何特征又没有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形态,其人物性格生动鲜明。艺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形态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意蕴。

潮州剪纸的图形纹饰符号中“色”的元素是单纯的,无论它的文化含义还是民俗功能,都反映了它作为符号语言的简练平面化和程式化,给人以单纯明快之感。潮州剪纸以单色剪纸最为常用,一般是红色。红色不管是颜色的寓意还是视觉效果都表现出强烈醒目的色彩意义,被视为驱邪避恶、大吉大利、祥瑞美满的象征。色彩通过自己的动态结构的变化,来表现生命经验的形成,由情感、生命、运动组成色彩的意义,这在多色剪纸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一幅剪纸中,不同局部用不同的颜色纸剪出物象,再拼贴成一幅作品,极具特色。李木林的《桶盘花》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出枝叶、花朵、各种禽鸟、草、虫,再组合在同一画面中,色彩缤纷而不杂乱。

“以色扶形”是纹饰符号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色彩的艺术语言蕴涵着人类复杂的情感意味,也是人类经验的特色符号形式。潮州剪纸的色彩符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义。它运用色彩符号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或追求某种相似性,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把本来无关联的因素结合起来,将色彩符号进行演变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浓郁的色彩意念与模糊幻觉,使得色彩符号的艺术效应更加丰富。例如饶平县用金薄(或银薄)为材料的“大钱”剪纸(因为形似大铜钱故得此名,又称金薄剪纸),先用金纸剪成纹样,再用大红、翠绿、深蓝、络黄等颜色的彩纸衬地,如花衬红、叶衬绿,类似古代“华胜”制作方式,其装饰之华丽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剪纸主要是为祭神或丧祭所用。潮州自古重视孝道丧祭,为了满足丧家孝亲的心理,其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色彩在烛光的透照下更加耀眼生辉,让人产生了另外的联想。

潮州剪纸的图形纹饰符号的第三个要素是“意”。剪纸是通过纹饰符号的“形”和“色”来传递思想、文化和感情的,这就是“意”。剪纸只有加入哲学与文化理念后才具有深厚丰富的内涵。潮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近现代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是比较完整。潮州剪纸凝聚着潮汕族群深厚的情感和心理意识,最完整最丰富地保留了这个族群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因而它是潮文化史和美学史最珍贵的艺术宝库,同时也因其具有淳厚朴实的地域风格和寓意深厚的美学内涵而展示出独有的审美价值,是哲理中的美学意识注入地域文化精神和民俗观念后产生的艺术杰作。

潮州剪纸的“意”一般多表现传统的吉祥寓意。从符号学的角度说,“意”通过物化形态,实现诉说心灵抒发情感的艺术符号。潮州剪纸的“意”借助比喻、象征、借喻等手法,糅合了潮州人纤细精巧的审美观和特定地域的情感意绪,传达人们求子祈寿、纳福招财、年丰物阜、辟邪穰灾的美好愿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潮州剪纸从时年八节祭神祀祖到人生礼仪婚嫁迎娶,从游神赛会开张置业到日常生活居室装饰,从戏曲人物到斋事用品,无不洋溢着祥瑞之气。它通过世代传承下来的技艺和造型,保存良好的文化传统底蕴,以之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其“意”更具有神奇幻化的艺术形态。

7.剪纸的方法图片 篇七

剪纸的方法

剪纸的方法1:剪纸雪花图解

剪纸的方法2:郁金香剪纸图解

剪纸的方法3:兔子剪纸图解

剪纸的方法4:窗花剪纸教程

剪纸的方法5:灯笼剪纸图解

剪纸的方法6:蝴蝶剪纸

剪纸的方法7:小鸡剪纸步骤

剪纸的方法8:小猫剪纸教程

剪纸的方法9:萝卜剪纸教程

剪纸的方法10:猴子剪纸教程

剪纸的方法11:小猪剪纸

剪纸的历史典故:

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大家不妨从历代的典籍载记和文人的字行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唐·杜甫《彭衙行》

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李商隐《人日》

吴越践王于行吉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五代《武林梵志》

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周密《志雅堂杂钞》

嘉靖中制夹纱灯,刻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罩色,熔蜡徐染,用轻绍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明《苏州府志》

剪纸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清《保定府志》

中国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如壮甫诗中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如今仍在那里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如今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大家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

8.姥姥的剪纸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

4、整体感知全文,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剪纸作品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读。(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请高凌来读一下。(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的。(指名回答)

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的确,这是一位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相机板书)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读文)

3、讨论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出示)(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村庄)

(2)整个小村庄,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好在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有这样的姥姥真让人自豪,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1)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2)读得真好。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我们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齐读)

(3)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指名回答)(4)现在请你们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_像_____,剪_____像_____,剪个______,剪个_______。)

(5)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指名回答)(6)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出示)(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媒体突出两个“普普通通”、“无所不能”)(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

D、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学生分析)

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媒体播放)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夸一夸姥姥呢?让我们把刚才找出来的四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

9.陇东剪纸与皮影的关系 篇九

皮影与剪纸是我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品之一, 而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支流, 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地处偏远地区的甘肃陇东地区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最先兴起的地方之一。据《庆阳县志》[1]记载, 以素纸雕刻, 是平面的艺术, 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皮影, 其后不断的改进, 改平面为皮人, 形成立体的图像, 这才形成了皮影, 宋朝时剪纸艺术已经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居民们除了在逢年过节, 婚嫁喜庆节时用剪纸美化自己的居室外, 平时还将剪纸用于祈福, 消灾等活动。

陇东皮影是继陇东剪纸以来发展较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最初是从陕西传入。[2]结合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爱好, 在加上陇东剪纸艺术的影响, 造型更为完美, 其中融合了许多陇东剪纸的元素,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 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共同表现出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美。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在创作时, 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构图的创作过程中添加了感情色彩, 从而构图的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 在构图中添加一些完美的线条作为装饰, 按照个人的喜好把画面变形夸张, 再融入陇东地区民族文化气息, 使创作的作品变的更加充满活力。所以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作为陇东大地上的两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 各自具备独特的艺术特征, 它们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不断的完善, 共同展示了陇东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的异同

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作为陇东地区两大艺术形式之一, 它们既有各自的造型、制作和使用特征, 但是两者在造型、制作等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一) 陇东皮影与剪纸的相同处

1. 两者在起源形式上的相同

中国剪纸源远流长, 是千百年来群众共同创造和培育起来的古老艺术品之一, 但是陇东剪纸更具民族文化气息, 在庆阳地区表现出一枝独秀的艺术形态和民族风格, 淳朴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的内涵, 是陇东民俗文化的载体。剪纸就是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供人观赏, 陇东剪纸最早起源于汉朝, 兴起于抗日战争时期, 此时陇东地区出现了赞颂毛主席的剪纸印刷品, 在此期间, 受到解放区文化运动的影响, 剪纸艺术空前繁荣起来, 这时期的作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村妇女和文化站工作者创造出剪纸的新形式, 陇东剪纸的兴起和时代应和, 配合了不同时代的政治宣传创作的作品在当时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

与剪纸相媲美的陇东皮影也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它是中国戏曲的鼻祖, 皮影的演变和形成主要借鉴与剪纸, 所以皮影是剪纸产生以来随之而产生的一种艺术, 《事物纪原》一书中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镌, 后用色彩装皮为之。[3]”我们可以理解到:“以素纸雕镌, ”其实质就是剪纸艺术的平面化, 但这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皮影, 其后不断的改进, 不断提高雕镌技术, 改进平面图像为纸人, 又继续改进在牛皮或驴皮上雕刻, 从而形成了皮影人、物以及各种饰品, 可见最早的皮影起源于剪纸, 陇东皮影也不例外。

“据考证, 皮影最早也起源于汉代。[4]” 而陇东皮影则是由陕西传入, 唐代时, 皮影由宫廷慢慢走向民间。宋朝时人们喜爱的皮影则是由民间的皮影丰富而成。[5]所以陇东皮影的起源则是继剪纸之后, 由民间皮影升华而来的艺术品。

2. 两者在制作和造型特征上的相同

陇东皮影与剪纸都是通过“镂空”来表现人或物的形式, “透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两者在创作过程中都是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人或物的特征, 陇东剪纸的表现与皮影相协调, 表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陇东皮影和剪纸在最初的制作中都是用剪刀在不同的材料上剪出原始的造型。

陇东剪纸最初的作用是祭祀和喜庆用来祈福的, 后来形成的皮影也随之添加色彩, 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和佛教人物相似, 陇东皮影的原始造型也为传教和祭祀做铺垫, 所以说, 两者的起初在造型特点上是如出一辙的。陇东剪纸的制作过程中, 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创作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情感, 所采用的方式和艺术造型也是多方面的, 这就和陇东皮影的的创作原理相融合了。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造型在起初的作用上也配合皮影表演, 在造型上和皮影很相似, 所以就充当了皮影的一部分, 在后来的皮影演变过程中, 皮影的造型特点就和剪纸相同。

(二) 陇东皮影与剪纸的不同

1. 两者在制作后期的不同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在前期的制作中都采用“镂空”的表现形式, 但是在后期的制作中出现了分歧, 陇东剪纸的后期制作比较简单, 它运用优质的纸品平面的表现出物象特征, 但是皮影在后期的制作中就比较复杂, 在材质上就需要经过几道手续, 在选用刀具上也很有特点, 最后的敷色, 是整个制作中最难的一关, 这也是和剪纸最本质的区别。陇东剪纸一般采用红纸做材料, 能表现出喜庆, 而皮影的材料是牛皮属于无色材料, 它后期敷色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成型后的效果。

起源相同发展不同的两种民间艺术品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 他们在制作上相互制约也相互依赖, 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在制作过程中“头”和“身”是连在一起的, 但是皮影就不一样了, 它的制作过程中就把“头”和“身”分开制作, 也就是说陇东皮影的人物“头”和“身”是可以分开的, 一方面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方便给人物“换衣服”, 另一方面是减少了浪费, 一个皮影身可以佩戴几个皮影头。这样既增加了陇东皮影形象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又丰富了陇东皮影造型的表现形式。

2.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剪纸和皮影自汉代起源以来, 各个朝代都经过了丰富与完善,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补充, 才形成了当代的剪纸艺术, 其中陇东剪纸和陇东皮影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支。陇东剪纸在民间不断演变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清代随着皮影的兴盛和在全国的蔓延, 陇东剪纸也上升了一个阶段。

“皮影的最早的作用是用于嘻戏, [6]”在远古以来, 人们对影子缺乏认识, 自从皮影的出现, 人们逐渐开始转向到影子的嘻戏了。陇东皮影由陕西传入, 其艺术表现形式中保留了原有的特色, 和陕西的皮影是一脉相承的。后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环县道情为主要代表的陇东皮影,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创新, 陇东皮影融入了当地文化与观念,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又广泛的吸收民间剪纸艺术的长处, 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风格。

三、陇东皮影与剪纸艺术的关系

陇东皮影是一门融入文学、美术、歌舞、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这种复杂多姿的文化形态自然不可能简单的定论其产生某一个特定因素。追溯到陇东皮影的起源涉及到了宗教, 大批文人秀才为其编写影片, 这些也成了百姓精神的寄托。节庆娱乐演唱皮影成为一种风俗, 这是中国文化的渊源特征。陇东剪纸艺术集各个地区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法, 还结合了美术中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理论, 陇东剪纸的题材注重寓意, 善于用巧妙的方法表达深刻的含义, 多半是借物寓意, 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陇东剪纸的寓意可分为“纳吉祈福, 祛邪除恶, 劝勉警戒, 趣味乐事”[7]’等。相比较之下的陇东皮影是一种具有内涵的文化现象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中国戏曲的起源, 不仅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的深厚传统, 而且对于我国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广泛的影响。陇东皮影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制, 鲜明的名族特色和高效的美学成就, 它作为一种演出千年而不衰的民间艺术能遍及中华大地也是研究我国民间文化传统和习俗的重要对象。

陇东皮影自形成以来, 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当地人民倾诉心情, 丰富文化生活, 祭祀、节庆等习俗和剪纸一起形成了陇东地区的综合性艺术。构图与造型上的平面化是陇东皮影艺术的显著特点, 这种造型特点同样在于衬托背景的艺术感, 所以同一件皮影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 这样单调的皮影就会创造出多种角度的综合形态。陇东皮影和剪纸悠久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丰富的内涵, 与社会组织和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 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 无论在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皮影戏的发展》[8]中提出了其文化特征是多元化的, 流行于全国各地, 集结于各个流派, 而《北京影戏》[9]中提出我国皮影有多个流派, 陇东皮影属于西部皮影的范畴, 虽然表现风格独特, 但是也属于其中的一支。

“陇东皮影和剪纸作为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许多的联系, 两者的艺术表现以动、静两种形式呈现, 但在艺术的造型元素, 表现题材和创作手法都存在联系。[10]”二者有着相近的艺术处理方法, 单各自又具备不同的艺术特征, 在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形式中, 它们彼此完善着自己最独特的方面, 向人们传达着一种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艺术灵感。

陇东皮影与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 创作目的不同, 就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它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自然景观的约束, 着重视觉上的美感, 大胆的进行艺术夸张, 自然、随心所欲的表现。陇东剪纸和皮影都是陇东地方上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陇东地区的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庆阳县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J].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3, 128期.

[2]党永杰.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C].宁夏师范学院, 2012.

[3]高承.事物纪原[M].中华书局, 1989, 56期.

[4]四川风物志[J].四川人民出版社, 1956.

[5]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现状[J].中华书局, 1983, 19辑.

[6]孙楷弟.傀儡戏考原[J].上杂出版社, 1953, 第二版.

[7]茅翊.剪纸[J].时代出版社, 2012第一版.

[8]常任侠.皮影在发展[N].光明日报, 1953.

[9]俞偶红.北京影戏[N].北京艺术, 1983, 第4期.

10.剪纸的由来 篇十

中国的剪纸工艺有它独特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据说最早的剪纸艺术是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经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便是所谓的早期剪纸艺术。

到了唐代,民间开始流行剪纸招魂的风俗,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从出土文物可看成,那时的剪纸技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剪纸画面构图完整,细腻精致。此外,唐代时期,人们还利用剪纸做印花板,将厚纸雕刻制作漏版印花板,然后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丽的图案。

明清时期,剪纸技艺走向成熟,并到达鼎盛时期。这时候的剪纸工艺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民间彩灯的花饰,扇面的纹饰,刺绣的花样等,均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经过加工而成的。而那时,民间更多的人是将剪纸作为一种家居装饰物,用以美化家居,比如窗花。

关于剪纸的由来历史小编就介绍到那里,相信大家对于剪纸的发展都有所了解了吧。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风格独特,极具代表性,小编期望各位都能够多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有条件的话还能够学习一下,不要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随时间而流逝了哦。

剪纸的来历传说故事

汉朝时期,那个时候刚刚发明了纸不久,一位书生(当时的我),十分的落魄,家里有一位身体不好的妻子--似玉,还有一个6--7岁的男孩:碧玉。

这位书生真的很有才,可是就是没有人赏识,无人问津。并且手脚比较笨,干点别的还是不是很行,幸好有时妻子给别人帮点忙,帮人做点衣服赚点钱,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中度日!使我欣慰的是,我的碧玉十分的懂事和听话,别看年纪很小却帮忙母亲烧饭洗碗,从来不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吃的玩的。

这年冬天异常的寒冷,在接近年关的时候,似玉身体又有些感觉不舒服,有好几日下不了地了,眼看家里的米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我很着急,于是到一些大户人家央求,是否需要写字,因为我为人很刚直,不愿意向别人讨要什么。可是那些大户人家对此都不感兴趣。

无奈我只好饿着肚子回往家里走。

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雪,呼呼的北风冻得我异常的冷。我急急的往家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发现一位老太太倒在了那里,老人家穿的很是破烂,左手拄着一个棍子,右手拿着一只破碗。我看到那里心生怜悯,赶忙把老人家扶起,搀着她走到了屋内。

进到屋内,我向似玉告知原委,碧玉主动去烧水,似玉强撑着病弱的身体,把家里仅剩下的一点点的米拿了出来,熬了一大碗稀粥。这时老人家慢慢的缓醒过来,我赶紧把稀粥弄得不烫嘴的程度,慢慢的让老人喝下。时值天色已晚,老人好像明白过来什么,问:是你们救了我你们也一齐吃饭吧!似玉说,“我们不饿,老人家您先吃吧!”“唉!那我就先吃了!”老人家无奈的说。

我此刻心里为了晚饭发愁,可是又不便说什么,于是索性拿出笔来在一张拣来的纸上写一个“福”字。

当喝完这碗稀粥,老人的身体似乎恢复了很多。于是站起身来四处打量这间屋子,一看是穷的可怜,几乎什么都没有。看了看似玉,说,孩子你身体不舒服吧!似玉说,每年到冬天这会儿都是这样,身体总是不舒服。老人从怀里摸出一种像草药一样的东西,说,烧点水,把它放在里面,熬水喝了之后,你的病就会好了!

又回身看看我写的“福”字,拿起来似乎要看的真切,可哪明白,她用手三下五下给撕了!我当时就急了,这张纸是我好不容易拣到了,我们一家救了您,要过年了,我们家想贴个福字,以求明年的好运,可……您为何要把它撕掉呢老人家不紧不慢的说到:把我撕的“福”字展开来看看是什么样貌

碧玉好奇跑过来慢慢的把它展开,呀,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福字被一条大鱼围着,并且经过这番“撕”之后,福字更有立体感了!把小碧玉乐得小嘴都合不上了,把这张纸抱在胸前让他妈妈看,还说这样好不好看!

老人家不等我们说什么,又从怀里掏出一些钱来说,“我看的出,你们能把最终一碗饭给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就说明你们一家是一个德善之家。你们目前所遭受的一切,其实也算是劫数吧!此刻也算应当过去了。我那里有一点钱,你们拿去买点米,让你的妻子和孩子过一个好年,你的妻子从此以后也不会得病,你的孩子以后也会有很好的前程,并且我一会儿告诉你的妻子,怎样才能把一般的字变成这种东西,你把这种“纸”拿到集市和那些富贵人家那里,肯定会卖一个好价钱!”说着就把怎样做好这门手艺的办法告诉了似玉。

11.写剪纸的作文 篇十一

作文课上,老师教我们一种剪窗花的剪法,先折纸,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最长边的中间对折三等份。再在上面画四条斜线。最后把多余的部分拿剪刀剪下来。

老师展开剪纸。哇!真漂亮。大六角形套了一个小六角形,中间还有六对相连的大小方形,真是栩栩如生!

12.浅谈阜阳民间剪纸的传承 篇十二

一、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内容

1、阜阳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大胆夸张, 主题突出, 形神兼备, 有其独特的技巧。刀功上有侧剪、掏剪、折剪、连环剪、内弧剪、外弧剪、转剪、右侧剪、开口剪、暗口剪等多种剪法, 以侧剪为主。在剪纸语言符号上形成了多种装饰纹样, 锯齿纹就有大锯齿、小锯齿、尖锯齿、平锯齿、直锯齿、斜锯齿、锐角锯齿、钝角锯齿等, 月牙纹就有大月牙、小月牙、变形月牙等, 除这两种纹样外还有箭头纹、涡纹、柳叶纹、几何纹、波纹等多种装饰符号。阜阳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技巧、多变的剪纸刀法、多样的装饰符号, 心手合一顾望式的剪法, 都需要认真学习传承。

2、阜阳民间剪纸所蕴含的文化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的隐寓性通常利用寓意、象征、比拟、谐音、符号、文字等手法反映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追求, 往往借用植物、动物、人物、器具进行借物寓意、谐音寓意、专题示意。阜阳民间剪纸既有剪头又有看头, 剪能出神入化, 看又包含许多文化, 一幅小小的剪纸, 能说出无穷的故事。我们必须通过了解阜阳剪纸这些特殊的艺术语言, 才能认识其所蕴含的的意义, 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阜阳传统民间剪纸, 才能更好地传承。

3、阜阳民间剪纸艺人执着追求精神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艺人都是通过师徒、母女一代一代地传承, 剪纸花样不断的修改、完善。作品中从没有署过自己的名字, 他们从没有为了展览、大赛、获奖而剪, 只是为了个人的爱好剪, 不图名利, 心态平和, 执着地为阜阳民间剪纸付出。如剪纸艺人程建礼贫困一生都没有放下剪刀, 界首民间剪纸艺人贾培秀老师, 一生清苦, 农闲时花篮一挑走四方, 吃过万家饭用过万家剪, 所剪无数幅作品流传于江淮大地, 他们生活一贫如洗, 他们在剪纸艺术的殿堂里对剪纸的执著追求是那样的永恒, 他们的为人处世是那样的真诚, 他们勤奋上进, 忠诚为人, 对艺术孜孜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去传承、发扬。

三、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1、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现在广大市民对阜阳剪纸了解的很少, 很多剪纸爱好者也没有深入剪纸中去细细体会, 思想认识不足, 不知继承什么, 扬弃什么, 以致造成创作的作品走了样, 丢失了剪纸所固有的特色, 作者在追求真实, 精细上下了不少功夫, 但阜阳传统民间剪纸的大气、稚拙、纯朴、厚重、简洁、奔放、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却丢掉了, 阜阳剪纸独特的个性也没有了, 作品也就缺乏阜阳剪纸的味道。所以要加大对阜阳剪纸知识的宣传, 让大家有个认识。

2、动静结合, 相互补充

阜阳剪纸传承分为静态传承和动态传承, 静态是一种文化, 动态是带来生机。静态传承是建立展览馆、博物馆、搜集民间剪纸以前老艺人的作品、图片、文字材料, 以及出版的剪纸书籍、新闻报纸等进行展览, 让市民观看、了解,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后人从前人的作品资料中, 直接接触, 去观、思、悟、萌, 从中发现真谛, 了解前辈人的思想, 去继承、发扬。动态传承首先要深入阜阳民间剪纸中, 去分析、研究、挖掘、整理传统剪纸的特征、技法、技巧、造型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欣赏、收藏等一系列剪纸理论, 汇集成册。搜集整理阜阳民间剪纸艺人的剪纸感想, 技法歌谣, 归纳整理、编写书籍, 进行剪纸教学, 培养新的剪纸艺术人才, 为阜阳剪纸增加新的活力。

3、科学引导, 传承精髓

民间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 具有一套认识、观察、表现事物的原则及方法。它对事物的理解取代视觉的直观形象, 刻意追求神似, 以意舍形, 与求真的造型意识是迥乎不同的另一种造型体系。民间艺人来自民间, 传承了当地民间作者, 老艺人的衣钵, 嫡传而来, 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民间剪纸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和巨大的再生能力。他们需要更新观念, 融入新的时代, 在创作主题上加以引导, 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 另起炉灶, 更不能摒弃延续多年的珍贵传统。

4、传承要创新思维, 广开思路

阜阳剪纸传承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刀与纸上, 要广开思路扩展阜阳剪纸的应用领域, 与景观、婚庆、家居设计、服装、灯饰结合起来, 与酒店餐具、家庭用品结合起来。实行多位一体的传承模式, 思路开阔了, 剪纸传承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3.姥姥的剪纸 篇十三

“咔嚓,咔嚓,咔嚓……”回忆起那丝丝清爽的剪纸声,似乎……那熟悉的脸庞,充满爱意的目光,又浮现在我眼前。瞧瞧,还是那忠厚的老牛,还是那活泼的兔子!儿时的回忆,一点点被“挤”出来。那个背影,没错!是姥姥呀!看,她挥动着剪刀,翻动着普普通通的彩纸,几下,一幅秀气的《喜鹊登枝》诞生了!咦?那个目瞪口呆的小男孩是谁?不就是我吗?只见那小脑瓜子一转,迅速蹦上床,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眼睛,让她摸黑剪。结果呢,自是令我大吃一惊。

慢慢回忆着。烈日下,是谁在给庄稼浇水,累的满头大汗?是姥姥;而在那清凉的树荫下抱着大西瓜享受的人却是我。昏暗的灯光下,又是谁在给我纳鞋底?是姥姥;反之,在床上呼呼大睡的人还是我……先到这儿,我的眼框里早已蓄满泪花儿,美好的回忆顿时让我格外轻松……

14.《剪纸的魅力》教案 篇十四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剪纸的魅力 教学课题: 《剪纸的魅力》 教学时数:

共四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七年级上册的《花圃》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方法,增加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体验、欣赏、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团花剪纸的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

通过欣赏、感受剪纸之美,理解和掌握团花剪纸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各色蜡光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黑色卡纸。作业要求:

能够在课堂上合作设计完成多个剪纸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并组合成一幅作品。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l、教师通过两分钟的魔术表演,快速剪出窗花,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进学习的情境中。

教师分析、归纳,引出课题——《剪纸团花》

【设计意图】 在学生的眼中,剪纸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艺术活动,但是对具体的关于剪纸的知识又是非常模糊,所以在课的开始有必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剪纸和绘画的不同之处。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述: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样式很多,有窗花、墙花、喜花、枕花、礼花等。表现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教师给学生做团花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兴趣。【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可省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花简短的时间先做一个现场示范,以精彩示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对剪纸技法的理解,为下环节做好教学铺垫。

3、团花剪纸的制作步骤: 折——画——剪——贴

即:“折”(纸的多种折法)、“画”(在折好的纸上画图案)、“剪”(把图形之外部分剪掉)、“贴”(贴在对比强烈的纸上)等四个操作过程。强调在剪刻时,组成各部位的线条要互相连接不能断开。

折的基本方法:(常见的几种折法)① 对称折法 ② 连续折法: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③ 三瓣花折法:

④ 四瓣花折法:

⑤ 五瓣花折法: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中,教师先在实物投影机上,对不同的折法分步骤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流程及技法。再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 3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运用剪纸纹饰创作与众不同的团花图案。

(四)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比一比:谁的纹样最美?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参考图形】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l、教师通过出示剪纸的实物图片,提问学生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作品? 由红色喜庆引导到剪纸的作用。教师分析、归纳剪纸艺术根植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广的。通过谐音方法表达美好的寓意。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述: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样式很多,有窗花、墙花、喜花、枕花、礼花等。表现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教师给学生做团花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兴趣。【设计意图】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继承,教师通过分析剪纸的文化背景,以及剪纸的内容增强对剪纸技法的理解,为下环节做好教学铺垫。

3、分析剪纸作品的构成元素,找一找共同之处,教师总结:剪纸符号就如同书法中的笔画,在剪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练熟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

(三)学生尝试,引出技法

1、教师通过出示蝴蝶的剪影,学生初步对蝴蝶进行创作,画出基本轮廓,用熟悉的剪纸语言,丰富蝴蝶的翅膀。

提问:比一比谁的蝴蝶最美?

2、蝴蝶的花纹排列还有一定的讲究,不是随心所欲剪出来的,可以用上我们熟悉的毛毛问,细线纹、雨滴纹等等。

教师引导,我们在创作剪纸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剪熟悉的纹样,也可以的自己创作纹样。

将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掌握剪纸符号的排列形式。

比如锯齿纹可以直线排列、旋风排列、环形排列和曲线排列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四)学生二次尝试,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 以剪刀代笔,外形饱满

先想再剪、边想边剪

花纹种类多、变化多

花纹与外形要和谐

(五)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将学生的作品分些贴在硬卡纸上面,统一放在黑板的橱窗里,请学生评一评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觉得哪幅作品最有创意?你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图形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l、通过比较分析,引出减值的不同分类方法。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这四张图片,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瞧一瞧这些作品表达的方法一样吗?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到剪纸根据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剪影的方法。再通过定义的解释,学生说一说作品采用什么技法。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述:

师:刚才我们看到都称为单色剪纸,这些剪纸又变了一个样!换上一身漂亮的衣服,最主要是套色和染色。

3、分析套色剪纸的与单色剪纸的不同之处,师:套色剪纸是事先剪刻好的单色剪纸主稿(一般为阳刻)的背面镂空处,根据画面需要衬贴上不同颜色的纸。

全面套色:严谨、精致。局部套色:简洁、随意。

用色特点:对比,3-4种,不易过多。

(三)教师示范,讲授技巧

1.画:设计主稿; 2印:镂空纹样;

套色剪纸的制作方法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3、描:描出外形

4、套色:注意装饰效果

(四)欣赏同龄人作品,尝试创作

师:还有许多同学也喜欢创作套色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创意吧!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作业要求:

用剪、刻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一个套色刻纸作品。学生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合作交流

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互相评价,学习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开拓自己的思维。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师: 剪纸艺术在现在还有着独特的魅力,剪纸艺术家用这把金剪刀把动物都变活了起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艺术家都是用剪纸表现什么画种?

教师总结:可以用剪纸来表现漫画人物、甚至是国画人物。所以,只要你想得到,用剪纸艺术都能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用剪纸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剪纸来装饰嘛?

(三)了解剪纸艺术,融入生活

师:剪纸纹样可以美化我们的包装,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向生活中用的吃的穿得都没能够美化,想我们的牛奶、抱枕、服饰、汽车甚至是建筑,都是我们能够美化的东西。那今天在我们的美术课上可以来美化什么呢?找一找你身边的素材? 生:可以剪窗花贴在玻璃上,可以剪蝴蝶贴在黑板上,可以做灯笼,剪纸作品贴在灯笼上,剪纸作品可以美化我的文具盒。。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今天我们就是用自己设计的剪纸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上一篇:游戏互动主持人台词下一篇:读红楼怜黛玉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