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2024-10-15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共7篇)(共7篇)

1.《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这一时期,即可称为第一次“文化断层”时期。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便是第二次“文化断层”。

到宋朝,公元后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糅释、道入儒,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对孔孟思想起了变异的作用,这便是第三次“文化断层”。

19的“五四运动”,乃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是企盼与要求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的实现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全盘性反传统的兴起与泛滥。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旧、立四新”,仍然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在蠢蠢欲动。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学为封建糟粕,以为只有“科学”才能强国、才能救国。这便是第四次“文化断层”。

“文化断层”标志着人类社会公理解释系统的崩溃,于是人——每一个地球生物,就只会用对“神灵”(未知领域里的神秘现象)的崇拜(宗教的说理体系),就只会用有限的解释先把自己封闭起来,自造一个心灵的“堡垒”,然后利用有限的知识和狭隘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其他人、其它事物、未知事物,对整个世界,对庞大而复杂的人类社会进行种.种的自我猜测和解释。面对着现实生活中吉凶祸福等一系列生死攸关的问题,人们自然地以村落、地域和风俗习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形成多种多样的解释法则。而由周文王、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建立起来的社会公理解释系统的崩溃,使历代的中国统治者在维护其利益时,首先是“私有”的,野蛮的,其次才是说理的。在这“文化断层”中,大多数中国人就因为“儒家”思想的被改毁、被窜造而不知所措,于是老百姓们在一家一户的独立的生产单位中,按照自然经济封闭模式而“自得自乐”,在自己狭小的自我中心基点上建构着自己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说理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梦想着美好的未来。(节选自武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

1.关于四次“文化断层”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后三百多年,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直接导致第一次“文化断层”。

B.春秋战国激烈频繁的大规模的战争,还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孔孟思想基本灭迹,这便是第二次“文化断层”。

C.宋朝“程朱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发展至元明清三代,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对孔孟思想起了变异的作用,出现了第三次“文化断层”。

D.“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文化断层”。

2.对老百姓们在文化出现“断层”后的表现,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多数中国人对“文化断层”不知所措,他们只知道建构着自己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说理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梦想着美好的未来。

B.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标志着人类社会公理解释系统的传统文化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牢不可破,而一旦出现断层就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

C.老百姓们在一家一户的独立的生产单位中,对其他人、其它事物、未知事物,对整个世界,对庞大而复杂的人类社会进行种.种的自我猜测和解释。

D.老百姓按照自然经济封闭模式而“自得自乐”,在维护其利益时,首先是“私有”的,野蛮的,其次才是说理的。

3.根据全文内容,说说哪些原因会造成“文化断层”。

答案:

1B

2D

3.①长期战乱,以孟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尚未建立,或建立之后受到打击。

②程朱理学对孔孟思想的变异。

③全盘西化(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2.《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二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 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 融载道、情、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 引导学生阅读它们, 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 和圣者、智者对话, 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 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 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 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开阔视野, 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 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 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 在阅读教学中, 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 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1 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 一些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 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 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 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 只需博览, 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我国的名著里, 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 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2 深入控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 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 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 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 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 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 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比如《颐和园》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黄河》、《三峡之秋》使学生领略旅游文化的旖旎风光;《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 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让教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 (1) 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 挖掘有关文化常识; (2) 从故事情节入手, 挖掘整篇 (部) 著作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主题入手, 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4) 从课文词句入手, 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5) 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 挖掘文化意趣。

3 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 意境悠远,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 有体现关爱他人的, 诚实守信, 传统美德的, 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 人性美, 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达着生活信息, 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 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 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 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 用心灵去体验文本, 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三国演义》是同学们喜欢看的一部影片, 电视中那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 那明争暗斗的唇舌交锋, 刀光血影的打斗场面, 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当提到三国或水浒, 同学们就会兴致勃发。教学《赤壁之战》时, 老师就告诉学生, 这篇课文让学生自己讲大败曹军赤壁的故事, 同学们很感兴趣。课前, 老师把一些资料粘贴在学习栏里, 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 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 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 谁发现的多, 谁的思维最敏捷, 谁就是本课的值堂老师。

这下, 同学们可忙坏了, 有的同学查资料圈圈点点, 在文中旁注, 有的同学借光盘来重温刀光剑影沙场, “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 不拘一格,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 “看谁思维敏捷”, 具有挑战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争做值堂老师”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加与主动思考, 热烈交流的景象。那一刻, 老师真的激动不已, 就连我也一起融进了那热烈互动的气氛中。

上课了, 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几十双渴求的眼睛看着老师, 老师微笑着不吭声, 走到最后一排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反应敏捷的班长苏浩阳立即跑到讲台上, 扶了扶红领巾, 模仿老师的口气大声说:“上课”。同学们有礼貌地站起来向教师问好, 随后轻微地“嘘”了声, 他们知道本课的值堂老师便是苏浩阳了……

老师微笑着注视着“小老师”, “小老师”熟练地画幅三国简易图, 并用彩笔画出长江及赤壁。他从双方将领的特点到双方兵力的部署, 从地势特点到双方胜败, 分析得头头是道, 像是小小的军事家。几个不甘寂寞的学生想为难老师, 举手说道:“老师, 假如没有火攻, 东吴能取胜吗?”“小老师”不慌不忙, “这个问题我想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教室里沸腾了, 讨论声一阵高过一阵, 有的声情并茂, 有的指指点点, 仿佛他们已进入了角色, 似乎正在见诸葛亮呢!小老师呢, 走下讲台, 和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师也参与其中, 这样, 课堂上立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身的体察,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3.《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三

关键词:阅读伦理;阅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95-02

中国历来尊崇“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作为中国人文价值的载体,其继承,其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1]。图书馆在从传统向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养料以彰显文化底蕴,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阅读文化,从而在社会精神领域建立崇尚阅读的道德追求,这对确立热爱阅读的价值信念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人性阅读精神

对于阅读,人们往往更多的是从阅读行为方面来理解,然而,阅读的本质涉及人性、道德、伦理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说,阅读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领域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结,表现为一种阅读精神。阅读精神与阅读伦理密切相关,即任何阅读都会推崇一种伦理。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阅读者,而图书馆员要具备这种阅读道德情操,即对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渴望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知能力,在洞察读者需求的同时创造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幸福感。现代图书馆的存在,使每一社会成员具备了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这种精神,养成这种意识。

杭州图书馆于2003年在全国同行中首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杭州图书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2006年6月1日,《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约》正式发布,从那天起,杭州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对来馆读者实行全免费的公益性服务。然而,2011年发生在杭州图书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的事件却值得我们再次反思,也考验着每一位图书馆人的职业操守,这一事件同样也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看来,尊重每一个阅读人的自然权利,让千差万别之读者能够真正自由地走进图书馆,让平等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家的眼里,当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时,要遵从最基本的原则——“仁”,“仁”最原始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互助;而且,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先天具有能体会别人痛苦的能力。正是在体会他者的痛苦中产生了利他的思想和行为,孟子归结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情感成为后天“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德的先验来源。所以,在任何特定的社会里,尤其是现代社会,本质上,我们任何人都是一个为他者服务的服务者,儒家思想核心“孝悌”观念正是通过日常生活领域的积极“顺从”表现而不是反抗来获得权利,从而达到利己和利他的和谐。在阅读领域,图书馆阅读服务也应从“顺从”读者并与读者积极的相互配合来获得自身的权利,在阅读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回报,这样,阅读领域才是利他的、干净的、绿色的。

二、建构公平的阅读保障机制

阅读的自然权利需要文化权利来保障,图书馆正是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重要平台。在图书馆里,阅读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只有自由平等地表达,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追寻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个体阅读权利缺位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那些连基本生活温饱问题还未达到充分的保障,他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自然权利的实现去战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苦,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因此要在制度层面设计出一套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平等、无任何障碍地、自然地去实现阅读权利,实践阅读行为,体味阅读乐趣。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进图书馆阅读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然权利,党的十八大也首次将全民阅读的内容写进工作报告中;我国第一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阅读不仅是读书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关注与扶助弱势群体的传统。孟子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政府只有通过社会阅读资源的公平配置,建立起社会阅读保障体系,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穷人受益。

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离不开人民阅读自然权利之制度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包括人们阅读权利之理性化或合理化的价值观之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制度性保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的提高可以真正保障阅读价值的实现。

三、大力提倡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建设

阅读是全人类共通、共享的生活和愉悦方式,每个人都有通过阅读获得发展的权利。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必将为我们的阅读生活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人类个体首先是从阅读中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获得知识、掌握了改造世界技能的。这种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个体支撑生命、在将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获得相应的职业生存技能、安身立命的基础。

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必然受自身所处的民族传统文化之影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构成这个民族成立之源泉,中华文化显然是中华民族成立之根基。章太炎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4]中国社会历来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为谋生之道;读书则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做人之道。“读书明理”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信条,“六经”就明确指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5]其社会教育作用在于:“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6]杨雄《法言·寡见》一言以蔽之:“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也正是在阅读古代圣贤典籍中形成了“立德、立言、立功”观念。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何在?中华民族要自立自强,实现中国梦,就不能没有文化之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就不可能支撑经济的长久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幸福与和谐。成中英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包含的人文价值,简言之,即儒家哲学所包含的社会和谐的理念,人性的信念与个人德善的修持之道;道家哲学所包含的自然与美的眼光与境界;墨家哲学所包含的求真与务实的精神执着;《周易》哲学包含的生命创新,天人合一的人生洞见与宇宙体察,都在为现代化的工业与科技社会安定提供了一个人性化与人文化的基础与源泉,不但能在科学世界之外滋养生息的园区,也能在科学世界之内建构一个生命价值的标准,为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指引方向,以防逐物而不返,用权利意志代替了生命价值。”[7]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优秀的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如果脱离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断然不会成功的。

当今世界,物欲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西方文化具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认为大自然是神灵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是人类食物、资源的来源,人可以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而东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人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认为天道与人道相通,如果人离开自然就会有一种无根感。因此,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土壤里不会出现像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匮乏等问题。相反,我们固有的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观念,能够给全球环境的治理提供思想资源,能够为世界文化及自己民族的成长做出贡献。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正是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目的就在于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阅读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成中英.不但丧失德性也丧失知识[N].文汇报,2004-10-27.

〔2〕章太炎,曹聚仁.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

4.《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四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节选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这不是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B.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都已很盛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为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

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试题答案:

1.(3分)C 扩大对象范围。“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表述不当,原文是“冬天供应太学馒头”,不包括国子监。

2.(3分)D 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5.《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五

①《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热播后,获得冠军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获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②平心而论,《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有目共睹。观众在春节期间远离了牌桌和酒席,坐在电视机前欣赏选手的精彩对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培养诗词修养同样从背诵开始,牙牙学语的童生在启蒙阶段背诵古诗词,大多“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无妨诗词文化的浸润,待到年岁增长,涉世渐深,自然明白“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戚。

③古诗词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其本身缺乏现实活力。古人吟诵古诗词,不光因为古诗词是高雅文化,也因为其是流行文体,《诗经》的十五国风和宋词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歌词。士大夫沉醉其间,引车卖浆者流亦参与其中。然而,自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逐渐取代古文,新诗取代旧诗,古诗词就脱离了寻常人的文化生活。如今,有能力创作古体诗的人属于小众中的小众,而且其创作水平与古人的距离岂止是十万里!

④这也是很多类型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中遭遇的共同尴尬。在日常场合穿汉服,难免引发路人侧目;用毛笔写一封信,会被人嫌弃速度太慢。很多时候传统文化成了表演,被刻意为之。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背诵古诗词最大的“用处”,是回答中小学语文考试的诗词填空。多少人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时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莫不因为那是自己记忆力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⑤为单纯地背诵古诗词辩护者,往往强调这是一种“无用之用”,能够让学习者获得精神幸福。然而,这么理解传统文化,潜台词似乎认为古诗词就该“曲高和寡”。毕竟,能够领悟“无用之用”妙处的只是少数人,精神幸福也存在很多层面的解读。打游戏、做游戏直播感到精神上很幸福,甚至将之上升为电子竞技的层面,也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推广传统文化的目标,显然不能仅限于少数人的自斟自饮。

⑥要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范围生机盎然,就必须让其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诗歌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文体,现代诗依然有较多受众。将古诗词元素融汇于现代诗中,或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像诗人郑愁予那样在创作中结合古诗词意象,就是基于传统的创新。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古诗词欣赏能力也未必与背诵能力成正比,但在日常文字表达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雍容起来。

⑦首先是文化受尊重,其次才是传统文化受尊重。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倾向——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与一些得到良好传承的地域文化不同,中华文化在近现代经历了激烈的变动,旧文化几乎在一夜之间从现实生活中退出,这种狂飙突进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现实文化格局,在渐进中重拾濒临丢失的文化元素。

⑧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评委会公布的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作为一名流行歌手,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学造诣获得专业领域认可,可见传统文化也能在公共流行中获得现实生命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6. 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播所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7. 说说第②段两次引用古诗词的妙处。

18. 请简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9. 阅读选文后,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

【链接材料】

材料一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都很陌生,在加上社会氛围的变淡,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过去的东西、过时的文化,而外国人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很受追捧。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一味地迷恋五花八门的外国节日,崇尚别人的风俗,越来越感觉我们的很多年轻人不认识自己的民族了。

(摘自《让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和传承》,中国文明网)

材料二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材料三 “在中国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

【参考答案】

16. .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倾向——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而应让传统文化在现实文化格局中获得活力。(意思对即可)

17. 形成对比论证,将童生启蒙阶段背诵古诗词的状态与长大后在古诗词浸润下诗词修养的提高进行对比,突出古诗词的浸润效果(背诵之后潜移默化地理解),使得论证具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意思对即可)

18. 首先摆出观点“古诗词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其本身缺乏现实活力。”,接着将古诗词是古人的流行文体与五四后古诗词脱离了寻常人的文化生活进行对比论证,最后以如今古体诗的创作情况这一事实补充说明古诗词脱离了寻常人的文化生活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首句提出的观点

6.《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六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中,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毕竟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并法律化,成为指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

(选自张岱年 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实主义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B.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一种文化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时,隐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还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统治阶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试题答案:

1.C (解析:C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符合文中关于法家的表述。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文中关于儒家的表述)

2.A(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7.《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阅读答案 篇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传统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博大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当今的青少年遗忘。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贯穿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被忽视的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中华传统美德,彰显历史杰出人物事迹的优秀课文,如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阅读是眼睛和心灵共同的享受,读者通过阅读与作者交流,情感在自由旅行,徜徉在字里行间,穿梭于时光之中,体验着历史的悠远,体验着文中人的悲喜,体验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当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然被高考束缚,为了答题获得高分,绝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赖于课内资源,认为完成所要求的训练任务,学生就能在考试时得高分,使用相同的教材、单一的思维去教学,太过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没有读完文章的情况下就完成题目解答,古文的阅读尤其如此,完全没有真正阅读的意味。此种“唯题目解答是瞻”的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对学生的文学意识和素养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实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彰显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推崇的精神

语文阅读教材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依托,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一些经典的古文作为素材,去取代华而不实的题材,让学生能深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和意识,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例如在《论语》的导读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分析孔子思想中的“仁”。孔子的仁政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展开阐述,他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为人处世,“仁”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社会上人与人相处之道。此外,他还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通过建设充满仁爱的社会来治理国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仁爱”思想中所提倡的“爱人、礼让、尊亲、同情”等优秀文化。通过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去影响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或者挑选出一些此类古文作为阅读训练素材,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懂得人生的道理。

2.将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后通过写作加深对文章的思考,其效果好于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自己单纯的阅读。学生通过笔端表现出的阅读感受不仅印象更加深刻,理解和思考也会更加透彻,从而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陈情表》《论语》的学习后,让学生就文章的读后感想进行写作;逢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时让学生自行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去查阅节日史,并搜索一些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拿到班上进行节日古文学习讨论,然后选择一篇或几篇自己颇有感触的文章写一篇感想,体裁不加限制,能表达自己情感即可。如此,便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能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并付诸笔端,既达到有效训练阅读的目的,丰富阅读量,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写作能力。

3.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只是课本中的几篇古文,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例如屈原在《离骚》中树立的美政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是作者对自我品性与价值的高度肯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在君王不信任自己、党人围攻自己、弟子背叛自己、众人不理解自己的艰难处境下,仍然忧患国家、君王、国民,而不为自己的荣辱担忧,这种社会责任感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自我意识,也是我们需要树立的楷模。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蕴,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文学素养,有效地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上一篇:处暑节气的日记下一篇:学习型企业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