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31

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精选16篇)

1.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乡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七届四次党代会、七届五次人代会部署,紧密围绕“三镇”建设这一主线,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生态兴镇、特色富民,实现质量和总量双提升。

一、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044万,其中:国税完成878万元;地税完成4166万元。公共财政收入4229万元,可用财力比上年增长26.2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19.3亿元,占计划的100.5%;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7.5亿元,占计划的83%;实现限上商贸业零售额36645万元,占计划的104.7%;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125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14172元;新增规模企业、新增限上商贸企业、新发展个体工商户、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稳步推进,四上企业申报工作已全面完成,其中规模工业企业申报3家,限上商贸企业申报2家,规模服务企业申报1家。

二是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打造工业强镇的重要抓手,通过跟紧有效招商信息、一把手亲自招商、全程跟踪项目服务,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命中率。全镇新签约项目5个(投资2000万的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创业平台项目、投资61273.64万元的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及50万吨调和油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1万亩柠檬种植基地项目、投资2100万元的宜都美邻自驾游暨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30000平方米农产品恒温储藏室项目),新开工项目5个,新投产项目5个。

三是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引进柠檬专业合作社,发展柠檬产业基地;支持鑫梅杨梅基地举办首届杨梅节;强化茶园田间管理,继续推进柑橘大实蝇防治工作;结合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全镇果、茶、苗三大产业初具规模。抓好农业实施,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实施高效节水、养殖治污、基本口粮田、安全饮水等重点民生项目,对全镇所有集中供水水源地进行消毒处理,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优化。广各类农业机械528台,享受国家补贴资金30.22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三权登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四是精准扶贫有序推进。动员全镇力量,把扶贫工作当作全镇工作重中之重来抓,精准扶贫有序推进。全镇入户核准建档立卡472户1388人,落实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继续推进白家淌村XX市重点扶贫村项目建设,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升级,中心居民点建设成效明显,公租房建设全面动工,土坯房改造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凤凰池村作为全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村和XX市十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网格录入工作获得全市肯定,公益广告进村入户工作成为全市标杆。肖家隘村、王家坪村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城镇建设规划先行。围绕“特色镇”建设,推进镇总体规划修编。聘请宜昌华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XX市佳艺设计院等完成村美丽乡镇(商业一条街)规划、白家淌村居民点规划、丁家坪村居民点规划。在规划实施管理中,建立住建分局--村(社区)--组规划管理网络,从建设规划要求、房屋建设质量、房屋安全、施工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达到了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有序建设的良好效果。

二是基础设施建管并重。对已建成的聂河街道、文化广场、游步道等公共设施,强化管理,定期维护清扫。投入454.7万元,实施福利院改扩建,改善福利院老人居住条件,提升五保供养服务水平。实施危房改造114户,启动白家淌公租房建设,完成凤凰池、肖家隘、邓家桥村公租房建设立项,保障群众居住安全。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启动美丽乡村项目,完成陆渔一级路沿线绿化1100㎡,进一步夯实生态旅游发展基础。

三是生态环境强化管护。大力推进清洁乡村工程,成立镇环卫服务中心,与村社区签订环境卫生管护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实现集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发挥垃圾中转站和勾臂车的作用,推进垃圾集中清运和无公害处理。广泛宣传秸秆、垃圾禁烧,保护大气环境。定期开展清洁卫生大评比,引导居民自觉做好环境卫生,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乡统筹水平。

三、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强化低保、五保政策落实,全镇纳入农村低保665户980人,城镇低保58户88人。现有五保户95人,其中集中供养49人,分散供养人员46人。集中供养经费由年人均3500元提高到4620元,分散供养经费由年人均2300元提高到3240元。积极帮扶社会困难群体和优扶对象,为26人落实大病救助资金15万余元,为200人争取临时医疗救助30万余元,为80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48000元,争取24名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资金14400元,发放科技助残资金8700元、轮椅15部。强化老年人关爱,成立2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为730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近20万元。

二是社会稳定常抓不懈。坚持以“创建平安聂河,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扎实开展综治工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网格管理,筑牢“平安”防线。今年来共调解民间纠纷191件,调解成功186件,调解成功率达98%,登记处理阳光信访事项99件,完成市级信访交办件48件,积案化解稳步推进。坚持安委会例会制度,结合安全生产月、“两创”工作和防火防汛,重点开展危化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交通船舶安全检查,实现森林防火零预警、安全生产零事故。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单位内保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镇进程。

三是教科文卫健康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积极争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乡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小学中考省重点高中上线率居全市第三。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在肖家岗、邓家桥开展暑期希望家园活动,免费为5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民政、团委、工会、妇联等部门多渠道募集资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积极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送戏下乡、九佬十八匠调查等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广场舞比赛,支持农民代斌举办楚虎画展。积极开展XX市级卫生乡镇创建活动,完成村村响、户户通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连续两届获评XX市文明镇。

四、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一是坚持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中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财经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人情风专项整治活动,做好“升学宴”、“谢师宴”预警防控。加强执纪执法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今年来,共查处案件6起,对6名党员进行立案调查,并给于相应党内处分。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与上对接,将下放审批事项落实到镇到村。开展政务服务“四风”整治,对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及时整改,落实大厅值班制度,加强人员考核,对镇村代办员进行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利用好各类政务系统,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绩效管理,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和公务消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弘扬法治精神。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依法治国的新提法、新举措,深入各村开展宣讲活动,加大对广大党员群众的法治宣传力度,使全会精神扎根党员群众心里。大力实施“六五”普法,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主线,重新修订机关干部考勤、请销假、值班等工作制度。认真执行镇人大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变“群众上门来办事”为“干部下村帮办事”,促进干群和谐。

一年来,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三镇”建设目标,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形势严峻,重特大项目缺乏,财力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仍需提升;二是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仍然偏小,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自主品牌,农业收入有限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

2.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体系的基石, 商洛市乡镇财政所从1983年开始恢复重设, 到1986年全面设立乡镇财政机构。2005年以前, 乡镇财政所主要从事农业“两税”的征收管理, 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5年国家取消了延续了2 600年的“皇粮国税”, “征管收钱”这一职能已不再成为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深化, 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量的涉农资金需要乡镇财政所这个渠道, 通过基层财政干部的双手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做好“发钱”与“服务”已成为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责。县乡财政积极探索从过去“征管员”向现在“服务员”的职能转变, 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的管理方式, 为“三农”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乡镇财政干部在转型中顽强拼搏, 在贡献中饱尝辛酸, 在改革中经历考验, 在摸索中获得发展。曾先后推行了“村账乡管”改革、“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和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机制, 为乡镇财政所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 洛南县财政局率先开展转换乡镇财政职能的探索工作。他们以建立综合服务大厅为突破口, 先建设面向群众直接服务的平台, 后完善管理的制度体系, 创新监督机制, 稳步推进乡镇财政所规范化管理。市局对洛南县建立综合服务大厅这一新做法、新举措, 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积极指导和完善。实践证明建立综合服务大厅, 实行一厅式办公, 一厅式服务, 能使乡镇财政管理达到精细化、规范化,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只有乡镇财政彻底转变职能, 打造民生财政、阳光财政, 才能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雨露阳光。

为了响应财政部加强“两基建设”要求, 2009年9月, 商洛市财政局在洛南县召开了“全市乡镇财政职能转换现场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智美同志要求各县区全面推广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模式, 积极开展财政所职能转型的探索完善工作。

在此后, 全市以建设综合服务大厅为突破口, 乡镇财政职能转换、基层财政建设、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全面展开, 商洛的财政所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 洛南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了大会发言、介绍经验。2011年7月4日, 省财政厅厅长刘小燕在商州区夜村镇调研乡镇财政建设时对商洛的做法再次给予了肯定, 她指出:“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方便了群众, 服务及时, 值得推广”。

抓机遇, 强本固基搞建设

2011年8月份, 省财政厅出台了《实施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随后, 商洛市财政局制定了《商洛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业务管理、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对省上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要求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分设办公区和服务区, 办公区配置标牌、电脑等办公设施, 服务区摆放休息椅、饮水机等, 墙体布置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岗位公示牌, 设置政务公开栏和宣传栏, 建立起配备有专用装订机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标准化档案室。在信息化建设上, 要求使用统一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及财务管理软件, 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 实现财政管理信息化和会计业务电算化, 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在业务管理上, 要求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规范会计核算、补助资金发放等业务操作流程, 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监管优势, 健全监督机制, 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内部管理上, 要求统一制定工作、学习、管理等规章制度, 合理设置预算管理、涉农资金管理等工作岗位, 明确岗位职责, 使各项财政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在队伍建设上, 要求充实力量, 财政所人员达到5名以上, 确保60%以上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职称或中级职业资格, 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和作风建设、廉政建设, 不断提高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工作能力。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 市财政局成立了领导小组, 设立了办公室。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 落实机构和工作人员, 全市按照“基础设施功能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干部队伍知识化、服务管理高效化”的标准, 在打造服务平台上下功夫, 在服务手段上上水平, 在提升科技支撑上做努力, 在增强监督手段上添措施, 在内部管理上建制度, 在提升素质上添活力, 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各县区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 整合财政所建设资源, 以服务大厅建设为重点, 分设了预算管理、涉农资金管理、收入征管、会计核算等柜组, 配备了档案柜、专用装订机、保险柜和消防器材等设施, 建立了标准化档案室, 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对外宣传栏、便民服务橱窗, 各项服务设施基本到位。

依托“金财工程”, 全市建成了统一出口并连接乡镇的财政专网, 各镇财政所配备了专用的内网机1-2台, 外网机1-3台, 严格实行财政内外网物理隔离, 内网办理财政业务, 外网办理政策查询等工作。

各县区还根据实际, 制定了统一规范的财务会计、涉农补贴发放、乡财县管、村财乡代管、项目资金、资产管理等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使每一名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程序办事, 按制度管理, 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市县各级明确了乡镇财政所的监督主体地位, 加大了村级资金管理监管力度, 理顺了县乡财政资金安排的信息传递通道,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了资金安全高效。

各财政所还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 采取集中学、出去看、竞赛练等方式, 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同时, 进一步转变作风, 加强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了广大财政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市财政局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于2011年10月第二次在洛南县召开了全市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现场会, 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加快工作进度, 在全市掀起了标准化财政所建设的新高潮。各县区结合实际, 实行领导分片包干, 落实责任, 强化督查, 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看今朝, 乡镇财政建设结硕果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小小财政所, 服务连万家”。商洛市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成效喜人, 各县区先后投入资金3 000多万元对财政所进行了改建和新建, 已建成标准化财政所60多个, 其余的财政所2012年年底建成。一是通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乡镇财政部门“保增长、保稳定、保运转”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 全市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增长31.2%, 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9%, 农林水事业支出增长38.8%。预计2011年全市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7.9%, 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6%, 农林水事业支出增长31.8%。二是通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乡镇财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和“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账乡代管”以及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等工作操作程序、制度规范的完善, 以及财政干部定岗定位的管理, 使财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厅式办公, 一站式服务, 流水式作业, 让原来需要跑几次才能办结的业务, 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办妥。三是通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财政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中既做到了财政干部之间相互监督, 又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和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也进行监督, 各财政所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公告, 及时跟踪项目进程, 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形成了公开、透明、广泛监督的机制。四是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标准化建设中乡镇财政干部积极参与, 献计献策, 并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 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 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创先争优, 许多财政所都被评为人民满意的财政所、文明单位、先进集体, 受到了表彰, 为财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3.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乡镇统计;规范建设

为全面落实滨州市统计局年初制定的统计工作“八项行动”总体方案要求,切实推进全市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乡镇一级政府统计人员不辞辛苦,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及县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服务党委政府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公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乡镇统计站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新形势下抓好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1.统计工作根在基层统计数据实在基础。乡镇基层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前沿统计信息的根源各类统计数据的起报点,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第一道“防线”;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的“基石”,是统计发展根本保证。都是统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奋力推进“三个提高”的有力抓手,在统计工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工作基础关键在于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正如马建堂局长所说:“如果把统计事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这座大厦的稳固首先取决于基础的牢固;如果把统计事业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的清澈源自于汇成长河的一溪一水的洁净”。如果基层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工作不扎实,基层统计工作不规范就会影响统计工作的高效运转就会影响统计系统的执行力,就无从谈及统计能力提高就无从谈起统计的科学发展无法确保基础数据质量。但从现实情况看它们又是最薄弱的环节是必须完善和加强的关键所在。

2.统计执行力的重心在基层,把统计能力转化为执行力关键在基层。政府统计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统计部门的执行力上。如果基层统计部门执行力不强就会影响整个统计系统的执行力。只有基层统计部门有了较好的执行力才能确保整个统计系统的执行力。

3.要求统计科学规范、调查高效快捷就必须从统计源头抓起,从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入手统计工作的基础关键在基层,投入重点、建设、培训、工作落实在基层,只有基层统计网络化,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手段科学化,从基层提高了数据采集能力、数据质量控制能力、统计服务能力、依法统计能力,才能保证上上下下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从而才能提高整个系统的统计能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4.统计数据的源头质量的关键在基层,现实表明基层统计最容易受行政干预或目标管理考核困扰。只有基层的基础工作扎实切实从基层抵制住了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把源头数据质量关把牢了才能保证宏观数据的质量。

5.统计普法的关键。企业和基层生产管理者、各类调查户忙于生产经营对统计法规无瑕顾及。专(兼)职统计人员限于条件也难以进行统计法规的经常性学习,统计法规的普及在基层整体显得欠缺因而对基层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法规的宣传和深入很有必要,是依法统计的关键点和深入处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关系到统计的公信力。

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努力强化服务意识

由于乡镇统计处于统计工作的基层,对统计方法制度的感受显然最直接、最深刻,自然对统计改革的利弊最有发言权,也最容易生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再者基层信息渠道多尤其是微观方面的信息广泛,同时基层统计过程中接触的“活”情况多,最容易捕捉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可以说基层是各种矛盾、现实问题的聚焦点,是大量直观、真实信息的“多发地带”,占有信息广、原始资源全、掌握的“活东西”多的绝对优势。谁的统计基础抓出水平、成效,谁就瞄准了统计的“重心”,谁就把握住了统计工作的关键,谁就有了统计发展的优先条件,谁就会在统计工作中“独领风骚”,统计的地位就会不断提升。为此,作为乡镇统计站工作人员必须做到。

1.坚持调查研究。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作为统计人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2.坚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源泉,是统计部门前进的长远动力。作为统计人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基层统计工作有创新、有突破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就会得到所在地领导的关注、重视和支持,从而可为稳定统计队伍改善统计基础条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为从基层提高统计地位提供组织领导保证。

3.强化服务意识,当好人民的公仆。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公众利益、服务于长远发展。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乡镇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政府为公众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份多元化统计对象复杂化信息需求社会化,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不免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打破常规、锐意创新,探索提高统计能力强化统计基础工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抓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基层统计抓出特色两者聚合成推动力就会推进统计能力提高,就会使统计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挑战最终整体推动统计工作上台阶。

参考文献:

4.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XX县创建生态县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矶滩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委、政府的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充分发挥全乡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全局,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千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全乡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进一步优化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生态县创建工作,就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乡党委、政府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生态县创建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我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乡人大主席为组长,分管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工室,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党政领导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带头参与,为创建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创建的深入开展。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党委、政府坚持把生态县创建工作作为抓发展的第一责任,做到三保证,即:保证创建力量、保证创建经费、保证依法实施。乡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全面负责自己所联系村的创建工作,实行联系村领导负责制,工作好坏实行一票否决,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评优的重要内容。凡环境卫生整治差,创建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确保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后果有人负。乡政府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对各村、各企事业单位明确了创建工作责任,各村对居民户明确了“门前三包,院内四自”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二、强化宣传,造浓全民创建氛围

生态县创建,重在全民参与。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我乡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搞好全民创建生态县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乡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厂务公开栏、板报等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全民创建生态县的重要意义,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使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抓生态县创建,就是抓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就保护自己,保护子孙。在乡街道设立环保宣传标语3幅,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乡村组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性;对企业职工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开展环保进学校活动,大力实施“小手拉大手,一生包一户”工程,告别陋习,从我做起—“创建文明卫生校园”主题活动和校园卫生大扫除,促进创卫创优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互动和联动效应,充分发辉学校在创建生态县中的作用。在生态县创建这项系统工程工作中,我们结合矶滩乡的实际,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开展创建的浓烈氛围,全乡书写标语10幅,其中布标7幅,办板墙报14期(次),出动宣传车1车次∕天,发宣传资料1000份,召开大小会议6次,受教育面达95%以上。通过深入宣传,参与创建、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乡绝大多数干群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

三、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四化”工程,全面启动环保设施建设

1、全力实施净化工程:①坚持周五、重大节假日卫生大扫除制度,干部以身作则,规范村、居民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②开展卫生评比活动,以最清洁、清洁、不清洁为标准当场公示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居民创卫创优意识。③卫生设施建设。定点设置垃圾箱10个,街道店面和住户发放垃圾桶100个。并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制度,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随脏随扫,清扫率达100%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全部垃圾均运往离集镇仅7公里的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④新铺设自来水管道4000余米,新建自来水蓄水池一座,解决集镇区及周边居民千余人饮用水问题。⑤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150口。

2、全力实施绿化工程:①生态农业建设。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1座300亩。②加大森林资源培植和保护力度,大搞植树造林,培育绿色景点,建设环境优美来榜。植树造林500亩,完成14km省道221绿道建设任务,有效提高了绿化覆盖率。

3、全力实施美化工程:①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在全面完成“村村通”道路的基础上,至2013年底共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15.8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完成了沟汀村中心村美好乡村示范点和矶滩村杨坑美好乡村示范点水泥路建设,整修水沟管网900米,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三座,改善了村庄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②大力整顿集镇交通秩序,新建停车场2000平方米,规范了车辆管理,做到外来旅游大巴车、景交车、摩托车、农用车、三轮车在规定地点停放。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常性开展“捡垃圾、除杂草、美环境”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开展“爱环境、规范行、我是矶滩人”的主题活动,使全乡范围内形成“人人讲文明,事事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④开展了绿色村组和绿色校园建设,完善了规章制度。

4、全力打造亮化工程:投入万元,在集镇区和两个美好乡村创建点安装路灯71盏,做到路灯夜夜亮,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严格把关,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一是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但凡与环保规划要求不符的工程,无论建成效益如何,皆坚决不批。二是抓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乡实际,切实制定环境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完善了基层环保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机构步入良性运作状态。三是抓好规划和建设。切实制定了《矶滩乡环境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使矶滩乡集镇建设向生态化发展。

五、抓好整治,营造生态优美的环境

我乡经常性地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资源保护工作。乡政府每年都多次组织大规模的不定期的对河道、山林进行巡逻,对捕杀野生保护动物、乱砍乱伐行为给予坚决打击。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集镇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

六、强化长效管理,完善创建机制

为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实现创建目标,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长效管理工作:①全面构建创建工作网络。做到组织机构、人员、工作责任落实;经费保障;激励机制完善。②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户的评选活动。采取自主推荐,代表投票评选,村委会集中公示,党委政府审定表彰,年初工作会议实行表彰。③落实长效保洁机制:完善门前三包,抓常年保洁和完善卫生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卫生活动(周五、重大节假日卫生大扫除),加强垃圾箱日常维护和保洁员管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④督促检查。采取周抽查、月检查、半年考核、半年总结,随机抽查、年终总评的方式,对工作出色的村和单位实行奖励,不断加强创卫工作督查,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一、抓住重点,深化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1.加强教育。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县卫生局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法制纪律、廉洁从业等教育。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弘扬正能量。积极弘扬和践行“大医精诚、博爱仁心、救死扶伤、笃行为民”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树立医德标兵,宣传身边优秀模范的事迹,大力宣传省、市、县医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在今年省市开展“最美人物”评选中,靖城中心卫生院医生王宝殿同志被评选xx市唯一一个“最美医生”并被推荐参加福建省最美医生评选。

二是开展反面典型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组织观看《警钟长鸣》、《关口前移,科学防腐》、《防患未然》等廉政风险防控宣传教育片,引导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远离商业贿赂,防患未然,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廉洁从医、防腐拒变意识。

2.找准选题。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以“三改二推一评议”活动为载体,把“优化政风行风(医德医风),共建和谐卫生,服务全民健康”作为评议主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卫生行风活动,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提升医医疗服务,重点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质量,全面推行预约诊疗、节假日门诊。县卫生局结合医院评价和民主评议卫生行风等工作,督导检查活动开展情况。

3.抓好评议。今年省、市、县卫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满意率问卷调查工作,全市2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加全省上半年二级以上医院满意度问卷调查(全省共203家),我县中医院在全省排名93名,在全市排名第6名,县医院全省排名127名,在全市排名第10名;参加市局公立医院(25家)满意度评价调查,第三季度中医院满意度98.29%,综合排名从上季度第6上升到第3名,县医院满意度96.09%,综合排名第16名;参加县纠风办的`民主评议,下半年县卫生局专家评议第9名,群众评议排名第2名、满意度达100%。

二、转变作风,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

1.围绕改善服务流程惠民便医。以患者的角度,对现有的门急诊就诊流程、出入院流程、转科转诊流程、检验检查等服务流程和诊室布局进行梳理,实行分科、分层、分片候诊、挂号和收费,减少排队次数,减少就医环节,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

2.围绕改善服务环境惠民便医。

一是改善服务软环境。通过文明引导、微笑服务、导医解读和各类利民志愿服务活动,树立卫生行业文明“窗口”形象。

二是改善服务硬环境。抓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就医服务环境。完善科室分布图、导医台、就医流程图、院务公开、便民服务设施等便民设施。

3.围绕改善服务质量惠民便医。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点评制度,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从采购环节限制医疗机构为患者使用高价药或不合理联合用药。依托“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公立医疗机构的电子监控平台,对医生用药、医疗检查、医疗收费等诊疗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开通网上平台,设意见箱、接待台,畅通群众诉求途径,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评价制度。邀请政协、人大、患者等人员成立专门社会监督人员,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三、严肃纪律,坚决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1.加强药品采购督查,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加强采购药品、药品采购配送“两票制”的备案、医疗机构回款等情况的监管,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率,严肃查处违规采购、虚开或造假的发票等问题。认真落实省第九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政策,认真做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监督检查,确保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高效、廉洁。通过监督检查,也发现少数医疗机构仍然存在使用非中标药品代替中标药品、对重点监控采购药品使用没有监控到位、有些医疗机构备案采购手续不规范、对配送企业配送药品审核不够认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2.加强临床药物使用过程监管,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完善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机制,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防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严肃查处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情节严重的,医生将被取消处方权,医疗机构将被吊销行医资格。

3.坚持药品用量“双十排名”制度。开展“双十排名”制度机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每月进行“双十排名”问题自查,并将结果和整改情况每月上报。实行每季度病案抽查制度,我局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病案进行抽查,联合新农合组织专家组评审,对不科学、不合理用药的科室、个人,视情给予警告谈话、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经济处罚、医德考评扣分、院内通报批评等处理;对用量异常的药品,及时列入预警、监控名单,视情采取暂停用药、限制用量、取消采购等处理措施。至目前,我局共抽查病案600份,发现存在不合理情况病案310份。追回县医院违规补偿基金7466.59元,县中医院违规补偿基金14790.6元,xx县中山医院违规补偿基金202671元,核查出不予补偿病历14份,减少基金损失26.5万元。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对“县中医院违规收费事件”、“县医院‘2.5’孕产妇死亡事件处理情况”等有关情况进行通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来卫生系统开除公职3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1人,告诫1人,通报批评3人。

4.开展督导检查。卫生局政风行风工作总结20卫生局政风行风工作总结。制定下发了《20xx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意见》,联合组织纠风办、药监局、物价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开展的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组织督察组对11个基层卫生单位、4个县直单位进行 “八项规定”实施情况专项督察,并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对卫生惠民资金使用进行专项督查五次,收缴了不合理发放的公共卫生服务补贴10274元;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今年组织检查了餐饮服务单位331家,督促91户补办餐饮服务许可证,165人补办健康证,责令13家不符合条件的小餐馆限期整改,对已持有有效证件的单位新量化分级管理34家,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动态评定良好率达30%的目标,加强打击非法行医、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检查、公共游泳池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各类医疗机构405户次,立案查处16起非法行医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起。

5、健全医院收费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禁自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防止多收费、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继续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提高收费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全县医疗单位今年来医疗服务收费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我局进一步加强院务公开工作,强化医疗服务信息公示,每季度向社会发布医疗服务信息,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就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6.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2015年,我镇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年初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以黔北民居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为载体,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年初以来通过我镇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按年初计划基本完成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在下的工作中能扬长避短,巩固成果,又好又快地推进我镇的新农村建设,特将2015年我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2015年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建设示范点一个,即新坪村龙坑示范点,受益户数140户,受益人口546人,现已投入资金807万元。

(二)我镇面上已完成黔北民居新建67栋,改建48栋;整治9栋,动工在建4栋。

(三)新坪村龙坑、大林示范点上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情况:(1)黔北民居新、改建53户;整治2户,在建未完工的1栋。(2)路网建设:进寨路硬化已硬化1700米,连户路600米。(3)环境美化:也有60户农户进行庭院整治,景观画5幅共计83平方米,有一户正在房屋整治实施之中。

(4)阵地建设:文体广场1个,共计1067㎡。(5)休闲景观长廊已经全部完工。(6)夜间亮化工程:安装路灯55盏。(7)治理河道治理:治理沟渠1500米。

(8)环境绿化:绿化面积1000㎡,栽种桂花树10棵,开挖堰塘一个计1800㎡,正在实施之中。

(9)宣传阵地建设:建宣传栏45㎡。

(10)环境卫生:投放垃圾桶30个,且做到环境卫生常态化。

(四)xx沙坝示范点后续绿化工程植树180株,绿化草坪300平方米,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已全面完成。卫生纳入长态化管理。

(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家庭档案卡完成情况:洋河平桥示范点、石壁庄湾里示范点、石壁庄田坝示范点、xx居沙坝示范点、新坪村联合示范点、新坪农坑示范点等六个示范点已全部完成。

(六)2014--2015年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改三建情况:2014沙坝示范点已完成95%,2015农坑示范点已完成90%。

(七)投资670万元杭瑞高速安置路面硬化、排污工程已全面完工,行道绿化已经全部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深层次对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情况进行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去年杭瑞高速可视房黔北民居建设已验收的改建部份,该兑现给建设户的补助款至今没有兑现,因此,给今年的创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面上的黔北民居建设通过去的努力,剩下的部份有的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马居9组)、有的是低保户、有的户主是残疾人,导致今年工作难度相当大。

3、由于资金及其他原因今年新农村建设进度缓慢。

7.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 乡镇财政所组织收入的任务大大减轻, 农税征管职能日益淡化, 服务职能日益凸显。工作重心逐渐从组织收入向管理服务过渡, 变“收钱人”为“发钱人”。比如, 铜川市针对乡镇财政面临的新形势, 从2006年起探索农税征管机构职能转变和工作转型, 将原县农业税收管理局改为农村财务管理局, 隶属县财政局管理, 事业编制, 科级建制, 与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 合署办公, 编制7—9人。原县财政局内设的乡镇财政股归并入农村财务局管理。各县乡镇财政所业务由农村财务管理局直接管理, 党务、日常社会事务由乡镇政府管理, 工作考核以农村财务管理局为主, 与乡镇政府共同负责。农村财务管理局的职责: (1) 负责县级以下乡村两级财政及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工作; (2) 贯彻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 负责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日常工作; (3) 负责乡村财务管理工作; (4) 负责各项涉农资金的管理发放工作; (5) 负责“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代管”工作; (6) 负责“乡财乡用县监管”网络运行管理工作; (7) 负责辖区内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8) 负责乡镇财政所管理和业务监管、指导、考核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局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将上级下达的各项涉农补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及县级以下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划归农村财务管理局具体管理, 资金拨付由县财政局国库科 (股) 管理, 预算指标建立在相关业务科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局具体负责预算执行审核, 监督管理农业专项资金, 上报农业项目, 并进行绩效评价。同时, 依托“金财工程”网络信息技术, 通过专线与涉农乡镇财政所联成计算机局域网, 实现县乡财政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 按照“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 通过全省统一使用的“乡财乡用县监管”软件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 乡镇财政所在电脑终端进行账务处理, 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上传存储在县农村财务管理局服务器, 实现了高效、安全、便捷的乡村财务管理新模式, 理顺了乡镇财政的管理机构, 衔接了上下之间的工作关系, 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基层财政干部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二、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 促进乡镇财政职能由收支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 通过乡镇财政下达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各项直接针对农民的补贴逐年增多, 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征收税费”和“上划下拨”, 而是以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广大群众为主, 乡镇财政“收钱”的职能淡化, “管钱”的职能强化, 尤其是“发钱”的职能凸显。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许多地方积极探索, 以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为平台, 以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为突破口, 推动乡镇财政职能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如:商洛市洛南县对乡镇财政所的办公、人员等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 实行“一厅式办公, 级次式审核, 柜组式作业, 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 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在岗位设置上, 主要设预算管理、农税管理、涉农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4个岗位, 并明确前三个岗位人员1-2名, 后一个岗位人员2-3名, 各乡镇财政所可按服务规模大小及各所人员情况自行配备。在工作方式上, 通过建立综合服务大厅, 实行一厅式办公、一厅式服务。大厅分为工作服务区和休息等候区两部分, 在工作服务区设业务柜台和工作岗位, 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及文件柜等, 与各级财政系统进行联网;休息等候区为办事群众提供桌椅、报刊杂志、免费饮用水等, 并悬挂资金核算、资金拨付、管理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业务流程, 缩短业务办理的时间,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建设综合服务大厅的原则及要求上, 遵循以人为本、因所制宜、突出服务的原则, 不搞一刀切。各乡镇财政所对现有房屋进行整合, 有效利用现有房屋建设综合服务大厅, 确保大厅建设规范、布局合理, 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又如:宝鸡市凤翔县利用各乡镇财政所现有办公用房改建成乡镇财政服务中心, 统一外观标识、墙面色彩和室内设置, 统一规章制度、账户开设、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和核算软件, 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监督评议台一律上墙, 方便了群众办理业务和实施监督。新组建的乡镇财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 统一设置总预算会计、经费会计、综合业务和涉农补贴等4个岗位, 改变了乡镇财政所在业务工作上的分散、失范、低效等。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以服务为宗旨, 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 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实现了乡镇财政征管型向服务型、办公分散型向集中型、干部专业型向复合型的“三个转变”, 增强了依法理财、主动服务、廉洁自律“三个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优化了服务环境, 使管理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财政管理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方便了服务对象, 干部高兴, 群众满意, 办事程序便捷, 一岗多能, 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促进了思想纪律作风的转变, 干部队伍出现了新气象。

三、以县乡联网为重点, 全面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 不断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乡财乡用县监管”的核心内容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 实行县乡“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方式, 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陕西省2005年先在安康市和岐山县、洛川县进行试点, 2006年在全省全面推开, 2007年选择32个县、2008年选择30个县、2009年选择9个县, 累计71个县1 181个乡镇进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试点, 逐步实现县乡资金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拨款、网上记账、网上监督, 提高了办事效率。全省各地围绕“乡财乡用县监管”的主要内容, 从建章立制入手, 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绝大部分市县都建立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乡镇专项资金管理、乡镇财政票据管理、乡镇政府采购管理、乡镇财政资金运行操作规程等制度办法, 确保改革试点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为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省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为全面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提供硬件支持。按照“每个乡镇1万元、县级财政10万元”的标准给予了一次性补助, 专项用于“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软件应用系统硬件建设。“乡财乡用县监管”的实施, 加强了县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管力度, 规范了乡镇收支行为,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了控制新债、消化旧债长效机制的建立, 推动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变。

四、全面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 对村级财政资金和财务实施有效监管

陕西80%的县区全面推行了“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 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 由乡镇财政所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照代理记账、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的原则, 将村级资金纳入管理范围, 实行报账制, 确保村级资金的安全运行。各地的基本做法大致相同, 都成立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与乡镇财政所合署办公, 将村级集体财务全部纳入、统一代管, 每个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明确了报账员,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 实现了村级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泾阳、大荔、旬邑等县结合实际, 积极创新村级财务管理机制, 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 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成效较为显著。如:咸阳市泾阳县坚持“三权、四责”不变, 实行“六统一”,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即资金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变和资金审批权不变;村债权债务管理责任不变、村集体资产管理责任不变、村级收支平衡责任不变和会计主体责任不变。统一机构设置, 各乡镇统一设立乡村财务服务中心, 与财政所合署办公, 由村委会与服务中心签定村级账务和资金委托代管协议书;统一银行账户, 按村统一开设村级资金账户, 核算村级财政性资金和村级自有资金;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会计核算, 为各村统一设立“三账四簿”和36个会计科目, 使用“村级财务管理”软件进行会计核算, 实现县乡联网;统一财务公开, 每月将上月村级财务详细信息表册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统一档案管理。按照“报账柜台统一、岗位设置规范、业务技能合格、规章制度上墙、办公设施齐备、档案资料完整”等“六到位”标准建设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各乡镇组建了村级财务清理移交小组, 实行财政干部包村, 采取“先启动、再审计、后移交”的办法, 确保清理移交任务的落实。县“村财村用乡代管工作领导小组”每月深入各乡镇检查验收, 查漏纠偏, 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实施。渭南市大荔县全面实施“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 核心就是“三审两签一盖章”, 即乡镇财政所负责核算所有村组的财务收支, 村支书、村主任、村务监督理财小组三方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村支书、村主任审核并共同签字后, 由村民监督理财小组签章, 财政所报账。咸阳市旬邑县将村级财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进行分离, 由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代理账务处理、代管集体资金、代管财务档案, 统一设立一个账户, 分村进行核算, 通过“一个漏斗向下”, 从源头上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 使村级财务管理开始走向了正轨。

五、推广涉农补贴“一折通”, 建立涉农补贴“绿色通道”, 让农民明明白白得实惠

8.乡镇中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人本主义 留守儿童 管理教育

一、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家庭教育

为了给子女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但是因为他们每月的收入并不高,同时在城市里居无定所,很难支撑孩子在城市上学的开销,因此会将子女留在农村。虽然现在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孩子与父母之间可以通过手机每天沟通,但是这些沟通方式显然不能替代孩子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有时候因为工作繁忙,家长可能很长时间才可以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这就导致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同时也缺失了家庭教育。

(二)学校教育管理条件差

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是众所周知的,有的农村地区学校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办学的条件也很差。学校缺乏办学必备的基础设施,导致很多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同时也无法为远处的学生提供住宿的条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学校并没有开展专门的心理课程,更不用说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学生长时间接受不到心理辅导和教育,学校也无法时刻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这些都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为班主任的管理造成困难。

二、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班主任在管理留守儿童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方面也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通过增加心理咨询室,可以对学生定期展开心理疏导的工作,强化儿童心理抗压能力,使他们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当中,也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习、生活变化方面,关注他们思想上面的变化情况,在管理中注入更多的个人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能够找到在班级中的归属感。

(二)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之间相互合作,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学生每天的表现做好记录,并且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及时向家长回报这些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课堂当中的表现,以及思想状态方面发生的变化。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教师都应当尽量劝说家长能够回来和孩子团圆,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平时也鼓励孩子自己与家长多交流,诉说最近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学校和家长才可以形成一股合力。班主任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让家长认识到了关系孩子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中国最古老的通信方式是鸿雁传书,而如今孩子与家长分居两地,这种寄信的通信方式仍然可以适用。班主任鼓励孩子用信件与家长保持交流,孩子可以在信件当中询问父母最近工作的情况,在工作当中有趣的事情,以及自己最近的表现,家里面的变化等,既可以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和家长倾诉烦恼,通过寄信的方式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征得双方同意且保护隐私的基础之上,可以对每季度的优秀信件在班级展示并且表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外面打工的父母会定期给孩子寄零花钱,因此可以说孩子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孩子认为读书好坏无所谓,对班级这个集体也缺少责任感,因此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生活负责的态度。有绝大多数的孩子厌倦学习,甚至出现逃学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通过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负责的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只有现在认真读书,学习知识,今后才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其次,不仅要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班级集体、家庭负责的态度。孩子成长在家庭、班级集体当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老师的关心,父母的疼爱,其他同学的帮助,但是有很多孩子只懂得对外索取,但从没有想过回报或者付出。这些学生通常表现为对集体活动不积极,懒惰自私。老师一方面需要通过思想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家长的聯系,让家长为孩子提供付出的机会,同时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关系他人,将集体的荣誉放在心头。

(四)让学生阳光生活

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在管理留守儿童的时候补课出现歧视的现象。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监护这个特点,老师应当从情感上加强对他们的关系,以弥补他们家庭温暖方面的缺失。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日常生活管理当中,都应当将关爱渗透在每个细节之中,用自己的情感与感化他们。很多留守儿童是祖父母在抚养,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敏感的情况,老师要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等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健全他们的人格。总而言之,老师从行为和语言两方面感化学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家长都进城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导致在性格、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些问题。学校在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为他们创造出健康的成长平台,开展科学的管理方式,增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情感沟通。同时通过思想疏导、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温暖,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6).

[2]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9.乡镇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九

一、领导深入,蹲点调研造氛围

在4月中下旬蹲点调研活动中,领导干部带着诚心、虚心、耐心,蹲点察实情,做好解剖、解答、解决,发展出实招,坚持真情、真谋、真干,为民办实事,提倡勤走、勤问、勤思,活动求实效。全镇班子成员带领调研组共开展座谈会22次,走访群众112户,为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宣讲12堂,撰写蹲点手记77篇调研报告11篇,发现问题32个,解决实际问题17件。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领导们以个人的品质提升了镇党委政府的形象,也给其他干部在这次作风建设中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二、组织深入,结合实际定方案

我镇高度重视这次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去年八月份开展的以“强素质、强责任、强服务”为核心的“镇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月”活动,讨论出台镇“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同时,我们相继召开了镇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各支部学习会和全镇干部动员大会,进一步向农村和企事业单位作了传达和动员,通过层层动员,把全体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着眼点引导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及落实县镇党代会、人代会的要求上来,把切入点引导到新农村等各种创建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来,把落脚点引导到群众满意上来。根据一市干部实际状况,这次作风建设我镇干部将以树立勤奋好学、真抓实干、亲民爱民、勤俭节约、廉洁从政五种作风为突破口,以此不断提高创造性贯彻执行上级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和统揽全局五种能力。

三、学习深入,提高认识转学风

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强镇“作风建设年”活动专题学习实施方案和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实施意见,上阶段通过请县有关部门领导来镇上课和到胡陈实地“取经”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参加学习教育和业务培训相结合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会、读书会和业务知识培训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夜、青年干部读书会、农村工作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各层次定期学习制度。以县级学习型镇乡建设为契机,在机关干部学习中我们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强化课题研究意识,各办公室每年确定2-3个可行性的调研课题,每季度开展了联村心得交流会,促进联村干部对“三农”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达到“讲成绩促提高,讲经验促交流,讲不足促改进,讲问题促反思,讲作风促转变”的效果。通过前阶段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促使机关干部从被动学习转到自觉主动地学习上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分析深入,查找差距剖原因

在动员和实施的过程中,我镇广邀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多次召开村情民情恳谈、干部作风座谈,畅通征集意见的渠道,使各方的意见和呼声能完整流畅的表达出来。根据“学先进、找差距、争一流”实施方案,在发出作风建设意见征求表的基础上,一是由党政班子成员开展分析讨论,对班子整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分析,明确整改措施,然后每个班子成员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剖析原因;二是以各办公室为单位开展大讨论,找出办公室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分析原因;三是以各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大讨论,查找支部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分析存在的原因;四是在全镇机关干部范围内开展大讨论,要求每一名机关干部都认真对照检查自身不足,主要查找自身是否存在宗旨原则淡化的思想问题、浮夸吹牛的品德问题,懒惰拖蹋的行动问题,傲慢自大的态度问题等等,写出自查和整改报告。通过这样征求意见和四个层次的剖析,使各科室、各干部都能认真静下心来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和比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原因,为下一步的整改打下基础。

五、整改深入,围绕问题定措施

在认真学习、充分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明确了以干部学风、思想素质、工作服务水平等为重点整改内容,以此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一是坚持学习不放松,重点是以学促改、以学带干,同时将对全镇的村学习夜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进一步发挥镇党组理论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能带头做到。建立镇机关干部学习时间档案。继续认真实行村情日记、周报、月汇报制度。有条件的村,办一些看书阅报栏。二是进一步加快创新型机关的建设步伐。要把蹲点调研中的优良作风延续下去,大力提倡干部多作些有用的调查,在加强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上多下功夫,及时掌握苗头倾向。多针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明年的村班子换届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研。只有加强调研与学习,才能有正确的创新,所有的创新都要以搞好调研为前提。鼓励干部深入群众,做到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彻底改变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的做法。对做得好的创新型干部,镇党委将之列入重点培养对象。三是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机关的建设步伐。加强党的宗旨观念和群众路线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实行换位思考,从群众满意的角度,再来进一步查找不足和差距,只有把问题都找出来了,整改才能出实效。

六、总结深入,搞好巩固促提高

“评议总结,巩固提高”是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检验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的有效方式。我镇针对作风建设完成的各阶段工作情况,认真总结前三个阶段的经验,对照整改的情况和成效,广泛邀请镇村干部进行了评议。评议本着坚持实事求是、评改结合、以评促改,把我镇作风建设引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了做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全程总结工作,我镇召开了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大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巩固整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为我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作风保证。

10.乡镇机关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

一、学习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建设

机关支部“三会一课”的形式比较多样。一是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十九大等专题学习。二是集中组织参与全镇中心工作研讨和观摩等活动。三是集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教育影片等活动。

二、抓好专题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机关支部按照镇党委部署,以书记讲党课、手抄党章等方式,通过认真的学推进扎实的做。一是在学习教育启动时,开设专题党课,以讲党课启动开局。二是组织党员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和红色经典电影,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强化党员为民服务意识。三是在七一建党节前夕,组织党员参加庆祝建党96周年、党员集中宣誓、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等系列活动,回忆党的光辉历程,勉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三、强化作风建设,培育廉政氛围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部党员作风建设。一是所有党员签订廉政承诺书,严格落实“一岗双岗”制度。二是观看宣教影片,通过典型案例释纪说法、以案为戒,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让党员能够经常性、便捷地学习廉政知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四、夯实党建基础,促进支部建设

按照支部堡垒管理要求,扎实做好支部建设基础工作。一是做好支部述职工作,年底,由支部书记向支部全体党员述职,接受党员监督评议。二是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支部每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一起深入查摆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体党员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组织评价,量化打分后评选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等。三是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对党费收缴、党员发展、评选先进、考核评比等党内事务,都公开公平公正操作,保障全体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

机关支部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特别是当改革发展任务较重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二是支委会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战斗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不多,对如何激发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工作积极性方面还缺少有效的办法和具体举措。

11.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文化站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站;建设

0.引言

乡镇文化站是乡村文化的汇聚地,是农村群众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人在有了物质保障之后,不自觉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就是满足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新农村乡镇文化站。

1.乡镇文化站的面临的问题

1.1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但由于农村长期以来不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失,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也陈旧不堪、无人问津、流于形式。例如:有些乡镇除了广播电视用房,再也没有其他的文化用房;有些乡镇建有礼堂、祠堂,但因乡镇不重视,多年不去管理,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有些乡镇有图书室,但里面的书较少,多是一些旧书、杂书,营养价值不高,也多只有老人闲来无事去看看。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不能有效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更有甚者,乡镇文化站直接被乡镇府变卖或他用,制约了农村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文化的发展。

1.2乡村文化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政府在乡村文化投入的经费较少,奋斗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待遇较差,造成他们的生活拮据,不得不离开,致使乡镇文化站的人才流失。当前在乡镇文化站普遍缺乏固定的文艺工作者,专门的文艺表演队伍普遍没有;农村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大多数年龄较高,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的进行文化创作,导致农村文化缺乏活力,满足不了农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要。乡镇文化工作岗位薪资较低,年轻人大多对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文化岗位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乡镇文化站的人员队伍建设形势严峻,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素质不高是造成乡村文化衰落的一大原因。

1.3农村文化站的管理缺失

目前,农村文化站的管理普遍处于松散状态,乡镇府很少过问农村文化站,因为上级视察,才临时走走形式。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资也由乡镇财政支付[1]。部分乡镇在文化工作的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文化工作无关紧要,甚至认为文化工作是拖了整个工作进度的后腿。少部分领导政绩观存在偏差,认为文化工作做的好与坏都不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影响,干脆放手不管。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文化的工作的监管不到位,一是,因为县政府本身对县文化工作部门重视不够,导致县文化部门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县级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繁重,本身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少,要管理全县乡镇的文化工作,覆盖面太广。在乡镇文化站根据县文化局要求送艺下乡时,常常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的文艺人才,导致活动的质量不高。三是,由于乡镇政府缺乏文化建设的意识,是的乡镇文化站常常会被乡镇政府占用。以上原因综合导致了农村文化管理缺失,落后的文化趁机在侵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2]。

2.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加大投入

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失,投入不足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可分为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不足。

2.11资金投入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的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在乡镇文化站建设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相关政府应该积极为其筹备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2.12人才投入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乡镇文化工作的质量,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前提条件。其一,为工作人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一份较好的待遇,保障其生活。其二,对现有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最新知识成果,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3]。其三,加大宣传教育,鼓励年轻人加入农村文化事业。

2.2加强管理

对乡镇的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为新农村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相关部门要将乡镇文化的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加强管理的措施:一是:要制定新农村文化站建设的相关制度,把乡镇文化工作纳入对乡镇官员的考核,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能够接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乡镇领导要认识到文化工作的思想误区,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纠正政错误的绩观,把做好文化站工作看成评价全部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准。三是: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对监督管理,定期巡视各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3.结语

乡镇文化站建在农村,服务于农村群众,与农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丰富农村群众的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繁荣社会主文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房秀丽.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 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2(11)

[2]张晓凊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5)

12.浅谈乡镇规划建设 篇十二

科学规划乡镇建设是乡镇工作的基础之一。为了做好乡镇规划工作, 应按照一定的规划程序进行合理规划, 并参照相应的乡镇规划管理办法, 并以此作为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的依据, 提高乡镇规划质量。

经过多年的乡镇规划建设摸索工作, 我国许多乡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好的规划方法。其中较为知名的规划方法便是弹性规划理论, 这种办法不仅很好解决了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人才规模急剧膨胀的现象, 也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扩大矛盾, 并将规划做成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 各形态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进行合理过渡。在我国许多城镇也对此理论进行了实践,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我国乡镇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该理论将乡镇规划建设划分为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目的和过程是相当明确的, 特别是在引用了经济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后, 依据更加充分合理, 规划方法也逐渐向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 将多学科紧密结合, 结合具体情况互相补充, 为乡镇规划工作中的规划工作者、建设部门的同志、各级政府部门都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2 规划问题和发展方向

通过各部门多年的努力奋斗, 终于使乡镇规划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而在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国大多数乡镇在规划过程中, 规划水平普遍较低, 规划方案也比较传统, 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乡镇的规划建设没有将规划与实施进行紧密结合, 并严重缺乏对未来的预见性, 有些乡镇由于规划深度不够造成多年以后出现建设混乱的现象。针对这些发展失衡的现象要及时予以有效处理, 还需进一步完善乡镇规划建设的规范体系。为了使乡镇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做好乡镇规划专业的基础准备, 为培养专业乡镇规划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还应大力加强乡镇规划建设的实施管理。

3 主要农房建设弊端

就我国目前来讲, 乡镇建设步入正规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便是对农房建设。现阶段我国农房建设都很随意, 不统一, 并且大多的农房建设虽外表很漂亮, 但内部功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现阶段乡镇农房建设, 普遍没有进行科学规划, 家家户户建设相对比较独立, 随意性较大, 选址也不太合理, 形式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划, 最终造成建筑材料不统一, 形式不规范, 质量差异较大。

2) 农房建设中, 大多数农房并没有正规的设计施工图纸, 而且农房的抗震要求也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当前的农房建设, 大部分农民因为攀比心理, 造成农房建设只重视外表美观, 而不考虑结构是否合理, 功能是否能满足要求, 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3) 进行农房建设的施工队伍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 大多数为业余的施工人员。这些施工队伍并没有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 对施工建设的理论知识严重缺乏, 并且他们根本就没有资质等级和营业执照等,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施工操作流程, 常常出现人员伤亡, 农房质量也不能得到可靠保障。

4) 现阶段建成的农房, 质量大部分都没有可靠的保证。农房建设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地基夯实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纵横墙衔接不牢固, 农房整体性与承载力不能满足相应要求;干砖上墙使砂浆的部分水分被砖吸收, 不能保证水泥硬化所需水分, 难以保证砌体强度等。为了进行农房的规范化建设, 必须克服这些问题, 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 不重视房屋附近的环境建设, 如沿海城市附近的乡镇农房, 主要问题是风的影响比较大, 容易造成房屋损坏, 危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房屋附近的环境建设, 有助于提高房屋的抗风能力,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

4 农房建设的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乡镇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下面就农房建设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 完善农村建房规划管理。建立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控制用地配套建设, 使农房产生群体效应, 增强农房的防灾抗灾能力。

2) 加强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建议建立村镇建设综合开发企业, 严格按标准进行资质审查, 统一建设;挑选素质好、管理严、能打硬仗、施工水平高的队伍承担生产任务。对无证经营的施工队伍, 坚决予以取缔, 确保人身安全。

3) 加强农房设计规范的建设。建设管理部门在进行农房建设审批时, 应看其是否是具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的设计, 是否考虑到农房的抗震抗风设计要求以及是否有必要的绿化设计等, 如果不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不予审批。

5 结语

乡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起到了龙头先行、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乡镇建设规划时, 要充分认识到乡镇规划管理的具体情况,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让乡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有效的重要作用, 从而促进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

摘要:结合城镇建设以及规划管理工作经验, 就如何对乡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更加合理, 更加有助于村干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乡镇规划,农房建设,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 2000 (3) .

13.乡镇年度建设的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实现领先发展、率先小康的重要之年。紧扣县委、政府提出“转型升级年”工作主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生态歇马、平安歇马、和谐歇马”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努力在加快产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改善民生上做出更大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更大成效。按年初下达我乡的各项目标任务,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指标:全乡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40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87元。

(二)计划生育

1、出生人口97人,死亡71人。

2、计划生育率为85.53%,避孕及时率100%,安扎及时率为97.10%。

3、全乡总人口12444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839人,

已采取措施的832人,违法生育11人(已处理)。

4、已完成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57户。其中,新增11户。

(三)大农业方面

1、农业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主要针对茶叶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石斛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开展培训会11期,培训技术4项,培训人员6500人次。

2、推广实用技术

推广茶叶定型修剪技术,面积2500亩。茶叶病虫综合防治,面积8500亩。石斛苗期病虫防治技术,面积4000亩。水稻中期病虫防治技术7500亩。铁皮石斛的试验的试验种植,面积2亩。巩固和完善1830亩油菜标准化基地,油菜产量37.2万斤。改造蔬菜100亩,改造茶叶300亩,新发展茶叶500亩。新增石斛1000亩,新发展林竹3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210亩。

3、政策性农业

完成水稻保险7932亩,玉米保险xx82亩,油菜参保1400亩,茶叶参保945亩,能繁母猪入保388头。

4、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强制免疫率100%,确保我乡无重大疫病发生。

5、献血工作

采血4xx00ml,超额完成了县卫计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民政救济工作

1、全面落实优抚政策

(1)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确保优抚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到位。

(2)积极实施“关爱行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生活难、就医难,20xx年,全乡解决了120名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2、救灾工作

春节及春荒期间共发放救灾资金13.2万元,共有500困难人员得到救助。

3、残联工作

(1)帮扶55户农户困残疾人发展种植石斛项目。

(2)完成残疾人重度补贴任务,为全乡一、二级重度残疾人101人次办理补贴手续。落实残疾人低保户45户,落实居家托养7户。

(3)对持证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313例,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现“量服”平台已录入313人。帮助残疾人办理二代残疾证32本。

(五)精准扶贫工作:对六个扶贫村认真进行摸底,分类建立台帐,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前期开展工作中,为贫困户送去了6万多元的鸡苗、鸡饲料等,在产业扶贫上,为新林、立新等村争取了示范种植核桃300亩。

(六)安全生产工作

成立歇马乡安全生产委员会等领导机构,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及时各村、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上半年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6次,召开乡、村、社、企事业业主安全生产会10次,结合安全生产月和节假日,重点开展了消防、森林防火、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开采、建筑施工、烟花爆竹、食品安全等专项大检查活动。截止目前,全乡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七)道路畅通工程。

大力发动群众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进行村社道建设,已完成村社水泥路建设5公里。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年度建设工作总结第2页:国土城建工作

(八)国土城建工作。

规范了国土城建管理工作,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明确了责任人和监测人。开展了对全乡无证建设施工的清理和业务培训工作。今年乡城建审批农房建设共计144户,其中原基改建108户,移建占耕地36户,全年建房投资总额4271万元。

(九)城乡环境治理方面。

以创建生态乡乡为契机,以“净空绿地”行动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准备好生活垃圾验收准备工作。

(十)综治、维稳、防邪、信访工作。

1、建立健全全乡不稳定因素排查台帐,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不稳定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开展“大走访”、“大下访”,通过梳源头、理死角,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暴露在桌面,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以“创无”活动为载体,抓好宣传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认真落实防邪工作“四个纳入”,确保“三无”和“三零目标”。目前我乡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一例群体性的事件发生。

2、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信访接待处理,及时办理“县长热线办公室”交办事项,对重点上访人员建好台帐,做好稳控,妥善处理。于今年10月份,妥善处理好进京上访户赵中华事件。

(十一)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歇马乡党委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突出从严治党这个主线,积极落实包片包村帮扶的措施,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强化党员的党章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纪律意识、党员意识、保密意识,促使党内政治组织生活正常化、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

自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歇马乡党委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实”字为要,扎实推进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做到规定动作到边到位,自选动作实效突出。一是专题学习“真学”,把握思想精髓。歇马乡坚持把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长期的政治任务,把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专题研讨等统筹起来;二是典型教育“深学”,筑牢思想根基。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见贤思齐,筑牢思想防线。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用发生在身边和我市的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警惕长存。三是联系实际“实学”,提升行动自觉。歇马乡强化学习实用性、力争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创新工作载体,构建服务体系,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层层落实,年初,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解落实工作,拟定了年度安排意见,明确了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二是认真组织村社干部和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十项规定”,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通报的学习,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的方针、政策、决定,坚持依法行政,无与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相背的决定和干扰执纪执法机关履行职责的行为发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资金、重要人事、重大问题均由集体决定。三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十项规定严格执行,杜绝公款大吃大喝、公款吃请、公款送礼等现象。继续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对全乡10个村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每季度进行检查,并对各村情况及时督查和通报。严格执行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人事、财务、项目等重大事项一律上会。特别是对中秋节、国庆“两节”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娱乐、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在“两节”督查过程中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今年乡纪委对两名党员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十二)党政网、信息工作

严格按规范操作,及时签收公文;严格上网信息审核和文件资料存档,严守保密准则,严格上网信息审核和文件资料存档。我乡制定了信息调研量化考核办法,把年度信息报送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全年,本乡共报送各类工作信息88条,其中上报内网88条,正积极组织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确保党报党刊征订按时完成。

二、存在问题

1、道路安全、水利等部分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扶贫攻坚项目相对较少,特色产业发展不明显,农民增收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3、安全生产、信访稳定责任仍十分重大;

14.乡镇平安建设工作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省级“平安市”的意见》精神,坚持“打预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充分利用全体干部职工力量,齐抓共管,全面抓好我局社会治安、单位稳定、防火防盗、群体性事件等各项具体工作。各科室负责人要主动担负起内保工作,形成上、下一条心,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力争经过扎实的工作,20XX年我局完成“平安市”创建目标的各项任务,把我局建成秩序良好、平安和谐、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单位,并努力争取被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具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干部职工对这次平安 创建活动的知晓率达到100%,形成人人都是安全稳定的生力军,主动参与到平安创建和共同维护社会治安活动中,全局要做到以下四点:(1)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设防、保稳;(2)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台帐;(3)进一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健全内部防控体系,快速反应能力提高;(4)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及时解决干部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三、创建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平安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市综治委平安创建活动要求,我局成立了由市安监办主任、市安监局局长孙志彬任组长,市安办副主作、安监局副局长李智、谢奎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安创建提供组织保障。设立了平安创建工作办公室,由张杰同志担任平安创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平安创建日常协调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平安创建工作

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三自”(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方针,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完善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值班登记制度、机关保密管理制度、贵重物品管理制度、要害岗位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同进,要积极采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追究谁”的原则,层层落实平安工作的各项责任制度,对所属重点岗位、要害部门进行认真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积极做好防范和控制工作,建立预防机制,对易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实行有效遏制,对发生的问题要及时、有力和正确处理,圆满完成全年的平安创建任务。

(三)加大平安创建宣传力度,营造平安创建氛围

15.如何搞好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 篇十五

第一, 提高活动群体的档次有利于促进文化站标准化进程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好坏, 除了有一个好的组织领导群体外, 还直接取决于活动群体的档次。活动群体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 离开了这个主体, 群众文化工作无从谈起, 对于大部分乡镇来说, 在农村中或多或少都活跃着一些这样的群体。文化站是不可能有条件组建供养一支集各艺术门类于一体的演出队伍, 就只能靠这些业余队伍来随时搞一些文化活动, 这些群体大都是由一些比较爱好文艺的人自发创办的。他们自筹资金购买一些乐器、服装、道具等在一起自娱自乐, 往往演出的内容都是一些传统节目, 在艺术创新上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没有正规的训练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使这些队伍的表演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参加正规培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是提高表演水平的惟一途径, 所以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使他们的表演水平逐步提高, 以应对新形势, 新要求。

第二, 适当争取资金投入, 逐步搞好设施建设

企业发展生产需要厂房、机器设备, 军队搞国防需要高科技的武器装备, 要搞好文化站建设, 加快标准化推进进程, 同样也需要必要的设施。比如: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音响设施乐器等。到目前为止, 乡镇文化站这些方面一应俱全的寥寥无几。多数没有像样的图书室, 即使有也无非在破旧的书架上摆几本旧书, 根本就是敷衍了事, 达不到要求, 活动室、娱乐室的牌子随用随挂, 一般同会议室、食堂合用, 这一招在对付上级检查时特别有效。乐器能够用公款购置的也只是一些诸如竹板、鼓、笛子一类的小型民乐器, 那些昂贵的西洋乐器根本不敢奢望, 满足不了今后发展要求。乡镇财政紧张现象极其普遍, 领导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经济建设上, 不可能在有限的资金中花一些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 对乡镇标准文化站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 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然而要想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不添置所需设施。同时也要发挥个人优势自行解决一些, 这样既能为政府减少一部分负担, 也能加快设施建设, 促进标准化进程。

第三, 重点突出“一乡一俗”特色, 打造独特文化品牌

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 任何一个人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长处或特点, 这些长处或特点往往就是与别人区分开来的标志, 正因为有了这些标志, 在某些方面表现的较其他人有优势。乡镇文化站要想使群众文化搞上去, 必须要在“一乡一俗”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的潜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普遍培养各类文艺人才的同时, 要不失时机的寻找在表现地方特色方面有发展的文艺骨干, 这些骨干所创作或表演的节目能充分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做到土而不俗, 土的有特点, 越土越表现欲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曲苑杂坛”栏目中的节目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的地方特色极强的节目, 推荐给观众的, 收视效果很好。乡镇文化站身处文化一线, 对于乡土文化节的发展和培养是最有条件的, 所以, 笔者认为, 要发展乡镇文化站, 离不开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品牌。

第四, 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为乡镇文化站向标准化推进保驾护航

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除了具有素质高的活动群体, 良好的设施和独特的品牌之外, 还要具有一项必要的条件, 就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群体。一群南归的大雁如果没有一支具有高水平领导能力的领头雁进行组织和管理, 雁群的翅膀就是再硬, 体力就是再强, 也不可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 终究会半途而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乡镇文化站要想要发展起来, 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就是要求我们要建立一支从上到下, 分工明确, 指挥有素的领导队伍, 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中心抓好文化事业, 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要求。

总之, 在硬件设施不达标的前提下, 我们文化站人员要把思想硬件设施搞上去, 因陋就简搞好活动才是硬道理。

16.关于乡镇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十六

关键词:乡镇;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乡镇文化建设逐渐迈向正轨,乡镇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乡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乡镇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民生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与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目标,创新乡镇文化队伍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农村文化规划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两头热中间冷”现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乡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乡镇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市相比,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等需求。总体上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

(一)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乡镇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干部的认识有限,在文化工作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二)乡镇基层文化活动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乡镇居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压力逐渐地减轻,乡镇居民非常向往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乡镇的文化生活依然停留在温饱之前的水平,主要是以打麻将、打扑克及看电视为主,文化活动的品种相当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及蔓延,不仅影响乡镇居民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

(三)缺乏专业型人才

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以外的其它工作。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文化站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四)公共文化设施不改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学校、卫生服务站、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相比之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从整体上看很多乡镇没有文化阵地,现有的设施设备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所以导致乡镇文化吸引力不够强。同时,农民整体文化生活水平偏低,再加上各地都在搞开发,有些村属于乡镇新区建设范围,文化中心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产生村与村之间文化建设不平衡,差距较大的现象。

三、完善乡镇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辅导

文化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分类指导,明确措施,抓好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负有责任,在中央提出乡镇建立综合文化站后,县(市)文化部门应该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密切与教、科、体育等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其职能将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当前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担子更重了,对综合文化站指导的要求更高了。

(二)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集资为辅、民间资本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建立资金统一管理、经费项目上报、审批、验收制度,确保文化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三)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舞动乡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等工程。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引导、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四)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做到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建设基地,以乡镇居民为基本的对象,努力发展村、乡镇、县等场所的文化活动阵地与文化基础设施;其次要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渐完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在征求乡镇居民同意的情况下,添置必须的文化器材;最后,乡镇领导可以运用激励手段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将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加快乡镇文化建设的进程。

(五)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

要做到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首先要对乡镇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要加大挖掘社会专业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骨干的力度,并且为文化建设的人才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障,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可以安心地进行乡镇文化建设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镇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建设力度,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并将乡镇文化建设的思想渗透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莉.关于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18.

[2]周建光.关于乡镇文化建设的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3]杜功才.关于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群文天地,2011.

上一篇: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下一篇:趣味数学竞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