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2024-06-22

乐于助人小学作文(19篇)

1.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感受到:许多孩子都是言语的天才,具有极大言语潜能。但是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堂上,我们却很难看到言语天才, 口语交际课常常遭遇冷场或者流于形式。我思虑再三,原因可能在于,多数孩子的言语天才没能得到教育者的精心培育和养护。为了让农村小学口语交际得到重视,让更多农村孩子开发言语潜能,乐于口语交际,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口语交际前做好充分准备

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上完口语交际课后, 都会抱怨学生说得不好。其实,很多时候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口语交际课前未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口语交际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为上好下一堂课打好铺垫。

1.口语交际教学前 , 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给学生准备的方法。如:上《小小新闻发布会》前一周 , 就要指导学生通过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新闻, 教给学生快速记录新闻的方法。通过充足的准备,学生搜集的资料丰富了。到上课时,学生就胸有成竹了,纷纷发布自己搜集的新闻,而后,让学生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学生既增长了见识 , 又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教师跟学生同时搜集资料,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资料,也可大致判断学生是否认真搜集资料,还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尺度。

3.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设计几种方案进行比较,设想课堂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后选出更恰当的进行教学。

4.课前精心准备好所需的教具 ,为教学设下铺垫 。

二、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比较拘束, 只有当他们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所以,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如:教学《走,我们去春游》时,我让学生先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边出示有关春暖花开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春花烂漫的世界,而后引出课题《走,我们去春游》,让学生交流,分小组商量,然后评评哪个小组说得好,安排的活动有意义,想得细致、周到,最后全班制订一个春游方案。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把交流意见汇报上来。

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产生兴趣, 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讲故事。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 ,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适当讲与教学有关的故事将学生引入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愿意主动进行口语交际。

2.做游戏。小学生大多喜欢做游戏 ,在教学中 ,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设计相应游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游戏中,教师进行引线,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口语交际中。如教学《我们的奇思妙想》时,我让学生跟我一起做一个小魔术,学生立刻欢呼雀跃,认真地跟我做起魔术。做完后,我说:“今天,我们都来当魔术师,发挥了我们的聪明才智, 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未来世界的景象用语言‘变’出来好吗 ? 看谁是个真正的魔术师 ? ”学生都想当魔术师 ,有的把课前画的科幻画出示, 有的把课前做的科技小制作拿出来,有的自己动脑思考,接着在小组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后互相评一评,将说得好的学生评为“最佳魔术师”。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3.组织竞赛。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大多很强 。如果在教学中让他们进行小组竞赛,并且给予相应积分奖励,学生的荣誉感被激发,为集体利益而战,就会更加主动、认真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角色表演。农村学生较少参与或观看现场表演 ,如能设计一些分角色现场表演,则学生肯定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肯定更好。如要选用这个方法,应该是教学容易操作的内容。如:教学《感谢和安慰》时,教师可创设几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每小组选一个情境进行模拟对话,组员评议,改进,而后选出较好的在班上表演。上台者入情入戏,台下者也兴致勃勃。

5.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农村小学生见识面较狭窄 ,可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有声有色的音像资料、动画课件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融入到情境当中,愉快地表达。

四、抓住教学时机,激发想象,拓宽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时机(课文的“空白处”、省略部分、课文的结尾处、课文的重点词句、观察图片、复述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等)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完《火烧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第4—6自然段的写法,进行说话练习。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读到“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时,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 为什么令人难忘?

这样的教学时机,我们经常会碰到,如能充分利用,加强训练,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极大提高。小学生涉世不深,对未来总是充满许多神奇美妙的幻想,根据他们的这一特征,激发他们进行想象,可拓宽口语交际的视野。

五、联系实际,寻找口语交际的源头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源泉。教师应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语境。我根据当地实际,设计了“爱我家乡”的系列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练习:

系列一:《我爱美丽的家乡》说话课,让学生搜集家乡的迷人景色,在小组内展示、交流,汇报评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系列二:《家乡的特产》说话课,让学生搜集家乡特产的资料,就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在小组内进行互说,汇报评说,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加深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让学生为有这样的家乡特产而自豪。

系列三:《请保护家乡的环境》说话课,课前让学生阅读环境知识书报,小组合作调查家乡环境的污染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课上,让学生就调查报告在小组内交流,说说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后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环境,在班上汇报,评出“金点子”。这样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多角度观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说的欲望。

2.让小学生乐于动笔表达 篇二

引起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三年级学生写的功夫还不够,但在合适的情境中说的热情却很高,因而可以从说入手,将兴趣迁移到写作中去。如三年级上册第一次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的作文指导,我将学生带出教室,到操场活动,到操场观察,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①你在课余参加了什么活动?②有趣吗?③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之前,我先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想不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的课余爱好很广泛,下棋、画画、弹琴、打球,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剪纸。”“课余时间,我参加了书法比赛,得到了第一名。我很高兴。”“课余时间,有时候,我帮妈妈做家务。我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和伟大。”“课余时间,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打球,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一句句有感而发的话从孩子的嘴里说出,越说越有劲。这时,我趁热打铁,出示习作要求,布置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命题作文。学生有了兴趣,轻松地写出了内容丰富的习作。

引导体验

大自然的一切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无论是春天的到来,还是金秋时节,我们看到缤纷的色彩,听见美妙的声音,总之,大自然的一切美好都会然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欢乐。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色”的作文指导,我结合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多观察,多感受,并用语言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习作之前,将学生带出教室,去校园里的生物园“寻秋”。习作中,我巧妙地把握好促成学生表达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①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来了?②你现在看到的景物和春天、夏天、冬天相比,有什么不同?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秋景么?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说:“一阵秋风吹来,使人感到几丝凉意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像一只只蝴蝶。”“瞧,那火红的杜鹃花,一簇簇犹如一片片红云。”“草坪上的小草没那么绿,披上了黄色的秋衣裳。”“生物园里的菊花真美!白似雪、红似火,粉如霞、黄如金,开得多么热闹……”学生主动体验,带来令人欣喜的成果,真正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易于动笔且乐于表达。

引发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因为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给学生布置一次想象作文,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得到一次锻炼,创新的种子就又一次破土而出!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编写童话故事”习作指导,我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我对学生说:“你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跟小猫有关都行!”学生听了,兴致高昂。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让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锻炼,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比如有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突出童话的特点;有的写参加十二生肖竞选的童话……

3.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三

森林里有两匹小马,一匹叫云云,一匹叫朵朵。云云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而朵朵却只为自己着想。 一个傍晚,小狗多多在森林里迷路了,他坐在路边,看着越来越暗的天色,无助地哭了起来。

这时,朵朵正巧走了过来。多多满怀希望地问道:“朵朵姐姐,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送我回家吗?”朵朵撅着嘴巴说:“我才不呢,我还要玩耍呢。”说完头也不回地丢下多多自个儿走了。过了一会儿,云云听到丛林里传来隐隐的哭声,赶过来见到多多在哭,弄清怎么回事儿以后,她热心地说:“多多,别怕,我送你回家。”说着,把多多背在身上,安全地送他回到了家。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山羊公公驼着一大袋干草,走在回家的山坡上,汗水把他的衣服全都浸透了。

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正在玩耍的朵朵说:“朵朵,我走不动了,你能帮我驮一会儿干草吗?”朵朵看了看,说:“这么累的活,我可不干!”这时,云云走了过来说:“山羊公公,您太辛苦了,让我来帮您驮草吧!”山羊公公感激地说,“好孩子,谢谢你!” 就这样,云云帮助了许多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朵朵不爱帮助别人,渐渐地没有人和她做朋友了。

有一天,朵朵生病了,可是却没有人来照顾和陪伴她。她口渴了,请邻居小兔可可帮她倒一杯水。谁知可可说:“你从来不帮助别人,还是你自己起来倒水喝吧!”她肚子饿了,请小鹿安安帮她采点儿青草,可是安安说:“我只愿意帮助云云那样的好孩子。”这

时,朵朵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平时自己不爱帮助别人,现在谁也不愿意帮助自己了。她真后悔。正懊恼着,云云得知消息来到了朵朵家,她把自己的午餐一口口喂给朵朵吃,然后背起朵朵说,“好伙伴,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我这就带你去看医生!”朵朵靠在云云的背上,感到一阵阵温暖,也为自己以前的错误感到羞愧。

4.乐于助人小学生作文 篇四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小鹿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它看见一只小乌龟在自己的身边慢慢的爬着,小鹿连忙走过去,问道:小乌龟,你在干什么呢?小乌龟也不抬,边爬边说道;我在回家呢。小鹿说你爬的太慢了吧,照你这样爬下去,什么时候从能爬回家呀!你的爸爸妈妈现在一定很着急,要不我送你回家吧。小乌龟想了想,同意了。

小鹿让小乌龟爬到自己背上坐好。小乌龟坐好以后,小鹿问:你的家在哪啊?小乌龟说:先向西北走273米,再向北走521米就到了。小鹿听了,就像小乌龟说的方向飞奔而去。可正当快要到小乌龟的家时,突然,从草丛里蹦出一只大老虎,小鹿和小乌龟吃了一惊,小鹿吓得连忙后退了十多步,情急之下,小乌龟突然心生一计,对小鹿轻声说道:你原地不动,我自有办法。小鹿又轻声的回复到,那你小心一点啊。小乌龟慢慢爬到小鹿旁边,把它的头和脚都收进壳里,成了个缩头乌龟,让老虎把自己当做一块石头。这时,老虎听见声音,扑了过来,可是因为太黑了,一不留神,踩到了小乌龟的背上,滑了个大跟头。小乌龟赶紧对小鹿说:快踢。小乌龟刚说完,小鹿就往老虎身上一阵猛踢,踢得老虎头破血流,屁滚尿流的,最终狼狈而逃了。小鹿又背上小乌龟跑了一会儿,就到小乌龟的家门口了,小乌龟很感谢小鹿,从此,小乌龟和小鹿成了一对永不分离的好朋友。

5.乐于助人的小学生作文 篇五

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窗外天昏地暗刮起了大风。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天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风呼呼地刮着,路上的小树被吹地东倒西歪,豆大的雨滴打在窗户上滴滴答答地响。

小红走出教室看着外面正下着大雨,心想:我幸好早上带了一把伞要不然就得淋成落汤鸡了。小红花撑开雨伞,走着走着,看见前边有一个人在雨中狂奔,她心想:这么大的雨他没有打伞,淋着是会生病的。想到这她急忙跑过去,说:“同学,我们一起打伞吧!”这时小明转过头来说:“谢谢你。”小红说:“不客气。”于是他们边走边聊,高高兴兴得回家了。

小明回到家里,妈妈惊讶地说:“这么大雨你没有带伞,怎么没有淋湿呢?我正准备去接你,你怎么就自己回来了?”小明笑了笑说:“是我们班的小红我和我合撑一把伞送我回来的 。”妈妈听完竖起了大拇指,夸奖道:“小红可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啊!”

6.激发兴趣,乐于作文 篇六

一、展读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作品, 以听激趣

众所周知,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仔细读读, 如饮醇酒, 其味无穷。它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 使精神情操得到陶冶。心理学也表明符合人们需要、切合实际、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 就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而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文章, 一般反映的是初中生最熟悉的生活, 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一个班读讲一篇中学生有关思念亲人、抒发真情实感的范文《深沉的思念》, 该文感情真挚, 催人泪下。学生听后, 深受启发, 思路大开, 并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 写出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一个学生的《母亲, 再爱我一次》还在报刊上发表了。此外, 我还建议学生在第二课堂的阅读中把引起情感共鸣的佳作挑出来, 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 供大家观摩欣赏, 学习借鉴。有关资料证明:对中学生来说, 多读名人名著固然重要, 但能多读一些同写作层次、同生活层次、有共同情趣的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更能结合实际, 启迪思维, 更容易触发学生的写作冲动, 冲破阻碍他们情思的层层障碍, 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二、开辟课外作文资源, 以读引趣

开辟课外作文资源, 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现在有的学生只有在教师要求写作文时才去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以应一时之急, 平时很少进行课外阅读, 缺乏写作材料, 当然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 有物可写, 单靠语文课是无济于事的, 大部分功夫还得在课外。例如各种知识的积累, 生活经验的积淀, 写作素材的筛选, 就不得不走出“围墙”。几年来, 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星期务必去一次图书馆、阅览室, 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做成资料卡片, 然后专门抽一节语文课给学生交流各自的资料卡片, 组织学生整理成文集, 达到资料共享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各读三本名著, 写读后感;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 游览名胜古迹, 进行简要的走访调查;提倡学生每人备一个素材积累本, 随时记录自己的所做、所看、所想。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 视野开阔了, 生活经验丰富了, 参与写作的信心加强了, 对作文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 写作材料的具备, 让他们写起文章来, 能够得心应手。

三、自主命题写作, 以写促趣

传统作文教学都以教师命题为主, 学生作文时普遍感到无事可写, 无话可说。而教师也总是认为学生阅历少, 知识贫乏。命题时, 指导写作时, 我总是千方百计找一些自认为易写的题目让学生写, 结果学生写的作文三言两语, 空洞无物, 没有新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作文题目多是根据课文单元训练的安排而定的题目, 只是为了完成一次写作任务, 因而学生也只是写一篇应付交差。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面目可憎”了。而他们心中有许多想说的话却没有机会说, 想写的内容却没有机会写, 写作兴趣也就无从激发。为了打破这种局面, 我认为教师可以打破框框, 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 顺其自然, 让学生写平时自己喜欢写的东西,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真正做到新大纲要求的那样:“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所以我在作文教学时换了一种方法, 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时空, 让他们充分地发挥。比如, 我在即将布置学生作文时, 经常先征求学生的意见, 要写什么, 什么时候写, 怎么写, 先讨论一番, 大多数学生赞成的就通过, 还有不同意的那些学生可以自选题材、自选时间。我选择较多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命题, 自由立意, 体裁不限, 形式不拘。这样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便于他们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事物, 便于他们表达真情实感, 还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尊重他们, 他们自己是学习写作的主人, 他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写。2009年中秋节前, 我和学生商量, 决定收集关于中秋的民间习俗资料, 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 访问老人了解节日里有哪些讲究, 等等, 然后以“家乡的中秋节”为题写一篇习作。大家兴高采烈地去准备了, 看着那些曾经不喜欢作文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很欣慰, 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而这样的作文, 学生也就不会觉得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 只是为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也就不难写出让人为之心动的佳作了。自主命题, 可使学生的写作心潮自然喷涌, 深受学生欢迎。

四、编辑学生作品集, 以“集”增趣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 都有一种很强的表现欲, 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赞许。针对这一心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力争写出一篇或几篇较优秀的作文, 以此博得老师或全班同学的认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的做法是:每学期的第一堂作文课主要是明确本学期作文教学计划和优秀作文处理办法, 并印发习作集集名和序言。

例如:我曾经给某届八年级学生的习作集题名为“绿芽儿”, 并写下这样的序言:

春风吹来的日子, 我们伸出好奇的手, 触摸春的希望, 去感受自然的气息, 掏取一滴甘霖……润一润久已渴望的心。

……

虽然这里没有参天的大树, 而只有刚刚伸出枝头的绿芽;这里也没有斑斓多彩的名花异草, 只有小草野花, 但谁能说那绿芽就不能长大成树, 那小草野花就不能点缀烂漫的春色?

这个集名和序言使学生心里有了底, 端正了作文态度, 作文兴趣也被序言调动了起来。然而, 这种兴趣只是刚刚激发, 要想使学生长期保持这种浓厚的兴趣, 还要坚持不懈。所以第二步, 我坚持每次作文后认真选取优秀习作, 并精心写好评语, 然后将学生习作连同评语打印出来, 分发给全班学生阅读借鉴, 并在作文评讲时当众朗读并给予分析。积极地推荐学生的成功之作到班级的《学习园地》、《优秀习作选》、《优秀日记选》及学校的橱窗上去发表。当学生看到有那么多人在看自己的作文时,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对于那些特别突出的习作, 我则向报刊推荐,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市级、省级、全国的作文竞赛, 对获奖者予以表彰。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 让他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就, 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学生从自己努力的成果中体味到的快乐是其他的快乐所不能比拟的, 对写作自然就更有兴趣了。

总之,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写作文, 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感人, 充满生活情趣。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以听激趣、以读引趣、以写促趣、以“集”增趣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

7.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七

一、探索新教法,以激趣乐学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促使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学生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讨论,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的教法能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动手多实践,以激趣乐学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加以有效的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独立做实验,让每位同学测量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然后再测量直径,并组织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测量,同学们都能从前面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发现不论圆的大小,其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自己推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好情境,以激趣乐学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提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得出: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它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这样引导和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四、开展好竞赛,以激趣乐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面向大多数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在每几分钟的口算训练中,常常以“开火车”、“抢答”、“夺红旗”、“接龙比赛”、“自作转盘口算卡”、“找朋友”、“争冠军”、“做医生”等形式,比赛练习。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对的或做对的同学鼓掌三下以示鼓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消除了学习的疲劳,使学生在乐中掌握知识。

总之,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保证数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8.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小学作文 篇八

有一次,我和他,还有我们院里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广场游玩,到了广场,我们大家穿好溜冰鞋开始溜冰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好久都没有站起来,我想一定是摔的比较厉害,这时,他马上想溜过去扶那个小女孩,我连忙一把拉住他,还说:“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去了,否则会给人家误会的。好吗?”他对我说:“你说的不对,帮助别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一定要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我还想劝他,可是,他已经到了那位小女孩身边,他弯下用腰用双手把那位小女孩扶了起来。接着,他拍去了小女孩身上的灰尘。然后亲切而又关心地说:“小妹妹,摔痛了没有。”他还说:“不用害怕摔跤,继续溜冰,相信你很快就能够掌握溜冰的技巧。你要对自己有信息,这样你一定会成功的!”那位小女孩点了点头,说完,那位小女孩独自一人又溜了起来,我们也溜了起来。

9.小学乐于助人的鲁佳欣作文 篇九

她,是一个阳光 、向上,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可是她在生活中还有一个优点是——乐于助人!

我和她是同学,也是好朋友。她的.作文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让我的作文和她比,那可简直是相差千里之外,老师说我的语言积累非常贫乏,要多看书。所以我非常羡慕她,也把它当成了一个榜样,常常打电话请教她。

我记得有一次,写一篇作文,我回到家左思右想,翻前赴后,脑袋里还是一片空白,突然我灵机一动,想起了鲁佳欣,赶紧拨通了她的电话,“喂,老鲁啊,我遇到了难题,想问一下你。”我慢慢的说。“什么事,是作文吗?”鲁佳欣说。我太高兴了连忙说“知我者,老鲁也!”“我不知道作文怎么写。”“你写什么。”我拿着笔,她说一点我记一点,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我都有些着急了,可她还说的有滋有味。经过鲁佳欣的指导,一篇生动 、具体的作文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太感谢你了。”“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还没有”…………我听见她的声音,只觉得心里一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10.调动情感 乐于作文 篇十

一、做好写前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这是作文的起始阶段,可分为激发作文热情、写前作文积累指导两个方面。这一阶段的指导和准备工作,将为整个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一)写前热情指导

1.以作文命题激发兴趣。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浓厚兴趣,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参加作文训练。具有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以情感激发兴趣。教师指导时要设计、渲染出一个较强的情绪场,让学生在强烈的情绪场作用下激发写作热情。如设计激情洋溢或深沉庄重的开场白,选用具有强烈抒情意味的范文,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等。例如,母亲节这天,笔者上了一堂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课,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测试题:惊涛骇浪中,一艘轮船就要沉了,如果你和你的母亲只有一件救生衣,谁穿上救生衣就意味着谁生存下来,你会选择留下谁呢? 55名学生有51名学生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母亲。在笔者的引导下,不少学生流着眼泪陈述他们的理由,母亲给了他们生命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是他们报答母亲的时候了。但一个女生的发言引起了所有学生的质疑,她说,她选择自己留下,她的理由是:“我是妈妈的全部希望,也是她生命的延续,如果我没有了,妈妈的希望也就没有了,她活下去只会活在失去我的痛苦的阴影中,我选择自己留下来好好活,正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她的话引来了全场一片掌声。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唤起了学生心中对母亲的爱,作文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

(二)写前作文积累的指导

学生常常抱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腹中空空”、材料匮乏。因此要让学生爱写作文,首先要解决材料来源问题,这就必须注重平日积累,学会观察,做一个有心人。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时时处处留意每天的生活,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之美。笔者曾经对班上的一个同学的作文大加赞赏,其实,她只是记述了住校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通的情节,过生日时的一个镜头。她是这样写的:“灵拉过我的手,很神秘地塞给我一个袋子,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个很美、很浪漫的生日礼物,可你猜怎么着,打开一看,我鼻子差点气歪了‘六根小火腿肠’,天啊,今天可是我的生日啊!”针对这篇作文,笔者说,越是小的生活细节越能体现生活的真实,生活的情趣。作为平常人,我们的生活本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就是最美的,也是最能打动读者的因子。学生听了,大受启发,重新审视了自己从前认为简单而枯燥的生活,并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这样,从小处着笔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渐渐的,学生的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会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进而扩大到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文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小到自我,大到宇宙,尽入笔底。

其次要注重阅读积累,丰富学生作文的文化内涵。笔者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生订有《文摘报》《作文报》《语文报》《读者》《时文选粹》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写得还要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二、做好写中指导,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般地说,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灵活安排,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体说作文不必强调文体,也不一定强调成篇,给学生多一些自由,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当然,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写作,也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抓自己感受最深,或影响深远的认识写下来。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多做一些分解练习,采取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现,且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多少和体裁形式,学生往往乐意接受,而且花费时间不多。例如学《边城》节选内容时,笔者把整部《边城》的内容拓展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感受最深的一点,没有任何限制。课后学生或议论或抒情或感想或编故事……写出了《翠翠的爱情悲剧是谁造成的》《由翠翠的爱情悲剧看人性美》《〈边城〉中的人情美》等许多优秀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些做法,就不会再害怕作文,对作文有了兴趣,甚至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一种情感的释放,创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三、做好写后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这是作文写作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对学生的下次作文的情感调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也要把抓好这一阶段,适时调整学生心态。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学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多对学生实行赏识教育。记得一次开家长会,一位母亲说,她的女儿回家对她说,语文老师真好,几乎每次作文课都拿她的作文当范文,她感到很自豪,因此对写作也越来越感兴趣,随着写作兴趣的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大的提升。

所以在作文的批改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批语,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扬,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在作文批改中我们应尽可能的运用这些评语: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对一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再努力一点,你的语言会更加圆熟;你的文章立意很好,尝试着在文章中多用几个修辞,那样就你的文章就无可挑剔了;你有能力,只是还没有挖掘出来,快点让你的才华显现出吧……

另外每次习作后,笔者都上一节佳作欣赏课,将写得好的文章、片断或几句话读给学生听,组织大家评议好在哪,然后分别给与表扬鼓励,每次作文,笔者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将其贴到班里的宣传兰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

11.怎样使学生乐于作文 篇十一

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

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 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 只不过一个是用嘴, 一个是用笔罢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会感到难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练的少。想一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说话那天起, 就一天也不间断地在说, 所以我们说起话来才会张口就来。那么试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写字, 就每天练习用笔来说话, 有话多说, 没话少说, 哪怕每天只是三五句, 天天如此, 那我们写作文就能一挥而就了。

二、培养兴趣, 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爱做游戏, 是因为对游戏有兴趣, 许多智力的开发和事业的成功, 都与兴趣有关。只有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才能写好作文, 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乐于去写, 写出来的感受就会深刻, 写作技能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在指导作文时, 教师首先应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他们乐于作文。

例如, 有一次, 我布置初三作文题《论节约》, 绝大多数学生摇头晃脑, 觉得抽象, 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为《从乱丢饭粒想到的》。我提问平时爱吃零食的学生:“你丢过饭粒吗?”这位学生说:“丢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很平常。”我转而问全班同学:“你们也觉得平常吗?”大多数同学说:“不是。”我进一步问:“那么你从乱丢饭粒的现象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我想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有的说:“我想到了‘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说:“我想到了《新三字经》中的‘成由俭, 败于奢’”。有的说:“集腋成裘, 如果全中国十二亿人, 每人每餐浪费一粒粮食, 按10000粒一斤计算, 一年就会浪费43800吨粮食, 可解决近二十万人一年的温饱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学们越谈越有兴趣。等学生发言完毕, 我不失时机的指出:同学们刚才讲的都很好, 有的可以作论点。如“成由俭, 败于奢”, “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可以用论据。如“锄禾日当午……”, “集腋成裘……等”。只要你围绕着论点, 用证据去证明这个论点就行了, 这就是论证过程。如何去论证呢?各人有自己的方法。我进一步提出:“你能参照《谈读书》、《说谦虚》等课文的写法来写好这篇议论文吗?“能!”同学们跃跃欲试, 心情愉快, 唤起了写作欲望, 乐于作文。

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 只要平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 注意观察、分析, 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 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 善于捕捉, 积累写作素材,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分层教学, 唤起写作欲望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上层生, 却忽视了大多数的中下生, 这无疑违背了教育方向。实际上, 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千篇一律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是绝对办不到的, 反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 做好因材施教。我采取的办法是“降低起点, 多层次”。即适当降低作文的评分标准, 按上、中、下单个层次的要求去写作文, 力求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对上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层次清楚, 句子流畅, 错别字少于5个;对于中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分, 条理清楚, 句子通顺, 错别字少于10个;对下层生的要求是:有论点, 有论据, 有条理, 句子少毛病, 错别字少于15个。评分的方法是, 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评分, 每一层生加10分。这样, 即使下层生写得不好, 但要求去写, 也会评为合格。 (如:下层生的作文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为四十分, 再加上二十分等于六十分。) 这样,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 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觉得有希望, 有奔头, 就唤起了写作欲望——愿写、乐于写作。

四、搜索“闪光点”, 唤起写作欲望

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是将每次作文写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几篇作文评讲, 好在哪里, 差在哪里, 进行对比分析。其好处是让学生懂得这篇作文该怎么写, 不该怎么去写, 明确写作思路。但其弊端是只重视少部分写作水平好的上层生, 而忽视了大部分中下生, 甚至打击了下层生, 使他们失去信心, 怕作文, 懒作文, 不愿作文。

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全面评讲, 搜索每篇作文的“闪光点”, 以赞扬为主, 适当指出这篇作文该如何去写。全面评讲即每一篇作文都要评讲。所谓“闪光点”是指学生作文中小到使用一个好词语, 写出一句好的句子或者好的段落, 大到写得好的层次、结构、写作方法等, 都要一一指出加以赞扬。例如:《从乱丢废纸想到的》作文讲评课, 一位学生的作文虽然写得不好, 但有一句写得很精彩的句子——如果人人都不讲卫生, 乱丢垃圾, 我们岂不是生活在垃圾王国之中吗?这与原始人有什么区别呢?其中一位下层生用了“污糟猫”这个词语, 我都一一读出来加以表扬。这样做虽然多花些时间,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进而唤起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再也不怕作文, 愿写、乐于作文了。

总之, 要学生乐于作文, 学生的认识是前提, 写作兴趣是动力, 教师的激励是催化剂,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进步中感到乐趣, 唤起写作欲望, 只要他们想写、乐些、主动的写, 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编辑:龙贤东)

12.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十二

一天下午放学,小明刚出校门,外面就下起了磅礴大雨。小明背着书包,撑着雨伞急匆匆地往家里赶。雨越下越大,地面上很快积起了水。突然,小明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水塘里。

他痛得哇哇大叫,觉得像有一根刺扎到了肉里一样,无法抬起腿来。他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学校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闻声赶了过来,大哥哥连忙上前搀扶小明,可是小明却怎么也爬不起来。大哥哥见状说:“你别哭,我来背你去医务室吧!”说完,大哥哥蹲下身体,小心翼翼地背起了小明,大姐姐背起小明的书包,帮他们打着伞,一起朝医务室赶去。到了医务室,老师检查了小明的伤势,帮他上了药,小明感觉好多了。一旁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也开心地笑了。

13.助人为乐(小学作文) 篇十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各种各样的美德,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爱国爱党〃〃〃〃〃〃今天,我就说说助人为乐吧。在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发现我的复习资料不见了。我东找西寻,把书包翻了个仔细,把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次,还是找不着。唉,肯定又是忘在家里了。老师说下午用复习资料复习,但我却没有,这可怎么办呢?这时,我的好朋友小博走过来,他见我愁眉苦脸的,就问我:“今天怎么啦,闷闷不乐的。”“还不是复习资料忘带了。”小博听了话后,沉思片刻,然后说:“我这里还有一张复习资料,不过你要等到午读才能过来拿。”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现在给我呢?

只见小博说完,就匆匆地跑回座位,连下课都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抄东西。等到午读后,他把一张抄得公公整整的复习资料递给我,我才知道:原来小博为了帮我,抄出一份资料给我,我感动不已。

14.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十四

初见徐晶晶,她那可爱的面庞、甜甜的微笑让人印象深刻。她乌黑的长发整齐地扎成马尾辫,顺直地下垂,随着步行摇来摆去,正是那豆蔻年华,正是最好的时光。她的眼睛不大,却很有神,目光不锐利,而是带着温和,再加上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感觉舒服,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距离感。你若要问,这位女孩是何许人也?她可是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里的“一景儿”,是同学们眼里的“小名人”——徐晶晶。

A故事

我是你的腿,带你走遍人间

“如果实现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一条路一定叫作坚持。”这是徐晶晶的座右铭。没错,多少人都知道坚持,可大多数只做到了坚持按时吃饭,连坚持按时睡觉都没能做到,何谈坚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呢?徐晶晶的感人之处正是她选择了乐于助人,并坚持做了8年。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起,楼道里开始热闹起来,楼梯上开始有了上上下下的人流。大家行色匆匆地赶去卫生间,或者赶着去和小伙伴玩耍,但有一个宽大的身影,不急不忙地移动着。原来是徐晶晶背着同学高逸凡小心翼翼地走下楼梯,走出教学楼,她们有说有笑。高逸凡同学由于小时候患了脑瘫,下肢绵软无力,基本不能独立行走,在学校上厕所成了一大难题,而晶晶自愿成为她的腿,带她出教室、出教学楼、去操场放松身心……其实,背一个人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据高逸凡回忆,有一次徐晶晶背她去厕所,因为课间人多,不小心被撞倒了,徐晶晶为了保护她,让她摔倒在自己背上,看着徐晶晶手磕破了,高逸凡非常自责,没想到,徐晶晶还反过来安慰她,这件事让她终生难忘。

音乐教室里有她们欢快的歌声,运动场上有她们洒下的汗水,画展上有她们共创的佳作,风筝节上有她们放飞的梦想……在徐晶晶的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一直陪着高逸凡一起读高中、读大学。“高逸凡在我心中的位置就像我的亲人一般,她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我不会抛弃她的。”徐晶晶说。

助人为乐,无需轰轰烈烈

有同学疑惑,感觉事情都被别人遇到了,自己没遇到过同学有难,怎么助人为乐啊?其实,帮助别人不是非要做大事,只要用心关注周围的人,你一定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徐晶晶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徐晶晶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她是老师们眼中的得力小助手她是老师们眼中的得力小助手,分发作业自不必说必说,上课总是积极发言,带动课堂气氛;自己从来不开小差,还会提醒身边的同学认真听课,坐在她旁边的同学因她的帮助学习成绩都很好好,完美诠释了“近朱者赤”的道理。打扫卫生是好多同学头疼的事是好多同学头疼的事,但是身为生活委员的晶晶总是以身作则晶总是以身作则,她不会大加指责不好好打扫卫生的同学,而是先了解情况,好心劝导。和大家一起干活家一起干活,替同学分担是常有的事。黄豆豆是徐晶晶的同班同学,在上七年级时,一天晚上放学,她因为生病需要回家打点滴,可那天恰逢自己值日自己值日。当时离放学已过了很长时间,班里剩下的同学寥寥无几,正当她一筹莫展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你不舒服就先走吧,值日的事情交给我。”黄豆豆一看是徐晶晶,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只见徐晶晶冲她笑了笑后笑后,便转身拿起扫把扫了起来。看着徐晶晶勤勤恳恳的背影勤勤恳恳的背影,黄豆豆在内心就把她当做了自己的榜样,肃然起敬就是那种感觉。

正是这些生活小事正是这些生活小事,让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认可她的学习,更认可她的为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小而不为,助人为乐,又何需轰轰烈烈呢?

独善其身,兼济他人

一个让大家钦佩的好人,一定是不只自己默默做好事,还能带动周围人一起做好事,汇聚更大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徐晶晶做到了这一点。

晶晶算是一位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陪她读书。她乖巧懂事,是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孝敬爷爷,侍候生病的奶奶,每天为奶奶端水端药。清晨,她第一个起床,做好早饭之后匆匆赶往学校;放学了,她迅速做完作业后,帮奶奶洗脸洗脚。虽然生活拮据,但她面对更需要帮助的人时,毫不吝啬。她自己的衣服都是老师、同学家里闲置的送她的,但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时,她还收拾家中的衣服,洗净后捐献,并把自己省下的零花钱共计100元,捐给了地震灾区,还为灾区的同学们制作了“爱心卡”。

不仅如此,徐晶晶还积极组织、带动周围同学投身公益。她在学校组织了“环保小卫队”,将垃圾都收集起来送到回收站,她曾多次被学校评为“环保小卫士”“节能小标兵”。她用自己的点滴行为影响了一批人,很多同学都加入到了环保志愿者的行列。

她的这种精神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14年徐晶晶被滨海县宣传部、文明办评为“滨海好人”;2015年她被滨海县文明办、团县委、志愿者总会授予“滨海县最美志愿者”称号;2015年她被盐城市教育局、团市委、关工委、法学会评为“盐城市崇德守法好少年”……

A印象

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教师杜凯峰:

徐晶晶微笑面对生活,总是那么乐观,那么朴实。校园中,教室里,她看到一点纸屑就会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尤其是她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总怀着一颗乐助于人的心,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她俨然成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老师们也对她赞赏有加。

如果学生们都能像徐晶晶一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人人都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学生李苏南:

15.怎样使学生乐于作文 篇十五

【关键词】学生;作文;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除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难事,因此学生不愿作文,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学生写作水平太低,对作文没有兴趣,失去写作欲望。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不怕作文,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这样他们才能写好作文。

一、 樹立“作文不难”的意识

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用嘴,一个是用笔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会感到难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练的少。想一想,我们每个人从学会说话那天起,就一天也不间断地在说,所以我们说起话来才会张口就来。那么试想,我们每个人从学会写字,就每天练习用笔来说话,有话多说,没话少说,哪怕每天只是三五句,天天如此,那我们写作文就能一挥而就了。

二、培养兴趣,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爱做游戏,是因为对游戏有兴趣,许多智力的开发和事业的成功,都与兴趣有关。只有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才能写好作文,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乐于去写,写出来的感受就会深刻,写作技能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在指导作文时,教师首先应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乐于作文。

例如,有一次,我布置初三作文题《论节约》,绝大多数学生摇头晃脑,觉得抽象,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为《从乱丢饭粒想到的》。我提问平时爱吃零食的学生:“你丢过饭粒吗?”这位学生说:“丢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很平常。”我转而问全班同学:“你们也觉得平常吗?”大多数同学说:“不是。”我进一步问:“那么你从乱丢饭粒的现象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我想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说:“我想到了‘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有的说:“我想到了《新三字经》中的‘成由俭,败于奢’”。有的说:“集腋成裘,如果全中国十二亿人,每人每餐浪费一粒粮食,按10000粒一斤计算,一年就会浪费43800吨粮食,可解决近二十万人一年的温饱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学们越谈越有兴趣。等学生发言完毕,我不失时机的指出:同学们刚才讲的都很好,有的可以作论点。如“成由俭,败于奢”,“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有的可以用论据。如“锄禾日当午……”,“集腋成裘……等”。只要你围绕着论点,用证据去证明这个论点就行了,这就是论证过程。如何去论证呢?各人有自己的方法。我进一步提出:“你能参照《谈读书》、《说谦虚》等课文的写法来写好这篇议论文吗?“能!”同学们跃跃欲试,心情愉快,唤起了写作欲望,乐于作文。

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只要平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注意观察、分析,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善于捕捉,积累写作素材,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分层教学,唤起写作欲望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上层生,却忽视了大多数的中下生,这无疑违背了教育方向。实际上,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千篇一律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是绝对办不到的,反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好因材施教。我采取的办法是“降低起点,多层次”。即适当降低作文的评分标准,按上、中、下单个层次的要求去写作文,力求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对上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句子流畅,错别字少于5个;对于中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条理清楚,句子通顺,错别字少于10个;对下层生的要求是:有论点,有论据,有条理,句子少毛病,错别字少于15个。评分的方法是,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评分,每一层生加10分。这样,即使下层生写得不好,但要求去写,也会评为合格。(如:下层生的作文按上层生的评分标准为四十分,再加上二十分等于六十分。)这样,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觉得有希望,有奔头,就唤起了写作欲望——愿写、乐于写作。

四、搜索“闪光点”,唤起写作欲望

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是将每次作文写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几篇作文评讲,好在哪里,差在哪里,进行对比分析。其好处是让学生懂得这篇作文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去写,明确写作思路。但其弊端是只重视少部分写作水平好的上层生,而忽视了大部分中下生,甚至打击了下层生,使他们失去信心,怕作文,懒作文,不愿作文。

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全面评讲,搜索每篇作文的“闪光点”,以赞扬为主,适当指出这篇作文该如何去写。全面评讲即每一篇作文都要评讲。所谓“闪光点”是指学生作文中小到使用一个好词语,写出一句好的句子或者好的段落,大到写得好的层次、结构、写作方法等,都要一一指出加以赞扬。例如:《从乱丢废纸想到的》作文讲评课,一位学生的作文虽然写得不好,但有一句写得很精彩的句子——如果人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我们岂不是生活在垃圾王国之中吗?这与原始人有什么区别呢?其中一位下层生用了“污糟猫”这个词语,我都一一读出来加以表扬。这样做虽然多花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进而唤起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再也不怕作文,愿写、乐于作文了。

总之,要学生乐于作文,学生的认识是前提,写作兴趣是动力,教师的激励是催化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进步中感到乐趣,唤起写作欲望,只要他们想写、乐些、主动的写,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16.助人为乐小学作文 篇十六

今天是周末,我来到奶奶家,帮奶奶干活,这时,晚饭时间快到了,我赶紧帮奶奶整理餐桌,奶奶看见了说:“你懂事了长大了!”在奶奶的夸奖声中我感到十分幸福。

有一天同桌和我说:“我的钢笔丢了,你能借我一支用用吗?”他的声音非常小,生怕我不借给他一样,我说:“可以,给你。”他十分高兴地说:“谢谢。”我说:“不用谢,我们是同学,还谢什么。”在同学的感激声中我感到幸福。

17.小学三年级乐于助人作文300字 篇十七

星期一,冬冬因为要值日,所以他放学后很晚才回家。放学路上,冬冬大步流星地朝家走,他想:“快到期末考试了,我要赶快回家写作业……”。“啊!我的苹果!”突然一声尖叫打断了冬冬的思维。冬冬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老奶奶装苹果的袋子破了,苹果撒落了一地。冬冬赶快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老奶奶,您别着急,我帮您把苹果都捡起来。”但是,冬冬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又拿不了这么多苹果,书包里又装满了作业,怎么办呢?

他苦思冥想着。忽然,冬冬想起自己戴着一顶草帽,他把草帽摘了下来,把苹果一个个从地上捡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草帽里。老奶奶又说:“小同学,这可是你的草帽,怎么办呀?”,“不要紧,我帮您把苹果送回家。”冬冬笑着说。“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冬冬帮助老奶奶把苹果送到了家里。老奶奶感激地对冬冬说:“小同学,你辛苦了。来,吃个苹果再走吧。”冬冬对老奶奶说:“谢谢,我家里有苹果,我要回家写作业了,老奶奶,再见,我要走了。”“小同学,再见,以后再来我这里玩儿。”“好的。”冬冬回答道。

走在回家路上,冬冬想:虽然今天写作业要熬夜了,但是我也帮助了奶奶,以后还可以帮助他人。想到这里,冬冬的心里美滋滋的。

18.勤于积累乐于表达 篇十八

一、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不计其数的新鲜事。要积累写作素材, 就必须学会观察与思维, 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校园》一文之前, 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 让他们明白这次观察的是校园, 先从远处观察, 对校园有一个整体印象, 然后按照参观的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校园中的景点。在观察校门时, 要注意校门的设计, 门上的题字各是什么样子;观察雕塑时, 要注意从正面和不同的侧面看, 雕塑各有什么造型特点;观察花坛和草坪时, 要注意花坛的不同形状以及花草树木的状态;观察课间活动时, 要注意他们活动的内容以及师生的动态等。由于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 所以在写作时, 能按照参观的顺序, 由总到分, 有重点地写。

二、借助范文读中学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善赋”, 这是古人论及读和写的经验。对小学生来说, 不可能要求他们“破万卷”和“读千赋”, 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使他们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广泛地汲取精华。即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上的技巧等。例如, 学习了《颐和园》, 可从中学到按顺序、抓景点的写景方法以及段落间的衔接过渡。读了《鸟的天堂》, 可从中学到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以及精彩的片段描写。其次, 多读历史、名著、自然科学等课外读物, 可使学生获得历史、经典、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 有利于写作。

三、学会聆听储备语言

一个人看到的、读到的毕竟是有限的, 要想获得大量的材料, 还应注意学会聆听。听, 包括听别人讲事情, 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多年来, 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周一讲一两件听到的新鲜事, 使他们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留意师生、生生等课余闲谈的话语, 敏锐地发现有新意的话题, 并鼓励他们练习写作。如我在课间休息时发现几个同学在听另一位同学说什么“怪老师”的话题, 我没有打扰他们, 微笑着向他们点点头就进办公室了。第二天, 我故意将“怪老师”的话题提出。杨明忙站起来说:“老师, 李敏奶奶说你是怪老师。”我:“李敏奶奶为什么说我是怪老师?”杨明:“因为你让我们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用家长报听写, 只要看看课外书就行, 他奶奶说你很懒很怪。”我:“老师懒吗?怪吗?”这样一启发, 学生将听到的信息积累加以整理, 作文的“新意”就凸现了。然后, 我请他以及班上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同学以《我们的老师真‘怪’》为题自由作文, 学生们的作文观点新颖, 富于情感, 现实性强。

四、感受生活乐于表达

教学实践证明, 凡是积极开展活动的班级, 学生的生活积累质高量多, 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一般较丰富、具体、生动。因为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以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我班有个叫伍阳的男同学, 平时不爱学习, 但十分爱劳动。有一次, 学校操场的水沟堵塞了, 我正要安排学生去处理时, 无意之中发现了伍阳同学在草坪中拔草。于是, 我找到了学生习作生活的契机, 当着全班学生的面, 表扬了伍阳的所做之事, 并趁机向学生发问“谁愿意去疏通臭水沟”, 一向不喜欢掏臭水沟的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争先恐后地抢着去。于是, 我提出了要求, 要求他们记住自己疏通臭水沟的过程, 每一步干什么, 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 都要记清楚。接下去我派了六位男生, 他们想尽了办法才使得水沟流畅。后来我让他们讲述了自己掏水沟的每一个细节, 并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听, 认真记。最后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笔有感而发, 完成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作文。为此, 我感到特别欣慰。

19.乐于助人小学作文 篇十九

一、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对那些山川景物、动物植物等有切身的体验,写起来比城市学生容易得多。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对山川景物、动物植物、游戏等的接触面不比城市学生差。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写真话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农村学生回家后都要参加劳动,如放羊、割猪草、挖红薯等。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之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猪草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乱编造,说假话、大话等。

学生作文后,老师要尊重、赏识学生的习作。对敢于说真话的学生予以表扬,有不健康的东西,通过老师的指点,学生就不会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增强表达的欲望。

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的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那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课外书籍。不断获得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和讲评

学生作文一次性写好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上一篇:一年级比尾巴免费课件下一篇:江苏省探亲假规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