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2024-07-23

《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共11篇)

1.《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接下来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2017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汇总】,望大家喜欢。 范文一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范文二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最难的就是举例子,既要举能够反映微观世界的还要保证这个例子能使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特征长期有印象。 2、由于本课属于微观世界,所以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难以懂得分子和原子真正的涵义,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我在进行这堂课之前必须好好思量的。当然经过实际教学,仍有一部分同学还是不能理解物质的宏观和微观。 3、在教授本课时,我觉得还应加大实验力度,让同学们通过实验大胆猜想。例如除了书上品红的实验外,还可以做红墨水在水中运动的实验、蔗糖溶解的实验、将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4、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应该化难为易,让学生们热爱化学,懂得如何学习化学。 范文三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 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习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习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习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近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范文四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范文五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习。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习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2.《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篇二

1、学习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知道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会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理解什么是分子?能用分子的观点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不同。

2、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2.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与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仪器药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品红溶液,胶头滴管、酒精灯、大小烧杯、试管、塑料凹槽,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学过程:

一、构建微观概念

【导 入 部 分】题记导入

【课件出示题记】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学会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分子和原子》题记

学生活动:学生齐声朗读题记

【动手又动脑】分小组完成以下实验——2分钟后与大家共享实验现象,思考如何解释?

组别 实验要求 实验现象

第1组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

2-3滴品红溶液,静置观察

第2组 微微加热扎有小气球的试管

说明实验要求:

(1)阅读实验要求,(2)分组说明:四人一小组,第一,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1组实验,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2组实验,2分钟后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按要求动手实验,两分钟之后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提问】气球为什么膨胀?品红会扩散?

【追寻学者足迹】类似的问题很久以前引起学者的探究兴趣,用一分钟时间阅读48页第二、三自然段,用2分钟时间讨论、整理学者的研究思路。

学生活动: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示学者的研究思路

【多媒体展示】(图略)

设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

验证:用设想来解释上述现象,发现这一设想能够很好的解释上述现象。

结论:设想正确。

强调: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这些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等。不同物质构成它的微粒不一样。水、氧气、氮气、氨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过渡】本课题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图略)

学生活动:齐声朗读强调的内容,观看苯分子的图片

二、认识分子

【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分子

【多媒体展示】

学习目标1 知道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会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自学指导:1、按步骤完成下面实验:

①先向塑料杯的凹槽A中滴加2-3滴酚酞,再滴加1-2滴浓氨水,现象是 。②向凹槽B中滴加1—2滴酚酞。③向凹槽C中滴加2—3滴浓氨水,用塑料片盖住塑料杯。一会后观察到凹槽B的现象是 。④你对凹槽B的现象解释是 。思考后与大家共享。

学生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熟悉目标的内容。

2、完成实验:①认识桌上的药品和器材;②阅读实验步骤;③开始实验;④解释现象

3、教材48页最后一段49第一、二自然段归纳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讨论回答:①、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②、气体为什么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表述,讨论回答。

达标测试1

1、 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

2、 25m3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贮存在0.024m3的蓝色钢瓶中。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达标测试1,两分钟后展示,互相纠正错误。

【多媒体展示】(图略)

学习目标2

1、理解什么是分子?2、能用分子的观点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不同。

自学指导:先阅读P50第一段,再以小组为单位从分子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得出分子的概念。4分钟后与大家共享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熟悉目标的内容。按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熟悉目标的内容。按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多媒体展示】(图略)

归纳:分子的变与不变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表述,老师依据回答进行归纳展示

【达标测试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混合物和纯净物;3、“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达标测试2,两分钟后展示,互相纠正错误。

三、达标测试

1.下列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碳原子和氧原子

2.“金秋十月, 桂花飘香”. 这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可再分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可用分子知识加以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固體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

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 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2)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四、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分享你的收获

(一)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很轻。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缘故。

(三)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学到的知识,老师依据回答逐条展示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3.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三

为此,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安排:

1.本课题设计安排2课时完成,目的是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机,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将问题及疑虑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暴露,得到及时纠正并学到正确的描述、分析、推理的方式方法。

2.用足、用好教科书中的每一个信息资源。让学生体会认真阅读教科书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教科书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首选资源。

4.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四

为了引入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上课前我采用向教室中喷洒花露水,学生都能够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香水挥发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凉意、闻到香味,却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并且制作了课件动画。由这个问题引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处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

本课是学生从宏观世界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感悟微观粒子的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三、演示实验的直观性。

本课我准备了几个演示实验,几个演示实验都以学生做为主体展开,有学生操作。比如:品红的扩散、浓氨水遇酚酞变红。品红扩散我做了改动,补充为热水和冷水中的.对比实验,学生明显看到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扩散快,由此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结论。浓氨水滴入酚酞变红,实验现象明显,由这个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浓氨水与酚酞不接触是否能变红?

5.《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五

【摘 要】 《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一文,是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课堂的理论知识相联系设计的,设计时注重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学习物质的微观组成的重要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最基本化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宏观世界步入微观世界,认识物质构成奥秘的开始。教师应该着重将微观概念通过观察,实验,想象,类比等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并接受分子的存在,并能够从感官上接受新的事物,激发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水的组成之后学习,学生对水的电解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从感性上已经能够接受水分子的存在,再加上学生对物质三态变化,从分子的扩散等生活实例也有一定的认识。基于对物质的好奇心,学生很想去探究分子的特点,只要教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再结合一些现象明显的实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归纳和总结出分子的特点,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

(略)

四、教学目标

(略)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难点:分子行为微观表象的形成,抽象思维的培养。

六、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演示实验、讲授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

(一)活动一:分析现象,初探物质构成的微粒。

在讲台上放一杯清澈的水,取出钢笔向同学们展示,在白纸上写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物质的.构成,写下1-2个你看见过的最小的东西”然后对同学们说:“大家都见过许多庞然大物,比如说高山、大海,天空等,但它们有些在中国地图上也只是一小点的标记,最近我们经常听到南海问题,南海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总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地图上就占据相当大的位置了,又比如大到超出地球范围的宇宙空间,大到难以想象我们难以想象。

【提问】物质大的范围可以很大,但是物质小究竟又能小到什幺程度呢?可以先写在白纸上,课后统计看谁见过的东西比较小。

学生活动:比较好奇、疑惑,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小组讨论过后在白纸上写下自己见过最小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宏观现象中物质大的范围可以很大,从而引出物质可以小到什幺程度,提出问题,其中在介绍范围大小时适当插入时事,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引出新课题。

(二)活动二: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用钢笔往杯内挤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当墨水滴进入水的瞬间迅速扩散,清澈的水马上浑浊。

【提问】1、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你们能帮老师把刚滴进水杯里的墨水拿出来吗?

2、拿出之前的钢笔和粉笔一起放进水杯里。再次问学生,现在你们可以帮老师从水杯拿出钢笔和粉笔吗?

3、问“大家应该都有闻过墨水的味道吧?同学们,不觉的奇怪吗,墨水没食用过,而我们却知道墨水的味道,在生活中同学们应该也经常遇到类似的事,即使一种物质距离很远,但我们也能闻到它的气味。

【提问】钢笔、粉笔能拿出来,是因为它们“大”,墨水不能拿出来是因为它“小”吗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认真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中普通的物品―钢笔进行示范,联系实际生活,能更自然地引导学生深入探求知识。

【投影展示生活现象】

1.敞口在空气中的水会减少!

2.糖放入水中不见了!

3.同学们路过桂花树下会闻到花的香味!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尝试分析原因解答问题。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联系常见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讲解】其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与物质的组成有关。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7页,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究竟物质是由什幺组成?

【过渡】刚刚我们所说到的这些问题,以前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探究兴趣,他们设想:物质是很多小微粒组成。这些小微粒很小,肉眼看不到,但是很多很多的微粒组成某种物质时我们又能看见,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投影展示):分子、原子

【板书】一、分子的存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学生】翻开课本,认真思考前面生活中所举的一些现象,相互交流,结合老师对前面例子的分析和引导,获取新知识---物质的构成,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适当引用生活中的学习用品钢笔中的墨水进行形象地举例,让同学明白所学的内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引导与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给物质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激发学生去探究分子的相关特点。

举例说明分子小,如水分子

【投影及展示】阅读一下课本的内容,说一下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小到什幺程度。

【提问】我们能看得见一滴水里面的1.67×1021个水分子的其中一个吗?那幺分子究竟有多小呢?

现在体会一下:

6.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六 篇六

一、整体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演示实验理解到分子在运动;通过对微观的事物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微观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2)教学难点: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微观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的培养。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推理法、练习法。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设问题,引入课题。

1+1等于多少?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是多少毫升?

7.原子的构成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篇七

1.本课题内容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而言,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会有很大困难。因为学生缺乏粒子的观点,我们在第三单元讲解水的组成时,就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水电解的微观模拟动画以及解释图片,这个模拟动画可能会使学生从感性上认为原子是一种实心的球体。因此本节课我们仍然建议教师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通过动画让学生观看原子内部的模拟图。

2.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上面也讲到本节课抽象内容比较多,要求学生在脑海里要建立一个立体原子的原子内部模型,因此,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原子的立体模型等。

3.对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及电性的关系,建议通过学生阅读原子内部的带电情况图进行自我归纳。特别是关于“原子为何不带电这个问题”可以用具体的原子进行说明,指出原子中质子所带的具体电荷、电性,及电子所带的具体电荷、电性,从而得出原子不带电的结论

4.关于原子核体积和原子体积的相对大小,除了教材中的类比思维,还可以通过学生活动建立直观印象,如: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圈代表原子核,那么按照想想象制做原子模型,则景外边缘应该在哪里?是否超出了这张纸?是否超出课桌、教室、教学大楼、学校?

5.让学生联系生活中、通过讨论提出“应如何使原子质量的大小表达得更方便、更直观?”的方法,然后提出化学中的方法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值的获得,可以渗透讲解化学史中对相对原于质量标准的规定的演变过程。为了建立“碳12原子的1/12”定义为标准的印象,建议直接给出数据,利用公式带入数据算出性对原子质量,最后归纳出“碳12原子的1/12对所有原子都是不变的”,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6.对比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时,可以给出实际的数据并得出结论“一个质子质量=1832个电子质量,从而得出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中。

7.类比、归纳是不错的方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图表,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对比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时,可以给出实际的数据并得出结论”一个质子质量=1832个电子质量,从而得出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中。

本节课的优点:

1. 本教学设计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开放性题目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2.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要让学生掌握原子内部结构及微粒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数据的量化、科学的推理、真实的图像让学生认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结论需要经过推理完成。

3.这节课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又通过多种表格,让学生认识微粒间的关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4.边学边练,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小测反馈情况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8.《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篇八

分子和原子(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1)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课题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本课题教材分成:分子的特征、分子的概念两部分。这两部分应以分子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分子的化学性质。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的性质和分子的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组成的奥秘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 分子的特征

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蒸发现象、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氨分子扩散运动的实验探究;苯分子、硅原子的图片感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存在。

通过对水分解生成了氢气、氧气的实验分析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通过展示各种分子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渗透分子的结构美。

(三)教具、学具准备

用品:图片、分子模型

药品:品红蒸馏水、浓氨水、酚酞试液、酒精、红墨水

仪器:烧杯(大、小)、药匙、量筒、注射器、一端封口的玻璃导气管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对比分子和原子的不同点、相同点及相互关系进行分子、原子的比较与区别。通过对水分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的分析探究,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实验来探究分子和原子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多观察模型、实验、图片,通过发挥想象力,初步建立起分子的概念。

通过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分子的认识和理解。教与学师生互动

[引入]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凉晒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收缩。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讲授新知] [提问](1)湿衣服经凉晒后会干燥,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2)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呢?(3)走到花园,酒店附近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观察图片、数据分析] ①观察课本P50

图3-6

图 3-7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证明物质确定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②计算比较水分子的大小

教材中指出:一滴水里大约有1.67X1023个水分子。这个数值可以从水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来:

l mol(摩尔的符号)H2O的质量为18.016 g,其中应含有水分子约6.02×1023个。从这个数量关系推导:

每克水应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1g6.02102318.016gmolmol=3.34X102,水的密度是1 g/mL,每毫升水按20滴折算,3.341022则每滴水中应有的分子数为:=1.671021

20[学生观察(实验3-2)并讨论]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性质? [小结](1)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很小(2)分子是运动的

[实验探究] 内容:P50活动与探究(1)演示实验(图3-8所示实验)(2)讨论并填写课本中的表格

[活动与探究1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填写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活动与探究2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填写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展示分子模型]展示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模型,并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

[放幻灯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示意图,通过对此过程的观察,理解分子由原子构成。[小结]分子的性质特征(1)分子是运动的(2)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3)分子由原子构成

(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预习P51讨论至P52课文

2、完成后面跟踪练习

课题2

分子和原子(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2)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课题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2),本课题教材分成:原子的性质和原子的概念两部分。这两部分应以原子的性质为中心,因为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化学性质。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理解原子概念、物质由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的特征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组成的奥秘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原子的概念

原子与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水通电分解成氢气、氧气,氧化汞分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等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的研究推出原子的概念

分析研究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1.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整套装置

2.表现氧化汞受热分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微观实质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3.书写有“分子与原子的比较”表格的小墨板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对比分子和原子的不同点、相同点及相互关系进行分子、原子的比较与区别 ●通过对水分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的分析探究,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实验来探究分子和原子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小结]

1、水蒸发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使水分子不断向空中扩散的结果,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

2、水分解是水的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子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是化学变化。

[学生讨论]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是如何变化的呢?

2、猜想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阅读] P51

第一自然段

[提问]

1、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吗?

2、水分解后水还能保持其分子的化学性质吗? [讨论并小结]

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变,水分子本身也没有变,只是分子的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由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原物质的分子不存在(变成了新的物质的分子),因此物质不能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而不变。[观察图片] P51 图3-11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P

52图3-12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图3-13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提问] 上述三种图片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及构成分子的原子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讨论,小结]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只是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根据以上分析、讨论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

[概念]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粒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活动探究1]液态氧、固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可燃特燃烧。根据此实验事实得出关于分子的有关性质是什么? [结论] 分子能保持特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预习

P54(课题3,水的净化)

2、家庭小实验

(要求动手做一次并作好记录)

3、完成后面的跟踪练习

[中考热点例释] [例1] 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关系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重,原子轻

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E、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解析] 因为分子和原子的大小,轻重没有可比性,因此分子不能用大、小、轻、重来区别。故A、B错。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如水分子、氧分子、硅原子、汞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

[例2] 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解析]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不能保持水分子的性质。[答案]

C [例3]

下面给出了氧化汞分子、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根据上图谈谈你对原子、分子、化学反应 本质的认识:

[解析] 从图片分析可以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3](2003年,黄冈)

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篇九

误区1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析]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除分子外,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离子等。

误区2 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例如,单个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但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误区3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分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

误区4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6,而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1,但中子数却是12。

误区5 原子比分子小

[分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误区6 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分与不分,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离开这一前提条件,则分子、原子都是可以分割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误区7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10.《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篇十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1“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氧气、氮气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建立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教师引导: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所以是化学变化。一旦发生变化之后,分子的化学性质是否也发生改变呢?

教师分析:一旦发生化学变化,分子将不再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得出分子的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教师板书: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学生练习:展示课件

演示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教师引导:在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发生了变化,那么原子是否也发生改变呢? 教师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学生活动:得出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学生练习:展示课件

板书: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巩固与提升 :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教学反思:

11.分子和原子物理教学设计 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掌握分子的特征。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讨论、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

二、教学重点

分子的特征;

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魔术实验(白纸现红字,又消失)

【讲述】物质是由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展示】先进科学仪器下的分子、原子图片。

【讲述】举例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重点学习分子。

【情景】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假如十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多长时间呢?大胆猜想。出示答案:31773年!

【结论】分子特征之一:分子很小。

【情景】中午回家刚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构成油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结论】分子特征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讨论】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实验】取少量酚酞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揭秘魔术】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步步揭秘魔术。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探究】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思考】为什么湿衣服在有阳光的地方比在背阴的地方干的快呢?

【情景】小故事:杯子满了吗?

【演示实验】水和酒精的混合。

【结论】分子特征之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手指堵住小孔,慢慢推动活塞,观察体积变化。

【结论】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

一般情况下,分子之间间隔大小关系:气态>液态>固态。

【情景】乒乓球变瘪怎么办?

【思考】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用分子的观点如何解释。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

1.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深色衣服与浅色衣服应分开洗,以免染色。

(2)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

2.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 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固体难以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D.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课后思考】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分子的特征,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呢?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呢?请同学们认真预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物质

分子

上一篇:村文书的组织生活会的发言材料下一篇:公司前台文员规范礼仪、工作要点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