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2024-12-12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共12篇)(共12篇)

1.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篇一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顺平县逸夫小学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县考研室的指导下,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更新观念,大胆课改,不断探索,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 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 将我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计划,力促课改工作有序进行 领导的重视和管理的落实是顺利开展课改工作的前提。为此,我校在改革初 就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 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确保课程改革的扎实、有效的开展。在认真组织课改组成员学习各级各类关于课 改问题的文件和已有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核心,以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重点,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 的个性品质为目标,以教学评价改革为突破口的课改思路,并贯彻到课改过程中 并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并调整充实后期课改的内容。

二、加强教师培训,确保课改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课程改革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课标、教材是新理念 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否领会新课标、新教材的本质,把握其中最精要的内容 是课改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水平问题。因此,必须加 强师资培训,才能使课改卓有成效。鉴于学校的现状,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 去和在实践中培训,在培训中提高等多种形式交替并进的方式。

1、认真做好课改年级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在每学期参加县教育局教研室 组织的新教材统一培训的基础上,按照“边实践,边培训,边提高”的工作思路,抓好对科任教师的校本全程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关于新课程的认识,新课 程标准及解读,各年级科学新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新学习材料,品德与生活新教材等。每学期第 1-3 周完成系统学习任务并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常抓不懈,在 实践中边培训,边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浓化学习研究气氛,促进教 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提高备课的实效。设立学科备课组,每月分别在星期二第 3 节集中教研、备课活动一次,要求备课活动要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浓化教研氛围,要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 碰到的疑难问题。

2、组织教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 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查阅杂志,围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 的学习方式”专题,推荐好文章、好材料,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各人能联 系工作实际,进行检查对照,并谈学习体会或写学习心得,把专题的学习研究引 向深入,提高学习效果。所有学习资料及时交教研组、教务处存档。

三、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教务处在进一步统一认识、调动上下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开展新课程理念 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围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 1

式,构建与新课程相适 应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个中心课题,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在教 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讨论如何备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推行一些好的做法,研究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倡导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 学内容的开放,除了教科书外,还应有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 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和信息; 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形式灵活多样,讲究实效; 三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发展个性。为此,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做中心发言——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学科指导组要认真倾听,并在各自事先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要互相探讨。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加强研讨,力争在课堂上出精品。为了引 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提升自己,学校要求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小结、课后记,反思课堂教学得失; 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教师在本年级、本学科和跨学科听课,以专业的眼光挖掘课堂背后的教育理念,然后撰写听课记录,每学期学校组织检 查评比。

四、扎实抓好教学评价改革工作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伊始,我们就对教学评价改革予 以充分重视。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全面开展教学评价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一 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评价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且要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转变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 能掌握的情况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 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1、教师自评。让教 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3、指导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指导组定期或 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作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五、初步收获和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 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学生、学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观念的更新来看,“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教 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等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 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从课程教学来看,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学 生的兴趣、情感,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发现探究。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入手,寻找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这些都表 明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并努力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正在向新课程要求更新,学校出现了教师合作的文化 氛围。

(二)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 新的课程改革,虽然学生学习还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但与同学讨论 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冲击着原有 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搜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

(三)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的方式的转变,更加促进教师 反思与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 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师生关系正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向新课 程倡导的“教学相长”转变。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注意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 了宽容和帮助,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教师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疑 难问题,老师们说的是鼓励性的话,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学生也不再惧怕 老师。

(四)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 评价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重要的配套措施,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的改 革,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表现在评价的观念、认识和评价的价值取向上 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而且也在探索真正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的评价的方式方法,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坐 标已由甄别式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教师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又评价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重视评价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 感。

(五)学校管理发生了变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 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 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 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接 受国家最前沿、最新的课程教改信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 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 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 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 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 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改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新课程对指导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更突显出教 师的素质与新课程要求的落差,他们的理念、经验、素质都与学校、与课改的要 求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当前教师没有什么辅助资料,活动准备比较费时费力。还有,目前我校每班人数比较多,在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小组数量太 多,有时侯指导力度就会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解决。2011 年 4 月 22 日

2.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篇二

早在几年前,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卫生研训部就对辽宁省15所贫困县的学校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让他们深感这些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理念、教法上存在着巨大差距。为改变这种现象, 辽宁省相关体育教研部门组织了“送教下乡”、“送训下乡”活动。通过先上课后交流的形式,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播到农村学校。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卫生研训部决定在本溪满族自治县举办此次以农村体育工作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

交流会上, 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王举忠作了关于辽宁省近几年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讲话。他分析了当前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全省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 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 提高政府为学校服务的功能;第二, 加强教研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业务指导作用, 提高教师培训工作水平;第三, 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次经验交流会还专门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耿培新主任, 作了以《探索体育教学规律, 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 这次改革主要是针对过去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 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讲座全面介绍了课程标准改革7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对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体育教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 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第二, 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其健身性, 难点是健身性与教育性如何统一的问题。同时, 耿培新还向参会的教研员和教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3.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经验点滴 篇三

关键词:贴近;创设;形象;类比

本人积累了一些小小的经验,现略作小结,以供今后参考。

一、贴近生活是课改教材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物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实践中,让物理融入生活

比如,“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章,提法本身就富有悬念感。说熟悉,因为人人都懂得力,在平时生活中就已经有了力的初步概念,什么“力大无穷”、什么“弱不禁风”等;说陌生,因为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力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多数人并不清楚。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举一些例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言。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提出的:

1.一个举重运动员,可以举起二倍于他的体重的扛铃,如果他抓住自己的衣领,能不能把自己提到空中?(不能)

引导: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石头碰鸡蛋时,什么破裂?鸡蛋碰石头时,又是什么破裂?为什么总是鸡蛋破?说明什么?

引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是施力体,同时也都是受力体,都将一样受力。结果怎样取决于哪个坚硬哪个脆弱。

3.当你使劲拍桌子时,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让学生自己解答。)

二、在第七章力的平衡之后,有必要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寻找暗藏的力(不考虑空气阻力)

1.以下4种情况物体所受的力分别有几个?

(1)从屋顶掉下的球(在空中下落期间);(2)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球;(3)被踢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球;(4)水平地面上被匀速推动的球。

分析:(1)非平衡,越掉越快,只有1个力(重力);(2)平衡状态,受一对平衡力(重力、地面支持力);(3)非平衡,越滚越慢,竖直方向受平衡力(同前面2),水平方向只受阻力而改变运动状态,即3个力;(4)平衡状态,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分别受平衡力——重力与地面支持力平衡,推力与阻力平衡,共4个力。四种情况下都有重力,要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重力不可能消失,做受力分析时一定得考虑到重力。

2.手用力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上静止时,书所受的力有哪些?(重力、摩擦力、手对书的压力、墙对书的压力)

3.在水平地面上被一定的力拉(但不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有哪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在2、3两题中,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都暗藏有摩擦力,第2题还有墙对物体的压力。相同的是都有两对平衡力。

4.小孩用100 N竖直向上的力,提重300 N的箱子,这时箱子受的合力为______N(200 300 400 0)

答案:0。因为不能提起,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暗藏一个支持力,三力平衡。

三、大气压是学生认知的一个疑惑点,教学上除了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外,还要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来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存在

如,两片沾水的玻璃板,压在一起后很难掰开;用纸片顶杯水(杯子装满水,盖上硬纸片,按住翻转后松手,水不会洒);养鸡鸭用的喂水器;气压挂衣钩;针筒赌气后很难拉开;炒田螺前先把尾端剪开,如果不剪开,容易吸出吗(讲述)?用吸管吸饮料。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进一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提高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深入一层,进行迁移发散,如提出“假如没有大气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方面,简单易行的做法是,可点燃两支蜡烛(相距约10厘米),然后用嘴对两火焰中间吹气,则火焰会向中间靠拢,非常直观明显,许多学生意想不到,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效果甚佳。

四、电学部分

因其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上难以直观演示,给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解决的方法:(1)利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累积的零碎经验和认识;(2)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关于电学上一条重要定律——欧姆定律的探究分析,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对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只有在透彻、准确理解电流、电压、电阻本質的基础上,才能深刻领会欧姆定律。这里可以用类比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利用大家都明白的水流来比喻电流,水压来比喻电压,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来比喻电阻,让学生想象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情形,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课是最重要的一环,探究欧姆定律采用控制变量法:(1)电阻不变改变电压:同一导体改变电源电压或使用滑动变阻器调压;(2)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更换阻值不同的导体)。不过保持电压不变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可使用稳压电源,也可用滑动变阻器调压,但这将使问题复杂化,增加学生误解的几率。通过这样想象、推理、分析,加上实验验证,各组间交流合作,推出结论,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

4.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01 篇四

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高质量、重创新、争一流、创特色”为办学目标和“合格+特长”为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爱生学校”的规划理念,把“全纳”与“平等”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全体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形成了“以爱育爱,努力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人”的办学理念。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和转变,以及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验工作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组织与管理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方案》,我校制定了《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实验的各种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良好,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积极提供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条件,从政策和经费上切实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保障。

坚持培训制度。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积极组织拟担任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省、州、县各级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组织教师聆听教研员、课改专家、特级教师报告、听课评课;在寒暑假给教师布置“作业”,进行新理念的学习、写学习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新学期工作设想、撰写论文。

坚持新生家长会制度。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的发展变化,取得家长对新课改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教师培养与培训

我校历来从思想、业务等各方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制定有《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新教师培训计划》。

特别是课改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从校长、教导主任到实验教师,先后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百余人次;积极实施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派教师北京、上海、重庆及省内各地等学习培训,送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评优比赛、基本功比赛、观摩教学等,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加强新教师培养。

三、教学研究与指导

教育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我校遵从“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课堂质量为抓手,校风建设为契机,在常规中求发展,在常规中求创新,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激活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落实课题研究,深掘校本资源,开展教学改革的创新。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远程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题研究,促进教改”努力发掘施展教师各方面的才华,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州级课题,提升整体科研水平。2008年9月结题的州级课题《构建理想课堂,实现主动发展》荣获州级三等奖。申报的州级课题《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探究》于2011年9月底结题,所申报国家级课题《数学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于2011年6月20日开题,现已进入调查研究阶段。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于2011年10月20日开题。“多种科研,常抓不懈”通过评优课、研讨课、示范课、推门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常规中提高。“校际交流。切磋提高”在2006年、2009年县教育局主办的“研训一体、聚焦课堂”活动中,四名教师所承担的模式

一、模式二课堂教学受到了好评。2010年与西滩学校的教研联动中,我校六年级作文教学和一年级拼音教学受到了兄弟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今年又有1名教师参加了州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三名教师获得了县级教学能手。1名教师参加了全县首届名师评选活动。我校编辑的《仙米教研》第十期现已出版。

同时,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勇于把自己的困惑“贡献”出来,积极创建新的教研模式。将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校本培训、教学研讨、案例交流等有机结合,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了条件和平台。教师增强了研究意识,成为了校本教研的主体,养成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良好习惯,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提高,逐步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为使校本教研制度化,并加强其对教学的促进和提高,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研活动为课改实验专门开辟时间,定专题、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形式。并陆续制定了各项校本教研制度,要求要求每位教师用《细则》来自检自己的教学全过程,使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都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进行。学校组织定期(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全面安排、详细检查、严格要求、认真记录、及时反馈,优点在全校推广,不足限时整改,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教学管理人员坚持听“推门课”、“跟踪课”、“比较课”,举办计划展评、教案展评、优秀作业展览、学生古诗比赛、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抽查课堂教学、教案、作业等教学情况。

四、教学过程

课改实验以来,教师不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就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拓和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具备能力,学会方法,养成习惯。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重点。在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中,课堂教学是重点。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关乎课改实验的成果。

新理念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2、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

语文教研组研讨时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以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为前提,以培养应对能力为重点,更加突出“交际”。经过集体研究展示出来的口语交际课(特别是二年级)强调了情境性、互动性,凸现了语文交际工具的性质,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文明得体等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标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课堂教学就具有生成性,每一节课就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愉快的生命过程。

实验年级各学科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研究新思想、新方法。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教学创新比赛”“教学评优”等一系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个人备课、小组说课、互相听课、集体议课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家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热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构建。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四年级作文教学重视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会修改自己作文方法,养成成文后必读必改的习惯。

4、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发现,并学习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知识,“再创造”、研究性学习。从推进素质教育来看,构架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应对的教学方式。从人性的角度讲,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人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有趣而发人思考的案例和互动的方式,用诗化的语言很艺术地道出了一位教育思想者的思考和发现,他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那幽默风趣的风格、高尚的师德和一首首精美的诗朗诵博得了阵阵掌声,引起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的共鸣,产生了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使新课程理念更进一步深入教师的心田。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适应变革,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不断提高,教育思想得到重新建构。全体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能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面向全体,考虑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在教学方法上,能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合理恰当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学中还能注重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不同层面的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普遍获得成功体验。

五、评价与考核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应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评价能力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课标》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指出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指出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的转变。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认为:第一,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杜绝照搬别人模式,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第二,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把教师的治学、教研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的内容,使考评标准能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三,在评价方法和主体上,应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第四,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使考评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有努力的方向。

我们坚持评价的多元性、个性化、发展性、区别对待原则,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上,从不同角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除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外,我们大胆引入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学开放日”、学校网站相关栏目、期末告家长书、《小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册》等形式实现对教学的全面评价;在评价中,不仅评价学习成绩,还通过考卷、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学习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跟踪卡。通过评课、综合测评、业务考核同行评议等形式进行教师之间的评价;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六、实验成效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自2003年至今连续8年在全县文明校园创建评比量化中评为先进学校,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林业环保局,省教育厅授牌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自2006年来,先后8名教师获得州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十佳后勤管理员”“教学能手”等称号,19名教师获得县级荣誉。16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36篇论文在省、州级刊物上发表,76篇论文在门源教研上发表,9名学生在全国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得国家等级奖,4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七、存在问题与困惑

1、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如何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老师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常常有“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怎么做”的感觉,“摸不着石头过河”。希望更多地得到研究者和专家的具体指导,少走一些弯路。

2、“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新课题,课程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受办学条件的制约,独立开发困难大。社会实践基地少,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学习体会,请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为把课改实验推向更高、更深入的新阶段做出自己的贡献。

5.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篇五

在《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收获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总结:“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数学阅读理解、作业评价、数学本质。”新课程的主持人刘坚、王尚志、张饴慈、张思明等都做了报告;6个先进学校的代表做了发言。共有大约150名专家、老师出席活动,还有数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杂志媒体参加。虽然新课改没有实质性与根本性的突破,但是已经有很多学校抓住机遇、走在前面,而且教育部门对此次新课改决心很大、极为坚决,不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教育部XX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的10天中,主要是以课程专家的身份每天批改作业、上午学术报告、穿插小组座谈研讨、晚上学术沙龙等活动。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概括:“把数学教的更简单。”“把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问题’对数学课堂太重要了。“‘图对于数学太重要了。”“学会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阅读’的培养。”“三维生态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观察。”“教学活动经验。”“区域教研。”“作业评价---学生批作业。”“双向数学建模”“数学阅读理解”。。。。。。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大都是水平很高的特级、高级教师,他们的理念先进,大多有突出的教学成果,他们所在的学校也都有新课改先进的经验。相比之下,我的水平就很有限了。

新课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突破,可是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全国取得成果的学校已经很多,他们已经成为领先者,因此我只能在下面听他们的老师讲座。与我同去的青岛二中的朱军老师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学校的关注,因为他们青岛二中在课改方面的地位是:“北有青岛二中,南有深圳中学。”本来自己带了一些教学上的东西,可是听完人家的.报告后就不敢拿出来了,也没有机会拿出来。我在高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可是大家谈的都是教育教学,高考根本没有成为研究对象!我在教学方面有些东西,听完别人的报告后觉得很不成熟也没有敢拿出来。不过,在最后一次研讨时,我利用讨论高考题好坏的机会做了一个主题发言,算是对学校有一点交代吧。

下面是是一些个人思考。

一,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1,为甚麽不是数学教学呢?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不只是教数学,他也是老师也要育人!为甚麽我们老师抓学生越来越近、成绩越来越高,可是师生感情越来越淡呢?这一点我并没有好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我们要高度重视此事!

2,我们为甚麽没有名师、名师工作室呢?我们拥有“打不垮的数学老师”可是却没有有特色教学经验与成果,我们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得不到全国先进学校的认可,我们有各种形式的个人教学与集体备课却形不成一种统一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即数学组有语文组没有的,我们学校有其他学校没有的)。数学组的强大离不开水平的老师?高水平的数学老师也只会诞生在优秀的数学组内?优秀的数学老师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我们在繁忙那个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学习呢?

3,这一次学习了很多经验,

总结

可我想是不是可以照搬某一种模式(如:杜郎口?)?如果各学一点会不会成为“四不像”?如果彷徨等待会不会成为“教育的罪人”?我们的现实情况允许我们迈多大的步子?举个例子:学案没有被证明是一定更有效地教学载体,也没有被证明是唯一载体,我们是不是坚决做下去?(青岛二中已经淡化了)。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载体?如果老师们各用个的载体会不会很难控制整体水平的提升?

 

4,我们如何将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我们敢不敢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授课?(如选修课敢不敢开齐?数学建模等能不能开展?等等)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问题”。“问题”成为本次学习给我最深印象的词。如何创设有效数学的问题情景?(即数学背景。体现数学价值,抓住学生的心。)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合作学习?“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已经成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骨架”,他们都需要有效地“问题”。但是我们的老师目前基本没有主动制造有效“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我觉得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我自己喜欢编题,可是张思明博士一模型连问编十几问是我极为震撼!

2,“教师与问题”。我们没有形成有突出特色及成绩的数学教学模式,可是我们不乏优秀的老师。如何整合我们的教师资源?如何使得教师个体与数学组整体相辅相成的共同提高?我个人觉得:我们不妨就是以学案为载体,以集体备课为平台,充分发挥所有老师的智慧在教学上重点先进行“问题”意识上突破。我觉得我们老师“问题”意识的提高后,制造“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有了!为甚麽我们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因为我们老师就提不出问题!我们一节课平铺直叙的听课的数学老师都想睡!举例:江苏南通的葛老师某节课的问题情境“周杰伦的专辑。。。。。”,学生怎能睡着呢?城阳的柳美欣老师课堂用“西瓜图片”引入,课堂怎会无味呢?也许提出一个问题不用一分钟,可是制造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超过一分钟的时间问题!“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问题。。。。。。课堂结束学生有了更过的问题”这是好课堂!

3,“课堂观察”。这一点我是内心反对的,因为我教学就很随意,我不喜欢没有创造力与个性的课堂。但是,东北师大与青岛二中的老师都认为其操作合理的话会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帮助很大,我的理解就是至少参加比赛容易获奖!至于如何课堂观察?是不是连学生笑了几次都要记下来?。。。。。。我并没有成熟的办法。

4,如何找到我们的特色?数学组有语文组没有、我们学校有其他学校没有才能称之为特色。如果我们取得成果就可能获得国家级课题,至少对老师们来讲开国家级公开课及发表国家及论文的机会有了。这点我也没有成熟的想法。有个“教学活动经验”好像目前国际上也在刚刚开始探索阶段,不知好不好研究?

由于接触到了全国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太多导致自己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来得及消化,因此今后还要不断的学习体会。由于对“问题”印象太深了,所以在总结里“问题”较多。很感谢庄老师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真的很有收获。

6.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 篇六

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

一、我们的基本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5个年头,我校与新课程同行,本着立足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积极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教师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最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此,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多年来实施的活动课和兴趣小组为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进行了点滴的探索。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制度保障,确保校本课程有序进行 根据省课程评价标准,我校相继出台了《课程管理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就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各年级的课程结构与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以及保障机制等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构想。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尤其是管理人员在课程决策、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引导和鼓励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和操作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优化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满足师生需求。建立和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强化课程管理的保障机制,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健康、有序、持续深入地开展。

2、挖掘资源,优化师资

(1)、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引导学校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尤其把教师资源的转化当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校本开发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专”指专业课,“能”指除专业课之外能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如:唱歌、跳舞、编织、绘画等,因为只有教师有了知识的源头活水,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泉。在调查全校教师的特长后,我们发现教师有许多精彩的一面:有技术特长型的(音、体、美);有生活技艺型的(编织、家政);有学科知识延伸型的(阅读指导)……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下设校本课程的选修课(10余门),然后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承担一门活动课程,经学校审核后,方可确定。同时,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和音乐、体育、及美术课等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乡土美术、剪纸、各种有趣的小制作、网页赏析与设计等。

(2)、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

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长远规划。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学校文化积淀是学校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在我校的多功能楼建设完成后,学校挖掘学校校史、校友资源以及校园文化,建立了校史馆,以此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使这一资源成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活教材。

(3)、把活动课提升为校本课程

把活动课提升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尽管活动课与目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相同的,但它并不等同于校本课程。因此,我们在原有活动课的基础上,用课程开发的程序及理念去审视原有的活动课,对其进一步进行全面筛选,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把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将教育的手臂更加延伸。现在由活动提升、开发的校本课程达10多种,如趣味数学、唐诗鉴赏、美文赏析、古诗词诵读、英语口语、快乐体育等。这些活动与课程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达到了既发展个性又综合发展的目的。活动教材也已成为我们今后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

3、及时评估、交流,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均衡发展

为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进程,提升课程开发的质量,按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由教研室及学校课程开发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小组进行阶段性评估,以评估促规范,以评估促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每年组织一次处级优秀校本课程的展示和教研活动。通过展示,对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课程实施相对薄弱的学校、科目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以降低教研重心,丰富教研形式,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服务。

三、我们的主要收获 1.我们的学校在变化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也不断在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提升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氛围更

加浓厚,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并在今年10月份争创省艺术教育学校。

2.我们的教师在变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地调动了我处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自我实现的欲望,在主动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教育科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由此进行的各种教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3.我们的学生在变化

通过校本课程的使用,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和发展,兴趣爱好广泛了,动手能力强了;关注生活,主动学习的人多了;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了;知识面拓宽了,且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接受传统文化中提升了情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此交流能从兄弟单位学到更多的方法和经验。

7.借鉴国际经验推进国企改革 篇七

1.1 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至1984年9月, 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到1986年底, 是实行以承包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到1993年底, 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94年开始, 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全国人大颁布《公司法》, 标志着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了第四阶段。

1.2 改革成效

在经历了上述四阶段后,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但由于体系的不健全、运作的不规范等原因, 国企数量虽然大大减少, 也基本上都改成了股份公司形式, 但效益却没有增长。总之, 我国国企改革的趋势是好的, 但改革的成本和效果并不理想。

2 各国国企改革特点及问题分析

2.1 英国

英国是最早掀起国企私有化浪潮的国家, 其改革的主要特征:

一是私有化政策分阶段进行。英国国企私有化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每阶段对应着不同领域或行业的企业。如石油公司、铁路等亏损不严重的行业被置于第一阶段, 天然气公司、钢铁、供水等亏损较严重及公用事业或自然垄断行业被置于第二阶段。

二是英国政府为了保证改革的平稳性, 采取了多重配套措施。其中以特别股权安排、照顾职工及分散小额股东的权益两项最为重要。

2.2 俄罗斯

俄罗斯国企私有化改革特征主要有:

一是国企私有化改革主要采取内部和外部私有化相结合, 大、小私有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二是采取了以无偿转让国有资产为重点的私有化改造方式。

三是除私有化改造外, 俄罗斯还保留了部分国企并未实行改造, 对这些国企主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等手段加以改造, 强化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 有助于国企走向市场, 提高竞争力。

其国企改革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私有化进程过快, 与此相应的市场体系、法律制度难以迅速形成, 对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

二是相比较而言, 中小企业改革比大型企业顺利, 大企业改革相对缓慢, 使整个私有化进程延迟, 导致政府面临巨额预算赤字、失业人数剧增。

2.3 新加坡

新加坡国企改革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的支持, 以高技术改造来带动一般国有企业的改革, 使其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 强调国家控股, 尤其对高新技术部门的股份实行绝对控制。

第三, 强调国企减少与私人经济的竞争。

3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 推进我国国企改革

3.1 产权制度改革是根本

以上国家的国企私有化路径都表明,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只有实行政企分开, 企业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

3.2 有分别、有步骤地推进国企改革

英国的改革历程说明, 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有分别、有计划地推进。

英国在改革中, 不仅按照行业具体特点把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并对每一具体企业的改制都先论证其可行性, 使企业显示其真实价值后再由权威机构进行评估, 然后按评估价与售价一致原则公开上市出售。对我国而言, 可考虑由权威机构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最佳改革方案。

3.3 国企改革形式多种多样

俄罗斯和英国的改革说明, 国企改革无统一固定模式, 国情不同, 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同, 应该采取不同改造方式。

一般地, 对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多采用股份制改造形式, 通过股票上市或职工内部持股及参股等方式改变国企产权结构及管理体制;对濒临破产的国有小企业则采用公开拍卖出售、集体与企业合股经营等方式加以改造。这对于我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3.4 重视高新技术作用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新加坡通过改革, 国企效益普遍提高, 大大增强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效益最好的国家, 这与新加坡政府利用高技术与市场机制改造是分不开的。

企业只有利用高技术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以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升级, 才能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我国今后改革中, 要强调推进技术改造, 把技术改造贯穿企业发展始终。

3.5 照顾多方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

英国和俄罗斯的改革是一正一反的最好说明。前者为了保证改革平稳性, 采取多重配套措施, 后者由于内部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使权势阶层迅速致富, 引起社会不满。

国企改革中不可避免涉及经营机制的转换, 劳动关系的调整等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改革中要注意改革的平稳性, 可以借鉴英国, 改革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配套措置, 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国企改革的深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机制不活、效益不佳状况。因此,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 全面巩固改革成果势在必行。从我国国企改革现状出发, 分析各国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 力求为深化我国国企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国企改革,外国,经验

参考文献

[1]彭乐.论俄罗斯国企私有化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2]杜晓宇.法国国企改革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论坛, 2006, (9) .

8.利率改革的国际经验 篇八

美国

20世纪70 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放松利率管制的市场基础逐渐成熟,美国开始逐步取消对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率管制。直到1980 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通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才正式开始。该法基本上取消了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并宣布成立存款类金融机构解除管制委员会,决定分阶段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之后,金融市场工具和产品不断创新,存款利率管制逐步取消。到1986 年,美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美联储开始通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利率管制取消后,美国商业银行倒闭数量有所上升,但由于有较为完善的市场基础和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总体上未对金融稳定产生过大的冲击。

日本

日本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比较注重培育市场基础和完善市场机制,其推进进程比美国要长。1977年,日本允许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债上市流通,国债收益率曲线逐步形成。随后又逐步放开了国债发行利率和银行间拆借、票据利率,并批准商业银行发行利率不受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日本通过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已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采取逐步降低发行面额、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等方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到1994年,日本的利率市场化顺利完成。

韩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起步晚,基础较为薄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价能力也相对较低,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培育显得更为重要。20世纪70 年代,韩国通过引入可转让大额存单、短期债券回购协议等产品丰富金融市场。1981 年,韩国放开商业票据贴现利率,开始尝试利率市场化。1986 年,韩国的银行间拆借、企业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先后放开。1988 年,韩国宣布取消对大多数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和两年期以上存款利率的控制,基本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但在1989 年,韩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加剧、市场利率飙升,政府不得不通过“窗口指导”重新对利率进行管制。在对前一轮利率市场化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1991 年,韩国再次推进利率市场化。由于此时的市场基础已较为成熟,且推进计划周密,到1997 年,韩国利率市场化全面实现。

印度

印度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在1980年代就拉开了帷幕,至今已经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1980年代后期,印度的货币市场利率率先放开,此后国债利率等也逐步由市场决定。

2010年7月,商业银行可自主决定20万卢比以下的小额贷款利率和出口信贷利率。至此,贷款利率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2011年12月,为抑制卢比大幅贬值,印度央行决定放开对非居民存款利率的限制,商业银行可自行决定其非居民外部存款账户(NRE)的1年期及以上定期存款和储蓄账户存款的利率,同时可自行决定其非居民普通账户(NRO)的储蓄账户存款利率。至此,印度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利率市场化。

9.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标,还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全县上下出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造林护林新景象。据统计,全县去冬今春造林面积达3万余亩,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与林改前同期相比,造林面积增长200%,社会资金投入增长8倍多,均创历史新高,林业发展呈现出新特色。

一、从“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林改过程中,税费减免给林业部门和乡村两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靠征收林业税费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何求生存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正是林改为林业部门和乡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县通过强化林业部门服务职能,主动走出大包大揽的“怪圈”,动员林业部门干职工利用接触政策全面、专业技术精湛的优势,率先与林农合作联营造林,带动党政机关干部、个体老板和林农投入这股造林热潮中去,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走出了一条林业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林业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仅罗市镇就引进社会资金90余万元,造林6000余亩,其中,林业部门干部造林2000余亩,镇干部造林500余亩,村组干部及林农造林2000余亩,个体企业主造林1600余亩。

二、从“单户造林”到“合资兴林”,造林形式呈现多元化。林改后,林农精心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采取多种方法努力提升林地的产出价值。对于面积较小、资源较少的零星林地,林农从便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几户或十几户联合起来,采取统一炼山造林、统一管护、统一分配收益的方式联户造林,充分利用农田林网、堤河渠坝等零星地,在平原、滩涂成片营造杨树等速生丰产林。这种联户造林的方式在平原、丘陵等乡镇占到七成以上,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仅2005年全县种植杨树就达15万余株。手中有资金的林农都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进行造林,罗市镇的林农彭德钊租赁港下村779亩荒山和302亩退耕地栽种杉树,仅这两项在20年后可为他创收近300万元。个体经商户、工人、干部等也积极参与林业开发,大搞合作造林、联合经营、租赁经营等。南昌个体老板周亮采取政策补助资金归农户,造林后产出效益与农户七三分成的方式,与当地林农合作造林,在宋埠镇的锁石村和会埠镇的车坪村承包了2000多亩退耕还林地。这种合作造林的方式不仅使林农闲置的山林得到增值,还集中了社会资金发展林业再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地没钱造林和有钱没地造林的矛盾,带动了当地林农共同致富。去年全县非公有制造林突破2万亩,同比增加1.8万余亩。

三、从“靠天靠地”到“靠人靠技术”,造林的质量不断提高。林改前,由于税费负担沉重、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不能从林业中得到更多利益,不仅很少有个人资金投入造林抚育,而且造林抚育质量普遍不高。栽了树后,多是听天由命,任其生长,从而导致山林经营方式单一,管理粗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林分质量较差。林改以后,税费政策落实,产权进一步明晰,“公家山”变成了“自家山”。广大林农想尽办法、用足政策,把山林当作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来经营,适地适树,精耕细作,严格按操作技术进行高标准整地,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主动施农家肥,做到造一株管好一株,造一块成活一片。去年,我县竹林抚育面积达12.54万亩,同比增加7.54万亩,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激增,亩立竹增加15支以上,林农每亩竹林可净增收100元以上。

10.课程改革经验介绍 篇十

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教师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以下只是我个人在课改过程中的看法,也算不上心得或经验。下面我就介绍一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四、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马峡镇大岭小学

11.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篇十一

【关键词】 3D MAX 计算机 教学改革 经验

3D MAX 的优点有很多,例如:功能强大、操作便捷、上手快等。但是它的高速发展性和综合性,成为许多学生掌握3D MAX的学习瓶颈。该如何有效地改革3D MAX教学,是老师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将具体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首先,教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关键主要是考老师、家长、学校的三层监督,来实现学生好好学习的目的。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下,老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向标。当前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观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性的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教学期间,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们的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学习、参与学习。

二、通过以掌握的知识,构建3D MAX教学模式

3D MAX 是一个效果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它的菜单系统十分庞大、造作界面繁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对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师备课时要贯彻“三个根据”的原则,第一,要根据精选命令参数选择教学内容;第二,要根据学生专业,精讲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三,根据应用精选,选择典型的案例讲授知识点。此外,教师还要坚持“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内环节、课外环节、集中实训环节。课内环节包括讲课、演示操作、课内练习;课外环节包括复习课堂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集中实训是在课后安排几节课进行集中实践。

三、通过实例具体介绍3D MAX 教学改革

下面我将以项目教学法来介绍3D MAX教学改革实例: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项目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划分好教学项目,项目划分好之后,教师就要开始进行课前准备工作。这时,教师要将自己的模型设计出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加入一些小的动员活动,例如收集本堂课的相关资料及模型供学生们阅读和欣赏。

2.确立小组,制定分工计划

在教学内容及单元项目确定之后,教师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确立班级里的学习小组,让同学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小组分责任,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小组开发研究项目,并且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工作。

3.项目实际实施中,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召开组长会议,实时了解各个小组的项目开发进程,提醒项目进行的顺序。第二,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这个期间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项目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第三,要督促各小组组长做好项目进行记录,做好开发项目各阶段的总结工作。

4.重视过程性评价

在项目教学法中,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过程性考核要安排在学生计划完成每个项目规定的日子。老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项目完成的成功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若发现班级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解释,并且记录下来。在过程性评价中,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避免学生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失去信心的情况发生。

5.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考试在教育中是一个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中,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不适用的。可以从学生各阶段的作业为基础进行最后的考核,例如:学生平时成绩占期末考核的30%,期中测试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结合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活跃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达到期末考核成绩。如果学生在期末考核前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证,即可用该证代表期末成绩,并且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下面我将提供一个考核学生成绩的表格作为参考:

评价标准 学分 组内评分 教师评分 建议

学生作业

完成情况 20

作业质量 20

其中考核

成绩 30

获得的

专业证书 10

期末成绩 30

结语

高等学校应当以全球的视角来看专业型人才的境况,要积极进行或者参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不仅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还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符合的教育思想观念,否则就难以培养新世纪的全能型或者专门型的人才。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更好地适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取决于教师和学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采取的先进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分享与介绍了3D MAX 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在教育的长河中,老师和学校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校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养成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等等。

【参考文献】

[1]秦学军. 浅谈3ds max课程教学改革[J]. 华章,2012(09).endprint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在当下不断深入,更多老师开始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应对中国学生更多的教育需求。3D MAX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三维设计软件,它广泛的运用于广告设计、多媒体等相关行业。本文分享与介绍了3D MAX 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 3D MAX 计算机 教学改革 经验

3D MAX 的优点有很多,例如:功能强大、操作便捷、上手快等。但是它的高速发展性和综合性,成为许多学生掌握3D MAX的学习瓶颈。该如何有效地改革3D MAX教学,是老师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将具体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首先,教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关键主要是考老师、家长、学校的三层监督,来实现学生好好学习的目的。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下,老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向标。当前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观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性的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教学期间,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们的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学习、参与学习。

二、通过以掌握的知识,构建3D MAX教学模式

3D MAX 是一个效果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它的菜单系统十分庞大、造作界面繁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对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师备课时要贯彻“三个根据”的原则,第一,要根据精选命令参数选择教学内容;第二,要根据学生专业,精讲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三,根据应用精选,选择典型的案例讲授知识点。此外,教师还要坚持“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内环节、课外环节、集中实训环节。课内环节包括讲课、演示操作、课内练习;课外环节包括复习课堂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集中实训是在课后安排几节课进行集中实践。

三、通过实例具体介绍3D MAX 教学改革

下面我将以项目教学法来介绍3D MAX教学改革实例: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项目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划分好教学项目,项目划分好之后,教师就要开始进行课前准备工作。这时,教师要将自己的模型设计出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加入一些小的动员活动,例如收集本堂课的相关资料及模型供学生们阅读和欣赏。

2.确立小组,制定分工计划

在教学内容及单元项目确定之后,教师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确立班级里的学习小组,让同学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小组分责任,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小组开发研究项目,并且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工作。

3.项目实际实施中,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召开组长会议,实时了解各个小组的项目开发进程,提醒项目进行的顺序。第二,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这个期间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项目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第三,要督促各小组组长做好项目进行记录,做好开发项目各阶段的总结工作。

4.重视过程性评价

在项目教学法中,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过程性考核要安排在学生计划完成每个项目规定的日子。老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项目完成的成功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若发现班级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解释,并且记录下来。在过程性评价中,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避免学生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失去信心的情况发生。

5.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考试在教育中是一个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中,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不适用的。可以从学生各阶段的作业为基础进行最后的考核,例如:学生平时成绩占期末考核的30%,期中测试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结合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活跃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达到期末考核成绩。如果学生在期末考核前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证,即可用该证代表期末成绩,并且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下面我将提供一个考核学生成绩的表格作为参考:

评价标准 学分 组内评分 教师评分 建议

学生作业

完成情况 20

作业质量 20

其中考核

成绩 30

获得的

专业证书 10

期末成绩 30

结语

高等学校应当以全球的视角来看专业型人才的境况,要积极进行或者参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不仅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还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符合的教育思想观念,否则就难以培养新世纪的全能型或者专门型的人才。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更好地适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取决于教师和学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采取的先进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分享与介绍了3D MAX 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在教育的长河中,老师和学校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校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养成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等等。

【参考文献】

[1]秦学军. 浅谈3ds max课程教学改革[J]. 华章,2012(09).endprint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在当下不断深入,更多老师开始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应对中国学生更多的教育需求。3D MAX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三维设计软件,它广泛的运用于广告设计、多媒体等相关行业。本文分享与介绍了3D MAX 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 3D MAX 计算机 教学改革 经验

3D MAX 的优点有很多,例如:功能强大、操作便捷、上手快等。但是它的高速发展性和综合性,成为许多学生掌握3D MAX的学习瓶颈。该如何有效地改革3D MAX教学,是老师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将具体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首先,教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关键主要是考老师、家长、学校的三层监督,来实现学生好好学习的目的。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下,老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向标。当前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观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性的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教学期间,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们的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学习、参与学习。

二、通过以掌握的知识,构建3D MAX教学模式

3D MAX 是一个效果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它的菜单系统十分庞大、造作界面繁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对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师备课时要贯彻“三个根据”的原则,第一,要根据精选命令参数选择教学内容;第二,要根据学生专业,精讲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三,根据应用精选,选择典型的案例讲授知识点。此外,教师还要坚持“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内环节、课外环节、集中实训环节。课内环节包括讲课、演示操作、课内练习;课外环节包括复习课堂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集中实训是在课后安排几节课进行集中实践。

三、通过实例具体介绍3D MAX 教学改革

下面我将以项目教学法来介绍3D MAX教学改革实例: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项目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划分好教学项目,项目划分好之后,教师就要开始进行课前准备工作。这时,教师要将自己的模型设计出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加入一些小的动员活动,例如收集本堂课的相关资料及模型供学生们阅读和欣赏。

2.确立小组,制定分工计划

在教学内容及单元项目确定之后,教师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确立班级里的学习小组,让同学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小组分责任,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小组开发研究项目,并且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工作。

3.项目实际实施中,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召开组长会议,实时了解各个小组的项目开发进程,提醒项目进行的顺序。第二,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这个期间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项目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第三,要督促各小组组长做好项目进行记录,做好开发项目各阶段的总结工作。

4.重视过程性评价

在项目教学法中,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过程性考核要安排在学生计划完成每个项目规定的日子。老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项目完成的成功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若发现班级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解释,并且记录下来。在过程性评价中,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避免学生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失去信心的情况发生。

5.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考试在教育中是一个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中,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不适用的。可以从学生各阶段的作业为基础进行最后的考核,例如:学生平时成绩占期末考核的30%,期中测试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结合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活跃程度、平时作业的质量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达到期末考核成绩。如果学生在期末考核前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证,即可用该证代表期末成绩,并且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下面我将提供一个考核学生成绩的表格作为参考:

评价标准 学分 组内评分 教师评分 建议

学生作业

完成情况 20

作业质量 20

其中考核

成绩 30

获得的

专业证书 10

期末成绩 30

结语

高等学校应当以全球的视角来看专业型人才的境况,要积极进行或者参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不仅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还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符合的教育思想观念,否则就难以培养新世纪的全能型或者专门型的人才。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更好地适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取决于教师和学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采取的先进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分享与介绍了3D MAX 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在教育的长河中,老师和学校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校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性,养成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等等。

【参考文献】

12.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篇十二

深化、细化公立医院绩效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公立医院端正办医方向、提升医院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行动和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38号文件) 进一步对医院绩效评价和医院内部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确了对公立医院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内部薪酬体系上, 明确“公立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 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如何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合理的拉开医生之间、医护之间、医生和医技人员等的差距, 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或工具作为公允客观的评价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满意度等要素参与分配是影响和制约医院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在方法选择、实施时机、面临问题、红线掌握以及如何与历史绩效方案接轨等问题, 巳成为医院高层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巳影响了医院绩效改革的步伐和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为共同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务水平, 探索医院绩效管理的有效实践, 为大家创造一个理论研讨、实践经验分享的平台,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将于2015年8月2"/日�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召开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 会议将邀请医院绩效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医院一线管理者担任主讲, 通过理论研讨, 实践经验分享, 探索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承办:《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协办:满洲里市第一医院二、会议内容会议交流内容分四大议题。议题深化医改环境下的医院绩效考核和评估主题1: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经营战略的影响分析主讲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卫生政策杂志主编代涛主题2:医院绩效评价与医院内部关键业绩指标的关系主讲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主讲嘉宾:上海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主题3:新常态下医院发展战略与绩效主讲嘉宾:上海医院协会副会长、上海交大医院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卫国议题二:RBRVS与医院内部工作量绩效评价主题1:RBRV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主讲嘉宾:山东省立医院纪委书记姜民杰主题2:医院绩效管理方法与RBRVS的比较分析主讲嘉宾:上海蓬海涞讯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王志刚主题3:公立医院科学绩效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主讲嘉宾:河南省人民医院总会计师李建军主题4:医保政策 (控费) 与医院绩效管理主讲嘉宾:中公网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赵明议题三:科室绩效管理主题1: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主讲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艾主题2: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改革主讲嘉宾: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彭刚艺主讲嘉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朱小平主题3:麻醉信息系统与麻酬科绩效管理的关系主讲嘉宾:麦迪斯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陈皓议题四:圆桌讨论1.深化医改政策下如何深化细化医院绩效管理, 如何推动绩效方案的实施;2.医护分开核算的方法、难点分析;3.工作量绩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4.单项奖的设立和原则;5.医疗组管理对绩效方案设置的要求;6.科室二次分配的理念原则。三、会议时间、地点会议时间:2015年8月27日�8月29日报到时间:8月Z7日 (星期四) 全天报到四、会议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国际饭店 (地址:满洲里市二道街35号) 五、会议报名会议报名情况及回执详见http://www.2gylglkx.org.联系电话:64980028, 64980059;联系人:李伟邱染

上一篇:托福阅读找准出题考点要看信号词下一篇:安全信息周报第二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