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2024-09-14

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精选17篇)

1.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一

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由网上搜集所得,本网仅做整理处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您了解中国企业的培训现状吗?当你在为员工设计培训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了吗?您认为企业中员工培训最大的困惑在什么方面?

为此,中人网策划并组织了“2005 年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以期用数据来揭示中国企业培训的真实状况,为企业在今后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性的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调查结果能够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所使用,并为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理念启发、经验分析与实操指引。

1.不到一半的参与调查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下去

调查显示,有45.65%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按计划执行;有41.30%的企业有培训计划,但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只有13.04%的企业没有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执行力很弱,可见许多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① 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图20显示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的比例最高为61.54%,其次为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45.45%,而私营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最低仅为38.10%;在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未执行的比例中,外企/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为45.45%,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企或民企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8.46%、38.10%。

② 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就越高

如图21所示,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就越多,且执行比率也越高。统计显示: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仅有16.67%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而没有员工培训计划的企业比例高达66.67%;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的,约有41.18%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另一方面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没有执行的比例也很高,达到52.94%;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都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执行的比例

也不是很高仅为59.09%。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需求和培训脱节

调查显示,有34.78%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正式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培训;有26.09%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但很少按需求安排培训;有39.13%的参与调查企业很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数据说明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盲目性,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对培训作需求分析,且按照结果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而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意性很大。这样就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① 私营/民营企业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最低

图23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约有77% 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都做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但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却不高只有46.15%,有30.7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做需求分析,但很少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私营、民营企业在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最低,仅为23.81%;而外企、合资企业培训前不进行需求分析的比例最高为63.64%

② 企业规模越大,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越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

如图24所示,对不同的企业规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的,安排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安排培训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的企业比例为40.91%;而在培训前很少进行需求分析的企业比例中,1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比例最高,达到了66.67%。

3.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

统计显示:有41.30%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3.04%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工作繁忙,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亚于是一块“鸡肋”。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方面,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

统计显示:有39.13%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5.22%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2.17%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17.39%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6.0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统计显示:有28.26%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21.74%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10.87%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26.09%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13.01%的企业对基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基层管理者是最初步入管理的人群,他们非常需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来满足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要求。故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有意向基层管理者倾斜。

6.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调查显示,有41.30%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一下;有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有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10%;有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25%。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若企业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恰当的培训会对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企业仍然会对培训加大投入。

7.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管理技能培训位列首位。

调查数据表明:有74.47%的企业在为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的培训列为首选内容;其次是36.17%的企业选择为高层管理者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7.02%及14.89%;另外还有4.26%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8.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数据表明:有78.72%的企业在为中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有48.94%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1%及21.28%;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基本技能培训成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调查数据表明:有85.11%的企业在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55.32%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而选择管理技能、商务技能作为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0.64%、2.13%;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知识企业高管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培训师

调查显示,企业在安排员工培训时,员工最希望的培训讲师是实战派的知识企业高管,占74.80%,53.20%的员工希望职业培训师进行培训,38.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对其进行培训,2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从事本人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为其进行培训,1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学院派的知名学者教授对其进行培训,另有2.4%希望其他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10.半数以上员工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进行

调查显示,58.80%的员工都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亦即上班时间,2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1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调查者不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占用其非工作时间。

11.员工对培训地点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41.98%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只在公司内部进行即可。38.9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度假村,38.17%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会议中心,32.82%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大学校园中,27.48% 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宾馆酒店中进行培训,另有

1.5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其他地点进行培训。

12.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最受员工欢迎

调查显示,员工最喜欢互动交流这种培训形式,占65.65%,64.1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体验式培训比较好,48.85%的参与调查者对摸拟操作表示认同,46.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专家讲授这种培训形式,17.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多媒体演示。

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员工的“选、育、用、留”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承担了企业育人、留人工作。从调查结果可知,我国企业,无论企业大小,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对

员工培训工作都没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虽制订了书面的、正式的员工培训计划。然而,多数企业仅仅是有一纸计划,而该计划往往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或根本没有执行。致使很多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制订培训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即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较大,很多企业的计划制订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需要哪一类的培训,哪种培训会对员工未来的工作有本质性的帮助。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满意度不高。

在新的培训计划制订过程中,计划制订者需花大精力了解真正的员工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的核心岗位员工胜任素质,制订出一套最适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执行。

二、培训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具体表现在: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制订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企业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该讲师授课风格是否符合员工口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普遍较低,近半数企业每年在员工培训投入上竟不足员工工资总额的1%。正是由于企业在培训计划制订中,未能充分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或需求计划与培训内容脱节,使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员工参加完培训后大部分企业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使企业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真正评估,进而使培训与需求脱节,使得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企业不愿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成本支出,而员工也对企业的培训越加的不重视。

2.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二

资料与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9家企业, 每家企业抽取1个车间和部门, 抽到的18~45岁员工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自填和访谈结合方式进行调查, Epidata录入数据,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U检验、χ2检验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0份, 回收合格问卷634份, 合格率96.06%, 其中男45.27%, 女54.73%。初中及以下49.84%, 高中或中专22.87%, 大专18.14%, 本科及以上9.15%。一线工人61.20%, 办公室职员20.82%, 管理人员17.98%。

结果

职业卫生及健康知识得分情况分析:每部分10道题, 每题答对得1分, 答错0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得 (4.88±1.667) 分, 职业卫生知识得 (3.78±1.935) 分, 健康知识得 (5.33±1.844) 分, 不同职务和学历者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职业卫生知识在不同性别、年龄、职务、文化程度员工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职业卫生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职业卫生知识总知晓率37.78%, 其中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的知晓率最高63.88%, 其次对消毒粉尘危害的根本措施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概念知晓率较高, 分别为52.21%和51.26%;其他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职业危害因素总的分类、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标志的含义等知晓率均<30%。健康知识总知晓率53.31%, 其中对健康四大基石的知晓率80.69%, 其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及艾滋病的知晓率较高, 分别是65.62%和60.09%。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病毒性肝炎、煤气中毒的急救等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 均<40%。

职业行为与生活习惯:员工参加岗前培训率79.81%, 在岗培训率59.46%, 主动了解岗位职业危害者占65.77%。76.97%的员工每天吃早饭。25.39%的员工吸烟, 男性吸烟率51.57%, 女性3.74%。40.69%的员工饮酒, 男性饮酒率66.20%, 女性饮酒率19.60%。男性吸烟率、饮酒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参加体育锻炼的占46.21%, 男性48.43%, 女44.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网络健康教育需求:企业员工获取职业卫生及健康知识途径:健康网页50.63%, 微博论坛21.14%、手机短信52.57%, 聊天工具27.76%, 书籍报刊40.28%, 其他1.10%。78.55%的员工上网, 21.45%的员工不上网。60.25%的员工认为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开展网络健康教育有意义, 仅有0.95%的人认为意义不大或完全没有意义。61.36%的员工愿意接受网络健康教育, 仅有3%的不愿意接受。

讨论

健康知识认知和行为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员工不了解法律法规对自身健康的保护内容, 应加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的健康教育。一般健康知识总知晓率53.31%, 职业卫生知识总知晓率37.78%, 说明职工健康知识比较薄弱, 特别是职业卫生知识, 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提示在今后的健康知识宣传方面要体现知识的全面性, 企业应重点加强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企业健康教育主要使职工最大程度地接受健康保护知识, 并转化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员工大部分都能参加岗前培训, 但在岗期间培训率还比较低, 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方面都不太理想, 企业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职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加强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 开展健康宣教, 使职工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促进企业卫生事业发展, 为职工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网络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可行性:互联网的发展为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利用互联网开展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4], 中青年作为职业群体生活在社会上, 健康问题是社会的焦点,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是中青年的聚集地, 这种聚集性的特点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脑、手机等网络工具的兴起, 上网人数的增加, 那些忙于工作而没有受到健康教育的企业人群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飞信及健康网站等方式随时随地了解健康知识, 规范行为, 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通过建立规范的健康信息网站及互动平台, 利用手机和电脑等网络工具, 对企业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摘要:目的:调查企业1845岁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等知晓情况和网络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9家中小型企业中抽取1845岁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平均得分4.88分, 职业卫生知识3.78分, 健康知识5.33分, 不同职务和学历者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职业卫生知识在不同性别、年龄、职务、文化程度员工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78.55%的员工上网, 60.25%的员工认为网络健康教育有意义, 61.36%的员工愿意接受网络健康教育。结论:员工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欠缺, 对网络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大, 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职业卫生,网络健康教育,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光禄, 王素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实践与对策探微[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8 (6) :125-127.

[2]Richards B, Colman A W, Hollingsworth RA.The current and future role of internet in patient education[J].Int J Med Inform, 1998, 50 (13) :279-285.

[3]李健, 张学军.开展网络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4) :319.

3.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三

【关键词】薄弱高中 英语学习现状 社团需求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3)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英语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的综合能力仅在课堂上是得不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的。对于薄弱高中来说,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不科学等因素,更是严重影响了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黄源深教授曾说“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薄弱高中,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为保证英语社团活动在薄弱高中的有效性,笔者对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社团需求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高一、高二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9份。回收率为94%。

2.调查内容:本次自编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方式,内容涉及英语学习背景、现状及期望三大方面,共计23个小题。其中客观题17个(包括14个单项选择题和3个多项选择题),主观题6个;除了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兴趣做以了解,还就英语学科结构、教材内容选取、课堂教学模式、社团活动设计和理想教师标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一手信息。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通过对问题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就英语成绩而言,我校英语成绩的及格率为15.18%,优秀率不足2%,70分以下学生的比例占到53.99%,这也能很好地体现我校薄弱高中的现状。

(2)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由于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受挫心理严重,所以英语学习兴趣缺乏,在问题4 (Q4):请用几个词句描述一下你对英语是否感兴趣及其原因:调查发现58%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24%学生对英语不反感,学生大都觉得英语难学,觉得英语要记得东西太多,太碎,短期没什么效果。

(3)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中,发现62.83%的同学每天课外几乎不学英语,剩下的学生则大约花费不足一小时的时间用于完成英语作业,86.39%的学生从不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课堂上乐意发言的只占14.5%,这个比例说明薄弱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淡薄,自我学习成效甚微。

2.英语社团需求。

(1)对英语社团认识不足。尽管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英语社团活动对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可能所了解英语社团较少,或教师对社团活动不够重视,对社团的调查与我们预期差异不大,数据显示仅有31.52%的学生对英语社团感兴趣,而51.84%的同学参加社团仅仅把其仅当做校园生活的一种调合剂,为娱乐和其它目的。

(2)对英语社团活动形式要求多样化。在对学生对英语社团内容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参加社团是为娱乐还是英语成绩的提高,对课堂组织形式而言,大家更倾向于轻松有趣的活动,这在第5题主观题中表现得很突出,当被要求用几个词描述印象最深的一节英语课时,29人提到电影,14人提到英文歌曲,27人提到英语话剧表演(因主观题回答者寥寥无几,所以这三个数据之和几乎占到总数)。如下所示:20题的数据柱状图对开办社团的类型指明了方向。

(3)对社团英语指导教师的期待个性化。在对与英语老师相关的第6题,第8题,第9题和第23题的数据分析发现,74%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风格和风度仪表对自己英语学习兴趣影响最大,而第23题对理想老师的关键词统计表明,89人认为理想的老师应该是幽默的,26人认为理想的老师更擅长与学生互动,20人认为老师若是有高颜值,那么他的课会更让人感兴趣;个性、品德的影响占到26.76%,其中29人提到开朗,20人提到负责,26人提到善良;奇怪的是,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学生似乎不很关注,只有13人谈到口语标准,和我们的预测出入较大,同时也说明薄弱高中学生更侧重教师的授课方式及外在,而对教师专业度期待较少。

三、讨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薄弱高中英语社团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英语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教师设计英语社团活动内容应遵循6个原则:(1)基础性原则。英语社团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强化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趣味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丰富多彩。(4)灵活性原则。英语社团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5)竞争性原则。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社团之间的对抗赛,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6)交际性原则。教师应依据活动的终极目标并结合活动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社团活动形式,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传统的社团活动形式并不能激发薄弱高中英语学生兴趣,所以薄弱高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利用艺术节,英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秀.英语美文诵读比赛,词汇记忆秀等,也可让同学们欣赏经典英语电影,学唱英语歌曲,阅读英语杂志、报刊,参与音乐剧舞蹈练习,再现中西方节日展现英语魅力,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创造性地改编、表演课本剧,为电影经典对白,课本精彩片段等配音,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健全组织管理,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开展。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是社团活动得以有序、高效开展的有力保障。对于学生自律性较差的薄弱高中,尤其如此。因此,建议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保障薄弱高中英语社团活动规范有序。首先精选社团干部队伍,分工明确,人人参与,个个干事,避免推诿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让每个成员得到锻炼。其次实行民主管理,协作互助。第三,精选活动内容,保证活动时间。最后制定标准,加强考核,从管理、出勤、内容、卫生、效果、教师等方面制定社团考核及评价体系,评选出优秀社团,激发教师、学生的参与热情,以保证社团的有效性。

3.完善教师指导,增强社团活力。社团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指导者是教师。配备教师的能力和定位是否准确,指导是否科学,决定着社团活动的成与败。

在社团教师配备上,一要避免配备教师对社团活动的不胜任和不重视。根据调查,幽默、开朗、负责颜值高的教师比较受学生欢迎,所以配备社团老师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同时为避免社团教师的不重视,学校应该建立指导老师管理考核制度,对于优秀社团的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激发指导老师指导社团工作的热情。二要避免社团教师指导单一化,教师要给学生一定自由空间,进行多元化指导,可邀请已毕业学长,兄弟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的多方支持,避免社团成为“学习班”,“提高班”的另一种形式。

四、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社团活动已成为我们薄弱高中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将社团活动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期待更多的教师去关注、组织和指导薄弱高中英语社团活动,使薄弱高中英语社团活动能有效、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为薄弱高中英语教学找出一条出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J].外语界,2007(6):12-14.

[3]余演林.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英语教师,2011(8):8-12.

[4]黄小群.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社团需求的调查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4(10):35-39.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薄弱高中英语社团的开展及有效性探索研究”(课题批准号JCJY150504061)的相关成果。

4.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四

文章通过对衡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冶金、化工、机械、纺织、教育、商业服务、医药卫生、公用事业等八大行业系统在职人员的196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与访问,得知衡阳市民的旅游消费现状与旅游走势以及潜在的旅游需求,并就相应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 者:聂绍芳 刘春 廖建军 王国华  作者单位:聂绍芳(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刘春(南华大学讲师)

廖建军(南华大学副教授)

王国华(南华大学馆员)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4(1) 分类号:F590.8 关键词:衡阳市民   旅游消费现状   旅游走势   旅游需求  

★ 需求分析文档范文

★ 游客文明旅游承诺书

★ 软件需求分析 范文

★ 财务需求分析范文

★ 需求分析报告

★ 程序需求分析范文

★ 需求分析岗位职责

★ 游客旅游素质800字作文范文

★ 浙江省游客消费与质量评价调查报告

5.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五

论文关键词:体育师资;社会需求;综合素质;现状调查

1研究目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毕业生的前途和学生家长们的期盼.因此,了解基层单位对体育师资的需求现状,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有助于高校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剖.本文对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和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2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特点

2.1体育教师分布状况

对我省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中学、城镇重点中学体育教师数量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回答已经饱和的占53.6%,即将饱和的占30.4%,没有饱和的占16.1%;而乡镇非重点中学和广大农村中学,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农村中学,有55.4%的学校缺乏体育教师(表1).

这表明,城镇重点中学仍然是体育教师向往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目前我省体育教师的比例失调,地区差别严重的重要原因,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制约我省中学体育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障碍.

2.2体育教师工资待遇状况

对我省体育教师月工资收入实际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东部沿海地区,如威海,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工资水平普遍较高,1500.元所占的比例为55.5%,而中西部地区,如荷泽、泰安、聊城、临沂、济宁等地市的部分地区工资水平偏低,1000―1500元月工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1%和71.3%,甚至我省西部教师月工资处在1000元以下的水平的比例占到11.4%(图1).

由此可见,地理位置的差别造成我省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差异较大,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较高,中部次之,西部偏低,这也是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向往东部而远离西部的重要原因,是今后我省东西部体育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2.3体育教师流失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体育教师整体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令人堪忧,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较为贫困的中学,体育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调查结果显示,有78.4%的中西部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流失现象,而只有43.5%的东部地区中学承认存在体育教师流失现象.对造成体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的调查结果是,经济收人占43.6%,工作环境占30.2%,深造占16.1%,住房条件占10.1%.由此可见,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存在体育教师流失现象,经济收人是导致体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当前我省体育教师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改善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与住房条件,是稳定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促进中学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2.4山东省体育师资结构状况

2.4.1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比例为33.7%,30―40岁岁的占34.5%,40-50岁的占20.2%,50岁以上的占11.6%.这说明我省近几年体育教师退休的数量较少,加之近几年高校连年扩招,给本来就业就有难度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增添了更大的难度,因而我省体育师资的培养与师范教育的发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目前我省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特点为:年龄结构不合理,逐步趋于年轻化.

2.4.2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获得不同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学历代表着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体育教师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省中学体育教师本科学历的人数占48.8%(包括同等学历),专科学历占39.4%,中专学历占8.4%,其他占3.4%,反映了我省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表现为一是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二是基层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加大.但我省体育教师学历的达标率与全省其他专业在职教师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省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为高中本科学历68.88%,初中专科学历85.13%).由此可见,目前我省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的特点为: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仍然低于山东省全体在职教师的平均水平.

2.4.3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不同职称教师的比例,职称是体育教师对体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见证,同时也是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真实体现.通过对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的调查显示,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8.7%,一级教师的比例为32.4%,中级教师的比例是40.8%,初级教师的比例是18.5%.而中学其他学科在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分别为:20.3%,46.4%,19.2%,14.1%(图2).

6.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六

福利企业是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是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的重要平台。福利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为繁荣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奉化市民政局坚持“加强福利企业管理,维护残疾职工权益”的宗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着力强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推进福利企业健康发展。

一、我市福利企业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福利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安置残疾人就业、缓解残疾人生活困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截止2015年10月,我市现有福利企业21家,共安置残疾职工516人,占企业所有职工人数的31%。目前,我市福利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到服装、纸箱包装、轴承、塑料制品、汽配等行业,依靠税收优惠政策,福利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4年福利企业销售收入 55295万元,应交增值税2317万元,退减免增值税2187万元,应交所得税366万元,实际退减免所得税32万元,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80万元,减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55万元。

二、福利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的成本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我国对福利企业有很多扶持政策。最开始是政府或国营企业给予福利企业力所能及的各种帮助,如提供材料、场地、资金等等。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这种帮助逐步过渡到政府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目前,政府对福利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是,安置每个残疾职工每年可减免3.5万元最高限额的税款。可是,政府在2007年确定了3.5万元的额定优惠政策后,每年却在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残疾职工的最低工资每月从670元增长到1350元,增长幅度超过2倍,同时,企业为残疾职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每年也在增长,而每个残疾职工的免税额并没有同步增长,这就导致了福利企业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2、福利企业盈利能力越来越低。

从福利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看,运营成本的上升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按现行政策规定,返还税款应主要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及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而实际情况并不尽然,2014年残疾职工人均社保11076元,人均工资26376元,部分企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境界,加上福利企业由于技术力量不强,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盈利能力本来就十分低下。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处于微利状态。最低工资标准连续上升的结果是,使这些微利状态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或亏损边缘。长期以来,福利企业的低下的盈利能力,是导致企业没有积累,没有发展后劲,没有乐观前景的主要原因。

3、福利企业的数量和安置残疾职工人数在逐年下降近年来由于福利企业免税政策的调整,社会福利企业举步维艰,企业数量持续下降。据统计,全市福利企业数量从政策调整之前的2007年为41家,到调整之后的2015年仅为21家,减少幅度高达49%。伴随着社会福利企业数量的减少,残疾职工就业人数在逐年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免税政策调整之前,全市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就业人数最高达1397人,而目前只有516人,减少幅度高达63%。

4、超比例安置残疾人没有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我市有5家企业安置的残疾人比例在40%以上。属于超比例安排残疾人,等于为社会稳定多做了贡献,但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大量成本,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此,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的企业予以鼓励。如果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出现“富余”的残疾人被精简的情况,给社会增加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调动福利企业多安置残疾职工的积极性。

5、残疾职工上岗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全市目前有4家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安置比例低于26%,有5家福利企业残疾职工总人数只有10到11个人,正处于临界状态,只要人数略有变动,就会不符合福利企业的基本政策,所以有些企业采取瞒报正常职工人数来提高安置比例,或者让残疾职工挂名不上岗等手段来弄虚作假。

6、全社会对福利企业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福利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一是因为当地政府部门不重视,个别领导认为办福利企业减少了当地的税收收入,不支持兴办福利企业;其二是很多人认为福利企业是钻国家空子偷税漏税,对福利企业的认识不全面;其三是缺少对福利企业的正面宣传报道,没有引导社会来关注福利企业对残疾人的关爱。

三、推进福利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发展福利企业不仅能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安置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残疾人的智慧与力量,为国家创造财富,体现社会和谐。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促进我市福利企业长足发展,保持我市经济社会稳定,结合调查中发现和反馈的情况,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015年,民政部和财政部已经在调研和准备出台新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为福利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市会在收到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后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保证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将福利企业的减(退)税额改为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执行,而不是现在的每人每年3.5万元封顶。鼓励支持福利企业发展生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对福利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水电、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按超比例的人数,每人每年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奖励。对发展有困难而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予以扶持。

2、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重要前提。要提高残疾人就业层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很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非常低,职业技能缺乏,这是残疾人就业层次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市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要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要制定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同时,鼓励企业内的职业培训,企业职业培训所花的费用,政府应当给予一定补偿。

3、提高认识,加强福利企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残疾人14783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7892人,占全部残疾人的53%以上。目前通过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516人,仅占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数的6.5%左右。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我市的福利企业吸纳的残疾人并不多;另一方面说明我市的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的空间还比较大,无论是福利企业的户数,还是每户福利企业安排的残疾人人数,都还有增长的余地。因此民政、国税、地税、人社、残联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开办福利企业,广泛吸纳残疾人就业。

7.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9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南宁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和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 (1) 社区护士一般情况。 (2) 教育现状, 包括是否参加过系统的社区护士教育、学历层次、教育次数、培训动机, 对已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效果评价等。 (3) 社区护士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需求现状。问卷设计者统一分发, 社区护士填写。共发放176份, 收回17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 所得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 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 大专以上学历者99名, 占56.25%;护师及以下职称者162名, 占92.05%。

2.2 教育现状

调查显示, 仅有42名护士参加过系统、规范的社区护士教育;116名护士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率为65.91%, 其中89人只参加过1次岗位培训;有90%的护士在参加工作后参加过学历教育, 其中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的占多数;有80%的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岗位培训;大部分护士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和自我提高;有90%的护士愿意参加社区岗位培训。

2.3 社区护士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 (见表1)

2.4 社区护士对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 (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和满意度低

南宁市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鼓励社区服务机构的护士积极报名参加。调查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参加过岗位培训, 在培训总体效果满意度方面, 70.69%的护士认为培训效果一般;对培训教材、教学环境和课程内容方面的满意度也不理想。在岗位培训效果评价列出的6个问题中, 满意度均低于35%。

3.2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低, 未全面开展规范化培训

调查显示, 社区护士接受过岗位培训的占65.91%, 参加过全科规范化培训的仅占4.09%, 提示南宁市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有待加强。

3.3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到目前为止, 南宁市还未建立较正式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各大医学院校虽都开设社区护理课程, 但在实践方面仍重视不够, 很少安排社区护士实习。

4 建议

4.1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要结合实际

社区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要充分发挥社区护士自身优势, 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培训内容除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 (试行) 》外, 还要根据南宁市社区护理实际情况, 尤其要重视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培训, 使社区护士技能和知识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以确保社区护士整体素质的提升。定期举办社区护士研讨会和社区护士进展学习班, 使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特色突出, 社区护理新知识、新理论得到及时推广。

4.2 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力度

目前在上海、广州等一些国内发达地区, 社区护士已开始分批接受较规范、系统的岗位培训, 并取得初步成效[2]。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医轻护”现象, 未充分认识到社区护士工作的重要性, 尚未全面开展社区护士培训, 即使开展, 也往往流于形式, 与卫生部要求相去甚远。南宁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调查显示, 存在培训时间短、培训满意度低、过程流于形式、上级领导不够重视等问题。为了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视, 应将社区护士工作评价指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体系中。培训要克服短期行为, 做到有近期计划和远期目标;培训要有针对性,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的灵活性;相关部门和护理院校应根据地区特点选择或编写适宜的教材。除岗位培训外, 还可以参观工作做得好的城区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在规范培训的组织管理方面, 可组织培训人员统一报名, 并由专人带队负责做好培训工作。严格实行考勤制度、学分制度和结业考核制度, 确保培训效果。

4.3 加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

开展社区护理实践不仅适合于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也适合培养其他医学专业人才。因此, 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既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也是缓解高校扩招后教学医院承受的庞大实习生压力的有效方法[3]。各院校社区护理实践以课间见习、假期实践或集中短期实践为主, 内容广泛, 既有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健康教育, 也有到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实践基地参与各项社区服务。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对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促进作用[4]。目前, 南宁市还未建立较正式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学生进行社区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很少。南宁市各区应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与各医学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使护理专业学生更全面、具体地了解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和实际操作, 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推动社区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如在重点护理院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实验班, 按照社区护理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及实践活动, 在专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达到较成熟的阶段后, 进行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红.本科生社区护士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 2004, 1 (1) :30~32.

[2]杨丽, 赵利秋.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1 (23) :71~72.

[3]吴佩玲, 周振座.高职高专医学生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J].广西医学, 2008 (1) :92~94.

8.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八

关键词:企业职工培训 创新策略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力逐渐由传统的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变成了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首要问题。纵观现在国内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培训制度、质量、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还是略显不足,针对性不是很强。只有培训制度、质量、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培训质量、才可以让企业达到稳步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我国职工培训的现状

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企业的壮大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而企业的职工培训教育就是早(造)就高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实现的方法。无论是新老职工还是转职的职工,都需要在技能鉴定之前进行一定的教育培训,培训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通过简单的书本材料和寻找技能材料,通过粗略学习经过一张简单的试卷就可以完成了。对于培训工作结束之后,职工对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掌控情况又是另一码事。在企业看来,至少培训工作是做到了,但是这样的培训工作太注重于形式工作,和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合,并且部分的职工积极性并不高,最终导致企业就不再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对职工培训工作的调查发现,企业每年都会在年初的时候制定相应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就可以随便完成的,需要的是所有部门联合在一起的有效配合。但是很多情况都是上级领导安排好培训计划之后,下级部门的落实并不到位。大部分部门都会认为培训工作只关乎到培训部门,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就影响了培训工作受到一定的被动影响,那么培训的效果更是无法评估。

二、培训模式的创新

1.体验模式的创新。体验模式就是“我们能记住的知识只有20%,听完之后记住的知识有30%,但是通过亲身体验的知识我们可以记住85%。”这是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分析的。从这样的记忆效果来看,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体验模式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培训模式中的一个主流模式。所谓的体验模式就是“先行后知”。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和职工的积极参与,获取个人的知识收获,然后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之下,团队就可以形成了一种共同交流和分享的过程,极大的提升了职工的认识。当前,体验模式教育培训工作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培训效果在众多培训模式中脱颖而出。在国际方面,体验模式教育培训工作被认可的活动有:沙盘模拟、教练法和行为学习法等。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在世界的前沿。

2.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案例培训就是一种互动性非常强的教育方法,这种模式很好的克服了教育理论中的注重传授和轻视实务的不足,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的激发出职工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寻找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通过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让职工在讨论和思考的时候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对实际工作进行回味和反省,目的就是达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案例的学习,让职工在表达的时候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锻炼点了职工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好的打破了僵硬化的学习态度。职工通过对案例的深度阅读和分析,还有在团体中的探究和讨论,可以寻找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满足精益求精的要求。

3.网络模式的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企业可以完全掌控内部信息数据的优势,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增加培训的手段,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用在教育培训工作中,为企业职工开设一条知识共享的途径。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图书馆、在线解答平台、在线多媒体教育培训等,鼓励职工踊跃参与到教育培训工作当中。

当然,培训模式的创新一定会引起职工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在培训的时候,必须注意企业内部的培训模式不断创新的时候,还需要适当的聘请专业的专家到企业中组织和引导培训工作的进行。这样的话不但开阔了职工的视野,也提高了企业职业培训的质量。

三、总结

实践证明,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生产里的有力保障。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职工培训的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身的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创新培训的模式,不断的更新培训的内容,使得职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桐.浅谈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意义[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6):120-130.

[2]林志城.浅谈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西部科技.2011,(26):101-103.

[3]应姿.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0,(14):99-100.

9.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九

您好!非常感谢您回答此份问卷。

本问卷仅用于了解物流企业的真实数据,调研结果用作学术研究。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此次调研活动,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一、企业基本经营情况

1.企业所有制性质为:

□ 国有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民营企业

2.企业从事的主要业务为;2011年新增业务为

a.运输b.装卸c.仓储管理d.流通加工c.包装e.配送f.物流信息技术 g.物流金融h.物流地产i.物流与供应链咨询、设计 k.其他________(请注明)

3.请选择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可多选]

□ 本市□ 省内□ 本省及周边省区□ 全国□ 跨国

4.企业主要客户的所有制性质为

a.国有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d.民营企业e.事业单位f.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5.企业与客户的合作主要采取哪种形式?[可多选]

□ 签订合同□ 战略联盟□ 客户持有本公司股份

□ 相互持股□ 其他______(请注明)

6.企业与客户签署合同的期限一般为:[可多选]

□ 临时合同□ 半年合同□ 年度合同□ 长期合同(一年以上)

二、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1.企业在岗员工总人数_______人,管理人员占_______%,基层员工占_______%。□10人以下□11-50人□51-100人□101-1000人□1000人以上

2.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2000元及以下□2001元-3000元□3001元-4500元

□4500元以上-6000元□6000元以上

3.基层员工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

□1000元及以下□1001元-2000元

□3001元-4000元□4000元以上

4.企业最紧缺的物流人才是:[可多选]

□ 综合性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库存管理□ 营销管理 □ 国际物流业务管理□ 运输管理□ 特种作业□供应链设计□2001元-3000元

□ 其他______(请注明)

5.企业如何进行物流人才培训?[可多选]

□ 资助员工进行专业深造□ 企业定期组织培训□ 企业不定期组织培训 □ 资助参加社会机构认证培训与考试□ 个人参加社会培训

□ 其他______(请注明)

三、企业的基础设施情况

1.企业营运车辆的平均利用率是多少?

□ 20%以下□ 21-50%□ 51-70%□ 71%-90%□ 90%以上

2. 企业营运仓库的平均利用率是多少?

□ 30%及以下□ 31%-50%□ 51%-70%□ 71%-90%□ 90%以上

3. 企业仓库的运作方式是:[可多选]

□ 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用人工□ 以手工作业为

□ 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计算机化□ 全自动无人作业

4. 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可多选]

□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财务管理□ 设备管理

□ 订单处理□ 配送管理□ 销售管理□ 采购管理

□装配和包装管理□ 车辆监控□客户查询、管理

□其他______(请注明)

5. 企业的客户能否访问本企业的网络数据?

□ 能□ 不能

6. 企业采用了哪些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可多选]

□ EO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条形码技术□ ASS(自动分拣系统)

□ 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 RFID(射频识别)□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7. 企业未来计划投资哪些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 [可多选]

□ EO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条形码技术□ ASS(自动分拣系统)

□ 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 RFID(射频识别)□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四、企业的经营环境

1. 请对下列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因素,按照重要性程度对以下选项画√

弱强

▁▃▅▆█

因素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因素2:提高服务效率□□□□□

因素3:规范市场□□□□□

因素4: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因素5:加强物流基础设施□□□□□

因素6:推进物流标准化□□□□□

因素7:其他(请注明)

2. 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是否存在合作?

□ 是□ 否

若存在合作,其合作形式为:[可多选]

□ 签订合同□ 战略联盟□ 参股□ 口头约定□其他______(请注明)若签署合同,其期限一般为:[可多选]

□ 临时合同□半年合同□年度合同□长期合同(一年以上)

五、企业财务状况

1.企业的年营业收入为。

a.50万及以下b.50万以上—100万c.100万以上—200万

d.200万以上—500万 e.500万以上—1000万f.1000万以上

2.企业的年平均利润率为___;年平均增长率为。

a.亏损b.1-3%c.3-5%d.5-10%以上e.10%以上

3.2011年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可多选]

□ 物流有效需求不足□ 市场竞争□ 运营成本的变动

□ 外汇汇率的波动□ 国际金融危机□ 其他_____(请注明)

六、企业的前景预测

1.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本企业的规模将

□ 快速扩张□ 缓慢扩张□ 基本不变□ 缓慢减少□ 急剧缩小

2.企业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有哪些?[可多选]

□ 降低运作成本□ 优化业务运作网络□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市场营销□ 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 提高员工素质

□ 与上、下游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3.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 是□ 否

10.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的调查问卷 篇十

1.您的年龄()

A 55岁以上 ;B 65岁以上; C 75岁以上

2.您目前居住地()

A城市中心繁华地;B城乡结合部;C远离城区的农村地区

3.您现在的居住情况()

A与子女一起居住;B与老伴单独居住;C自己独自居住;D其它居住情况

4.您与子女的沟通方式()

A见面拉家常;B主要是电话沟通为主,较少见面;C偶尔电话沟通和见面;D几乎没有沟通;E无子女

5.您觉得自己最需要子女给予哪些哪方面照料?()

A经济方面的支持就够了;B生活起居方面的照料;C精神生活、心理方面的交流

6.您认为老年人再婚的原因有什么?

A解决收入来源;B解决起居照料,减轻子女负担;

C寻求精神寄托,过个幸福晚年;D其他

7.您对老年人再婚持什么样的态度?

A支持; B反对; C不支持,不反对

8.您现在觉得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便?()[多选]

A 交通方面;B 就医方面;C 心灵空虚方面;D 社交方面;E社会保障方面;F 其他

9.您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有哪一些?()

A与家人联络感情;B与周边朋友联络感情;C自己的精神修养(包括读书、读报等)

10.您对自己目前的精神生活满意吗()

A非常满意;B不是很满意C对精神生活没有什么感觉

11.您认为物质生活更重要还是精神生活更重要()

A物质生活更重要;B精神生活更重要;C一样重要

12.您了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吗?()

A 了解大多数内容;B听说过,具体内容不知道;C 完全不了解

13.法律规定“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您认为这样规定合理吗?()

A非常合理;B不太合理;C非常不合理,应该取消

14.您现在最希望得到什么服务:()[多选]

A心理服务B医疗护理C饮食保健 D娱乐休闲E代做家务 F其他

11.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十一

关键词:珠三角 会展 人才需求 服务业

国务院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明确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提出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在会展业发展上,提出“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扩大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在物流业发展上,提出“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在旅游业发展上,提出“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纲要》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目标为: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现代会展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但日益成为全球信息交流、技术进步和商品交易的重要载体,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服务产业,出现了高速的增长。目前中国会展产业的规模日趋扩大,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知名展会。根据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中国将成为新的会展经济大国,国际会展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中国举办。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每年以20%-3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面对会展的快速发展,今后几年内,我国会展市场需要的人才,只估算其中的会展设计人员也将达 200万人以上。广州会展人才需求在20万以上。据调查,广州会展人才岗位主要集中在会展策划、会展物流、会展营销、会展设计及会展服务上,近几年尤其以展览会、节事活动的策划、推广人员需求量大。

中国会展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全国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大连、深圳、青岛、南京、厦门、宁波、昆明、成都等为区域级的会展城市,其他为“地方性会展城市”的相互协调、各具特色、三个层次的会展经济发展格局。中国会展业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会展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对高职和本科会展人才的态度评价及会展人才培养需求等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从会展企业基本情况来看,目前珠三角地区会展企业主营业务仍集中在国内展览主办及承办方向,但有向境外办展办会发展的强大趋势。多数企业集中在10-100人,注册资金在20-100万的中小规模。今后,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会议、节庆策划组织和服务、境外展览及代理、网展等将是会展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向,由此大型的会展集团公司将日渐涌现。

2. 从企业会展人才需求情况来看,目前珠三角地区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基本满意,基本通过校园招聘会及人才市场招聘会中获得人力,与相关院校校企合作状况良好,但缺少会展营销、现场管理等实操性技能人员,未来对会展人才的需求空间仍较大。

3. 从高职和本科会展人才的态度评价来看,高职会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供需不平衡,企业对会展人才的工作态度和是否有行业经验成为人才选择的关键。但高职会展学生技能水平相对于本科生较强。

4. 从人才培养内容的需求来看,珠三角地区会展企业管理者认为工作责任感、沟通和公关能力、会展营销、会展物流相关环节是院校培养会展人才的重要内容。

针对此现状,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以下建议:

1. 加强校企合作,创造人才输送和培养的行业平台

目前众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已经非常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的合作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如企业制办学、企业班、邀请企业经理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践、观摩、企业经理行业讲座等。这让在校学生提早接触企业,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会展专业培养都重视会展会议策划和展会设计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所学专业知识的核心也是策划能力和设计能力。因此,在现有的校企合作形式的基础上,院校应该创建多种学生能够运用技能、实际操作的平台,如创建专业学生工作室、学生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有更多的属于他们的平台来实践。这不仅满足了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满足了企业所需要的行业经验要求。

2. 重视素质培养,结合行业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一直是国内院校所重视和强调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生源问题决定着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效果,本课题提出结合行业背景,从提升行业职业道德感来加强学生的素质是较好的途径。会展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从始业教育、专业作业团队、综合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合作项目、职业技能考试、专业比赛等方面,营造职业工作氛围,创造职业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团队作业中,重视工作责任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水平,同时也能让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

3. 训练精湛技能,迎合行业需求

部分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学生不受“市场”欢迎,就业难,很大原因是所学专业方向的技能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或学生就业观念不正。调查显示,会展企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为何仍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本专业的工作,是企业“宁缺勿滥”的找人态度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师资上加强会展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积累会展实践经验才能传授给学生更专业的技能。其次,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加强实践环节,聘请行业教师指导学生专业技能,以集中学习和分段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承担或参与相关的展览和会议策划与组织,发展学生的服务和销售水平,将产、学、教融为一体。最后,根据学生的条件、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提升会展营销、会展服务、会展物流以及策划水平。

作者简介:

12.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十二

近年来,南京市特殊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盲人学校1所,聋人学校4所,培智学校(中心)6所,兼收聋哑儿童和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普通学校附设的辅读班3个。

目前,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初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教格局。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南京市玄武、白下、秦淮、鼓楼、建邺、溧水等区、县被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县)的称号、白下区还被确定为全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实验区。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多年来,南京市在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发展:

1. 投入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1)近几年,南京市政府市教育局投入400多万新建市聋校学生宿舍和食堂及聋儿语训中心,投入2 700多万整体新建市盲人学校。又投入300多万解决两校内部现代化教育设施配备问题。(2)设立了特殊教育设施专项资金(每年20多万),帮助各特殊教育学校增添设施、改善条件。(3)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企业、社会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也逐年增加。

2. 为特教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政策陆续出台。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津贴,1997年在全省率先把特教津贴从15%提高到教师全额工资的25%。(2)提高班级办公经费的标准,由原来每班每年500元提高到2 000元。(3)提高助学金标准,由原来每生每月10元提高到每生每月20元。(4)从2002年起对考入高等院校、大专院校的残疾人进行资助。考入高中的残疾人可得到市残联2 000元的补助、800元的奖励;通过高考考入大专院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的残疾人,市残联补助4 000元、奖励1 000元;对考入高等院校研究生的残疾人,补助5 000元,奖励1 000元。

3. 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增加,教师素质提高。

建设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好特教的关键。通过坚持抓“师德”,抓“培训”,抓“练功”,抓“评优”等方式形成一支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特教队伍。

4. 残疾学生接受高级教育需求初步满足。

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残疾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特殊教育的需求增大。1982年创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高等学府,主要承担为全国培养和培训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师资的任务,经过多年发展,学院被中国残联选定为“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1992年,南京市盲人学校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创办盲人高等教育,并于1993年9月正式开班。1997年9月,南京市聋人高中与南京金陵职业大学联办了聋人“经济信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班。

二、南京残疾人教育需求调研调查

作为2009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一项课题内容,利用部分在校优秀学生全面参与调研,成立了调研小组,并且明确分工、分配任务,掌握了一手的南京市残疾人教育需求的调研材料。

训练目标:本次调研活动,旨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锤炼自己的人身修养,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残疾人教育需求和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争取对南京市残疾人发展工作有了一个相对全面和准确的了解,为南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完整资料,也可以为我院的人才培养明确目标和规格,以适应南京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工作。

前期准备:在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准备相关工具,熟悉相关资料,了解残疾人教育需求、事业发展等方面知识。

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及实践环节:对此次南京市残疾人教育需求及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采取分系统、分层次的调研方式进行。部分同学负责对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包括学校状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需求等方面;部分同学负责对南京市各级残联机构的调研,与就职于省残联和区残联的我系毕业生协调、联系,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还有同学负责对诸如康复机构、老人院、社区等的调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调查的范围及内容,指导学生调查的技巧以及记录事项,协调学生与被调查单位的关系,如联系南京的各特殊学校、残联机构等。帮助学生解决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写成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发放100份问卷,其中残联、政府机构20份、残疾人家庭35份、各类型特殊教育学校20份、南京特教学院残疾学生25份。总体来说,问卷的分布遍及各个层面的残疾人单位,能够反映南京市残疾人教育需求方面的调查,问卷回收96份,回收情况良好。

2009年5月以后,07级学生实习,所以调查工作暂时没有启动,学生实习期间积累相关知识,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2010年开学后,学生返校,开始组织学生实施调查活动。活动计划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对本校的残疾人进行调查。大致内容包括他们对目前的教育是否满意,是否有其他方面的教育要求。可以间接的调查一下,他们高中或初中毕业时如何看待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他们的同学有多少人得到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考入高校的学生去向如何。调查毕业生对将来的打算,理想的职业,当前的教育能否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调查已经毕业的残疾学生,他们的工作状况,包括工作岗位、待遇、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匹配等,访谈他们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找工作是否有帮助,生活的是否更好。这一阶段由于在本校调研,相对会容易一点,希望能够得到美术系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阶段,抽样调查南京市的残疾家庭和残疾人,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如何,有没有新的教育需求,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等。这一阶段的调查不容易寻找调查对象和得到他们的配合,可以结合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和一些实习基地进行,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阶段,调查南京市特殊学校的设置情况,全市共有多少所特殊学校及专业特殊学校,在校生有多少,抽样调查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南京高等特殊教育状况(即本校)。

第四阶段,结合查阅网络和调查南京市残联,找到南京市残疾人数量、年龄构成状况、学历等相关信息。

三、调研分析及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南京特殊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相对于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相对于人民群众对特殊教育的高层次需求,相对于南京市普通教育的发展速度,南京的特殊教育还存在许多发展的难题和瓶颈。

1.“随班就读”的政策尚须完善目前国际上流行特殊学生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是由于条件和经费限制,随班就读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一是普通学校的教学方式、设备设施无法满足特殊教育需求;二是普通学校担任随班就读的教师无法享受特殊教育津贴;三是一些中度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带来普教管理不便和特教学校的资源浪费。

2. 特教投入保障机制亟待强化。

近几年来,南京市加大了对特教事业的财政投入,不少特殊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特教从业人员的各种津贴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市尚未建立适应特教事业发展的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许多特殊学校的办学还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教教师的津贴不够稳定,2006年南京市根据国家规定,将特教师资的岗位津贴提高到调查与分析,但是,2007年工资改革以后,又回复到15%。目前,南京市对工改前的在职教师从另外途径再发放25%,但对新教师则没有补发;而且特教教师退休后,25%无法享受,这对特教师资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农村特殊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特殊学校由于学生全部住宿,学校用于学生生活方面的费用(如水费、电费、锅炉费用等)很大。加之这些学校原有的办公费用远远不足,造成许多农村特殊学校的办学举步维艰。三是贫困家庭残疾学生的生活补贴政策需要加强,对于部分贫困家庭而言,是一笔较重的经济负担。

3. 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南京市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由于特殊学校教师编制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特教教师缺编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和福利待遇相对普通教育明显偏低,导致特教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三是由于特殊教育缺乏专门的教研、科研机构,缺乏专职的教研科研人员,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的平台和机会,导致特教师资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四是由于在评优、评奖、晋级等方面,特教教师的机会和平台相对较少,导致特教教师的成就感严重不足。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南京市特教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淑芬.要切实推进残疾人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08-06.

[2]残疾人事业残疾人教育.江苏年鉴[K],2009:5.

[3]残疾人教育指导方针.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K],2008:9.

13.企业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篇十三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企业培训需求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企业培训需求调查报告一

第一部分:培训需求调查概况

公司201X年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从201X年12月15日至201X年12月26日。参与部门为公司所有11个部门(包括叶片业务部)。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四个项目,分别为公司管理状况调查、个人工作状态调查、培训现状调查、具体培训信息。公司管理状况调查有6项,主要调查员工认为公司和各部门存在哪些问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情况,以及考核指标是否明确等问题;个人工作状态调查有4项,主要调查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主客观障碍以及个人不足的地方;培训现状调查有10项,主要有前期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方法、时间、频率等。

第二部分:培训需求调查表的统计

此次问卷统计实际数量为281份,综合管理部(17/17)、设备动力部(21/23)、党群工作部(2/2)、安全环保部(3/3)、仓储物流部(13/34)、叶片业务部(147/413)、财务产权部(8/11)、质量部(16/27)、技术部(9/15)、整机分厂(36/145)。

第三部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与总结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综合管理部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一、公司管理状况调查(单位:人)

1、您认为公司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2、您认为您所在的部门内部有哪些主要问题:

3、您能否充分了解直接上级对您的期望的工作目标:

4、您能否清晰的明确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

5、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度:

6、您个人认为将每一个员工参与培训的次数和效果纳入其绩效考核中是否合理:

由调查结果可知,公司与部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沟通、管理制度、团队精神、员工技能、企业文化践行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度一般。

企业培训需求调查报告二

员工培训是公司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也是公司提升员工素质、培育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方法。因此要开展有效的员工培训,必须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对201X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是制定201X培训计划的一项前提工作,只有对现有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善并加以完善。

201X年2月初,综合管理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201X培训需求调查。本次培训需求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纸质版》和《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电子版》,对公司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调查结果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一、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

为了有效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及可信度,综合管理部设臵了两种版本的调查,调查问卷详见附件1;调查对象为公司管理员及秩序维护队领班级以上员工。

二、调查问卷结构与内容

调查问卷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员工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员工对培训各方面的需求;第二部分主要从培训教学方式、新员工集训时间、培训侧重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训中应设臵的课程和环节五方面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第三部分为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综合管理部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共计130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基本能代表大部分同事的需求与建议。

四、培训需求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鉴于公司员工的特点,您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

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共设臵8个选项,其中员工认为拓展训练、内部新老员工经验交流等教学方式在培训中效果更佳。

2、新员工集中培训,您认为每期持续多少天为宜?

新员工集训时间共设臵7个选项,有%的员工选择15天,需求较集中。

3、您认为培训重点侧重于哪些方面?

在培训侧重点方面,共提供12个选项,根据员工需求主要集中在a、b、c、d四个选项上,其中75%的员工希望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

4、您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

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臵了6个选项,%的员工认为自身的物业专业知识不够,需要特别加强。

5、请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出培训中应该设臵的培训课程和环节。

培训应设臵的课程和环节提供了22个选项,员工选择主要集中于图示内选项,其中更以物业服务沟通技巧、质量管理及8S管理、物业法律法规、物业服务礼仪礼节、军训、企业文化等六项需求比较集中。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大部分喜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参加新员工集训时,建议时间缩短集中,在初步了解公司概况后进行岗位实际操作,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进步;相对于理论课程,员工更倾向于业务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学习;绝大多数人员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日常处理事务时经常会遇到专业难题,需进一步加强;在培训课程及环节方面,物业服务沟通技巧和质量管理课程相较其他更受员工欢迎。

五、201X培训规划1、201X培训待改进事项

(1)培训时间合理化。根据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分析,201X年的培训时间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及工作性质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培训。

(2)培训形式多样化。减少枯燥的课堂讲授,增加与现有工作项

目相关的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培训形式,以提高受训人员的参与程度和实际培训效果。

(3)培训内容实用化。职业化、专业化应是201X培训的主题,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管理人员,实操能力、沟通技巧、业务能力等培训都应列入201X的培训计划,对于专业的培训,则必须和项目、工程紧密结合,从实际管理工作中开发课程。

(4)新员工培训标准化。加强新员工的上岗培训、考核是目前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只有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员工,才能确保工作正常运作。

2、201X培训计划

14.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十四

湖南省长沙县是国际计划社区儿童保护机制建设项目试点县,为探索构建全县基于村(社区)的县、镇、村(社区)三级儿童保护机制,近日,县妇联联合星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星沙街道松雅小区为样本,开展社区儿童保护现状和需求调研,以进一步探索儿童保护服务的可行模式,维护儿童的合法权利。

孩子:打骂、忽视、孤立 这些伤害正在发生

松雅小区作为星沙最大的安置小区,辖区内有本社区儿童约余名,流动儿童约1000名。此次调查中共计收到针对孩子们的有效问卷252份,并对社区工作人员、小学老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今年上小学二年级的小轩(化名)父母都在长沙务工,他也随父母和姐姐一起在长沙生活。在家中,面对爸爸偶尔的打骂,小轩觉得爸爸更喜欢姐姐;而在学校,由于他喜欢表现、打小报告、不善于与同学相处,经常受到同伴们的孤立。

当感到不开心或受到伤害时,超过半数的孩子选择沉默或者自己解决,他们怕说出去被更多人知道,或者受到更多伤害,还有的觉得“怕连累他人,害别人担心”或“说出来没用,不如不说”。

调查报告显示,对孩子们造成伤害的因素一般来自熟人,包括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其中,同伴和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影响最大,父母责骂、同学矛盾等是孩子们不开心的主要原因。还有较大一部分孩子的不开心源于学习,比如考试没考好、作业太多、默写没有得满分等。对这些孩子而言,成绩的好坏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因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父母和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以及孩子对自我的认同等。

家长:普遍重视儿童保护 教授孩子基本常识

跟着妈妈从老家邵阳来到星沙生活的小毅(化名)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由于妈妈需独自打几份工艰难维持着日常开销,对小毅的照顾有时候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小毅在学校成绩很拔尖,然而面对妈妈的冷落,一颗幼小的心却十分敏感脆弱。“放学后我都是一个人回家自己热饭吃,打电话给妈妈时她总在忙……”说起自己的遭遇,小毅满脸委屈,眼眶泛红。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不少父母忙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这对正处于花季雨季,需要被精心呵护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丝阴霾。

但从访谈情况来看,家长们普遍还是很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或者危险,往人多的地方走” “遇到急事找警察”……在安全教育方面,家长大多会教授孩子这些基本知识。有的家长还会通过演练、游戏等方式教孩子保护自己,甚至为孩子报跆拳道班学习防身技能。

通过社区走访和访谈,调查组发现松雅小区内本地儿童遭受暴力情况不多见,而流动儿童则面临更多暴力风险。

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上半年,社区共接到两次家庭暴力投诉,都来自于流动儿童家庭,一次因为父亲喝酒后打了孩子;另一次父亲生意亏了钱,对孩子和家人实施了暴力。

建议:开设儿童自我保护课程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调查报告的`出炉为今后我们制定更加合理完善的儿童保护工作方案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与启示。”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儿童保护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需要社会多方配合。家长、学校、公安、妇联、社工组织等都是能实施儿童保护的,但目前大部分儿童在受到伤害时主要还是找家长寻求帮助。“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扩大宣传,让更多政府和社会力量及时介入受伤害的儿童,同时建立政府牵头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定期沟通协调形成长效机制。”

调查显示,孩子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一些争吵、忽视、误会等“小事”对孩子们的情绪、行为影响很大。专业人士建议,除了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事故发生,还需要增强孩子自身的抗逆力,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克服困难。此外,还可考虑在学校建立儿童保护工作站,开设儿童自我保护课程。

15.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药物流产患者417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3±6.27)岁;已婚者326例(78.2%),未婚者91例(21.8%);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4例(24.9%),高中及中专158例(37.9%),初中及以下155例(37.2%)。

1.2 问卷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一般情况、孕产史、避孕史、人流史以及避孕知识的需求。

2 结果

2.1 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

调查组中30.9%的产妇没有采取过任何避孕措施,26.2%使用过安全期、体外排精法避孕,42.9%使用过药物及工具避孕。见表1。

2.2 避孕指导的需求情况

调查组中65.2%(272例)认为避孕知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或计生机构的正规指导;30.7%(128例)认为有必要进行避孕知识健康教育;4.1%(17例)认为避孕知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

3 讨论

生殖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核心,人工流产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殖健康战略五个优先考虑之一,重复人工流产和流产后保健是生殖健康领域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2]。药物流产虽然避免了手术流产对子宫内膜的直接损伤,患者痛苦较小,但药物流产仍是避孕失败后不得已采取的补救措施,且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并不高,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发生流产不完全的现象,存在许多并发症及危害,对其今后的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将带来不利影响[3]。

尽管目前的避孕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却十分有限,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中获得,知识单一、片面。由于避孕知识缺乏,避孕的意识淡薄,对避孕药具和药物流产的认识不正确等,很多育龄妇女不能正确使用避孕药具或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造成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引起药物流产率增加。虽然有不少药物流产患者尤其是未婚女性认为药物流产和月经来潮差不多,不会影响身体和生育,所以不采取采取任何的避孕措施,一旦发现怀孕便要求药物流产,再次选择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但是大部分妇女在发生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后,还是会产生强烈的避孕意识,迫切希望接受到正规的避孕指导。此时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平台开展优质、规范的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和推广避孕知识,推广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基层的育龄妇女能了解到最基本的避孕知识和信息,同时让育龄妇女尤其是未婚未育妇女意识到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身体的危害,可以让育龄妇女意识到避孕的重要性,自愿地、主动地采取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方式。从而有效增加避孕药具的使用率和及时率,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

参考文献

[1]陈爱香,罗阳.影响药物流产病人生殖健康知识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1,34(25):3164-3167.

[2]程怡民,周猷.中国重复流产和流产后保健的现况[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5):324.

16.青少年足球培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昆明市青少年足球培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 引言

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不仅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足球教练员知识的老化,导致训练的不科学性,足球氛围不浓郁等,都是影响足球运动发展的因素。论文通过对昆明市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了解作为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让更多的人认识足球,了解足球,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激发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完善训练制度,提高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素质。

2 选题依据与目的

2.1选题依据

近年来,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匮乏,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足球未来发展的基础。足球的普及程度较低,参与训练的人数较少,足球培训体制不完善,对青少年的培训缺乏科学性,对青少年足球意识的培养不足,忽视基本技术训练,年龄及训练内容不相符合,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参加专业的培训指导较少,理论知识缺乏。

2.2研究目的

论文通过对昆明市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了解昆明市足球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足球,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激发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完善青少年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教练员的基本足球技术,完善他们的足球理论知识。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东城小学、崇文小学、果都小学、昆明一中等十所中小学学生和教练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通过走访昆明市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10所),共发放问卷调查220份,其中家长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87.5%。昆明市中小学生发放160份,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90.6%;昆明市体育教师发放20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90%。

3.2.2实地考察法:

对昆明市教育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十所中小学,队教练员和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

4 结果分析

4.1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动机分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拥有了兴趣才能促使对其产生能动反映,我国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青少年对足球运动接触较少,2014年世界杯期间,我国群众观看世界杯的人群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却很少参与足球运动,对足球运动抱着不同的态度和目的。在调查中青少年当中参与足球运动有的是为了展现球技,有的是为了释放压力,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

4.2个人情绪对参与足球运动影响的分析

在现代化的城市下,人们不免要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尤为重要,情绪对于青少年进行足球运动也是一个很关键性的因素,根据青少年调查显示,情绪对足球运动非常受影响的同学占20%,受影响占62%,一般占5%,不怎么受影响占10%,不影响占3%。

4.3个人自信心对参与足球运动影响的分析

因为接触足球运动较少,以及文中提及的各种影响因素,许多青少年对自己参与足球运动信心不够,以至于许多青少年放弃了足球运动,只观看不参与,时间一长就彻底对于足球运动没有了兴趣。兴趣不仅能够激发人积极向上,还可以帮助人们增长见识。所以信心的不足导致了徐多青少年放弃足球这项运动。根据调查,显示有信心参与足球运动的有25%,一般的有27%,不怎么有信心但想参与的有23%,没有信心的有25%。

4.4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4.4.1教练员足球素养对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影响

从昆明市青少年教练员学历来看,学历水平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练员拥有广博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足球运动的内涵和意义,能有效帮助教练员科学地、系统地对青少年队员进行训练指导。

4.4.2教练员年龄结构对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影响

从教练员年龄结构可以看出,35-45岁的教练人数有2人,只占了总人数的5%,25-35岁的教师人数共计10人,占教师总数的25%;25岁以下的人数为28人,占总数的70%;从数据不难发现,足球教练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拥有良好的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素质是完成技战术教学任务的关键

4.5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调查分析

4.5.1训练动机统计

通过调查问卷后可以看出,在这145名学生中,有65名学生说自己非常喜爱足球运动,占有效问卷的45.8%;另有80名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足球运动,共占有效问卷的55.2%。在调查参与足球训练是否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只有少数人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成绩,这部分学生占喜欢足球运动学生的36.9%。同时,还有53.1%人认为影响不是很大。对不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会发现,影响其参与动机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场地设施、学习压力大、父母反对、担心受伤、训练费用太高、身体条件不合适等。总而言之,影响这部分青少年对足球运动兴趣的原因诸多。

4.5.2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训练经费调查分析

足球训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资金来源是困扰足球训练的一大因素。很多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都显得很无助,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在调查的家长中,大部分家长需要对孩子参与足球培训支付很高的费用,对于如何解决资金来源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4.6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场地调查分析

4.6.1学校足球场以及基本的物质保障。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调查对象昆明市的10所学校,通过调查30%的学校没有足球场地,60%的学校有一块足球场,还有10%有两块足球场。但有很多学校的场地并不是很标准,属于不合格的足球场。我们还必须清楚,城市和农村是有差距的,城市和农村的训练场地设备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平衡性和设备条件分配不同。足球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正规的场地更有利于青少年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不正规的场地,会影响正常的技战术的学习。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昆明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训练队伍不科学

目前我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有18.7%是研究生学历。虽然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水平还算可以,但长时间不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

5.1.2很多青少年对足球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训练动机

很多的青少年对足球训练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训练动机。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足球训练,只有很少数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喜爱足球运动才参与到训练中。

5.1.3经费不足,设备落后

经费不足不仅是一直困扰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重要难题,我市大部分的学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问题。经费短缺的严重程度,可以说它成为了制约大多数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关键。

5.2相关建议

5.2.1提高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素质

教练员应边教边学,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快对最新最科学训练方法的掌握。吸取其他地区教练员的经验及足球运动新成果,从而更好的促进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5.2.2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通过考察学习足球运动开展较好地区,加强昆明市足球运动的普及,努力通过快乐足球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愿意投身到足球运动中来,并加强对学生周围人群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张廷安,陆煜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2-25,31.

[2]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6-108.

17.企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篇十七

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原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多年来,历经了成人教育一专科教育一本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中学体育师资为主,确切地说是以培养初中体育教师为主,截至2007年共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500多人,为沈阳市城乡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学和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据粗略统计,沈阳地区中学70%的体育教师是沈阳大学的毕业生,在其他教育相关单位也有近20%的管理人员从沈阳大学毕业。他们活跃在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的舞台上,许多人成为教学精英和业务骨干,为沈阳地区基础教育的体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真正体现了大学教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口〕的办学特色。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的转变,辽宁省、特别是沈阳地区体育教师队伍自然淘汰率与培养速度之间巨大差异的形成,中学体育教育人才市场日趋饱和,加之2004年师范类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本专业就业也不再具有优势,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本文试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和现阶段社会需求情况的调查,力争对沈阳大学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现实依据。

调查情况: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对沈阳大学2006,2007届体育教育专业169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统计,就业走向大体

有如下几个方面:

(1)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约占5%;

(2)进人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的毕业生约占30%;

(3)支援大西北、辽西北,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约占5%;

(4)从事专职和兼职健身俱乐部教练工作的毕业生约占20%;

(5)从事其他相关职业的毕业生约占10%;

(6)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约占30% o

2.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1)国家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有利于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2007年5月7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2)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颁行提出了对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要求增加,需要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同时,初升高考试、高考都将体育成绩列入升学的条件之一,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的工作来实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前景。

(3)小学实行小班型教学拓宽了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小学实行小班型教学,学校体育相对开展较好,也更容易开展,对体育教师也有一定的需求,这都使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有一定的空间。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学校定编、用人需要区教委审批等,使毕业生顺利进人学校有一定的难度。

(4)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人才需求不平衡。由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现阶段学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地区及农村,市内的需求主力则主要是民办学校。

(5)学校需求一专多能的人才。据调查,近年相关的教育用人单位在人才考核和教师招聘上主要强调:①对人才综合素质、专项技能的考核;②对人才进行理论考核(包括教育理论,计算机以及有关新课标的知识);③由过去的“说教”改为“说课”(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6)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国民收人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积极促进了健身娱乐市场的快速发展。2008奥运会后国家更加重视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深人发展,社区体育、休闲体育、户外运动、登山运动等越来越受广大群众喜爱。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日趋多元。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等,急需一定数量的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健身操、健身舞蹈、器械健身、游泳、小球、武术、散打、贻拳道等)和科学指导能力的专职或兼职健身指导员及社会体育人才,这都为我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总结与建议

1.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规划、完善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建立较为科学的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将是今后专业建设的重点。

(2)加强教材建设。一方面要抓好主干课程的大纲和教材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确定选修课的数量和范围,界定选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制定开课计划,同时大力加强选修课教材的建设。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充分论证确立5-6所中小学和1--2个区教育局体卫艺科作为我们长期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同时逐渐扩大基地范围和数量,确定本专业社会实践挂牌基地。充分利用校内、中小学、社区三级实践基地,从大一开始,有计划安排教育见习、裁判实习、专项训练、教育实习和健身指导员实习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施。同时加强教师在校内外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能力。

(4)规范教学文件,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监控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确定教师专业研究方向。

2.办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无论是从“体育”的角度,还是从“师范”的层面,注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遵循系统性、先进性、渐进性等原则,构建以培养体育教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支柱,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基础性,注重实践性,加强实用性,以师范教育为本,培养学科内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选择就业、创业之路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练好内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身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锻炼自己,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内容,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同时,将教育教学实习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院毕业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保障。

(3)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自主创业教育,使学生提高创业意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4)大力支持和引导文化基础较好的同学考研,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考研学校,给予咨询和指导,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上一篇:fedex报关委托书下一篇:炊事人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