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2024-10-05

《阅读与经典》读后感(共15篇)

1.《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篇一

阅读经典读后感

梨花开满山凹 作者:林莉(江西) 现在可以闭上眼,听梨树林从山凹传来颤抖 密语 哗哗――哗哗哗―― 一夜之间,它们笃定要和我共白头 这是春天推出的一场盛宴 一匹匹小白驹怯怯地出场 挤满十里长的山凹 这漫无边际的汹涌,无助的汹涌 捷克诗人塞弗尔特说:诗首先应该具有某种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林莉的这首诗读完,我想,我情感里最隐秘的部分,我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并开始微微疼痛了。 很多时候,诗歌带来的这种疼痛感让我迷恋,让我深深地陷入其中。我相信在我目前的世界里,只有诗歌,可以这样地唤起我对生活的爱,对那未知的、一切神秘生存的事物的爱。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诗人用她的敏锐,听到了那神秘的事物-----山凹里梨树林的颤抖和密语。开篇让人的心,紧紧地,小心翼翼地悬起来,并侧起耳朵,跟着一同聆听。这样开头很扣人心弦,也将视角敞开来。一首好的诗,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完美的呈现,它应该在呈现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那种内敛的,深沉的,饱满的情感,而且在衔接和转换上做得自然,天衣无缝。本诗的作者这一点做得很好。在后面的几句里,她运用隐喻,形象地展开了对山凹中的梨花开放的描述:共白头,盛宴,小白驹出场,挤满山凹,在她的叙述里,我感觉到了欣喜,热爱,这些如同梨花,不断地扩展,蔓延,无边无际。不得不说,诗人对抽象事物的把握能力,令人惊讶。诗歌读到这里,作者笔下那神秘的事物,也令人深深地热爱和向往。 诗如果到这里打住,我们可能只会停留在这种欣喜里,并在读完之后很快忘掉它。因为所有的文字,只有悲剧,只有遗憾,只有绝望,才会打动人心。而诗歌,当它艺术地表现出纯粹的欲望,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它才会令我们的`心,深深地眷恋,和隐隐地疼痛。本诗的作者深谙此理,在最后一句,她笔锋一转,“这漫无边际的汹涌,无助的汹涌”,一下子把我们的心,再次紧紧地揪了起来。这个无助,是花开得烂漫的无助,是生命一往直前的无助,还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助?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捕捉到,这一句里,有真意,有大美,有无尽的联想。 诗人藏隶说:现代诗人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重新协调诗的秘密与现实的关系。我觉得,本诗的作者出色的完成了她的任务。

2.《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篇二

当下, 经典阅读到底该怎样行走, 才能既传承五千年的民族灿烂的文化, 又体现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照, 更有对儿童本身的尊重呢?今日课外阅读对经典阅读的回归, 又该怎样避免走向盲目与自闭的旧途呢?

一、经典阅读的原则立场

学校是儿童学习的场所, 我们提倡的经典阅读是必须面向儿童的阅读。因此, 从儿童出发, 小学经典阅读才可能沿着健康的路径前行。所以, 小学经典阅读的原则与立场, 且以“儿童立场, 中华情结, 世界眼光”来概括。

怎么理解?只有儿童的, 才是教育的。经典阅读虽然面向更多的是过去的文化传承, 但是放弃了儿童立场, 就背离了教育的规律。儿童立场是指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从儿童的兴趣出发, 阅读的内容考虑儿童的可接受的程度, 阅读的方法是儿童能够掌握与应用的。中华情结是指诵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背诵一篇篇典章诗文, 进行语言的积累, 更要在诵读的过程中, 种植民族的基因, 即传递中华文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世界眼光是指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 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 对多元文化采取接纳的态度。经典既包含中华文化的经典, 也包含异域文化的经典。

先看如何实现儿童立场?举个例子吧!在阅读课《有趣的汉字》上, 教者从网上找来了一些汉字画, 从中国的汉字入手来介绍中国的文化。“鱼、鹿、羊、牛、舟”中国象形文字赋予艺术的美以及会意字所包含的智慧的创造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 老师给孩子介绍仓颉造字的传说, 介绍古老的汉字是活的汉字, 让孩子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然后给孩子们猜字谜, 介绍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 比如说歇后语, 比如说找来有趣的汉字注解等来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兵对丘说:兄弟, 踩上地雷了吧, 两腿咋都没了?”并且让孩子尝试创作这样的汉字趣解。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而且这些历史不只是写在书上的文字, 还是可以感受到的活生生、生动有趣的存在, 以此产生对于传统的文化的亲近感。

自然, 更多的是带领孩子读童谣, 读神话传说, 读寓言故事。因为课堂的引导, 孩子们会注意到每天教师会带着不同的书籍走进课堂。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当教师无法一一满足时, 内心的渴望促使他们自己阅读。于是不知不觉中, 孩子们走向一本又一本打着中华民族烙印的书籍。在自我阅读中, 孩子们也在不断吸收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质。在不知不觉中, 他们的血液中就会种植下民族的基因!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是我们的追求。在教育中应该播种中华民族的文化种子, 宣传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但是又不能走进文化自恋或者种族主义的怪圈。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内容的安排, 让学生接触到外国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欣赏, 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一个概念——尊重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如果在儿童时代就让他们接触到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并且接纳它, 那么长大的儿童才能对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都会尊重, 并怀着敬畏的心情欣赏。世界眼光就是说要有不仅看到中国, 而且能看到世界的眼光, 并且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华的文化。小学阶段也许儿童认识得不会那么深刻, 但是小学阶段播下的种子必须是有良好基因的种子。

小学经典阅读要承载这种使命。因此, 在课外阅读课上也要介绍异域的文化, 古希腊神话, 普罗米修斯盗火, 潘多拉的匣子, 诺亚方舟等等也都进入孩子们的视线。在亲身的体验中, 孩子们美好的感觉伴随着产生, 愉悦的感觉, 会使他们体验到古希腊的文明也同古老的中国文明一样美好。伊索寓言, 格林童话, 外国的绘本, 这些带着鲜明的文化烙印的作品开拓了孩子的视野, 也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滋养, 让他们感到世界文化的绚丽多彩。

国学经典、古代诗文、外国名著应该都是经典阅读的范畴, 都应该让孩子有机会阅读。

二、经典阅读的环境支撑

儿童阅读是需要环境支持的。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有利于儿童阅读经典的软环境。

阅读从教师开始。教师的阅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很难想象一位不读书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传授经典, 必须阅读经典。教师阅读首先要解决国学经典给养不足的问题。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 多读一点、多背一点, 懂鉴赏方法, 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假期教师的作业就有经典背诵的内容。其次是儿童文学作品。每位教师的成长经历不同, 幼年的阅读经历也不同。但是作为儿童阅读的倡导者与指导者, 对儿童文学必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儿童的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教师必须阅读的内容。

阅读有课程保证。经典诵读课程应该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 对上文所说的三个部分的内容学校在课程计划中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 教师定时间、定内容的指导, 期末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估, 在学校校本课程报告书中又呈现。有目标, 有实施, 有评价, 引导学生对经典阅读由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得到保证。

阅读由活动推动。儿童在活动中成长。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方法的领悟, 语言素养的提高, 精神底色的着力需要丰富的活动来支撑。从学校层面活动主要是精心策划读书月的活动, 评比读书之星, 作家进校园, 课本剧展演, 自制绘本评比等活动开展, 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书籍, 感受读书的快乐与幸福。更多的是班级开展的活动, 每日午间阅读, 经典诵读比赛, 讲故事比赛,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演讲, 每周一诗, 流动书屋, 班级图书大家读等都是班级自创的活动的载体。这些活动把儿童推向前台, 让儿童的阅读成果在同伴中分享, 促进阅读活动向纵深推进, 并且持续不断地激发阅读的动力。

阅读向家庭延伸。除了学校的引导与推动, 家庭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教育改变世界, 我们的改变就从家庭开始。我校的学生每天都有一项作业, 就是每天阅读半小时, 并请家长记录书名与时间。这项作业坚持贵在让儿童阅读有兴趣, 阅读逐步走向意志阅读。与此同时, 积极推动书香家庭的建设。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让孩子把阅读当成必然的事情, 真正实现“让阅读成为习惯”。每年评比的优秀家长, 感动汉江人物, 晶莹水滴, 毕业时送给毕业生的礼物, 都是赠送书籍。书, 成了学校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无声的行动都向家长传递一个信息:书籍, 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

3.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 篇三

摘要:本文探讨了经典阅读和实践活动这两种教学方法。前者是许多专家学者开出的良方,旨在将学生之“思”导向本源。后者则探索以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趣,在“做”中“学”,强调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经典阅读;实践活动

甘阳先生最近几年旷野呼告般地倡导实行“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他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要把从民国以来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走‘中西并举的道路,……使中国大学成为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并进一步强调通识教育并非意味着我们能开出上百门的素质课,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来推行通识教育?

曾获哈钦斯杰出贡献奖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斯特劳斯似乎为我们指出了极好的路径:“我头脑中的改革方案较少注重教学科目,更关注教学重点和方法;能够扩展和加深理解力的教学就应该鼓励,不能鼓励那些最多也只能带来目光短浅的和无原则的效率的做法”。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甘阳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授课,都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在借鉴他们的经验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己的尝试。因笔者主要参与的是通识教育人文学科的改革,故以下仅就这方面谈谈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感受。

一、选择经典,引导阅读

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关乎人的灵魂,旨在养成高贵的气质和塑造卓越的品格。在这一点上,即便是非常实用的杜威,也毫无疑问地强调“教育是心灵的塑造”;即如斯特劳斯所言,它应该“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唤醒个体的内在自由和卓越。但由于我国大学多年的实用性、技术性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绝非意味着品德和人生理解上的长进”,而仅只是“技匠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成为洞悉机械构造的工程师,精通商战技巧的经理,娴熟掌握法律条文的律师,但往往摆脱不了沦为‘残缺人的危险”。

在德性的化育方面,“没有比阅读古代经典更好的开始了”。这是斯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身体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许多著名学者为通识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为了“摆脱专门化带来的狭隘”,我们的许多素质课程“对诸如普通文明课程这样的事物的浅薄化,将所有民族在经济、科学、艺术、宗教和政治所有方面的历史恰当地比作无休止的电影,以有别于挂满图画的画廊。由此提供的辉煌场景,最好也不过是令人兴奋和愉悦的,却并非具有启发和教益。希罗多德的一百页——不,十页著作,也比按我们时代统治思想所著众多的作品更能把我们引向‘一和人类事物多样性的神秘统一。”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重镇,芝大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瞄准“大书”,这也是它在深厚的学养方面异于美国其他大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去解读经典,一般说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权威并因此对我们这个时代施展威力,而是因为它的内容依然吸引我们。”“这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归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人是一种历史的动物,从内心深处,他需要记忆,需要溯源。在无数次与本民族的精英在本质的深处交流对话之后,他才会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他也才会在如此纷纭复杂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校通识教育的改革首先以大学语文为切入点。《大学语文》精选的那些经典篇目传达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文素养和智慧,这里有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认同的记忆保证和情感纽带。我校将原来的每学期54课时增至72课时,把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如何涵养学生的良知与责任、尊严与使命;如何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化育学生的精神气质。然大学语文课程的时间、容量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大学语文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包打天下的情况,我们以大学语文为基础,借鉴复旦大学的三个模块(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开出系列人文素养课程。《大学语文》的教材定位也是在经典阅读上,我们选择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教材,其编写体例就是精选历代经典篇日(此为“经”);然后按照先秦两汉这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串引(此为“史”)。这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甘阳所力倡的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当然,这也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经史传统。

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安排在大一,全校必选。大学语文以一篇篇经典带领学生穿越历史的幽谷,艺苑摘花,珠海拾贝,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同时,这也牵涉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在教学中,教师不只限于对大学语文篇目作字面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穿透和把握语言背后所蕴藏着的微言大义,展现恢宏深厚的文化背景,体现一个“大”字;并将其与当下的生存境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困惑等联系起来,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如何从历史演变而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自我认同的?我从哪里来?我的内心渴求什么?什么是我存在的根基?

由于有原典的引领,大学语文就不同于概论通史一类的课程,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品感受文明传承的脉动,时代精神的变迁,对民族文化精神有个总体把握。并在其后的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系列课程中,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好的经典系统研读。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目前拟推出的经典阅读课有:论语导读、老庄选读、唐诗鉴赏、宋代婉约词选等十门课程。

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通识教育绝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它更多是怎样教学的问题。

所谓学者,“觉悟也”(《说文》),“以觉所未知也”(《白虎通·辟雍篇》)。所谓习者,“鸟数飞也”(《说文》)。故学生学习并非只是到课堂去听课,学习还有一个“觉悟”和“练习”的必不可少的程序。亦即杜威先生所倡导的“从经验中学习,或者说从做中学”。赫胥黎也明确表示那种“仅仅在课堂里进行教学,而当学生离开教室之后就撒手不管并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体制”是不适合学生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小班制,因材施教,互动式教学,有讨论,有比较多的阅读,有在学问上“通识”的老师,打破学科间的限制,用较多的可以让人变得比较聪明的办法来教学,在教学中不管上什么课程,学生都会变得有“通识”一些呢?

(1)激发兴趣,互动参与。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自我表现,我们就安排一些实践环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即兴演讲、改编剧本、组织表演、诗歌朗诵及辩论比赛等。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话剧表演。我们组织学生改编、

表演和评论《史记·垓下之围》。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围绕项羽、刘邦、虞姬及众将士的价值选择及历史命运,思考司马迁及汉民族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反思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应当做何种选择。他们反复讨论,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修改剧本。演出时因陋就简,自己制作道具,制作PPT。有些班级甚至到外面租来戏服,自己拍照摄像,把演出过程制作成光碟。同学们还说,在排演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到了《诗经》时代那种“群”的快乐。

诗歌朗诵也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他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歌,反复诵读,挑选配乐,制作背景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于2007年底组织了首届全校性诗歌朗诵大赛。2008年又组织“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筛选,选出15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经过一个暑假的艰苦训练,于2008年9月参加云南省初赛,我校选手有3名脱颖而出,进入云南省赛区复赛,两名获得优秀奖,1名获得二等奖并被推选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入围奖。同学们在诗歌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了灵魂。

(2)注重训练,培养能力。理想的大学“所呼吸的空气将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诚实的激情,因为这是比学问更珍贵的财产,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更高尚的素质。”所以教育活动应当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心理及当下的现代性问题,让学生随意抽签,每个同学就所抽到的问题即兴发言,老师再对之进行点评。除此之外,还围绕着“何为自由”、“屈原之死”等主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同学们踊跃发言,甚至课后还在发短信给老师继续讨论。这些实践环节在把学生之“思”导向“本源”的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则贯穿在经典阅读赏析及读书笔记的写作当中,当然,同学们也可在读书笔记中与老师讨论他们的疑惑和思考。

这类实践活动重在参与,重在思考,学生们非常喜欢。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从多个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进了通识教育的实行。

(3)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所谓“教”者,“上所行,下所效也”;所谓“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说文》)。教育是要使学生先做好一个人,所以赫胥黎认为:“许多价值必须同道德的影响联系起来——道德的影响同理智的影响一样重要。”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与学生有很好的交流与互动。在举办全校性的大赛及培训中,学生得以同老师朝夕相处,礼貌规矩,为人处世,知识学问,都能在老师的所言所行中习得。言传身教,言传的同时亦施“不言之教”;这使人想起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的传统式书院教学。这种教育“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密切交往”,它有着“心灵的交流,人格的影响,性情的熏陶,精神的吸引与传递”。德行的教育从来都不是靠说教能有果效的,在这个领域,榜样的潜移默化是“不言说”的言说。美好的德行是“集义生焉”(《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上行下效,养子作善,此即为“教育”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归根结底,通识教育的要旨并不只是要文科的学生懂点科学,理科的学生识点文学艺术,而是体现出某种大学的理念。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让我们用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先生的话作结:“是培养自由人。”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指人能不受任何外在限制,可以为所欲为之意。它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密尔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individuality)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说到底,更接近苏格拉底那种终其一生,不断对人该如何活着,该如何活在一起这些根本问题作出反省批判的人……人的高贵(如果有的话),系于人有这种自我的价值批判意识……这种意识愈得到发展,人愈自由。而人愈自由,才愈能知道自己想过什么生活,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天空海阔,也才愈能对既有制度作出反思,并令一个社会变得更多元丰富健康。”

[本文是云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定位与商业灵魂的现代拯救”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理念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2][5]斯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A].刘小枫,陈少明.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小枫等.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2005(1).

[7]陈嘉映.作品·文本·学术·思想[J].云南大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8]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缘起[A].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A].大学文库(第一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姜文闵.杜威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评介[A].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钱理群.大学应该成为“精神圣地”[J].天涯,2008(5).

[1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A].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经典阅读读后感1000字以上 篇四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孤女——简.爱,年纪幼小,父母双双离世,由她的舅妈抚养,可舅妈心狠手辣,害她处境极差……被送去了可怕的孤儿院!可这位女性在今后那危机重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强、勇敢、执着,遇到困难总是想尽办法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无论是独自在夜里的红房子,与好朋友海伦告别,还是和罗切斯特先生站在婚礼舞台上……都是因为她那种不朽的精神,使她摆脱了孤独贫穷生活,得到了幸福。

书中有一句话曾经被无数人引用过,也让我印象深刻: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富有,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离不开你一样,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或肉血之躯同你说话,而是用我的灵魂同你说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彼此平等地站在上帝脚下,本来就是如此!

读了这本书,我流了很多泪,心里默默地想:简那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她那明确、坚定地追求女性在社会上尊严的个性把我深深地感动了。虽然她没有任何亲人,没人富裕的生活,但她有珍贵的生命!有珍贵的心灵!有可贵的精神!简教会了我,只有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简还教会了我,遇到困难要有信心去面对,学会自力更生。难道我们的人生道路会一帆风顺吗?不,我们和简一样,人生道路总是曲折蜿蜒的!啊!简,你是多么的伟大!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5.阅读经典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篇五

课堂回顾:

在孟子《鱼我所欲也》教学中,我疏通完字词,翻译了课文。布置孩子们写读后感,强调是自己的感想,强调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腾出第二课时交给孩子,让他们交流读后感。效果出人意料:有学生不同意“舍生取义”说应该“见义智为”等;有学生则联系西安保安徒手接坠楼女子,可谓“舍生取义”;也有人盛赞孟子演讲的能力,排比句气势磅礴……如此种种感悟,互相碰撞,理解渐深。我在课堂上,适时发言促进思考,下课铃响,言犹未尽。

课后反思:

为了让这个经典——《鱼我所欲也》走到孩子心里,做过很多尝试。但往往最好的结果只是学生背诵过全文。

而这次写读后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写读后感,留够了时间,准确了语言,避免了口头发言造成的低质量倾向;更重要的是写读后感学生发现经典与自己的现实如此之近,不再敬而远之。课堂交流读后感,实现了以经典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真正的对话。让经典文本成为了孩子的共同话题。这次尝试也让我和学生认识到经典果然没有过时,常读常新;认识到经典不只属于专家而属于每个人。这不正是经典不死的真正原因吗?

2015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有篇短文叫《为什么不读经典》,让我记住了马克·吐温一句话,“所谓经典,就是大家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说得多好,非为大师怎能把名著的尴尬,讲得如此惟妙惟肖。

如何让经典不再尴尬?让我们特别是让学生亲近经典?

九年级有篇课文叫《香菱学诗》中香菱读到“渡口与落日,墟里上孤烟”,记起来那年她们上京来的情景,解了诗的妙处。被宝玉笑赞已得“三昧”。

三昧,就是事物的关键:可见阅读的`关键就是要联系实际。

北师大郑国民教授谈阅读教学时说“珍视学生独特体验”。阅读经典不是我们教师把经典的经典解读灌输给孩子,直到有一天他们把这些下载到试卷上或原封不动地告诉给别人。诚如是那不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还要是草吗?如果真如此这是在架空经典。

6.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篇六

第二篇是《曾子避席》,我的感受是求学的态度要端正,像茶杯一样,只有自己的位置低,茶壶才能给你倒满水。

第三篇是《孟尝君请学》,我明白了对老师要尊敬,这是一个学生对待给自己传授知识和道理的老师的最基本的尊重。

第四篇是《隔篱偷学》,我懂得了不能因为经济困难就放弃求学,要像贾逵一样,求知若渴,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7.《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篇七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所共识。相比10多年前,阅读大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式书籍海量出炉,阅读渠道花样迭出,碎片化、快餐式、作秀式的阅读非常普遍,民众的阅读水平并未明显提升,反而容易陷入“信息紊乱”“知识打架”的迷茫。

以我校2015届416名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90.78%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应该多读书,68.5%的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78.3%的学生和家长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书进行阅读;62.1%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56.2%的学生没有读书动笔的习惯;48.2%的学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阅读品位不高,阅读方式随意,阅读效能低下,是目前初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二、归因分析说明

首先,语文课程缺乏经典阅读的明确目标。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指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而教材编制往往把“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对庞杂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使用,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课文’”。从书中列举的各国课程来看,“定篇”就是所谓“经典”,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要求(甚至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内涵。我国现行教材没有明确的“定篇”与“例文”“样本”“用件”的区分,也很难给学生(甚至老师)明确的指示:什么是经典?该如何亲近经典?如,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中华文化经典——唐诗宋词,只是散落于一些单元的“诵读欣赏”,并无具体教学要求和统一的达成标准。学生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缺乏必要的、深入的认知,更遑论以此涵养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

其次,教学的功利性使初中生经典阅读空间受到挤压,这里的“空间”包括阅读的内容与阅读时间。为了有效应对考试,教材或大纲规定或推荐的名著阅读遭受不公的处置:考试范围内的名著被一些老师根据考试形式进行过滤、重整或压缩,变成了毫无营养的速成饼干;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就被直接忽略。古诗词的命运更糟糕,中学生对大纲规定的五十多首之外的诗词知之甚少。调查中接近三分之一学生经典阅读材料的唯一来源是书本。教育者、学习者、家长心里的功利主义倾向直接影响了经典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致使阅读经典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被投入大量习题的训练中,从而忽视了对经典的阅读。

第三,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调查显示,家长对书籍的购买大多是“慷慨”,为孩子买了许多书,但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大多数家长不甚了解。老师也对阅读提出了诸多要求,但大多“凝神”于考试篇目。至于更广泛的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奉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放牧态度。在学生那里,更多的表现为“兴趣阅读”“逼迫阅读”,阅读范围的无序状、效果检验的随意化、阅读氛围的缺失性使学生的阅读品位难以提升。很多学生的阅读感受令人费解:读了很多书,但没觉得有什么好。

三、指导策略探究

本人与课题组经过研讨,形成如下共识:(1)做好阅读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加强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唤醒”平台制度。(2)完善适合初中学生的经典阅读范畴选择。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的阅读兴趣、精力、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其阅读范畴显然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斟酌、筛选的,有条件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编选进入校本教材来实施,大而化之的确定一些阅读方向显然是很难让经典阅读的构想落到实处的。(3)应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对每个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阅读差异,但也应该能找出阅读共性,形成普适性指导原则与策略。同时,这些策略应该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可修正和可传承的。

(一)习惯先行策略

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效进行经典阅读的先行性基础工作。

第一,持续大量阅读。梁启超曾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说到:“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而读书习惯的养成实在有赖于多读书。每天规定学生阅读的书目、章节、时间,并用读书笔记和演讲的方法进行检查,便于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

第二,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这样就既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又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可以读到更多的书。古典名著,古诗文等,宜精读,每日指定某时刻去读,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再读别部,对原汁原味的经典形成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手眼并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做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专注,心无旁骛的进入经典阅读的世界,沉浸其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想抄录的随读随抄,想批注的立即点评。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一些善于做读书笔记的学生,读完一本书,便有了一部独创性的批注和评论。脂砚斋评注石头记,金圣叹评点水浒,也不过此道。

(二)点面纵贯策略

从一个节选片段出发,关照整本。如以《智取生辰纲》一篇为教学原点,以“智”字为切入口,读透“生辰纲”一节中众好汉的智慧,并由此篇中吴用和其他众好汉的“智”以及杨志的“智与滞”,迁延辐射整本《水浒传》。

从一篇文章出发,关照一个作者。八上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只有短短84字,有几位老师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读苏轼的黄州词、前后《赤壁赋》,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读84字背后的沉重苦难与自我磨砺,而后84字中的超然豁达、感慨幽微便有了鲜活的形象,一代圣哲的精神淬炼也化为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年轻的心灵。

从一个主题出发,关照一类文本。如九年级文言文阅读,我们归类为“劝谏篇”“现实篇”“山水篇”进行横向比较,并延伸至课外经典著作选读。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三篇为基础阅读文本,比较臣子劝谏君王的几种不同方式,获得对人物形象、表现艺术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前提下,推荐学生选读《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文化经典中的名篇,拉近了初中学生与古代经典之间的距离。

(三)诵读体验策略

苏教版初中教材6本书里,编入课文和诵读欣赏的古代诗词有60多首、文言文有近30篇,相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来说,实在微乎其微。加之苏教版教材小学阶段几乎不涉及文言文,古诗文的学习也仅停留在读读背背,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较差。在记忆力最旺盛,语感最敏锐的年纪错失了和古典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实在可惜。为此,我们精选一定量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补足教材的缺失,把学生的兴趣从纷繁驳杂而又泡沫频起的快餐式阅读引向丰厚文化积淀、怡养性灵情趣的经典诵读上来。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诵读指导,在美读、朗诵中感受古典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建立经典诗文背诵晋级制度,通过“记忆之神成长记录”强化学生诵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古代神话、成语故事到历代名家散文,一篇篇人文与艺术并蒂齐辉的诗文改善着学生的阅读口味,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层次和能力,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学生的心理,美化着学生的精神空间。

(四)读写结合策略

将写作贯穿于整个经典阅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拉近经典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阅读指导仅仅局限于对这些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写作特色的理论分析上,却很少将其优点当作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其实经典皆是精选出来的、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写作技巧上、文章的谋篇布局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典范。所以我们将经典阅读终极目标指向活用,尽量让学生在写作上得到一些收获,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后的思考。比如教《冰心诗三首》时,让学生模仿《纸船》另选一事物,表达母爱这一主题。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写出了一些略具诗味,比较感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看似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纸船》,但却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借由课文这一媒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无形中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五)平台共享策略

由于初中生各学科课程日渐繁复,课堂上能用于大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课外阅读是实现经典阅读最重要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方面将阅读内容任务化,以作业的形式规定每天阅读内容、阅读时间,每逢小长假、寒暑假,老师还会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份“阅读套餐”,通过阅读记录、家长签字、阅读抽查、写读后感、写书评等多种强制手段进行督促;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读书会、文学社、话剧社、微信平台、班级QQ空间、流动书屋以及诗歌朗诵会、阅读笔记晾晒大赛、名著故事会、名著定级考试等丰富生动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推动阅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当然,研究探索中我们依然有很多迷茫:如初中生经典选择的标准、阅读的范畴的界定,如何做到更科学合理?如何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更多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依旧任重而道远。

8.用生命阅读与经典同行 篇八

关键词:生命阅读;自主;快乐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它有助于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接受大量的审美刺激,促进审美水平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1.营造氛围,走进书香

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开辟阅读小天地。每个月更换一次主题。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些书籍,整齐地排在书柜里,学生自发地给图书角起名字叫“翰墨书屋”,同时还选两个图书管理员进行管理。在教室后面还开辟了一块阅读小天地,小天地的地面上铺着蓝色的泡沫板,每每午休孩子们总是喜欢聚在这里享受浓浓的书味。天地旁边还张贴着学生的读书心得、读书的名人名言等。班级有了这么一个随时借阅图书的角落,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悦读”,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榜样力量,爱上阅读

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鼓吹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教师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同时努力树立班级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示范。

3.阅读课为源,体验快乐

(1)依主题为线推荐。教师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后,可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推荐课外读物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的深浅,同时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学习了《坐井观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向学生推荐《中国成语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2)依作家为源推荐。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一些作品,让学生去阅读,既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增加阅读量,如学习了安徒生《丑小鸭》后,再介绍她的《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让学生读。再次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去校图书馆借阅他的著作。

(3)依学情为主推荐。每本书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学生在閱读中不仅可以获得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生活阅历,还可以回到生活中去观察、体会和求证。学生往往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在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自然也就进入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时代,从而使认识水平和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

在这种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点星星之火会以燎原之势蔓延,一发而不可收!

二、指导阅读迷津——让学生学会阅读

1.经典阅读法

(1)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提供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2.个性阅读法

(1)“漂”读法。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体验更具独特性,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种独特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孩子全身心地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孩子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

(2)“揣”读法。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要细嚼慢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最后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也可当拿到一本新书时看到书名时先自己揣摩书中大致内容是什么,然后再去读整本书,或是当看到文本结尾时,或改编或续编。

三、阅读评价——让学生养成习惯

1.用考级制度进行定量评价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书法的考级制度可以激发学生为了达到最高级十级而不断努力练习,觉得这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够做到不断努力。所以,笔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可以采用考级的制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用表格反馈进行定性评价

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因此,光有一些定量的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对学生读书的定性的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在读书时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阅读了一本课外书以后,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感想。根据学生上交的反馈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分,并将学生分数的动态表在班级墙报中公布,以此激发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昆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现状的思考.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2):13.

[2]杨再隋.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1:205.

9.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篇九

六十多年前,朱自清写成《经典常谈》,他所说的经典,相对于儒学的经而言,是广义的: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当代学者龚鹏程在《经学概说》一文中,讨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时说:一方面是经典本身的原因,因当它具有真理,足以启发后人,故为人所尊崇,视为恒经,乃不刊之理论。另一方面,它也形成于圣典祟拜之中。在经典化及其竞争关系里,某些书虽然也很重要,但未被经典化;某些书,原亦平常,却在某一历史条件下经典化了。

先贤时哲所言,予人颇多启迪。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而言,那么经典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而影响力,应当说并不完全出自作品的自身,或者说绝对自然发生的影响力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形态、家庭、个人的素质和兴趣、老师与同学、环境以及广告等等。

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即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邓丽君唱过的《在水一方》等。

10.阅读与经典同行优秀征文 篇十

我不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唯独书,让我沉浸在那个静静享受的境界里。

曾几何时,陪伴我的是纯净的童话,它就像一杯清澈的水,飞入我心灵的殿堂。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丑小鸭,善良的灰姑娘……看着看着,就觉得仿佛会身临其境。看到白雪公主被恶毒的王后欺骗,我很想悄悄地告诉她真相;看到丑小鸭被抛弃,我会为它默默地伤心流泪;看到灰姑娘与王子一起跳舞,我会开心地微笑。这些美丽的童话,成为了我人生最初的启蒙老师,让我认识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也带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

曾几何时,陪伴我的是经典的名着,它就像一杯浓郁的咖啡,带我进入了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机智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看到唐僧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我也好像和他们一起与妖怪斗智斗勇过;看到诸葛亮用自己的机智成功向曹操“借箭”,我不禁感到钦佩,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神机妙算;看到黛玉与宝玉一起作诗,我不禁拍手叫好。这些名着,让我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让我了解了历史知识,也带给我一个丰富多彩童年。

曾几何时,陪伴我的是颇有韵律的诗词,它就像一壶醇香的老酒,让我总会情不自禁地不时摇头晃脑地吟上几句。浪漫主义的李白,现实主义的杜甫,诗魔白居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仿佛看到了壮观的瀑布似乎从天而降,感受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让我仿看到了诗人望着月亮轻轻哀叹,感受到了诗人苦苦的思乡之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仿佛看到了诗人回忆中那美丽的江南水乡,感受到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留恋。这些诗词,让我的思想更有深度,了解了诗词的文化,也带给我一个诗情画意的童年。

11.高校图书馆与经典阅读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经典阅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88-01

近年来,随着经典阅读理念的深入,全民性的经典阅读活动在各个层面上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开展。从国内外的阅读活动趋势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 。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趋势。新加坡就曾提出“Thinking Schools,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经典阅读的现状却不是那么的令人乐观,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仍然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何为经典阅读

据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经典具有三重含义:(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倘若我们撇开专业的解释,仅就一般意义而言,经典亦具有三重特性:第一,经久不衰;第二,具有典范性或者说权威性;第三,是经过了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最值得我们去阅读去学习的书籍。古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一生中,多数时间是在无外界强制下的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激发我们潜在的智慧,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坚持终生学习就是持之以恒的经典阅读。

2 经典阅读的意义

经典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重要使命,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在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著名学者刘梦溪认为:经典阅读是重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必要途径。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让大学生接受经典的熏陶,能洗涤浮躁的心灵,陶冶美好的熏陶,感悟广博的知识和人生,奠定更坚实的人文底蕴。这对大学生更好更深地了解历史、社会和传统文化,提升人生境界和培养健全人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 高校图书馆推进经典阅读的几点措施

虽然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需要自主性和自觉性,但也需要计划和引导,老师要为学生学习经典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图书馆要为读者经典阅读创造各种方便条件并提供多种服务。

3.1 图书馆组织牵头在校园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

活动内容可以包含举办校园读书节、成立经典阅读协会,邀请书商来校展销,为读者推荐经典书目等活动。如我馆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的“服务广大读者、引领读书风尚、享受阅读乐趣,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广大读者的读书意识,形成读书热潮,接受中外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培养文化人格,提高自身素养,同时促进院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能达到让读者了解经典学习经典的目的。

3.2 开办经典导读讲座

图书馆可以经常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外名著经典导读”学术讲座,调节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术关注。

3.3 丰富馆藏资源,开辟经典阅读专区,形成特色馆藏风格

图书馆应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和读者阅读需求,征集读者意见建议,收集学院各学科专家购书需求,根据社会热点,重点采集、推介一些主题阅读系列,为读者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如我图书馆在七一期间推出“书香校园,开卷有益”读书活动,重点推出《十八大党章学习读本》、《中国梦》、《官德》等一系列经典书目。

3.4 设置经典新书阅览展示厅

图书馆对经典宣传推广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把经典新书集中起来,成立经典新书阅读展示厅,由专职馆员负责为读者经典阅读提供咨询、宣传及推广。

3.5 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组织读者收听、收看一些由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及诸如《百家讲坛》类栏目,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直接更立体地感受、解读、欣赏经典作品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3.6 充分利用博客、论坛等技术,推广经典阅读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范围,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工作。博客、论坛等新型服务模式,可以令读者间、读者与馆员间交流互动更加便捷方便。

与其他院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经验交流图书馆在做好本校阅读活动和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走出去,与友邻院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找到自身不足,为以后的经典阅读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4 结语

著名学者曹文轩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经典应该是很少的,不可能是很多的。和“经典”这个概念相关的还有“名著”。在我的印象中,我在读经典阅读时,觉得所谓经典就是那样一种有宗教色彩的东西。我把它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有一些不错的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对它有一种仰视感,是困难的。我觉得它可能是名著,它不能让我产生经典感。就像来到一座高山下,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当年出版并不畅销,但多年来,一直在图书发行的排行榜上,这就是经典。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能与某某生活在同一时代,能够读到他写作的这样的好书,是幸福的。我想这位作家所说的“好书”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曾经到达的那个最高顶点,它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整个人类精神世界。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典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人类的精神世界才会一直充满着活力,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智慧和高贵,才不至于陷入野蛮、无知和堕落,而是坚守着人类文明的阵地。

参考文献

[1] 朱承.经典阅读与大学人文[J],湘潮,2007(12):88-89.

[2]李洪义.文学经典阅读与大学生审美教育[J].衡水学院学报,2009(2):124-125.

12.拯救经典阅读 篇十二

一、经典阅读危机

朱自清曾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1]其实在所有阶段的教育中, 经典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1956年欧远方教授在《怎样阅读经典著作》一文中讨论了阅读经典的方法。而在随后的40年间, 只有少数研究经典阅读的作品问世, 其中有宋养琰教授的《怎样阅读经典著作》。经典阅读又一次迎来研究热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近10年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发表了有关经典阅读研究的文章有250余篇, 而其中关于对经典阅读历史的考查也为当下研究经典阅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王余光教授在《论阅读传统经典》一文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描述, 包括从20世纪初的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距离越来越远, 以及五四运动之后很多学者开始热衷推荐书目, 而得出21世纪经典阅读的意义。[2]尤小立先生则在《“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文中总结讨论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读经运动, 一次是1915年康有为、陈焕章先生等提出的定孔教为国教的运动, 另一次是1934~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 通过分析探讨经典阅读对当今教育的影响。[3]

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影响着人们语言生活和人生态度的电视为主导的图像文化, 使人们更容易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内在精神的提升。人们对待阅读更希望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信息, 就专注于能够给人感官享受的时尚流行阅读。这就是大众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冲击。当下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的中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 面对如此众多的刺激和诱惑, 又怎么会静下心来研读经典呢?此外, 家庭、学校和社会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就是升学率。而经典阅读带不来立竿见影的高分和经济效益, 中小学生面对极少的课外时间和沉重的课业压力而造成了没空看书这一现象, 并且有的家长也目光短浅, 认为这是看“闲书”会影响考试而加以反对。所以造成了许多中小学生只关注于课内而不进行课外经典阅读, 如果长此以往, 那么经典文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离我们而去。

二、产生经典阅读危机的原因

这样的阅读状况实在令人堪忧, 远离经典阅读的时代, 人们处于浮躁的氛围之中。正因如此,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教育就更要重视起来, 更要关注它。那么, 为什么会造成经典阅读匮乏呢?

一是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学生读书不在于学到多少科学知识, 提升多少道德素养, 而仅仅是为了考试, 仅仅关注阅读对分数的影响。这样的功利性也导致教师教学方法上忽视对经典著作的广泛阅读而仅停留在解题的技能上。二是学生自身压力也大, 课业繁重占用大部分的时间, 没有足够的精力花在不能直接带来分数的经典著作的阅读上。此外, 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现在许多教师对经典著作涉猎不多, 有些教师甚至四大名著都没读齐, 即使读过也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去指导学生, 又怎么能够讲解透彻?

因此, 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经典阅读上来?“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若是一味忽视经典文化, 那我们会成为历史上亵渎前人智慧结晶的罪人。

三、拯救经典阅读的方法

1. 要营造书香校园, 充分发挥阅览室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就是要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主体都得到发展, 尤其要使广大青少年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成这个根本任务, 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是很关键的手段与途径。它是学校师生生命成长中的核心力量, 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 学校就会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就从简单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上升为思想升华的过程, 在这种氛围中, 广大师生也就增强了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从而产生强大的教育推动力。学校要从立德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出发, 措施出新, 更新观念, 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学校阅览室,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要提高阅览室教师的素质, 用教师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使阅览室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 还要分门别类开设分层次阅览室, 并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经典作品书架, 让学生很容易找到想读的著作。同时, 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和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对已藏经典著作进行宣传, 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组织各种与经典阅读有关的活动与讲座, 吸引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音像资料库, 收集一些由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品, 借给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利用课外时间放映, 让师生一起感受名著的魅力, 以培养阅读的意识和自觉性。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以学生读书和做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 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 引导他们与那些人类的大师对话, 走高品位的读书之路。

2.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

教师以身作则就先要热爱经典阅读, 只有拓宽视野, 才能在上课时游刃有余, 才能引导学生走进经典的世界, 去观、去品、去悟, 然后爱上经典。可以争取条件开设经典名著的欣赏课, 可以用课件、影视剪辑、评书等多种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分析异同, 从中领悟经典的内涵及价值。同时, 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诸如精读、略读, 摘抄优美词句, 做读书笔记等。教师帮助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适当推荐阅读作品, 以避免学生自己选择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推荐数量, 要以学生基本情况来确定, 不要贪多, 以少而精为原则, 可以参照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经典名著为基础, 灵活掌握。此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建立灵活的考核模式。秉持“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 让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体验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确证自己的存在”[4], 这才是真正成功有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阅读课外经典名著可以采用多种活动, 诸如征文比赛、演讲朗诵、编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 还可以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主题当然是以经典名著为题, 主要建立在对经典著作深入阅读的考查上。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既深入了解了经典名著又增加了对经典名著的渴望。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不能只看外部条件怎么样, 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要提高阅读认识, 最大限度地降低经典阅读的功利性。赋予更多人性色彩的经典阅读, 拉开了人与冷冰冰的物质世界及世俗的功利世界的距离, 它不仅是保持丰富的个人精神世界的手段, 还给个人精神世界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德国的诗人诺瓦里斯曾说, 哲学史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经典阅读也可看作是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经典阅读里充满着前人对人生, 对人性真、善、美的探索思考, 可以引领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饥饿感, 在参加的各种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愿望。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每天一首诗来培养个人文化涵养;循序渐进, 扩展阅读, 课内和课外和谐链接;撰写读书报告, 促成学生内在感受能力和外在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读书习惯, 使读书变成快乐享受, 让学生爱读书, 想读书!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 能够让学生看得远, 想得深。

3. 创设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要创设和形成包括家长在内的全民阅读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给学生以阅读的熏陶和榜样。中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心理, 尤其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更是他们的模仿对象。父母率先进行经典阅读, 那么子女也会自然而然进行模仿, 所以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是学生最基本的修身养性的地方。我们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发挥经典阅读的德育的功能。家长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 扩大视野, 陶冶情操, 摒弃只为分数而读书的学习功利性, 营造开心愉悦的读书环境, 享受经典阅读的乐趣。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艾伦·布鲁姆曾说:“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 他们比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 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中。”[5]同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激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 迫使他们认识和思考自己的未来。这就是经典阅读的魅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 通过经典阅读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 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

四、经典阅读的效应

经典阅读填补了新课程改革与国民素质差距及青少年道德教育之间的空白。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要让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明继续发扬, 就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阅读提高当代中小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1994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的读经教育运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大启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之所以传延至今而不被淘汰, 就是这一传统文明教育所致。经典阅读带来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经典著作的阅读, 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当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能够培养师生双方的阅读能力, 使自觉阅读成为可能。阅读经典, 加强了学生智力品德修养, 使中小学生自身生出许多书卷气,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陶冶学生的性灵, 诸如对“晨则省, 昏则定”[6]的学习, 就可以养成学生孝顺的习惯。同时阅读经典也可以促进实际的办学效益, 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思想和空间, 还推动了学校各项校园文化、德育工作的发展, 带动了一系列科研实验的开展,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造就了一批科研骨干的教师队伍。

总之,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经典著作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呼唤经典阅读的回归。让经典阅读重新回到中小学生身边, 让经典阅读时刻伴随着我国的教育, 让经典阅读伴随学生并成为他们的文化之魂!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大学学报, 2001 (1) .

[3]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J].安徽史学, 2003 (5) .

[4]曹晶.当前高校人文教育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5][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13.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300 篇十三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300字一

书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从我牙牙学语起,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儿歌》等,就像一把金钥匙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直到现在,我的书都可以堆成小山了,如《红楼梦》、《走进科学》……让我每天都如痴如醉。

不知不觉地,我成了家人的字典、老师的助手、同学们的“百科书”。

记得前年冬天的一天早上,我妈妈因感冒咳嗽要喝“神奇止咳露”,可使尽浑身力气都拧不开瓶盖子,使出绝招也无济于事。

这时,我想了想对妈妈说:“妈妈,看我的!”说着,我连忙倒了杯开水,迅速拿起药瓶倒过来,让瓶盖浸在开水中。

不一会儿,我拿起瓶子轻轻一拧盖子就拧出来了。

妈妈笑得合不拢嘴。

我自豪地说:“这是无声音的老师——《十万个为什么》教我的,任何事物都会热涨冷缩。

我们把它浸在热开水里,在外面的瓶盖首先受热,热膨胀比里面早、快,受热后再拧,自然轻而易举的喽!”妈妈听了直夸我读书越来越聪明,还鼓励我今后继续“多读书,读好书”,我心里乐开了花。

还记得去年正月十八那天晚上,我看见阿姨对沾满蜡烛油的裤子一筹莫展,还埋怨当初不该这么不小心。

看此情形,我叫阿姨在裤子上垫几张草纸用电烫斗烫一烫。

将信将疑的阿姨按照我的说法去做,结果一举成功。

我笑眯眯地说:“蜡烛油是由液体凝结成固体的,自然也能遇热重新融化成原液体!草纸吸收液态蜡烛油要比裤子快的多呢!”阿姨听了眉开眼笑,还说今后要向爱书如命的我多学习。

我心花怒放。

久而久之,读书成了我的最爱!

书,与我同行,伴我成长!我愿自己在书山中永远发出灿烂的光芒!

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300字二

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话很有哲理。

每当我捧起一本书,我都会看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不管是精彩的小说,优美的`散文,有趣的故事还是生动的诗歌,我都会深深地沉醉在那里。

那不正是验证了“知识带给人们无穷奥妙”这句话吗?

“和好书交朋友”,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什么是好书呢?具有教育意义、健康、积极向上,不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就是好书。

而我,就是这些好书的忠实读者。

我在报纸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看了武侠小说《蒙面大盗》之后,便效仿书中的蒙面大盗,以毛巾蒙面,拿着玩具枪拦路吓唬一个小妹妹。

老师教导他以雷锋为榜样,让他看了《雷锋日记》,后来他变成一个文明而且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了。

从这个事例看来,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我对老师有点看法,觉得老师不怎么信任我。

可现在,我看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地被它感染了。

因此,我的那些看法全都消失了。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这句话:从现在起,多多的关爱老师。

爱老师的优点及缺点、对与错、爱老师的一切。

从这句话中,我感到非常愧疚,不该对老师有抵触和意见。

妈妈对我说过:“读书和旅游乃人生两大乐趣。”我有幸享受到这两大乐趣。

坐在画舫里,眺望着颐和园的美景,手捧着一本书,荷塘月色就在眼前,凉风袭袭而来,秋高气爽,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书就像是一朵绽放知识的鲜花,它发出知识芬芳的气息陶冶着我们,使我们更加健康快乐。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给予我们无穷智慧,给予我们欢乐笑语,给予我们财富。

书是我们人类的精神粮食,倘若没有书,就没有知识,没有文化。

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不在受到欺凌,所以,我们青少年一代要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14.《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篇十四

我最喜欢用三十六计来对付我爸我妈了,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我想买一个MP3,可爸爸不给我买,而我那时考试数学得了满分,但语文却只有99.5分,如果让爸爸知道我数学有满分的话,那我的MP3就有着落了,可让他知道我语文这么低的话,那我的计划肯定泡汤。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妙计,决定用“瞒天过海”这个计谋,它是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想完,我就马上去告诉爸爸:“爸爸,我数学考试得了满分,有什么奖励呀?”爸爸问道:“很好很好,那语文呢?”我信心十足地回答:“语文的还没出。”爸爸说:“说吧,要啥奖励啊?”我高兴地说:“不多,就一台MP3”哈哈~我又骗了一台MP3! 还有一次也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考试双科一百分,爸爸说给我奖励,我先是要一大堆零食,接着我就想:反正不是用我的钱,买多点无所谓!然后,我

就用“趁火打劫”它是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在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我就是这样的人!

拼命买,买到老爸的钱包都小了!

哈哈~

我平时也会用三十六计来戏弄我的`同学,有一次,小周买了一个变形金刚,带了回来学校,我们都求他让我们玩,可他不给,我只好用“调虎离山”之计,这个计谋是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我就在教室里大喊:“大家快下楼!

有体育课上!

”说完,教室里已经没人了,就剩我一个。我有痛痛快快地玩了一顿!

嘻嘻……﹋

还有一次,我去小周的家里,刚开始聊得挺好,可我想起上次他带变形金刚的事,我就非常不满意,要我去偷,所以,我就用“反客为主”,它是指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吓倒别人。我就把他的服务态度有那么过分说那么过分,把他吓了个半死半活!

呼呼~ 我最爱用三十六计来对付我们班的女孩子,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最爱打班里的女孩子,我每次打完以后,都会用“走为上”。这个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她们都会告诉老师,在老师面前,我又“假痴不颠”这计是指假装痴呆,掩人耳目,我就次次都说:“没有,是她们骗您!

”那帮女子队每次都被老师骂,哈哈!

15.经典阅读在图书馆 篇十五

1 关于经典

中文语境中下, 经典通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有几个特点:第一, 经久不衰;第二, 具有典范性或者说是权威性;第三, 是经过了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在西方语境下, 经典游两个词汇, 一个是classics, 一个是canon.Classics一般用于指代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至少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具有良好的品质;第二, 具有良好的声誉。第二个西方语境下的词汇Canon, 这个词的来源是希伯来语, 其意为一种衡量的尺度。后来这个词汇多被宗教社会所用, 特指那些经典的、官方承认的重要作品。再后来, Canon这个词汇用运到了文学作品当中, 指代那些传世的精品之作。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对“经典”有不同的定义, 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意大利作家卡尔维在《经典》一书中给出的十四条解释, 其中有这样一些经典定义:1)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2)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 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 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 才阅读它们的人, 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3)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 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 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 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他的定义对“经典”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解释了。

2 中外当代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对经典阅读已经提出了各种质疑。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 中国连续六七年来阅读率一直在下降, 目前已经低于50%。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 还有一些人说不习惯读书, 这两者加起来, 超过70%。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30万种, 但是家庭户均消费图书还不到两种, 据称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 说我们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 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 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 阅读英文文献的有5.2%。而美国的大学生, 平均每周的阅读量要超过500页。以上两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我们的大众与大学生阅读的普遍状态。与国外相比, 中外经典阅读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 中外经典阅读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相对来说, 中国当代阅读受到的冲击无疑更为严重。即大家对于阅读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人们几乎不去读经典, 不去读古典, 而相比之下, 快餐文化盛行;

第二, 网络阅读、电子图书对中外都有影响, 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 它改变的是阅读方式还是阅读内容。目前在中国, 它更多的是改变了阅读内容, 即不再是经典阅读;而在发达国家, 更多改变的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就中外当代阅读的现状而言, 两者有一些相同点。首先, 经典阅读受到冲击, 经典阅读量与兴趣有所下降。其次, 电子读物、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的流行, 都给传统的出版方式与阅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最后,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实用主义盛行;

第三, 受到实用主义冲击的程度不同, 导致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在中国, 情性似乎要更严重一些。两种倾向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目前的阅读趣味有低俗化的倾向;二是作家的写作也有浅薄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所造成的结果, 就是普遍地缺乏思想深度, 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社会文化水平的下降;

第四, 比较中外的阅读, 还有一种差别值得重视。在中国, 我们太多的人都会讲, 没有时间去阅读。但是在发达国家, 比如美国, 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 在美国的很多地方, 比如说在地铁上、飞机上、火车上, 美国人都会沉静在自己的书籍阅读之中。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我们中国人也有在上述地方阅读的习惯, 但大多数人似乎更喜欢阅读杂志。

3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当今的时代, 是一个信息泛滥、图书丰富的时代, 也有是可能阅读质量严重下降的时代。一方面, 国学热、读经热风起云涌, 百家讲堂的收视率屡创新高;另一方面, 国人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 越来越冷漠。那么,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是什么?不要说有些书读了没用, 这个世界有许多书本来就与实用无关, 而只为情趣存在。也不要说有些书离现实太远, 换个角度, 其实它离你的理想很近。至于还有些书对你现在帮助不大, 但可能对你的终身都会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可以带着目的读书, 但不能太有目的, 正如可以带着目的与人交往, 又不能总带着目的, 否则会很可怕。

经典阅读的意义, 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横行, 有偏至的物质追求, 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 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 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 多种调查显示, 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 从成人到孩子, 许多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 更不要说读经典了。有鉴于此, 今天重提此话题就非常有必要。要否读书, 读书重要与否, 重要到什么程度, 这些在不久前被看作是只有白痴才会问的问题在当下还真成了问题。我们的孔老夫子曾说, 不读诗, 无以言。十七世纪英国哲人弗朗西斯·培根说得好, 读书使人充实, 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读书, 首要的是读什么书呢?当然是读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 常数为典。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的内涵, 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同样一篇文章或一个理论, 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经典还具有不可超越性, 更不是我们眼前这些急功近利的东西所能替代的。著名电视导演张纪忠说:“经典是不能超越的。你可以在他旁边再垒一座山, 却无法超越这座山。”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些作品, 常读常新, 且不会过时或落伍。历史文化学者易中天说得好, 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他还引用中国那句老话教育大家, “取法其上,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取法其上”, 对于我们读书人来说, 当然就是阅读经典。看看周遭, 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 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 甚至哪里有上网点, 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 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 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 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 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 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 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 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 做在线阅读, 甚或以上脸书 (Facebook) 、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雅斯贝尔斯曾感叹人们草草阅读, 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 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 今天的情形就是如此。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 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但一回到阅读, 认知就发生了偏差, 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 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相反, 忘记由文字构成的书籍, 因符号抽象, 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 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 能唤起人往复思考, 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 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 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 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而音画构成的具象, 多刺激感官, 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 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 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 进而造成迟钝自闭, 沟通不良。严重的, 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 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 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 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 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 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 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它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 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 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 由此, 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 《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 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 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可事实是, 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 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 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 就太不值了。因为众所周知, 人与包括机器在内的客体世界的分离能力与分离程度, 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表征。它不但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定义, 也是一切经典创造的终极要旨。有鉴于此, 我们实在不能相信, 一味的读图和读网有补人的精神, 相反, 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偷惰, 因此毋宁说是弱智的, 甚至有害的。看看周遭, 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 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 甚至哪里有上网点, 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 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 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至于因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 造成的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倾圮, 就更触目惊心。这让人不禁想起两个世纪前托克维尔著名的发问: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 杰出的个体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 天才反而再难见到;为什么当不存在较低等级时, 较高等级也不复存在了。原因固然与物质、技术有关, 但更在人避却思考、耽溺安乐的自甘平庸与自我放失, 在不能善自利用物质技术造成的心智的慵懒与偷惰。在这种慵懒偷惰中, 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 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 甚至被嘲笑和放逐。而这些, 恰恰经典里最多, 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4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经典阅读在基础教育的阶段就呈现出令人尴尬的局面, 为此, 很有必要梳理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强调一下它的重要性。

4.1 经典阅读, 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

上个世纪初, 在我国文化界, “中国文化虚无论”曾甚嚣尘上。我国曾是一个文化强国, 汉唐雄风是当世时代的最强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形成了一个亚洲文化圈, 但是,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屡次失败, 由一个泱泱大国, 沦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败绩, 让文化界也开始反思, 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出了问题?鲁迅、李大钊等文化巨匠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传承了近五千年的汉字, 也背上了难识、难记的罪名, 要用拼音文字取而代之。但也还有一批有识之士, 如梁启超、王国维等认为:一个民族的消亡是它的文化的消亡。他们逆潮流而动, 力主发扬国学传统, 培养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人才, 为中国新时代创造新文化。

清华大学于1925年创办国学研究院,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称为是研究院四大导师。共招生四届, 毕业74人, 其中徐中舒、姜亮夫、王力、陆侃如、蒋天枢等, 日后都成为我国20世纪人文学术的中坚力量。清华国学院的意义在于:弘扬国学, 提倡经典, 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术传统, 为文化守护了她的灵魂。

4.2 经典阅读, 呈现出最优雅的人生姿态

李宁、刘璇的体操展现人类的体形之美, 姚明、奥尼尔的篮球展现人类的力量之美, 刘翔、罗伯特的跨栏展现人类的速度之美, 我们不禁感叹, 人类无疑是一切生灵中, 最适合各种姿势的动物, 但是, 在这些姿态中, 最优雅的姿态莫过于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著名的“横渠四句”, 因被温家宝总理和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演讲时引用而为世人熟知。张载 (1020-1077) , 字子厚, 世称横渠先生, 北宋大儒, 哲学家, 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原来志不在学问, 而在军事, 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年) , 张载至延州上书范仲淹, 提出自己的九条军事主张。范仲淹极为赏识, 劝他弃武从文。张载接受劝告, 回乡读书。张载一直埋头于治学读书, 先读《中庸》后求《六经》, 从而形成自己理学学说。熙宁二年,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 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 整日讲学读书, “俯而读, 仰而思。有得则识之, 或半夜坐起, 取烛以书……”在这期间, 他写下了大量的著作, 终成理学大儒。 (《张载年谱》) 若热衷于军事, 张载的成就不会超过范仲淹;若痴迷于政治, 北宋历史上也许又多一场“乌台诗案”的悲剧, 但张载退而读书做学问, 所以, 是经典阅读成就了张载, 做为理学大儒的人生高度, “横渠四句”最能表达儒者的襟怀, 也是一个儒者最美的人生姿态。

其实读书不仅丰富人的内心, 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外形。沈从文, 由一个剽悍的湘西军人, 成为温文尔雅的先生;吕蒙由一个目不识丁的军人, 成为“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的儒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刘伯承戎马倥偬中翻译《战争论》, 哪怕是偏远的农村、封闭的客家土楼, 依然坚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

4.3 经典阅读, 快餐文化下的阅读选择

而今经济高速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但是, 国人用于阅读的现状却更令人担忧。由中国科学出版研究所, 主持进行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 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min。据《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 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 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 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 甚至十几分之一, 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除教材、教辅外) 为5.2册, 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 而韩国的人均阅读量是11册, 日本是40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陈晓明认为:“这恐怕和我们所处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密切联系, 这个时代总是在不断求新求变, 文化也不例外。当下的文化在这种求新求变的潮流下, 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消费主义的模式。”阅读指向日趋功利化, 于是乎理财、养生的信息广受关注, 厚黑学、关系学成为焦点, 而关乎修养、关乎心灵的书籍, 则少有人问津了。消费主义的模式的直接结果, 就是导致快餐文化的出现。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增大, 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吟唐诗、习宋词,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生存的信息, 为了休闲, 追求浮光掠影的东西, 追求感官的刺激, 消费的成分多了, 思考过程少了, 精神的滋养遗失了, 久而久之, 人生的高度就降低了。

在阅读中, 快餐文化的确是一个很大问题, 它在给读者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种阅读的功利性。那么, 如何避免快餐文化带来的功利性呢?那就只有静下心来, 回归经典。余秋雨先生说:“书籍, 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 经典阅读无疑是锻铸生命质量的重要一环。”

5 经典阅读活动的启示

提倡全民阅读经典, 不仅要阅读社会科学的经典。而且还要阅读自然科学的经典, 唯有如此, 方能让广大民众在培养陶冶人文情操的同时, 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5.1 注重传统经典与现代数字阅读的完美结合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经典阅读, 一般限于纸质的图书阅读, 但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术的发展, 已经使阅读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数字阅读确实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方式, 但也只是方式之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字阅读的娱乐性、游戏性、碎片性等明显特征以及所承载知识层次的局限性, 我们应通过完整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认真的阅读来强调, 传统的经典阅读的思想性和审美情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和现代阅读的完美结合, 在享受高科技给我们的阅读带来的便利成果的同时, 也能体验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5.2 注重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

通过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 我们要加强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各个企业团体间的合作。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 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形成行业内开展社会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 图书馆界应该进行行业内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形成行业共振与效应, 形成推广社会经典阅读的立体格局, 达成精诚合作, 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 从而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的共同发展,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财富。

5.3 注重培养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青少年的阅读, 负载着伟大的使命, 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 这是所有国家成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我们国家决策层面以及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配合, 改变学生功课安排太紧、学生没有更多阅读时间的状况。全身心投入阅读, 是青少年的义务;教会学生阅读,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甚至首要位置, 一定要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敞开大门、吸引青少年阅读, 应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的立身之本。让青少年因阅读而成长、因阅读而成才, 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

5.4 注重形成图书馆为中坚力量的全民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全民经典阅读”活动的背后, 是需要用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作为支撑的, 建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中国应学习借鉴美国的阅读计划, 将经典阅读纳入国家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 协同制定一系列的方案, 形成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 把经典阅读会活动推向深入。

6 结束语

图书馆承担着经典文化传播, 启迪和教育青少年一代健康心灵的历史使命。图书馆里陈列的书籍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无边无际, 对人的感染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图书馆主要是用来进行经典阅读的, 一个图书馆的价值就是一个时代经典阅读的价值, 而一个图书馆经典阅读的价值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的氛围和水准。图书馆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举办各类讲座和读书活动, 举办读者沙龙探讨等, 来形成经典阅读的图书馆氛围, 来吸引读者自主的参与进来, 多读书, 读好书, 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 至乐莫过读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协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有奖征文启事下一篇:电力行业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