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精选17篇)
1.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一
4.1管理好动物养殖的日常工作
由于动物疾病的产生来源大多数是因为动物的饮食、食用水及生活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而这些都与动物养殖的日常工作紧密相连。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对动物日常工作管理力度,通过工作人员坚持对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清扫和检查;其次,针对已经患有某些疾病的动物及时进行隔离管理,并实时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和照顾,以此来减少动物患病的概率。
4.2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工作
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加强对动物疾病的检疫,既要完善畜牧业养殖防疫管理体系,又要加强检疫人员日常管理和治理工作;同时,利用现代性科学技术手段,对动物检疫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4]。
4.3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
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善动物的身体状态,增强动物体质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畜牧业养殖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既要关注养殖环境的整洁,还要关注空气质量。
5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畜牧业中动物疾病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使我们对畜牧业养殖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文章指明了畜牧业中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畜牧业养殖动物疾病的类型;同时,还分析了如今畜牧业养殖中出现动物疾病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畜牧业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措施,以此来加强对动物疾病的管理和控制,推动畜牧业养殖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复生,李彦召.浅谈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J].农民致富之友,(18):259-260.
[2]余清.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J].当代畜牧,2014(29):71-72.
[3]王玉才.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7):142.
[4]刘惠平.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39.
2.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二
1.1 寄生虫病
寄生虫通常包括蠕虫、节肢动物及原虫等, 生长主要依赖于动物身上的营养物质。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多为蠕虫和原虫, 节肢动物寄生在动物体外。通常寄生虫有固定的宿主, 宿主的营养物质是其生长所必需的营养, 其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等方式进行。
1.2 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微生物病原体致病的一种动物疾病, 微生物病原为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诱发传染病的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及真菌等, 传染病相对于寄生虫病来说更容易传染, 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难度较大。
1.3 普通病
常见的普通病有产科疾病、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等, 种类较多。其中产科疾病较为复杂, 根据生产时期的不同将疾病种类分为怀孕期、分娩期及产后期。外科疾病包括蹄病和外伤等。
2 动物疾病的病因分析
2.1 生长环境因素
当动物的生长环境或活动环境中出现相对不利因素, 影响动物正常的机体反应时, 极易导致动物无法正常新陈代谢或出现各种不适, 体现在其行为或生理上而表现出症状, 而这一过程就是动物受外界环境影响染病的过程。往往环境因素是导致动物产生疾病的主要因素。
2.2 人为原因
(1) 在动物疾病预防或治疗过程中, 养殖人员盲目配药、给药, 导致毒性增强或药效降低, 产生不良副作用或未达到应有效果, 甚至造成中毒。
(2) 养殖基地设施建设不完善、选址不当等问题会导致养殖场出现脏、乱、差等现象, 环境十分恶劣, 致使动物极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3) 未进行严格消毒。由于对养殖场管理不到位, 未进行严格消毒或缺乏专业的消毒人员, 在养殖场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引发动物疾病。
3 畜牧养殖疾病控防措施
3.1 加强养殖场管理
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加强管理, 定期打扫,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干燥通风, 并严格消毒, 确保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
3.2 制定完善的病疫检查制度
制定完善的疫病检查制度, 尤其是对从外面引入的动物种群, 入群前必须进行消毒, 严格检疫。制定严格的养殖场出入标准, 对于外来人员和车场必须经过消毒、检查后才能够进入。
3.3 保持空气畅通
空气是动物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而养殖户应保持养殖场内空气通畅, 才能够防止进入微生物病原而引发疾病。
3.4 加强疫情处理工作
在动物群发生疫情时, 养殖户应做好疫情的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一时间对感染疫情的动物隔离或淘汰, 防止因疫情的扩大而影响到其他动物。同时, 合理配药, 并采取一系列控制疫情的措施, 以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总之, 动物的疾病非常复杂, 为了阻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除了依靠疫苗或药物治疗手段外, 还应科学采取疾病防控措施, 才能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畜牧养殖中, 动物因外界环境或自身原因而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必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中笔者介绍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动物疾病, 分析了引发疾病的原因, 并提出了控防措施。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伟.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健康必读, 2012, (1) :142.
3.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控策略 篇三
1宿主的身体状态
宿主也就是我们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其身体状态对抵御病害发生十分重要。大家都知道,对虾属于低等的养殖动物,其免疫系统只有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细胞吞噬和一些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如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抑制和清除病原,维持对虾健康的机体,因此通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就可以提高其抗病能力。具体到养殖过程中,要给南美白对虾提供充足的营养,采用高品质的饵料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免疫增强剂如寡糖、小肽、酵母细胞壁、维生素c等可以提高对虾的免疫机能,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快速生长阶段要适量添加,在蜕皮阶段还要注意添加含钙物质。
2病原
病原要引发疾病与其毒力、数量和侵入途径有关,尤其是对虾生活的水环境中有许多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数量不多,不足以引起生物发病。病原菌的侵入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和经皮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病原数量可以采取向水中定期泼洒消毒剂、抗菌剂、中草药等物质加以防范,或者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使用微生态制剂并使其形成优势种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达到生物防控的目的。从感染途径上来说,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是保证饵料的质量,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信誉度高的厂家的饵料;若在养殖过程中投喂冰鲜野杂鱼,首先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其携带病原,这一点有些养殖人员容易忽略,或者认为比较麻烦,不经处理就直接投喂,给养殖带来了潜在风险,因为冰鲜野杂鱼中很可能携带一些细菌性或病毒性病原,对虾在摄食野杂鱼时就摄入了病原;在虾苗运输和放苗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因为损伤而给病原菌提供侵染的机会,另外还要注意工具和食场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由于南美白对虾发病多为综合感染,出现的情况往往是体表有寄生虫感染,同时伴随着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因此在防控时不仅要杀虫,还要注意杀菌和控制病毒。
3环境
对虾养殖过程中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虾先养水”是我们所熟知的,水环境的好坏主要是通过水质指标和水色来显现的。投放虾苗前首先要先培水,用无机肥或者有机肥进行肥水,待良好的水色培养起来后再放苗,培不好水坚决不放苗;养虾过程中要维持好水生态系的稳定性,良好的水色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操作中要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另外,虾池水不能过浅或者过深,应保持在1.5 m左右,过浅水环境变化过大,容易引起倒藻,过深易形成温跃层,对流后造成缺氧。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大雨、闷热、连续阴天等异常天气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闷热阴天气压低,浮游藻类光合作用弱,容易缺氧,应及时做好应对;高温多雨的季节,雨后天晴温度的突然变化容易引起倒藻,倒藻之后藻类分解产生毒素,同时大量耗氧,极易造成对虾的大量死亡,相关处理措施是解毒和增氧,同时使用底改产品和微生态制剂改善底质,在此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对对虾造成很大的应激反应,可以服用复合多维等产品抗应激,同时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免疫能力。
由于对虾主要在底部生活,底质环境直接影响着其机体健康,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的残体沉到底部引起底质败坏,应注意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和底改产品分解池底的有害物质,给对虾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实际上,池底的主要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物质的积累,归根到底还是溶解氧不足所导致的,保持充足的溶解氧可以有效避免底质中有害物质的积累,使对虾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这时候对虾不易生病,也就间接达到了疾病防控的目的,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更应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虾池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要进行池底曝晒,有条件的最好翻耕,将池底的有机质和耗氧性因子全部分解掉,这也是疾病防控的重要一环。
清塘可以有效杀灭塘底和水体中的多数病原和敌害生物,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清塘采用的方法有生石灰清塘、含氯消毒剂清塘和茶籽饼清塘,生石灰和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杀灭病原的,茶籽饼主要是清除野杂鱼的,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养殖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成本预算来决定。
综上所述,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病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恶劣条件下有害物质积累导致宿主免疫力低下,病原大量繁殖时才会引发对虾疾病的发生,因此只要保持良好的底质和水质环境,提高对虾的免疫力,病原就难以大量繁殖起来,疾病就可以控制住,就可以不使用或少使用药物,实现生态养殖,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4.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四
病防控责任书
为切实做好牲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目标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兵、师、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各养殖户及养殖单位要积极配合团畜牧兽医站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做好所饲养畜禽的强制免疫和检疫申报工作。确保所饲养的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确保购入、出售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申报率100%,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职责
1.养殖户及养殖单位要积极配合团畜牧兽医站和连级防疫员,做好所饲养的畜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并按团畜牧兽医站的要求做好畜禽标识的佩戴和养殖档案建立保存工作。
2.养殖户及养殖单位要积极做好畜禽饲养圈舍、畜禽及
其产品运载工具的定期消毒工作。同时严格按照团畜牧兽医
站的要求,做好养殖环节废弃物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
作,切断病源传播途径,保障畜禽生产安全。
3.养殖户及养殖单位要积极配合团畜牧兽医站做好所
饲养畜禽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抗体监测采样工作,对监测免
疫不达标的要在一周内进行补免。
4.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当发现自己既周边所饲养是畜禽染
疫或疑似染疫时,不得擅自处理,要及时报告连级防疫员和
团畜牧兽医站。不得瞒报、谎报、越级上报疫情。
5.当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养殖户既养殖单位要积极主
动配合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做好疫情的扑灭和处置
工作。
6.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在从事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不得
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对欲使用的不明成分的药品及添加
剂应先报告团单位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工作站,在有关
技术人员确认指导下安全使用。
7.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在外购、出售和运输动物及其单位
产品前,应主动向团单位卫生监督机构(团畜牧兽医站)设
置的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备案,获得许可后方可外购、出售
和运输动物及其动物产品。
三、措施
1.不按规定配合连队和畜牧兽医站对所饲养的畜禽进行
强制免疫,以任何原因及借口拒绝配合免疫效果采样检测,造成的动物疫病发生,其个人和他人的经济损失由养殖户及
养殖单位承担,并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不按上述要求对畜禽养殖圈舍和畜禽及其产品运载工
具定期消毒,不按规定处理养殖环节废弃物和病死畜禽的养
殖户及养殖单位,团畜牧兽医站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将吊销其
《动物防疫合格证》,并不予出具任何检疫票据和证明,所
造成的后果均由养殖户及养殖单位自行承担。
3.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发现自己所饲养的畜禽染疫发病,不按规定上报、瞒报、谎报或擅自处理的,将追究其法律责
任。
4.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在从事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违
禁兽药和添加剂,造成动物产品安全隐患的,将追究其法律
责任。
5.养殖户及养殖单位擅自外购、出售和运输动物及其动
物产品,不向团动物卫生监督所(团畜牧兽医站)设置的检
疫申报点申报检疫备案的,经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查
实,将对其购入和存栏畜禽做扑杀处理,并不给予扑杀补助。对造成疫情蔓延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三份,签字后生效。
5.疾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五
为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学生健康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教体艺厅〔2009〕2号)等文件要求,我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于3月17日对我校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检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了3月14日会议精神,根据会议精神制定了相关措施及制度,并且成立了学校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景国
副组长:白成斌 杨勃龙
成员:王景峰 李淑琴 吕蕊蕊 刘强 李娜 张欢
二、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和教师学习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学生健康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教体艺厅〔2009〕2号)等文件,加强学校疾病防控工作。
三、我校继续严把学校室内外环境卫生关。
我校建立建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天天打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点定人,定期检查,消灭蚊蝇蟑螂、老鼠等害虫。教室、宿舍、校园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我校按照卫生区域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由我校的杨勃龙老师及红领巾监督岗每天监督各个班的卫生打扫状况及保持状况,并及时给予卫生环境有问题的班级指导整改、量化考核、评比。
四、加强学生疾病防控知识
3月13日我镇镇卫生院来我校对我校学生进行了春季呼吸道疾病及结核病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学生们都表示收获很大。每周一班级班会各班主任都会对学生进行春季疾病防控知识讲解、讨论,总结出:“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开门窗多通风,人群多了别去瞧,扫地洒水要知道,咳嗽吐痰你注意,鼻流清涕多远离”等朗朗上口的疾病防控知识。
五、做好学生的晨检、出勤工作
每天早上个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头发、指甲、衣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当场进行通报,对个人卫生不合格者提出批评,通过检查,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为了强化提高,收到实效,学校形成制度,定期检查。
对于学生缺勤,各班主任都会主动打电话询问家长缺勤原因,如果是因病缺勤便会记录学生疾病原因及到校时间。
六、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家校联系、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告知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处去;合理安排幼儿膳食,增强幼儿体质营养;发现发烧、咳嗽、出疹等情况及时带学生就诊。
七、加强体卫工作,确保学生健康。
春季、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此项工作,防止疾病在学校传染。我们加强食品卫生及学生营养餐工程管理,严格操作程序,确保食品安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活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学生健康成长。
八、加强寄宿生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寄宿学生从安全、生活、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使寄宿学生在校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2014年,我校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工作开展得细致扎实,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各项措施也比较到位,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竹峪镇中心小学疾病防控自查报告
6.疾病防控会议记录 篇六
9月11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学校体育疾病防控工作会议,由班子成员及班主任等人参加了会议。
校长葛新志在会议上领着大家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认真分析了当前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现状,讨论了加强我校体育卫生疾病防控工作的措施。
葛新志校长在会上要求进一步摸清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家底,制定全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出台针对我校实际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疾病防控的实施办法,他要求切实把学校的卫生工作做好做实,要严格执行学生晨检制度和校内消毒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查指导,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项目投入,努力改善我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此次卫生防疾工作会议的召开,为田桥中心校的卫生保健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树立了拒流行疾病病毒于门外的信心,以保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
田桥中心校
7.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篇七
1 动物疫病发生因素
通常将动物疫病分为传染性疫病和非传染性疫病, 以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另外, 动物饲养环境、饲养员素质水平、免疫抑制性疫病、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操作等因素引发的疫病, 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1 客观因素
日前在我国中小型养殖场 (户) , 基本处于无规划、密集式粗放型饲养状态。养殖场主只注重生产, 不注重改善动物防疫条件, 追求眼前利益, 生产上根本没有净道和污道的概念, 粪便、污水随处外排, 造成环境污染, 疫病多发。
1.2 人为因素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人为因素给动物带来疫病的原因很多。
1.2.1 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1) 饲养场选址与布局不科学。多数养殖场建场时未进行实地考察, 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建场, 生产区和生活区没有分开, 舍与舍没有相隔一定距离, 排污、通风系统等基础设备不健全, 引发动物疫病, 造成经济损失。
(2) 隔离观察舍不合理。隔离观察舍随意设置在养殖舍内部的一个圈舍, 引种后的动物如果不健康或携带病原菌, 容易人为引入疫病。
(3) 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病死动物随意丢弃, 粪便、污水到处横流, 造成环境污染、疫病传播。
1.2.2 免疫接种不当
(1) 免疫程序不科学, 防疫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养殖场没有根据本场的实际和所用疫苗特性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而是照搬其他场 (户) 的免疫程序, 还有一些养殖场根本就不按照免疫程序免疫, 往往随心所欲, 导致免疫失败。
(2) 疫苗使用不当。疫苗运输领取过程中根本不考虑运输保存条件, 随意包装, 甚至让疫苗处于暴晒状态;使用中也不注意疫苗稀释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疫苗随意放置, 最终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导致免疫失败。
(3) 疫苗选择不当。有些动物病原体本身存在多种血清型, 在选择疫苗时没有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和当地流行疫病的血清型疫苗进行免疫。
1.2.3 药物使用不合理
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对动物机体产生一定的药物性损伤, 一些养殖者盲目使用药物, 导致疫病。
1.2.4 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小型养殖场养殖场, 根本没有技术人员, 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出入生产场区, 生产场区卫生差, 粪便随意堆放, 污水到处乱流, 发病动物未及时隔离, 病死动物随意丢弃, 为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1.2.5 消毒药使用不正确
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养殖场根本没有树立正确的消毒观念, 工作人员随便出入场区。有些场区门口虽说设有消毒池, 但池内没有消毒药或消毒药长期不换, 形同虚设, 圈舍不能及时清理消毒, 消毒工作不能保证, 导致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2 疫病防控措施
动物疫病对畜牧养殖的威胁非常大,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养殖场的正常运营, 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在搞好科学饲养管理、自繁自养的同时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2.1 科学建设动物饲养场
养殖场建设前应咨询专业的设计单位, 科学规划, 布局好各个生产阶段。场址要选择地势高燥、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流通性好、排水方便、远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并要避开公共水源。特别应远离动物饲养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和污水处理场所。养殖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应从上风口往下风口方向分别布局并相距一定距离;净道和污道应分设分流、互不交叉。生产区大门口设值班室和消毒室。场区可以植树、种草来改善周围环境, 场区内空地可以种植花草, 建立隔离带, 有效降低场区内有毒有害气体。此外, 场区内应该加强内部环境的整治, 健全防鸟防鼠设施, 保证环境卫生清洁, 为畜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养殖场制定免疫程序, 要根据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动物群体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之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或农业部批准进口的优质疫苗, 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储存、运输、使用疫苗。
2.3 免疫接种方法正确、剂量准确, 保证免疫效果
当前免疫所用疫苗无论是灭活苗还是活苗, 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时应注意进针要稳, 不能过深过浅, 针头不能过粗, 防止苗液随针眼带出, 使得免疫剂量不足导致免疫失败, 疫苗开启和稀释后要立即使用, 一般弱毒苗稀释后应在3~6h内用完。灭活苗当天用完, 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不用并做无害化处理。
2.4 搞好动物检疫和疫情监测
定期开展检疫和疫情监测, 对重点疫病做好免疫抗体监测, 当抗体水平下降到保护临界值时立即补免, 使抗体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2.5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建立定期消毒制度, 畜禽每次出栏后, 进栏前要进行彻底消毒。发生传染时圈舍及用具要彻底消毒, 并将病畜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进入场区的消毒池应定期更换消毒液, 最长时间不超过7d。工作人员进入场区需淋浴、严格消毒。
2.6 隔离观察、杜绝病原
2.6.1 病畜禽隔离
当个别畜禽发生异常时, 特别是体温升高、病因不明时要及时隔离。隔离到专用的患病动物隔离舍进行观察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同群畜禽, 加强消毒或疫苗免疫, 关注病情发展。
2.6.2 引种隔离
养殖场应建立后备种畜禽专用隔离舍, 不从疫区引种, 新引进的种畜禽在进入生产区前经过1~2个月的隔离、观察和检测, 确保无疫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混群饲养。
2.7 药物保健
某些寄生虫病、细菌病尚无疫苗预防或预防效果不理想, 在日常情况下定期投放药物, 可起到预防、治疗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2.8 建立追溯体系
养殖场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 生产记录要记录完整, 严格执行兽药用药制度, 禁止使用人用药和违禁药品, 遵守休药期制度。
8.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八
关键词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畜牧养殖业给农户带来了可观收入,但动物的疾病问题不容忽视。为做好畜牧养殖中关于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现对其疾病的种类以及产生原因加以探析。
1 常见动物疾病
1.1 传染疾病
在动物传染类疾病中,细菌、真菌以及病毒3大类动物体主要是通过病原体进行传播。动物传染疾病主要是由动物病原体引发,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一方面通过动物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动物间的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传染病是一种较难预防的疾病,因为动物在被传染病后表现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为特殊。
1.2 寄生虫病
寄生虫疾病是动物疾病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几乎发生在所有家禽中。寄生虫的种类一般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3类,都依赖于动物身上的营养物而存活。原虫和蠕虫属于内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而节肢动物则属于体外寄生。多数寄生虫的发育期较长且都有固定的寄生宿主,其疾病传播主要依靠动物间的直接接触,如吞食含有幼虫的土壤、饮水及饲料。
1.3 其他普通疾病
动物普通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科疾病、产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内科疾病的形式和表现多种多样,如消化、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问题和营养代谢、中毒免疫、遗传等等。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外伤。产科疾病最为复杂,分为怀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疾病。
2 病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引发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长环境。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生长环境或活动环境不利于动物生长,会导致动物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进一步会损害动物生理调节功能,从而其体内的平衡被打破,形成症状在动物的生理上表现出来,也就是动物疾病现象。
2.2 人为原因
一是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也可能造成动物疾病的出现。二是用药不当。对动物进行疾病预防或疾病治疗时,由于饲养员专业知识的缺乏,盲目地配药、用药,从而导致药物的药性降低毒性增强,从而对动物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以致疾病。三是养殖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我国目前现有的养殖场来看,多数养殖场都存在选址不当的问题,养殖户没有对养殖场的建设环境进行实地考察,更没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环境。在建设中缺乏排污系统,通风系统等系统,设施设备配置的不完善导致动物致病。四是养殖场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的消毒人员配备,导致人为污染严重,极易引发动物疾病。
3 防控措施
在畜牧养殖产业中,一旦动物出现疾病,会对养殖户甚至整个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显得极为重要。动物防控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3.1 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
科学良好的选择能够为动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养殖厂应建通风性能好的高地,同时水源充足,排水处理方便等。同时,为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着想,养殖厂要尽量远离人群和居民区。建筑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取暖和排污等细节,为动物生长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3.2 动物饲养的管理
动物饲料的管理工作对于动物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饲料管理时要对饲料严格检查,做好消毒工作,保证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同时,还应注重养殖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养殖过程中做好对动物生长环境的控制和保护,对养殖场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养殖厂空气流通,以免滋生病菌。排污处理也十分重要,及时对动物的粪便进行清理,保证养殖厂的卫生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此外,养殖户还可以从动物源头做好防疫工作,通过选取健康的动物群体,实现自繁自养。
3.3 动物疾病检疫
安全检疫工作是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刚引进的动物,要将其隔离一段时间,在确保其健康后再进行混养。要定期对动物检查和消毒,然后按照有关规定为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其对疾病的免疫力。在养殖厂内建立严格的进出制度,要对外来车辆或物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当养殖厂爆发流行性疾病时,要进行整体的消毒和检验,保证动物群体的健康。
3.4 疫情防控
在疫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养殖户要树立全局意识,从养殖产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养殖场防疫的投入力度,做好场地的清理和消毒工作。对出现疫病的动物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清理,防止疫情扩大。同时,还需对养殖动物进行药物注射,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动物抵抗力。对动物的治理过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使得后续治理有序开展。规范动物用药,使养殖厂尽快脱离疫情,降低经济损失,使养殖户的利益有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着眼于当下我国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普遍存在的现状,大家应首先分析动物疾病的成因,只有对成因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对症下药。由于动物疾病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一味靠疫苗以及药物增加动物的免疫力,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问题。养殖户只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才能对动物疾病的各个环节做好防控,促进我国动物疾病疫情防控事业的发展,保障动物食品健康和安全。
9.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篇九
一、以完善机制为目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协调编办、财政等部门制定和落实疾控机构编制,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深化岗位绩效考核。
2.按照事业发展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0xx年重点引进检验、预防医学相关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人员和基层疾控人员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4.加强财务管理,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心的财政集中支付管理等工作,力争畅通国家、省、市项目资金的使用渠道并规范资金管理。
5.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经费分配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完善疾控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
二、以强化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1.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程序,提高统一指挥和协同配合能力。
2.完善卫生应急物资补充、储备、更新、调用等机制。
3.健全应急值守工作制度,规范信息报送工作,科学、高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三、以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为抓手全面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做好一类疫苗的计划、分发、管理和接种工作,确保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分苗分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5%。加强免疫规划疫苗和冷链设备的管理,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2.完成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疫苗流转追溯及冷库温湿度全自动监控和数据共享。
3.落实消除麻疹工作。继续做好AFP病例监测工作,保持无脊灰状态。
4.继续做好免疫接种科学告知工作,加强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接种人员培训,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开展县级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的评估。
5.健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工作机制,规范AEFI处置程序,明晰诊断鉴定流程,特别要加强AEFI病例的资料收集,提高调查诊断和鉴定的质量。
四、以人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为重点落实急性传染病防控措施
1.切实抓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感、霍乱、手足口病、狂犬病、钩体、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规范疫情报告、处置,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统一传染病预警信号标准,切实加强传染病预警预测工作,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漏报调查,规范医疗机构疫情信息报告;做好死因监测工作。
2.规范门诊和预警。进一步规范腹泻病门诊、发热(手足口病)门疹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完善学校、托幼机构晨(午)检技术规范,加强对疫情、病例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利用,提高传染病病例和疫情早期发现识别能力,针对重点疾病出现的死亡病例和疫情异常开展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
3.进一步推广乡镇霍乱早期快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有效处置霍乱疫情,坚决防止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4.切实加强乡村两级手足口病防控的网底作用。在流行期提前介入,落实乡村医生入户宣传和巡访制度;完善手足口病预测预警机制和实验室检测网络,规范报告及处理程序;强化防治结合,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强化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转诊留治流程,加强县级以上医院诊治能力,切实做到“五早”,努力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
五、以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为主线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
1.推行结核病防治医防结合三位一体化模式。建立“防治管”联合督导模式,切实做好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工作,肺结核患者发现率70%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85%以上,加大对难治性(耐多药)结核病发现和救治力度;加大对流动人口、HIV/TB双重感染和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的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2.切实加大艾滋病检测干预和治疗力度。加强初筛实验室的管理,继续实施扩大检测工作策略,加大病人发现力度;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提高病人治愈率;努力遏制艾滋病发病上升的势头。
3.继续做好消除疟疾各项工作。加强医疗机构人员培训,认真做好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及时发现病人;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往返疫区的劳务输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管理,严防二代病例的发生。
4.做好麻风病发现、治疗、救助工作,减少畸残。
六、统筹兼顾,抓好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工作
1.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完善市级健康教育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加强对基层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工作能力。
2.积极推进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加强控烟工作队伍建设,并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制定慢性病防控技术规范,建立慢性病防治专家库,探索慢性病防治模式和患者社区管理方式,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指导,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试点网格化医疗保健行动。
3.大力推进慢性病登记报告工作,在全市建立慢性病登记报告体系,逐步实现慢性病网络系统直报。
4.积极推进肿瘤登记工作,完善相关数据信息报告工作。
5.加强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的管理、督导、考核工作。
七、其他工作
1.以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重点,摸清辖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职业健康状况,科学评估辖区内职业病发生和分布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规范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10.小学疾病防控工作活动方案 篇十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加强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及秋季万物复苏一些传染性病菌也开始传染、流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秋季传染病预防方案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秋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学生是易感人群,为了对学生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有效的预防,主要预防禽流感、结核病、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 疹、猩红热等,特成立学生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校学生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 长:周永峰
副组长:童维高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内容
1、制作宣传展板,对学生进行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
2、下发相关防控知识资料至班主任,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3、发放消毒液,对教室、寝室进行消毒。
4、实行晨午检制度,要求各班主任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三、制定措施,加强检查
1、要求各班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教室、寝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新;
2、组织一次全校性卫生大扫除工作,做好卫生清扫及保持工作,保持校园、教学楼、宿舍的卫生清洁,彻底清除卫生区内的痰迹、口香糖和烟头等垃圾;
3、加强疾病预防工作,要求学生注意防寒受凉,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保证睡眠时间、质量,增强体育锻炼,积极组织跑操训练,提高自身免疫力;
4、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彻底清理学生染发、长发和怪发现象。教育学生勤洗头、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子,注意寝室通风;
5、清查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做好登记,坚持每日晨报制度;
6、注重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购买无安全保障食品,教育学生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勤喝水,保持呼吸道清洁;
7、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使用过的面巾纸。严查在操场、楼道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
8、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借助学生干部力量,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和卫生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9、经诊断为传染病的,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同时做好治疗和隔离工作,班主任老师要与家长和学生保持电话沟通,以确保其他同学的身心健康。
11.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十一
1 做好规模养殖场址选择与布局
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供水供电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段。全场应严格划分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之间设立隔离屏障。猪舍应彼此独立,间距10m以上,排列顺序从上风向始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产房、保育舍、育成猪舍和隔离观察室。净道门边设消毒室、更衣室,大门人口、饲养区入口及猪舍入口分别设立消毒池。在下风段饲养区外建立兽医室、病猪隔离舍、污物污水处理设施等。装猪台应建在饲养生产区育成舍附近的围墙外。猪场周围应筑有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并建立绿化带。
2 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规模养殖场应配备的主要防疫设施包括防疫、诊疗、消毒、冷藏设备,兽医室,病猪隔离场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猪场周围应筑有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并建立绿化带。
2.1 门卫制度
生产区内应严禁非本场生产管理人员随意出入,外来人员出入需经主管兽医人员批准。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消毒,通过消毒池入内。
2.2 消毒制度
整个饲养生产区范围内的所有猪舍、运动场、工具、道路应实行定期清洗消毒。消毒药应高效、低毒,消毒池应保持必要高度水位。几种消毒药应间隔轮换使用,但禁忌交替使用相互拮抗的消毒药物。2.3免疫制度大多数养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免疫失败。养殖场应根据本场和周边地区的疫病发生情况,正确选择疫苗种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建立免疫档案。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同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适当增减免疫剂量。在免疫接种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母源抗体,猪群健康状况,疫病发生季节,疫苗的有效期和疫苗的副作用等。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保管不当,注射的疫苗可能已经失效。在对基层的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乡镇兽医人员没有按规定正确的进行冷冻或冷藏保管疫苗,也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将疫苗注射完毕,如此注射到猪身上的疫苗可能早已失效。(2)不按操作规程免疫注射,免疫效果差、应激反应大: (1) 许多人根本做不到注射一猪一换针头,甚至连一户换一根针头也做不到。 (2) 目前推广使用的猪蓝耳病油剂灭活疫苗,黏稠度大,很难注射,加上猪往往不老实,有时甚至10多秒钟都不能将4ml疫苗推进猪体内。因此,时常造成推进猪体内的疫苗剂量不足。 (3) 在无人配合保定或保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许多防疫员采用打飞针的办法,有的将疫苗打在猪背上或猪屁股上,多数将疫苗打在脂肪层里,由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 (4) 更多的情况是,打防疫针时不仅不换针头,而且注射部位及针头不消毒。打针时,针头带着粪便、污物、分泌物打入猪体内。不仅导致应激反应大,甚至造成注射部位发炎、化脓。
2.4 检疫制度
12.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一、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二、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按照GB/16548-2006进行消毒。
三、存放动物的圈舍、动物的屠宰车间,每天坚持清扫、消毒一次。
四、对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必须按照固定消毒管理流程、程序进行严格消毒。
五、对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
13.保育猪疾病问题及防控措施 篇十三
目前保育猪问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死亡率高或损失大,发热,发红,肿腿,神经症状、衰竭、死亡。
1导致保育猪患病的病原分析
1.1病毒因素及其临床表现
蓝耳病:呼吸道问题、耳部皮肤末端发紫。
伪狂犬病:可能出现神经症状。
圆环病毒病:消瘦,呼吸道问题,发热。
猪瘟:皮肤发红(高热病?)。
1.2细菌因素
副猪嗜血杆菌病:呼吸道,神经症状,关节问题。
链球菌病:败血症状,神经症状,关节肿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呼吸道问题、呕吐。保育猪发生该类症状的原因
首先注意饲料问题,尤其是玉米黄曲霉毒素、玉米赤烯酮含量超标,按照老标准,没有超标;按照新的标准和欧盟标准,超标。
其次,母源抗体消失,病原感染,转群和断奶的应激,饲养密度增加,空气质量不良等也会造成保育猪发病。保育猪常见疾病案例
3.1猪瘟
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猪瘟——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育肥猪。
慢性型猪瘟——腹泻症状;纽扣状溃疡。
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可以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出现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先天感染使带毒猪发生免疫耐受,给免疫预防带来困难。
猪瘟与其他细菌疾病混合发生,是当前猪瘟发生的特点之一。
症状:皮肤充血出血,败血症状;胃溃疡;回盲瓣纽扣状溃疡;肺出血点;喉头出血点;肾脏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扁桃体坏死;淋巴结切面出血。
猪瘟频发的原因
主要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以及一些饲料霉变等因素,导致猪免疫力下降,感染野毒株所致;部分原因是疫苗质量(冷链系统不完善)、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免疫程序不合理所致。
野毒株在种猪群中持续存在,引起种猪群免疫效果降低,产出带毒仔猪,造成猪瘟病毒在猪场中循环传播。
发生了猪瘟后,如何控制?
健康猪:接种猪瘟疫苗;控制其他混合感染。病猪可以用康复猪或多次免疫的母猪血清,保育猪10毫升,育肥猪15毫升。
疫苗的选择:脾淋苗更适合于紧急接种,1头份;其次,4~6头份细胞苗。
控制继发感染:猪链球菌与副猪嗜血杆菌最为常见。采用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或氟苯尼考饮水
3.2副猪嗜血杆菌病
我国流行的优势血清型还是血清4型和5型,不能分型的菌株逐渐增多,占30%左右。疫苗一定要与流行的血清型一致。
哪个阶段的猪最容易发生?
主要是5周龄~8周龄的猪。原因是母源抗体的保护力下降。有时产房里的小猪发生,显著的肺脏粘连。
诊断(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HPS菌株敏感药物的使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双头孢)的效果比较好,也可用氟苯尼考类-万特肺灵,纽氟罗...头胞类药物:个体治疗
免疫程序
如果本病仅在保育舍发生,小猪:14~16日龄免疫;必要时,36日龄加强免疫;
母猪:产前1个月,如果产房小猪出现本病。
疫苗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
3.3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措施
圆环病毒与蓝耳病毒之间的关系
圆环病毒感染,降低蓝耳活疫苗的效果;蓝耳病毒感染后,促进圆环病毒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布。
临床症状
①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临床表现:发热,消瘦,衰竭。
病理变化:脾脏、淋巴结肿大、肠系膜和肺间质水肿(肺炎)。
②皮炎与肾病综合症(PDNS)
影响种猪的外观,死亡率低,可以自行康复;圆环斑:紫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界限清楚;猪无痒感;皮肤不呈油腻状(干躁),本质上是一种过敏反应(早期感染后,再次感染)。
防治措施
控制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的感染,疫苗与药物的配合使用。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优质的饲料(原料);减少不必要的注射给药;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疫苗只起预防作用,不能作为治疗目的。
4.总 结
保育猪问题解决之道:从产房开始,准确诊断,推荐免疫与保健程序。.0日龄:伪狂犬病苗HB疫苗滴鼻接种。
7日龄:支原体(如南京天邦,胸腔注射)。
16日龄:副猪嗜血杆菌苗肌肉注射。
21日龄:猪瘟(细胞苗,4头份)。
28日龄:圆环病毒(?)。
药物保健:敏感药物(双头孢、替米考星,饮水一周)。
35~45日龄:伪狂犬病HB98注射。5 感言
上等的医生只看病理变化就下药;二等的医生是看诊断报告和临床症状下药;三等的医生只看诊断报告,不看临床就下药。所以诊断报告必须结合临床。
疫苗效果评价的标准,不是看实验室的攻毒报告,而是看猪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猪的整齐度。猪病是我们管理不当所带来的。
14.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 篇十四
动物疾病是动物机体因受到自身或外界的影响, 对动物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使得动物机体间的平衡被打破, 从而使动物机体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 进而导致疾病恶化, 或者导致死亡。
2 动物疾病的分类
2.1 传染病
主要由以下几种微生物为病原[1], 进而使动物染病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死亡率非常高, 第一是细菌、第二是立克次氏体、第三是衣原体、第四是霉形体、第五是真菌等。
2.2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主要包括以下3大类, 第一是原虫、第二是蠕虫、第三是节肢动物, 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与动物接触传播疾病。
2.3 普通病
普通病也就是一些常见的疾病, 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外科疾病, 如外伤、四肢病等;第二类是内科疾病, 例如消化、内分泌、营养代谢等;第三类是产科疾病, 例如乳房疾病、输精感染等。
3 我国动物疾病防治的主要现状
近些年来, 随着养殖户逐渐认识到防范疾病的重要性, 使许多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有助于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尽管当前我国动物疾病防控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疾病防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疾病控制信息工作较为滞后, 这样很难去应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所以, 我国的动物疾病防治工作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4 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1 要进行科学的防控措施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 外界环境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 首先要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对动物进行饲养管理, 能够有助于保证动物的安全生存, 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防控措施能极大程度的降低动物的患病率, 对动物安全生存有着重要保证。
4.2 进行科学的免疫工作
在疫苗注射过程中, 要对动物的注射部位有着严格的规定, 防止打飞针。此外, 疫苗的存放也应该科学合理, 不能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疫苗, 在开瓶后2h之内要确保疫苗使用完毕。要采取专人专项制度, 预防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
4.3 在养殖场的四周建有围墙
如果养殖场过分集中, 其中没有明显的界限, 一旦出现突发性传染病很难控制。因为养殖场之间的人、老鼠等都很大的可能是疾病传播的介体[2]。实践证明, 有许多动物疾病都是在一些密集养殖区出现。故此, 每一个养殖场都应该设有一个围墙, 这样有助于对动物疾病预防。
4.4 要进行良好的管理
如果养殖场的管理不佳会导致许多疾病的滋生。例如营养不良、养殖场的卫生不过关、没有进行定期的消毒等等都会导致疾病滋生。故此, 养殖场需要加强管理, 例如, 要保证养殖场的卫生、对外来人员如无必要禁止其参观, 如果非要进去参观也需要穿上养殖场所规定的服装。此外, 要定期对动物用具、养殖场工作人员服装、动物活动场地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另外, 一旦发现有疾病产生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动物疾病的产生, 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4.5 对病死畜禽要进行正确的处理
如果养殖场中出现了病死畜禽, 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置, 应依据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3]。可以采取焚烧掩埋的方式来对这些病死畜禽进行处理, 这是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 掩埋深度要有所控制, 不能过大。
5 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我国养殖业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故此, 对动物的疾病预防以及控制也需要得到大家重视。只有对动物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才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我国畜牧业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动物疾病, 就其预防与控制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动物疾病,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孙洪.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J].硅谷, 2008 (16) :5.
[2]张跃.养殖场动物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研究[J].当代畜牧, 2016 (8) :117-118.
15.动物疫病防控整治总结 篇十五
一、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
按照“政府负总责”的防治工作原则,今年我市继续签订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制,即市政府与镇政府、镇政府与村以及部门与有关工作人员签订责任状。落实“谁免疫,谁负责;谁检疫,谁负责”的防疫责任,加强开展对养殖规模户的联系监管工作,规范疫情上报制度。市、镇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了各类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及贮备。
二、强化基础免疫,积极开展“春防行动”和“秋冬季防疫行动”
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我市对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常年免疫制度,在此基础上,我市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春防行动”和“秋冬季防疫行动”,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据统计,今年我市共下发使用猪瘟疫苗92.5万头剂,防疫83万头次,猪口蹄疫苗105万ml,防疫75万头次,牛、羊口蹄疫苗2.45万ml,防疫1.5万头次,猪链球菌疫苗120万ml,防疫58万头次,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95万ml,防疫46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60万ml,防疫105万羽次,鸡新城疫苗72万羽份,防疫68万羽次,鸡新城疫—禽流感二价苗423.45万羽份,防疫380万羽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了上级规定要求。同时,全市认真落实免疫挂标制度,今年全市共下发免疫标识72万套,免疫挂标率达到100%。
三、组织开展消毒工作,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消毒灭源工作现已成为我市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我市消毒药品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实行免费供应政策。今年共布置开展了3次全市性大消毒工作。我市要求生猪交易、屠宰场所、规模饲养户要做到每天消毒一次,散养户每周消毒一次,消毒药品由村组干部或兽医发放统一使用,严格按程序开展消毒工作,有效地防止了各类疫病的发生。今年全市共计发放消毒药品8吨,累计消毒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
四、加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工作
今年我市的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年初就下达了各镇的抽检送样任务。全年共进行奶牛布病监测297例,合格297例,结核病检测297例,合格297例。对羊场、猪场、奶牛场共例动物开展血吸虫病监测150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禽流感抗体效价监测1026例,合格926例,合格率90.2%,新城疫抗体检测1026例,合格862例,合格率84%。同时,送省、泰州市家禽血样100份,生猪血样44份,牛羊血样56份,禽血清66份,犬血清5份。对每次抽样监测结果都进行认真分析,将有关情况通报各镇站,监测结果不合格的要求重新免疫,确保了免疫质量。
五、不断规范检疫监督执法工作
今年我市在各基层站进一步加强了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畜牧兽医系统全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加强了检疫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培训学习,提高了监督员、检疫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了检疫违规事件的发生。我市今年组织开展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通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整顿队伍、强化管理”提升了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规范了监督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检疫操作行为,检疫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我市对生猪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开展了不间断的明查暗访工作。通过检查监督,检疫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产地检疫生猪17万头,屠宰检疫生猪11.5万头,生猪凭“两证一标”进场情况良好,凭证凭标进场率达到98%以上,对无证的进场生猪也都进行了补检。全部实施了“动三刀、割三肌”工作。
六、认真做好苏东沿海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
我市苏东沿海无疫病区项目建设工作进展基本顺利,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所需的一些仪器设备也已基本采供到位。因中心实验室将与农委检测中心同建,有关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完成,计划在明年初将完成。镇兽医站实验室改造扩建工作我市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实施,目前除几个站因房屋扩建单位合并等情况缓建外,其余的6个站的实验室改建工作已完成仪器设备及软件资料也基本配置到位。
2009年,我市将进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防疫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兽医实验室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努力实现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目标。
2008年,我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县级相关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和畜牧兽医、村级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现已全面完成08年度的各项防控任务,全年无一例动物重大疫病发生,确保了我县清净无疫。现将2008年动物防控工作完成情况及主要工作措施总结如下:
一、落实防控预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按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和领导小组的安排,制定各项防控方案,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灾后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郫指〔2008〕5号)、《关于做好震灾期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郫动防领办〔2008〕2号)、《关于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管理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郫农发〔2008〕30号)等一系列防控重要文件,对做好08年的防疫工作、疫情控制和扑灭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坚持常年动物疫情的收集和上报,并严格疫情上报制度,坚持常年24小时值班制度。编印《动防专报》6期,《郫县动物重大疫病防制工作简报》24期。
在防控工作中,坚持大胆探索和创新,积极构建三条防控责任线(即行政管理责任线、业务内部责任线、法律法规授权的防疫责任线),各镇政府与县政府签订了《2008年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各镇政府与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签订《2008年动物防疫委托服务目标责任书》,从而使“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得到具体的落实和深化。
二、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畜禽免疫质量
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切实开展春、夏、秋冬季三次动物重大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严格做到“三个集中”,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即时间、人员、精力三集中,落实村社干部带队免疫制度、落实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制度、落实村级防疫人员责任区域防疫制度,确保“六个不漏”,从而使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实现双达标。全年共免疫牲畜口蹄疫65.0424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38.0877万头,生猪猪瘟免疫42.5552万头、生猪链球菌免疫14.5952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318.8632万羽,鸡新城疫免疫201.9506万羽,犬只狂犬病免疫7.2466万只(犬只免疫数创历史最高),免疫率均达100%。
三、加大无害化处理力度,构建强有力的动物防疫屏障
按照“早、快、严、小”和“四不一处理”原则,我们加大了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力度,全年处理因不明病因死亡的生猪3269头、牛只2头。对震灾中死亡的42头生猪、1头牛只和9100羽小家禽全部进行焚烧、深埋、消毒,严格控制了病死畜禽进入市场,同时对规模养殖场、畜禽交易场所、屠宰场和其它易滋生病原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畜禽圈舍、场地消毒面达100%,防治了病源的传播和扩散,确保了我县大灾之后无大疫。
在做好我县动物防控工作的同时,根据市农委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县立即组织了一支30人的专业动物防疫队伍,支援都江堰灾区开展动物防控工作,先后参与灾情排查、消毒、检疫以及打捞动物尸体并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共排查3个镇31个村299个组,消毒面积50多万平方米,打捞并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50多头,检查生猪销售摊点23个。突击队员们坚持战斗在灾区一线30多天,他们艰辛工作,严防死守,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为抗震救灾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加强疫病监测,提高疫情预警预报能力
根据省、市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要求,我们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程序,已全面完成省、市监测任务,同时,及时掌握和了解疫情动态,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做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犬只狂犬病等为主的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严密关注疫情动态,特别是加强了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及重点区域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对全县14个镇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抽查,测定免疫效价,完成生猪口蹄疫测毒、测抗150份(测毒20份、测抗130份);猪瘟测病原、测抗150份(测病原20份、测抗130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测抗20份;高致病性禽流感测病原测抗175羽(测病原40羽、测抗135羽);鸡新城疫测病原测抗165羽(测病原30羽、测抗135羽),犬只狂犬病250份测毒的采样送检工作,检测结果均达要求(抗体滴度均达全市最高),250头份犬只唾液样本,经诊断测试和监测书通知,全部为阴性,即抽样的犬只均不含狂犬病病毒。
五、完善户籍制管理,确保基础免疫力度
全县落实了98个村级防疫人员,对179个有养殖任务的村(社区)建立了防疫责任区域,实行畜禽户籍制管理制度,做到一社一薄、一户一页、一畜(禽)一格,每月的进出栏情况、免疫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记载。逐步规范仔猪骟割时“双针”免疫和防疫标识佩带工作,全年生猪耳标标识佩带25.7742万枚,牛只标识佩戴4004枚,其中畜禽户籍制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及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在强化基础免疫的同时,我们特别加强了对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业务指导,为进一步完善村级防疫员职责,增强防疫责任感和规范从业行为,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今年,改变了去年一年一次的动物防疫委托服务考评检查,实行了月考核、季兑现委托服务经费和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考核奖励机制,按照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每季度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对各镇、各技术服务站的防疫工作进行严格检查和考评,对工作中不负责人的防疫人员进行了批评和严厉的处理,对工作不力的站长进行了改换,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我县防疫工作的开展和防疫质量,推进了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
六、做好台帐管理,完善防控工作制度
根据动物重大疫病防控要求,年初,我们制定了防疫物资计划,储备必要的防疫物资,保障防疫物资和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县站、片站、镇站均建立了疫苗领取、发放、使用的实物台账,做到专库、专账和专人管理。同时要求基层防疫人员科学利用疫苗,提高利用率,减少疫苗浪费,发挥好疫苗效能。
七、明确督查重点,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为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的提高,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把加强督查作为保障防疫措施落实的重点环节来抓,一是层层落实防控责任,对规模场指定专人进行监控,落实了镇村社三级联控网络,二是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了4个防控工作督查组,分片负责,经常深入镇、农户、规模场明查暗访,针对防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到镇,责令限期整改完善,三是农发局动防片站技术人员实行包镇负责制,全面负责全镇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切实开展好工作。
八.加大检疫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规范开展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做到动物防疫监督与定点屠宰同步实施,对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对非定点屠宰场(点)的生猪实施检疫、盖章和出具检验证明。对全县定点屠宰场安排监督、检疫及协检人员共 50人,落实了监督、检疫及协检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七项制度”:即报检制度、凭证入场制度、准缓宰制度、耳标回收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引种申报制度和动物及产品凭证出场制度,并将其切实贯彻到检疫工作中。加大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监督、检疫以及协检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开展工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确保生猪产地检疫面达100%,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全年检疫数 头,创三年来检疫数量最高。
总之,一年来,面临国际国内动物重大疫病的严峻形势,面临地震灾害带来的严重威胁,我们做到内紧外松,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和“五强制两强化(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强制封锁、强制扑杀、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疫情监测及报告)”“早、快、严、小”“四不一处理(不宰杀、不销售、不食用、不转运,对病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控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情的发生,连续3年基本清净无疫,保障了我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了畜牧业为农增收效益,也大大节省了县财政支出,与2005年相比就畜禽死亡补偿一项就减少了300多万元(不含镇财政投入的200余万元)。08年,全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多次接受省、市检查验收,均得到上级领导和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报:市农委柯建国副主任,县委书记杨洪举,县长景 民,县委副书记刘 鸿,副县长梁 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办公室,市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畜牧兽医处)
16.疾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十六
一、聘用方式和待遇
(一)聘用方式:
1、确定招聘计划:根据各科室工作需要确定招聘计划。
2、确定任职资格:根据招聘计划确定招聘对象岗位职责。
3、采取外部招聘方式:出现职位空缺需对外招聘人才时,科室上报招聘计划至中心委员会及中心支部委员会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经上级部门审批通过从社会中选拔人员。
4、招聘方式可采用公开招聘、个人推荐等方式进行。
5、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由办公室协助用人科室安排入职前培训,使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6、转正:试用期满xx个月考核合格者,经中心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正式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
(二)待遇:
1、聘用人员聘用期为三年一聘用,实行年度考核,三年考核合格可续聘。
2、聘用人员的待遇按聘用年限、岗位性质和绩效情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向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倾斜。
3、所有聘用人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签订劳动合同后,按照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共同交纳的方式交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4、所有聘用人员加入本单位工会成为会员,享受在编在岗人员同等福利待遇。
5、所有聘用人员在本单位工作满xx年以上(含xx年),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且考核合格者,经中心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享受同岗同酬(等同于单位新进在编人员)待遇。
二、范围和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聘用人员的考核和薪资管理。
三、薪酬结构
聘用人员实行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岗位绩效薪酬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学历工资、职称工资、奖金和其他津补贴(即降温费和烤火费)六部分组成。
1、基本工资:聘用人员均实行一定期限的试用期。试用期限原则上为xx个月。聘用人员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予以正式聘用,试用期工资每月xxx元(其中包含卫生费即妇女费、学历工资、职称工资以及防疫津贴),适用期满合格,签订劳动合同后办理的“五险一金”,该费用包括在工资中。
2、工龄工资:工龄工资主要体现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年限积累,以进入单位工作当月起计算。具体标准为:试用期满后,每年考核合格,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按每年增加xx元的标准加薪直到满xx年。对在单位特殊岗位的聘用人员,经中心委员会研究另行确定。
3、学历工资:中专学历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加薪xxx元;第一学历为中专学历,后经考试获得大专学历且官方认可,并能提供官方认可的证明,将证书复印件及证明材料交至办公室核查通过,在基础工资上加薪xxx元;第一学历为中专或大专学历,后经考试获得本科学历且官方认可,并能提供官方认可的证明,将证书复印件及证明材料交至办公室核查通过,在基础工资上加薪xxx元。
4、职称工资:取得初级(士级)职称的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加薪xxx元;经考试获得师级职称并将证书复印件交至办公室核查通过,在基础工资上加薪xxx元;经考试获得中级职称并将证书复印件交至办公室核查通过,在基础工资上加薪400元。
5、奖金:奖金主要体现临时聘用人员岗位贡献。奖金一般体现为年终奖金,由本单位中心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
6、其他津补贴:试用期满,参照国家及妇联相关规定发放烤火费、降温费及妇女费。
四、工作纪律
请假程序:所有人员请假须写请假条,假条报办公室保存并登记备案,1天以内(含1天)由科主任批准,假条报办公室登记备案;3天之内(含3天)由分管领导任批准,假条报办公室登记备案;3天以上报书记、主任批准(科室安排好工作),假条报办公室登记备案。事、病假期及其他特殊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请假人员假期结束后,上班时必须到办公室进行销假登记。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电话形式请假,如有突发情况来不及请假,请假人员可电话联系科主任/分管领导/本单位主要领导口头请假,当天由同事按请假程序代请假,并将请假单交至办公室存档备案。员工若无特殊情况,以电话方式请假视为无效请假,按旷工处理。
产假:根据《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相关规定,对符合规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增加产假xx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xx日,符合江西省相关规定生育的女性将至少可休xx日产假。
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x年不满x年的,年休假x天;已满x年不满2年的,年休假x天;已满xx年的,年休假x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节假日因工作需要安排临时加班或值班,按国家规定予以补休。特殊情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五、聘用人员职责
应用预防医学等相关理论、技术,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履行职务,完成指定的具体业务工作,制定和执行计划,进行工作总结。
六、聘用人员考核
1、根据“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用人科室必须承担本科室聘人员的教育、管理、使用、培训等责任,加强聘用人员的日常考勤、考核等工作。
2、聘用人员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主管科室负责对聘用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并对该同志年度履行职责和遵守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办公室负责聘用人员总体日常考核、纪律监督。
4、所有聘用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由分管科所室队负责人依据履行职责和遵守规章制度情况做出综合评价,交由办公室汇总后统一交主要领导审核签字,以此作为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
5、聘用人员每年病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七、聘用人员解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江西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相关内容及本单位工作实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本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4、劳动者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违反规定、损害单位形象或造成重大影响的。
5、劳动者不服从单位领导或科所室队负责人工作安排的。
6、劳动者恣意制造内部矛盾,影响单位团结,不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的。
7、劳动者月累计迟到(早退)xx次或不履行请假手续、当月累计旷工7天者,无特殊情况一年内病事假累计超过xx天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
9、劳动者因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受到处分的。
凡出现上述情形之一者,单位可无条件予以解聘。
17.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制 篇十七
关键词:动物疾病,病因,畜牧养殖,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 由于环境以及动物的自身原因等情况, 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使动物本身产生一些异常的生理现象, 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以及大面积的传染, 不仅对养殖者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同时对人类本身的健康问题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了解动物疾病的相关情况以及日常的预防措施, 并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可降低养殖损失。
1 畜牧养殖中常见动物疾病的种类
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动物身上非常普遍的一种病, 寄生虫包括蠕虫、节肢动物以及原虫。寄生虫是依赖动物身体中的营养物质而生长的, 在动物的体内或者体外寄居, 一般节肢动物是寄生在体外, 原虫和蠕虫大部分是在体内寄居。寄生虫大多数是通过土壤、饲料、水等在动物中进行传播, 是外在原因导致的, 这些寄生虫只有在接触的时候才可以传播, 一般情况下都是固定寄主的[1]。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于动物机体被特定微生物的病原体侵袭所导致的, 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我们经常提起的真菌、细菌、病毒就是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传染病会通过间接和直接接触以及空气等方式进行传播, 一般传染病会引发一些临床和生理的异常现象。
3) 普通病。普通病的发病率较高, 分为外科、产科、内科等。外伤、眼病及蹄病为主要外科病, 内科疾病有多种形式, 最复杂的就是产科病, 根据产后期、怀孕期和分娩期而分为不同的疾病种类。
2 常见动物疾病的病因
动物疾病的常见病因有2种, 即养殖环境方面的和人为因素。动物身体能承受的环境危害有限, 环境的不利因素往往会对动物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问题, 新陈代谢出现问题, 动物便失去了与环境进行正常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能力, 机体不能正常工作, 导致失去平衡, 让动物产生了心理以及生理的异常现象[2]。
养殖人员因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 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药物的配置错误以及用药不当。这会增加药物的毒性, 使动物体内产生一种中毒现象。另外养殖人员对养殖环境没有很好管理, 非常容易产生呼吸道疾病, 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 或者没有及时处理病死动物的尸体, 导致大量动物疾病的产生。
3 预防措施
1) 选择适宜的畜牧养殖场地。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适合的气候条件是养殖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养殖条件, 但一般来说那些排水通畅、通风条件好、地势较高、有充足阳光的地址, 可以保障动物的生活环境舒适、安全、健康, 让动物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应选择一些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 以免动物粪便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2) 加强日常管理。在日常的饲养中, 要以预防疾病为主, 只有把预防放在首位才能让动物离健康更近一步, 所以要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比如, 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饲养动物, 根据其生活特点, 对疾病进行控制和预防, 尤其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 应保持养殖场的干净和舒适, 对养殖场及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3) 疾病检查。在疾病高发季节, 要做好动物的疾病检查工作, 并按周期对动物进行疫苗注射, 防制病毒等疾病的产生, 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以及对抗疾病的能力, 控制在进出过程中的动物疾病传染。
4 防控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疾病的动物, 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避免拖拉现象, 以免传染给其它动物, 造成大面积疾病流行。同时对养殖场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工作, 加强其它动物的免疫接种以及防护。对患有疾病的动物进行隔离, 在此过程中对其应严加看管与及时记录, 通过更多的有效防范措施, 尽快消除疾病的发生, 降低损失的同时还可以为下次疾病情况提供依据和参考借鉴[3]。
5 总结
养殖动物应综合考虑一些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 加强对养殖方面的理论研究, 学习养殖知识, 才能更好地应对动物疾病的突发情况, 单纯的防治并不是解决一切情况的办法, 应从最根本的地方了解病因, 控制发病情况, 在源头上加以制止, 避免疾病传播的恶化, 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芳芳.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 11 (10) :55-56.
[2]张秉臣.动物疾病在畜牧养殖中的病因和防控措施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 12 (11) :7-8.
【动物养殖场疾病防控】推荐阅读:
动物养殖场畜禽标识制度10-23
羊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06-21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绪论课堂笔记01-07
养殖要点及疾病防治10-09
水产动物疾病学10-09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10-07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11-26
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年度工作总结12-22
06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见12-23
乡镇2020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