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意象篇

2024-10-25

诗歌鉴赏之意象篇(10篇)

1.诗歌鉴赏之意象篇 篇一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意象

一、课堂练习:

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四)。

2、谒 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女仙,曾自称在短时间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①“触景生情”是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这“景”当是

诗人登山远望,见夕阳西下、水去云回之景。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要点:景、情、境

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流水东去,白去归去的景象,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沧海来阻止时光的流逝,(步骤一、二)诗人的想像新奇,整个画面奇幻而瑰丽。(步骤三)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怅恨(步骤四)

3、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起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即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景色: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分析: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情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迈。

二、巩固练习

4、【2009·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考点】第一问: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 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个性解读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5、【2009·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考点】第一问: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第二问: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思路分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诗歌鉴赏】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2.诗歌鉴赏之意象篇 篇二

关键词:陈恭尹,明清之际,诗歌意象,历史意识

陈恭尹 (1631-1700) , 字元孝, 号半峰, 晚号独漉子, 又号罗浮布衣, 广东顺德龙山乡人。他既是清初颇具民族气节的爱国之士, 也是当时具有全国影响的岭南代表诗人之一, 在清初诗坛上, 陈恭尹又与屈大均、梁佩兰齐名, 并称为“岭南三大家”。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说:“陈元孝诗, 雄厚浑成, 警策古淡, 天分人工, 两造其极……其神骨峻而坚, 其格调高而壮, 其才力肆而醇, 其气魄沈而雄, 其意思深而醒, 其笔致爽而辣, 其篇幅谨而严, 其法度密而精, 其风韵清而远, 其诗全才也……不惟岭南当推第一, 即江左亦应退避三舍。”i这主要是从风格来评价, 陈恭尹的诗歌独具特色之处还在于其诗歌意象既有新鲜可观的感性形式, 又具有丰厚的情感内蕴, 将诗人致远雄心和疾恶刚肠所表现出的报国之志, 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之情, 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 具有浓厚的悲壮色彩。

一、宇宙意识

我国古诗中不乏拥有浩瀚的宇宙意识作品, 从屈子的《天问》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情超意远, 昂扬激越, 吞吐江河, 与宇宙同体。陈恭尹的诗歌也充溢着博大的宇宙意识, 而这种意识主要通过其大量的山水诗表现出来。在登山临水、状物摹景时, 诗人并未都作道德人格的联系和比附, 而是在欣赏和陶醉中, 因情生理, 由感性愉悦到哲理沉思, 常常着意于观照自然本体的底蕴和宇宙的律动, 对永恒与瞬间、无限与有限、天地与人生、运动与和谐作哲理的思索和反省。

(一) 宇宙万物和谐

诗人在山水中徜徉, 感到万物无比亲切, 令诗人心旷神怡。如《宿罗浮飞云峰候日出》ii“仙山终古少行踪, 绝顶良宵不易逢。暗积落花归上界, 倒悬明月照西峰。江潮应瀑声千里, 海气成霞色万重。一线日轮天已晓, 远鸡才报下方钟。”《九日登镇海楼》“清尊须醉曲栏前, 飞阁临秋一浩然。五岭北来峰在地, 九州南尽水浮天。将开菊蕊黄如酒, 欲到松风响似泉。白首重阳惟有笑, 未堪怀古问山川!”“仙山”“落花”“明月”“江潮”“瀑声”“海气”“菊蕊”“松风”这些意象构建了雄伟奇丽的景象, 物我两忘, 深入其中, 人生的倥偬、世态的纷扰、政治的倾轧与宦海的沉浮, 一切都悄然消逝。没有挣扎、忏悔与欲念, 没有地狱的阴风和天堂的灵光, 惟有被大自然净化的心灵, 被心灵升华了的自然。其意象空间是有限的、清晰的, 而包孕的意趣却是无限的、朦胧的。在对大自然的审美活动中, 超越了时空, 与宇宙沧冥悠然心会, 化为一体, 真正达到万象皆宾朋、独啸未知朝夕的超然境界。

(二) 宇宙砥砺生命

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的宇宙, 毕竟是一个美丽而诱人的迷。惟其如此, 它一方面会参照出人生的短暂、有限与渺小, 给人带来悲凉的感受和哀伤的情绪, 另一方面也能焕发出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意识。因此, 诗人没有走向痛苦绝望与厌弃人生的深渊, 相反, 他从悲凉和感伤中觉醒, 对宇宙和人生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和深刻的反思, 从而达到超脱的境界。如《杖策有所适》“杖策有所适, 乃至南山阿。飞雪耀峻涂, 高冰积嵯峨。仰见双羽人, 被服扬轻霞, 辑我升丹梯, 飞步游天河。下窥失五岳, 累块存中华。群星与日月, 熠若流莹过。”此刻, “五岳”“群星”“日月”以至整个自然的霸气与神秘感已荡然无存, 诗人可凌驾自然, 飞步天河、下窥五岳、日月星辰象闪闪流莹从身旁飘过, 整个宇宙任由诗人随意驱使。这是诗人在充分领略与享用宇宙的永恒生机和磅礴气势时, 为它的伟大创造力和永不凋谢的生机所鼓舞, 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 驰骋自我, 创造自我, 与天地万物同趣的表现。

陈恭尹的宇宙意识是将自己与宇宙的关系摆在平等、和谐、亲密与自由的地位, 在和自然万物之间的深刻对话与交流中, 感受静谧和谐的生命之气的流动, 聆听自然无边神奇的心语, 静观宇宙万物沉稳无定的坦然运行, 获得瞬刻即永恒的与宇宙同体的高峰体验, 最后体味到生命的狂喜与精神的张扬。

二、历史意识

人是历史的存在, 人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历史之中。人的历史存在不断刺激人的意识, 从而形成了人的历史意识。尤其是明清更替的社会大动乱和老大帝国的灰飞烟灭, 引起了人们的巨大震惊, 历史意识在时人脑际空前活跃。拥有深厚历史感的陈恭尹, 迫切地希望从历史的反思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因此, 他的诗歌特别是山水景物诗中, 往往以模山绘水、写景状物和吟咏古迹为手段, 来表达他的强烈而深邃的历史意识。

(一) 对历史兴亡之总结

陈恭尹见识广博, 对世间万象又有很强的体察感悟能力, 因此, 他往往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凭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人先贤的缅怀, 寄托其历史兴亡之感。

首先, 歌颂古人业绩。如《沛中》“汉王生长难忘处, 尺土犹书故宅名。四海自飞鸿鹄羽, 中宵人哭白蛇声!轻沙浅草堪调马, 习俗群儿敢说兵?千载英雄同一辙, 徐州南是凤阳城。”诗中“鸿鹄”“白蛇声”“英雄”等意象称赞了刘邦所成就的大业, 但诗中也感叹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相距千年的开国英雄都遭到同样的不幸, 他们的不肖子孙把大好江山轻易断送了。《春日登粤王台》“花白高台磴道遥, 粤王曾此拜中朝。谁云七郡初归汉?古者南交已宅尧!江势急流宗渤澥, 山光相望忆箫韶。炎州文物从来事, 霸气千年倍寂寥。”

其次, 钦慕前人品行。如《西湖杂兴》“别来无信息, 归雁入残霞。故国应芳草, 连宵梦落花。吹箎吴市月, 垂钓越溪槎。见说佗封地。依然属汉家。”以伍子胥吹箎乞食, 后来终于得志, 率大军回楚雪耻报仇来自比, 表达抗清的决心;以严光垂钓的典故, 表示自己不臣服于清朝。

最后, 总结经验教训。如《西湖》“山中麋鹿若为群, 岭外双鱼杳不闻。贫甚独存冯客剑, 雪深特上岳王坟。西湖歌舞春无价, 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奸相国, 大江犹得百年分!”“麋鹿”、“暮有云”暗示南明将覆亡。“西湖歌舞”、“奸相国”指出了南明覆亡的原因, 一是统治集团的醉生梦死, 二是奸臣当道, 甚至比秦桧还可恨, 诗人吊古伤今, 写出了迥然不同的感受。

王国维说:“政治家之眼, 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 则通古今而观之。”iii陈恭尹能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幕, 超越尘世的种种局限, 在亘古不变的大自然面前, 对翻云覆雨、变幻莫测的社会人事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以诗家之心探讨历史兴亡, 总结历史的某种必然规律, 生发出足供后人借鉴的经验教训, 具有深沉的历史感。

(二) 对个人际遇之感怀

借史抒发自己的襟抱, 是古代许多诗人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陈恭尹的诗歌, 往往借古代功成名就的风云人物或大业未成的悲剧英雄, 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哀怨, 寄寓其寂寞悲凉的心境。如《留别诸同人》“霏微残月晓风寒, 生死交情话别难。入楚客无燕匕首, 送行人有白衣冠。舟辞香浦鸿初到, 马踏梅关雪渐看。后会不须期故国, 中原天地本来宽!”荆轲虽然失败了, 但那种誓与敌人周旋到底、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 却激励着后人。陈恭尹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进化观, 对荆轲作了极为肯定的评价和高度赞扬。类似的人物还有伍子胥、岳飞等。陈恭尹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自我存在意识, 他的大量的诗歌都是借古人之酒杯, 浇自己心头之块垒, 色调苍凉, 恰与吊古伤今的凄清心境凑泊无迹。

亲古忆旧, 是中国诗坛千载难易的审美定向。通过怀古, 诗人对人生痛苦的困惑不解进行反思, 从记忆中搜寻往昔的残迹, 并寻求与之产生精神上的融通, 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向往, 希冀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并找到摆脱自身生存困境的良药秘方。因此, 诗人很善于将惊心动魄的世事沧桑、慷慨悲凉的人生变幻和扑朔迷离的历史兴亡, 与山水景物的奇情壮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其清新绮丽的山水景物包含了海涵地负的深厚历史意识。

三、爱国情结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但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 又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紧密地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所属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国家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表现, 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 当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来侵犯时, 这种精神和力量就表现得更为强烈, 更是一种价值尺度和道德信仰。陈恭尹的诗对故国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他所表现的爱国的民族情节, 恰恰是他的诗所以能流放后世, 为人景仰的主要原因所在。

(一) 心系国家抵御外侮

陈恭尹十余年从事反清军事斗争, 虽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历尽关山险阻, 仍事业未成, 但他并不因此而失其志。他以诗歌为武器, 抒发其爱国的壮志豪情, 痛感国破家亡而发出慷慨悲歌, 激励后人继续斗争。如在一六五一年秋, 陈恭尹动身到福建、江西、浙江、江苏一带游历, 企图联络朋友, 从事反清斗争, 途中游庐山时, 他写下《夜中叹》“秋风萧萧吹黄榆, 黄榆上有双啼鸟。寒霜满枝栖不得, 夜久无人时相呼。西樵有客匡山里, 一夜此声中夜起。十年含叹为谁来?啸倚芙蓉匣中水。”用“双啼鸟”、“栖不得”“相呼”这些意象比喻战乱中人民居无定所, 痛苦哀鸣;“芙蓉”为剑名, “啸倚芙蓉”表示自己壮志难酬, 感慨万千。《归舟》“水气动群木, 虚楼飞叶声。风灯无定照, 峡月不终明。托宿维舟夜, 临泷未济情。寸心平自若, 应任险中行。”最后两句意为, 回想半生经历, 问心无愧, 任何危险都不能阻挡。表达了他不畏艰险, 乐观向上, 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答潘子登》“挑灯昨夜读君书, 字字行间皆有雪。君父之辱义正同, 有口莫向他人说。精卫填海海未干, 愚公移山山可裂。山崩海竭必有时, 此心不与天壤灭”这首诗感情真挚, 技巧圆熟, 表达了对抗清复明必胜的信心和永不向清廷统治者低头的决心。

(二) 关心人民同情弱者

国家以民为本, 爱国家而无不爱人民。陈恭尹接近百姓生活, 关心民间疾苦, 同人民休戚与共, 写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在《缫丝歌》中, 他借蚕蛹的话, 揭露、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无厌的诛求:“君躯长, 君躯短, 小虫之小丝有限, 中心抽尽君未暖!”在《望燕》中, 他揭露了由于战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极大破坏“郭外沃田抛弃尽, 不愁无处觅春泥!”借燕子讽刺城外肥沃的农田全被丢荒了, 不愁没有泥巴修补燕子的巢。《村居即事》通过在乡间的所见所闻, 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伏犊山中虽有虎, 农夫争避带刀人!”“死生由吏不由天, 鸩毒随身始出门”“三尺龙泉方寸印, 不知谁较杀人多?”通过“虎”、“鸩毒”和“吏”对比, 怒斥黑暗统治。《龙船行》写官吏借赛龙船名义坑害百姓:“锦标夺归插里社, 纵有能名无得者。虽云夺鸭不足夸, 明日卖钱还借家。”《人日新晴即事》“征敛村村急, 桃花何处津?”写出了征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诗人怀着满腔怒火, 辛辣地鞭挞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寄托了陈恭尹强烈的爱憎感情, 此类作品是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钱钟书先生说:“画之写景物, 不尚工细, 诗之道情事, 不贵详尽, 皆需留有余地, 耐人玩味, 俾由其所写之景物而冥观未写之景物, 据其所道之情事, 而默织未道之情事。”iv陈恭尹将感情注入客体之中, 诗人之情志与客观之事物有机契合, 使其意象更加鲜明, 内蕴更加深广, 体现为诗人的致远雄心和疾恶刚肠所表现出的报国之志, 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 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 具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v陈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 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 突出表现出人道情怀和入世精神。

参考文献

[1][清]朱庭珍《筱园诗话》 (卷二) , 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 (下)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第2356页

[2]陈恭尹著, 郭培忠点校《独漉堂集》,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第842页

[3]王国维著, 黄霖导读, 《人间词话》 (中卷) (重订本)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第25页

[4]钱钟书《管锥篇》第四册,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第8-9页

3.意象:诗歌鉴赏的金钥匙 篇三

一、从意象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鉴赏诗歌时,从意象的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诗歌的情感就不难把握了。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从意象基本特点开始,解读诗歌意象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好办法。因为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色彩艳丽;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色彩清丽;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色调残冷等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三、从意象组合方式切入,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虚实相生,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组合,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风静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歌有时通过意象做时间上的延伸,移近就远,运古入今,今古对照,出发感慨。刘禹锡的《石头城》便是以月做时间上的延伸。淮水西边旧时月,是取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它照见过六朝腐败统治者在秦淮河上的游乐,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四、从意象构建模式深入,明确诗歌意象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或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或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或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五、从诗人身世生平出发,挖掘诗歌对象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想起作者,想起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从诗人生平身世出发,挖掘诗歌意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例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鉴赏诗歌时,先要抓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六、从诗人情感寄托思考,推敲诗歌意象

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各种自然物象都被赋予人的理念、遭际、感慨。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但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虞世南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从而,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而李商隐的《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借蝉的处境來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恨费声”哀中有恨,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

4.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 篇四

一、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5分)

二、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问: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三、莎衣①

杨朴②(宋)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③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④紫绶金章⑤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饶:任凭。⑤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问:“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四、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中甫,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问: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答案

一、答:

1、全诗由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构成。(1分)

2、整首诗勾画出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现,浮萍漂碧,藕花飘香的闲适雅寂的石湖风光。(2分)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风光图。(1分)

4、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悠然闲适的心情(1分)

二、答:

1.李世南画的扇面中描绘了这样的景物: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溪边)行走,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3分)(题目要求“描述”,答案应该是“句子”而非“短语”。)

2、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分)

三、答:

1、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湖面,如蹦珠溅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着蓑衣的渔人。(2分)

2、诗人描绘这幅渔人乐趣图,(1分)

3、是对渔人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桃花园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2分)

四、答:

1、只有从南边飞来的几只大雁栖息在明月下的芦苇丛中(2分)

5.诗歌鉴赏之意象篇 篇五

教学课题 诗歌意象与意境鉴赏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主备人 课时安排 2-3课时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复习鉴赏意象与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杂诗。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二.高考例题 题型一:意象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09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

【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题型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题指导】《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方法总结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教师强调:

如何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有时可能相反。要特别注意。

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1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3 瓮:这里指水瓮。

○4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的气氛的,给2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静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山水名篇历来为人们称道,请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主要描绘了幽草、西涧、黄鹂、深树、春潮、雨、野渡、舟自横等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和忧伤情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意象描写的方法及意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二、高考例题

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三、方法总结

1、意象的作用 明确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③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 “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⑥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⑦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2、意象描写方法(1)各种修辞手法

(2)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5)正面描写———光影、色彩的渲染

6.诗歌鉴赏:中秋篇 篇六

一叶知秋,风中

那枚耗尽心血的黄叶

最后一次亲吻爱人的手臂

离去,不是生命的结束

躺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

把心,停泊在空荡的枝头

期待下一个春梦

/

一轮明月,跋山涉水

从遥远的唐诗宋词中走来

清风翻开尘封的记忆

浮光掠影

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岁月的沉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无声的思念洒入婆娑的月影

/

斟一杯菊花茶

就着月光

寻觅陶公的身影

悠悠的南山脚下

一朵朵傲然绽放的黄花

轻舒云袖,漫卷诗书

吟唱你飘逸洒脱的风骨

/

久别重逢的喜悦

融入一壶相思的美酒

月光下相依相伴

幸福是亲人温暖的怀抱

也许明天又要启程

就让今夜,醉在甜蜜的梦乡里

安顿疲惫的灵魂

《中秋夜》

月亮爬上树梢

丹桂飘香

星光摇曳

煮一壶白月光

饮尽人间风雨沧桑

嫦娥舞动长袖

历史的云烟层层剥落

千年的寂寞化作一滴清泪

情感被陈规戒律阻隔

心,已无处停泊

/

清风吹开泛黄的纸页

渔歌唱晚,枫桥夜泊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在诗人的笔下低吟浅唱

李白花下独酌

故乡的明月

伴着游子的脚步

踏遍山川河流

不朽的诗篇

在岁月的河床里千古流芳

/

今夜,让我们举杯邀月

短暂的甜蜜

融入彼此的血液

风花雪月只是虚幻

悲欢离合隔不断

无尽的思念

道路已经抉择

梦总是搁浅

渴望有个温暖的怀抱

收留我疲惫的脚步

闭上眼

梦里有温情的港湾

终于明白

滚滚红尘,聚散匆匆

你我都是过客

有多少欢乐

就有多少忧愁

沉入杯底的

是幸福,是拥有

《望月》

后羿的利箭

射落九个太阳

却不忍心

射向嫦娥的宫殿

不顾一切的背叛

换来千年的寂寞相伴

一颗冰冷的石头上

谁的`眼泪

把一个个雨季肆意拉长

/

稍纵即逝的春梦

在桂花树下蔓延

美丽的神话故事

千百次地演奏

一曲忧伤的旋律

月盈月缺

年华跌碎在云端

指尖上的光阴

拾不起锈迹斑斑的过往

/

望穿秋水

留不住漂在水上的誓言

你的绝情,他的伤悲

山峦

承载不起永恒的思念

舞断长袖

回不到幸福的港湾

与其红颜不老

不如扑进爱人的胸膛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7.语文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走势预测 篇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 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作品进行赏析,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笔者根据对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思考, 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拟对2008年高考诗歌赏析试题的走势作一预测。

一、命题展望

笔者将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部分情况整理如下表:

分析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 再联系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笔者推测, 08年的诗歌赏析命题将会有如下发展:

1. 稳中有变, 趋向多元。

(1) 题型

题型的设置上, 除了北京卷、浙江卷设置填空题, 上海卷设置填空题、选择题, 其余省市均为书面表达题。这与去年、前年 (05年北京卷设置选择题;06年北京设置选择题, 上海设置填空题、选择题, 浙江卷设置填空题) 相比, 基本不变。02年以前, 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中, 诗歌赏析的题型, 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还各占半壁江山。而事实证明, 过多地采用客观题尤其是选择题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着很大的弊端, 难以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 不符合本学科的特点。

(2) 分值

诗歌鉴赏试题所占的分值仍在6分至8分之间。

(3) 体裁

选整首诗设题, 明确考查古诗阅读能力, 始于1994年。13年来, 诗歌鉴赏试题文本体裁的选择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诗词并重, 兼顾其他”。如在05年湖北卷中出现了元杂剧选段鉴赏 (《汉宫秋》第三折) , 06年湖南卷要求对《红楼梦》诗词进行鉴赏, 07年北京卷更是将《诗经》入题。这也预示着将有愈来愈多的作品类型进入高考试题, 如汉魏晋五言诗、乐府诗、元曲、明杂剧等。

(4) 作者

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大体上凡属重要诗人都可以进入备选视野, 这是诗歌鉴赏试题发展的必然趋势。如05卷中的刘颁、汪元亮、方惟深、徐凝、李德裕、戴复古, 06卷中的王炎、谭敬昭、严维、韩琮、魏初、刘过、王罔运、周密、张籍、张维屏, 07卷中的高启、周弼、吴激、赵善庆、陈维崧、谢枋得、吴融、李约、林景熙、徐兰、高蟾, 这些作者都是大多数考生不了解或不熟悉的。尽管这些作者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 但并不影响考生对其作品的内容、语言、技法的理解和鉴赏, 也就是说, 命题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难度选择和处理文本, 而是以能够考查初步的理解、鉴赏能力作为选择和处理文本的标准。

(5) 题材

在题材的选择上, 日见异彩纷呈 (如05全国卷Ⅱ的思乡诗、北京卷的记梦诗、江苏卷的怀友诗、重庆卷的边塞诗、江西卷的思乡怀友诗;06全国卷Ⅰ的题画诗、北京卷的田园诗、湖北卷和安徽卷的送别诗、天津卷的边塞诗;07浙江卷、湖北卷以及江西卷的咏史诗、江苏卷的送别诗、湖南卷的思乡怀友诗, 山东卷的边塞诗等) , 但仍将以写景诗和咏物诗为主。

(6) 考查内容

在考点的设计上, 不脱离考纲的要求, 仍围绕作品的形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 设置考点进行命题。

以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为例:

如全国卷Ⅱ王维《新晴野望》一诗分别以“明”和“出”二字, 充分显示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 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的美景。广东卷林景熙《溪亭》诗中“独行穿落叶”一句活画出独自一个人在萧萧落叶中穿行, 而无人相伴的寂寞情景。这些试题乃是围绕了形象这一考点。

如山东卷徐兰《出关》极写居庸关的雄壮气势, 景物描写鲜明生动, 体现出大气雄浑的语言风格。浙江卷三首同为表现兴亡之感的诗歌, 刘诗今昔对照, 寓情于景, 含蓄深沉, 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 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 点破兴亡, 明快直露, 有浓郁的散曲风味。这些试题均围绕语言风格这一考点。

又如重庆卷苏轼《海棠》诗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句巧用拟人手法, 以花比人, 描绘出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安徽卷陈维崧《醉落魄·咏鹰》一词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 来衬托鹰的形象, 从而体现出作者猛气犹存、老当益壮, 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湖北卷中两首写华清宫的诗都应用了映衬的手法。第一首以宫外的飞血阴云, 分外寒冷与宫内的绿树成阴, 温暖如春作比;而第二首则是拿昔日的霓裳羽衣, 歌舞升平和今朝杂树丛生, 宫殿荒凉形成反差。这些试题围绕表达技巧这一考点。

再如全国卷Ⅰ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一诗以“咨嗟”、“休对”、“且将”体现了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福建卷谢枋得《武夷山中》借“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感情, 又借梅花这一意象, 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借“浮天水”、“无穷树”、“带雨云”等意象表现作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和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四川卷王安石《葛溪驿》借诗眼“乱”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这些试题则体现了思想情感这一考点。

值得注意的是, 命题的选材, 近年来从单篇诗歌的赏析扩展到对两首诗歌甚至多首诗歌 (07浙江卷三首诗歌的对比鉴赏) 的比较阅读鉴赏。往年只有00年上海卷和03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出现过此类题型, 而近年日趋“升温”。如05年的湖南卷、辽宁卷、上海卷、浙江卷, 06年的重庆卷、湖北卷、湖南卷, 07年的辽宁卷、浙江卷、湖北卷、重庆卷、江西卷。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两首甚至多首古诗进行鉴赏, 或比较思想内容, 或比较表达技巧, 难度较单首诗歌赏析要大, 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 紧扣考纲, 联系教材。

考纲对诗歌鉴赏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综合审美认识活动, 在能力考查中属最高层次E类。

历年来诗歌鉴赏命题均紧扣考纲, 始终围绕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 而且与教材联系紧密, 答题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在教材中均有出现。如古诗中的表达技巧, 重庆卷涉及拟人, 安徽卷涉及衬托。又如北京卷中考到的《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在教材《诗经》单元中已有涉及。而对湖北卷中两首关于“华清宫”的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无疑会产生帮助。再如诗词中的形象, 07广东卷中“孤灯”、“落叶”等意象表清冷寂寞之情, 全国卷Ⅲ借“琴”、“棋”二物的“品”, 来写自己的“志”。06湖北卷借“水”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05天津卷“大江东去水悠悠”则充满了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反观教材,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第三册一、二单元涉及的诗词篇目中, 如王维《山居秋暝》、李清照《声声慢》、杜甫《登高》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诗篇。姜夔《声声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锦瑟》均援引典故。由此可以看出, 考点设计与教材联系始终是命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此类命题一贯遵循的原则。

二、复习策略

1. 用好教材, 巩固课内所学, 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基础。

笔者认为在组织2008年高考诗歌赏析专题复习时, 首要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 系统复习课内诗歌作品, 牢固掌握鉴赏诗歌的重点。

(1) 反复吟咏, 把握节奏。

诗, 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的语言, 精炼简洁、音韵和谐, 值得细心品读、反复吟咏。诵读, 是诗歌鉴赏的最基本环节, 必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节奏。

(2) 品读“诗眼”。

“诗眼”指的是一首诗中或一首诗的某一句中最传神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字。诗歌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含蓄的, 很多诗词都是“言简意丰”、“意在言外”, 因此, 品读“诗眼”, 有助于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分析意象, 领悟意境, 体会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 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这类作品, 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 意象所体现的情调, 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袁行霈《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意象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领悟诗人的情感主旨和写作技巧。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是具体的小景, 也可以是山川风物, 可以是古物, 也可以是古人, 特别要注意诗人自身的形象。抓住了意象就基本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如06年江苏卷《鹧鸪天》中“满林残照见归鸦”句“残照”、“归鸦”, 寓情于景, 写出了作者也希望像乌鸦那样早早归家的情感。07年辽宁卷通过“山”中“果落”、“灯”前“虫鸣”表现悲哀孤独之情。

(4) 研究诗词的表达形式及写作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考查到的一些诗歌表达技巧在教材中其实都是有所涉及的, 笔者认为, 在复习中应该帮助学生罗列并整理常见的表达技巧。整理时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三方面着手。如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双关、互文等, 描写手法如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相生等, 而抒情手法常见的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只有具备了这些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 并举一反三, 才能做好试题。

2. 拓展课外阅读, 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积累。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 注意以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地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全体学生按学号轮流, 每天一位, 或朗诵一首诗歌, 或鉴赏一首诗歌, 或出示一道诗歌鉴赏试题, 全班学生共同完成, 增加了学生们的诗歌“储备”。

再如在早自修要求学生朗读课本或读本中的诗歌单元, 要大声地、旁若无人地读, 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尝试将之背出来。

经常性地在班内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或诗歌鉴赏能力竞赛, 赛前做好动员工作, 学生踊跃参加。在愉快地开展语文活动的同时, 学生广泛地接触课本以外的作者和作品, 增强了诗歌鉴赏的能力。

8.解读意象密码,探寻鉴赏之径 篇八

诗歌鉴赏是每年语文高考的必考题。在2009年18道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中, 单纯从意象角度来考查的就是有11道。学会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思路主要有三种:

1. 本诗(或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有什么寓意?(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叙述。(全国Ⅰ卷、全国Ⅱ卷、重庆卷、宁夏卷、湖北卷)

2. 本诗前几联描写出什么(物)怎样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天津卷、广东卷、辽宁卷)

3.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联。(福建卷、江西卷、四川卷)

无论哪一种命题思路,都关涉到意象(景与物)、意境、情感三个方面。因此,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其实质是寻找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 鉴赏指津——方法技巧展示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说:“诗歌语言的精妙就在于它的暗示性,引得你遥思远怅。”可见,如何循“象”求意,披“象”入情,明确其语言的暗示,完成由意象到情意的过渡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解读诗歌意象的内涵, 先要明确意象在诗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然后由意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情感推理。具体来说,要把握几个切入口:基调指向、色彩明暗、整体还原、比喻象征。然后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依人之常情,知人论世,由己及诗,挖掘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与感情变化。

(一) 品其指向解悲喜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描写意象之时常常会用一些具有明显情感指向性的修饰词。如表示悲情愁绪的:孤、独、残、寒、斜、荒、野、沉、落、茫、凄、凉、昏、绝、空、稀、清、闲、幽、断、乱、苦、哀、萋、暮等;表示欣喜怡然的:清(溪)、绿(水)、白(玉、石)、香、青、碧、丽、暖、(花)燃、新、锦、醉、佳、芳、晴、明、倩等。 草木本无情,无非着人意。诗歌中意象所附的情感基调指向常常跟意象的修饰词有对应关系。

例: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未央:未尽。

【析】 作者描写了葛溪驿站中的景象,诗中自然意象的修饰词都带有愁绪。“缺月昏昏”,望月思乡,却是半轮缺月,暗示其孤独;“昏昏”,表面写月光不明,实为心境忧愁。“漏未央”即夜未尽,心愁听漏,夜不成眠。一盏油灯, 半明半暗。鸣蝉所停的梧桐, 树叶半黄。整个场面显得昏惨暗淡、 清寂冷落。再结合人物表现:“病身”、“归梦”、“起看”、“乱耳”。身病觉冷更念家,梦里归故乡,哪知路正长;起看天地色,一片苍茫凄凉;蝉声乱耳,心烦意乱。其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跃然而出。

(二) 观其颜色知冷暖

对所见景与物的描写无非是描其形、 绘其色、摹其态,而对其色的描绘是直接体现作者情意的途径之一。心理学普遍认为,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既可陶冶人的情操,又可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变化。绘画上有冷(暗)色与暖(亮)色之说。红、橙、黄等暖色给人热情、积极、向上、愉快、兴奋之感;绿、灰、黑等冷色则给人压抑、沉闷、悲伤之感。对比度高的色彩放一起让人有明快、爽朗之感,如青与白、蓝与白、红与绿等;清晰度低的色彩使人有寂静、寂寞、忧伤之感。艺术相通,画理如诗理,诗人在描绘意象时也会用颜色来暗示自我的心境,所以,观其色常常能知心绪的冷暖。

1. 用明丽的色彩表达乐景喜情。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用“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传达出作者无比欢快的感情。又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用枫林之红表现自然之景美,更表达作者欣赏景物时的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再如“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刘禹赐《浪淘沙九首(其六)》),红日初升拨开江雾,衬托出淘金女伴劳动场面的壮美。

2. 用暗淡的色彩暗示愁绪哀情。如“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元稹《拟醉》),黑色表达中年丧妻之痛的悲哀。又如“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灯光昏暗,且摇曳不定,衬托内心的万般怨苦,满腹愁思。

3. 用冷暖色的对比营造明丽的意境。例如:

捧剑仆

青鸟衔葡萄, 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 不敢卷帘看。

【析】 “一只青翠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画面的主体显现出一片青翠(冷色),背景衬以井栏上耀眼的金黄(暖色),色调冷暖对照,笔墨浓淡得宜,给人以静谧秀丽的柔美感。这一形象,优美雅丽,活泼动人,跳跃着生命的活力与欢乐, 可以说象征着一种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唐诗鉴赏辞典》)

(三) 还其原型找特征

有的诗在描绘意象时,情感指向性不十分明显,比较中性化,加上意象之间又有跳跃性,读者很难一下看出诗歌的主旨。 这时就需要采用艺术还原法,即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形,想象作者当时的情景,把那一个个相对比较“独立”(实际上是有联系的)的意象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进而组合意境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析】 颔联讲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表面上看,作者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其实不然。首先,“小楼”“深巷”,有静谧幽僻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加上“一夜”二句,说明作者一夜未眠,卧听春雨,一定是有愁在心头。其次,“春雨”“杏花”,表面是一派明艳生动的景象,实际上却是在为颈联作背景,大好春光,早有抱负的自己却在这客栈小楼上无聊地作书品茶以消磨时光,诗人表达的是朝廷对自己启而不用的郁闷与惆怅。

(四) 察其隐喻探所指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咏物诗中。所谓一花一世界,一物一乾坤,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操。咏物诗的“志”是通过对物的描写去感染读者,因而,所咏之物大多都带有隐喻性或象征性,即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激壮志彩云惊涛,抒幽怀花鸟虫鱼。诗人对物的审美观照,亦即对自身的观照。所咏之物的特征与所言之志必有一定的相似点,才能达到自然与人之性情的沟通和谐,这个相似点便是理解意象的关键。一方面我们要掌握常见意象固有的象征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意象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具体分析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例如,同样是竹,即使出于同一人之手,所寄托的心志也不尽相同。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析】 第一首诗抓住竹子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表现出坚韧顽强、生命力旺盛的特点,隐喻自己耿直傲岸的性格与强劲的风骨。

第二首诗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却不开花、不惹蜂撩蝶的特点, 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9.诗歌鉴赏之意象篇 篇九

考点展示: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形象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关键字词。

2、答题模式: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主旨(主旨)。例、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参考答案:.什么形象: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形象特征:主人公“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

3.形象意义: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不能停留在悲秋上)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参考答案: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形象鉴赏· 景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绘图景(语境);(3)析情感(主旨)。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描摹图景:诗歌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2.概括特点: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3.作者情感: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三、形象鉴赏·物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物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它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捕捉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鉴赏依据);

(2)联系诗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揣摩所托之情,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精神。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情感(主旨)。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步骤1: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雪未消”,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

10.诗歌鉴赏之语言 篇十

第一讲诗歌的语言种类

诗歌的语言从内容上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四类。

1、意象语言

诸如菊、松、燕、雁、云、雨等出现作者笔端,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借以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语言。(见上章附表)

2、情感语言

它可分为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显性语言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毫不隐讳,直接抒情,如“哭”“笑”“哀”“悲”等;隐性语言则委婉含蓄,引而不发或引而待发,如“冷”“凉”“凋”“荒”等。

例: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⑴,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⑵,何年致此身。[1]

注:⑴灞(bà)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⑵郊扉:犹郊居。⑶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品鉴赏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首句写诗人与情人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年环境,往日欢情,表明自己思念之深。第三句写明月有情;第四句写落花有恨。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了。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3、象征语言

有些诗句作者赋予它表面语义之外的另一种特定的语义,或全诗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某些人生思考。以说理诗居多。

例:观书有感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特定称谓语言

在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特定称谓性的语言,来特指某种特定的语义。在古诗文中运用很普遍。指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特定称谓、典故。(参照“意象”)

第二讲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风格特点

(一)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

1.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2.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淡质朴、语淡情浓等。

(二)鉴赏语言常用术语汇释:

1、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其中却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又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于平淡之中见新奇。

2、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给读者以清风扑面之感。清新之风常见山水田园诗中,以“王、孟”为代表。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风格清新淡雅,最能代表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孟浩然的诗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又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3、绚丽飘逸或绚丽工整。绚丽工整,或称华丽、工丽。其特点是有华词丽句、文采斐然,用以表达奇巧的情思,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该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之冠”,“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词工语丽,因而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此外,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贺的诗风绚丽华美,如《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玉碎山崩喻众弦齐鸣,以凤凰鸣叫喻一弦独响,以“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又如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及“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无题诗,诗风于工丽中略带沉郁,优美而不失厚重。

4、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干净利落。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如其《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5、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小楼”、“深巷”点明环境静谧幽邃,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以“春雨”、“杏花”点出江南早春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这两句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慨。又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如杜甫、陆游、辛弃疾,他们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而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7、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驰誉诗坛,他的《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8、雄浑壮丽。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

9、豪放旷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高洁特立。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0、幽默讽刺。指诗歌创作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诗歌举隅: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歌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此时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上一篇: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下一篇:坚定理想信念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