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13篇)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一
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教学中,我组织了以下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一是观察想象活动。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场景图,并且告知相应的占地面积数据,想象相应的建筑物的大小,并与相应的面积数据联系起来,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积累感性经验。
二是测量活动。结合学习过程,测量教室面积或到校园,让学生直观感知1公顷的大小,为更好地建立1公顷表象服务。而在1平方千米的实践活动中,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徒步远足类的活动,体验大小,积累经验。
三是调查活动。结合学习过程,可布置学生去调查一些土地的面积,从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更好地理解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提供帮助。
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二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母亲河——黄河的基本知识, 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并拥有综合分析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本节课对我们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生具有难度, 作为教师, 我必须让抽象的黄河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并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拨动他们纯真的爱国之情。让本节课成为同学活动充分, 思维活跃, 快乐合作, 课堂高效, 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代表课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读图完成黄河基本知识整理; (2) 能分析理解黄河对我们的贡献; (3) 能读图分析出黄河之患的由来; (4) 能设计一两条治理黄河的科学方案。
地理能力目标: (1) 可以徒手绘制黄河简图; (2) 学会使用黄河水系及地形图。
德育目标:激发同学们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长久以来仍把地理学习当作“副课”对待:上课应付, 学习不积极, 兴趣不太浓厚, 被动学习状态比较明显, 地图的使用能力较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鲜活、趣味性的图片, 刺激他们的直观体验;通过反复地读图、用图练习, 利用地图串联知识, 以图带练, 轻松掌握黄河知识。同时抓住中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系列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 满足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会实用的地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先播放黄河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组织同学们吟诵黄河诗词, 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唤起在我们心中都深藏着的那一份浓浓的黄河情、中国心!
1. 黄河知识知多少
首先出示黄河水系图, 利用导学案,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竞赛形式, 完成黄河基本知识的自学整理总结, 通过学生活动, 基本了解黄河的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整理、讨论、归纳总结,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及能力, 养成用图、析图的良好习惯, 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2. 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首先给出图片, 利用导学案关于黄河不同河段特征的引导, 总结出不同河段特征, 认识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增强自信心。
3. 师生小游戏
(1) 徒手一笔绘黄河 (利用稿纸和电子白板小组合练, 先描画, 再以手指代笔, 快速描绘, 做到心中有图) 。
(2) 快报黄河站名 (主要的水电站和地名) (3—4位同学上台指图、大家模拟黄河旅行报站名, 老师加大梯度和难度)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读图、绘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建立脑海地图, 做到心中有图, 以图记忆。
保留一份同学们绘制的最佳干流示意图, 为后面的游戏做素材。
4. 讲解黄河之功:发电、灌溉、塑造、旅游
小活动:请你来当小老师!同学上台讲解导学案中的选择题, 充分让同学展示,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互动的舞台。
5. 黄河的忧患、产生原因及治理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得出黄河的主要灾患, 并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 使学生了解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 观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并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人为破坏等) 。引导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 提出对黄河治理合理科学的建议, 拓展知识容量和深度, 理解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 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各小组协作式学习,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断流, 同学们也提出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等方案。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顺利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6. 我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黄河已是伤痕累累, 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把小组的最佳方案以小标签的形式贴在黄河干流示意图上, 让母亲河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美!
五、课后反思
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三
【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东莞)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理解情况,通过审题可以看出,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中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掠夺,故选择C。
例2 (2010·汕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通过分析题目可以看出,B选项说的是曾纪泽通过谈判的方式收回伊犁;C选项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乾隆皇帝带领下取得的;左宗棠提出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所以D选项不正确;左宗棠带领三路大军进入新疆,打败阿古柏伪政权,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所以只有A选项正确。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10年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逝世160周年,他曾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几百万斤鸦片,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曾在被贬途中写下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林则徐
2.晓明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他要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他应该选择()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上海已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它见证了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近代使上海蒙羞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晓雯的曾祖父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5.电影《圆明园》借助西洋牧师朗世宁的视角客观回顾了圆明园的成园过程,再现了统治中国两个多世纪的一个大家族、四个帝王真实的皇家生活,探讨了清王朝的兴衰。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瓦德西B.戈登C.华尔D.西摩尔
7.两次鸦片战争都直接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使之逐渐发生变化。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诗句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9.光绪皇帝曾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下列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林则徐》 B.《太平天国》 C.《甲午风云》 D.《末代皇帝》
10.梁启超、林缵统等八十余人在《呈文》中指出:“外夷久存觊觎之心,而吾又以台鼓舞之,诱召之……是吾割肉而自毙也。”这段话是对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危害的形象描述()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阿蛮为了养家糊口,进了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做童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寫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1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中列强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中国近代史上,堂堂的大清帝国是列强眼中的“一只羊羔”,可以任意宰割。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
A.英法美 B.英美日 C.英日俄 D.法美俄
17.晓强的曾祖父一生坎坷,饱经沧桑,老人生于1848年,卒于194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22日起在虎门镇举行,数十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虎门,交流和展示鸦片战争学术研究的成果。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名称与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國《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某皇家园林时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2)中国面临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3)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0.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休戚与共;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多风雨,所以我们懂得国必兴旺。”这段话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发展的渴望。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处境。请你依据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一 闭关锁国下的清王朝图二 鸦片战争
图三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图四 八国联军在北京挨家抢劫
(1)根据图一分析闭关锁国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图三描绘的状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4)读图四,你认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5)从后三幅图中,你认为中国近代的斗争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B 5.B 6.C 7.D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A 15.D 16.C 17.B
二、18.(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妥协。(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与完整,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直接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5)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结构】
【试题解析】
例1 【2010·株洲】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属于洋务运动的作用,但结合题干分析,在洋务运动影响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近代工厂,这说明在洋务运动影响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
例2 【2010·东莞】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A、B选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选项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只有D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1860年,曾国藩就上奏咸丰皇帝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2.解放军东海舰队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东海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对于自身海上实力的自信,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回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3.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步履蹒跚,充满坎坷。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等新式海军
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走向了富强的道路
6.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为它
()
A.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B.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进行变法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7.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所名牌大学,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8.戊戌变法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死水塘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戊戌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民生”是党和政府历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都把解决好民生问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世纪初,一位伟人将民生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位伟人是()
A.曾国藩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10.皇帝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是我国封建制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事件,史诗巨片《辛亥革命》于2010年8月在长春电影节举行开机仪式,阵容堪比《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2.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做斗争
13.“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分不开()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民主义 ②民主,科学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1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C.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国家统一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分别指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
(2)材料二提到“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这些政治力量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18.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兴华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为推动近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将A、B、C、D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事件填在右面的横线上。
(2)请写出A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主要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中国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4.C 5.C 6.C 7.B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A 16.D
二、17.(1)经济上的工业化是指洋务运动;政治上的民主化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的“西化”是指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2)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3)特点:由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感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意思相近即可)
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模拟试题 篇四
1。992÷28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2。要使04÷6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填( )。
3。( )乘32得672,624里面有( )个48。
4。630÷42,可以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位数。
5。一个数除以29,商是16,并且有最大的余数,余数是( ),这个数是( )。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20 40×( )<140
( )×23<90( )×31<130
7。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 )来试商。
8。三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最大是( )位数,最小是( )位数。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
2。324÷8=4……4( )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小是10。( )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
5。一个桶可以盛14升油,现在要装100升油,需要7个桶。( )
5.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五
一、知识乐园。(32分)
1、测量土地的面积,常用()、()作单位。
2、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量角的大小,要用();角的度量单位是()。
3、⑤ ⑥ ⑦ ⑧ ⑨()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是直角,()是锐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钝角。
4、直线()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
5、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6、26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9公顷=()平方米 15平方千米=()公顷
7、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3次后,折成的角是()度。
8、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个45°角。
9、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邑县的总面积约是1825()
① ② ③ ④
10、在○里填上>、<或=。
3公顷○3000平方米 900公顷○9平方千米 6公顷○600平方米 8900平方米○5平方千米
二、火眼金睛辨真假。(6分)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3、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千米。()
4、小军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5、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6、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
三、精挑细选出真知。(12分)
1、时针和分针成30°角的时间是()。A、2时 B、8时 C、11时
2、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A、1 B、2 C、无数
3、用放大镜看50°的角,角的度数()。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4、“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A、50 B、5 C、100
5、下图中,如果∠1=135°,那么∠2是()。
A、245° B、75° C、135°
6、长为400米,宽为100米的长方形广场占地()公顷。
A、40000 B、400 C、4
四、数角我最快。(6分)
()个()个()个
五、我是小画家。(14分)
1、用量角器画角(带★的在给定的边上画角)。(6分)
★ 65° 130° 90°
2、用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8分)
⑴ 75° ⑵ 150° ⑶ 15° ⑷ 165°
六、快速破译未知角。(10分)
1、已知∠1=35°
∠2=
2、已知∠1=90°
∠2=45°
∠3=
3、已知∠1=130°
∠2= ∠3=
∠4=
七、解决问题。(20分)
1、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树林上空喷洒药水(如图),这片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3、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如果每公顷平均收玉米10吨,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多少吨?
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六
“整理书包”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整理房间”是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主要是让学生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而“整理书包”是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已经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我自己”“妈妈”。
师: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教师赞叹的语气,让自己整理书包的小朋友们很自豪。)
2.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 (整理过程的后期,教师动员小朋友们互相帮助,快的帮助慢的,会的帮助不会的。教师也参与到小朋友中一起整理书包。)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
(4)组织学生看书。
(5)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课本58页练一练第一题)
(1)师: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
2.分帽子。
(可以按颜色、款式、季节来分。)
(1)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漂亮的图片,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帽子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对学生的分法只要是有道理的就予以肯定。)
(三)练一练
课本59页练一练第二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生: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在整理拼音卡片的时候可以按声母和韵母来分……
7.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七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 努力让头伸出水面, 睁大眼睛盯着货轮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 船身越来越小, 到后来, 什么都看不见了, 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 实在游不动了, 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 他对自己说。这时候, 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 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 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 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 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下令返航, 回去找。这时, 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 就是没有被淹死, 也让鲨鱼给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 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 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 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 船长赶到了, 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 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 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 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 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 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 泪流满面:“孩子, 不是我救了你, 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 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八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九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2分)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为(2,3),则点Y的位置为()。
A
.(4,4)
B
.(4,5)
C
.(5,4)
D
.(3,3)
2.(2分)如图,的位置是(2,3),的位置是()。
A
.(4,5)
B
.(5,4)
C
.(3,2)
3.(2分)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5,1)位置,“车”位于(7,0)位置,那么“马”的位置是()。
A
.(1,2)
B
.(4,3)
C
.(8,4)
4.(2分)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5)
B
.(5,1)
C
.(4,1)
D
.(6,1)
5.(2分)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
.(1,6)
B
.(6,1)
C
.(0,6)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2分)用(x,9)表示位置,不知道在第几行,但知道是第9列。
7.(2分)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位于点(4,2),若向右走3格,则棋子位于点(7,2)。
8.(2分)五年一班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5行,鹏辉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6)。
9.(2分)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0,2)这个位置不存在。
10.(2分)有4个点,它们的位置分别是(1,1),(1,4),(5,1),(5,4),则这四个点连成的图形是长方形。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
11.(2分)如下图。香蕉的位置为(4,3),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西瓜的位置记为_______。
12.(1分)小红的座位用数对(4,3)表示;小军的座位用数对(2,5)表示,小丽坐在小红的后面,和小军同一行,小丽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
13.(2分)贝贝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乐乐坐在第2列第5行,他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
14.(1分)教室里小红坐在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小丽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数对_______来表示。
15.(2分)在方格上用数对(4,3)表示小明所站的位置,那么小明是在第4_______,第3_______。
16.(6分)竖排就是_______,横排就是_______。确定第几列一般从_______往_______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_______往_______数。
17.(1分)小华是第5列第4个记作(5,4),那么小青是第8列第1个应记作_______。
18.(3分)小芹坐在第6列第2行,用(6,2)表示,小凯坐在第3列第5行,用_______表示,小军所坐的位置用(2,6)表示,他坐在第_______行,第_______列.
19.(1分)如果第三排第四号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4,5)表示的是_______.
20.(5分)数对可以用来表示_______,如果第1组第3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3),那么第2组第4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4,5)表示的位置是第_______组第_______个。
四、应用题
(共5题;共41分)
21.(12分)同学们进行合唱比赛.
(1)东东站在(3,2)的位置上,请你用△标出东东.
(2)明明站在_______的位置上,乐乐站在_______的位置上.
(3)梅梅的位置应该在(4,4)的位置上,你能找到梅梅的位置吗?
22.(5分)照样子写出下图中物体的位置。
☆(D,2);
();
();★();◆();
()
23.(1分)看图回答问题。
用○把第3列,第3行的动物圈起来。
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在_______,把它涂上颜色。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4.(8分)用数对表示A、B、C、D的位置.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5.(15分)(2015•淮安)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长方形A点用数对表示是多少.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2)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多少.
(3)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和圆有关的轴对称图形,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两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2-1、3-1、4-1、5-1、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1、7-1、8-1、9-1、10-1、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
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四、应用题
(共5题;共41分)
21-1、答案:略
21-2、21-3、答案:略
10.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
第四课时
中屯镇平坝小学 教师:赵义美 日期:2017.09.14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
2.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来回答书包中各书本的名称。
3. 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4.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what color is it? It’s …问答颜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2.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3.句型: what color is it? It’s …问答颜色。4.词汇: notebook ,toy ,lost
(二)教学难点:
1.发音: math book, Chinese book
2.区别书写形式:notebook, storybook与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3.
三、教具准备:
1.单词卡片和玩具、书本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DVD带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复习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所学内容教师说Clean the board….和在A部分学过的关于书本的单词。看图问答:教师出示一 1 幅画书包图片,学生之间根据图片内容做问答练习。
2. 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单词做游戏:教师先出示图片pencil, pen, pencil-case, ruler, eraser, crayon, book, sharpener…,请学生说出单词。然后教师出示写有上述单词的卡片让学生读出来,让学生把单词和图片配成一对
(二)6.找几组学生汇报成果,共同交流。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Listen and do
学生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由教师或某一个学生发布命令,其他学生听懂之后要完成这一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指令为:
Put your notebook under your bag.Put your pencil in your desk.Put your pencil-case on your chair.Put your eraser near your pencil-case.Put your English book on your head.2.抢凳子游戏:操练单词,加深对单词的记忆。3.单词接龙游戏。
五、作业布置:
Listen to the tape
六、板书设计:
My school bag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notebook toy key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应是A部分对话课的延续,用Are they on /in /under/ near ….?猜测物品的位置,只不过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但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收获甚微,自己也颇觉郁闷。
一、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
应该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单一:完成Let’s talk即可; 目的也很明确:一是学生能熟练朗读对话,二是能运用所学对话。教学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复习了介词,又设置情景引出Are they….?
二、为什么学了一节课,最后还是不敢说呢?教学设计是否真的从学生出发?
为了课堂环节的完整性,我设计了设置情境引出重点句子,看问题听录音感知对话,看书听录音跟读正音,学生尝试读,同桌互相合作读,表演展示,自编对话这几个自认为比较合理的环节。但是到了展示环节却出了问题,没人愿意展示。现在想来,我太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每一个学生或者说每一类学生的具体情况,那些环节对学优生来说还可以,对于学困生来说,无疑于水过地皮湿。
并且在教学时为使环节步步推进,平均用力,没有有所侧重。在学生真正有问题的地方该停留的没停留。比如听音正音,合作共建环节,这两个环节正是知识的内化段,我却为了赶环节,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1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一
1.计算2.88?.6时,应先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变成( );把2.88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 )位,变成( ),再除。这样算的依据是( )。
2.9.6?.53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1.23?.5的积是( )位小数。
3.两个因数的积是10.15,其中一个因数是2.9,另一个因数是( )。
4.从54.3里连续减去2.1,减( )次后还剩1.8。
5.一辆汽车每分钟行驶1.2千米,行驶3千米需要( )分钟,0.8分钟可以行驶( )千米。
6.1.96262…可以写成( ),循环节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7.在里填上“>”“<”或“=”。
2.17?.32.17 0.35?.920.35
0.4?0.04 0.12?.50.12?.4
8.在0.777、0.888…、0.59、3.0808中,有限小数是( ),循环小数有( )个。
9.做一种奶油蛋糕,每个要用6.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成( )个这样的蛋糕。
10.找规律填数:12.8,3.2,0.8,( ),( )。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7.6?.02=76?.2。 ( )
2.5.3?.6,商是2时,余数是1。 ( )
3.9.6保留两位小数是9.64。 ( )
4.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 )
5.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 )
三、答案选择厅(5分)
1.与算式0.648?.18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6.48?8 B.64.8?8 C.64.8?.8
2.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7.9?.3 B.7.9? C.7.9?.6
3.下列算式中,商是循环小数的是( )。
A.1.998? B.1.35?.9 C.1.3?.5
4.9.5?1的精确商是( )。
A.0.863… B.0.863 C.0.864
5.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就比原数多2.43,原数是( )。
A.0.243 B.0.27 C.2.7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0.28?= 3.2?.4= 0?.5?.2=
1.2?.4= 2.7?.1= 0.72??=
2.49?= 2 0.05= 2.5?.1?.4=
2.用竖式计算。(4分)
16.45?.5(用乘法验算) 0.37?.18(商保留两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90?5.2 3.4) 7.2?.8 0.15? 2.9?.6?.8
1.17?.3?.15 3.9?.65 5.2 0.42鱗(6.7+2.05)?.4]
五、数学万花筒(12分)
1.小小诊所。(把错的改正过来。2分)
2.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4分)
7.2 0.4=18 7.2 0.24=7.44
7.2 0.4=6.8 7.2 0.24=1.728
3.先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再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6分)
(1)1.2?+0.2= (2)1.23?+0.03=
(3)1.234?+0.004= (4)1.2345?+0.0005=
(5)1.23456?+0.00006= (6)1.234567?+0.000007=
六、生活应用场(4+8+6+4+8=30分)
1.
兔子的奔跑速度是猴子的多少倍?
2.
(1)妈妈去香港,将2500元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可以换港币多少元?
(2)妈妈给淘淘买了一件上衣,付港币138元;买了一条裤子,付港币68元。这套衣服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3.一箱12盒装的牛奶,售价62元;一瓶酸奶售价5.5元。妈妈带了100元,先买了一箱牛奶,剩下的钱买酸奶。
(1)平均每盒牛奶多少钱?
(2)妈妈可以买几瓶酸奶?
4.一间客厅的面积是25.5平方米,用边长0.3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
5.做水果生意的王阿姨批了一种苹果,净重55千克,付了264元。她发现该批发处有一则消息:购满200元送5元车费,购满300元送10元车费。请你帮她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苹果的批发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要想得到10元车费,至少还要买多少千克苹果?
4.3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_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5.一个正方体,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棱长和是__________。
6.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至少要用铁丝_______________。
7.一个正方体油桶的棱长是0.3米,做这个油桶至少用铁皮_________平方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安徽 万 斌
一、请你认真读拼音,将字词端正工整地写在括号里。(8分,其中书写规范2分)
p? qi f鄋 w閕 j q? l? sh
( ) ( ) ( ) ( )
t鄆 ch m x
( )山 ( )辱 ( )头 无( )
二、请你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分)
哭泣(qi q?) 抒发(s sh ) 吮吸(y n sh n)
浪(费 废) 悲(奋 愤)交加 (嘱 瞩)托
三、请你查字典填空。(2分)
“降临”的“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字典中,“临”的解释有: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④摹仿。上词中的“临”应选第 种解释。用①种解释分别组词为 。
四、请你用“\”划去下列句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4分)
1.司马迁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 资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史料 资料)。
2.他还四处(游览 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3.老大爷把(积累 积聚)起来的钱存入银行。
五、请你根据要求写词语。(4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扶老( )幼 名( )海外 不屈不( ) 如饥似( )
2.根据提示写词语。(2分)
①赞美海伦·凯勒的成语有 、 。
②我能用 、 等四字词语来介绍郑和远航。
六、请你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填序号)(2分)
引号的用法: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别强调。③表示特殊的意思。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一直贴在我书房的墙上。
( )
2.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 )
3.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 )
4.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 )
七、请你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阿炳双目失明。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并没有泯灭。(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个句子)(1分)
2.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1分)
3.月光照在水面上。(改为打比方的句子)(2分)
4.请注意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2分)
八、请你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 ,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 ,在怀念 ,在思索 。(选自《二泉映月》)
2.《史记》是 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用了 年完成的一部 万字的辉煌的巨著。我知道《史记》中有《 》《 》等故事。
3.郑和远航, 之大, 之大, 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选自《郑和远航》)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海伦·凯勒、阿炳和 的郑和、 的司马迁,从他们身上,我得到这样的启示: 。
九、阅读感悟。(20分)
(一)请你阅读课文片断,细心回答问题。(7分)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节选《郑和远航》)
1.联系上下文理解“化险为夷”的意思,并试着用这个词写一句话。(2分)
化险为夷:
2.请用横线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1分)
3.短文是从 、 两方面写出航行凶险的。通过“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等词,表现了郑和的 。(3分)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分)
(二)请你认真阅读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3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孕育——( ) 施舍——( ) 捷径——( )
2.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4分)
3.“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用一两句话写下来。(2分)
4.“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5.写一句关于勤奋刻苦的名言或警句。(1分)
十、语言实践。(5分)
有人说:“现在可以从网上搜索到大量的资料,还要做什么读书笔记?”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
十一、习作。(30分)
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那么,在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坚强的过程中,你一定有着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请选取你在生活中亲身经历或听到、看到的一件事,以“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主题,写一篇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习作时要有一定的速度!请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脾气、范围、机器、隶书、泰、耻、码、锡。二、q欤瑂h ,y n,费,愤,嘱。三、丨,八 。②临街。四、1. 资料,史料,2.游览,3. 积累。五、1.携,扬, 挠,渴。2.①如:不屈不挠,坚持不懈。②如:讲和通好,互通有无。六、①,③,③,②。七、1.虽然阿炳双目失明,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并没有泯灭。2.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难道不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吗? 3.月光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照在水面上。4.略。八、1.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 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2.汉,司马迁,13,52,《破釜沉舟》,《孔子世家》。3.规模,时间,范围。4.顽强探索,忍辱负重,略。九、(一)1.比喻转危为安,略。2.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3.风浪、海盗、勇敢机智。4.写出海面风大浪急,十分可怕。(二)1.养育、救济、窍门。2.王羲之经过艰苦的奋斗取得了成功。李时珍跋山涉水,笔根不息 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司马迁忍辱负重,笔根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3.要点:凡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可以成功。(可列举事例,如:写字、画画等)4.要点:每一个人获得成功,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5.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略。十一、略。
(1)有几种串法?分别能串多少串?
(2)如果有14个果子呢?
4.选两个不同的数字,按要求分别组2个两位数。
(1)奇数: 偶数:
(2)3的倍数:5的倍数:
(3)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和3的倍数:
(5)同时是3和5的倍数:
六、智慧加油站。(做对一题加5分)
1.有一列数:1、1、2、3、5、8、13、21、3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请问:在前2015个数中,奇数有多少个?
2.有四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最大数与最小数之积是奇数,而这四个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奇数。问:这四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1)有几种串法?分别能串多少串?
1.这7天中,游客最多的是( )日,最少的是( )日,相差( )万人。
2.如果最多一天有游客3万人,那么9月30日游客有( )万人。
(1)中间第2站的上、下车人数各是多少?中间第5站呢?
(2)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5.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大米若干,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1)kg、(25?.2)kg、(25?.3)kg的字样。
(1)质量为(25?.2)kg表示质量在( )到( )之间。
(2)任意拿出其中的两袋,它们最多相差多少千克?
六、巧妙试一试(做对加10分)
“十一”黄金周中,某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游客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这7天中,游客最多的是( )日,最少的是( )日,相差( )万人。
2.如果最多一天有游客3万人,那么9月30日游客有( )万人。
(1)如果出租车从0处向东行驶5km,表示为+5km,那么从0处向西行驶3km可以表示为( )km。
(2)如果出租车现在位于-4km处,说明该车向( )行驶( )km。
(3)如果出租车从0处先向东行驶7km,再向西行驶5km,这时该车
(2)将表中七个表示温度的正、负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下图每格表示1km,一辆出租车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出租车从0处向东行驶5km,表示为+5km,那么从0处向西行驶3km可以表示为( )km。
(2)如果出租车现在位于-4km处,说明该车向( )行驶( )km。
(3)如果出租车从0处先向东行驶7km,再向西行驶5km,这时该车
2.某地12月份一周(7~13日)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14℃、15℃、11℃、6℃、9℃、10℃、12℃。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 )。
(1)把平均温度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天的最高温度。
(2)将表中七个表示温度的正、负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下图每格表示1km,一辆出租车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出租车从0处向东行驶5km,表示为+5km,那么从0处向西行驶3km可以表示为( )km。
(2)如果出租车现在位于-4km处,说明该车向( )行驶( )km。
(3)如果出租车从0处先向东行驶7km,再向西行驶5km,这时该车
五、仔细解一解。(38分)
1.下面是乐乐家12月份的收支情况。请你将表格填完整。
12月8日:爸爸工资收入5300元;12月10日:水、电等费支出230元;
12月12日:妈妈工资收入4800元;12月15日:购物用去780元;
12月26日:卖废旧物收入140元;12月30日:本月伙食费共用去2150元。
2.某地12月份一周(7~13日)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14℃、15℃、11℃、6℃、9℃、10℃、12℃。这一周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 )。
(1)把平均温度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天的最高温度。
(2)将表中七个表示温度的正、负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下图每格表示1km,一辆出租车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出租车从0处向东行驶5km,表示为+5km,那么从0处向西行驶3km可以表示为( )km。
(2)如果出租车现在位于-4km处,说明该车向( )行驶( )km。
(3)如果出租车从0处先向东行驶7km,再向西行驶5km,这时该车
(2)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相距6格,表示A、B两点的数字相同,
这三个温度中,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
3.写一写,标一标。
(1)写出下面数轴上四个点表示的数,再标出-3.5、12 这两个数。
(2)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相距6格,表示A、B两点的数字相同,
2.连一连,填一填。
这三个温度中,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
3.写一写,标一标。
(1)写出下面数轴上四个点表示的数,再标出-3.5、12 这两个数。
(2)已知数轴上的两点A、B相距6格,表示A、B两点的数字相同,
(1)中间第2站的上、下车人数各是多少?中间第5站呢?
(2)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1)中间第2站的上、下车人数各是多少?中间第5站呢?
(2)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答案:一、1. 负十五 正二点八 2. +5,17,+ -3,-60 3.零上4℃ 零下7℃ -7℃ +4℃ 4. +10m 5. -10分 0分 6. -100m 7. 正数 大 负数 小 8. -6 -2 2 5 9. < > < > < =
1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二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一天我刚回到家, 女儿就跑向我, “爸爸, 今天课堂上老师讲了个题目, 我没弄明白, 6×5+10= () ×5。”
“那你一开始是怎么做这个题目的呢?”
“我用6+10=16, 写成16×5, 可是老师说我的错了。”
这个问题孩子问得太好了, 这不正是四年级将要教孩子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变式吗?我左思右想, 如何让孩子弄明白, 又为今后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知识铺垫呢?
正好茶几上摆了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我顺势指着茶几, “茶几上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啊?”
“茶几上有6个苹果和2个梨。”
“6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是多少个苹果?”
“是8个, 不对, 苹果和梨不能相加。”孩子支吾道。
“如果把2个梨换成2个苹果, 可以说6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8个苹果了吧?”
“这样就可以了, 原来2个梨和6个苹果是不好相加的呢。”
“那6×5+10= () ×5, 我们可不可以换成数苹果数梨的方法呢?”
“能, 可以说6个苹果加梨=几个苹果。”
“那在这里你把谁看成苹果了?”
“把5看成苹果, 10看成梨。”
“6个苹果加梨=几个苹果, 算不出来, 那为了好数, 可以把梨换成苹果, 也就是把10换成5, 怎么换好?”
“我知道了, 10是2个5, 6个5加2个5等于8个5, 括号里填8。”
“爸爸, 您再出几个?”
“9×8+9×2=?”
“等于10个9。”
“4×5+5×3=?”
想了一下, “等于10个……不对, ……”
“像你刚才想的, 把哪个数看成苹果来数啊?”我小声提示道。
“5, 那应该是4个5加3个5等于7个5等于7×5。”
“那9×9+9=?”
出乎我的意料, 对于这个孩子会说出“9个9加1个9等于10个9”。
看到这, 想起我现在所要教的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 我决定尝试下。
“那99×99+99呢, 这可是我们四年级很多孩子都弄不明白的, 你能做出来吗?”
“99个99加1个99等于100个99。”
“太好了,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19×9+19=10×19, 29×9+29=10×29……”
我的思考:女儿在班级属于反应不是特别快, 但是给点提示能自己慢慢领悟的那种类型, 也就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孩子吧, 在这个辅导过程我有意识地尝试渗透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孩子的回答尤其是孩子后面自己的举例, 表明她对乘法算式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理解, 并能尝试灵活运用了。在这个过程中, 提示孩子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再联系相加, 问题不大, 但是稍出现变化, 比如“4×5+5×3=?”的时候, 孩子往往不能很快到位说出“4个5加3个5等于7个5”, 有可能说出“4个5加5个3”的情况, 以致得不到结果;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 难以很快琢磨出“不同因数相加的和乘相同因数”的道理, 这需要给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具体情境和现实原型, 我利用数茶几苹果数量的情境, 给孩子理解提供了思维的现实材料。现在到了四年级, 乘法分配律成了一个学习难点, 是否与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乘法意义的理解不深或者是运用不多, 再或者是孩子经过一年多时间, 已经忘记有关呢?
我的教学困惑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这五条定律是“数学大厦的基石”,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明显难于前四条, 而且在学了乘法分配律后, 部分同学还会产生学习干扰。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难以把握, 难以取舍, 但又深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于是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训练, 以求学生掌握, 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反馈有时让人崩溃, 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再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小数和分数运算的时候, 有的学生是一知半解, 有的混淆不清, 有的束手无策, 有的为了简便, 会拼出些令人费解的答案。学生难学, 教师难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可说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到底存在哪些教学困难呢?
1. 学生对于交换律、结合律很容易从字面理解, 乘法分配律孩子们对分配二字难以感受, 用相对规范的数学语言概括甚至用字母表达存在一定难度, 甚至孩子认为“a×c+b×c= (a+b) ×c”这就是把a和b结合, 是结合律啊。
2. 乘法分配律是两种运算组成的混合运算, 标准的展开式是三个数变成四个数, 这种基本式还有章可循, 但一经变式, 学生就混淆不清了。
3.学生对于a×c+b×c= (a+b) ×c的类型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 (a+b) ×c=a×c+b×c的理解难于前面一种情况, 甚至容易出现25× (200+4) =25×200+4, 还有部分孩子对于99×99+99如何运用一筹莫展, 对于一些变式如99×12= (100-1) ×12、39×101=39× (100+1) 难以区分加一个还是减一个。
我的教学思考
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成为一个难点, 有很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选择, 我们能否走出让孩子单纯的模仿、反复的训练的一种常态教学手段, 系统把握教材内容, 年级教学前后衔接, 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 让孩子在理解算式意义的基础上去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我想从以下方面做好学习的前期准备。
1.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为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准备。
2. 加强乘法竖式与横式的联系, 为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铺垫。
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册《乘法》这单元的教学中, 教材第36页, 如下图 (图略) 。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 北师大版第6册教材安排了让学生看图说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列竖式 (笔算) 与列横式 (口算) , 它们的过程一样, 只是书写方式不一样。在这里通过数形结合, 孩子能弄明白把12分成 (10+2) , 2个14加10个14等于12个14。如果在这个时段的教学与练习中, 我们始终坚持先让学生说横式 (口算) 的过程, 再列竖式, 相信到了四年级解决类似“25× (200+4) ”的问题, 学生能顺利实现知识正迁移, 就不会出现“25× (200+4) =25×200+4”的问题。
3. 呈现多种情境, 理解适时, 运用不滥用。
学生在学习完乘法分配律后, 会出现一种感觉, 就是什么题目都可以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我想我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 提供的情境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迅速解决的, 如果我们同时提供一个不同情境, 让孩子明白适时运用, 能用则用, 不能用还是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这样的教学从学的角度看, 会更完整。
1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设计
姓 名:郑琳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12月 籍 贯:云南建水 民 族:汉族
工作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碗窑小学 学 历:本科
职 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碗窑小学 邮 编:654399 电 话:***
我教学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4的第二课时,包括Let’s talk, Group work.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家务劳动的五个词组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情态动词can的陈述句和疑问句在相应的情景中进行正确的表述。第一课时已经对在四年级上下册出现过的有关家务劳动词组进行了深入的巩固和拓展,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语境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教学目标
在进行本课时的学习前,学生已经能运用“I’m helpful.I can …”等简单句型来表述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结合本课时的教材特点,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情态动词can的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用法,能正确运用can进行表达,能听懂、会说Are you helpful at home,…?What can you do? 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
A.能够询问,了解他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做出相应的回答,如:Are you helpful……?What can you do? I can…
B.能够用can来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A.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强、自立的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竞争
进取的素质。
B.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Are you helpful at home,…?What can you do? 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熟练运用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 I can ….You’re helpful!来与别人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Warm-up
1、Let’s chant(课本44页)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增加趣味性。)
2、听写Let’s learn部分的五个短语和两个句型,听写完后给学生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复习A部分五个短语和两个重点句型,为教学新内容做铺垫。)
3、Let’s play a game:敲单词比赛。
规则:请两个同学敲单词比赛。全班学生当司令官,看老师的口型,说出短语,发出指令,让台上两名学生比赛敲相应的词组。
(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词组。)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1、Let’s talk(1)教师介绍自己会做的事,I can sweep the floor、cook the meals…I’m helpful.然后问一个学生What can you do?引导学生说出I can…,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说出Great!You’re helpful.并板书。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时新句型)
(2)Let’s play a game:传盒子抽奖问答游戏 规则:拿一个纸盒传递,边传边问What can you do?老师说stop时,盒子在谁手里,谁就可以抽奖,抽着奖的,奖励一颗幸运星,未抽到奖的,就要回答What can you do?抽到哪张,用I can…来回答。然后,老师说Great!You’re helpful。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操练重点句型,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
(3)课件呈现,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in it?在这里你可以做什么,引导学生用I can…回答,在这里你能做什么,引出本课时重点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再让学生观察在家做家务的图片和在学校的图片,问学生在哪里,再让学生做替换练习,发散思维说出What can you do at home / at school?(设计意图:句型拓展,拓展出在家能做什么,在学校能做什么。)
(4)Make a survey做调查。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表,当一名小记者采访本组内同学在家在学校能做什么,来操作拓展句型。)
(5)汇报调查结果 让一个学生用
XXX is helpful at homeat school.SheHe can…来汇报,本组内同学会做什么。教育全班同学要做勤劳有用的人,有一句谚语说:“A helpful man is always happy!”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汇报,渗透情感教育。)(6)Let’s play a game: Guess猜一猜
请一名学生带上Sarah头饰,猜一猜Sarah会做什么,引导学生用She can…来回答,猜对时,Sarah会说I can…奖给学生一个智慧果,猜错时,Sarah会说,Sorry, I can’
t.(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7)介绍Sarah会做几件事情,夸Sarah is helpful,询问全班同学Are you helpful at homeschool,引导学生回答出SureCertainlyYesOf course四种回答。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时次重点句型。)(8)Let’s sing a song(设计意图:既突破难点,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活跃课堂气氛)
(9)阅读小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短文的方法。学会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回答正确的教师奖励.短文如下:
Hello!I’m a sheep.I’m young and smart.I can cook the meals.I can clean the bedroom and water the flowers。I can help people(帮助人们).I’m very helpful.Who am I?
Xi Yangyang
Mei Yangyang
Lan Yangyang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Who is helpful ?
2、What can Xi Yangyang do ? 3、Is Xi Yangyang smart ?
(设计意图:拓展所学句型,教会学生阅读小技巧,让学生掌握寻找式阅读的方法)
(10)提出两个问题Q1:Is he helpful at home? Q2:What can he do?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阅读课本47页Let’s talk,并写出答案,三分钟后,老师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阅读短文,并写出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对话的能力。)
(11)听录音,跟读对话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错误发音,训练听力)(12)边对话,进行替换练习
(设计意图: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三)拓展
1、Let’s chant(设计意图:用说唱方式,让学生掌握Let’s talk)
2、小结:让学生讨论小结本课时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重难点。)
(四)Homewok:做练习题 练一练:
一、听力部分
(一)听问句,选答句。
()
1、A、She’s tall.B、He’s Mr Black.C、He’s thin.()
2、A、Yes.B、I often read books.COk()
3、A、I’m fine.B、I have math.C、Sure.()
4、A、I can sweep the floor.B、He can sweep the floor.C、I often watch TV.()
5、A、I can cook the meals.B、He can cook the meals.C、She can cook the meals.(二)Listen and tick
二、笔试部分
(一)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答案
()
1、The girl can for her mother.A、cook the meals B、empty the trash()
2、What can Mike do ? He can.A、clean the bedroom B、sweep the floor()
3、Can you do housework ? Yes,I can.A、empty the trash B、water the flower()
4、Chen Jie can.A、sweep the floor B、clean the bedroom()5 He can.A、empty the trash B、cook the meals
(二)选择填空
()
1、What can you do? I can the floor.A、sweeps B、sweep C、sweeping()
2、you helpful at home? A、Is B、Am C、Are()
3、can you do? I can cook the meals.A、What B、Who C、How
()
4、What can you do home? A、on B in C at()
5、Are you helpful at home?
A、Sure B、Ok C、Yes, I can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这段时间所学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第一块重点句型板书,第二块难点句型板书。
板书设计一: A: What can you do? 你 会 做 什 么?
B: I’m helpful!我是能帮忙的!I can
A: Great!You’re helpful!真棒!你真能干!
板书设计二:
A: Are you helpful at home? 你在家能干吗? B: Sure/ Yes/ Certainly/ Of course.当然/是的/当然/可以。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家务劳动的五个词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语境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一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教学过程很顺利,师生间配合也还默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首先,我上课的流程快,不拖拉,时间安排得当,操练的方式丰富,游戏设计新颖,学生们都积极踊跃乐于加入其中。
其次,在组织教学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可以适时的给予学生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纪律也能较好的把握。
然后,我将要教授的句型变换成歌谣的形式加上动作,使句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最后,上课中每个环节时间运用得当,每个环节清晰可见。
当然这节课也反映出了我存在的问题。
第一、进行句子练习时,练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小组间,男女生之间,同桌之间,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第二、多听录音,让学生多接触真实语言。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少用中文,做到按需,需要是在说,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英语解释他们刚接触的新知识。
通过这次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应该真真正正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兴奋细胞统统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通过这次课之后,我对英语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课后评析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育应抓住学生爱说爱闹、敢想敢说、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
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打破传统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的哑巴英语教学。作为一对一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能准确把握考试方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秉承“因材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尽大限度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以下就谈谈我自己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英语教学大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对于课堂教学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要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来热身。我会教学生唱一些容易上口且学生喜欢的chant和做一些游戏。在课堂中,朗朗上口的chant和小游戏是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每当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会用chant和小游戏拉回他们的注意力。
二是要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你还要学生对你感兴趣。那你就要培养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他各方面给予关注。对学生关心,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信心。老师更要多表扬和鼓励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是要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要善于选用身边的物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中我会尽可能的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来谈论身边的事物。例如What can you do ? 句型的问与答。我会让学生用I can …来进行问与答。
四是重视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多设置一些场景,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来演示,让学生学
以致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10-29
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08-25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09-24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01-1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计划01-06
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07-30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10-08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三单元的同步试题08-23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退位减法教案08-27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题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