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12-04

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精选8篇)

1.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一

业务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山市铭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业务员的重要性

当代营销,终端为上。业务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本公司品牌形象、宣传效果、销售业绩 顾客美誉度等致命因数。业务员从人数上看,是公司营销队伍的主体,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回笼资金的56.7%由促销员达成最终销售。同时业务员也是最前沿的部队,他们能接触到市场上最新的产品,最新的信息反馈以及最了解各经销商的思想动态和对公司的政策的不断调整提供参考。

二、业务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1:对业务员队伍的关注不够;

对业务员的管理过于粗放,沟通方式只是通过日报、周报等几个沟通信息量相对较少的沟通方式,公司领导也很难及时了解到业务员的思想动态和想法。

解决办法:加强对业务员的关注度具体操作建议为

1、每周随机给每位业务员打三到四个电话,及时沟通;

2、总监、大区经理每天晚上在线一至两个小时在qq群内及时与业务员沟通,解决其白天在走访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每月1--2次的视屏会议,面对面的沟通解决问题;

4,、遇到不容易口头表达的想法和建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反馈到大区经理和销售总监的邮箱

问题

2、对于业务员在日报和周报上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领导很难做到及时予以答复,这样间接影响到了业务员对市场问题反映的积极性,这是单方面的信息接收而不是双向的信息沟通

解决办法:对于在日报、周报、电话、邮件中反映过问题或提出过意见建议的业务员,请领导在邮件、电话中做出及时的肯定的答复,告诉其对于这方面问题、意见反馈,公司所作出的决定或对策。这样业务员更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而增加归属感

问题3:由于有部分业务员是从其他行业中转入灯饰行业,在对灯具行业和产品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了解和学习比较少。这就影响到了业务员在市场走访时的信心、反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客户对本公司的兴趣降低了成交率,从而影响到了业务员的积极性。

决解办法: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

1、公司能在季度末的时候专门邀请在灯饰行业内从事灯饰行业工作年限较长,能力突出的讲师对业务员进行组织培训

2、希望公司能派人将市场上、网络上及书刊杂志上的最新的行业动态、最新产品的款式、及大事件等信息发送到业务员的邮箱里,通过及时的消化吸收来增加业务员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的了解

问题4:业务员的职责不够明确,没有细化目标和具体的量化指标

解决办法:销售任务要细化到每个人每个月及每天要完成的销售目标,量化指标具体为:

1、每周拜访的客户数要求

2、每周要求回访的客户数

3、每周的意向客户数要求

4、每周的签约客户数

5、每周的回款金额数

6每周要求发放的公司产品图册

7、每周要求市场信息反馈条数

8、每周问题5:业务员对公司产品的信心不足

总是觉得公司的产品价格高,总是觉得公司的政策不够好,或者总是觉得这个市场不可能会接受本公司的产品,觉得客户很难开发

解决办法: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建议:

1、专业知识培训,让业务员了解公司产品配件的采购成本了解公司产品好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定价。并且与其他公司品牌的产品对比,本公司产品的优势在哪里

2、及时调整公司的招商政策,使之能够更切合当地的市场

3、及时在的投放广告和给予展柜、展板等物料以增加公司的能见度

4、公司领导对意向客户的及时跟进,可以以公司的名义邀请有意向的客户参观公司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让客户对公司有更直观的了解而增加对公司的信心

5、建议公司能够在百度网页上做一段时间内的推广,使客户在搜索关键字的时候能够轻易的看到公司的名字

6、建议公司能够做一些,带有部分特价产品的宣传电子单页,可以以群邮件的形式派送到灯饰经销商的邮箱中

7、建议公司能够做一到二款特价产品来吸引客户的眼球

8、公司可以做一些环保手提袋、广告圆珠笔、广告鼠标垫等使用的小礼品,在第一次拜访的时候赠送给客户,以这些小恩小惠来增加客户对业务员的好印象

问题6:业务员的战斗意志和危机意识不够强

存在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给予业务员的压力不够大,奖惩力度不够大和长时间内的监管力度不高,和对完成销售指标的奖惩措施不够明显,让业务

员觉得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与做坏一个样,从而没有了压力和进取心

解决办法:

1.公司每周对业务员上交的各种报表和各项销售指标予以评分,以此来作为绩效考核,计入绩效工资。评分后以邮件的形式反馈的各业务员的邮箱中让业务员心中有数

2.每月随时对业务员予以电话考核,考察业务员对公司政策和产品价格的了解

3.末尾淘汰制,每个月对各业务员进行总体评分,对于连续两次得分最低的业务员予以通报批评的处罚措施,第三次与调岗的处罚措施

4.对于总体评分三次连续第一的业务员予以通报表扬的奖励,并予以相应的物资奖励

5.竞赛制度,山东队和四川队比赛,以销量和公司的各项指标完成率为考核,连续两次第一名,予以团队奖

问题7:销售经理无法及时掌握业务员的市场信息,无法有效掌握业务员的工作内容,业务策略与业务现状的信息无法对称。

问题分析:

掌握和了解当前的市场信息是每个销售经理的基本能力,是影响销售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的主要因素,如何应对信息不对称、信息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确知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销售经理在信息的获知渠道上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来源于资料、客户、卖场、经销商、业务员、行业关系等等,同时,如何有效提炼和使用有价值信息也代表了一个销售经理的水平和能力。

解决办法:

针对可控资源来讲,业务员是管理者获知市场信息的关键渠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业务员的工作性质和一线环境优势,结合业务总结收取有效信息。设计合理和有效的工具表进行业务信息收集,将业务员每天的工作内容与市场状况综合的一个工具表中,既是对业务员当天的工作总结,也是对市场状况的反馈,与业务员工作内容考核结合起来,每天总结一次,可以设计成多联单,业务组长都能够有效使用,是强化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工具表设计要简单,不要过多的文字描述,过多的文字描述会让业务员增加腻烦情绪。

工具表内容是否有效,监督和跟踪抽查是关键环节,业务经理要对当天业务员返回的总结表进行抽查,通过电话与客户沟通,了解业务员工作内容的真实性,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实地检查,并与客户沟通,了解业务员的工作状况及市场信息,假如没有监督环节,可能不超过一个月,所有业务员的信息都会变成假的。

问题8:业务员之间可能形成一个小团队,或者建立一个QQ群或者讨论组并且把业务经理摒除在外

问题分析:在一个业务团队中,如果其中一个人突然被提升,其他人可能会有意无意的把他排除在“自己人”之外,因为他觉得他的身份跟自己已经不一样了,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了,造成这方面结果的原因主要有1:这个被提升者在人际

关系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2:上下级关系的界限比较明显

3、公司的气氛相对没有那么宽松,4、业务员中存在拉帮结派的问题,5上下级之间没有沟通的平台,6、与业务员之间下班时间私下接触较少

解决办法:

1.通过一至两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业务员的来了解情况,了解大部分业务员的思想动态,再根据这些掌握的信息予以各个击破

2.多组织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来拉近与业务员之间的关系

3.平时可以经常给业务员发送一些带有鼓励性或者关怀性的短信,以增加他们的好感

4.通过宴请来拉近与业务员之间的关系

5.在工作中多给口头以鼓励、表扬和赞美,这些没有人会不喜欢,你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山东办事处:钟晓雁2013年10月2日

2.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二

自从1985年中国银行在我国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以来,信用卡在我国就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是不容置疑的是,国内各银行也在始终不断地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尤其在近年来,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商业银行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信用卡业务中,随着持信用卡消费的观念已日渐普及,信用卡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它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因为信用卡市场所蕴涵的广阔赢利空间,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但随之而来,信用卡在发行和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正是通过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可行性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但与国外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相比,除了在信用卡发卡数量占一定优势外,持卡人用卡频率,特约商户普及率和持卡消费的比率上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事实上,发卡量的竞争是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最大特色。从2003年国内信用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以上。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量超过1.5亿张,比上一季度多出800多万张,比2008年同期增多约4.5万张,约是2007年一季度发卡量的3倍,持卡人数约1亿,超过半数以上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如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率网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井喷”式发展,使得信用卡这块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所有参与的银行都希望尽可能地占用更大的市场。因此,这就直接导致了信用卡市场混乱竞争,以及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信用卡进行犯罪,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业务量而忽视目标市场的风险隐患和售后服务

自2003年起,中国信用卡进入了“黄金十年”。这一年开始,各商业银行为了率先赢得信用卡市场的占有率,纷纷发起了“圈地运动”。各银行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不顾冒险脱离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一味地追求发卡数量的增长。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1)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各银行为了完成信用卡业务指标,抢占市场,纷纷降低信用卡门槛,采用更加简便的申领手续,只要办卡人能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工作证明,就可申办一定额度的信用卡,导致在审批方面难以掌握全面、准确、安全的尺度,其后果使得风险系数增加,尤其现在各大银行又将目光瞄向了在校大学生,而这一市场具有消费观超前但消费实力相对薄弱的弊端。

(2)信用卡售后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其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信用卡售后服务工作不到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信用卡的销售过程中,营销人员往只追求销售量而有意无意隐瞒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就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伏笔,还有就是客户遇到消费问题进行投诉时无回应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2. 信用卡销售过程中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用卡授予信用额度一般较高。一般而言,客户选择信用卡是为了可以透支,提前消费这一功能,因此他们对与信用额度一般要求是越高越好;而银行方在发行卡时为了吸引客户、增加发卡数量、提高交易额等目标,一般也愿意授予高于客户保障能力的信用额度限度。只要客户办卡时无不良记录,给客户的信用额度限额均能达到本行对该类客户的最高信用额度。但是,由于同一客户可能在多家银行均有办卡,多家银行的同时的信用额度成倍地放大了客户的保障能力,加剧了银行资金风险。

(2)信用卡持卡人信用风险加大。银行发给客户的信用可主要依据该客户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但是当客户职业、收入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发生疾病、事故等不可抗拒意外时,经济状况恶化,无力还款,便可引发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透支本身就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时,没有向发卡银行提供任何资产抵押,因此,持卡人财务出现问题时,无力偿还透支本金和高额透支利息,发卡银行不可能通过变卖抵押品偿债,这将会给银行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

3. 信用卡操作风险和欺诈日益加剧

随着IT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各家银行都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又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可乘之机。

(1)信用卡使用过程存在操作风险。由于网上存在大量病毒,网上银行操作存在很大风险,不法分子正式利用这种漏洞,大肆攻击银行网站,窃取他人信息,并以此转移客户账户资金,给客户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他们还可能利用假银行网站,诱使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或预留个人资料,从而达到犯罪的目的,使消费者蒙受损失;有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不按章法,从而造成了不应有的风险。

(2)信用卡欺诈案件增加。根据央行2008年11月的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总体欺诈风险指标与历史各期风险水平相比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造成欺诈风险加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卡套现。这种行为一方面背离了人民银行对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还可能为“洗钱”等不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非法提现对发卡银行的伤害是巨大的。大量的套现资金,持卡人无异于获得了一笔无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这对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

4. 信用卡业务的监管制度、相关法律尚不健全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遵循的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1月27日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已明显滞后,很多问题如信用卡非法套现等问题无法监控。而银监会成立以来,只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提出来发卡时见了客户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确立客户的信用额度以及提出对透支行为惊醒实施监督、超额控制和异常交易支付等内容,并没有信用卡的管理出台新的办法和规章制度;除此之外,目前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法律级别低、法律效力低,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特约商户、持卡消费者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未做明确的规定。

5. 信用卡使用率低,存在大量的睡眠卡

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搞信用卡的“扩张”,一个人手持数卡现象已非常普遍,虽然发卡量逐年大增,但有许多信用卡都没有被激活。据2009年3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零点前进策略咨询公司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信用卡服务指数。调查发现,我国信用卡客户对信用卡以消极持有为主。在一线二线城市中,有80%的信用卡属于“睡眠卡”,大学生市场更是如此。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加大审查力度,严把发卡关

所有发卡行不应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发卡规模,要对信用卡的申请人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尤其对经济情况、信誉程度、偿还能力、道德品质等反面作详尽的调查与评估,对一些收入不是很稳定行业的客户更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对于还款能力不符合条件的以及无法确定偿还能力的坚决不予发卡;要建立各行间信息交流平台,对同时拥有多个银行信用卡的客户要特别关注,以防某些恶意轮流透支事件的发生;发卡机构应定期与一些持卡人进行联系,随时账务他们的工作情况、财务状况、联系方式等资料,保证资料有效,降低发卡风险。同时,还应做好信用卡的售后服务工作,贯彻以服务客户核心任务的思想,以高品质和差异化的特点,打造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信用卡的规模化发展。

2. 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流程操作

各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同时,应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营销既要保证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又要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采取实时沟通的原则,对持卡人进行详细的资信资料,对申请者建立个人征信资料,严格按照每个人的信用等级授予信用额度;对于那些需要高额度的客户,应该采取担保措施,使其在发生透支风险或者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时,银行能够收回资金,降低风险;同时,还需要实行严格的授权记录和交接班登记制度,以明确责任,确保每一笔授权业务准确无误,真正发挥对信用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屏障”作用。

3. 严格规范业务操作,打击违规套现行为

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要求办理业务时务必做到各司其职、互补干扰、互不兼办业务等;要做好银行系统安全工作,定期更换操作人员密码,严格计算机设备及软件管理制度,备份数据异地存放的检查登记制度,谨防他人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行为;提高银行网络安全级别,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入侵银行系统从事非法活动,给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违规套现,应该及时锁定目标,对于严重的套现行为应取消持卡人资格,并通过法律途径对其追究法律责任。

4. 建立健全信用卡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

在即将出台的《银行卡条例中》应规范以下内容:(1)欺诈风险与信用风险主要由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承担,信用卡发卡机构应制定行业标准,规定授信范围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2)银行卡案件处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在银行卡案件中的职责;(3)对参与信用卡套现的持卡人、商户的处罚主体和处罚手段;(4)持卡人、受理单位和发卡机构,都必须用立法的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规定发卡、用卡的法定程序。同时,还应尽快出台信用卡担保制度,为那些尚未拥有较大信用额度,却需要比较高信用额度的客户提供方便,既有利于信用卡市场的发展,也为信用卡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5. 拓宽信用卡增值业务,降低信用卡的同质化

发卡行应努力将信用卡业务范围推广,不仅仅局限于大中型城市,对于有广大市场的欠发达地区也应该积极开发,联合商户,使得当地人也可以享受到信用卡消费带来的优惠和方便。但是,在信用卡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低端用户还是高端用户,都应该尽量避免信用卡的同质化,这避免了信用卡使用者办理多张功能相近的卡,从而大大降低睡眠卡的比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林功实林健武:信用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7)

[3]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三

一、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主要表现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尚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体制性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一是从信用体系的组织构建来看,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四个层次的构建。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其信用程度不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有效的政策供给显得不足,政府无力兑现其应做的社会性服务和承诺。从银行信用来看,存在着呆账、坏账、不良资产问题,银行存在着“慎贷、惜贷、不愿贷、不敢贷”的倾向。从企业信用来看,企业主见利忘义,不择手段。为了捞钱,一批批唯利是图者大量地制假售假,甚至制造和销售有毒物品,从事图财害命的罪恶勾当。企业商业欺诈,坑蒙拐骗。以假乱真,误导消费;虚假信息,质量欺骗;商标侵权,专利侵占,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肆意违约,毁掉合同,街头行骗,花样翻新。可以说是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横行、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逃避银行债务和偷税漏税惊人、证券市场违规事件迭起,如此等等。从个人信用来看,其建设刚刚起步。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信用的问题。经济行骗诈骗很多超出了个人行为,而带有团伙性、结伙性和地域性。假烟超市,假币“专业村”,乃至结伙走私贩私等行骗犯罪行为大量存在。在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那些失信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敢于冒很大的甚至极大的风险去捞取不义之财。一些地方保护失信者的违法行为也为了维护本地的经济利益。另外,在社会道德规范不健全的条件下,失信者根本不讲道德,表现出不惜侵犯他人利益而追求私利的贪婪性和疯狂性。反过来,这种丧失道德之风,又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程度。二是从信用体系的内容来看,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的内容主要是: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即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间机构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等等。可以说,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内容还很不完善,有许多方面是短缺的。比如,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企业信用等级的建设几乎是空白。

2、对失信行为监管不力,惩罚不严,守信收益不公。我国现时尚未形成一种完整的对经营者个人和整个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即使有了某种监管制度,执行者也没有对失信者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到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有的不了了之,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惩罚不严。在多数情况下,对失信者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执法不严,往往按某种法律条文低限惩处,甚至以罚款代替法律惩处。这不仅达不到震慑违法者的目的,在客观上还助长了失信之风的滋长。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因为对那些诚实守信的企业或个人,由于社会尚缺乏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无法区分,也没有区别,诚信的企业或个人甚至被视为“傻子”。诚信者的信用成本反而加大。

3、缺乏信用中介市场。这表现在,一方面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和企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比如,企业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普遍淡薄;社会其他主体大多缺乏利用信用产品来保护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另一方面,就信用服务的供给来说,目前国内还缺少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整个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培育和滋润缺少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4、信用管理立法严重滞后。在立法方面,我国只是在已颁布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信守法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因此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氛围。

总而言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信用不立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市场经济秩序被扰乱、市场经济得不到健康发展,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加入w T O多年,毫无疑问,必须在建立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方面与世界经济更好的接轨。在这方面我们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否则,信用不足的恶果将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面临信用考验,尽快整肃信用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1、逐步推进个人信用建设的制度化

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道德标准,因此,个人信用建设要以道德为支撑,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对诚信赋予道德的约束力。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对一个人仅仅从道德方面加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逐步推进个人信用的制度建设。在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普遍建立了个人信用记录。某人一旦有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就被记录在案,跟他一辈子,从事任何经济往来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可谓终生损失巨大。所以,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不值得为一时的小利而毁掉自己一生的荣誉。这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个人信用记录是一项约束个人行为的很好的制度。在我国,有些地方以各种形式开始试行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广东初步制定了个人征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吉林也在探索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方案等等。建立多种形式的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不讲信用的个人从事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使他们享受到贷款及其他经济活动的优先权或优待。建立这种惩恶扬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将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着重大作用。

2、完善企业信用数据,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信用“以产权为基础”,是健全企业诚信制度的根本依据。只有企业产权归属清晰,明确产权主体,才能进一步确定经济活动中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关系;一方面对产权主体合法财产及其经营收入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对侵占他人合法财产和从事不正当经营活动的行为予以惩治。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积极推行企业信用建设。在推进企业信用建设方面,其主要工作是:一是完善企

业登记数据库,完整、准确记录企业从成立到撤销的基础信息资料;二是完善企业“经济户口”数据库,登记企业的动态信息和日常监管动态信息;三是完善“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数据库,公布“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名录,促进社会良好信用建设:四是在整合上述三中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监管数据库,反映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状况,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依据各个企业的信用状况,被分成A、B、C、D四个管理类别。A类企业,用绿牌表示,对其重点扶持,并享受年检免审,提供优质服务等。B类企业,用蓝牌表示,对其实行信用预警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C类为失信企业,用黄牌表示,为重点监控对象,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D类企业,用黑牌表示,为严重失信企业,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或吊销其营业执照。有效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披露企业信用状况信息,并根据守法企业和违规企业给予不同对待,特别是对违法企业视其具体情况予以惩处,用典型案例予以暴光,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开的奖真奖优和打假罚劣的信用监管平台,营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有个别法规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迫切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必须以法律为保障的。法律制度明确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违反法律的后果。法律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强制力,因此,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诚实守信者的合法利益,让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高昂的失信代价,才能教育各个市场主体自觉守信,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缺乏一系列相关法律保障。这既说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立法基础的紧迫性,又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重大挑战。有关立法机关,要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等,抓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档案法》、《统计法》等等。在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一定会尽快地建立起来。

4、我国目前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借鉴各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

当务之急是要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以法律规范信用的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严格执法,加大各个经济主体失信的成本。

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商业银行和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要对企业的业绩、行为建立信用记录,建立和依靠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分析,建立“守信者褒、失信者惩”的信用机制。企业则要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

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定期对各个经济主体作出具体明确的信用调查评估报告,并依据报告进行评级。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向社会信用管理机构征询任何一个准备与之交易的经济主体的信用情况,以决定是否与之交易或者以何种方式交易。

四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应通过相关法规把分散在各部门有关个人的社会信用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并向全社会开放,建立奖优罚劣的信用机制完善对违背个人信用者的制裁措施。一是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当务之急是要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以法律规范信用的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严格执法,加大各个经济主体失信的成本。

五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4.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四

摘 要:随着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接入和广泛应用,基层普通百姓征信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虽然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农村地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采集困难、信用意识淡薄、信息数据部门分割、行业自律不足等,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方式,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人民银行包头市土右旗支行为推动土右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有力地支持当地农村金融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6月末,土右旗农村信用社37个营业网点中有30个网点已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并对所建农户信用档案进行了信用评价合理授信,全旗所辖农户77646人,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33180户,占总农户的42.73%,并对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进行了合理的等级评定,评定为优、良、一般信用农户,分别按照3万元、2万元、1万元进行授信,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8079户,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5499万元,余额46905万元,占农户贷款的30.44%,不良贷款户数1025户,不良贷款余额1146万元,占不良贷款总体12.23%。

(二)主要做法

一是为加快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土右旗农村信用社在2014年初开通个人征信系统查询权限的基础上,邀请市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人员对辖内农信社53名征信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及操作业务的培训,并对辖区100余名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代表日常的金融知识和个人信用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的诚信守信意识。土右旗农村信用联社充分运用土右旗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宣传,结合各乡镇农信社网点采取派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和咨询点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为规范贷款业务操作程序,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服务水平,该联社的36个营业网点中27个网点已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并对所建农户信用档案进行了信用评价合理授信,同时严格执行阳光放贷的操作规程,在春耕备耕旺季加大贷款投放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给予信贷支持,并对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进行了合理的等级评定,评定为特优、优、良、一般信用农户,分别按50000元、30000元、20000元、10000元进行授信。四是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在保证支农资金的前提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根据当地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推出了“个体工商户助业贷款直通车”,同等级别的三户可互保,最高授信额度每户为30万元;单户保证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为30万元;单户抵押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为50万元,授信期限均为两年,并对发放款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评级。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增强农户信用知识,提高农户信贷意识。通过培训、宣传,提高了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促进地区经济稳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营造“学征信、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是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截止2015年6月末,共为118户企业发放贷款118498万元,为1714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58831万元。联社通过内部评级为118户企业共评为7个等级,分别为:AA级有27户、A级有26户、BBB级有8户、BB级有43户、B级有9户、CCC级有2户、C级有3户。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户搬迁和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给信息采集造成较大阻碍,使很大一部分农户始终游离于信用体系之外;此外农户众多,而金融机构人员少,农户信息采集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进行,采集难度较大;有些没有贷款或无贷款需求的农户,不愿意透露其相关信息,以至于非存量客户信息无法采集等,由于以上因素影响,部分关键信息项缺失或失真,严重影响信息的质量。

(二)信息资源渠道分割,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户信用数据所需的基础信用资源分布在各级政务和业务部门,这些信息通常都是分割的、垄断的、静止的、不公开的,造成信息共享困难,另外农户存在多种经营,信用基础信息多变,真伪不易鉴别。这些因素导致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无法正常进行。

(三)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较差。由于我国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还没有受到普遍的关注,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有些农户小农思想根深蒂固,逃废债务、合同违约等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信用信息征集、评级等业务,甚至提供虚假信用,给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四)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观念培养机制,农户参与征信的意识不强。现阶段,广大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于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以及人行土右旗支行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和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征信宣传。这些诚信教育及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面上,未能在农村全面展开,不够深入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三、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平台,提高信息整体质量。以人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征信系统为依托,加快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一套完善的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采集模式,建立独立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一切与企业及个人有关的金融信贷信息及信用交易信息,构建起涵盖农牧户全部信息的共享系统。把征集范围扩展到每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使每个公民都能有自己的信用档案。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增加针对农村、农业和农牧民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金融供给引导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切实发挥征信体系的规范、引导作用,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增加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尽量多地采集个人和企业信息,同时结合农村的实际抓好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民信用意识的增强。

(三)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起到指导作用。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守信用的农户依法进行惩治。有关部门要秉公执法,政府可以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建立金融权益保护组织,监督、惩戒失信行为。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目前,办公信息化已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机构间横向联合,为农户信息共享提供协调自律机制。

5.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五

一、甘肃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的企业及个人客户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客户往往希望贷款成本能低一些,同时贷款金额能高一些,甘肃银行针对市场上客户的需求,推出小微企业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前提是借款人或借款企业拥有产权明晰的自有或第三方所有的住宅、门市、厂房等不动产,借款人或借款企业将以上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资金。甘肃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抵押贷款与传统的抵押贷款最大不同在于非足额贷款,传统抵押贷款一般都是足额抵押贷款,也就是抵押住宅获取的贷款金额不能超过住宅评估金额的百分之七十,抵押门市获取的贷款金额不超过门市评估金额的百分之六十,抵押厂房获取的贷款金额不超过厂房评估金额的百分之五十,甘肃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抵押贷款,可以按照评估金额进行百分之百的放款,这极大的满足了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的欢迎。甘肃银行针对大型企业开发了流量贷款,流量贷款的对象是大品牌的产品经销商或产品供应商。流量贷款首先是要调查申请贷款企业的进出货流量记录,流量记录要求长期稳定,如流量记录波动太大,则需要进行风险分析,一般来说,越是大品牌的产品经销商或产品供应商,其流量记录越容易符合银行审查要求。流量记录实际就是借款人经营情况最直观的体现,同时也能体现出借款人的信用,以及借款人通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对于信用评价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借款人,流量贷款往往能提供更高的贷款额度,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

二、甘肃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1)业务风险迅速增长 随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总量的不断发展,甘肃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不断增长,2010年以来,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甘肃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信贷总额迅速提升,而由于当期的资信评价模式与审核制度不够严密,造成部分小微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甘肃银行需承担额外成本进行催收,同时应收账款规模的扩张,资金链运转的不顺畅也制约了甘肃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能力,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迅速增长的同时,甘肃银行信用卡业务及其他信贷业务的发展考虑到现有业务风险,市场竞争力遭到制约。业务风险增长的原因还体现在甘肃银行对于业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不强,忽略风险过程管理的基础上没有搭建适宜的风险预警机制,当业务发展操之过急时,管理层盲目关注信贷规模的增长,追求短期业绩而忽略应收账款规模控制与资金回收风险,对甘肃银行小微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破坏,一般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握市场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风险,实现平稳发展,甘肃银行需合理控制业务风险增长。(2)营销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看来,甘肃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贷款余额有怕提高,根据具体业务的不同,在抵押和担保方式上也有一定的调整,更是推出了多个种类的小微贷款产品,但是从总体来看,小微金融服务项目仍没有大的改进和创新,首当其冲的是各个行业上小微企业有着不同的特征,而对这些特征在把握上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上,比如对制造业来讲,一般对贷款的金额要求相对较大,周期也相对长一些,在用途上更难以分门别类,种类非常的繁多,而甘肃银行在应对制造业的小微贷款产品种类明显不能满足需求;又比如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往往其有利条件是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其融资主要途径是风险投资基金,而甘肃银行在贷款与风险投资基金融资相结合的产品上有所欠缺。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抵押担保的条件相对还过于严格。甘肃银行在抵押贷款业务上,往往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业绩报表等内容,对企业的潜力、专利、市场、流动资产等难以直接掌握的隐形资产抵押上很少考虑或者考虑不足,营销工作的开展遭到制约。(3)绩效考核不够完善 信贷业务最根本的要求是有效的把握风险,降低风险拨备的消耗,从而达到以最小的风险情况下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利润。而甘肃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考核上,很明显的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握,考核目标的设定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这种不注重风险的考核指标指导下,不但会使大批的业务人员为了追逐奖励而忽略风险,最终导致甘肃银行的风险增加,还会使那些风险意识强烈的人员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奖励和取得成效,转而跳槽到其他适合的银行,造成人才的流失。另外,甘肃银行的绩效考核中并没有对贷款发放后的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设计,而这一部分工作又恰恰不能忽略的。由于小微金融业务具有金额小、数量多、面对的客户相对固定的特点,因此当银行所办理的小微金融业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相应的后期维护、综合管理、客户维护、资金回收等一系列的工作就自然落到了业务办理人员的身上。正是因为绩效考核的激励,所以业务人员努力增加业务量,但是后期的管理就没有相应的绩效激励,容易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人员流失。

三、甘肃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1)合理控制信贷业务风险 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产业系统风险、行业集中程序风险和借贷人个人风险等风险,甘肃银行根据风险管理的策略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制定主要的风险防范策略:首先,行业选优方面。对于企业运营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大的、对资金需求变化稳定的、企业经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企业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品牌效应和用户认可度较高的、具有稳定的资金缓冲的、与内需分不开的消费品和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为优先选择;按照先进行规划再实施、大量选择的管理理念,优中选优的对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产品主要供应内需市场的企业和行业,以及各自相应的上游和下游相关产业企业,包括生产与之相配套的其他产品的企业进行支持和发展,这样就可以对经济动行过程中产生的系统风险和周期风险达到最大限度的防范的作用。其次,客户甄别方面。充分利用甘肃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主导地位的作用,经合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对企业的现金运行等实际状况进行监控并分析,同时从该企业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相应的行业协会、中介等机构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全面掌握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类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等信息的掌握。在掌握了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处理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并分析利用,最终形成便于甘肃银行进行操作的小微企业客户价值评价标准,以此标准为依据对小微企业进行甄别,最后实现甘肃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整体评价和认识。(2)利用网络营销进行推广 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所不同,网络营销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种工具,最大程度的将网络的优势发挥出来。网络营销有自身的特点,因为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文字和语音上的沟通,除了完善的影音宣传资料外,营销人员通过网络平台与客户进行沟通。沟通的途径就是文字或者语音,对文字输入人员则要求打字速度要够快,不要让客户等待时间过长,描述的事项要清晰、简练、通俗、易懂;语音沟通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语音甜美、吐字清晰、态度热情等。根据以上分析,甘肃银行将网络营销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进行网络营销服务。售前服务主要针对的是甘肃银行的潜在客户,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将甘肃银行的特色、详细、优势的产品信息展示给客户,达到营销信息大范围的覆盖面。售中服务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接收到了甘肃银行的产品宣传,并有一定的兴趣,有购买想法的客户。在这一阶段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即使沟通软件进行沟通,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用简练的语言热情、充分、详实、周到的解答客户的问题,并对产品做出进一步的介绍,最终促成交易成功。因为甘肃银行的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期较长,因此为了维持甘肃银行的良好形象,树立品牌意识,为银行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对售后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较高。除了人员上,在技术上也要保证客户的售后反馈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被甘肃银行接收,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通过这种网络售后服务的途径,不但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用户的售后问题,还可以大量节省银行的售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健全科学考核系统 通常情况下,绩效考核关注的是企业运营的规模,以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单一的以规模为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还要兼顾以价值导向为标准的绩效考核。以价值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与以企业规模为标准的绩效考核并不发生直接的冲突,以价值为导向,就是指在一定资本投入的条件下,以资本产生的效益回报作为评价标准,目的是达到最大收益。在银行利率由市场进行调节的大的环境下,甘肃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和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以扩大自身规模的方式来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很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因此以价值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必然纳入银行发展的战略计划中来。甘肃银行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以利润为基础的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选择那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作为发展客户,客户同样也把规模比较大的银行作为发展客户,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正确性,但不是绝对的。与这种以大论优的观点相对应的就是以质论优的经营观念。以质论优的观念,其重点考虑的不是一个企业的规模,而是企业能够给银行带来的经济增加值,规模小的企业同样也有提供较大经济增加值的情况。因此,甘肃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预防经营风险的同时,更应该增加对质量过硬的中小企业客户进行拓展和开发,并积极维护。

6.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六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①“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 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③“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④“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第四,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第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

7.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七

一、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缺乏相应的电子规划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缺乏相应的电子规划发展, 是现在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现代社会中一些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相应的电子银行业务,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统一规划, 使得各地的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划中存在差异, 进而使得现代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受阻, 并影响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发展。

2. 当前的部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符合相应规划

当前的部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符合相应规划, 也是现在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统一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的条件下, 由于部分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符合相应的规划, 使得一些地区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不符合实际, 经济发达的地区中, 电子银行业务得到快速的发展, 但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区中, 电子银行业务由于盲目的加快, 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这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的长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3. 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除了上述的两点外, 现在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包括, 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现代社会的更好发展离不开人才, 同样农村信用社的更好发展也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现今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所要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人员, 使得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一大部分的农村信用社中管理电子银行业务的人员不是专业的人才或是半专业人才, 对于农村信用社中的电子银行业务没有很强的理论基础, 难以提高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务的水平, 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 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中金融业在未来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不利。

二、针对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 应当制定农村信用社系统电子化发展规划

制定农村信用社系统电子化发展规划, 是促使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措施之一。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农村信用社中电子化的建设意见存在差异, 一些农村信用社正在建立自己的电子银行业务试点;但是有的农村信用社却还在学习其他地方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的经验。由于在此处会存在着不统一意见的情况, 就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现象, 因此应当制定农村信用社系统电子化发展规划。那么应当怎样制定农村信用社系统电子化发展规划呢?

首先, 应当统一所有的软件平台, 使得所有的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能够形成统一管理和规划的模式。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 使得电子银行业务能够在农村信用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 应当促使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务硬件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农村信用社中开展相应的电子银行业务时, 应当注意其配套的设备, 严格的把握好硬件设备的质量, 严禁质量不合格的硬件设备进行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中, 促使电子银行业务能够在农村信用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应当切合实际, 逐步实施

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应当切合实际, 逐步实施, 也是促使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措施之一。由于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分布的较为广泛, 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使得各个不同地区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统一农村信用社系统电子化发展规划的同时, 还应当分布的实施地区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 以求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应当加快气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以期能够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的步伐, 从而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压力。而对于经济实力较弱, 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 可以适当的降低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发展的步伐。针对实力不同的地区, 在统一规划的情况下, 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发展步伐, 尽量的切合实际, 促使电子银行业在农村信用社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 农村信用社应当广泛招纳人才, 并注重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更好发展离不开人才, 同样农村信用社的更好发展也离不开人才。但是现代社会中, 由于对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了解以及熟练运用的人才较少, 因此电子银行业务要想在农村信用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就应当广泛的招纳人才, 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

首先, 农村信用社可以从自己的内部挑选出一些既懂得相关技术又懂得金融业务的相关人才, 要求这些人才去负责电子银行业务, 促使电子银行业务的更好发展。其次, 农村信用社可以在社会上招聘一些较为专业的人才, 特别是懂得相关的电子银行业务建设的人才, 以增强农村信用社中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速度。再次, 农村信用社应当定期的对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人员进行培养, 提高这些人员业务的专业水平, 促使电子银行业务能够在农村信用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昭银.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山东大学, 2010 (8) .

[2] .李新仓、杨宏蛟.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河北金融, 2012 (12) .

[3] .吴宝林.浅谈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战略.现代商业, 2013 (25) .

[4] .王继东.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山东大学, 2010 (9) .

8.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八

关键词:中小企业担保;基本特征;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特征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履行债务,它是一种金融中介行为,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难的问题,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由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担保对象的特殊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为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提供担保,从理论上讲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不可保的,因为它不同于保险业务所保的风险,保险的风险可以运用大数法则,准确地计算出风险出现的概率,从而确定保费以弥补风险损失和经营成本,而担保的风险受各种不确定性条件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离散性,不服从一种规律的分布状态,因而信用担保是一项风险很高并且很难对风险进行事前控制的业务。

2. 担保业务的政策性。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很难以商业化形式运作,政府必须介入,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历史证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困难重重:少量的担保费根本无力维持担保业务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当经济周期导致了系统性风险时,担保机构将难以生存,甚至会由于它的破产引发金融机构的全面危机。这就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导致在这个行业市场本身的供给资金短缺,私人资本不愿进入。二是由于这种风险的宏观影响,政府对它必须能够加以控制,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机制对宏观经济进行影响和调节。因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一种政策性担保机构,而不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机构,它的自有资本由政府投入,它以执行国家的经济产业政策为最终目的,实质是以政府的信用作为它本身信用的担保。

3. 担保信用的放大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自身的一定资产为基础为中小企业的债务履行提供保证,但是这种保证不是一对一的,即不是以一元的资产为一元的债务提供保证,而是通过杠杆放大作用,以一定量的资产启动多倍的银行信誉,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从国际通行的做法看,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日本高达60倍,美国达到50倍。

4. 风险补偿的稳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补偿基金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通过立法或制度规定等形式,政府每年都须从预算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到担保机构,用于弥补风险损失。以国家预算为基础的风险补偿基金具有稳定和可靠的来源,从根本上保障了担保业务的顺利进行和稳定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现状

为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管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提供了依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中国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近1千家,共筹集资金287亿元人民币;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总额约1200亿元;受保企业担保后从业人员增加58万人,新增销售收入1100亿元,新增利税100多亿元。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快速发展,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盲目跟风和缺乏约束机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1. 制度分散,管理多头。目前,由于信用担保行业的国家主管部门尚未明确,因此,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国家经贸委从推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角度,于1999年6月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根据这个文件在各地组织和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财政部作为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和财政扶持政策的制定者,于2001年2月出台了控制担保机构风险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出于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维护金融债权的安全考虑,于1999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无疑推动了国内担保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确立信用担保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规范行业管理、控制行业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宏观管理角度看,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制度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国家统一的、全面的针对信用担保行业的宏观管理政策体系。

2. 规模偏小。由于受地方政府财力所限,担保机构普遍规模不大 。以经济基础较好的江浙两省为例,据抽样调查,江苏16个市、县级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仅为330万元,按放大5倍计,平均担保能力不到2000万元。浙江23个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本630万元,其中最小的机构注册资本仅50万元。23个担保机构中,从业人员多的10人,少的2~3人,且多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平均每个机构只有 1.6个人。

3. 缺乏资金补偿机制。政策性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主要支柱。政策性担保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收取的担保费用很低,资金来源以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为主,但地方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大多是一次性的,且规模不大,缺乏后续资金注入及补偿机制。由于担保机构缺乏资金补偿机制,使其承保能力弱,发展困难,从而一旦发生问题就有财务亏损或破产的危险。

4. 缺乏风险分散机制。一般来说,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担保机构不是进行全额担保,而是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在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分散风险。据国际经验,担保机构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80%,其余部分由协作银行承担。而我国由于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再加上目前担保机构的实力过于弱小,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许多银行都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不少担保机构甚至被迫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这样不仅造成担保机构责任与能力的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和评估,加大了整体风险,严重制约着担保机构的发展和担保业务的开展。

5. 担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内部管理混乱。由于我国过去专业担保机构少,近三年担保机构的迅速扩张使得本来就稀缺的担保人才更加短缺。而且,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担保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造成了现有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偏低。不少地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由政府官员担任,不熟悉担保业务,运作不规范。从内部管理来看,很多担保机构缺乏规范的担保保证金制度、集体审核制度、风险内控制度、运行监测制度、代偿制度和债务追偿制度等,担保过程中存在的行政指令担保、人情担保和拍脑袋担保等现象,使得担保机构信用度降低,风险加大。

三、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对策

1.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目前,关于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担保人员从业资格,信用担保机构财务及内控制度,担保业务范围和种类等问题尚无明确法律规定,不利于担保业的规范发展。为此,应当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及职能,进一步促进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

2. 建立资金补偿机制。(1)财政投入。由于担保收费往往不足以弥补代偿损失,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又可以直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带来财税收入的增加,各级政府应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长期政策,将担保资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为担保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2)税收优惠。为鼓励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政府应给信用担保机构一定的优惠税收政策,降低运营成本,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3.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一是要健全再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担保机构的资信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再担保机制。应适时组建作为“最后担保人”的全国性再担保机构,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体两翼三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协作银行分担风险。国外经验证明,没有商业银行的协作,信用担保体系是不可能良好运作的。由于担保机构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保证,同时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没有理由不支持担保活动的。中国商业银行的态度之所以不够积极,在很大程度上与担保资金运作方式有关。为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可考虑由政府直接对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贴的办法。三是推行反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将中小企业自身纳入风险分担机制。鉴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建议在政策上对于中小企业提供反担保时,办理抵、质押的费用给予一定的优惠。

4.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试点,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制度、发挥信用中介主体作用和营造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一是实行政府推动措施,加强企业信用建设。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小企业强化诚信意识,并组织经委、银行、工商、计委、公安等部门,搞好企业信誉评级,按有无逃废债行为等定量、定性指标评出一、二、三级信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要充分运用评估成果,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优先提供担保和支持,弱化担保风险;二是不断完善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方便信用担保机构咨询。信用担保机构接到中小企业提出担保申请时,可查阅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了解企业负债及信誉情况,以确定是否给予担保。

参考文献:

1.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方晓霞.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2).

3.程少华.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金融时报,2004-01-05.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

上一篇:描写星空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作文下一篇:服装销售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