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作业22(精选11篇)
1.形势与政策作业22 篇一
简阳市滨江路春节文化活
动调查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工与制药时间: 80
2012年2月15日
申请成绩:
申请理由:本次调查结合简阳市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进行,了解了春节过程中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显示了人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相关的精神生活的丰裕,本次调查活动较为真实,调查的相关内容在后面会涉及到。
请老师批准。
一.调查时间
2012年1月20日至2012年2月6日
二. 调查地点
四川省简阳市
三. 调查目的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走上了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双丰收的路子,此次活动是为了了解人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文化生活的挺高,同时增强自我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我们的基本素质。
四.调查方式
通过观看春节期间组织的各种精彩活动以及询问市民等相关方式来了解人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五.调查对象
简阳市滨江路市民
六.调查人
李保林
七.调查内容
一. 调查结果现状
从2011年12月15日起,简阳市的大街小巷都充满着欢乐、文明的节日气氛。欢送新兵文艺演出传递军民鱼水情深;“三下乡”惠民活动形式多样温暖人心;庆元旦迎新春健身长跑在全市又掀起了一个运动高潮;迎新春送欢乐到基层活动、送电影到农村活动把政府的关爱送到了乡村的千家万户;书画现场表演及义写春联、广场文化周活动让广大市民在节日中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除夕焰火表演、春节团拜会、迎春文化晚会节目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生活、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为丰富节日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文明、祥和的新春佳节,简阳市委宣传部精
密布署,认真组织,为全市人民呈现了一台又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体育活动。
调查明确显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的提高,从各种各样精彩的文化活动就可以看出来,市民不
仅对吃住有了高要求,而且开始关心自己的业余活动,在滨江路,晚上经常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散步„„可见,市民对加强身体锻炼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政府在滨江路上设立了很多公用设施,为市民锻炼身体进一步提供了帮助。
三. 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对于各种方面的需求都有所增加,不论是消费水平,还是精神需求都有很大的改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在市民想要并且需要的地方设置一些公用设施以方便市民,同时,宣传组织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加强宣传力度,让市民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各种活动,丰富市民的生活。
作为市民,首先在思想上要确立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自己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锻炼身体。同时,市民要爱护各种公共设施,因为那是方便自己用的东西,珍惜身边的可用资源。
问卷调查报告
1.您的性别
A
男(52)B
女(48)
2.您的教育水品
A
小学(15)B
初中(20)C
高中(34)D
本科(15)E
硕士(2)F
博士(1)G
专科(13)
3.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30)B
18~30岁(30)C
30~50岁(30)D
50岁以上(10)
4.您的职业
A
工人(16)B
商人(18)
5.6.7.8.C
医生(8)D
公务员(4)E
军人(4)F
农民(15)G
工程师(3)H
教师/教授(9)I
学生(22)J
待业(1)
K
其他(请注明)您的月收入水平A
暂无收入
B
1000元以下(15)C
1000~3000元(60)D
3000~5000元(12)E
5000~8000元(9)F
8000以上(4)您参加文化活动的频率
A
每周一次以上(25)B
每周一次(35)C
两周一次(15)D
一月一次(10)E
两月一次(8)F
半年一次(7)
您经常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至少选择一项】 A
体育赛事(15)B
讲座(8)C
打游戏(30)D
旅游(13)E
电影(27)F
各种展览(19)G
演唱会(10)H
看电视(45)I
音乐会(7)J
戏剧(4)K
上网(36)L
其他(请注明)
您常去的文化娱乐场所(多选题)A
博物馆(26)B
科技馆(20)C
图书馆(34)D
旅游景点(45)E
剧院(11)F
美术馆(12)G
电影院(47)
H
网吧(40)
9.您是否愿意参加更多的文化活动 A
愿意(89)B
无所谓(8)C
不愿意(3)
10.您希望参与文娱活动的主要原因【请选择1~2项】
A
休闲放松(56)
B
提高个人见识与修养(30)
C
培养兴趣(14)
D
交友会友(28)
E
其他(12)
11.您对现在的文娱活动是否满意
A
满意(79)
B
无所谓(6)
C
不满意(15)
12.您认为文娱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请选择1~2项】
A
加大文化设施建设(70)
B
指导开展各种问题活动(46)
C
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20)
D
发展特设文化(23)
E
增加政府经费投入(65)
F
其他(请注明)
2.形势与政策作业22 篇二
一、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形势政策教育是政治观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内容。“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可以帮助人们认清形势, 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 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1]考虑到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 为了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必须明确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 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只有目标正确, 才可能为选择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正确的方向, 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取得更大的成效。”[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 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通知》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提供了重要指导, 准确理解《通知》精神, 才能明确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目标。
1、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形势与政策”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 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决心, 并引导他们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之中。[3]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要通过对我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 从而坚定青年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2、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教会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形势的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住要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某种专业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观察分析形势、理解掌握政策的方法。即通过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 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 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这种正确的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要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
3、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理解政策。
“形势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形势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政策则引导人们的行动, 从而影响形势的发展。”因此,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事实真相的解读,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只有把形势讲清楚,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党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事件的政策、对策, 进而才能增强他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只有把形势讲清楚, 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国际热点问题发生、发展的实质和动因, 进而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在此意义上,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要包括热点问题的解读, 帮助学生认清事实是什么?形势怎么样?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误导, 达到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目的。
4、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识别和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 ”[4]只有学生自己具备了这种分析把握形势与政策的素质和能力, 才能排除社会中不良思潮的干扰和左右, 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日标的自信心、自觉性、凝聚力。
总之,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培养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分析认识形势的方法能力、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本身面目、帮助掌握鉴别是非的能力和方法。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 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才能真正把握和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保证和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确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的确立, 对于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沿着教育目的这个逻辑起点, 各高校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凝聚力量, 朝着确定的目标, 选择适当的内容,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
1、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有了明确的目标, 才能使参与者的行动,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力量, 沿着共同一致的方向组织起来,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地进行, 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而言同样如此, 有了明确的目标, 才能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各方行动起来, 沿着确定的方向, 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最终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预想的结果。
2、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提供了动力。
明确的教育目的, 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双方指明了方向, 激励他们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努力奋斗。一方面,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可以促使教育者围绕目标认真思考、积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努力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另一方面,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则可以督促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 根据教育者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 接受教育, 加强修养, 尽力把自己塑造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检验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那么, 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作为依据。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 如果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就表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如果部分地达到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 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是较有成效的;如果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则是没有成效的。总而言之,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是衡量形势与政策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
4、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选择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提供了依据。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非常丰富, 从知识体系来讲, 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防和外交等诸多领域、多门学科, 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从涉及的范围来讲, 它既包括国内的形势与政策, 也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热点、焦点问题多、变化快, 事件本身的发展、变化又十分复杂。如何在每学期有限的课时内富有成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内容的选择是关键, 形势与政策课不应也不可能全面地介绍各种形势, 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方面或某一范围的形势, 并阐明相关的政策。那么, 每学期国际形势讲什么?国内形势讲什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选择依据, 这个依据就是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目的, 围绕教育目的, 选取教育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 反映的是国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总要求, 它的确立可以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明确方向, 激励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自觉行动, 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活动, 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同时确定教育目的, 还可以为选择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提供依据, 为检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提供评价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时, 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教育目的, 而且要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目的, 才能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1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1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
[3]苑爽, 李庆霞.实践教学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效的有效途径.
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究 篇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84—03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的特殊使命。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尤其是1998年和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发文,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并就课程的设置、基本内容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有效地规范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但纵观我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客观上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需要我们给予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解答。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在各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不少高校对形势政策教育缺乏资源整合,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不少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于较低层面,削弱了其人才培养的功能,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高校表面上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排课,但实质上并未按公共必修课进行建设,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等方面管理失范,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估及考核不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体来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认识有偏差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三不”:第一,不愿意。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单位主要看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只要这些课程成绩过硬,就可以谋求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而《形势与政策》课不一定要学,就是学好了,也不见得对就业有多大帮助。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往往不愿意听教师讲课,宁愿自学外语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第二,不重视。部分学生把获得奖学金作为在校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仅一个学分,又是考查课,只要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了;退一步讲,即使这门课考得不理想,只要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拿个奖挣些附加分,照样可以获得奖学金。这样的想法使得他们不重视该课程的课堂学习以及考核成绩等第。第三,不必要。部分学生平时非常关注国内外时事,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所知晓的,教师在课堂上再“炒冷饭”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认为要了解国家大事,自己听听收音机、看看报纸、上上网就行了。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授课效果参差不齐
从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存在专职比重较小、青年教师多、留校改行的兼职教师多的普遍现象,且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或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虽然这些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由于身兼数职,客观上分散了他们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兼职教师因本职工作的需要时有调整,使该课程教师队伍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据对部分高校的调查,《 形势与政策》的任课教师中,80%左右为兼职,而青年教师占到70%左右。此外,教师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等,也导致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教师的培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常规化,导致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授课效果也参差不齐。
(三)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
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显著特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稳定的部分,也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增添和变化的部分。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及时增补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时效性不强,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没有随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也没有适时组成时事政策研究小组编写辅助资料;教师在课前收集信息也不够,准备不充分,没有及时补充重大事件发生、发展及迅变过程的相关信息资料,照本宣科。这些都造成了本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这与当代大学生反应敏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及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非常关注的心理需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影响了师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情绪及热情。
(四)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师生间互动不够
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情感呆板,缺乏凝聚力。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是师生交往、交流的基础。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若能赋予情感基因,充分发挥情感在德育中的先导作用,也能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而我们的一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平等的对话和协商,还是留于表面,“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的理念还只是一种宣言,对学生精神生活的把握相当浅薄。面对人头涌动的阶梯大教室或礼堂,他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只能是泛泛而谈,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2)教学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我们竭力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但实际上,理论教育在有些教师身上变成了理论说教,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单纯地放录像、看光碟; 社会实践变成了完成政治任务的点缀,劳动教育已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即使是外出参观只不过是理论的简单验证,无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和认知能力[1]。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高校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该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手段的条件和管理状况、外在环境等构成要素上做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特别要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认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出发寻找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及沟通通道,整体规划出最优效果的教育体系,使之既牢牢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向,又克服传统教育缺乏相对系统和稳定所带来的“教”与“学”上的困难,既能服务学校大局和中心工作,又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明晰学科定位,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也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育的一般育人功能,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把它切实看作一门教育学科,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建设、管理,而不是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教育学科,而要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将其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加以建设。对它的整个教育过程需要学校社会科学系、教务处、学工办、党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只有从上到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使分管校领导抓起来一条线,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阵又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从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变化又大,这对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该课程专业教师少,许多高校多为辅导员、团委(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战线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这支队伍日常工作繁忙琐碎,队伍流动性大,且大多缺乏任课的专门培训,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很难集中精力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提高认识,使教师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育者只有接受、认同、内化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及具备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去教育受教育者。通过对广大教师进行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情、形势教育,使他们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真懂”、“真信”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努力学习,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学科多,具有理论性、时效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要把这门课讲好,任课教师需要在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方面下扎实的功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在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地理、历史及某些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三是加强学习交流。可以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精品课”竞赛及观摩教学、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四是注重“以老带新”,实行传、帮、带。中老年骨干教师每人具体指导一至二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尽快成熟,业务上尽快提高。五是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开设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他们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制订科研规划,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他们的学识层次[2]。
(三)抓热点,挖掘素材,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而且应从实际出发回答学生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对全国8 省市74 所高校进行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关注程度仍保持在高位上;大学生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涉及国家民族尊严的台湾问题、反腐败和中美关系上。这项调查结果为我们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别是在充实教学内容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注重针对性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教学要求的结合点; 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规定的教学计划外,特别要在精选和充实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捕捉“焦点”,多介绍和分析学生似乎知道又不太清楚的理论问题与社会现象,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力求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形势课内容的最大特点是跟着形势走,易于变化,就是时效性。“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如何在众多的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中选题,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既有价值性又有趣味性,这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编写讲稿既要以时事政策、报道资料为基础,又要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不能是报纸新闻的简单重复。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意义。
(四)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如仍采用“满堂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模式进行的话,将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应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1.教学方法上倡导教学互动模式。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反应最强烈、最感兴趣的话题。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方法; 要从“满堂灌”、“空洞说教”向“灌输艺术、方法和水平”上转变 。
2.教学手段上应“现代多样化”。一是以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座谈、讨论、辩论等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体验,把它同实际生活、具体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感悟、体验和验证,把知识性、理论性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促使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并按社会需求努力发展自己;三是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课件、收听录音、收看录像等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环节
自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对其课程重要性的怀疑、轻视甚至是不认可就在一些高校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不将“形势与政策”当作课程对待并进行规范建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考核是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大“形势与政策”的考核力度,必将对其课程地位的强化和课程重要性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考核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从构成要素上看,它包括考核目的(为什么考)、考核内容(考什么)、考核形式(如何考)、考核过程(命题、考试、阅卷、评分)和考核结果(成绩结构与分布)等方面,因此,从考核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根据“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从这些方面加以突破。具体讲,就是要在考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明确考核目的、规范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严格考核过程、优化考核结果,切忌一刀切。结合我院的实际,我们采取了这样几种考核方式。一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闭卷形式写一篇论文;二是社会实践和写心得体会相结合;三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以开卷形式写论文;四是闭卷考知识点与开卷写论文相结合的形式[3]。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应再是被某些大学生戏称为“上课走走形式、考试完成任务”的“形式任务课”,而应能够起到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方面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是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是可以正确而理性地判断形势,健康成长,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本贞,任祥,余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邓远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职教育研究,2006,(1).
4.形势与政策作业 篇四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2015级美术学2班 姓名:王岩岩 学号:201311210131 任课教师:马 莉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时间:2016年11月26日 访谈地点:固原军分区 访谈方式:面谈
访谈小组成员分工:王岩岩(采访、记录、撰写访谈报告)访谈人姓名:赵世峰
年龄:23岁 性别:男 学历:大 专
工作单位:固原军分区 职务:中士一年、班长
一、访谈内容:
1、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军人这个职业?
答:最初是因为大专毕业后,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太大,本身自己学历限制,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后来通过朋友了解到部队直招士官的事,自己也因为对军人职业的向往与崇敬,不顾家人反对进行了应征报名。结果直招士官没招上,成了普通大学生应征入伍。
2、请问您普通应征入伍和直招士官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普通应征入伍和直招士官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服役年限的长短和工资档次的待遇。普通应征入伍是从义务兵两年开始,两年期满后,进行士官改套,像我一样具有三年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就可以直接改套中士第一年,没有的话就是正常改套为下士第一年,工资档次也是不一样,正常军龄军衔越高,工资越高,相反越低;而直招士官是部队对地方大学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出的职业,如若应征招入,军衔直接下士第二年,军龄为3年,工资档次为下士三档。
3、请问您现在的职位是什么?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我现在是中士一年,担任连队班长,主要工作职责是战场侦察。
4、请问您现在工作的月收入和待遇是什么?
答:月收入5千近6千元,待遇五险一金,管吃管住,医疗保障免费。
5、请问军人士兵的职业年限大概多长时间? 答:军人是按军龄时间来算的,两年义务兵,三年下士,三年中士,四年上士,再往上就是军士长级别,一般连队也没有军士长编制,一般士官干满12年就会选择退伍,部队也会征求其意见进行转业安置或退伍自主择业,发放退役金。
6、请问改套士官的难度大不大?是不是没有编制就必须退伍?
答:难度肯定有,看个人优秀程度和个人专业技术等级,像我是大学生改套,按制度政策要求,必须服满上士年限才能退伍;没编制就不能在进行改套。
7、军人职业最大的困难和职业难度在哪?
答:一年365天只有30天左右的休假时间,服役十二年的老班长加起来陪家人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工作正常是8小时制度,但加上战备值班,基本每天处于24小时战备状态;伤残风险大,有一定的职业风险。
8、部队每天除了工作剩余时间干什么?
答:除了正常的吃饭训练休息时间,剩下时间一般都是个人时间,但还是在制度范围允许条件下进行的。
9、请问从事军人职业需要什么知识和经验?
答:非技术骨干就是战斗人员所需知识经验要求不高,现在部队提倡文化素质学习,一般人员都在高中以上学历;专业技术骨干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一般都在大专以上学历水平。
10、请问您鼓励大学毕业就业压力大的同学选择军人职业吗?
答:鼓励,部队也是一个磨砺锻炼人的熔炉,当兵经历并不比社会工作经历差,服兵役后国家还有各项扶持政策,大学生毕业后面对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欢迎加入我们!
二、访谈心得体会:
5.形势与政策作业要求 篇五
作者:未知 日期:2010-10-29 编辑:adminzb 浏览:541
各院(系):
为了做好2010—2011学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要求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业形式:论文1篇(同时提交纸质版论文和电子版论文)
二、论文选题范围(文章题目自拟):
1、后危机时代中美关系述评。
2、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综述。
3、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谈谈你对广东构建文化强省的思考。
5、广州亚运会给我们的启示。
6、听《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7、听《大国崛起中的地缘战略---我国周边形势及其应对》专题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8、作为同龄人,你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9、参照国外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谈谈你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认识。
10、结合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的实际,谈谈职院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11、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智慧佛山”的思考。
12、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顺德构建现代产业之都”给顺德职院大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论文要求:
1、内容要求:
①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有逻辑性。
②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体会,从网上或报刊抄袭和脱离主题的文章均为不及格。
2、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小三号字加粗)
作者(小五号)
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小五号字)
内容摘要:(100-200字)(五号字)
关键词:(3-5个)(五号字)
正文(2000字左右)(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3-5篇(小五号字)
附参考论文格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
院(系):专业:班级:学号: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文明的实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价值体现;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又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为政治文明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政治工作
正文(2000字左右)
参考文献:
[1]余仰涛.《思想关系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目录第3页.[2]江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的哲学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5.63、文稿要求:a4纸打印。
四、时间要求:
交论文的时间:2010年11月30日前交给所在班学习委员。
五、论文提交程序:
(一)纸质论文提交程序:
(学生论文―→本班学习委员――→本院(系)辅导员)
1、各班学习委员:
①收齐论文后,按学号顺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顺号整理好后,连同本班学生名单一份(学生名单按学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排列)一起放入论文档案袋,并将附件1(班级《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粘贴档案袋上。
②填写“《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
③把收齐的论文和“《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一起交给辅导员。
④上交时间:2010年11月30日。
2、各院(系)辅导员:
①收齐本院(系)学生的全部论文后,按先年级后班级的顺序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顺序整理好。②收齐“《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填好“《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会考勤表”。
③将本院(系)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名单、信息表”和“《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会考勤表”一起交给思政部5-8-504办公室钟兵老师。
④上交时间:2010年12月1日。
(二)电子版论文提交程序:
(学生论文――→本班学习委员――→本院(系)辅导员――→(以工作流形式)思政部)
1、各班级学习委员:
①收齐班级同学的电子版论文(论文文件名要以学号最后四位和学生名字命名,如:0007张三)放到本班文件夹中,文件夹名称栏填上年级、班级、专业和论文总数(如:0901会计,60篇)。
②填写电子版“《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在文件名称栏填上年级、班级、专业作业信息表(如:0901会计作业信息表)。
③把全班学生的电子版论文文件夹和电子版“《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文件一起交给辅导员。④上交时间:2010年11月30日。
2、各院(系)辅导员:
①收齐本院(系)学生的全部电子版论文后,按先年级后专业再班级的顺序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顺序整理好。具体做法为:做一个一级文件夹,包括几个二级文件夹,每个二级文件夹又包括几个三级文件夹,每个三级文件夹又包括几个四级文件夹。其中一级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如:外语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二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论文(如:外语系09级“ 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相同专业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 *专业论文(如:外语系09级应用英语“ 形势与政策”论文),四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相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 *班级* *专业论文(也就是每个班的所有电子版论文)(如:外语系0901应用英语“ 形势与政策”论文)。
②收齐电子版“《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表”后,按先年级后专业再班级的顺序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顺序整理好。具体做法为:做法同方法①,其中一级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形势与政策” 学生作业信息表,二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学生作业信息表,三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相同专业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 *专业学生作业信息表,四级文件夹为同一年级相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文件夹构成,文件夹名称为**院(系)* *年级* *班级 * *专业学生作业信息表(也就是每个班的学生作业信息表)。同时,填好本院(系)《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信息汇总表,放入一级文件夹中。
③将本院(系)所有班级学生的电子版论文文件夹,电子版“《形势与政策》学生作业名单、信息表”以及“《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会考勤表”文件夹一起打包成压缩文件,以工作流形式发到思政部。④上交时间:2010年12月1日。
六、网上查询: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作业要求可以上网查阅,查阅方法:
进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快速链接—→学院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课程建设—→形势与政策—→关于2010—2011学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要求的通知。
思政部
6.形势与政策(大一大作业) 篇六
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013年6月,新一轮城镇化规划正在制定中,而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被赋予更多关注。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中都提出了对积极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与意见
如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我着重从“把科学发展观上升到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必然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要性”三个层面来理解。我认为,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最大的理论贡献。实践证明,无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还是科技进步,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论断。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这几年,随着‘三改三联三突破’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乡镇一定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基层干部的作风是关键。“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得漂亮不如干得漂亮”,广大基层干部要在新形势下自觉扎根基层,在基层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要做一肩双挑、一心实干、一身正气的基层干部;要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实干务本,身先士卒,在广袤的农村、广大的基层开辟一片新天地,成就一番大事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可见,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率不断提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受资源要素、体制机制、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镇化建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为此,某官员就推进城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农民“有实力进镇”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是广大农民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一方面,农民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得,使土地成为了一种生产资料,通过合法经营可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农民通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也获得了作为农民的合法身份,并获得相应的权益。但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民对土地所享有的权益本质上只是一种身份权,而不是一种财产权,也就是说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只享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不能作为一项财产主张自己的权利,只能通过特定条件下的资产经营获得收益,不能通过其他形式的财产处置从这块资产上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格局导致广大农民既想进城,而因自身没有实力又不敢进城,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大“瓶颈”。要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和农民非农化进程,就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出租、抵押的制度,使农民的土地能变为有价值的资产,进而获取进入城镇的“第一桶金”。一是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行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民通过向经营大户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公司转让、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可以在不直接参与土地经营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土地收益。二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市、同价、同权”,使广大农民能够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补偿权利和相应收益。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如通过集体土地入股参与城镇开发等形式,使农民既可进城,又可在城镇化建设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安居乐业。三是探索建立农民土地及房屋抵押质押信贷制度,解决农民拥有的主要资产不能成为金融机构抵押品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使农民能够通过对资产的合理处置,获得扩大再生产的必要资金支持。四是建立进镇农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参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验,探索通过允许农民宅基地置换优先享有住房保障待遇等政策,使农民能够比较体面地进镇,进而成为有实力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新居民。
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无异于是农民的又一次解放,必然让农民创造财富的激情充分涌流,让城镇化建设的活力竞相迸发。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有身份进镇”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一大进步,就是允许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之中,但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使农民进城后的身份问题无法解决,长期游离于城镇与农村之间。这种二元化的制度设计,使得广大农民即使生活在城镇,也无法扎根于城镇,“离乡”不“背井”的最大隐忧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却在感受不一样的“阳光”,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明显身份差异,成为影响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就必须着力解决农民“有身份进镇”的问题,从而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城乡大地。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放宽户籍限制特别是小城镇的落户政策,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为农民迁入小城镇,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农民与城镇居民衔接一致的教育、医疗、就业、低保等政府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同等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有尊严地生活于城镇,并在城镇安居乐业。三是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对农民转移就业的特点和要求,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尽快实现在城镇就业。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才能解决广大农民游离于城乡之间的问题,让他们在城镇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沐公共财政阳光,真正拥有尊严和幸福感。
三、完善财税扶持政策,解决“有产业进镇”的问题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支撑,城镇与产业的关系,就像躯干与血肉的关系,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增强城镇发展的活力,吸引农民进镇并留在城镇。当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高速度推进与低水平发展并存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在城镇的转移就业,缺乏赖以生存的依附条件。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资源向小城镇聚集,支持城镇产业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中城市的中小企业转移到小城镇发展。抓住大中城市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契机,积极引导部分规模适度、成长前景好、产业技术相近、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流向中心镇及其周边工业园区,通过小城镇吸纳,帮助其做大做强。二是扶持“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发展。利用税收地方留成、财政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企业,使其成为对城镇发展具备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特色产业。同时,还要研究完善小城镇第三产业的税收征管,加大第三产业在小城镇产业中的比重,解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整合土地利用政策,探索通过切块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农民宅基地置换小城镇建设用地、适度放宽小城镇非耕地建设用地报批等多种途径,支持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小城镇产业发展了,就可以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的转移,“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春运民工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为两次,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更重要的是其两次主要出现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第二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从局限“区域协调发展”一隅,到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依然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十八大报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是两代领导集体治国思路的体现。经过较为详尽的资料比对,有理由相信,城镇化地位的急速提升和第五代领导集体中的李克强副总理的执政思路密切相关。
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农村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规划”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设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之一。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村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现实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调查方法与程序
我们首先预想出城镇化对周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并制作出问卷,然后对上海市的几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发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而后根据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分别对各地区大胆地提出了设想和合理化建议。(问卷表格在下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有74%的人们对城镇化建设了解程度不够,相对了解的仅占了26%,这表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否则城镇化进程难以加快,农民难以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各级政府起的只是起推动作用,只有农民真正意识到农村城镇化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解决问题才有实效。所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村民由“小农意识”向市场化、社会化观念转变,在思想意识上为城镇化和社会转型奠定基础。
有60%的人们对于城镇化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的满意程度在满意以上,这表示,城镇化的加速建设对于农民有着切实的利益好处,应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可见,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调查问卷)
城镇化对周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设计艺术平面系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城镇化对周边农民生活的影响的情况及您对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看法,进一步加强城镇化建设,特地组织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充分保护您的隐私权。对您的合作与支持,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本情况(请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划“√”)
1、性别:(1)□ 男(2)□ 女
2、年龄:(1)□20—44岁(2)□45—59岁(3)□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含中专)(4)□大专及以上
4、您对“农村城镇化”这一名词的了解程度
(1)□完全了解(2)□很了解(3)□不太了解(4)□没听过
5、您的政治面貌:
(1)□共产党员(2)□共青团员(3)□民主党派(4)□群众
6、您的职业:
(1)□农民(2)□村两委干部(3)□乡镇干部(含乡镇事业单位)(4)□乡镇文化员(5)□其他(请注明)
二、调查内容(请在符合您意见的项目□内划“√”)
1,您觉得你们家的生活水平属于哪个等级
(1)□上等水平(2)□中等偏上(3)□中等水平(4)□ 中等偏下
2,您对目前生活满意吗
(1)□很满意(2)□满意(3)□ 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
3,您认为您居住的城市人口数量如何
(1)□ 太多(2)□多(3)□一般(4)□少(5)□ 太少
4,您有没有与当地开发商或政府发生利益冲突
(1)□有(2)□没有
5,您有没有对目前住房环境感到不满
(1)□ 有(2)□没有
6,如果有不满是因为___(可多选)
(1)□空气质量明显没以前好(2)□生活垃圾越来越多
(3)□噪声大(4)□饮水困难(5)□医疗没多大改善
7,你认为政府目前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最需要的是什么,请从以下选三项
(1)□提高饮水水质(2)□加大垃圾清扫设施和人力投入(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4)□改善医疗体系(5)□上学问题
8,城镇化的加速建设,您认为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 积极的协调沟通作用(2)□ 消极的脱节作用(3)□正常发展现象
7.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篇七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在校学生关注时事发展, 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个主要窗口,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困境, 这些困境主要表现有:
1上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老师课堂教学的模式刻板, 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教材按照自己的思路独自说下去, 学生被动听讲, 缺乏互动交流。
2教师上课内容学生不太关心, 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往往又很少涉及
教师上课的教材都是早已编写好的。而国内外形势与政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学生们通常比较关注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 而这些学生们比较关心且喜闻乐道的形势问题, 课堂上老师往往又很少讲。这样往往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
3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长期以来这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甚至有很多班级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间看作是有事开班会无事放假的机动时间, 因而基本失去该课程设置初始的宗旨, 亟待对该课程进行试点改革。
二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灵活性选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和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联系, 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 课堂的讲课内容都是任课老师定的, 一般来自单调乏味的时事政治课本, 甚至是一些枯燥的法律条文。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将课堂内容制定改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内容, 由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事政策提出一些主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当代时事提出一些主题, 最后将所有主题汇总在一起由大家民主挑选“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上课内容, 尽管初步拟定的课堂内容并非最终的课堂内容, 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中老师和我们学生一起根据时事事件将课堂内容调整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内容。
如在开学初始, 指导老师根据时事政策和大学生特点提出了“学习十七大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中职业规划”等主题, 而我们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也提出了“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我为特奥献份爱, 关心智障儿童”“新农村生态环境考察”等一系列主题, 在学期进行中发生的“南方雪灾”, “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又牵动着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的心, 因而在课堂的开展中我们又添加了“走进雪灾”“情系汶川”“聚焦三氯氰胺, 关注食品健康”等学习主题, 大家都对学习主题内容很感兴趣, 从教学内容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竞标承办、活动开展的良性竞争模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基于不同专题组织的讲座、报告, 老师在讲台上独角戏, 学生被动学习, 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忽略, 因而课堂气氛往往沉默, 我们很多人甚至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而在我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试点中, 我们不仅在教改内容方面做到学生同老师共同参与制定, 民主选择课堂内容, 而且探索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改革:以自发组成形势任务课程小组的模式将班级同学分组, 每个主题学习开展前由各组递交既定主题开展的竞标书, 竞标书中包含开展形式, 最后由老师和班级同学共同投票选出负责主题学习的小组。每学期末班级同学对各小组进行评比, 选出最佳策划小组以及最佳学习主题并激励同学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如在“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主题学习中, 第一小组提出学习方案为参观校史馆, 观看同济百年宣传片;第二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绿色访谈, 采访各年龄层次的同济校友, 寻找当年同济的故事;第三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同济校园变迁, 分组拍摄校园视频, 以PPT和知识问答的形式帮助大家了解同济历史。三组同学分别递交了竞标书并向班级同学介绍了自己活动的相关细节, 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下决定该主题学习, 采用第三小组的方案, 并由第三小组负责承办, 学习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竞标承办主题学习模式,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往往站在讲台上的不是老师, 而是我们学生自己。将课程的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 大大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两年的课程改革, 同学们相争走上讲台, 几乎每位同学都获得上台主讲某学习主题的机会,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3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和载体
以往形势与政策课程都是在教室里面进行, 而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我们的课堂从教室内走到校园内, 从校园走进社会。例如在“走进雪灾”主题学习中, 我们将我们的DV视角从教室走进校园, 通过在校园内自制雪灾中自救视频, 校园采访同学关于雪灾感想等形式将我们的课程从室内转到室外;在“新农村建设考察-嘉定联华镇之行”和“参观南极考察船, 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教学活动中, 我们将我们的课堂搬到嘉定联华新农村和中国极地研究国内基地码头, 在考察中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骄人成绩, 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让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课堂地点的多样化也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让我们大学生对校园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形势与政策的发展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和收获。
班级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和探究的特点, 摒弃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师讲, 学生听, 满堂灌”的课程形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选择不同的课程形式。例如在“学习十七大精神”、“两会精神学习”等活动中, 我们选择了视频学习、知识竞答、模拟两会等形式, 既让大家学习到了最新的时事政策, 又让活动形式丰富,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走进雪灾”“情系汶川”等学习活动中, 我们选择了诗歌、演讲等形式, 让在座的班级同学都从内心深处触动了大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帮助;在“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和“我为特奥献份爱, 关心智障儿童”等学习活动中, 我们采取了辩论式的学习方式, 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思辨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载体方面我们突破了老师板书学生笔记的模式, 而是通过自制电子演示文稿、拍摄DV、自制短片、制作实物等众多课程载体, 让课程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也让我们的课程更加地生动。众多的课程载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互相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我们班级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主体从老师转至学生,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课程地点从教室至校园至校外, 课程形式和载体多样化让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课不再单一, 不再乏味, 同时也在课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成效
1有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 接受思想教育。课题组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以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线,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当今社会的时事政策穿插进课程内容中, 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来策划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 既让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又在生动的课堂中使得学生对时事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学们尽可能的利用学院和学校的平台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课堂模式, 同上海市嘉定区联华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校史馆建立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育基地, 使班级同学在与社会接触中能够多方面接受学习认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2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研究能力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过程中, 同学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 从厌学转到乐学。每个学习小组为了争取主动上台主讲, 动足了脑筋, 调动起所有的智慧, 制作具有知识性、政治性、鲜活性和实效性的课件, 构思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课程形式,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了同学们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另外学生从竞争到一个学习主题到整个的学习活动开展都是通过自己小组的探讨和研究最终确定方案, 也极大的锻炼了大家研究的能力。
3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过程中每次活动的开展, 从选题到策划组织到最后总结整理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实施的, 每组的学习活动都需要我们同学相互合作, 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在十几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过程中, 班级同学的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生态考察, 走进西塘”、“参观南极考察船, 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活动中, 增强了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
4有利于拓展综合素质和能力, 促进班风建设
班级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 在一次次学习主题选择、策划、上课形式、课堂气氛调动和时间安排的研究中, 各组成员内部讨论时畅所欲言, 充分发表意见。在小组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分工负责、共同配合, 通过收集资料, PPT制作、DV拍摄、上台讲解、主持辩论、台上台下互动等各个环节, 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每次成功学习的组织都凝聚着我们每位同学的智慧和合力, 因而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和锻炼得到了拓展和提高。班级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 互相进步, 极大程度促进了班级班风的建设, 使整个班级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总之, 经过改革和试点, 形势与政策课改在2008-2010年级的班级课程教学过程中,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班级每位同学都感到收获了很多专业课程上学不到的知识, 大家都对改革的推广充满信心和期待, 也希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能不断推进并继续延续下去, 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M].2004年11月.
[2]黄启明.略论“形势与政策”规范教学中的创新[J].学术问题研究, 2009 (1) .
8.形势与政策作业22 篇八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
引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具有教育引导、动员激励、释疑解惑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提高素质、拓展视野,促进成才的功能,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不重视,当然,这与学校的重视与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是有关的,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机制,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传统“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论文,占总成绩的60%—70%,考勤占总成绩的30%—40%。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是考查课,很多学校为了节约教学资源,通常采用合班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通常是随机抽查考勤,这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浑水摸鱼的状况,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出勤率很低。而教师布置的期末论文大多数采用的是开卷形式,甚至是课后完成,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是抄袭或者东拼西凑而成,学生根本没有花心思和精力去独立思考。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注重小论文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教师在面对堆积如山的论文也很难做到认真仔细,有些甚至会以字书写的好与差来评定成绩,经常翘课的学生最后还能拿到“优”,考核的不公平性将会严重打击爱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这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将形同虚设。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
从传统的考评机制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过于注重结果,却看轻学习的过程。这样要想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难度非常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机制。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评定,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比例。考勤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分班按学号对号入座,如果分组授课的话,每个组固定好座位。教师布置作业要结合课堂所授知识来布置,以主观题为主,如果发现抄袭,本次作业记零分。课堂表现可结合平时的提问、课堂讨论、演讲、新闻播报等成绩来评定,占平时成绩的50%左右。课堂表现采用奖惩制,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加分,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吃零食的学生要减分。如果分组授课的话,确定好一名组长,平时常与组长联系,强化组长的职责,每次课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甚至适当的奖励或加分。
有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很少,2周以上才有一次课,而且是合班授课,还有些高校是采用讲座形式,一个学期总共也就四五次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很不了解,从而很难评定成绩,而且极易导致成绩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可由学生的自评成绩、组长或班委的评定成绩和教师的评定成绩组成。自评成绩要求写明理由,即平时上课的表现情况,如果自评成绩与组长或班委的评定成绩相差比较大,要求调查虚实,三者的具体比例由教师对学生的熟悉情况而定。
期末考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几种方式结合考试。第一,布置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社会实践报告。这种考试方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第二,以闭卷形式完成一篇论文。教师可以布置诸如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心得体会类的论文,既能让学生回顾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又能了解学生对整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还能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安排教师监考,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论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抄袭,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第三,在课堂上布置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由一两名学生归纳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能够考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思想觉悟。第四,如果时间宽裕的话,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考试论题,学生当场抽签,并给予5-10分钟准备,教师和学生评委可以根据学生的论述提问并打分。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五,考试前先告诉学生一些命题,让学生在考试前选择好题目并充分准备好,考试时上台演讲,教师和学生评委再根据学生的演讲进行提问并打分。这种考試方式相对第四种来说要容易过关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具体选择。请学生评分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提高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殷宏楼,周建超.形势与政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9.形势与政策作业22 篇九
根据《关于做好2013“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13年形势与政策报告会课程作业要求通知如下:
1.自学“形势与政策”教育网上传的各类学习和视频资料;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专题讨论。讨论主题在教育部社科司《201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详见“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范围自主选取,在网络学习等自学的基础上进行。
3.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一份。或是任选两条思考题作答(每专题教学后由教师布置),每题答题字数不少于300字;或是完成相关学习心得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
4.做好各种学习活动的记录备案和组织检查工作,做好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作业收交工作,于6月28日前交党委宣传部。
第一专题继往开来·凝聚共识·谋篇布局——中共十八大精神解读
1.如何正解理解与分析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尤其针对如何正确处理扩张发展空间和节约利用资源的关系,建设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标志的“美丽中国”问题;
2.结合对科学发展观学习与理解,结合实际如何规划自身的科学发展;
3.结合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就“中国梦”论述的学习,思考 “我的中国梦” 如何与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联系起来。
第二专题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当前经济形势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1.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六大任务?
3.如果正确理解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刻内涵、目标任务,大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相结合?
第三专题我国周边形势及热点问题解读
1.钓鱼岛事件由来如何?我国政府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黄岩岛对于中国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3.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意义?
4.中国对待朝鲜半岛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10.形势政策与省情教育课堂大作业 篇十
在以下四个专题中选择两个专题作答(在该专题中选一题),每题字数不少于400字,请在答题纸上写好姓名、班级、学号
一、《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的困难与策略》思考题:
1、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反腐力度?
2、你认为公众参与反腐的渠道有哪些?
二、《透视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思考题
1、你身边有“蚁族”“校漂族”“富二代”吗?他们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2、作为大学生,在求职前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3、你将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结合你的专业,谈谈你为自己设计的求职、发展道路
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思考题
1、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对你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方面?
2、三中全会《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任务,你认为当前改革的首要任务有哪些?
四、《魅力江西》省情教育思考题
1、通过《江西省情教育》的学习,你对江西历史文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理解
2、江西省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以实现现代化?
3、进入近代以后,江西的经济文化地位滑落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的现实意义?
5、江西著名历史人物的思想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6、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思路?
11.形势与政策作业22 篇十一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考试考核办法 创新
2010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指出,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形成了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新局面。同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生动丰富等问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今后应在10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创新探索,其中,“如何不断探索考核考试办法”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考核方法的基本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形教课”都已经列入学生正式课程计划,覆盖全校全日制学生,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并实行期末考试考核。
国内高校“形教课”期末考试时间多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题一般由开卷与闭卷部分组成,闭卷主要考察与学生相关的学生行为准则、学籍管理、考试规则、安全管理规定等;开卷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形势的了解、理解和认识。实践证明,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方式引导,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成效显著,但是从总体上看,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认识不到位,教学学习氛围较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真实写照,这种看法和认识,在高校师生中普遍存在。从教的方面看,有领导不重视、授课教师缺少专业研究和创新教学动力等问题;从学的方面看,不少学生对这门课抱有“学与不学能咋样,考难考易没两样”的态度,学习完全是为了完成学分任务,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并失去了对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成才的意义。
(2)教材和授课的滞后性零散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料的编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教育部门提供的形教课辅导材料,一般都是提前收集、整理、编印的,在保证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很难保证时效性。同时,形教课缺乏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教课以一个个重大事件为讲授对象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本身就可能没有联系,每次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零散。对此高校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随形势变化而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由于现代传媒异常迅速,学生已经或许相关大量信息并有了初步了解,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对此,教材和授课内容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和考核的顺利有效展开。
(3)考试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目前,高校形教课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授课方式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深刻性和前瞻性。在考试考核方面,每学期期末考核的实际操作层面基本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将该课程设为开卷考试,也有高校的形教课期末考试甚至只是让学生交一篇论文或心得体会。这种考核缺乏严格、科学的程序设计,对学生的考核缺乏客观依据,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形势和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三、“形势与政策”课考试方法创新的初步思考
通过创新考试考核办法,从而带动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探索方向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积极探索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将此作为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把两个结合的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免试推荐研究生、毕业鉴定的重要指标。
(1)首先,创新考试考核办法,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改进一体化展开进行。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门课程的特征,即先要确立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这好是确立相应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创新思路和对策的切入点。形教课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考核安排,需要在高校全校教育体系中建立统一管理的规范体制。
(2)考试考核方式要融入过程管理、质量监控。要把对学生日常管理融入到“形势与政策”课考核中去。首先是对学生上课出勤的考核;再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形成以平时出勤记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在“形教课”期末考试中可采用分年级考核、社会实践与课堂考试成绩相结合、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多内容的考试考核办法。
(3)考试考核办法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形势与政策”课既具有理论性、科学性与现实性特征,又具有时代感、针对性与具体性特征,还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与综合性特征。这就要求考核方法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一成不变,要在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上多下功夫,随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形势政策本身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建立一套考试考核的创新思路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
[2]何得桂.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学理论,2010,(26)
[3]戴宝.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06)
作者简介:
【形势与政策作业22】推荐阅读:
形势与政策 反恐形势研究08-04
形势与政策:关于我国周边形势06-30
形势与政策作文08-10
国家形势与政策08-14
就业形势与政策11-11
形势与政策超星答案06-14
我国周边形势与政策07-05
形势与政策课意义07-28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09-11
形势与政策论文创新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