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技巧

2024-10-21

古诗文诵读技巧(精选14篇)

1.古诗文诵读技巧 篇一

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古诗文诵读结题总结

南胃小学 陈树兰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及文学素养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年来我校开展了“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引导小学生古诗词积累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活动。主要目的有:

1、让学生在广泛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翰墨笔歌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优秀人文营养;

2、在深入研究古诗文诵读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研讨,开展诵读策略的定位,构建诵读策略的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模式;

3、开展古诗文诵读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凝聚多样性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校本研究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语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彰显书香校园的特色。

中国的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诗教传统。诗词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想象空间等作用。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1~6年级学生提出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要求。其中,各学段还有具体的数与量的要求。《课程标准》还给小学1~6年级明确推荐了详细的古诗文(70篇)目录。可见,新课程需要我们把古诗文诵读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点。让学生从小诵读中华诗词这一举世瞩目的经典文化,在其中感悟千姿百态的美丽或回味隽永的沧桑,学着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心中的感想,放飞童年的希望,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少年儿童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有选择地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之作,借由先哲的风范,熏陶我们的学生,引入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朴的孩子,日积月累,就会“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必将奠定孩子一生融入社会、事业有成、感受幸福的基础。从学校德育工作视角分析,学校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美德传承与创建的基地是时代的呼唤,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德育工程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基于以上一些思考,多彩的活动,培养诵读兴趣,寻找诵读的最佳途径与方式;(3)开设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有效选择教材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适应度和需求状况;(4)坚持每天诵读20分钟,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诵读制度,每班开设一节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教学;(5)每学期定期开展古诗文竞赛或汇演等活动;(6)对研究实验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针对诵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困惑开展研究,对现有策略进行必要的整改。

2011年9月进入总结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1)总结诵读经典(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进行学术成果交流。

四、课题研究实验的主要做法与比较成功的经验

1、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诵读目标。

课题组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班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做到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低年级组遵循“诵读经典、不求甚解,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原则,高年级侧重“大量诵读,读入语境,感受情境”的原则。

2、营造诵读环境,构建诵读机制

为营造诵读氛围,激发诵读情趣,学校将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列入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的规划之中。学校在课题组的建议下,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1)制作“经典诵读”的宣传牌于教学楼道的墙上,让学生抬头可见,谨记于心;(2)设立展示栏,各班出专题板报和手抄报,分享诵读成果 ;(3)打造班级文化,各班教室张贴名诗佳句,办“古诗文园地”,开辟“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周一诵”等主题活动;(4)“红领巾广播站”开展“经典古诗文”专题、或吟诵或交流,呈现诗韵飘香的校园景象。(5)学校青年教师每天书写的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张贴在办公室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为使古诗文诵读文本拓展延伸,我们鼓励学生自己购买古典书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认真选购适合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书”。

一、二年级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配以《三字经》;

三、四年级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配以《唐诗三百首》、《宋词》若干篇目;

五、六年级以《唐

我校语文教师是一支团结协作、善思乐学的教师团队,教师的精心呵护,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古诗朗朗上口,古文韵味十足,似乎个个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诵读之声蔚然成风。

5、研究性学习促成果

“古诗文诵读”应走研究性学习之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站在育人高度,我们感到古诗文诵读研究应深入到那些诗人、词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慧。而这一切,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三年来,我校老师在学生积累诗词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词人或某类诗词,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采集本。在实践中,同学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许多同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篇文章,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五、问题、困惑与反思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与困惑。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何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来;怎样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更丰富、有突破,更具个性,从而使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如何使古诗文诵读活动与其他学科更好地融合,充分整合各学科之间可以交互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素养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发展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2、自主诵读古诗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古诗的理解。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往往基于字面上的熟悉,对于诗的内涵理解较浅。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背诵了,在课堂教学时忽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如何在自主诵读中强化古诗学习的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更为经典的古诗文,并对诗词分类背诵,需要进一步指导改进。

2.古诗文诵读技巧 篇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 如果要让学生背诵古诗词, 首先必须要想办法激起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让学生由“要我背”变为“我要背”“我爱背”。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 笔者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1. 创设情境。

儿童心理是很重视模仿的, 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 就容易激发兴趣, 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 但人人都上学, 他就上学了。全班同学你读我也读, 你背我也背, 热热闹闹, 其乐无穷。如果再加上老师和家长的参与, 孩子兴致会更浓。

2. 不断鼓励。

鼓励可吸引孩子努力, 当然只是口头的鼓励是不够的, 可采用“比学赶超帮”的形式, 进行评选优秀“吟诗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并发给证书。这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诵读热情。

3.形式多样。在读的方式上,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带读, 或齐读, 或接龙, 或默读, 或当场试背, 或提问征答, 都可以。如不会变花样, 只是平平常常亦可, 有时平平常常也有一种引人的土气, 其中也有趣味, 儿童的感应最灵敏, 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 并不是非变着花样不可。课内外与孩子一起动情地读, 孩子很容易被老师吸引和打动。

在班内开展富有情趣的诗词诵读活动 (如读诗背诗比赛、接龙赛、我最喜欢的诗篇交流会等) , 把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 每天早读十分钟作为诗词诵读时间;并将此活动与语文学科, 甚至音乐、美术、活动课程等结合起来, 如诗配画、诗配乐, 将诵读与音乐、舞蹈、美术等结合起来。

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 因此, 在诵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舌尖现象, 对于本来已经背诵得很熟练的古诗词内容, 出现暂时性遗忘。这时候, 就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 及时给予他们提示, 从而诱发学生的思维, 达到帮助学生记忆成诵的目的。

每一首好诗都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每一首好诗都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如果让学生经常在头脑中回忆古诗词的形象和意境, 背诵时就会更加流畅自如。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试着自己去画一画, 唱一唱。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记忆力, 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老师应该指导并训练学生眼、耳、口、脑的协调活动, 一方面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读, 低唱慢吟地诵, 从中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引导学生吟诵的同时, 与绘画、唱歌结合起来, 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古诗词的意境动手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古诗词的诵读过程中, 尽量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同时, 在古诗词诵读中, 笔者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此来促进学生背诵。

1.开展“每周一诗”活动。每周利用一个早读的时间, 由老师为学生领读一首古诗词, 让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诗意, 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诵读两遍, 以求熟记在心, 出口成章。这样, 一个学期下来, 每人至少会背20多首古诗词, 让孩子们每每口中念念有词, 陶醉在诗意之中。创造学习古诗词的浓郁氛围, 还应采取家校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每天回家之后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词背诵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并让他们点评, 让家长来监督孩子的背诵, 并敦促孩子诵读, 同时, 也充分给学生增添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2. 人人参与诵诗比赛。

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为此, 笔者每个月在班级中举行一次诵诗竞赛, “比比看, 谁背诵的古诗词最多”, 力求让学生能够熟练流畅、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 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的数量最多, 最有情感。在班内增设“金嗓子奖”“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 让孩子们的身心在诗情洋溢的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 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 深厚文化底蕴。

3. 古诗词书画与表演活动。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大体读懂诗意的基础上画一画, 演一演, 对于一些描写静物、风景的诗作, 试着让学生用他们手中的纸和笔把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再现出来;而对于一些词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一番, 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鲜明生动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通道的信息比单通道的信息效果好得多, 可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因此可以通过古诗词书画、古诗词表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过程中增长强烈的自我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兴趣。

3.古诗文诵读教学探微 篇三

一、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1、营造诵读氛围。

一讲。讲诵读的好处。我告诉学生,诵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了解,而且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诵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许多文学大师都认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而且诵读有益健康。放声朗读,清胸通肺,可使人神清气爽。讲名人诵读的事例。如白居易曾“昼课赋、夜读书……以至口舌成疮”,韩愈日记数千言,“口不绝吟于六世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鲁迅小时候能把一年中念过的尺把高的书从头到尾背下来;郭沫若八岁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巴金少年时代能背好几本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讲诵读教学法的地位。我告诉学生,诵读教学法不是古诗文教学的“旁门左道”,而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有效方法,且在理论与实践上接近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渗透式学习法”——即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法学习。

二辩。组织同学们通过辩论区分“诵读”与“死记硬背”两个概念。使学生明确“死记硬背”是对知识没有理解,也不要求去充分领会,更不管是否灵活运用,硬性规定死记。读时,对内容置之不顾,为背诵而背诵。而诵读则是要求多读、熟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既得之于口,又铭之于心,从而达到闭目成诵,记忆深刻,牢固掌握,运用自如的境地。通过辩论,使学生消除对诵读的逆反心理,并认识到通过诵读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是学语文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三立。即立规矩。我规定语文早自习必须大声朗读课文;每节语文课前科代表必须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一首古诗词;每个学生必须有感情地诵读完教材上的所有课文(包括《语文读本》),教室前面张贴了“学生诵读进程一览表”,定期小结;我还建立了检查制度,成立了“诵读检查小组”,每周对全班同学诵读情况检查一次。通过这些途径,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鼓励学生竞争。通过各种竞赛形式,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而又兴味盎然的状态。竞赛有时侧重于读:看谁读得流畅,质量高。背诵竞赛的形式也力求多种多样。如定时背,看谁用的时间最少;抽签背,看能否抽到哪篇就背哪篇;小组(男、女生)打擂,在限定的范围内出题背诵,然后评出胜者。并坚持“诵读之最”月评比,给予奖励。

3、精选诵读方式。千遍一律的诵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注重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恰当的诵读方式。较难的课文,我就采用领读、范读的方式;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我就采用让学生分角色读;诗词歌赋,我就让学生齐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评课文时,我就让学生诵读与默读相结合……力求学生对古诗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把握,对艺术特点的认识。

二、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质量

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曾经写道:“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我们语文老师所做的工作应反其道而行之,“把金针度与人”,不仅使学生明确诵读重要,而且应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读出韵味。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其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如学习《咏雪》,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句子节奏,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大雪纷纷何所似”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未若柳絮因风起”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2、指导学生读出情味。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而只有“读之以情”,学生才会“感之以趣”,才会达到叶老所说的把吟诵“看作一种享受”的境界。我告诉学生,语气中的“语”,指有声语言,“气”指朗读时的气息状态,即语言流露出来的气韵。这当中,不但有语意,而且有情思;不但音随意转,气随情动,而且因情用气,以情带声。这样,一段文字读出来,既有外在声音,又有内在的思想感情。学生诵读古诗文时,常犯的错误是不善于把握句子的感情,有“语”而无“气”,我就引导学生从句中品“情”。“情”品准了,我再引导学生根据“情”的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语气去读。如:“爱”的感情应读得“气徐声柔”;“憎”的感情应读得“气中声硬”;“悲”的感情应读得“气沉声缓”;“喜”的感情应读得“气满声高”;“惧”的感情应读得“气提声凝”;“怒”的感情应读得“气重声粗”……

3、指导学生读出意味。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如杜甫的《登高》被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写的是诗人年老多病,独自登台的所见所感。其中的情感不读不足以品味。因此在学习时以读带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要读得悲壮、雄浑,“萧萧”与“滚滚”要适当延长。“无边”与“萧萧”组合在一起,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加上滚滚而来的长江咆哮不止,读来脑海中必然浮现一幅壮阔的画面,自己读的声音就是落木江水之声;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顿生心底!

4、指导学生读出美味。对于古诗词或优美的文言文,让学生反复涵咏,不仅要读出作品的内容美、语言美,还要读出作品的形象美、韵律美、意境美、情趣美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素养。如《琵琶行(并序)》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段,是对音乐的描摹。“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要有欢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要放慢,读得流畅;“冰泉”以“裂帛”戛然而止。诗句本身的音韵就把音乐的粗重、轻细、流利婉转、激越雄壮表露无余;音乐与诗文妙绝天成,诗文本身就是一首音乐在流淌。读到情深处,自己的感觉便可以和作者的想象力一起飞翔,心灵得到舒展,美便悄然在心中栖息。

5、指导学生读出余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好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读古诗文也能读出这种味道。“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古诗文要多读,还要不断创新。用翻译解说内容,用描述再现意境,用抒情表达感受,用吟诵沟通情感,这些都是读古诗文值得一试的好方法。然而要读出余味,还需要在课的尾声再掀起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我在上完古诗文后,要么让学生用一幅对联概括内容,要么用一句简洁哲理的话表达读后的感觉,要么用名言警句赏析作品风格,要么让学生续写文后的内容……学生参与踊跃,情绪高涨,常常妙语连珠,令人惊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古诗文阅读的能力

1、读思结合的习惯。

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会意。一是读中辨义,体味词的语境义。二是读中析句,体味作者匠心;三是读中质疑,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四是读中会意。“会意”就是领会古诗文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因为古典诗文语言是跳跃式的,加上作者在字词上有精雕细刻的传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就需要反复阅读课文,联系前后语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语句间的跳跃间隙,在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又要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研读感悟,体会那些关键句子的表现力,体味文章的艺术魅力,达到有所借鉴,有所得益。

2、读品结合的习惯。

读古诗文的最高层次,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品味,学会赏析。通俗地说,就是要学一点“评头品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最好途径。它要求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从而获得欢欣愉悦。这是一种心智互动的活动。在古诗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抓住对文章主旨或特别有表现力的句子或关键词语,通过换一换(用同义或近义词语)、调一调(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联一联(联系前后词语或段落)、增一增删一删(增删原文的词语或句)等方式,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进一步体味文本的要义,深一层感受文本的风格艺术。同时,我还让学生找出对古诗文中感受最深或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鉴赏性品读,从而形成语感。譬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或品味诗中字词“清”“白”“急”的妙处,或评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或体味“猿啸哀”“鸟飞回”的伤感与凄凉。其中,有学生这样赏析:“整幅画面是黯淡的,它照出诗人心中凄凉。特别是‘猿啸衰’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这样,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用心品,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

3、读写结合的习惯。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让学生进行改写、仿写和话题式写作的训练。《邶风·静女》在学生改写的文体中出现了许多“现代版”,远古与当代的距离在学生们的感受中拉近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爱情,得到了凸现。在《梁祝》音乐背景下,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世界,讨论完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要求学生对原材料进行剪辑,加入合理的想象进行改写。学生用心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命运,写出了容易触动心灵的内容,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捕捉到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读促进了写,而写反过来又加深了读。

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诵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如何诵读古诗文 篇四

一、重点《古诗文诵读下》,以及必修一~五的背诵篇目,《唐诗宋词》要求背诵点。

二、具体做法。

1、每周安排好诵读内容,每日晨读时背诵,课前五分钟检查,采用集体背诵,单个抽查,小组互查等方式,或制成课件让学生上黑板默写。

2、利用教室后边的黑板,学生轮流每日写一古诗文名句,课前集体诵读一遍。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制定复读复背计划,课堂检查背不熟的,课下小组长检

查。

4、课内外迁移联系,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就把有关作者的其他诗词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

词找出背诵、比较、赏析。如学习《李凭箜篌引》时就必修二中《琵琶行》的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找出背诵、比较、赏析。《明湖居听书》

5、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文本时,播放《唐之韵》音像材料,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系统了

解,拓宽了知识面。

6、(课件)古诗文背诵情况监测,先让学生把自己认为难背易错的诗句找出来,自己制

作一套试题(可多人合作)同桌或小组互批互改,老师检查督促。然后老师根据平时检查情况,把学生易错,不太熟悉的诗句找出来,制作一套试题,利用课余时间检测,最后再把名篇名句重点诗句再做一套试题检测。(因第一次成绩不理想,又重新做了一次)。

7、结合《唐诗宋词》的学习,古诗文除了诵写之外,让学生学会领悟、赏析,从诗歌意内

容、情感走进作者,让后让学生自己说,各抒己见。

8、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写作文时引用古诗文。

9、2009级5班的安阳,6班的娟写的山东卷高考作文发表在《黄海晨刊》上。

10、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诗歌朗诵会。中国是个文化专题

名著名篇阅读

1、继续品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暑假作业,制定具体详细的阅读指导方案计划。

2、利用暑假继续写读书笔记,开学后以两个班为单位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学习交流,利用

双休日继续充实。

3、利用假期学生做美文剪报,平时继续积累。

4、阅读名著的同时,对一些名家名篇进行指导与自主相结合阅读。除了平时印发一些时文

杂粹外,以省课题组的《现代文阅读》为主学生可读可背,可摘抄可剪报,可积累字词成语。

5.古诗文诵读教案 篇五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活动准备:

1、物色好主持人

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

一、布置分配任务

1、将古诗按历史时期分成十一个阶段,即《诗经》、《楚辞》、《汉乐府》、建安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北朝民歌、唐代诗歌、宋词、元曲、明清诗歌、毛泽东诗词。并将每班学生分成十一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收集此段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选一首或几句喜欢的背诵下来,到时依次展示朗诵表演。

2、每个同学自己创作一首或几首古诗。

3、以小组为单位,选自己喜欢的诗词配以自己喜爱的曲调进行演唱,合唱、独唱形式不论。

4、利用各种渠道,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学唱古代诗词歌曲。

5、各班挑选两名男女主持人,按一男一女,一班一人搭配成两对,要求每对设计好自己的主持台词。

二、按诵古诗,写古诗,唱古诗的思路设计制作好课件

三、成果展示

1、课前,多媒体屏幕展现一幅美妙的图画并伴有《水调歌头》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很古典的氛围。

2、师: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同学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诗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记得二千多年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确,中国古诗之路也是漫长而修远的,漫步古诗苑,希望我们在古诗苑里上下求索,去探索一条古诗的辉煌历史之路。下面有请主持人刘杨、张兴旺上场,各小组朗诵的代表作好准备。(屏幕显出屈原的画像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字幕,并配以《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

女:《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下面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具体诗段略,下同)

男:战国时期的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导,下面请听听他的心声《离骚》。

女:两汉四百年间的诗坛,以乐府民歌成就最为辉煌,今天保存下来的有五六十首,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首《汉乐府》吧。(具体作品略,下同)

男:《汉乐府》之后,我国诗坛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高潮,就是著名的“建安诗歌”,它以“三曹”、“七子”和蔡琰影响最大,有请“曹操”和“刘桢”上场。

女: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启了田园诗派,他善用白描手法及通俗语言写出真挚的感情和深远的意境,耐人寻味,请听他的《饮酒》诗朗诵。

男:《北朝民歌》现存60多首,它风格豪放爽朗,慷慨激昂,听听《敕勒歌》,你一定会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性格。

女:唐代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诗人辈出,诗歌纷呈,繁花竞放,万紫千红,是值得我们永远珍视的艺术瑰宝,下面就请欣赏几位唐代大诗人的诗作吧。

男主持:唐末兴起的新的诗体一词,在宋代得到蓬勃发展,并形成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两派的风采。

女:散曲是一种新的诗体,是词与民歌相结合逐渐形成的一种抒情诗,它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我们珍视,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男:诗歌到了明清两代数量虽多,但成就不高,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衰弱的诗坛上显示出耀眼的光彩,请欣赏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女:谈到古典诗词,我们还不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他的诗词意境雄浑、开阔,想象奇特,画面壮丽,让我们在《沁园春·雪》中来感受一下伟人的气度吧!

3、师: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诗歌,它们或清奇,或雄浑,或冲淡,或自然,或典雅,或疏野……令我们眼花缭乱,留连往返。我不知道同学们有何感受,反正从我认识古诗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我已年近不惑,即使我每天生活在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我依然在我的心中为我的古诗保留一个空间,我依然在枕边案头摆放一本诗词,闲暇时翻翻,我甚至不怕怡笑大方,还学古人写诗填词,来表达我对古诗的一份痴情。屏幕依次出现老师生活中的诗词作品,并配以《夕日乡》的背景音乐。最后定格在几个大字上“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风》《骚》,慰词曲”。

作品欣赏完毕后,老师再饱含激情地呼唤:同学们,如果你对古诗也像老师一样痴情的话,就请你“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风》《骚》,慰词曲”吧!我期待着你的精美诗篇。下面有请主持人谢晓芹、姚世霖上场。

在两个主持人的主持下,两班开展比赛活动,轮流上场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看哪班作品多,质量高,没来得及表现的由班长收集整理成册再作评比。

4、师:同学们的诗作或许还很稚嫩,但我们能感受到一份炽热的真情,或许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我相信,我们的古诗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千秋万古,吸引着我们“狂歌痛饮”来访诗词曲。今天,我们还不能痛饮,但我们可以狂歌,让我们亮出我们的嗓子,献出我们的热情,在古诗苑里歌一曲吧!

多媒体屏幕显出一幅图画及“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诗词曲。”的字幕。这一环节仍由先前的主持人主持,首先演唱自己配乐的古诗。然后两班表演古代诗词歌曲大联唱。最后齐唱《一剪梅》。

6.古诗文诵读主持词 篇六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甲:今天晚上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届古诗文背诵比赛,七年级赛区马上就要开始了,首先让我们感谢为此次比赛付出辛勤劳动的七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和全体班主任。也感谢各位领导和其他各位来宾莅临指导。最后我们最要感谢的是参与此次比赛的评委们,他们是九年级全体语文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乙:下面我宣布此次古诗文背诵比赛的评分规则:1背诵的响亮度40分:;2背诵的整齐度30分;3队形15分;精神面貌15分。

乙:七年级精彩的古诗文背诵比赛马上要开始了!

乙:首先,有请 1号班级11班同学为大家展示《沁园春·雪》。让他们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请3班,10班同学做好准备。

甲:刚才欣赏了一首大气磅礴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怔,下面请欣赏 3班的同学给我们带来李白的《行路难》。请10班,15班同学做好准备。

乙:„„

甲:充满激情,铿锵有力的古诗文集体背诵比赛即将结束,下面有请我们语文科组长朱勇虎老师对我们此次比赛做一点评和小结,同时节目的最后有一个七年级同学自由组合的摇滚乐团,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义演,我们要不要等会好好欣赏一番!(齐声:要)请他们在朱老师为我们做点评的同时,做好准备。首先掌声欢迎请出我们的朱勇虎老师为我们此次比赛做总结发言。

乙:感谢朱老师为我们所做的中肯的精彩的点评,希望我们都要牢记朱老师的讲话。接下来请我们七年级的摇滚乐团开始他们的节目表演,掌声欢迎。

甲:感谢他们几位同学的大胆而精彩的表现,为我们的古诗文比赛增添了另一番感动之处,他们真是好样的,再次掌声感谢他们。最后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要宣布此次比赛的获奖班级了,获得“优秀奖”的班级是(6个班级);获得“三等奖”的班级是(5个)获得“二等奖”的班级是(3个)获得“一等奖”班级是(2个)。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乙:好了,同学们,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甲: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乙: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甲: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让我们:——

7.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篇七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审美情趣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 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 放手让学生诵读, 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 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 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 达到积累祖国语言, 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初读, 赏诗语

古诗文用韵抑扬顿挫, 用语精当典雅, 特别讲究字句的干练、洒脱、清峻。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语言特色, 引领学生学会诵读, 自主感悟, 倾心欣赏诗文的语言美。初读时, 首先要读准字音, 掌握文章的字词。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 并及时纠正, 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了其含义, 把诗文也能读得文通字顺了。其次, 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 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第三, 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某种表达效果, 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 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过零丁洋》就要读得气壮山河、慷慨悲壮, 《归园田居》就要读得与世无争、清新自然, 《春望》就要读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第四, 注意节奏。初读中的节奏需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 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 可用慢节奏。如《陋室铭》骈散结合, 音调和谐, 节奏明快, 读起来朗朗上口, 充满了音乐美,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诵读, 解诗意

一篇诗文在诵读中把握了结构, 了解了作者的思路, 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 抓住支撑句, 掌握文章的思路, 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变静为动,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 教师根据文义、诗意配图、配乐, 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诗文, 能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如教《陋室铭》时, 教师根据文义, 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 使学生从中把握了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 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 利用多媒体设计动态板书, 扣住思路, 抓住关键句, 用缺字法训练背诵, 从易到难, 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 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 又把握了文章,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研读, 悟诗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 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都在古诗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感悟出《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爱国情, 《春望》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才能悟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相隔两地的亲人的深情祝愿,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爱国志士的铮铮誓言,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执著的信念, 这些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 不是老师能分析出来的, 只有细心阅读,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文本中, 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析, 这不是教师的分析所能代替得了的,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自我完成, 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情感, 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

四、吟读, 品诗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反复吟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同样, 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吟读的兴趣。在吟读中,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 激发其想象。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 学生不展开想象, 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 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 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吟读, 在吟读中想象, 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吟读感知形象, 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 品味诗意, 走进诗人的意境。如, 读《出塞》, 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 明月下, 望着辽阔的荒野, 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 这关城, 从秦汉到现在, 洒下了多少征人的血汗?为什么战争却连年不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想象, 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8.古诗文教学必须加强诵读训练 篇八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训练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应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一、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文章、诗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如我教《陋室铭》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计算机可随时变动的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扣住思路,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先以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观察、思考,活灵活现的情景能激活他们的灵感,开启他们的悟性。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画面深入想象: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如读《狼》,要求学生诵读时根据屠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幅画,想象当时的环境、屠夫心理活动的变化等等,这样一出人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一个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就较好地品味出来了。

三、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活动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指导诵读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如分组读《狼》,一组读写屠的句子,要求读出其由“迁就退让”到“勇敢警觉”的变化过程;一组读写狼的句子,要求读出狼的凶狠狡诈;最后,两组合起来读议论的段落。第二次,两组调换读。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也掌握了课文。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在教完《木兰诗》后,让学生分组进行配乐朗读比赛,比谁读得有感情,再比谁背得准又快,还让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背出相关的语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不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背古文的兴趣。

四、注重精读,加深理解

“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中基本功夫: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由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从作品出发,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

9.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篇九

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百‟„千‟”,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古代蒙学经典;第二部分“四书五经”,节选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章;第三部分“古文观止”,收录了20篇经典古文,其中10篇以劝学励志为主题,10篇以爱国治国为主题;第四部分“经典故事”,收录了5则神话故事和10则寓言故事,均出自古代典籍;第五部分“经典诗词”,精选了古诗词93首,按年级排列,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所有古诗文原文之后均附大意。

本书选篇精当,既考虑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兼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希望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第一部分:“三”“百”“千”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千字文

第二部分:四书五经一、四书 1.大学(1章)2.中庸(4章)3.论语(10篇)(1)学而篇(6章)(2)为政篇(7章)(3)里仁篇(10章)(4)雍也篇(4章)(5)述而篇(9章)(6)泰佰篇(4章)(7)子罕篇(9章)(8)颜渊篇(8章)(9)子路篇(11章)(10)宪问篇(11章)4.孟子(6篇)(1)公孙丑上(2章)(2)滕文公下(1章)(3)离娄上(4章)(4)告子上(4章)(5)尽心上(7章)(6)尽心下(4章)

二、五经 1.诗经(7篇)(1)关雎(周南)(2)小星(召南)(3)子衿(郑风)(4)鸡鸣(齐风)(5)东方未明(齐风)(6)伐檀(魏风)(7)硕鼠(魏风)2.尚书·盘庚上 3.礼记(3篇)(1)苛政猛于虎也(2)不食嗟来之食(3)学记 4.周易(2篇)(1)泰卦(2)颐卦

5.春秋左传(2篇)(1)曹刿论战(2)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部分:古文观止

一、劝学励志篇

1.劝学(节选)(《荀子》)2.师说(唐·韩愈)

3.孟母戒子(《韩诗外传》)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6.陋室铭(唐·刘禹锡)7.爱莲说(宋·周敦颐)8.为学(清·彭端淑)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二、爱国治国篇 1.国殇(战国·楚·屈原)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3.阿房宫赋(唐·杜牧)4.木兰诗(《乐府诗集》)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6.满江红(宋·岳飞)7.正气歌(宋·文天祥)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9.前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第四部分:经典故事

一、神话故事 1.精卫填海 2.夸父逐日 3.鲧禹治水 4.女娲补天 5.嫦娥奔月

二、寓言故事 1.画蛇添足 2.狐假虎威 3.拔苗助长 4.鹬蚌相争 5.自相矛盾 6.愚公移山 7.螳螂捕蝉 8.买椟还珠 9.曾子杀猪 10.朝三暮四

第五部分:经典诗词

一年级

1.江南(汉乐府)2.咏鹅(唐·骆宾王)3.静夜思(唐·李白)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5.春晓(唐·孟浩然)6.村居(清·高鼎)7.古朗月行(唐·李白)8.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二年级

1.敕勒歌(北朝民歌)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3.池上(唐·白居易)4.悯农二首(唐·李绅)5.咏柳(唐·贺知章)6.绝句(唐·杜甫)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8.小池(宋·杨万里)9.所见(清·袁枚)10.赠刘景文(宋·苏轼)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14.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三年级

1.鹿柴(唐·王维)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3.绝句(唐·杜甫)4.游子吟(唐·孟郊)5.江雪(唐·柳宗元)6.蜂(唐·罗隐)7.墨梅(元·王冕)8.塞下曲(唐·卢纶)9.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10.游园不值(宋·叶绍翁)1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1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14.春日(宋·朱熹)15.乞巧(宋·林杰)16.嫦娥(唐·李商隐)

四年级

1.别董大(唐·高适)2.枫桥夜泊(唐·张继)3.望洞庭(唐·刘禹锡)4.乐游原(唐·李商隐)5.凉州词(唐·王翰)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8.渔歌子(唐·张志和)9.泊船瓜洲(宋·王安石)10.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11.题西林壁(宋·苏轼)12.游山西村(宋·陆游)13.过故人庄(唐·孟浩然)14.独坐敬山亭(唐·李白)15.忆江南(唐·白居易)1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五年级

1.望天门山(唐·李白)2.山行(唐·杜牧)3.出塞(唐·王昌龄)4.示儿(宋·陆游)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6.题临安邸(宋·林升)7.秋思(唐·张籍)8.长相思(清·纳兰性德)9.牧童(唐·吕岩)10.舟过安仁(宋·杨万里)11.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12.浪淘沙(唐·刘禹锡)13.凉州词(唐·王之涣)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1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6.江南春(唐·杜牧)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18.乡村四月(宋·翁卷)六年级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2.石灰吟(明·于谦)3.竹石(清·郑燮)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6.赠汪伦(唐·李白)7.春夜喜雨(唐·杜甫)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9.天净沙·秋(元·白朴)10.马诗(唐·李贺)11.明日歌(清·钱鹤滩)12.元日(宋·王安石)

1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14.清明(唐·杜牧)15.七步诗(三国·魏·曹植)16.鸟鸣涧(唐·王维)1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19.浣溪沙(宋·苏轼)

10.古诗文诵读竞赛试卷 篇十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10分)

1、杜甫,字()

A、太白B、子美C、梦得D、允言

2、下列古诗中不是白居易写的是()

A、池上B、忆江南C、赋得古原草送别D、望洞庭

3、“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中的“姑苏”是指现在的()

A、杭州B、苏州C、扬州D无锡

4、下列描写黄河的古诗是()

A、渔歌子B、江雪C、浪淘沙D、忆江南

5、下列诗题中是词牌名的是()

A、忆江南B、江雪C、枫桥夜泊D、池上

6、下列那首诗是描写秋天的?()

A、山行B、江畔独步寻花C、江雪D、忆江南

7、下列古诗中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A、悯农B、池上C、渔歌子D、江雪

8、被称为“郊寒岛瘦”的两位诗人是()

A、杜甫和李白B、刘禹锡和白居易C、贾岛和孟郊D、李绅和杜牧

9、下面哪位诗人不是唐朝的?()

A、杜甫B、卢纶C、柳宗元D、苏轼

10、《白氏长庆集》是哪位诗人的诗集?()

A、李白B、杜牧C、白居易D、刘禹锡

二、连线,把下列诗句、诗题和诗人用直线连起来。(10分)

两只黄鹂鸣翠柳《游子吟》卢纶

游子身上衣《塞下曲》柳宗元

独钓寒江雪《绝句》孟郊

欲将轻骑逐《渔歌子》杜甫

斜风细雨不须归《江雪》张志和

三、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48分,每句3分,每个错别字0.5分)

1、。

2、桃花一簇开无主。

3,游子身上衣。4独钓寒江雪。

5、只在此山中,6、月落乌啼霜满天,7、。

8、9、湖光山色两相和,10。

11、野火烧不尽。

12、,浮萍一道开。

13、日出江花红胜火,14、15、16、停车坐爱枫林晚,四、根据提示语填写适当的诗句。(20分,每句2分,每个错别字0.5分)

1、人们在赞美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时,常常用孟郊的“。”两句诗。

2、人们常用白居易的“。”两句诗来赞美生命力的顽强。

3、李绅的《悯农

(一)》中“。”两句诗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4、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的“。”两句写出了冬季严寒的景象。

5、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两句描写出了洞庭湖水平如镜的美景。

五、古诗积累。(12分)

本学期,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提高了我们的语文素养。请你在积累的诗词中分别背默一首描写春天和夏天的诗句,注意写清楚诗人和朝代。不要写错别字。

11.行走在古诗文诵读的路上 篇十一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用爱去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用激情代替冷漠,用表扬代替批评,用幽默风趣代替呆板说教,用微笑营造心理安全氛围,用真诚的鼓励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亲近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此外,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有利契机,根据教材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诗文。如,学习人教版第四册第一组课文后,可向学生推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可以推荐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让学生愉悦地学习,也可将诗文诵读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把《三字经》融入到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学。这样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诗文诵读的兴趣。

二、玩中学习,日有所诵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走进生活,将诗文诵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耳朵阅读”,通过聆听和欣赏,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受到优美书面语言的熏陶。把握作品内容,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激发学生对书籍的渴望之情,在书中找到影响一生的知识与智慧。学校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每天播放古诗文诵读,让学生日有所诵;教师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每天诵读一首诗词,品味、酝酿其诗意,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坏境的变化,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使学生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成长,可以将古诗文与插图相结合,张贴在教室及走廊上,便于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诵读。

三、多元评价,关注发展

在古诗文诵读中,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欣赏,会产生碰撞的思维火花,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诵读能力提高。教师为了精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应多层面构建积极的诵读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后续诵读的内驱力,体验诵读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可进行多元评价,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可给学生创设一种名誉奖励机制,学生每诵读一首诗都能获得一枚金币,根据学生诵读获得金币数量的多少和家长、老师的综合评价,每月评比一次“诵读之星”,每学期评比一次“诵读状元”,每年评比一次“诵读模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篇十二

一、初中古诗文诵读的内涵

初中古诗文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诵读的方式来引导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所诵读古诗文作品的人文思想与语言魅力。初中古诗文诵读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唐诗宋词,还包括先秦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诸子百家的著作,《大学》《逍遥游》《诗经》《离骚》等。唐宋八大家的很多作品都是初中古诗文诵读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将会有更多的古典文学作品成为初中古诗文诵读的对象。

二、初中古诗文诵读的意义

古诗文诵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其在促进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宏观层面看,初中古诗文诵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诗文诵读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感知能力是一种语感能力。诵读最大的好处是做到心口合一,诵读不仅仅会带来语感,在诵读的过程中也会形成由文字转化成动态的过程,这样在大脑的记忆体系当中会更深刻,学生会形象的记住所要掌握的古诗文,学生会感知到诗文在字里行间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内涵,从而初步形成语言感知能力,为今后的语言驾驭与表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古诗文诵读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古诗文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其中包含着对美好河山的赞美,对人们之间真挚情感的讴歌。通过长期的古诗文诵读,学习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将进一步丰富与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最后,古诗文诵读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而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流传至今的古诗文是重要的光荣证明。中国古诗文无论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的表达方式方面,都彰显着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创造性。因此,通过诵读的方式,学习者领略中国古诗文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会逐步的提升其民族的自豪感。

总之,在初中阶段进行古诗文诵读对于提升整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三、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

古诗文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与地位。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语文教学的研究者,还是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对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古诗文诵读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研究调查发现,在一线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地区进行古诗文诵读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让学习者死记硬背。这种强化记忆的方式让初中生对古诗文有了一定的储备,但由于这种诵读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使其产生了一定的抵制与消极的、应付式的诵读心理。另一方面,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会在客观上降低古诗文诵读应有的美感与魅力。

其次,教学资源有待补充。中国的古诗文是一个很大的宝库,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其在古诗文的选编数量方面还有待提升。如何将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进行一个很好的对接,扩大初中生古诗文诵读资源是今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设置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挖掘传统的国学经典著作尤其是古诗文的语文教学价值是今后的一个主要方向。

最后,教学媒介有待与时俱进。为了保证古诗文诵读效果,需要教学媒介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古诗文诵读软件及硬件层面的不足,影响了整体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如今,互联网在辅助教学方面的价值正不断凸显,如何经由这种媒介技术的进步来为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大层面的技术支持与助力,需要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予以重视。

总之,当前一线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其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媒介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只有从源头进行追本溯源,在今后的改进策略的计划与实施中才会少走弯路。

四、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整体来看,可以界定为客观层面的原因以及主观层面的原因。

从客观来看,缺乏良好的古诗文诵读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古诗文曾经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压制与批判,导致了很多国人对古诗文的诵读热情下降。加之,大量的欧美文学作品及网络资讯的泛滥,古诗文诵读很大程度受到了外部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外在的良好的古诗文诵读环境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其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桎梏之一。

从主观来看,古诗文诵读对于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古诗文素养与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一线的语文教学师资力量来看,虽然在整体上的学历已经达标,但是,在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方面还存在重视与方法层面的不足。可以想象,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如果自身就对古诗文缺乏应有的重视与热爱,如何带领学生去更好的汲取古诗文中的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学生层面的影响系数在不断的上升。随着时代的变化,今天的初中生在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古诗文诵读方面的态度及学习的心理都发生了巨变。只有在今后的古诗文诵读教学的过程中,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出发,制定符合其诵读诉求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方法,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有章可循。

总之,无论是主观层面的原因,还是客观层面的原因,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予以考虑。只有不断从原因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效果才会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

五、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改进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将发扬国学作为文化继承的主要方向。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古诗文诵读应该在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等方向进改进与提高。本文立足当前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整体的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水平。

首先,初中古诗文诵读进行多元化教学。在一线的教学领域,包括自主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进行方法改革与借鉴的过程中,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特点出发,避免一刀切或是形式主义。随着初中生古诗文诵读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初中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效果才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初中古诗文诵读多元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进行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成立古诗文诵读协会的方式,来为具体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每年举办围绕古诗文诵读相关主题的论坛提升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施的科学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从自身的现有不足出发,通过在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水平。例如,掌握古诗文诵读的先进理念与方法,通过学习弥补自己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的不足。这些都是古诗文诵读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丰富初中古诗文诵读资源。在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初中古诗文的诵读资源。一方面,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古诗文的数量与比重。在古诗文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单元主题内容不同进行相应的编排与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图书阅览室以及组建古诗文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增加初中生在古诗文方面的诵读量。

古诗文诵读资源的丰富可以为初中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文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这种资源的丰富不是毫无章法与原则的。在进行古诗文资源丰富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特点与审美要求以及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古诗文诵读资源的丰富不仅是在诵读对象数量层面的增加,更是诵读的古诗文作品选择层面上的高标准。

再次,营造良好的古诗文诵读氛围是促进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加大古诗文诵读价值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的方式来提升初中生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积极性。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及部门可以从自身的运营特点出发来为良好的古诗文诵读氛围的营造出一份力。例如,今年在黄金周旅游期间,全国几个著名的景区包括岳阳楼、滕王阁等,只要游客能完整背诵相关的古诗文就可以免收门票。这种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文诵读的氛围,不仅有助于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社会大众整体国学素养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古诗文中寻找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与精神归属已经成为今后面对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方式。面对新的历史征程,我们有必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借鉴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古诗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会为包括初中生在内的诸多的学习者打开国学的大门,从而在今后的心灵智慧成长方面获得更大的助力。

最后,重视教学媒介的科学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古诗文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各种媒介来提升教学的效果。互联网上有很多著名的古诗文朗诵作品,朗诵者是专业的播音员,在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这些现有的有声资源进行播放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初中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另外,每一个古诗文作品背后大多有着一定的创作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之前进行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从而在整体上建立一种古诗文的认知。在重视媒介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建立在教与学双向有效互动基础上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才会不断趋近于既定的教学目标。

总之,提升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水平需要各个方面的合力。无论是方法、资源还是教学媒介,都需要从古诗文诵读的积极意义出发。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认知基础上的古诗文诵读提升策略的实施才会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考验。

六、结语

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确实存在问题,还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去克服困难,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调整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这种教学模式会有所改变的,不断地让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诵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从古诗文诵读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入手,探讨其今后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胡丹飞.“七步法”走出中职古诗文教学困境[J].职业,2016(21).

[2]徐志伟.漫谈中学古诗文的诵读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7).

[3]付萍.从“意会”走向“言传”——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62).

[4]闵慧.古诗文教学应当重视诵读[J].青春岁月,2016(11).

13.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篇十三

我们看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如此大容量的古诗词诵读,大部分也只是重点关注了诗词的简单背诵,忽略了古诗的美文美味,美意美诵,也可以说浪费了其背后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于是我一直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题目能够简单明了地概括、传达我们的思考及所做的点滴工作。

一、具体操作:

我们的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开。

首先,师资培训。我们收集了百首经典古诗词,让每一位教师从古诗的内容、年代、作者等方面进行赏析、分类,这样做,既是让教师对古诗词做一次系统地梳理,又便于今后教学中的灵活使用。

其次,为了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组织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并相应举行了传统文化小报设计比赛、板报展示活动等。

第三,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这种教法显然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我们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三、四、六年级中分别开设一堂古诗词研讨课。教学研究重点分别列为:三年级探讨古诗词教学如何与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的融合,并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在古诗背后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传统节日。四年级开设了一堂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古诗词的活动课,做到学以致用,培养一种大语文观,增强古诗的亲和力,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喜欢古诗、对古诗产生兴趣;六年级又从古诗词分类的角度去教学一组有关“送别”话题的诗词,既让学生了解这一类诗的特点,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看古诗,培养他们的古诗知识建构能力。搞这些课例,目的在于同类课型的教学方法推而广之,并努力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这些课例作为探寻古诗词教学有效模式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兼行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力求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活动为主,传授为辅,力求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二、校园活动

1、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晨间诵读相关古诗词;校本课古诗词赏析。

2、日积月累。在黑板一角开辟“古诗乐园”,由学生写好一首古诗词或一组古诗词名句,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热身,每隔2―3天更新内容。做到日有所诵,课前一诵。

3、利用“六一”游戏节,进行古诗游园活动。摆设一株古诗常青树,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近古诗,享受古诗。幻灯出示照片!

4、结合所学的某一类古诗词,进行小报设计比赛。例如,在学生学了“思乡”组诗后,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古诗词并熟读成诵,继而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类古诗词的特点。并举行一次“思乡、送别”为主题的小报设计比赛,让学生感受人间美好的情感――乡情、友情。幻灯片出示照片。

5、创设“古诗词背背馆”。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语文教师及古诗组长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幻灯片出示照片。

6、古诗词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等。

7、古诗词名句填空比赛。让学生把百首古诗词中的名句先分类,再师生统一标准,按景物内容分:诗中春;诗中夏;诗中秋;诗中冬;诗中山;诗中水;诗中日;诗中月;诗中风;诗中花;诗中雨;诗中树;诗中别。按思想内容分:爱国篇;心情篇;思念篇;送别篇;边塞篇等等。再让学生背诵,最后进行口答、笔试两轮比赛,目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典古诗词,为我所用。

8、诗人模仿秀。学生自由组合,选择一位诗人,分头查找资料,通过这位诗人的诗词作品,重大事件来演绎其人生,要求抓住诗人的外形气质、风格特色、思想流派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9、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举行古诗词书画作品比赛及优秀作品展。

10、在课堂教学中,仿写、改写和创作古诗。这一活动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五(1)班提出:与书为友,书中成长,读出味,读出书香。五(3)班提出:“腹有诗书气自华”!五(5)班提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六(2)班提出:诵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师生对儒雅的追求,对人文的崇尚。课堂上,活动中,校园外,经常会注意到一些同学在特定情境触发下,经典诗句脱口而出。古诗文的浸润,使滨小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当然,古诗文只是其中一味良药,真正的大补药还是我们学校倡导的构建书香校园的大型活动。

在我们的课堂研究中,我们成功地探索到了三种古诗教学的基本模式。首先是一般的阅读教学法,通过大量的资源引进,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如教学《乞巧》。其次是以赏析一组同类的诗为基准,先赏析一首,然后带出几首。如教学《送别组诗》,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古人在“送别”的形式上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目”相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歌”相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有“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有“暖语”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最后是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很多平时看起来不相干的古诗在这一堂课中却紧密地联在一起,在短短的35分钟却串联了30多首古诗,其学习容量让人出乎意料,其古诗复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14.应用数字资源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十四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 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 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 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 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 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六、结束语

上一篇: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下一篇:数字化教学环境对中小学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