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河流作文

2024-07-14

家乡的河流作文(共14篇)

1.家乡的河流作文 篇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钟情于水,爱于水。三峡的水素湍绿潭,钱塘江的水震撼激射,可有谁知道我家乡雨中的溪流是多么可爱多娇。

带着一把雨伞,信步走在小河旁。小雨依旧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河里的水仍绵绵不断的流淌着。

走到小溪旁,看雨水滴落在河流中,激起一个个小小的浪花,如同一朵朵小小的喇叭。墨绿色的淤泥深深的埋在河底,周围生长着海带似的水藻,给寂寞的河水平添了几分生气。一排排石头横穿过溪流,水从狭小的石缝中穿过,激起小小的涌泉,就像缩小了的三峡水电站一般宏伟壮观。石头上铺满了青苔,仿佛它自己也是绿色的,这轻柔的颜色与河水相协调,似乎缺少了它,就少了几分韵味。站在河堤上往下望,再配上那层蒙蒙细雨做雕饰,小小的河流如同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默默地守候着这片溪流。看雨滴任意击打着大地,看溪水慢慢上涨,看鱼儿肆意游动,看那雨中的风景朦胧的雨景,我等待着,等待着雨后另一番美妙风景。

2.家乡的河流作文 篇二

1 河流动力学的确定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河流两岸繁衍生息,可以说河流是人类的发展之地。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说,河流虽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人类也有害处。河流动力学主要是人类长期接触大江、大河,不断从实践中提高对大江、大河的认识。很多生活中的谚语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河流的认识,例如“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同时,人类也深刻认识到河流、泥沙为人类带来的利与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对河流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大力修建水利枢纽工程,这对河流动力学的确立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2 河流动力学在河流泥沙中的应用

2.1 河流泥沙的运动影响

在河床与水流的长期相互作用下便产生了河流,河床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而水流在河床的作用下,影响自身的结构。河床与水流这两者永远处于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河床与水流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泥沙运动作为纽带进行实现的。当水流泥沙含量比较小的时候,就会从河床上获得相应的泥沙量,促进水流泥沙量达到饱和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河床冲刷不断下降;而当水流泥沙含量比较多的时候,会使一部分的泥沙沉淀,使水流泥沙量达到饱和的状态,从而提高了河床淤积。由此可知,泥沙不仅是水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床和水流的运动过程中,看似相互矛盾的双方却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以此推动双方之间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2.2 河流泥沙的变化影响

河流泥沙含量与土壤、季节性气候变化、植被、坡度、降雨化程度、人类活动等因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河流泥沙也就取决于这些因素的不同变化和组合。来自不同地域、地形、土壤、植被区域的洪水,含沙量具有明显的变化,少沙河流与多沙河流与流域下垫面情况紧密相关。此外,对于冲击性的河流,其承载的河床主要是由长期冲击的泥沙构成,水流经过这样的河床,常常会沉积或携带大量的泥沙。同时季节性的变化对河流泥沙也有一定的影响。汛前,由于土壤干燥、降水少等,在暴雨洪水来临之际,携带这较多的泥沙。降雨强度对泥沙的影响大,强度越大,侵蚀能力越强,从而造成河流泥沙量增多。河流输沙量也集中在汛期,而且还集中在几次比较大的洪水之中。而人类活动导致流域产沙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道路的修建、毁林垦荒等,导致河流泥沙量增加,而水土保持、封山育林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河流泥沙。修建水利工程,会导致泥沙的沉降,这种影响导致河流泥沙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2.3 泥沙冲淤变化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河流一直处于动态的状态,不断地变化发展。例如在冲积平原河流中的弯曲河段,由于河道两岸的线性弯曲,导致水流沿着河道两岸做曲线运动。由于底层水体的流速较小,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小,而表层的水体由于流速较大,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大,因此造成表层水体含少量比较小的清水向凹岸流去,导致凹岸产生冲刷,而底层含沙量较多的水流,就会想凸岸流去,导致凸岸淤积。在长时间的水流作用下,凹岸会不断地向后退、崩塌,凸岸会不断地淤积向前,从而使得河流的两岸越来越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河环。在洪水时期,由于水流急剧上涨,流速加快,水流会快速重开河环的颈部,从而出现一个裁弯取直的景象,弯曲河段便变成了微弯河段,如果没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和控制,其会在此基础上不断重复上述河流由微弯变成河环,变成裁弯取直,如此循环反复,永不停止。

又例如分汊河段,它主要是由两个及其以上的岔道组合而成,在长时间的河床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岔道走向发展,另一个岔道走向衰败。对于走向发展的岔道来说,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由于河道加宽加长或者是口门地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也有可能走向衰败,而对于走向衰败的岔道而言,则有可能在时间的推移中走向发展。总而言之,在时间的推移中以及水流的作用下,各个岔道处于衰败—发展的兴衰交替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可以说弯道、岔道的变化规律对于各种水利、航运、水文部门在选址、建站、修建水工建筑物、选择引水口和取水口等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某些浅滩,经过长时间的沽水期观测,都能够保证通航,水深从基本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在实际过程中,在水文年终,浅滩却在不知不觉间作周期性的运行,换句话说,就是在洪水期间发生泥沙淤积,洪水下降后发生冲刷,枯水期将冲走淤积,以此对航深进行维持,但是有的浅滩在枯水期的时候,不能将洪水期的泥沙淤积全部冲走,导致航道水深无法满足相关要求,从而影响航行。

2.4 人类活动对泥沙冲淤变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开始大量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这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用电量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美化生态环境。但是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修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时候,由于上河道上游的大坝上修建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水库区,导致库区回水变动段的下游险滩全部被淹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航深,对航行条件进行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回水变动区域内淤积了大量的泥沙,这样在枯水期的时候,会导致航深变浅,对航行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与此同时,取水口、码头、支流河口等位置被淤浅,严重者还会导致淤塞。而在大坝的下游位置,由于水库具有调节的作用,这不仅增加了枯水期间的水流量,而且提高了枯水期的航深,便于航行,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在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例如,如果上游进入的水比较浑浊,一旦大量的泥沙沉淀,累积在水库底部以后,就会变成清水,水库下泄清水,将会对河床进行冲刷。在实际中,自从各州枢纽坝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大坝下游较长的河段都发生了河床冲刷的问题,导致河床下沉,水位下降的现象出现。在一些大中型的水电站、水库中,一般都会担负着调峰的责任。下泄的水流量会影响下游的水深程度,水流量较大,下游水深较深,水流摄较少,下游水深较浅,从而对水利、航运、水文等部门产生重大的影响。

2.5 冲淤变化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产生的影响

港口、航道工程、水利工程等在规划设计选择地址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把港口、码头、河道、航道设置在水流条件良好、水深程度足够、河床稳定性高的地方,以此保证工程在水文年内进行正常安全的运行。为了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河道,在河道两岸修建水工建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和认识河流运动的客观规律,并正确预测今后发展的趋势。

3 结语

由于河流动力学主要是以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具有动态性、影响因素众多、边界条件复杂的河流为主,因此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还有问题的解决没有规律可循。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对于河流动力学的研究还处于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理论的分析、模型的实验等方面上,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河流泥沙问题,文章认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符太有.河流动力学在河流泥沙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18-119.

[2]陈开杰,詹正福.河流动力学在河流泥沙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3]陈野,李青云,曹慧群,等.河流泥沙吸附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5):12-16.

[4]李慧菁.新疆北疆典型河流泥沙通量估算方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3.家乡的河流作文 篇三

小河在我记忆中,一直清澈地流着,孱孱流水,天天唱着欢快的小曲,给小河增添了无尽的浪漫色彩。小河水是从离小村二、三里路的水泉沟里一个山崖底下流出来的,水清透骨,喝一口甜甜的沁人心扉,村民们去那里干活,都喝那的水,比花钱买的矿泉水解渴多了。

家乡的小河是美丽的,她不光流淌着我童年的无忧无虑,也更承载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带着那挚深的青春恋歌,流向远方。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小河,变成了记忆,成了怀念和期盼。多少次梦里回到了给我乐趣的小河旁,在那里戏水,在堤岸上玩耍……

记得那是一个天气热得出奇的夏日中午,我和三个小女伴,跑到了水泉沟山崖底下的河水里,大玩一场,我们在河里面打水仗、洗头发、尽管全身上下湿漉漉的,我们也特别开心,最后如不是发现一条水蛇在河边吐出舌来看我们,不知要玩到何时,从那次起我最怕蛇,就连电视里的蛇都不敢看,那天把衣服弄湿了,不敢回家怕挨大人骂,就到山崖干净的青石上晾晒衣服,我们躺在青石上,仰望蓝天,白云悠悠、碧空万里、心情舒畅而惬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洗涤,尽情呼吸着花草的清香,随意畅想,随意逍遥,那是多么富有山野情趣。

春天来时,春风染绿了河堤,小河象一条绿色丝带,揉揉地流淌,那时节,花香如雾、步步醉人、绿叶如洗、滢滢欲滴、鸟儿在枝头上欢唱、时隐时飞、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飞舞,白鹅在水中追逐游戏。

夏天,烈日炎炎,小河成了纳凉的好去处,柳阴下知了声声鸣叫,村里姑娘和嬉妇们换上新衣服,抱着换下的旧衣服到河边欢声笑语的洗着衣服。

秋天的小河,落叶飘飘,人们都忙于收获没人理她,只有树叶慢慢地投向她的怀抱,和她说着悄悄话,唱着凄凉哀怨的歌。

4.家乡的河流作文 篇四

家乡的河流,让我喜爱有加。家乡的河流,让我流连忘返。它的名字是这样由来的:因为这条河流是一个大沟,又在东边,所以叫东沟子。小时候,我经常和姥姥一起铲地,就去东沟子玩。水流哗哗地响,好像在唱歌。桥边流水轰轰作响,似有惊涛骇浪之势。地下的河床、淤泥清晰可见,可见水多么地清。我们经常用小脚拍打水面、嬉戏,溅起的水花啪啪作响,还往水里扔瓦片。我坐在河边,抚摸着杨树,和朋友一起默默的发呆、胡思乱想。看天上飞过的鸟儿。

河边的景色也不错,树木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草儿郁郁葱葱,像一床柔软的棉被。野花儿慢慢张开嘴巴,像在诉说着什么。样儿在河边悠闲地吃草,不时地发出“咩,咩”地叫声,好像在说“这风景真美啊!”可别看东沟子这么美,这里有一种可怕的虫子!就是蚂蝗!这几年,蚂蝗经常出没,吓得我们不敢去那。因为蚂蝗在你身体上,就会咬开一个小口子,蹿到肉里,吸你的血!所以,为保生命安全,我不去了。好怀念小时候在东沟子的时光啊!

5.我发现家乡的河流变了优秀作文 篇五

一个暑假,我回到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去看望爷爷奶奶的路上要经过一座桥,下面 有一条溪流。来到桥上,我往下一看感到特别 惊讶:怎么这么脏?河面上躺满了各种各样的 脏物,羽毛球、篮球、塑料袋、可乐罐、废纸 ……

我想以前我到这儿看到的小河是非常干 净而且非常美丽的。特别是到了春天,河水清 澈,柳树发芽,柳枝倒挂,随风摇摆真是好看 。草地绿了,小花开放了,其它的树木也苏醒 过来,出现了一片勃勃的生机,那景色特别迷人。

可是眼前这小河已经被人们弄脏了。小 鱼也看不见了。我想小鱼一定是被这脏水毒死 了。即使没有被毒死的,也一定向别处逃了。 它们在逃跑的时候看来应该撑一把伞,避免让 人用脏物砸住,而被砸伤。我又想再这样下去 ,这小河一定会更加脏的。我想我们小朋友一 定都喜欢干净的小河吧!总不想看到脏的小河 吧!如果我们都爱护以及保护小河和周围的环 境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有干净清洁的`小河和环境 。鱼儿也喜欢干净的河呀!

6.关于河流水文观测的一些探讨 篇六

1 水位观测

1) 水位观测断面的布设。一般河道的水位观测应尽量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 便于布设测验设施的河段。基本水尺断面一般设在测验河段的中央, 大致垂直于流向或直接平行于测流断面。若河段内有固定分流, 流量超过总流量的20%, 且两者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时, 一般应分别设立水尺断面。堪闸和水库的观测河段, 一般选在建筑物的下游, 避开水流紊动影响的地方。水库和湖泊的水位观测点, 应选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便于观测和建立测验设备的地方。2) 水位观测设备及布置。实践中简便办法多采用水尺和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水尺多用坚硬平直的木板条或用搪瓷铁片制成, 并画出间距为2厘米 (或1厘米) 的刻度, 标出米、厘米数。沿江河一带布设基面, 多由木桩和水泥墩固定建成, 基面保证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都可测到。3) 水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每次观测水位时, 将水尺直立在基面上 (木桩或水泥墩) , 读出水尺读数, 水位值等于水尺读数与基面高程之和, 即:水位=水尺读数+基面高程。在冬、春平水位时, 于每日08时、20时观测水尺两次;夏、秋季节, 于每日02、08、14、20时观测四次;在洪水涨落过程中, 观测次数增多, 甚至半小时观测一次。自记水位计由浮筒、传递和自记钟3部分组成, 在一昼夜内连续纪录 (在自记纸上) 水位随时间变化过程曲线。每日定时取换下来的自记纸, 所纪录的水位过程线, 要用水尺观读数据进行校核, 保证数据准确。

2 流速测验和资料统计

流速是指单位时间 (秒) 内河水质点所流动的距离 (米) , 单位为米/秒。流速是表示河水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流速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河水量的多少, 其次同河流比降、河道弯曲、水草多少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因此断面上应均匀分布流速垂线, 流速垂线上又应沿水深均匀分布测点, 才能正确的掌握断面上流速分布的规律。选择流速垂线时可以参考下列规定。流速垂线上测点的分布以能算出正确的垂线平均流速为原则, 所以测位置和数目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水深、测验目的、精度要求等, 通过实验有把握的加以确定。选取时, 可参考下列规定。测定流速的方法很多, 一般采用浮标测速法和旋杯式流速仪测速两种方法。

2.1 浮标测速法测速原理与方法

首先要选择顺直河段, 河底变化比较小, 布设测速断面 (中断面) 和上、下断面。上断面到中断面的距离, 同下断面到中断面的距离最好等长。浮标用木、竹、草捆、泡沫块等漂浮物制成。上断面是投放浮标涌, 记录浮标通过中断面的位置和到达下断面所用的时间t秒, 浮标流速就是上、下断面的距离 (L) 与所用时间 (t) 之比, 如下式:

Vf (浮标速度) =L/t (米/秒)

浮标所测流速为水面流速, 一般比断面平均流速为大, 所以使用时要乘上一个浮标系数, 一般为0.8 (即f=0.80) 。因此, 实际流速V为:V=f Vf

2.2 旋杯式流速仪测速原理和方法

使用旋杯式流速仪测流时, 将流速仪放在水下预定的测点上, 并使旋杯对着来水的方向, 水流冲击旋杯, 使旋杯发生转动, 旋杯转动又带动直立的旋轴转动。旋轴的截面呈卵形, 轴旁有固定电丝与电源接通。每当旋杯转1周 (或5周、20周) , 卵形的尖端便使旋轴与电丝接触一次, 电路上的灯泡 (或电铃、蜂鸣器) 即亮 (或响) 一次。根据灯泡闪亮 (或电铃、蜂鸣器发出声响) 的次数, 即可知旋杯转动的周数。

显然流速越大, 旋杯转动越快, 单位时间内转数越多。在中等流速的条件下, 水流速度V与单位时间内旋杯转数R/S成线性关系即:

式中S———旋杯转动时间 (秒) ;

R———旋杯在S秒内的转数;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方法如下:

5点法:V= (V0.0+V0.2+V0.6+V0.8+V1.0) /10

3点法V= (V0.2+V0.6+V0.8) /4

或V= (V0.2+V0.6+V0.8) /3

2点法V= (V0.2+V0.8) /2

1点法V=V0.6

或V=K1V0.0K1=0.84~0.87

3 流量测量方法与原理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 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之一。一般流量以m3/秒来表示。

河流中的水位与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水位有着不同的流量, 是正相关的关系。如果以水位为纵坐标, 流量为横坐标, 把流量与相应水位点在直角坐标纸上, 当测量资料足够长的条件下, 便可得到一条抛物线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利用这条水位—流量的相关曲线, 通过容易测到的水位值, 可以推算出不容易测量的流量值, 尤其洪峰流量瞬时V通过时, 这条关系线更有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外测量流量的方法很多, 实习中主要应用流速面积法进行测量。计算流量公式如下:

式中Q为流量 (m3/秒) , A为过水断面 (m2) ;V为全过水断面平均流速 (米/秒) 。其中过水断面的测量包括水深测量、测深垂线起点距测量与测深断面水位的观测。在中、小河上测量水深多用测深杆、测深锤、测深铅鱼V等;大河多用回声测深仪。回声测深仪是利用超声波从放射器到河底, 再由河底反射回到收音器, 由其所经历的时间和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来计算河水的深度。

断面部分面积计算方法为:

部分面积是指测速垂线间的部分断面面积。

1) 面积间没有测深垂线时, 则部分面积等于两边垂线水深的平均值和其间距的乘积, 式中:f1、f2———为部分面积;h1、h2———为垂线水深;b1、b2———为垂线间距;

2) 部分面积间有测深垂线, 则其部分面积应等于欲求部分面积的两测深垂线间各测深垂线间面积的和。即:

4 水温观测

7.关于家乡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 篇七

学号:120906038

姓名:*

专业:*

调查对象:通许县涡河

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河流污染情况,并确切的对此努力改善,行动起来改变环境污染现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调查时间:2015年01月26日—2015年2月14日

我的家乡通许县有一条美丽的涡河,涡河(涡guō)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古作“㳡(guō)水”。南北朝东魏时改为“涡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改“涡水”为“涡河”。现为淮河第二大支流,河道全长421公里,流域面积15905平方公里。涡河东南流经通许县、太康县、柘城县和鹿邑县后进入安徽省,在安徽省亳州市西北的二河口左汇涡河最大支流惠济河,继续东南流经亳州市区、涡阳县、蒙城县,最后于怀远县县城注入淮河。

十年以前通许境内的涡河各段都还很清澈,孩子可以下河洗澡,现在由于康力啤酒厂(各媒体曾报道过,但没有改善),宏大化工等企业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段内,导致河道内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受到很大污染,其中有几个村有迹象会成为新的“癌症村”,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我去河流沿边村庄询问几位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说:“前几年,这河里还能钓鱼,现在别说钓鱼了,一到夏天,大老远就能闻到臭味。”“一下雨,这河里的脏水就往外漫,腥臭无比,是该彻底治理了。”老爷爷表达了对河流环境的不满。作为这里的村民,他们希望早日还河流的清白,家门口的河水,让人记忆想念,兮兮的河水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是被污染的水,只会伤害人们的身体。政府应加快治理,不能因为这些影响了通许的形象。”为此,有人建议,在河流环境差的河段,干脆给河道盖上盖子,把明河改成暗渠,上面修成人行道或者建花园,既不耽误河流的正常流通,又眼不见心不烦,算是两全其美了。其实,明河改暗渠并非难事,但这样一来,表面看是干净了,可河流景观没有了,而且对河流水质改善更是没有一点帮助,无非是把问题遮掩起来,治标不治本,也不利于汛期排洪泄涝。不过,从人们对河流环境的关注可以看出,河流环境治理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一)河流污染现状

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死亡有机污染 它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及都市垃圾。死亡有机质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还能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污染 这些化学药品来源于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的废水,以及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使人畜死亡。最危险的是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二)我县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康力啤酒厂,宏大化工等企业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段内,导致河道内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受到很大污染,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我县地表水质应符合三类水体功能,力争控制在二类水体标准,水质应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功能。将国家标准与我县监测站近几年来地表水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我县大部分地表水质超过了国家标准中的四类标准限值,严重时达到五类标准限值,只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功能。这表明,河流污染的整治迫在眉睫。

2、地下水环境状况:城区地下水体出现污染势态,由于污染日益积累,已导致部分区域的地下水无法饮用。城区南部水位下降,东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质浑浊、涩性、异味,部分家属楼居民饮用水有絮状沉淀和异味,西南部180余户居民饮用水被污染,垃圾场附近地下水水质恶化。

(三)水污染原因

1、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357万吨,由于我县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于河流内,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2、工业废水。城镇内的河是工业废水和铁东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点,虽通过了“一控双达标”验收,但排入河流入江口的污水每年仍有25.8万吨。

3、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采金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9.80万公顷,是县营面积的31%,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河流,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

4、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四)对于污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近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三令五申,不仅要抓好建成企业的节能减排,还要抓好新建项目的节能减排,以此促进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按照相关要求,政府在项目立项前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并把河流环境因素列为重点,对超过当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多也坚决不允许落地建设。由此可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河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对改善河流环境,提高河流水质和增强水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承载能力,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五)总结:

8.河流污染的作文 篇八

我就想:如果河水被污染了,我以后还能见到我爸爸心爱的小鱼,活蹦乱跳、玩耍了吗?爸爸会很伤心吗?我们还能喝道干净的水了吗?

如果河水被垃圾给污染臭了、脏了,我们还能够再次游泳吗?我们还能穿着泳衣再在水中活泼、欢快、开心、快乐的玩耍了吗?

如果河水被污染了,我们还能够吃到干净的虾、鱼螃蟹了吗?

如果河水被垃圾堵住了,会满上来吗?会把我的钱冲走吗?会把我们所有辛苦劳动得来的东西冲走吗?会像小村庄的故事一样把我们冲走吗?我们还能够安居乐业吗?

9.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篇九

浙江省濒临东海, 为季风频繁活动地带, 湿润多雨, 陆地面积10.18万km2, 山区丘陵占全省陆域面积的70.4%, 平原占23.2%, 河流湖泊占6.4%。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600 mm以上, 平均年降水日数在140~180 d之间。丰沛的水量, 多山的地貌, 形成众多的河流。自北至南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主要水系, 以及众多的独流入海和流入邻省的小河流, 总长度为6万多km, 按全国水系划分, 除苕溪、运河水系和个别流入江西省的小河流属长江水系外, 其余均属我国“东南沿海诸河”, 这些河流均在本省注入东海;除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外, 其余都发源于本省。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省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47%,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在浙北和滨海地区, 有一大片由河湖和浅海沉积形成的平原, 区域内河湖相连, 水网密布, 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河网水系, 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2 河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体污染严重

全省河流水质监测站点选用155个, 评价河段总长度3 366.6 km。在全省评价总河长中, 以年均值评价, 属地表水Ⅰ~Ⅲ类水的河长2 102.7 km, 占评价总河长的62.5%;属地表水Ⅳ~劣Ⅴ类水的河长1263.9km, 占37.5%, 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平原河网85%以上的水域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大多为Ⅴ类或劣Ⅴ类, 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内河也低于Ⅴ类。主要水系的干流多为Ⅳ类或低于Ⅳ类, 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嘉兴市各河段水质全部超标, 以Ⅴ类或劣Ⅴ类水为主。台州全市近50%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2.2 河道淤积问题突出

据调查统计, 全省河道淤积总量约20亿m3, 其中主要江河干流普遍淤高0.5 m以上, 严重河段高达2.5 m以上, 平原河道平均淤高0.6 m以上。杭嘉湖平原河道平均淤积0.7 m, 总淤积量3.94亿m3, 占全省总淤积量20%。

2.3 河网水面面积不断减少

“农业学大寨”时期, 浙江省把湖河围填成田的情况不少。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过程中, 交通建设、村镇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河道情况相当普遍。据典型调查, 从1971年至1998年, 温瑞塘河水面被填塞面积达39.2%, 正常蓄水量减少30%。宁波全市河网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强减到了90年代末的6%以下。台州全市解放以来河道水域面积已减少了16.2 km2, 约占原水域面积的11%。

2.4 河道“三化”现象较多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以往河道整治使用的基本材料是水泥、钢筋和石块, 河道整齐划一, 满足了行洪排涝、交通航运、供水灌溉等方面的功能需要, 很少甚至基本不考虑河流生态问题, 河道“三化” (河流平面形态直线化, 河道断面几何规则化, 护岸材料硬质化) 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幅度降低, 造成河流生态环境逐步恶化[1]。

2.5 河道护岸植物种类少, 外来物种比重大

据调查, 在有植物护岸河长达1 km以上的河道上, 种植的植物不到10种, 植物种类和层次简单, 难以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人工种植的外来植物种类比重大, 适应性差, 据调查, 近100个河道样地中人工种植的植物 (不包括农作物的种类, 如茭白、菱、玉米、大豆等) , 总数为67种, 其中42种不是当地的乡土植物, 占62.9%。外来植物不仅适应性差, 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而且有的外来种有很强的生物入侵能力, 应用不慎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3 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分析原因主要是:

3.1 各种污染物任意排放, 导致水体污染

由于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污水管道系统, 有些住宅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 有的则通过雨水管排入河道。工业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污染严重的众多的小制革、小化工、小造纸、小电镀、小豆腐作坊等“五小工厂企业”, 没有专门治污设备和措施, 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农业耕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河道沿岸家畜养殖场, 猪、鸡、鸭等粪便及有机废水、众多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入河, 导致河水有毒物质和有机物含量增多。两岸垃圾和农贸市场的污物入河, 废旧物品堆放在河边, 污染物种类多, 对水质影响很大。餐饮、理发、娱乐等三产企业废水, 加速河水发黑发臭。鱼类大量死亡, 水草、杂草生长旺盛, 腐烂后淤积河底, 污染水体 。

3.2 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 淤积河道

(1) 不合理砍伐山林、全垦造林、坡耕地种植、坡地开垦等现象, 造成水土流失, 淤积河道, 抬高河床。

(2) 修路、开矿、建房等生产建设活动, 将大量砂石和废弃物任意弃于河道上游或两岸, 甚至直接倾倒于河内, 特别是山区公路多沿河修建, 大量弃渣沿河堆置, 造成河道严重淤积。

(3) 平原河网土质岸坡在船行波频繁长期冲刷下, 岸坡坍塌, 形成河道淤积。

(4) 在河道中人为设障, 违法占河, 缩小河道断面, 形成“瓶颈”, 降低了河道流速, 加剧河道淤积。

3.3 经济社会发展, 填占河道现象严重

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 人多地少, 侵占河道便作为赢得土地的途径, 大量围垦自然滞洪的洼地、湖泊和河道, 用于开发区建设或耕作, 或建立新居民区。不少小河道未纳入河道规划内容, 填占审批具有盲目性。一些位于城市和发达城镇的河网, 由于造房、修路等建设活动, 任意占用、填埋, 建筑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倒入河道, 侵占水面面积, 致使许多河道缩窄变浅, 减少了河网的调蓄容量。

3.4 野生植物群落缺少保护, 不利于河流生命健康

据调查, 一些河道两岸植物群落多数是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群落, 它们物种丰富, 层次结构合理, 生长旺盛, 抗逆能力强, 是我们今后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基本模式。但在调查中发现, 人们对野生植物群落的保护认识不够, 人为开垦种植、砍割作燃料、过渡放牧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河流生命健康。

3.5 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浙江省不少地方的河道仍然是城乡分割管理, 与河流的流域性、系统性不相适应, 不利于河道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河道管理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政策处理经费不足, 河道管理范围普遍没有确权划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难度很大。

4 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浙江省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 基本上与全国同步,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走在前面, 杭州、绍兴、宁波、温州、湖州等市以“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为契机, 不断探索和应用河流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部分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示范, 生态修复后的河道, 水质开始好转, 昔日臭水、脏水, 杂乱无章的河道变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境公园, 显著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

4.1 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

河流是地球湿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稳定与平衡的纽带和桥梁, 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物种繁衍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全省开展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 如何做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生态治水理念, 防止河道建设中出现的“三化”现象, 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做了有意的探索。

4.1.1 河道植物的选择

浙江省河道植物种类丰富, 有河道植物1 033种, 占全省植物总数3 884种的26.6%。按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分类, 中生植物603种, 湿生植物210种, 水生植物130种。在水生植物中, 挺水植物75种, 沉水植物25种, 浮叶根生植物19种, 漂浮植物11种。这些植物绝大多数是自然生长种类, 它们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考验, 与当地的河流环境高度适应。这就为我们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道植物的选择, 应考虑适应性高、亲和力强、功能广泛、景观优美等4个方面。在采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 首先应当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维护成本低的乡土植物为主体 (建群植物) ,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群落模式, 可以大大降低建设与管理投资。其次, 可以在保证河道功能和植物适应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选用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使植物措施完成后, 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4.1.2 概念性规划方案

河道建设应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强化管理。通过采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 恢复和强化河道综合功能, 改善水质, 美化环境, 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总体布局构思。

首先应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 掌握该河道的水文、特点、自然条件、河道植物种类和其他相关的详实资料, 通过走访当地群众, 实地考察, 征求有关部门专家意见, 了解当地河流生态修复的要求。然后根据河道的特点和位置, 结合河流建设要求, 采用相应的植物措施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规划和布局, 以达到河流生态整治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2) 水质净化、护岸、护坡植物选择。

在常水位线以下且水流平缓的地方, 应多种植生态美观的水生植物, 它的功能主要是净化水质, 为水生动物提供栖食和活动场所, 美化水面, 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并按其生态习性科学地配置, 采用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常水位至洪水位的区域是河道水土保持的重点, 其上植物的功能有固堤、保土和美化河岸作用, 下部以湿生植物为主, 上部规划以中生但能耐短时间水淹的植物, 河道植物的配置种植应考虑群落化, 物种间应生态位互补, 上下有层次, 左右相连接, 根系深浅相错落, 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体, 在不影响行洪排涝的前提下, 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在洪水位以上是河道水土保持植物绿化的亮点, 是河道景观营造的主要区段, 它起着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 群落的构建应选择以当地能自然形成片林景观的树种为主, 物种应丰富多彩, 类型多样, 可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 常绿植物总量达50%~60%, 以弥补洪水位以下植物群落景观在冬季萧条的缺陷, 浙江省河道这类植物数量最多, 达603种。

4.1.3 实验研究

浙江省正在进行“植物措施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应用研究” (省重点科研项目) , 已在平原、滩涂和山丘区的7条河道分别建立河流生态恢复实验点, 种植100多种植物, 40余个植物群落模式, 观测河道植物个体和群落的生长状况、水保效果等。从目前课题研究实验阶段成果来看, 平原河道由于水位变幅小、流速低, 河流冲刷力弱, 植物措施应用效果较好, 植物的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山丘区河道, 由于水位暴涨暴落变幅大, 加之去年夏秋季干旱少雨高温, 种植的植物生长状况欠佳, 但今年春季普遍恢复, 生长状况良好;滩涂河道, 由于去年受台风影响, 河岸冲刷严重 (部分坍塌) , 水位较高, 造成靠近水面的植物全部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耐盐性不强, 其余部位植物生长良好。今年春季我们在7条试点河道的基础上, 优化组合植物群落, 进行了12条示范河流建设, 并结合全省河道“岸绿”工程的推广工作, 将研究成果逐步在全省河道建设生态修复中推广应用。通过科学研究、试点示范、总结推广, 使全省在河道建设中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得到完善和提高。

4.2 污染河流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根据国际上几十年的污染河流治理经验, 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 污染源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控制, 河流生态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此, 对严重污染河流需进行直接净化与修复, 对于改善水质,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和道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应用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 进行温州市横河污染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4.2.1 温州市横河污染治理

横河又称双井头河, 位于温州市区, 属于温瑞塘河水系, 为一条盲肠河, 全长950 m, 平均宽度约25 m, 平均水深约2 m, 水体面积约24 000 m2。横河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和实施区图见图1和图2。

(1) 阶段性治理。

治理阶段主要包括: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健康水体。

黑臭水体治理阶段。黑臭阶段特点主要是水体发黑, 有强烈的腐臭, 水面有块状漂浮物, 水体溶解氧水平低下, 多为接近于0。黑臭河道多流经人口密集区域, 污染源多而散, 沿岸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没有多余空地。尽可能截污, 采用生物强化净化措施, 以原位治理为主, 拟在短期内强化水体自净能力。降低COD, 提高溶解氧消除黑臭。

富营养化治理阶段。构建水生植被以及完善水生食物链, 重建水体生态系统, 通过管理与调控, 使河流逐步恢复健康状态。降低氨氮, 加强管理与维护。

(2) 主要治理技术。

运用微生物技术, 应用浮岛技术, 培植耐污性水生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 并加强水体修复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4.2.2 横河治理成果

通过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 横河水体从黑臭转变为灰臭进而转变为富营养化水体, 最后达到健康水体的基本要求。COD从264 mg/L下降到34.27 mg/L, 下降87%;氨氮从12.2 mg/L下降到6.28 mg/L, 下降48.6%;总磷从2.36 mg/L下降到0.55 mg/L, 下降76.6%。

5 河流生态修复对策措施和建议

5.1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对河流生态修复重要性的认识[2]

浙江省正在开展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既是省“五大百亿工程”重点项目, 也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在2003年就专门制定印发了《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 对河道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 提出了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要突出生态治水、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2004年、2005年分别组织举办了一期“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理念培训班”和两期“生态设计培训班”, 邀请国内专家重点讲解生态治水理念、河道生态护坡、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及生态材料应用、生态河道建设技术标准等方面内容。同时还编制印发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图集》, 加强乡镇级水利技术人员培训, 普及河流生态修复基本知识, 提高全社会对河流生态建设与修复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生态治水的意识和自觉性。

5.2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保障

2003年制定印发的《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 对建设生态河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深入, 我们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编制了《浙江省河道建设技术标准》, 该标准已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于2006年10月1日实施。目前, 《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也已完成编制。《浙江省建设项目水域占用管理办法》也已由省政府颁布于2006年5月1日实施。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订实施, 为全省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省水利厅与省发改委联合部署的全省水域调查工作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在水域保护规划编制试点的基础上, 布置全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 为依法管理和保护水域, 发挥水域功能, 控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域的无序占用, 改善与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5.3 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研究

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面, 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增加应用性、实用性课题的研究, 我们在开展“植物措施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应用研究”的同时, 已立项开展“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技术研究”, 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河流健康诊断技术。通过河流健康诊断, 明确河流健康病症;查找病因, 提出康复措施, 为全省河流生态修复提供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技术服务, 为全省河流生态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5.4加强部门协作, 齐抓共管, 加快河流生态修复进度

河流生态修复涉及水利、环保、财政、城建、农业等多个部门, 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研究, 加大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力度。下一步, 我省河流生态修复工作, 与“生态省”建设、“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截污治污等工程紧密结合, 各部门通力协作, 形成合力, 加快河流生态修复进度。

6 结 语

浙江省从2003年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以来, 在应用植物措施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在污染河流生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在浙江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应用河流生态修复措施, 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今后的河道工程建设不但要考虑供水、防洪、灌溉、航运等基本功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建设成有利于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生态水利工程;既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满足人们对水需求的工程, 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工程[3]。

参考文献

[1]钱德林.生态治河理念与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 2004, (11) :43-44.

[2]孙宗凤.国外生态水利研究状况与点评[J].水利水电技术, 2003, (11) :21-23.

[3]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 2003, (1) :1-6.

10.发现河流的隐秘作文 篇十

老家是有水的,在一里开外的田边有一条不知名的大河,虽然很久没去了,但那的水一直在我心里流淌着。我很小的时候便见到了这条河了,水清但不知深浅,对此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大河的西岸是整齐的杨树与连片的麦田,可能是大河的缘故,这里庄稼长势一直很好,大河就像这里的守护神,防暑耐旱。

小时候,在奶奶劳作时,我和哥哥就常在大河边消磨时光。捉蟋蟀、逮青蛙、拣贝壳、打水漂,在那的一物一景尽是乐趣。春日,大河两岸的油菜花开得很盛,那儿像是有魔力似的,蜂飞蝶舞,也唤来不知疲倦的孩子们。一个个像被勾了魂,迷了心,只叫我们痴痴地耍、痴痴地跑。

而今,少不更事的孩子已经长成了青葱少年,再后来,我已知晓大河的名姓,但这已不重要了。辗转几年,再次来到大河边,杨树不再茂盛,早已被砍伐,周围也不再平整,那几个凸起的坟头见证了时光的流逝。风起,叶落,眼前衰景,心里泛起阵阵悲凉,唯独那大河无心,悠悠自流。什么“物我无尽”,苏子不信,如今我知道我也不信了。人一辈子是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也许是世事变迁,但我想更多的是心境不同了吧。

回到老屋,怅然若失,向老爸吐诉心中的不快。老爸听了并没有直接安慰我,只是告诉我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另外还讲述了一桩往事:那条大河是连接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的,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靠人力挖掘的。以前,老家经常有旱灾,所以当地决定挖河灌溉,奶奶那老辈人辛勤汗水成就了今天这块肥田沃土。很难想象奶奶瘦弱的身体如何能扛起这艰苦的重活:佝偻着身子,疲倦的面容,手提肩扛,满手的血泡……正是靠这些老辈人的辛勤的双手,我们后代的子孙们才能坐享她的恩泽。

我想我知道了这条大河不变的隐秘,是传承,已经动过的心与错过的岁月就如同这大河水一样无法倒流,但老一辈人付出辛劳却一直滋润着这片厚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到他们斑白的双鬓、深皱额头和那粗燥如松树皮双手,让我惊觉传承竟是一辈子的事。

生命是条长河,它见证了两岸的人生,我们都是过河人,岸上总会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证明你曾来世间走过一遭,但那些足迹也会随时间冲淡。波涛拍岸,岁月如烟,后来人再次踏上,却不知在他们脚下或许有前人的艰辛的脚印,老一辈的故事便只留在这片土地里。

大河长流水清冷,善利万物传后世。

11.发现河流的隐秘作文 篇十一

长城驰名中外但如今早已失去其建造意义,仅供游览用。长城如昙花于古时绽现,使现代人遐想它当时的雄伟。而都江堰不是这样,它是一朵假花,公元前三世纪至今的风尘不能使它褪色反而使它多了份意蕴,多了份隐秘。人们如今只看到了它将平稳的岷江水送往成都平原,但是否能真正留意这假花的隐秘是否能透过波光粼粼的岷江水面看到江底的鱼虾河贝。

《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于当时,都江堰出现了它以鱼嘴分口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将凶猛的岷江水流分为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分洪减灾,引水灌溉成就“天府之国”筑富饶四川平原。是为大智,是为大利,解决水患干旱保障亿万人的生计。

而都江堰的一切要起于李冰被任命蜀郡守。李冰何人?必然使人想到都江堰,而谈及都江堰又怎能不使人想到他的建筑者。所以也能说是李冰成就了都江堰,二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是因为李冰在别的领域无大建树,在水利工程方面独有天赋吗?其实不然,至任命蜀郡守前对此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正因如此李冰还能建出都江堰便令人可叹了,在“一无所知”的背后是与老农讨论水患,站在江边手执长锸的深思与钻研。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裁角、逢正抽心。余秋雨说:“后来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杰出学者选拔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李冰可以说是官场中的一朵奇葩了。何使其然?因为他胸怀天下,心系岷江民众!这都江堰的另一大隐秘便是李冰的冰清玉洁,手执长锸亲身作责的精魂了。

都江堰对水的调控能力卓越,也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迅疾的江水首先被鱼嘴提一分为二同时也尽显风头,一次次与堤岸冲撞迸溅洁白的浪花。但是最终与归于平缓。看似人定胜天,人征服了水。但实际上是人顺服的水,领悟了水。不再对水进行围追堵截,采取疏导的方法来治水。所谓的人定胜天都是在尊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隐秘也值得人深思了。

12.基于免疫理论的河流健康预警研究 篇十二

河流不仅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与血管在结构、功能、力学、物质交换机理上也存在着相似性[15],当人体面对外界干扰时,发挥主要作用维持人体健康的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16]。当外界抗原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将通过应答———识别———反馈———记忆等步骤消灭抗原、产生抗体。从免疫理论的角度出发,把河流类比于生命系统研究河流预警,当外界因素干扰河流正常运行时,河流的免疫系统开启应答反馈机制,同时人为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实时预警,辅助河流抵抗外界干扰、恢复自身健康,这对河流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河流具有实际意义。趋势外推分析预测在假设未来是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随时间的变化呈一定的变化趋势,通过函数对过去和现在的状况进行拟合,从而对预测目标进行预测。本文基于免疫理论构建河流健康指标体系,采用趋势外推分析的方法建立河流健康预警模型,并对南京市七乡河进行实例分析,旨在探求一种合理的河流健康预警模型。

1 河流免疫机制

河流是一个与人体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复杂系统,同样也具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在河流健康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河岸带、河床、调节工程;二是河流水体;三是水生生物;四是外部干预。通过对生物免疫系统多层防御结构的学习、研究、参考,把河流系统健康程度的影响因素作为构成维持河流维持自身健康的四道防线,如图1所示。

第一道防线是完整的生态河岸带、河床及调节工程。作为河流系统的皮肤,生态河岸带由土壤和植被构成,具有对进入河流的物质进行过滤渗透、吸收、滞留以及沉淀,削弱有毒物质的毒性等功能,阻止外界污染物进入河流、净化水体,保护河流系统健康。

第二道防线是河流水体。水体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随着物理作用沉淀、化学作用分解转化,或者降低其的毒性,使得河流基本上或者完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18,19]。另外,通过流动的水流把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运输、稀释,有利于污染物质的进一步分解转化。就像河流的吞噬细胞一样,能够吞噬河流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河流健康。

第三道防线是河流中的生物,包括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其中水生动物、植物利用它们的根系和躯体完成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吸收、富集、降解”过程。而微生物在自身新陈代谢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的污染物分解成稳定的小分子无机物;发酵型微生物能够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20,21]。这些作用都保证了河流系统的健康。

第四道防线是外部干预,包括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河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不能够脱离自然与人类而单独存在,人类与自然活动可以直接对河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间接提高河流系统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适宜的人类活动不仅能够引导河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河岸带、河床、水体及动植物、微生物等来间接地影响河流健康。

河流免疫系统四道防线进行“应答- 识别- 反馈- 记忆”的免疫预警工作机制用流程图的方式表达,如图2所示。

2 河流健康预警指标体系

2.1 预警指标体系

遵从科学性、完备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区域性的构建原则,并充分考虑影响河流系统健康的各因素和河流系统四道免疫防线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见表1。

注:括号内为对应指标权重。

本文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鉴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再用熵权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增加预警计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首先,参考相关文献、规范,依据免疫理论分层次确定14个评价指标,并由领域专家进行打分,确定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水平矩阵;其次,对水平矩阵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的熵权,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处理指标矩阵获得的指标权重,计算指标综合权数;最后,根据熵的定义计算信息熵的距离,选取距离最小的评价方案。计算结果见表1。

2.2 预警模型及警限划分

2.2.1 预测方法

根据多年份的单项指标数据结合层次分析与熵权法确定的免疫层的权重,得到4个防线的预警指标,再利用差分法修匀数据,使非平稳序列达到平稳序列,根据差分特性,对于三阶以内的差分相等或大致相等的采用线性模型,对于差分环比相等或大致相等的采用指数曲线模型或修正指数曲线模型,通过不同的预测模型计算得到预测年份的防线预警指标数据,通过对各防线预警指标权重的计算、分配,得到河流生态健康综合预警的预测值。

2.2.2 计算公式

(1)多项式曲线外推模型的通式为:

式中:bi代表对应i次数的系数;t代表年份;代表t年的指标值。

(2)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通式为:

式中:a代表系数;e代表对应年份的指标值;t代表次数;b代表次数的修正系数;代表t年的指标值。

(3)修正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通式为:

式中:a代表修正参数;b代表系数;c代表对应年份的指标值;t代表指数次数;代表t年的指标值。

2.3 警限划分

警限是将河流健康预警值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判断河流健康预警级别。本文采用欧式几何空间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描述[22],采用预警度进行表征,预警度越低,河流健康越差。预警度表达式为:

式中:Fr代表第r层次的预警度;χi指r层防线下的指标值;ωi为其权重。

由于预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阀值上限为1 ,因此Fr无限趋近于1,结合当前河流健康评价级别、国内外其他领域预警警限划分以及生物免疫机制,在河流最健康状态(Fr=1)向下浮动25%作为预警最轻的等级,在此基础上以0.25的容差共确定4个预警等级。分别为:“正常、黄色(轻度警戒)、橙色(中度警戒)、红色(重度警戒)”分别与河流系统的4 个状态相对应,即“健康、亚健康、疾病和严重疾病”状态。如表2。

3 实例分析

论文选取槐泗河进行河流健康预警。槐泗河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的乡级河道,是邵伯湖下游支流,河流为东西走向,长10.69km,流域面积为44.04km2,是沿河居民灌溉、养殖等的重要水源,也承担着容纳生活生产污水的作用。在2004-2005年,扬州市对槐泗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整治,此后每年进行小范围的维护管理,在2012 年再次进行疏浚整治,本文选取2004-2011年之间的数据进行预警分析。

通过查阅《邗江区统计年鉴》、《邗江区水资源公报》、《淮河流域水文资料》、《邗江区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及相关文献[23],结合现场调研,运用基于免疫理论的河流健康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槐泗河2004-2011年的河流健康进行预警分析,结合指数外推法对2012-2016年河流健康进行预测,进而针对性的提出河流治理的方向。

3.1 预警计算

首先对槐泗河2004-2011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2004-2009年四个防线的预警数值,再利用差分法修匀数据,使非平稳序列达到平稳序列,根据差分特性,选择线性预测模型、指数曲线预测模型或修正指数曲线预测模型预测2007-2011年的对应预警数值,并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计算结果(见表3、图3),拟合的曲线R2值都在0.95以上,相对误差在5%以内,拟合度高,模型预测可靠。

应用预测模型对2012-2017 年个防线预警数值进行预测,并计算综合预警值(表4),从而对河流健康治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3.2 数据分析

结合表2、表3可以看出,经过疏浚整治,在2005年槐泗河达到了正常(无警戒)的健康状态。随时间的推移,槐泗河的综合预警数值呈现下降趋势,从2008年起,槐泗河预警等级下降到黄色(轻度警戒)。从表4中的预测看,如果不对槐泗河进行大规模的疏浚整治,2013 年槐泗河将进入橙色预警(中度警戒),并于2017年达到重度警戒。可见,除了日常的健康维护,有针对性的疏浚整治对维护河流健康具有显著作用。根据预测分析,槐泗河在疏浚整治过后的7年后河流系统的结构和部分功能遭到了轻度破坏,虽然系统无明显的病症但是却正处于健康的边缘状态。

从时间变化分析,四道防线的预警值都随时间变化逐年下降。作为河流的“皮肤”,防线一肩负着抵御外来干扰,维护河流健康的责任,也最先最易受到外来干扰的侵袭,因此防线一的预警指标下降幅度最陡。而防线二和防线三主要为河流的水体和水生生物指标,当受到外界干扰时,指标变化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因此下降幅度较防线一缓慢。防线四为人类对河流健康的外部干预,人为可控性性强,随时间变化最为缓慢。四道防线随时间变化的灵敏度,可以间接反映出治理河流的措施响应程度。下降幅度越陡,则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见效时间越短,对于时间敏感度低的防线,则应在日常的河道管理中进行维护。

注:图中标注*为预测年份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免疫理论的河流健康预警体系,采用指数曲线模型或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对扬州槐泗河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从而定性定量的分析了槐泗河流健康变化趋势,做出河流健康预警预报。研究表明:

(1)基于免疫理论的河流健康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可靠度高,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的分配科学、合理,基于趋势外推法构建的预警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变化趋势。

(2)扬州市槐泗河在预测期内从轻度警戒逐步上升至中度警戒,并有发展到重度警戒的趋势,在现有河流健康维护措施的基础上,建议一定期限内进行针对性的疏浚整治或水质水生物治理,否则河流健康将持续恶化,影响当地生态安全。

针对槐泗河的预警分析,建议河道管理机构采取以下措施改善河流健康发展趋势,促进槐泗河健康预警的警戒下降:

(1)定期对淮泗河河道进行疏浚整治。结合表4的槐泗河河流健康预警预测,在河道濒临中度警戒之前,应对槐泗河开展全面的疏浚整治,进行清理河道底泥、加护岸坡、排沙植树等一系列活动,综合改善河流健康,保证淮泗河河道的生态健康。

(2)大力开展河道健康评估,密切监管河道健康预警状态。将河道健康状况的评估常态化,将河道健康状况的监督常态化,将河道健康状况的维护常态化,保证预警值达到或接近中度警戒时,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协助河流四道防线,维护河流生态健康。

13.河流的自述初一作文 篇十三

我是一条从西部高原静静流淌至东部平原的河流。在高耸的群山间,蜿蜒不绝,百转千回;在陡峭的山岩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在平坦的平原上,波光粼粼,泱泱漾漾……

辽阔,富饶。悠然的流水,蔚蓝的水色,如涓的波光,那是几多次梦里曾经我的模样。记忆深处的我在宽广的平原上,犹如一块闪光的宝石嵌在地上。我磅礴的身躯也曾养育着两岸数以万计的居民和村落。

然而,在多少个梦回难眠的夜里,我的身体渐渐变得沉重无比,鲜红的血液也竟是越来越混浊不堪,流速更是变得缓慢了起来。

咦,原来我周围的土地上,高楼、工厂、企业雨后春笋般已经将我团团围住。有了他们,我的身体里充斥的是满满的汞、铬、氢氧化钾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开始,我还可以通过加快流速缓解这些有害物质。慢慢地,我的血液也开始变色,发臭。弥漫在我身边的是一种种化学制剂的酸臭味,

从前那个意气风发,气势磅礴的我渐渐模糊在了遥远的梦里……

我越来越累了。迷迷糊糊中似乎听到一位老者从我身边走过,他感叹道:“小时我还常常和小伙伴来水边摸狮螺,砸开坚壳,放在竹篮里喂虾,哎,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啦!”另一个人也随声附和道:"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环境也不得不被破坏啊。"

我默默的听着。开始回忆起了过去的时光。那时我身体强壮,岸边那一丛丛芦苇因为我的滋润也显得特别茂密鲜活。常常有童趣的`小孩用芦苇吹起一支支跑调的歌曲。秋风中的芦花如絮似雪,柔柔的像一位柔情的女子伫立在岸边。

还有,那时候我这可是水鸟的天堂,时常能见到水鸟的窝,水鸟的蛋,有时还有刚出壳的雏鸟。小孩子们像呵护自己一样呵护它们。我想我是最能理解百鸟争鸣的含义了,因为那是水鸟们回馈自然的一场露天音乐会。

不知几年已是弹指而过,飞絮的芦花成了人类诗人笔下的轻柔诗歌;欢快和谐的音乐会已经走进了往日的梦乡。只是偶尔听到人们谈论以前,总是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变化快着呢。

浑浑噩噩中,似乎是一位青年手持报纸跑来,嘴里吆喝着说:“国家出政策了!现在要求这些工厂企业都搬走呢!”

不久,真的就有许多大型挖掘机来处理这些企业,我第一次听着这些机器工作的声音感到悦耳极了。我身边的土地又变得平坦开阔,人们种上了些树,郁郁葱葱,一阵风吹来,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芳香和花儿的芬芳。我的身体又重新充满了活力,这里又变成了那个鸟语花香的天堂,还有不远处一家三口在草地上奔跑,孩子手中那高高飞扬的风筝,正像一只带着希望的燕子飞向蔚蓝的天空。

14.课题研究:家乡的河流 篇十四

课题:家乡的湖泊—巢湖的变化

内容摘要:本次课题主要研究调查了,我们家乡的河流—巢湖,的情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如下:首先我们了解了巢湖水质的现状,其次我们通过调查资料,询问当地的水质管理部门了解了巢湖水质未来的发展及相关措施,最后认识到了家乡的变化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关键词:水质、治理、发展 引言:

1、研究的问题:巢湖水质近年来的一系列变化

2、研究的背景:巢湖不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同时又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之一。

3、研究的目的:了解家乡的湖泊,更好的认识家乡

4、研究的假设:巢湖水质的变化一个方面是人为改变,另一方面则是河道改流及一些自然原因,我认为更多地是人为原因。

5、研究的意义:巢湖,作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其治理的前景任重而道远。虽然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巢潮流域的水质恶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治理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处于重营养化状况。泱泱巢湖,其清与浊关系着一方人的命运。不仅

孕育了皖中平原效千年的历史文明。还担负着流域内数百万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巢湖;现场拍照、询问专家、查阅资料

2、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表格、折线图

研究成员:宛孙超、孙高原、徐斌、钱雨辰、周天翔、阎怡晨、张玉峰 研究结果:

1、研究了什么问题:巢湖水近年来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导致的

2、得到什么研究结果: 首先是巢湖水质人为污染较严重,其次是巢湖水质管理需有序进行 分析讨论: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表格具有对比性,可观察性;折线图可明显看出变化趋势

2、本课题研究结果可靠性:研究结构来自官方网站及相关管理人员,结果可靠

3、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对问题的现象及结果无法做深层次剖析 结论: 研究有助于我了解家乡河流的变化及未来的发展形势,但也让我看到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回归理性,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具有系统完整性的湖泊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流域,在漫长而艰巨的努力下,才能恢复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

一、巢湖概况

1.1地理位置

位于安徽省中部,湖区横跨合肥,巢湖两市。处于长江淮河两 河流之间,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巢湖分东西两大潮区。整个湖底由东向西倾斜,湖水浑浊。呈黄褐色。透明度较差。水域面积约82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 331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了巢湖市。合肥市,肥西县、肥东县、无为县、庐江县、舒城县,和县等辖区。1.2流域水系特征

巢潮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过渡性的副热带季风区气候。年平均温度15-16度,极端量高气温39。2度,极端最低气温-20。6度。历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9-11厘米。

流域内有河流三十多条。多具山溪特点。主要的入湖河流有: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玉溪河是巢湖的出口,起着沟通江湖。调节水位的作用。巢潮流域水系发育,主要入湖河道杭埠河,丰乐河受雨季洪水影响,导致侵蚀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又使河道淤积堵塞,河床普遍加宽,最后形成上河。1.3地形地皖特征

巢湖流域位于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按其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低山区。低山丘陵区,丘陵岗地区。岗冲地区及冲积平原区五种类型。其中,前三者地区共265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不明显的为1151平方公里,有明显水土流失的约为1500平方公里,这表里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

二、污染状况及原因

总的来说,在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在管理不严格。措施不妥善的情况下,巢潮流域的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由此导致比较

2.1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湖体水质总体为Ⅳ类,轻度污染,其中东半湖为Ⅳ类水质,西半湖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全湖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东半湖仍为Ⅳ类水质;西半湖水质由Ⅳ类变为Ⅴ类,水质有所下降。

湖体总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中东、西半湖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与上年同期相比,全湖以及东、西半湖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环湖河流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3.1%、5.3%和31.6%。与上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增加21.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水质明显好转。

以COD单指标评价,湖区9个测点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6.7%和33.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环湖河流1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4%、15.8%和15.8%。选择典型的两个采样点3#点和6#点,进行了24小时(2009年7月17日00:00~22:00)水质变化分析。3#点位于卧牛山公园附近,离居民区较远,水质比较干净;6#点位于闹市区,如前文所述,水质较差,藻类含量较高。两个点位24小时水温变化不大,在32.1 ℃和34.3 ℃之间。两个点位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 1 3#和6#点24 h 溶解氧日变化趋势 图 2 3#和6#点24 h 化学需氧量的日变化趋势 从图可以看出,水体溶解度日变化剧烈,总体呈S型变化趋势,符合一般湖泊河流中DO的日变化规律。两个点的DO值在早晨达到最低值,3#点DO最低值在早上6点达到最低,而6#点达到最低值的时间晚了2个小时,两个点的溶解氧同时在下午16点达到最高值。依据水体中藻类的代谢规律,将水体溶解氧的变化大致分成平稳衰减期、快速上升期、过渡期和快速衰减期四个阶段。白天浮游藻类活动剧烈,依靠高强度的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O2,并在水中富集,使得水体中的DO浓度大幅攀升,达到过饱和状态;傍晚至晚上,随着光合作用的减弱,藻类的呼吸作用增强,水体溶解氧浓度转为下降趋势,水体中的过饱和溶解氧快速释放并在进入不饱和状态后下降速度减缓,最终达到氧亏的状态,溶解氧下降的较低水平。

COD的日变化趋势并无明显的规律性(如图5.16)。但通过两个点的比较,可以发现人为干扰下(6#点)COD的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0点到早上8点,人类活动较少,需水量也较小,COD含量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并且在人类活动最少的凌晨2点降至最低。白天人类活动较为频繁,需水量也较大,COD含量也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在需水量最大的中午和晚上达到较高值。而3#点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出现COD含量大的波动可能与水体的流动和交换有密切关系。

2.2人口增长使山区林粮矛盾冲突加剧,大型水利工程使耕地面积减少。

以舒城县龙河口为例,修建占用耕地五万多亩,对库区四万多移民未予妥善安置,迫使群众为了解决口粮问题,乱砍滋伐,开荒种粮,只是森林覆盖率下降。绿化程度降低,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65.9%。可见,人口增长对巢潮流域水质污染的影响甚是深远。2.3农业生产和污染

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使大量的有机物排人流域,巢湖水质受氮,磷营养盐与耗氧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综合水质劣于地面V类水标准,主要是总氮、总磷超标。全湖呈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合肥市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塘西水域尤为严重。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导致湖内藻类的大量滋生。而藻类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大量藻类死亡后腐烂发臭,并漂浮于湖面,遮挡阳光,是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含氧量下降,从而造成大量鱼虾死亡。也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3工业生产和污染

工业方面,巢潮流域的工业盛产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十分迅速,合肥市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以形成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纺织,食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厂企业敛占全流域的52%,全流域年排工业废水量1.4亿吨。其中合肥市占73.7%。除合肥,巢湖两市少数工厂具有污染处理装置。其余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巢湖,巢湖接废水污水量为五大潮之首,目前巢湖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家,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巢湖。由于泥沙淤积,湖容积逐渐减小,是巢湖水封闭性大,湖水更新循环较慢。导致大量营养性污染物滞留湖内。生态环境失调。加速了其富营养化进程。

3、巢湖水质治理措施

.1对污染源的处理

首先,对尚未建起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禁止再建,对已经存在的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严格按国务院要求取缔。关闭。对污染较重的企业责令停产限期整治或令其搬迁。对一些污染较轻的企业帮助引导萁进行污水处理。并监督检测其污水排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目前,市环保局将日排污量达1001以上。COD达30公斤的企业作为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测。其次,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提高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和效率。一是加快湖泊周边支千管网系统建设,做好。清水入湖截污工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建设沿潮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如金银湖等开发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可就近建设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收集——处理后再利用或排入湖泊。二是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分批,分片地研究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问题。根据“标本兼治”,“轻重缓急”的原则,依据各片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确定建设方案。加快江湖联通和湖——湖联通进度。疏通湖泊之间联通的沟渠。充分利用士槊增加曝气和水质净化能力。

3.2对污染湖泊内部治理

巢湖内部治理措施分为物理措旋,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物理措旋为局部底泥清淤,湖底的大量淤泥是巢湖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底泥污染物释放能造成内源污染,加剧湖水恶化。采用环境疏浚治理湖泊污染内源,在滇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合肥市。巢潮市饮用水源地附近存在较大面积污染底泥淤积,底泥清淤对于净化饮用水源。保证饮水健康极为重要。同时注意引清水入湖,加快巢湖水的循环更新。生物措施包括:(1)收集,清除蓝。绿藻和水草

(2)放养食草鱼类控制水草生长。扩大食物链。(3)控制水位以保护植被(4)湖岸植梭恢复与保护。化学方法主要指利用某些无害的化学试剂消除湖水中的富营养藻 类,油污等等。

3.3加强对巢湖各入湖河道的监测

巢湖七条主要入湖河道都流经多个市县进入巢湖,有的污染严 重,直接影响了巢潮水污染的治理工作。目前,巢湖市环保局在所有入湖口都设置了监测点,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达三类水的符合标准。对末达三类水的要从其上游查找原因尽快解决,并对沿河污水进行拦截。目前巢湖共有1 2个监测点位对水质状况实施随时监测。有关检测部门能随时看到个监测点的水质状况。以便于对水质恶化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理。这将大大提高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工作效率。3.4农村问题

对农民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要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提倡退耕还林。这样既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又能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引导农民实行畜禽集中养殖。进行屎、尿分离以便充分利用。例如粪便可以用来发展沼气。废渣又可用来养鱼。积极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机制等等。

4、结语

整体而言,巢湖市城区水系长期水流不畅,不能内外沟通,环城河、天河需靠泵站排污和补充新水,而环城河与天河、丁岗河与西城河、东环城河与洗耳池、陆家河与洗耳池、河南塘与天河等水体之间或沟通程度不足,或根本没有沟通,从而降低了环城河的自净能力,而城东片基本无自排出路,更是死水一潭。另外,长期受纳城市污水,河道底泥污染严重,且缺乏有效的处理处置手段。河道淤积严重,局部地段河底较高、甚至封堵,河床较窄,水流不畅;内部水系普遍存在沿河违章搭建房屋、乱倒垃圾现象,致使水流受阻;现状部分河床较高,断面不足,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涵闸断面不足,不利水系沟通;底泥污染严重,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水体自我修复;亟需有效的处理处置技术对环城河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

上一篇:HSE普法活动下一篇:校长绩效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