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比较

2024-09-13

会计制度比较(共9篇)

1.会计制度比较 篇一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也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主要论述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各国会计模式的影响,阐明了由于各国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各国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自己适合的会计实务.

作 者:周剑峰 ZHOU Jian-feng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江苏,常州,213164刊 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5(1)分类号:F233关键词:会计信息 披露 国际比较

2.会计制度比较 篇二

该制度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 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了相同的管理要求和账务处理原则, 比如:完整体现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基建会计信息要定期并入“大账”等方面。这些方面均体现了新制度与原有制度的改革差别和创新突破, 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及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强化了会计核算信息的有用性。但两项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核算方法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两项制度的总体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方面来看, 存在着不同的情况:会计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完全一致;会计科目名称相同、核算内容不同;会计科目名称相近、核算内容相同;会计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均不同。

下面将按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入手, 重点从相同业务涉及的相同或相近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和过程等多个方面对两项制度展开探讨和分析, 找出两项制度的差别。

二、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资产类科目中的“预付账款”和“存货”科目, 核算业务和科目名称相同, 但会计核算方法不尽相同。另外,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各设置了单独的会计科目, 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一) “预付账款”科目

1、外购固定资产发生预付款项, 按实际预付的金额作相应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仅作预付款项增加处理, 不作支出的处理;行政单位需作预付款项增加和确认支出的双分录。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2、收到固定资产并补付余款时, 事业单位冲销预付账款并以全额作支出处理, 同时以全额确认固定资产;而行政单位作预付账款冲减外, 还需作按补付金额确认支出和按全额确认固定资产的双分录处理。

事业单位:

同时,

行政单位:

(二) “存货”科目

1、购入存货已验收入库并付全款, 按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确定存货的入账价值。事业单位仅作存货增加处理, 不作支出的处理;而行政单位则需作存货增加和确认支出的双分录。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2、从库房发出存货时, 按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事业单位作支出处理;行政单位则作净资产减少的处理, 不作支出处理。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三) 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单独设置了“短期投资”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 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 (含1年) 的投资;“长期投资”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 持有时间超过1年 (不含1年) 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应收票据”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因开展经营活动销售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行政单位未设置以上科目。

(四) 行政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单独设置了“政府储备物资”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直接储存管理的各项政府应急或救灾物资等;“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核算由行政单位占有并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工程性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受托代理资产”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接受委托方委托管理的各项资产, 包括受托指定转增的物资、受托储存管理的物资等。事业单位未设置以上科目。

三、负债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负债类科目中收缴财政款项的科目、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科目, 会计业务和科目名称相同或相近, 但会计核算方法不尽相同。另外,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各设置了单独的会计科目, 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一) 收缴财政款项的科目

对于收缴财政款项, 事业单位设置“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而行政单位仅设置“应缴财政款”科目。

1、收到应上缴财政的款项时,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作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2、上缴财政款项时, 按实际上缴的金额作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二) “应付账款”科目

1、外购存货发生应付款项时, 按应付未付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只作存货增加的处理;行政单位不仅作存货增加的处理, 还要作净资产减少的处理。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2、偿付应付款时, 事业单位作应付账款负债的减少;行政单位作应付账款与在净资产中应冲减金额的减少和确认支出的双分录。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三) “长期应付款”科目

1、融资租赁或跨年分期付款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时, 事业单位按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增加固定资产, 按应付未付金额计入长期应付款, 按固定资产和长期应付款差额增加固定资产对应的净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 同时按实际付款金额增加事业支出;行政单位按照实际付款金额作经费支出, 按应付未付金额计入长期应付款和减少净资产——待偿债净资产的同时, 要按固定资产成本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对应的净资产——资产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

同时,

行政单位:

2.、分期偿付长期应付款时,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虽然都按照实付金额作支出和净资产的增加, 但事业单位增加的净资产是固定资产所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而行政单位增加的净资产是长期应付款所对应的待偿债净资产。

事业单位:

同时,

行政单位:

(四) 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单独设置了“短期借款”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 (含1年) 以内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 (不含1年) 的各种借款;“应付票据”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预收账款”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按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行政单位未设置以上科目。

(五) 行政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单独设置了“应付财政补贴款”科目, 核算负责发放政府补贴的行政单位, 按照规定应当支付给政府补贴接受者的各种政府补贴款;“受托代理负债”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接受委托, 取得受托管理资产时形成的负债。事业单位未设置以上科目。

四、净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净资产科目中重点对“非流动资产基金”与“资产基金”科目、期末结转科目进行分析比较, 体会两项核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差异。另外,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各设置了单独的会计科目, 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一) “非流动资产基金”与“资产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核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这四种非流动资产所占用的金额。

行政单位设置“资产基金”科目, 核算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 公共基础设施等七项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金额。

两个科目在核算时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1、取得各项资产时, 事业单位涉及四项非流动资产需作在净资产增加的相应处理和确认支出的双分录;行政单位涉及三项流动资产、四项非流动资产共七项非货币性资产需作在净资产增加的相应处理和确认支出的双分录。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2、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事业单位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行政单位冲减“资产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

(二) 期末结转科目

期末收支结转或年末结转时, 行政单位仅设置了“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资金结转结余”3个科目;而事业单位设置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6个科目, 结转核算较行政单位复杂得多。

1、期末对财政性收入的结转。

2、期末对财政性支出的结转。

3、期 (年) 末对已完工的财政性项目支出的结转。

4、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

5、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

6、年 (期) 末对已完成非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的结转。

7、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

8、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

9、年末将非财政性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贷方结余进行结转。

(三) 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设置“事业基金”科目, 核算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扣除结余分配后的滚存金额;设置“专用基金”科目, 核算按规定用途提取或设置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主要包括修购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而行政单位未设置上述科目。

(四) 行政单位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设置了“待偿债净资产”科目, 核算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而事业单位未设置此科目。

五、收入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上, 差异较大, 分别予以介绍。

(一) 行政单位收入科目的核算

行政单位仅设置“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 核算收到本级财政拨款收入和除此以外的收入。

1、收到财政拨入经费的处理。

2、收到财政拨款以外收入的处理。

(二) 事业单位收入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设置“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6个科目。

1、收到本级财政拨款的处理。

2、收到专业业务活动收入、非财政拨款、附属单位交来款项、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收入、其他收入的处理。

六、支出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一) 行政单位支出科目的核算

行政单位仅设置“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两个支出科目, 前者核算行政单位自身发生的所有支出, 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财政拨款支出、非财政拨款支出;后者核算行政单位拨付下属单位的非同级财政拨款的资金。

1、单位自身发生支出的处理。

2、拨付下属单位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的处理。

(二) 事业单位支出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设置“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5个科目。

1、事业单位开展主要业务活动或辅助活动发生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处理。

3.对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 篇三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旧医院会计制度医院改革变化比较 财政部

1. 旧会计制度的主要问题

作为十多年前会计制度改革的成果,旧会计制度在当前初步建立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复、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预算制度管理的大背景下,已经难以满足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与国家当前相关的财政改革不适应;会计核算基础的模糊性;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缺乏成本控制;资产、负债信息不真实;会计科目不全,报表体系不完整。

2.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进步

2.1会计科目发生变化 《新医院会计制度》在《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首要的突出进步之处就是会计科目的增设和变更。会计科目的增设上,如增设了财政应返还额度、累计折旧、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变更上,如将医疗支出变更为医疗业务成本。从会计科目的变化来看,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在设置上,不仅突出了医院会计制度的在向企业会计制度趋近的趋势,同时还吻合了新医改政策的推进。

2.2融入现代企业会计理念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非常突出的进步是医院会计开始借鉴企业会计准则。这一突出进步有利于有效反应医院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医院会计制度相对于企业会计制度而言,其发展历程和财务实践还相差甚远,借鉴和融入现代会计理念,对于管理医院财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角度看来,新医院会计制度融入了现代企业会计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有很强的实时性。

2.3基建会计融入医院会计体系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另一个突出进步在于将基金会计融入医院会计体系之中去,在新制度中设置“基建工程”和“基金拨款”这两个总分类账目,使得医院会计信息更加完整,有利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基建会计的融入,使得医院会计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完善了医院财务核算体系,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方便、有效地了解醫院的经济运营状况提供了条件。

3. 新医院会计制度最根本的变化是明确了医院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定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要素

3.1在原制度中医院的会计制度除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原制度虽然也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对医院会计要素进行核算,但同时又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收付实现制,全部会计处理既存在权责发生制又存在收付实现制,这种会计核算基础成为了医院会计制度的一大特色。它既强调了医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和其他事业单位又有很大区别,而这次新制度是完整的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到会计核算中,彻底取消了收付实现制,使医院会计核算基本近似于企业会计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实现了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避免了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带来的不足,可以更好地推动医院正常的进行成本核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为内部各部门以及整体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推行绩效考评,加强医院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提供了更可靠的会计核算资料。

3.2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折旧额分期进入相关成本费用。当前医院计提“专用基金-修够基金”反映在医院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即折余价值。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形成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账面上却无法反映的现象。

3.3一个会计系统同时体现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 新医院会计制度中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这也就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强调医院的公益性是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医院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普通民众。今后国家将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助以提高其公益性,这样一来就涉及到预算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这次出台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就设置了一些和国库集中收付相对应的会计科目。新会计制度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创造性的提出了采用“待冲基金”这一会计科目,以此来解决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兼顾满足预算管理需要。

3.4将基金纳入大帐 医院收支核算更全面 新制度整合了医院会计和基建会计,近两年来中央预算单位的基建拨款和支出已纳入部门预决算统一编列,会计制度上实现基建会计与单位会计并轨的要求十分迫切。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基建工程”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在长期借款科目下增设“基建借款”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基建项目补助”明细科目,以及在财务报表中体系中增加“基建投资表”,将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并轨整合,这将进一步增强医院资产负债及其他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5会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 会计信息更加完整 医院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医保政策的深入,以现金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更能为使用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新制度下的会计报表体系涵盖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使得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披露信息更加完整。这一方面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为协调,增强了通用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医院的实际情况,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以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

4. 新制度下财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专业知识的变化要求提高业务技能 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名出色的财务人员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广博的相关的财经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制度及相关配套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运行规律,才能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执行的会计政策,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总之,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体现了医院会计制度理念的更新,对于繁荣医院会计理论,拓展医院会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医院会计制度》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体现了一系列创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0]26号)《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 医院会计制度讲座,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中华会计网校,医院与医疗机构财务与会计操作实务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4.会计制度比较 篇四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披露模式

上个世纪末期,许多发达国家根据各自国家的企业特点,各自制定了对环境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制度规范,并推广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概念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是指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披露,它是建立在核算及时基础上的信息结果的体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及时性定义为:信息的报告如果不适当地拖延,就可能失去其相关性,管理层可能需要权衡及时报告与提供可靠信息的相对优点,决定性的问题是如何最佳地满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iasc,2000)。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就是要求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披露,不提前也不延迟。

二、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制度比较

本文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两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对其环境会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制度框架的制定、积极的交叉研究以及制度许可的披露模式等角度出发,从中寻求其可借鉴的经验。

(一)美国

1.制度框架的制定

(1)制定主体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均制定了相关准则,用以指导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日常及时核算和及时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环境信息记录及披露方面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则,并要求在报表中对业务概况和环境问题予以更多揭示。

(2)制度体系

从法律体系而言,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披露的制度体系从法律层面到法规制度层面均系统地涉及到。

在法律层面上,美国上市公司遵守的环境法律制度中均有专门涉及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这些法律包括《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超级基金增补与再授权法》等。

在具体的环境会计制度层面,美国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和报告以及财务分析中,及时考虑环境问题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对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要求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并有相应的清晰的指导。美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除了遵循上述法律法规外,还必须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如:第92号专门会计公报是sec专门就环境会计与报告问题予以说明的一份公报。它涉及到了环境会计与报告中的许多问题,主要包括:①在财务报表上分开列示环境负债和可以收到的补偿(从保险公司或其他有关方面收到的应收款);②确认可能承担的环境成本;③环境负债计量的基础;④对于预计的环境负债的列示;⑤分级管理的企业的环境负债的列示;⑥或有事项、场地清理与监控成本。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环境会计的处理与披露问题发布准则和解释公告,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提供了指南,这些公告包括:fasb第5号准则公告:“或有负债会计”;fasb第14号解释公告:“损失值的合理估计”,以及紧急问题工作组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清理污染成本的资本化”、“环境负债会计”等。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环境负债补偿责任状况报告”,提出了企业在报告环境补偿责任和确认补偿费用时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2.积极的交叉研究

美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在多个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中都非常关注,他们协同进行积极的交叉研究,很好地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这些机构有: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美国会计学会、美国管理会计学会等多个组织。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持了环境会计系列研究项目,归纳出一整套环境成本和相关的成本成本概念框架以及一整套包括生命周期分析、完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内的综合性环境成本系统,并组织编写了《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该书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3种涵义,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1998年开始,国家环保局要求钢铁、金属、汽车和造纸四大行业在互联网上附加揭示环境会计信息。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成立了专门组织行为环境影响委员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该委员会认为,企业编制反映环境影响主要由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两张报表构成。美国管理会计学会(ima)发表了第42号管理会计公告《企业经营决策中的环境会计技术与工具》,主要用于指导管理会计师处理环境问题。

3.制度许可的披露模式

(1)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渠道

美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新闻、布告栏、发布会、年报和单独环境报告说明环境事务包括环境会计信息。在任何一种渠道及时公布相关环境会计信息。美国对环境会计问题的信息披露主要表现在对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报告上。当企业发生环境污染行为时,就有可能发生相应的环境成本与债务风险,对于这些债务、支出和损失,美国会计界认为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及时予以披露。美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属于法规披露项目,企业特别是大规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需要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制定合理决策,同时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2)年报中披露环境会计的模式

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在年报中披露的位置主要在年报管理层讨论分析部分。

从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上看,美国上市公司会从影响企业财务的角度,主要披露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内容。首先,美国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环境政策目标,并且只要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都予以披露。其次,环境成本的披露。美国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环境成本,并将环境投资和环境费用分别做了列示,对研究、再利用、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描述。美国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环境负债,对与环境有关的可能债务予以定量的披露,如对未来法规严格执行所导致的可能债务予以说明等。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

美国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主要采取定量形式披露,定性描述为辅,大部分以上市公司专门发布单独的环境报告的形式予以对外披露。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总体情况、与环境事项有关的可能支出和负债、环境治理费用、环保资本性支出金额、环保营运费用、补偿费用等环境成本,还必须披露有关环境支出对公司流动性资金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及环境法规对公司的影响和遵守情况。

(二)日本

1.制度框架的制定

(1)制定主体

日本环境会计制度的制定主体主要以日本政府的环境省为主导在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的配合下制定相关环境会计制度。日本环境省从1999年起先后颁布了多个环境会计指南及报告,从日常及时核算、披露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从理论和实务上提供了指导,推动了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

(2)制度体系

日本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其背景是日本整体环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强化。

日本政府2000年后先后颁布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新环境基本法》,对20多项环境立法、施行令、施行规则进行了修订。2001年4月颁布实施了《prtr法》(环境污染物质的移动、排放登记制度)。这使企业在推进环保活动有中必须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环境绩效的确认、计量和处理问题进行及时披露。

日本环境省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成本公示指南》。2000年发布了《关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对环境治理效益和环境收益进行了研讨,并确定了对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进行计量的相关方法。2001年2月,日本环境省发布了《环境报告书准则――环境报告书制作手册》,对环境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作了具体规定。2002年,又发布了修订版的《环境会计指南》,修订版中提出了3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报表格式,鼓励企业选用其中任意一种。其后,日本环境省又相继颁布了《环保成本分类指南 2003版 》、《环境现状与课题 》报告、《环境会计导则 2005版 》等。

2.积极的交叉研究

在日本环境省制定环境会计制度过程中,与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日本会计研究会等一系列社会团体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和互动。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设置了环境会计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对海外环境会计动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环境会计概念框架的报告;日本会计研究会也在2000年年会上,提出《环境会计的发展与构建:特别委员会报告》。2000年7月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这种积极的交互研究,极大推动了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

3.制度许可的披露模式

(1)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模式

日本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是通过环境报告书的模式对外进行披露的。日本是从1997年开始实行环境报告书,按照环境省《2000年环境报告书指南》的规定,上市公司需要在环境报告书披露公司的概况、环保方针目标及业绩状况、环境管理状况以及企业降低环境负荷对策等。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

日本上市公司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不同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模式,其披露的内容主要采取定量形式为主、定性描述为辅。

日本环境省在2000年3月公布的《面向环境会计(2000年报告)》的基础上,于2000年7月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提出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布形式有三种,并填制对应的报告格式:以环境保护费用为主的“环境保护费用主体型”企业公布用a表;主要比较环境保护效果的“环境保护效果对比型”企业公布用b表;比较环境保护效果和环境对策经济效果的“综合效果对比型”企业公布用c表。

三、我国在环境会计制度及时披露的制定和推广中可借鉴之处

1.政府应尽快确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体系,制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确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体系,在现有环境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和会计的法律法规系统化的基础上,制定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并且相应制定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的实施准则,使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日常核算上有法可依,也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

2.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上市公司应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化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

政府相关部门应逐步针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规范,修订会计立法,对财务报表中报告的环境事项,既要披露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同时也要披露企业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渠道(在什么地方披露)以及披露模式(如何披露)应尽快确定。

3.加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交叉研究,推动社会各方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宣传和监督

政府在推动环境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应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与相关机构和社会研究团体进行沟通,有效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和执行效力。通过社会各方的宣传,使全社会各方形成对企业的监督机制,从而推动企业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良性发展。

总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高效资本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而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春玲.企业环境会计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2]张劲松.环境会计报告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梁小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机制及模式探析――基于福建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4]魏素艳.西方国家环境信息披露:实践、特点与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5]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6]耿建新 房巧玲.环境会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会计研究,2004.(1).[7]王杰.日本推行企业环境会计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研究,2003(6).[8]陈信元.中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00,(8).[9]田翠香.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之友,2010(1).作者简介:

5.几种会计证书比较 篇五

主考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适合人群:准备在国内从事会计职业的高级人才。

考试内容: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风险与管理。考试费用:考试报名费10元,考务费55元/科。培训费用每科约300元。点评: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合格后,具有2年以上从事独立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可申请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有权签署审计报告。因此,该证书是取得执业资格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高级财会人员时,明确要求具有CPA证书。

难度指数:★★★★★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主考机构:国家财政部、国家人事部。

适合人群: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在财会岗位任职的人员。报考该考试需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内容: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中级考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考试费用:考试报名费10元,考务费40元/科,以及考试用书征订费等。

点评:国企和事业单位较重视职称证书,而且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和收入相关联。因此,建议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考一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难度指数:★★★

■ 注册税务师(CTA)证书

主考机构:国家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

适合人群: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工作经验者,或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并从事税务代理业务满1年。

考试内容:税法

(一)、税法

(二)、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

考试费用:考试报名费10元,考务费55元/科。

点评:随着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税务执业队伍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职业,CTA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难度指数:★★★:

■ 注册资产评估师(CPV)证书

主考机构:国家人事部、国家财政部。

适合人群:正在从事或打算从事资产评估的人员,报考需具一定学历及相应工作经验。

考试内容: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考试费用:考试报名费10元,考务费55元/科。)u-{)E, O)J3 B点评:目前,全国仅有3万人获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远大于这个数字。因此,对打算涉足这一职业领域的人员来说,考张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身份证”,职业前景应该不错。难度指数:★★★★

■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证书

主考机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适合人群:准备出国进修或准备进入大型跨国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

考试内容:ACCA有14门考试科目,包括财务报表编制、财务信息与管理、公司法与商法、财务管理与控制、财务报告等。

考试费用:首次注册费为57欧元,年费为57欧元,考试费等688欧元,书费为500元人民币/科;培训费为1200-1600元/科。

报名网址:

点评:获得CIMA会员资格者被证明其具有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面预算、财务分析、绩效评估、风险防范、组织管理和商业策划的能力。如此的专业地位,无疑是事业发展的加速器。

难度指数:★★★★★

■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ASCPA)证书

主考机构:澳大利亚会计师协会。

适合人群:报考ASCPA考试需具有澳大利亚国家海外技能评定办公室(NOOSR)承认的大学会计学士学位,并达到规定的英语水平(雅思6.0或托福550分)。考试内容:财务会计、公司报告和审计;商法、监管条例和职业道德规范;管理会计;公司理财;企业信息系统。

考试费用:资格评估费用为350澳元,考试费用为400澳元。

报名网址:.au/links/IQE.asp(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网站)。点评:ASCP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会计师组织,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会员享有审计报告签字权。对有意在跨国企业财务部门任职的人员来说,获得ASCPA证书将加大其就业竞争力。

难度指数:★★★

■ 英国财务会计师(IFA)证书

主考机构:英国财务会计师公会(IFA)。

适合人群:适合公司所有职级的财务工作人员,报考需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考试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信息系统、营销管理、国际会计准则。

考试费用:学费为14800元,考试报名费为100元。

报名地点: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科技大厦9楼交大海外教育学院。

点评:持有IFA资格的会员,可在英联邦国家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经理等工作,IFA证书在外企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

6.会计制度比较 篇六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与种类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文件。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已经进行了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但是,这些日常核算资料比较庞杂、分散、不能集中、概括、相互联系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全貌。因此,不便于理解和利用,很难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了解该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也难于满足会计主体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很有必要定期地将日常核算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格式编制会计报表,总结、综合、清晰明了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以及经营成果。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住处的重要手段,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既是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等活动的依据,也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经济信息来源。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由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对企业而言,可按照以下不同的标准将会计报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1、按照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如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反映企业业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如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2、按照会计报表的编报日期,可将其分为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定期报表是按固定日期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月份会计报表。

3、按照会计报表的用途,可将其分为主要会计报表和附属会计报表。主要会计报表又称主表,是指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表,其反映的`内容比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全面情况,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附属会计报表又称附表,是指补充分说明主表中某些项目的报表,如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和应交增值明细表等。

4、按照会计报表反映的资金运动状态,可将其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静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处于某一相对静止状态情况的会计报表,如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状况的会计报表,如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情况的损益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的现金流量表等。

5、按会计报表编制单位,可将其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单位会计报表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账簿和有关核算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是指按照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所属企业的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汇总编制而成的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是用来总括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情况。

6、按会计报表编制主体,可将其分为个别会计表和合并会计报表。这种划分是在企业对外单位进行投资的情况下,基于特殊的财务关系而形成的。

7、按照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可将其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对外会计报表又称统一会计报表或财务会计报表。对内会计报表是指在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全部满足本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企业最高管理层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需要而编制的,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供的会计报表。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和要求

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以便于他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1)通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企业执行国家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有关方针、政策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搞好经济预测和决策。

(2)通过会计报表报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企业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并以此为根据作为合理的投资决策;可以使债权人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以作为对企业合理投资、放贷的重要决策依据;还可以使银行了解企业对借款的使用情况和借款物资的保证程度,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按期归还借款的本息。

(3)通过会计报表报提供的信息,可以使财政税务机关了解企业对有关财经纪律和法规的遵守情况,应交税利指标的完成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和税务管理。

(4)通过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以使审计机构查明企业各项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会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公正表达某特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是否贯彻执行了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合同等,以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

(5)通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使证券管理部门掌握企业分行股票和债券等情况,以便据此加强管理。

(6)通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使国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了解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并结合其它信息进行综合平衡,调整和制度经济计划,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三、会计报表准则简要介绍

我国截止到底发布了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会计报表项目有五个,它们是资产负债表准则、损益表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到目前为止,已经正式出台并施行的会计报表准则有现金流量表准则和资产负债表后发生的事项准则,下面将对每一个准则项目做简要的介绍。

7.中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比较 篇七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即所谓“三公原则”,“三公原则”同样也是会计信息披露所应遵循的原则。公开原则又称信息公开原则,其核心要求是,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即要求市场有充分的透明度;公平原则,体现在信息披露制度中,就是要使投资者能平等、及时享有获知证券信息的权利,而不因其在市场中的职能差异、身份不同、经济实力大小在获知证券信息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公正原则,则要求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严禁发行人、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制造、散布虚假的或使人误导的信息来欺诈客户、操纵市场,严禁利用内幕消息买卖证券。

美国在《1933年证券法》中最先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使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带有了法律规范特有的强制性。中美两国在会计信息披露原则上没有差异,但在具体规定方面则差异明显。

二、中美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般规范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般规范。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1.规范制定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2.规范方式:法律、条例、会计标准、会计处理规定实施细则、行为指南;3.规范内容:信息披露内容、格式、作法等。由于多部门管理,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又由于部门之间沟通不够,使得有些规定既不易把握,又不易执行,给披露虚假、遗漏、隐瞒会计信息者以可乘之机。

(二)美国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美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者相对比较集中,由国会制定大的法律法规,而且历史比较悠久,内容也比较全面。另外由证监会来制定一些规则或规定,而市场具体规则则由证券交易所来制定。这样从上到下的体系层次比较分明,管理责任也较明确。

三、中美两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证券发行时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具体地说,这是美国注册制下信息披露制度和中国核准制下信息披露制度之间的比较。注册制即完全信息披露主义,其含义是发行公司应该完全公开与投资判断有关的情报。核准制即实质性审核主义,证券监管机构将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和各方面的条件,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主要如下:

1.核准制在公开之外,更辅以实质条件,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力、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审查,未满足一定条件的拟发行人不具备公开发行证券的资格。在注册制下,证券主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2.两者在公开披露信息的细致度和信息披露的时间规定上有所区别。比较而言,注册制规定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要准确、充分、及时地披露,并对披露信息的文件格式都有所规定;而核准制规定所需披露的为必需资料,因有监管部门的审查,其信息披露细致度不如注册制。

3.注册制一般规定在注册资料送达监管部门前,不得从事任何市场推介和承销活动,在等待监管部门进行形式审查阶段,发行人与承销商可进行宣传并作口头要约,与潜在投资者接触,但不得进入实际销售过程。而核准制则没有该限制,在证监会批准刊登招股说明书之前,公司大多会在报刊上作企业形象连续报道,并透露将要发行上市的信息。

4.注册制进入证券市场的门槛较低,一旦违反信息披露的规定,其处罚较核准制要严厉。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大惩戒的力度,警示信息披露违规者。

我国上市公司的初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初次信息披露制度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招股说明书为主要形式,并且招股说明书要求的内容基本一致。二是不同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初次信息披露的具体做法存在细微的差别:比如我国等多数国家证券市场要求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发布上市公告,部分证券市场则没有这一要求;美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在正式招股前需要发布初步招股说明书,而我国证券市场只需要发布正式招股说明书。比较中美两国证券市场发行时的信息披露制度,虽然形式上有很大差异,但其披露的内容以及披露的重点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我国上市公告书披露的重点多是对招股说明书的重复和确认,这大都体现在美国的注册说明书和初步招股说明书中,两者之间重在形式上的差异。

(二)持续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发行人在证券发行后仍然按照法定规则持续性地提供会计信息,其目的在于使二级市场(包括市场参与者)持续性地拥有评估公司证券投资价值的会计信息。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披露制度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做出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定期即是指临时或重大事项报告。

1.定期披露制度的比较。美国的定期报告包括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我国的定期报告包括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两国对于定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这方面,我国充分借鉴了海外发达市场,特别是美国的经验。

2.预测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比较。预测性信息习惯上称为“软信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早是禁止披露预测性信息的,但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市场对于预测性信息的日益重视,1973年,SEC明确改变监管政策方向,准许上市公司自愿性地披露预测性信息,但并未作强制性要求。1979年,SEC制定了安全港规则(Safe Harbor Rule)以鼓励自愿披露。目前,预测性信息披露不但受到鼓励,而且还被认为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利益。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美国预测信息的披露是自愿的,SEC鼓励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而在我国则是强制性的。二是美国对于盈利预测性信息选择的是自愿审核;在我国,根据《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对盈利预测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进行审查并做出报告。也就是说,我国采用的是强制审核。

(三)中美购并制度中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比较。关于并购上市公司所必须履行的会计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创设时也借鉴了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短,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因此,在购并立法时,过多地考虑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对一些在美国市场中被当作商业判断范畴而不加规范的行为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在购并方面,尤其是对流通股购并的相关规定上,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国际规范,又考虑到我国国情的购并法规是目前证券市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改进建议

(一)关于股票发行制度。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已从审批制转向核准制,这对于市场主体的公平待遇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引入美国注册制的优点,加大对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使发行人对自己披露的信息负起责任,对于提高公司发行上市所披露的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中期报告和预测性信息。对中期报告我国已做出了规定,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投资者更好、更及时地掌握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但对于定期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还需有更完善的制度约束。另外,我国还应加强对预测性信息的监管,制定诸如安全港等制度,以提高预测性信息发布的可信度,并使得在处理有关法律纠纷时有法可依。

(三)关于股票市场购并法律制度。在购并方面,我国的法律制度规定还相当不完善,尤其是对流通股购并的相关规定,致使我国投资者在上市公司购并活动中处于一种盲目、混乱的状态。购并者的购并意图、资金来源等情况难以为一般投资者所知。因此,吸收国外经验,制定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购并法律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8.会计制度比较 篇八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

一、明确了制定会计制度的根本目的

在设计会计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时刻以规范特定行为的合理性以及达到特定行为的预期性为目的进行设计。97年所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面进行规范为目标,来进行会计制度的制定。新制度在旧制度的基础上明确了制定会计制度的根本目的,使目标更有针对性。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是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的。因此,设计会计制度要以《会计法》为前提,会计准则为基本指导,来达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目的。在新版会计制度的总则中提出“为了对事业单位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制定本制度”。新会计制度更加依靠国家法律,明确了制定会计制度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保证的根本目的。

二、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了规范

每个单位会计核算方面都是以提供会计报告为最终归结点,利用会计报告对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全面地反映。97年所发布的旧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报表编审方面只是简单地对事业单位报表的编制上提出了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收支情况编报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报表,而没有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行规范。新会计制度则对此作出了规定,在总则第四条中提出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应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97年版会计制度中提出:“会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反映的书面文件,同时也为事业单位制定下年度的收支计划奠定一定的基础”。在制度中可以体现出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报表编制的中心。在新会计制度中做出了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是以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期间运营情况或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为基础,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文件”。新制度提出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具有公众性特点,为了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信息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当着重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质量进行监督。新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由经验丰富并且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注册的会计师进行审计”。

三、以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为目的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所设置的数量上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仍然是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会计要素为基础,设置了47个会计科目。但是,新旧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名称的分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更加重视资产价值管理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以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为目的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

1.资产类科目的设置对资产价值管理更加重视

新会计制度在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进行了补充,将旧会计制度中的11个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加至17个。旧会计制度中的资产类会计科目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对资产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难以进行全面的监督,诸如文物文化等资产,没有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一些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资产,没有进行计提折旧,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新版会计制度中对于事业单位会计资产类科目的补充反映出了事业单位虽然是公益性部门,也需要对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加以重视。

2.负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更能对所承担的现时义务进行披露

新会计制度将8个负责类会计科目增加至11个。旧会计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一般利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而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恰当地利用收付实现制和权重发生制两种会计核算方法。新会计制度中11个负债类会计科目较旧会计制度相比,更加系统全面地反映出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向利益相关人提供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使单位在投资和信贷方面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3.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以政府财政性资金有效使用为目的

新会计制度中将6个净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加至8个,分别增加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以及非财政拨款结转三个会计科目,同时将结余分配会计科目进行了删减,达到了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在会计核算方面细化的目的。区分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在结余分配方面剔除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对其做退回财政或向下年结转会计处理。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进行分别处理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还能对资金的结余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全面系统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

4.收入类会计科目的设置更能反映资金的来源状况

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拨入专款会计科目进行了删减。拨入专款会计科目主要运用在一些特定用途资金的会计处理上。政府采购法已经做出规定,专项项目的采购应当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完成,简化专项资金拨款流程,减少拨款业务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形式达到监督采购资金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和防范采购过程中贪污问题的发生。

5.支出类会计科目以与收入类会计科目相协调为前提进行缩减

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结转自筹基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等6个会计科目进行了缩减。因为政府财政拨款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直接进行支付及授权支付,一定程度上不需要单位在资金支出和转拨方面再进行会计处理。在税金交纳等方面利用其他支出会计科目进行处理完成。

四、使会计报表结构格式与会计惯例保持一致

新会计制度提出了财务报表主要由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两部分组成。其中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三部分构成会计报表。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进行了保留,但变化了报表的结构格式。

旧会计制度中在会计资产负债表上,根据“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来对事业单位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反映,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收支账户进行结转,在资产负债表上就只剩下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三个会计要素。因此,在没有收支结转时,就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收入和支出情况。但这种特殊结构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与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出现一定分歧,报表结构格式与会计惯例相违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格式进行了修改,根据“资产=负债+净资产”这个平衡关系式来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反映,使会计报表结构格式与会计惯例保持一致。

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相比在收入支出表上對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明细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新会计制度将事业基金按照形成流程分别反映事业类收入、事业类支出、事业结转结余、经营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以及转入事业基金。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对各类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了解。

参考文献:

[1]张 宏: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作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

[2]王翠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变化的比较分析[J].新会计,2012(08).

9.比较政治制度讲稿 篇九

一、政治制度

1、制度:从宽泛意义上讲,制度是指由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特定的组织和机构作为运行的载体,通过明确规定或者提供行为预期的方式规范个人和组织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并以自我约束或者外部权威来实现约束的方式来使这些规则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和普遍遵循。一个社会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其文明程度越简单;一个社会越复杂、分化程度越高,越依赖诸多正式规则。

2、政治制度: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政治卷”的规定: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狭义的政治制度指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同一般的制度一样,政治制度也是有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构成的。非正式规则是由长期而稳定的政治经验演化而成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政治生活中的“惯例”、“习俗”、“价值”和“文化”。正式规则是由公共权威机构或其委托代理的机构设计和确立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力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明确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组织并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的结构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通常情况下,越简单的政治共同体越倾向于建立在非正式规则的基础上,而社会结构愈分化、社会成分愈复杂的社会,其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就愈是依赖于政治制度中的正式规则。

二、宪法与政治制度 在现代,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宪法的政治制度和没有政治制度设计的宪法都是不可想象的。通行现代的、被称为宪法的制度实际上就是宪法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1、宪法的含义:宪法一词源于西方,古已有之。近代以前,宪法有四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古希腊时期将宪法等同于政治制度。二是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另一观点,将宪法看做国家的最高法律。三是罗马帝国时期,用宪法表示皇帝的多种建制和诏令以区别于市民议会制定的普遍决则。四是中世纪的欧洲为确认教会和封建领主的特权,而将规定君主教会和封建领主关系的法律称为宪法。尽管四种含义差异较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宪法是一种高级法,不同于一般法律,它关乎国家的根本问题。但从根本法意义看宪法是近代的事情。

所谓根本法是指人民与国家或政府的一种契约,它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根本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议会也不得侵犯;2)根本法是建构国家的公约,效力高于议会制定的法律,因此根本法的制定不能仅凭议会的决断,必须由全民表决;3)由于根本法是限制议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权力的法律,所以其内容必须明了准确,因而根本法通常应当是成文法。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及其他革命阶级自由、平等的夙求以及限制议会、君主及封建君主的意愿必然体现在宪法和宪政中。因此,近代以来,宪法理论的思想家及信奉宪政的思想家们普遍认为: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基本要义是限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即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是宪法不可偏颇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尤其是没有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任何形式的规范,哪怕是得到公共权威部门的确认并以成文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冠以宪法的名称也不能成为宪法。

宪法作为根本法,其根本要义是限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也就是讲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是宪法不可偏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尤其是没有对公民权利的规范,任何规定,哪怕是得到公民权利的确认,并以成文法的形式冠以宪法的名称,也不能称之为宪法。正如美国政治学家萨托利所言: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及对公民权利的确认,两者对宪法称其为宪法是极为必要的,他们绝不意味着任何政府规划就等于是一部宪法,特闷意味着只有当政府框架提供一个人权法案,以及保障人权法案得到遵守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时,政府规划才称为宪法。

2、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典型个案:美国宪法(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宪法)美国宪法是当今世界上仍在生效的最古老的宪法(1789年生效),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样板,美国宪法的最大特点(优点)在于简洁性和灵活性 合众院宪法共七条,现今的美国宪法为7+27条修正案,满足了美国200多年政治生活的需要(二战后制定的“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任”沿用至今)。虽然宪法从制定之初到现在,美国的人口由400万增加到2.6亿多,联邦主体由当初的13个州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个,但是合众院宪法仍是最有力的治国武器,其效力和权威性没有丝毫降低。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独立战争爆发后,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13个州签署了一份《邦联条例》。该条例于1781年正式生效。根据邦联条例,美国13个州之间的联盟是松散的,邦联政府的权力十分有限,用华盛顿的话说“13个州是一盘散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787年2月,当时合众国的立法机关——大陆会议呼吁各州派代表到费城召开修改邦联条例的制宪会议(之所以在费城是因为11年前美国在费城发表《独立宣言》)。1787年5月,制宪会议如期在费城的独立大厅开幕。代表全美13个州400多万人民的55位代表参与起草了后来缔造美国的宪法。这些代表是美国当时杰出的政治家、社会家,用杰弗逊的话说“这次是真正的精英会”。代表们原本是来修改邦联条例的,后来索性另起炉灶,开始制定一个全新的、更加体现中央集权化的联邦宪法。美国宪法是1787年9月17日起草完毕,1789年3月4日正式生效。美国宪法规定最终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不直接行使权力,他们把政府日常事务委托给那些被选举产生或被任命的官员行使。宪法规定:公务员的权力是有限的,为了保护公民权利,被称为《人权法案》的十条修正案被补充进宪法,国会于1789年9月批准了这些修正案。

3、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宪法与政治制度的统一即为宪政,它意味着宪法与政治制度的融合。在这里,宪法由于获得了政治内涵而成为政治制度的基础,政治制度由于获得了宪法的支撑而取得了合法性,具体来讲,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宪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和政治利益的最高准绳。近代以前,虽然随着国家的出现,开始出现了运用公共权力惩治私人违法权力的机构,在私人领域出现了运用法律取代个人暴力的转变,但是在公共领域依然存在着暴力。国家与个人之间、国家不同机构之间,他们权限争议等重大问题完全依赖最高当政者的个人意志,这样一来,权力一旦失序,必然出现对权力的暴力争夺。宪政不同于暴政、仁政、德政的根本在于它将宪法视为调节一切政治矛盾的终极准则,主张以明主的方式制定宪法,以宪法调整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问题,以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政治争端,从而将国家政治生活纳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法制轨道中,在公共领域实现法律取代暴力。2)宪法为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实体和程序规范。宪政确立之前,建构社会秩序主要依靠精英的个人权威,以其不受制约的主观意志为内容,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为依托,表现出极端个性化、强制性的秩序特征,尽管在某些特定时期,在所谓“贤人”的治理下,这种人治秩序也能促生出一定程度的繁荣与安康,甚至产生民主政治的萌芽,最终都跳不出治乱循环的怪圈,使这种类型的政治秩序沦为暴政、乱政。宪政的产生为建立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宪政之下,国家机关的设立、公共权力的运行、国家基本制度的确立都获得了法律的确认,国家权力与政府行为必须受到宪法的规范与制约。3)政治制度为宪法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宪法将形同虚设。我国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过分强调宪法形式上的民主性和先进性而忽视相关规定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可行、如何能行、怎样保障其运行。(有宪政而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是英国,有宪法而没有宪政的国家是朝鲜)。以人大监督为例,据宪法,国家权力机关对由它产生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监督。这是我国人民主权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能保证此项宪法规定的制度安排。人大监督徒有其名,流于形式。

三、政治制度与宪法关系的几种类型

从静态看,宪政是宪法与政治制度的统一融合。宪法规范政治制度,富裕政治制度以合法性。另一方面,政治制度为宪法的实施和宪法精神的实现,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从动态看,政治制度与宪法存在许多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程度上又是有差异的,反映在宪政实践中,就体现了宪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三种类型。

1、以制定新宪政的方式确定新制度 典型个案:法国

法国从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人权宣言》起,一百多年间共颁布了11部宪法(还不包括4部宪法修正案)。1791年《第一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一的“议政合一制”。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以参政院为国家权力中心的“议会内阁制”政府体制。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易国民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多党议会制”政府体制。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半总统制”政府体制。

2、政治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不涉及宪法的更迭 典型个案:美国

究其原因:①在立宪观念上,美国的制宪者强调宪法的最高效力和最高权威性。②在修宪的态度上,制宪者极为谨慎,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修宪程序。③完善的司法解释,适时的赋予宪法新的内涵以适应政治变革。

3、修改或制定新的宪法,基本政治制度保持不变 典型个案是中国 1949年至今,共颁布了《五日宪法》(1954),文革时期《七五宪法》(1975),《七八宪法》(1978),《八二宪法》(1982)。

第三讲 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

一、常见概念

1、何谓社会: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共同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同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如果从社会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把社会分为两大基础部分:一是社会的基础,即经济基础,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二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结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其中,政治上层建筑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核心部分,具体来讲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关系、政府体制、武装力量、政治关系、政治文化、政治观念、政治思想、政治学术等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上层建筑均属于精神层面,只是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

2、何谓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国家是与社会分离的公共权力组织,其根本职能在于缓和与削减社会矛盾,使社会的对立面不至于在无为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国家的历史形成方式决定了它天然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和暴力统治机构的双重特征。

二、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或者说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其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者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三点: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互动关系。常见概念

3、何谓社会: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共同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同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如果从社会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把社会分为两大基础部分:一是社会的基础,即经济基础,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二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结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其中,政治上层建筑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核心部分,具体来讲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关系、政府体制、武装力量、政治关系、政治文化、政治观念、政治思想、政治学术等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上层建筑均属于精神层面,只是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

4、何谓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国家是与社会分离的公共权力组织,其根本职能在于缓和与削减社会矛盾,使社会的对立面不至于在无为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国家的历史形成方式决定了它天然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和暴力统治机构的双重特征。

二、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或者说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其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者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三点: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属性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第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政治上层建筑的演变受经济基础状况的制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的变化总会导致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经济基础不仅推动政治上层建筑发展,而且推动它朝一定的方向发展。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虽然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反映着经济基础的要求和发展,但是政治上层建筑并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它自身也可以能动地、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反作用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式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层层相关的互动关系。

2、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之上,并且日益与社会相分离。由此看来,国家与社会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与渗透的关系。由于社会发展的程度,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关系的差异,人们对社会集体生活准则与方式的不同理解以及每个社会共同体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面对的挑战差异等,国家与社会的渗透与社会对国家的制约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此产生不同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在欧洲历史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1)古代城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典型个案是古希腊城邦,雅典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古希腊城邦都较小,这就为全体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城邦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又是一种政治体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两者重叠)。因此,古希腊的国家与社会是融为一体的。公民不经由任何中介直接融入政治生活,人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也是融为一体的。正是在这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讲: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但应该注意,古希腊妇女、奴隶、外邦人员是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的。因而如果把一个城邦的全部人口视为一个社会的话,那么国家与社会融为一体就只能是一种虚幻了。2)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西欧封建社会是在蛮族入境、罗马帝国崩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蛮族人的入侵打散了罗马帝国原有的行政体系,也带来了西欧社会的分裂。封建君主以逐级分封采邑的形式,通过领主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其权利向社会的渗透。但由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以这种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得断断续续,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比较弱。另外,在西欧当时盛行的日耳曼法强调领主与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以后自由主义国家的抵抗提供了理论根据。其次,西欧社会一直存在着王权与教权之间的争斗。教会与国家一齐分享着人们的忠诚。因此,在西欧,教会始终对国家是一种挑战与限制。后来也正是从教士与经院哲学家中最早出现了用人的自然权利反对王权的学说。再次,在西欧中世纪,商业、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批新兴城市,城市兴起的直接后果是生活在城市的公民可以较少的受到封建国家权力的禽侵扰,从而过着另外一种社会政治生活,一种新的市民社会发展起来。由于这些原因,西欧封建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国家的权力在社会的平面上留下了随处可见的空白。这就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较为轻松地在西欧驻足并发展。3)绝对主义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绝对主义时期是指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民族国家过渡的中间形式,时间在17、18世纪。这一时期的国家要求王权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因而必须首先打破旧有的国家与社会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并且使王权在每个社会共同体内部成为没有争议的最高权威。这一时期,国家与社会已得到了完全的区分。同时,国家又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了对全社会的控制。4)近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大致两种模式: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模式,二是以早期法德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模式。第一种模式表现为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区分与对立,强调对国家的限制,强调社会对国家的制约。第二种模式表现为强调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和控制,反对社会对国家的制约。

3、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是以国家爱权力的配置与行使为核心内容的一套正式规则体系,它以国家的存在为载体,由宪法予以确认,并具体体现为一定形式的国家权力配置模式。这种规则体系,也即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长期演进的产物,政治制度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性质和模式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政治制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

1、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美学者布莱克说:人类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一百万年历史,在这期间发生了三次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100万年前,原始生命经历亿万年的进化出现了人类;第二次是人类从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第三次是近几个世纪正在经历中的事情。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农业文明,或者说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我们将第三次大转变、大革命理解为现代化。在这里,“现代化”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概念。它与现代性不同。现代性是一个静态的文明结构,而现代化意味着一种连续、一个过程、一个当代世界正在持续的历史演进。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各民族彼此隔绝,因而人类社会第一、二次转变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彼此独立的状态下完成的,从而使各民族、各地域发展出现无限的多样性和差异。但是,人类历史的第三次转变却恰恰相反。由于知识爆炸、科技进步、工业革命所提供的客观要素,现代化不能不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张性质,它在地球的某一个区域首先突破,然后伴随着血与火强行扩散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着殖民化弥散到美洲、澳洲、亚洲、非洲,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历史上也称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虽然一般来讲,现代化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认同的过程,其间必然蕴含着各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事业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现代化也不仅仅是生产的转变或工业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现代化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众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由于人类第三次转变特有的弥散、扩张性质,因此不同国家现代化起步时间及启动方式各不相同。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其分为内源发展型者和后来者两大类,即通常所谓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区别。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以英美法等国家为典型个案。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早在16、17世纪就开始起步,其现代化的启动因素都源自于社会内部,是其自身历史的绵延。后者包括德国、日本、俄国以及当今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现代化大多是在19世纪才开始起步,其现代化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于外部世界的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极端民族主义,由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不断扭曲,具有扩张侵略的特征;二是生存挑战,被迫现代化的国家,如中国、日本,但这两个民族的态度不同。中国在开始仅学习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后才开始学习制度,日本学习西方则非常彻底。

2、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

从趋势来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的发展。在所有这些社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最活跃的,也是首发因素,而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尤其是从现代化的历史来看,经济的发展迟早会导致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具体说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以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为例来看,亨廷顿把1974—1989年的一波涉及全球性的民主转型称为第三波。他分析了第三波成功实现民主转型国家的各种因素,其中对这些国家转型的经济因素也进行了实证性考察。他因此认为经济因素以三种方式影响第三波民主化:1)在某些国家,油价上涨和在另一些国家经济的滑坡,因而削弱了威权政权。2)其次,到7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取得了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为民主提供了经济基础,促进了向民主的转型(台湾、韩国等)。3)在某几个国家极其迅速的经济增长破坏了威权政权的稳定性,迫使他们要么实现自由化,要么实行更严厉的镇压(如韩国)。总之,经济发展为民主提供了基础。由经济迅速增长或经济衰退造成的危机削弱了威权主义。所有这些因素在70—80年代为民主化提供了经济的动力和环境。尽管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并非简单的决定论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趋势来看,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民主化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正如亨廷顿所言,自十九世纪起,在民主与财富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这种正相关一直很强,多数富裕的国家是民主国家,多数民主的国家是富裕国家(印度是一个明显的例外)。亨廷顿进一步认为,财富与民主之间的相关意味着向民主的过渡必定发生在那些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在穷国,民主化是不可能的。在富国,民主化已经发生过。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政治过渡带。那些处于特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最可能向民主化过渡,而且多数向民主化过渡的国家也都处于这一经济水平。他进一步对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实现民主化的国家进行考察,在这31个从1974—1989年间成功实现民主化转型的国家中,在1976年中,人均GDP低于250美元的国家有2个,人均GDP在250—1000美元之间的国家由11个,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的国家有16个,高于3000美元的国家有2个。也就是说在这31个国家中,有27个国家在1976年就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当然,这绝不是说民主化完全由经济决定,比如新加坡、产油小国沙特阿拉伯、利比里亚还有科威特,这些国家如按人均GDP来看可算是富裕国家,但迄今仍是维权主义国家,或者说是非民主化国家。

从总趋势来看,经济发展有利于民主转型。第一,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内部经济富裕的程度决定了公民价值感和态度,而且培养了人际间相互信任、生活满足感和凭能力竞争的性格。这些情感反过来与民主制度存在高度相关性。第二,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的教育程度,更多受过教育的人开始形成相互信任的性格,追求满足和凭借个人能力的性格,这些都是与民主相伴而生的。第三,经济发展使得在社会集团之间有更多的资源可分配,因此也促进了融合与妥协,而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妥协政治。第四,经济发展促进了该国的开放程度,也提升该国的全球化水平,从而日益受到国家交流文化和价值的影响。最后,经济发展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而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现代民主是政治学者对的共识。

第四讲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一、令人深思的个案

1、托克维尔:美俄对比 托克维尔曾预言,当今世界的两个民族,俄国人和美国人将会神不知鬼不觉中壮大起来,并且他们好像受到天意的秘会的指派,终有一天各主世界命运的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美国人在和自然作斗争,俄国人在和人作斗争。

2、南北美对比—美国的独特—强大

有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强大,美国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源于他的独特,包括他独特的地理位置。托克维尔也承认美国的大幸在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处在他不会害怕产生战争的地理位置。但是,大自然也同样使西班牙屹立南美,在地球上的哪一部分能找到比南美的平原更肥沃的平原,比南美的河流更大的河流,比南美的资源更待开发和更取之不竭的资源呢?可是,南美却未能建立民主制,而且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南美更悲惨的国家了。

3、关于墨西哥移植美国联邦宪法 托克维尔说美国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墨西哥人希望能实行联邦制,于是把他们的邻居——美国人的联邦宪法照搬,并几乎全部照抄过来,但他们只抄来宪法的条文,但无法同时把宪法给予的精神抄来。直到今天,墨西哥还于从无政府状态到军人专制,再从军人专制回到无政府状态的无限循环中。墨西哥照搬美国宪法,并未使墨西哥富强,原因就在于“缺乏民主的民情”。

4、关于利比利亚

5、关于意大利南北美改革

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意大利南北方存在重大差异,这一现象被1970年带意大利制度改革所产生的不同后果所证实。正对这一改革,美国学者罗伯特·帕特南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他发现意大利南方的制度绩效远远差于北方。他进一步发现,在制度绩效差的地区,人们很少参加公共生活,彼此互相不信任,尾数不多的社会组织大多数属于垂直的组织,用帕特南的话讲这种地区缺少“社会资本”,而制度绩效高的地方,存在着许多社会组织,人们关心社会公共事务,遵纪守法,相互信任,社会组织是横向的,水平的。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社会资本”丰富。

6、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中国在清朝末期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措施,然而面对西方国家的挑战,尤其是西方人最终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最终被动、被迫地向西方学习。

第一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失败告终,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

第二步——学子制度,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搞“君主立宪”,且重视可持续发展。

第三步——学习政治制度和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文明世界(深层原因)

7、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

8、中国南北方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异(北京VS上海)

总结:托克维尔讲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根源是不同的民情。他认为影响美国进程的因素有很多,重要的有三个。以其重要性分为为地理位置、法制、民情。其中地理位置不如法制,法制不如民情,也就是民情最重要。民情也好,社会资本也好,实质上就是阿尔蒙德讲呃政治文化。美国哈佛大学几年前召开了一个经济时代的文化责任这样一个政治研讨会,一部分就公开提出,除了特殊情况,在当代,一个民族的落后和不达是他自己的文化选择造成的。

二、政治文化

1、何谓文化:严格来讲指的是一种精神价值,如果从广义上来讲,文化则是指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作为精神价值还是生活方式,文化都有三种形态:第一,它是批判力量。每个时期的文化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对社会现状持批判态度。对于一切与统治者意识形态相对立的精神思想文化,通常以标准化的道德力量出现,制约着其他精神的形成于发展。第二,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具有统一性与制度性,在本民族之内,文化具有同一性,是人们交际的方式。第三,文化是一种艺术创造,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产品。

2、政治文化的提出及学者态度

最早提出政治文化概念的是阿尔蒙德(美国学者)。他在1956年发表于政治学季刊上的《比较政治制度》这一文中指出: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根源于某一种决定政治活动取向的特殊模式中。后者对于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变迁都起着取向的作用。对于这种起取向作用的因素,或称之为政治制度,或称之为政治价值,或称之为意识形态,或称之为民族特性,或称之为文化精神等。但这些概念都过于宽泛,难以把握。因此,阿尔蒙德主张引入政治文化的概念。1963年,阿尔蒙德和维巴合著的《公民文化——五国政治制度与民主》一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释了政治文化的内涵,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于政治体系及其各部分的态度,对于在该系统中自我角色的态度。阿尔蒙德进一步认为政治文化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认知,即对政治系统的认识和意识。二是情感,即对政治系统的感觉和态度。三是评价,即对政治系统的判断。

其他学者对于政治文化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者对政治文化的定义当然不同于西方学者。曹佩林说概括地讲,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

三、政治文化的两重性特征及其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1、政治文化的两重性:概括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概括及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政治文化的见解,它有两方面的特征:1)政治文化自成体系。作为一个外在于政治体系的独立度量,而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相互的作用。2)政治文化又内化于政治体系中,是政治的有机部分,通过影响政治体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发展其微妙的功能。政治文化的双重性使得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也呈现出两重性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外化于政治制度之外,形成了政治制度的外在环境,即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内化于政治制度之内,构成了政治制度的有机部分,即制度精神。

2、作为制度环境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1)何谓环境: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环境是指包围着某一中心的事物或者状态以及影响中心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的总和。它是一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断变化的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

(2)作为制度环境的政治文化主要以下述方式与政治制度发生关系:一是它限制、制约,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决定政治制度。二是政治制度必须适应环境的状况,如果不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相适应,政治制度再好也难以生根发芽。三是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政治制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3、作为制度精神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在《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一书中,阿尔蒙德和维巴通过对五个国家的考察,把这种内化为制度精神的政治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村民型政治文化、臣民型政治文化以及参与性政治文化。村民型政治文化的特点在于它的非认知性。“人民”只是模模糊糊地认识到中央政权的存在,但他对它的感情却是不确定的或是否定的,也没有接受任何规范来调整他和政权的关系。臣民型政治文化的特点在于它的被动型。臣民意识到了分化的政治体系和政府权威。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认知和主动的政治文化,参与型整体下的公民不仅是趋向于积极地参与政治,而且它依附于法律的权威,是更加扩散性的基本集团的成员。

第五讲

西方前期资本主义时期的政体

一、古希腊城邦制

1、希腊及希腊人:古希腊与后来所说的古罗马不同。古罗马是一个国家,而希腊则是一个拥有150多个城邦的地区。古代以希腊人自居者许多是距今希腊很远的地方(分布在意大利、小亚细亚等地方)。雅典和斯巴达是当时希腊城邦中人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邦。雅典有40多万人。

2、希腊城邦制:城邦制度是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一片不大的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每一个城邦都是自给自足的单位。各城邦之间互为独立、互不统属。城邦就是国家,就是实际的社会,它既包括政治生活,也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3、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希腊城邦是仅就希腊城邦国家的就够而言的说法。事实上,古希腊城邦就政治体制而言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君主制、贵族制以及民主制等。若细分,种类更加繁多。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有158种政体。在所有希腊政体中,雅典与斯巴达代表了两种典型的政体。就当时希腊政体而言,大致有以下特点:1)与东方古代的专制制度及西方相继而起的帝国相比,希腊城市的政治思想显得“权宜式”、“业余式”。城市大致要维持自我运作与维持治安。“正当性”是基本要件。“正当性”的权力是比较低廉的权力,不必要靠花费大量的官方强制力来约束。具有“正当性”的权力有别于武力强制。强制力具有自然限制,“正当性”的权力则受到法律的形式限制。2)当时仍然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若有平等,也是平等者之间的平等(即同一阶级间)。当时有“公民同胞”一词,但许多城邦都有很多不是公民的居民。奴隶、外邦人及妇女都不能行使政治权力。3)古希腊没有“公权”、“私权”之分的观点,因而没有有限主权的观点。4)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或说是群众民主。基于国家与社会合一的制度下的无约束民主。在这种民主制度下,集合在一起的一般人是一只巨兽,等待着安抚、讨好,这群人自以为代表着真理,因而视意志所向无所不能。这种没有约束的民主必然导致暴政。

4、柏拉图的政体分类

(1)柏拉图在《国家篇》(《理想国》中的一部分)中认为一共存在五种政体,即所谓的贤人政体、军阀政体、财阀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①所谓贤人政体是指王权或者说贵族政体,是由统治者即一两个卓越的人掌权的政体,是最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它是现实中存在的与国家原型最接近的政体。

其他四种政体都是不理想的政体形式,或者说是国家原型在现象界的变异形态,它们是与人的灵魂中的非理想因素相对应的,有多少种变异的政体,就有多少种变异的灵魂。

②所谓军阀政体,它是介于贵族制与寡头制之间的政体,特点是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崇尚勇敢、擅长战争,缺点是爱好财富、缺乏文化修养、有智慧的人不能掌握城邦的大权。

③所谓财阀政体(即寡头政体),它是由富人掌权的政体,富人们贪财而置德行于不顾,不重视教育和修养,结果贪者愈贪,富者愈富,除统治者之外,其他人一无所有。所谓民主政体,是由大多数人掌权的政体,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和宽容的政治环境,但最大的缺点是极端的民主和过度的自由。只要人们推举,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当领导者,而有治国才能的人反而被抛弃。

④所谓僭主政体(暴君政体),它是民主政体发展的极端结果,在这种政体下,国家由暴君统治,人民陷于最残酷、最痛苦的奴役中。

柏拉图认为,上述五种政体是一种循环流变的政体。虽然贤人政体,是现实中可能的最好政体,但是它也不能保持不变,由于优生法则被破坏,导致不同等级的人被混杂在一起,在混乱中,一些骁勇善战的人登上统治者的宝座。贤人政体就被军阀政体所取代。由于统治者追求财富的欲望日益强烈,荣誉感和勇敢也遭到唾弃,政体逐渐由富豪把持而变成财阀政体。由于财阀政体的特征是穷富对立,除少数统治者外,大多数人穷困不堪。穷人便起来推翻原统治者,建立民主政体。民主政体,特点是极端自由,然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其结构式破坏民主社会的基础,从而导致集权统治的需要。民主政体又演变为个人独裁的僭主政体。在僭主制下,不知是被统治者不幸,就连僭主本人也不幸生活于憎恶与恐惧之中。也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下的城邦更不幸,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下的城邦更幸福。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便会要求对政治全面更新,政体又回到贤人政体。柏拉图政体循环的描述为我们展示了古希腊政治生活个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以及政体变迁之间历史变革的基本线索。在此意义上讲,政体循环式《国家篇》中最有现实感的部分。

(2)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对政体的分类,是通过2种分类方法相互交叉取得的。按传统方法把政体划分为君主制、寡头制、民主制。然后根据统治者是否守法,将君主制分为君主制(守法)和独裁制(不守法),将寡头制分为贵族制(守法)和寡头制(不守法)。民主制不论是否守法都称为民主制。《政治家篇》中思想并没有脱离贤人思想。在他看来,区分政体优良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统治者能否“照料公民魂”的确切科学知识,至于统治者人数多少、财富状况及是否守法都是次要的。

(3)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提出混合政体。所谓混合政体,它是吸收了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二者的优点混合而成的政体。其设计完全是斯巴达的政体与柏拉图个人想象力结合的产物。

5、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

对于政体的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且对这一课题非常重视,主要是为实现以下目的:①要弄清楚究竟哪种政体最受欢迎,最容易实施以及在这种政体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比较近于贤良性质而又组织得比较好的政体,也一样可以被大多数城邦所采用。②在所有的政体类型中,什么样的政体适合什么样的公民团体。③人类该怎样建立自己的政体。④每个政体是怎样毁灭的。人类应当怎样保全这种政体。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中开始就讲:国家的目的就是达到最善的生活,善在政治学中就是正义和公正。他的真实意义主要在于平等,所以在他看来,一个城邦中执政者人数的多寡,不能说明政体的优劣。评价政体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城邦的政体是否兼顾了公共的利益。“凡是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是正当或者正宗的政体,而只照顾统治者利益的政体,就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表态”

(2)根据城邦的现状,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6类:①君主政体。这种政体是一个人为统治者,能够照顾到整个城邦利益的政体,也叫王政。②贵族政体,也叫贤能政体,由少数贤良执政,能够照顾到整个城邦利益的政体。③共和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照顾到整个城邦全体人民利益的政体。在这三种政体基础上又演变出另外三种政体。④僭主政体。以一个人为统治者,城邦的一切政策都以统治者一个人的利益为依归政体的变态形式。⑤寡头政体,是少数富人为统治者,城邦的所有政策都以少数人的利益为依归。⑥平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归,只是照顾到穷人的利益而照顾不到全体人民的利益的政体。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宗的政体与变态的政体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又决定了每种政体的善恶程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正宗政体中,最具善德的政体是君主政体,其次是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而最优良、近乎神圣的正宗类型的变态一定是罪恶劣的政体。共和政体虽然是善德最小,但其变态平民政体的恶性也是最小,变态与正宗的本质区别在于政体违背了正义原则。

(2)城邦政体更替的原因

根据当时希腊城邦中政体演变的实例,亚里士多德分析了导致城邦政体变革的原因:人们感到城邦内政治上的不平等,无法接受。城邦变异的途径:骚动,当人们对平等的要求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大物博的城邦就有可能发生导致变异的冲突和骚动,有两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导致骚动:①城邦统治者腐败。②城邦内部政治力量不平衡。

(3)如何避免变革、政体稳定的因素:①避免在城邦中出现两极分化,它会导致政体的畸变。②增加中产阶级人数。只有中产阶级才能坚固城邦各种利益平衡,保证城邦的正义,所以在一个城邦中,如果中产阶级人数超过其他两部分,就可以使城邦恢复稳定。

第六讲

民主制度比较

民主是古老的拉丁词语,研究理论也有两千多年了。在两千多年的变迁中,民主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人们对民主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这样就很难给“民主”下一个多数人认同的定义,但是研究“民主”还是要给它下定义的

一、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各国民主制度虽然千差万别,但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相对于君主主权,一直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所谓主权,用不丹的话说,指不受法律约束,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人称为主权者,对主权者的服从是取得公民身份的条件,国家是由主权者和臣民构成的具有最高权力的合法政体。

2、代议制原则

从词源学或卢梭意义上,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这必然导致政治制度上的直接,直接民主不管看上去多优越,却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是可行的。在现代高度复杂分化的世界里,直接民主几乎找不到例子,它永远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价值诉求。实践证明那些标榜人民统治的政党和领袖,一旦他们的理念付诸实践,往往导致集权主义的出现。因此,现实民主政治无不奉行代议制原则。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密尔给出代议制民主制的经典理论:代议制是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终控制权。这种权利在每一种政体都必定存在于某个地方,他们必须完全握有最后的权力,无论何时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一切行动的主人,不需要由宪法本身给他们这种控制权。代议制既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又能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

3、分权制衡原则

权力是腐败,绝对的权力让人们走向绝对的腐败,这一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共识,也是分权制衡思想的根源。酚醛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提出了混合政体理论,这种政体吸收了民主与君主政体的优点,采取了权力划分的原则,这种原则是斯巴达长期稳定的原因。柏拉图的混合政体理论是近代分权思想的源头。到了近代,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提出了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分立的思想,并且三种权力分属于不同部门。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真正明确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的是法国孟德斯鸠。

4、选举原则

在现实的民主政体,选举被视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人们普遍接受美国熊·彼得对民主的定义:民主方法是为了达到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去人民的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亨·廷顿说:选举时民主的本质。民主的程序定义或底限定义:也就是讲,没有公开的,定期的,公正的选举就没有所谓的民主。公开、定期、公正的选举是判断一个政体是否公正的底限。

5、法治原则

法治

the rule of law

法制

the rule by law

(1)法治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概念,也是现代民主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关于法治原则,政治学家们普遍都强调以下几点:

①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公平的。它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的适应性不是针对特定人群,而是所有人和一系列相同的事物,即不分性别、种族、分化程度、地域、场所、出身、信仰。二,是法律的规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如正义、人权、自由、平等、尊严等,它们是不因时间地点而改变的。不论立法者还是一般平民,都必须接受这种规范性的统治。②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权利和政治权利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司法必须独立

⑤法治当然强调依法治国,但更强调它 “所依之法”必须合法以及社会所公认的一些法理,它包括正义一类的内容在内。

⑥法治强调法律是被人们发现的自然法则,因此法治重视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持久性。

二、民主的类型与形式

不同的标准,可将民主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民主的程度

(1)有人根据民主的不同类型将民主制度分为民主制度、部分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2)亨·廷顿:权威主义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

(3)奥·唐奈:代议制民主制、委任民主制和权威主义政治制度(4)戴·蒙德:权威主义制度、拟态民主制、自由民主制

2、根据公民参政的方式:

(1)直接民主制,用曹教授的话讲: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用刘军宁的话讲:直接民主指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身份重合,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直接管理做自己的事务,而非通过中介和代表。直接民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具体问题上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但在国家体制上间接民主。二是指整个国家体制上的直接民主。(2)间接民主

曹教授:指公民通过特定形式制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公民的代表或其代表的代表是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而公民则凭自身对其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权利间接参加国家事物的决策。

刘军宁:指公民通过自己的同意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事务。(3)代议民主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制,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与直接民主制相比,代议制有如下一些优点:①成功解决民主规模与民主实现的问题。②代议制较直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③代议制是程序民主,能克服民主意识中的非理性成分,可以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能有效避免多数人暴政。(4)自由民主:自由与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制度(5)社会主义民主:最高的民主

第七讲 英美两国的政党制度比较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英、美实行的都是政党政治,较之其他国家,其政党制度也比较成熟。

一、两党制的含义 英、美两个国家都实行两党制,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存在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通过控制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政的制度。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除相互竞争的两党外,还存着若干较小的党派,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只有两个政党,也不能认为一个国家存在着两个政党就是两党制。当前两党制在西方国家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即英国两党制,美国两党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收英国影响而又不同于英国的两党制。

1、英国的两党制

(1)两党制源于英国,17世纪70年代,英国国会就存在托利党和辉格党,20世纪初叶以前,英国的两党制是指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制度。20世纪20年代(1922),因自由党分离,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地位。1924年后,英国形成了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局面。①保守党的前身是1679年形成的托利党,当时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后来逐步演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大地主、贵族利益的保守主义政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并入保守党,统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②自由党的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辉格党。1839年改为自由党。该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经济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政治上标榜自由主义政治,该党长期与保守党轮流执政。1922年10月,该党领袖在辞职后,逐渐丧失了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成为第三党。③工党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2月再伦敦成立(第二国际的成员)。1906年—1914年,该党在议会中依附自由党反对保守党。一战爆发后,工党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并投入了自由党联合政府。20世纪初,工党力量不断壮大,逐渐取代自由党二成为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政党。

(2)英国的两党制,是议会制下的两党制,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其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由首相推举上、下议院本党议员为各部大臣,组成一党内阁,而在下院选举中获得次多席位的政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该党在野期间,按照内阁的形式,组织一套准备上台的内阁班子,成为影子内阁。各部大臣在议会辩论时,各就有关方面代表本党发言。(3)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A、英国上议院议员由贵族世袭或国王任命,下议院议员选举产生。在议会选举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合,内阁成员都参加议会,这样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反对党虽然不参加,但影响很大,负有监督政府的责任。B、英国的政党组织性、纪律性比美国强很多,党内对该党议员的投票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在每次重要投票中,所有议员都要按照党的决定投票。C、英国政党组织政府的模式为责任政党政府,表现为执政党集体控制权力,并且对该党执政期间的一切公共政策及其后果承担责任。

2、美国的两党制

(1)美国长期有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民主党前生是1792年杰佛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民主共和党又称反联邦党,建立之处代表南方种植园主、西部农业企业家和北部中等中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初,民主共和党分裂,以杰佛逊为首的一派于1828年建立了民主党,标志是驴。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是在废除奴隶制运动兴起的条件下,由辉格党人北部民主党人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而成的。建立初期代表北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总统,共和党第一次执政。

(2)与英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政党的特点如下: A、重现实而非主义(英国注重理论)

B、党的地位组织强于中央组织,中央组织为竞选而设,选举一过,一切工作变得平常。

C、党的各级组织没有指挥系统,党的各级委员会的权力并非自上而下的。D、缺乏固定的全国领袖,英国的保守党领袖有党的干部推选,工党领袖由党员选举产生,领袖已经产生长期居于领导地位,而美国政党领袖是该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人。(不一定是党员,或许只为拉拢影响力大的人)

E、美国没有反对党观念。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取得议会多数席位就成为执政党,此多数就是反对党(法定的)。美国是总统制国家,通常称入住白宫的政党为执政党,没有入住白宫的为在野党,而在野党未必就是少数党,所以说反对政府的有时是多数党,有时是少数党,即反对党没有确定的观念。F、在美国大党中庸,小党偏激

(3)美国两党制也有区别于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A、美国两大政党之间政治分野不是很明显,在选举中党员跨党投票是常有的事。B、美国两党制是一种独特的两党制,不仅总统和国会并不总在一党之手,即使是在总统的党同时又是国会的多数党,也并不能一定保证总统和国会一致。尽管总统的是执政党的领袖,但他不能对国会众本党组织下命令。这一点和英国有很大不同。

上一篇:护理表扬信范本推荐下一篇:我获得了成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