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
1.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一
看到新闻发布了幼儿园的招生简章,抓紧为儿子准备需要的材料。今天去照相,回遇儿子喜欢的挖土机施工,就在颐和公园看。看着孩子笑颜如花,我一高兴就了个朋友圈。朋友看到,说我重视孩子的教育。由此我想起这个题目,觉得每对父母都应该如此。
记得有这样的说法:无论在事业上你是如何成功,如果在教育孩子失败了,那就是一生最大的失败。我深以为然,也毫不怀疑。
给孩子金山银山,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若是培养了一个败家子,说不定一生辛苦的基业,他几天甚至一刻钟豪赌,就化为乌有。
人生的幸福,在于一个人生活的心静。晚年的幸福,无非就是每天没有烦事缭绕。看着儿女幸福生活,不为生活疲于奔命,不每天愁事烦恼。老的时候,有自己的孩子时不时来看看,还能给自己带些喜欢的东西表表孝心。自己也能在孩子来时,伸手给他们相帮。
请问在老年时,自己孩子天天来向你诉苦,你开心吗?每天给你伸手要钱,你如意吗?若是蹲了监狱,你又有何心情呢?若是自己生病住院了,孩子没有钱为你治病,因为生活不得不留你孤独在院,这时候你幸福吗?还感觉自己的事业成功,是值得自己炫耀的吗?我想这个时候,你看到库金会的儿子们不仅守护,还能源源不断获得金钱收入,而后悔当时嘲笑他放弃工作,也要关注孩子们教育,就再不会认为他每天陪儿子上学一路,是傻子的作风,不是疯了而是明智的聪明人;你看到蔡笑晚的孩子们如何的事业成功,老蔡如何潇洒度过晚年,你就不再笑他认为“我的职业是父亲”多么愚蠢,而是智人之语。
中国的古话总响在我的耳边:富不三代,穷不过三代。中国人逃不过的怪圈,为啥不能破这个周期律。原因就是父母们不能传承耕读家风,若是一代一代父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就能打破这个历史魔咒。中国的梁启超,九个子女皆才俊;曾国藩的家族,至今仍是兴旺发达,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传承了耕读家风,一代一代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一代只能比一代过得幸福美满,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更有国家法律规定父母要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尽养护职责。重视孩子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愿每位父母,都要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不要错过了花期,后悔一生。
公众号:志在文武助孩成长
2.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二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一年的教学工作实践里,我深感家庭教育中父母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父母威信的含义
威信,在字典里的解释为: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在《儿童教育讲座》中,马卡连柯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希望,可以说,这种力量和希望在天真儿童眼里也是明白的。”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是否有威信,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建立父母威信的方法
在家庭中父母要树立威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1. 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父母的品德、操行、模范行动是建立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马卡连柯指出:“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在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迎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威信的建立都意义巨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于律己、谨言慎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2. 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 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马卡连柯所说的这种父母威信作用,不是简单的专制的威信,强迫孩子接受权威的观点和原则,而是一种民主、互动的良好关系,是一种和谐、安定的氛围。父母对孩子真诚的爱与沟通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真诚的、无压迫的爱决定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唤起孩子与之相应的回应,自觉、快乐地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并进一步在实践中付诸实施。久而久之,基于这种平等的良好氛围建立的正确的威信在孩子的心中就慢慢地建立了起来,也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3. 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父母的“权威应当不是由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是父母自身决定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同时也是建立父母威信的关键。父母的文化素质是指父母双方通过学习和实际所掌握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数量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平。父母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时间运用能力越强,其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就更趋于开放自主。这种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需要,以一种更民主透明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一些偏差思想和错误行为,及时合理地沟通,选择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对孩子的说服力也更强。相反,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走入误区。
4. 父母之间多多交流,吸取经验。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会有父亲一种政策,母亲一种政策,互不相让的情况出现,这是教育中的大忌。长此以往,不但无法建立父母的威信,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就注定是失败的。父母双方要先及时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意见要达到一致。父母都有威信才能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也会更强。同时,同辈父母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家庭和家庭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联系沟通,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更成功。
三、建立父母威信的社会意义
马卡连柯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受其制约。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信关系到子女教育的成效,而父母教育子女的成效,不但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余云珠.马卡连柯父母威信理论的构成及启示[J].教育评论, 2006, (5) .
[3]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 (第一卷) [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9.
3.教育孩子,父母语气有讲究 篇三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如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羽毛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如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说:“那你就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会比较乐于接受。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拿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对他说:“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4.假期孩子教育心得:做智慧型父母 篇四
你见不得孩子偷懒,看不惯孩子睡懒觉。
你见不得孩子学习不上心,看不惯孩子守着游戏不眨眼。
你见不得孩子邋遢,看不惯孩子做事丢三落四……
哎,这是普通父母最大的特点。
要像看别人家的孩子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家里来了新人,他的一切都是闪光点。
你得小心翼翼地待他,否则会让他有寄人篱下之感。
他的一些缺点是可以容忍的,一个月后他就会离开。
你看他长那么高,他的父母真了不起。
肯定在营养上有与众不同的方案。
你看他还能自己找时间学习,他的老师教得真好。
平时的培养肯定花了大力气。
你看他的运动天赋那么高,他的父母也一定爱运动。
这点也值得我们借鉴。
你看她还会打扮,她的老师中肯定也有会打扮的,
她这是在模仿。
或者是她的父母,气质肯定也不会差。
每天孩子和父母相互打分。
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你对孩子的认可度越高,孩子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孩子对父母的认可度越高,父母就会做事更开心。
不要一味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
重复多了,缺点就会固化。
你想,别人家的孩子来做客。
你是否要做些好吃的来款待,
你是否有些看在眼里的缺点只能点到为止,
你是否在说话的语气上要注意收敛,
否则伤了孩子,就是做主人的不贤。
假期的父母,多些智慧,你的假期才会快乐。
否则就是相互伤害,于事无补。
假期是快乐的,让孩子和父母都在快乐中各自向前。
作者:关二哥
5.关于父母爱孩子的名言 篇五
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4)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5)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6)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7)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8)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9)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0)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11)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12)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3)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4)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15)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6)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7)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18)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19)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6.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六
坚决不做教书匠的管建刚老师说: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上天给每个人一份才能,有些人看似没有才能,只是因为那份才能隐藏得深,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教师,无疑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潜力才能的开发者。无数失败的教育案例向我们表明,对后进生,越是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教育效果越是令人失望,这就是所谓的“破罐子破摔”效应。对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尊重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得自信和尊重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回做人的尊重,基于这样的教育,是学生喜欢的、向往的教育。[2]衷心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们,尊重他们。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
有一个普通的父亲叫周弘,他用了的生命探索出了一套赏识教育的方法,他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在他赏识理念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留美博士,这个被誉为“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说他要“让赏识理念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和团队。赏识理念能促进每个人的自身和谐,夫妻间的婚姻和谐,家庭中的亲子和谐,企业中的团队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个体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应该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贴近孩子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爱好、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充满自信,让他们自我满意,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满足感。赏识与激励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认为自己能行,他们将在激励与赏识中获得自由与不竭的动力。
作者:思荣
7.父母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 篇七
这些年,我们过于推崇“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对于教育,更是无比关注细枝末节,仿佛某一个细节做不好,某一个成长的关键期错过了,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并且将永无弥补。
做教师多年,我遇到过很多家长非常困惑于各种教育细节,甚至到了日夜烦恼的程度:比如幼儿什么时候开始分床睡啊,上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写字太慢啊,孩子总是写字做题马虎啊,当然还有孩子什么时候就不应该叫小名,而要称呼学名……如此种种,他们费心费力地请教专家,千方百计寻找解决的办法,比如强行分床空恐吓孩子,比如专门花钱请老师教写字,比如天天坐在孩子旁边严格督促改正,经常大量做重复性练习,等等。
每个孩子的性格、心理发展水平、成长环境、身体发育能力都不同,我们的教育其实没必要纠缠到底是5岁分床好还是6岁分床好,只要不是太大都没什么关系;刚开始写不好字跟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还不够有关,写字做题马虎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走过那个阶段自然就会解决。家长的强力干预,极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至于父母对孩子叫大名还是小名,不过是一个称呼的问题,根本用不着上升到那么高的理论层面。
教育当然要关注细节,细节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但也不能刻意纠缠细节,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完善细节上,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健康身心等必要的远视角和大格局。教育是漫长的过程,中间辗转曲折、复杂多变,不是一件事、一个行为习惯、一次考试成败就能决定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细节,更要把目光放长远。因为,对于教育、对于人生来说,视野恢宏的大格局远比细节发挥出的作用更多、更大。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12-12
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01-05
父母教育孩子爱与严格双管齐下12-18
关于感恩父母诗歌09-29
关于感恩父母的小品08-20
关于父母之爱的名言11-09
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11-17
关于写父母的作文01-11
关于父母爱的名言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