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2024-07-08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精选15篇)

1.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一

一、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定期开展幼儿眼、耳、口腔保健。发现视力异常、听力异常、龋齿等问题进行登记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到医院进行诊断及矫治。

三、对患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对中重度贫血和营养不良幼儿进行专案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进行治疗和复诊。

四、对患先心病、哮喘、癫痫等疾病儿童,及对有药物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的儿童进行登记,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工作。

五、重视幼儿心理行为保健,开展幼儿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疗。

2.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常见故障,配电架空线路,分析与预防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深入贯彻, 提高10k V及以下配电架空线路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的配网电力供求问题日渐突出。为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将事故隐患及线路缺陷清除在萌芽阶段, 作为运行人员就应该掌握线路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或消除。笔者作为工作在供电岗位多年的配电专业运行人员, 将2007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对10k V及以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处理与分析展述如下:

1 吉林市丰满供电分公司10k V及以下配电网现状。

丰满供电分公司辖区内有9座66KV变电所、45条10k V线路, 56台断路器、17台环网柜、18台电缆分接开关箱构成, 其中公共网络线路44条、专线1条。电缆线路98KM, 架空线路363KM (现已全部实现绝缘化) 。近年来, 由于配网改造、市政建设等原因先后新建、改扩建66KV变电所3座。

2 事故分析。

2.1按故障类型统计:表1中数据反映出3年共发生配电线路障碍异常96次, 63次发生在配电架空线路, 占总次数的65.63%。从中折射出配电架空线路安全运行的薄弱点及日常运行、巡视、维护工作量的繁重。2.2按故障原因统计:表2中数据反映出3年共发生配电线路障碍96次, 外力破坏、自然原因、设备原因90次, 占总次数的93.75%。从中看出配电架空线路供电可靠性低、供电质量不高。表3中数据说明, 在所有的故障原因中, 外力破坏、设备原因和用户影响占76.77%。对于防外力破坏、提高设备的安全健康运行水平、提高对用户设备的管理与指导监督方面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做。2.3故障原因分析:a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员工业务技术水平、运行经验不够, 运行维护经验不足, 巡视检查不到位;或在日常的巡视、维护、监察中, 没及时查出线路缺陷和消除事故隐患, 最终引发线路异常运行, 影响正常供电;b线路分段断路器少、安装地点不合理。虽然配网改造过程中, 增设了相当数量的柱上断路器, 但还有些配电线路分段断路器少、安装地点不科学, 致使故障异常运行发生时, 不能把事故处理缩减到最小停电范围内。还有些断路器、负荷开关, 在异常运行时未处理或短时间内无法处理, 只能将设备短接, 以尽快恢复供电。c由于受到地域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等诸多原因, 对于运行、停用、半停用的设备巡视检查不及时并不到位, 留下事故隐患。d车辆刮撞, 市政工程、开挖路面挖断电缆、建筑工地等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巡视不力, 宣传指导监督不利, 造成这些类故障呈上升趋势。e与农网趸售点或农电T接线路的影响。f设备质量不过关。2.4季节性故障:春季风大, 大风易将杂物刮起, 搭到10k V线路上, 引起线路事故掉闸;易将靠近线路的一些设立在建筑物顶基础焊接不牢固的牌扁、烟囱、有线电视装置等设施刮倒, 压断或倒压在线路上, 造成10k V变电所开关过流保护动作, 引发配电线路事故。雷雨季节, 雷电较多, 线路易受雷击, 造成绝缘闪络、导线或金具被烧。由于雷害而引起配电线路故障。冬季冰雪多, 导线弛度会增大 (尤其是档距较大的线路) , 当覆冰脱落可能会引起导线跳跃, 引起线路故障。冬季采暖期, 会引起负荷量大幅增加, 易引起电流量增大、设备及接头过热、烧损等故障。

3 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3.1配电设备问题: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异常运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又包括产品质量、施工验收、维护运行等环节。所以要严把产品质量关, 购回的产品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做好相关的实验待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加强施工后的验收工作, 确保验收质量。2009年2月13日03:34分~03:39分公园乙线开关跳闸, B相接地消除重合良好, 事故原因为公园乙线火炬分12号B相过引立瓶由于质量原因绝缘降低, 击穿粉碎, 产生弧光后于A相过引线间短路, 造成线路跳闸, B相过引线严重烧伤, A相过引线有闪落痕迹, 后进行临检, 更换立瓶2支, 引流线1条。2009年仅因设备原因异常运行就发生了4次。3.2外力破坏问题:由于城市建设的大面积开发, 电缆被挖断事故、车辆撞断电杆、超高车挂断导线等事故, 造成供电系统停电、设备受损、社会负面影响等诸多危害。在城市建设、市政建设、楼市开发等施工中, 越来越多地发生施工单位未与相关供电联系就施工, 在挖到电缆上覆盖的红砖后, 依然下挖, 致使电缆刨断。有些施工单位, 责任心不强, 对于防护措施应付了事, 供电企业的巡视人员检查指导不利、个别施工人员随意乱抛建筑垃圾杂物, 搭在导线上, 造成10k V架空线路短路或接地。2009年4月28日15时01分~18时12分, 通江乙线3234过流I段保护动作, 开关跳闸, 重合不良, 故障点为通江乙线1号杆负荷侧电缆被挖掘机挖断。每年这样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异常运行都在当年故障总量的30%左右。机动车辆刮撞电杆及用电设备的问题。2009年4月23日, 恒山线33号杆 (15米) 拉线被车撞, 导致电杆从中间焊口处断开后倾斜, 经对焊口处重新焊接, 并用角铁加固, 现在依然坚持运行。近几年来, 机动车辆刮撞电杆及用电设备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电杆被撞后, 导致断杆、相间短路、断线等事故发生。机动车车辆人员损伤。建议路边的电杆及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电杆下部刷上红白相间的荧光粉条或反光漆牌, 以便提醒机动车司机注意。还应与交管部门联系, 在道路旁安置交通提示牌, 提醒司机注意。同时电力部门还要探讨对电杆加设保护桩及迁移多发地区电杆的可能性。由于树木的生长, 茂密的树枝与架空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 遭遇雷雨风电雪时, 极易造成树、线之间的故障。建议在线路下方栽种安全距离够的观赏树种, 应与园林部门及时联系砍树, 加强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09年9月14日11:32, 恒山线开关跳闸, 巡线发现恒山线19号变台一次跌落式开关上接点落树枝, 三相短路, 导致恒山线跳闸, 一次跌落式开关上接点烧损, 后经处理14:52恢复送电。3.3其它用户影响问题:由于受到地域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有些企业单位部门设备老化、陈旧, 停产半停产等诸多原因, 对于运行、停用、半停用的设备巡视维护检查管理不按周期、不及时、不到位, 绝缘状况差, 容易发生故障, 留下事故隐患。纵观近几年的事故情况分析, 用户影响也是占故障比重很大的。

4 相关建议。

3.卵巢早衰常见原因与预防 篇三

卵巢早衰的概念

妇女卵巢功能45-50岁时开始衰退,如果在40岁以前出现衰退迹象,医学上称之为卵巢功能早衰。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常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使患者未老先衰,给其身心健康和夫妻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卵巢早衰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患卵巢早衰的女性人数呈上升趋势,不少患者都是30~40岁左右的女性。对此专家分析,引起现代女性卵巢早衰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压力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会使女性提早出现隐性更年期的症状。据一项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30岁的白领中,有27%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现象。他们自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有时还会厌烦工作,莫名其妙的生病,严重影响自己及家人生活与工作。在妇科门诊,这种受到更年期过早侵袭的女性已占到门诊量的20%左右。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造成这些女性卵巢早衰、过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

不良习惯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吃两到三次鱼、虾的妇女,绝经年龄较晚;常年喝牛奶的妇女,量较多、时间越长,绝经越晚;从不锻炼身体的妇女,绝经年龄早;受到被动吸烟侵害越多、时间越长,绝经越早。减肥过度的女人也容易卵巢早衰,因为相当部分的雌激素保存在脂肪组织中。过度减肥、营养不良者,卵巢早衰的危险性较大。

免疫疾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妇女,体内免疫机制的存在问题,如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等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往往会错误地将卵巢组织内生殖细胞当成外来的异物而予以杀伤、破坏。

病毒感染某些妇女幼年时若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并发卵巢炎,破坏了卵巢功能,使卵巢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出现病毒血症者,性腺若遭受破坏,进入青春期后同样也可致始基卵泡很快耗尽。

母亲遗传如果说你的母亲绝经很早,40岁以前就绝经,那么你也有这种可能性。另外,月经初潮年龄越早,绝经发生的也越早。

卵巢疾病40岁以前切除双侧或一侧卵巢,可造成卵巢等组织功能减退导致卵巢早衰。过去认为切除一侧卵巢后,对侧卵巢可维持正常的分泌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一侧卵巢切除后,卵巢分泌功能急速下降,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症状出现的机会增加。

环境污染因卵巢是很敏感的组织,所以很容易受到“污染”,比如常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卵巢功能就衰退得比较早。

人工流产人工流产不仅伤害了子宫,也会严重危害卵巢的健康。

卵巢早衰的预防

科学生活避免卵巢早衰,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倡产后母乳喂养,尽量延长哺乳的时间。妇女要坚持喝牛奶,多吃鱼、虾等食物,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特别要注意在公共场所、家庭戒烟,减少被动吸烟;不宜喝酒,更不可酗酒,要注意调整休息和睡眠,不宜熬夜,更不可经常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节情绪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脉搏、血压、新陈代谢等各项指标都处于平稳协调状态,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旺盛,抗病能力增强。相反,不良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甚至癌症的发生。所以女性要善于调节情绪,正确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有不良情绪时要学会用聊天、旅游等其他方式宣泄出来。

保证睡眠睡眠对预防卵巢早衰同样很重要,良好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必需。晚上应该在10-11时上床,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午夜12时至次日凌晨3时,这时人体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已进入最低潮,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能进入深睡状态。起床时间则应该以早晨5-6时为宜。

4.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四

勉县新铺镇初级中学 杨天晖

学习了《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病的预防与保健》,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学习了《科学用嗓》这一节。

教师生涯11年了,我也无可例外的患上了教师行业比较普遍的职业病--慢性咽炎。平时,嗓子基本是干干的,抱着开水杯在手也很不舒服,讲起话来,声音有些沙哑的,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失声的状况,尤其是早上刷牙的时候,牙刷进口前,老是咳嗽和干呕出现,很难受,要是能回到以前的“金嗓子”时代多好啊。

在这次学习中,我学到了解决办法。听了专家的培训讲座,我豁然开朗,原来慢性咽炎这种教师职业病其实是教师用嗓不当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教师嗓子普遍不好,除了课时量多用嗓过多对声带造成损伤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护嗓知识,不懂得科学爱护自己的嗓子,经常是讲话过多,时间过长,声音过大,这极易造成声带损伤。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也了解了自己嗓子变坏的原因后,结合专家传授的护嗓知识,也学会了保护嗓子。

在自己的课堂上,就怕自己声音轻了,坐在后面的孩子会听不到,所以我上课的声音很响亮。由于没有经过声音训练,我那刚参加工作时的“金喇叭”声音现在是沙哑的“破喇叭”,可见对声带的损伤程度很严重。所以,我一定要正确运用嗓音。这样发出的声音,既响亮又有一定的厚度。学生听上去会更舒服,也给自己的嗓子减轻负担,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语言的种类有很多不仅指声音,还包括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可以运用声音语言外,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有时候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专家向我们展示了声带的图像,我们也都了解到了声带是极其薄的两片,它的负荷能力不大,如果发音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在疲劳的基础上强制使用,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喉咙充血、病变,甚至引发声带小结。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用声时间和声音高低强弱,尽可能地运用手势、眼神等非声音语言信号的帮助,让嗓子得以见缝插针地休息休息,以减轻嗓子的负担。

好嗓音离不开一个好的身体。因此,合理地安排饮食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平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给自己安排充足适量的睡眠时间。嗓子休息充分了,自然就更加健康。平时,我们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预防咽喉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

注意调节心理。平时多保持乐观情绪,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嗓音的好坏,与教师的心态关系十分密切。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嗓子的好坏。如果经常以“吼”的方式训斥学生,这样的心理肯定是不太健康的,不仅有损自行形象,影响师生的感情,健康的嗓子也将受损。因此,我们务必要有乐观的心态,带着微笑说法,对嗓子本身就是一种放松。

另外,专家也说了:抽烟也是慢性咽炎的元凶。所以,请抽烟的教师朋友们一定要戒烟。

教学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全身心投入,而前提则是健康的身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例已向我们一线教师敲响警钟,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那么我想,就让我们从嗓子开始,更好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5.夏季常见疾病与预防方法 篇五

丝瓜。用丝瓜汁与等量的蜂蜜调匀抹脸,用清水洗去,有嫩肤去皱之功效。

木瓜。常食木瓜可以瘦身减肥。

黄瓜。黄瓜含有维生素B1、B2和E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对干燥、多皱的皮肤有益。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助于减肥。

6.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六

1、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7.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问题与预防 篇七

1 煤矿井下测量中常见的问题

(1) 下井前不认真检查所需携带的工具和资料等。测量人员往往到了工作地点开始工作时才发现没有带齐工具或者给线所需要的数据没有抄好。比如忘记带笔、记录本、钢尺、锤球、起始资料、变向方位等所需数据。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 没什么大的原则问题, 但是要再准备齐, 就得上井去取, 这样将耽误大量的时间, 同时也影响了工作的心情。

(2) 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所用导线点是否正确, 由于前视人员、后视人员或仪器站操作人员不细心用错了导线点, 造成测量数据错误。

(3) 由于井下生产任务紧张, 施工单位给的时间不够充足, 造成观测者测量时读错数据。观测者是测量工作的关键, 一定要细心, 但有时由于紧张或其他因素也会出现读数的错误。现在全站仪已普遍用在井下测量工作, 笔者认为在观测者读数据的同时, 记录者也应该仔细的看显示盘上的数据, 做到有核对, 无错误, 并快速的计算出半测回差是否在导线级别的范围之内, 如符合要求, 则继续施测, 如超限, 则需重测。

(4) 习惯或人员缺少导致导线测量不及时。测量工作应步步有检核, 对测量成果进行及时复测。规程规定基本控制每300-500m需设置一组永久导线点, 采区控制每30-100m必须加测导线点, 但有时认为距离远点没有问题或者人员不够应付生产以后再测, 等再测时, 导线误差增大, 迎头方位可能发生很大的偏差。

(5) 由于施工现场不给测量时间或者记录者不太认真, 记录本记录不全。在井下作业, 由于生产任务比较紧张, 施工单位不给测量时间, 有时测量人员容易急躁, 未将测量数据记录完全, 如仪器高、觇标高、测点的左右帮数据等。特别是在施工现场测量最后一站的前视点的高程时, 由于记录者急着算转角进行标定, 往往忘记记录前视点的觇标高, 上井后, 整理资料就无法推算出最后一个测点的高程。

(6) 记录者的素质和习惯导致方位角推算错误。由于是在井下作业, 必须在现场标定施工的中线, 所以记录者要在记录的空隙进行水平角的推算或坐标的计算和测量反算工作, 一旦算错了方位角、标定水平角, 现场的中线标定也一定会出错。上井后, 若不及时检查原始记录本, 计算各项标定数据, 就不能及时发现测量错误和标定数据的错误, 这样会对施工造成更大的损失。有时会造成两巷错交, 误透老巷、造成瓦斯、水的涌出等重大事故。

(7) 仪器、棱镜等是否有问题, 需定期校正。

2 针对井下测量常见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杜绝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的各种失误对井下工程造成影响及严重后果, 确保井下生产顺利进行, 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专业业务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教育, 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时, 一定要认真仔细, 数据做到两人检查、两人计算。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划分清责任管理制度, 井下测量工作前, 测量小组的每个人根据测量分工清点各自应带的东西。检查所带的工具的好坏, 是否缺损, 登记在发放记录本上。同一个测量地点尽量用一个测量记录本, 这样可保证今后使用时能够找到测量的原始记录。测量数据不得随意涂抹、划改, 不得凑数据, 数据记录要真实。

(2) 每次测量时, 都要把测点周围的无用的线绳标记毁掉, 并把没有用的点号及时擦掉, 把使用的点号写清楚, 以防以后用错测点。同时, 每次测量时前视人员应把所用导线点亲自指给仪器观测者。同样仪器观测者把测点指给后视人员, 这样可以避免用错导线点,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加强测量人员的日常业务学习, 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要让测量人员在实践中尽量多练习, 井下测量仪器的整平、对中、读数、瞄准目标以及给线方法, 井下记录、计算、反算以及中腰线标定数据的计算等, 以及给线完成之后如何校对所给线的正确与否。上井后及时计算井下的测量数据, 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4) 严格按规程作业, 及时复测井下各类导线。井下测量给线时应对上站进行检核, 若检验角超限, 应退回至上一站进行重测,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按照规程每30-100m延伸一次导线, 这样, 即使出现错误, 也可以及时发现, 减少失误。

(5) 仪器观测者和记录者要相互提醒, 尤其是记录者, 在记录数据的时候要及时算出水平角和竖直角是否超限, 如果超过限差范围之内, 则要求观测者重新施测, 直到数据满足要求为止, 在离开现场时, 应检查各种记录是否齐全, 不要急着离开工作现场而升井, 以免导致记录不全, 给升井后的内业计算工作造成麻烦。

(6) 在进行最后的标定时, 仪器观测者和记录者要互换工作, 仪器观测者应重新严格地对测量资料进行检查, 确保无误可进行标定。同时, 上井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原始资料本、计算坐标, 最好上井后立即完成以上计算, 如发现错误, 要立即下井进行改正, 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结论

实践告诉我们, 要搞好井下测量工作, 杜绝各类测量事故, 减少因测量给生产造成的损失, 要求测量人员既要技术过硬、全面, 而且还要仔细认真, 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更要负起高度的责任心, 认真把好每一关, 对各项资料都要进行检核、对算、修正, 一定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

摘要:针对煤矿井下测量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找出原因, 提出一些做好井下测量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8.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与预防 篇八

[关键词] 早期收缩 早期开裂 麻面 蜂窝 孔洞 外表泛白 起粉

混凝土作为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就混凝土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自收缩是因水泥水化过程造成混凝土内部干燥而引起的,自收缩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大。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其收缩差异主要发生在早期(1小时前),自收缩的增长速度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慢。

早期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养护温湿度。湿度相同时收缩随温度上升而提高,同样温度下,湿度高时,混凝土收缩小。风速、温度、湿度三者对混凝土初期收缩的影响,湿度在成型后1-2小时内影响大,风速从第3小时开始有很大影响,与湿度、风速相比温度的影响随时间变化不大;山砂为原材料的混凝土收缩大于河砂混凝土,并且山砂产地不同,引起收缩也不同,山砂中所含泥越多,混凝土收缩越大。

措施:1、对混凝土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混凝土构件不同对其覆盖草帘子、薄膜、土工布使其紧贴混凝土表面,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2、骨料尽可能进行水洗,以减少骨料中所含的泥量。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凝结时间异常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因塑性收缩和凝结两者速度不协调,更易导致早期开裂。在我国施工经验中,曾发现使用凝结时间快的水泥或掺有促凝剂作用的外加剂常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平裂纹的出现。拌合水中的盐份、腐蚀酸可加强早期开裂趋势。气温、湿度、风速及混凝土温度都影响水分蒸发速度,这样水份过快失去,容易导致早期开裂。

措施1、提高水灰比,掺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

2、拌合水尽量采用井水。

3、对混凝土及时进行养护。

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麻面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主要影响因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的地方可能没被振捣,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措施:1、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2、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混凝土蜂窝

混凝土蜂窝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仪器计量出现误差,造成砂浆少碎石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导致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下料时造成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措施:1、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按照试验室出的配合比配料,拌合时间不得小于规范所规定的时间。

2、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要采取溜槽、串筒等辅助措施下料。

3、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得大于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4、浇注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好。

混凝土孔洞

混凝土孔洞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浇注不流畅,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混凝土有的地方漏振;混凝土离析,或漏浆;浇注混凝土时有杂物掉人混凝土中;一次下料过多,导致有的地方振捣不到。

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一定要密实,机械捣时如有困难可采用人工振捣。

2、振捣时一定要振捣全面,严防漏振。

3、控制好混凝土下料,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

4、混凝土中如有杂物要及时处理干净。

混凝土外表泛白

所有的泛白几乎都是不融于水的碳酸钙,也有其它碱类泛白。由于这些盐类多数是可融性的,在雨雪的作用下会流去消失。初次泛白一般比较均匀的出现在表面,背风背光处出现的频率要比向阳迎风面小的多,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经过外界水分重新渗入混凝土产生的泛白为二次泛白,这种泛白与水泥品种、用量、混凝土密实度、吸水率和空隙有关,表面粗糙易积水、内部酥松吸水率大的部位最容易产生多次泛白。

措施:1、在满足施工浇注的前提下,减少施工拌合水量。

2、在有条件时,增加混凝土周围的空气含水率。

3、放慢干燥蒸发速度,在混凝土结构物强度未完全达到干燥前,不应过早停止养护和覆盖,必须移动时也应在逐渐干燥后再移动。

4、施工配合比级配要合理、尤其是粗细骨料适当、振捣及时内部密实,使外部水不宜进入内部,是预防再次泛白的关键。

混凝土表面“起粉”

“起粉”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表层结构松散、强度偏低造成的。虽然较轻者对其抗压强度等级影响不大,但严重者会破坏混凝土路面或楼地面耐磨性、抗渗性、美观性与长期耐久性,对工程质量不利。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大于混凝土内部,表层水化产物之间搭接不致密,空隙率大;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过振或压光不密实,养护不当,施工早期水分散失过快,形成大量的水孔,表层的水泥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

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合理,防止严重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层水灰比过大。

2、砂、石骨料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水泥的凝结时间要适宜。

3、施工过程要防止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严重的离析与泌水;在混凝土接近终凝时,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或压面),使混凝土表层结构更加密实。

9.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九

高店中学

刘敏

课的设计

本课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学设计理念,学生的体质发展不仅要从技能素质上要有提高,也要在保健理论上有提高。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促进学生健康贯彻于本堂课的全过程。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体育运动中有不少运动是对抗激烈的运动,如果稍加不注意,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本课以课程标准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为主线,通过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现象来揭示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遇到此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并学会如何在运动中预防受伤情况的发生,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 2.了解擦伤等开放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3.了解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2、3、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 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的处理

三、课的重难点

课的重点: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运动损伤的预防。课的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一、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 强身健体,但如果运动方法不当则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受伤者不仅无法享受运动的乐趣,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思考: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主观原因: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可能,盲目地或冒失地进行锻炼。在练习中对难度较大或不熟练的动作,产生畏惧和害怕心理,动作犹豫,过分紧张造成损伤;或是做节响音,损伤当时可能听到一声清脆的声音;在熟悉的动作时,疏忽大意,也容易发生损伤。

客观原因:不作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练习内容结合的不恰当;准备活动的量过大、时间过长。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疲劳和中暑;而气温过低或潮湿,容易发生冻伤或肌肉僵硬而被拉伤;场地不平,容易引起踝关节扭伤等。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

树立安全运动的观念,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预防能力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呢?

(一)运动前的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

个人:着装合理,根据运动项目正确佩戴护具;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身体状况不佳时及时向教师报告,安排较低强度和运动量的活动或见习;主动学习并掌握有关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环境:检查体育场地是否有坑洼不平、湿滑等安全隐患;检查 体育设施和运动器具是否完好无损、结实可靠;避免在受污染的环境或恶劣天气中运动。夏季炎热环境中运动要防止中暑,冬季 寒冷环境中运动要注意保暖和适时增减衣物。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运动员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防止损伤的出现。例如:当重心不稳而快摔到的一瞬间,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部着地,顺势滚翻,决不可用手直臂撑地,以免发生腕部或前臂骨关节脱位。在进行力量器械练习时,应有懂得保护方法的人和教练进行保护。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1、运动开始前要热身,结束后要放松:运动中负荷要适宜,量力而行,避免运动过度。

2、遵循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帮助,完成动作坚决果断。

3、精力集中,切忌精力集中,切记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

4、遵循体育课堂常规和体育比赛带规则,杜绝嬉笑打闹,严禁粗野动作和故意伤害

二、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

(一)擦伤

擦伤是一种常见的轻微运动损伤,是由于皮肤组织受到急剧摩擦而导致,表现为表皮组织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洗净创面,伤口周围用酒精或双氧水消毒,用碘伏等涂抹 伤口,也可用创可贴保护伤口。伤口创面大、污染严重时要注射破伤风或抗病毒血清。

(二)关节扭伤

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如果发生超出正常范围的活动就会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膝关节和踝关节处。受伤后扭伤部位会出现肿胀、疼痛的症状,伤后几天会出现青紫色的瘀血斑,之后疼痛逐渐减轻。

处理方法: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对扭伤部位进行冷敷,将患处适当抬高。对于扭伤严重者应包扎补丁,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三)、肌肉拉伤 常见的几种拉伤:

机理:1 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2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拉伤后重新锻炼

(四)肌肉痉挛

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原因:1 大量的排汗。肌肉快速连续收缩。寒冷的刺激。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拉伤后重新锻炼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终止运动:受伤后应尽快停止运动,以最舒适的姿势进行休息。

冷疗:受伤后立刻对伤处进行冷敷,或采用局部喷射冷冻剂,以及冷水冲淋等办法,是局部血管收缩,以减轻伤情。伤情严重者,在伤后24-48小时内,每2小时进行一次冷敷,每次10分钟。然后方可转为热敷。

加压包扎:利用绷带等对扭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患处的出血和肿胀。但也不可包扎过紧,以免阻断血流

抬高患处:在损伤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尽量使受伤部位高于心脏,以减少和消除肿胀

(五)踝关节扭伤 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原因: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处理: 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内冷敷,24-36小时候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六)骨折

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成为骨折,一般是由于剧烈冲撞、摔倒等猛烈动作造成的。骨折属于比较严重的损伤,发生后伤处会有压痛、肿胀、皮下淤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

应急处理方法:开放性骨折后要立即止血,防止伤者休克。开放性骨折应尽快经骨折端进行固定,使伤处不再活动,以减轻疼痛并避免进行进一步损伤。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固定后及时送医院。

10.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十

第28课时

备课人:姚龙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

2、利用已有经验,结合具体操作,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办法

3、在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安全运动观念再思考,逐步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方法

2、难点: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一,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刘翔受伤、科比受伤、C罗受伤、自行车爱好者受伤 第二,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组图片进一步说明,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呢?在运动损伤后,我们会不会进行紧急处理呢?)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结合导学案,快速阅读课本,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巡查

三、合作探究,激发潜能 第一,屏幕出示三个问题

第二,目的:通过学习讨论总结,解决问题 第三,学习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第四,具体操作

1、教师出示问题

2、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初步解决问题

3、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进一步明确问题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相应补充)

5、在学生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第五,三个问题参考档案如下

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主观原因:

⑴注意力不集中;⑵运动量过大;⑶准备活动不充分;⑷技术不熟练;⑸身体状况不佳;⑹情绪低落;⑺恐惧心理;⑻没有遵守学校制度;⑼没有遵守运动规则。

客观原因

⑴场地条件不好;⑵恶劣天气;⑶保护帮助不力;⑷运动器械故障;⑸其他原因。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时教案

备课人:姚龙

运动前:⑴着装合理,护具正确;⑵身体不好,要求见习;⑶掌握预防损伤的知识;⑷检查场地,消除隐患;⑸检查体育设施与器械;⑹避免环境带来的危害。

运动中:⑴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适中;⑵遵循动作要领,注重保护与帮助;⑶练习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⑷遵守课堂规则,忌违规行为。

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擦伤:⑴清洁创面;⑵伤口消毒;⑶碘伏涂抹或使用创可贴。关节扭伤:⑴中止运动;⑵冷疗;⑶加压包扎;⑷抬高患处。

骨折:⑴防止伤者休克;⑵出血先要止血;⑶寻找固定材料;⑷进行简易固定。

第六,教师小结:针对第一个问题,简单介绍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原因,主观是可以注意的。我们不能改变客观原因,就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该怎么预防运动损伤呢?看第二个个问题,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不断提高预防能力。当运动损伤发生时,我们要做好紧急处理。针对第三个问题,掌握了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在发生运动损伤时,我们就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处理。

第七,观看视频:前臂骨折的简易固定方法。提示:视频中有几个地方讲解与操作不一致,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

四、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第一,目的:学生掌握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第二,形式:小组内两人或者三人一组,互相练习,准备展示。

第三,具体操作:⑴认识本组医疗器械;⑵按组长安排,两人或三人一组动手模拟处理运动损伤;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指导。

五、技能展示,提高本领

第一,目的:能更加正确、有效地进行运动损伤的处理。第二,形式:三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第三,具体操作:对三种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展示。教师小结:师生对学生的展示做出评价。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展示,借助了老师准备的器械,如果没有准备这些器械呢?请看下面的问题。

六、知识检测,拓展延伸

第一,小组讨论:周末,小明在野外登山时,发生了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明进行紧急处理? 第二,判断正误:

⑴篮球活动,如果在粗糙的水泥地进行,可以佩戴护膝、护踝等; ⑵运动完毕,我经常大量喝水来缓解口渴;

⑶带校牌或者脖子上挂着钥匙上体育课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⑷前滚翻是简单的技巧类运动项目,保护与帮助是多余的;

⑸上学、放学路上,我们三五个同学一边骑车,一边说说笑笑,非常开心; ⑹准备活动虽然很重要,我们班个别同学经常不做,也没受伤; ⑺800米测试完毕,我们都会躺在塑胶篮球场上,舒服啊!

⑻爸爸是游泳高手,每当夏天来临,爸爸总是带我到多个自然水域游泳。

七、各抒己见,总结提升

第一,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认识、技能掌握、情感态度方面来说。

八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时教案

备课人:姚龙

11.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篇十一

麻疹:麻疹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之后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庄重承诺实现消除的传染病。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近距离说话等自由飞沫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症状: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等。两三天后出现口腔粘膜充血、粗糙,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有时在齿龈及唇粘膜上也有发现,医学上称为“麻疹粘膜斑”“柯氏斑”。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耳后、面部,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有糠麸样脱屑。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腹泻和脑炎等。

预防与护理:首先对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要提醒家长的是,每年3-5月份,是麻疹高发季节,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大型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在幼儿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常在学校、幼儿园中暴发。

症状:流行性腮腺炎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因而疫苗的接种也非常必要。

预防与护理: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情况下,患过流感或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因此人可多次患流感。流感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唾液、痰液污染的餐具等物品传播。

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感出现的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而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发热高达39-40℃。伴有寒战、头痛,少数人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症状。持续3-4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症状也随之好转。乏力可持续1-2周。

预防与护理:患流感后多数情况下经简单的对症治疗和休息即可恢复,少数体质差、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可能加重。治疗流行性感冒,早期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可减少病情加重;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在流感流行期,若患者出现高热且全身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流感病毒极易传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节要避免人群聚集,必要时应加以防护;在家里护理病人时应注意适时调节室内空气,保持空气清新;尽可能不带病坚持工作或学习,避免将病毒传给他人。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易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症状:风疹多在冬春季发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和经胎盘传给胎儿,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的潜伏期一般为4~21天。病人、无症状带毒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都是本病的传播源,一般人群均易感,特别是孕妇,如在妊娠早期患风疹,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新生儿可患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预防与护理: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冬春季节,家长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育龄妇女最好接种一剂次含风疹成分疫苗(如麻风腮疫苗),以避免感染该病。值得注意的是,接种含风疹疫苗至少三个月后才能怀孕。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冬春两季多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性很强。患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在幼儿园、小学中易造成暴发。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症状:患者感染水痘后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出现并发症,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嘱患者多喝水,多食用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尽量不要吹风;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孩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

预防与护理:水痘的预防方法主要是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并不是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因此接种此类疫苗需要收费。家长可结合孩子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条件自行选择。

有哪些疫苗可以预防上述疾病?

按照全省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在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在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将能有效预防感染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疾病;儿童在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在3周岁、6周岁分别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将能有效避免感染流脑疾病。

以上疫苗都是免费的,家长可查看一下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看是否都已接种。如果有部分剂次未接种的话,可带上接种证到就近的卫生院或预防接种点接种。

需要说明的是,非本地的流动儿童,也可到所在地的就近卫生院或预防接种点接种,都是免费的。

流感疫苗和水痘疫苗目前是收费的,家长们可以自行选择。当然,疫苗也不是万能的,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够100%预防疾病。最主要是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12.发动机轴承常见失效分析与预防 篇十二

轴承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强化潜力及使用耐久性等均与轴承有密切关系。现代汽车发动机趋于高速、高载荷、增压强化等性能,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用户提出的延长润滑油更换里程等都恶化了轴承的工作环境。

事实证明四个重要工作组间的协作能使发动机轴承具有优良的性能,即:轴承的设计与制造、发动机的装配、发动机的防护性保养、驾驶或操作遵守规范。倘若上述工作组中任意一组操作的不恰当,都会使发动机轴承发生失效或损坏,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发动机性能,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后果及经济损失。

2 轴承失效形式及发生原因

轴承主要失效有合金层损坏及钢背损坏,失效一般有以下原因导致——使用条件、轴承设计、轴承制造、装配不良、相关零部件配合及影响等。较为常见的轴承失效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划伤或划痕、粘着磨损和咬合、疲劳、异物嵌入、烧熔、穴蚀、偏磨等。

2.1 划伤或划痕

表现特征是轴承表面沿圆周方向出现连续或断续的沟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硬的外来颗粒或润滑油中半悬浮的硬质颗粒被油泵送入润滑系统,然后旋转的曲轴带动颗粒转动或是曲轴的压力压这些颗粒从而划伤或割伤轴承表面。也有的是轴颈表面有毛刺,装配时未及时处理从而划伤轴承。

2.2 粘着磨损和咬合

表现特征是在轴承合金层的某些地方材料剥落后又在其它地方重新沉积的失效现象。发生原因是由于旋转的曲轴刮划作用导致。一般是由于缺少润滑油、轴承间隙偏小、润滑油稀释或供油中断等,曲轴高速旋转使得轴颈与轴承两个金属面间直接摩擦过热产生的失效。

2.3 疲劳

轴承疲劳是由于交变负荷及其作用周次超过材料本身所能承受的极限而发生的损坏现象。轴承疲劳一般的表现是剥落。轴承工作表面先出现微裂纹,进而向纵向和横向扩展,当裂纹互相连通时,轴瓦表面合金层剥落,形成不规则的剥落凹坑。轴承疲劳与其承受的载荷、温度、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2.4 异物嵌入

指外部异物全部或部分进入轴承合金层内,异物一般为颗粒状或片状。异物嵌入主要原因是发动机装配时零件清洗不干净、润滑油不清洁等使得杂志混入润滑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杂志随着曲轴运转被压入合金层,从而嵌藏在轴承内表面。

2.5 烧熔

轴承表面合金层整体烧熔,脱落并外溢,最终可导致抱轴。主要原因是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下降,轴承长时间润滑不良或缺油,在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作用下,合金层破坏,轴承烧熔。

2.6 穴蚀

表现特征是在非承载轴承表面(上主轴承、下连杆轴承)出现小孔,经过长时间机油冲蚀形成小区并出现凹坑。产生原因是润滑油中形成大量气泡,该气泡被挤压破裂产生的爆破力冲击轴承内表面从而形成凹坑。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承受的载荷发生波动或是润滑油中含的水分过多。

2.7 偏磨

轴承单侧或双侧边缘承载,发生原因是曲轴轴颈倾斜造成边缘载荷,使得轴承局部磨损。或是轴颈锥度及圆角半径过大等引起的磨损不均匀。

3 轴承失效的早期判定

试验过程中对发动机曲轴箱各部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轴承的一些早期失效,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后期发生更严重的问题。常用的判定方法如下。

3.1 外观检查

查看曲轴箱滤网上有无金属碎屑或异物,轴承可见部位有无异常、变色,曲柄臂与轴承盖间有无异物附着等。

3.2 感官觉察

闻曲轴箱内有无金属高温或机油过烧的异味。正常情况下箱内仅有机油蒸发的气味,且冲出来的气体速度缓慢。如果有被烘烤的感觉,则轴承一定发生了故障,应及时处理。

3.3 仪器检测

打开曲轴箱盖后,用红外线温度仪测量轴承可见部位的温度,如温度高于100℃,则轴承已经发生故障。

4 预防措施

对上述常见的轴承失效形式,提出以下四点预防改善措施。

4.1 设计、制造

1)轴承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材料,材料许用比压满足轴承使用需求;

2)适当调整轴承与轴径、孔径的配合间隙,改善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副运转条件;

3)改进曲轴、轴承的结构设计,保证合理的轴承半圆周长公差与过盈量;

4)改进工艺,严格控制加工质量。提高轴承、轴颈、瓦座及相关零件的制作精度,避免毛刺产生。

4.2 装配

1)发动机装配前,应将与轴承有关的零件如曲轴、连杆及缸体等进行清洗,特别是缸体主油道孔、曲轴油孔等。严禁使用化纤织物或棉纺织品等擦拭轴承内表面,因为这些物品产生的微小毛线极易粘附在轴瓦表面,影响装机清洁度;

2)装配前检查油道、机油滤清器等是否堵塞,检查机油泵、限压阀等是否工作正常;

3)选择合适的扳手,正确进行轴承预紧,使轴承上的负荷均匀的分散在瓦座上,提高装配精度。

4.3 保养

1)使用规定的优质润滑油,定期进行更换;

2)经常保持曲轴箱通风,防止润滑油被外来颗粒污染。机油滤清器应定期更换,避免润滑油过渡脏污。去除机油中的水分和气泡,使用黏度合适的机油;

3)机油不足时及时补充,确保机油压力与供油量充足

4.4 合理的驾驶、操作

1)改善发动机使用工况,尽量减少停车与起动次数,避免发动机长时间超速超负荷运转,降低轴承的工作温度;

2)在机油压力不足时,不强迫起动发动机;

3)日常加强检查,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尽量减少发动机轴承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杨连生.内燃机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

[2]朱仙鼎.中国内燃机工程师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李柱国.内燃机滑动轴承[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树生,万德玉.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故障诊断与排除[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5]冯春晃.内工程机械内燃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13.小学生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 篇十三

主讲人:

一、预防近视知识

近视眼就好像是学生的职业病。据统计,小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在25%到30%,初中生为40%到50%,高中生的患病率则在60%以上。一旦近视,对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所以,爱护双眼,正确用眼才是预防近视的良方。

1、用眼不可过劳。

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3、照明亮度要适中。

4、充足的营养。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5、睡眠充足。

6、巧看电视。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可以帮助您保护双眼。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最好。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看电视。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看电视半小时最好适当休息几分钟。

7、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出现下降趋势,就要开始寻找下降的原因,也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点眼药等。如果视力已下降至1.0或以下时,需到眼科散瞳验光。散瞳后如视力有提高,屈光检查属正视或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此时注意爱眼护眼,视力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视力下降都是真性近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验光并配戴眼镜。

二、预防龋齿知识

学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莫过于龋齿,也就是虫牙。其实,虫牙里面并没有虫子,而是因为咀嚼食物后没有及时刷牙漱口,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进而慢慢形成空洞,也就是龋齿。据统计,我国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率为80%至90%,恒牙患病率为40%。

预防龋齿的方法主要有三点:

1、使用含氟牙膏。**地区生活用水中含氟量较低,所以选择含氟牙膏是个不错的补充。这种牙膏可以使牙齿更加坚固、抗酸,可以抑制细菌,还能增加牙齿再矿化能力。

2、窝沟封闭方法。这是防止龋齿的最佳方法。每个人的后牙(磨牙)咬合面上总有一些深浅不一的沟,那就是窝沟。窝沟封闭是在这些容易生长龋齿的地方提前填满高分子树脂,隔绝外来的致龋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内进行窝沟封闭效果最好。

3、早期填充。发现了浅龋后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充填治疗。

另一个影响学生口腔健康的问题是牙齿的错位畸形。这主要与遗传、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最佳的牙齿矫正年龄是在12到14岁。因为这时乳牙已经替换成了恒牙。

三、预防贫血知识

由于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儿童缺铁性贫血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约有30%的儿童患有贫血,主要是轻度贫血。

缺铁可以使机体很多含铁酶和铁的依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多种代谢过程,从而损害神经、消化、肌肉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儿童智能的发育,致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缺铁性贫血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青春期时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加速,女生月经来潮,所以11至13岁是缺铁性贫血发病的一个小高潮。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夜眠不安、磨牙、夜惊等。少数儿童有轻微腹痛。蛔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行为,如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即使感染了蛔虫,也可选用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驱虫药,如阿苯哒唑、甲苯哒唑(甲苯咪唑)和复方甲苯哒唑(复方甲苯咪唑)等药物。

预防沙眼知识讲座

沙眼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沙眼只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实际上沙眼是病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据统计,全国有1.2亿沙眼患者,中小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已达21.2%。沙眼是致盲的重要原因,所以预防尤为重要。

沙眼的预防有以下几点:1,沙眼俗称脏手病,若是手已接触过病原,再用手揉眼,病原就会在结膜滋生繁衍。所以千万不要养成用手揉眼的恶习,如果实在感到眼痒,可用干净的纸巾或手绢擦拭。2,勤洗手。抹上肥皂后应该洗一会儿,还要注意手指缝、指甲缝的清洁。3,若家中有人得了沙眼,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在家中可使用0.5%的利福平或四环素眼膏,每人一支,坚持3到6个月的治疗。尽可能用流动水洗漱。毛巾和脸盆最好单放,而且要经常煮沸消毒,并在阳光下晒干。

预防蛔虫知识讲座

蛔虫病是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感染主要是由吃进感染性虫卵而引起的。生活中,用于接触虫卵污染的地面或泥土,以致虫卵附着于手上或指甲缝里,经口进入人体。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把手放在口里等不卫生习惯,是导致蛔虫的主要原因。

蛔虫感染大多无明显的症状,通常仅限于轻度消化不良、如食欲不振、瘦弱、易受刺激、夜眠不安、磨牙、夜惊等。少数儿童有轻微腹痛。蛔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行为,如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即使感染了蛔虫,也可选用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驱虫药,如阿苯哒唑、甲苯哒唑(甲苯咪唑)和复方甲苯哒唑(复方甲苯咪唑)等药物。

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

(一)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

同学们都知道,人和猴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直立行走,而猴子只能爬着走。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才能够直立起来。你们知道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全身弯曲运动自由是靠什么吗?主要靠的是脊柱。

人体脊柱不是笔直的,它有4个正常的生理性弯曲。这些弯曲的形成是与人类的直立行走相应,能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并有利于身体平衡。如果脊柱失去正常的生理弯曲或在生理弯曲之外出现脊柱弯曲异常。(脊柱弯曲异常通常表现为含胸、驼背、左右肩高低不一致。)这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体形,还防碍心肺等重要脏器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学们的脊柱生长就像树林和平共处一样。脊柱骨及其韧带具有很大的柔韧性,可塑性,不易骨折,但在外力作用下却很容易变形。同学们在阅读、书写或劳动时如果姿势不正确,斜扭着身子看书、写字,或者是长期单肩背书包和单手提重物,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脊柱生长压力,使脊柱弯曲异常。

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有的同学平时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紧张力比较低,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在不良姿势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脊柱弯曲异常。

(二)怎样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脊柱弯曲异常会给同学们带来较大的危害,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才能预防脊柱弯曲异常发生,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呢?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下面几点:

1.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2.要使用适合自己身高的课桌椅。

3.改变单肩背书包和单手提重物的习惯,注意养成左右两边轮流背书包和提重物的习惯。

4.加强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每一节体操。5.保证合理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以利于促进脊柱正常发育。

如果已形成脊柱弯曲异常,怎么办?你可以在医生或体育老师帮助下做矫正体操,加强背部肌肉的紧张力,纠正身体的不良姿势,使躯干两侧的肌肉得到平衡发展,消除已存在的异常弯曲。

要点:

1.人骨的形状?

人骨按形状分成长骨、短骨和扁骨。长骨长而硬,两端膨大的部分叫做骨骺,中间成管状的叫骨干,髋部可容纳骨髓。大腿骨、手臂骨都是长骨;短骨较小,形如立方体,耐压,它分布在既能灵活运动又要承受压力的部位,如手腕骨;扁骨形状多样,如颅顶板骨、肋骨等。此外,还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骨,如分布在颅底的蝶骨,脊椎中的椎骨。

2.坚硬无比的骨皮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这里有一张成分配方:水50%、脂肪15.75%、有机物(骨胶质等)12.4%、无机物(钙、镁、钠、磷等)21.85%。正是这些物质的构成才保证了骨骼有一定的坚硬度。

3.颈椎病。

伏案工作学习的人易患颈椎病。头颈不要长时间扭向一侧,要注意休息,让颈背部肌肉放松。如整夜将头向一侧歪着,会使颈背部肌肉和颈椎韧带呈扭曲状态。长期如此,到了中年,就会发生颈椎病。所以,睡觉时要从头部枕到颈部,以平卧为主,侧卧要注意翻身,绝对不允许歪着头伏卧。

4.怎样注意阅读卫生?

正确坐姿的要求是:骨骼尽可能多地负担身体的重量,把肌肉负担减低到最小限度。做到这一点,脊柱要正直,不过分前倾、不歪斜、不耸肩、不侧身、不伏在桌面上。另外,大腿要放平,两脚着地。

5.正确的立姿。

14.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十四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 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 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 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 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 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 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急性感染性腹泻 即急性肠炎 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 吃冷食过多 牛奶过敏

(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 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 消化道以外的疾病 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 一日泻数次 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 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 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 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 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 如紧张、不安 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 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 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 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如肝泥、菜泥、豆腐、肉

糜。(3 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 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 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二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缺乏维D 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 引起骨骼发

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1、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2生长过速(3喂养不当(4疾病影响

2、症状(1早期 以烦躁、夜啼、多汗、摇头或枕后秃发等表现为主。(2进入活动期 出现骨骼改变。(3动作发育迟缓(4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 条件反射形成迟缓 语言发展较晚。

3、预防(1安排儿童多在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2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三 肥胖病热能代谢障碍

1、病因(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4精神因素

2、症状 单纯性肥胖(1食欲奇佳 食量超一般小儿甚多 喜淀粉类、油脂类食品(2 体格发育较正常儿童迅速(3体脂聚集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较显著。(4因肥胖而行动不便 不喜活动 怕热 多汗 易疲劳 呼吸浅快。

3、预防 单纯性肥胖(1避免过度饮食。(2鼓励儿童经常参与体力活动 进行体格锻炼

四、常见五官疾病

一 龋齿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牙科疾病 在学前儿童中发病率很高。

1、病因糖类发生反应生成酸 使牙釉质表面脱钙 溶解 形成龋洞。钙化不良、排列不整齐的牙齿 易患龋齿。

2、症状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3、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2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膳食中要有足量的钙、磷等物质 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多增加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4药物防龋。(5定期口腔检查

二 弱视

1、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 可致弱视。(3形觉剥夺。(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①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近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②弱视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低下和缺乏立体视觉。

3、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2.中心注视者: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治疗,提高视力。3.旁中心注视者:后象疗法、红色滤光片或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H A idinge r刷、恢复黄斑中心凹注视。4.同视机训练。

五、常见皮肤病

一 湿疹过敏性皮肤病 可因食物过敏 如牛奶、鱼、虾、蛋等 也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过敏。

护理

1、乳母少吃刺激性食物

2、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小儿洗脸 可用中性硼酸软皂。

3、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

4、给小儿勤剪指甲 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二 痱子、痱毒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三 脓疱疮

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浅表皮肤感染,主要累及儿童。流行于全世界,主要通过人-人直接接触迅速传播。发病高峰在夏秋季,易感因素有高温、潮湿、卫生条件差、特应性体质和皮肤外伤。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期预防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 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原虫、蠕虫 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对抗菌素不敏感。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不同的传染病产生的免疫力程度是不同的。

4、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1潜伏期(2前驱期 头痛、发烧、乏力(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

(二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1传染病患者 2病原携带者 3 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 腮腺炎、流感、麻疹、结核病、百日咳 2饮食传播 菌痢、甲型肝炎、伤寒 3接触传播 狂犬病、破伤风 4虫媒传播 5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三 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1早发现病人幼儿入园前要有体检证明 健全晨检制度 一摸、二问、三看。2早隔离病人 3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1经常性预防措施环境卫生、空气新鲜、包含卫生、个人卫生习惯。消毒 煮沸法、日晒法、药品消毒2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消毒、通风换气

3、保护易感人群(1坚持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 提供合理营养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增强儿童体质。2预防接种 提高抗感染能力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水痘

1、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 6个月至于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3、护理水痘药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4、预防(一严格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二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二、麻疹

1、病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玻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

3、预防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增强人群免疫力

三 流行性感冒

1、病因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气候突变 小儿受凉、受热 空气污浊 过于疲倦 贪食油腻厚味等 都可使抵抗办下降 易患感冒。

2、症状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

3、护理病初及时服中药治疗 可按风寒和风热感冒对症下药。体温38度以上 应退烧。卧床休息 多喝水 饮食有营养 好消化。

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 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五 传染性肝炎

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其特点。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 TV肝炎。上述各种肝炎病毒,都以肝脏为侵袭对象(医学上称为嗜肝性,引起肝脏病

变,有相似的病状。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病症,多由饮食、消化道感染引起,病程较短,多可以自限和痊愈。乙肝和丙肝多为慢性病变,病情缠绵,活动性病变者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传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丙肝为输血和静脉吸毒传播。

六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

七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十五

冲击钻成孔施工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冲击式钻机或卷扬机带动一定重量的冲击钻头, 使钻头提升一定高度后突然自由降落, 利用冲击动能冲挤岩土层, 将桩孔中的土石劈裂、破碎或挤入孔壁中, 用动态泥浆悬浮出渣, 使冲击锤能经常冲击到新的岩土层, 再用泥浆泵正循环将岩渣岩屑排出形成桩孔。然后在施工现场挖个泥浆沉淀池, 采取粘性较好的泥土造浆使泥浆循环孔内, 形成液体对桩周边地层的平衡。同时在孔口埋设直径大于孔径400mm左右, 高1.5~2.0m的护筒用以固定桩位。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 (包括围堰筑岛) →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注水下砼→成桩养护。

二、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的质量事故分析与预防

1、桩身断桩

形成原因: (1)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 泥浆浸入混凝土, 使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2) 因灌注过程中卡管、堵管等引起灌注混凝土过程无法继续而断桩。 (3) 初灌量不足、导管提升或起拔过多, 超出混凝土面;或因机械故障、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 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 (4) 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高, 混凝土被泥浆稀释, 造成桩基混凝土灌注处不凝固。

预防措施: (1) 认真清孔, 及时灌注混凝土, 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 (2) 认真测量和计算, 导管埋深不小于1.5m, 确保导管的密封性, 准确控制导管提升。 (3) 严格控制质量, 注意骨料和砂率、水灰比的配比, 使熟料具备良好的和易性。 (4) 做好检查和准备工作, 确保灌注过程连续、快速, 防止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断裂。 (5) 出现卡管或堵管时, 应果断采取措施, 或重新清孔重新灌注, 或拔出导管, 更换导管后进行二次灌注。

2、桩底沉渣量过大

形成原因: (1) 未进行二次清孔或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 (2) 钢筋笼吊放与孔壁碰撞产生泥土坍落。 (3) 清孔后, 待灌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1) 成孔后将冲头提高孔底10-20cm, 保持慢速空转, 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cm分钟。 (2) 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 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 (3) 钢筋笼吊放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 避免碰撞孔壁。 (4) 控制好初灌注速度和导管的埋深。 (5) 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采用空气升液排渣法或空吸泵反循环法在下完钢筋笼后继续清孔。

3、偏孔:

形成原因: (1) 所用桩锤偏心过大或掉齿。 (2) 冲进过程中遇有探头石或其他障碍物。 (3) 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或土层呈斜状分布, 或孔底土质不均, 岩层强度不一。 (4) 冲桩机架在施工中逐渐倾斜或垫木失衡, 使桩锤中心偏离孔位。

预防措施: (1) 定时检查桩锤中心点。 (2) 开始时采用低锤间断冲击方法, 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 用高锤冲击。 (3) 准确控制松绳长度, 避免打空锤。 (4) 确保冲桩机架平稳。 (5) 向桩孔内回填块石和粘土块至偏孔位置以上至少0.5m, 然后用低锤密冲, 反复校正, 直到将偏孔校正好。

4、桩身缩颈:

形成原因:由于桩周土体在桩体浇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造成。

预防措施: (1) 采用优质泥浆, 降低失水量。 (2) 成孔时加大泥浆泵量, 加快成孔速度。 (3) 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 在冲进或起锤时起到扫孔作用。 (4) 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 以扩大孔径。

5、塌孔:

形成原因: (1) 土层、砂石层或淤泥层的整体性较差, 比重低, 粘度小的泥浆起不到护壁作用。 (2) 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裂隙发育, 泥浆漏失孔壁失去泥浆静压力的作用而坍塌。

预防措施: (1)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分析容易塌孔的位置并抛填小石块和粘土块, 至判断塌孔位置以上1m~2m, 并待其沉积后重新反复冲击造壁。 (2) 提高泥浆的粘度。

6、卡管

形成原因: (1) 初灌时, 隔水栓堵管。 (2) 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 (3) 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 (4) 导管气密性不好。 (5) 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 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等。

预防措施: (1) 时刻监控机械设备, 确保机械运转正常。 (2) 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浇筑过程中, 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及导管, 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 (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4) 使用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的隔水栓, 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

7、钢筋笼上浮

形成原因: (1) 提管时导管连接凸出部位钩挂钢筋笼。 (2) 初灌时, 混凝土流出时冲击力较大, 推动钢筋笼向上浮动。

预防措施: (1) 控制好初灌注速度和导管的深度。 (2) 将钢筋笼焊到钢护简上或用钢管套顶压钢筋。 (3) 采用双螺纹连接导管。 (4) 控制好导管的中心位置。

上一篇:品牌名称策划书下一篇:公务卡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