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2024-09-02

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共14篇)

1.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篇一

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地,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对心理障碍产生或消除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不能溺爱和娇宠孩子,尤其不能以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作为对学习的奖赏,许多不良习惯常由此产生,最后发展为心理障碍。为此,家长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目前正在兴起的家长学校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更为必要。

家长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这一点在我们这个封建时期漫长的国家里特别值得宣传和提倡。不少家长还认为对孩子拥有至高的权力,可以随意打骂,根本不知道要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更谈不上理解。有些封闭、孤独、狭隘、自卑的学生往往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产物。

家长应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的学习目标不可过高,否则,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障碍。

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是关键

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治理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但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还必须通过学生内因产生效果,因此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才是问题的关键。

帮助中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每个升入中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开始好好干一番的潜在愿望,这时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这样就不会松懈,才能尽快适应中学多学科的学习要求,适应儿童到少年的过渡。

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学习上应保持适度的紧张,以集中注意力;在行动上要善于自我激励和反省,通过自我暗示、自我说服,克服盲目冲动,把“独立性”、“成人感”导向自强、自尊、自控的境界。

教育中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听课、自习、复习、作业都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要学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如主动回答提问,及时反映疑问,对不懂的、不适应的、甚至不满意的问题都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反映,以求得老师的了解和帮助,一个主动接近和求助于老师的学生,收益往往要比封闭自己大得多。

帮助中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教训,看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较自己各科的学习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某门课好些,某门课却不行,从中找出原因和方法,再比如同一门课为什么有的章节、定理、文章理解的深透些。有的又差些。养成善于总结、思考和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渐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培养中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逐渐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真理,抑制不良影响,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起着完善班集体的作用。

告诉中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自然就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障碍了。

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中学生的活动大部分在学校,学校教育正确应该说是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认为初中不应该设重点学校,所有学校都不应该设重点班(高中问题这里暂不作讨论)。这种等级划分对少年的心理影响弊多于利。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某些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应该成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学生是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学生对此的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去感受、思考、分析和体验问题,就能沟通学生的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条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用关卡压的手段来对付学生,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特别对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堵塞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暖之以心、扶之以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学校应施行正确的性心理教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

2.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篇二

1、教师要转换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新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形成课程意识, 学生意识, 开放意识, 问题意识,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 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在逐渐具备理论素养的同时, 通过教学实践来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 教师就不能一味将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 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驰骋想象的良好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仔细地思考:学生在有关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铺垫, 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这些知识的掌握。上课时尽可能地多想想, 学生都在干什么, 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充分地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 把更多的关注投放到学生身上, 让学生学得愉快,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教师要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 做到循序渐进, 注重双基教学。、人的思维认知的发展都是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过渡, 但又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家庭环境的不同,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他们学习障碍各有不同, 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不足, 创造条件, 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循序渐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是形成能力和培养素质的前提。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一般比成人差,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降低起点, 让他们感觉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要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先进手段, 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 给大多数学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都能拾阶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对过难、坡度过大的题目要分步讲解, 要求他们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答, 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与技巧。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 甚至多次反复, 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热机》一节中, 讲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我们应先复习初二学过的气压与体积的关系和做功改变内能的关系, 只有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后, 再结合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多媒体课件边观察边提问回答, 可适当反复, 学生就容易记下四个冲程的进气门和排气门不同状态及其他物理知识。

3、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体学生尽可能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和扮演的机会, 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容量, 而把机会全包给少数尖子生, 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去做, 为其提供成功的机会, 要促成他们取得成功。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节中, 开头不妨安排一个小游戏:让一位学生用一面平面镜将固定方向的激光笔的激光射向指定的靶心。这时学困生也会举手, 往往他们做得很好, 因为好动的他们可能小时侯早已做过类似实验。此时教师的责任就是迅速及时, 把握好每一个教育契机, 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鼓励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起学习信心和决心。

4、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我们的物理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一是要学生学会读书观察。改变过去的只捧一本教科书、视野只局限在教室内为现在的博览古今中外的科学巨著, 二是学生要学会讨论研究。改变过去的教师宣布唯一正确答案为组成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三是学生要学会提问质疑。改变过去的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生互答, 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四是学生要学会实验实践操作。改变过去的教师演示解答为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学习, 在体验发现中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五是学生要学会检测与总结。改变过去的教师测验小结为学生互相检测, 自己当小先生上讲台讲解表演, 总结规律,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六是学生要学会批判和创新。改变过去教师的知识霸道为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标新立异, 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七是学生要学会分析总结。改变过去由教师主宰课堂、分析小结为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 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八是学生要学会收集信息。改变过去的教师查找资料、筛选信息为由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种渠道自主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要求“知”, 更要求“法”;不但要“学好”, 更要“会学”, 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5、教师在课外还要加强个别学生辅导。

在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过程中, 个别辅导也是必需的。以下是笔者在个别辅导中的一些做法: (1) 要不断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 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为了取得实效, 我们教师也应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从而取得他们的配合。 (2) 要了解学生的个性, 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不同学生的气质和性格, 决定了他们会接受不同的辅导方式。如:对于腼腆的学生, 可以采取2-3人为一辅导小组, 使他们感到不拘束, 可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3) 要多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 (4) 要加强科学研究, 建立学困生档案。 (5) 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加强对学生的情感, 意志等方面的教育, 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更自觉地更主动地投入学习, 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从而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落后状态。

摘要:本文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初中生却对物理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所下降的现状中, 从调查初中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出发, 再提出一些相应对策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瑜《给物理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7年1月第一版

[2]胡炳元、钟启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3年9月第一版

3.浅谈职校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克服 篇三

关键词:职校生;学习心理障碍;对策

1.职校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职校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失落的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有二种情况:一是职校生入学的文化课成绩偏低,大部分都是中考的“失败者”,大学校门的“无望者”。这些学生把上职校作为无路可走的选择。录取到这样的学校,自感矮人三分,自尊心受挫;二是一些新生入学后发现,学校的某些价值标准与初中不同。在职校,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个体的兴趣、才华、风度、交往能力等都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那些很少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同学,深感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滋生自卑心理。由于对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预期,一遇挫折,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障碍。

(2)焦虑紧张的心理。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进入职校后这些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课内不作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做作业喜欢对答案,甚至抄袭;对学习焦虑紧张,害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但不深刻,是肤浅和一知半解的描述。此外,职校生感情脆弱、意志不坚,无法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兴趣高信心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刚进校门的职校生容易产生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对职校的学习方式有点无所适从。

(3)消极逆反的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职校里有些教师用千篇一律重复无新的大道理,用单一说教的老方法教育学生,对职校生或靠权威压服,或靠喋喋不休的“婆婆嘴”都会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从而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教育也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教师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强制着做了也做不好;教师要求不做的,他反而积极做。这种消极逆反心理会导致职校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这种消极逆反的心理为其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设置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2.克服职校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提出:“学生的任何行为类型的形成,在客观方面乃是受到多种影响的结果,差异于常态的则需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适当。”因此,要疏通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就必须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以消除职校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下面笔者结合教育工作实践谈几点具体对策:

(1)抓好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开学之初,针对职校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加强入学教育。主要内容有:介绍职业学校的发展历史、地位和作用,重点介绍职校的教学特点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组织一些优秀校友回母校作报告,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学校发展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录像片,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同时对职校的学习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职校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

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手段,如设立心理健康墙报专栏,创办心理之友专刊、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演讲会、课外小组活动、主题班会、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的心灵始终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中,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为有抱负、充满自信、活泼开朗的人。要想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意义的认识水平,在课程方面,可以在德育课教学计划中安排励志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可以在第二课堂有计划地系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完美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转化为独立型这一过程,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一代新人;在活动方面,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如营造团结友爱的师生关系、设立渲泄室、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策划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走向心理成熟。

(3)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它能让我们进入科学的大门。积极创设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课堂情境,使职校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鼓励学生敢于开口问,克服胆怯。另外,还鼓励学生开展一些有益活动,让学生表现自我,使他们发现和确证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消除自卑感,并逐步树立自尊意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心理开放,思维活跃,力求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大胆设问,不怕问错或问不适时。对学生口语表达中出现的失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不忙于纠正,并掌握好纠正错误的分寸,以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网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不同专题的心理健康讲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在若干标准,掌握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脱方法,这是一种效率高、教育面广的好方法;其次,学生家长要认真学习省关工委受省教育厅委托编写的《家长必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学会适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有力读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再次,社区、镇村应实现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的全覆盖,在学生的校外时间里,及时做好学生的学业辅导、邀请老同志老领导为学生讲故事、讲道理、讲规矩、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立志报效家乡的积极性,为支持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学校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积极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学习成功的突破口,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淑珍.职校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4.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篇四

——专题讲座

数学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但是,对于一些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觉得数学学起来枯燥无味,难学,甚至厌学。自己教了四轮毕业班,在教学中,就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有哪些心理障碍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对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3。定势心理。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虽然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4。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

1、受“应试教育”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2、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3、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4、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5、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一)“四重”,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二)“三到”,即心到、情到、人到。

教师要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三)“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8。方法引导: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

5.如何克服健身的心理障碍 篇五

如何克服健身的心理障碍

不要因为家里没有配备齐全的健身器材而忧心忡忡相反忘却自己的不足,努力开发现有的条件. 1.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参加锻炼许多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好像无法抽出时间来参加常规性的锻炼.其实,你无需汗流浃背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前提是关注每天的零星时间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每天进行几次“短时性”的`锻炼从中得到的益处与进行一次长时间的锻炼相当如在每天的工间休息时来上几次10分钟的散步活动积累起来也相当于每日进行一次长距离的锻炼.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科学大观园英文刊名:GRAND GARDEN OF SCIENCE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

6.克服浮躁心理 篇六

期中考试临近,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显得格外浮躁。既想取得好的成绩,又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还有的甚至不知从何下手。现推荐下文,希望同学们从中获益。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由个人的攀比心理造成,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浮躁心理主要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引起,因此可以引导其进行自我调适:

1、忌攀比:“人比人,急死人”。当事者通过攀比,产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

2、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当事人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蛊惑的躁动化社会心态驱使下,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为了金钱。但他们的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特别容易陷入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

3、给自己准确定位: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因此,给自己准确定位,保持头脑清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泰然处世,杜绝浮躁心理的发生。

在学习中,一部分中学生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 理,但又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还有的孩子兴趣爱好转换太快,干什么事都没有常性,今天学绘画,明天学电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最终一事无成。这种心理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浮躁”。浮躁心理是当前中学生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则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本文拟就中学生浮躁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防治等作粗浅探讨与分析。

一、浮躁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常性的表现为“想不到” “坐不住” “听不进”“忙不停” “长不了”。“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甚至手足无措,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另一本; “坐不住”:在课上找各种借口下位子,或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听不进”:觉得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不值一听,或是在哈欠连天,根本不管老师讲什么; “忙不停”:兴头上来时,马上动手去做,乱忙一气,希望“快刀斩乱麻”,一下子把事做完,却常常忙中出乱,甚至殃及他人; “长不了”:在老师批评和考试后,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几天之后,依然故我,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浮躁心理的存在必然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心气浮躁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使人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神经紊乱;急功近利会导致心理紧张、烦恼、易怒,减低注意能力、思维能力;浮而不实使学习无法深入,仅局限于表面,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浮躁心理的成因

1.内部原因

(1)神经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2)人格特征。

有些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

(3)认知水平。

部分同学把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急于取得优异成绩,而又不从塌实学习入手,希望通过一些“捷径”,快速“成功”。

2.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结构正进行着大调整,社会氛围充塞着“喧嚣”“浮躁”之气。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都会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态度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其学习心理。2)家庭教育。在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面前,不少家长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对改革的成果表示赞成和满意,又担心和忧虑在新体制带来的震动和冲击面前无法适应,因而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也有的家长急于脱贫或改变生活的现状,表现出急功近利、急躁的心态(如对工作挑三拣四,频频跳槽),恨不得一眨眼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到子女。

三、浮躁心理的防治

中学生的浮躁心理已成为他们提高成绩的重大障碍,理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怎样改变浮躁心理应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从以下几法入手。

1、立志教育。

教育学生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在帮助学生立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切实可行。有的学生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过高地要求自己。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教师应该告诫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最好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的特点),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父母要告诉学生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学生“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

2、习惯教育。

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浮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平素学习、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渐形成的。要矫正这种性格缺陷,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针锋相对地矫正。因此,一是要培养学生行为的计划性,要引导学生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磨练教育。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学生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学生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学生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学生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4、榜样教育。用榜样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首先教师要调适自己的心理,不骄不躁,为孩了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其次,鼓励学生用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5、反思教育。

7.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篇七

1.观念陈旧。应试教育体制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仍旧起作用, 和考试无关的学科, 可有可无。家长偏废的认为:学好语、数、英, 其他技能课可应付了之。加之农村学生对系统性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欠缺, 导致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大打折扣。

2.师资匮乏。大多数的农村小学专业的美术老师较少,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 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 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转正的, 他们极少经过正规艺术教育的培训, 就是有, 这些老师也被额外安排上其他课。而且个别学校存在对美术教育敷衍、应付等现象, 使本来就稀缺的师资, 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造成师资的进一步浪费。

3.方式落后。美术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更重要的使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 照搬照抄。即使现在课改倡导转变教学理念, 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 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 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

4.评价单一。以前传统的美术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 教师给予评价, 因此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 忽略了学生自身感情感知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 把学生的自我观点给否认了。影响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 克服美术学习障碍, 很大程度上要因地制宜,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现有的素质, 不断的创新美术教法,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才能确保农村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 也才能激发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美术技能技巧和审美情趣。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困境,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 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 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 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 就会改变评价体系, 改变了评价体系, 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 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 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 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 增强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中, 教师不要用太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 要多给予肯定, 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 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改善条件, 巧用资源

农村小学生活条件差, 教育教学条件更加简陋, 制约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农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 因此应该善条件, 对农村小学加强扶持。同时, 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学校设施, 增添教具等, 而且可以研究结合本地农村实际情况, 把学生带入大自然, 让学生在玩耍中提高美术学习水平。因为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 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 对新生事物比较陌生, 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多, 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 出门即鸟语花香, 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 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扬长避短, 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 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 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三、钻研教学, 改变方式

长期以来, 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还是停滞在一根粉笔, 一张嘴的传统模式之下, 教师的主动性差, 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 课堂气氛沉闷。这就要求农村美术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学校教学设施等条件尽量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在教学之余钻研教材, 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丰富课堂内容, 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还要能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教法, 改变教师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角色, 活跃课堂,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多元评价, 激发兴趣

评价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它会关系到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农村美术教学中应改变以前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多元的东西, 要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比如,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采取老师与同学座谈的方式进行评价等, 同时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教学理念,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长处和优点, 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

8.克服物理学习心理障碍 篇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 心理障碍 教学方法

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所持有的或在其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学生此种心理状态会影响并阻碍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因曲解或误会而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缺乏主动性。在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依赖心理较强,提到需要主观发挥的问题,学生就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思考,叫苦连天,最后只能是抄别人的作业应付了事。对于考试,则希望老师考试前最好能把考试内容告诉他们。

2.自卑心理。部分中职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较多是在中考中失败继而选择读中职的。所以,学生语文基础差,语文常识贫乏,学习意志力、自觉性也较差,学习中习惯于被动接受。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习惯被动接受。这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很少或不敢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担心回答错误被同学或老师取笑,所以形成了既希望老师关注,又担心丢脸的矛盾心理。

3.存在消极厌倦心理。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往往是因为初中时文化课学不好,中考失败,准备在职校里学一门技术,以后好找个工作。所以,学生对于中职学校仍要上语文等文化基础课表示不理解。在学生看来,以后的工作去向跟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成绩根本没有关系,而且用人单位招聘往往也只看重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考语文知识。所以,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教学对策

1.调整教法,改进学法,提高学生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重要。中职学生正处在天真活泼、好动贪玩的年龄段,教师可采用精讲,用少量时间讲清重难点,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如以游戏、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根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而有目的地设置一些生动形象的环境、生活化的真实情景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相关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相应技能。在讲授“个人简历”的写作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学生进行了现场模拟,应聘人员根据招聘方的岗位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写作求职简历,而招聘方根据他们写的求职简历进行面试,决定用人对象。结束后让招聘方谈出应聘者个人简历的差异,并将优秀简历逐一传阅。老师趁机点拨,强调“个人简历”的格式和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角色设置,既让学生切实感受了简历的作用,也摆脱了传统教学理论学习的枯燥,通过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技能演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尊重差异,创设机会,体验成功。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更是一门工具课。作为语文教学者应多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此外,要将传统教学的重视分数转移到重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能体会到自身闪光的智慧,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课堂上提问时不懂的学生会低下头回避老师的眼神,懂得的学生也因为怕说错了丢面子而选择沉默,再有的学生基础较好觉得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兴趣。后来再设计课堂提问,我会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来设计问题或者是有针对性地施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锻炼胆量,提升口才,展现特长,接受老师的表扬,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消除消极心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习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并不如实训操作课程的效果来得那么直观、迅速。然而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更多重視到能力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同时,应渗透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结合不同专业未来岗位要求,开设具有实际工作意义的、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水平。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及日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厌倦心理。

参考文献:

[1]赵丽娟.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调查及研究对策[D].苏州大学.2008.

9.紧张心理如何克服 篇九

人总是会紧张,不管紧张的程度如何,永远都不要想控制你的紧张心理,当你越想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把紧张转化为能量。

克服紧张六步法

1.微笑。

当你特别紧张时,不妨面带微笑。为此,请你放松你的下巴,抬起你的脸颊,张开你的嘴唇,向上翘起你的嘴角,用轻松欢快的节奏对你自己说:“忆些趣事”, 它将使你意识到脸、心和脑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价值就是使你心中和脑中的快乐反映在脸上,呈现出你所预想的愉快表情:放松、清醒、警惕,看起来既舒服, 又给人以有能力的感觉,仿佛你已真正放松和满足。

研究证明,当人们微笑时,内脑接收的讯息通常是积极的,并且能使身体处于放松和满足状态;当人们处在焦虑 和恐惧中时,微笑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微笑对自我控制紧张感所起到的作用,这种“人为的”努力表明了内脑在毫不怀疑其真实性的情况下对外部讯息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反应。

2.对自己传递积极的讯息。

然后,和微笑一起,你需要利用的一个积极的讯息。它可以是一个积极话语,例如,“这种情境不过是提醒我,我有能力将紧张转化为能量”。

3.运用想像力,

随即,运 用想像力。在你的脑海中想象出一片林间空地。在空地的一边是一块绝壁,底部有一个洞穴。在你的背上有一个背包,里面放着你的那些紧张感。把背包放在洞穴的 入口,进入洞穴。随着你一步步地走进,你注意到这个洞穴里面温暖舒适,并且非常明亮。

在前方,你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循着水声走去,你看见了一个金色的高脚 玻璃杯,里面满溢出一种像水晶一般清透的液体。这液体就是你想要带入你的生活的能量。它从这个高脚杯里留出来,倾泻在地上。你举杯喝下它。当你喝着的时 候,你感到这些能量充满了你的身体。不可思议的是,你一边喝,这个高脚杯一边自动充满并且还不断溢出。杯子永远不会空。你渴望的东西是充裕的,而且这充裕 将一直为你而存在。当你喝饱的时候,把杯子放回去,心里想着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回来。走出洞穴,回到阳光下,慢慢地把你自己从想象状态中唤醒。

4.与身体的感觉联系起来。

与身体的 感觉联系起来意味着,与鉴别出紧张点时相比,你感觉自己已经逃离紧张状态并将其转化为有生产力的能量,你感到自己已经更为放松。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在这种时 候会深深吸一口气。现在,你可能就想这样做。但是,不管你是否深吸一口气,都要想像自己的身体开始放松并感到相当满意和舒适,而给你造成紧张的事情正离你 远去。

5.想像紧张感正在消失。

用一些时间想像自己正在远离紧张情境,直到你在内心看到它离自己已相当遥远。

6.返回目前的活动中。

最后,准备好回到当前。通过这种方式,你基本已经把紧张转化成能量。

10.怎样克服胆怯心理 篇十

作为销售经理,你大概也有过与相同的困惑。那些明显干劲十足、精明能干的推销员却常常达不到你对他们的期望,即使给他们提供培训也没有什么帮助。通常,销售不佳的原因有缺乏销售技巧,欠缺产品知识,或动机不足。但是,如果这些方面都不能解释销售不佳,真正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胆怯。

胆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青少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和普遍。有的销售员因胆怯而自卑,并走向自我封闭,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但胆怯并不可怕,心理学家已研究出许多战胜胆怯的方法,只要你去使用,就一定能摆脱它的困扰,做一个不胆怯的你。

推销员必须推销自己。必须愿意自我推销,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并且争取他人承认自己的工作。对向外人展示自己感到犹豫不决的表现可以称作自我推销恐惧症。这种胆怯心理可能限制推销员与潜在买主的交往次数。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推销恐惧症就演成了推销拜访厌恶症。

推销拜访厌恶症有十二种类型,每种症状对应于某一类压力。要是推销员得了这种病,却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那么每一种症状都会影响和限制推销员推销拜访的质量和数量。

对某房地产公司的调查表明,患推销拜访厌恶症的业务员,每年平均收入损失达4,475到19,162美元不等。有推荐厌恶症(即不愿请求顾客向自己推荐潜在买主)的人收入损失最大。

研究表明,在第一年被辞掉的新推销员中,百分之八十是因为染上了推销拜访厌恶症。在老推销员中,无论收入和经验如何,有百分这四十的人说在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感染过这种病症,甚至严重到对职业构成威胁。

有效控制和消除推销拜访厌恶症的方法包括几个步骤:认识、接受、评估和应用。

第一步是判断业绩是否存在问题。通常,企业会监督和检查推销员的业务活动和业绩。收入和提成等指标太低可能反映业绩问题。

如果发现业绩问题与推销拜访厌恶症有关,你就应该向推销员提供相应的证据,主动与他们一起公开探讨可能的原因。在讨论中,注意与该症有关的迹象。

接下来,判定推销拜访厌恶症的种类和成因。请推销员说出对哪些任务、哪些人、哪些事产生反感。确定这种感情是否会导致他们产生不利于推销活动的躲避行为。

最后,采取适当手段,管理或消除推销拜访厌恶症。对付这种病症的策略应该集中在行为方面,而不是性格方面。它并不性格上的毛病,而是一套可能危害销售成功的行为。认识背后存在的胆怯心理固然重要,但是消除推销拜访厌恶症的对策却不应集中在胆怯心理上。

克服推销拜访厌恶症的手段,应能使推销员打出导致其惧怕推销活动的具体、可见的原因。国际模具网通过培训让推销员懂得如何抵消胆怯反应,并代之以更积极的反应。

电话推销恐惧症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推销厌恶症,患这种病症的推销员惧怕为商业目的的别人打电话。对工作活动进行观察,可以判断推销员是否存在电话恐惧症。如果企业要求每人每天打几小时推销电话,而某个推销员打电话次数太少,这就说明有问题。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诸如环境干扰、动机不足、目的不明,以及在电话拜访方面培训不足等原因。如果打电话次数太少,对打电话有心理压力,以及在该打电话的时候干别的事,就说明他患有电话恐惧症。你可以建立有电话恐惧症的推销员,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想法。如用“这我能行”,或者“这个电话一定特棒”来代替“这个客户可能不想和我说话”或者“真不想打这个电话”。

研究还表明,在国际模具网培训中强调认识、接受、评估、应用四步骤能有效地帮助推销员克服自我推销恐惧及推销拜访厌恶症。接受培训的推销员通常在销售会谈次数、生意机会、成交数量,和个人提成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步法不仅适用推销员,同样适用于工作性质与别人打交道并要依靠别人的人。几乎在所有的领域,成功都与自我推销能力以及博取别人承认自己的工作能力密切相关。不管是要求提高工资,还是争取预算,自我推销对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障碍 篇十一

关键词:学习困难 克服 改变

又新接了一个一年级,又要从“a、o、e”开始教起了,然后是识字、写字,再然后就是看到一些孩子艰难地区分“b、d、p、q、ui、iu”,反复地把“土”写成“士”,把“己”写成“已”,“真”里面总是少一横,“里”字的一竖总是分开写成两笔……同时,教师也在反反复复地纠正的这些错误。

难道真的是这些孩子们笨吗?就是分辨不清这些字母、生字吗?还是他们马虎,不认真呢?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并不笨,也不是他们不用心,而是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障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学习障碍”,这些孩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

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学习不能,在小学中比较常见,学习困难儿童智力并不低下,也并不缺乏学习动机,而主要是缺少某些学习技能。因此,学习困难儿童虽有正常的智能,但阅读、算术和书写学习中有明显的困难,以至学习成绩差。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了解、掌握了这些心理学知识,那我们就不会再抱怨孩子,而是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去克服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一、教师应多给予孩子们理解

儿童的困难是由于大脑功能方面的缺欠造成的,而不是孩子不好或故意如此。比如,上课不能注意力集中而多动,这不是他们喜欢这样做,而是大脑无法自我约束,是由各种输入的感觉所产生的强迫反应,他们无法忽视或处理这些感觉。这些儿童也知道自己不好,但不知道问题发生在哪里,实际是在下意识中,非自我所能左右。强迫他们约束自己,效果并不理想。不如放鱼儿归海,给他们自由,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人,他们动着听,能听会也可以,何必与孩子计较那么多,非得让他坐得直直的,纹丝不动地听课呢?

二、教师要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并寻求心理医生的训练矫治

只有通过系统地运动,感觉统合的强化训练,才能改善大脑的统合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自我约束能力,而使用处罚或奖励的办法并不会让大脑的整合功能好起来。

明明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够理想,批评没少挨,家教没少请,父母也没少往学校跑,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但成绩还是没有多大的提高,为此,家长伤透了脑筋。去年暑假,明明跟着爸爸、妈妈去北京旅游,我建议他们带着孩子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可以对孩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帮助他们了解孩子学习落后的原因。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明明的学习状况有了比较显著的改变:上课时的注意力明显比过去集中了,平时写作业拖拉的现象减少了,阅读时漏字多字以及跳行的情况也显著地减少了,理解能力也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他在训练后期及结束的时间里都能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三、教师要给予孩子们耐心、细致、具体的帮助,多赏识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也包括问题学生。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其闪光点,针对其个性特点进行赏识激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而赏识激励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

区文教局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有关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比赛,各学校先进行选拔赛。我再三考虑,最终决定让李怡洁参加。李怡洁,一个沉默寡言,其貌不扬,有着自卑心理的小姑娘,课上极少回答问题,都是我主动提问她,话虽不多,但其对问题独到的见解,出色的口语表达,音质的高昂与浑厚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参加演讲非她莫属。于是,我找她谈话,告诉她:“老师选定你,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会演讲得非常出色。你也应该相信自己。”我帮她选好了稿子,李怡洁很自觉,一有空儿就偷偷地练习,还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区里比赛,她发挥得更出色,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以后,李怡洁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大胆发言,朗读课文声情并茂,积极参与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充满了活力,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沉默寡言、自卑的小姑娘了。

四、要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发展孩子们的感觉统合能力

由于此类儿童动作不协调,做出来的动作、姿势、表情非常滑稽,因此,常被同伴们嘲笑;因为受到嘲笑,故不喜欢运动,从而运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尽量多地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活动,比如跑步、拍球、跳绳、踢毽子……以此发展他们的感觉、运动的协调能力。

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多学习一些有关小学教育的心理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对学生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聆听,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注,这就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心理学.

12.略谈如何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 篇十二

一、转变观念———由督促到鼓励

“畏难心理”首先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因此, 教师第一步就要从思想意识入手, 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于不少教师来讲, 在高中阶段, 由于顶着高考的压力, 对学生所寄予的希望会更大, 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高, 表现在日常的教学上, 就是容易频繁地提醒、监督、催促学生的学习进度, 而这种情绪却在无形中给了学生更多的压力。因此, 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教师就要懂得情绪释放, 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 应当由督促向鼓励转变。即是说, 就是要更多地站在鼓励的角度, 比如在学习新知识时, 鼓励学生将其视为一种发现未知、探索未知的活动, 而不必带有太多对陌生知识的惧怕。又如当学生学习受挫, 持久得不到提升甚至是有退步趋势时, 鼓励学生将其视为一个缓冲期、休整期, 而不必过分对自己成绩的下降抱有很大的自责情绪。总的来讲, 转变观念的目的就是要先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 尽量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探索、发现”的“好奇心”和“尝试心”去学习数学。

二、缔结联系———由陌生到熟悉

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一时就明显感觉数学的难度一下提高很多。实际上, 这与高中数学的体量变大有关。与初中数学对比起来, 在总教学时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 使得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快, 过去对单一的知识点反复琢磨的方式更多变成了现在重点讲解和选择点拨的方式。要解决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 教师就应当给数学知识缔结联系。一方面, 对于在初中学过, 高中深化或变形的知识缔结联系。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就是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升元”。与此类似,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中的《函数》也是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升次”。对于这种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关联度很大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迁徙、要点回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对新知识的熟悉程度;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缔结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比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的《三角函数》, 它在生活中是航海问题、地形勘测问题的理论知识; 必修三第二章的《统计》则与生活中的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密切相关。通过缔结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能够迅速拉近学生与理论知识的距离, 尽量消除学生的畏惧感。

三、活跃课堂———由严肃到灵动

数学给学生最大的印象就是“严谨严肃”, 这也与教师所打造的课堂风格有关。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 教师可以尝试以一种更为轻松自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从而将课堂氛围由严肃向灵动转变。比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的教学过程中, 几何图形本身对比起单纯的数字而言, 会更容易给学生一种亲和力, 同时图形的移动、缩放等变形也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科乐趣。对此, 教师不妨引入多媒体来实现图形的变动, 这种集声音、图片于一体的教学资料将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除了教学媒介多样化外, 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允许学生随时发问, 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教师交流, 比如在选修中的《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推理案例, 如囚犯审问、迷宫推导等趣味活动, 进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实际上, 活跃的、有趣的、灵动的课堂风格更易于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优化测评———由结果到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为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都习惯性地倾向于“结果导向”。实际上, 不论是一场考试, 还是平常简单的课堂测验, 决定学生分值高低的, 都不会仅仅是智力这一因素。同样, 一份试卷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但是不少学生却会因为自己的成绩较低而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进一步加深了“畏难心理”。因此, 教师需要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 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并不出众, 但学习态度十分积极认真, 这就值得给予肯定与鼓励。比如学生在《数列》的学习过程中, 会自己总结出许多方法, 这是值得肯定与鼓励的。又或者有的学生可能在代数领域较为薄弱, 但其几何解析能力特别强, 这也值得肯定与鼓励。对学生来讲, 假如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尝试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那么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提升, 也就不会过分因为最终结果的好坏而降低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 这将有利于学生逐步克服“畏难情绪”。

13.如何克服演讲紧张心理 篇十三

这是一个简单的建议,如果你讨厌从答录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那么你也会讨厌听到自己练习演说。录下你的演说并进行审定,自己鉴定和改正演说中的漏洞和结巴部分,下次你才会更有进步。

克服演讲紧张心理的方法4、对着朋友练习

对着朋友发表演讲,你会感到轻松。而且朋友可以给你提出问题,并且提供诚实坦白的反馈。如果一个朋友不足以提供这个服务,那么就找其他能够做到的人。发表完演讲后,问下你朋友,找出你的演讲中哪部份是最容易懂的,哪部分是最难懂的。

14.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 篇十四

有一次,卡耐基参加训练班的毕业聚会,在聚会上,一个毕业生当着二百多人的面对他说:“卡耐基先生,五年前,我来到你举办示范表演的一家饭店.当我来到会场门口,就停住了.我知道只要走进房间,参加上课,早晚都得要讲演一番.我的手僵在门柄上,我害怕走进去;最后,只有转身走出了饭店.当时,我要是知道你能教人轻易举地克服恐惧——那种面对听众会瘫软的恐惧,我就不会白白错过失去的五年了.”

听完他的话后,卡耐基深为他特别的仪态和自信所吸引,因为他这样坦诚相告,并不是隔着张桌子在闲话家常,而是在对着许多人发表议论.这说明,他已完全克服了当众怕羞的心理,他必定能借助现在所具有的表达能力和信心,使处理行政事务的技巧大为增加.也许,他要是在五年或十年之前便已战胜恐惧,那他比目前的现在肯定已享受了更多更好的成功和快乐.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这话是很对的.也正因为如此,卡耐基认为消除恐惧与自卑感是人们掌握演讲和谈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卡耐基认为,练习在公共场合说话是天然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不安,而且有助于建立勇气和自信.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恐惧.

在卡耐基看来,要真正克服惧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弄清自己为什么害怕当众说话.

其实,害怕当众说话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心理,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这种心理,因此,这也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特点.根据卡耐基的调查,在大学里,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学生在开始上台演讲时都有一定的恐惧感; 而在卡耐基成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课程开始时惧怕上台演讲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

卡耐基认为,某种程度的登台恐惧感对人们练习演讲反而是有益的,因为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应付环境中不寻常挑战的能力.他这样提醒人们,当你注意到自己的脉搏和呼吸加快时,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而要保持冷静,因为你的身体一向对外来的刺激保持着警觉,这种警觉表明它已准备采取行动,以应付环境的挑战.假使这种心理上的预备是在某种限度之下进行的,当事者会因此而想得更快,说得更流畅,并且一般说来,会比在普通状况下说得还更为精辟有力.

一般来说,即使是职业演说者,也从来不会完全克服登台的恐惧,他们在开始演讲时也或多或少地几乎总是有些怯意.并且,这种怯意在开头的几句话里会表现出来,只不过,他们能很快地克服这种怯意,进入镇静的状态.

人们害怕当众说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习惯于当众说话.罗宾生教授曾说:“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对于大多数初登讲台的演讲者来说,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他们并不了解当众演讲是怎样一回事,就不免心里感到焦虑和恐惧.对于他们而言,那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学打网球或学开汽车还要感到繁杂,要使这种可怕的情境变得单纯而轻松,就要靠坚持不懈的练习.

其实,只要是通过练习获得成功演说的人,当众说话就会变得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了.

著名的演说家和心理学家爱德华·威格恩先生曾经非常害怕当众说话和演说、在他读中学时,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钟的讲演,就惊悸莫名,但他经过努力之后,却克服了恐惧.

他的事迹对卡耐基影响颇深.下面就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当讲演的日子靠近了,”他写道,“我就真病了.只要一想到那可怕的事情,血就直住脑门冲,我的两颊烧得难过,不得不到学校后边去,把它贴在冷凉的砖墙上,设法减少汹涌而来的潮红.读大学时也是这样.有一回,我小心地背下一篇讲辞的开头,‘亚当斯与杰佛逊已经过世,’当我面对听众时,我的脑袋轰轰然,几乎不知置身何处.我勉强挤出开场白,除了‘亚当斯与杰佛逊已经过世,’我再说不出别的词句,因此便鞠躬……在如雷的掌声中凝重地走回座位.校长站起来说: ‘爱德华,我们听到这则悲伤的消息真是震惊,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会尽量节哀的.”接着,就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当时我真想一死以求解脱,后来我就病了好几天.

最后,他诚恳地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敢期望做到的,便是当个大众演说家.”

在离开大学一年后,爱德华·威格恩先生一直住在丹佛.

在那场“自由银币铸造”的争论中,他读到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建议实行“自由银币铸造”,爱德华·威格恩先生非常不同意这种观点,并感到十分愤怒,因此他当了手表做盘缠,回到家乡印第安那州.到了印第安那州之后,他便自告奋勇,就健全的币制发表演说,而在他的听众席上,有不少听众都是他的昔日同学. “我开始时,”他写道,“大学里亚当斯和杰佛逊的演讲那一幕又掠过我的脑海.我开始窒息、结巴,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不过,听众和我都勉强地撑了过来;小小的成功使我勇气倍增,我继续往下说了自以为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使我惊奇的是,其实我已经说了一个半钟头.结果,以后数年里,我是全世界最感吃惊的人,竟然会把当众演说当成自己吃饭的行业.所以,我体会到了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成功的习惯’是什么意思.”

是的,受德华·威格恩先生终于学习到,要克服当众说话那种地震天摇的恐惧感,最确切的方法之一,便是获取成功的经验做后盾.

其实,由于你要当众说话,某种程度的恐惧是自然的现象,同时你应该学会凭藉某种限度之内的登台恐惧,来使你说得更好.

即使登台的恐惧一发而不可收拾,造成心灵的滞塞、言辞的不畅、肌肉过度痉挛而无法控制,因而严重减低了你说话的效力,你也毋需绝望.这些症状在初学者中并非不常见.

只要你肯多下功夫,就会发现这种上台恐惧的程度,很快便会减少到某一地步,这时它就是一种助力,而不是一种阻力了.

其次,应当以适当方式对演讲进行充分的准备.

卡耐基先生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在纽约扶轮社的一次午餐会上,主讲人是位显赫的政府官员,大家在演讲开始前,都拭目以待地要听他叙说部里的工作情况.但是,很快大家便发现,这位官员并未作事前准备.本来,他想随意即兴一番,结果不成.于是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笔记来.这些笔记显然杂乱无章,象一货车的碎铁片.他手忙脚乱地在这些东西里搜索了好大一阵子,说起话来便愈发显得尴尬笨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也变得愈来愈无条理和糊涂,可是他却继续在挣扎.起先,他还想把笔记理出一点头绪来,同时用颤抖的手举起一杯水,凑到焦干的唇边.真是惨不忍睹,他完全为恐惧所击倒,就只因为完全没有准备.最后,他坐了下来.

卡耐基认为,这是他所见到的最丢脸的演说家之一.他发表演说的方式,正象卢梭所说的情书的书写方式一样:始于不知所云,也止于不知所云.

因此,卡耐基一再强调,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说者才能获得自信和成功.这就象一个人上战场一样,带着有故障的武器,并且身无弹药,怎能奢谈猛攻“恐惧”之堡呢?林肯曾说:“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的.”这话说得太深刻了.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就必须有成功的准备,否则,未经准备即出现在听众面前,与未穿衣服是一样的.

精心地对演讲进行彻底准备,是不是说就得逐字逐句地将演讲稿全部背下来呢?不是的.卡耐基指出,为了保护自我,免得在听众面前脑中一片空白,许多演说者刚开始便一头栽进了记诵的陷阱里.一旦染上这种心理麻醉的瘾头,便会不可救药地从事浪费时间的演讲方式,那会毁掉演说的效果.

卡腾波恩先生是美国资深的新闻评论家,他在哈佛大学当学生时,曾参加过一项讲演竞赛.他选了一则短篇故事,题为“先生们,国王”.他把这篇故事逐字背诵,并预讲了许多次.但在比赛那天,他说出了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就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他顿时不知所措,但在绝望之下,他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当评审把第一名奖章颁给他的时候,他真是吃惊极了.从那天起,卡腾波恩先生便不曾再背过一篇讲稿,通常他只做些笔记,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说话,绝不用讲稿,那是他广播事业里成功的秘诀所在.

写出讲稿并加以背诵记忆,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招致失败.人们在一生当中说话都是发自自然的,从未费心去细想言辞.我们随时都在思想着,等到思想明澈时,言语便会如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不知不觉地自然流出.

即使是温斯顿·邱吉尔,也是通过辛苦和失败,才学得这一课的.年轻时,邱吉尔爱写讲稿和记讲稿,然而,有一天当他在英国国会上大背讲演稿时,思路突然中断,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尴尬极了,也感到羞辱极了.他把上一句重复一遍,可是脑子依旧空白,而脸却变成了猪肝色,他只得颓然坐下.从那以后,邱吉尔再也不背讲稿了.

逐字逐句地背诵讲稿,很容易在面对听众时遗忘,即使没忘,讲起来也会显得十分机械化.因为它不是演讲者发自内心的言辞,而只是出于记忆的应付.平常我们私下与人交谈时,总是一心想着要说的事,并把它直接说出来,并未特别去留心词句.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现在又为什么要改呢?许多人把讲稿扔进纸篓去以后,不是反而讲得更生动、更有效果吗?这样做,也许会遗忘了某几点,说起来有些散漫,但是起码它显得更有人情味一些.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我不喜欢听刀削式的、枯躁无味的讲演.当我听人讲演时,我喜欢看他表现得象在跟蜜蜂搏斗似的.”这就是自在、随意而又激昂起伏的演讲.在背诵、记忆演讲稿时,是绝不会达到这种效果,表现得象和蜜蜂在搏命似的.

其实,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最好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融入所要演讲的内容之中.应当在你的生活背景中,搜寻有意义、曾经教导你有关人生内涵的经验,然后,汇集由这些经验汲取来的思想、概念等,并根据这些对你的题目加以深思,使得演讲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生动.

在讲演准备得有点眉目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演习.这里有一个万无一失、简易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要讲演的内容运用到和朋友及同事的日常谈话中.你不必搬出全套,而只需要在他们面前这样说就够了:朋友,你知道吗?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告诉你吧!那样,你的朋友可能很愿意听听你的故事.在向他们讲述的过程中,最好仔细地观察观察他们的反应,听听他们的回响,说不定就能从他们的评价中吸取一些颇为有趣和有价值的东西.只要你不说,朋友们也许根本不会知道你是在预演,不过话又说过来,即使他们知道了,也没有多大关系,也可能他们会说,谈得真痛快.

著名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先生曾经这样告诫人们:

“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有兴趣的朋友,详尽地将你的心得说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遗漏的见解和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并找到最适合讲述这个故事的形式.”

然后,再对所演讲的题材依计划加以整理,并进行演习之后,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具魅力,更加生动吸引人,还应该使自己的题材尽量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深层次的意义,这样可以一方面使自己的演讲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听众起到一种激励有所帮助的作用,使他们听过之后感到深受启发,认为只要依此实践,便会成为更好和更加有用的人.

另外,在演讲的过程中还应当尽量避免令自己不安的反面刺激.比如,如果在演讲过程中总是设想自己会犯语法错误,或总担心自己讲着讲着会突然地停顿下来,讲不下去了,这就是一种反面的假想,它很可能会抹煞你对演讲的信心.因此,在开始讲演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或是集中精力听别的讲演者说些什么,以便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避免不必要的登台恐惧感.

对于任何一个演讲者来说,都会有怀疑自己所确定的演讲题材的时候.他可能会问自己,这个题目对我合适吗?听众会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吗?在有些情况下,他很可能一气之下便把题目改了.遇到这种情况,当消极思想可能完全毁去你的自信时,你就该为自己做一番精神讲话,用浅明、平直的言辞跟自己说,你的讲演是很适合你的,因为它来自你的经验,来自你对生命的看法,在你的听众中,你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来做这番特别的演说,并且你将全力以赴,把它说个清楚.现代的实验心理学家表明,由自我启发而产生动机,即使是佯装的,也是导致快速学习的有力刺激之一,而根据事实所作的真诚的自我精神讲话,其效果会更加明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说: “行动似乎紧随于感觉之后,但事实上却是行动与感觉并行;行动在意志的直接控制之下,受着约束行动,我们可以间接约束感觉,而它是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的.因此,假若我们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的欢乐,那么,通往欢乐最佳的方法,即是快快乐乐地站起来、说话,表现得好象欢乐就在那里.如果这样的举动不能让你觉得快乐,那就别无良方了.所以,感觉勇敢起来,表现得好象真的很勇敢,运用一切意志来达成那个目标,勇气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詹姆斯的劝告对我们非常有用.为了培养勇气,当面对观众时,不妨就表现得好象真有勇气一般.可是,当然除非有所准备,否则再怎么表演也是无用的.不过,如果已经定下并熟悉了自己所要讲的内容,那就大踏步而出,并深深地呼吸吧.事实上,在开始演讲之前,应深呼吸三十秒,这样所增加的氧气供应可以提神,并能给你勇气.

把身体站直,然后开始信心十足地讲话,好似他们每个人都欠你的钱,你在催他们还债,假想他们聚在那儿是要求你宽限还债的时间.这种心理作用对你大有帮助.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自传里说:“我曾是病歪歪而又蠢拙的孩子,年轻时,起先既紧张且对自己的能力无信心,我不得不艰苦而辛劳地训练自己,不只是身体,而且还有灵魂和精神.”

他接着写道:“孩提时期,我在马利埃特一本书里读到一段话,印象极深刻,时时刻刻萦系在心.在这段话里,一艘小型英国军舰的舰长,向主角解说如何能够器宇轩昴,无畏无惧.他说:起初,若要有所选择时,人人都是害怕的,不过他所应依循的法则是驾驭自己,使自己表现得好象毫不惧怕.这样持之以恒,原先的假装就会变成事实,而他只不过借着练习无畏的精神,就在不知不觉间真的变成无惧的勇者.

这便是我据以训练自己的理论.初时,我害怕的事情真多,从大灰熊到野马及枪手,无一不怕.可是,我表现得好似不怕的样子,渐渐地我便停止了害怕.人们若是愿意,也能如我一般.”

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对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极大的潜移默化功效.那些接受挑战的人,会发现自己口才一天天好起来,还会发现由于战胜当众说话的恐惧已使自己脱胎换骨,进入更丰富、更圆满的人生.

在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曾有个推销员这样写道:“在班上站起来几次之后,我学得对任何人都可以应付了.一天早上我走到一家特别凶悍的买主面前,他还没来得及说‘不’,我已经把样品摊开在他的桌上.结果,他给我一份最大订单.”

还有一位参加训练班的家庭主妇说:“我不敢请邻居上家里来,恐怕自己无法使得宾主谈笑尽欢.但是上过几次课,并站起来讲过话之后,我毅然开了第一次宴会.真是圆满而成功.我周旋于宾客之间,使他们欢笑不止,毫不拘束.”

一次,在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的毕业典礼上,一名店员说:“我很怕顾客,我给他们的一种印象,好象我总是战战兢兢的.在班上讲演过几次后,我觉得说起话来更自信、也更从容了.我开始理直气壮地说出不同的意见.在我对班上讲演后的第一个月里,我的销售成绩便上升百分之四五.”

对这些人来说,自己能够轻易地克服恐惧和焦虑是件可喜的事情,他们从前可能会失败的事,现在却成功了.并且,他们能够从当众说话中获得信心,从而满怀激情、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把握自己和自己的将来.其实,人们只要能够能以面目一新的胜利感,迎战生活里的难题和困扰,即使所面对的是困难重重的境况,也可以将之变成生活中增添情趣的愉快挑战.在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常常会有人津津乐道地谈论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卡耐基口才技巧而取得了成功.推销员指出销售额大有增加,经理表示业务大有进展,主管们则承认扩大了控制能力.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他们在下命令和解决问题时,熟练地运用了已经学到的语言技巧.

理查·狄勒先生曾说:“说话、说话的形态、说话的次数、以及说话的气氛……是工业机制系统中的生命血脉.”费莱德·康纳德先生也说:“我们所以兴致高昂地在‘通用汽车’从事语言训练的工作,基本的理由之一是,我们了解每位监管人员或多或少也算得上是个老师.从约束一个可能的员工起,经过初期的训练阶段,再经过正规的工作分派与可能擢升,一位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地解释、描述、申斥、说明、指示、批评,并与自己部门里的每个人讨论无数的事情.”

当我们沿着口头交谈的梯子往上攀登,而达到几乎接近当众讲演的境地时,如讨论、做决定、解决问题与举行决策会议等,我们再看看有效说话的技巧和方法,就能知道将之运用于日常的语言活动之中是多么地有效.

在演讲和谈话中,意念的组织表达,正确地选字用辞,讲演时的热情和赤诚,都是保证获得成功的要素.所有这些要素都需要读者在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时善加运用.

也许你正在考虑何时开始应用在卡耐基这里所学到的东西,但是卡耐基先生却仅仅用一个词来回答你:即刻.

无论是在当众演讲时,还是在日常谈话中,如果有可能的话,都应当尽量使自己的谈话具体化和丰富化,学会使用特殊的细节.这样可以便自己的意念生动如画地展现于他人面前,这说明细节在平日的谈话和当众的演讲中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回想一下,我们所熟悉的那些真正幽默风趣的大演说家,他们不都是很能使用图画语言的本领吗?不也是在说话中加入许多五彩解纷、富于戏剧性的细节吗?

在开始学习有效的说话技巧之前,必须先有自信.这一点我们已经讲过,它非常有用,能给你安全感,使你勇于与别人相处,并在非正式的社交团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旦你热中于表达自己的意念时,哪怕是规模有限,你也会开始搜寻自己的经验,做为所谈话的资料,这样,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了:你的视野开始扩展,你看到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一层意义.

就家庭主妇来说吧,她们的兴趣原来大多局限在小天地里,她们自从在小小的谈话圈子里用上了说话技巧的知识以后,就会纷纷兴奋地说出自己的新体验.“我发现自己获得的信心,使我有勇气在社交集会上起立发言.”在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一位哈特太太曾这样对同在一起学习的同学说:“我已经开始对时事发生兴趣.我不再畏缩于参加谈话的聚会.相反地,我热切地加入.不仅如此,我曾经做过的一切,都成为可供我讲述的好材料.我发现自己已对许多新活动产生了兴趣.”

哈特太太的亲身体验,也许对于一位教育家来说,并无新奇之处.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动力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引发一整串的行动和交互作用,使得整个个性活泼开朗起来,成就的循环于是产生.就如哈特太太所言,只要将卡耐基所总结的一项原则付诸实践,即能得到个人莫大的充实感.

我们当中不见得都是专业的老师,可是我们每一天都会有许多时候,要用言语来对别人说明什么,象父母教育子女、邻居介绍修剪玫瑰的新方法、旅游者就最佳的路线交换意见等,我们常会发现在自己处于说话的情况下,需要清晰、连贯的思考,需要强劲有力的表达.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卡耐基先生所教给我们的东西是多么的有用.

一个人在自己的事业中,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方法,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成绩和成就.作为销售员、经理、店员、部门首长、团体领袖、教师、牧师、护士、主管、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我们都身负职责,需要解释专业领域里的知识,并给予职业性的指导.我们是否能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来做这些解说,经常是我们上司用以判断我们能力的码尺.从事“说明”的演员练习,可以养成快速思考与敏捷用词的技巧,然而这种技巧却不限于正式的讲演,它可以每天为我们每个人所使用.最近,在工业界、政府机关里和各职业组织里风起云涌纷纷开设口头沟通的课程,更加说明了今天在各种职业和行业里,对清晰明确的谈话的要求.

在日常的谈话中使用卡耐基所总结出来的法则,常会使你意外地获得大丰收.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找一切机会对这些法则的运用进行练习,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当众演讲的机会.当我们参加某一个团体、组织或聚会时,不要只做个不活跃的旁观者,而要施展浑身解数,尽可能地进行口才练习.

比如,主动地协助他人处理一些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到处求人的工作,设法当当各类活动的主持人,这样,你就可能有机会多接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口才较好的人,又能多得到一些锻炼口才的机会,那样你自然而然地就必须担负一些发表言辞的任务.

如果有机会,请尽早开始做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讲演的练习.利用卡耐基先生的建议作指南,让单位里的人和你周围的人晓得,你在积极地准备对他们讲演.另外,也可以积极地参加一些义务的筹募基金组织,通常,这类组织也会寻找自愿人员替它们宣传,他们会提供给你一套讲演的秘决,这对你准备演说会很有帮助的.许多重要的演说家便是这样起家并名声渐大的,山姆·李文生先生就是很好的一例.山姆先生既是广播明星又是电视明星,而且是个在美国各地都很有影响的讲演者.他在纽约任中学教员时,就喜欢对自己最了解的人或事,如亲属、同事、学生就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发表意见,作简短的谈话.没想到这些谈话引起了听者热烈的反应.不久,他被请去对许多团体进行演说,结果这些事情大大影响了他的教书工作,这时他已是许多广播节目里的特别来宾了.之后,山姆先生便把自己的才华完全向娱乐界发展,经过努力,他终于成功了.

在锻炼演讲口才时,付诸实践的勇气非常重要,而不懈努力的毅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任何新东西,如学习外文、学习打球等,同练习当众说话一样,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稳定进步的,它就象一波波的浪潮,突起突止,潮过之后会静止一段时间.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往回滑跌,甚至失去一些原先已收获的东西.这种停滞或者衰退的现象,是所有心理学家都甚为了解的,也是他们所认为的最正常的现象.

学习有效讲演的人们,有时也会在这个阶段上受阻达数周之久.也许他们辛苦努力了半天,就是无法脱离.意志薄弱者便会绝望而放弃,有胆识的勇敢者却会坚持,然后他们会忽然发现,几乎是一夜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奇迹就发生了,他们已经一跃千里,突然使自己的讲演获得了自然、力量和信心.

你也许在最初面临听众时,总会经历到一些恐惧,一些震击,一些精神上的紧张,这是正常的.别说是你,即使是曾做过无数次公开演出的大音乐家,有时也会有相同的感觉.

帕德列夫斯基临到要在钢琴面前坐下时,总是紧张地摸弄着袖口.可是等他一开始弹奏,他的所有的恐惧便会瞬间消逝于无踪.问题是,只要你能坚韧不拔,不久你的所有顾虑都会一扫而光.包括这种初期的恐惧,而它也就仅止于初期的恐惧而已了.说过了开始的几句话,你就会完全控制住自己,你就会自信而欢快地讲下去.

有一次,一位渴望学习法律的青年写信向林肯求教.林肯回答他说:“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要做律师,事情就已成功一半有余.……要时时记住,你自己下定的决心,比任何别的事情都重要.”

林肯是明白的,他是过来人.终其一生,他所受过的正规教育总共不超过一年.而他却很爱读书,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他曾步行五十里以外去借自己要看的书,在他的小木屋里,总有柴火燃烧终夜,有时他就会借着柴火的余光读书.小木屋的木头间有裂缝,林肯往往就朝那儿塞上一本书,等到早晨天亮得可以看书了,他就一骨碌自树叶床上爬起,揉着眼睛,拉出书本来开始狼吞虎咽.为了练习演讲,他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还会走上二、三十里路去听别人演讲.而在回到家以后,他又处处练习演说,在田野间,在树林里,在杂货店聚集的人群前,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他加入新沙仑和春田的文学与辩论学会,并练习讲演当时的各种题目.他在女性面前很害羞,当他追求玛丽·陶德时,总是坐在走廊上,羞涩而沉默,找不着话说,只听着她一个人唱独脚戏.然而就是这个人,他在家里穷读不休,到处勤练不辍,终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位讲演者,进而与当时最杰出的雄辩家道格拉期参议员大开辩论,一决雌雄.也就是这个人,他所发表的总统就职演说冠绝古今,令人叹服.

想想自己身受的种.种艰难挫折与令人心酸的奋斗,难怪林肯要说:“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要做律师,事情就已成功一半有余.”这确是他有感而发,在这一句话中,凝聚了他一生的奋斗经验.

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说:“愿青年人不要为自己教育的结果忧心,不论它的界线何在.只要他在每日的工作时间里,每小时都忠实地忙碌着,就大可把最终的结果留待自己去处理.

他可以十足自信地期待着某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是当代能者之一,不论他所选择追求的是什么.”詹姆斯教授的话同样适用于提高演讲口才的水平,只要你不断地努力练习下去,你便可以满怀信心地希望,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时,你已发现自己是城里、区里或单位里出类拔萃的演说家之一了.

不管这话听起来多虚幻,它却是真正的道理.例外当然是有的.一个人心性、个性极度自卑,加上没有资料可为谈论,自然不能妄想有朝一日成为演说家.但是就一般道理而言,这个断言却是正确的.

纽泽西州州长史多克有一回参加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的结业晚宴.他评论说,当晚他所听到的演说,好得就同他在华盛顿的参、众两院所听到的讲演一样.而这些演说,是由那些数月前还舌头打结、畏惧听众的商人们所作的.这些是纽泽西州的普通商人,他们却在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具有演说家的能力和气质了.

在那些成功地获得了演讲技巧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天才,而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家乡小镇随处可见的寻常商人,但是他们肯坚持,也同样获得了成功.至于较特殊的人们,则有时会气馁,有时因为过分汲汲于赚钱,结果反倒庸庸碌碌.虽然是寻常人士,只要有胆量、有目标,走到路的尽头时,往往也爬到了顶端.

这是合乎人性与自然的,在商业和其它各行各业中,相似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名闻全球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商业成功的第一要决是耐心与相信收获终将到来,它同样也是有效说话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坚定地相信自己会成功,就会去做走向成功所必须做的一切,因而也必定能走向成功.

卡耐基认为,大部分在他的训练班上受训的学员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是对自己成功的能力多一分信任.

爱默生说过:“无热诚即无伟大.”这不只是一句文学修辞,还是一个通往成功的指路航标.

成功的演讲还必须深挖内容,力求使演讲更加深刻,这能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只触及问题表面的演说,要比深挖力掘的演讲容易多了.只是,若选择容易的路,听众便仅能获得很少的印象,甚或全无印象.题目缩小之后,最好是问自己一些问题,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准备充分,而能以权威的口吻来讲述自己选择的题目.演讲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就能使听众正襟而坐,分外留意,印象特别深刻.

“我总是搜集十倍于我所要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到百倍,”约翰·甘德曾这样说.他是畅销书《内在》的作者,他说的是准备写书或讲演的方法.有一回,他的行动尤其印证了他的话.1956年,他着手写一连串有关精神病院的文章.他前往各地的医院,与院长、护理者和病患者分别谈话,他日复一日,走了数不清的路,记满了许多笔记本.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私立医院的报告、各委员会成叠的统计资料.

最后,他写了四篇短文,简单而又有趣,是很好的讲演题材.行成文章的纸张,也许只有几盎司重.可是,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及他所依据的材料,却足有二十磅重.”

甘德先生知道自己挖掘的,是价值连城的矿石.他知道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他是干这行的老手.他把心思全放在上面,然后把金块筛出.讲演也是如此,必须准备周密,以应急变.比方说,由于前一名讲演者的论调,你不得不改变自己讲演的中心,或是在讲后的讨论时间里,要回答听众关切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行的.

尽快选好题目也很重要,千万别三拖四拖,直拖到要讲的前一、两天.如果早早把题目决定好,你的下意识便能为你发挥作用,这有莫大的好处.在每天工作完成后的零星时间里,你便可以深入探究自己的题材,把要传达给听众的思想精练、修琢.在驾车返家、等候公交车或乘地铁时,常会胡思乱想,你不妨亦将这些时间用来思索自己的讲演题材.灵光一闪的顿悟,多来自这段孕育期间.你老早便把题目决定好,脑子便能在下意识里将它千锤百炼,使之愈加成熟.

当陷身于这种过程时,你会感受到强烈的诱惑力,总想把自己的讲演依序写出.切莫这样做,因为一旦你定了型,就很可能对它满意起来.这样,你可能便会停止再对它做更具全面性的思考.另外,还会有尝试背诵演讲稿的危险.马克·吐温对这样的背记讲稿曾如此说:“笔写的东西非为讲演之用;它们的形式是文学的;它们生硬,无弹性,无法使自己愉快、有效的传达.假如讲演的目的只在欢娱听众,不在说教,便须将它们变得柔软、分类、口语起来,并将其改变成通常未经事前思考的说话方式;否则,他们将会不欢迎你,你也不能使他们得到快乐.”美国著名演说家吉特林先生也说:

“我相信,我所要讲的话实在太过于重要,不能在纸上写下.

上一篇:未来的粮食树作文下一篇:国际货运及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