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24-11-02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15篇)

1.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通过学习廉政书籍,观看廉政警示片等方式,对廉政方面的案例进行深入学习,对违法违纪分子蜕变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思。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廉洁防腐,不止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个人的使命。如何从自我管起,经受住考验,如何以史为鉴,从中吸取教训,使一个必须要严肃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因为思想的沦丧不仅仅是个人的沦陷,是对党和国家的形象抹上污点,所以要切实做好自身的廉政防线,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加强学习,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静不下来,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无法拒绝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党一直践行与时俱进的宗旨,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再牢固的堤坝也要定期的维护,更何况腐败是比洪水还要可怕的猛兽,所以,思想上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坚持学习,才可以使我们时刻紧跟党中央的精神引导,做到思想上不掉队;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不忘初心。同时,坚持对人对事时刻自省,加强思想改造、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修养,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发生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坚持政治建警,加强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二、时刻以案为鉴,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以案为鉴,防微杜渐,才能警钟长鸣,共产党员应该清醒地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反面案例,在自己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上,严于律己、公道正派、洁身自爱。

三、意识上牢记宗旨,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身为党员,要始终牢记权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这把利剑要为人民而战,它的剑锋始终要对着人民的敌人,在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利,人民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但是自己的敌人不一定是人民的敌人,不能混淆,不能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来为自己行方便,不能把“权”当作交易工具,只有心中坦然,把权力放到阳光下行使,才能不怕群中监督,才能乐于受群中监督,做到对内让己心安,对外让人民心安。

四、坚定理想信念,抵制诱惑,保持廉洁奉公意识

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等,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警、自省、自控。

五、加强领导自身建设,抓好整改任务落实

一是做好表率作用,带动公安队伍建设。

一是要讲政治、讲大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不被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侵蚀,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二是要开拓创新,做事业发展的带头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挑战自我,敢于面对困难和阻碍。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防微杜渐,从小事上做起,从自身做起,把各项纪律、要求落实到位,以身作则;三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纠正“四风“持续转变作风提出的有关要求,坚定持续反对“四风“;

四要夯实管党治党责任,从冯新柱案中吸取教训,坚决做好“以案促改“相关工作,做到抓业务和抓党建并重,将警示教育落实到推动日常工作上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六、保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增强拒腐的免疫力

一是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以身作则,党员领导干部才有示范作用,才有教育和管好身边的人,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分之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二是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参加集中学习、集体讨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我知道他们的不义之财来自手中的权力,用他们的权力演绎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权钱交易。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不顾群众利益,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腐化堕落,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使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通过警示教育活动,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

七、坚持艰苦奋斗作风,踏实做事,廉洁做人

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将自己的工作跟单位和职工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做老实事,做本分人,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自觉奉献,永葆党员本色。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关系着我党的命运,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党员要从廉洁自律做起,紧密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标杆,争作廉洁的共产党员,锐意进取,实践创新,为全面实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通过学习,使我对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更高的认识,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廉政要求入心入脑,及时扫清思想灰尘,干干净净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2.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部分, 是专门为企业及工厂培养有一技之长和一专多能的劳动者的, 而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首先从中职学生的来源来讲, 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 有的是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学校的, 对学习的兴趣比较淡薄;其次从家庭因素来讲, 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背景因素, 有的是单亲家庭, 有的是双亲不在或者留守儿童, 生活处于弱势群体和缺少关爱的环境中才让他们接受了中职教育;从他们的年龄阶段来讲, 中职生还未成年, 他们正处于思想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辨识能力比较主观, 也比较盲目, 并且叛逆心理特别强, 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心理抵抗能力弱, 叛逆心和好奇心相对较强, 心智不够成熟。因而在种种因素下中职学校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上网成瘾、打架、缺乏学习自觉性、谈恋爱、随口骂人、不尊重老师及同学等等。

笔者认为, 出现这些情况有几个方面原因:

1.1 自卑心理严重, 学生对自己和学校没有自信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 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不成器的孩子”, 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院校的看法存在偏差, 从而影响了学生们对学校的看法, 而且这种观点不仅学生有, 部分家长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到中职是因为年龄不够打工来“混日子”, 并不是因为想真正的来学知识。

1.2 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 没有学习任何知识的积极性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就是思想波动大,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容易出现冲动、固执、攻击、嫉妒、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加之本身中考的失利对他们学习信心的影响,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 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 他们逃课, 流连网吧, 谈恋爱, 甚至打架斗殴等行为寻求“刺激”。

1.3 心理不够成熟, 思想偏激

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 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认为的讲义气, 爱面子, 但是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 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1.4 学校对学生管理太过宽松, 使学生没有紧迫感

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有偏见, 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 以至于部分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 持“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对学生进行管理怎么行得通呢?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 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 使学生没有一种在校学习的紧张的感觉。本着招生的目的, 大部分学校过于夸大未来的就业前景, 引起学生眼高手低, 缺乏学习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责任感。

2 针对中职生德育方面问题的对策研究

可以将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大致分为五个方面进行, 即入学初、学习中、实习期、毕业前和就业后。

2.1 入学前的启发教育

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 并进行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 促进班集体尽快形成, 使职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心信念,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促进人格的完善, 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乌申斯基说:“老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老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 加强对老师队伍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作为老师赢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 起到表率作用。

2.2 学习中的态度教育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我们尽力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既教书又育人。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课堂。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 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 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 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 学习纪律, 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2.3 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

这一时期, 学生摆脱了平日的学业压力,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毕业去向, 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热情耐心指导, 并鼓励他们继续深造, 走向社会也要多学知识, 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多采取对话的方式, 与学生沟通思想, 让学生正确理解“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质, 引导学生客观的面对现实, 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了解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 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

2.4 就业后的跟踪教育

与已经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建立必要的联系和指导, 即关心、扶持他们健康成长, 又通过信息反馈, 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

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具有耐心、信心和毅力, 不懈的创新和尝试, 创出一条真正的中职德育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 2009, (24) .

[3]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作为一名农业战线的基层教师,我虽然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各位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受益颇丰。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德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教育处处长刘杰、六合神州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安妮、“任我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一等几位专家的授课,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台阶上重新地认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看待我们的工作,看待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现场教学以及所见所闻,各位专家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感谢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力争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4.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根据镇党委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安排,12月6日至7日,我参加了镇党委组织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听取了党委书记栾作刚和纪委书记燕国武的报告,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通过学习,受益非浅,感慨良多。作为一名校长,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大部分教师是优秀的,是值得尊敬的,但并不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都是如此。这种事实告诉我们,绝不能被一片大好的形式所迷惑,而忽视了对教师尤其是部分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同时,也再次告诉我们的教师,让社会尊敬和爱戴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更要从部分非法教育教学行为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而唤醒教师自尊自醒意识,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自觉做到以优秀教师为荣,以教师败类为耻,对于教师树立自身形象、科学地承担神圣职责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学习不能单单走过场,要讲究实效。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干部,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领导,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工作任务。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工作中,要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工作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三、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 贪官落马的事实再次明白无误地昭示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时刻用宪法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同时也要用党章和党纪来约束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四、要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防微杜渐警钟常鸣 从前自己经常认为,腐败也要有土壤,那些清苦的单位,清苦的职位,没有腐败机会,反腐倡廉也就与己无关。然而,事实证明,并非位高才腐败,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我约束的能力,无视党纪国法,即便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也会坠入罪恶的深渊;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放松了警惕,失去了清醒,便埋下了堕落的种子,一旦有机会就不知悬崖勒马。因此,反腐倡廉与己无关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思想,必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警示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途径,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当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忧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姿态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不给腐败以可乘之机。

五、发扬优良传统,保持清正廉洁

一是求真务实,积极进取。一个党员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先进分子。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各方面工作当中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察实情、讲实话,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搞急功近利。二是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党的团结统一“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今天做“四讲四有”党员,还必须牢固树立谦虚谨慎的态度,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弘扬勤俭办事的精神,保持一种革命精神、一种勤俭的作风,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是常怀畏惧之心,保持清正廉洁。在世界各国执政党中,因为腐败而下台的不胜枚举。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既干事又干净,为民、务实、清廉。

5.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就如片中揭露的案例,身为党员干部,身居管理职务,置企业利益于不顾,以权谋私,不仅抹黑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也搞乱了企业的整个政治生态,危害党和企业在职工心中的形象。腐生私、私生贪、贪生乱、乱生败。不及时治理____,就会滋生不法行为,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会妨害企业的持续发展。腐败不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却是企业衰败的万恶之源。目前,我们企业正处于优化人力资源、推动整合重组、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必须做好反腐倡廉、廉洁从业工作,防微杜渐、源头治理,及时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敢于直面拒腐防变的严峻挑战,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理想信念统率人的灵魂,决定着人生走向,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正确,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式主义。为此我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要防微杜渐,严守道德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该吸取教训,防微杜渐,严守道德底线,不要自己不知不觉踏上了歧途都还迷途不知返。

三要坚持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在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方面落实到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做一个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还要长期保持奋发进取、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在舒畅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奋发向上。

6.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一、知敬畏

近期我院开展了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无论是学习文件、观看警示片,还是赴渌渚周雄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接受警示教育,都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从事何种工作,都不能丧失对法律的敬畏。那些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的人,必然不会违反法度,也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更不用担心东窗事发坐牢狱,没有了这些费心劳神的忧愁,固然洒脱自在。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院曾拍摄了一部微电影《去瘤》,影片中的两位挚友,一位是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一位是检察官,昔日的医生好友因为职务犯罪变成了阶下囚,影片中最后的对话是这样的:我不能让一颗社会毒瘤继续滋长。不割掉它,人们就会习以为常,慢慢的,我们的人心就坏掉了;我们的社会,就完了。我身上有瘤,你帮我摘除它,可是你心里有瘤,我该怎么帮你摘除呢?”任何职务犯罪归根到底都是人心的欲望之“瘤”所造成的,从而丧失了对法纪的敬畏之心。

二、惜人生

人有七情六欲,我们在作为公务员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上神,总会面临许许多多的诱惑,但只要能够控制住合理欲望,时刻谨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爱惜自己的羽毛,珍惜所拥有的,心中有责之人必然心中有戒。林则除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努力奋斗才是最留得住的宝贵财富。

7.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体会 篇七

一、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 即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建设人才, 而音乐教学的子目标又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音乐之美, 并在音乐理念的指导下感受自身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美,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并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 基础教育义务阶段的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普及教育的过程,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摒弃选拔教育对于被教育者的苛责和要求。

而实现这一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首先先要教会学生审美, 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载体, 其独特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和受众的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通过音乐教育, 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 懂得在音乐沃土中辨别香草和毒蕈、精华和糟粕, 认识音乐百草园中的姹紫嫣红, 树立弘扬和继承灿烂中华民族文音化乐, 包括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戏曲、曲艺艺术。其次, 学生要在表演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不断理解、体会作者运用音乐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涵, 展开丰富的想象, 以达到锻炼其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两个渠道

两个渠道就是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文艺活动支渠道。音乐艺术教育这艘大船要想顺利航行, 就必须渠道畅通。音乐素质教育是以课堂音乐教学为主渠道, 向学生普及音乐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 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不断改革传统的教材教法, 师在美中教, 生在美中学, 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教育, 在声情并茂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愉悦和发展, 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要推进素质教育, 仅仅靠课堂这个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拓展第二渠道, 即课外文艺活动这个支渠道, 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展, 这既能普及音乐教育, 又能提高音乐教育, 我们的学校要常抓不懈, 提供一切条件, 创造一切环境, 营造一切有利于活动的氛围, 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形式, 如组织音乐知识兴趣小组、合唱队、各类乐队、舞蹈队等文艺社团, 组织专人进行指导训练。为了营造文明、优雅、愉悦的学习环境, 我们和社会团体牵手, 实行走出去, 请进来, 让我们的兴趣小组走向社会, 面向群众, 贴近生活, 向社会上的艺术骨干学习, 我们的艺术小组很快成长起来, 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三个能力

三个能力是指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这三个能力既是独立的, 又是密不可分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能力”是词曲作者的“纸上谈兵”, 是音乐的基础, 是音乐之本。“音乐表演能力”是根据创作进行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等, 是把文字、符号等音乐语言变成有感情的声音、旋律和动作。“音乐欣赏能力”是以受众的听、看、理解、思维体现出来, 它是三种能力中比较隐蔽的一种, 同时也是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 互相促进。

传统的教育模式常把音乐创作教育神秘化, 其实它只不过是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人的内心, 正如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所以, 只要我们转变传统观念, 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 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索, 经过不懈努力, 也能在音乐创作中发挥巨大的创造力。而“表演”是把创作形象化, 实际上是创作的再创作, 它是把表演者的心境融入音律、音乐, 融入自己, 比听音乐更直观, 美感更强。所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演唱能力, 历来是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 控制演奏、演唱的时间, 同时增加器乐教学和欣赏课的的授课时间及训练时间。

四、多媒体与音乐教学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的推广, 音乐课教育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 而是已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声乐、器乐、美术等综合性的艺术门类, 音乐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 将现代多媒体引入与音乐课堂教学, 将会提高教学质量。

(一)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

音乐教学课强调以声乐、器乐, 东方、西方, 古典、现代音乐为载体, 包含丰富的音乐知识,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材料感染下, 通过听觉接受知识信息的。但是,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产生听觉疲劳。所以, 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 学会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 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意境

在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创设必要的音乐意境, 特别是对于处于直觉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这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 制作课件, 运用录像、投影等使声像结合起来, 创设教学意境, 让学生陶醉其中。

8.体会地理教育之美 篇八

关键词: 地理教育 美育 教学效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连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理想和健全的人格,到十八九世纪时,德国诗人约翰·席勒首次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术语[1]。我国新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和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美育自然而然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美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欣赏、体验地理世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谐美、科学美、艺术美等。将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创造、美的表现和美的欣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进而增强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善于挖掘地理学科之美,有意识地将融入美育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地理之美。

一、自然美

地理涉及大量自然景观,如雄伟的山川、奔腾的河流、苍茫的沙漠、幽深的峡谷、浩瀚的海洋、一望无际的平原……这一切是何等的美丽动人,无不为我们展示着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例如我在粤教版七年级上“亚洲概述”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亚洲雄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亚洲的大气磅礴,欣赏雄浑壮美的青藏高原、奔腾的万里长江、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等,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特征,使学生得以欣赏、享受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

二、社会美

地理涉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古代的亭台楼阁、庙宇寺院、现代的城乡聚落、交通建设和民俗风情都为我们展现了地理学科的社会美。利用这些具有美感的地理景观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不仅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而且在进一步探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成因的过程中让人体味到另一种地理之美。比如,我在粤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四节“青藏高原”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美丽中国神奇高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掌握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欣赏享受到地理学科自然美的同时明白地理的社会美。

三、和谐美

地理为我们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应和谐可持续发展。如在讲粤教版八年级下“青藏高原”时,高寒自然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是适应高寒自然环境的体现,这就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可这种和谐美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通过尊重自然,认识到人类活动只有与地理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在和谐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美[2]。并引导学生把感受、想象和判断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审美能力升华为保护地理环境、创造地理环境美、展现心灵美,达到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3]。

四、科学美

发现地理规律,探索未知世界[4]。如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材安排在高一开学的第一堂课,这就充分体现了地理教育中科学美的重要性。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这些科学美,培养其追求科学美的意识。如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播放《复仇者联盟》、《星际穿越》、《BBC之地球的形成》等相关视频,并教会学生使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和Google Earth软件,充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欲望及丰富的想象。课后布置一道开放题:“如果技术够先进,你最想去哪颗星?去干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有些答案令人匪夷所思,这反映了学生的用心和求知欲。

五、艺术美

利用诗词、音乐等体会地理之美。如我在讲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时,学生觉得理解四川盆地的气候、地形、交通枯燥无趣,我就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李商隐在《夜雨寄北》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诗句中的“巴山”反映大巴山,“夜雨涨秋池”反映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是多秋雨,多夜雨;“蜀犬吠日”反映四川盆地地形封闭,“雾日”很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既反映四川盆地的交通状况,又反映四川盆地的地形,以此要求学生掌握四川盆地的地形、气候和交通。这样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其实就是努力挖掘出课堂内容里面蕴涵的艺术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地理之美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它的美,有意识地将美育融入地理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深刻地体会地理之美。

参考文献:

[1]刘恭祥,徐永辉.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J].福建地理,2001(16):60-61.

[2]陈宝爱.浅议将美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J].教育研究,2006(6):94-95.

[3]杜君兰,徐宝芳.中学地理美育实施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110-112.

9.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步入警示教育中心的走廊,眼前景象让在场的同志顿时为之震颤。一件件真实的故事、一宗宗鲜活的案例、一声声悔恨的叹息、一个个以泪洗面的忏悔,在警醒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牢固构筑思想道德的防线,才能称得上为人民服务,才能配得上做人民的公仆。否者,下场之惨烈可想而知,在场的参观者都为之不语。

给我印像较深刻的是那块硕大的算盘,在算盘的珠子上嵌了七个帐本,政治帐、经济帐、亲情帐……, 每一个帐本都在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自己工作岗位,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迈好人生的每一步,要坚守人生的最低防线,让每一个帐本都要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不要因为一念之差而轻易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让美好的人生为之付出沉痛的代价,在人生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不光彩地一幕。

在参观到“亲人期盼团聚”的场景剧前,我驻足观看许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边是年迈的老人做好了饭菜,放置在简易的餐桌上,妻子、女儿在焦急的等待中,另一边却是身陷牢狱之中的“一家之主”,高墙、电网、紧闭的囚门,限制了一个人的自由的时候,声泪俱下的忏悔、惋惜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留给亲人的等待将是一种最痛苦的煎熬。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平时工作繁忙,教育孩子、赡养父母等等都落在亲人身上,是亲人的默默等候、坚守和付出在支持着自己的工作。一旦走上贪腐之路,亲人为此担惊受怕;一旦锒铛入狱,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亲人还会替你背上腐败的黑锅,背后受人唾骂,孩子在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

10.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近一个月来,我局开展了系列警示教育活动。11月25日,在局四楼会议室收听收看了省纪委副书记李潭生关于警示教育的报告和《凋谢的金华》电视片;11月28日,组织局机关全体和局属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到XX一监听取了服刑犯人现身说法犯罪经历和忏悔。一幕幕、一出出,触目惊心;一声声、一句句,发人深思。受益非浅,感慨

良多。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和利益的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通过观看电教片和学习警示教育材料,我认为: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我认为: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其次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给他们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原本也是贫民家的子女,在工作前期也曾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过贡献,随着地位逐步的升迁,权利的逐步扩大,逐渐淡漠了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步入了罪恶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被人民所唾骂。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警示教育学习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学习不能单单走过场,要讲究实效。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一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讨论,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干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四是以案为鉴。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在自己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对他们犯罪道路的过程、原因及教训作了反思: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私欲膨胀,背弃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宗旨,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方向,道德观念失衡,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踏上了不归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五是带头接受监督。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求你办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大家都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

11.文言文教育心得 篇十一

为此,我在《石壕吏》一文的教学中,以朗读为突破口,分四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

第一步,在解决课文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准、读通全文,整体感知体验文章。教学中,我在介绍了有关背景资料后,先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朗读后让学生自由谈谈有关的阅读感受。有的学生在文中读到了石壕吏的凶暴,有的学生读到了老妇一家的可怜,有的读到了战争的残酷、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读到了诗人的悲愤等等。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得到的体验有深有浅,这其中的每一份体验都是真实的、独特的。这就呈现了阅读的多样性。

第二步,品读赏析课文,深入体验文章内容。学生初读体验往往是感性的、表层的、零散的。对课文的肤浅粗略的理解会使学生头脑中的哈姆雷特形象模糊不清、千差万别,这样很容易造成解读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准确的担当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把学生引入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中去。

第三步,反复诵读,潜心揣摩,进一步加深体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言语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富有音乐美的节奏、丰富多姿的句式、还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等,有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通过诵读、揣摩便可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入具体的言语情境,设身处地地去体味角色,反复诵读,读出语感,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感受境界,引起感情共鸣。《石壕吏》一文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这一点单从作者精练的笔墨中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句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在言语形式的反复玩味、涵咏中,学生渐渐领悟了读前一句时要读出石壕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在读后一句时应读出老妇人的悲苦无奈,“一何”两字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朗读时应以低沉、愤怒的语调,体现了诗人对差吏的极端憎恶和对老妇人的无限同情。口诵心悟。当学生能自己读出语气语调时,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1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教育美 篇十二

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欣赏、感受数学的美呢?下面就对我自身的感受, 谈一下自己的感想.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对08级教育的学生给他们开设数学名题欣赏, 这门课的开设能够很好的使学习教育的学生更广泛的接触数学领域, 让他们从不同的层次去感受、欣赏数学美.

一、用奇异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实体为数学创造了良好的模型, 因此数学的结构在一定的领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奇异性是指对这种稳定性的破坏, 当然这种“破坏”是美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对原有习惯的一种美的突破.

例如在给他们讲神奇的幻方的时候, 当介绍到刻在龟背上的文字时候, 他们便不得不惊叹, 数学是多么的美妙.

二、用相似美掌握知识规律

数学图形与式子相似, 数学命题的相似, 数学关系与结构的相似, 数学规律与方法的相似, 都是数学中的相似因素, 利用两个事物间的相似性, 在数学中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猜想、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

例如, 在学习到贾宪、杨辉三角时, 由 (a+b) 0, (a+b) 1, (a+b) 2, (a+b) 3…展开式的系数, 通过猜想、类比、归纳、推广到一般 (a+b) n的展开式的系数的一般形式 (杨辉三角形) , 又由杨辉三角推出最短路线问题.整个过程紧凑, 严密,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感受到数学的相似美.

三、贴近生活实际, 培养审美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把数学关系转化为一种审美关系, 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讲到斐波那契数列的时候, 当确定前项与后项的比为黄金分割的时候, 给学生讲什么是最美的, 从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到达·芬奇的作品《维特鲁为人》《蒙娜丽莎》, 在神秘的艺术作品刺激的作用下, 美的激发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和谐的气氛中拉开了教学的序幕.一个名人说过:“只有当教师把教数学看作教音乐和艺术一样, 数学才有健康的基础.”为学生播下美的种子, 既是教育的需要, 也是育人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鉴赏, 以形感人, 以情动人, 以理喻人, 使学生由形式美而感受到意蕴美, 深刻体验数学美的深层底蕴, 则数学美就会释放出强烈的吸引力.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具有美感价值的刺激不仅能够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 而且能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人们感受美, 能减轻教与学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在“美”的形式下产生自由、安全的学习心理体验和背景, 从而减轻学习心理压力, 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数学的美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数学学科的发展, 综观世界数学教学改革, 许多发达国家已明确把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欣赏数学美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我国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独特的美感”.

如果通过数学美感教育, 一方面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使学生更深刻、牢固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以美的态度和情感来学习、应用数学, 使学生从抽象、枯燥的概念和推理中体会数学的美, 感受数学的简洁、对称、奇异、和谐, 体验数学的神奇,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信心.

13.开展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三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和学习案件材料,我认为: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我认为:就单纯教育片里的个人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其次是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给他们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原本在工作中也曾为我们规划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随着地位逐步的升迁,权利的逐步扩大,逐渐淡漠了自己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的诱惑下,步入了罪恶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两个维护”,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学习不能单单走过场,要讲究实效。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 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通过这次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一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讨论,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干部,为规划行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 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4.法院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严格依法行使审判权,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审判人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hjt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人民法官的头脑,保证人民法院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

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严格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提出来,在客观上应当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开展审判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树立审判权威的前提条件。审判方式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念对其进行指导,容易导致改革的盲目性,理念的匮乏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信仰的缺失,仅靠口号和群众运动式的动员不可能真正树立起司法的权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审判工作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

(一)真正做到司法独立、廉洁、高效

司法的独立性是裁判公正的前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司法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秉公办案,不屈从权势,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同时,人民法院的裁判权事关生杀予夺,更必须置于严密的内外部监督之下,秉公用之,谨慎用之。在当前形势下,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尤其要注意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接受政协、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权,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方面,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忘记了这一点,就忘记了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来源,就会丧失正确的权力观。而牢记这一点,就可以有效抵御各种不正常的干扰,真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的廉洁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法官作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应该做到清正廉明,一尘不染,让人民满意,让群众信任。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法官对贪赃枉法行为不愿为、不必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激励、保障、惩处和制约机制。不断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损害当事人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人和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司法的廉洁只是公正的保障,裁判人员不廉洁,不可能作出公正的裁判,但廉洁的法官也不一定作出公正的裁判,因为裁判的公正还取决于法官的业务素质,是否遵循程序等多方面因素。司法的高效性是指司法审

判人员在裁判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努力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延误

(二)确保裁判结果公正

裁判公正是指裁判客观真实,合情、合理、合法。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案件,能够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裁决。裁判是终结诉讼程序、启动执行程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司法活动。因而,裁判是否公正,在整个司法公正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深远影响。结果的公正是裁判活动应有的要求,也是诉讼当事人的期望所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赋予了司法机关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只有做到实体裁判公正,办案程序合法,裁判文书规范,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要实现裁判公正必须做到:

1、认定事实客观真实。事实客观真实,是裁判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事实失实,则无公正裁判可言。因而,我们在认定事实时,一定要依据证据判断规则,结合具体案情,力争使裁判事实客观真实,要坚决杜绝主观臆断,虚构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发生。

2、适用法律正确。法律是裁判的依据,是判断是否公正的基本标准。一般来说,适用法律正确则裁判公正,适用法律错误,则裁判不公。适用法律正确,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都适用正确。

3、自由裁量合情合理。在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幅度内,能否做到合情、合理,也是判断裁判是否公正的一个标准。在很多案件中,由于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幅度较大,自由裁判选择不当也往往造成裁判不公。因而,审判人员一定要正确适用自由裁量权,力争使裁判合情合理。要坚决杜绝假借自由裁量权,进行不公正的裁判。

三、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建立职业化的法官队伍

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法官现代化,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法治理念现代化是法官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官职业本身的要求。

在百姓的眼里,法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法官要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必须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专业知识深厚的、司法技能娴熟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审判工作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要求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必须具有独特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痉?/a〉经验,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接受统一的职业训练。这样才能使法官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不出现偏差,才能保证司法公正。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可以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坚定的法治信仰、良好的专业训练、娴熟的司法技能、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整体,从而形成特有的职业传统和职业气质。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专家呼吁法官队伍应当由“社会精英”组成,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这是因为法官肩负着依法公正独立行使审判权案件的重任。这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关系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法官必须加强修养,使自己具

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法官如果不加强自身修养,就不会成为一个合法的法官。

要达到这一目标,法官必须坚持学习科学理论,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dxp理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用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事物、办理案件,正确、适当、合理地处理严格依法办案和“三个有利于”的关系,力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实践证明,要做到这一点,法官只具有深厚的法律修养、司法技能和良好的品行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三是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品行。这里所说的品行,不是特指法官职业道德,而是指法官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操守。法官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作一名好的公民。实践证明,一名好公民,不一定可以成为一名法官;但一名法官必须是一名好公民。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需要。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司法权威,保障法官司法独立的需要。

15.平凡的德育教育心得 篇十五

一常规教育—于细微处入手、正确引导

首先密切联系家长做好督促, 建立学生校内外跟踪机制, 了解职校生生源及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个性的突出、张扬、不服管教、不善于倾听等问题。家长、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建立一致目标, 齐心协力从细微处入手通过语言的魅力帮助问题学生改进。

古人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古代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现代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有个良好的环境不断更换住址。如有些家长发现有些不良因素严重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 便更换孩子学习环境, 这类学生在职校往往都是很顽皮的问题学生, 做好这方面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发现。例如, 有个男同学一向自吹自擂, 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盛气凌人, 自认为有个性, 常让老师和同学难堪、恼怒。这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 还扰乱了课堂秩序。每次谈话、沟通过后, 虽然有所收敛, 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扯皮问题。作为班主任不但要耐心正面引导学生, 还要深层了解学生自身的问题原因所在,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帮助学生进步。因此, 我将该母亲请到学校, 了解到他们为了这孩子已经搬了三次家。“班主任, 您管我们的孩子要多费心了!”听到来自家长的心声和期盼, 事后, 我特别留意该生的一言一行, 从中去发现他的特性, 其实该生也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也想获得别人对他的肯定。

这一天, 我再次邀请该生母亲到学校, 并让该生也在一旁, 这时我用轻松自然的语气对他说:“我和你母亲先聊聊, 你能为我们买两瓶水来吗?”他听后非常乐意地去做了。这样的开场白非常好, 容易使原本大家忐忑不安的心放松下来, 后面的交流就容易多了, 我把这段期间在学校观察他得到的信息给了许多很好的肯定。在往后的学习中, 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分配他去帮助班级做事, 为班主任跑上跑下, 他感到很充实, 人也慢慢自信起来。环境造就人, 但人与人之间的细微教育引导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艺术的语言和细腻情感的表达是现代班主任应具备的条件之一。中职生从中学生转化过来要有一个适应阶段,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 是学生心灵的导航员, 要交给学生一把打开心灵之门、生活之门的金钥匙, 这有利于学生实现人与人, 人与环境的互动, 班主任要帮助并激励学生努力实现自我角色转换, 让学生不断得到善意的健康向上的引导, 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个性的心理品质, 这也有助于职业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并习惯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不再拒绝他人帮助。有一种说法, 培养的学生如果身体不好, 是废品;如果智力不好, 是次品;如果教育不好, 可是危险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趁热打铁, 常敲警钟, 对学生细致观察, 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对错。只要一有改变、进步, 及时向家长报喜, 在于情于理中疏导学生。如一次班会课上, 我让同学回答“说说你最爱的人”。一位男生很大声地抢答“爱女人”。全班同学听了哄堂大笑, 这位男生感到很得意, 似乎他的意图得到了大家认可。这时, 我冷静而又语重心长地说:“是的, 这位同学说得对, 但女人应包括:母亲、姐妹、妻子、儿女, 甚至还用母亲比喻着我们的祖国、大海、山川河流, 同学们说对不对啊?”“对!”同学们齐声回答。正确引导学生, 塑造健康人格, 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来启发感染学生。这次班会的讨论发言后,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随意乱讲话了。作为班主任要随时留意学生语言行为的不当, 及时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到认知自己、最后到认可自己。

往往受过多次批评, 被严格教育的学生, 教师对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他们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老师, 我现在表现还可以吧?是不是比以前进步很大?”面对当今学生多样化心理, 如果班主任缺乏耐心、不够细心……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 道德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相逆相背之事也是常有的。

二常规教育——感化疏导、大爱的魅力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场战争——过度教育与反教育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双方的身心都受到折磨, 后果则造成孩子逃学或离家出走。这种行为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也令老师和家长尤感棘手。

一天晚上11点多钟, 女生黄某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有几个晚上没回家了。该生性格内向, 在班上来往的同学又少。笔者感到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在学校里教育学生, 同时还得学会帮助学生及学生家庭, 处理协调各种矛盾使之和谐, 减少学生与家庭的冲突。

第二天一早, 我找来和黄某玩得较好的几位同学, 打听她晚上的行踪, 了解与哪些人接触较频繁, 我扮演同学、老师或她的朋友, 以此深入了解事由。最后同学在网上找到了她, 了解到她住在女友家里。为了做好她的疏导劝说工作, 我直接打电话给她的女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是黄某的好朋友, 谢谢你这段时间对她的照顾, 我是她的班主任, 想跟她说话, 你能帮忙做到是吗?你也很想这时有人来关心帮助她对吧?”心与心的沟通是搭建双方情感的一座桥梁, 形式问话和封闭式问话, 是针对某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进行一种激励煽动的问话方式。如形式问话, 当知道黄某已接电话, 我第一句是:“你怎么样啦?我是班主任, 能告诉老师一些事吗?”听得出来, 对方一下哭了起来。后面我采取封闭式问话起到了更好的递进效果, 如“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能或不能”等方式, 主要目的是澄清事实或缩短谈话内容, 直接解决问题。最终黄某回到了家, 回到了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都得到肯定、尊重、温暖以及平等对待以后, 他必然充满安全感。

一些家长与孩子缺乏语言的平等交流和情感递进。其实当事情来临的时候, 双方只要做一些小小的情感投资, 就能解决彼此之间的隔阂。我的做法: (1) 互赠一件小礼物, 确立自己的想法。 (2) 家长及学生本人在情感或语言上互相扶持, 同时向帮助她、关心她的同学和老师表示感谢, 从而打开该生心结。 (3) 教会学生得到他人帮助时学会存有感恩之心。常规教育是每个家庭、社会及学校必备的一种方式, 而德育教育则是一门学问。教师帮助学生的同时, 其实也帮助营造了一个家庭和谐的气氛。每当面对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时, 我常常会想到他们身后的每一个期待的家庭和每位爱意深长的家长。俗话说,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教师的德育工作意味着更多的是要有高尚情操和艺术语言的修炼, 它紧密连接着师生血脉。

记得某学期班上一位有点内向的男生周某要办休学, 原因是母亲出了车祸需要很多治疗费, 家里一下跌入谷底。他姐姐到学校来替他办理保留学籍手续, 碰巧是我十年前的学生, 他母亲没文化, 是个渔民, 一辈子劳动只想供子女读书, 姐姐中专毕业已工作。走之前, 我留了电话号码给她说:“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助就打电话给老师。”偶尔我也会打电话给周某, 表示一下关心。转眼一年就过去了。有一天, 突然接到周某姐姐的电话说家里近段时间发生了一些家务事, 请求老师的帮忙。原因是周某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自从儿子休学后, 母亲长期自责, 周某也选择逃避。这样的事我又能帮上什么呢?但周某不回家, 母亲拒绝去医院住院做最后的治疗。姐姐说:“弟弟现在谁的话都不听, 母亲个性又犟, 亲戚和朋友尽了力劝说都无用, 只有儿子回来, 母亲才去医院。明天再不去医院治疗, 赔偿都有很大的影响。”时间也太紧急了, 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老师, 我知道很为难你, 但我弟弟肯定会听你的, 因为你是老师。”笔者被这句话深深打动了, 一个已休学的学生, 还能听得进去老师的话吗?事情已由不得再多想, 很快我决定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迟到”的家访。下午放学后我把电话打给了离家不远摆摊做事的周某, 善意地对他说了一个谎:“老师就在你家附近办事, 想过去看看你和你母亲, 告诉我你家渔船的具体位置好吗?”开始他推托了几次, 见我坚持, 他已经无法拒绝, 便诚恳地做了邀请。上了他家的船, 已是晚上7点多钟, 一家人很感动, 尤其是他的母亲。笔者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钟了, 才想起晚饭还没吃!第二天, 笔者给周某姐姐打电话得知他们的母亲已在医院。教师是传播美的使者, 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好的表现更有利于缩短或消除师生及家长间的距离。

三常规教育—职业教育道德规范的德育渗透

孟子认为, 羿在教育上的优点就是, 他能够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学生。这一点并非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做到, 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德者业之本”, 这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羿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上, 只授射箭之道, 没有传为人之道。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端人”。孟子指责羿也有过错是很有见地的, 因此, 学校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要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一天, 烹饪班的技能操作课上一个学生又和老师发生了冲突, 我正好到班上巡视, 看到了这一幕。这个学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把削下的原料装到准备好的袋子里, 而是肆无忌惮地把它们直接扔在地上, 还一副得意的样子。

事后我并没有马上找他谈话, 而是就这问题进行主题班会来讨论, 结果: (1) 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 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使环境卫生永远清洁, 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3) 把削下不要的原料及时放到准备好的袋子里, 能保证同学们不因踩到地下原料滑倒。我把这几点进行分析:作为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 首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教师教同学们技能的同时首先要教做人的道理。职业道德要规范养成。同时还要注意技能操作外的注意事项, 如上操作课时拿工具刀要注意安全, 不能随便在操作时与同学开玩笑, 以及正确拿工具的手法等。我举了许多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的小例子, 以及不以为然的一个小举动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事例。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发言过程中, 我巧妙地让该生也做了发言, 效果很不错。此后, 该生在班上的每门技能课不但认真操作, 而且职业道德养成也越来越规范, 对教师越来越尊重。

上一篇:学习干洗技术下一篇: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