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4-11-03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共10篇)

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三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雨后》、《谁的本领大》、《蜗牛的奖杯》、《狐假虎威》和练习3组成。安排了61个生字,其中39个是要求能正确书写的。本单元属于“哲理篇”,意在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学习第5课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第6课让学生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蜗牛的奖杯》让大家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路。而《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教学理念:

利用自读、朗读让学生从中感悟一些人生哲理,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从中学会观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61个生字,其中的39个要求能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要求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思想内容。教学重点:

学习本单元61个生字,能把字写正确、美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录音机 课时安排:

5、雨后„„„„„„„„„„„„ 2课时

6、谁的本领大„„„„„„„ „„3课时

7、蜗牛的奖杯„„„„„„„„ 2课时

8、狐假虎威„„„„„„„„„ 2课时 练习3„„„„„„„„„„„„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2.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二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这要求英语教师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因此,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 采用视听法、情景模拟、情感激励及任务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 导入、练习、归纳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与疑问句,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交替进行, 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角色扮演, 实践体验, 合作与互助等学习方式, 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 使枯燥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易于接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Unit3以“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为课题, 谈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何在各项语言实践中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是Unit3的第一课时, 围绕着UFO到达时人物在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 主要通过听说形式让学生初步学习、应用过去进行时态, 让学生能使用这一时态表述在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从而为本单元接下来的语言教学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贴近生活实际, 易于引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交际与交流。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思维、俩俩对话, 角色扮演等形式,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学会描述过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特别是对要用到的一些动词, 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样便于教学内容的突破。教材选编了富有科普意义的UFO作为话题的引入,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应该能较为轻松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大部分学生能认读、听懂、理解目标词汇和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90% 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 两人或多人运用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对话。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情境, 采取小组合作互动的方法, 开展对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四)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创设新闻播报、抓凶手等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 学以致用,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 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在语言情境中使学生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意义。

(二)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会话等语言交际行为。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歌曲欣赏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一) 学习目标

1. To be able to read, listen and understand the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with the Past Progressive.

能够认读、听懂并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2. To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vents by using the Past Progressive.

会用过去进行时态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件。

3.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s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能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合作互助学习, 并学以致用。

(二) 新课导入

1. 图片导入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老师指着图中的UFO)

S: A UFO.

T: What’s the man doing?

S: He’s looking at the UFO standing...

T: Yesterday afternoon a UFO arrived on the earth. At that time a man was standing near it.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1: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2: I was cleaning my room. ….

T : V e r y g o o d . T h i s c l a s s w e ’ l l l e a r n “ u n i 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First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places.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出示图片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barber, barber shop, barber chair… (新词呈现)

T: What place is it? (依次指着图片, 让学生猜什么地方)

S: It’s a bedroom…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各种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新课。

(三) 图片展示

出示图片: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指向图中人物a发问)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老师依次提问人物b-f)

T: Now imagine you are one of the persons. Talk about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ith your partner.

Pair Work: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front of the library.

(同学结组谈论1a图片中的人物当UFO到达时他们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练习目标词汇和句型“当什么时候某人在哪里”。

(四) 猜一猜:

依次出示五张图片:T:What was she he doingat 9:00 yesterday morning …?

引导学生回答S: Was she he doing sth. ?

T: Yes, she was. No, she wasn’t. She wasdoing sth.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语言。

(五) A flash:“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UFO arrived?”

T: 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S: He was…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flash, 使学生能 说出当UFO到达时flash中的人物分别正在做什么, 练习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六) 听录音, 排顺序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听力练习目标语言, 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

(七) Pairwork

W h a t w a s h e / s h e d o i n g w h e n t h e U F O arrived?

He/ She/ was doing……..

设计意图:由学生结组谈论当UFO到达时图片中不同的人物活动, 进一步练习目标语言。

(八) News Report

昨天晚上10点钟一个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我们学校, 当时你正在哪里?在做什么?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barber shop.

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B: I was cutting hair.

(活动要求:可以小组内两两对话进行展示, 也可由一人提问, 轮流回答。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和汇报, 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句型。

(九) Activity: Catch the Killer

昨天夜里, 一名男子被谋杀了。张警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是每名嫌疑人都能说出当时他在做什么。凶手到底是谁?请你来当“一分钟警官”。

(游戏规则:请每组扮演警官的同学在一分钟内, 尽可能多地询问其它小组同学, 那时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无法回答或回答不符合逻辑的同学即为“凶手”。完成任务最多的警官即为“最佳警官”。被抓到的“凶手”在课后要完成警官布置的额外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 在游戏中再一次复习了重点句型。

(十) Group Work: A Lifestyle Survey

请学生调查组内的其它同学上周一晚上8点分别在做什么, 然后由调查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 进一步使用目标句型进行交流, 增进对彼此生活的了解, 让学生懂得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一) Summary

小组合作归纳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过去进行时表示什么样的动作或状态, 你认为常与哪些时间状语连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 加深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 知道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十二) 课堂即时性评价

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题 (每人一份) , 八个小组交换题目, 当堂完成, 由出题的小组对其进行现场评价。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出最佳出题小组, 最佳完成小组, 本课最佳合作小组、明星小组各一个, 其余小组为希望小组。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三) 布置作业

以“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为题, 写一写在昨天这些不同的时刻你和家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60词左右。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写作的形式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目标语言,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板书设计: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T: What was he / s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 He/ She was……..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 例如:提问、竞争、表演、游戏、调查等, 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能够在情境中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同时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合作、创新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评价的主体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生。

2. 针对本课所学语言点, 由学生小组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个体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 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 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三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4.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四

1.开始直接进入主题,通过计算两班各多少人揭示本节课新知识研究的方向,根据9×4=36这道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让学生初次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通过一道除法算式,使学生明确在除法算式中也存在倍数和因数这样的关系,巩固与深化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

3.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在探索交流中,优化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获得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2、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5.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篇五

一、单元教材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感受祖国的伟大。

3、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

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识字三2课时

9、欢庆2课时

10、北京2课时

11、我们成功了2课时

12、看雪2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6.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六

[导读]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生字词语的书写相对较好,而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显得有些不足。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正确使用识字方法。但是,利用识字方法记生字仍然是难点。还有个别学生的审题的能力和答题的习惯不好

课堂教学研磨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通过学习课文,孩子们了解了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教材内容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经过一个单元的多次研磨,我们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受益匪浅。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在《日月潭》教学中,借助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教师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葡萄沟》一课的教学中着重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乡之好客,从而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还有表演读,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喷薄而出。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的教学,在初读识字时,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朗读,在真正的课堂上这看似短短的几分钟集体自由朗读效果却是不容小瞧的。在不断的自我朗读中,学生慢慢走近文本进而让文字逐渐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显现于脑海中,为接下来的理解全文、感悟体会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情景交融,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如教学《日月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葡萄沟》一课的教学情景交融,用假想旅游的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葡萄沟,畅游葡萄沟,尽情欣赏葡萄沟的景色,领略新疆的风土人情,喜爱那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难忘的泼水节》的课堂,教师创设情景,搭建一个一个的平台,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进行言语实践。在教学第3自然段第2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今天,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欢的,认为最美、最香、最吉祥的凤凰花铺成鲜红的地毯,好像在说——”,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进行想象说话。创设“给在座的老师介绍欢迎场面”的情境,引导学生看板书练习介绍,辅助学生言语实践,以达到积累、运用语言的目的。

《北京亮起来了》如在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读了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像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觉得天安门城楼像金子做成的。”另一个学生:“我觉得天安门城楼金光闪闪的。”独特的发言使课堂也变得流光溢彩。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的火花,才会尽情绽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重视合作,积累语言。

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葡萄沟》整堂课教师从“好地方”这三个字为契入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盛产水果、葡萄干色鲜味甜、老乡三方面进行品读。抓住了“茂密”“五光十色”“色鲜味甜”“热情好客”几个词进行不断地品读玩味。在品析 “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这两个词区别时,通过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并抓住“光”来理解,达到了品析词句的效果。

《难忘的泼水节》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如“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如“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如“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个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教师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合作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并积累了语言。

《北京亮起来了》的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把北京的灯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华灯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教师出示了课文里面的长安街的插图,让学生根据图片找课文中一一对应的句子,让他们小组合作,在手、口、脑的结合中把这一幅图变成一场小录像记录到脑海中,让孩子能够想象画面背诵出来。学生读着课文,看着插图,把故宫想象成一个风韵犹存的女子,穿着纱裙站在护城河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词句,也领略到北京美丽的夜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向往北京之情。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是反义词的训练,教师鼓励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并采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的方式,看每组里的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再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认清字形,还提示学生若是去掉两字中间的破折号,会发现什么。这样一提,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个相反的字能构成词语“宽窄、穷富、贱贵、善恶……”并适当运用,通过运用也就积累了语言。

四、查阅资料,培养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以供学生学习时自由地查阅。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伙伴的话就有很大的指导性,如《日月潭》后面有“我知道台湾还有美丽的阿里山。”“我知道台湾还有?”《葡萄沟》后面有“我们家乡出产的水蜜桃也很有名。”“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语文园地三》里“我们家乡的板栗很有名,我要写一写。”“这是我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你看,咱们的家乡变化多大呀!”通过学习伙伴的提醒,让小朋友可以及早地去了解和准备,来丰富课文内容,拓展课外知识。

《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教师注重知识的搜集与积累,使知识、能力、情感达到融合。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语文园地三》的教学,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要利用现代媒体,拓展学习渠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展语文学习渠道”,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拓展开放式的新天地。学生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就国内国际新闻、时事热点、科技知识等在班级的“新闻发布会”,“小小辩论台”或“小灵通广播台”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资料,大胆交流,资源共享。

单元测试后反思:

但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单元的精品课程研磨结束后,我们通过测试,对学生第三单元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测。本次测试卷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覆盖了第三单元的所有内容,有拼音的考查、词语的理解、短文阅读和看图写话的专项检测,体现了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运用、重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测评,我们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小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分析,了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以及简单的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导向作用。

一、试卷分析:

试题从拼音、字(会认字、会写字)、词语、句子、段等五方面进行了考查。第一题考查听写能力,学生完成情况较好。第二题考查拼音及会写的字,只有极个别同学把“泼水”的“泼”字写错。第三题考查补充词语,学生掌握较好,失分很少。第四题考查了多音字组词的掌握情况,错较多的是“盛”这个多音字,暴露了教学中对易错音的强调不够细致。第五题填空,是综合题,是对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有补充句子中的词语、写反义词、填量词、了解民族、课文中佳句的积累以及夸家乡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失分原因是有部分孩子们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第六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考查理解能力,只有能读懂短文才能理解内容完成题目,给短文加题目是个难点。第七题看图写话,考查了看图理解和想象的能力,也考查了语言的积累和综合理解能力。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生字词语的书写相对较好,而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显得有些不足。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正确使用识字方法。但是,利用识字方法记生字仍然是难点。还有个别学生的审题的能力和答题的习惯不好。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也反映了教学中的一些纰漏,如个别生字的读得多,写得少,生字的书写指导不够扎实;学校早已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多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还有部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把阅读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教师对阅读方法指导没有形成系统,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练。

二、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既要重知识技能传授,更注重方法的指导。避免只讲知识,或片面理解。课堂中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2、继续加强拼音教学,准确、牢固、熟练掌握拼音。

3、加强写字能力的培养,力求规范、正确。

4、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训练学生做题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落实阅读训练,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7、增加阅读量,大量阅读拼音读物,在巩固拼音的同时增长见识,积累语言。

8、有针对性地进行写话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学生即将升入三年级这一过渡年级的特殊时期,有针对性地将看图写话向作文训练过渡。习作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要让学生能动脑想,开口说,动笔写。

7.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七

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说到:“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掌握语言”。民族、地域不同, 文化会有所不同,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与文化融为一体。要想学好英语, 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 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深层地去理解和掌握语言, 因此, 语言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缺失

根据笔者对所在院校学生的走访与调查, 目前, 大部分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然后拿到毕业所需学分。对教师而言, 片面地关注学生能否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把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 对于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跨文化的交际技能, 是否知晓一门外语所具备的文化知识却并不重视。这种现象在全国各个高校应该是相当普遍的。教师应该了解, 即使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但是真正用外语进行交流时, 也会经常会犯错误。文化差异和冲突带给他们很多思维上的不同, 这些问题在交际过程中就显现出来。所以,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至关重要, 应予足够重视。

三、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探析

(一) 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即使像最简单的颜色单词red与white, 学生们知道如何拼写和正确发音, 但仍不知道如何得体应用。在讲解《跨国婚姻》单词使, 笔者让学生翻译:有时人们放鞭炮是为了庆祝红白喜事。大部分同学都使用了red与white翻译“红白喜事”。中国人结婚穿红戴绿, 办丧事披麻戴孝, 是白色的, 但是西方人恰好相反, 结婚是白色的, 如white day就是良辰吉日的意思。如果读者是西方人, 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一点呢?按照西方人的习惯, 或许他们会这么表达:Sometimes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celebrate one’s wedding or honor the dead.由此可见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英语和汉语中不一样, “红色”在汉语中一般都是积极意义, 如:红人、红包、红利等。但对西方人, 红色并不一定是褒义的, 相反还有贬义, 如red light district (红灯区) , to be in red (亏损) 等。而在用“红眼病”表示嫉妒时, 不能说he is red-eyed, 相应的英语表达是He is green-eyed.Red-eyed指一个人眼睛布满血丝。

“妥协”对中国人来说有消极的意思。中国人在原则、立场问题上从不妥协。但英语相对词compromise却有积极的意义, 因为在西方人来看, 妥协是协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对于这一类词语, 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 使学生不仅知道单词的表层含义, 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二) 了解语篇的文化内涵

现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 大部分语篇都会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跨国婚姻》为例, 语篇讲述了美国黑人与白人的跨种族婚姻遇到父母反对的故事。作为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很有必要对美国目前的跨国婚姻或跨种族婚姻的现状进行讲解。例如在美国, 目前已经有将近40%的跨国婚姻, 所以对待婚姻、爱情美国人的观念相对是比较开放的, 然而在黑人与白人通婚的问题上, 在美国社会仍然存在很多的非议和争论。其实美国的反种族通婚几乎从殖民地时期就开始了, 尽管美国被称之为“大熔炉”, 是一个移民国家。例如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美国政府禁止自由人与奴隶或黑人通婚, 违者处以重罪。追根溯源, 由于过去的历史, 作为黑奴的身份, 一直在过去受到的偏见、歧视和排斥, 因此黑人和白人的跨种族通婚比例特别低, 例如在2004年30%的白人在调查中表示, 如果他们的孩子、孙辈打算结婚的对象是黑人的话, 他们会反对。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把相关的文化背景先介绍一下, 学生会更能理解文章主人公盖尔的父母亲为什么会反对她的婚事。

文章主人公盖尔的父亲为劝说女儿取消结婚的计划, 提出黑人白人通婚会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 其中一个就是作为混血儿在美国会遭遇很多非议。讲解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作对比, 在中国, 混血儿是漂亮、聪明、焦点的代名词, 甚至有人会把孕育混血儿宝宝当作自己的梦想。然而在美国,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黑白混血儿仅仅因为其身上的黑人血统而被单独区分出来, 而其身上的白人血统, 又使他们与美国纯黑人的命运不尽相同,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美国混血儿的尴尬处境, 尽管在这样的一个民主社会, 要实现人与人的真正平等也是困难重重,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美国民主社会的真正认识。

在语篇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学习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技能, 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 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 拓宽自己的视野,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英语在它特定背景中的丰富内涵。

(三) 加强教学手段呈现的文化内涵

课堂上, 可有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授课, 通过不同的渠道, 收集一些跟英语有关的物品和图片, 甚至是影视资料, 让学生了解国外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和语体。笔者讲解《跨国婚姻》时, 收集了有关跨国婚姻不同看法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使学生对跨国婚姻优势和劣势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更有效地表达这种婚姻形式所带来的优势和弊端。另外本人还给学生推荐一部由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中美两种不同文化对婚姻的一种文化冲突, 以及文化冲突给父母辈带来的文化困惑和文化兼容, 并鼓励同学讨论和交流美国婚姻给我们中国人带来的冲击和感悟。

(四) 培养课堂外的文化渗透

教师可以凭借课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外国文化。因特网的产生、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等给我们外语学习提供了多种途径。教师可以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实物和图片,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自然历史、艺术情怀等;也可以放映一些体现外国文化的电影、视频, 播放英语新闻, 读一些体现英语文化的简易读物,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英语, 对英语使用更近距离接触, 让学生耳濡目染, 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还可以通过英语喜剧表演、英语角等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形式的语言环境, 加深对英语的实际运用。

要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要相应提高。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对西方的文化知识要有系统全面的解读和研究。其次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重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表达。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 互相影响的。脱离文化的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 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从词汇、语篇、教学手段、课外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当然我们仅靠课堂上的时间和老师一个人的努力来完成文化教学显然是不可能的, 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利伟, 胡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193-194.

[2]张雅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20) :100.

[3]刘双.文化因素在词汇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学刊, 1995:45.

8.第三单元自测题 篇八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题目。(7分)

沿着曲径通幽的碎石甬道进入园内,西北面是一座A (形容器物精致通透,结构奇巧)的太湖石假山,衔抱一池碧水。这座太湖石假山,峰峦层叠,石径wēi yí(),山下有洞室可穿行,拾()级而上,经数转而至山顶,山顶有亭翼然。山石与天光云影倒映池中,qīng xī()如画。池上架石梁,山下有涧谷,水中B (卧/载)莲藕,四周绿树环匝,境界幽深清远。置身其中,清风送爽,使人有出尘之感。

(1) 请根据括号里成语的意思,在A处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成语。(2分)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文中的括号里。(3分)

(3) 从括号内选一个字填写在B处后面的横线上。(2分)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思路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B.《巍巍中山陵》一文从内容上看,“巍巍”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可以说,这两个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了“巍巍”这个显著的特征来进行说明、描写。

C.《凡尔赛宫》一文,无论是对凡尔赛宫建筑本身的描写,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大花园的描写,作者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D.《黄鹤楼》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有感慨。作者阎伯理,宋代人。

3. 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黄鹤楼》一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B. 《于园》一文中,作者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邃”这几个方面说明了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神游其间,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中。

C. 《黄鹤楼》中对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避实就虚,行文善变,情趣盎然。

D. 《于园》的作者是张岱,他推崇诗文的“冰雪之气”,即高格调。

4. 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① 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②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③ 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病句 ,修改意见:

病句 ,修改意见:

5. 一群外地的同学慕名来你校参观,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自己的学校?请简单地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4分)

二、阅读精品屋(41分)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7题。(5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第十二。

(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著,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

6. 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

7.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2题。(20分)

游万柳堂记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①,其在廷时,无可訾②,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③,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攲④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⑤民之膏以为苑囿⑥也哉?

[注释]①临朐:地名;冯公: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②訾(zǐ):毁谤、非议。③蒹葭(jiān jiā):芦苇。④攲:歪斜、倾斜。⑤朘:剥削。⑥苑囿:畜养禽兽的园地。

(选自《刘大櫆集》,刘大櫆著,吴孟复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前一句一处,后一句两处。 (3分)

昔 之 人 贵 极 富 溢,则 往 往 为 别 馆 以 自 娱

9.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9.必修4第三单元(小说)教学设计 篇九

蕉岭中学语文教研组 郭凤君 钟苑苑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中长篇小说涉猎的人物较多,活动的环境比较复杂,情节较曲折,作者在表现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所调动的手段较丰富,表现得也更充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其中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掌握小说的特征,学习书评的写作。同时,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研究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构想

1、教材内容:

基本阅读:《宝玉挨打》、《阿Q正传(节选)》、《变形记(节选)》

扩展阅读:《失街亭》、《棋王(节选)》。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小说特点及作者的相关知识。(2)学会鉴赏小说的情节安排,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简单了解二战后兴起的多个文学流派。了解现代派小说与传统小说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过程与方法:(1)欣赏小说人物塑造方法,领悟小说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

(2)培养文学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学习写书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小说主题,并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增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努力探索小说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4、教学设想:重点指导学习《宝玉挨打》、《阿Q正传(节选)》,阅读《变形记(节选)》,其他篇目安排自学。

5、教时安排:十一课时

三、单元教学流程



1、知识传授:复习小说的知识。

2、学法指导:

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①认识环境;②把握情节;③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④运用想象推断,合理填充“空白”;⑤揣摩语言与艺术上的精妙。

3、自主·合作·探究:《失街亭》、《棋王(节选)》

4、写作活动:学写书评。

5、课外拓展:(1)阅读著名作家的中长篇小说;(2)欣赏由中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的有关节目。

6、检测与反馈:单元知识测试。

四、单元活动安排和设计

1、“‘弹·赞·评’读书活动”,在每一课之后,提出一些扩展或提高的问题,这部分问题都可以作为“弹·赞·评”活动的突破口。

2、结合两篇点击链接短文,安排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和书评写作。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

我们在短篇小说鉴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一阶段对中长篇小说的学习中要注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小说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同时学会努力探索小说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因此,将鉴赏中长篇小说中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掌握小说的特征,学习书评的写作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研究的能力。

二、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 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三、学法指导

从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入手,领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初步掌握写人叙事的技巧。

四、教学建议

选取几篇著名小说进行赏析。

第二、三课时 学习小说《宝玉挨打》

教学要点: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2、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母、贾政、贾宝玉、王夫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教学设想:

一、走进作家与名著

1、让学生正确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义,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贾宝玉形象的分析。

2、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3、教师简要介绍第三十三回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4、基础较好的班级或课文中容易理解的内容,应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小结;基础较差的班级或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应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以利于学生心领神会。

5、应当组织学生欣赏电视剧或电影中的部分有关节目。

二、知识要点:鉴赏人物形象

1、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鉴赏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赏析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的方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衬托、烘托、渲染等

4、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解读。

5、塑造人物的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

三、思考讨论:

1.贾政打宝玉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直接原因:流荡优伶,表赠私物,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根本原因:“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2.思考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宝玉的挨打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明确: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葳葳蕤蕤; 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 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

3.宝玉挨打以后,引出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对宝玉挨打都有何反应?态度如何?(就各人的神态、语言及动作分析)

第四、五课时 学习小说《阿Q正传》

教学要点:

1、重点分析典型人物阿Q的性格特点,提炼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研讨“精神胜利法”,探讨作为一种病态文化的根源,教学设想: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应当把鉴赏品味鲁迅的经典作品作为学习小说的重点。计划安排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在阅读课上阅读全文,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现在的学生对产生阿Q的那个时代比较陌生,鲁迅先生的文笔又比较迂回含蓄,为了更好地了解阿Q这个独特的形象,在教学中介绍一点时代背景是必要的,同时可以借助一些影像资料。

3、参照话剧《阿Q正传》,组织师生演出其中的片断。

二、合作探究

什么是精神胜利法?它有哪些表现? 提示:所谓“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

主要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摧残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什么“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完全是阿Q失败的记录。

第六、七课时 学习小说《变形记》

教学要点:

1、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心理分析,行为分析,并对比他的家人即父母和妹妹的前后变化。

2、分析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教学设想:

一、作者卡夫卡及写作背景简介。

二、初步把握小说内容。

1、请学生复述小说内容。

2、试整理《变形记》的行文线索,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提纲,再品味卡夫卡小说创作的这一特点。

三、问题探究。

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角度来阐释小说的主旨,可能学生会有其他想法。比如有人会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还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现在的社会状况与当时比较有了很多变化。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状况来分析小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探讨尽管时代在发展,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冷漠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

1、为什么整个情节很荒诞,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

提示:细节很真实,尤其是格的心理活动,让人觉得他虽是虫形,实是“人心”,而且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变形后的心理把握得准确,让人可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荒诞不是乱讲,而这是部分同学写作文时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不讲逻辑,不注重细节。

2、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为甲虫?

提示:这是文章的思想意义所在,是讨论问题中的重点,要注意延伸和拓展。

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而人之所以会丧失人性是由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

3、如何评价家人对格的态度。

提示: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卡夫卡对人类出的一份难以回答的试卷,它充分显示出卡夫卡的冷静和深刻,还有勇气。

外国小说《变形记》一课则不同于传统小说,虚幻现实难解难分,因此,对于这部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不能完全采用传统小说的分析手法去解读,但是完全摈弃人物、情节、环境我们又无从下手。并且教材节选部分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的艺术整体性,给学生理解造成困难,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小说时要弄清楚作者写作这个故事的意图,即弄清主人公为什么会变形,在此基础上理解小说主旨,并进一步研究小说的表现 手法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八课时

自主·合作·探究《失街亭》和《棋王(节选)》

第九、十课时

单元拓展阅读和写作:

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以下作品:鲁迅的《呐喊》或《彷徨》中的一篇,汪曾祺的《受戒》,沈从文的《边城》,老舍《月牙儿》;根据阅读的对象分成几个小组写读书笔记进行交流。操作方法如下: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要阅读的作品,根据选定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组。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作品。

3、各个小组成员根据阅读心得,分别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并做好笔记。

4、各个小组的成员将阅读和讨论的心得体会写成读书笔记。

5、各个小组推荐好的作品在班里展示和交流。

6、教师对此次活动进行表彰和总结。

第十一课时

检测与反馈:

一、基本能力(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紫檀(tán)葳蕤(wēi)金钏(chuàn)儿 ...B、数(shù)落 讹(ã)传 谆(zhūn)谆奉恳 ...C、惶悚(sǒng)母婢(bì)暴殄(tián)轻生 ...D、勒(i)死 草芥(jiâ)颤(chàn)巍巍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谈吐 伶俐 垂头丧气 慷慨挥洒 B、惶悚 蘖障 葳葳蕤蕤 经心服侍 C、思忖 擅造 咳声叹气 身亡命殒 D、谨慎 魂魄 暴殄轻生 光宗耀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画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韩两国首脑在双边会议中,谴责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强调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韩三国合作关系的障碍。②在首届东亚峰会上,温家宝总理就国际和地区性问题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交换了意见,表示中国在世界上绝不 支配性地位。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A、猛烈 谋生 许诺 B、强烈 谋求 承诺 C、猛烈 追求 承诺 D、强烈 追求 许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官员希望通过审判萨达姆的罪行,来证明他们发动伊拉克战争有理,但专家认为,这次审判对美国来说可能是一把双刃刀 ...B、事实上,微不足道的几个毫米,几个厘米,也许就破坏了事物....的完美,导致令人痛心的不可逆转的结局。

C、蔡振华毫不客气地指出,王楠现在的状态确实有一定的退步,“首先是以往在赛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少了。” ....D、600年前航海先行者郑和以智慧为舵、意志为桨、和平为帆,披荆斩棘数十万里,创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伦理新风的儒商,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华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B、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日前透露,2006年中国银联还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C、最近,尽管巴以局势出现了缓各的迹象,但有关方面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将十分艰难。

D、这次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专业人士为主,他们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新意识,因此,应征作品总体质量非常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B、十运会开幕式上的《时代交响》由“铸造辉煌”“锦锈江苏”“力量神州”三个篇章和尾声“和谐交响”组成。

C、近几年来,中国发生了一些史无前例的重大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跃升;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利益进一步趋向多元化。D、生机勃发的中国社会,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文学、美术、音东、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

二、能力提升(5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24分,每小题6分)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加火上烧油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太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道;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了,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有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风与春妹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以,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是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7、怎见得贾政打宝玉板子下得“狠”?

8、贾政说:“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联系课文的其它文字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答。

9、王夫人阴止贾政“打死宝玉”的基本做法是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作简要分析。答:。

10、文末写贾政“泪珠更是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联系课文的其它文字,试分析“泪珠更是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的原因。

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26分)

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越大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忿忿地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大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大爷高人一等了。说也奇怪,从此之后,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这在阿Q,或者以为因为他是赵大爷的父亲,而其实也不然。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大爷者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大爷是不为错的。但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这可难解,穿凿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大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大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同是畜生,但既经圣人下管,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8分)(1)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越大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蒙:。(2)从此之后,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仿佛:。

12、“他又觉得赵大爷高人一等了”在文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6分)

答:。

13、文中用“孔庙里的大牢”作比喻有什么作用?(6分)答:。

14、作简短的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6分)

答:。

三、拓展延伸(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贾宝玉是封建社会中的一颗叛逆的火种。这样一颗叛逆的火种埋在处于封建王朝最高阶层的贾府之中,无疑是危险的,是一点就着的。这样一个“诗书礼仪之邦”,是不可能容忍一个风流潇洒、崇尚自由、不慕功名、鄙弃地位的“不肖之徒”存在的。除 贾宝玉外,你还能说出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些具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

16、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就此展开讨论,然后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17、列举现代人被异化的现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

1、B(数shǔ落)

2、B(孽障)

3、B(强烈:强硬激烈;猛烈;急剧。谋求:设法寻求;追求: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许诺:答应、应承。)

4、D(“披荆斩棘”改为“辟波斩浪”)

5、B(A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D句式杂糅。)

6、B(A去掉第二个冒号;C破折号改为冒号,分号改为逗号;D省略号去掉。)

7、“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可见板子下得狠。

8、贾政得知琪言之事,“又惊又气”,“气的目瞪口呆”认为这是宝玉“无法无天”,“祸及于我”;贾环进谗,更“气的面如金纸”。现在王夫人来劝,“更加火上浇油”,于是说必定要气死我才罢。

9、基本做法是“劝”,文中有“我也不敢深劝”为证。再从王夫人说的话来看,“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这是“劝”;“打死宝玉事小”,气得老太太“不自在,岂不事大”,也是一种“劝”。

10、①王夫人提到死去的贾珠,刺到了他的痛处;②他也爱宝玉,但恨铁不成钢,使他感到未来无望;③宝玉犯下的两件事的严重性,以及自己内心的忧虑,王夫人等并不理解。

11、(1)本为敬辞,文中表示讽刺,是说被赵太爷打湿荣幸的事。(2)不确定的意思,表示人们对阿Q的尊敬只是他自己的自我感觉。

12、沾了赵太爷的光,阿Q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揭示封建观 念对他的影响。

13、作用:一是形象地说明了未庄人的愚昧,二是揭示产生这种愚昧思想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影响。

10.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

预设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方法;

2.采用引导对话的方法,运用联想、体悟等方法,感悟巨人的任性、冷酷,并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情感体验,初步体会快乐应该与人共享。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在语言文字的品悟中理解感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初步体会快乐应该与人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一、插曲,设置悬念

1、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笔下的童话《巨人的花园》。一起读题.——谁的花园?(巨人的花园)

2、说到王尔德在创作《巨人的花园》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刚创作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讲着讲着他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你们知道王尔德说了什么?(不知道)——大屏幕出示: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美丽的事物让王尔德在儿子面前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打开课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二、词语,浓缩画面

1、师:曾经有人说,琅琅读书声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我想我现在正在感受这一份美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

鲜花盛开 北风呼啸 绿树成阴 狂风大作 鲜果飘香 鲜花凋谢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洋溢笑声 瑟瑟发抖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大家一组一组地自个儿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

师: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指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这一组词语当中有一个词语描写的对象与其他四个词语不同,是哪个?(洋溢笑声)

师:溢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注解,出示:◎ 充满而流出来;◎ 过分;◎ 超出,在这里应该选择哪个注解?(充满而流出)师:溢的偏旁是三点水,所以我们可以想到,这充满而流出的一般都是液体,那么洋溢笑声,流出的是什么?(笑声)

师:是的,到处都是笑声。一个人笑,可以说洋溢笑声吗?(不行)每天的数学课中,教室里总会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对吧?好,带上微笑,我们一起读——洋溢笑声——整一组也来读一读。

师:在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知道了读课文读词语,要学会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画面。那么你们读着这组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的画面?(做得不够充分,快乐体验得不够)——好,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师:读着这些词语,什么感觉?(冷、可怕)

师:其他同学有同感吗?特别是哪些个词语让你的这种感觉特别强烈!——瑟瑟发抖:a、瑟是个平舌音,你读准了!b、什么是瑟瑟发抖?c、什么情况下人会瑟瑟发抖?(因为寒冷、害怕而发抖)d、做一做瑟瑟发抖的动作。e、朗读 师:读着这组词语,再联系课文的内容,你的眼前又出现了哪些画面?

三、研读,感悟冷酷

师:其实细心的同学已经留意到了,这两组词语描写的都是——引读:巨人的花园。是的,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笑声的花园因为巨人的到来变成了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的花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村子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引读出示: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指生读

师:面对瑟瑟发抖的巨人,面对寒冷、荒凉的花园,你们能帮巨人找找原因吗?(铺设问题:唤来寒冬的是什么?)——“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变得如此寒冷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3-8自然段。交流:

师:好,很多同学已经圈圈划划,来,我们来交流下

A: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里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这里的“允许”就是——(引说:准许、同意)。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巨人的任性和冷酷?(滚出去、很生气)——反馈到朗读

师:王老师想看看你们生气时是怎样的——嗯,横眉冷对,就差怒发冲冠了。——来,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把这个表情也带上——好一个冷酷的巨人,谁还想读 过渡:巨人对孩子们的训斥,只有这么一处吗? 交流出示:

A: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里来玩的!都滚出去!”

B、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C、“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三个句子。——谁读懂了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有什么变化?(铺设问题:细细地琢磨,从哪几个词语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巨人一次比一次冷酷)——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很生气、发脾气、大声叱责)

师:王老师还请你们三位读这三句,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把这种语气的变化读出来?

师:听着巨人一次又一次的训斥,假如你们就是被巨人赶走的那些孩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失望)

师:是的,我们伤心,我们难过,我们的心在痛啊,面对巨人一次又一次的叱责和驱赶,我们多么想对巨人说些什么,来拿起笔,写在空白处(配乐)——写完后交流

讨论:巨人他赶走的仅仅是孩子们吗,他还赶走了什么?

师:是啊,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寒冷这么荒凉,让我们一起告诉巨人——“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此时,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处文字?(愤怒、着急、同情)——是啊,巨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你知道——“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没有听到,他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还不明白。来,接着交流 D: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砌起围墙”、“禁止入内”。——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危险的地方——巨人的花园危险吗?)

师:是的,当你们兴致勃勃地想再去巨人的花园玩耍时,一堵高高的围墙,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冰冷而无情地出现在了你们眼前,什么感觉?

师:这冰冷无情的围墙,这“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他围住的仅仅是巨人的花园吗?还围住了什么?(寒冷、孤独、荒凉)

——所以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是草翠花开,鸟鸣声声时——引读: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师:当巨人迷惑不解时,同学们,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四、讨论,感受不幸 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这个村子里最不幸的是谁?(孩子是不幸的,但是他们还可以在村子的其他地方寻找欢乐,但是巨人呢?一个人独自封闭在寒冷、荒凉、孤独的花园中,是的,巨人是最不幸的人!)

师:让我们告诉巨人这一切的原因吧,让巨人走出这一片寒冷与孤独吧,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五、揭示道理

1、过渡:最后是谁让巨人醒悟过来的呢?(是因为小男孩提醒的巨人)(1)小男孩怎样提醒巨人的呢?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出示: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上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2)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

(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4)师指导朗读: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读巨人醒悟过来后说的话!

2、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我们男女生赛读最后两段。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醒悟前呢?

3、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要采访一下巨人。(现在你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感受?)

4、揭示寓意:(出示画面)学完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别人、宽容的人才会有快乐、快乐要大家分享......)板书:自私 无私 与人共享快乐

六、拓展创新 第三次逛花园

1、写话训练:

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巨人特意想请大家帮忙,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2、合作探讨: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对比

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 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

3、名言大放送。课件出示:(齐读)

★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 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布雷顿 ★ 想得到幸福、快乐,就不要计较太多。---郑艳华

4、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创编成一条名言!

七、作业超市,我想做!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和伙伴演一演。

3、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4、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等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大家交流。板书设计:

自私 风狂雪飞(荒凉)

9、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 花开遍地(漂亮)

(分享)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幸福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幸福拍手歌》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书: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a)自学要求:认真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概括一下这个童话故事。b)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c)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重点词句段落的品读:

(一)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一老奶奶腰痛,启发孩子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

(二)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许会说,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你会说(读划线部分)

4.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三)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2.你觉得这位青年还可能会用什么语气来说呢?过渡语: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

(四)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1.同桌一起读,说说幸福是什么呢?(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2.什么叫“义务”?能举个例子说明么?在学校,学生的义务是什么?在家里你的义务是什么?

3.什么事情是“有益的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回家后,你把学到的这句话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幸福!先给妈妈说──(读句子)再对奶奶说。(再读)最后向邻居家的小弟弟说(再读)。

5.同学们你们看,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把这句话背下来了,这就叫熟读成诵。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背诵更多得好文章。

(五)童话的特点

1.故事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2.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你做了父母,要学习这一点呦!

3.师: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欢读)

4.师小结: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刚才有同学讲了,每一个童话还会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

(六)师总结:(指板书)今天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准备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师生配乐共同朗诵《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3.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养活别人

幸福的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4、多层次品读课文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重点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悟。教学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整体感知

1、图片导入,揭题

(出示大树和小鸟图,播放小鸟的音乐)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故事,题目就叫(生齐)《去年的树》。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生字的朗读

课文中有四个生字,老师把它们都请了出来。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个别读后立刻全班齐读。再出示四个儿化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5、概括课文内容

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接下去老师给你们一段话,请你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来把它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大树。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于是它四处寻访,问了、和,最后找到了。于是,鸟儿。

二、体会友情,训练朗读 过渡: 课文几次写到了鸟儿给树唱歌?(2次)

你读到课文中这两次鸟儿给树唱歌,你的感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高兴、幸福,第二次悲伤。)

让我们跟随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板书:去年)板块一: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

1、(课件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轻轻读读,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高兴?(生读)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

2、你能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一下这幅美好的画面吗?(指名读、齐读)老师读第一句,你们接着读下面两句。(配乐)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的时候,(生接读第二三句)师: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凉风习习,(生接)师:从春天唱到夏天,又从夏天唱到秋天,(生接)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板块二:体会鸟儿和树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1、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寒冷的冬天来了,小鸟不得不离开大树朋友去南方,临别时两个好朋友做了什么约定?(课件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采访学生:如果你是小鸟,你舍得离开树吗?那你应该怎么回答?“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同桌分角色练读,再指名分角色读。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好朋友分别时的留恋。

板块三: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 的心情变化。)

1、教师:鸟儿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飞走了。今年春天,鸟儿从遥远的南方风尘仆仆地飞回来,你想象当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今年)

教师引导:可是,鸟儿没有想到的事却发生了。(出示树桩的图片)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7──14自然段,边读边用“ ”划出鸟儿说的话,用“~~”划出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生划出后分角色读一读。

2、想一想,如果你是鸟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课件出示)„„鸟儿____地问树根。鸟儿_____地问大门„„ 鸟儿_____地问小女孩„„

(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立刻让他们把这种心情读出来,然后顺势采访他:你为什么这么_____?)

3、焦急也好,满怀希望也好,伤心也好,鸟儿的声声询问,树根听到了,大门听到了,小女孩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树)还记得去年的约定吗?(生读约定的话)可是如今,树在哪儿呢?让我们带着你们体会到的心情再来读读小鸟的声声询问。(生读)

4、鸟儿向山谷飞去,向村庄飞去。一路上,她的心头一定只默念着一句话,只有一个念头:(幻灯出示)选择下面的一组关联词语说说。

不管„„都„„ 哪怕„„也„„ 只要„„就„„ 你有什么话想对鸟儿说?

板块四:体会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深情

鸟儿千里迢迢地来找好朋友树,可找到的却是树所化成的火柴点燃的 灯火,面对灯火鸟儿是怎么做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1)放声朗读15──17自然段

(2)理解词语两个“看”,创设情景说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齐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教师: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透过这个“看”你能体会到鸟儿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多元感悟)

再读读下面这句话:“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又是一个“看”字,透过这个看字,你仿佛听见鸟儿在说什么呢?(配乐)(3)齐读15──17自然段

教师总结:这两个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透过它,我们却能感受到鸟儿对树的无限深情与依恋,让我们齐读,一起再来感受鸟儿对朋友的那份真情吧。(4)此时,面对着鸟儿的深情,用树作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又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体会树对鸟儿的深情。)

三、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我有个问题不明白,鸟儿为什么非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呀?(因为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可是她唱了树也听不到了呀?为什么还非要唱呢?(板书:守信)鸟儿带着伤感飞走了,但是她却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呀?(板书:友情)

2、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表达,你想对谁说这心里话呢?对鸟儿说,对树说,对人们说,对作者新美南吉说,还是对自己说„„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学生自由写,再汇报交流。

3、这篇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你们喜欢读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他一生还创作了许多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课件出示新美南吉其他的作品)

希望这些童话的美好情感能伴随你的一生。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去年 —————————————— 今年

友情 守信

12、《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积累运用文本中形容表情的词语复述、续编故事。3知道生活中,光会笑是远远不够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运用课文语言复述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

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研读重点,想象心理。

1.从哪里看出“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重点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导学生从三个“我的”“尖叫”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木偶内心的愤怒。指导感情朗读。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3.读这句话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无奈、愤怒,还有可能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话。“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嘻。装得一点都不像!„„”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4.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木偶内心的痛苦、伤心。)六人小组分角色读读11~30节 小结:

因为只会笑,小木偶受尽委屈,漂亮的红背包被抢走,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5.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木偶的痛苦、伤心被小女巫用鼻子闻出了。请听听他们的对话。分角色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演)

6.表演过程中,教师故意问“小木偶”:啊,可怜的小木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时,教师说:是呀,只有一种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并一边在空中点几下,一边说:“给你,这是着急!给你,这是愤怒!给你,这是生气!„„

口头完成练习: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地说。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板书)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继续写故事。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5.续写故事展示。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 ————快乐? 喜怒哀乐————生活!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学习目标

语文园地三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上一篇: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新气象思考下一篇:小学作文以买书的经历为主题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