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2024-09-08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10篇)

1.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篇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4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图书馆学基础(总计 150 分)

一、概念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
1.2.3.4.5.诺德 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联合体(Library Consortium)Mylibrary 文献传递 6.7.8.9.10.技术决定论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学科信息门户 信息构建(IA)元搜索引擎

二、简述(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2.3.4.5.6.图书馆学五法则 韦棣华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如何理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图书馆与因特网的关系 用户服务理念 远程用户服务的主要模式

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2.3.4.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试评交流学派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试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能力


2.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篇二

1 学科化服务的含义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于1981年率先推出的“跟踪服务” (track service) 是最早的学科化服务实践。所谓学科化服务, 就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学科的需求和资源优势, 按照学科领域组织人力和资源, 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 为教学、学习、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专业化、深层次的知识型服务。学科化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的性、主动性和知识性, 是一种基于科研、基于用户的服务方式。

2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实现

2.1 建立基于学科的资源组织是实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基础

2.1.1 按照学科组织资源

要尽可能收齐收全本校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料, 以保证专业化服务的开展。同时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 把握信息资源的质量, 注重信息资源的学术性、研究性及其水平, 制定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有的放矢的建设好馆藏信息资源。集中现有专业资源, 形成具有本校学科化特色的馆藏体系。在资源建设上改变传统按文献载体类型划分收藏的格局, 从信息资源与人才资源实际出发, 按学科专题划分专业化信息资源。由于学科的交叉发展, 学科化服务要注意学科间的协调。

2.1.2 整合机构内生知识资源

机构内部产生的知识资源, 如高校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产生的资源, 是高校中最具特色、独树一帜的资源, 是高校的重要资产。机构内生资源具有异构性特点, 整合这些资源可采用内容聚合模式:对拥有自身元数据的结构化资源系统 (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学术著作、论文、讲义数据库等) 利用某种元数据采集协议 (如OAI协议、METS协议等) 采集元数据建立联合资源仓储, 并整合到学术资源整合平台提供多种数据的整合检索;对网页、FTP资源则自行建立专门的搜索引擎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索引;对于分散在各站点的无格式未经索引的资源则采用P2P的方式进行建库索引, 并按照相关标准提供元数据采集或标准检索接口。

2.1.3 建设学科知识库

学科知识库是按一类具有相同知识信息需求的机构的知识结构特征和层次范围, 从特定的信息源中经过筛选、分类、重组、编辑而成, 且动态转变成为更新的数据库。图书馆可结合学科特色, 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建立学科专业覆盖相对齐全、资源结构合理、各种类型的知识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知识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引文链接和知识元链接形成知识网络, 将分布异构的资源纳入统一的知识库。从而将不同的知识信息依据知识元自动链接为知识网络。还可以通过诸如相似文献链接、机构链接、基金链接、作者链接、概念导航等具体的链接方式使各节点资源发生直接的内容关联, 对资源在宏观与微观上进行有效的内容整合。

2.2 实施学科馆员制是实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核心

自学科馆员制实施以来, 学科化服务得到了具体而深入的实践, 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和集成化、针对性和主动性。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 在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成果、优化信息服务手段、资源的组织和整合以及激发用户信息需求、完善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1) 与学科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通过长期的接触、合作, 互相熟悉、了解, 获取用户的信任, 实现从知识需求到问题求解、用户评估与反馈、提供知识产品的全程化服务, 以获得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2) 学科知识服务的一切内容。学科馆员要负责专门学科领域的用户研究、知识需求分析、信息资源分析、咨询服务、定题服务、知识挖掘服务等, 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收集、选择、利用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学科文献资源, 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序、提炼与挖掘, 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 (3) 学科网站的维护与制作。在学科知识服务思想的指导下, 形成学科用户与学科馆员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平台。学科馆员必须承担学科网站内容的设计、建设、维护等工作, 使学科用户可以在学科网站上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缩减用户的检索成本同时通过与学科馆员的直接交互, 使用户对资源与服务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

2.3 创新服务方式是实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关键

2.3.1 深入院系一线

定期深入各院系, 主动和对口系科教师及科研团队沟通, 明确各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学位、毕业论文选题等情况。通过正式交流或非正式个别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 特别要发现他们的隐性需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各种书目索引, 尤其是指定参考书目, 编制有关学科方面的专题文献资料。还应掌握各学科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 因为研究生群体已经掌握了所学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 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攻关课题, 在此基础上, 他们可以直接点击外文资料, 搜索和查阅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 直接接收国外相关学术成果。据此, 图书馆可以尽量在外文期刊和数据库的建立方面挖掘潜力, 便于研究生对国外相关学术成果、学术动态的借鉴和把握。

2.3.2 学科化信息指导

主动联系学科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人员, 配合他们的教学、科研任务, 为研究课题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针对每个课题建立专门的服务档案, 提供专题检索、定题服务、科研立项查新、成果鉴定以及代查代译等个性化信息服务。如在课题准备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 课题开展阶段跟踪课题研究进展, 课题结题阶段适时提供专利申请、核心期刊投稿须知等相关资料, 并协助整理相关文档等。

2.3.3 个性化创新服务

所谓“个性化”, 国际个性化联盟 (International Personalization Consortium, IPC) 定义为:“通过了解用户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使双方满意的交互效率,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鼓励用户再次购买, 其中用户满意是个性化服务的唯一目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以个性化导航、过滤、推荐和信息检索的服务形式出现的。在用户访问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进行前瞻搜索, 对信息进行预处理, 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用户, 为不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检索结果。随着数字图书馆中信息量的指数增长, 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针对学科带头人开展专门的科研课题信息服务、协助专家读者建立“专家个人藏书系统”或个人网站、学科化信息导航系统等。

综上所述,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是较具优势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 以创新管理为目标, 以学科资源为基础, 以学科馆员为核心, 以学科信息平台为纽带,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集成服务, 最大程度地满足高校师生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需求。

摘要:文章在阐述学科化服务含义和目标的基础上, 从学科资源的组织、学科馆员制的实施、服务方式的创新和学科信息平台的建立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群, 江淇.浅论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5) , 86-88.

[2]赵晖.构建基于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信息门户[J].现代情报, 2008, (11) , 53-55.

3.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从传统的简单参考咨询模式提升到知识服务的模式,使得图书馆的发展方式走向专业化和知识化。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不能满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知识需求。高校图书馆是科研和教育的中心地带,其内在的人力以及资源的优势说明其在学科知识服务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质量。

一、学科知识服务简介

目前,国内对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定位主要有三种。首先,知识服务形成的前提是要具备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整合等能力;其次,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空有其表而不能解决问题;最后,图书馆应能够争取具备更多解决问题的价值。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系统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受众。知识受众表示的是通过知识媒介获得知识的人或者组织。高校的知识受众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知识受众在学科知识服务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不仅是知识产品的接受者,更是知识产品的激励者和促进者,他们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成为知识的开发者和运用者。高校拥有各个学科的资深研究者,他们是推动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刺激着高校的知识创新,开发着学生的创造能力,给知识界注入新鲜的活力。知识受众的感受和反馈意见对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学科馆管理员。学科馆管理员在整个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中占主要地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要参加学科知识服务的每个环节,更是知识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必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做到合理安排。学科馆管理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要熟悉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个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知识提供者,日常的工作内容也主要在于书籍的整理和排列,而现在的学科馆管理员是学科知识的建设者,他们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3.学科知识库。学科知识库主要是指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及信息检索系统上的资源,其包含海量的文献和数据等知识,而对其进行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学科知识库表示的是学科的分类资源。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在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上已经具备十分丰富的经验,学科知识在资源库里面的表现主要为显性,而今后的图书馆学科知识库会慢慢增加更多的隐性知识,丰富馆藏资源。

4.学科知识服务媒介。所谓的学科知识服务媒介指的是联系学科资源和知识受众的平台,它是使得学科知识和受众连接在一起的虚拟空间,能够将服务系统外在化。这个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将系统的每个部分都清晰地在用户面前体现。学科知识服务媒介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达到对整个系统的有效管理。

二、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组建

1.知识受众的提问。学科知识受众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种获取资源的方式:首先,学科知识的受众也就是高校的各学科学生直接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库里面搜索需要的图书资源;其次,高校各学科学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库里面寻找需要的图书资源;最后,学校的各学科学生可以直接询问图书馆馆员,告知其自己的需要,寻求馆员的帮助来找到需要的资源。

2.学科馆管理员明确受众需求并解决服务需求。学科馆馆员通过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来了解知识受众的问题,将相关的问题分学科进行归类之后反馈到各个学科馆员中间,交由他们分别解决。学科馆管理员需要经常与用户进行沟通,深刻了解用户的需求,因为互联网上的留言无法准确交代其本意,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在了解用户的疑问后,馆员要根据他们的问题,首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馆藏资源的了解进行解答,如果这样不能得到解决则需要管理员成立讨论小组,共同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式,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3.知识受众的反馈。用户在得到馆员的解决方法后如果对结果满意,则服务告一段落;但是如果不满意,则要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解决。知识受众对图书馆工作的反馈意见是优化高校图书换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目前,学科知识服务模式在国内一些高校中有所实践,这是一种先进的服务体系。它将各学科知识进行分层次管理,大大加深了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服务,能够追随信息化社会的高速运转,且最大限度满足高校师生对知识的需求。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学科知识服务模式必将在今后的图书管理中占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何丹青.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

[2]夏秋萍.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10(1).

[3]徐璟.Living library: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创新点——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1).

4.图书馆知识 篇四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信网等新型传播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地位。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为目标,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和设施,以及文化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以及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绿色电脑进西部”工程相结合,在城乡基层大力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体系。

什么是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各级政府为了满足我们农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个农家书屋都会配备符合农民需要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由我们农民自己管理。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到农家书屋免费读书看报,学习交流。

5.图书馆现场知识竞赛 篇五

暨2011业务工作颁奖仪式在我馆举行

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馆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我馆业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2011年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称号,并入围了《出版人》杂志“2011图书馆”名单。近年来,我馆通过外请专家、馆内中层授课等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达到每年60课时以上,有效提高了馆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为充分调动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作为对业务培训的一个成果检验,12月20日在我馆四楼报告厅举行了“首届馆员业务素质现场知识竞赛”,来自读者服务中心(成人窗口)、读者服务中心(少儿窗口)、辅导采编部、办公室和信息技术部、社会工作部和参考咨询部共5支代表队参加了现场知识竞赛。市委宣传部文化科副科长黄永平、市委宣传部马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钱晴、社文科科长潘英、副科长周天、市文艺集团副总董录科、事业部部长杜颖波等领导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我馆全体职工、分馆管理员共70余人观摩了本次知识竞赛。

本次知识竞赛由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组成,分基础题和提高题。竞赛内容紧扣我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全民阅读促进特色服务等中心工作。整场比赛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比赛现场,参赛队员胸有成竹,积极抢答,小组配合默契,气氛紧张而热烈,台上参赛选手精神饱满、争先恐后,台下员工加油鼓劲、掌声连连。经过的激烈的角逐,读者服务中心(成人窗口)荣获了第一名,办公室和信息技术部荣获第二名、读者服务中心(少儿窗口)荣获第三名,社会工作部和参考咨询部、辅导采编部获得了参与奖。

本次知识竞赛不仅激发了馆员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热情,而且加深了全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了解,增强了图书馆的团队凝聚力。竞赛结束后,我馆对在数字图书馆使用操作比赛、“SHOW出精彩生活”员工电子书制作大赛、优秀通讯员评比、第五届创新建议评比等活动中成绩突出、素质优秀的一批员工进行了表彰。

6.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篇六

4.1 以“知识型团队”创新图书馆组织模式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

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资源建设团队负责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化转换、描述和加工;信息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创新,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如包括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导航、用户培训等在内的信息服务和包含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创新等在内的知识服务;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负责图书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标准的研究与开发,系统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保护等;高层管理团队负责规划、组织和控制本馆发展与建设的目标、步骤与进度,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促进馆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协调本馆部门间、馆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组织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内部网与互联网成为团队进行协调与沟通的桥梁,通过它们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8]。

附图

图1 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结构

这种知识型团队组织具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消除了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误,缩短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二是由于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与知识是开放的、共享的和集成的,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得到加强,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这种结构便于用户参与知识开发,通过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四是可以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改变了领导与员工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改善了领导关系;六是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4.2 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图书馆服务

4.2.1 在服务取向上,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以前图书馆更多地是关注信息对象(馆藏)而不是信息用户(读者),即是“以馆藏为中心”开展服务,导致一些弊端,如馆藏重复建设、馆藏结构单一、利用率低、服务范围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差等。图书馆知识管理能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等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9]。

4.2.2 在服务内容上,强化知识性。

知识经济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基于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利用。首先,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应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施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使原有信息和知识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其次,在服务内容的广度上,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包括知识导航系统),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很广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4.2.3 在服务方式上,实行知识服务

图书馆应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再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而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10]。知识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团队化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等。需要指出,知识服务并不排斥以藏书建设、文献编目、文献检索、文献流通阅览为基础的传统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将不再体现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11]。

4.3 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培养能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

7.图书馆与知识 篇七

一、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文献) 的职能

在一切知识领域中, 人类知识的大部分, 都是呈现在作为人类文学记录的书籍中, 因此, 藏书和图书馆, 是人类唯一可靠和永不磨灭的纪录。图书馆在人类文明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还可以从英国哲学家波谱尔所做的两个思想实验中看出:“一、我们所有的机器和工具都毁坏了, 我们所有的主观学问, 包括机器和工具的主观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的知识也毁坏了。但是图书馆以及我们从图书馆中学到的能力却保存了下来。显然经过许多苦难, 我们的世界还会重新前进。”“二、所有的图书馆也毁坏了, 因此我们从书本中学习的能力也没有用了。文明在几千年内不会重新出现。”中科院院士、我国电子排版系统的开拓者王选教授曾指出, 我取得的三项科技成果, “都得益于外国文献。”这些文献“大部分来自北大图书馆订购的国外杂志。”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利用图书馆的丰富知识资源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图书馆具有终身的教育职能

该职能保证了全民素质的提高, 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知识的进化、创建学习型社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图书馆不仅使科学研究者能够在图书馆接受终身教育, 而且弥补了在学校所学知识的过时性和有限性, 推进知识进化所必需的整体素质, 而且在图书馆可以自由平等的获取知识, 使图书馆成为免费为社会公民提供文献知识信息服务, 使全民都受到终身教育, 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消除信息鸿沟, 它与学校教育就像两个缺一不可的车轮推动着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进步, 进而保证了推动知识进化所必需的科学环境条件的优化和社会对创新知识需求拉力的不断增长。

三、图书馆与知识援助

根据“木桶原理”, 社会公正主要由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社会地位是否得到改善来体现。弱势群体分为三大类:①个人生理性, 如残疾人、长期患病者等。②自然环境性, 如遇到自然灾害受灾的灾民、贫困地区的人口等。③社会排斥性, 如内退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目前我国弱势群体2亿人左右, 约占全国人口的15%。全世界以每天不到1美元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10亿多, 而我国就占1/5, 仅次于印度, 列居世界第二位。在弱势群体人口中知识贫困率是最高的, 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是公益性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义务。现在我国大多数省市图书馆没有盲人阅览室, 整体上看, 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还没有建立起来, 没有深入到位, 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如何深化对弱势群体知识服务和知识援助工作建立新制度、新体系, 并不断给予提高和总结, 这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图书馆与知识保障

图书馆的文化娱乐休闲职能对激发读者灵感和提高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图书馆既是一个学术交流中心、终身教育中心, 又是一个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不仅有助于培养科学研究者创造个性, 从而提高知识进化者的真理度, 由于图书馆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 而使研究者心情舒畅, 易于激发研究者的创作灵感, 发挥其创造性, 提高了知识进化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在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中包括文学作品、音乐美术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等, 可满足研究者在休闲中知识创造的体验。有研究表明, 在科学知识创造过程中, 在树立创造动机阶段, 可由美感激发科学家的创造意识, 休闲必不可少的为科学家的美感体验过程提供了酝酿的空间。另据最新研究表明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 对人的情绪进行调节。古典音乐能促进人的认知和加深印象, 提高知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这正是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所发挥的促进知识进化的重要作用。

五、图书馆与知识创造

图书馆提高了知识创造者的创造能力, 保证了知识创造者吸收知识的多样性。图书馆为满足不同用户提供了所必需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实体性和虚拟性的知识信息资源, 保证了不同知识创造者在推进知识进化中所需求的知识信息的广泛性、专业性、可利用性、易于吸收性, 而且使研究者提高了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优化了认知定势, 从根本上推动了知识创造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如当代思想家蔡尚思说:“我的学识多来自南京国学图书馆”, 在国学图书馆住读一年多的时间里, “读书之多, 学问增长之快, 在我一生之中都没有超过这个时期的。”

摘要:图书馆是通过保存和利用文献来传播人类知识的唯一机构。推动知识的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 推动知识的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文献

参考文献

[1]马恒通.图书馆与知识的进化[J].图书馆, 2007, (3) .

8.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篇八

【关键词】知识地图;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用户的需求从以文献为单元向以知识为单元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界的服务内容也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移。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

1.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产物,它也被看作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新的生长点。目前,有关知识服务方面的文章虽然很多,但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对知识服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确切统一的认识。

张晓林认为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1]。

戚建林认为,从知识服务本身内容看,知识服务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一切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包括:提供普遍知识服务和专业知识服务等);从狭义上讲,知识服务应是指针对用户专业需求,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筛选、研究分析并支持应用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智力服务[2]。

罗彩冬等人认为,知识服务是通过整理、组配、提炼可以利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使之有序化从而方便使用的知识来解决特定实践应用问题的服务[3]。

综上所述,知识服务一要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取、组织、整合和重组为基础,二是要以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为目标,三是追求知识服务对问题解答的价值效益。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知识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针对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依托数字图书馆平台,采用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服务手段对数字资源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和再造,为用户营造开放的知识环境,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有效支持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服务过程[4]。

2.知识地图的内涵

有关知识地图的定义和概念,是由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率先提出来的。

Vail将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它促使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知识。在这样的地图中包括的知识项目有文本、图表、模型和数字。”[5]

在情报学研究领域,英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在他的经典著作《情报学基础》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布鲁克斯所提出的“知识地图”是从知识网络的形式出发,说明知识单元发展变化过程,促进知识的变化过程向理想的状态发展[6]。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知识地图并不涵盖知识内容本身,它起到的是指南和向导作用,即对个人或者组织的知识资源和知识分布的地点位置进行标注,帮助使用者对其所需的知识迅速确定来源,减少盲目的寻找知识来源,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

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括组织知识资源的类型(如文档、系统、经验等)、存储媒介(如纸质媒介、电子化文档等)、所处位置、所有权人、有效性、关联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及使用渠道等等”[6]。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领域本体知识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明确体现资源的语义结构,建立领域知识的有序结构,便于查询。

3.知识地图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3.1 整合资源,便于知识获取

数字图书馆有着丰富而完善的知识资源,借助知识地图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在知识获取中,基于知识地图的资料挖掘可在具有语义的规则上产生挖掘结果。知识地图可以看做一个知识网络,网络的节点代表不同主题的知识,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主题间的联系。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组织起来,并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同时,每位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对领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借助链接和寻址技术,从所熟悉或有兴趣的主题出发,查询所需要的领域内相关联的知识。

3.2 搜索导航功能,方便信息浏览

知识地图通过主题、关联及资源出处等可以使知识序化,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网络,通过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将知识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当某位用户在查找一位专家的论点,但却不十分明确所查询内容的学科范围时,他既可以检索这位专家的论著,又可以先查询专家所承担的课题,然后再快速浏览这位专家的相关主页。而用户浏览时,知识地图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确定有关同一个主题的相关对象,从而继续下一步的浏览。依次通过多层次的主题关联,领域内的知识结构便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从最高层次的主题出发,依据关联关系给出与用户所选中主题相关的同层主题以及下一级主题,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他感兴趣的主题逐级浏览,直到最后的具体资源。这种引导用户的浏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偶然发现相关信息的机率。

3.3 知识检索

知识地图改变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上升到基于语义的检索。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相关领域的知识地图,根据知识地图收集的信息进行标注,用户的检索请求按照知识地图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在知识地图的帮助下匹配出符合条件的资料集合,返回给用户。由于这种基于语义的检索方式,检索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思维去检索,充分体现检索者的主动性、灵活性,数字图书馆检索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易用界面,将获得和掌握的信息内容组织好,并优化信息结构设计,使用户用自己的检索语言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使用检索系统的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评论,其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获取者,还应该是知识的发布者和分享者。

3.4 知识共享

在数字图书馆中实施知识地图,可以让图书馆内知识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充分展现,图书馆馆员和专家具备的隐性知识也能通过知识地图得到找寻的途径,按照相关专家间联系构建的隐性知识地图,主要体现每个专家相关的知识背景、擅长领域、研究成果、联系方式等寻找获得隐性知识的线索,便于知识地图的使用者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获取和使用。

知识地图能够将各主题相关知识通过内在的关联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清晰呈现图书馆知识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员工和用户直接传达了一种知识共享的观念,馆员在浏览图书馆知识结构图时可以发现图书馆中知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会就自己熟悉的领域主动填补知识空白。在利用知识地图进行隐性知识标引时,对于专家节点的建立和评价也会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共享,同时也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积极使用知识地图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在图书馆中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3.5 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

知识地图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服务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的个性化定制模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栏目,根据需要选择分类知识,轻松过滤掉读者不想要的信息,而对于用户检索、浏览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历史,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保存在个人知识地图中,从而既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又节省了检索时间。

同时,知识地图可明确各馆知识的分布以及分布于不同空间的知识资源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各馆知识资源的可视化配置。请求管理器根据知识地图就可以顺着知识资源的分布网络快速找到相匹配的知识结点,进而将咨询请求提交给匹配度最高的知识资源所有者,比如图书馆馆员和知识专家,以达到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4.结论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得到了强化,知识地图这一知识管理技术为知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在知识服务模式中,构建图书馆知识地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图书馆馆员自身、图书馆自身所蕴含的知识,如知识地图可提供不同图书馆馆员的检索专长和馆员具有的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知识,读者可与某一馆员进行相关专业的信息检索等方面问题的探讨,进而读者可以要求馆员为其提供翔实的、个性化的、“点”对“点”知识服务知识地图,可提供各类知识的存储地点、存储媒介、使用渠道与范围等多种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可以揭示存储于不同地点、不同介质的各类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更有效地帮助读者获取、掌握知识地图,可更明确地提供馆藏特色资源与图书馆特色服务。利用这张地图可以充分挖掘图书馆馆员与图书馆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价值,将图书馆知识资源与读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更为人性化、专业化的支持服务[8]。

而如何把信息内容恰当地表达出来,快而准确地传递给用户,使用户清晰明了信息内容是知识地图绘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保证知识地图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在开展合作知识服务的中心馆和所有协作馆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运作环境;知识地图的知识目录应尽可能地周密细致,采用合理的知识分类方法,便于请求管理器遵循一定的知识分类体系找到合适的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必须随着知识库内容的增加变化和删改而随时调整,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保持服务的连续性,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罗彩冬,靳红,杨咏梅,等.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运营思路和方式之探讨[J].高校图书情报,2004,23(11):86-88.

[3]戚建林.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2):37-38.

[4]刘佳.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Vail E F.What is A Knowledge Map?.http://www.km-review.com.

[6]张敏霞.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J].图书馆学刊,2008(3):128-131.

[7]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0(3):15-17.

[8]汪艳艳,贾彩莲,王伟.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的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增刊),2010(2):241-244

作者简介:龚雪琴(198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9.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 篇九

(Ⅰ)

-I6.什么是善本?

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从时间判断,一般指乾隆以前刻印的古籍,以及符合1978年《全国古籍善本总目》编辑会议确定的“九条”标准的写、刻、抄的古籍。7.什么是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的一切资料,内容上有关本地及本地人士所著著作皆属地方文献,包括图书、杂志、报纸、图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会议文献、照片、电影、电视、多媒体文献等。

8.什么是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文献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教育机构。我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均有以阁、馆、楼、堂、斋、室等为名的公私藏书机构,清末始用“图书馆”之名。

9.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从图书馆角度来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既能承接传统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又能使图书馆用户联机存取本地和远程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它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转换、描述,并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储馆藏信息和网络数字化信息,以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方式和统一友好的检索界面,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10.什么是复合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是指在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于一体,也就是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的信息空间结合于一体的图书馆。

11.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具有五大基本社会职能: 第一,社会文献整序的职能; 第二、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第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第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 第五、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图书馆的五大职能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整体,是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保障。

12.图书馆的类型划分

图书馆依据其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分为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工厂图书馆、农村图书馆和科研机关图书馆等。

13.图书馆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图书馆主要是由藏书、读者、馆员、经费、技术方法、建筑设备与物资、信息、时间等八大要素构成的。

20.什么是ISBN号(国际标准书号)?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 ISBN)是国际上通用的图书编号形式,是应图书出版、管理的需要,并便于国际间出版物的交流与统计所发展的一套国际统一的编号制度,由一组冠有“ISBN”代号(978)的十位数码所组成,用以识别出版品所属国别地区或语言、出版机构、书名、版本及装订方式。每种书只要采用了国际标准书号,该书就只有一个号码(代号),绝不与第二种书相混淆。

国际标准书号的组织形式为:(冠号)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校验码。如

ISBN 7——80043——040——5 “7”表示组号,组号是国家、地区、语言或其他组织集团的代号,由国际标准书号中心负责分配;

“80043”表示出版社号,出版社号是由国际标准书号中心分配,依申请出版社图书出版量的多少而异;

“040”表示书序号,书序号由出版社负责管理分配,是该出版社出版图书种数的顺序号(即流水号);

“5”表示校验码,校验码是国际标准书号的第十位数字,仅一位数字,是根据前9位数字按照一定算法计算出来的,其数值可以是“0”到“10”的任何一位数字,当数值是“10”时,以罗马字母“X”代替。

21.什么是ISSN号(国际标准期刊号)?

国际标准期刊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简称 ISSN),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1975年制订之ISO-3297的规定,由设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二、采编知识

23.什么是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馆分类人员类分图书、组织图书的一种工具。它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类目,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固定其先后次序。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通常是以表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也称为图书分类表。

24.什么是中图法?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始编于1971年,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25.图书分类法由哪几部分组成?

建国以来,我国编制的各种图书分类法尽管各有特色,但其体系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由类目表、标记符号、说明和注释、类目索引四个部分组成。从编排顺序上大都是这样的,即由编制说明、主表、附表和索引四个部分组成。

26.图书分类法类目表的组成? 类目表是根据类目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是整个分类法的主体,是用以类分图书的依据。也有人称它为分类表。由基本部类表、基本大类表、基本类表、详表和复分表组成。

27.《中图法》五个基本部类是什么?有多少个基本大类?

五个基本部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综合性图书;

共有二十二个基本大类: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28.《中图法》采用了哪些标记符号?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是混合号码,采用分段标示法。它是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结合而成,基本上采用的是层累制的编号制度,分别用汉语拼音字母、前三位数字和小圆点等三段标示,给号时,必须把各段号码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号码。其中,小圆点的使用主要为了醒目和易读,是作为分隔符号标志的,没有更特殊的意义。

29.图书分类工作的程序是什么?

1)查重

2)主题分析 3)归类

37.什么是图书馆目录?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文献、识别文献、检索文献的工具。即通过每一条款目对馆藏文献的内容和形态特征的描述,揭示给读者,使读者对文献内容有所了解,并向读者提供鉴别、选择、确认及借阅文献的依据。

38.什么是机读目录?它的简称是什么?我国的机读目录格式叫什么?

机读目录是一种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存储载体上,可由某种特定机器及计算机阅读、控制、处理和编辑输出的目录格式。简称是MARC,是“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 ”的英文首字母。我馆图书著录采用的是我国通用的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

39.CNMARC格式中增加了856字段,其内容是什么? 电子文件地址与检索的链接字段

40.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叙词表,也是国内最通用的一部词表工具书是什么? 《汉语主题词表》。41.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的概念是什么?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的英文名称为“Metadata”,是用来揭示各类电子文献的内容及特性,进而达到网络资源的组织、分类、索引等目的。元数据是数字图书馆的关键。

42.什么是图书在版编目?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最初也称为书源编目,是指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一个集中的编目处理,然后将该书的编目数据交给出版社印在图书书名页的背面,供图书馆、书店、书目人员以及读者使用。在版编目数据一般印在每种图书的版权页上。

43.什么是联机编目?

联机编目是一种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的远程信息处理及资源共享活动,使不同地点或地区的图书馆之间联合起来,以减少重复劳动,共同分担日常任务的编目工作方式。联机编目是网络系统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需求。网上各馆在编目时,通过统一规划和分工合作,利用中央书目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来完成自己的作业,同时向其提供各自的馆藏信息,构造网上联合目录,为馆际互借、文献传输奠定物质基础。

44.什么叫典藏?

按照图书、期刊采编原则和馆舍分布,将书刊资料进行系统划分和组织,归入馆藏地点进行保管和利用的过程。

45.图书到馆上架的加工步骤有哪些?

图书自采购到馆后需经过验收、查重、贴磁条、盖馆藏章、分类编目、粘贴书标、典藏分配、上架流通等若干环节。

证明。文献收录及引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是读者申报各类教育科研基金、机构学术水平评估和个人职称评定等工作的客观、准确的依据。

53.什么是定题服务?

定题服务是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之一,它针对用户的科研、教学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文摘、全文、汇编等方式提供给用户。

54.什么是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情报检索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文献按照一定方式组织存储在某种载体上,并利用相应的方法或手段从中找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文献的过程或技术,包括文献加工整序和文献查询两个部分。

55.文献检索常用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文献检索的方法有:顺查法、逆差法、抽查法、追溯法和综合法等。文献检索的途径有:题名途径、著者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等。

56.图书馆外借服务方式有哪几种?

1)闭架外借 2)开架外借 3)半开架外借

57.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1)图书馆基本情况的宣传推广 2)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推广 3)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

4)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宣传推广 5)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推广 6)读者利用图书馆成果的宣传推广

58.什么是用户教育?图书馆用户教育有什么作用?

图书馆用户教育是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为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资源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

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作用在于:

1)通过用户教育,促进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用户教育,提高读者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地索取到所需要的文献;

3)通过用户教育,培养强化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表达文献信息需求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促进文献信息交流活动的开展;

4)通过用户教育,既可提高读者直接参与文献信息交流活动的能力,又可提高读者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信息技术知识

65.什么是电子信息资源?

指将文字、图形、音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代码形式存在光、电、磁等载体中,然后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手段处理和读取的信息资源。电子资源可分为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类型。66.什么叫数据库?

简单说,数据库就是存储信息的工具,具体来讲,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于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

67.网上浏览PDF格式全文文件需要下载安装的专用软件是什么? Acrobat Reader。

68.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自动化即图书馆计算机化,指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信系统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控制的全过程。

69.ILAS ILAS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ntergrated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文化部于1988年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深圳图书馆承担并组织开发的一套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层次、多种规模、各种类型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从V1.0-5.0,发展到Client/Server模式的ILAS Ⅱ网络版,现已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推广面最广、实用性最强、联网性能最佳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它改写了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多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我馆自1993年即开始采用ILAS系统,并随之及时更新换代,实现全馆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19.我馆收藏的四库类丛书有哪些? 《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另《续修四库全书》收藏于我校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10.我馆收藏日本二玄社复制台北故宫博务院藏画、乐志堂复制西洋画有多少幅?何种形式对读者服务? 日本二玄社复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国书画近400余件,乐志堂复制的西洋名画近70幅,以不定期画展的形式供读者观摩学习。

11.我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是什么?何时建立?

1993年就采用了深圳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ntergrated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即ILAS5.0版)。1998年更新为ILASⅡ。2002年更新为ILASⅡ2.0。馆内计算机网络健全,设备先进,书刊借阅一体,各业务岗位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馆藏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并引进国内外较大的社科、科技信息数据库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

12.我馆有多少台服务器? 我馆存储容量有多少TB? 13台服务器。存储容量达到9TB。

13.我馆随书光盘及其它非书资料采用何种系统进行管理?

我馆2004年安装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2006年升级为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读者可通过网络访问我馆网站登录系统,检索光盘,下载光盘内容。

14.我馆电子阅览室使用的管理系统是什么?电子阅览室有多少台微机? 2001年建立的电子阅览室采用金盘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有120台微机。

323.忘记密码如何找回?补办了新借书证后,原来登陆的“我的图书馆”密码是否还可以使用?

可登陆“我的图书馆”,回答密码问题,重设密码。补办了新借书证后,原来登陆的密码仍可以使用。

24.怎样在网上预约及续借图书?

登陆“我的图书馆”,(1)通过书目查询,找到所需图书之后点击“预约”按纽进行图书预约。(2)点击借阅查询,点击需要续借图书后的“续借”按纽。

25.读者借书册数和借期是如何规定的?

本(专)科生在各书库和阅览室总共可借6册,借期30天;硕博士研究生可借10册,借期60天,博士生和教工可借15~20册(高级职称以上20册),借期180天。可享有一次续借机会。

26.由于学校安排外地实习,无法按期还回图书,怎么办?

如果书没有过期,可以在“我的图书馆(http://KI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543.参考咨询台服务时间和咨询部电话?

参考咨询服务台设在图书馆一层,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四下午如开会除外)。咨询部电话:86180753-8023。44.用于实时咨询的QQ号是多少? 375360605、511038976 45.图书馆用户培训有哪些形式? 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一小时培训等。

46.图书馆举办哪些读者培训讲座?从哪里能看到通知?是否免费?是否需要预约联系? 图书馆每个学期都举办联机书目查询、各类资源库检索以及图书馆新资源、新服务的培训讲座。通知一般张贴在图书馆大厅,或者登在图书馆主页的“最新消息”中。

所有讲座均免费。可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预约培训系统”预约自己想听的数据库讲座。(点击图书馆主页“读者服务”网页上可见)

如果想专门听某个不在计划安排之内的讲座,可直接到咨询部联系。47.为什么打不开数据库?为什么不能打开下载的全文?

打不开数据库可能是因为:

1)计算机的IP地址不在本校的范围内;

2)数据库的用户是有限制的;

3)过量的访问请求使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

4)数据库在维护或加载数据。

下载数据库的全文后,若想打开阅读必须在本机安装相应的阅读器。

48.如何查找学位论文?本校博硕士论文到哪里查询?

可使用清华同方之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之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外PQDD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本校纸质博硕士论文可在咨询部查阅。

49.为什么只能看到《中国期刊网》的题录和文摘,而看不到全文?

浏览《中国期刊网》全文,必须先安装CAJ专用浏览器。可以在图书馆主页“实用下载”中选择“清华阅读器”下载;也可以在中国期刊网主页上找“CAJ浏览器”,点击下载并安装在本机上,即可浏览全文。下载地址:http://service.cnki.net/download/default.asp。

50.如何浏览电子图书?

阅读电子图书时,须先在图书馆主页下载相应的阅读器,并安装在本机上然后在电子图书数据库中检索所需图书即可浏览全书。

51.何为馆际互借?我馆与哪些馆有馆际互借关系?如何办理?

馆际互借的含义是图书馆之间根据协议,互相利用对方馆藏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开展馆际合作的一种形式,其标准的英文名称为Inter-library Loan,缩写为ILL。

我馆与国家图书馆及驻济高校图书馆之间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

765.在哪里申请电子阅览室上机开户帐号?毕业生离校前电子阅览室上机帐户里的余额在何处退?

在电子阅览室内办理上机帐号及退还帐户余额。

66.能否带自己的光盘到电子阅览室看?电子阅览室是否可以用U盘? 可以。

67.高教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样书在何处? 在校本部图书馆北楼二层西工具书阅览室内。

68.工具书阅览室收藏什么书?

收藏中外文各种工具书,出版社样书,本校的博硕士论文,本校教师著作等。69.在哪里能查报纸?

在校本部图书馆五层阅报室可查阅当年和过去三年的报纸,查旧报纸可到南楼外文过刊室。长清校区图书管理部期刊阅览室内也可查阅当年报纸。

70.馆藏的画册在何处查阅?

在校本部图书馆三层艺术画册阅览室。71.我校的教师著作在何处收藏?

在咨询部有专架收藏我校教师的部分著作。

72.附有光盘和磁带的图书如何借阅?借期是多长时间?如何看随书光盘? 光盘已经粘贴在书内,同书一起借阅,一起归还。

登陆图书馆主页——信息查询——随书光盘查询,可以查询下载随书光盘。73.在何处借阅外文图书?

校本部图书馆南楼一层的外文书库。

74.何处可借工具书?在哪里可查阅工具书?

在三层书库可借部分工具书,在二层工具书阅览室可查阅工具书。

75.哪里可查阅外文原版期刊?是否外借?

到校本部图书馆北楼四层外文现刊阅览室直接查阅外文现刊,要查阅外文过刊请咨询现刊阅览室工作人员,不外借。

76.书包橱的钥匙锁在橱子里了怎么办?

校本部的读者到一层图书馆办公室登记、开锁。长清图书管理部的读者到期刊阅览室找老师登记、开锁。

77.图书馆是否收藏我校本科生论文?

只收藏博硕士学位论文,不收藏本科生论文。78.可否复制馆藏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

可以。在阅览室值班老师处凭本人借书证登记要复印的馆藏资源详细信息,并检查馆藏是否完好无损,然后可带出到复印室复印,并要求当班还回。

校本部复印室在图书馆二楼,长清校区图书管理部现刊阅览室也备有复印机。

9第三部分 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知识

1.在以学统计相关数据时,起止月份分别以何月为准?

学统计时间是指上年的9月1日至本年的8月31日。如:2004-2005学年的统计时间为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与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一致)。

2.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方式是什么? 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是“听、看、查、议”四种方式。

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汇报,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召开校领导、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学生、离退休人员座谈会,比较广泛地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看——审阅有关资料,考察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种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查——考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计算机房、网络中心、体育场馆、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随机听课,调阅随机抽取的学生毕业论文和实验、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性问卷调查,访问教务处、科研处、计财处等职能部门和部分院系,查阅部分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档案,进行个别访谈和专题调研等。通过抽查主要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指导情况评价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议——对考察的情况进行讨论评议。

在考察结束前专家组还要给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教师代表反馈意见。

3.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方法?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采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内容和标准,并实施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即由教育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被评估的学校根据评估指标对照学校工作进行自评,撰写出自评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然后接受教育部派出的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时,根据评估指标采用多种方法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抽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考察结果和评估结论,评估结果经教育部审批后向社会公布。

4.整改阶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无论评估结论是什么,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整改。整改的任务是:根据教育部正式下发的专家组考察意见,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学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被评学校在专家组现场考察结束后,尽快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高等教育司递交整改方案。一年的整改结束后,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呈报整改情况报告。

在整改工作中,被评学校应该认真领会专家组考察意见和专家个人发言提出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整改工作,防止就事论事。

1水平;“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就是学校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评估是手段,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及其各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为依据。

13.教育部将在什么时候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7年10月8日。

14.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质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质就是评估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是否符合 “三个符合度”,即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的符合程度;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的符合程度。

15.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有关图书馆的指标有哪些?

生均图书(册/生)为100册(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生均年进书量(册)为4(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凡折合在校生数超过30000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注:

1、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

2、学生数为折合学生数

3、电子图书已经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均不必包括在内。16.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如何?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 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良好: 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合格: D≤3,(其中重要项目D≤1)。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10.图书馆知识服务与阅读推广 篇十

——读者阅读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理念研究

摘要:图书馆是整个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大学”,是组织、引导广大读者进行智力投资的知识宝库。它所具有的社会教育职能,也就是通过搜集、整理、保藏和提供丰富的书刊资料,通过具有图书馆特点的宣传、教育(阅读辅导)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需求,卓有成效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水平、生产和研究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键词:阅读 需求 服务 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秀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耽误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

书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它既具备物质形态,同时又具备意识形态。图书一经产生,就会凭借着其物质载体从人得主观意识中游离出来, 异化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书籍是一种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知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内容不管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美妙的还是丑恶的,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其所包含的意识都具有独立的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读者需求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点式服务向面式甚至立式服务方式转化。许多读者已经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服务,必需针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发展变化,积极探索读者信息需求的发展变化并建立相适应的服务方式和机制。开展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藏书借阅一体化的网上服务、全文检索、多媒体检索、网络咨询,以及高智力服务等等。做到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主动化,更多满足读者的需求。能够体现理论性、专业性、系统性。图书馆只有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求以及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才能吸引读者,并在读者心目中树立威信,从而提高图书馆内在建设和发展的地位。

图书馆这个“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需依靠熟悉、掌握这个资源的工作人员。他能帮助和辅导广大读者,运用图书馆的各种条件、手段、资源,获得丰富的知识。正因为这样,图书馆工作人员才能的高低,又是扮演这个“角色”的重要条件和标准。务须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才能。

就办好图书馆这所“社会大学”论:一是因为,这所大学藏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种图书资料,它蕴藏着人类智慧的全部结晶;二是因为,这所大学拥有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千上万的读者,他们是按照各自的求知需求,利用图书馆勤奋读书,或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三是因为,这所大学提供了读书治学的设备、环境,它成了广大读者终身自学深造的学校;四是因为,这所大学配备了特定的专业人才,他们能为开发、利用智力资源的各类读者,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读者敞开知识的大门,疏通各门学科的知识渠道,当好“向导”。总归起来说,就是把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组合起来,解决好“藏”和“用”的问题。

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力资源的作用,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但对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任务和要求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和加深。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人认为,图书馆工作总归起来,是一般的借借还还,属于纯事务性的管理。这种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提高和发展。从近代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看,图书馆具有社会性、科学性、教育性、服务性。这几个特性十分清楚地表明,图书馆要组织整个社会利用它,并运用科学的管理,通过流通图书资料,向广大读者传播知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图书馆的工作是以读者为轴心,一旦离开了读者,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者要强化员工素质,做好导读工作,主动解难释疑,构建和谐氛围,在为读者服务时主动热情,以优秀的品质、周到的服务、熟悉的业务呈献给读者。

创新服务理念,打牢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基础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图书馆应从传统服务观念的禁锢中走出来,确立与和谐社会相应的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中,就是要以读者为本,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本,以读者的利益为向导,切实维护和保障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合法权益,尊重读者、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要尊重图书馆馆员成就事业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全体图书馆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2 要树立“主动服务”理念

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无疑会使图书馆面临丧失读者的危机。所以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一宗旨,积极开展主动服务。通过新闻媒体、电视,让更多的人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加入图书馆,从而利用图书馆。要与周边的单位、学校、部队、企业等搭建信息共享图书馆,让整个社会人人有机会享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广泛收集社会对图书的需求信息,主动与读者联系,征寻他们对图书馆服务工作及图书、期刊资料的需求与建议,有针对性地改善工 2 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选购适合读者需求的新书资料。

创新服务内容,拓展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领域

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社会信息需求使得图书馆必须从单

一、封闭的传统服务方式中走出来,拓宽视野,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全方位地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1 突出“多”,推进图书馆服务现代化

要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电子信息资源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努力推进了图书馆服务现代化。切实将实体馆藏服务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结合起来,在搞好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各种特色数据库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网上借阅浏览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以及网上馆际互借、大众阅读指导等现代化服务。2 突出“特”,推进图书馆服务特色化

要改变传统图书馆大同小异的服务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服务内容,根据图书馆承担的任务和读者对象的独特性,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图书馆服务应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延伸与拓展,根据用户的问题,通过对知识信息的吸取、整合、集收、创新,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3 要突出“个”,推进图书馆服务个性化

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精品。读者需求信息主要是利用信息解决自己的特殊需求。人们所处的环境、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不同,问题各异,需求的信息也不同。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要按照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爱好,通过信息挖掘、知识发现、智能代理等技术,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过滤,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从中提炼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不同需求,为不同的人找其所需的书,为不同的书找需要它的人,把各类知识与社会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尊重读者的正确定位,以多样性的知识充实各式各样的个体,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交流桥梁的作用。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主动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图书馆的工作准则。在当前新形势下,图书馆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服务方式上努力实现“三变”。1 变“文献服务”为“信息服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图书馆要按照高、尖、精的要求,对原始的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使之有序化、浓缩化、精细化,并形成书目、文摘等二次文献和三文献,使读者能准确、及时、迅速、快捷、灵活地查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3.2 变“单纯服务”为“全面服务”

图书馆要随着人们求知欲望高涨的要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开展送书上门、帮购图书、文献报道、情报调研、文献复制等服务;应从单纯的文献服务转向收集文献服务、查询文献、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为一体的全方位信息服务,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能够开展借阅文献、检索信息、读书娱乐、读者培训、开展陈列等多种服务的活动场所。3 变“凭证借还”为“自由借还”

图书馆书刊的流通历来都是“凭证服务,无证免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书刊流失的现象,但它同时阻挡着一些渴望跨进“无围墙大学”美誉的图书馆门坎的求知人的欲望并封锁着他们想翱翔书海的权利。为此,图书馆应该大刀阔斧地改革这些陈规陋习,舍小利而顾大全。既然是无围墙的终身大学,就让它无遮无拦、敞开胸怀揽“学子”入怀,无私奉献所有馆藏资源。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实到“读者第一”的宗旨上,真正把“服务”体现在教育民众、传播知识、充实文化上。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平台

“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生命之所在。在当前信息时代,图书馆不能只满足借还图书,应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开展创新服务。1 由单纯注重“看”向“看、听”并重,建立“声讯”图书馆

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把文献资料的收藏、保存与利用视为自己的职责,因此 在服务上也一直是提供图书资料等有形可看图书载体的作用,服务对象一直向能看字,会识字的正常人敞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图书馆除加强文献信息的收藏外,还应向实物信息、音响信息、图形信息等以前未曾涉足的或者涉足较晚的相关领域拓展。在服务对象上不仅要向能看字,会识字的正常人敞开,而且也要向不能看字,不会识字的弱势群体敞开。2 由单纯注重“静”向“动、静”并重,建立“流动”图书馆

坐等读者上门查阅图书资料是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在当前新形势下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性,与满足读者需求,与图书馆工作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图书馆要主动创新服务理理念,采取“走出去”的措施,积极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把图书资料送到周边的单位、学校、部队、企业、社区,搭建信息共享图书馆室外,让整个社会人人有机会享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一、培养资源素养

信息素养的物质主要有传统的纸质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大型检索工具书、磁带、录像片、电影电视片、光盘等音像制品,这是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另外,各图书馆还围绕科研需要,购买、租用、引进了一些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检索与利用的电子出版物、各种商业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全文期刊、报纸、图书和外文全文电子期刊;中外文文摘、索引、题录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这些光盘及网络资源是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同构成图书馆的全部文献信息资源收藏。

图书馆馆藏蕴含了各种载体资源信息,纷繁复杂,要想从中滤选所需信息是不容易的,必须具有熟练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才能筛选资料,收集有价值的内容为自我学习、科学研究或课题开发之用。图书馆通过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加强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内容的馆藏建设,使馆藏结构更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适用性和针对性,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启迪心智、有益创新的精神文化食粮。读者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修身养性;读者在图书馆电 子阅览室视频阅览室检索与查找各种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收听收看各种教学片、电影电视片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性工作,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从各种不同载体资源中汲取信息素养。从这种查找、检索、利用资源来补充和完善课堂知识结构、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和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能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二、提升工具技能素养

图书馆现代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来对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与管理进行装备,主要从硬件、软件、数据、环境几方面来进行。图书馆根据现代化需要装备的各种终端检索机、电子阅览室、视频阅览室、声像服务室、文献检索与培训室都为读者提供了技能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同时配合各个电子服务点的咨询、宣传、辅导更为读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娴熟的掌握资源检索与操作技能,提升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是网络通讯终端设备和各种电子网络资源检索通畅运行的保障,是培养读者工具技能素养的基本条件。通过这样的连续和追踪培养工具素养、资源素养和研究素养,养成终身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培植综合信息素养

图书馆是一种学术性的机构。

因此树立积极向上的图书馆精神,倡导民主和谐的图书馆管理作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及人文环境。为读者打造一种高雅的育人环境,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信息素养塑造的良好场所。同时图书馆馆员要着力养成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梯” 精神,耐心细致的操作辅导、不厌其烦的演示指导 使这种精神在服务过程中也时时刻刻影响、感化和教育着读者,对读者资源素养和社会结构素养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的优良场所,也是提供各种资源服务的知识仓库,具备良好的信息软硬件环境和培养教育读者获取相关信息的职能。着力培养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信息面前能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批判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从而能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养成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习惯。

图书馆这一知识殿堂有能力和义务培养和形成读者的综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优秀的信息意识主要是对信息的敏感度,即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主性,包括信息需求、获取、时效性、超前性、创新性等。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传播和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养应与读者教学科研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具体的实践来不断塑造,信息素养的提高要贯彻到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首先,必须具备某一门专业学科知识来正确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其利用价值,这是馆员业务素质高低及能否让信息服务增值的重要体现。所以,这就需要馆员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某一学科方面的信息咨询专家。

其次,图书馆员要熟悉图书馆内业务流程,更要谙熟自身岗位的业务技能,做用户的信息导航员,更好地引导用户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再次,图书馆员还要加强外语、计算机和语言表达能力,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资源,同时过滤和筛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使新成果、新见解能够及时地得以交流和推广,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深层次服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资源、工具、技能、管理与服务手段等全方位战略,分层次、分阶段培植读者综合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

四、培养良好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应该树立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具体包括: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精神;爱岗敬业、细致周到的服务精神;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创造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图书馆发展为核心,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和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提倡爱馆、爱岗、爱书、爱人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及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营造图书馆和谐氛围。参考文献:

1、王体全、张保慈.怎样利用图书馆,1994年1月。

2、任继愈.中国古代书籍史话,2005年。

3、董毅之、高洪章.谈图书馆的读书辅导及怎样读书1985年8月。

4、高丽瑾.信息时代的呼唤——图书馆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形象的塑造 [J]

上一篇:璧山县城区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下一篇:那些自主招生神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