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作品展新闻稿(10篇)
1.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一
校园摄影作品展策划书
一、主题
“我的大学生活”校园摄影作品展
二、活动项目
丰富同学的校园生活,让同学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让我们对生活有新的感悟,充分感悟学院风景的美好及摄影协会会员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召力。同时也为了让爱好摄影的同学能有一次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进步。
三、宣传
这里有设计现代的教学大楼和郁郁葱葱的草地,这里是我 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这里是我们美丽的漯大校园。你是否想过用镜头将那瞬间的美好记录成永恒的回忆呢,你是否想过将那永恒的美丽与我们一起分享呢,校园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已经把机会摆在你面前了,来吧,加入我们吧!
三、展示形式
摄影展分为校园百态,人物风情,美丽校园三大板块。
(1)校园百态:主要记录校园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 滴滴,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人物风情:突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一些感人致深的画面,来传达一种校园和谐的景象。
(3)美丽校园:以学校的美景为主,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参观者对校园有更深刻的了解。充分展示学校在校园
环境和办学设施等方面的亮点,抒发作者对现代化校园环境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五、作品规则
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系列作品,或是用动漫小短片的形式来展现校园的和谐美。
六、评分标准
(1)素材< 35% >
严禁一切侵犯他人产权的作品参赛,严禁参赛者利用任何手 与本次大赛(如:抄袭、盗用、作弊等)
(2)创意< 40%>
构思新颖,符合主题。
(3)质量< 25%>
图象清晰、完整、明快。
七、评价
初赛:由本协会中层干部担任初赛评委(并采用和观众对自己满意的作品投票相结合的方法)。
复赛:有本协会会长担任评委。
决赛:有学院知名摄影专家和教授担任评委。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资金150元),二等奖两名(资金100元),三等奖三名(资金50元),分别颁发证书。
最佳摄影奖两名,颁发证书及相应精品。
前十名选手授予校园优秀摄影师称号。
注:(本次参赛不收取参赛费用,所有才赛作品以一张冲洗照片,一张电子原稿和一张后期处理过的文件的形式交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摄影协会处,凭学生证收取,另附带个人信息和简介)
九、截止日期
于5月15号之前将作品交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摄影协会。
十、承办单位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团总支摄影协会。
十一、影展前期宣传
以海报形式张贴在校园各系部信息栏。
十二、经费
奖金500元
证书8个
2009年4月18日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摄影协会
2.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二
关键词:新闻,作品,评析,原则
新闻作品评析的原则是指进行新闻作品评析应该遵循的一般规范, 用来调整和处理评析者和评析对象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开展新闻作品评析,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闻作品评析的原则一般有如下几条: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根本方法和精髓。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 都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产物。在新闻作品评析中坚持实事求是, 就是在对新闻作品及相关现象要进行具体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评价, 一是一, 二是二, 有好即说好, 有坏即说坏。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首先要确立公正无私的评析态度。出于狭窄的心胸, 个人的私利, 在评析中采取断章取义, 无限上纲的恶劣行为是应当坚决反对的。出于关系交往, 有求于人等方面的需要, 在评析中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吹大擂, 阿谀奉承的庸俗作风也是应当予以摒弃的。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其次要确立一分为二的评析观念, 杜绝绝对化的情况出现。被公认为不好的新闻作品中也会有可取的地方, 受到高度赞赏的新闻作品也会存在这样, 那样或者是严
交易中, 买卖双方对商品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 在有限的广告中必然会对商品的信息进行筛选, 同时也会进行掩饰, 导致的结果就是受众接触到是经过二次筛选过的不完整信息, 而这种不完整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广告存在天然的疑虑, 公信力在本源上就存在缺陷。其次, 广告的中介性决定其虚拟性, 因此公信力只是一个表象的概念, 其具体的评判标准很难确立, 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的评判也很难成行, 哪种程度的广告会损害公信力, 哪种又是在允许的范围内, 都决定了公信力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最后, 在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之间, 消费者容易陷入一种感性的漩涡之中, 经广告的诱导未经核实就出现不理性的购买需求, 在意识清醒之后, 往往更多是埋怨, 对广告的公信力自然会产生怀疑。
针对上述公信力缺失的分析, 在报纸广告中应该针对报纸的直观性和纸质性提出整合性的营销策略, 对于简单化的广告进行改善, 在丰富而有序的环境下调整消费者的接受心理, 使得对广告的心理诉求接近本源诉求, 从而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对广告的信任, 消费者在获取充分信息后中进行自主的判断, 而不是在广告的影响下盲目的进行选择, 最终使广告效果与公信力之间不再游离。
重败笔的地方。对此, 评析者应进行全面地、辩证的分析, 采取以理服人的态度进行商榷, 以使评析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石长顺主编的《电视文本解读》书中有一个案例: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专题片《是谁让我坠入黑暗》, 剖析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问题, 评析则者认为该报道有三个特点:一是充分占有材料, 用事实来为主体服务, 二是恰到好处的评说, 用事实讲话, 不强加于人, 三是抓细节, 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同时在评析文章结尾处指出这件报道如果加进医院的回答和申辩就会更好。目前类似这样坚持两分法的评析文章实在太少, 对优秀作品的评析大多是一片赞扬声, 完美无缺。对不好的作品也很少有人公开批评。这类现象很值得注意和纠正。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再次要坚持科学性。新闻作品评析的科学性指对新闻作品及其相关现象的判断、评价要符合他们的实际, 客观公正, 深刻而富有创见。评析活动不仅对新闻作品进行说明、解释, 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而且还要通过范例, 总结经验, 探讨规律, 发展理论。也就是说, 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 对新闻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 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就出现过评出的获奖新闻是假新闻的事例, 其原因之一就是评析上缺乏科学性, 实际上是一种误导, 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二、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
我国古典文论中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知人论世”。在新闻
三、结语
消费者与生产商、销售商之间的天然隔离决定了广告效果与公信力之间的博弈, 在这种你退我进的反复较量中, 要想最大化发挥广告的效果必然要求公信力的确立, 否则广告的发展在恶性循环中将最终失去吸引力和信任感。因此, 要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寻求一条广告效果与公信力平衡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邱枫.报纸广告效果与公信力关系研究——基于20年报纸广告的内容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 杨毅, 董大海, 宋晓兵.基于传播视角的广告效果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3. 陈军.报纸广告:如何更有效?——以北京青年报为例[J].广告导报, 2001 (5)
4. 李竹子.新时期我国广告社会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 北京两份违规报纸在邮局报亭发售逾一年[N], 参见http://www baoye.net/News.aspx?ID=237268, 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2月5日
作品评析中, 要做到“知人”, 就是不仅要研究新闻作品, 而且要研究作者的生活经历, 家庭环境, 阶级地位, 思想状况, 文化艺术修养, 兴趣爱好以及感情、心理、性格、气质等精神个性。这些精神个性, 及其整体素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新闻作品之中。了解了作者, 才能更好地评析它的作品。而且在评析原作中, 评析者也往往把对作品的具体评析, 同对作者的精神个性, 素质的评析结合在一块儿进行的。这样, 也才能相得益彰, 增强对新闻作品评析的效果, 也会使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作者在整体上有个把握, 进而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所谓“论世”, 就是把新闻作品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 联系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如同鲁迅所言:“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 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第6卷, 第344页) 周胜林在评析魏巍的通讯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时, 同样是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 首先在于它紧扣时代的脉搏, 紧扣群众的心理。作者写当时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 写战争中的人, 写人的灵魂。通过着力摘绘, 层层剖析, 动情介绍, 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文章体现了时代精神、群众心理和作者思想的和谐统一, 格调高昂, 气势颇足, 主题思怨鲜明而突出。作者长期生活在部队, 对人民战士的思想品德有深切的感受, 早就对他们有一种深沉的热烈的爱。身临朝鲜战场, 又受到新环境下许多新人新事的触动, 思想锐聚, 情感爆发, 灵感顿生, 终于喊出了‘最可爱的人’这句代表亿万人民心愿的话, 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见《通讯选评》见复旦大学出版礼1990年3月第l版) 由于评析者非常紧密艺术地联系到了通讯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进行评价, 联系到了通讯作者的思想, 写作历程等进行分析, 所以整个评析文章写的力透纸背, 令人信服。每个评析者都应顾及全局, 全人及当时的社会状态去分析新闻作品, 而不能把新闻作品孤立起来看, 甚至以偏概全, 随心所欲。
三、坚持注重特点的原则
评析新闻作品切不可面面俱到, 抓不住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如从新闻作品发表在不同的载体上去考虑, 就有报刊报道, 广播报道, 电视报道等;其中还有不同的类别, 如报刊报道中有消息、通讯、调查报告、评论等, 电视报道中有消息类新闻、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访谈、电视新闻评论等。若按专业报道去分, 又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法制新闻等。因此, 在进行新闻作品评析时, 一定抓住它们各自不同特点进行评价分析, 才能评到点子上, 产生好效益。如在评析人物通讯时, 不能不注重该通讯对人物是如何表现的特点;而去评析工作通讯时, 就应当特别注重工作通讯首先应具有指导性这一“个性特征”。
《孔繁森——九十年代的焦裕禄》被评为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作品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但广播影视部总编室主任, 高级编辑张振东在评析时, 注重抓住主动宣传典型, 发挥广播优势两个特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如在评析第二个特性时, 评析者写道:“这个作品在创作上具有广播特点。第一, 它大量使用了现场录音素材, 让听众直接听到藏族老阿爸, 老阿妈的声音, 让听众直接听到孤儿思念孔爷爷的声音, 让听众直接听到与孔繁森共事的战友的声音, 让听众直接听到孔繁森妻子儿女的声音, 这些声音感情真挚, 充满激情, 是任何文字难以表现的, 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震撼力。在这一点上, 它充分发挥了广播的特点和优势。第二, 作品在使用语言方面也具有广播特点。它通俗、简洁, 很少使用形容词, 没有华丽的词藻, 句子也比较短小。在写作上作者充分考虑到新闻节目时间的有限性, 尽可能把每一集都写得非常精炼, 用最少的时间传达最多的信息。参评的三集。每集均不超过五分钟, 集中讲一个主题。分开来听, 独立成篇, 连贯起来, 是一个结构严谨的作品。广播电台宣传重大典型, 比较合适采取这种报道方法。这个作品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见《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1995年·第六届) 》第90页, 新华出版社1996年9月第l版) 。评析者抓住特点集中深入评析, 既透彻人理, 令人深受启发, 又使整个评析文章主题突出, 篇幅短小, 便于阅读。
石长顺主编的《电视文本解读》中对不同类型的30件作品进行了评析。可以说, 每篇评析文章都是抓住特点, 深入评析。这点从评析文章的标题上就足以显示出来。如电视短消息类:《小金飞向总理直言》,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短小精悍真实感人》;《林蛙不归路》,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巧选角度说环保》;电视长消息类:《巴格达遭空袭纪实》,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追着炮弹走》;《一次成功的迫降》,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抓”来的好新闻》;《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隐性采访, 让镜头说话》;电视连续报道类:《6000万元巨额亏损为何无人知晓》,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步步紧追悬念叠出》;电视评论类:《发票:期待“透明”》,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比较之中见“反差”》;电视纪录片类:《我们的留学生活.初来乍到》, 其评析文章的标题是《贴近心灵的真实》, 等等都是抓住特点深刻评析的典范文章, 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四、坚持评析自由的原则
新闻作品评析不仅要对新闻作品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 同时要对一些相关的新闻规律要做出真实的揭示。新闻作品评析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活动, 是人的思想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产物。每个新闻作品评析者都有着很强的独立精神。只有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提倡评析自由, 才能使评析者畅所欲言, 才能促进新闻作品评析的发展与繁荣。
坚持评析自由, 还要保障反评析的权利。鲁迅曾说过:“批评者有从作品来批判作者的权利, 作者也有从批评来批判批评者的权利” (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第6卷, 第217页) 。当然, 提倡反评析, 并不是说, 凡是评析就必须去反对。作为受评析者的一方, 应该认真思考对方评析的是否合理正确。即使对方评析欠佳, 也应保持高姿态, 相信全社会总体评析是会做出公断的, 不可得理不让人, 老虎屁股摸不得。当然, 如果对方的评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欠佳”, 而是有着明显的严重的偏见和不实, 甚至是政治原则性问题, 那就应当理直气壮地进行反评析。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6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2]《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1995年·第六届) 》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l版) 。
[3]侯健主编《传播学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3.新闻作品阅读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年2月底,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父母热捧各种国外教材、国外课程的当下,中国教辅《一课一练》却能出口到英国,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王焰说,好的教辅应该承担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处事态度、传播科学知识等职能。经过教学研究,精心挑选习题的教辅,可以让学生做比较少的题就能掌握核心知识,对减轻学生负担是很有利的。
王焰同时表示,常修常新是教辅保持活力的关键,且必须不断创新。即使教材没有变动,《一课一练》也是一两年做一次小修改,三年大修订一次。从2013年秋季开始,《一课一练》针对书中的难点题目,请名师录制了微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解题过程,“网上一课一练课堂”也已上线。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3月3日)
问题:阅读材料,说说教辅书《一课一练》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从单则或多则新闻中提取新闻信息、归纳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这种题型的信息源就在新闻中,作答时需要将这些重要信息筛选出来,筛选的对象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区间内的重要信息。在筛选时,要去粗取精、去次留主,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整合,合理表达。
答案:①具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作用;②常修常新,保持活力;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技法指津】
一、命题特点
新闻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对其考查仍然是围绕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能力层次。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四道题均为主观题,考查的内容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命题者往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设题:
1.概括材料x传递的重要新闻信息。
2.比较材料x和材料Y对于xxxx的报道有什么异同?/材料x与材料Y对xxxx的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x,概括或者说明xxxx的特点。
4.结合材料x,你怎么看待xxxx或者就xxxx谈谈自己的看法。/材料x对xxxx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意见,它与材料Y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的?
由此可见,新闻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向和重点:(1)概括分析单则新闻传递的重要信息;(2)比较分析两则新闻在内容上的异同点;(3)考查从单则或多则新闻中提取新闻信息、归纳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4)对多则新闻事件及其主旨进行探究思考,评价新闻事实,根据新闻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等。
二、阅读方法
新闻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我们可采用“五抓”阅读步骤:
第一步“抓标题”。如果提供的新闻有标题,则要看标题信息;如果提供的新闻没有标题,则要关注新闻的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它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第二步“抓事实”。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抓住了这六个记叙要素,就能迅速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抓结构”。分析新闻的结构要学会梳理行文线索,即梳理新闻事件的脉络、顺序。新闻总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层次。分析新闻的段落层次,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四步“抓观点”。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新闻中那些表明观点和态度的议论性语句或抒情性语句。新闻作品强调客观性,但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作者的主观印记。阅读时一定要准确理解作者的立场。
第五步“抓主旨”。探究新闻的中心主旨,根据《考试大纲》当中“准确解读文本,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
三、答题技巧
新闻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有必要掌握规范的答题技巧:
1.概括材料x传递的重要新闻信息。
新闻的结构层次一般比较清晰,做分析概括题时应首先将题目涉及的文本内容分成若干层,这样可以避免信息点过多或遗漏;其次是准确捕捉到体现各层次中心内容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最后将各个段落层次的大意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分条梳理出来,组织成答案。
2.比较材料x和材料Y对于xxxx的报道有什么异同?/材料x与材料Y对xxxx的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解答这种题型,首先需要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把握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来“求同寻异”,在通读两则新闻时,将文本中的异同信息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把同类信息归纳在一起,再把相关的几类不同信息归纳在一起。最后归纳整合异同信息,分要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3.根据材料x,概括或者说明xxxx的特点。
这种题型的信息源就在新闻中。筛选新闻的信息要点,题干中常常会出现“哪几件事、几个方面、哪些影響、意义有哪些、哪些特点”等关键词语。首先,应快速浏览文本,从中找到信息的落脚点和关键词句;其次,结合文本,总结阐述。
4.结合材料x,你怎么看待xxxx或者就xxxx谈谈自己的看法。/材料x对xxxx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意见,它与材料Y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的?
探究题强调个性化解读文本,但个性解读也要尊重文本,不能乱分析,乱下判断,更不能不要文本,超出文本空谈自己的认识。答题时首先需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适当扼要地引用原文中的关键语句作为论据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使论证更为有力,最后再用一句话精要总结,回扣观点。
nlc202309091317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
(一)全球移民总体特点
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150人、643808人。
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C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
(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中国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545535人。中国是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14.4%为中国人所持有。
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为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9986人,降幅为12.2%。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
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的重要加分项。在一项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
——选自《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材料二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称,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据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而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为29%,是全球平均值7%的4倍多。
同时,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均排名第一,种种便利使得近年来中国的移民人数增加。来华的外国人有两部分的来源,一部分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管理的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最新的数据是61万人,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在华就业的外国人,登記在册的总数为24.4万,但基本不包括在中国南方如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大量“黑户籍”人士,特别是那些常年留居中国的非洲籍人士。因此,综合加在一起,目前在华居留的外国人大概有100万左右。
——选自“中华网”2015年3月20日
1.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全球移民总体特点及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答: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
■
4.经典新闻作品分析 篇四
1.消息:字数限制在1200字以内。
2.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时评、述评、短评等,字数限制在2000字以内。
3字以内。
1.2.3.4..通讯:包括新闻特写、新闻综述、新闻调查等,字数限制在3000.消息:时长4分钟内的新闻报道。.评论:包括以评论为主的述评性节目,时长15分钟内。.新闻专题:时长30分钟内。题材重大,题材新鲜,题材典型。深度报道、分析性新闻、思辨性新闻。报道角度选择好。新闻背景强。
5.提法准确、写作精细、制作精良。
一、消息的特征及其分类
消息:最广泛、最主要的新闻体裁,用最简要的文字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事实。
体裁特征:具有消息头,即发布单位、地点和时间的说明,包括电头、本报讯、本台消息等
共识:一般动态消息、非事件消息、新闻素描、新闻述评等
动态消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篇幅短小,最主要的消息种类。
非事件性消息:包括综合消息、典型报道等。
前者围绕某一主题对新闻事实的综合处理。思想性、指导性强,时效性不如动态消息;
后者是对某些方面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进行报道,达到传播经验、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目的。
新闻素描:利用现场的新闻事实说话,主要手法是现场观察,注重描写和细节的呈现来反映活动中的新闻事件。
新闻述评: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文体,介于评论和消息之间。特点是以事实为由头,对事实展开论述,有较强的时评味道。
二、消息分析的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准确贴切:
简洁明快:
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
7、结构分析
(1)内部结构(内容与主题的谋篇布局)
金字塔式:先主后次
编年体式:完整地将新闻事实以故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适用于报道复杂、线索单一的事件
散文式:写法自由、行文富于变化、文采
悬念式:层层递进吸引受众
是否简要清晰,易于受众理解:
灵活多样能够,富有创新性。
(2)外部结构分析
导语
精练的语言反映最新鲜、最具本质的、最有意义或价值的内容,突出精华 能驾驭全文、提纲挈领
能使最广泛的读者产生读下去的愿望
主体——导语的解释者:
对导语中最主要的事实注释、补充,解释为什么、怎么样;补充导语未提及的事实;避免将主体写成导语的重复;层次分明、主干突出、内容裁减得当。
背景 发挥对比烘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结尾:一般无刻意的结尾,不强加,通盘考虑;总结式、评论式、对比式、展望式、抒情式
消息作品一、一般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生和发展变化进程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
1、要善于选择新闻背景材料与报道角度
2、主题集中,一事一报。
3、开门见山,忌写套话。
4、客观叙事,舍弃细节。
5、注意变动,致力追踪。
6、题材广阔,应用广泛。
二、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情况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写作要求:
1、占有材料,明确主旨。
2、合理剪材,发掘本质。
3、点面结合,事实说话。
4、注重根据,交代来源。
5、客观叙事,注重分析。
三、短新闻
简讯:用最经济的文笔,通常以一二百字,甚至一两句话、数十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地迅速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有社会意义的事件。
快讯:用最快的速度、简洁的一两句话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或特别重要的新闻中最重要内容。快讯一般用于特别重大的新闻。
基本特点是:
1、结构简单
2、叙事简明。
3、一般一事一报,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不旁生枝蔓;
4、要求简而不陋,文字虽短而意思明确
5、叙述尽可能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五、新闻述评
1、定义: 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夹叙夹议的文体,介于评论和消息之间。特点是以事实为由头,对事实展开论述,以分析事实或评价事实为目的,因此有较强的时评味道。
2、特点是: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它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表一些必要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借以揭示新闻的本质,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本身的意义。
六、精确新闻
1、定义:也称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以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meyer,1973)。
目前新闻界最经常使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民意调查。(罗文辉,1987)在大陆,也有人认为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报道。(姜秀珍,1998)
2、特点:
以数据来报道新闻事件,更显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
时效性差,不适合突发性事件,比较适合社会问题的报道;
缺乏人情味,不生动,不容易吸引受众;
需要一定文化水平,需要动脑筋,读者面较窄;
不能确保数据一定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3、精确新闻的公布原则
第六章 评论分析的基本视角
一、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
1、定义: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
2、特征:
新闻性: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论说文的根本特征。
论理性:
公众性/群众性
3、分类
分类标准/类 别
体裁规格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专栏评论、述评
论证方式
立论性 驳论性
评论主体
代表编辑部,代表读者
评论对象
政治评论、经济评论、体育评论、文娱评论
是否署名
署名评论 不署名评论
二、分析视角
1论述范围。
(一)选题分析、选题: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评论的对象和、怎样评析:(1)是否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2)是否具有思想性
(二)立论分析、定义:形成或提出结论或观点。、怎样评析
1)立论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
2)立论必须有新意
3)立论要有预见性
(三)要素分析
1、论点分析
(1)论点的提出必须尊重客观、直面现实,不能把荒谬、悖理、歪曲事实的东西作为论点。要准确使用概念和判断。
(2)论点要有新意
(3)论点要鲜明全面
2、论据分析——论据要真实、准确;典型充分;与论点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
3、论证分析
论证: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基本原则:论证要准确地阐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评论具有逻辑性。
(四)结构分析/形式分析——言之有序
评论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
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文章评论的对象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关系、发展变化规律,围绕中心论点组织材料;
2、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按照受众的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结构。
(五)文风分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语)
1、评论语言的通俗首先表现在质朴自然上。
“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看用的恰当与否。连用几个伟大,并不足以使文章伟大。一个很俗的字,正如一个很雅的字,用在恰当的地方就起好的作用。”
2、恰当地运用修辞
3、语言充满真情实感
第七章 主要评论类型的分析
一、社论
1、定义:代表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言论。社论具有制度性,在制度上代表媒体。
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原则认识。
这些文字是我自己写的,但却未必无折扣地表达出我的意思。因为文字既要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地方又是在国难前线的天津,写文章时便不得不顾虑到地方的环境和刊物的地位,尤其是报上的“社评”,文章既由报馆负责,写文章的人便需忘掉了自己。(《大公报》主笔王芸生)
选题 风格 周期、发表频率
机关报 重大、政论本位 政论色彩,庄重、规整、平衡、稳定 长、低
市场化报纸 范围广,新闻本位 时评色彩,个性化 短、高
2、社论评析的视角:
选题恰当,选题范围逐渐扩大,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扩大到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着眼于实际
说理透彻:抓住事物的矛盾和关键环节,以理服人。
文风平易近人,短而精萃,质朴感人
二、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
本报评论员一般认为是中型评论,重要性仅次于社论。与社论只是规格上的区别,没有原则性区别。
评论员文章分为署名和不署名
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展而来,主要是加重作者的身份。篇幅较长,也被称作“超重型评论员文章”(3、4千字)
三、专栏评论
发表在各种评论专栏里,个人署名的评论。这类评论选题广泛,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见闻,都可以议论;形式活泼,长短自由,个人风格明显。
四、短评
短小精悍的评论,有署名和不署名之分。不署名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和时效性强;署名短评一般代表个人意见。总体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论题单一,篇幅短小,分析扼要。目前,由于专栏评论的兴起,一般纳入各种专栏评论,单独发表的不多见。
五、编者按
编者按是一种最轻便、最简短的评论形式,一般只有一两百字。大体分为两类:
评论性——提炼文章的思想,或加以发挥
说明性——介绍背景、意图。
特点:依附性,不是独立的文体;精炼——直接发表意见,不论证;灵活简便,及时。代表编辑部表态,多用于慎重场合,必要处,不可滥用。
编后:一般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报道的基本态度,借题发挥,因事议论,深化主题。
第八章 深度报道分析
一、深度报道的基本知识
新时期中国深度报道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电视深度报道兴起。
1、定义:
(1)西方视野的深度报道本(indepth reporting)“三层报道”概念
使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件发生关系,以获得明天的意义。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在“五w”理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
(2)《新闻学大词典》: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
2、特点:
(1)题材的重要性。(2)背景的广阔性。
(3)材料的详尽性。(4)内涵的深刻性。
(5)体裁的综合性。
3、分类:
(1)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与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独立文体:
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
◆组合文体:
整合报道
系列报道
(2)全国好新闻评委会/中国新闻奖报道分法:
◆系列性报道
◆组合性报道
◆连续性报道
(3)在内容的结构组织形式上,可以分:分析性报道、综合性报道、跟踪性报道、说理性报道和探索性报道5个种类。
◆分析性报道
◆综合性报道
◆追踪性报道
◆说理性报道/研究性报道
◆探索性报道
二、分析视角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二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
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
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
第九章 经济新闻分析
一、经济新闻概述(economic journalism)
1、定义
◆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 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的报道。
经济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消息,经济通讯,经济调查报告和经济时事评论等;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消息。
2、特点
◆内容专业性强:它涉及到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专业知识
◆报道范围广,全球化
◆服务性和实用性
◆前瞻性
3、问题
肤浅
刻板
笼统
二、写作要求与分析视角
1、抓核心事实,开门见山
2、通俗易懂,拒绝晦涩
3、数据处理巧妙合理
“省略尾数法”(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
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有说服力。
4、选题视角:“当下发生的一切都可能是经济新闻”
5、注意挖掘事件之间以及事件所涉及因素之间的关系
态度
资料
预测方法
6、通过报道人来反映经济问题,以人带事
7、让枯燥的新闻幽默起来
第十二章 西方新闻作品分析
一、消息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解释性报道: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性报道。
◆揭示原因为主要内容
◆用背景性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
纽约时报星期日版主编莱斯特 马克尔:解释是以充分的背景为依据的客观的加工过程,其中有一部分是评论。而发议论是一种受观点和感情影响的主观加工过程。解释是新闻的组成部分,而发议论则几乎应该严格地限于社论文章。
2、调查性报道:专门的揭露性报道,也称揭丑式报道。
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
新闻性: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而且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科学性:依靠客观、准确、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
3、预测性报道:依据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事件、某一重要问题或重要领域的发展前景所进行的分析性报道。前瞻性和预见性是主要特征
◆内容上
◆表达方式上
◆报道结果上
4、服务性报道: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问题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也称实用性报道,对消费者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
◆实用性 :研究读者的具体需要,排忧解难
◆新闻性:广义上包括专栏中的服务性文章
◆读者立场
二、特写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按新闻价值标准分
(1)新闻性特写
(2)趣味性特写
(3)实用性特写/服务性特写
2、按内容分
人物特写
风貌特写
事件特写
3、特写与通讯
◆选题
◆结构
◆写作风格
◆表达手法
三、西方新闻作品的分析角度
1、报道题材
2、报道角度
3、钻石式报道结构:从个人的经历、具体的事件出发,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写完再回到个人、具体的事件上。有时也以总结、悬念的方式收结。
5.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五
1.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创造、应该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研究?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为什么研究新闻作品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7.为什么在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做出评析?
8.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本源观”?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观念?
9.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
10.解释“新闻”之“新”的含义?
11.怎样理解新闻的重要性?
12.怎样在新闻中体现“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
1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14.什么是新闻作品结构?
15.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写作的发展变化?
16.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
17.怎样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
18.你怎样理解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形式上的影响?(举例)
新闻文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对新闻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导语,在近代报刊创立之初,消息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形式,只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新闻事实记录下来,这样,最终要、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布道突出。到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人们急于了解瞬息万变的战争情况,许多报纸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争取利用电报发稿,把主要新闻事实放在开头部分,快速传播出去,于是出现了导语。早期的导语,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被称为第一代导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节奏的加快,20世纪30年代后,又出现了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突破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向自由式、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导语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了间接导语、退缓式导语、复合式导语等许多新形式。
以通讯为例,19世纪30年代,我国境内开始有了近代中文报纸。早期报纸上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报道”,大都是几十字、百把字的短稿,采取客观的口吻,简短概括的介绍人物和事件,极少有详尽的文字叙述,似今天的简讯之类。随着社会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人们对那些重大事件、有趣见闻等,已不满足于简略的报道,而要求有详尽的记述,因而逐渐出现了通讯这种体裁。早期的通讯以纪实性通讯和旅游考察通讯居多,后来人物通讯和故事通讯也大量出现。50年代大量出现工作通讯和深度报道。
19.以通讯这种文体的变化为例,谈谈文体变化与时代需求的关系?
(举例)
以通讯为例,19世纪30年代,我国境内开始有了近代中文报纸。早期报纸上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报道”,大都是几十字、百把字的短稿,采取客观的口吻,简短概括的介绍人物和事件,极少有详尽的文字叙述,似今天的简讯之类。随着社会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人们对那些重大事件、有趣见闻等,已不满足于简略的报道,而要求有详尽的记述,因而逐渐出现了通讯这种体裁。早期的通讯以纪实性通讯和旅游考察通讯居多,后来人物通讯和故事通讯也大量出现。50年代大量出现工作通讯和深度报道。
20.为什么要把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察?
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好坏优劣,既受内部构成因素(如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的影响和制约,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实事求是地研究新闻作品本身的同时,拓宽思维空间,把视野扩展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如采制者、采写过程、传播效果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是完全必要的。
21.什么是研究新闻作品的宏观、微观把握?
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新闻作品是研究的中心和主体;而新闻作品本身又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一篇新闻作品,它的内容与形式,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研究新闻作品,既要胸怀全局,从作品的整体上考察它的思想内容和总倾向,又要深入剖析其各个局部,揭示它们是如何为表现整体的内容和全局的主旨服务的。这就是研究新闻作品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把握的问题,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准确而又深刻地把握其整体功能和社会效果,评判其得失优劣。
22.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还需了解作者?(举例)
新闻作品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作者的头脑,经作者制作加工而成的精神产品,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作者的烙印。作者的政治度、思想观点、生活阅历、业务修养,乃至他的兴趣爱好等,都能反映在作品中。尽可能多地认识作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其采写实践,对全面深刻地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桀骜不驯、藐视权贵的个性和永不满足的的进取精神,她在每次采访前都做认真、细致、严谨的准备工作,因此能够面对众多世界政治风云人物,不卑不亢,主动进击,写出一篇篇独树一帜的政治访问记。
23.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还要考察它的客观传播效果?
因为新闻作品不是藏诸名山、束之高阁的古玩字画,不是象牙塔中的玩赏品。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有迅速及时地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影响人们的社会时间,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所以,评价一篇新闻作品的好坏优劣,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充分重视它的客观传播效果。
24.考察新闻客观效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研究者在考察作品的社会效果是,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况,顾及到社会效果的各个方面,既要充分重视其主要方面,又不忽视其次要方面,多作分析、比较、衡量,以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何不同?
感性认识阶段,就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的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飞跃、继续和深化。
由此可见,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不同之处在于,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单个性、生动性,而理性认识则具有抽象性、深刻性、整体性。它主要不是依赖感官,而是依靠主体的理论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思索与判断,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统一表现在哪能些方面?
1)二者是相互渗透,对立统一的心理活动。
2)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性,然后才发展为理性。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3)感性和理性的辨证统一,其次表现于它们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难免有感性认识的东西。
27.新闻作品研究过程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
28.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
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例如:50年代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抓住了志愿军英雄们炽烈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2)
从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例如:华山同志所写的《生命的支柱》就是大胆地叙写了张海迪想自杀的情节及她又如何战胜了悲观的自我,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而被认为是所有报道张海迪的通讯中最成功的一篇。
(3)
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例如:郭玲春同志所写《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消息,突破了长期以来追悼会消息千篇一律的老套子,从“新华体”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是新闻界公认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
(4)
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例如:毛泽东同志当年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新闻,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
29.新闻作品研究是怎样的思维活动?它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
新闻作品研究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特殊的思维活动。不言而喻,它必须要有客观条件——新闻作品,还要有主观条件——研究者本身的各方面的修养。这就说明,研究新闻作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30.研究新闻作品在思维方式上应注意的几点是什么?
(1)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
(2)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
(3)
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
31.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研究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往往与所采取的思维形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研究活动中应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也应认识和掌握人的思维特色有创造性思维、立体思维、宏观思维、求异思维等。
32.评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力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答案同30题。
33.在新闻作品研究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宏观思维和立体思维有何意义?
(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究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使自己不断有新发现。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同样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以求对新闻作品作出具有独到见解的评析。
(2)立体思维是相对于平面思维而言的。立体思维也叫空间思维或全方位思维。
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是立体思维常采用的思维方式。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中,也可运用立体思维。
(3)宏观思维是指思维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
当今我们正出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正猛烈地冲击着一切旧事物、旧观念、旧习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事物、新观念也应运而生。要善于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
(4)
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深刻的信息。
它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往往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可恰当采用求异思维,也能使新闻作品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5)总之,以上几种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34.评析新闻作品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评析新闻作品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分析新闻作品内容,对其主题进行分析。(怎样分析主题见35题)
2、分析新闻作品形式包括:对新闻结构的分析,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对新闻的语言的分析。(具体解释见36题)
35.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1)
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
(2)
分析新闻主题,还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
(3)
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4)
分析新闻主题,还要注意的是,新闻主题寓于一定的事实之中,通过叙述一定的事实来说明和表现主题。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它寓理于事,以事明理。
(自己针对每一条举例说明)
36.怎样分析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
(1)
首先要对新闻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
例如《醒来,铜陵!》,全文布局有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完整紧凑。通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如何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紧扣通讯的主题。
(2)
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
常见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设置悬念等。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现场描写、人物描写(白描手法)、细节描写
议论抒情不可滥用,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说明:对比手法。
(3)
对新闻语言的分析
看它是否准确严谨,是否鲜明生动,是否简练明白。
37.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有哪几种方式?
一是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二是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三是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四是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38.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有哪些?
1消息(电讯)、2特稿、3解释性报道、4调查性报道
39.简述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1、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
接近性之所以成为新闻价值的要素,归根到底是由于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同受众厉害相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关心,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2、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4、注重进行式报道,即使将新闻报道出去,对读者较为关心的事件,采用后续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
5、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40.为什么要加强新闻研究作者必须有政治素养?政治素养的体现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是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准确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新闻事业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常常通过具体的新闻作品体现和发挥出来。所以,从事新闻作品研究和从事新闻采写一样,都有着鲜明、强烈的政治性。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的基本路线,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坚持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
4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党性原则?它们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它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各个环节。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注意的革命性、科学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研究评述新闻作品的时候,政治上,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循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思想上,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闻作品进行正确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的结实和阐明;组织上,要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42.新闻作品研究者为什么要加强理论素养?加强理论素养为什么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
当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说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策水平?
为什么说新闻作品研究者要较全面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由哪几方面体现?
对新闻作品研究者来说,掌握和熟悉新闻采写任务知识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是新闻敏感?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强调新闻工作研究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
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素养?
6.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六
——《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是感动还是残忍?》
一、标题评析
首先,标题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感动,二是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恰巧可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标题提出的问题,在正文给予了解答,新闻核心得到了突出。
其次,此标题的信息量是充足的,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另外,这个标题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新意。而最基本的是,作为好的标题,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主题评析
首先,协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所有街道的红绿灯处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一对小姐妹并且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孩子充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主题选取的角度很新鲜很特别,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其次,由这对小姐妹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看到她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这对小姐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真的如照片上笑的那么幸福么?用反问的方式,用感动和残忍这样的字眼,易引起读者的深思。
再次,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揭示“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这一现象的不合理,引发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思考和怀疑,最后重申了保护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否定了某些人作秀的价值观。
从主题上看,这篇网络评论的定位是比较合理和成功的。
三、导语评析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引发新闻话阅读的最活跃因素。这则新闻导语是采用了引语式导语,开篇截取了《东方今报》的报道,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首先引用了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随后提出质疑,并引出了新闻评
论。本条网络评论的导语比较简单,直截了当,可以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视线。
四、结构评析
新闻结构是指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它包含新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过程中的过渡与照应,以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这篇网络评论作品从结构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引用《东方今报》的新闻原文,这是作者所要评论的事实载体;第二,采用疑问的方式,引出对新闻现象的评论;第三,讲述作者自己的感受,并由此入手展开评论;第四,作出总结。文章整体结构做到了具有逻辑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五、报道角度评析
记者需要多向思维,对一件事正面报道不合适,就换个思路,从侧面或反面,上面或下面来思考,常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最终点石成金,使新闻报道焕发生机与活力,网络评论也是如此。
8岁小姐妹上街当协警,各大媒体都是一片赞扬之声,感动社会,感动众人,为文明交通奉献自己的力量,被网友评为“省会最美双胞胎”。面对旧的新闻线索,作者再去发表扬之声只会是“炒冷饭”,唯有换个角度才能标新立异。这篇评论报道中记者独辟蹊径,从保护小女孩儿的人身安全考虑,着手评论。8岁姐妹花,自己都还只是个孩子,自己的人身安全都还需要监护人的保护,在横冲直撞的马路上当协警,维护交通安全,那么她们的安全又有谁来保护?通过综合分析和考量,记者就找出了不一样的新闻价值,一篇角度新,有深度的网络评论作品就诞生了。
六、表现手法评析
整篇文章以议论的手法来表现,把议论当做手段,通过议论表达观点,在议论中注入了作者的感情,既对一对年仅8岁得小女孩做协警做出了评价,同时也对这件事反应的背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质问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愤
7.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七
1 正确处理叙事性与评论性的关系
在新闻评论性的作品中,包含两类内容:一类是表达观点的内容;另一类是陈述事实的内容。叙事性与分析性两者的平衡,是新闻评论的叙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新闻1+1》这个时长只有20分钟的节目,如何分配陈述事实与分析评论更为如此。
叙事部分主要是对新闻的事实判断,评论部分则是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在《新闻1+1》运作新闻时,常常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叙事与评论的有机结合。节目选定了白岩松和董倩这两个主持人完成将两者结合的任务。董倩条理清晰,采访能力出色,把控整个节目的串联和脉络非常到位;白岩松的评论在中国新闻评论界独树一帜。白岩松用他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风格感染观众,使得《新闻1+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1年8月改版之后,双向互动主要体现在主持人董倩和各种不同的专家、评论员之间,这些专家并非专业媒体人,所以对节目的串联、逻辑梳理的任务都落在了董倩身上,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她既要连线前方记者来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作简要概述后传递给观众;还要在清晰阐述事件的最新进展后,转而与有关专家或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进行必要的交流,使得电视观众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在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和专业知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可以强调记者主动参与,对新闻事件或现象深入开掘,实录调查过程,从中发现亮点,抓住问题,推导结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所展示的事实正是新闻评论的论据,而调查过程正是其论证过程。在夹叙夹议、边述边评中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2 叙述语言丰富多彩
随着创作观念的变革和技术手段的更新,视听作品的叙事语言系统的发展也从最初的“无声电影”到单一的“画面+解说”,再到如今画面、同期声、解说,音乐、音响、字幕等多种语言形态并存的时代。作品所要表现的事物、表达的情感愈来愈丰富,所依托的技术手段愈来愈先进,这就必然导致纪录片的语言表现系统的日趋多元化。
在《不一样的城,不一样的管》这期节目中,主持人将短片中的一位买夜宵的商贩的女儿作为评论出发点,并将女孩儿对城管的乞求的画面与同期声播放出来,最后主持人对城管与流动摊贩如何处理好彼此的关系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一评论既温暖又中肯。另外,分屏直播技术的运用,主持人与场外连线时“双视窗”的运用,以及配音员在做画外配音时评论感的掌控,都加大了整个新闻事件传播的信息含量,提升了评论的说服力。
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分挖掘图像功能的评论意义,为事件提供事实论据,同时运用人物现场采访同期声、事件背景画面、事件重要信息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将声音、画面、评论有机地融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互为解释。
3 不同视角的选择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把叙事分为三类:第一类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即“叙述者>人物”;第二类“视点”叙事,即“叙述者=人物”;第三类“客观叙事”,即“叙事者<人物”。他把第一类称为“零聚焦叙事”,将第二类称为“内聚焦叙事”,第三类称为“外聚焦叙事”。在评论作品中,叙事性的部分和分析性的部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笔者这里强调的“不同视角”除了叙事性的部分,也包括了评论的部分。
一般来说,在评论性视听作品中,因为涉及了对新闻以及新闻中人物进行评论,所以在主持人或者评论员要对事情进行概述的时候,往往会使用“零聚焦叙事”,但除此之外,节目选择叙事视角的时候,往往根据节目不同的意图做出不同的选择。在《沉没的“岁月”》这期节目中,白岩松在节目一开始是念了一个在韩国岁月号即将沉默时一个男生给家人的短信记录,接下来节目再进行记者连线,这里就是把“内聚焦叙事”与“外聚焦叙事”相结合的例子。
4 结语
《新闻1+1》以其特有的叙事手法,将每件新闻背后错综复杂的故事清晰地梳理出来,将事件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本文对该节目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望对其他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完善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8.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探讨 篇八
关键词:新闻摄影 欣赏 探讨
新闻摄影作品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作为目标,利用可感可知、具体生动的新闻形象,使读者能够对新闻现场环境和现场人物进行真实感受,并且在视觉和情绪上都能贴近于新闻事件,能够真实全面地感知信息,减少新闻信息的损耗。在对新闻摄影作品进行欣赏时,不仅是对作品形象主体形象的欣赏,还要对作品所传达的内涵进行分析,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
一、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
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是通过其外在的形体或者外部结构中包含的各种美学元素以及各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组成的某种组合或者关系的体现,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人物贝尔认为在不同作品中,各种线条、色彩以及某一特殊方式而组成的某种形式或者形式之间的关系,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虽然这种审美观念是针对艺术品而言,但是这种形式和纯形式的关系,在新闻摄影作品和审美相互结合的时候,新闻摄影作品已经成为一个审美对象存在[1]。
新闻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是其内外结构关系中所包含的各种美学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而产生的,也是新聞摄影记者的思想和摄影作品的内容相互结合后体现出来的整体形态,也是摄影工作者在常年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的新闻素养和对新闻敏锐的观察力。新闻摄影作品的形式符号层外部形体和内在结构包括新闻图片的形线结构、光影效果、色彩搭配以及空间透视等,这些因素的搭配是否符合美的规律直接关系到新闻摄影作品能否体现出形式美。构图美是形式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保持整体风格一致,并且简明而富有张力[2]。在第六届华赛经济及科技类新闻单幅铜奖“穿裙子的飞机”这一作品整体构图简洁并让人耳目一新,大黄蜂飞机作为画面的主体,由于飞机突破音速造成了一圈水蒸气围绕在飞机尾部周围,不但突出了飞机的形象,还让欣赏者联想到飞机速度之快。这幅新闻摄影作品能够使欣赏者轻松读懂摄影记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并且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巧妙的是摄影记者能够精确把握画面主体的动静,并且利用外物的衬托和比较等,让欣赏者感受到画面的动感。
二、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内容美
内容是新闻摄影所要表达的新闻本质,内容美是新闻摄影作品能够引起欣赏者审美领悟和审美情感的来源,所以在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能够领悟到其内容美对欣赏者的审美感性活动中最为重要。新闻摄影是新闻行业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和新闻行业一样,是向人们传递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呼吁世界和平、展现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表现人文关怀等,从华赛中对参赛作品的要求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新闻的本质内容是对“善”的导向。
“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所崇尚的,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所在,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并且孔子的美学思想中,“仁”需要靠后天的努力才能将道德属性成为现实,并且依靠控制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和修养来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3]。新闻作品中内容美是通过个人通过对社会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或爱来表达,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或抽象的个体对公众和社会的正面能量加以体现。如在第七届华赛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幅银奖得主“妈妈的宝贝”中,在四川省美姑县黄茅埂一位妈妈背着正在输液的儿子赶回家的画面,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推进,在给人民带来极大看病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观赏者在欣赏这一新闻摄影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是不断地为人民谋幸福和福利的。这幅摄影作品通过对国家集体的“善”,来传递一种社会正能量,能够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积极情绪,并且引导欣赏者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欣赏新闻摄影作品中的现实美
新闻摄影是对存在于宇宙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的客观记录,并且强调尊重现实,来展现世间百态、自然风景、事件场景等,这种对场景的记录和真实重现,决定了新闻摄影作品中的现实美,欣赏者在感受摄影作品时,更加注重的是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真实情感,从而在与审美主体和思维关系中发生共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被欣赏者所接收后,能够沉醉其中。这也是判断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只有将作品表现的具有现实意义,才能真正做到感染和打动欣赏者。
“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新闻摄影作品何以打动受众,感染受众,新闻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最本质的美。”向公众提供客观真实公正的新闻画面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也只有这样,新闻行业才能够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并且其作品才能永垂不朽。“倒下的士兵”是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战场上,敌人的子弹正好击中刚刚跃出战壕准备作战的战士头部,在画面中,这名战士的身躯后仰,并且原本紧握的步枪也在他松开的手中掉落。卡帕在残酷的战争场面中记录下了这名战士死亡的瞬间,这幅图片质朴真实地再现了这名中弹士兵倒落的瞬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人们与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4]。卡帕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道“真实就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摄影作品中所展现的现实美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正确欣赏,也是对世界、社会和科技经济等的了解,新闻摄影成为当今社会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要从形式美、内容美和现实美等方面对新闻摄影作品进行全面欣赏,就能发现新闻摄影作品不仅具有其本身的新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并且能够感受到新闻摄影作品所带来的心灵和视觉的双重冲击,使新闻事件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志飞.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作品的美学阐释与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11(09):89-90.
[2]吴文熠.新闻摄影的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15(03):99-100.
[3]相恒义.论新闻摄影作品的“吸引力”[A].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2013,02(08):112-113.
[4]张松.论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J]昌潍师专学报,2014,03(02):44-45.
9.新闻传播系毕业作品要求: 篇九
1、毕业作品的形式包括: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栏目短片、DV短剧、动画短片等,但电视散文或者MTV不予认可。具体要求如下:
电视新闻报道可以是新闻调查、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但不包括简单的消息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片长不少于30分钟;
电视栏目短片可以是纪录短片、科教短片或一般电视栏目短片,片长不少于15分钟;
DV短剧题材、表现手法不限,片长不少于30分钟;
动画短片可以是动画故事短片或片头动画,但不包括MTV动画,其中动画故事短片片长不少于3分钟,片头动画不少于1分钟;
2、毕业作品最终需要提交的内容: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提交一份完整的毕业作品(成品)。此外,各毕业作品形式还需提交以下文字内容: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提交记者手记(或者编导手记),以及相关的采访提纲,其中记者手记(或者编导手记)不少于3000字;
电视栏目短片需要提交相应的编导阐述、编辑台本和一份创作谈,其中创作谈不少于3000字;
DV短剧需要提交相应的导演阐述、分镜头稿本和一份创作谈,其中创作谈不少于3000字;
动画短片需要提交相应的编导阐述、制作脚本和一份创作谈,其中创作谈不少于3000字;
10.校园作品展新闻稿 篇十
人民日报:《战狼2》为啥火得“不像话”
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2》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
刚刚过去的周末,有两件事,让不少人感叹“燃爆了!”
一是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
另一个,则是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战狼2》。我的一位同事买了周五晚上11点半的电影票,没想到仍是座无虚席。目前该片票房已破10亿,不仅打破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还将观影热传到海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影院,创造了很难见到的国产片爆满的上座状态。
从实战的沙场,到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战狼1》,讲的是“国境大作战”;《战狼2》,讲的则是“境外大救援”。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
燃烧的热血,最让人沸腾。《战狼2》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
总有人感叹,现在的中国影坛,是“花美男”“小鲜肉”的天下,但《战狼2》的异军突起也说明,最是英雄有热血,最是情怀能动人。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2》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
我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其实,这不是主旋律电影首次收获市场的喝彩。回顾这几年的电影市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等正能量影片,频频实现口碑与市场双丰收,关键就在于凿穿了主旋律电影和观众之间的那堵“墙”,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找到观众内心的“燃点”。就像吴京所说的,现在的观众(观影)水准都很高,你只能拿诚意、热情、智慧去跟观众下一盘棋。
更重要的是,《战狼2》也让人看到,我们的主旋律作品,唯有更加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播正气、弘扬正能量。“祖国”是《战狼2》的关键词,有观众感慨,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或许正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是文艺作品和时代、和社会、和人心互动的关键所在。
这正是:战狼一出谁与争锋,扬我军威保家卫国!
作品评析:
1.该新闻报道了“祖国”主题的电影《战狼2》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票房成绩优秀且打破了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这件事。该电影七月三十一日已突破十亿票房,并且将观影热传到海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影院,创造了很难见到的国产片爆满的上座状态。由此可见此事件所涉及的空间和人群数量之大,范围已由国内延伸到海外,电影影响范围也十分广阔。“《战狼2》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以上可以看出该电影对观众这类人群的冲击力之大,“爱国”“国家英雄”更是引发了人群对“爱国主义”的深思。
2.“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战狼2》的异军突起也说明,最是英雄有热血,最是情怀能动人。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2》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浓烈的爱国热情透过一层薄薄的幕布给观影人群以强烈的共鸣,让人感受到这才是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而不是像键盘侠一样道德绑架。这种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使该报道事件具有趣味性。
3.“爱国主义”一直是一个炽热的话题,更别说七月三十日上午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更激发了人民群众心中难以自抑的爱国热情。在这个关头,该电影的上映更是满足了人们的口味。这种爱国题材的电影引起了人们对“祖国”的重新认识,观众的一句“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这是对祖国的信任与赞美。
4.《战狼2》于七月二十七日上映,该新闻报道时间为七月三十一日。虽然不是第一报道,但是这个时间更具有时宜性。时隔三天,统计票房成绩,用数据说话才是最有力的证据。仅仅三天,十亿票房,明显可见该电影的火热程度。该篇新闻作品报道于建军90周年阅兵后一天,两件事对比、联系更加凸显祖国的强大气势。由前者引出后者,更加肯定了《战狼2》对社会传播的正能量与爱国之情。5.“回顾这几年的电影市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等正能量影片,频频实现口碑与市场双丰收”。从新闻中看出,《战狼2》并“不是主旋律电影首次收获市场的喝彩”,一些正能量影片也受到了广大观众欢迎和市场的获利。但是《战狼2》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靠的是“诚意、热情、智慧”,抓取观众的热点,尊重观众才能吸引观众。而且《战狼2》正是道出了那句“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让国人深切感受到民族自豪、国家荣誉。这正表现出此次新闻事件的显著性。
【校园作品展新闻稿】推荐阅读:
校园节能作品设计大赛方案08-19
原创校园心理情景剧作品征集大赛活动策划书11-12
分析新闻作品内容09-23
经典新闻作品赏析09-27
获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12-15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第八周讲义08-31
校园演讲比赛新闻稿06-14
校园会议类新闻稿范文10-30
校园电视台《校园新闻》经典主持词07-05
校园运动会的新闻稿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