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感悟

2024-07-16

教师之感悟(16篇)

1.教师之感悟 篇一

教师职业之感悟

泸西县中枢镇糯布小学

汪云发

作为一个教师,几多欢喜,几多愁。

学生学习进步了,我们欢喜;学生学有所成,我们欢喜。而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我们忧愁;如果久久不能想出转化后进学生的方法,我们忧愁;学生出现意外情况,我们忧愁;学生不高兴,我们也忧愁……这么些欢喜与忧愁交织在一起,常常使我们不堪重负。

有资料显示,教师的心理压力远超于其他职业。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享受到乐趣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教师怎样教育好学生,怎样实现好自身的价值,这其间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是啊!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灿烂的职业。如今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自身心理健康又能为学生诊断心理、精神问题的全面人才。学生在学校受教育,与教师朝夕相处,这要求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注意他们的心理情绪。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经常与学生交流互相间的感觉,心心相印,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尊敬,即使你临时为学生多加一点时间,学生也会生龙活虎般地随你而行。因为,学生乐于在充满爱心的教导下学习。

然而,现实中的教师由谁来关心呢?为什么现实中的教师总有些寒心?

一、工作繁重,不能说出的辛苦

常听有人说:“教师有什么苦,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因为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甚至于几倍的时间去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甚至于几倍的时间批阅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甚至于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法。教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但教师心上的工作却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更有一些人士说,人家外国教师的工作量要比中国教师多得多,但他们却忘了,人家外国实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我们实行的却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素质 教育,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教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中小学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重压下,大多都在搞机械作业,领导逼着留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教师两头受气,还在批改作业,非常疲劳。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试,因为现在的考试是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办法,因此,加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加强考试,于是各种花样繁多的考试粉墨登场,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改卷,着实忙。三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太多的艰难,教师搜肠刮肚,身心疲惫,不言而喻。教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沉重心理的负担,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使教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立刻就会遭到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吗?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吗?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吗?真是有苦不能说,只能埋藏心中。

二、素质教育中的怪异现象

今天的素质教育和课改大潮,没能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以“分数”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这样,不仅仅教师是受害者,学生也是深受其害。各级领导要看学校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了,一好百好,即使你有丑,也可以忽略不计,一好遮百丑。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必然在题海里筋疲力尽的耕耘。娱乐啊,兴趣啊,早已经气息奄奄了;考试战术,已经夺取了教师的创新之力。考试是教师的法宝,现在的考试不仅是法宝,而且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考试战术里,教师出题、看题,头昏脑涨,哪里还有精力研究什么创新教法,在考试面前教师没有精力创新。教师被逼着在时间上打疲劳战,无可奈何,欲哭无泪。

三、荣耀背后的辛酸

我们的社会给予教师很高的荣耀,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辛勤的园丁啊,吐丝的春蚕啊,泪干的蜡烛啊等等。那么在荣耀下生活的教师是否其乐融融呢?

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丑出现,我们只要严格处罚就是了。但对于教师群体中出现的这类人,媒体却要大书特写,大棒猛砸,很有杀鸡敬猴的味道。这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耀已经完全被这几个跳梁 小丑的印象抹杀了,荣耀下的教师只剩下了哭泣;“辛勤的园丁”,多么好的称呼,但这些荣耀背后却是汗水和泪水。“吐丝的春蚕”和“泪干的蜡烛”实在可怜,吐丝者为人类做出了精美的贡献,最后却死了,这就是教师的命运?蜡烛为人类奉献了光明,自己却流泪一生,这就是教师的前途?难怪这几年的公务员热,会出现许多教师奋不顾身地竞技。

四、业务培训的感慨

其实,教师实在需要培训,也热爱培训。因为只有培训才能让自己的素质不断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教法更先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培训却让教师只有悲哀。

比如这些年,地方教育机构为了迎接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实施,组织了基层教师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多好啊。然而,我们中的某些人,却把这么好的计划变成了小行动,因为推荐的所谓骨干教师不是校长眼中的红人,就是很少上课的校内管理人员,一些人把培训当成旅游观光的好机会,当作人情送人了,真正激昂上进,努力能干的骨干教师受不到培训。不该培训的培训了,当然,更谈不上让他们把培训的精神向基层一线教师传达了。该培训的却没有培训,只有靠独自缓慢进行探索。

五、平淡中的无奈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过一番激昂的壮志酬云。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压力,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为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消极了。因为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远了。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如此这般地工作着。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但他们的机遇,他们的环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而且,我一向认为,不需要用那些少数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们这些普通人,我认为不需要以这些特殊的例子来要求普通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机制,教育氛围应该引起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 情的烈火点燃吗?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黯然落泪。

六、对学校管理的感慨

现在的学校管理制度,实在不能让人恭维,才华横溢者永远是被管理者,才能平庸者却常常平步青云,无能者管理有能者,只有一声叹息。

因为你才华横溢,你就要永远在教学一线牛一般的工作,你不干谁干?而且,如果真的让你当领导,领导的无能不就暴露了吗?况且,你也不能做领导,现在的领导人来利往,你那种靠业务立身的想法是让人耻笑的。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走过激情澎湃之后,平静了,衰老了,成了撞钟的和尚;有些则清醒地出走教育,去实现新的人生辉煌;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奋斗出了个人的阳光灿烂,但大多数人只能在默默的叹息中度过。

你如果平庸无能,那有时到成了好事,你上不了课,就可以当干事,当干事经常在领导身边跑来跑去,自然而然认识了许多领导,学会了许多技巧。更重要的是,也听到看到了领导的某些密闻,领导呢?则为了保持自己的秘密,对干事也另眼相看,这样,干事逐渐也成了领导的圈内人,不久也成了领导。因此,在学校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的教师累死累活,一辈子做教师,不上课者轻松自如,倒成了领导,真是一种让人寻思不透的现象。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我始终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规范自己,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幼嫩的心灵。六年了,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心是无怨无悔的,是永恒的。我身处其中,道出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2.教师之感悟 篇二

四书、五经、仁、义、道、德, 幼儿园小朋友背诵经典章节、小学生诵读《论语》、高中课文里的古诗词、台湾诗人深情款款的“乡愁”, 电视里讲国学, 书店里解读经典的作品成为畅销书, 这些画面一股脑儿全蹦了出来。原来, 是我们疏远了传统文化。时至今日, 重提这个话题我想并不是为了认祖归宗, 也不是去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 更多的是取其精义在现代社会中衍生的价值吧, 譬如, 修养身心、润泽精神这个层面应该大有可为。从根本上说, 国学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生, 在当今社会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反之, 国学教育在为人处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现如今,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作为班主任, 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呢?我想重要的是在生活和教学中要体贴入微, 要至亲至切, 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他们于自己是最亲的, 是能化入血液灵魂的。即教师既重知识的传授, 又重人格的修养。

九零后的孩子们, 会带着耳麦听着陈奕迅, 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杂色的世界, 发现涌入你耳朵的除了音乐还有大量的噪音;会有十六七岁的惆怅, 伴随着皮肤下闯出来的胡子会隐隐感受即将成人的压力;会装个性但又受环境压抑, 也许偶尔也会“反叛”一回;会沉溺于电子媒介, 会追捧偶像;会去做运动会看NBA;会情绪化, 会烦父母的唠叨, 会渴望与父母疏离;会异想天开, 天马行空, 也会谈谈理想;会骄傲会自卑;会幻想无拘无束的真正的自由;会迷茫、会逃避等。而在我中学的记忆中, 班主任带着我们到野山上畅快的郊游;语文老师带着我们作文兴趣小组成员去水库实地观察, 以保证写作文的真实性;在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的恣意……通过对比, 我会告诉我的学生们, 虽然我们有无能为力的应试教育, 在生活中有各种不如意和不良情绪, 但是, 这一切并不是决定性的, 而是可以自主选择, 譬如, 我们可以去亲近大自然, 去欣赏美丽的日出日落, 多多享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 去把握生命中动人的瞬间, 远离虚拟的空间, 删掉游戏, 到时, 我们会发现铭刻在记忆中的是校园荷塘里盛开的睡莲, 或是怒放的樱花、或是窗外栀子花瓣、金黄色桂花。

帮助学生树立或近或远的理想也是我觉得必须做的事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自修课, 路上闲聊, 考试前后, 班会课, 周记等等场合、形式, 我都会加以利用给学生以尽可能的指导, 帮助他们分析、确立, 并一路坚守自己的目标, 实现理想。很多时候, 学生会达不到预期, 会困惑, 每当这个时候,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们鼓励, 告诉他们, 世界上的大多数梦想, 都是曲线实现的, 常常在特定的时候梦想之光才会闪烁。而同学们只有坚守理想才能让自己活得有质量, 才能有未来。当然, 还要告诉学生, 追逐梦想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 但是, 相对于最终结果, 追逐梦想的过程才是更具意义, 就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保尔·柯察金所描述的那样:“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如此, 生命才有意义。

在这个有点浮夸的社会里, 在新一轮课改波涛中, 教师这个角色承载着很多的责任和压力, 要一专多能, 要成为多面手, 不然会被淘汰出局。但是无论怎样, 爱岗敬业是最起码的要求。教师无非是奉献, 知识的传播是一方面, 道德榜样的树立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 除了要有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相应对等的物质生活, 少一层升学的压力这些客观因素之外, 教师本身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 减少倦怠感、减少抱怨, 增强自身对外界的免疫力。对于我而言, 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旅行和读书, 这也是我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灌输的一种做法。“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 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 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通过旅行和读书, 我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会偶尔为自己寻找走下去的借口, 原谅自己;我会试着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以对付消磨我们意志的逃避和懦弱, 减少怨恨, 让周围的人也能因我而改变;也从书中学到很多名师或专家的做法, 让我可以更智慧更理性地工作 (因本人有时有点情绪化) , 也许可以达到像蜜蜂一样工作, 像蝴蝶一样生活的境界;因看到, 亲眼所见, 所以才会认识事物, 学会理解、学会宽容, 不会随波逐流。腹有诗书气自华, 魅力教师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书香、流淌着儒雅之风。旅行和读书会让我们的眼界和思想更开阔, 上课时, 信手拈来, 驾轻就熟, 左右逢源, 妙语连珠, 把一堂无趣的课上成了有趣的课, 学生怎能不喜欢呢?

人这辈子只有两万多天,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特别是我们教师, 较之于其他行业承受太多, 但无可否认的是教师这个职业也充满了意义。在我们手里的这些学生, 是一个个灵动的个体, 我们虽然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 可是仔细想想, 每一天真的都一样吗?虽然是一样的孩子, 一样的课程, 每天的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吗?很显然, 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状态, 他们的心情, 他们的想法也许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成才, 都考得很好, 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让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更好地成长。生活是美丽的, 工作是幸福的, 就让我们多给自己一些“假期”, 释放心灵, 多一些淡定, 少一些埋怨, 增强学问修养, 享受教师生涯, 所谓“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有了强大的内心, 活得简单, 人会越来越快乐, 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做一个快乐的、幸福的女教师, 女班主任,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摘要:重提我国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并不是为了认祖归宗, 也不是去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 更多的是取其精义在现代社会中衍生的价值吧, 譬如, 修养身心、润泽精神这个层面应该大有可为。从根本上说, 国学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生, 在当今社会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反之, 国学教育在为人处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3.历史教学之感悟 篇三

一、语言关

讲一堂好的历史优质课或示范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精炼语言,使其具有穿透力,力争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注意过心理关,使课题高效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历史知识的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授之以鱼”,学生采用“听—背—写”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更谈不上“探究”了。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导—展—探—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

所谓“导”,根据课前下发的导学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5分钟阅读材料,填写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在总整体上感知全文,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展”即展示,在读书的基础上,选3名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小组的别的学生改正。展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只有“授之以渔”,才能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探”是探究中考的考点。根据考试大纲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是“陈年老酒”,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及时给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评价让他们更加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知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为中考应试做铺垫。

“感”是态度,是深化。以合作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辐射知识,即把知识学透。我们不妨在导学案中插入更大的相关历史史料,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长河源源不断。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历史的熏陶,我们轻而易举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让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昌盛和富强服务的目的。

“练”是学生做精课业的基本法则。在导学案中,选择典例当堂精练和详细讲解,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多做题、精选题,学生做精题、做活题,学会举一反三。

历史教师还应把好情感关。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日常的时事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如中日的“钓鱼岛”事件就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让学生想起当年的“九一八”事件”。这样就能及时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一些脱离实际的不足之处,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总之,重要的是教师要多钻研,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做个学术型的教师,不要只做教书匠。当你有思想了,你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4.孝敬之感悟 篇四

自小,我一直认为父母为孩子洗衣服、做饭,忙这忙那是天经地义的。但从那天起,我终于明白了,在天经地义的背后,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同学到我家过生日。人都走了后,只见房间里乱七八糟,什么碎纸、果皮,书本,…满地都是。我正想叫妈妈快帮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唉,还是自己来吧!极少做过类似劳动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里的东西好像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还有那书,东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凑齐,..终于把书放好啦,可我还要扫地,拖地,擦桌子…… 我干得不亦“累”乎。房间终于打扫好了。可此时的我,已是汗流浃背,精疲力尽。夸张点,差不多要瘫痪了!我是按照妈妈平时的步骤做的呀!没想到那么累!再看看手表,用了将近2个小时呢!我想,妈妈平时是多么地辛苦啊!白天.要工作,下班后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服,接送我上学,晚上还要辅导我学习……想到这儿,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这么辛苦,而我平时还挑三捡四,还要父母为我做那么多事…...唉!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懂事,不为爸妈分担一些家务,不好好学习,不自强自立,你可知道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亲心里有多么伤心、难过吗?从那一刻起,我似乎明白了什么.现在,我已经上六年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更加体会到了父母为了养育我们的辛苦,正是父母的付出,我才能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才能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享受人生。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父母,我们怎能不深深的感恩和孝敬呢?

我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来孝敬父母:好好学习,不和父母顶嘴,帮助父母做家务,自己整理房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总之做一个懂事的乖乖女,做一个好学生。

5.学生党课之感悟 篇五

学生党课之感悟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听政法学院万教授的课,感触颇多,除了他提出的“明确历史使命,做党的事业可靠的接班人”的大标题外,我的记忆里深深地留下了两个名词——学生党员和青年领袖。这两个词并不矛盾,当然,也是我们在校大学生的一种追求。

同志很早就意识到了青年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作为青年中的进步群体——学生党员中的一员,我们该如何肩负起历史使命呢?万教授讲到:“大学生中的党员应朝着青年领袖的目标努力”。

说到“青年领袖”这个词,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二十多岁的青

年男子,在层林尽染的橘子洲头呼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样的一种气度和风范,是真正的领袖气质,不畏惧,不隐瞒,敢于表达自己。今天,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吟这样的诗了,连这样的话说的也少了吧。太多现实的问题,工作、升职、房价,一步步侵蚀着那些年轻的心。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党员们,更应该保持着纯洁的心,争做青年领袖。

培养青年领袖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树立起对党的事业的牢固信念,是最基础的一步。信念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我们在茫然的时候找到方向,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朝着目标奋斗。而信念的缺失或者变质,就是庸碌和错误的开始。作为学生党员,我们的天职还是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实践,成为一个专业上优秀、又能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才能真

正地成为一个底气十足、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人。http://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见繁星点点,天际辽阔而深远,胸中也会像当年的毛泽东同志一样生发许多的雄心壮志。现实却又告诉我们,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同样重要。年轻的我们,胸中的激情可能会令我们变得骄傲和浮躁,而生活条件的改善则可能让我们的意志变得薄弱。所以,在生活和学生工作中,磨练意志和脚踏实地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这个党员的声名就成了一个空壳子,没有人会信服我们。只有严于律己的改进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向青年领袖这一称呼靠拢。

也许还有人在华师的校园里迷茫着找不到方向,也许还有人在宿舍里激烈地进行“三国杀”。我们学生党员呢,首先得完善自己,向着青年领袖的方向努力,其次是得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进步,独善其身不是一个优秀的员改做的。突然发现,原来一切的担忧和不安都是

6.企业文化之感悟 篇六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兽,同样企业没有灵魂也只是机器的对垒,制造物品的工具。而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企业中,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是人,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将管理的对象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在尊重人的价值,爱护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生活,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规范员工行为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凝聚力,发挥共同意志和目标追求的精神力量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倡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进一步加深以“敬业”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的企业精神的理解。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育,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把员工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同员工的主人翁权利、义务、责任、荣誉、利益结合起来,发掘人的潜能,形成心情舒畅、奋发进

取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有效地实现经营性管理的目标。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生命线。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三农”、为社区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其改革发展目标已定位为社区性农村银行业机构。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业务创新,丰富金融品种,完善金融服务,建设一流的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神圣职责。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严格经营管理,有效控制风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职责制、考核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奖惩,用铁制度、铁规章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确保农村信用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就是要倡导勤政务实的作风。要求广大员工大力倡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的精神,做扎实工作,创真实业绩。也就是要“求实、务实、实干”。求实即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务实即不尚空谈,不唱高调,对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实干即凡事都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脚踏实地,抓紧抓实,抓出实效。

7.智慧之道——于丹感悟《论语》 篇七

能使枉者直

《论语》里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总是用朴素的语言去说点明至极的道理。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只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智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面对人心时拥有判断力。

在一个充满迷思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永远是能够沉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以及他背后的历史。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知人之后,要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符合社会基本价值的人提拔起来,给他们好的空间,让贤达善良之人在枉者之上,使枉者直。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抓了一手坏牌但是能够打好;人生真正交往的成功,不在于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让他们因为与你的交往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使他表现出美好的一面,用正直的力量影响周围、影响社会。如何知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意思是要客观综合地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当前言行的好坏,其次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第三要看他的用心和出发点是否纯良。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

孔子认为观察一个人要去看这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终究都是可以归类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期知仁矣。”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善事差不多都是相同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人的过错千奇百怪,所以在过错里最见人心。

人的一生孰能无过,人面对过错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过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也犯错误,但君子过而勿惮改,知错就改;第二,真正的君子“不贰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记住教训。

知人要善任

掌握“知人”的大智慧不是为了蜚短流长品评人物,真正的大智慧的获得,是为了实际的应用。一次,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现在让你带兵打仗,你会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同行呢?子曰:“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不会选择那些光凭勇气就徒手打虎,遇害河就贸然游过去的,至死也不知后悔的人。而是要在遇大事时怀着戒惧之心,然后运用机智去完成该做的事。

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叫知人善任,对于不同性格的人,要区分对待,尽可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性情急躁、有勇无谋的人,还有很多不怎么高尚的人,社会不是真空,人们不可能不和这些人交往,那么,又应该怎样和他们打交道呢?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认为,对于一个君子或者一个人才虽然在小事上常常表现得不好或者糊涂,但是自身所具有的才能、胸怀和品德却是足以担当大任的;而那些普通人或平凡的人,他们虽然气量狭小或者能力不足,不能够承担重任,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相反,倒是在小事情方面可以经受考验。知人,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到摆对位置,这是真正了解智慧之后的出路,也就是智慧终究是要被应用的。

生而为上

于丹认为,《论语》告诉我们,要想拥有真正的智慧,必须掌握一套独特的方法,不管天赋如何,人不但要学,而且要悟,要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还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归结成简单的事情。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知之次也。”意思是有一种人自己没有多少知识和智慧便凭空臆测,不了解情况便贸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优秀人物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

孔子认为人智慧的得来有四个等级。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意思是生来就知道学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人了。

在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比智慧更重要的是经验。知识是可能产生智慧的基础,但知识未必直接导致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外在可以学,而内心还要有他的酝酿。于丹认为,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需要深刻的思考和内心的酝酿,而这个过程,就像把粮食变成酒一样,需要严格的程序和规则。

求乐在其中

8.小学作文教学之感悟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个人心得感悟与体会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也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以来,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另外,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其次,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反而弄得学生很不明确。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好的句段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给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总之,作文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细心去探索。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的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只要有中心有内容,文句通畅就行。就算是统一命题作文,我也力求做到命题新颖,富有情趣,面广量小,适合学生的口味,迎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有时,我还让学生进行“语文素材作文”训练,或者通过给老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贴得更紧,更利于学生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在指导学生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9.采访校友之感悟 篇九

2012年10月,我们的母校北航将喜迎六十周年校庆,为配合校庆筹备工作,我们作为暑假社会实践校友访谈团的一员,联系了两位校友,孙继兵学长和张京成学长,邀请校友撰文题字、建言献策,回忆往昔岁月、展现校友风采,祝母校再创辉煌;同时也激励在校学生认真体会“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傲”的深刻含义。

我原本计划的社会实践是去义务劳动者,去做救助动物或者荒山植树这样的我认为也是有意义的事。但是当听到说有校友回访这样的社会实践时,我立刻报了名。因为我好奇,经过历史沉淀质变成如今的大气厚重的母校北航,我将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在二十或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因为我想了解,母校培养的人才如今在社会中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带给社会多大的光明;同样,我也想从师哥师姐那里得到教诲,让自己能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大学时光,也成为像他们一样使北航骄傲的祖国的栋梁之才。

初接到任务时我也有些担忧。我们所要采访的校友都是83届的,离现在有些久远,不知道我们得到的资料是否是有效的。所幸,我们联系的五位师兄中有两位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的两位师兄都很和蔼,采访时气氛也是愉悦的,我们采访得很顺利。

在采访中我有很多感悟。孙继兵学长作为老一辈的北航人对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拥有着极大的热情与热爱。他说,北航现在虽然是一个综合型大学,但还是要重视培养航空航天人才。他认为,身在北航,就算学的不是航空航天专业,也要对航空航天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北航的根本,也是北航的特色。航空航天是北航的代名词,是北航的灵魂,作为北航的一员,就要有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忱与信心。孙继兵学长告诫我们,要对航空领域感兴趣,也要多学些航空领域的专业知识,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作为人才,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做事。只重视理论的加强不重视实干的人也不是国家需要的栋梁,更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人才都是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的干个十几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能质变,获得成功,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工资高职位,跳槽成瘾。孙继兵学长不仅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再谈到师生情同窗谊的时候,孙继兵学长讲到同学关系是仅次于家庭亲情最纯真最真挚的感情,时间越长越珍贵。要用真情换真心,但不能只局限于小一部分人,要广泛,无功利的交友,更不能出现极端事件。自然,平和,平等的交往才是待人处事的根本原则。我想,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这样的道理吧。只有自然平和平等的与人交往,才不会受到感情的牵制,做出感性大于理性的失去理智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一代,所谓90后的学弟学妹们,孙继兵学长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这使我们自信有活力。但是愈是有棱角的东西,愈不能承受风吹雨打。遇到挫折而不气馁,面对困难而不退缩,这是孙继兵学长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箴言。还有一方面,我觉得是在很多经验交流会没有提到的,但是对于我们人生的道路有重要影响的事情,那就是政治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不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政治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光明与正义的路标,是防止我们步入歧途的护栏。不盲目跟从,跟着党的领导与宗旨,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一个积极入党分子的政治信仰。

而张京成学长在我眼里,是一个做事严谨,为人温润,从不计较得失的真正的学者。张京成学长更多的给我们讲了他上学时的趣事。在他上学时是旅游社团的社长。这是一个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提倡绿色旅游的社团。骑车旅行,不仅需要严谨没有纰漏的规划,也需要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与张京成学长的谈话中我感觉到那时大学生活的自由,充满着活力,积极向上,同样,也单纯,精彩。我感触最深的是张京成学长把上大学说成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新的体验。离开家来到北京,住进了学校,周围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这的确是一种一生只有一次的新奇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就只在乎学了多少知识,收获多少荣誉,而在于这个过程本身,并在其中锻炼为人处事的能力。张京成学长不愧为是一名学者,他注重过程,享受过程,而不在乎结果。往往不在乎结果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张京成学长就是这样。搞学术是一件枯燥乏味且艰难的工作。若不是对学术有极大热忱和有毅力的人,若不是只享受过程不注重能获得什么的人,在搞学术之初就会放弃了。

对于两位学长的采访,我从中获得的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定要踏实做事。我们刚步入社会,难免莽撞任性,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这是我们要在大学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技能,也是我们存于社会的必要技能。像孙继兵张京成两位学长,都是在做事时能够心静如水,专心致志,做事坚持不懈的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获得现在的成就与地位。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做事不受外界干扰,踏踏实实做事,脚踏实地,也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为北航争光的优秀北航人。

10.青春之感悟作文 篇十

昨日走过的是童年的风景,它已消逝,不管美妙与否,都不过是我们昨日的梦。而“青春”——一个新的名词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给了我们太多的遐想,给了我们太多的迷茫,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活力与那不可阻挡的激情!

——题记

十六岁是羞涩的雨季,十八岁是微妙的花季,而十四岁——它是揭开青春的神秘面纱的第一步,是由调皮捣蛋的孩提时代迈入活力四射的青春时代的转折点。它记录着我们成长的一串串脚印。

进入青春期,第一大改变就是那一个个青春“美丽”疙瘩痘爬满了我的脑门,没办法,只好用那短短的刘海来遮遮丑。我成天到街上转悠来转悠去,为的是寻找一个有用的洗面奶来和那小痘痘战斗。可怜的是,我被那些骗人的广告的假象给蒙蔽住了,它们不仅一点“战痘力”都没有,还让我本来已经“惨不忍睹”的脸雪上加霜。这些惨状且不说,那烦人的黑头又来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唉……我终于领教到了青春的厉害了!

青春给人带来的苦恼令人措手不及,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可喜的性格变化。从前的我胆小如鼠,说话的声音犹如蚊子在哼哼;见到生人,只会头一低,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进入青春的我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可以大声而又自信地与他人对话,甚至可以大大咧咧地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赢得阵阵喝彩;见到生人,我再也不羞怯,反而会主动自我介绍,与他人交朋友。还有我那爽朗的大笑总能感染其他人,大家都喜欢我开朗外向的`性格。是青春,让我更完美、更快乐、更富活力。

在前进的道路上,多多少少都会有许多挫折,我们可能会失败,可能会痛苦,可是我们不会再害怕,不会再后退,因为我们有青春的力量,有青春的朝气,有青春的激情!我们是前进大道上的勇士!

有句歌唱得好,“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是啊,青春是短暂的,是不等人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用这黄金时代铸就光辉的前途。

11.感悟书之妙道 篇十一

书法诸体兼修,尤以行草、楷、隶见功;篆刻宗法秦汉,风格多样。讲究追求大的整体艺术效果,古朴自然、豪放,个性鲜明、功夫扎实。

作品屡次获奖,并被国內外社会名人和一些大机构收藏。四川汶川大地震,灾难空前,同时凝聚考验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为了向灾区人民表达自己的一份关爱,向抗震救灾中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精心创作160余幅书作和一幅50多米的长卷(自作诗),捐赠中华慈善总会,受到相关领导的褒奖。

《封友文行书前后赤壁赋》长卷本已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封友文书法作品集汙近日结集出版。

沉浸书法,让我受益一生。从简单的热爱到理[生的钻研,敬业修C/使我的精神人格完善,使我收获了知识的滋养、治学的严谨,艺术感悟不断升华,从艺之心日趋淡定。使命感让我习惯于全身心的奉献,艺术追求让我的生活五味杂陈,没有虚度人生。回顾起来,感慨良多……

书法以“神采”为主

南北朝的大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总结立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简而言之,就是书法以“神采”为主。过分拘泥于一笔一画的刻意,便会“谨毛失貌”。要如心所愿,书写时必心无旁骛、挥洒自然。有“妄念”,笔下迟滞挂碍,或刻意造作,都会事与愿违。这种理想的高境界,只能是修为和自信自然而然的相融一体,绝非想要就可以达到那么简单。

书法升华到“道”的境界,内涵愈发深奥玄妙。许多东西以至于难以用准确简明的语言直接讲清楚,只能是“意会”或修为接近的人彼此心灵感应。

“神采”的确神妙玄奥。单单诠释“神采”有些抽象空洞,然而它又实实在在闪现在优秀书作上。面对同一书作,人们感动之处不尽相同,很难有统一界定。但优秀作品对人们触动相同点在于:远观气场强大,近读内涵丰富。字里行间折射着书者的素养资质、襟怀风度、个人情性。扎实深厚的功力修为,稳定自信的书写心态,曼妙流畅的节奏韵律,因形造势的宏观布局,奇巧多变的构字处理,风流倜傥的张扬个性,甚至钤记的鲜明瞩目,就能让“神采”油然而生,熠熠生辉。

书为心画,形神兼备

“形质次之”除了明确强调书作要突显“神采”,并不忽略“形质”,相反认可“形质”表现的功力和难度,鼓励向古人学习看齐。书作通篇着笔落墨,成形墨迹皆有“形”也有“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有助于理解“形质”和“神采”的关系,“形质”是“神采”的依托,“神采”的显现离不开“形质”的刚性体现。因此驾轻就熟、扎扎实实的功力永遠是书者的课修,更是对书者能力的考验。

“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如果有书者功力深厚,书写作品形质气胜神采照人,具有这样的实力水平就可继承古代大书家的传承,并与之比肩看齐了。只是天赋奇高,修得这样高深功力的人实在不多,所以上乘佳作、神品妙品也就很难多得了。

“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旨在授意书者心无旁骛,保持近乎常态的轻松自如,镇定热烈,情怀舒展、直抒胸臆。这种心态是书者清心、静心、全身心投入智慧进发的综合呈现,是书者的“心写”和“写心”。心和书作互融一体,交相辉映和折射。故古人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又说“书者一字乃见其心”,更强调了为书者修心养德、品位境界的重要。“学书先做人”,激励为书者一生的修行,“人书俱老”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神采”。

书法,这种精神内涵奥妙无穷、无比深邃,高难度驾驭和发挥,天才、勤奋、智慧和境界的结晶艺术,它让人神往,令人锲而不舍。

王僧虔的这段书论是墨海扬波的指路明灯,书作的上乘质量,书作者的高尚情怀,都可以从此论的深谙探究中,得到升华。我的修行和实践始终遵行这个脉络,强调功力的扎实和全身心的书写,写出精神,写出境界。

今年我将步人古稀之年,悠悠岁月染尽铅华。书道修行一路徜徉,纵于所好,切于工作。没有放弃、没有懈怠。我敬神但从不迷信。对于古今优秀书家的艺术成就,我理陸研究、博采众长,追求个人审美、个人表现、个人追求、个性张扬。我学无定师,稚气的孩子、非专业人员的灵性都带给我无数的感动。我一生崇敬古代大儒大文豪,坚持弘扬新时代新文人的文化操守,积极发挥正能量,把修心养德作为人生和事业的首要,埋头耕耘,总结收获。今天将是我努力和进取的新起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责编:孙展)

12.工程地质教学感悟之“物源” 篇十二

1 物源之一:沉积物

比如说, 对于沉积岩而言, 其物源是沉积物, 沉积物的形成多源于早期岩石的风化, 沉积物的搬运可受控于整个外动力地质作用, 包括风、流水、冰川、重力、湖海等等, 整个地球的面貌也因这些伟大的自然营力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千奇百怪。老子在《道德经》中感叹天道时, 就有云:“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其言“损有余”即指沉积物的形成和搬运, 而“补不足”则言及沉积物的沉积。其实沉积与后文所讲的第四纪土层的坡积、洪积、冲积等概念异曲同工, 只是因物质的搬运距离的远近, 分选性和磨圆度不同, 其各类岩土的力学性能就殊异了。

2 物源之二:岩溶中的岩石与水

对于岩溶, 其物源有二, 一则岩石、二则水;但形成岩溶却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可溶性的岩石、 (2) 岩石透水、 (3) 水具有溶蚀能力、 (4) 水具有流动性;自然界中可溶的岩石有易溶的卤素盐类 (如岩盐) , 中等溶解度的硫酸盐类 (如石膏、硬石膏) , 但这两类岩石都分布区域有限, 因此我们所研究的岩溶多半是研究难溶的碳酸盐类岩石 (如石灰岩和白云岩) , 因为这两种岩石分布广泛。

岩石的透水是受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 主要是因为构造运动, 即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最基本的两种形式是: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就是地质构造。而我们常见的地质构造就是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和断裂。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断裂发育的程度。

水具有溶蚀能力, 源于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难溶解碳酸钙在水与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会生成可溶解的碳酸氢钙, 这是个可逆反应, 到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二氧化碳含量称为平衡二氧化碳, 当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平衡时, 碳酸钙就会溶解。此时的二氧化碳称为侵蚀性的二氧化碳, 看来平衡也是无处不在的。

水必须具有流动性也和上面的内容有关, 因为水停止流动, 水中的二氧化碳消耗到平衡状态, 岩溶就不会再发生了, 所以只有源源不断的含有侵蚀性二氧化碳的的水流过来, 碳酸钙才会不断的被溶解。这就像一个组织中, 新生力量的补充才会使组织不断的壮大。

对于泥石流, 物源也是两个, 一是丰富的松散物质, 二是水, 而且是充足的突发性水源。怎么又是水呢?其实学了岩土就会知道, 水是无所不在的。无酒不成席, 无水就不会有这么绚烂和复杂世界。

3 物源之三:泥石流形成的三要素

泥石流的必备条件除了两个物源外, 还有一点是必备的, 即:陡峻的地形。所谓:“物形之, 势成之。”陡峻的地形提供了泥石流启动的势能, 使得泥石流能携雷霆万钧之势, 摧枯拉朽, 所到之处, 无不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 在上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 舟曲曾经是水草丰茂、山林葱翠的陇上江南, 其与四川九寨沟仅一山之隔;因为长时间的砍伐, 植被退化, 山体暴露后逐渐风化, 加之采矿业、水电业等无序开发, 留下隐患;再加上汶川地震的影响, 地震造成山体松动, 及山体的节理、裂隙的增大、增多, 即增加了松散物质的来源;舟曲的特殊地形, 舟曲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以上, 地势陡峻, 汇水面积巨大;2010 年8 月7 日晚, 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 持续40 多分钟, 降雨量达到90 多毫米。因此在这几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就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

4 结束语

通过这样核心的教学内容穿插, 可以将工程地质各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诚如《大学》所言:“物有始末, 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 则近道也。”因此我们理解了“物源”, 掌握工程地质的利器。

摘要:工程地质中, “物源”指形成某一种物质或现象的先决条件。明白了先决条件, 就会有利于深刻理解这些物质和现象。

关键词:工程地质,教学,物源

参考文献

[1]牛建东, 刘建新.关于土木工程地质教学的一些思考[J].房地产导刊, 2014, (36) :230-230.

[2]牛建东, 刘建新.土木工程地质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3, (12) :230-230.

13.学习名师事迹之感悟 篇十三

一口气读完了《大连市中小学十大名师事迹汇编》让我感触万千,眼眶润湿,反思自己,感悟未来。我想这些名师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专业精湛,胸有蓝图。

一、从名师身上学到的热爱学生

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教师王晓瑜的敬畏儿童,怀大爱、用大美感悟小学美术教育、基础教育!

“老顽童”——王秀波是哄孩子还是被孩子哄。王秀波常说,老师是一名乐师,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琴,只要用心去撩拨琴弦,必会发出悦耳的琴声„„

大连市第一中学教师刘艳苓----支教贵州,把爱洒向大山深处

庄河市高级中学校长林昌奉----倾注真心,只为学生明天更好。林昌奉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是教书的最高境界,同样的,“帮是为了不帮,管是为了不管”,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更要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会自强;要管理学生服从纪律约束,更要在管理中让学生学会自制。

所有的这些名师这些爱,方式不同,但内容一致,就是那份对学生情真意切的感情。他们用自己的感情谱写了爱的音符虽然简单又简单,但却清纯、温馨而深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这群名师仍以拥有这份平凡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自豪。用心地聆听着自己用爱谱写的美妙的、幸福的旋律。爱,是教育的前提!

二、名师身上的爱岗敬业

庄河市高级中学校长林昌奉有一次高烧近40度,他仍坚持上课,最后实在是没有挺住,在课堂上昏倒,心疼的学生们哭着将老师送到医院,得知情况的医护人员也是赞叹不已。即使住院,也经常把作业本和备课本带到医院,有时干脆把吊瓶带回学校,挂在办公室的暖气管上,边注射边备课或批改作业,在住院的一个月期间没耽误一节课,没少批一本作业。没生病的时候做任何工作都是本职工作,让人佩服的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条件下,我们可爱,可敬的名师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这种工作至上的精神,让人佩服。

没有一个名师能不爱岗敬业就成为了名师的。其实爱岗敬业也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标准。

三、名师的专业素质让人佩服

45岁的王晓瑜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美术老师。从教26年来,为了坚守那份执着的职业梦,她毅然放弃了副校长的职务,踏踏实实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美术老师。为了圆“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的梦想,去年,她毅然选择到花园口支教一年。

“多变人”——每天至少转换三种角色甘井子区教育局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王秀波

沙河口区春柳小学教师时岩----钻,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她所设计的教案多篇收录在艺术教材教师用书中,多篇教学活动设计、札记、教学实录收录或刊登在《全国艺术教学优秀案例》、大连市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阶段成果从书、《音乐教学设计》、《艺术实验通讯》、《艺术课程与教学》、《大连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动态》、北师大《木铎金声》等刊物上。同时,她还曾受教育部教育科学出版社及艺术课程研究中心的委派,到北京、石家庄、唐山、苏州、成都、银川、青岛、广州等地对当地教师进行新教材培训,应邀在北京第二期全国骨干艺术教师教学研修班上进行讲座。

四、我心中的蓝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充分利用节假日阅读名家大作,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同时阅读一些刊物比如《新发现》,拓展自己的视野,作为生物老师更需要了解一些现代的生物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

2、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理论书籍,在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

3、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师修养;

4、多想出智慧,勤奋产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动脑,记录自己的教学成长过程;

14.西安爱心之旅之感悟 篇十四

抛掉曾经失去的,珍惜现在拥有的。— —题记

[启程前 日期:10月14日 心情:期待天气:阴 ]

今天就要启程去西安了,好期待啊!虽然也很想看看兵马俑,法门寺之类的旅游景点,但相比较来说还是比较好奇慈慧大渔小学的109个小伙伴们,好想看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虽然听说他们的生活很艰苦,可是对于我们这帮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孩纸还是有比较大的吸引力,据说晚上还有同学失眠了。唉,都是期待惹的祸!

[参观中 日期:10月15日 心情:诧异天气:晴]

看着学校里那布满泥沙的“操场”,简陋的教室,穿着破旧的孩子,简单的文具…我不由得腹诽这世界的不公,我们在城市里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这里的孩子却过着如此穷困潦倒的生活,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时多走几步路就叫苦的行为和这里孩子的懂事孝顺的表现相比较是多么的可笑…可当我们穿梭在各个教室交换礼物时,所听到,看到的才更令我诧异和感叹,他们甚至连巧克力都不知道是什么!!巧克力在上海是多么的普通,而在这里却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物。这让我不禁膛目结舌…

[感慨中 日期:10月16日 心情:感慨万千天气:多云转晴]昨天参观完慈慧大渔小学后,我们几个小孩纸聚在一起聊了很多很多…当然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我们平时对饭菜,衣物,学业的是抱怨应该的吗?不!曾经的我们太不懂事,太奢侈,太无知了!相信这次爱心之旅的目的不仅仅是给予山区孩子一份爱,更是让我们体

会到了底层生活的疾苦。或许我们都只顾着曾经的失去,没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次的爱心之旅,我们将不只放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现在!

15.实习指导感悟——选修课之妙用 篇十五

实习不同于见习, 实习是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的试作。每个学生都尝试着从各种资料上找寻自己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来作为实习工作中的执行方式。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没有对整个教材体系的熟悉, 仅仅拿一两本自己认为权威的参考资料在那里进行心里的掂量是毫无意义的。

我认为最有效完成“实习—正式”身份转换的方式是两条腿走路。我所说的两条腿走路, 意思是实习教师既要有开展必要的课文讲解、习题讲评、作文指导, 上足上好“亮相课”;也应该有选修课的点缀。这里, 我想说的是选修课的问题。有选择地开一个选修课程小目, 它是我认为最佳实习方式。

一、选修课设置的必要性

选修课程究竟有那些实际的作用呢, 小文将逐步进行讲述。

1、有利于实习教师的自我认可

英文中“student-teacher”被翻译为“实习老师”, 不难看出实习老师就是介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类人。

大多数实习教师生理年龄已经达到做教师的程度, 有较为成熟的心智了。但年龄, 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发育程度, 而且包括与年龄有关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 社会上一般人对年龄的看法以及年龄带给人的象征意义。

所以, 大多数实习教师在面对学生时, 依然是惶惑不安。“我讲得对吗?”“我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吗?”“学生能接受我的风格吗?”甚至有实习教师担心自己的板书不够整齐, 普通话不够标准……如此种种妨害了实习教师的成长。如何避免这些消极的情感暗示是每个实习教师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 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群体, 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讲解才能得心应手。众所周知,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势必对某个专题或某个人物有自己的见解——这为开设个人的选修课程小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实习老师可以尝试上一些生动有趣的选修课。因为树立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也就树立了自己的信心。

2、有利于实习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教育

我们指导教师, 可以针对学生选择的试作课题展开有效的信息整理工作, 最快发现准教师们的知识缺陷, 在未来的师范生指导中开辟更多更好的教学园地。

有的实习教师办事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他们可以在古文阅读方面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细致, 沉稳——开设以文字叙述为主的选修课比较适宜, 比如有关人物典故、文化制度;有的实习教师思维、行动敏捷灵活, 有幽默感——开设以表情达意为主的选修课就比较适宜, 比如名作鉴赏等等。

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也不大可能具备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在实习教师的课程科目的设置上, 可采取多人共同开发的方式。采众人之才, 精益求精, 获得最深的思考, 最佳的角度, 赢得最高的课堂认同度。

另外, 若能长期保留与整理实习教师的的选修科目, 也有利于学校 (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 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

3、有利于实习教师对教材的拓展

实习期间, 必须提高实习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利用能力。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自上而下的, 课程是由专家开发的, 教师只是课程的使用者、消费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执行大纲和教材, 而是要增强课程意识, 通过自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加强对语文课程资源的积累, 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一些合理地调整、改动, 有针对性地吸收, 创造性地运用, 以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在有限的课文讲述中, 有的学习在领会语文知识的时候, 也一定会希望亲身去感受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 希望能在实践中思考, 在实践中创新。如果我们找了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 但我们在课堂无法进行拓展, 那么自然地, 我们就应该想到到另外一个课堂去处理。这需要实习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对考试大纲要求的准确把握, 对学生需求的准确把握。

——选修课之妙用

选修课也是一种精英教育, 所以教育者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尽心上》) 。学生既然选择了学习你的相关知识, 那势必学生对你的知识在最初是感兴趣的。把握好这一点应该是做好实习工作的一个契机。

实习教师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可以充分体现优势互补、动态平衡, 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这样做亦能扩大教育实习成果, 增强实习教师对未来工作的适应力。

二、选修课的指导问题

以前我们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主要集中在一些固定的教法上, 那么选修课程的指导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选修课的指导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示范与试作结合, 以示范为主。我们应看到, 选修课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 为了提高选修课的质量, 可先聘请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能手、名师担任选修课示范。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 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析名教师的成长轨迹, 以此制定教师队伍的近期、远期目标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然后通过制度管理、激励机制、教学实施、进修提高等方式, 为其他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实习学生可以向那些已经在教育教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身上直接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指导教师需要对实习教师资源进行调查, 适当规划, 充分掌握实习教师特长, 集中力量, 组成特别选修课“教师小队”, 轮流上课, 互通有无, 相互支持, 实现优势共享。

二是加强管理指导。对广大实习教师来说, 开设选修课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尽管他们学了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 也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如何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开辟出与教材勾连的知识来, 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同时, 选修模块多, 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 要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 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管理, 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使他们能尽快地胜任选修课的教学。为了减轻实习教师的压力, 要注意多指导实习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可让学习委员、科代表或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协助选修课指导教师参与一定的课程管理工作。

三、选修课设置应该注意的内容

1、突出实效突出时代特征。选修课需结合学校实际, 需结合学生实际, 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 需结合团委工作等展开。

比如我校在语文选修课中开设“古代礼仪讲座”, 就很好地配合了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

2、必须增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意识。

集体的智慧是很难估量的,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教师要学会与人合作, 突破目前教师间彼此孤立和封闭的现象, 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室, 与来自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 彼此学习, 互通有无, 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 进而扩充自己的专业实践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 促进新课程的贯彻落实。

16.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篇十六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面对千变万幻,自己心里的依据到底在哪儿?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他对学生曾申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心领神会,说唯,我明白。孔子走后同学就问他,老师说的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啊?曾子就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呢?宋代朱熹先生解释忠恕两个字非常好,非常简单,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他还进一步说,你看这两个中国字写得很有意思,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也就是说真正看见自己的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是非在哪里?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这是忠。而如心呢,就是将他人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心跟他人换位思考,这样的话你就变得宽容了。所以叫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但是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儿。如果我们没了自己的心,那这个世界上可比的标准可就太多了。

也许有很多人会说,我们已经过了那个忠于君主的时代,我们过去不是经常说历史上那些忠臣都是愚忠,今天我们还需要忠吗?其实想一想中心为忠,我们就会知道,这个概念永不过时,因为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外在一个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哪一个制度,他忠诚的是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何在。

有个小故事,一家小花店,要招聘一个营业员。来应聘的有三个小姑娘,花店的主人把三个女孩都留下了,先工作一星期,看她们怎么卖花。

第一个女孩因为是学园艺出身,所以她非常专业化,只要来了客人,她会先询问顾客给谁送花,为什么送花,她给你解释每一种花代表什么,几朵花代表什么,花与花相配组合出来的语言是什么。她用自己的专业去做,很多人都很喜欢她,业绩不错。

第二个女孩因为卖过花,她会从利润上,从花店的收益上考虑更多,所以她很精细。大家知道,搬运花卉的时候有好多会折了,损了,花朵掉了,这个女孩在插花的时候总是会拿牙签把断了的花再插到花泥上,这样会节约成本。第三个女孩子既不懂花语,也没有卖花经验,但是这个女孩子是一个本性特别清纯善良的孩子,她看到那些残花败朵也舍不得扔掉,她总是站在花店的门口,看见早晨有上学的小孩,就会把那些残破了的花一个一个放在他们的小手里,晚上有散步的老人她也会捧着一把花出去,送给他们。

花店的主人一星期以后,决定留下第三个女孩子。其实第三个女孩从客观资质上来讲比前两个差,但是她有一颗善良而忠诚的心,这就是一种中心为忠。

她舍不得扔掉折技的花朵,但也不拿这些花朵去卖钱,她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会有人说,这个女孩子运气好,她遇到了伯乐,如果我的忠心无人赏识又该怎么办呢?

每一个人要从自己内心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世界是变化的,要求自己的心灵永远有定力,对自己保持着一个正确的估价,你的忠诚度才能不减,这就是《论语》为什么一直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直在提倡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真君子心中所患的是无能,担心自己没本事,而从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所以这话还有一种表述,叫作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要发愁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去尽忠的那个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是否有安身立命的那个本事。如果有本事的话早晚有你的位子。也不要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真了解你啊?如果真有的话,那么总会有一天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一个年轻人问老者,说你看这一片沙滩,有这么多小沙粒,我就像沧海一粟,你说我在这个世界上怎么样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老人捡了一粒沙子,说你觉得这就是你,是吧?一撒手掉在沙滩上,你还能给我找着吗?他说那当然找不着,满沙滩都是沙子。老人从怀里掏出一颗珍珠,啪,掉在地下,说你能给我捡起来吗?他说那当然,因为不同,就捡起来了。老人跟他说,那你就明白了,你把自己先做成一颗珍珠,还怕别人捡不起来你吗?这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就是《论语》里面的根本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了解你,你就暴跳如雷吗?一定要着急辩解吗?一定要向世界证明吗?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愤怒,这才是君子的情怀。孔子自己是怎么做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通过自己学习,修炼,从自己的生命中寻找建立的依据。

于丹感悟:不要动不动就抱怨,说老天不给我机会,动不动就去埋怨是别人挡了我的路。我们的心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那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不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上去寻找理由,而在内心建立起来自我估价,这就是一颗心的所在,只有这样的一颗心,真正地建立起来了自我的判断,这种忠诚跟着就有了。

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

要想保持一颗忠诚的心,不仅要在内心建立起正确的自我价值判断,还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不足和失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失误和不足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儒家的经典就教给了我们自省、认知的一条可行之路。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好,也看见了自己的过错,却是闻过而饰非,孔子就感慨,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他说算了吧,我还真没见着过看见自己错了就认认真真反躬自省,从内心给自己一场诉讼、去检讨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的人。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自己错了,或者能力不及,却常不自觉就把理由推在别人身上。

我曾经看到一本管理的书籍,说现在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在一周5天的工作日里专门有一天定为无借口日。5天都让你不找借口很难,但是将一天,不管你出了什么样的闪失都不要找借口,培养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其实这样的习惯成了自然,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那个境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就是一个人内心温柔敦厚,有所涵养,保持着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薄责于人,心自己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

于丹感悟: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的话,则远怨矣,就会远离别人的抱怨。自己也不抱怨了,别人也不抱怨了,实际上也就已经从忠推到了恕。

恕之道 推已及人

孔子有一个学生,觉得做人的道理太多了,记不住,就请教孔子,希望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的道理,而且可以受用终生。孔子就给了他一个字,这就是恕。一个恕字可以终生受用。

我们之所以提倡恕,是因为它难。这个恕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而后才会宽容。然而宽恕也是有前提的。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两条无形的线,一条是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线,它是保底的;另外一条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道德线,它是提升的。也就是说恕道不是无边的,我们永远不要以为恕道能够到法律底线之下。所以在可控的空间之内,我们的心如何宽容?宽容源自于理解,这种理解就是看一看他人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

恕,就是要善待别人,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别人不能善待自己,或受到了伤害时,还是应该宽恕为怀。

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用正直坦荡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化解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纠缠不休。

古希腊神话里面有一个大力士海格里斯。有一次海格里斯在路上碰到一个小袋子,它静静地躺在很窄的山路上,挡路了。海格里斯想要把路清出来,便踢了它一脚。没想到踢了一脚,这个小袋子膨胀了一下,大了,也不动,海格里斯生气了,上去啪啪又踢它几脚,这个袋子越踢越大。海格里斯找了一根大棒子,就开始打,打到最后,这个袋子就大到把这条路给塞满了。这个时候路边出来一个哲人,静静地跟他说,大力士啊,你不要跟它较劲了,这个袋子的名字叫仇恨袋。这个世界上只有仇恨是这样的东西,当它出现在路上的时候,你置之不理,根本不碰它,把仇恨扔在一边,它也就这么大了,它不会给你造成更大的障碍。当你逐渐走远了,它就被忘记了。但是如果你跟它较劲,你越踢它,越打它,仇恨袋的原理就是越摩擦越大,最后它会封死了你整条人生道路。人这一生有太多太多要走的路,有太多太多远大的梦想,仇恨袋在我们行走的每个路口都若隐若现,关键是你一定要过去较这个劲吗?什么是恕?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真正有了体会,知道人生有很多的无助与苍凉,了解他人的艰辛和自己道路的远大,对自己内心的忠诚真正把握了,对于自己怎么样去走这个路,就会得出来自己的结论。

中国人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 当心中充满仇恨时,生活就成了地狱。孔子以一个恕字,包括了所有的道理。但为什么这个恕字并不容易做到?是什么原因,令我们常常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呢?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艾丽斯,她提出过一个情绪困扰理论。她说一个人因负面情绪而引起的人生困扰,往往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人的信念。信念又源自什么呢?源自于你对事情的判断。遗憾的是,人往往从一些片面的判断出发,夸大了负面情绪和痛苦,所以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产生了、形成了一种困扰。也就是说,判断导致信念,信念导致情绪,情绪导致困扰。在艾丽斯这个理论中,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了人的困扰,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情绪投入。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心都不能宽容的话,那何谈宽容别人呢?如果你跟自己都较劲,有很多事情都过不去的话,那你看这个世界肯定处处都是狭窄的。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过新年,想买双新鞋,便去各个鞋店挑选。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觉得这个鞋店的款式不好,那个鞋店的价钱太贵,等到款式、价钱都合适又没有他穿的号码了,结果挑了一整天,一双好鞋没挑着。直到黄昏,当他无比郁闷地往家走的时候,迎面过来了一个坐轮椅的人,他一看,说哦,这个人连脚都没有,他没有这烦恼,他用不着去挑鞋。这个挑了一整天没挑着合适鞋的人站在那里,心里突然明白了一种侥幸,就是自己还有鞋可挑,何必要那么挑剔呢?你总归能找到自己的鞋,相比于那些连鞋都没有权力去挑选的人来讲,你是幸运的。所以人看这个世界,该抱着什么样的角度呢?我们往往是在一种片面的情绪里夸大了自己的痛苦,所以要对别人实行恕道,对他人、对世界有宽容之心,前提是放弃跟自己的这种较劲。

有很多时候,人总会看见不曾拥有的,而对眼前拥有的一切会忽略。怎么看待自己的生命,建立自己心灵的坐标,是你能不能对世界抱有希望和宽容的前提。每一个生命有机缘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今天,走到我们目光的相遇,这都是一种值得感恩的机缘,恕道里面还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之心,

感恩二字偏旁都从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现在由于过于匆忙动荡,把太多的东西看作是本分,而不是情分,如果人看到什么都是本分那就不会有感激,如果看到情分更多,那就会有一种珍重之心。所以忠恕里面是包含感恩之心的,这种感恩就是对当下的一个朴素的寻常的机遇:此刻能对自己身边的人抱有一种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这样的一种心情,会让我们对世界更加宽和。

于丹感悟:如果我们经常心怀感恩之情,就会更愿意理解别人,也就更容易宽恕别人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常常抱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忠恕之道,是不是就容易和别人沟通了呢?

现在书店里有多少人际沟通的、交往的技巧的书籍啊,老在说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都筑上水泥了,一个一个单元门都关得紧紧的,不像大杂院的时代,大家嘻嘻哈哈在一起,各家各户干什么大家都知道;每一个人越来越封闭了,人跟人的沟通越来越艰难了。其实真正艰难的永远不是物理的障碍,而是心灵上的藩篱。那么这个藩篱何在呢?在于我们自己的苛刻和挑剔,在于我们缺少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如果你老看别人的不好,你眼神中就带着隐隐的不屑,你能够有一种真正的坦率忠诚去面对他吗?你肯定是做不到的。但人跟人的沟通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曾经有一位文学大家,他匆匆忙忙走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乞丐,在寒风里向他伸手乞讨。他摸遍身上,想掏出点钱来给这个老人,偏偏那天他身上分文没有,发现掏不出一个铜板,看着那个老乞丐一直在瑟瑟寒风里伸着手,他就特别内疚地握着他的手,说兄弟啊,我真是对不起你,我今天没带钱。那老乞丐陡然一震,看着这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说老哥,你是叫了我一声兄弟吗?他说这我已经知足了,今天我心很满意了,这比你给我什么我都高兴。

有的时候,我们也许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世界上乞讨,但是我们隐隐地会在各方面希望得到一种肯定,希望别人给你这样一种关怀,这是什么呢?恕道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有时候它很简单,这样就会导致你对很多事情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而不是以一种仇恨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有的时候遇上了好机遇,却可能会被坏心情放走;遇上不好的机遇只要保持好心情,总会等到好的转机。

一个阿拉伯的传说,说两个朋友出门,要穿越沙漠。走在漫漫商旅之途,难免会有一些争执、磕碰。有一天两人争执了起来,一个人愤怒地打了另一个人,被打的人想想很郁闷,就在流沙上写下了,今天我的朋友打了我。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到了半夜,暴风雪来了,他的朋友先醒了,赶紧推醒他,说咱俩赶紧逃生。两个人到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躲在大石头后面,这个人又拿出小刀在石头上刻了一句话,说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朋友说哎哟,我打你的时候你怎么写在沙子上,我叫了你一声你就刻在石头上了?这个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伤害,我们要抒发一下,写在沙子上的,风一过流沙就平了,这是要被遗忘的;但是别人对你的好,这是要铭刻的,刻在石头上让它永远留在心里。

上一篇:为什么要流程管理下一篇:《分解质因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