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共16篇)(共16篇)
1.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一
QC小组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共同推进企业发展
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反映了国民的社会意识,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知道思想、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精神旗帜。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代表和引导着企业文化的运行方向,对于企业员工的精神、价值、行为都有着很强的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在南币厂这样一个产品多元化、技术含量高的印制企业里,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而人力又是其中最为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因素。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没有了人的准确而全力的投入,所有的一切将毫无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但是人的创造性是有条件的,是以其能动性为前提的,硬性而机械式的管理,只能抹煞其才能。“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是有生产力的员工”,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创造能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各尽所能的环境,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QC小组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在攻关活动中,他们自选课题,与自由结合组成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自身的潜在智力和能力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把员工真正当作最大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进取的精神。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也是现代企业兴盛的必由之路。QC小组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个特点使广大员工的智力资源得到融
合和充分的发挥,参与攻关小组的可以是企业领导,也可以是一线职工,在攻关活动中,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共同对课题展开攻关。装配车间开展QC活动的成功经验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小组活动中,领导重视是QC小组活动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始终将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强身固本和促进质量体系与产品改进的重要手段列入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精装细调”管理,对在攻关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技术人员的参与,为QC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知识,熟练掌握QC活动的方法及数理统计统计的使用,能够在理论上提高QC小组活动的水平;处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掌握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对于生产现状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最熟悉问题发生的原因,他们的参与,更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QC小组打破了部门、岗位界限,使广大员工拥有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小组成员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行之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
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模式,其基本点就是强化管理中人的作用。其着眼点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站在人性的立场上表述了满足人的尊重需求的重要作用,QC小组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锻炼人、提高人、尊重人、满足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人本管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实质的充分体现。
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能不能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只能从企业文化的理念中获得,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开展QC攻关活动,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进入高层次境界,才能够“长寿”。为什么杜邦、奔驰、可口可乐等企业历经百年却长盛不衰,而中国巨人、爱多等企业辉煌一时便早早夭折?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应当是竟争力,尤其是有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市场、技术、成本、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品牌则是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核心技术则是支撑品牌成长最关键的要素。1966年美国质
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预言:“通过推行这个(QC小组)活动,日本将在世界上进入质量领先地位。”这不久便成为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倡导QC小组活动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QC小组开创性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职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改进创新的企业精神,而且能够大大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南京造币厂在发展的道路上就深刻意识到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企业保持领先的内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另一方面,QC成果的交流发表能为企业和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形成有口皆碑的效果,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已意识到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来展现企业形象,进而使众多的潜在顾客变成了现实顾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一个企业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越好,说明这家企业的职工队伍的素质越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越好,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而QC小组在活动中,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理念,随着活动的开展而不断提高,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升华一个个QC小组活动及其成果,不断地丰富着企业的质量文化;QC成果的总结、交流和发表,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并能够起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作用,通过高层次的成果交流发布,能够在较大范围展现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和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企业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笔最丰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的无形力量,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对于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整个企业去掉惰性,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团结一致、敢为人先,使整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QC小组活动的基本宗旨和活动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本素质的开发,并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注重QC小组活动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QC小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首先是质量,其次是利润。利润是建立在高质量、高效率及低成本的基础上,而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效率及成本。所以说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获得高额的利润。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壁垒打破,走出了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 的步伐。许多国际品牌大量涌入,国内知名品牌日益崛起,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国营企业与民营企、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短兵相接,竞争日趋激烈。而另一方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顾客的可选性增加,挑剔度也大大提高,而此时的原材料又出现了大幅上涨。产品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如何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减低成本而保证最适的利润?QC小组活动的导入,无疑给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QC小组活动通常由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针对某一问题互相启发、各抒已见、一起思考并运用简单的统计手法来维持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在企业内部大规模推行QC活动,本着立足本岗位,人人参与的原则,把和他们密切相关的本岗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努力依靠本人、本岗位、本班组的力量加以解决,最终自身受益。员工在QC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学习和发展,能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而对于企业在不需要支付多少费用的情况下解决了产品的问题或降低了生产成本。QC活动往往是跨部门合作,这样便会有创意和灵感,彼此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拓宽了视野,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达到了共同进步。这其中领导的参与是必然的。领导和员工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参与,打破了上、下界限,做到言传身教,共同、自主开展活动。这样可以激励所有成员的工作和改善热情。提高员工士气,使QC小组活动的开展更具活力,更能挖掘员工自身价值,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领导在无意间了解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波动,有助于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QC 活动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创造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由此可见,QC 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都具有人本特征的丰富内涵,与现代经营的战略思想 “ 人的管理 ” 是不谋而合的。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企业职工创造性的发挥,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发挥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代表了一种企业精神,是企业具有活力的能源。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其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 QC 活动成果的取得,从而实现广大 QC 成员的自我价值,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广泛开展 QC 活动,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 QC 活动的广泛、深入、有效都有赖于 QC 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为用户服务意识。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把 QC 活动融合在企业文化中,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QC 活动才会更 广泛、深入、健康持久地开展,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QC选用问题解决型课题。但在当今形势下,企业的竞争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品质改善,而应该是全方位改善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追求满意、忠诚的客户群。因此,QC活动应该多样化, 从而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绩效。并基于持续改进的原则把活动循环下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地跃升到新的高度,从而使企业更加繁荣、昌盛!
2.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二
一、企业文化是物管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 企业文化是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是精神的升华和凝结, 目的就是要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就企业内部管理而言, 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价值观、推行价值观来实现管理, 是企业管理中的“德治”。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管理功能, 对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作用巨大, 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因此提高管理服务的主动性, 不断改进服务程序、流程、方法、技能, 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就物管服务的对象而言, 如果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有限, 那么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制约。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 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只有通过社区文化建设, 宣传各项法规, 弘扬社会公德, 促进感情交流, 提高居民素质, 才能有效增进社区认同度, 从而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二, 企业文化建设是物管市场竞争的利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物管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 类似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但由于行业本身劳动密集性、利润微薄的特点, 物管行业也必然面临重新整合、重配资源, 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们对工作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其配套服务——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物业管理企业来说, 几乎所有物业管理企业都认识到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但如果仅仅想通过技术、质量、价格、服务等竞争手段甩开对手, 显然会十分困难。在该种情形下, 有着良好品牌和公众形象的物管企业, 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先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在企业品牌的创建过程中, 企业文化是不可缺少的利器。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 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使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一致, 变被动的管理为企业自发的个人价值实现, 变无形的文化为有形的企业效益, 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提高, 同时企业的对外形象、竞争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会更好更强。物管企业品牌, 实际就是企业文化对外发散力的一种集中体现。
第三,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服务之上。物业品牌形象的根基最终落在物业管理的基础服务上, 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不只是体现在服务的技术水平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的态度与行为上。员工的服务态度与行为, 取决于员工对公司、对业主的认识, 这正是价值观范畴, 也就是企业文化所倾注的领域。所以良好的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同时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管理服务质量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物管企业文化的展示平台
第一, 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广义上看, 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介于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一方面, 物业公司作为社区内的一个独立行为主体, 也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自然主体。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内一切主体的社会责任, 物业公司也不例外。因此, 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一项自然责任。另一方面, 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签订契约, 为业主提供优质专业的安保、维修、绿化、保洁, 这是物业管理的物质层面, 属于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范畴。因而, 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契约责任。物业管理公司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既是物业公司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 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物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环境的变化、生活的便利使居民对物业管理由不接受到认可, 到离不开物业公司。但随着社会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业主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业公司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和地位, 让业主对物业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抱有极高的期望。同时,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依托社区文化来谋求自身的发展, 所以, 物管企业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是物管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完善物业管理环节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 那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物业公司, 更能为市场所接受。
第三, 物管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物业公司作为一个有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 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就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 起到示范和主导作用。所以物管企业必须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 共建小区美好环境的主流文化, 将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社区文化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此外, 从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来看, 不着眼于满足社区文化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这一规律所建立的企业文化, 其在社区的延伸、扩张、渗透, 与社区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由物业公司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是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 社区文化是物业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三、物管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有机结合指的是两者在内涵上的“有机融合”, 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物管企业在具体操作中, 不必分别打出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的旗号, 以避免重复操作和互相抵消力量。从物业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 物业公司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是对市场的积极反应;物业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 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 是公司的经营发展策略。
3.企业文化应与思想工作相结合 篇三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由于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和载体,而企业文化恰恰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两者的结合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内涵更加深刻,外延更加延伸,打破思想政治工作旧有模式,弥补过去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调的不足,克服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现象,更有利于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地融合起来,给思想政治工作拓展视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的提升。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有利于确保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和阵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在形式、方法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出高品质的企业文化,实现两者双赢的目的。企业文化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主体虽然属意识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可以改变以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企业精神始终是企业之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不断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职工的企业精神融为一体,并注入时代的内容,创造崭新的工作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
正如中央有关领导所强调:“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形式,是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我们要努力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探索和实践。”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李毅中同志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建设具有时代气息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搞好国有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
发挥政治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把它作为时髦的“装饰品”或“文体活动”的代名词,把它异化为庸俗化的东西,而应该自觉地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一条渗透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必须处理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不能只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以企业文化建设取代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因企业改制、机构精简等情况受到影响,应当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来进行,才能有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工程系统,最大限度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工作要纳入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这样就抓住了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使之成为解决主要矛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重庆公司通过系统规划、整体实施,逐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付诸实践,卓有成效,企业面貌一新,业绩持续攀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多年来开展的“三高一流”(即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高于群众,操作业务技能高于群众,生产工作业绩高于群众,培育一流的党员队伍)活动,覆盖面已经达到100%,成为宝钢实现“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目标、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知名品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和双向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经营的“效益”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职工面临的具体困难,从群众切身的感受出发,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同职工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强有力的措施,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科学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献计献策,尊重职工的人格和主人翁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调整到最有利于发展生产经营的位置,调整到最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状态,使职工群众始终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各项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其他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有形的渠道和方式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如利益的驱动作用,情感的感化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环境熏陶作用,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启发职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这样才能不落空。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制”,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一起抓的“大政工”力量,把“独唱”变为“大合唱”,使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而更广泛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提出的“两个纳入”,即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措施等与业务工作一起,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和各类干部责任,既是实践的创新,也是理论的创新,成为托起企业腾飞的两只缺一不可的有力臂膀。
企业文化是更高层次的管理艺术
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做人的工作,这一点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致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和人的建设,绝不是片面地发掘职工体能,而更多地开发职工的智力资源。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出“资产纽带链、科学管理链、企业文化链”的“三链”相扣、互为促进、互为因果的管理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跨省市低成本扩张后的文化重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建设“员工高于一切,善待所有员工”的企业文化,将双鹤本部及外埠的二万多员工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充满亲情的企业氛围里,员工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困难有人帮、疾苦有人疼,享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得员工的进取与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内在活力。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结合企业实际突出文化特色,引进企业文化中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文化,做到文化内涵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模范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典型示范是思想政治工作升华的一种表现,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可以直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深层次发展。通过树榜样、抓典型促进企业文化的“显性化”工作,使各种体现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的先进事迹,成为激励广大员工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公司形成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才能增强思想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善于运用企业文化这个新时期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溶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成为企业管理者自觉的行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也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内在要求。一个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使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通过思想教育、在岗培训、沟通谈心等方法,内化和强化企业文化,实现内在品格的升华,形成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自觉努力工作的行动,帮助职工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其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强调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既要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又要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把加强信用制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持之以恒地倡导诚实守信。北京双鹤药业医药股份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友善、宽容”的道德理念,“诚实经营、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内心向善、亲和为贵、善待他人、互谅互让”;“关爱大众、健康民生”等凝结着双鹤药业道德观的信条,规范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举止,使双鹤这一知名品牌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视“诚信”为企业的生命之源,他们的“求真、求实、求精、求美”的企业精神和“科学、优质、真诚、高效”的经营理念,汇集成“以最优质的产品取信于民,以最优良的服务方便于民,以最合理的价格造福于民,以最好的信誉取悦于民”的经营方针。这些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不断推动着这家新兴企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一种制度文化。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特别是在处理劳动纠纷和劳资矛盾等问题上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营造广阔良好的工作空间,为职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合理满足职工的正当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积极创建具有时代气息、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疑聚力,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建设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始终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4.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四
笔者认为,丰田公司之所以创建出看板管理模式也是基于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前提之下的,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以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一样的企业文化。如,在美国企业中,结果往往是最重要的;欧洲企业则最注重规则;在日本,企业形成的是一种“大雁文化”,秩序是最重要的;而在中国,企业文化呈现的是一种“魔方型”结构,“如果要跟中国企业谈一笔生意,你需要把方方面面、条条框框都考虑清楚。”在中国企业中,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在日常工作中,中国企业职员大都是在追求超越,很少会想到帮别人一把以及怎样成为别人的一块奠基石,而在西方企业中,这种团队合作会被经常强调。
因此,在中国企业中运用日本企业看板管理模式时就要考虑清楚如何结合自己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而后落实执行。如中国企业的层级关系模式是垂直型的,即先领导,再中层,最后是基层;因此在施行看板管理模式时就需要把握这个特点逐层渗透。首先需建设出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系统:由主管生产的领导主抓建立层级式责任制度,并由技术、设备管理、质量、人事部门、工会等各部门紧密配合项目实施。利用公司的宣传阵地,如厂报、画廊、悬挂标语等在舆论上进行视觉传播,同时针对高、中级管理人员进行逐级培训,并组织参观学习看板管理实施成功的企业,使大家对于看板管理有更形象和清晰的认知,同步编写看板管理的专项学习资料下发到各班组,组织员工进行学习,之后由高中层领导辅导员工进行学习实践,
其次,中国文化中往往具有“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特性,在具体的看板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可以请权威第三方来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此会更容易被接受,取得的效果会更明显。
因为中国企业文化中尚未形成创新的氛围与习惯,如果在中国企业中大面积推行创新政策往往会出现很多混乱,因此企业可以在制订了看板管理的总体计划、实施标准之后,先选几个车间进行试点,并在其中选拔出一个重点样板点,成立看板管理执行小组开始重点推进。在重点样板点首先针对员工中存在的各种无所谓、不支持、质疑等思想情况召开动员交流会解决思想问题,提高员工的认识,之后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如第一阶段从清理、清扫、整顿起步推进管理进程。达标后及时推进第二阶段计划,即在车间全面展开,管理部门及时对这一阶段进展进行考评。实施过程中制订详细考评准则,每天检查,将表现突出的员工工作照片拍摄张贴出来进行示范;同时将明显不合格的地方进行现场拍摄,并在合适的会议上作为教育素材播放起到警示的作用。如此,由重点样板点引起的示范效应必然会给车间全面实施看板管理模式树立榜样、积累经验与教训供其参考。同时重点样板点的成功也能鼓舞员工士气,更有利于看板管理模式的全面推进。
总而言之,每个企业的发展现实不同,企业文化也有所差异,在管理方式上势必会有差别,正如土壤不同、种子不同结出的果实也必然不同一般。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在学习实践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文化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执行方式,切莫盲从模仿,最后只落得东施效颦的结果。
5.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五
为了更好地将改进创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激发全体员工改进创新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改进创新氛围,特建议如下:
1、鼓励各部门各岗位职工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当前部门、当前岗位的改进空间并根据标准格式提报改进创新项目,营造改进创新的工作氛围;
2、各部门领导依据部门职能和KPI,对员工提报的改进创新项目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名单;
3、入围者从确定的那一刻开始全程负责该项改进创新,并负责制作PPT汇报材料;
4、评审组专门针对各部门每一个改进创新项目进行评级(A级、B级、C级),人力资源中心将针对A级(改进创新奖)、B(优秀奖)和c级(鼓励奖)级改进创新项目给予奖励;
5、A级改进将会在总结大会中点名表扬、鼓励;如有条件,同时进行部分现金鼓励;同时这种改进创新的工作方法可以项目负责人的名字命名,载入公司发展史册,大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1、以上建议肯定要对考核制度进行一个详细地制定,力求公平公正;
2、与咨询专家协商,增加改进创新项目的评级;
3、优化改进创新提报流程
个人最近的一些想法,不知是否恰当,请领导斧正!
人力资源中心
王东平
6.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六
一、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消极腐朽思想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他们面对的群体复杂、问题综合而多样,有时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动摇。因此,必须把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拒腐防变教育作为促进廉政建设的首要内容。深入开展“读书思廉育勤、组织倡廉树勤、警示促廉促勤、家庭助廉助勤”等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构牢战胜诱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读书思廉育勤。通过发放廉政书籍,充实干部职工书橱,引导干部学习廉政法规,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以党课和集体学习的形式,加强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严把思想防线。每位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形成书面的廉政勤政心得体会,并制定廉政勤政承诺书,时刻自警,严把思想防线。
(二)组织倡廉树勤。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八荣八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内容,及时了解反腐败形势及廉政勤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并组织将廉政教育内容撰写成演讲稿,举行演讲比赛,着力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严把纪律防线。
(三)警示促廉促勤。充分运用公开栏、互联网等多种载体,将涉及廉政勤政的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内容的宣传、警示、教育片挑选出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收看,严把普法防线。
(四)家庭助廉助勤。广大干部职工,应时刻教育家属、子女、亲朋好友不借名借权,损害自身形象,一律率先垂范,甘为表率,争当“清廉勤俭、和谐家庭”的模范榜样。
二、推进制度建设,切实形成完善的工作制度
要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勤政工作体制。
(一)在村级,重点实现“四个规范”。即规范村务财务公开、规范民主科学决策、规范村级日常办公、规范农村党员发展。
1、村务财务公开制。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质询制度,增强公众参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 “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程序严格化,公开时间时效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监督立体化”的工作模式。如村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有: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情况、村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村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等;形式上主要有:设立村务公开栏和创办村务信息,在镇公共信息网上公开等;时间上主要是:对如任期目标、工作指标、组织设置等稳定性较强的一般一年一公开,对如党费缴纳、重点工作、村务完成情况、财务报表等时间比较固定的为每月一公开,对党员发展转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时公开的不定性内容,要即时公开。
2、民主科学决策制。完善和落实“一事一议”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宜以及重大项目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防止 “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 现象的发生。
3、村级日常办公制。明确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健全请销假制度,有事需请假,并在去向告知牌上写明原因与所去地址,保证每天必须有一人以上在办公室,节假日要落实相应的值班人员,确保村级有人办事。
4、农村党员发展制。各村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制订党员发展规划,根据党员总数,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党员发展数量,由全体党员进行民主测评,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保党员发展的规范有序。
(二)在机关,重点落实“四项制度”。即考勤制度、财务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制度。
1、考勤制度。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按规定的作息时间上班,不迟到、早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上班签到,并按月统计公布。
2、财务制度。严把“三关”,即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收入管理,严格依法理财;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全面实行财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公开和接受群众监督制度。
3、督查制度。按照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公开承办的原则,由镇人大督办,党政办具体监督执行。主要督查全镇各阶段中心工作、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全镇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决定事项、上级领导、部门批示、交办事项的贯彻
落实情况;群众反应强烈、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等。对督查督办的事项,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内得到反馈,紧急重大事项按照领导要求迅速办理,如期反馈;对在规定时限内办理不力、反馈不迅速的承办单位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记入年终考核档案。
4、考核制度。对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效能作风测评活动;开展审计调查和经济
责任审计,对其任职期间重大事项、重大开支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让群众有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三、深化结合,切实推进工作机制建设
坚持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相结合,重点围绕三项机制的建设,不断深化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的结合。
(一)监督机制。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结合起来,构建监督网络,增强监督效果。聘请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成立公开监督组织,采取问卷调查、民主听证质询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对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对公开的内容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发挥举报电话和人民来信等的监督作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群众对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对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的查处。
(二)服务机制。镇村根据党员、干部的特长和各村特点,设立“为民服务组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干部主要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要经常深入所联村、了解村情民意,排摸化解不稳定因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加强信息工作,积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同时做到“四个必到”:村班子研究村级重大事项必到,村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必到,村级有突发性事件必到,村级党员群众反映问题必到。在镇机关设立“政务超市”,将具有审批职能和为民服务的站所集中管理,集审批、服务、信息、咨询、收费、投诉、监管为一体,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办公,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三)考评机制。把基层廉政建设工作作为镇党委的主要工作来抓。建立并管理好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档案,组织开展好干部廉政勤政“双述评议”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完善和坚持好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做好基层测评工作,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作用。
7.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七
一、完善常规课堂教学, 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载体。
高校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 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则成为它责无旁贷的本职和主要的工作。目前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约定俗成的广泛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 并通过专门的思政理论课进行教育, 可以说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思政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基本模式, 而且它的功效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此外, 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同样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实现育人的职责, 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在高校所有的课堂教学中, 并不单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来完成, 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 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结合。
(一)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通识课教育, 这是创新思政教育载体的前提。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见得非要摒除传统的常规教学, 相反, 常规课堂教学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载体, 两者并不冲突, 而且只有在巩固和完善常规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才不会舍本逐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始终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 提高和完善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势在必行的。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首先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以及改进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外, 更重要、更本质的环节是完善思政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设置及相关教学内容编排和设计问题。这样, 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标本兼治的途径。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尤其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做出了指导和要求。经过调整和发展, 目前高校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开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必修课程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各有侧重, 逻辑结构合理, 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切中了中国实际发展状况。从实践中来看, 当前高校中思政理论课的体系设置并不存在太大问题, 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编排和设计上还存在尚待改善的问题, 特别是日益变革的社会形态同落后陈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要化解矛盾, 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人心, 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就要适应时代的变革, 不断调整内容架构,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那些不合时宜的、落后的知识体系尽早摒除, 实现“老瓶装新酒”, “枯树冒新枝”的效果。
通识教育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 素质教育备受推崇, 通识教育课也在高等教育中逐步得到认同并加以推广。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人生活、道德以及情感和理智和谐发展的教育, “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 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1]因此, 新形势下, 充分发掘通识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一过程需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 特别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已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些经典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被人们所遗忘, 所以, 锤炼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 去粗取精, 去伪纯真是非常值得肯定且可行的。
(二) 、完善高校其他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高校中存在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分类, 但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并不能因为分工的不同而予以忽视, 虽然术业有专攻, 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和基本的职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提出过“教育性的教学”这一原则, 在他看来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的功能, 他曾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2]他的论述所出的折射观点就是任何教学都应包含教育性, 要寓教育性于教学之中。所以, 教师要秉承着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的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 所有的学科都应做到能将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会贯通, 避免出现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高校中常见有的老师只强调专业性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思想性的引导, 有的老师顾及到思想性又忽略了科学性的论证, 这都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也会对人的成长造成危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努力探求科学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契合点, 要确保科学的严肃与准确, 又要实事求是将其引入到育人环节中来,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的围绕教学, 渗透到业务工作中, 做到有的放矢的启发和教育学生。这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二、探索非课堂教育路径, 尝试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网络教育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 、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谐的氛围。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也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它的“隐性教育”功能对校园群体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 校园风气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首要环节。校风是高校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 它包含了勤奋刻苦的学风及兢兢业业的教风建设。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风气是创造育人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存在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贯穿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 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能够催人奋进, 积极进取, 是教职员工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断创造价值和成果, 学生能够排除干扰和诱惑, 全身心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所以, 处在良好的校园风气中, 能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而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反之, 消极懈怠的风气能给人造成负面的影响, 使校园群体心猿意马, 思政教育的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 校园文化包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娱活动。通过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和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运动会、红歌比赛、读书节、典礼等来感化和熏陶校园群体, 这些主题活动大都形式多样, 针对性较强, 融时尚与时效为一体, 能调动校园群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并且把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入其中, 很好地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最后,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中除了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还应当加强自然环境的建设, 完善各项设施, 高品质、全方位的校园环境会对身处其中的学生身心的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升华人格, 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 、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使其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引导人在有意识的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主观世界的有益活动, 是对理论效果的升华, 是教育主体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 才有利于思政教育本身的改进和发展。尤其对于青年学生, 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 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如, 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让学生深入农村、贫困山区、军营、工厂或是经济开放地区, 在实践中和社会群体广泛的接触和联系, 感受国家的发展和尚需完善的不足, 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操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情感;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展馆、历史博物馆, 熟知历史, 感知未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等, 这是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途径,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 、搭建网络教育新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推广, 信息时代已悄然来临。互联网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学习的有效甚至是首要的平台, 博客、微博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全新途径。大的时代背景下, 在传统媒介步入“寒冬”之际, 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着手开辟新的教育阵地和领域, 抓住校园网络这个优势平台, 筹划和构建网络思政教育课堂。现实也告诉我们搭建网络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目前互联网的监管体制尚不完善, 这就给许多不良分子创造了造谣、歪曲甚至误导的可乘之机, 尤其对很多大学生来说, 他们迷恋网络, 对网络上散布的各种讯息几乎都不假思索的认同和信赖, 当社会上的反面事例被反复传播, 无限扩大后, 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所以, 这给思政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当务之急, 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教育引导, 也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筑起思政教育的坚强壁垒, 建设富有特色的红色网站, 使其成为“党建宣传的窗口, 思政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的纽带”, 用人们乐于接受的这个平台来实施教育, 双管齐下, 才能事半功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过于传统和单一, 在巩固常规课堂教学这一基础载体的同时, 应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网络教育等非课堂教育途径加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1]、[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8666.htm
8.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八
【关键词】 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1.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一道,通过文化活动方式,使职工群众更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一些内容,更易得到企业行政部门实施的方式,融入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中,使职工把自己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党政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多做贡献。
2.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2.1目标一致。两者的目标均是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用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
2.2对象相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地位。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把人看作是企业主体,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造就人,以人为本,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2.3方向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
2.4途径相同。思想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例如: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树立典型等。
2.5环境相似。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上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
3.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取代。
3.1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从教育内容看,政治色彩浓,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倾向性,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身观等,而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在性质上是企业管理范畴,虽然企业文化也涉及一部分政治文化的内容,但政治色彩比较淡。
3.2内涵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概念。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
3.3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于全党的思想政治上高度统一,而企业文化是在宏观的大致方针指导下,主要是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长期铸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3.4目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除经济目的外,还有政治目的,因为它不仅局限于本企业,还要达到全党全国思想上、政治上高度统一,形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企业文化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主要达到经济目的。
4.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目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复杂性和艰巨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独立的,但相通相融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结合点是很多的,因此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就是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按照“关注内心、凝聚人心”这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两者相结合,就是要切实贯彻人本管理战略,企业成功与否和“人”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要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保持与员工的沟通渠道畅通,把握和了解员工思想情绪,关心员工生活。两者相结合,就要明确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干部员工的积极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开拓创新,落实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要提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加大了投入力度,尤其是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加之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井上下的作业环境、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矿井通过四级愿景体系的建立,深化了理念渗透,通过强化开展队伍建设,增强了团队学习力;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安全文化,以舆论网、警示网、教育网、监督网、帮教网、培训网安全“六网络”建设为载体,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通过实行OPM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以“三好”班子创建为载体,打造优秀领导团队,为加速矿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以“五好”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以运行机制创新为载体,为加速矿区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以建立科学考评为载体,推动了工作严细高效,为加速矿区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以塑建优秀执行力为载体,打造了“敬业、责任、高效”的工作团队,为加速矿区发展提供了效能保证。以推进人才工程为载体,搭建人才成长为平台,为加速矿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证。以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加速矿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为载体,为加速矿区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煤电公司通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安全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为构建和谐安康矿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有机的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9.思想政治工作应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篇九
建筑施工企业政工人员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道德修养、业务能力等素质的基础上,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体制改革产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正确引导员工转变思想观念。
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员工正确认识企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既使员工对企业改制保持平和的心态,又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企业改制后,返聘了一部分原企业职工作为改制后企业的员工,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有的员工对企业改制和用人方式有些想不通,感觉“没人情味”。针对这种情况,向职工说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改革就没出路,就只会走向绝路。企业死了,那才会是真正的“没人情味”。企业的活力在于人,搞活企业的改革首先在于搞活人。企业必须以自己的产品、服务、信誉、人员素质、发展战略、精神面貌等展示给社会,取悦于用户,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二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有效载体,把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并以此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使企业的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和人际关系达到协调和谐,形成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员工共同的追求和精神支柱,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解决员工实际问题相结合。
解决思想问题背后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把满足员工的愿望、需求,维护员工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筑施工企业,大部分现场施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由于工作相对不固定性特点,他们最担心的是工资问题。我们在有时连工程项目的工程款都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及时为员工解决工资问题。我公司也因此荣获市政府颁发的“二○○八建筑业农民工工资保障和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去年蒸湘区工会拟对建设系统企业困难职工进行困难补助,我们积极奔波争取指标,为六位困难职工办理了困难补助。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员工排忧解难,使员工受到启发和教育,再辅以理论和政策上的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这就使解决思想问题的基础更加扎实。
三、以人为本,坚持疏导的工作方针。
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人对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过去旧的工作习惯,以人为本,坚持疏导的工作方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我们采取与员工面对面、心贴心的思想交流。遇到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向员工讲解“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让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有员工的前途可言,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我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和教育人结合起来,对员工采取民主、说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疏导方法。对员工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针对性地对他们
进行心理开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启动员工内在的因素,来引导员工思想言行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把我们所提倡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工作中。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通过管理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建立党政干部“一岗两责”制度、干部员工政治学习制度、扬善惩恶制度、双文明目标管理制度,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及生产经营一同量化、部署、考核、总结表彰。强化职业道德与质量安全意识。房屋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工程,质量第一,我们注重服务意识、精品意识,要求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国家及行业规范。在员工中大力宏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用户、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施工企业工作现场大都是高空作业,安全第一。我们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质量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并着力培育“四有新人”,促使员工各方面得到提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10.白酒包装设计应与酒文化相结合 篇十
酒文化直接影响着现代白酒包装艺术设计创意,而白酒包装艺术设计又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白酒包装设计。因此品牌文化定位一定要明确、内涵一定要厚重,才能拥有丰富而平稳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是一个酒文化悠久国家,酒文化不仅体现在酒的种类上,更加体现在酒的文化,那么在如今全国各地酒包装行业发达的今天,白酒包装需要发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深圳宇盛包装设计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专业讲解:
1、我国的酒文化,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汉以后又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后,现今仍然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最大的销量而驰名世界,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酒文化是全人类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共同点,它具有很广泛的社会性和人民性,蕴藏着很丰富的内涵,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持久的生命力。白酒与白酒包装,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是两个互相融合的互动产业,相互促进,结伴发展,相映生辉,酒是产品,白酒包装后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11.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一
是社会创新
《中国慈善家》:你提出的“共享价值”理念跟社会企业这一概念似乎有相同内核?
沈国军:对,其实核心内容是一样的,但它比社会企业那四个字更直观,更便于理解。你做一件事情,既做了公益,又做了商业,也就是说,既产生了社会效益,又收获经济效益,在未来,这一定是主流方向。
《中国慈善家》:是商业与公益某种适当的融合?
沈国军:的确。比如四川老河沟生态保护区,我们接手管理后,在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农民、农户的旧有谋生方式,让他们的谋生行为不再有悖于生态保护,而是赚钱的同时,有利于生态保护。
具体来说,这个项目创造了商业价值,同时也产生了公益价值。这个价值实际上就是可以共享的价值。过去赚钱会破坏环境,反过来,保护环境还需要再投入人力物力,这本身是种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环保难度。但我们把价值共享带进去,不但更好地解决了问题,还节省了资源和成本。人性是趋利的,趋利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把趋利引到更有意义的方向上。
《中国慈善家》:这是把商业手段引入公益,公益思维如何引入商业,同时又不出现“排异反应”?
沈国军:不是所有公益和商业的结合都能达到好的结果,这需要不断思考和创新,企业家最擅长创新。我跟马云接触多一点,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聊这个问题,如何在商业领域创造共享价值。
银泰方面的很多商业模式包括业务思考,都在这个理念下。菜鸟的模式和思路就与此相关,它是一个平台,物流跟快递的数据平台,所有快递公司都可以来共享,将来会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社会资源也会得到很大节约,因此它会产生很大社会效益。但这个社会效益不用靠企业损失经济利益的方式来实现。它本身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社会效益是附加值,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商业追求共享价值的一个体现。
《中国慈善家》:如此看来,这一概念是用来探讨资源整合优化利用的问题,方法是以创新方式共享。
沈国军:一定是的,其实这个概念很宽泛。对于商业来说,它要有公益性,创造社会效益,对于公益来说,它要以商业思维、手段来提高效率,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创造出对社会有益的、可共享的价值。但这个理念不并限于狭义的商业或者公益慈善范畴,它涵盖的范围更广,是种价值追求,而主要表达方式是社会创新。
若环境变好,
很多企业家会裸捐
《中国慈善家》:去年6月份,你跟马云、比尔盖茨、牛根生、任志强等人吃了一顿晚饭,听说席间一直讨论的是慈善话题?
沈国军:都是聊公益慈善,没有聊生意。当时我们也重点说了说银泰跟北大合作的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也邀请盖茨担任这个项目的荣誉教授,他答应了,北大也批了。
《中国慈善家》:你跟马云私交不错,公益方面应该有很多交流。
沈国军:他现在对公益方面关注越来越多,我们之间也有相互影响。银泰很多公益投向:教育、环保,包括银泰在河北的农业扶贫项目,马云都会参与,很支持。做事情需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他对这个事情不认同不理解,那没法合作推动。
我过两天飞美国,主要是为了“桃花源”的事,我们会去生态保护地两天。马云跟马化腾是“桃花源”的联席主席,实际上他们在商业上有竞争的,但我说,公益的事,你们两个人可以一块来合作,这也体现了中国当代企业家的开阔心胸。
企业家联合起来做创新公益,是很有意思的事。
《中国慈善家》:纵向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家对财富的认知有怎样的变化?
沈国军:变化非常大。现在的中国企业家,七八十岁的不去说他了,他们还蛮传统的,我觉得有很多50后、60后以及更年轻的企业家,他们对财富的观念有重大的改变,越来越新,不会那么传统。
我的很多企业家朋友都在说,今后只要中国的公益慈善立法完善,管理先进,有公信力,跟国际接轨,很多企业家都会裸捐。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还不够好,企业家辛辛苦苦挣一辈子钱,可以拿出来做公益,但他不想让别人把钱浪费了。如果真正能捐到他自己想要捐的地方,他很愿意。很多企业家没有那么传统,也没说一定要把财富都留给自己的后代,他可能留一部分就够了。
把钱都传给后代有什么用呢?从古至今,富过三代的又有多少?把那么多财富传给子女,弄不好反而害了他们。
《中国慈善家》:我们接触的企业家,多有类似表达。
沈国军:就是这样子,企业家如果没有不良嗜好,他用不完那么多钱。我一直说,做公益其实也不完全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你做很多公益慈善,内心会很充实。帮到别人,就是帮到自己。
说回来,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公益慈善的法律环境太不理想。我的很多朋友也有去做家族财产信托的,财产信托只能到国外去做,因为在那里受法律保护。但中国不行。
关注“未来的项目”
《中国慈善家》:你是北京浙江企业商会会长,从整体上看,你觉得现在中国一些商会对公益的参与度如何?
沈国军:2004年,我被选为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的第二届会长,第三届、第四届我是名誉会长,去年被选为第五届会长,算起来,也做了10年了。纯粹是当作公益来做的。
我们商会里也有公益捐款这类活动,但基本上还是以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灾区捐助为主。一般都是代表商会捐些善款,临时性的,不系统。事实上,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各商会普遍的情况。相较于民国时期,企业家在商会这种组织形式下,暂时对公益慈善的参与还不够。
《中国慈善家》:民国时期的商会捐款量非常大,对慈善的参与也非常积极。
沈国军:某种角度上看,当时社会的慈善氛围相对好一些,企业家对公益、慈善参与很多。杜月笙是当时商界最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本身是法租界商界总联合会主席,也是当时红十字会的副会长,那时候公益机构里很多都是企业家。当年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宁波人,发动他们商会里的企业家和家族的公益机构为抗战捐了很多飞机。类似的例子有太多了。
《中国慈善家》:银泰基金会的成立,是你个人和银泰系统性做公益的起点么?
沈国军:我本人对公益理解其实很宽泛,倒不一定说有了基金会,或者是你参与某个具体的公益事业,这跟我提出的“共享价值”有根本联系,就是只要有公益的心态,任何时候都可以参与公益,产生公益的表现、表达,都可以的。只要是对社会进步有贡献,对解决社会问题有贡献,我认为就是公益。
《中国慈善家》:你更关注一些发展中的领域,比如美国很多机构都在做文化、艺术类公益项目,在这方面,银泰基金会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项目就很典型。
沈国军:没错。救贫救急这些基础慈善当然非常重要,但我觉得不能做滥,泛做,否则就是资源浪费。现在基础慈善大家都在做,实际上很多地方在浪费资源,效率很低。我作为企业家,那就发挥我的特长,主要关注一些新领域,发展中的领域,去做一些创新。
《中国慈善家》:早期应该也做了不少比较传统的公益项目。
沈国军:一开始确实如此,参与公益总有个过程的。从1997年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一开始规模比较小,早期“撒胡椒面”式的公益我们也做过不少,很多都蛮传统的,这里捐一点,那里捐一点。有的捐对了,也有的效果并不理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
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做大,在这方面投入也相应增加,我们就开始关注一些有价值、有意义,但还未得到发展和推动的项目,一些未来的项目。近现代史研究项目是其中之一。
《中国慈善家》:银泰公益涉足的环保、教育项目也有类似特点。
沈国军:生态保护属于环保领域,但我们是用创新的模式来做,把国内很少尝试甚至从无到有的模式地建立起来。
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属于教育领域,很多人和机构在做教育,但我们实际上是在填补空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么一个专业,十个人可能改变不了什么,对吧?一百个人可能有点作用,假如一千个人甚至一万个人在公益慈善行业里工作,他们是经过非常系统的训练的,有更好的理念,有宽阔的视野,有更专业的能力,那会对整个行业水平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这一点上,我相信比捐多少钱更有意义,更重要。
12.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二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零距离就业
中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人才。这要求中职教育更贴近社会, 贴近企业。过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意识不够, 缺乏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 使不少学生在第三年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时[1], 心理准备不足, 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 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 学生的角色不能立即得到转变。因此, 一些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不断地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全局意识差,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工作责任心差, 缺乏认真钻研、吃苦耐劳的毅力等。这些说明我们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背景下, 怎样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中职学生适应就业的要求, 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
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 许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 认为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 搞校园文化建设完全依赖学生科和团委, 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 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实习岗位反映的问题来看, 这些认识是肤浅和片面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所代表的是一所职业院校认同并遵循的共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2], 体现的是一所院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是职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卫生职业院校绝大多数都具有医疗卫生的行业背景, 校园文化是依托医疗卫生行业的文化构建的。为了让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时就熟悉医院及医药行业的管理制度[3], 在走上实习岗位的同时就迈出就业的第一步, 我们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校内企业管理环境, 培养学生“零距离就业”
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学校管理育人与企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差别很大, 学生没办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体会到企业管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所感受到的也是与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不同的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 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比如企业对员工的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性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没有接受长期的养成教育, 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 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4]。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来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 使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1) 注重宣传优秀企业集团及民营医院的文化理念, 在校园内营造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向学生介绍众多成功企业的经营案例、企业文化。特别是把团队意识教育作为贴近企业、保证就业的重要措施来实施。
(2) 学校经常邀请一些企业管理层、医院管理人员等走进校园, 通过举办讲座、召开专题报告会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 让学生加深对有关企业的全面了解。从医院或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聘用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技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或参与学校实训教育。
(3) 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校内护理实训楼设立模拟病房, 按照医院病房要求, 张贴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让学生像医院护士一样统一着装工作服, 戴工作帽, 凭胸牌上岗。尽最大可能实现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医院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使他们不断受到模拟环境的感染、熏陶, 养成良好、严谨的职业习惯, 同时深化对职业岗位的感情。
(4) 专业课教师除上课外, 均在学校的附属医院上班, 刚毕业来校的专业课教师先到三甲医院上班2年, 使其与医院或医药企业“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 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可以及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5) 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塑造。如佩戴胸牌、统一校服、实训课时穿医院工作服, 还有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标语、教学物品的标识都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 突出“职”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
2 注重符合企业用人需求, 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教育, 中职生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有的学生读职校是源于对某种职业的热爱, 可更多的学生就读职校是应试教育失败后的无奈选择。踏进校园, 有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自卑而放任自己;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等。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 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文凭和技能证书, 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 除了要求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 更要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 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 当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时, 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 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 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 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因此,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业意识与能力, 不仅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任务, 更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担任学生会干部情况、参加社会实践等情况常常是用人单位比较感兴趣的, 甚至字写得如何、普通话说得如何、有无自信心和敬业精神、是否善于与人交往、有什么特长与爱好也常常是面试所涉及的。为此, 学校加强了计算机应用教学和英语教学, 并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课、书法课、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等课程, 并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运动会以及护理技能大赛等,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舞台。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党校结业证书、奖学金获得情况、优秀学生干部证书、三好学生证书、优秀团员证书以及各种活动的获奖证书, 对学生的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证书都是通过他们在校的辛勤努力得来的。因此, 我们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如文艺、体育、书法、绘画、棋类、演讲、辩论等, 让每名学生抓住机会, 争当班干部, 培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如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学生怕当学生干部影响学习, 而现在, 光埋头学习是不够的, 必须争取一切机会, 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培养实用的实践技能
学校的实验操作、临床见习, 特别是毕业实习, 是医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 实习情况、动手能力对以后从事医护行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 学校很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 在省内外建立了较为稳定的62个实习基地, 还有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附属医院, 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我校从2005年开始实行“以就业为导向, 实施分类实习”的措施, 指导每名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学校按学生的就业意向安排实习, 让学生把实习与就业联系起来, 在实习期间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照自己选定的就业方向去努力, 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对其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和理论与技能辅导, 同时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使学生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 不迟到、早退,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 请医院护理部、医教处领导来校举行讲座, 让学生了解实习医院的常规工作及纪律制度以及如何预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并让学生认识到实习时的整体素质、个人表现、动手能力、科室评语对以后的就业都很重要, 许多单位看重的是学生在实习医院的表现, 如吃苦耐劳、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沟通能力较强、易于相处等。而怕苦与怕累、工作不踏实、迟到与早退、经常请假、性格孤僻等都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3) 在护理实训楼建立模拟病房, 让学生在实习上岗前或就业应聘前进行岗前模拟培训;同时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或药厂参观, 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并在临床见习的基础上熟悉临床程序, 使学生一踏上实习岗位或就业就能很快适应。
(4) 学校还组织学生在二甲以上医院实习8~10个月后自愿转岗到省外大城市民营医院或乡镇医院试工实践2~3个月, 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试工实践结束后, 除极个别学生不能适应医院的管理外,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1~2个月后都能被确定留聘。
总之, 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 要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5]。因此, 营造一种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 树立“成材先成人”的育人观念,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业意识与能力, 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邱永成.论高等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华文化论坛, 2007, 3:150~153.
[2]陈秀梅, 王丽萍.简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4:88~89.
[3]张少茄, 李小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0) :909~910.
[4]姜汉荣.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72 (5) :16~17.
13.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三
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师资不稳定,实验人员待遇偏低,实验人员素质不高。传统的观念使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遇到了较大困难,不少教师不安心于实践教学工作,造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教学研”相结合可以使更多的教师愿意从事实践性教学,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要稳定队伍,可以借助科研团队的建设,使上理论课的教师能够进入实验室、上实验教学的教师愿意留在实验室、采取“灵活、开放、竞争、流动”的管理模式。凡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按教学系列待遇;凡从事技术工作的按技术岗位待遇,防止人才浪费和人员滥用。实验室人员要少而精,避免人浮于事。教师和博士不但要搞科研,还要承担实验室的管理任务,他们可以指导研究生,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研究生可以协助教师指导本科生,这样科研任务能及时完成,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实验室管理的完善及实验室运行效益的提高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须建立以校一级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功能平台为目标的实验
室建设,集中各方面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则,统一建设,尽可能采用“绑捆式”的投入,避免资金分散、多次投入。学校成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院系等教学单位负责实验室教学改革,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制定实验教学课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可行办法等工作;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各院系的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方案进行论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统筹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14.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四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 创新教育 幼儿绘画 观察力发展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名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观察是创造性绘画的基础,也是绘画的前提,没有观察就没有绘画,要在游戏中进行观察。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中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原则之一——“解放儿童创造力”指导现代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以实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目标,意义甚大。
一、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
幼儿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种种创造往往与顽皮捣乱联系在一起,成人觉得孩子画得跟别人不一样就不好,并在语言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幼儿创造性萌芽,使幼儿变得懒于探索、疏于尝试。如在一次家长开放日绘画活动中,内容是“小猫保卫粮仓”。构图时,有的幼儿将猫画在了粮仓旁边,守候着粮仓。一位幼儿将小猫画在不远处的草丛里,只露出小猫的脑袋,这位幼儿的家长觉得孩子画得不理想,斥责孩子:“你看某某画的小猫多好看,你画的是什么!多小气,真难看!”幼儿不耐烦地说:“你不懂,这是小猫侦探,老鼠看不见他,他能看见老鼠,就会把老鼠抓住。”还有的幼儿将猫涂得花花绿绿的,画面又脏又乱,家长也是斥责他,可幼儿拿着画对我说:“老师,这猫化妆了,老鼠认不出来它了。”说完,自己得意地笑了,我及时肯定了他的作品,保护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二、在游戏中教会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
幼儿因年龄特点,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不会观察,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要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在儿童对观察有兴趣时,教会幼儿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按照一定顺序有系统、有顺序、有层次地观察。可以让他们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形体概括出物体的基本特征。孩子只有看得仔细,才能画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即使是同一题材,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方法。如画人时,我选三个孩子,分别正面、侧面、背面对着大家,让孩子们分析,他们看上去有什么不同?在教师引导下,孩子们学会观察、比较、归纳出不同的特点,然后再画。
三、整体观察与细节深入观察相结合
绘画中的观察总是既有整体概括又要细致入微,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每个物体的特点是绘画的基础,只有使幼儿头脑中观察对象的印记清晰,幼儿绘画作品才能细腻、生动。如画《美丽的花瓶》时,我选择不同造型的花瓶让幼儿欣赏。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整体,说出它们的颜色、形象特征,并把各部分用相似的图形概括。然后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瓶口的形状、瓶身的花纹和各种装饰物。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在绘画中展现,给幼儿更大的表现和自主空间。
四、游戏中强调观察目的和任务
幼儿观察时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视觉,他们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毫无目的和计划。因此,要引导他们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有目的、有主题地观察。首先学会观看,通过捕捉到眼前事物某几个最突出特征,因为少数几个突出特征就能决定完整的式样。如画一个人,最主要的是抓住这个人的眼睛、鼻子、嘴、脸型等突出特征。要认识一个事物,最主要的是观察其主要特征,以及物体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从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比例及空间关系等方面观察。观察时遵循从较简单的事物着手,逐渐进入复杂的事物,由一般观察进入细微局部观察规律,然后进入绘画。
五、游戏中的观察要有连续性,观察进程要有趣味性
有一次下大雨,我领幼儿到走廊里观察下雨的情景;看看天空、地面、树木、房子都怎样了,雨点落在水面上产生了什么现象等。有的幼儿讲,水里出现了许多泡泡像碰碰船似的,有的幼儿说,雨点落在水里,水面就出现了许多圆圈,每个圆圈越变越大,有好多圆圈套在了一起。趁机教幼儿学习儿歌《小雨点》,然后回教室组织幼儿把看到的画出来。
六、巩固幼儿的观察结果,展现个性梦想
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幼儿年龄小,不可能把观察到的东西都表现在画面上,但事实证明,让幼儿多观察,有助于幼儿创造性地绘画。所以,教会幼儿观察,幼儿就能适应变化万千的世界,只有幼儿亲自观察事物,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对事物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为幼儿通过绘画表现不拘一格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林慧.情感教育刍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4).
[2]徐宏升.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8(09).
15.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五
二是将廉洁医院建设与灾后廉洁重建相结合。构建联合监督检查机制,确保项目廉洁重建。卫生系统灾后重建项目多为浙江对口援建的“交钥匙工程”,涉及35个乡镇41个项目,总投资35590万元,实现了“廉洁重建”目标。突出精神家园重建,大力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在卫生系统全面开展了“清清白白干事、干干净净行医、快快乐乐服务、开开心心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创作了《偏方》、《白术》、《宁波印象》、《兄弟我们哭一场》等一大批以廉政文化为主题,反映灾后重建,展现青川卫生优良形象的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营造了“想廉洁、讲廉洁、比廉洁”的文化氛围。
三是将廉洁医院建设与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相结合。实施“三名三进”工程,即以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为载体,将廉洁文化融入开展评选“名院、名科、名医”和“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之中。通过专题片、展板、宣传栏、画册、挂历、短信等形式,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让广大医务人员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感受中医药优良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加强“廉洁细胞”建设,即广泛开展“廉洁班子”、“廉洁机关”、“廉洁科室”、“廉洁岗位”、“廉洁家庭”创建活动,评选“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和“名中医”等先进模范典型,并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演讲,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廉洁细胞的“裂变”促廉洁医院的“聚变”,弘扬了尚勤倡廉、关爱患者的良好风尚。
16.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篇十六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高等数学;专业;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背景下,现有的传统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需求。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中,国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施指导意见,指出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相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必须做出重大改革,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数学能力外,还需要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探索并实践出一条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以及与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道路。
一、高等数学课程定位及存在问题
在独立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在工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门类专业当中往往属于公共课程或者学科基础课程。所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一般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为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服务。通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建模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就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工学专业中可以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相关计算挂钩,在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中则可以与具体的经济数据、经济模型相挂钩,让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高等数学在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教材配套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教材和配套习题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模式,很多内容没有与专业教育特点相挂钩,案例老旧没有更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只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对专业教育中后续需要用到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没有提及,专业的服务针对性不强,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力基础较弱,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往往在讲授一个内容的时候需要复习很多基础知识,导致授课进度受到影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学内容多、难度大,重视了内容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将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研究
根据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需求,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转变授课方式方法,提升教师能力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任课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又到了学校教书,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只是局限于原来老师怎么教学,现在就怎么教授给学生。任课教师只对上课的内容熟悉,但是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却了解不多,对于具体专业中哪些专业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的高等数学知识没有概念。因此在教师能力的提升方面就需要将专业课程体系与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相对接,要求高等数学任课教师了解所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主动和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接,积极掌握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以提升自身能力。同时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教学相长,将理论课堂教学变成互动课堂、讨论课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环节,改变一言堂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材建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材建设方向应向应用技术型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分类建设。对不同的专业采用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材,特别是在例题的选择上,与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的配合上,难易程度的把握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写,将原有的知识点再进行“碎片化”整理,重新构建课程知识点,使新编教材既能满足传统课堂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方法的需求,选择以教学团队的方式先进行讲义的编写,成熟后再针对专业编写相适应的教材内容。同时结合所授课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将真实的案例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已经显得非常重要,高等数学课程必须在这一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改革,特别是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应向应用型方向发展,让高等数学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促进作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朱蕴.创新创业教育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J].才智,2015(2).
教改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A类项目“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2014JGA425。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推荐阅读:
2008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01-01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07-28
民航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探讨12-13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论文07-21
坚持四个结合,创新推进国有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10-19
略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施07-09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06-26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08-15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概况10-20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