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一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易县实验中学 卓玉茹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实验中学卓玉茹
初中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为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固体的溶解度,是定量研究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做关于计算物质溶解度的习题时,学生经常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溶解度的涵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后,我提出问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是怎样理解它的涵义的?学生很快提出:20℃时,氯化钠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我说:“对,这是根据概念最直接的理解,还能怎么理解?”学生们稍加思索,纷纷举手,有的说:“ 20℃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有的说:“ 20℃时,100克水里至少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还有的说:“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20℃”。至此学生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理解,这时给学生鼓励和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很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我鼓励说:“很好,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后,有学生答道: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还有学生答道:20℃时,36克氯化钠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00克水。当学生能答到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升华。为便于学生思考,我把前面的说法归纳后板书下来。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看着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的神态,我进一步引导:“再想想看,还能怎么说?”有的学生又想举手,又怕说错,我鼓励说:“错了没关系,说说看”。不少学生说了几种,但与前面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是这样,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他经历了一个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收获。
这时大多数学生很难突破,我进一步启发:“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多少呢?”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很快有学生接着说: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过了一会儿,又有学生说:20℃时,用36克氯化钠最多可以配制136克它的饱和溶液。我说:“很好!再想想看。”至此,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学生们聚精会神,我也十分激动。教室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老师,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所有学生把疑问的目光投向这个同学,“为什么呢?”他算了算,“因为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最大浓度为26.4%”。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还有不少学生没有纳过闷儿来,教室里悄悄“乱”起来,片刻后,孩子们“啊„„”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都很激动,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新知,尤其想到 “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更是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固体溶解度”的认识,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也水到渠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至关重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不是只有化学实验才引人入胜,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思维训练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二
本课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这一课的学习, 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 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 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大家看, 老师这里有两杯水, 谁愿意来猜一猜水的味道?生:回答 (五花八门) 。要想知道猜得对不对, 在老师保证这两杯水是安全的卫生的情况下, 那谁愿意来尝一尝两杯水的味道呢? (生:尝过后, 回答一杯是甜的, 一杯没有味道。) 。师结合学生尝到了是甜的, 问学生:为什么是甜的呢? (生:放糖了。) 师问:那现在用你的眼睛还能观察到水杯中糖的颗粒?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水杯中的糖化了或者说水杯中的糖融化了。) 师:糖化了, 用我们的科学语言来说, 就是糖在水中溶解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溶解》 (板书) 。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 从平时我常喝的水开始了这单元的学习。
2.观察描述食盐、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师:盐在水中能溶解, 其他物质在水中也能溶解吗?想不想来试试呢? (生:想。) 材料袋里为大家准备了食盐和沙子, 那它们在水中都能溶解吗? (学生猜测, 有的说能, 有的说不能。) 那要想知道我们猜测的对不对, 得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前请大家先看清实验要求, 大屏幕显示:
A.请同学们先观察食盐和沙子的样子各是怎样的, 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B.再把食盐放入1号玻璃杯, 把沙子放入2号玻璃杯。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C.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之后, 再仔细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又是怎样的, 并记录下来。D.用玻璃棒搅拌时, 尽量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 尽量不发出嘈杂声。
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填写表一。
师:大多数同学都做完了, 下面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小组来汇报, 其他组有不同意见的来补充。
教师最后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并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 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使你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引导学生边观察两杯液体边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出:颗粒看不见。
师:再来观察另一杯液体, 我们观察到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颗粒看得见。
设计意图:导课中学生知道了糖能溶解在水中, 那其他的物质能不能也溶解在水中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动手做起实验, 为后面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好了铺垫。
3.观察面粉在水中是否会溶解
师:通过刚才大家在小组的共同努力, 我们知道了像食盐这样的能在水中溶解, 像沙子这样的在水中没有溶解。那如果把面粉放入水中会怎样, 能溶解吗?猜猜看 (生:能。生:不能。) 师:那要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怎么办? (生:用实验来验证。) 想不想来试一试。
师:我们把面粉放入3号玻璃杯, 静静观察面粉的变化, 再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静止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组长领取实验材料, 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师:实验完闭, 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面粉在水中到底溶解了吗?学生回答:面粉在水中溶解了, 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溶解了?
生:因为它变成了白色的液体。
师:白色的液体会是什么物质呢?你可以对着光来观察, 这是一种观察的方法。生:会发现面粉的颗粒。
师趁机提问学生:既然说面粉在水中溶解了, 就应该变成看不见的颗粒, 如果能看见, 还能说明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师: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它在水中的变化是接近食盐?还是接近沙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过滤。实验之前, 先来认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过滤。出示大屏幕上的过滤装置。
设计意图:由面粉在水中能不能溶解, 引导学生学习两种新的观察方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二是静置后观察。观察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描述和讨论, 引出必须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4.分别过滤三种物质
师:怎么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呢?想知道吗? (生:想。) 下面由老师来演示一下过滤实验的操作过程。
教师说明:这是一张滤纸, 先把它对折、再对折, 一共几层? (生:四层。) 边演示边问:沿着一边展开, 一边一层, 一边是三层。然后把滤纸紧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为了贴得牢固一点, 可沾点清水。注意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应该轻轻抵在三层的滤纸的一边。烧杯的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下。如果过滤时, 倒着倒着漏斗里的液体满了能行吗? (学生质疑讨论。)
下面我们就将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分别过滤。为了节省时间, 也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观察到过滤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实验桌下的器材盒里为大家准备了能安装三个漏斗的装置。可以三个同学, 每人做一个, 同时来做实验。小组要分工合作、仔细观察三种物质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组长领取材料, 及时做好记录。
开始实验。实验时同学们可以参考大屏幕上的注意事项。实验中遇到困难, 可以找老师帮忙。
做完后, 交流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生:不能。) 。它跟沙子一样, 都不能溶解于水, 都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而像食盐这样的能溶解于水, 但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设计意思:过滤实验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大型的实验, 注意的事顶多, 教学中先由教师指导实验, 再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学生由浅入深的在学习、实验中明白了, 面粉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
5.拓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 像食盐这样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 边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设计意图:将科学课延伸到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及时评价学生充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6.总结反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大家对溶解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呢?其实关于溶解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课下同学们再接着来研究。
四、教学反思
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概念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化学;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教学研究
化学概念在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它不仅指导着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推理问题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
础。但是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依然存在重知识应用而轻视学科本质理解之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做出相应的概念介绍,再不断地反复讲解论证。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中,使得知识点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较为空乏,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而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涵盖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表示方法等系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一、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概念教学现状
溶液和溶解度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才能进行,因此,溶液知识的学习与以后课程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化学素养都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高中化学中所涉及的电解质、化学平衡等知识,都是与溶液知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而在对溶液的学习中,溶解度是较难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较为艰难。因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对图形的相关认识和理解上是较为薄弱的,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构建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在“溶解度概念”的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溶解性以及溶解度的概念捉摸不透、理解不清,对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掌握得不够全面;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要掌握溶解度的知识,只需要通过大量练习便可以在化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在实际遇到溶解度相关的问题时,便会手足无措,不会进行具体的分析,对概念的应用反应迟钝。而针对这个现象,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去组织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对溶解度概念的研究也存在不足,大部分研究针对高中化学概念;研究的层面也比较狭窄,大部分的教学研究都只是泛泛而谈,或者对化学溶解度概念稍稍加以研究,缺乏对整体概念的深入研究。
二、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1.合理地进行溶解度概念教学设计
溶解度是用具体的数值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因此不同的溶解度数值表示该物质不同的溶解能力。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溶解度。溶解度的教学主要包括: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解性的差异,用数据去表达溶解性的含义、不同溶解性的表达方式、溶解度概念的形成缘由、理解溶解度概念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溶解度的相关运用等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溶解度概念教学前,教师需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设计。
(1)明确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在对溶解度概念认知方面,需要通过溶解度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不同物质间溶解性的差异,同时明白溶解度概念形成的相关过程、溶解度概念存在的意义及内涵,最主要的是能够熟悉液体以及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教师自身应对溶解度曲线图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基于此,学生能够了解到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进而采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表示溶解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溶解度概念时存在的困惑,从而改变教学策略,为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尽量使他们对化学溶解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能够运用概念去解决现实存在的化学问题。
2.创设场景,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是学生经历体验、理解知识的直接途径。针对这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对比实验的场景,比如说,在进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为学生讲解课文实验步骤,一边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比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创设“示错场景”,教师可以暴露一些场景的错误,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过程,在错误中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概念,在错误中学会思考,领悟真相。
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重要且艰难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课堂进行一个准确定位。现如今对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教学内容还未被深入研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參考文献:
[1]李开清.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概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吕三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使用类比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探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课题2 溶解度 教学设计 教案 篇四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 :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4.标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学生发言]1.能 2.不能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投影]活动与探究 1.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 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学生发言]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讨论] [学生发言] [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提问] 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讨论、总结]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课堂练习](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上述练习答案] 1.取少量此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2.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该食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溶液的质量仍为100克。
3.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加入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讨论]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讨论] [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学生活动] [互相交流](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投影练习]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案]温度升高后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
课后习题
5.《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五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逐步培养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分析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NaCl、KNO3、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问过爱因斯坦:能否发明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任何物质?爱因斯坦回答说:朋友,那你把这种溶剂存放在什么地方呢?由此可见,并不存在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一般的溶剂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投影]活动与探究
A.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B.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A.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B.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师: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生: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师: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生: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学生讨论总结)[投影板书](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种溶质”四个字)(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师: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生:不一定。
师:很好,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师: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讨论、总结)投影板书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师: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学生分析、讨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师: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分析、讨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师:“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师: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过渡:找们把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会看到有晶体析出,这种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板书]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讨论]除了可以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回答]蒸发溶剂的方法。
[举例]炒菜时,菜汤在锅底蒸发,锅底有白色斑迹(食盐)。运动出汗后,衣服上有白色斑迹都与蒸发溶剂有关。
[板书]结晶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蒸发溶剂法。例:海水晒盐。(投影海水晒盐)“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板书]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升温、增加溶剂降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的大致过程:(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
板书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3.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结晶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蒸发溶剂法。(例海水晒盐)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反思:
6.《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篇六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
这部分选择前几课多次用到的食盐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首先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对比实验的方法是教科书教给的:把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观察它们溶解的快慢。然后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对比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很容易从实验中观察到: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教科书强调热水为60摄氏度,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两组实验强调只改变一个条件,为第二部分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
第二部分: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这部分实际上是模仿着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要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使用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能还有学生会想到把方糖碾碎。重要的是考虑怎样控制这些因素,让每一组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教科书还强调了如何选材、用多少水、如何计时、如何记录等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最后的吃糖块比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同样强调了活动的规范性。
学情分析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让学生拓展到加热水和碾碎的对比实验方法。
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评价任务
1.能对加快物质溶解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
2.能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1个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溶解快与慢记录表。
教师准备:方糖溶解快慢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问题
1.师:老师倒了一杯冷的纯净水,放入了一颗水果糖,想请同学帮我试试够甜了吗?(请一学生试喝。预设:不甜或没有味道)水中放入了糖,怎么会不甜呢?(糖还没有溶解)
2.请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让我能较快喝到香甜的糖水。预设:
生1:用筷子搅拌。
生2:把水换成热水。
生3:把水果糖打碎。
生4:把水果糖打碎,放在热水里再用筷子搅拌??
3.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令老师佩服,是不是你们的这些办法真的有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溶解的快与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做好了情感和知识等方面的准备,自然进入研究状态。】
二、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解快与慢的方法
(一)以加热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一些猜测,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我们这节课用红糖做实验(出示:红糖)。下面我们就以加热为例,大家说一说,你们怎么证明加热的比不加热的快呢?(引出对比实验)。
师:怎么比才公平呢?(师生共同讨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师:相同条件有好几个,不同条件只有一个(一个加热,另一个不加热。)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课上叫做对比实验。
师:现在就按照同学们刚才说的,老师来做这个实验,看我做得对不对。
2.师做加热加快溶解的演示实验。(边说边做,并用投影仪展示。)
过渡:观察加热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先想想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二)探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放入的物质应该一样多;水一样多;放入时间应该一样,水的温度也应该一样。
2.投影出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实验的步骤。(抽生读一读)
3.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5.再看我们刚才加热的实验现象,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了?
(三)自主探究“碾碎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1.碾碎呢?你能自己设计实验了吗?小组讨论一下,该怎么做这个实验?
2.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确定后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用热水、搅拌、碾碎这三种方法都能加快溶解。
【设计意图:以加热实验为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扶”到“放”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实验,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对比实验应注意进行变量的控制,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合作互助意识的培养。】
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师: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奖励每人吃一颗水果糖。但先思考一下: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
1.讨论游戏方案:同时放入嘴中,小组长含在嘴里不动,实验员用舌头翻动搅拌,材料员把糖块咬碎但不搅拌,记录员咬碎并搅拌,用1、2、3、4记录糖溶解快慢的顺序。
2.小组进行吃糖游戏,做好记录。
3.汇报游戏结果,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保证了实验效果,实现趣味和有效的统一。】
四、拓展与应用
1.我想制作一瓶肥皂液玩吹泡泡游戏,你有办法快速制作出来吗?课上交流后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尝试。
7.《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七
(1) 由开发者编写相关的Web服务器代码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代码。
(2) 采用浏览器/服务器器 (B/S) 的通信架构。与客户机/服务器通信架构相比, B/S架构无需在客户端上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 利用计算机的浏览器访问嵌入式Web服务器, 直接读取远程的谐波检测数据。
(3) 开发简单, 操作方便, 易于实现, 反复测试表明本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比较好。
1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1.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
系统的硬件结构整体设计, 主要包括两部分:采集电路与嵌入式网关 (如图1所示) 。传感器用于对水质中的溶解氧、温度两个参数进行初步检测, 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调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稳压处理, 被处理后的信号经过开发板的两路AD进行模数转换和相应的结果计算, 同时通过以太网网关跟以太网进行协议转换和数据交换, 最后检测的数据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中进行实时监测。
1.2 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溶解氧硬件检测电路构成分为激励源部分如图2所示和电流-电压变换部分如图3所示, 激励源电路正12V供电, LM236 (可用LM336代替) 为2.5V稳压, 通过调节P1来获得极谱式覆膜电极所需的0.7V左右的电压 (Ag极输出) 。
电流-电压变换部分原理说明:采用如上电路, Au极输入微安级电流, 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P4, 可将0μA~5μA电流信号变换为0V~2V的电压信号。DOVout的计算公式:
其中, 为从Au极输入的微安级电流。
CA3140是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BIMOS运算放大器, 它结合了压电PMOS晶体管工艺和高电压双授晶体管的优点。它的电源电压, 开环电压100d B, 输入偏置电流5p A, 转换速率9V/μs。输出电压13V。在CA3140的1、5管脚之间接一个10k的电阻, 电位计的游标回接到4管脚,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输入的偏置电压为零。
1.3 嵌入式网关设计
在嵌入式网关的构建中, 以太网芯片是核心, 在系统中选用DM9000A作为以太网芯片。DM9000A以太网芯片是Davicom公司生产的一款功能强大的以太网控制器, 其有一个10/100M的自适应PHY与4k DWORD值的SRAM。此外, DM9000A控制器还提供了与介质无关的接口, 该控制器支持8位, 16位的接口来访问内部的存储器设备, 从而支持不同模型的处理器[4,5]。嵌入式网关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ARM-Linux软件平台的构建
ARM-Linux嵌入式软件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Bootloader设计、Linux内核移植和文件系统设计,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应用程序设计几个部分。其中Bootloader的功能是初始化CPU模式和外设硬件, 引导操作系统, 提供下载文件和应用程序。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有armboot, redboot, uboot等, 其中u-boot是当前比较流行, 功能比较强大的Bootloader, 可以支持多种体系结构, 设计首先将Bootloader下载到FLASH的起始位置中, 重启嵌入式平台后将启动Bootloader, 进入下载模式, 可以进行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的加载[6]。
2.2 Web服务器在软件平台上的实现
Web服务器实际上是一个目录服务器的扩展, 通过HTTP协议读取服务器相关目录上的内容。Web服务器通常需要具备3种用户操作:列举目录信息、显示文件内容和运行相关程序。建立socket网络连接是构建Web服务器的基础, 在Linux下, 用户通过socket接口进行网络编程操作。编写Web服务器实际上就是建立起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socket连接, 服务器端读取客户端的的请求, 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客户端读取服务器端的应答请求, 并将其解析、绘图并加以运行[7]。客户端 (浏览器) 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主要包含客户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应答。请求和应答的格式在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中有定义。图5所示Web服务器工作流程。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交互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1) 客户发送请求
GET filename HTTP/version
(2) 服务器发送应答
HTTP/version status-code status-message
用户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建立socket连接后, 用户通过在浏览器端单击一个链接的形式获取网页, 即发送一个命令请求, 服务器端利用GET命令接受请求、读取请求, 并打印输出相关数据信息。本文设计的简易Web服务器只支持GET命令, 只接受请求行, 而跳过了其他复杂参数。
2.3 应用层CGI程序设计
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是通用网关接口的简称。其表示一段程序, 同时又运行在Web服务器上, 其主要功能是在www的环境下, 从客户端传递一些信息或命令给Web服务器, 再由Web服务器去启动所指定的程序来完成特定的工作。所以简单点说, CGI是一种通用的接口标准, CGI程序就是符合这种接口标准的, 同时运行在Web服务器之上。它的基本工作就是控制信息的要求, 产生并回传所需要的文件。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 CGI是由浏览器的输入命令进行触发的[8,9]。首先, 用户在浏览器端的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的地址并通过回车来触发这个指令申请。同时, 浏览器将这个申请命令通过TCP协议发送到了服务器端并被接收。Web服务器端接收完这些申请后, 根据.htm或.html的后缀来认识这个文件是否是HTML类型的文件。如果是HTML类型的文件, Web服务器会从当前的存储中读取到正确的HTML型文件, 并将其以网页的形式送回到浏览器端[10]。图6为Web浏览器、服务器及CGI程序运行关系。
CGI的工作步骤为:
(1) 客户在浏览器端以Internet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
(2)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
(3) 在服务器上执行指定的CGI应用程序。
(4) CGI应用程序执行所需要的操作, 通常是执行基于浏览器端输入的内容。
(5) CGI应用程序把结果格式化为网络服务器和浏览器可以“理解”的文档 (通常是HTML网页) 。
(6) 服务器把结果返回到浏览器中。
3 实验测试
溶氧标定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对调理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标定, 根据输出电压值可以得到溶解氧DO的计算公式。
由此实验数据经过Matlab拟合得到溶氧调理板在饱和氧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即本表中的饱和氧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式:
通过氧气在不同温度水中饱和含氧表可拟合得到公式:
此时溶解氧DO可由关系式可以求出为:
其中, UO即为溶氧调理电路输出电压。
在嵌入式开发板上运行Web服务器, 在上位机浏览器中输入应用CGI程序的名称, 通过Web服务器执行应用程序[11], 如图7所示为浏览器端显示的数据。
4 结束语
系统采用S3C2440ARM芯片即作为采集终端又作为以太网网关的核心, 有效利用了硬件资源。在实时性稳定性较强的Linux操作系统上移植TCP/IP协议, 构建Web服务器, 编写应用层CGI程序, 实现对水质中溶解氧、温度参数的远距离实时监测, 满足了信息传输和对系统远程控制的要求。经过反复测试, 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达到了设计要求,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吴沧海, 黄长江, 张振英.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4) :254-255.
[2]刘晃.浅谈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方法[J].渔业现代化, 2004 (2) :6-16.
[3]Bartocco M, Ferraris F, Offelli C, et al.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s[J].IEEE Trans.Instrum.Meas.1998, 47 (5) :1143-1148.
[4]Drndarevic, Vujo, Bolic, et al.Gamma radiation monitoring with internet-based sensor network[J].Instrumentation Science&Technology, 2008, 36 (2) :121-133.
[5]仲崇权, 鲁辛凯, 李单函, 等.基于嵌入式Web远程监控的研究与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 2006, 27 (6) :575-577.
[6]许毅.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7]魏计林, 邱选兵, 王青狮.单芯片嵌入式网关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08, 21:143-149.
[8]沈艳, 古天祥.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的实时测试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2, 16 (2) :39-43.
[9]黄志勇, 陶俊卫, 李志宏.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测控实验方案[J].仪器仪表学报, 2006, 27 (6) :584-585.
[10]赵馨惠, 愈秀生.极谱式在线溶解氧分析仪有关问题探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7, 34 (1) :94-96.
8.己二酸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篇八
【关键词】己二酸;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溶解度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最受人类关注的问题是环境问题,如:工业 “三废”的排放、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化工生产活动是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活动,因此减少化工生产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己二酸在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中的溶解性能的研究就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有用的化工产品,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率。
己二酸,俗称肥酸,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HOOC (CH2)4 C00H。己二酸在工业上是最重要的二元羧酸。在自然界,它是甜菜的组成部分。熔点153℃,沸点265℃ (100毫米汞柱),相对密度 1.360 (25℃)。稍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加热至300℃即脱羧失水,环合成环戊酮。
己二酸的最大用途是生产尼龙,其消费量约占全球己二酸产量的73%。己二酸与二元醇可形成聚醋,再进一步与双异氰酸醋反应,可制造人造橡胶[2]。己二酸与多支链的醇形成的酯是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己二酸还可以用于生产用于造纸化学品和合成润滑剂和润滑脂的湿润增强树脂等。当前国内主要的己二酸生产厂家为辽阳化工、河南神马和太原化工,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只有辽化一家向国内市场提供己二酸。
目前,国内外己二酸生产工艺大多以苯为起始原料,一般先由苯催化加氢制成环己烷,再用空气氧化制取KA油(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或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利用硝酸氧化得己二酸,即二步氧化法;工业上由KA油生产己二酸大多采用硝酸氧化法。另外开发的工艺路线有空气氧化等多种工艺。
用硝酸氧化KA油制己二酸过程中会有不同浓度的多种副产物,如戊二酸、丁二酸等。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己二酸,需要通过结晶工艺对硝酸氧化的初级产物进行分离、回收和纯化。而结晶工艺条件的选择和确定与己二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密切相关。所以,为了从KA油初级产物中回收、提纯己二酸,就需要对己二酸在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中的溶解性能进行研究。
目前,查阅相关书籍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及国内外最新资料如化工学报等,己二酸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合成法和静态平衡法,或称分析法。
1、合成法
即先精确称量样品中的固体量及液体量以确定其组成,然后缓慢升温观察最后一颗晶粒消失温度,即为平衡点,偶尔也先将样品加热溶解再缓慢降温,观测第一粒晶体析出时的温度。有时也用恒温法,即在恒定温度下少量多次向样品加入溶剂,每次加入后都经过长时间搅拌,直到固相消失,根据原来的样品组成和加入的溶剂量可确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合成法较为简单、迅速,无需取样分析、对高温下溶解度测定更具有优势。由于平衡时间相对较短,不易达到真正平衡,需要加强搅拌,控制升温速度,减小实验误差。在合成法中,缓慢升温的方法可避免过饱和影响,较为常用。另外,对溶解过程很缓慢的物质合成法是难于使用的。
2、静态平衡法
静态平衡法是测定在真实反应液中的溶解度,将氧化反应产物加入热力学测试釜内,开启磁力搅拌装置,使固-液两相混合均匀,加热达到测定温度后维持恒温搅拌,充分静置后平行取样3次,记录取样时的温度,压力。
平衡法实验设备简单,测定精度决定于长时间的恒温、取样、分析的可靠性。该法耗时长,过程复杂,取样时很难保证固液两相完全分离。液相夹带细小晶粒会引起误差。另外,高温或在一定压力下取样较为困难,有液相挥发问题。平衡法更多用于常压和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
本文采用合成法来测定己二酸在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的单一溶剂体系、二元混合溶剂体系和三元混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
采用合成法测定己二酸在以上几种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后,选取适当的固液平衡数学模型可进行溶解度测定数据的关联。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己二酸在一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在20~60℃,环己酮的溶解度大于环己醇;但60~80℃时,环己醇的溶解度大于环己酮。己二酸在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在20~26℃,环己酮的二元混合溶剂的溶解度略大于环己醇的二元混合溶剂的溶解度;但26~80℃时,环己醇的二元混合溶剂的溶解度明显大于环己酮的二元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己二酸在三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随着环己醇与环己酮含量的增加,己二酸的溶解度增大。
从世界范围看, 己二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开拓出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虽然我国在己二酸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不够广泛。相信今后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有识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广大专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互协作定能使己二酸这一宝贵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产业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l] 王常有,李忠.化工百科全书 (第 7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1990.
[2] 翌晨.己二酸需求呈增长态势[J],精细化工经济与技术信息,2003,(10): 4-6.
[3] 翌晨.己二酸市场需求前景看好[J],化工管理,2003, (04). 26.
[4] 马沛生.己二酸,化工文摘[J].2002,(9):24.
9.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 篇九
在教学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时,教材安排学生先观察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意图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过程,这个实验的溶解变化比较慢,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判断错误,因为这两种液体的粘稠度比较大,它在溶解扩散到水中需要5分钟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速度,但学生由于耐性有限,往往因早早地判断而出错。又因为这两种液体是白色和无色的液体,而水也是无色的,这给学生观察带来了困难,虽然教材安排插图,提醒学生“从侧面观察会更清楚”,但还是效果不如人意。我也为其实验的可见度太小而犯愁。
后来我发现了“蓝月亮”洗手液,它也有粘稠度大,溶解慢,进水先下沉的特点,但它是绿色的液体,学生实验时的观察可见度就大了,效果也就很明显了:洗手液入水先沉到水底,然后慢慢看到有少许的丝状体慢慢上升扩散到水中,其颜色也跟着慢慢变淡,变白,再经过搅拌,就变成了一杯淡白色,均匀分布的乳液,学生也就能清楚地描述其变化过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了。各位科学教师不妨试试看。
10.《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十
上秦镇东王堡小学 陈天军
教学内容:《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装水塑料杯1个,空塑料杯1个,空烧杯4个,小口烧杯1个,漏斗1个,搅拌棒1根,过滤纸4张,铁架台4个,小药勺4个,高锰酸钾、面粉、沙、食盐各1份。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讲《小马过河》故事。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小马身上背的食盐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还有其它一些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它们是怎样溶解到水中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第一环节:高锰酸钾的溶解、分离实验。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特点。
1、出示高锰酸钾,学生观察。
2、小组汇报,高锰酸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
(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
1、学生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激发实验兴趣。
2、出示实验方法,学生了解实验方法,教师强调实验时最应该注意的方面?
3、学生分小组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探讨“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入水后,物质与水混合,并分离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小微粒不断分离,最后均匀分布在水中,与水一起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5、学生想象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并讨论: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比较、交流帮助学生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加深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三)做高锰酸钾的分离实验。
1、学生猜想高锰酸钾能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2、引导学生选实验装置。
3、教师强调做过滤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做好记录表)
4、学生分组做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教师在小组内指导。
5、交流过滤后的结果,总结提炼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特点:“看不见颗粒、没有沉淀、分布均匀、过滤不能分离”。
(四)思维拓展
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学生猜测,教师引导进入下一环节)
三、第二环节:面粉、沙、食盐的溶解、分离试验
1、出示面粉、沙、食盐,各组领材料,发放记录表。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读要求,教师做强调。
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记好记录,教师指导。
4、分小组汇报交流:请学生对照记录表说说实验的结果。
5、教师课件出示记录表。
四、第三环节:收获交流台(能够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哪些特点?)
1、学生讨论,刚才做的试验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2、能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有什么特点?(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
3、启发学生归纳什么叫“溶解”。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的溶液的过程。
4、找一找身边那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那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
七、布置课外小课题:
课外认真观察,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质能和水溶解?
八、课堂收尾,赠送科学家的名言。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杜威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看不见颗粒
没有沉淀
分布均匀
过滤不能分离
11.刺参养殖与溶解氧的关系分析 篇十一
一、刺参养殖溶解氧的消耗因素
1. 刺参消耗对溶氧量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介绍,刺参在不同的温度下,单位时间耗氧量与个体的大小成正比,单位体壁重的耗氧量与个体大小成反比,耗氧量与体壁的各对数之间成直线关系,这与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实验结果相似。在正常的范围内,刺参成体耗氧量大约为0.4~0.8毫克/小时。刺参是靠呼吸树和体表同时进行呼吸的,呼吸过程是无数次吸水之后才有1次呼水,水温11~14℃时每9次或10次吸水后就进行1次呼水,水温19~22℃时每9~15次吸水后进行1次呼水,当水温为8℃左右时,刺参仅表现为肛门有轻微的开闭,很难区别是吸水还是呼水。为测定皮肤呼吸所占比例,摘除其呼吸树,水温8.5~13.5℃时,皮肤呼吸所占比例为39%~52%,水温上升为18.5℃时,所占比例急剧增加到60%~90%,水温再升高时,所占比例则变化不大。
2. 浮游生物对溶氧量的影响
水体溶解氧一部分是来源于空气,而大部分是由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产生。浮游生物白天产生氧气,而夜间要消耗氧气,因此会形成水体溶氧量昼夜间的差异,午后到傍晚溶氧量最高,黎明前溶氧量最低。在阴雨天气,浮游生物光合作用较弱,产生的氧气较少,夜间容易出现刺参缺氧发病或死亡。
3. 水温、盐度及天气对溶氧量的影响
春季表层水水温随着大气气温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明显的水温分层现象。晴朗天气在风力的影响下,水表层会形成波浪,使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解氧在水深0~1米处可呈过饱和状态。当水位进一步加深或遇到阴雨天,特别是大雨或暴雨天气,淡水会大量地注入养殖池塘,形成低盐度的淡水层,如不及时排出,对溶解氧的上下传递会起到阻滞作用。特别是夜间浮游生物向下和垂直移动到底部,再加上底泥的自身耗氧,使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断下降,到了夏季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池塘底层溶解氧的不足会进一步加剧,从而形成稳定的缺氧层,对刺参有害的氨氮、硫化氢气体就会不断产生,也就很容易造成刺参缺氧而窒息死亡。
4. 刺参排泄物、残饵及生物残骸对溶氧量的影响
刺参排泄物、残饵及生物残骸长期在池底积累,这些有机物富营养化,在池底氧化分解,将很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厌氧消化取代氧化分解,就会增加池水有机物的耗氧量和水的黏度,进一步导致氧化分解作用不能很好地进行,这时可溶性铵盐和非离子态的氨(NH3)按一定比例共存于水体中,但两者的比例随水温、pH值的变化而不同,其中氨(NH3)对刺参有较强的毒害性,很容易造成刺参中毒死亡。
二、预防刺参养殖水体缺氧的措施
1. 清除和控制耗氧物质
首先,避免投饵过剩和大型藻类的死亡。对养殖3年以上、池底污染严重的池塘,要进行池塘的清淤改造,始终为刺参提供优良的养殖场所。其次,使浮游生物保持在适量旺盛的繁殖水平。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浮游生物适量旺盛的繁殖水平,既可起到为刺参提供优质饵料和隐蔽的作用,又可发挥光合作用的效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采用物理的筛绢过滤法或采用化学脱氮法可除去过多的浮游生物,减少溶解氧的消耗。
2. 采取机械增氧法
目前采用的增氧方法比较多,有水面搅拌式、水中充气式和池底铺设管道式,养殖户可根据水体环境选择合适的增氧机械和增氧方法。一般池塘上层水体很少缺氧,池塘底层水缺氧,通常采用的水车式增氧方式很难将氧气送达到池塘底部,因此,刺参养殖最好采用纳米微管增氧,以有效防止池底缺氧。特别是在阴雨天,这样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地解决雨后淡水造成的水体分层、溶解氧传递受阻等难题。
3. 适时进行换水
适时排除刺参养殖池塘老化池水,添加新鲜海水,不仅增加了池水溶解氧含量,而且对改善刺参养殖池塘水质和调节水体中浮游生物量也是非常有效的。换水最好选择在夜间到黎明前进行,白天天气晴朗应尽量少换或不换水,以利于刺参和浮游生物生长及溶解氧的利用。
4. 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
定期投放或培养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不仅可显著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使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而且还可分解刺参粪便、残饵及水中有机物,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生长,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以减少刺参缺氧浮头和死亡。
12.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提高方法 篇十二
1 调节p H值
调节溶液p H值而增加可解离的 (弱) 酸性或 (弱) 碱性药物的解离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常用增溶方法之一。对于弱酸性药物常用碱或有机胺与之成盐,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乙二胺、三乙醇胺等;对于弱碱性药物常用无机酸或有机酸等与之成盐, 如盐酸、硫酸、磷酸、硝酸、枸橼酸、洒石酸、抗坏血酸等。同一种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用不同碱或酸成盐, 其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别, 增加溶解度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其稳定性、毒性、刺激性。如可待因用磷酸成盐, 溶解度较大, 通常有机酸的钠盐或钾盐的溶解度较大, 如水杨酸钠、红霉素在中性和微弱碱性p H<8稳定, 粉针溶于注射用水, 再加入0.9%氯化钠中, 可顺利溶解, 否则成胶状物难溶[1]。
2 应用增溶剂
增溶系指在难溶性的药物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溶解度增加的方法。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增溶机制是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胶束是由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而成, 其内部相当于液态的碳氢化合物,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 非极性溶质较易溶于胶束内部烃核之中形成增溶现象, 选用增溶剂应注意以下原则:增溶剂的种类, 同系列的表面活性剂, 作增溶剂时碳链越长, 胶束烃核中心区容量越大, 增溶量越大,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 增溶效率越高, HLB值一般介于15~18。确定增溶剂的用量, 通过增溶相图确定。增溶剂的毒副作用, 注意其毒性、刺激性、溶血等反应。增溶剂的使用方法, 先将增溶剂与增溶质混合, 必要时加入少量水, 最好是完全溶解后, 再与其他附加剂混合, 使增溶量增加, 若将增溶剂先溶于水再加增溶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用吐温80增溶棕榈酸维生素A, 将吐温80先溶于水, 再加入药物几乎不溶[2]。
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会自发形成胶束, 药物被包裹于其中使溶解度增加。自动形成亲水基向外, 疏水基向内的缔合体。溶液中胶团数量开始显著增加时, 达到临界胶团浓度时, 依据“相似者相容”原理, 即具有增溶作用。难溶于水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 处于非极性区而与水分子的接触减少, 避免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稳定性也提高。许多药物如挥发油, 脂溶性维生素, 生物碱等用此方法提高溶解度。
3 应用助溶剂
助溶系指在溶液中加入第3种物质以增加难溶性的药物溶解度方法。加入的第3种物质称助溶剂, 一般是低分子化合物。助溶的机至主要是药物和小分子物质形成水溶性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等, 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当加入的第3种物质为低分子化合物, 而不是胶体物质、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有助溶作用, 是因其与难溶性药物能形成无机或有机分子络合物、有机分子配位物、螯合物、可溶性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碘极微溶解于水 (1∶2950) , 碘的溶解度小, 加入碘化钾使成可溶性络合物, 起到助溶作用, 加速碘的溶解, 且使碘稳定[3], 如复方碘溶液, 碘酊中加入碘化钾为助溶剂使之形成KI3, 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并能使溶液稳定。
常用的助溶剂有三大类, 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 如苯甲酸、水杨酸、枸橼酸及其钠盐、比如呋喃西林溶解度较小药液浓度低, 为了提高其溶解度, 加入苯甲酸钠, 溶解度大大提高[4]。另一类助溶剂是酰胺类或胺类化合物, 比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二胺、乙醇胺。助溶剂的加入会影响溶液剂的吸收、生理活性、毒性、刺激性及稳定性, 必须对该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
4 应用混溶剂
溶质可能在两种纯溶剂中均微溶, 但在特定比例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却显著增加即为潜溶, 显著增加溶解度的复合溶剂为潜溶剂。药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对于水难溶性药物, 向水中加入其它一种或几种与水互溶的溶液剂组成混合溶剂, 使药物溶解度增加。常用潜溶剂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二甲基亚砜等。选用时应注意溶剂对人体毒性、刺激、吸收、疗效等方面的影响。比如配制苯巴比妥溶液可选用下述5种潜溶剂;30%以上乙醇溶液;35%以上丙二醇溶液;25%丙二醇与5%乙醇的水溶液;25%甘油与15%乙醇的水溶液;50%甘油与5%乙醇的水溶液。潜溶剂不同于增溶剂和助溶剂, 它主要是使用混合溶媒, 根据不同的溶剂对药物分子的不同结构具有特殊亲和力的原理, 使药物在某一比例时达到最大溶解度。
5 制备水溶性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系将活性药物经过衍生化形成的药理惰性物质, 它在体内经酶反应或化学反应, 还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其治疗作用。通过成酯, 成盐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形成亲水性前体药物, 可增加难溶性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 (351100) 药物的水溶性。前体药物在体内经过酶解或水解等作用转化为原药而发挥疗效。紫杉醇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 用氨基酸将其与聚乙二醇相连, 利用聚乙二醇的亲水性达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目的。
6 制备包合物
液体制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制备难溶药物的包合物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液体制剂中制备包合物所选用的载体一般为羟丙基-ß-环糊精, 这是一种较新的包合剂, 在液体环境中, 包合物的增溶作用容易受到其他添加剂的影响, 利用多种增溶方法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时, 对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考察。
固体制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包合物指将一种分子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形式的复合物即包合物, 包合物形成取决于两者的极性和立体结构, 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存在离子键, 共价键或配位键等化学键的作用, 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 β-环糊精为常用的包合材料。利用包合技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时, 应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环糊精包合物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不仅有利于溶液型制剂的制备, 提高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减少服药剂量, 改善经皮吸收作用, 吲哚美辛是一种良好的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 但水中溶解度差, 胃肠道反应大, 经β-CYD包合后可改进溶出度及提高生物利用度[5]。
7 制备脂质体
脂质体系指采用类脂质双分子将药物包封于内而形成的超微型球状制剂, 世界上第一个静脉用脂质体于1990年上市,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原因两性霉B难溶[6]。脂质体有天然脂类化合物、有磷脂化合物, 脂质体对人体无毒性, 无免疫原性, 可生物降解, 它可以将脂溶性药物包裹在囊泡疏水基团的夹层中, 阻止药物颗粒间结合,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通过制备脂质体来提高其溶解度, 紫杉醇几乎不溶于水, 制备紫杉醇脂质体, 使紫杉醇溶解度增加。
8 制备微球或纳米粒
微球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载体中形成的微小骨架型球体。药物的溶解度和粒径的大小呈反比, 微球和毫微粒做为难溶药物的载体, 可使药物以足够小的颗粒包埋或溶解在微球及毫微粒内部, 也可吸附在其表面, 增大药物比表面积使其溶解度增加, 有关难溶性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研磨法、高压乳匀法、微乳法[7]。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度, 使其生物利用度提高。对纳米混悬剂的研究文献报导很多, 载药量高, 制备工艺简单, 稳定性好, 发展前景广阔。
9 制备微型乳剂
微型乳剂是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一种液-液混合系统, 助表面活性剂通常为短链醇, 胺或其他两性化合物, O/W型微乳是水难溶性药物的良好载体, 它对药物的增溶既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也具有内核油相的作用, 微乳制剂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促进大分子水溶性药物在人体的吸收, 提高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 微乳可以同时包容不同脂溶性的药物, 提高不稳定药物的稳定性。由于微乳的粒径小且均匀, 提高药物分散度, 微乳作为药用载体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1 0 改变药物的晶型
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 晶型不同导致晶格能不同, 药物的熔点, 溶解速度和溶解度也不同。例如维生素B2三种晶型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60、80、120mg/L。无定形无结晶结构无晶格能束缚, 自由能大, 所以溶解度比结晶型大。利用这一规律, 可以将药物转变为无定型状态以提高其溶解度。但无定型不稳定, 在制剂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晶型转化而导致的溶解度下降。固体分散物具有抑晶性, 能使药物以无定型状态比较稳定, 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常用的方法。
1 1 制备固体分散物
固体分散物是将药物以分子、胶态、无定形、微晶、亚稳定或无定形等状态均匀的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其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液相溶剂扩散法等, 具体方法应用根据药物的性质来确定。
固体分散物的增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增加药物的分散度, 药物在载体中以分子、胶态、微晶等状态高度分散, 粒子粒径极小, 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其次载体对药物有抑晶性, 具有可润湿性, 高度分散性, 使药物固体分散物中以无定形或亚稳定型存在, 处于高能状态, 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所用载体的特性, 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应:无致癌性、无毒, 不产生与药物治疗目的相反作用, 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不影响主药的化学稳定性, 使药物处于最佳分散状态。用于固体分散物的材料很多, 水溶性材料包括聚乙二醇类、聚维酮类、表面活性剂类、有机酸类、糖类与醇类;难溶性材料包括纤维素类、聚丙烯酸脂类和脂质类;还有肠溶材料纤维衍生物。利用不同性质的载体可以使药物在高度分散状下, 达到不同的用药目的, 水溶性高分子载体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1 2 讨论
在固体制剂中,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关系密切, 药物溶解度大, 崩解后颗粒周围液体能容纳的药物浓度大, 溶出速度就越快。药物溶解度小, 溶出速度就慢, 因此提高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解度对于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及其生物利用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增加固体制剂药物的溶解度方法有包合、改变药物的晶型、制备固体分散物。在液体制剂中, 难溶性药物制备成液体制剂,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使溶液中药物能够达到治疗时所需要的浓度, 避免在贮藏过程中析出沉淀, 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液体制剂中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方法有助溶、增溶、潜溶, 包合物、制备脂质体、制备微乳、制备纳米粒等, 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达到增溶目的。
经典方法使用混合溶剂, 加入增溶剂、助溶剂可以有效增加药物溶解度。新技术微球或毫微粒、脂质体、微晶等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溶解方法很多, 根据难溶性药物的特点, 合理选择应用, 解决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摘要:目的解决难溶药物溶解度问题。方法提高药物溶解度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应用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包合、改变药物晶型, 制备固体分散物、脂质体、纳米粒、微球、微乳、水溶性前体, 调节溶液pH值等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结论每种方法都各有长处, 综合利弊合理选择。
关键词: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溶
参考文献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主编.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6.
[2]周建平.药剂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4:78.
[3]卫生部药政局编.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二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79.
[4]盛国荣.苯甲酸钠对呋喃西林的助溶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志, 1997, 17 (6) :264.
[5]周建平.药剂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4:70.
[6]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2005:240.
13.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节课根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溶解的快与慢 》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学对生活有用的科学、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科学”是科学教学的初衷。本课教学中考虑到:①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为探究搭建了平台。②本课的研究内容源于生活,所以学生有极高的兴趣,容易引发探究。③对单个变量进行控制的对比实验活动,这里再次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巩固也是一种提高,颇具挑战性。基于这样的学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探究乐园里,积极主动地自主构建,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突破:1让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避免了学生思维的机械重复,提高了课堂的效益,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2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修正完善设计,教学反思《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同时暴露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学会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比如:有的小组认为要来验证搅拌对溶解速度有没有影响,只需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就行了,此时我启发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学生在分析中说理,在补充中完善,逐步明白了如何来控制单个变量,使问题迎刃而解。后两次交流是在实验方法设计完善后,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尽管研究的问题不一样,但方法却相同,那就是每种对比中只允许一个条件不同,从而更好的理解了对比实验的实质,发现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技巧,加深了认识。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花了较大的力气,适时引导帮助,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思维从凌乱到有序,从表面到深刻。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后面的验证实验顺理成章,边实验边记录了现象,稍稍整理后进行了汇报,用事实说服了大家,实验获得了成功。3有特色的材料和简单有效课件的利用。在溶解过程中,可以清楚观察到它们的扩散过程,便于学生比较发现,使得“快”与“慢”的过程十分具体形象。如有一个学生观察了碾碎与不碾碎药片变化后说:“碾碎的药片溶了后四处乱窜,一会儿水就变成了黄色。”课件中直观的图示使学生比较快地理解了对比实验的概念及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4.《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篇十四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溶解》单元的第2课,主要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明显存在逻辑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细致的问题;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现象,引导学生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努力使学生不仅掌握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而且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进而了解到溶解的本质特征。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一瓶高锰酸钾 一个小勺 2个烧杯 一个过滤漏斗 一根搅拌棒 一个装水的水槽
学生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4个烧杯、一个装水的水槽、一根搅拌棒、一小包高锰酸钾、一小包食盐、一小包面粉、一小包沙、记录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大屏幕,谈话: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会发现什么?
2、引导想象:说一说,食盐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板书课题)课件想不想亲眼看看物质的溶解过程?认识一位朋友—高锰酸钾,来满足大家的愿望。
1、出示课件介绍高锰酸钾,演示高锰酸钾正确取放方法
①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观察高锰酸钾 ②组内观察、描述高锰酸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验前观察相关材料的习惯)③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①高锰酸钾在进入水中前后有什么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述搅拌前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的,搅拌后高锰酸钾和水有怎样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形成溶解的描述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比较、交流帮助学生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加深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活动三:分离实验
① 设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1、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
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设计意图:本环节相对于前面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来说,是一个放的活动。
3、分组实验:注意分工,并做好记录
4、反馈交流,完善记录单(出示课件)
5、归纳总结:怎样判断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尽量让学生根据记录表来归纳回答)
(三)课件出示:总结拓展
1、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生活。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面粉 没有溶解 沙没有溶解 食盐 溶解 高锰酸钾 溶解 练习设计:填写实验记录单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八、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得有失。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重难点突出,有效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实验的兴趣很浓。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多媒体运用恰当,为学生分组实验提供了直观的帮助。失误在所难免。做第一个分组实验时,没有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在第二个对比试验时,有的同学补填了第一张实验记录单,有的同学没有补上。篇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东塘坨小学 陈淑利
(一)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一天,一匹小马接受了妈妈交给的任务——把一麻袋食盐送到河对岸。小马开心的出发了,河水很深,连它背上的麻袋都被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
2、引导想象:说一说,食盐可能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科学观察
1、出示并介绍高锰酸钾,演示高锰酸钾正确取放方法
2、观察、描述高锰酸钾
①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观察高锰酸钾
②组内观察、描述高锰酸钾
注意:要用正确方法取高锰酸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验前观察相关材料的习惯)
③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观察、简介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带蓝色的金属光泽,俗称灰锰氧,可用来消毒和漂白。日常生活中,用来厨具和瓜果蔬菜的消毒。由于皮肤上留有些微的水分,和皮肤接触后,会在皮肤上留下暗红色印痕。2.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3.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4.小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首先,用药勺取1~2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从烧杯侧面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刚进入水中的状态及变化,做好记录
5.交流实验现象:
①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引导:
高锰酸钾颗粒从水面落到杯底,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竖立的紫红色条纹)
像什么?
(像飘动的彩带)
大家在默数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彩带扩散了,杯子底部的小颗粒周围出现深紫色的扁环状斑块团纹向四周扩散,这时杯子里面上面颜色浅,底部颜色深)
搅拌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高锰酸钾颗粒消失了,水变成了紫红色的液体,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透明)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些都是高锰酸钾在溶解;搅拌加快了溶解速度,最后完全溶解,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②学生完整的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③讨论:高锰酸钾与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食盐呢?
(它们的溶解过程是一样的,都形成透明、稳定的液体;不同的是:高锰酸钾溶解有颜色纹路显示,白糖和食盐溶解没有颜色变化)6.小结: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沉到水底时的状态:高锰酸钾在水中沉降的路径上出现紫红色飘带状色纹
沉到水底未搅拌时的状态:紫红色飘带状色纹在水中扩散,水底的高锰酸钾周围出现环状深紫色斑纹团
(这些都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搅拌后的状态:高锰酸钾颗粒消失,水变成紫红色透明液体
(搅拌加快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7.巩固:
使用过滤装置,有哪些要点?
(三靠,两低:原液杯子口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漏斗三层滤纸面上,漏斗底端三角形出液嘴长的一端靠在滤液杯子壁上;滤纸边缘要比漏斗边缘低,滤液液面要比滤纸边缘低)
小组实验,观察比较原液和滤液,能得出什么结论?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过滤出高锰酸钾溶液里的高锰酸钾)
(有的里面有不溶物,有的没有)
8.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 篇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教学设计论文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10-02 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一些物质在水中的状态,利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材料在水中没有溶解?哪些材料在水中溶解了?你判断的依
据是什么?
【《溶解度》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溶解实验》教学反思10-08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反思11-22
物质溶解的科学教案08-29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溶解》11-14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溶解》08-05
溶解度曲线专题教案08-15
初中化学溶解评课稿范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