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

2024-06-11

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精选14篇)

1.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 篇一

1、(含义)不能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能让从祖国大陆飘来的“冷雨”淋一下,也算是对思乡之情的一种安慰。(2分)

(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2、(6分,写出三点即可)

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付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里;

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以及“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承载中华文化,寄托“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里;

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的冷雨里。

3、因为在作者看来,那冷雨是自己从日思夜想而不得见的祖国大陆那边飘过来的,那冷雨里包含了来自祖国大陆的成为作者思念大陆的寄托物。因此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借以慰藉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赤子之心。“嗅嗅闻闻”“舔舔”这一组叠音词,写出了作者努力靠近这冷雨的动作和心情,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刻骨铭心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从形式上又形成排比,使文章渗融着诗的意境,隽永有意蕴。

4、这是一道开放式试题,所写内容只要扣住“爱国、思乡”的形象即可。

2.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 篇二

百度“人物介绍”一栏中说:“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 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 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 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从这样一段介绍来看, 余光中先生是一个思想丰富、感情细腻、角度多元、思维发散的作家, 如是这样一个作家, 必定有着非常复杂的心态和多舛的人生经历, 其运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方法和手段也会别具一格, 在写作素材的运用上更加天马行空, 亦或独具匠心如行云流水, 凸显意想不到的大气。在他创作的作品中, 他自己就是一个审美主体, 文中的情、景、物都是他审美的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交融, 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字表象, 而这文字表象之后又蕴藏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把内心的情思借助文字工具的表达, 进而达到了内心与表意的“天人合一”。这就是《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审美价值。钱锺书曾说:“要须流连风景, 即物见我, 如我寓物, 体异性通。物我之相未泯, 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 故物仍在我身外, 可对而观赏;情已契, 故物如同我衷怀, 可与之融合。”即可见物我交融, 是因了自然对象的存在, 其主体以意会象。审美过程的进行首先必须要自然对象的存在。由于自然对象的风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主体的感官与心理之间的不同关系, 这些关系能让人领略到自然对象独特的魅力, 使山水能承载起人的不同情感, 并让审美主体产生强烈的共鸣。《听听那冷雨》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 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 借冷雨抒情, 将自己身处台湾, 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 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听听那冷雨》中的雨是一场普通之极的料峭春雨, 在常人眼中, 对这样的雨最直观的感受是“寒冷”, 而余光中先生在对冷雨的审美中, 他除了写出冷雨“淅沥、淋漓、潮湿、寒冷”等必须具备的特征, 更加用诗人的敏感让他对眼前这场冷雨产生了特别的留意, 侧耳细听居然听出了浓浓的“冷意”之外的意象。由于自然对象在整体境像中的丰富意蕴, 给主体体验提供了丰富而充分的想象力、创构的余地和多侧面的体验机遇, 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此一个平常无序的自然对象———“雨”, 正因了诗人的多感细腻和年龄心智的变迁而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形象, 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年少时的欢乐无忧, 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 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 诗人的灵魂、想象与雨景、雨声交融一起。雨声召唤着那个迷失的灵魂, 让诗人沉静, 让他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

余光中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借助“雨”这个意象穿梭于古今之间, 与古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他首先由“雨”联想到了赤县, 神州, “中国”、“汉族”在他充满乡愁的心中变得可观可感, 连自古以来不同的名字也变得可亲可爱;仓颉造的字如霜雪云霞、雷电霹雹, 千变万化的天颜在余光中先生的眼里变得生机流溢。再联想到因“雨”而产生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 “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和“白云回望合”的境界向来给人宋画的韵味, 因而联想到赵姓皇帝徽宗的书画和米芾、米友仁的书画。接着联想到与听雨相关的中国古典诗词, “微云淡河汉, 骤雨滴梧桐”、“骤雨过, 琼珠乱糁, 打遍新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无数和雨有关的古典诗词涌上先生的心头。最后尤其是当先生竖起耳朵, 动用他充满文化韵味的听力, 他听出了中国古典的音乐声, 王禹偁破竹为屋瓦, 听到了如瀑布、比碎玉般美妙的音乐, 听到了绵绵春雨、潇潇秋雨, 淡淡的记忆, 梦中的雨声、雨韵。不同审美主体的内在情调和感性物态达到惊人的一致, 而无论是温柔的灰美人弹奏还是原始的敲打乐都让先生如痴如醉,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进入“游心于物之初”的体道境界。

当然, 审美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自然对象的存在之外, 还必须具备审美心态。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 当主体与对象的身心贯通, 全身心都愉快或获得主体所需之感觉, 并通过虚静的心灵, 和特定的感悟方式使主体的生命进入全新的境界。余光中就是与这“雨”身心贯通, 达到完全的精神上的契合, 以致获得常人无法品味到的独特滋味。在审美心态中, “虚静”是核心, 是主体进入审美过程的前提。所谓虚静, 指主体感悟对象时, 须涤荡心胸, 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 保持内心的清静, “万虑洗然, 深入空寂”, 以空明寂静的心灵去体悟其中的生命精神。余光中先生握着雨伞, 独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因着空明寂静的心灵, 他听到了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在窗外喊着谁;听到了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再加上一层凄迷;听着二十五年没有故乡祝福的白雨中的那一番冷意。前半生在热爱的故土上快乐地度过, 一湾浅浅的海峡将先生的后半生囚禁在孤岛上, 孤岛的日子大陆的古屋不再存在, 日式的瓦屋已然消失, 传统的文化已被破坏殆尽, 古代文人尚且可以在杜康中买醉, 而先生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涤荡心胸, 让心灵进入虚静状态, 听那冷雨潇潇, 从而能与古大陆共同分担这种酷冷。唯有虚静, 主体才能进入理性的审美境界。唯其虚静, 才能使心灵空间广大、深远, 涵容万事万物及其境像, 进而体悟到生命的律动, 洞察生命之微, 以便主体与外物交融为一。如果没有这种虚静的心态, 主体是不可能听出这浓浓的情意, 也无法传递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的。在先生跳跃性的思维中, 一切和雨有关的意象、文化便也跳跃在灵动的言语文字中。只是因为杏花春雨已不再, 牧童遥指已不再, 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因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轻视, 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 一种文化失落感让先生从冷雨中听出了另一种文化隔断的冷意。

先生与“雨”之精魂的融合为一正是虚静心态中外在感觉与心灵的贯通。虚本为视觉印象, 静本为听觉印象, 而主体内在心灵也有虚有静。“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 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 五脏定宁充盈而不泄, 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余光中先生何尝不是将身心置于一体之中的, 外在感官与内在心灵寓于气积之体, 是一气相贯、内外交通的。虽然题目中的重点是“听”, 但在先生的构思中他已将他的感觉器官统统调用, 冷是一种触觉;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薄荷的香味, 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这是一种嗅觉;树迷雾浓, 水汽蓊郁, 云气氤氲, 雨意迷离, 这是一种视觉;“舔舔吧, 那冷雨”则是动用了味觉;而当这些基础铺垫好以后, 先生或温柔旖旎或气势磅礴的听雨也隆重登场, 让观者无不为之倾倒。心灵平静, 气便能和, 视听感官遂都能成为审美的体悟。心灵的虚静状态让余光中有了众人无法感受到的雨中的种种冷意。这种冷意肇始于雨水的自然冷意, 又发酵于与雨相关的各种客体包括文化之间。这样一种意象, 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先生在写作中还有着幅度很大的跳跃式的语言, 如果单就个别句子进行解读, 是很难理解的, 但如果把诗人的审美心态结合审美客体, 我们就能够充分感受先生那种复杂的眷恋故土和文化以及文化被割断的那种伤痛情怀, 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先生在不同时空中所具备的亦或闲适亦或悲愤的复杂心态。

3.《听听那冷雨》题旨初探 篇三

将此文的题旨定位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开头部分的叙述:“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是此文最初发表时文末附识“一九七四年春分之夜”。这不仅记载了本文的具体写作时间,而且点明了作者彼时彼地的创作心境。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四年,意味着海峡两岸阻隔已整整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割断了的不仅是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的自由往来,更在于年复一年地断绝了来鸿去雁的书信、亲人故旧的音讯和大陆故土的真实消息。作者在文中说,惟一不断的,“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这真是惟一不断的吗?其实真正“不断”的,应是离别二十五载的游子对大陆故土“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之情,这就不由得作者不在“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三是余光中先生自己的表白所带来的影响。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获得了2003年度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颁奖会上,他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说:“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新京报》2004年4月14日)他的这段话,虽然不是专门谈论《听听那冷雨》的,但却被众多的评论家所关注。

但是,我们要准确理解一篇文章的题旨,须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先入为主,片面理解。只有在深入研究作品所写的具体内容之后,我们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

还是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

在节选部分的第二段文字里,作者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于是,“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是作者对中国古老文字中的“雨”字的品味,以此来挖掘“雨”所蕴涵的文化意韵,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作者的深长“濡染”,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仰慕之情。

在第三段里,作者具体刻画了“雨”:“雨是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这是他在“嗅嗅闻闻”那雨,写出了“雨”给自己带来的美感。本段文字与所谓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关联不大。

第四段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美国丹佛山上的生活经历,由此发出感慨:“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于是他重笔描写了在台北观赏领略雨境的美好景象。如果说借此要表达“思念故土之情”的话,那这里要表达的也只是对“台湾、台北”的思念,而非对“大陆”的思念。

中国的山高水迢,有中国文人墨客割舍不掉的奇境韵味。于是在第五段中,作者写到了“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在对故乡雨声回味的同时,他想到的是晏殊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是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与南宋亡国之臣蒋捷相通,于是他化用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年少时欢乐无忧,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这岂不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最好演绎?这不仅仅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了,更多的是有了“亡国之痛”,更多的有了自我人生的沧桑之感。对照一下余光中的身世经历,在这里他所抒发的不正是自己大半生的闯荡、挣扎、彷徨、苦痛、忧虑、懊悔与无尽的感慨吗?如果单一以“乡愁”来论,那么,蒋捷的“亡宋之痛”又怎么能与余光中对大陆和台湾的阻隔而产生的情绪相提并论呢?难道台海分隔是一种“灭亡”的形式吗?如果是的话,那余光中所怀念的岂不是“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权”?

在接下去的几段文字中,作者从大陆雨天的屋瓦,写到台岛日式的瓦屋,写到“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诚然,对乡村无时不在的恋情,那江、那桥、那船,时时浮现,这种故土眷念之情怀每每随一点点雨滴而响动。但可不要忽略下面的一段文字:“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这难道说的也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显然不是。这里所咏叹的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的感伤。作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面对现实,作者黯然神伤,凄迷与悲愤的情绪在字里行间荡漾,于是,他发出无助的感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他在用这样的文字“为自己招魂”。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原作中,还直接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迷惑,他借助于对浪漫情人的勾勒,点出了黑白片中的另一幅色彩的逆向情绪,如“油布篷”,在浓郁的“温存”里抒写了淡淡哀愁的情景。时间的快节奏,不容人们磨磨蹭蹭,“儿女情长”已难得一见。人们的生活更多是为奔波,你看那“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如此速度的转动,甚至是“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拂就落了。”但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教材的编者在“节选”部分中把这些文字删去了,这直接造成了对文本解读的偏差。

如此看来,仅仅以“乡愁”来概括这篇文章的题旨是不全面的,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所要传达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仰慕之情,是对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碰撞中不断式微的无端感伤,是对自己人生遭际不堪回首的无尽感叹,是对大陆、故土的深深依恋和无限热爱。

往深处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在研究与分析一篇文章的主题时,往往有一些现成的标签,有一些概念化、程式化的分析方法来左右甚至制约我们的思维,有时还会“以人定文”、“因人废文”。在这些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凡是所认为的“正面人物”、“伟大人物”,那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肯定是“伟大”、“崇高”、“激昂”、“乐观”、“积极”;而如果是所谓的“反面人物”、“庸俗小辈”,那他们所表现的就只能是“反动”、“落后”、“消极”、“低沉”、“颓废”。所以,“实事求是”永远是我们评价一篇文章的科学态度。具体到余光中身上,我们恐怕不能因为他写过大量“乡愁”主题的作品,就想当然地认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这一个主题;也不能因为他的某一作品中有了“乡愁”的情绪,我们就主观认为该作品就只有“乡愁”这一个主题;我们更不能因为他生活在台湾,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的作品肯定就只会表现“乡愁”吧!

4.《听听那冷雨》简案 篇四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语文组 杨宏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赏读,能够读出雨的特点,读出听雨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德育目标

1、领悟作者“思慕中华故土和热爱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1、读出雨的特点、听雨的感受。

2、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诵读出作者的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㈠、课文导入

现代诗歌导入,既让学生接收文艺的熏陶,也让学生学会思考。

㈡、诵读课文

1、诵读第二小节的部分语句,引入作者的介绍,利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感情的“由头”。

2、赏读《乡愁》、《听雨》,读出作者的感情。

3、师生互动探究“听雨”的感受,一是读出雨的特点;二是读出听雨的感受;三是读出散文的语言美,四是读出疑问。

4、诵读最后一节内容,体悟作者的丰富的情感世界。㈢、、课堂小结

回看《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余先生就是借助一个看似单调却耐听的雨的“形”,流露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仰慕、对隔海的故乡的思慕、对古屋不再的惆怅等等丰富的情感。其实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也是如此:简单的外表背后,总是承载着博大与精深。这种含蓄与深沉的特点不仅流淌在余光中的散文里,更流淌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坎里。㈣、布置作业

1、以《窗外的雨》为题写一篇散文。

2、诵读散文精彩段落。㈤、板书布置

5.听听那冷雨赏析 篇五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作者经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述,真切地勾勒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齐,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作者经过娴熟的语言手段,突出了冷雨的听觉感受,大雨滂沱,小雨淅沥,其精妙可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媲美。文章想象奇丽而多变,并多处采用了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将熔古典语与白话于一炉,擅于经过双声叠字的运用、长短时间的句式和绵密的意象叠加来渲染情感和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6.《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听听那冷雨》是鲁人版必修二中的一篇散文。单元话题是“山水神韵”,旨在让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这篇文章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是没有的,在高中一年级的学习中代表的是现代散文的意境之美。作者好比夜莺,坐在漆黑之中用甜美的声音唱着自己的孤独,而此时的冷雨是天公替他流下的思乡之泪。这样一篇文章,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增加文化积淀来说,是很好的。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梳理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这是一篇富有“感觉性”的文章,其中凝练生动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是文本最突出的特色,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赏析精彩语段,其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是难点。

2、分析学生

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起点能力对学习这篇文章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文化积淀少,阅读这篇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初读不知所云,再读凌乱无章。所以目标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面到点,强调诵读。

3、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诵读法。《听听那冷雨》一文字句重重叠叠,段落参差有致,在诉诸读者感觉时着重了听觉,创造了音乐美。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讨论交流法。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诵读交流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要求学生开放所有的感官,必须始终看到“冷雨”的存在。通过反复诵读交流,学生也被带入了“连思想也都是湿润润”的意境之中。

三、过程分析

整体思路和环节: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情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那“冷冷的”雨、“湿淋淋的”魂和那“热浪滚滚”的情。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特设计了有梯度的学习。

(一)课前预习:搜集余光中的资料;积累有关雨的诗词;找出文本中的修辞并分析表达效果。

(二)以情导入:余光中是乡愁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思乡曲,如《乡愁》《乡愁四韵》。(学生深情诵读)今天我们一起陪同作者在雨中漫步,听听作者的心声。

(三)整体感知

问题一:作者在雨中都想到了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生先把这些散的珠子找到一起,寻找作者的足迹、心路。散文贵散,教学就从分析散的材料入手。学生也有这种体验,一个人、一种物、一句话、一幅画、一段音乐等会让人产生瞬间感动,而这瞬间的感动,使人大开记忆的大门,与此相关的种种一起涌上心头,流于笔端,不吐不快。

问题二: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散文形散神聚,神就是作者抒发的感情。作者在不同地点听雨,在不同时期听雨,无论何时何地,心中升腾的都是:乡愁。而“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这句话直抒胸臆。

问题三:文化人的乡愁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学生理解的乡愁可能有些狭隘。设置这个问题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这里的乡愁不仅仅指地理意义上的,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那汉字,那宋画,那古典诗词。从冷雨中,我们不仅听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有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朗读是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感知文本。这样的美文,轻轻吟诵就仿佛将冷雨淅淅沥沥地从嘴里读出来,多么悦耳而又多么令人不由自主地走入霏霏冷雨而想入非非。

1、读1——4段。学生自由诵读。时间5分钟。主要目的是感知体味游子的思乡之切。只要与大陆的信息沾点边,就可以解解渴,过过瘾。

学生找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交流:你读出了什么?

2、细读听雨的段落:7——12段。时间5分钟。第7段教师读,第8、9段,女生读,第10、11段男生读。变换不同形式诵读,让学生有听的时间。

问题:作者说“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又说“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为什么还说是冷雨?“冷”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雨对话,感知体悟到作者的内心是凄凉的冷静,向往的热辣。

3、交流:你认为作者语言有什么特色?找几处评析。通过寻找分析交流这些环节,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对作品进行了艺术手法方面的鉴赏,学生就会沉浸在氤氲雨气中。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主要是同学讨论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启发思考。

(五)质疑解惑

由于作者语言的丰富,学生会有一些疑惑。把不懂的语句提交小组讨论,有争持的提交全班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

(六)拓展延伸

作业:

1、阅读余光中的《左手的掌纹》。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

2、以“故乡那____”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要求化用诗句,运用修辞写出家乡的特色,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情。设计这项作业的意图是结合文本阅读进行写作方面的拓展练习。要求比较高,学生操作起来会有难度,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储备,如能完成,定有收获。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台湾

现代——古代 现实——历史

7.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 篇七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这一专题以活动体验为重点, 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来学习教材,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品味、探究, 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一花一世界”这一板块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 品味散文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散文, 作者通过对听雨感受的细腻描写, 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 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文章的语言优美, 写法多变, 情感真挚, 可以通过诵读、赏析、质疑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 而且作者的写作思维跳跃性较大, 如果在一节课中处理全文就不太现实。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的观点, 对于教材,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要学会选择内容把握难度。所以, 我对这篇散文就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只重点赏析听雨这部分。这部分内容也是文章的重点, 作者用大量的诗化语言, 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他的语言、手法和情感都值得品读理解。通过对这段内容的分析, 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 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一些写作手法。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鉴于以上认识, 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 通过对文本的赏析,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反复诵读, 抓住关键语句, 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 对传统文化浓郁的思慕之情。

2.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文化乡愁。

二、教学方法

1. 涵泳美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强调反复阅读、诵读, 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 消除与文本的陌生感, 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 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而《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 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涵泳和多形式美读。

涵泳, 注重体验性, 让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 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 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审美意境的把握。开放所有的感官, 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 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

美读, 在学生初步感知和品味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诵读, 做到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诵读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指导, 让学生能尽量做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叶圣陶语) , 情随声出, 声情并茂, 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

2. 赏析质疑

语文课主要的任务是了解作者如何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的, 抓住语文课本质, 彰显语文课个性。本文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 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 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因此本节课注重从文本的语言入手, 从文本中体味情感, 以及人文内涵, 这样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体的阅读感受。在赏析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从已知语言表达技巧的知识出发, 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在感性品味基础上的理性分析, 在此过程中则提高了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以及审美探究能力。

对文本的质疑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全面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与文本、同学、老师之间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以真正达到课堂的整体参与和深度参与。而在质疑过程中又能发挥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对学生进行适当有效的点拨, “点者, 点要害, 抓重点也;拨者, 拨疑难, 排障碍也。”既点且拨, 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

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赏析质疑等活动体验的方式, 旨在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文本“亲密接触”, 在品味中积累, 在鉴赏中学会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雨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特别是在古诗词当中有许多描写雨的作品。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雨因为作者心境的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或喜悦, 或悲凉。今天, 我们来一起学习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 去感受一下余光中笔下的雨又一种怎样的雨。

本来设想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因为这首诗学生学过, 比较了解, 这样导入可能衔接得更好一点。但是又觉得如果以《乡愁》导入, 就有可能让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本篇文章单单就是写乡愁, 所以这样导入可能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篇文章不仅有乡愁, 还有作者人到中年回首往事的人生感喟, 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 就采取了从雨来说的导入, 这样建立在学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导入便于学生感知意象的主观色彩, 营造美的意境。

2. 作者介绍

在学生交流预习成果的基础上, 老师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作者的相关信息。突出他多处漂泊的经历, 这样为下面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打下了基础。

3. 文本研习

(1) 明确课堂目标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体内容除听雨还有观雨和嗅雨, 而本节课只重点赏析听雨部分, 通过对听雨文字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先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 确定本节课阅读区间为 (5—11)

(2) 文本初探

(1)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 好的文字应该去读, 去听。下面我们就先听一段配乐朗诵, 听的过程中注意学习诵读的方式, 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的自主涵泳, 在读的同时, 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 并作简单赏析, 用横线画出存疑的地方, 在书旁写出疑问。本文的语言富有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 听名家诵读, 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诵读的方法。而学生通过体验性涵泳可以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的独特的语感、丰富的意义、美妙的境界和无穷的想象力。充分的诵读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 有利于感悟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神韵, 从而受到熏陶。在听、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3) 赏析质疑

请学生以美读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 体味意境美。这有四个重点:A、朗读吟诵 (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 B、品味语言 (句式特点、修辞手法) C、情景描摹D、体味情感 (关键词句)

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交流感受,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注重品味文章的语言, 了解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和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上品读出语言之美, 体会出情理之美, 学习作者写法之妙, 这样的语文课也就富有语文味了。而在赏析和质疑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也能逐一实现。

赏析举例

例:“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 —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 舔舔那冷雨。”

解析:这个长句的赏析可以先让学生朗读, 然后再让学生探讨作者为何不加标点, 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回忆的内容很多, 一下子全涌上心头, 喷薄而出;二是从作者的情思入手, 这种对故乡的想念之情是绵长的剪不断的。

疑惑举例:

例:“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于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这句话如何理解。“凄凉”、“凄清”、“凄楚”怎么会和美感挂上钩的?“凄迷”又是指什么?

解析:对于前一个问题, 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是一种意境美, 是古典诗词中经常有的一种情境, “凄凉”、“凄清”、“凄楚”其实是一种审美感受, 是一种审美愉悦。第二个问题, 可以从“于今在岛上回味”这句中的“于今”来切入, 再结合蒋捷的词, 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人到中年所体会到的人生感喟。这其中包括漂泊的沧桑, 中年丧子的痛楚。

(4) 主旨探究

在通读对文本听雨描写的赏析后, 学生对作者在听雨部分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作者从大陆瓦屋听雨到台湾日式瓦屋听雨;从初来岛上的瓦屋听雨到于今的公寓听雨。在大陆的瓦屋听雨, 雨是一种清脆可听的韵律;初来岛上听雨,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而今公寓时代的台北, 瓦的音乐成了绝响, 没有了音韵的雨季台北只是一张黑白的默片。作者写听雨, 写出了两种远离, 一是从大陆到台湾, 地理位置上的远离;二是从在大陆瓦屋下听雨到无雨可听, 这是文化传统的远离。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者听雨的变化, 探究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情感的发展, 感悟出作者的乡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乡愁, 更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愁。

(5) 结语

8.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 篇八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逍遥游》后记里曾说:“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迭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这经过“压捶拉磨拆拼折迭”之后的语言必然会在其外部特征上显示出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抓住了这种种形式,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秘诀。我们以余光中先生的名作《听听那冷雨》为例,谈谈语言外部特征的品读。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有的叠字,有的叠词,有的叠句;有的对偶重叠,有的排比重叠,有的则反复重叠。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绘画美;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还可以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先来看被后人称为“唐代妙品”的《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是唐代诗僧寒山所作的五言叠字律诗。通篇句首均用叠字,八组叠字,情状各异,既有画面的美,又有音乐美,动态美。全诗用叠字描景、绘色、拟音、蓦状、抒情,因景生情,情境相生,朗朗上口,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句中叠词不止有一处,这种叠词绵密的外部特征体现了其丰富的意趣:凄切哀婉的声律,节奏变幻的递进,珠落玉盘的碎声,营造出一种轻淡空濛而凄楚的氛围,传达出作者迷离而绵长的思乡之情。

二.对称

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我们来研读下面的段落: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选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就这段文字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段是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云情雨意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词内成对)

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句内成对)

树香沁鼻,宵寒袭肘。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那天下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句间成对)

以上句子音节整齐,讲究对偶,词义对举,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节奏感、音韵感和对称美,既可以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三.长短句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短句,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达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的结合可使句式疏密相间,变化多姿,表达感情跳跃奔腾,意蕴丰富。我们来看下面的段落:

我明晰了答案。两女同美同才,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寻机取势,处处得体的宝钗,一个人人称道,荷锄葬花,掩馆抚琴,独守高洁的黛玉,你问孰美,我说,别再伸出愚笨的手指,这个美,那个丑。其实,两者皆美,坚持高度和寻机取势同等重要。

这一段,长则十几字,短则两个字,长短结合,观点鲜明,论述缜密,语言变化多姿,给人以美感。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①杏花。春雨。江南。

②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营造出大雨滂沱的景象。因为这种浓缩,语义也变得丰厚多元,可以有多种理解:

(一)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二)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 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 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三)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 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四)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如此歧义、倒装又兼拟人的句式,增加文意解读的乐趣与迷离的气氛;如此刻意地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韵丰厚的效果,更显新奇有趣。endprint

四.诗文

引用古诗文,能够言我所不能云之言,传我所不能道之情,或者传达得更巧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古诗词作者大多善于营造意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拨动读者的心弦,引用或化用这些词句,就能以他人之境写我之性灵,增添文章的神韵。比如下面的语段: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蝶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旨,化用或引用了很多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确有自己独特之处。比如蒋婕的诗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听听那冷雨》中作者余光中一生历经坎坷,与蒋捷一生的遭遇何其相似,引用蒋捷的诗词,其意可谓深矣!

其实,《听听那冷雨》文本中雨的意象颇多,差不多写尽中华古典诗雨。时空交错,从台北到大陆,从春寒到秋瑟,从古代文人到自己人生,从自然的晨昏风雨到风土人情、古国诗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与笔端,大笔如椽,作文如点豆,每一个意象都饱含作者的乡国之愁和向慕中华文化之情。

语言的外部特征是多方面的,表达方式、修辞特点、标点符号、艺术手法等等。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的外部特征,敲一敲,听一听,嗅一嗅,沉入词句,品味文本的意蕴,感受言语的魅力。若能如此,语文可兴矣!

9.《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 篇九

这篇《听听那冷雨》中无处不隐藏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篇《听听那冷雨》文字细腻而忧伤。像“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和“二十五年,没有爱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补偿吧。”文字间透出的是尽是忧伤。

这篇文章是物+事,通篇写雨,却非想雨,而是借雨抒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而美丽的句子很多,我印象蛮深的是“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影光相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用了连续几个象声词写出了以前下雨的热闹和现在下雨的凄冷。“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瓦比作琴键,那叮叮咚咚的脆响确实如弹琴一般。

这篇《听听那冷雨》是我明白了思念是一种痛,却又是一种快乐。像从西门街道厦门街,作者想像从西门到厦门,沉醉在自己编织的虚拟的幻想中,体现出那沉沉的思念。

10.《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十

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我把重点是定位在对课文这种文化乡愁的把握。但是文化乡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太模糊,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文化乡愁。于是我很困惑,怎样能够通过我一堂课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的这种惆怅与凄迷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从修辞入手。本文通感以及叠词修辞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修辞的美妙之处。不过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能知道修辞的妙处,但却不知这些言语和文章的感情有何联系。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提问题的时候不能将问题设置的太复杂,一来学生要费时间揣摩问题,二来有些学生可能听不大清楚。所以我就非常直接简单地提出我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终于学生们发现了文章蕴含的乡愁,但他们也就仅仅解读到乡愁。关于文化乡愁,我又顺势进行了一番讲解与引导。

11.听听那冷雨 公开课教案 篇十一

预习作业:

1、利用工具书,给课文中难念的字注音。

2、课文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雨?分别集中在哪几段?

3、读5—11段,作者听到了怎样的雨声?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雨声的句子,写一小段赏析。

4、读1—4段,体味作者在雨中还看出了什么、嗅出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把你的发现以仿句的形式写出来。

那冷雨里有作者对故乡母亲的孺慕。那冷雨里有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

那冷雨里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听雨——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审美境界。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纳兰容若《山花子》

这些都是前人用生花妙笔摹写的听雨。在当代,余光中用他独具一格的文风,也营造了这样一种听雨的审美境界。

二、梳理全文层次

繁体字“聼”

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雨? “耳”——听雨(第5到11段);“目”——看雨(第4段);“心”——想雨(第1、2、12段);第3段——嗅雨。

三、赏读第5到11段

1、作者听到了怎样的雨声?——古典意境

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雨声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说你觉得它美在何处。

自己先准备一下。

(课堂感悟美的起点应当设计为品味雨的古典乐韵。学生找的过程中,酌情写好板书:大陆,台湾日式瓦屋)

【不必每一句都讲到,一般讲到②(读一读,点一点文人雅趣)③(鉴赏比喻)④(读一读,抓几个古典意象)即可】(若有同学提到联想的句子,可以说“这是直接描写听雨还是由听雨勾起的联想?是联想。等一下我们会讲到,再请你来发言,现在先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对雨声的音韵美,还有谁要来赏析一番吗?)

①第5段“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 1 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疏雨滴梧桐”出自孟浩然的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骤雨打荷叶”出自元好问的散曲《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②第6段“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如碎玉”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朗读这一段。雨是清脆的,有节奏的,应该读出“清脆”和节奏感来。“鼓琴,咏诗,下棋,投壶”之类是文人的雅趣,尤应以轻松之感来读。文人雅趣与雨声相得益彰,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

③第7段“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听觉→触觉,通感。

鉴赏比喻“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把雨声之美比作?——钢琴演奏 把演奏者比作?——美人,“温柔的灰美人”

为什么把美人说成是灰色的?——和满天烟雨有关,灰蒙蒙的,让人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加上了一个定语“温柔的”,是在形容美人,但更和绵绵细雨相关。美人的纤手为何是冰冷的? ——冷雨的冰冻感。

④第9段“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 动词“挟”、“掀”、“压”、“泻”富有力度感和速度感,再加上“沸沸”、“重重”、“哗哗”等叠字的修饰,充分表现了台风台雨的狂野和磅礴的气势。配合着黄梅雨和台风台雨的特点,开头要读得慢,之后语速加快。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羯鼓一通又一通”是雷电交加,“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是大雨滂沱的形态和声态,这组双声联绵词让人联想到琵琶弹奏的技法、大雨从不同角度的冲 2 刷、中国诗歌“平平仄仄平仄仄”的音律和听雨的人起伏澎湃的心潮。我们要读出作者内心的苦涩和惊悸,语速上,宜与下面一句对秋雨的描绘区别开来,由快渐慢。小结:“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急雨落竹楼”、“纤手弄琴键”、“寒雨打芭蕉”,都是美好听觉,又是美的意境。听雨,是一种古典的美,古典的意境。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2、这冷雨让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家国之思

过渡:品读过听雨的部分,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听之雨,有绵绵的春雨,潇潇的秋雨,还有滂沛的夏雨,有大陆上的雨,有台北的雨,有凄凉惆怅的雨,也有欢悦柔美的雨,可是,余光中为何要用一个“冷”字来形容自己听到的雨呢? “冷”不仅是客观的存在,更是主观的感受。“冷”是作者的心境。这冷雨让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

① 联想到蒋捷的词。

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这里化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词。齐读蒋捷的词。描写了人生的哪几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

各用一个词概括三个阶段?少年——风流;壮年——飘零;老年——孤冷。(以下均为老师讲)

作者为什么要化用这首词呢?因为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余光中的身世之感。PPT:

余光中,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他也自称“江南人”。

“金陵子弟江湖客——我出生在南京。为了逃避战争,我和母亲仓皇告别南京,也告别整个大陆。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到2000年的时候,我才重回石头城。后来我从台北又到美国,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社会和文化之中。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

“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当年离开内地, 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 21 岁, 故土的回忆, 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 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余光中像词人蒋捷一样,经历了“亡宋之痛”,在战乱年代离开故乡,离开祖国,从此漂泊天涯,飘零无根。十年前一场鬼雨——幼子夭折 家国之根都失去了。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有一种《楚辞·招魂》的悲痛。也许是故乡是家在呼唤漂泊的游子。②联想到回忆、故乡、大陆。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自己读,读顺,请一个同学范读。为什么用长句而不加标点?

作者沉浸在回忆中,情绪惆怅,因而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复的效果。稠密的文字,繁复的意象,就像那绵绵的雨丝,隔着时空也扑面而来,不可断绝。朗读时,应带着些许的感伤。“雨是回忆的音乐”,如何理解这样的人生感喟?PPT展示第1自然段的句子,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一段饱含深情的话,令我想到余光中的一首著名的诗歌——《乡愁》。全班有感情地背诵《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总结:由冷雨,作者联想到了家国之思。(板书)

3、“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文化乡愁

过渡:余光中曾说:“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 如果他现在回到故乡,还能不能找到那种听雨的意境呢?为什么? 恐怕不能。“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①引导学生关注到第11段,用原句稍带发挥地回答一下。有感情地齐读第11段。

在学生发挥的基础上酌情补充:

这是现代生活的真面目,在忙碌与庸俗中,早就消失了听雨的意境。

日式瓦屋是模仿唐朝建筑风格的,还有古典文化的流风余韵,公寓作为现代都市文明的产物,就完全没有古典文化的意蕴了。正如余光中的一句诗说的那样:“当你的女友已改名叫玛丽,你又怎能再送她一首《菩萨蛮》?” 作者说“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去寻找”,传统文化的消失,作者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失落,只能到古典文化中寻找慰藉。(《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最难风雨故人来,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听着闲适的鸡鸣,推开茅舍的柴门,迎接故人来访,这是怎样一幅充满古典美的画面。)《诗经》,鸡鸣,听雨,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回不去的文化故乡。乡愁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

4(板书:文化乡愁。)

②要进一步体会这种文化乡愁,让我们回头默读1—4段,找一找余光中先生在雨中还看出了什么、嗅出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完成幻灯片上的后半句话。幻灯:那冷雨里有„„

第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故乡母亲的孺慕。第2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美丽中文的热爱。(有中文点点滴滴的美丽)(有古神州文化的积淀)

第3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古中国历史的遐想。第4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眷恋。(有烟雨迷蒙的中国风景,有宋画的韵味)

(以下均为老师讲)

“乡愁”有不同的层次,地理上的乡愁是人之常情,而更高层次的,则是文化上的乡愁,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正如余光中说的:

幻灯: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可见,他乡愁其实也是“国愁”。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作者只能在记忆的雨声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小结

画好板书的“雨”字

本文将横的地域感,从台北的街巷到美国的落基山再到大陆的江南,海角天涯;(完成板书的三横)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再到公寓时代,横亘古今。(完成板书中的三竖从而形成“田”字)在这片“田”地中,是一场冷雨将一切都幻化为雨滴,我们从中品味到的是古典意境、家国之思、文化乡愁(完成板书中三点)。是什么承载了这一切?是全文那“步步莲花、字字珠玑”的诗化语言,是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是作者血脉中的黄河的支流。

12.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十二

雨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给大地带来问候。滋润土地,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泥土芬芳。

听听,诗人笔下的雨的形态。“好雨知时节”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诠释。“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秦观笔下雨又被带上了丝丝的愁。“清明时节雨纷纷”对已故亲人的祭奠,雨又带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

下雨也许是睡觉的好时候,但我认为这是浪费。站在阳台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隐天蔽日的楼房。唯独雨能够轻巧地穿过楼间的缝隙坠落下来。霎时间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个印迹。

在屋中观雨是不过瘾的,走入自然中,任纷飞细雨打在脸上、肩上、发梢上。树上、天空已看不到鸟儿的踪迹。路上的车渐渐少了起来。行人的脚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静,唯有“嘀嗒”雨声。

长廊观雨又别是一番享受。听,那雨滴打在石阶上的声音,打在檐上的声音,打在草丛中的声音。如果此时在加上池塘蛙鸣。简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响乐。洗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嚣,洗去游子一身的归尘。

13.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品读,理清思路,体会余光中笔下“雨”的美。

2、鉴赏文中的优美的语言, 品味其意境之美。

3、体味文中蕴涵的深挚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听听那冷雨”中“听冷雨”所蕴含的深深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2、品位语言,体悟意境。

教学方法

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美意境美。

2、提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体悟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

二、作者简介: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写下散文《听听那冷雨》,正如文章中所说,他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曾经说:母亲是大陆,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余光中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雨的?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视觉:淋淋漓漓 淅淅沥沥 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

嗅觉: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淡淡土腥气,淡淡土腥气

触觉:冷雨潮湿

味觉:舔舔吧那冷雨

第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第6节 清脆可听如瀑布比碎玉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听觉 第7节 黑键灰键“拂弄、奏

第9节 羯鼓 电琵琶 “刷、鞭、打”等

第10节 雨是一种音乐。单调而耐听、回忆、潮潮润润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作者喜爱的是哪里的雨?

地域感:美国 → 台湾 → 大陆(横向)形象密集

听雨(主线)历史感:太初有字 → 亡宋之痛 → 公寓时代(纵向)述写瑰丽

现实感:中年后洞明人生 现代都市对传统文明的破坏 情切意浓

对永恒的理想追求

作者喜爱的是:古大陆瓦上的雨。

4、体会本文的意境之美

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5、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或者传达了作者的乡愁、故国之思、古典文化情思以及对古典诗意生活的向往

6、作者为什么在雨前要加“冷”字?

“雨”可以表现故国之思的缠绵悠长。“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冷。

四、雨连着台湾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和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与海峡两岸“参(shen)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用雨来濯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由此来找一下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说明理由。

1、句式上 长短配合,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2、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参差有致的韵语段落,在诉诸读者五官感觉是着重了听觉,充分应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

3、诗化的语言。

4、修辞。匀称的对偶、生动的比喻、整齐的排比,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五、你觉得那冷雨里有-------------------

第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故乡母亲的孺慕;

第2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美丽中文的热爱;

第3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古中国历史的遐想;

第4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名家点评:雨是古今作家反复歌咏的对象,而余光中在文中所创造的“冷雨”的意象是经过独有的审美感受创造出来的。余光中笔下的雨,如“鬼雨”、“冷雨”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是作家独具慧眼的发现。《听听那冷雨》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迷的氛围之中,抒发了身在海岛、异城的游子对故国、故土的无尽的乡愁

14.课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篇十四

1、了解文章在山水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欣赏散文深邃的意境。

2、能熟练地美读课文,在朗读中涵咏文章的情感意蕴。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仔细品位诗性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是“一种心境,一种浓浓的割舍不断的乡愁”。

2、适度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教学设想]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效果。

2、安排两课时。

3、课前加强预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现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1940年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又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当过军中翻译,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他的诗和散文多以抒写乡愁和思乡之情为主。

三、分别指名学生分段美读课文,教师交代朗读的要领,涵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冷雨之“冷”?“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表现的是毛泽东的冷眼向洋,乐观豁达的心境。“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寒”与“冷”表现的是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心境。其实“冷”是一种心境,一种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2、感知行文思路。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五、小结:本文写雨,多写心中的感觉,借“雨”写自己的心境,写自己的一种乡愁,借“雨”追寻自己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一切境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都著我之色彩”。本文写雨,都饱含作者浓浓的主观色彩。

六、作业

1、收集古典诗词中写雨的诗词佳句。

2、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的独特意境和美妙的感情,我们还感受了“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清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的伤感与无奈。那么,《听听那雨声》到底留给我们什么,我们心中自然有一种涌动的感情,下面,我们沿着作者的笔触体会这种深沉而丰富的感情意蕴。

二、品读课文写雨的优美的词句。

1、古人有那些写雨的佳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写的是温柔绵绵的春雨;“乱雨跳波溅入船”,“黄梅时节家家雨”,“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夏日的张狂的密雨;“留得残荷听雨声”,“寒雨连江夜入吴”“冷雨敲窗被未温”“秋风秋雨愁煞人”,写的是凄清悲苦的秋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雨,在作者的心中都是那冷雨。

2、你能说说雨可以比喻成什么吗?

朱自清把春雨比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杜甫把秋雨比成“雨脚如麻未断绝”。

三月的春雨像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的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梦,沾衣不湿。

像散花的仙女,春雨一过,万紫千红总是春。

像丹青高手,将茫茫单调的大地着上了满眼的绿色和五彩的花朵。

夏天的雨像健壮的小伙,是个急性子,来去匆匆,充满力量和生机,有时也脾气暴躁,感情激越。

秋天的雨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显得那么深沉和悠长,额头和心中装满了对生活和人世的观察和感悟。

3、本文第三节开头写到“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挑出自己所喜欢的相关段落(第四、五、七、九、十段为主)进行涵泳品味,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美美;尝试美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

简析:本文通过异彩纷呈的意象,传达了丰富又集中的思想感情。对故园的思念所体现的浓浓的乡愁;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情的追忆和热爱;对人生与祖国的不解情缘;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以及渴望拥有自己永恒的精神家园等都有充分的体现。这里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心灵的呼唤,对“根”的呼唤,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作者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身在异国他乡,觉得“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需回来中国”。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三、作者如同中国山水话画的写意高手,挥动如椽巨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这位丹青高手描摹心中的诗情画意,都用了怎样的笔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烘托渲染之法,如第四节写看雨,并未用多少笔墨写雨,而是写雨中的青山,山中的烟岚,迷幻的境界,真如“山在虚无飘渺间”。

2、对比映衬之法,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大陆和台湾的对比,绵绵春雨和潇潇秋雨等都形成了映衬和对比,让人回味不已。

3、化用点染之法,本文深深根置于古典诗词的底蕴之中,“要听鸡叫,只有到《诗经》的韵里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4、叠词修饰之法,《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宜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大量的叠词的运用和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让本文的语言平添一层音乐美和绘画美。

四:总结:《听听那冷雨(节选)》是一篇感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用心用脑用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情感走向,体会语言的诗意美。

2、阅读《读本》上的有关文章,体会优美的意境。

【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听听落叶的声音作文800字07-18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07-18

听听秋的声音仿写句子06-23

上一篇:党务工作者事迹怎么写下一篇:《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