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精选20篇)
1.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一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磁铁的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
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开始上课时,我首先拿出块磁铁问:这是什么?现在想来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少不好。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的兴趣。我应该这样设计一个问题:电冰箱的为什么能够没有锁照样关上呢?这样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就会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而且问题来自学生的中间,而且学生在生活中有经验,不是十分的困难。
在下面的环节就是学生玩自己的磁铁的时间。我是这样的安排的,首先让学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铁,然后分享给大家。也就是说学生在玩之前先动脑思考,怎样去玩,然后再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然后大家再一起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磁铁的性质。现在想来,是否能够让学生直接去玩,不先想。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去发现,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刚才一些其他学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会有更好的玩法,这样可能有更好的发现。在学生在体验发现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悦。
还有就是小组进行合作玩。我现在思考这个活动不适合人数过多的小组玩。可以两个人小组玩,这样合作,他们都能够参与进去,而且手中都物品。这样就不会出现一半学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况。
我先现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学生在小组内,但是操作时候可以更为小的分组。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本文扩展阅读: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2.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二
1. 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电化教育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可谓功不可没。
1.1 运用多媒体教育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自然教材中介绍的一些自然现象因受时空限制,只能由教师言传口授,学生无法亲眼观察其变化过程,其所得也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性上。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能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的东西,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增强教学表现力。例如:执教《声音的传播》一文时,学生通过自行实验,得出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但声波是什么形态的,学生对此模糊不清,似懂非懂。于是我将一只盛有清水的玻璃缸放置在投影仪载物台上,用小棒碰击水面,屏幕上立刻出现一圈圈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的水纹,使学生明确:声波就像水纹一样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的,从而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声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1.2 运用多媒体教育有利于化远为近
在自然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知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只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可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若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执教《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因月球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对有关的月球知识了解甚微,所以就要唤起学生对这“空中楼阁”的向往之情。我播放《地球的邻居———月球》中的有关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月球与地球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容貌特征,在此基础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是直根,土豆、红薯等是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科学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广度
广度即问题的思考范围或问题的空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处不在的力》第一课《力在哪里》的开头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问题的思考范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操作性强。(1)硬果壳在钳子挤压下变形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停下来,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使学生体会到力无处不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的生活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虽然300多年前的牛顿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无形的力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以想象。
4.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
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首先要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然后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放下包袱,鼓励他们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5. 学生的评价内容要全面
3.午睡的科学秘密 篇三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种变化,同时,午休还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研究还表明,午休是长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大脑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上班族,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能体会到,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45分钟能降低血压。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
根据人体生物钟研究发现,中午12点~13点之间,大部分人的體能都会出现明显衰退,最适合午睡。此外,也不要太晚午睡,下午3点后午睡就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因此,午餐后是午睡最佳选择。
研究还发现,中午睡上半小时到1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内,否则醒来会感到很不舒服。特别是失眠的中老年人,午睡时间不能太长。
(摘自《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2日)
4.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四
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气球导入
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
(二)展开
1、实验一:
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
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
2、实验二
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
5、播放课件
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
7、结束
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三)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大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5.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五
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活动延伸
梅雨季节时,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观察和记录雨水、潮湿、物体发霉的情况。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6.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7.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观念反思 篇七
一、科学概念的建立缺失探究活动环节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自然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 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 上课做实验也只是为了检验课本知识的正确性 (有的老师简直就将自然课本奉为至高无上、勿庸置疑的《圣经》, 好像只有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 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
自然教学的前辈刘默耕老师早就批驳过这样的观念, 他认为:“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 它往往并不是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解决的, 只有真正的‘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第68-69页) 而且, 更重要的是, 自然课本上呈现的知识在被学生个体接受之前, 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在实际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 许多老师会对学生概括的科学概念不准确、不严密而大伤脑筋, 总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完善它, 使之成为课本结论的克隆, 唯有如此才感觉到踏实。比如, 让学生形成“溶解”这个概念的时候, 许多学生对“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不能理解, 转而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化了”“跑到”等词来表述, 而我们的老师却有时候不惜代价地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 结果是越讲越不清楚, 原本清楚的倒变得模糊了。
其实, 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个概念也不一定会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因为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获得的新知识 (如儿童被告知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是个球体、轻重的物体同时落地、衣服保暖并不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量等) , 儿童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 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 并在考试时正确回答。但每个学习者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因此对于上述听来的知识, 儿童常常是半信半疑, 很可能想不通, 在他们后续的思维中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或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 (有时用书上的或听到的理论, 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 来解释。教师的解释或书上的理论与儿童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并未获得合理的解决。由此看来, 我们不能把科学课本上的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 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理解来作为理由, 强制学生接受它, 更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性来压服学生, 要在探究活动中让知识触动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心灵的振颤。
所以,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 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 那么, 教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结论, 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检验和怀疑的。即使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和课本恰恰相反, 那也只能怀疑学生做得不好 (如是否是操作不规范等) , 而绝不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如有一次, 我听一位老师执教“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 课堂上, 学生发现平躺在水杯里水的温度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要高, 与课本上的叙述恰恰相反。这位老师略一思考, 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你们的操作有问题吗?再重做一遍试试看。”重做以后, 那个小组的汇报也符合了教材上的答案, 也不知道是真的测准确了, 还是孩子们“聪明”了, 反正, 笔者在多次的测量中, 一直是平躺的水杯里水的温度要比斜放的水杯里的水温度略高。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的课堂中, 假如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 那怀疑的应该只能是学生的知识和判断力, 而不是教材或教师。教师的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 它就装在教师的脑子中, 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和“善良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猜出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 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而是在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提问和讨论成了一场猜谜会。在这种教学中, 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 他们只能占有别人的观念, 以别的观念代替自己的见解。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 但很难产生自己的思想, 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 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具有的探究的好奇心。
二、科学知识的习得过程轻视了学生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观念:课本知识都是人们早已检验过的, 无需怀疑的;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 让他们理解、记忆下来, 能够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所以, 在自然课堂上, 一般的老师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结论;即使是让学生去观察、去实验, 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 只是换了一种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对知识做出检验和分析。
另外, 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解的标准性和唯一性, 常常认为, 在上课之前, 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身基本是无知的, 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日常经验, 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基础, 而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它常常会妨碍正确的知识传授, 所以教学必须把正规的知识告诉学生, 并与日常经验划清界限。
然而, 事实上,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自己的理解。对每个学生来说, 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 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学生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 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 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 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 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 依靠他们的判断, 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这不是胡乱猜测, 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因而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出非对即错的评价, 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 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 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认识某一个自然现象的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对这一自然现象本身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 (现实的或潜在的) 。所以我们的科学教学不能对此不管不顾, 另起炉灶, 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同时,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 让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
8.金光圣母和她的科学秘密 篇八
电早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常常被我们忽略。然而,电拥有神奇的力量。本期糯米团团,谢飞姐姐就带你们一起了解“金光圣母”和她的科学秘密吧。
“金光圣母”朱佩娘
金光圣母又叫闪电娘娘或者电母,名叫朱佩娘,为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
古代人并不知道雷电是云层中的正负电荷相互摩擦的结果,而认为是雷公和电母在云里打架,才有了雷电。因此,对雷电很是崇拜。
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电母雷公打跤——撑天拱地。事实上,每当闪电的时候,闪出的那道光,确实是从天上连到地面,名副其实地撑着天、拱着地。
所谓金光圣母,只是古人对神秘莫测的雷电的一种崇拜。现在人们家家都用上了电,但电依旧神秘莫测。它能把电灯点亮,能使冰箱制冷,能让大家看上精彩的电视??电到底是如何工作的?通过下面这些关于电的小名词,你就能对电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电子
电子的个头还不到十亿分之一微米,非常非常非常小。它身上带着宇宙中最微弱电量。一般情况下,电子成群结队地围着原子核旋转绕圈。这是因为它身上带着负电荷,而原子核身上却带着正电荷。异性相吸,于是,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把电子和原子核相连在一起了,就像地球和太阳连在一起一样。
通常,一个原子核周围都聚集了大量的电子。电子们快速运动着,一层一层裹在原子核外。越到外围,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弱。所以,最外围的电子受到这种吸引力的束缚最小,这些电子是自由的,是它们形成了电流。
电流
了解了电子之后,再来看看电流。有人会认为,电流就是电子在导体内的流动,就像水在水管中流动一样。可惜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在导线内,电子就像算盘上的算珠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我们一按下开关,队列上的第一个“算珠”就推挤冲击第二个,第二个就冲击第三个。以此类推,“算珠”们在电线内一个冲击一个,直到灯泡。这种冲击波传导的速度和光速差不多(约为3×106千米/秒),而队列中电子们每秒只移动几毫米而已!
每秒钟从特定某一点经过的电子数量,就是电流强度。同样一个灯泡,电流强度大,灯泡就亮,电流强度小,灯泡就会暗一些。如果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强度太大了,这个灯泡有可能被烧掉。了解这个概念也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带电物体是否危险,就和电流强度有关。
导电体和绝缘体
有些物体能够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这也和物体本身的原子结构有关。像铜、铁、铝等金属原子留不住自己的电子,它们构成了金属导电体大家族。它们,尤其是铜,被人们用来生产电线。像玻璃、橡胶或陶瓷等物体,它们的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层比较致密,没有电子能从中逃脱。这些物体就没有游离的电子,它们就是所谓的绝缘体。电流无法从中通过。
电压
自由的电子在导体内移动,它们的动力来自什么地方呢?实际上,电子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电位差,或称电压。设想一下,电子就像是一个管子中的珠子。如果管子是完全水平放置的话,里面的珠子便静止不动。可一旦管子的一端下降,而另一端仍保持在原来的高度,里面的珠子就会开始滚动了。这是因为管子两端高度的差异为珠子提供了滚动的能量。
同样,导体两端的电位差促使自由电子发生了运动。但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电位差是由于电线两端高度的差异造成的,电位差和导体两头的高度毫无关系。对于电来说,电位差对应的是电荷的差异,也就是说,导体一端电子数量过剩,而另一端电子数量不足。
电阻
电子在导电体里并不是那样逍遥自在,它也会时时刻刻受到阻力。怎么理解这种阻力呢?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人潮汹涌的大商场的货架间奔跑会是怎样的?你会不停地撞到别的顾客,还可能撞翻他们的车子??总之你会遇到很多障碍。自由电子在导体里的境遇就是如此。在导体里,它们不断撞上金属原子,并因而损失掉部分能量。这种对电流造成的阻力就是电阻。最完美的电阻,其电阻应该为零,可惜的是这种电阻并不存在。而最好的绝缘体,其电阻则是无限大。
焦耳效应
焦耳效应是导体具有电阻的最明显的表现。如果你想让许多电子(意味着高强度的电流)从非常小的空间(比如极细的电线)中通过,那么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就会非常大。其中就会发生很多摩擦碰撞。这就像你搓手时手会发热一样。电炉和烤面包机就是运用了焦耳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丝的时候,电阻丝就会升温。在白炽灯泡中,它会使钨丝温度骤然上升到2 500℃。保险丝也是运用了焦耳效应,以便在强电流通过的时候,最先被烧断的是保险丝,通过断电来保护其他电器设备不被烧坏。
电是危险的
9.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九
【活动目标】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
2、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活动过程】
1、谈话形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你们来帮老师一个忙。有一棵小树和老师是好朋友,它在森林里长了8年,有一天它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做了家具,但它的根还在,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2、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
3、教师解释: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
4、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5、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6、操作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使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年轮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10.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及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1、松鼠、金鱼、马、蜥蜴、鳄鱼的图片。
2、动物的秘密调查表。
3、动物捕食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游戏“猜尾巴”。
师:“今天本来有很多小动物来跟我们做游戏,可是因为它们太淘气,要和我们捉迷藏,让我们来找它。(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遮住身体露出尾巴)师:”请小朋友猜猜看它们是谁?“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从它们的尾巴不同,就可以猜出它是谁?“
(二)、交流讨论图片上动物尾巴的作用?
1、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小组讨论动物尾巴的用处。
师:“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尾巴本领也很大呢?(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4、师:”刚才我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在它们身上用处都非常大,其实这是小动物身上的一个秘密。
(三)、看录像,了解动物的捕食过程。
1、师:“那小朋友你们还想知道小动物的另一个秘密吗?”来;自.屈;老师;教.案。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两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看视频里的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呢?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3、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捕食的过程。
师总:小动物在捕食的过程中都非常的小心,它们在攻击猎物的时候也非常的残忍。
(四)、交流调查表。
(五)、活动延伸。
师:“动物王国里面的小动物身上都有它们自己的小秘密,需要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探索。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查一查小动物身上还有哪些小秘密,然后来告诉其他小朋友。”
教学反思:
根据主题《动物王国》,开展了本次科学活动《动物的秘密》。对于这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形状和作用。知道动物有很多本领,并乐意与同伴一起讨论。”
在活动前我做了PPT。活动中我结合课件通过游戏“猜尾巴”,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秘密的兴趣。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我提出了让孩子们先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看的动物尾巴的秘密、一起探究动物尾巴的用处,考虑到此环节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和同伴交流的快乐。整个活动以猜尾巴——讨论尾巴作用——揭示答案,让孩子们在猜猜、说说、看看更加的了解对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处。
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直观的教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请幼儿观看各种动物图片时,幼儿都被颜色鲜艳,生动的图片吸引住了,也更能顺利的让幼儿理解。从观察中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和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断尾自卫、奔跑、平衡,战斗武器等,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表现都非常积极,因为以猜猜、说说动物本领的游戏形式对幼儿有一种吸引力,更能激发了幼儿的好胜心。让孩子更能积极的思考、表达。也都能乐意参于到活动中来。我发现课结束后,孩子们都没有尽兴,我应该还可以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另一些动物,不只是单单按照教课书上的都给一些孩子们自由发挥的时间。
11.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反思;自主探究;互动;反馈
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甚至是高效,是广大教师一直都在探寻的问题。教师或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或对备课更兢兢业业,或对教學过程的设计更力求形式多样,或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实现新旧教材的无缝对接,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教师在进入新课程后,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适应课改的需要,实现教学的有效化。
要实现教学的有效化,除了之前提到的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上好每一堂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对教学的反思。
二、要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虽然当前科学课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三、要认真地进行科学教学反思
但是,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学校都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认为教学反思是可有可无的,因而使得教学反思的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1.教材重难点把握是否到位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
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有反思才会有超越。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身教育的一次次超越。
12.小学科学课教学探索与反思 篇十二
对于科学课的教学来说,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要根据本学科及学习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
一、对基础问题应认真对待、认真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所谓的备课不仅仅是备好教材、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就可以了。备课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教材,备好学生,同样要备好自己这一关。而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师而言,由于其教学主要以实践探究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有时一节课要做的实验有两到三个,甚至会更多。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备好教具及实验器材,了解其基本操作程序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成功、有效的实验会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又能在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分析、不断寻找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得到全面的成长,有效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主要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1)教学导入有如下几种:情境导入、谈话导入、问题导入以及直接导入等。每一种导入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投入教学活动中来。谈话导入可以把学生引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问题导入可以通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使其碰撞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做自主式的探究。直接导入则不必通过其他媒介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对于学生都熟悉和了解的话题或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便可以通过直接导入引入正题。
在教学中,导入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直接反映教学的主旨。所以,有效的导入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及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采用综合性的导入方式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调动起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针对学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教材,设计好多媒体课件的导入,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借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来帮助教学。
(2)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有很多发现和问题,特别是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首先要对整个实验过程及结果有准确的定位,即要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验证。其次是能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个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最后是要能够掌控或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即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效、有序、有规律地组织,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往往在教学中,学生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问题,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教师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教师可以采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摩擦与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火花”,而这“火花”正是学生继续探究与实践的原动力。有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有效、有价值、有意义、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但对所提的问题不宜过难,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这便是有效提问的魅力所在。
(3)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幼小的心灵都需要教师去精心呵护,去抚慰、教育和培养。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满挑战,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又如何应对呢?最好的手段是具备健康向上的心理,充满自信和具有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与创新精神。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使其具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以及挑战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实际上,在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处处隐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只不过我们没有留意。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会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很常见的,也是很实用的。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在充满荆棘的科学探究道路上,心理渗透教育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科学实验需反复做才会具有依据性和科学性。科学的探究路途坎坷崎岖而又漫长,“绊脚石”会经常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清除障碍的最好工具便是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进取、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些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
(4)教学中要强化品行和可视教育。“品行成就命运,习惯造就未来”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意义的。学生的品行与习惯从本质上讲取决于学生自身。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与探究,我发现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懂得如何实践操作的往往是那些具有良好品行和习惯的学生,而那些不知如何做或如何说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某些品行及习惯上做得还不够好、不够认真。习惯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改善的。品行则是一个人的本质问题,但并非绝对无法改变的,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信心和决心,以及恒心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教学的提高就会事半功倍。
三、及时总结反思,积累宝贵经验和教训
13.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活动目标】
①善于观察,发现自己长高的秘密。
②乐于思考,探索自己长高的秘密。
③学会科学合理膳食,合理作息,帮助长高。
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⑤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
发现长高的秘密,知道长高的有利条件。
【活动难点】
拥有健康观,养成不挑食,爱锻炼,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长高的秘密》,成长变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探索
师:明明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裤子不能穿了,很惊讶,小朋友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幼:明明长高了,裤子短了,所以就穿不了了!
二、说一说(我们自己长高的表现)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自己长高了呢?你怎么发现的?
幼:我的裤子,衣服变短了,我的个子高了啦,我比谁谁谁更高啦……
三、比一比(谁长的高?)
①看图片,比高矮
②小朋友们来比一比高矮
通过比较发现每个人的高度不同,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为什么他会比我高呢?”
四、猜一猜(高矮不同的原因)
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朝夕相伴,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不难说出每个孩子生活习惯的不同,如,某个不高的孩子会挑食,不睡午觉,不爱运动等
教师总结:
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有助于我们长高,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尽量不挑食身体棒!多运动变强壮,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些都会帮助我们长高呢!
五、为成长制定计划
和小朋友一起制定成长计划,并告知父母,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14.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探索 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水若干桶、纱布、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沙子宝宝的秘密这个话题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我们今天要和沙子宝宝交朋友。沙子宝宝呀,最喜欢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沙子宝宝的秘密吧。
2、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纱布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水桶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3、组织幼儿积极讨论玩沙活动中的发现。(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拿来扔,避免沙子飞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导幼儿用水把沙浇湿,观察沙子遇水后结块的变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小结: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戏。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造型,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任意造型。
幼儿自由分组玩沙,教师适当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6、评价幼儿的表现。
你们今天表现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宝宝的秘密。沙子宝宝说下次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揭示科学知识的意义。要做到科学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不仅是学习课题来自生活,还应该引导幼儿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这样做,可以拉近幼儿与科学的距离,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15.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五
现以《水面的秘密》一课实验探究部分为例阐释。本课探究实验的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 发现水的表面张力;养成细致观察、认真实验的科学习惯。学习重点:通过观察、猜想与实验,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针对实验探究课常出现的问题, 从五个方面预设, 提高实验探究的实际效果。
一、预设细节, 帮扶指导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 更需要教师的扶持。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出现什么问题, 教师都要尽量预设到, 这样才能减少操作失误,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例如, 本课中“硬币装水”实验片段, 学生操作时常出现用力过大, 滴管中水不能逐滴流出, 滴不到硬币中心, 观察水面的方位不对, 水滴数的算法出错等问题。在教学前教师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问题的“节点”预设引导,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疑问:
学生尝试操作时, 水从胶头滴管成股冒出, 教师趁机问:“这是几滴?此时能用滴来衡量吗?”学生摇头。教师又问:“那么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要轻轻地捏胶头, 要逐滴流出。”
师追问:
“向什么位置滴水不易流出来?”学生思考尝试滴在硬币中心位置最佳。请学生们思考从哪个方位观察, 最能明显察觉到水面的变化。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得出此实验从侧面观察效果更好。
师质问:
有的学生滴到第16滴时水从硬币上溢出, 教师问:“硬币能盛多少滴水?”绝大多数学生回答“16滴”。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6, 变换成质问的语气:“是16吗?”有学生觉察到了问题, 说出“15滴”。教师追问为什么是15滴。学生回答:“第16滴已经溢出了, 只能盛放15滴。”进而总结出记录滴数方法:总滴数减去最后一滴。
因为课前教师已充分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轻捏滴管的胶头、滴在硬币的中央、从侧面观察水面的变化、滴数的算法等4个细节入手进行帮扶, 让学生始终围绕实验的核心环节反复探究, 自我尝试, 减少了不必要的弯路。经过教师的扶持引导, 保证了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大大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有效性。
二、预设流程, 环节操作有效
三年级学生喜欢玩, 自控力不强, 在探究实验中容易偏离探究目的。在“杯子吞针”实验中, 他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水怎么还不流出来和数回形针个数的层面上, 从而忽略了观察水面的变化 (此实验的关键环节) , 导致实验结论的偏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思维特点, 预设出流程明晰、任务合理的实验记录单 (见表1) 。
精心预设的实验记录单流程, 就像盲人的拐杖, 对小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逐步回归到水面现象观察上, 把握住观察水面的变化是本实验关键点, 有条不紊地完成实验环节, 探究结果的得出水到渠成。
三、预设分工, 合作探究有效
新课程理念强调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科学探究更离不开分组方式。实施小组合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彼此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关键是教师要对小组进行指导, 做好角色分工。
《水面的秘密》一课, 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部分, 也是学生动手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避免分工不明、嘈杂混乱的小组合作状况, 教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5人分成一组, 小组长由大家轮流当, 组员分工明确, 发材料、做实验、记录、总结、发言、汇报等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 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四、预设规则, 评价导向有效
小组合作探究时, 学生参与热情高, 但不容易保持注意力, 很多实验是在黑板擦敲击声中停止的, 小组汇报是在教师大声呵斥后进行的。怎样既民主又集中地开展小组合作, 关键是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怎样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高效地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体现在教师预设评价的智慧中。
例如:实验前教师宣布“规则”, 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 (见表2) 进行奖励:有秩序、不混乱, 得到一颗智慧星;按要求完成实验后立刻坐好, 举手向教师示意, 安静地等待其他小组会得到一颗智慧星;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 将会得到一颗智慧星……本节课哪个小组所得智慧之星最多, 就被评为优胜小组。在一周内, 得优胜最多的小组会得到奖励。
恰当的评价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培养了规则意识, 课堂各环节得以顺利实施, 探究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五、预设技术手段, 突破难点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 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突破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
《水面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2个动手探究实验初步感知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学生说“水面凸出来了, 鼓起来了”, 这只是在思维中形成了一个表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实质是什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要求教师为学生架起通往理性知识大门的桥梁。
动画视频“巧虎科学大惊奇”—神奇的表面张力, 形象展示了水的表面张力实质, 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轻松地理解了表面张力的科学道理,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六、结束语
16.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六
关键词:课堂教学;侧重点;难点;切入点;亮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26-3
1 宏观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一个教师倘若真能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案,则意味着他不能仅仅只考虑让自己教得方便,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者本身作为焦点去全程关注,通过促学、导学让学生获得更多。
然而,现实的教学在处理设计和操作的关系上,似乎与此相反。教师的备课,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好教,几乎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思考。同样,他们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景中。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忽略学生个体的活动探索、主动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明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色散之后,学生也仅对光的折射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已。他们对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和成像一无所知。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化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 微观的物理教学过程
2.1 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
作为一节课,教师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去讲、什么都去探究,尤其是在一节课堂容量比较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关注侧重点。对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该抓住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和成像的规律这两个探究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主线。其余的小知识点就可以在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逐一领会,这样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既有一个知识结构模式,又会使得课堂教学中有主线可循。我们不能为了要完成教学任务,求得所谓的圆满,将所有的知识点掰开、揉碎,并以问题的形式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来进行,这样是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是用提问的方式“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简单的堆积,师生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互动起来,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
2.2 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实验探究
一节课中的难点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突破了难点,带着学生直接跳了过去。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时,教师苦于节约时间,简化操作,直接教给学生结果,或者是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这样教学不仅不能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更不用说去引导学生去感悟过程与方法了。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可以选一块比较平整的泡沫板,将三只激光笔平行的固定在上面,再在上面用小刀削一个小槽可以刚好放下一个凸透镜,这样就可以完成实验了。只是老师准备的时间会长一点,但给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丰富得多,同时也能很轻松的让学生认识焦点、焦距等概念。
教师心里明白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和绝对化了。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刻板的操作,始终不敢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以及时间。有的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所成的像,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还可以自制简易照相机,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这样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这样就很自然的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将生活内容问题化了。有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便可以激起他们猜想和假设的火花来了。
设计实验,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初次接触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刚做过的实验,明确探究的目的以及需要观察的现象,学生便能很自然的想到需要“凸透镜”,需要找一个代替窗户的“蜡烛”,代替白纸的“光屏”,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实验装置,并做好探究计划。在探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可以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进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首先找到倒立缩小的、倒立等大的、倒立放大的,以及正立放大的像,分别记录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对虚像和实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小孔所成的实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初步找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探究活动的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整体认识可以指导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而是突出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移动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所成像的情况。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为什么是等大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出几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以作为课外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可以逐步摆脱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促进者才是时代最终的要求。
2.3 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学生提问
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不是让教师首先设计好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可以使得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系统。
有的教师在处理“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担心学生无法一步完成实验装置的正确摆放,于是便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摆放顺序以及注意事项都讲清楚了,然后让学生比着去做,这样看起来教学过程中没有“问题”存在,其实这就是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这节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摆放中出现问题,在观察时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试探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得出问题结论的实质。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2.4 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学引入
亮点是相对的,你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亮点,作为一节公开课或者是赛课,打造亮点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课堂引入不但会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它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亮点,不去考虑实际,可能就适得其反。比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引入,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景,用了两个凸透镜在前面晃了两下,连评委还没有来得及看懂是怎么一回事就完了,更何况是学生。当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想装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但这节课并不能解决老花镜的问题呀,其实学生对老花镜并不感兴趣,精彩表演又没有达到效果,这样就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不是亮点。还有的老师,为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就在教室里吊了一颗电灯,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电灯在纸上成的像,问学生“汇聚没有”,学生答:“汇聚了”。在讲汇聚之前,学生是不知道什么叫汇聚的,这显然是教师首先做了学生不该做的准备,不是真实课堂的反应。
有的老师在课堂引入时,使用了玻璃片让学生观察书上字的变化,然后又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再观察。这样既富有激趣的功能,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来了。
综上所述,在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实现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概论\朱德全易连云主编.——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7.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区别枯叶和绿叶,发现绿叶中有水分。
2、在观察、比较中对树叶进行进一步探索。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绿叶和枯叶若干。
2、分组操作材料:小石臼、碾子。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绿叶和枯叶。
难点:探索绿叶和枯叶的水分。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枯叶和绿叶。
·自主观察。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筐子里有两片树叶,请你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请幼儿自主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两片树叶中一片是枯叶,一片是绿叶。
·看一看
--教师:你手上的树叶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两种树叶一样大吗?(幼儿仔细观察比较后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比较大,绿叶比较小。
·摸一摸
--教师:请你摸一摸这两种不同颜色的树叶,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教师小结: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表面粗糙。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表面光滑。
·捏一捏
--教师:请你捏一捏这两种树叶,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尝试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干干的,绿叶有点湿润。
二、探索枯叶和绿叶的水分
·用手撕一撕枯叶和绿叶,说说有什么不同。
--教师:请你撕一撕这两片叶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幼儿操作后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没有汁,绿叶有汁。
·在小石臼里用碾子碾一碾枯叶和绿叶,说说发现了什么。
--分组操作,幼儿轮流进行,一人操作时,其他幼儿仔细观看。
--操作后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如:绿叶碾出绿色的汁水了。)
·教师小结:枯叶不能碾出汁水来,绿叶里有绿色的汁液。
三、枯叶的作用。
·请幼儿讨论:枯叶有用吗?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落叶归根,最终能滋养树森木。树木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反思:
树叶是孩子们最常见的自然物,树的种类有许多,唾手可得的树叶其形状、色彩、纹理各异,其中还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对孩子们而言,枯叶、绿叶是两种最显性、最具有比较性的叶子特征。孩子们通过看、摸、捏、撕等多种方式感知、探索树叶的秘密,活动很成功。
18.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八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在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并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3.喜欢参见科学探究活动,在观察、发现、交流中体会热水的秘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交流或学习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
活动难点: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的原因——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中班幼儿对热水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用摸的方法可以辨别出哪杯是热水,知道用嘴吹可以使热水慢慢变凉。
2.材料准备:每组两个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装有热水的杯子若干,装水的大容器一个、空杯子若干、冰块若干;两个大一点的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两包咖啡。
活动过程:
一、哪杯是热水——感知热水、冷水的区别
1.引导语:你们的桌子上放了两杯水,哪杯是热水、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热水冒热气、杯子上有小水珠;摸到:一杯烫烫的、一杯凉凉的2.小结:我们小朋友用小眼睛看的方法可以知道,冒着热气、有小水珠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用小手摸的方法可以知道,摸起来烫烫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
二、热水变凉——交流使热水降温的方法
1.引导语:口渴了,想喝水,我们喝热水?冷水?(.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喝温水)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很快变凉,变成温水呢?(交流原有知识经验)
2.教师操作并补充简单的方法:活动结束我们还可以看看哪种办法可以使热水凉得更快!(①放通风口②热水里放冰块③热水分装几个杯子④热水连同杯子放进装冷水的容器内)
3.小结:原来有这么多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变凉,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小朋友、老师看到、听到的,以后,我们也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多问问、多想想。
三、热水泡东西——探索咖啡在热水、冷水中的溶解情况
1.引导语:现在老师要泡杯咖啡,要用什么水好呢?这是为什么呢?
2.小实验——热水、冷水泡咖啡
引导幼儿观察用热水、用冷水泡的两杯咖啡,讨论现象:在热水里咖啡泡得开、溶化了(溶解了);在冷水了咖啡泡不开,很难熔化(溶解)。
3.小结:我们刚刚做小实验发现,在热水里咖啡很快溶解了,所以我们一般用热水泡奶粉、果珍、豆浆粉。
四、活动小结及延伸。
1.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教师总结。
2.延伸:我们从小小的一杯热水中就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关于热水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发现了,再一起来学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实验的欲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热水的秘密”,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样的效果,使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对于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19.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九
因为《熊出没》是本班孩子很喜欢的动画片, 所以他们很快地对活动产生了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 孩子们比较投入, 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材料, 并得出结论, 活动结束后, 大部分孩子都能了解到:指纹有三种类型,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但整个过程却也伴随着忙碌与慌乱, 幼儿忙着操作, 教师忙着指导。
例如, 许多孩子将自己的指纹印满了整张纸, 还有的幼儿因为太用力而将纸按破, 一些幼儿因为蘸了太多的印泥而无法看出自己的指纹。后来, 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反思, 并与其他老师进行了讨论, 我意识到, 我的这个教学活动缺少了科学活动的最核心的部分, 那就是幼儿的自主探索。在这个活动中, 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动手操作混淆在了一起, 甚至以为幼儿操作了就是探索了, 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
其实真正的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做活动的主人,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 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 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科学活动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就在于它的动手操作, 而动手操作如果不是幼儿自主探索的, 那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 我们应该意识到, 动手操作只能是自主探究的一种途径, 科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自主探究为前提, 不能舍本逐末。
一自主探究应该是有准备的动手操作
首先,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这次活动中, 我以“让幼儿看指纹图案, 猜一猜它在身体的哪儿”来引导幼儿发现指纹。因为孩子们没有任何关于指纹的经验, 所以他们有的说在鞋上, 有的说在肚子上, 还有的说在腿上, 可就是没人发现它在手指上。因此我只好提示他们, 让他们看一看自己的手指上有没有。虽然孩子们后来都发现了, 但他们并没有觉得很开心, 因为这是老师发现的, 而不是他们发现的。
其次, 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次活动,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材料就是印泥。活动之前, 老师已经尝试印出指纹, 也成功了。可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孩子的手指太小、太嫩, 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指纹清楚地印出来, 因此大大地降低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与热情。由此,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之前, 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 为他们提供恰当的问题情境与活动材料, 让他们能够有准备地动手操作, 为自主探究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二自主探究应该是幼儿主动的动手操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领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猜测结果——拟定计划——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分享”, 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应以幼儿的主动性为前提, 否则它将只能成为一种形式, 而不能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与能力。
本次活动中, 幼儿动手操作了两次。一次是在一张小圆片上印上自己大拇指的指纹, 另一次是在一个统计表中印出自己五个手指的指纹, 从而感受指纹的独特性。可是, 这两次操作我都以“请你怎么做”的语气来要求孩子, 并没有给予他们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使得他们的自主探索变成了机械的动手操作。因此, 在科学活动中, 教师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 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 启发幼儿去思考, 引导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如在此活动中, 如果教师将“请你怎么做”换成“你有什么办法来找到自己的指纹?”那么将更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
三自主探究应该是有目的的动手操作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 每个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应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但一个好的教学活动, 尤其是科学活动, 还应该让幼儿也能有这种目的性,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操作。放任自由或者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强加给幼儿都不能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这就需要老师审慎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科学探索要靠问题的不断推动, 教师可以以问题引导幼儿向一定的方向观察探索, 以问题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
20.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 篇二十
现象一:很多学生一来机房,就坐在电脑面前,迫不及待地打开游戏,想趁着没有正式入课,小玩一会。很多时候,这个“小玩”可能会持续半节课甚至于整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吸引学生散落在课外游离的心,而且还能有效打断学生从“小玩”到“大玩”的演变,将心收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在幻灯片制作的操作课上,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位学生制作的幻灯片。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我还为这个幻灯片配上了和谐的音乐,学生听着,看着,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纷纷举手询问制作的方法。通过耐心的讲解和学习,学生也能简单制作一些作品。之后,组织学生互相鉴赏,取长补短。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
现象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教学中不可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期间,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面对学生的错误,相信大部分的教师都和我一样,选择了责备和批评,无形中伤害了学生,导致他们再也没有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课堂氛围沉寂非常。
课堂氛围差,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激情,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很难及时收到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应有耐心地、详细地解释清楚;对于学生的回答,即便回答是不全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也应给予学生鼓励,鼓励他站起来的勇气,给予他再接再厉的力量。
现象三:计算机课上,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多数都用学号或者座位来区别优差学生,导致部分学困生严重自卑,缺乏自信,课堂学习中不懂装懂,浑噩度日。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是学困生就不认真听课,而是我们的教学没能吸引学困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全面提高。
【齿轮的秘密科学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科学《轮轴的秘密》教学反思09-11
秘密花园教学反思09-19
齿轮材料的合理选择06-15
中班科学苹果的秘密07-07
车轮的秘密科学教案11-17
大班科学活动:出生的秘密10-10
大班科学教案《根的秘密》11-16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11-27
中班科学:葡萄干跳舞的秘密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