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2024-07-14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共10篇)

1.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一

试析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论文

摘 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及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农民收入增加。本文以福建省古田县为例,简要探析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情况。

关键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发展模式

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就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概念,通过鼓励农户开展多种经营,从种植农作物发展到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以获得更多增值价值,推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即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这种模式在日韩推广得较好。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发展形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不断引入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多样化。

一是“公司+农户”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户共同参与,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引导、带动作用,实施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增收增效。

二是“专业社+农户”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为宗旨,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带动产品销售和增收致富。

三是“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公司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为一体,通过产品精深加工,使产业得到纵深发展,产业链充分延伸,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休闲观光为重点,以农村体验为目的,集产供销与休闲旅游服务于一体,是区域农业与休闲观光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具有典型的.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特色。

五是农民创业园模式,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引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的农业示范项目,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土地流转不断加快,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农业龙头企业相继涌现,三产融合发展越走越深,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第一,传统加工产业为基础。古田县粮播面积52.48万亩,粮食总产值5.24亿元,粮食加工产品除大米外,主要有粉丝、红粬、酱油、红酒等。红粬是古田县的特色产品,平湖镇玉源村全村100多户从事红粬生产,是典型的“一村一品”模式,从事红粬生产还带动了民间米酒酿造业发展,有效促进粮食转化增值。

第二,食用菌专业村为支柱。食用菌是古田县特色支柱产业,区域化生产明显,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生产格局。20全县食用菌总产量9.5万吨,产值达36.3亿元,占全县总产值60%左右。城东极乐村是名符其实的银耳生产专业村,全村90%村民从事银耳生产,现有银耳专用房1 000多座,年产银耳700多吨,成立了生产和加工技术研究所,通过技术革新,不断发展壮大,增加村民经济收入,还吸引外来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就业。

第三,农业生产基地为主导。示范基地能发挥农业集群集聚优势,提升辐射作用,古田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温和湿润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水果和茶叶产业,建设了双山千亩水蜜桃、仕坂高优晚熟油柰、天坤农场高优脐橙、玉源高优葡萄等示范基地和鑫垅茶叶、五蕴茶业、闰土农业、李氏茶叶、大桥公馆等标准化生态茶园。年全县水果面积11.9万亩,水果总产量7.1万吨,产值3.6亿元;茶园面积3.1万亩,茶叶总产量1418吨。

第四,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关键,做强大企业,做大中企业,做活小企业,鼓励企业建设基地,促进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古田县共有20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大丰工贸、金松食品、吉发食用菌等为代表的食用菌加工企业,以海鹰工贸、华龙调味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天坤农场、州洋农业等为代表的农业种植企业,以瑞云牧业、祥云牧业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企业等。

第五,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先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涌现出一批服务能力强、营运效益好的典型。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个,成员近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3.6万户,土地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1.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8%,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35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7个,通过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QS)的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18个。

第六,现代观光农业为突破。凤都际面成功举办水蜜桃采摘节,平湖富达成功举办畲寨芙蓉李节,卓洋德云农业公司推出了葡萄观光采摘旅游,卓洋五蕴茶叶公司打造桂花谷温泉与生态茶园旅游,提升了古田农产品宣传效果,带动本地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

第七,省级农民创业园为引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谋求产业发展新突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福建省古田农民创业园

2.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二

一、国内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

1. 江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的探索。

江苏省特别注重融合模式的多样化, 采用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一是为立足一产, “接二连三”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基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促进加工企业的集群集聚, 并推动休闲、旅游及文化等衍生产业的发展。如江苏邳州拥有丰富的银杏资源, 邳州利用这个优势, 建有国家级银杏GAP基地, 创办了贝斯康药业、鑫源生物等30余家重点银杏加工企业, 促进了银杏产业的精深加工发展。同时,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建设国家级银杏博览园, 单树种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 围绕“万顷银杏林海”的休闲观光主题, 打造了润城河、古栗园、银杏湖、银杏博览园“四景合一”的银杏养生旅游观光带, 积极塑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二是发展第二产业, 前伸后延。如沛县肉鸭、兴化香葱、如皋肠衣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产业。在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向前助推养殖产业的发展, 向后带动商贸、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创新第三产业, 实现功能拓展。如宜兴市湖父镇的篱笆园, 将茶文化、紫砂文化、农家乐有机结合, 通过互联网营销, 一个村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2. 浙江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建设。

为了保障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 浙江省在政府引导下, 采取多方参与的方式, 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创新建设。开发建立“农民信箱”, 使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技服务于一体。截至2016年, 农民信箱实名用户高达279万个, 其中农民209.5万个, 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25.6万个, 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3.2万个。如杭州市在“互联网+”新思维下, 充分发挥自身基础条件和先发优势, 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 构建了覆盖从市到县 (区、市) 到乡镇最后到基地的四级智慧农业监管和服务网, 即“杭州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集生产管理、预测预报、会商决策、应急处理、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全市已有近40家农业物联网试点应用企业和平台实现对接, 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 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 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且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信息, 更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3. 河北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引领。

河北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给予极大重视, 实现了以加工业为引领, 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服务业联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二产促进农业一产, 通过二产链接上三产。如石家庄市围绕小麦、优质玉米、蔬菜等八个主导产业, 加大力度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不断提高;规模生产加工基地不断增多, 截至2015年末, 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7家;实现销售收入341亿元, 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带动装备制造、储藏、保鲜、运输、包装、营销等产业跟进, 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增加农业收益, 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4. 湖南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湖南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 在财税支农上下功夫, 不断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 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 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如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加大对小微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积极扶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在2016年, 湖南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 以资金补助的方式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予以支持。支持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辅助基础设施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中小型设备购置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仓储烘干、加工能力等设施建设;另外, 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综合性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全省15-20个重点项目得到资金支持。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 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服务、加工、销售“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促进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产加销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启示

1. 融合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的特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产业融合的层次可以是一二产业融合、一三产业融合及一二三产业融合, 通过不同方式的渗透和交叉重组, 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探索“三产”融合互动的发展模式, 决定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因此, 各地政府需要在充分认清地区农业基础、农业组织化程度等基础上, 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形成融合发展模式。

2. 农产品加工业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际上是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 发挥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各地政府需要选择本地区有基础、有优势、有规模、适合融合的高点产业, 落实到具体的功能区、产业带和品种上, 同时通过加大对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链接, 促进农业一产的生产及特色的发挥, 同时促进一产直接链接三产带动二产的壮大, 达到更好的产业融合效果。

3. 农业财政支持政策是保障。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不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合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一套完整全面的产业政策体系加以推进, 在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中, 创新农业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尤为重要。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合理的运用国家财政支出资金来支持“三农”的发展, 达到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合理分配农业不同领域及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 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政府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 国内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果。本文总结分析了浙江、江苏、湖南、河北等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实践活动, 提炼出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为我国未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3.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三

浙江省户均耕地不到4亩,低于全国户均7.5亩的水平,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发展路子。在发展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浙江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当前,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已进入速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宽、程度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

(一)坚持纵横拓展,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是在纵向上,着力延伸产业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如安吉的竹产业,已经形成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列产品。二是在横向上,着力打造产业群和产业园。在同一个空间区域,或者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推动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间功能互补。如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以及一批工厂化、科技型、外向型的农业园区。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二)推进土地流转,创造产业融合发展条件

积极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综合服务。2015年底,全省99.39%的村社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1%,其中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占80%以上。

(三)培育新型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主力军

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实行开放政策,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和市场机制、社会资金导入农业领域。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百龙工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万家、合作社联合社151家、农业龙头企业7652家。

(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产业融合发展保障

采取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方式,共同推进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发建立“农民信箱”,建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目前,农民信箱拥有279万实名注册用户,其中农民209.5万户,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25.6万户,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3.2万户。杭州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环节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流通环节方便化订单、快捷式配送、质量可追溯管理。

(五)强化平台支撑,搭建产业融合发展载体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通过政策重点扶持和要素集中配置,培育多元化的产业业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农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投入、公共服务等在这些园区得到集中体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为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浙江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体制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创新产业组织、激发内在动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研究制定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具体办法,积极有序推进“三权”流转,为农村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创造制度环境。同时,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办法,将金融资本引向农业农村,破解长期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障碍。

(二)积极支持“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构建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合作社吸纳更多农户参股入社,实行“租金保底+利润分红”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农民。发展合作金融,组建农村资金互助会和联合会,由下而上逐步形成县、市、省三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三)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农超对接、产品配送。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

(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通过信息化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具有特色产品的乡村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农民进行网络创业,完善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农业新模式。

4.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四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推进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纵深推进美丽生态乡村和幸福美好家园建设的客观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理念引领,准确把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转方式、推融合、强产业、促跨越”为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突出绿色生态优势,突出产村和农旅融合,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为“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村产业与特色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城镇协调推进,农村产业集聚与城乡规划发展统筹布局。坚持多种业态与多元主体融合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壮大,加大创新业态发展与培育新型主体力度,切实增强龙头示范带动与增加社会资本投入。坚持市场导向与利益共享融合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发挥新型主体带动,又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注重推进区域特色发展与农村产业链延伸,注重提升内生动力与机制体制创新能力。坚持平台支撑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着力于重大项目建设与财政倾斜支持,着力于信息平台建设与成果综合利用,着力于金融保险发展与人才科技条件支撑。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逐渐形成,推动我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使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联系日趋紧密,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将农村产业融合与城镇规划建设有机融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集中。加强城镇规划标准建设、技术指导和市场开发,找准城镇优势基础,整合专项资金,依托企业投资,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观光、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形成特色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的深度融合,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发展。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宾阳、恭城、田东、富川和灵山5个示范县以及一批乡级、村级试点示范工作。升级风貌改造工程,2016—2020年,结合旅游强县建设,全区组织实施20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101个百镇建设示范工程。突出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南宁、柳州、桂林、玉林和其他设区市、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进城落户的户籍准入条件,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人民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多措并举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商务厅、农业厅、教育厅、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负责)

(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推进农林牧结合和种养加一体,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千亿元大产业,带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绿

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着重抓好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植物残叶和畜禽粪便等生态循环资源利用,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猪—沼—果”、“稻鱼共生”、“一蔗两用”等生态循环模式。大力发展广西绿色生态产业,开展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试点。加快推广生猪全程高架网床+有益微生物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按照限制近海养殖规模、拓宽外海养殖空间,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开发外海渔业资源,支持建设海洋牧场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统筹发展海洋渔业。鼓励发展林下养鸡、中草药等林下生态经济。完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全程监管质量追溯制度。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开发,深化桂台和粤港澳周边区域农业合作。(自治区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厅等负责)

(六)延伸农业产业链

大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加工园区建设,建立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农业示范区和优势主产区集聚发展。鼓励扶持糖料蔗、果蔬、茧丝绸、茶叶、中药材、木薯、罗非鱼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构建农产品跨区域流通体系,加强水果、蔬菜等大宗时令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建设规划,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农校对接,鼓励支持企业开设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组织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促销活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供销社、农业厅等负责)

(七)拓展农业多功能

大力推进以南宁、柳州、桂林等市为代表的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中心,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科普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探索形成以设施、生态、观光休闲、会展等为特征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广西长寿之乡众多、民俗民情多样、山水风光美丽等特色优势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开拓山水田园、农家乐、休闲养生、旅游互补、都市科普、渔乐休闲、节庆休闲等富有广西特色的经营模式,加快发展长寿养生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注重彰显桂风壮韵,实施500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对250个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发展。推进“环南宁市森林休闲旅游圈建设”,积极开发建设各类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庄园、森

林人家,努力建成生态保护、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性标杆。挖掘传承农耕文化和特色民俗文化,做好“那”文化、龙脊梯田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纵深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大力推进产村融合、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农业厅、旅游发展委、林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乡村办、民政厅等负责)

(八)创新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农业云、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运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遥感航拍规划,对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实行全程监测,建立信息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一批商务配送中心,完善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发展大型机械租赁、乡村旅游设施设备和物业租赁等生产租赁业务。鼓励发展农产品定制服务、众筹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商务厅、林业厅等负责)

(九)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科学开展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加快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引导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大力度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含林业、农垦),2016年基本建成30个自治区级、100个县级和100个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大产业发展指导规划,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依托我区生态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地理标识,突出针对果、菜、茶、药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广西生态特色、地域标识特色和民族产业特色的大品牌。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依托国家、自治区园区和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广西创新团队等技术力量,培育壮大一批育种育苗、栽培管理等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企业集群。(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农垦局、林业厅,广西农科院等负责)

(十)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结合广西扶贫攻坚“十大行动”,重点针对5000个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做好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部门资金和资源等,大力支持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休闲农业、长寿产业、生态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和贫困地区电商,加强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让贫困农户更多参与产业增值收益分配。鼓励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农业厅、商务厅、金融办、旅游发展委等负责)

三、突出主体支撑,推动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经营

(十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等经营活动。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鼓励土地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和鼓励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用于扶持的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直接补助、先建后补等方式直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至经营主体账户。支持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联耕联种和种苗繁育、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实施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农垦、水产畜牧重点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大品牌,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等负责)

(十二)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合作方式、农村金融体系、联合社治理机制等方面创新。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加快对网络空白和薄弱地区的网点布局。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辐射带动系统发展的社有企业,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全流程、综合性服务。创新发展新型业

态,搭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延伸,大力开展乡镇综合超市、农资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新兴产业经营服务,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区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自治区供销社等负责)

(十三)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加快推动我区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改革发展。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培育发展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建设完善一批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行业自律、教育培训、品牌营销、组织交流、信息发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转移、委托、授权职能和购买服务,将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品牌创建、统一营销等多种联盟方式建设。(农业厅、科技厅负责)

(十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广西特色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实行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可以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商务厅、林业厅、旅游发展委等负责)

四、突出机制创新,建立多形式农村产业利益联结方式

(十五)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

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各地人民政府可探索制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商务厅、工商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监局,广西保监局等负责)

(十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与农业保险、担保等相结合,探索构建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巩固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司法厅、工商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等负责)

(十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创业服务。引

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积极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等负责)

五、突出服务体系,提供多渠道农村产业支持条件

(十八)健全财税支持机制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各级财政要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保障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投入,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村产业融合领域。(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国税局、地税局等负责)

(十九)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田东“农金村办”模式,在行政村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全覆盖。加大财税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三农”,加大农业农村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实现涉农信贷投放规模持续增长。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含林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以产业链金融模式支持农村产业整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建自治区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市县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加快推进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范围。(自治区金融办、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监局,广西保监局等负责)

(二十)强化基础支撑

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推动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常态化、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着力推进

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路“五改”工程。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旅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到农村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科技创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交通运输厅、教育厅、商务厅、科技厅、农业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旅游发展委、通信管理局等负责)

(二十一)落实主体责任

5.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转型发展 篇五

粮油集团(2015年3月)

****粮油集团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实业、**食品科技、**生态农业、**种业、**臵业等38个经济实体,公司占地面积800余亩,资产总额12亿多元,现有员工1300多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拥有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粮油贸易、商业地产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科、工、贸、投”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3亿元,成为**省农业产业化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近来年,我们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基地联动、产业推动、品牌带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转型,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

一、夯实一产业,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一)稳步拓展“一核两圈”基地。公司大力实施“订单农业”,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和加工需要,采取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在县内外建立稳定的优质粮油原料基地,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种植技术,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核”即有机稻生产核心区。以**线生态农业走廊为中心线,在现有5000亩有机稻基地基础上,实施倍增计划,3年内创建了10万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两圈”即优质稻原料保障圈和补给圈。实施订单农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形成了100万亩的优质稻原

料保障圈。进一步拓展县外资源,将“订单农业”面积扩展到**、**、**等周边地区,形成了涵盖周边县(市)的200万亩优质稻原料补给圈,共建成300万亩优质稻高产稳产基地。在“两圈”范围内创建2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组建65个镇级优质粮油种植协会,带动64万个基地农户年增收逾6亿余元,人平增收300元以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生态农业新模式。2013年,**集团在**镇**、**村流转承包土地5000亩作为示范基地,创新种植模式,高标准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在有机稻种植区建成“稻鸭共育”示范基地2500亩,“稻鱼、稻鳖”示范基地200亩;“稻虾共生”示范基地600亩,实行以稻为主,稻鸭、稻鱼、稻鳖、稻虾共生,绿色有机,高产高效。公司将在10万亩有机稻种植示范区逐步推广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基地联结农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带动农民科学致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

(三)推广再生稻种植新模式。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等优点,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是**地区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再生稻以其投入少、产量高、米质好的优势倍受消费者的亲睐。**集团顺势而为,建立了万亩再生稻种植基地,为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合作共赢,**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建了湖**再生稻院士工作站,推广再生稻栽培新技术模式,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3月16日举行了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集团举办了**院士学术交流座谈会、报告会,培训农

技人员220多人,并请**院士深入到**村为再生稻种植大户传授新技术,为发展**再生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公司将巩固**主产区,发展丘陵副产区,进一步在**等沿长湖地区乡镇发展再生稻种植面积6万亩,并为基地农民统一提供优质、放心、低价的农资,常年聘请**院士专家团队的高级农艺师和省市科技特派员作技术培训指导,扶助再生稻种植区内1万多农户户平增收5000元,亩平增收600元。

二、做强二产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

(一)做强产业推动,舞活产业龙头。公司以**实业为核心,扩大产业规模,提档升级增效。新上了年产10万吨有机稻米及小包装生产线,采用国内领先技术设备、最新工艺流程,生产各类有机营养米、优质米、专用米等系列产品,形成年产50万吨高档大米的生产能力。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严格收购标准,确保原粮质量;规范加工流程,确保产品合格。按照国家QS认证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大米品种、不同档次的客户对象,科学制定大米加工工艺流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从中档到高档产品的跨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企业实力的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中小粮油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势资源整合,集团所属企业已增加到38家,年稻谷加工能力200万吨、仓储能力50万吨,使农产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二)树立品牌带动,竞进提质增效。我们将食品健康安全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实行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原料种植,到加工销售,到产品标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健康安全工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粮油精品名牌,*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多次荣获**省、广东省“消费者满意商品”称号,先后被评为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

品、全国“放心米”、**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已成为中国农谷“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产品的重要标志。公司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模式,在**电商运营中心,入驻天猫、京东网开设网店2家,让消费者更加快捷、便利、放心的购买到新鲜粮油,享受到坐在家中买粮油,轻轻一点送到家的体验。通过广告图片、网络媒体的宣传,有力提升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在上海、广州、深圳设立了国内大型粮油产品旗舰店,逐步在省内外建立万家食品形象店、专卖店、便民店,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知名的品牌效益,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大米、“**”菜籽油等20多个粮油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三)突出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发展。**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提高稻谷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以精炼稻米油、米胚芽营养保健系列产品为主线的农业科技产业链,实现稻米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由普通粮油食品向新型健康保健食品转变的科技创新目标,拟定了从保健功能食品到护肤、护发产品直至生物医药产品的发展规划。公司围绕科技创新重点,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出有机米、稻米油、保健食品等中高档特色主食产品的研发,深化与**农业大学、**轻工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确立了科技合作战略联盟,合作研究开发以纯天然、高质量、稳定化全新鲜稻米胚芽为主要原料,运用自主创新技术,建立工业化联产稻米胚芽抗氧化物和米胚芽多糖提取工艺生产线,生产的“米胚芽多糖”、“米蕈多肽”、“膳食纤维”3个专利保健产品,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平衡人体营养、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缓解视力疲劳、低热减肥、防治“三高症”、防癌抗癌

等功能。产品形式有富含稻米胚芽中优质营养素和生理活性成分的“功能饮料”、“纤维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研究和开发米糠多糖系列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广泛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使我国丰富的稻米胚芽资源得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每100吨米糠可生产多糖类活性物质3吨,每吨售价高达130万元以上,使产品附加值提高20倍以上。这将填补我国在米糠深度开发利用领域和稻米胚芽生产营养保健食品的市场空白,极大地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引领健康养生。

目前,公司正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中国首家米胚芽多糖保健食品工业园,园区占地300亩,一期计划总投资3亿元,现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6月投产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可新增就业200余人,成为**集团转型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三、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公司以**生态农业走廊**村为中心,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观光园,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建设“一心两轴四区”,即一心(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公路现代农业展示轴、滨水休闲轴)、四区(综合服务区、有机稻种植区、标准化花木种植区、产学研示范推广区),公司投入1200万元,已在位于**镇**集村,地处**智慧农业项目区荆襄高速、沙河路交汇处建设“稻鸭、稻虾、稻鳖、稻鱼”示范基地600亩,开挖稻鳖共养生态沟6000米。2015年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产学研数字农业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稻香中心广场、育苗工厂、有机水稻公园等主要景点。目前,**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正加速实施,已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育苗工厂。在标准化花木种植区栽植红梅200株、树型月菊10000株、玫

6.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六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的.从实践来看,农民增收的渠道,包括发展粮食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民进城就业等.但是,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在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已经非常接近来自农业的部分.在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第一次超过来自农业的部分.这是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作 者:李炳坤 作者单位: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司长刊 名:乡镇企业科技英文刊名: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TECH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F3关键词:

7.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七

一、营改增进展情况

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简称营改增) 改革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 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对这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充分说明营改增的重大意义。营改增从2012年1月试点以来, 试点地区由点扩面再到全国, 试点行业由“1+6” (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 陆续增加到“3+7” (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7个现代服务业) , 减轻了货物和服务的重复征税, 实现了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和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 增强了出口竞争力。2014年是营改增试点的第三年, 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新旧税制平稳过渡, 营改增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继续扩大试点行业范围, 增值税抵扣链条日趋完整。自2014年1月1日起, 在全国开展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试点;自2014年6月1日起, 在全国开展电信业营改增试点。至此, 营业税制中的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两个税目涉及的所有业务都改征了增值税, 试点行业已覆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3个大行业, 及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7个现代服务业。随着试点行业范围的逐步扩大, 增值税抵扣链条日趋完整, 重复征税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二是试点户数明显增加, 产业链减税效果持续体现。根据税收征管数据, 截至2014年底, 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410万户, 比2013年底的270万户增长52%。2014年全年有超过95%的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带来税负不同程度下降, 减税898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进项税额抵扣增加, 减税1 020亿元, 合计减税1 918亿元, 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继续让产业链中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分享改革红利。

三是逐步完善试点办法, 营改增政策体系更加成熟。针对试点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对试点办法进行了补充完善, 包括明确对所有国际货代企业提供的国际货代服务免征增值税、补充完善国际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调整合资铁路运输企业汇总缴纳增值税事项, 以及明确部分航空运输企业适用增值税汇总纳税办法等, 使营改增试点政策更加系统和完备。

四是积极研究下一步改革方案, 力争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尚未改革的行业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 据统计, 上述行业涉及800余万户企业, 年营业税税额约1.6万亿元。这些行业户数众多、业务形态丰富、利益调整复杂, 特别是其中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更是国际难题, 税率、计税方法、抵扣方式、纳税地点等税制要素的科学设计以及过渡政策的合理安排, 事关营改增试点的平稳推进。

因此, 改革方案设计需十分慎重, 既要统筹好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又要兼顾到税制的统一性与各行业的特殊性, 还要处理好营改增的减税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凝聚各界对营改增的改革共识。财政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和论证试点方案, 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付诸实施,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的改革目标。

二、营改增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 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

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110 764亿元, 第三产业税收收入55 808亿元, 占50.38%;2013年全国税收收入119942.99亿元, 第三产业税收收入63 017.8亿元, 占52.5%;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129 541.07亿元, 第三产业税收收入69 287.90亿元, 占53.49%, ;数据说明营改增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

(二) 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

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年205 205.02亿元, 2012年231 934.48亿元, 2013年262 203.79亿元, 增加到2014年306 739亿元, 3年增加10万多亿。

(三)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

201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36 463亿元, 比上年增长7.4%。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58 332亿元, 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 392亿元, 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 739亿元, 增长8.1%, 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0.7个百分点。

(四)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2年全国GDP 519 322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62.6亿元, 占GDP44.6%;2013年全国GDP 568 84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62 240亿元, 占GDP46.10%;2014年全国GDP 636 46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306 739亿元, 占GDP48.19%。

(五)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2015年一季度,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 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一季度,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装备制造业增长7.7%, 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0和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 比上年同期缩小0.05。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6%。

2015年一季度税收收入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见效。从产业结构看,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3%和3.9%, 第三产业税收增幅高于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比为53.7%, 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从行业结构看, 得益于营改增等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 服务业税收普遍增长较快, 除金融业税收增长33.4%外,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增长22.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4.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增长10.4%。工业税收中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税收呈现亮点, 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税收增长10.7%, 这表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正在持续发力。

三、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

2014年, 受惠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三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良好运营, 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发展还是开放方面都保持了快速向上的态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劲动力。

一是第三产业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为8.1%,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 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5%, 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第三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是第三产业规模和增加值比重不断扩大。2014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2%。今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占比更是达到了51.6%, 名副其实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了。

三是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读51 2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81 915亿元, 同比增长16.8%, 比平均水平高1.5个的分点。

四是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 利用外资进入“服务经济时代”。2014年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 达到55.4%, 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 达662.3亿美元, 成为吸收外资新增长点。

五是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走出去步伐加快。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4年, 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 服务进出口总额6 043.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2 222.1亿美元, 同比增长7.6%;进口3 821.3亿美元, 同比增长15.8%, 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六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国就业人员77 253万人, 新增就业1 3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30 515万人, 新增就业825万人, 占新增就业人员62.4%。

七是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创意设计、系统流程服务、远程诊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旅游、远程教育、休闲养老等新的服务模式快速发展, 消费渠道进一步拓宽,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热点。

当然, 我国服务业发展也面临若干突出问题。比如, 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总体不高, 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部分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服务业人才不足, 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等等。

四、后营改增时期,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演变为中高速。此种背景下, 宏观调控的重点开始转向优化结构并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的下降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 耗费资本、土地较多、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一二产业比重将会逐步下降, 消耗较低的第三产业必将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服务业发展已逐步加快速度, 教育、科技、文化优势开始逐步释放, 第三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 抢抓机遇, 以期实现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我国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 积极推进税制改革, 协调支持营改增扩围

2015年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年份, 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等行业将在2015年完成营改增。这些行业户数多, 经营情况复杂, 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 全面部署营改增扩围工作, 形成工作合力, 顺利推进实施, 圆满完成扩围任务, 释放更多、更大的改革红利,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 改善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 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

一方面, 第三产业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信息不对称特点,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只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第三产业信用管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定和实施服务业标准, 才能降低服务产品和服务行为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实现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 人才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 重点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支持各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展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学习与培训。此外, 信息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和软要素, 要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与融合。

(三) 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 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历来是互为促进的。通过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最佳的空间形态和载体, 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特别要依托城市快捷的交通、通讯通信和金融以及多种社会服务网络, 推动第三产业集聚发展, 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辐射效应, 并以此带动相邻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多赢格局。

(四) 全面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释放服务业生产力

全面深化服务业改革, 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但近期重点宜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打破垄断和市场管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引入竞争机制。二是改革投资审批体制。要推进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服务业改革, 其关键就是开放市场、打破国有企业对服务业的垄断、真正向民间资本开放这些行业, 鼓励各市场主体公平透明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府规制。

(五) 深化开放合作, 积极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发布, 明确提出, 到2020年, 服务进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做足做好深化开放合作这篇大文章, 积极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 优化结构, 丰富方式,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鼓励引进设计、研发和营销等方面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鼓励设立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引导外商投资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现代物流、银行、证券、软件设计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医疗、电信等领域对外开放。二是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 引导各类所有制服务业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支持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投资合作, 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三是着力培育我国服务业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摘要: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要征税问题, 完善税收制度, 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我国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展了营改增的试点工作。从3年来的营改增情况来看, 仅2014年全国减税1 918亿元, 改革效应日益显现。根据中央对营改增的新要求, 分析第三产业的现状、特点及营改增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提出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第三产业,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国税务年鉴.

[2]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报告.

[3]从营改增看陕西经济提质转型.陕西日报, 2015-2-17.

[4]求是理论网.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2014-5-1.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5-3-5.

[6]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经济普查办公室《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

[7]陕西省统计局《统计要情》, 2014 (12) .

[8]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税收月度快报》, 2014 (12) .

[9]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办公室《第三次全省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

[10]2014年陕西省统计年鉴.

[1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效率评价研究》.

8.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顶层设计出炉 篇八

《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是我国农业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源泉。”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开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定制等经营服务,可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可更好助力农民增收。

“我国现在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更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组成结构。”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秦富说。

《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9.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九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

纵观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创新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位势更迭的“一招鲜”和“先手棋”。当下,第六次科技革命率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爆发,我国要想在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过程中实现赶超跨越,就需要在科技事业布局中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系,既有所区别又彼此关联。创新链是产业链得以发展的源泉,产业链是创新链得以物化的结果。如果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进行脱钩式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创新成果被视作“奇技淫巧”,要么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根据《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我国从事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比重仅为38.1%,有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发表论文的目的是职称晋升,有90.4%是为了完成考核要求。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的二元分离造成了“孤岛现象”。因此,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自主创新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制造到智造的本质,是将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升级为高端产品。改变纯粹以产业链为导向的应用技术供给传统,构建以产业链激发创新链为导向的共性知识供给体系,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品创新高度互嵌、融通创新。加快完善多层次、跨区域创新布局。不仅要在国家层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力量,而且要推动各地区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实现国家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创新互动,而且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创新联动。积极探索新型自主创新范式。自主创新当然是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壁垒的不二之选,但这绝不意味着自主创新就是闭门造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上述各种创新策略的应用,要注重因地制宜,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靠“中国智造”布局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科技前沿产品,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中国智造”完全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布局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关键在于零部件供应。建立重大危机处突机制。对产业链中可能被“断供”和“封喉”的供应环节进行预测,对该供应环节中的“卡脖子”技术进行识别,对已经发生的技术封锁、技术打压等重大危机进行响应。加强自主可控供应体系建设。以重大战略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向创新链集聚,形成集设计、研究、制造、营销为一体的供应体系。如华为手机在采用高通芯片的同时,成立了基于自主创新的高端芯片制造公司——海思,当华为手机被高通芯片“断供”后,迅速用海思芯片补位,以此提高化解系统风险的能力。加快促进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重视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整个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仅为6.0%,与发达国家15%左右的占比仍有差距。基础研究相较于应用研究,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资金难以自觉向基础研究环节流动。如果放任资金链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自由嵌入,那么基础研究环节的融资难题将彻底无解。因此,要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链。一是完善多元支持的投融资网络。创新链上的科研活动很“烧钱”。加强政府主动投入,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调节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的配比。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成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专行,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交叉合作,共同为基础研究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创投企业加入,根据创新链各个环节的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创投模式,引导创投企业以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欢迎天使投资个人进入,通过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成立股权众筹联盟、迭代天使投资模式,促使更多的天使投资人向基础研究环节集聚。二是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不够紧密。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为融资方、投资方、中介机构提供沟通载体。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系统构建以投融资交易平台为主体、创新主体信息平台为基础、科技金融互动平台为载体、信用担保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为两翼的结构模型。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完善“一网通办”,将平台资源化繁为简,提高互联互动效率。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指导和政策引导,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人才集聚效应能够引发信息共享、思想碰撞、知识溢出,对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路径实现有显著效果。因此,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国家。但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每千人劳动力中专职科研人员的占比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第二,“诺奖”级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顶尖创新人才、冷门稀缺人才比较缺乏。我国科技事业要想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必须拥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应围绕创新链完善人才链,突破人才瓶颈。一是加强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科技人才是解决国家关键领域中科技创新难题的主力军。要增强战略科技人才的问题意识,将个人的科研问题意识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同向聚合。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多责任,让他们在把握世界科技大势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创新发展高地,实现“非对称”赶超。培养“前瞻式”的战略科技人才。根据前瞻式探索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培养一批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科技怪才”。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让战略科技人才持续涌现。二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人才是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的助推器。培养“甘愿奉献”的基础研究人才。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将对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个人而言,其并不一定获得直接经济回报。要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发扬甘坐冷板凳、埋头做科研的科学精神。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薪酬激励、声誉激励、职称激励、情感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为基础研究人才解决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后顾之忧,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培养“毅力强”的基础研究人才。根据基础研究的长期性、风险性等特征,鼓励基础研究人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闯新路、敢于试错、永不言弃。制定灵活的评价机制,探索分阶段考核办法,给予基础研究人才较大的宽容度。

10.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篇十

——农村社会管理发言稿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省委、省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对永佳河镇栗林店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大走访、大调查,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五个进农家”的工作目标,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村集体情况:栗林店村位于永佳河镇西南部,距乡镇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15公里,下设村民小组15个,户籍人口1922人,其中常住人口1120人,外出人口802人,特困人群132人。该村耕地面积1458亩,山林面积400余亩,交通便利,村委会临桃李公路100米,通村公路90%硬化,剩下2个村民小组3公里未硬化,电话、有线电视、网络整村全覆盖。

2、村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属农业大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水稻、棉花、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左右,低于全县水平。农民纯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占72.5%,农业收入占21%,其它收入6.5%。村集村2010年经济收入2万元左右,房屋出租9000元,投资收益2000元,其它收入9000元,多年来村集体不负债,但2010年新建村级办公

楼三层21间,完善办公设备和附属工程,累计投资24万多元,目前缺口资金9万元。

3、两委班子情况

该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其中女性1名,全部是中共党员。村支部书记樊银祥1950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87年担任书记职务,目前兼任村委会主任,其他成员50岁以上3人。全村党员45人,设置党小组5处;定期召开了党务工作会,做到党务每月公开,村务进公开栏,党员有活动室,群众有谈心说事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资超市、卫生室、档案室等设施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主要原因是农业发展潜力没有挖掘,好田好地好山林投入不足、收益不高,特别是缺乏种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2、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主要表现为农田排灌水设施老化,两处机房泵站不具备抗洪抗旱能力。小田小地整理没有启动,加大了劳动力度影响利用率。

3、村民住房条件不佳,全村常住448户,住房砖木结构占到80%以上,而且公共设施很少,没有统一的规划,脏乱差问题严重。

4、村集经济发展不活。主要表现为村办企业少,效益不明显,原来村办“小三场”全部解散。2010年引进的永佳河

镇栗林店村鑫源建材场,经营产品单一,年产值不是很高,村级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很少,严重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

根据栗林店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创新农村社会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增收缓慢有关。尽管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总的来看,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牢固,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以打工经济为主,农业自身收入微乎其微。因城乡交流的加快,城乡生产、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农民对农村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和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农村公共事业薄弱的问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仅拉大了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反映在教育、卫生、交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城市居民免费享受便捷的交通,优越的教育资源,而农村上学难、出行难、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农村低保标准比城镇低,覆盖面比城镇小,新农合报销比率也相对较低,更谈不上就业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待遇,这些差距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3、农村社会治安差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空壳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

农村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地。这些都给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提供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农村版土面积大,区域分散,相对来说警力配备不足,农村社会治安投入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较城镇少,更不说天眼工程建设。村级组织分设的治调机构因经费紧张,出现错位、缺位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4、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差的问题。有的地方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导致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发挥组织带头作用。一部分村干部干事谋事的能力有,但是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差,不愿意扎扎实实地搞工作,把村的事当副业做,一部分村干部认为只要开展工作,动手动脚都要花钱,集体经济基础又差,导致工作得过且过,没有一点主动性,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三、解决的途径

1、加大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加大农村投入要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支付力度,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挖掘农业本身的增收潜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让城乡均衡享受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收入股方式参与商业用地和经营,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不

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农村内部之间的差距,最大限度增加农村社会和谐因素。

2、深入基层,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党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法宝。创新农村管理,要求机关干部扎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走访、大调查不仅提升了干部自身素质,还加深了干群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全省开展的“三万”活动就是农民朋友很受欢迎的活动,对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很有帮助。

上一篇:抓好党建工作意见建议下一篇:交通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价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