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精选11篇)
1.《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一
下雨天,真好 中山街学校
高江丽
一、课件播放flash创设情境。
师:“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总爱在窗前轻唱唱着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润了人們的心灵;下雨天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句请同学们调动生活体验完成导入课文。(幻灯片出示配合)生: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像一首清新的乐曲,舒缓了我的疲惫。
……
师:说的太有诗意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琦君的《下雨天,真好》
(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齐声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声读目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介绍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
生: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她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
(多媒体出示教师对作者的补充资料)
师: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敘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30余种。
四、预习检测
师:现在检查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多媒体出示字词)(教师抽查学生读并解释)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之。(多媒体出示)
(一)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师:学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评估作业,然后各抒己见。思考:
1、作者为什么认为“下雨天,真好”?
2、作者说:“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试从课文中找出“雨珠的链子”和那些“好时光”。
生:好像雨天总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生:雨天可以做很多作者喜欢的事。比如:雨天躺在妈妈的臂弯听妈妈讲故事。师:现在请同学们整理文中所有发生在雨天的故事。
生:雨天漂小船、雨天听鼓儿词、雨天拣曲、雨天思念母亲、雨天忆父、雨天徘徊西子湖畔......
师:那雨珠的链子就是下雨天,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时光.
六、互动研讨(多媒体出示下面内容)与同学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1.、“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
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进行大约十分钟)师: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文章就是要表现儿童不受约束的自由天性,怀念这种充满童心童趣的雨天情趣。
生:这正是人充满生机活力和精神丰富多彩的表现。师: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躺在妈妈的臂弯听故事、听唱鼓儿词。师:现在回答第三个问题
生:儿童时代,雨天为我提供了游戏、热闹等。这一切都可以称得上是幸福快乐的。随着我的长大,雨中汇入了新的旋律:凄凉寂寞之感,这是成熟的基调。
七、走出课文——与生活对话(多媒体出示)请说说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八、课外延伸:
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话。(多媒体出示)
请将你平时积累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拿来与同学们分享。
九、作业
读了琦君的朴素灵性的文字,也勾起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请你用优美的语言写一写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十、小结
文章以“雨”为外线,以“思乡”为内线,尽情倾诉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记述了童年的梦痕,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渗透着现实的况味,无不饱含着作者“水是故乡甜”的怀旧思乡之情。
2.《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二
1.通过亲自开展调查活动, 了解生活中某些物品的优缺点, 学习改进生活品质的几种简单方法。
2.通过制作活动中培养观察事物细节的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
3.养成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增强实践创新意识, 体验探究改进物品的乐趣。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易拉罐、光盘、吸管、废旧材料、剪刀、各种胶。
【导课】
不知同学们注意没有, 我们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 在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 但当人们对其进行改进之后, 这些产品逐渐变得完善起来。今天, 我就以生活中几种日用品为例, 看看他们有什么不足之处, 同时呢, 我们来试着看看能不能亲自动手把他们进行改进一下。
【新授】
一、改进塑料杯 (共三十二分钟)
1. 提出不足 (大约七分钟) 。
师:出示一次性塑料杯。
师:同学们都曾用过这种一次性的塑料杯吧, 的确, 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同学们可曾想过, 这种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不便之处呢?
生:…………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情况确实存在,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对它进行改进呢?
生:…………
师:看样子改进的方法还需要酝酿一段时间, 之后同学们可以把你的改进方法在小组中说说, 让别的同学给你提提意见, 同时, 你也可以给别的同学的方法提提意见。别的小组同学和老师也想看看你想怎样改进, 同学们可以把改进方法填在修改方案中。
2. 汇报设计方案
师:老师刚才看了同学们的创意空间, 每个同学都非常有想法, 非常有创意, 哪位同学想在全班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创意空间呢?
生:…………
师点评。
师: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动手去实践, 别着急, 在动手制作之前, 按照惯例, 我们应该看一下安全操作手册, 看一下相关的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如果某件工具的使用还有疑问, 就向同组的同学或者老师请教。请组长领取安全操作手册的和工具。
师:同学们可以实施自己的改进方案了。
师指导制作, 观察优秀作品。 (大约二十五分钟)
二、小结:
师:在改进的不足点中, 同学们是怎样改进的?
生:…………
【总结】
3.《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三
1.了解不同人种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区域。
3.知道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初步树立种族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区域;了解不同人种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难点:了解不同人种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世界人种分布图。
3.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人种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们长得不一样
1.我们的运动有差异
师:现在,我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个人,在他正式登场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04年8月27日这一天,我想,无论大众还是传媒,都不会忽略一个名字,他的名字与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炮弹般的速度紧紧相连。他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同学们,大声地告诉我,他是谁?
生(齐):刘翔!
师: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刘翔时代”的到来。来,让我们再随着录像去重温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师生共同观看录像《永远的刘翔》)
师:你看了这段录像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1:刘翔跑得太快了!他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师:原来你的想象是怎样的?
生1:大概能跑出十三四秒的成绩吧。
生2:一般短跑比赛,黑人比较快,想不到我们黄种人也能拿第一,真想不到!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黑人短跑比较快吗?
(生表情为难)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资料。(出示黑人运动员100m赛跑的成绩,见下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纪录都是黑人创造的。
师:黑人为什么能创造这些纪录呢?
生1:黑人的身体比较强壮。
生2:我猜可能跟他们以前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有关系。
生3:黑人的爆发力比较强。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爆发力比较强吗?请从下面的资料中找找答案——(课件出示)
黑人的运动天赋与其生理特征密切相关。肌肉活检显示,黑人运动员的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的百分比较高,因而他们在短跑中耗氧不多。黑人脚底屈肌强度约150~200kg,而白人只有50kg左右,黄种人只有100kg左右。若以同样的腿部蹬力作用于地面,黑人的弹力竟比白人高出3~4倍。还有,由于骨骼结构的差异、肌肉类型的不同,黑人的爆发力、持久力一般比白种人和黄种人好一些,所以跑步竞赛的最后胜利者大多是黑人选手。
(生阅读后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是呀,不同肤色的人,他们的爆发力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独特的生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2.我们的体貌有差异
师:在大家的交流中出现了几个概率很高的词——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对了,这就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类学家公认的世界三大人种。那么,什么是人种呢?(课件出示)
人种是人类种族的简称,所谓人种,是指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鼻、唇的形状等等。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关于不同人种外形特征的资料或图片。请大家拿出这些资料来,边阅读边完成下面的表格。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和同桌一起完成。
(学生自由探究,依据下表概括出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然后全班交流)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1.过渡:那么,不同人种的人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人种分布图。
2.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示意图”,复习相关地图知识。
(1)半球的划分标准,七大洲的名称等;
(2)地图上的方位顺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熟悉图例。
3.研究世界三大人种分布示意图。
师:现在,请大家边看图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①说说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②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54%。黄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种,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7%,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5%。
师:你的回答很权威,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资料的?
生1:我昨天上网查过资料,还记在了书上。
师: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谁能再从人种分布的角度来说说?
生2:我知道黄种人大多生活在亚洲和美洲。
生3:我知道白种人主要生活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
师:我把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用表格的方式进行了概括,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研究人种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猜测成因。
师(再次出示人种主要特征表格):你知道为什么不同人种之间会有这些差异吗?请结合世界人种分布图进行分析,也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
生1:为什么白种人毛发特别发达?我觉得应该是他们体内有一种基因特别适宜长毛发。
生2:我觉得这应该是由于白种人大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地区,毛发发达有利于保暖。
生3:我想知道黑人的皮肤为什么那么黑?
生4:我知道,白人太阳照射得少,所以皮肤比较白。而黑人离赤道比较近,阳光比较强烈,所以他们的皮肤就黑些。
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对,肤色的深浅的确与人所接受的阳光照射时间和强度有关,也就是说与人种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生5:我知道黑人的头发为什么是卷曲的了,那是被太阳晒卷的。
师:有一点道理,但不完全正确,有补充吗?
生6:我看过资料,好像头发卷曲有利于空气对流。
师:是的,头发卷曲形成了自然的空洞,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便于生活在特别炎热地区的黑种人散热,降低体温,这还是跟他所生活的环境有关系。
2.小结。
师:人种的体貌特征不同是由环境造成的。为了适应自己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每一类人种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体貌特征。
四、不同人种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师:我们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不同体貌特征的人共同创造的,所以才变得丰富多彩、精彩无限。课前,我们收集了世界上杰出人物的事迹,现在来交流一下吧。
生1:我了解了爱迪生的事迹。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一生共有电灯、留声机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你知道爱迪生属于什么人种吗?
生1:他是白种人。
生2:拳王阿里是个黑人,在他二十多年的拳击生涯中,一共打了61场比赛,只输了5场。他主导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量级拳坛,打败了与他同时代的所有拳坛高手,成为拳击史上第一位三夺世界重量级冠军的人,很了不起。
生3: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刻苦训练,以罕见的速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
师: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1:我觉得每一类人种中都有非常杰出的人物。
师:的确如此。
生2:我认为人们所做的贡献大小与他的肤色是没有关系的。
生3:我觉得每一类人种都是平等的,人种不分贵贱。
师小结:同学们,就是这些不同肤色的各类人种组成了我们这个绚丽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名字叫地球村。不同肤色的人都是地球村里的居民,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可或缺的,地球因此而精彩!
点评
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从目标层面来说,这堂课关注认知,落实技能,强调情感;从内容层面来说,这堂课基于话题,拓展教材,利用资源;从方法层面来说,这堂课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鼓励参与;从个性层面来说,教者潜心课堂,注重提炼,突出风格——“自信、幽默、理性、探究”。
当然,课无完课,该课如果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再精心些的话,效果会更加好。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光明小学
浙江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所)
4.《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四
师:同学们,新学期的第一课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让老师看看大家的记忆力,我们一起来背背其中的部分内容吧!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生:齐背《走,我们去植树》 师:大家背得真不错。
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这周通过大家的努力啊,我们班得到了三朵流动养成花,老师很高兴。若是下次再得一朵清卫养成花就更好了。这是老师近期的一个心愿。那你又有什么心愿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
生:我的心愿是希望周末能出去痛痛快快地玩。生:我的心愿是希望考试能门门一百分。生: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能不要那么管着我。生:我的心愿是我的学习能更棒,比得上班长。„„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板书:云雀。它也有自己的心愿?继续板书:的心愿。同学们知道它的心愿是什么吗?请大家打开书本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生:轻声地朗读。
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师:找得真正确,能不能把语句说的更简洁些。生: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生:齐说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师: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愿呢,还源于它随妈妈的一次旅行。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生:沙漠。相机板书 生:大河。相机板书
师:最后它们回到了哪里呀? 生:森林,它们的家。相机板书。
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提示,你能给课文分分段,并写写段意吗? 生:分段写段意。
师: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吧。
生:我是这样分的第一段(1-4),第二段(5-10)第三段(11-13)第四段(14-15)。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和他的不同,我是这样分的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8)第四段(9-10)第五段(11-13),第六段(14-15)
生:我觉得他们俩都不对,我是这么认为的。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10)第四段(11-13)第五段(14-15)
师:你对你的分段这么有自信,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根据沙漠、大河、森林的提示,中间三段就显而易见了。第一自然段是总写,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小云雀旅行后的感想。
师:大家同意吗,和他一样分得举举手。生:大部分同学同意。
师:大家想不想和小云雀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生:想。
师:在旅行开始之前,先要过了老师的“词语关”,看看大家的预习。出示:讨厌乱砍滥伐贫瘠冲垮树冠 冲刷土壤擦邀上脱缰苔藓
指名生读。相机提醒“冠”是多音字。齐读 师:你有什么在书写上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土壤”的“壤”笔画比较多,要注意横的数量。
师:要掌握生字词语,会读会写还不够,还要知道它们的词义。你在预习时又遇到不懂的词语吗? 生:“脱缰”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师:缰是什么呀?
生:拴马的绳子,在马脖子里的。师:那脱缰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绳子断了,马乱跑了,不受控制了。生:我不明白的是贫瘠。
师:有同学知道它的反义词吗?
生:肥沃。贫瘠的土地上什么也长不了,甚至是草。
师:词语大家掌握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走进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选择沙漠、大河、森林中的其中一段练一练。
生:四人一小组练习。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试试。生:说明分工、朗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云雀的心愿,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探讨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教后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一直是自己在教学中很模糊的一块。总觉得中年级的学生通过了预习对于课文的生字词语都能有一定的理解。对课文的阅读也能到达一定的水平了。所以第一课时到底要怎么教变得很混乱。借着这一次的活动,仔仔细细揣摩了一番。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能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安排分段时,其实原只想让学生说说段意即可,没想到自己说成了写,学生们纷纷埋头写起来,浪费了一些时间。让最后的朗读部分的时间变少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展示。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原本以为通过黑板上“沙漠、大河、森林”的提示,学生能够一下子正确分段,没想到学生们之间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我的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训练。朗读本来是第一课时中最出彩的部分,但是去没有很好的诠释出来。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喜欢,朗读的热情也很高。由于我对于朗读后缺少评价和了解,导致学生的朗读没有层次的提高,徒有外表。指导朗读是我今后教学要重点重视的。《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欣赏:
欣赏《苍凉眼神震颤人心》的图片,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苍凉眼神震颤人心》的图片,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从你们的话语中深深感受到你们是他们的知音,是他们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近云雀,去倾听云雀的心愿。
1、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读课题
2、出示云雀图,认识云雀。
3、再读课题,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反馈自学情况
1、自读课文。
要求:⑴将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正确后再读课文。⑵把句子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交流
(1)认读生词
A交流点拨难读的字:“壤”“贫”“冠”“滥”等
b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指名读、推荐读、齐读](2)理解生词
A、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
B、选择喜欢的方式理解生词 C、合作交流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乱砍滥伐”
再读重点句“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理解了“泛滥成灾”后视频再现河水泛滥成灾的场景。再读词语“泛滥成灾”,力求读出词语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用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树冠——树干——土壤”,[正音:树干(gàn)] 再读重点句子:“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
三、再读,理清课文脉络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了哪些地方呢?
2、板书:沙漠大河森林
四、默读,把握课文大意
1、学生默读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2、围绕出示的填空说话。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将填空连起来说说。
4、小结:把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五、描红,突出例字指导
1、出示9个生字,学生说书写的注意点。
2、范写“冠”,课件演示“邀”的笔顺。
3、要求学生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其实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苏教版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2011-06-30 19:03:25)转载▼标签:杂谈
一、导入:
1.讲故事导入:你有什么心愿?指名说 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生词 我会读:
讨厌脱缰贫瘠冲垮苔藓冲刷 土壤擦去蓄水泛滥乱砍滥伐 2.指名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指名说,课件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3.小云雀和妈妈怀着赤诚的心,述说了自己纯真的心愿,那就是—(齐说)。
三、细读品捂 过渡:那它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接下来,让我们随着云雀起飞,来一次探索之旅,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一)学生按要求自己读书
(二)交流 1.沙漠上空
(1)首先他们飞到了哪里?(沙漠上空)指导学习2—4自然段,说说在沙漠上空他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并课件出示沙漠画面及重点句子“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想象一下。“漫天飞舞”该是怎样的情景?谁来描述一下?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2)小云雀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什么表现?“不禁埋怨地说„„”(指导感情朗读)。(3)妈妈是怎样回答它的?“孩子„„沙漠。”妈妈心疼地说。(指导感情朗读)a、“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贫瘠的沙漠之前是什么样子?
b、是什么原因把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乱砍滥伐”是什么意思?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现在森林没有了,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说这段话时,心里怎样?(难过,伤心,惋惜,心疼„„)
2、大河上空 过渡:其实人类的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这一些,我们再随着云雀飞到大河上空去看一看。(1)指导自主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它们又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议一议:为什么把森林说成是“森林宝库”呢?
(2)学生自读5—10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点拨。(3)班内交流 指名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脱缰的野马有什么特点?在这里说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这是什么样的洪水?(指导朗读)。
小云雀目睹了猖狂的洪水,心里怎样?联系“不由得挨近了妈妈”,体会小云雀心里十分害怕。(引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4)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5)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描写事物。
老师觉得云雀妈妈很会说话,说得特别有条理,请你再细细读这一节,想想她是怎样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的?
(树冠,树干,树下,土壤)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在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有顺序地描写事物。3.飞回树林
小云雀和妈妈身心俱疲,飞回了居住的森林,让我们紧随其后,看看是否能再次从他们的对话中有所收获
(1)轻声朗读11—13自然段
(2)你又知道了什么?指名说并板书:调节气温
(3)能把自己的理解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吗?指名读。(4)知识延伸,提升认识。
过渡:生活在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家园是多么幸福啊!其实,森林在地球家园中还能发挥很多其他作用呢?有谁知道?(指名说)。(5)小结: 此时,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了和小云雀同样的发现,那就是“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学生齐读)(3)难怪小云雀要坚决地表白自己的心愿,它说:“明年春天„„”这不仅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四、课堂检测
森林有这么多作用,谁能用“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植一片树林,就是给自己留下一份夕阳于阁树梢的诗情画意,就是给后代创造出一片鸟语花香的恬静安宁,就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还地球一片清朗美丽吧!
六、作业超市(课件出示)
1.小云雀要在森林里召开“植树造林我有份”的运员大会,请你帮它从破坏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作用两方面进行宣传,你会怎样写?
2.认真读主题丛书3中的《骆驼泪》和《地球的呼唤》两篇文章,写一写自己的新感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认识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加强朗读与理解能力的自我诊断与矫治。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认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反馈正音。
(3)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4)依据课题质疑。
(5)浏览课文,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相机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自渎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3、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4、检查自学效果:
(1)第1段:抓住“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体会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指导读好埋怨的语气;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2)第2段:“从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体会说明什么;从“大伞”、“挡住”、“吸收”、“渗进”、“储存”体会森林是一座大水库;出示反问句式,体会反问语气,指导朗读;仍用上一段的句式练习说话,领悟云雀***话。
(3)第3段:生自渎自说自悟,抓住“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等词语来体会。
5、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读后有条理地说一说。
6、读后两个自然段,读出“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感叹,读出“一定”、“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决心和期盼。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上练习复述,鼓励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将对“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体会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后将课文排练成课本剧。
2、选读有关科普文章,举行“环保我知道”主题会。《云雀的心愿》课题研修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这篇故事用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4、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的录制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心愿。由“心愿”导入。
师;今天早上,老师路过小区垃圾箱旁时,看见垃圾满地都是。当时老师心里产生了一个心愿:希望人人都能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那么你们有没有什么心愿呢?谁愿意告诉老师?(指名答)
生1:老师,我的心愿是考上大学。
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
生2:我的心愿是去九华山游玩,因为那里风景秀丽,还有许多小动物呢!师:老师祝福你早日实现自己的心愿。„„
[设计意图:因为“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于是我抓住题眼,从“心愿”直接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愿,进而引出云雀的心愿。]
2、出示课件揭题:云雀的心愿。师板书:云雀的心愿。(生齐读课题。)
①指导书写“雀”字。看老师写字,“雀”:“小”字头,但中间是一竖,没有小钩。下面一个“隹”字,不能写成“住”字。
②给“雀”组词:麻雀,孔雀,鸦雀无声,欢呼雀跃„„ ③介绍云雀。(云雀,一种鸟的名字,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它天然一副金嗓子,鸣声婉转悦耳,而且飞行本领特强,它有一对大翅膀,能一口气冲上高高的云霄,所以叫它——“云雀”。)
[设计意图:指导“雀”的写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汉字的好习惯;给“雀”字组词,可以检查学生对词汇的积累情况。通过介绍“云雀”,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名字的由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营造阅读期待的氛围。]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自读,要求:
(1)先将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几遍,读正确后再读课文。(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和老师,也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课件: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生1读句子)
师:你读得真准确,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让大家都跟你学。(生2读句子)师:你读得真投入。„„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达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顺。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3、过渡:虽然课文中有许多没有学过的字,但同学却能努力把课文读完,真是好样的。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我们必须先学习这课的生字。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能读好它们吗?
三、学习生字词(1)、大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讨厌泛滥贫瘠冲垮 树冠冲刷土壤擦去邀上 脱缰苔藓(生读)
师:你认识的字真多,真是“识字大王”啊!(2)大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师相机正音。)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生1:“厌、滥、贫、浑”都是前鼻音,“刷”是翘舌音,“擦”是平舌音。生2:“树冠”的“冠”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生3:“埋怨”的“埋”字也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二声,“淹没”的“没”字读第四声,“暖和”的“和”字读轻声。„„
师:你们可真厉害,把这些容易读错的字都能读准,真棒!(3)比较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指导书写。
师: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书写时要注意的呢? 生1:“厌”不能写成“庆”,“垮”不能写成“挎”。生2:“壤”不能写成“嚷”,“刷”不能写成“剧”,“冠”不能写成“寇”。生3:“厌”的捺可以冲出包围,“邀”的捺则要托住上半部分。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生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4:左右结构的字中,“刷”字左右部分大体相等,“滥、垮、嚷、擦”左边窄右边宽。师:你自主学习的能力可真强!谢谢你的提醒。
(大屏幕温馨提示:本课有9个生字,左右结构的字中,“刷”字左右部分大体相等,“滥、垮、壤、擦”左窄右宽。“厌、邀”是半包围结构,“厌”的捺可以冲出包围,“邀”的捺则要托住上半部分。)
多媒体播放班得瑞的轻音乐《春野》。(4)生边描红边默读生字。
(5)生在米字格中写生字。抽查,同桌互评。师展示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字形比较分析,指导学生描红、书写,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及汉字形体的美丽,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生字词的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读书。]
四、探究部分词语的意思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2)注意读出节奏,读好语气词,语气词要读轻声。
2、讨论不能理解的词语。(如:蓄水、汛期等)生
1、老师,“蓄水“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呢?
生2:我跟妈妈在邮政局那里存钱时看到这个“蓄”字,我想在这里应该是把水给储存起来吧!
师:你可真聪明,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检查读书情况。
(大屏幕出示句子: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生读,师相机指导)
4、指导读好语气词“啊”。(出示句子比较读:A、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B、多么可爱的鸟儿啊!)[设计意图:再读课文主要是训练学生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好语气词,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五、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师范读课文(播放班得瑞的音乐《春野》)。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的?
2、指生答。
师: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1:课文共有15个自然段。
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的? 生2: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生3: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课文第14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师:是啊,其实这也是我们人类的心愿!(师适时板书:沙漠——绿洲)
3、指名读第14、15自然段。相机点评。
(大屏幕出示:A、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B、这也是妈**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
(指名读)
师:瞧,大拇指在向你点头微笑,它在说你是最棒的。(师伸出大拇指)
4、生齐读14、15自然段。
5、你知道了什么?
生: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生读)
师:读得可真坚定,我相信云雀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示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通过指名读重点段,一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针对读书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训练学生在字音读准,句子读通的情况下,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6、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小云雀和它的妈妈去过哪些地方?(大屏幕出示:沙漠的上空大河的上空居住的森林)
7、你能把下面的空填完整吗?
(大屏幕出示:小云雀跟着妈妈先,然后
,最后
,觉得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指名说)
8、云雀喜欢哪里?(指名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教师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为什么喜欢森林,觉得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呢?下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七、作业
1、读一读,抄一抄(课后练习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森林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设计意图: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布置学生抄写生字词,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做的形式来反馈教的效果。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为下一课时的教学作准备。通过搜集有关森林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去做的:
一、抓住题眼,激发兴趣
“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于是我抓住题眼,从“心愿”直接导入,营造阅读期待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趣味识字,快乐写字 在生字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忆所学的生字;通过形近字比较字形、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准确发音等,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生字,从而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在本课写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帖,然后描红,最后临摹。在教学时,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播放比较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研究笔画的书写笔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练好字的同时,去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
三、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如学习课文时出示的“贫瘠的沙漠,风沙漫天飞舞”;“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淹没了许多村庄”等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云雀的心愿》教学实录1 师:刚刚分享了我的小小心愿,你的呢?板书:心愿。
生:拿到起航卡,期中考试考好,养成小宠物。贫困的人过上好的日子。
师:心愿就是愿望。今天介绍一个新朋友:云雀。齐读课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找小云雀的心愿。师巡视。检查生字。厌滥贫垮 冠刷壤邀 生:指名读
师: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生:贫、滥、冠
冠的意思:在顶上的东西;帽子,出示图。树冠桂冠皇冠 的第一冠军
师:出示词。竖排读 讨厌冲垮树冠乱砍滥伐 埋怨冲刷树干泛滥成灾
提醒埋的音,树干知道是什么呢?树主体部分。圆柱形的。学好生字词能够更好的走进课文,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生:邀上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师:出示小云雀的心愿,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一定要去?什么样的沙漠?
师:跟着小云雀去飞行。学会思考。出示: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师:你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情景?
生:像龙卷风一样的浑黄的沙子、漫天飞舞,黄沙像怪物一样。师:师板书:黄沙漫天飞舞,哪个字更能突出你的理解? 生:漫,被缠绕了。
师:小云雀遇到什么困难?
生:把它和妈妈分开,找不到妈妈了。到处乱飞,呛着,很难受。想喊妈妈。嘴巴一张开,就说不出话。没有自己的方向,等风沙停了,没有力气。师:出示:“这里的风沙真讨厌。”还跺脚啊,埋怨地读读。生: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扇动翅膀,飞到大河的上空,出示:大河的上空文字。
师:文字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感的。听着她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有生机的村庄,鲜活的生命被掩埋了,河堤有了很大的力度,生命刹那间消失了。师:怎样的河水?
生:无情、残忍的。凶猛的河水
师:脱缰的野马是什么样的?横冲直撞、失去控制、难以驾驭,仅仅是冲垮河堤、淹没村庄吗?看洪水视频。是什么让你的目光凝视? 生:无辜的人们、洪水的疯狂、残暴,师:用第8小节的词概括 生:泛滥成灾
师:板书:河水泛滥成灾。出示:小云雀的话。不哭,虽然无法挽回 害怕惊恐难过 师:什么心情? 生:惶恐胆战心惊 师:本来是一次充满期待的履旅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呢?快速阅读2—8小节,寻找答案。
生:我从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到答案,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师:用自己的话说 生:人们乱砍滥伐,师:你还能想到什么乱砍滥伐的情景吗? 生:小树苗
师:第八小节内容。生读。为什么云雀妈妈叹口气呢?
生:如果改成森林被砍了,不能体现人类乱砍滥伐的行为,给别人一种错觉,森林没有。读 师:归根结底一个词。板书乱砍滥伐。师:以前这里生机勃勃,而现在却死气沉沉 以前这里土壤肥沃而现在却 背井离乡
都是因为人类乱砍滥伐。师配乐朗诵
听听吧听听吧可怜的小鸟在倾诉„„,看着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生:悲伤、沉痛、沉重、气愤、痛恨、不敢相信这是人类做出来的。
师:心疼地说:“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数目 生:齐读
师:大树轰然倒下,云雀妈妈无可奈何,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师:感慨万千,写下此时你最想说的话。学生写。全班交流。
师:挑自己最想说的。
生:我痛恨哪些风沙,洪水,为什么要伤害那些保护我们的树。眼前的利益是暂时的,人类,觉悟吧!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齐读小云雀的心愿的话。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黄沙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河水泛滥成灾 师板书:心愿
师: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心愿”。同学们,你有什么愿望呢?说出来和大家 分享。
生:我的愿望是长大当一名科学家。
师:你的理想真远大,但你要记着,搞科学研究来不得一点马虎,你就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努力。
生:我的愿望是长大当一名老师,语文老师。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老师能教给学生许多知识,还能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师:说得真好!
生:我的愿望是当一名警察,将来能为祖国出力。„„
师:同学们的愿望都很好,都是想的他人,想的祖国。有一只小云雀也和大家一样懂事,(补充课题)我们来看看它的心愿是什么呢?它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简析:这样一个导入的设计,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埃及来谈谈心愿,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争先举手来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教师再追问一句:“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谈谈自己有这样一个愿望的原因,这样一来,更有说服力。然后以“有一只小云雀也和大 家一样懂事,我们来看看它的心愿是什么呢?它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非常自然的把学生引导
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对学生的初读课文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读起来就有了目的性。
以下教学片断选自何孙秦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课:
师:让我们张开心灵的翅膀,跟随云雀们一起飞向沙漠的上空吧。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2—4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用笔画出来。讨论交流。
生:我从妈妈的话中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师:请你来读一读。
师:妈妈为什么而心疼?——引出“贫瘠”,指多名学生读词语。师: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寸草不生,烈日炎炎,快把仅有的水泊都晒干了。生:我仿佛看到沙漠荒凉无比,只有毫无生命气息的枯树枝和石头横在沙漠里,还时常有大风袭来,到处都是风沙,让人寸步难行。
师:文中是如何描写贫瘠的沙漠的,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生: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沙漠的环境十分恶劣,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人都睁不开眼,这个地方真讨厌。
生:老师,我还从下面的“埋怨”这个词语体会到云雀的不满,它也不喜欢沙漠。师:你真善于发现,请你来读读云雀的话。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师:这贫瘠的沙漠是怎么形成的?
生:森林能够阻挡风沙,而人们乱砍滥伐,没有了森林,土地很快成了贫瘠的沙漠。(出示“乱砍滥伐”)指名读词语。
师:读着这个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课件情境)一棵棵大树在人类的手里陆续倒下,曾经是多么茂密的森林,现在已经荡然无存,风沙无情地侵袭着荒芜的土地。我国土地沙化尤其严重,沙化的速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师:看了这些,你的心里有何感受?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感受。师小结: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人心痛呢?其实心痛的何止是我们呢,鲁迅先生就曾痛心疾首地说:“林木伐尽,水泽洇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同价。”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课件情境,练习说话)此时,小云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自言自语地说:“唉!如果就”
5.塞翁失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篇五
生:闻鸡起舞、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刻舟求剑。
师:(出示最后一幅图片)估计这张会难倒我们的同学哦。
生:(怯怯地)塞翁失马。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塞翁失马》。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下这则寓言故事的出处。
生:(齐读)本文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
师:《淮南子》中文章常常把一些深刻的道理寄托于神话传说故事中,今天我们学习的《塞翁失马》同样也是如此。
师:昨天我们已经做过预习,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我们的预习情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理解文言文的涵义必须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齐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中的停顿。
生:(小声朗读)
师:现在请一同学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要求从字音、停顿和流利程度来作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不错,现在老师把原文去掉句读,你能否读出停顿?
生:(齐读)
师:不错,从刚才准确而整齐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大家在朗读上确实完成得很不错。我们基本上已经能正确的断句停顿了。读文言文,要理解其内容,必须先疏通文字。请大家利用工具书、注解,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意,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学习。
生:(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字。)
师:(巡回指导。)
师:好,现在我们看看在小组交流后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有可以提出,寻求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
生1:此何遽不为福乎?
生2: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好事呢?
生3:马无故亡而入胡。
生4:马无缘无故逃到胡人那里了。
生5:“近塞上之人”中的“近”什么意思?
生6:靠近。
生7:“人皆吊之”的“皆”什么意思?
生8:“都”的意思。
生9:“其父”中的“父”该读什么音?
生10:我认为读fù,解释为“那个父亲”。
生11:应该念fŭ,意思是“那个老头”。而后边的“其子”的“其”指代这个老头。
师:是的,老师也赞同他的说法,读“fŭ”。我们读课文时就应该像他一样善于联系上下文。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把昨天出的几道练习题在我们各自的黑板上展示一下吧。
生:(在黑板上出题:自拟一道解释加点词的练习题,自编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出好后小组交叉答题并批改交流)
师:通过我们再次的做题,对文中的一些字词句子有了更深的印象,现在请大家下面,请大家再朗读一遍课文。
生:(朗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却一波三折。你能按时间顺序,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四个情节吗?
(出示四幅图片)
师:老师先用“亡马”来概括第一个情节。
生:第二个情节我用“得马”。
师:只是原来的马失而复得吗?
生:领来了一群马,所以我用“领马”。
师:可以选用文中出现的词吗?
生:“将”是带领的意思,就用“将马”。
生:第三个情节用“折髀”。
生:第四个用“相保”。
师:好,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生: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也能变成好事。
生: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福与祸、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师:是的,老子也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一定无条件的就可以转化的吗?
生: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师:在文中你能发现他们转化的条件吗?比如失马怎么就成好事了呢?
生:塞翁失马是件不好的事,但如果他不失马就不会有马将胡人的马回来了。
生:带着一群好马回来时好事,但是儿子从马匹上摔下来就不是好事了。如果儿子不喜欢骑马的话,就不会有“折髀”这件事了。
生:如果没有打仗,就不会有父子相保的好事了。
师:师:可见,福与祸的转化并非必然,而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
生:有。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后来我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在下一次考了个好成绩。
生:平时放学一回家,妈妈就会给我准备好吃的。但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空无一人,而我的肚子饿得要死。我只好学着妈妈平时做饭的样子给自己煮了碗面条。就这样我学会了煮面条。
师:是呀,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好处?
生: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
生:我们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生: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师:好,还记得刚上课时我们一起看的寓言故事图片吗?闻鸡起舞、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这些寓言故事也是成语故事,你知道出自《塞翁失马》的成语吗?
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则小短文,明白了道理。记住在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6.《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六
一、导入
1.(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生:小兴安岭的矿产很多,有
生:小兴安岭的气温很低,有零下十几度 生:小兴安岭有红松、白桦还有名贵的人参
2.师:好让我们一起进入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读题)请同学看老师板书,注意“兴”字读第几声? 生:第一声
师:知道它师什么字来的? 生:多音字
3、大家知道小兴安玲在那吗?我们来看看地图。
二、现在请大家大声自由地读课文,遇到生词要多读一遍。(出示投影:温馨提示)并请大家齐读提示。
三、学习生字。
1、师:要读好书首先要过好字词关:出示生词。拼读生字词。(学生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反复地读)
2、去拼音读词语;集体朗读词语。
3、出示多音字,把字音读准并组词。
四、接着把刚才练读的词语带进课文中,这次的要求提高了,出示温馨提示请一同学读)要求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同桌出现读不准的或不会的就要互相帮助。学生读课文
五、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教师引读 师;就像绿色的海洋,这一句是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红松、白桦比作绿色的海洋 师:其实更加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小兴安岭比作绿色的海洋
2、课件出示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请一位同学读
师:看,她读的时候特别留意了老师进行给长句的分号,句子这么长很难读,有没有注意到欣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看
师:带着怎样的心情看呀?欣赏指的是带着美好的心情去领略。师:这里出现了三个生字“欣、赏、映”,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识记? 生:只要记住欠和斤就记住了欣字 师:也就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熟字记生字 生:我记住了“赏”,就是“常”字的下面“巾”换成“贝”字 师:也就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熟字换部件法
师:其实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要写好的时候特别要抓住哪条线? 生:口字最后一笔要在横中线上 师:请学生一起书空 生:映字是日字加央字
师:也就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现在请大家在写字本上练习写一个。(注意提醒写字的姿势)
3、那么这个句子出现在哪个自然段呢?请找找,也请一位同学来读师:“淙淙”请大家读准来,那么“淙淙”是指什么? 生:指流水的声音 师:“汇成”是什么意思 生:变成?组成?聚集成。
师:注意“汇”字写字时要写得美观得注意“左窄右宽”,那么请同学翻开生字表,找找同样是左窄右宽的字有哪些?课件出示,“挡、视、线”你用什么方法来记呢? 生:我记得是挡,一个人用手挡住了山 师: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形象记忆法(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师:还有想办法记住哪个?
生:我记住:“线”字,用钱字的偏旁换成绞丝旁 师:就是用的”换一换的方法
生:我记住了视就是一个人看见了一部电视
师:哦,就是用一句话把它记住了,非常的好。好请大家在写字本上练习写一个。
4、请问这几个生字出现在那个句子呢?课件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谁愿意来读读,理解词语“葱葱茏茏” 生:是数木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师:“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呢?
生:树木长得很密。严严实实就是非常的坚固
师:指图:看夏天的时候咱们的小兴安岭怎样子?接着指读这段
5、然后教师引读“早晨、、、、、、、”;“太阳出来了、、、、、、、”;“草地上、、、、、、、、”
6、教师范读“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接着出示课件“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请同学来读
师:看这个句子又出现了三个生字?又该怎样记呢? 生:材,木字加才字 师:哦,偏旁加熟字。还有吗? 生:我记住了药字,草花头加个约字 师:真好!这个字师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写这个字时上面变得窄,下面变得宽,还有写这字时要注意时八分满,来我们来练练(学生边写教师边指导:献字最后那一撇一捺尤其要注意写的舒展一点才好看)
师:好,我们再看看冬天的时候是怎样的?
7、我们继续来读句子,每组读一句。
师:接的时候要注意:当没有轮到你时要注意什么?听,眼睛要看书本
学生分组读句子
8、“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齐读最后一段
六、理清文章脉络 师:就是说小兴安岭是 生:大花园
生:一座巨大的宝库.师:文章的最后一段给整个课文来了一个 生:总结
师:那么整篇课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 生:六个 师:好,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的话,该怎么分?想想,平时老师说了要把意思相同的归为一段
生:把2、3、4、5自然段归为一段
生:那第一自然段就自己为一段,最后一段为一段。师:为什么要把春夏秋冬这几段归为一段? 生:因为它都是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师:真不错,也就是它按照了什么顺序来分? 生:时间
师:对,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来分的
2、投影出示:小兴安岭在我国的,树木几百里,就像。这里一年四季,是一座,也是一座。课文把小兴安岭说成是、—、—。
师:其实整篇课文的结构非常的清晰,第一自然段给课文来了个? 生:总起句
师:然后中间几个自然段进行分述,最后一段它又来了个 生:总结(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3、那么课文我们把握了,剩下的时间继续在写字本上写生字 师:写字的时候时刻要记住怎样把字写得美观,还要一边把它记住 师:来看这同学写的字,他注意到了什么? 生:注意到了结构很有力度
师:好,这样没写完的课后当作业把它完成
4、教师总结: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具体地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
7.《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七
师:同学们,秋天来了,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
生: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很多树叶都变黄了。
生:秋天果子成熟了。
师:当秋天来到我们身边时,不仅周围的景色、气候会发生变化,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会变得富有秋意。就在去年秋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还记得吗?
生: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生: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生: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
【点评:课伊始,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生活,调动已有积累,既巩固了学过的词语,又为本课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还为后面的仿写打下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抓住结构特点,整体感知
师:又是一年秋来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在品味语言中感受秋天的美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生认真读书)
师 :(课件出示 词语和句子)谁来读读第一行?
生(读):邮票、菠萝、加紧、杨树、凉爽。
师:一阵大风,四把电扇就是“爽”,“凉爽”的“爽”。来,我们一起写一写。
(生和师一起边说笔顺边书空)
师:自由读第二行词语,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看谁能第一个发现。
生(读):粮食、柿子、钥匙、衣裳、喇叭。
生:我发现这一行都有轻声。
师:真能干!来,一齐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做着动作读读第三行的句子。
(师课件出示第三行内容“小扇子扇哪扇哪”,生边做动作边读“小扇子扇哪扇哪”。)
【点评:单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指导“爽”的字形笔顺和轻声词的读法,以及多音字“扇”的读音。运用集体书空“ 爽”、做动 作理解“扇”,把握住读音实践策略,省时高效地突破了字词的教学难点。】
师:作者在每一自然段都用一句话写出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老师请五位同学依次读五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对秋雨有什么印象,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生边听边画)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画的句子?
(生读句子,师随机出示。)
(1)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这是每一个自然段里最重要的一句话,把它们连成一段话就是———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把它们连成一段话读一读?
生(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读得很流畅。“秋天的雨”这四个字出现了五次,你能只用一次吗?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它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多聪明的孩子啊!适当删减一些词语表达就更简洁了。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也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它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师:说得真好!可是如果一篇课文就写这么五句话好吗?
生:太简单了,不够有趣。
师:是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人们读了之后才会印象深刻。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点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重点阅读要求。对此,单老师抓住了文本鲜明的结构特点,巧妙引导学生串联每段总起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但帮助学生明确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较好地渗透了用“段意连缀整合”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可谓一石二鸟。当一种能力习得后,单老师又适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篇课文就写这么五句话好吗?”以此激起学生讨论 ,从而将关 注的焦点 转移到文章 的表达形 式上来。这样的教学,过渡自然,指向明确。】
三、聚焦表达重点,感悟写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一句话。
(生默读,画句子。)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画的句子,并说说哪些词语让你感到特别有趣。
生:“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碰”“争着”这两个词语把水果当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师:作者不但把果子当作人来写,把花也当作人来写,画了这个句子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再读这两句话,除了有趣,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单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果子很多,一个比一个大才会你挤我碰。
生:花也很多,五颜六色,很美。
生:“频频点头”可见花朵很大,还带着雨珠,可漂亮了。
师:(投影出示图) 这就是你挤我碰的果子,这就是争着让人们摘的果子,像什么?
生:一个个像红了脸的胖娃娃。
生:还像一个个红皮球。
生:像一盏盏红灯笼。
生:像一颗颗红宝石。
师:看,这菊花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还有很多很多种颜色,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生:五彩缤纷。
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描绘出了果园丰收、花园绚丽的图景。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来,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有趣、美丽、丰收的喜悦读出来。
(生齐读)
师:学到这儿,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法宝把文章写生动写具体的了吧?
生:拟人。
师:除了拟人,还有别的法宝吗?
生:比喻。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发现的?在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它把黄 色给了银 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句话中把黄黄的叶子比作一把把小扇子。
师:这样一写,银杏树的叶子不但漂亮而且善解人意,还能扇走夏天的炎热呢!
生:“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作者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
师:这两个句子很像哦,找一找哪些地方相似?
生:都有“它把……给了……,……像……”写出了什么颜色,像什么。
生:都有“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这样的词语。
师:用同样的形式写出了它们的动作。
生:都有“一枚枚”“一把把”这样的词语。
师:不是“一把”,是———
生:一把把。
师:不是“一枚”,是———
生:一枚枚。
师 : 可见银杏 叶和枫叶———
生:很多很多。
师:简简单单的两个句子,却呈现出了非常美丽的画面。知道作者是用了什么法宝吗?
生:用了比喻和拟人,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秋天的雨和其他景物都像人一样,很有趣。
生:“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这些词语用得都很好,很准确,让我们读起来好像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点评 : 这一板块 的教学 , 自由舒缓 ,“言”“意 ”皆丰。第一步,让学生自主感受文字内容的有趣。第二步,重点引导学 生发现表 达的秘妙。教学中较多地运用了想象的感性策略,又运用了发现语言、比较语言的品读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景物的美好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 生进一步 认识拟人 、比喻的表达方法,较好地习得了“语用”的知识。】
四、背诵诗化语段,积累语言
师:有了比喻、拟人这两大法宝,课文的语言美得像一首小诗。(以诗歌的形式出示第二自然段) 男女同学分工,各读一节。一边读,一边想办法把这优美的词句记在心里。
(男女生各读一节)
师:现在老师把许多字隐去变成空格,谁能不看书背下来?好,先对照书本自己练一练。
(生练读课文后背诵)
师:开头和最后一小节我们齐读,其他的四个小节由四个大组依次背诵。
(生背诵)
【点评:语言积累和语言实践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单老师巧妙地将课文语段变成小诗,形式上焕然一新,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同时,这一诗化形式将本段中同类句式的两个句子整齐地突显了出来,为学生进一步揣摩、仿写这种句式做好了准备。】
五、联系生活情境,学以致用
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发现,它还把这盒颜料分给了很多朋友。
(师出示秋天的蔬菜、水果图片,生欣赏。)
师:除了这些,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朋友都得到了它的颜料。同学们,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用上比喻或拟人,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段话吗?
(生练习写话,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师:大家都写好了,我先请这位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师投影出示学生习作:你看,它把黄色给了落叶,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只胡蝶,飞呀飞呀,非常美丽。)
师 : 书写非常 端正 ,只是———
生:“蝴蝶”的“蝴”少了虫字旁。
师:落叶自己不能掌握方向,只能跟着风儿往下落,所以“飞呀飞呀”如果换个词会更好。
生:飘哇飘哇。
师:飘来了———
生:秋天的美丽。
师:多美的句子啊!(对另一生)请你也来说一句。
生:红色是给石榴的,红红的石榴像小姑娘的脸,笑得露出了可爱的乳牙。
师:多可爱的石榴娃娃呀,如果把句中“像小姑娘的脸”去掉表达会更简洁、更贴切。你再来试一试。
生:红色是给石榴的,红红的石榴笑得露出了可爱的乳牙。
师 :同学们都 写得很精彩,几位同学的佳作连起来就成一首诗了。请这四位同学上来试试。
师:你们商量好发言顺序,我来开个头,你们依次读出自己写的话。
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生:你看,它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把,照哇照哇,照出了人们甜甜的笑脸。
生:它把白色给了棉花,朵朵棉花像洁白的云朵,摇哇摇哇,摇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绿色是给丝瓜的,一条条丝瓜穿着绿色长裙,正在微风中跳舞呢!
生:黄色是给香蕉的,黄黄的香蕉你挤我碰,个个都挤弯了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
师 :多美的语 言哪 ,有了比喻和拟人这两大法宝,仔细观察生活,我们就能写出很多美妙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学着这些同学朗读的方式,把你们四人写的句子串成一首诗。串好的同学可以合作将诗读给观课的老师听,也可以读给其他小组的同学听。
(生四人小组合作将写的句子串成小诗并读给老师或同学听)
师:同学们,秋雨就好像是一位大方的姐姐,向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颜料。而我们呢,透过这些写颜色的句子,发现了许多语言的表达秘密。这位秋雨姐姐在课文里还将向我们展示什么呢?文字背后又藏着什么表达秘密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欣赏,再淘宝。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
单老师执 教的《秋天 的雨》是一堂优质课,有如下四大特点:
一、破解了字词教学的难点
有人说,数学课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语文课则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抓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也要,那也要,难以忍痛割爱。新型语文课需要教师用一双慧眼去捕捉语文内容。怎样去捕捉呢?单老师的课告诉我们,可采用删繁就简的办法、有机整合的策略,牢牢锁定重点、难点。本节课的字词教学,单老师是智慧的。三年级的生字词若平均使用力量去教,显然会挤占阅读教学的时间,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单老师是怎么做的?她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放面抓点,抓住易错字“爽”、多音字“扇”和轻声词点拨强化,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努力彰显结构特点
在一、二年 级 ,阅读教学关注词句会多一些,而进入三年级,学生的篇章意识逐步形成,这从三年级学生平时的习作就能得到印证。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分段写,会用总起句写总起分述的段落,会用过渡句衔接上下文。学生的这种篇章意识的萌芽告诉我们,在以吸收为主的阅读教学中,更要加强这种篇章能力的培养。单老师深谙此道,她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总起句,进而关注文章的形式特征,她还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连缀成一段话。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课标提 出的要求 之一———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将这些句子整合成一段通顺的话,对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需要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便是切切实实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着力凸显表达重点
新课标指 出 :“语文课 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运用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习得。所以阅读教学除了“得意”外,更要在“得言”上下功夫,这样文本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的秋景图,语言生动有趣。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文本里有趣的内容,不大会关注作者表达的方法,更不要说主动去发现表达上的奥秘。这使教与学形成了一对矛盾。单老师在教学中智慧地化解了这种矛盾。她的教学循序渐进,先迎合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找找觉得有趣的句子,随后逐步引导并充分展开“拟人”以及“比喻”修辞手法的教学,教学渐入佳境,指向了“语用”。
四、大力践行文本“语用”点
课文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学的东西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所选择。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颇有道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句式表达特征鲜明,不进行仿写实在可惜,所以单老师不放过“语用”训练的机会。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仿写出色并不容易,所以单老师提供了图片,努力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确定好仿写的内容。更令人称道的是,单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特别关注内容是否适切,表达是否准确,书写是否正确。这对于夯实学生“语用”基本功无 疑是一种 高效的指导。
8.《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八
教学目标:
1. 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 指导学生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3. 通过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会用“无论……总是……”造句。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来理解樟树蓬蓬勃勃的生长特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宋庆龄图像)这位美丽端庄的女性是谁呢?——宋庆龄(板书:宋庆龄)
边板书边强调“龄”的写法及字音。(龄是生字,左边的齿表示从牙齿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年龄的大小。注意:上下对正,下面的框不与中横相连,右边表示读音,这是一个后鼻音的字)跟老师读两遍。
2. 课前,你们对宋庆龄的了解有多少呢?
预习展示一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作简要介绍。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尊为“国母”,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
3. 这是宋庆龄在上海曾经住过的地方,宋庆龄去世后,这里就对外开放,供后人瞻仰,可奇怪的是,每一个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总爱和她故居庭院前的这两棵樟树合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两棵樟树。
4. 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理清课文脉络。
1.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字词预习情况。
预习展示二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一) 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
1. (课文中除了龄字,还有四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搬家、稠密、繁衍、瞻仰”四个词)
2. 指名读。评价: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尤其是“稠密”这个词,很难读,提示:稠是翘舌音,它的韵母是ou,谁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1) 出示图片:你们看树叶怎么样?挨挨挤挤的,真多呀!这就叫——稠密。(看图理解)
(2) 出示象形文字图解:稠密的“稠”原指禾苗等植株密集,所以是禾字旁。
(3)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都市工作、买房子,比如北京、上海、深圳,人口越来越密集,我们可以说成——人口稠密。
3. 这四个词语中还有一个生词也是翘舌音,大家知道是哪个字吗?(瞻仰)
4. “繁衍”怎么理解?它的近义词是?(换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5. 刚才是有注音的?现在老师去掉拼音,会读吗?
评析:课文中的五个生字词,华老师采用了不同的识字方法。“龄”采用的是“人物关联法”,通过结合故事中的主人翁宋庆龄相关资料的介绍来学习生字;“稠密”采用的是“图画理解法”,利用象形文字的图解,了解“稠”的构字原理,利用“茂密树叶”和“众多人员”的形象画面,理解“稠密”“人口稠密”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繁衍”采用的是“近义词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6. 指导写字。
(1) 出示五个生字:龄、搬、稠、繁、瞻。指名读。
这5个生字中,只有一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哪个字?(繁)
(2) 繁的意思就是表示数量多,这个字的笔画也比较多,看似笔画多,但容易记。谁有好办法记住它?是“敏”,但有了一些变化。(强调没有勾)
(3) 同学们,类似于这样上面两个部件、下面一个部件的字要注意上分下合,上下紧凑些。把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书写一遍。
(4) 请同学们打开习字册,把这五个生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49页)
(5) 教师提醒学生书写姿势和书写的要求。(坐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在学生动笔前作提醒)
(6) 写完后进行评价。
评析:生字学习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汉字写美观,并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繁”的书写中,华老师抓住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书写时“上分下合,上下紧凑”,这样形象化的指导,旨在让学生在书写中体会汉字自身的结构美。
(二) 检查自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过渡:生字读得这么准,字写得这么好,相信同学们课文读得更棒!谁愿意来展示?
1. 1-3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女生读。
2. 重点指导第五段:要想读好第五自然段,得先读好这个长句子。
出示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1) 谁能说说,读好这些长句子应注意些什么吗?
(2) 我们一起来读读。
(3) 这个长句子会读了,这一段读起来就会流畅很多,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合作来读,谁想读?一名学生读蓝色部分,一名学生读红色部分。
3. 第六段(齐读)
(1)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具体把这个词写出来)
(2) 师:意思理解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恭敬地看。
师:(查字典)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词方法。
(3) 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解释它的意思,你能找出它所在的句子吗?(生说后,在下面出示此句,“瞻仰”显红)说说看什么意思?
(4) 它和“参观”你能区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
考考你
参观 瞻仰
1. 清明节要到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革命烈士纪念碑。
2 .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宝应工业园区。
(5) 师:瞻仰和参观都是指实地观看,但瞻仰的对象有特殊意义,是庄严的,神圣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它比参观多了一份敬意。我们再恭恭敬敬地读一读这个词!齐读两遍“瞻仰”。
(6) 现在,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评析: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课文已经大致能顺畅地读下来,课堂上老师的预习检查就应该有所侧重。从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华老师在检查预习时有两个重点,一是读好重点段和重点句,二是理解一组近义词。词、句、段都有所关注,朴实、扎实!
三、 重点阅读第四自然段
预习展示三
重点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找出最能体现樟树特点的词语,画出相关句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人们为什么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这到底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请拿出你们的预习单,把你们的阅读成果和我们做个分享与交流。
(一) 品读第四段
交流,相机点红。
1.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预设:交流辨析两个“伸”:伸得不简单——伸得广,伸得远。长得多么有力呀!(结合观看插图)粗壮中蕴含着力量,这就是蓬蓬勃勃。(指名读、齐读)
评:还不够粗。
粗是粗了,伸得还不够远?伸得再远一些。
它的枝干伸得可真远呀。
2.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稠密”“发亮”的树叶充满了活力,这也是蓬蓬勃勃。(女生读)
樟树的树叶真多啊!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树叶真密呀!密得不透风,不透一丝光亮。
读:多美的树叶,请你把树叶的美读出来。
评:它的树叶可真绿呀。
你很会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还加进了自己的想象。
3.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从“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中更看出它生命力顽强。充满生机,生命力旺盛。
相机点拨:那么同学们,樟树的蓬蓬勃勃是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呢?从哪里能看出来?(四季常青)
四季常青也就是说樟树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多么顽强的樟树呀!他还会在什么环境中,在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你能想象出来吗?
出示句子训练: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还是酷暑,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还是,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还是,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小结:是呀,樟树就是这样勇敢地挺立在烈日中,顽强地伫立在风雪中,读——它不怕电闪雷鸣,不怕狂风怒吼,任凭雷雨鞭打,任凭大雪压枝。
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总是那样“蓬蓬勃勃”!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两棵顽强的樟树吧。
(二) 背诵第四段
1. 你能把樟树的样子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吗?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得又快有牢呢?(先背)
2. 指板书小结: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作者写樟树的外形,先写粗壮的枝干,再写稠密发亮的树叶,最后写四季常青的生长特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宋庆龄故居樟树的蓬蓬勃勃。
我们可以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去背,先背枝干,再背树叶,最后背整体。
3. 练习背诵:自己练练,提示关键词助背,学生齐背诵。
(三) 仿写第四段
1. 从外形看,这真是两棵美丽的树,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树,我们一起来欣赏几棵。(播放图片)
2. 美吗?想用你手中的笔去赞美它吗?
3. 出示:模仿第四小节的写法,用一段话写一种你所喜欢的树木的外形。
写完点评一到两个学生的习作。
人们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去合影留念,仅仅是因为它的蓬蓬勃勃吗?樟树还有哪些可贵之处在吸引着人们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评析:不难看出,华老师在这一段的教学中要完成三大任务:品读,背诵、仿写。这样的学习程序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理解、内化、表达。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任务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作必要的点拨,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背诵、自由表达。
总评:
“预学”和“展示”——语文课堂异样的风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习惯与方法的问题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问题,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为老师所忽略,在三维目标中,老师们可能更多关注的仍然是知识与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华老师紧扣“预学”和“展示”这两个关键词,借助文本,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习惯,习得展示交流的基本学习方法。
一、 “预学”串联课堂学习,教与学合一
四年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预习能力,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华老师精心设计了预学单,从预学单中可以看出,华老师布置学生预学的任务有五项: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再将下列生字工整美观地书写一遍。
2. 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稠密瞻仰繁衍蓬蓬勃勃
3. 认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做到正确、流利。
4. 重点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圈画出体现樟树特点的词语,在旁边作批注。
5. 百度搜索,了解宋庆龄的身份、事迹以及人们对她的评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有关她的小故事。
预学单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学生“多渠道搜集信息,了解宋庆龄的基本情况;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借助语言文字感悟樟树的外形”。而这就是第一教时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在未学课文之前,老师通过预学,提前让学生介入文本的相关阅读,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因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熟悉度,所以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值得说明的是预学单不只是提供学生预学的内容,更是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程序板块。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预学单中的五个问题展开的。学生有了前期的预学习,课堂上老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重点问题,这样的教学,因基于老师的精心设计,基于学生的有效预学,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效果彰显。
二、 “展示”交流学习感悟,过程促成长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向其他人教授或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这种方法24小时的平均保持率为90%以上,而我们常用的老师讲授法,24小时的平均保持率仅为5%。数据的巨大的反差提醒我们,课堂教学要尽量采用学生交流、展示、讲述的形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方式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充分地利用。
以第四自然段的品读为例,学生围绕话题“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找出最能体现樟树特点的词语,画出相关句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展示了激烈的课堂讨论。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句话体现了樟树怎样的特点?我们来看看学生阅读感受。
生1:“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
生2:“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
生3:“稠密”“发亮”的树叶充满了活力,这就是蓬蓬勃勃。
生4:我看到樟树的树叶真多啊!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生5:我能感受到这树叶真密呀!密得不透风,不透一丝光亮。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一个所谓的“正确的”樟树的形象?当然不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株“自己的樟树”,但在寻找结果的过程中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收获和成长。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
其实无论是预学还是展示,主角都是学生,主体更是学生,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才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吴海丽.从一篇课文的四种教学设计看难点突破的关键问题——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09(15).
[2] 林春曹.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对话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0(12).
[3] 金立义.顺疑导学 以学定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及感悟[J].小学语文教学,2011(8).
[4] 于红英.回归本真 追求实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11(32).
[5] 王晓奕,薛法根.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2(3).
[6] 宋运来,章丽妍.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2(3).
[7] 张建刚.言意兼得 追求实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二)[J].小学语文教学,2012(7).
[8] 刘春芹.精心预设 高效生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4(1).
[9] 万晓梅.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4).
9.《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九
师:我们的课前“每日一诗”时间又到了,让我们先来诵读《卜算子 咏梅》。太棒了!同学们读的是声情并茂,读出了梅花的气势,我们知道梅花清香幽雅,历来是文人画家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师: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没有过什么疑问呢?
生:为什么叫梅花魂?而不叫梅花?梅花也有灵魂吗?
师:大家都对“魂”字有疑问。老师刚看到这个课题时也对这个“魂”字有疑问。通过课前查字典,“魂”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迷信的说法,指人死后的魂魄;另一种是指精神,聪明的你们告诉我,在这里是哪一种解释?梅花魂实际上指的就是梅花的——精神。有人说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课题理解准了,我们才能透过这双眼睛深入地理解课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我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有没有信心?
1、好词我能解:根据意思说出稳重的词。他说的正确我们就跟他一起说一遍。
生:颇负盛名
生:风欺雪压、玷污、大抵、秉性、眷恋……
2、佳句我会读:我想请女生读课文的第一段,男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好吗?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流畅。在这两段中作者都提到了什么?
生:梅花
师 :还提到了谁?
生:外祖父
师:这种写法就叫做首尾呼应。首尾呼应的从写作方法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严谨,主题更鲜明。那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外祖父对梅花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非常珍惜。
师:我们简练的说,就是外祖父爱梅花。(板书)
师:接下来我们在深入地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你从文中的那一部分语句独处外祖父爱梅花呢?找出这样的句子画出来。你从哪个字哪个词最能体会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生:“训罢……慢慢抹净。”
师:谈一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外祖父小心的用刀片把污渍刮去。
师:这是对外祖父什么的描写?
生:动作
师:就像他这样,通过句子或者词来体会。谁接着来?
生:“唯独…….家人碰也碰不得”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 “碰也碰不得” ,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外祖父的喜爱之情。谁还来谈?
生:“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玷污就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被污染了的意思,我能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师:强调的很棒。这又是对外祖父什么的描写?
生:语言。
生:刚才这个句子我还有理解。他为了这幅画第一次训斥我妈,表明他很生气,他太爱这幅画了。
师:刚才的句子中还提到了“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这是对外祖父的什么描写?
生:神态。
师:原来我们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爱之情,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语,只要向作者这样注重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我没就能将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表达得形象生动、入木三分。重在细节描写。
师:这就是当年外祖父分外爱惜的那幅墨梅图,那么在众多价格不菲的古玩当中,为什么外祖父单单对这幅画分外爱惜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旁的花大抵是…..最有骨气的花。”
师:你能不能告诉我梅花的什么最能打动你?
生:精神
师:什么精神?用文中的话说。
生:“愈是寒冷……开的愈精神”
师:梅花就是这样,你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风雪中的梅花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视频:风雪中的梅花)
师:虽然风雪压枝头,但梅花依然含苞待放,开得那么鲜艳。正如我们课前诵读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老师分明听到有的同学在惊叹,在赞叹,谁能将你此时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一生读。(读得有声有色)
师:听出了你的赞叹。谁还愿意读。
一生读。
师:让我们就像他们二人一样,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吧。
齐读。
师:梅花的品格,梅花的骨气究竟是什么呢?用文中外祖父的两个词来说。
生:顶天立地和低头折节。
师:是低头折节吗?不着急想一想。
生:不低头折节。
10.第一次真好 篇十
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真好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11.《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 篇十一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本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关系, 意在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 懂得爱鸟, 护鸟。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写鸟岛的鸟, 鸟是鸟岛的主人, 每年春天成群的鸟儿飞到鸟岛安家, 鸟岛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来鸟岛的游人都很爱鸟。文章条理清楚, 语句流畅, 文字优美, 很适合朗读背诵。课文配有插图和照片, 形象地展示了鸟岛的情景, 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思路】
围绕在鸟岛上的见闻感受, 引导学生从鸟蛋、鸟窝、鸟儿三个方面感受鸟岛是鸟的世界。针对低年级的特点,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随文识字, 让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随文识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书写部分生字。
3.感受鸟岛的神奇美丽, 渗透爱鸟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鸟岛的神奇景象, 学会相关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哪些湖?
生:我去过金牛湖, 在湖上坐过快艇。
生:我去过莫愁湖, 湖边有一个莫愁女的塑像。
生:我去过玄武湖, 那里有很多的鱼。
师:今天, 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个神奇的湖泊, 它在青藏高原上, 湖水像海水一样咸, 请你们仔细看, 认真听, 用心感受。 (播放视频“:青海湖”)
师:这个湖就是———
生:青海湖。
师:看了视频, 你对它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了那里是鱼的乐园。
生:我知道了那里是鸟的天堂。
生:青海湖所在地的海拔比泰山还高两倍。
生:我看到湖边有雪山, 有一望无边的草地, 是人间仙境。
师:青海湖就像你们所看到的那样, 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景点, 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青海湖闻名中外的鸟岛。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我写课题。 (板书课题:鸟岛)
师:鸟岛在哪儿呢?让我们来看游览图。 (出示青海湖游览图) 会看地图吗?
生:会。
师:在地图上, 上面的位置是———
生:上面是北, 下面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
师:找到鸟岛了吗?
生:在青海湖的西边。
师:是的, 鸟岛就在——— (出示词卡“青海湖西部”)
(生齐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及“海西皮”岛的图片)
师: (引读) 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文字去旅行, 登上鸟岛去看一看。
【教学意图:鸟岛真实画面的再现,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鸟岛独特的美景, 激发了阅读兴趣。通过地图了解海西皮岛的具体方位, 将抽象的“青海湖西部”一词变得直观可感, 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师:请和小伙伴互助读书, 听清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看清标点, 遇到读错的要同桌互助。
(生互相读, 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互相正音。)
师:经过同伴互助,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请举手。
(生分段朗读课文)
(师根据生读书的情况, 在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指导读准“鸟儿”是轻声, “筑巢”是翘舌音;指导读第四自然段中的长句子, 要注意停顿和换气。)
师:刚才我们一起努力, 读通了课文。我们知道了, 每年春天, 天气变暖, 湖水解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引读。)
生:一群一群的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远方”到底有多远呢? (出示地图, 有关内容用箭头指示。) 有的鸟儿从我国南方飞来, 有的从比南方还远的东南亚国家飞来。它们起飞的地点、时间不同, 路程不同———
生:所以它们到达鸟岛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先, 有的后。
师:这就叫“陆续”。它们在这里———
生: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师: (出示词卡“筑巢安家”) “筑巢”就是修建鸟窝。你会记“筑”字吗?
生:上面一个竹字头, 下面一个恐龙的“恐”没有心字底。
生:下面的那个字念作“巩”。
师:对, 是巩固的“巩”。古人为了修筑牢固, 会在泥巴里加入竹片, 所以“筑”上面是个竹字头。在鸟岛上鸟儿是用什么筑巢的呢?
生:它们会用树枝筑巢。
生:它们会用枯草筑巢。
生:它们还会在鸟窝里放上一些羽毛。
师:筑好了巢, 鸟儿们有了自己的家, 这就叫——— (出示词卡“筑巢安家”)
生:筑巢安家。
师:它们还要——— (出示词卡“养育后代”)
生:养育后代。
师:每年春天, 鸟儿就飞到鸟岛上来生活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教学意图: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 对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但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是处于学习的阶段, 对于初读, 他们仍然需要充分的实践和精练的点拨。因此, 在教学伊始, 让学生进行小伙伴互助读书, 一人读书, 一人仔细聆听, 圈出错误, 并指导帮助。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让学生经历充分实践和互助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提高, 获得互助的快乐, 从小渗透在团队中要学会分享、互助, 与伙伴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师:很快到了六月, 这时, 鸟岛上是怎样的景象呢?请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在鸟岛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把感受深的词语画下来。
(生默读, 勾画。)
师:六月的鸟岛你看到些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你看到的景象,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生四人小组交流, 师巡视。)
师:谁来介绍, 你在鸟岛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鸟岛上看到地上像铺了翡翠和宝石。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能不能结合文中的词句说清楚?
生:因为我看到了鸟蛋是“玉白色”和“青绿色”的, 而且到处都是。
师:你看到了青绿色和玉白色的鸟蛋。 (课件出示句子: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出示词卡“玉白色”) “玉白”这个词真好玩, 反过来读就是———
生:白玉。
师:那玉白色就是像什么一样的颜色呢?
生:像白玉一样的颜色就是“玉白色”。
师:我们再读读这个词。
生:玉白色。
师: (出示词卡“青绿色”, 用手遮住“青”) 谁会读?
生:绿色。
师: (手不遮“青”字, 让生再读词卡) 一起读。
生:青绿色。
师:这两种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青绿色是绿的颜色淡一点。
师:看来你看过青绿色。 (出示“青绿色的鸭蛋”) 这就是———
生:青绿色。
师: (出示“玉白色的鸽子蛋”) 这个是———
生:玉白色。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读清楚鸟蛋的颜色。
生: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师:还有谁也想介绍鸟蛋?
生:我来补充, 鸟蛋除了颜色好看, 还很多, 窝里窝外到处都有。
师:是呀, 窝里有, 窝外也有。 (板书:鸟蛋窝里窝外到处) 看到这里到处都是鸟蛋, 你有什么感受?
生:真是太多了, 我们在岛上游玩可要小心, 不然就会把蛋踩破了。
师:带着你的感受, 你也来读读这一句。
(生朗读)
师:在岛上, 除了看到鸟蛋, 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了鸟窝。
师: (课件出示句子: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你能不能像刚才发言的小朋友那样, 抓住文中的词语, 把鸟窝介绍清楚呢?
生:鸟窝是一个挨着一个, 太拥挤了。
师:哪个字让你读出了“拥挤”?
生:是“挨”。就是靠得很近, 因为鸟多, 地方小, 只能这样紧紧挨着了。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 读出鸟窝的多。
(生朗读)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鸟窝的多?
生:密密麻麻, 就是非常多, 非常多。
师: (出示词卡“密密麻麻”) “麻麻”是多得像芝麻一样, 那“密”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靠得近, 挨得紧。
生:密就是密集。
师:因为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所以密密麻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六月的鸟岛, 除了到处是鸟窝、鸟蛋,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儿。
师:请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六月, 是鸟岛最热闹的季节, 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师: (出示词卡“各种各样”) “种”就是———
生:品种。
师:“种”和这课的生字“类”也可以组成一个词。 (出示词卡“种类”, 齐读。)
师:岛上的鸟儿有哪些品种呢?课前查阅了资料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棕头鸦雀、天鹅。
生:我知道有大雁。
生:我知道有秋沙鸥、赤麻鸭、鸬鹚。
……
师:老师也查了资料, 鸟岛上的这几种鸟你认识吗? (课件出示六种鸟类的图片和名字)
(生认读)
师:鸟岛上鸟儿的种类比我们刚才一起介绍的多多了。
生:我知道, 有180多种呢。
师:是的, 这180多种鸟, 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样子, 这就叫——— (出示词卡“各种各样”)
生:各种各样。
师:岛上的鸟儿品种多, 样子多, 数量也很多。有没有人查到, 鸟岛上最多时有多少只鸟?
生:我查到了, 160万只。
师:这么大的数字会写吗? (板书:1600000)
生:这么多的“0”呀!
师:是呀, 数量可真不少。请你想象一下, 这么多的鸟儿聚集在这小岛上在做什么呢?
生:它们会坐在窝里孵蛋。
生:它们会飞来飞去捉虫子吃。
生:它们会在地上觅食。
生:它们会在湖里游泳。
生:它们还会翩翩起舞或者欢唱。
师:说得真好!难怪说六月是———
生:最热闹的季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感受鸟岛的热闹。
(生齐读)
师: (课件出示鸟岛图片, 播放鸟叫声) 我们站在鸟岛上, 除了眼中都是鸟, 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耳中都是鸟叫声。
师:除了鸟叫, 你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声音吗?
生:会有扑腾翅膀的声音。
生:会有破壳的声音。
生:会有奔跑的声音。
生:会有游水的声音。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 感受一下六月鸟岛上热闹的景象。
(生齐读)
师:这可真是“鸟的世界”呀。
师:同学们, 你们在发言介绍鸟岛时, 都用了一个词———“多”。可是你们看———
(师课件出示:
鸟儿 各种各样 聚
鸟窝 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鸟蛋 窝里窝外 到处)
师:作者在介绍鸟岛上的蛋多、窝多、鸟多时却没有用一个“多”字哦!因为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 同一个意思, 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师:让我们齐读第三自然段, 再感受感受。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教学意图:随文识字的真谛, 就是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紧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相机结合汉字的组合规律进行识字教学。《鸟岛》这篇课文, 用词精妙。作者没有出现一个“多”字, 却让读者感受到了鸟窝多、鸟蛋多、鸟儿多。教学中, 关注文字的特点, 感受“密密麻麻“”挨着“”到处“”聚”等字词的本源本义和文本语境的联系, 结合儿童的认知经验, 借助图片教学, 展开想象, 读读议议, 引领儿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形象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向往, 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关爱真情。】
师:同学们, 你能当小导游, 为我们介绍一下六月的鸟岛吗?可以用上课文里的词语, 也可以用上交流中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或者从课外阅读中读到的词语。
师:带着你的阅读感受, 向大家介绍鸟岛——— (课件出示:我抬头望, 头顶上___;低头瞧, 地上___;向远处看, ___。这真是一个鸟的___。)
师:可以先和同座位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准备好了再说给大家听。
生:我抬头望, 头顶上像有仙女织的锦缎。
师:为什么像有仙女织的锦缎?
生:因为头顶上飞过了各种各样的鸟, 有好多种颜色, 所以我觉得像仙女织的锦缎。
师:你真会想象!
生:我抬头望, 头顶上全是鸟, 都看不见天了。
师:是的, 简直是遮天———
生:遮天蔽日。
生:我抬头望, 感觉有点头晕, 鸟太多了, 眼花缭乱。
师:那低头瞧呢?
生:低头瞧, 地上全是鸟, 我都无法涉足了。
师:无法涉足!这个词说得真好。
生:地上除了鸟, 还有密密麻麻的鸟窝和鸟蛋, 我走路要小心翼翼才行。
师:你用上了课文里的词语, 活学活用。
生:地上除了鸟蛋, 窝里窝外还有一些幼鸟, 在等妈妈回来喂食。
师:向远处看呢?
生:向远处看, 我感觉黑压压的一片。
师:黑压压的全是鸟。
生:向远处看, 湖面上很多鸟儿在嬉戏、玩耍。
生:向远处看, 都分不清天和地了, 因为天上、地上都是黑压压的鸟。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铺天盖地”。
师:你们这些小导游介绍得真好啊!这里真是一个———
生:鸟的世界。
师:这是书上的词。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里真是鸟的天地、鸟的王国。
师:你一下子说了两个词。
生:这里真是鸟的乐园。
师:这个词好!说明这里鸟儿不仅多, 而且生活得很快乐!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乐园呢?
生:因为湖里的鱼很多。
生:因为岛在湖中, 没有其他动物来吃鸟。
师:你们说得都对,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哦!不着急, 等下节课我们再去学习。
【教学意图: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背诵优秀的语段, 是低年级学生丰富词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中创设当小导游介绍鸟岛的活动情境, 发挥儿童的自主能动作用, 促进语言的自主积累和运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掌握、体验语言交际的愉悦, 在活动中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四、学习生字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跟着文字去游玩了鸟岛, 一边学文一边还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指名读黑板上的词卡)
师:生字单独出现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生字)
(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师:会读会认了, 还要把字写好看。 (课件出示:密) 山上有很多隐蔽的地方, 因此“密”字下面有个“山”。写的时候要注意, 下面的“山”要写得小一点。 (范写)
师:请同学们准备写字, 先调整坐姿, 再对照着大屏幕上的握笔方法, 检查自己的握笔是不是规范, 准备好了, 开始写字。
(生书写生字“密”, 师巡视。)
师:要想把字写好看, 除了关注字中的部件大小、变化, 还要看清字中的主笔。 (课件出示:育类。将两个字中的长横变红) 请同学们看看, 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写好长横。
师:是的, 长横写得要伸展, 能够长长地盖住下面, 或者托住上面。
(生书写生字:育类。师巡视指导。)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体会09-28
《第一次真好》小学作文10-12
海底生活真好06-15
《读书,真好!》07-06
今天可真好08-09
有梦真好08-28
下雨真好09-02
做教师真好10-11
当老师真好获奖06-14
这感觉真好周记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