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责任的作文

2024-10-02

初中责任的作文(精选17篇)

1.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一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在这次田径运动会中,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是多么的重要。

路队比赛期间,我和郭吉担当指导员,任务就是喊口令。指挥大家一起喊口号,增加全队的气势。喊口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一个字喊错了,可能影响整个队的秩序。有时声音不大,同学们听不见;有时吸气大喊,无法喘上气来;有时把嗓子喊破,疼痛难忍。

可是,我并没有感到辛苦和难受,而感到快乐和难忘。因为我经历过风雨,所以见到了彩虹,责任作文《初中作文600字 责任》。

回想在训练路队时,我多次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误解。要不声音不大,要不歪腰驼背,要不走的太快。我多次向老师和同学说明理由,因为我的嗓子很容易沙哑,大声喊叫就说不出话来,而且我的脚是“鸭子脚”,平掌脚板,走路多了就疼。其实这些都算不上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怕吃苦,没有责任心。老师对此说了一句话:“有的人为了祖国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有的同学却不能克服自己的困难,相比之下,我们不觉得愧疚吗?”这句话对我震憾较大,让我每时每刻都铭记于心,提醒自己责任重大,要克服困难完成好任务。

后来,每次路队训练,在我一次次自信嘹亮的口令中,在同学们一回回团结拼搏的氛围中,训练有素,路队整齐,得到了老师和观众的好评。

这次经过告诉我,当你肩负责任时,你必须要付出,要坚强,要有战胜困难的思想,那样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切入点

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基础阶段, 引导初中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与人相处、律己向善, 是初中教育非常重要的责任。语文是初中的核心课程, 也是初中德育的核心载体, 理应成为初中德育的主力军, 但在实践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成效有所下降, 甚至十分微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责任感, 要抓住重点内容有的放矢, 要与时俱进, 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对初中语文德育的一些积累和思考, 就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责任和践行途径作一些梳理, 提出一些想法, 请同仁们指正。

一、初中语文的德育有责任、有条件, 应当义不容辞, 积极作为

(一) 初中语文的德育责任不容推辞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 艰巨的思想教育过程, 其重点是要给学生以科学方法的启发和人文关怀的熏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学语文, 就是学做人。”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的认识或行为有关, 都在或明或暗地告诉学生怎么看、怎么做。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就是因为语文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的。离开语文的德育可能就是空洞的说教、无头的苍蝇, 离开德育的语文, 同样也会沦为机械的公式、无味的理论。三年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 其实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向学生说清楚, 作者“看”得对不对, “做”得好不好;有责任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看, 怎么做;有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内容, 履行德育的义务。

(二) 初中语文以文育人大有可为

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学科, 语文所具备的道德感染和品质熏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通过一篇篇经典文章的学习, 学生会知晓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形成很深的印象。有意识渗透德育, 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引导, 找到更准的方向。特别是初中生, 从朦胧无知的童年走向定形定能的成年, 鉴别能力、持久能力都相当不强, 近朱则赤, 近墨则黑, 更加需要为人师者的循循善诱, 语文教师无疑是在这方面条件最好、责任最大的角色。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对此要有高度统一的认识, 要把德育的成功、德育的胜出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和重要契机, 紧紧抓住、充分利用, 因有位而有为, 因作为而惠人。

二、初中语文的德育重在基本道德常态化和传统美德现代化

(一) 促进基本道德常态化

掌握并坚持基本的是非观、公共道德和人生准则, 是初中德育的基本要求, 也是初中语文履行德育责任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努力通过学生所学的作品来挖掘、拓展, 引申一些与生活贴近的例子, 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如感恩教育,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让学生学而有感, 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 不少人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向古代孝亲事亲的人物学习, 勤俭节约, 体贴父母。德行修养, 要引导学生努力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 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掌握爱国主义、集体观念、自强不息、舍己为公等基本品德。理想教育, 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 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 不断养成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和品质。

(二) 促进传统美德现代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多数是当时最高品德的要求。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进步, 传统美德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里确实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初中语文德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 而不是外在形式, 要告诉学生孝在古代是怎么体现的, 在现代社会里又应该做到哪些,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德育不能只是翻版, 而应该是一种创造, 最关键的是要告诉学生现在怎么做才是有道德的, 如何做才是对的。比如在学生阅读《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埋儿奉母”时, 教师不但要提醒学生学习古人的孝的精神, 而且还要让他们想想现在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而不是一定学古人那样去卧冰、埋儿。

三、初中语文的德育要找准切入点, 促进学生的自悟自醒

(一) 吃透教材, 找到切入点

要认真钻研教材, 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真正的德育内涵, 明确切入的时间点和程度, 让学生不仅懂得其中的道理, 更要在受到激励后去自觉行动。

(二) 循循善诱, 促进自醒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只有让他们真正地信服了, 才会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因此, 在初中语文德育中, 教师要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 要更多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 更多地通过学习、交流、总结而体验出来, 行动起来。

文以载道, 道以载人。语文教人以文, 最终目的是为了载道、载人。因此语文应当自觉地集智育、德育和美育于一体, 努力成为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基础课程。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有效平台, 把德育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 大大提高德育的效果, 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岳兵.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德育功能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 (9) .

[2]吴卫星.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 (5) .

[3]岳桂香.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语数外学习:九年级 (下旬) , 2013 (9) .

[4]熊启林.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J].学周刊:B, 2013 (10) .

[5]韩磊.润“德”细无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3 (8) .

3.培养初中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篇三

一、 开展游戏,体验欢乐,激发兴趣

采用“故事、游戏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责任心。如:让孩子在故事中或游戏中担任“小家长”“小老师”的角色,并在学生有了角色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安排他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并鼓励他像“小家长”“小老师”坚守站岗那样把事情做完,让学生在通过担任的角色中,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在此基础上,班级创设条件让学生以组织的方式多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当然老师组织的时候要多方面地考虑学生的层次和结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的,从而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性地位,从而更增强了责任感。我曾组织全班同学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为外来贫困学生捐款,帮助他们继续有书读,有学上。在组织这个活动之前,我先介绍了许多贫困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然后对照自己进行比较,使学生们懂得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多么的优越,而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却是那样的一种条件,所以自己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要有责任感,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必须读好书。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学生捐零花钱共1054.4元,他们觉得为贫困学生捐款是值得的,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自己的心里也是甜的。这次活动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领会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二、 品尝痛苦,明白事理,端正态度

学生尚处于成长之中,他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老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学生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比如学生上学忘带作业,他央求回家去取,这时班主任就可以拒绝学生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任课老师的批评好了,学生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学生平时东西喜欢乱拿乱放,提醒他多次也不起作用,某天学生急需交作业,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老师这时可以命令同学不能帮助,尽管让他去费时费力地去找好了,反正作业总归是要交的,他耽误的时间越长他课间休息的就越少,给他留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刻。

三、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明确责任

学生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的心理倾向,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对领导、对工作、对学校、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老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把作业交给部分学生改,一两个星期才把作业亲批一次;有的老师在上班期间吊儿郎当,抓到机会就上网、看报纸等;有的老师不尊敬自己的领导,对学校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有时还公开顶撞;有的老师缺少爱心,一遇到捐款、献血等就退避三舍,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老师的这些所作所为,学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濡目染不由得学生不受影响,不由得学生不去效仿,这样的老师即使想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责任心,学生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所以说,老师只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以律己,给学生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四、 设立职位,参与管理,人人行动

学校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核心所在,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班级这块主阵地入手,老师要增强孩子对班级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家庭里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感觉到他是主人,当学生体会到了他在整个班级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确实是被整个班级所需要的时候,他对班级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班级应注重学生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到班级纪律、卫生、体育、生活文明习惯等各方面的常规管理中去,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因而在班级实行“五级自主竞争管理制”。一级管理:班主任,负责传达学校的规定、通知及学生无法独立处理问题时的指导者。二级管理:九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三级管理:八个小组长,分管各组的纪律和卫生。四级管理:课代表,负责各学科的作业发放和收集,及时辅助任课老师的工作。五级管理: 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地长”“桌长”“门长”“板长”“窗长”等。这样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以取得民主的激励效应。同时每一个职位都有一人专门负责检查,并向他们讲清要求,落实责任。最后每两周由全班同学对每一个责任人进行考核,对于认真负责的同学可继续担当职责并颁发责任章;对于不负责任的同学撤消职责,并写一份检讨书,总结自己的工作的教训。由于采用的是竞争上岗制,同学们对自己分工的职责非常认真,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细致入微,从而认识到个体在整个班级运转中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一种责任感。

五、 利用教材,唤醒记忆,负起责任

先看两个例子:(1)在中国,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撞到了眼前的凳脚,结果是人仰凳倒,站在旁边的父母立马上前,边哄孩子边打凳子,口中默念都是凳子惹的祸。你们今天回头看看到底是谁的错?(2)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父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呢?我认为是责任意识的淡泊,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要遇到此类文章,我就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我在教授《邓稼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搜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及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分析他们杰出的内因,让他们在搜集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责任感。在教授《邓稼先》的过程中,我分析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的了解邓稼先的“两弹一星”的伟大事迹,把握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没有小心眼、谦虚、与人关系和谐、执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最后我把话题一转,问道“邓稼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精神品质,是什么内因?”学生在讨论片刻后,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为邓稼先高尚的精神而感动,更为这种为了民族的强大努力拼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责任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然,一篇文章的教学或者说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教材中的一切可能有用的教学资源,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六、 及时评价,重视过程,持之以恒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学生了。老师在让学生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学生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学生桌椅搬放的不整齐、值日工作不够利落、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严加斥责,要知道,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做事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老师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学生做得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埋怨和责备,这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学生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得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老师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事情。因而,只要学生在此过程中哪怕只有一丁点亮点,老师都要及时地进行表扬,给他们以继续工作的动力。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学生所缺失的,学生往往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就是做起事情来却只有几分钟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老师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学生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老师都要全程地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决不允许学生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要直到学生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罢休。九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教育始终贯穿的主线是责任心的培养,班级稳定了,学生成长了,我看到了成功,并且决定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长远打算,教育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首先要做有责任心的人!

4.背负的责任作文初中生版 篇四

责任是颗渺小的种子,一旦把它播种在你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生根、发芽。要不了多久,它会成为小树苗,最后成为参天大树。经过努力,它会开花,点缀你的人生。

人人的责任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责任。责任,也许是自己对自己的规定,也许是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也许是自己的工作……责任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有学习的责任,建筑师有建房的责任,老师有教学的责任,作家有写作的责任,军人有捍卫国家的责任。因为有了责任,才有了黄继光用身子挡子弹,才有了邱少云至死不移半步,才有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才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学生的责任

我们都是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并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充实自己的一生,不让自己白过这一生。

孩子的责任

我们都是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好好的爱父母。并让我们的父母永远“年轻”,不让他们再为我们操心。

完成着责任

5.责任初中作文 篇五

——题记

我矢志不渝的走向一条路,前方虽有迷茫,但黑暗的一角总会有光透射。不惧、不退、不放弃!在青春中闪现责任之光!

夜色寂静,又一漫长黑夜。扑克牌在双手掌中飞快的翻转,在黑夜中显出微微白光。距离魔术大赛时日不多,如你所见,我在夜以继日的练习。昼夜更替也无法阻断我想要前行的心。这次大赛,极其残酷,许多参赛者都屈服于它的“威名”,果断放弃。我喜欢逆向而行,要干就要冲!我一向以独特来衡量自己。看到好处就要抢,看到机会就要上!不争不抢,哪还是我?日期将近,我不惧。当天使张开翅膀,圣洁之光会驱走心中残余的退缩之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在我身上,暖入我心。此时,我热血沸腾。只待大赛到来,我奋力一跃。不畏惧,我最美的模样!

天使坠落只要一步,把她的希望碾碎。原来,这一切都是残缺不全的梦吗?练习了无数次的魔术,每一个技巧,每一次变化,我都烂熟于心。但,我却忽略了关键的一点。内心紧张。望着台下的观众,我的眼睛模模糊糊,大脑迟钝,想要说话,可是喉咙却发不出声音,表演过程一塌涂地。是我,亲手把自己的梦碾碎的。

那天,一切都结束了。我在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中退了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而我,始终低着头。那天,我不记得第一名是谁,也不记得别人对第一名的赞美有多好,我只记得天气是阴沉的,正如我的心一般。

我无魂的回到家,把自己反锁在房间。自此,我连着四天未走出房门,不吃不喝。得知此时的母亲倚在门口,缓缓说道:“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自己的全部。”说罢,抹泪离去,只留我一人沉思。如行尸走肉的我猛然睁眼,像是突然抓到了内心深处某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的初心,我的责任!我怎么能如此颓废下去!怎么能把机会拱手让人!是泪水蒙蔽了我的双眼,是失误遮住了我的责任。

如今,初心已回,重拾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如此,在青春中才能闪现责任之光。

面对困难,承担责任。担起我筑以大梦之责任,坚定前行!以扑克牌为枪,以责任为行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6.责任初中作文 篇六

作为子女,孝亲敬长,自然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会倾听长辈的谆谆教诲,照料长辈的日常起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当我们扮演好一个子女,履行过子女的义务,尽到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可以说:我承担过,我很快乐!

当我们漫步于校园的小路上,心中总是百味杂陈。每个人,好像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与学校、学生之间有着不尽的渊源。埋怨着学校生活的无味,但是却又无法割舍。当我们扮演好一个学生,履行过学生的义务,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不管自愿与否,我们仍然可以说:我承担过,我很快乐!

或许此时年少轻狂的我们,不曾真正懂得“朋友”的真正含义。但谁能否认自己不曾拥有过朋友呢?谁又不曾拥有过几个较好的玩伴?在心情低糜时与你同甘共苦,肝胆相照?那么同样是朋友的我们是否也应如此?两肋插刀,忠于朋友?当我们扮演好一个朋友,履行过朋友的义务,尽到自己的责任时,我们依然可以说:我承担过,我很快乐!

时间慢慢,经历无数,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都会变化,承担在我们身上的责任,亦是如此。没有人能够脱离责任,独自苟活,更没有人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7.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七

责任心 (或责任态度)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以及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1]。广义的“责任心”, 不仅指人们面临责任时产生的特殊道德情感, 还包括对责任的理解与认识 (责任观念) 和响应的行为 (责任态度或责任的行为) 。因此, 广义的责任心是认识、体验与行为三种心理成分的统一体[2]。随着年龄的增长, 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 责任心的含义也会更加深刻。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 同时, 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 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发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慷慨陈词[3]。对于正处于个性形成关键期的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能否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份持久的责任心, 对他们成人后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 责任心问题受到心理学家的注意迄今为时不长[3]。皮亚杰早年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时曾提出, 儿童对待一个行为的责任态度, 须经历一个从客观的决定该行为后果的责任态度 (七八岁以前) 向主观的由行为动机决定的责任态度 (七八岁到十一二岁) 的转变。他把两种责任态度称为“客观责任感”和“主观责任感”。但是皮亚杰所提出的“责任心”含义是非常狭隘的[4]。西方的另外一些研究者, 如爱德华兹、科尔伯格、布伦南等都对责任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类似的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则探索了学生责任心培养过程中成人具体指导的作用, 以及陈会昌的有关责任观念的发展等。

不少研究表明, 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 缺乏对他人、集体、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过分关注自我, 心中无他人, 做事不计后果。从20世纪中期开始, 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社会现象, 有些国家独生子女达到儿童总人数的30%-40%。这种比较特殊的家庭结构使家长对孩子倍加宠爱, 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 家长的希望则体现在对孩子的百般呵护中。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孤独、不合群、依赖、任性、娇惯、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冒险精神差、好表现、听不得批评、责任感不强等人格特点[5]。其结果影响家庭的和睦安宁, 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 研究学生的责任心, 了解学生的责任心现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方法

1.被试

本研究从江苏徐州地区的6所学校 (初中、小学各3所) 中随机抽取590名学生, 发放问卷590份, 收回590份, 实际有效513份。其中男生279名, 女生234名;农村学生193名, 城市学生320名。包括工人家庭、技术人员、商人、教师、医生、其他 (工程师、军人、警察、银行职员、干部、会计等) 家庭的孩子, 其年龄范围在7~16岁。

2.工具和施测

采用自行设计责任心问卷进行调查, 该问卷共有26道题, 包括自我责任心、他人责任心、社会责任心、自然责任心。采用集体施测, 研究者取得学校领导和被试本人的合作, 不限时, 自由回答问卷。

3.数据分析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包括T检验法和LSD进行均值多重比较法。

三、研究结果

1.学生的总体责任心分析、比较

现在的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责任心普遍比较低,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责任心弱化。参与本次研究的学生责任心水平整体较低, 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责任心水平达到很强。较少的学生责任心水平达到良好, 部分学生的责任心强度集中在中等水平, 责任心一般;大部分学生的责任心水平在中下水平, 责任心较差或责任心很差。

2.责任心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中, 男生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女生, 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对小学男女生责任心的分析比较中, 男女生责任心水平差异显著;在中学男女生责任心的分析比较中发现, 男生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女生, 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 。

3.不同家庭孩子的责任心比较

本研究中, 工人家庭出生的孩子责任心在同技术工人、商人、教师、医生、其他家庭出生的孩子相比时, 责任心较低, 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但在技术工人、商人、教师、医生、其他家庭出生的孩子责任心进行互相比较时, 发现他们的责任心水平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见表3) 。

4.城乡学生责任心的比较

调查中, 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相比责任心较高 (见表4) 。在城乡对比中, 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达到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责任心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

5.不同年级学生责任心的比较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责任心低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达到显著性水平, 这与李怀美所提出的小学三年级是道德责任感发展的转折期相吻合[6]。小学三、五年级, 四、六年级, 五、六年级学生责任心水平差异显著, 但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初中生责任心水平的差异并没有因年级升高而有明显改变。在把总体小学生与初中生进行比较时, 学生的责任心水平并没有随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没有出现我们预料中的现象 (见表5) 。

6.班级干部与普通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长子与非长子责任心水平的比较

学生是否班级干部, 对他们的责任心水平有着影响。本研究中, 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责任心水平要比普通学生的高, 差异显著。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责任心水平分析比较中, 独生子女的责任心水平略低于非独生子女的责任心水平, 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7]。而在非独生子女中, 长子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非长子的责任心水平, 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见表6) 。

7.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责任心比较

各年龄阶段的学生责任心水平不同, 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责任心水平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9~12岁之间我们不难看到学生的责任心水平相对来说最高, 随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责任心水平却有下降的趋势。

四、讨论

1.中小学生责任心总体水平分析

当前学生的责任心水平总体上呈弱化趋势, 这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失误、学校教育制度的偏颇、 社会环境的繁杂以及价值观念混乱等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现代家庭中, 很少有不以孩子为中心的。导致许多孩子从小就没有承担责任的经验, 当然就没有责任心了。孩子耳朵里听的最多的话就是“这是你的”、“那是给你的”。久而久之, 孩子势必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 只要求别人关心自己, 而不去关心别人;只习惯于别人为自己服务, 而不懂得为别人尽义务。甚至有些家庭出现颠倒的人伦关系, 即父母心甘情愿地做孩子的奴仆, 凡事包办代替。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只知道享受, 不知道奋斗, 不知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就成了任其驱使的奴仆, 得不到半点尊敬和热爱。一位母亲曾发感慨:“怎么付出越多, 收获就越少呢?”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对父母铁石心的人, 都生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 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的家庭。”此外, 随着整个社会离婚率的上升, 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 离婚对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儿童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有些学生因父母的离异而导致思想抑郁、心理脆弱甚至对社会和人生比较失望, 责任意识比较模糊等。

学校对学生的期望, 莫过于学会做人, 能够成才。现代的学校教育应该是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现行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 追求的仍然是升学率, 对学生的课外表现要求甚少, 对学习以外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少关心。因为评价学校的标准不是看学校在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而是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试分数的高低, 甚至政治课都具有“智育化”的倾向。致使许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 对身边的事物和他人的痛苦表现出冷漠, 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

学校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 中小学生缺乏责任心与社会的不良诱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多种社会价值的冲击下, 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同样会涤荡学校这片净土, 落后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样也会借助各种渠道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这些不利的环境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对缺乏足够防御能力的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庸俗化和消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学生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奋斗的艰辛, 不知道社会、学校、教师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他们只考虑自己, 很少去考虑别人,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在这种思想状态下, 他们不知道承担什么责任, 也不愿承担责任。

2.不同性别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差异

研究发现, 小学中男生要比女生的责任心水平高, 达到显著性差异;在初中生中, 女生要比男生的责任心水平高, 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总体来说, 男生的责任心水平要高于女生。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可以较满意地解释这个状况,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或男事业女持家的传统观念, 它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9]。我们经常会听到长辈或者老师这样对孩子说:“你是男孩子, 是一个小男子汉, 你要勇敢, 要坚强。你是男生, 你要懂得保护女生。”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认知, 让他们学会了承担更多的责任。

3.家长的职业角色对孩子责任心的影响

调查表明, 不同家庭的孩子, 其责任心不同。父母不仅给予孩子生命, 同时也给予物质和精神营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影响最为深刻。在研究中, 技术工人、商人、教师、医生、其他家庭出生的孩子责任心水平普遍高于工人家庭出生的孩子, 且差异均已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前五者之间却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和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技术人员、商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军人、警察、银行职员、干部、会计的家长相对来讲, 受教育程度比较高, 他们也较懂得怎样去教导孩子, 也较注重孩子的人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优越的家庭环境也使得家长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孩子在求知、发展智力方面的需要, 家长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照顾孩子。他们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优势:兴趣广泛、知识面广、智力发展水平较高[9]。相对来说, 工人家庭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能给予较高的投入。时间几乎都被繁重的工作所占用, 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 更不用说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了。因此, 前五者家庭的孩子尤其是教师、军人家庭出生的孩子在心理上也较健康, 责任意识普遍高于工人家庭出生的孩子。

4.城乡中小学生责任心的差异

研究发现, 农村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要高于城区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 差异性显著。总体而言, 农村初中学生的责任心水平高于城区初中生的责任心水平, 这和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家庭环境上, 农村的孩子都没有这些优越的条件, 也正是这一点, 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在父母都很忙的时候该怎么照顾自己, 怎么去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也能体谅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他们, 懂得父母在外那么辛苦是为了他们。因此, 与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懂事些, 也就是说他们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自己都更有责任心。

5.不同年级学生责任心的比较

不同年级的学生责任心不同。小学三年级是责任心发展的转折期, 因此, 在二年级学生与三年级学生进行比较时, 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二年级学生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初中不同年级之间没有差异, 也说明在小学到初中这个转换过程中, 学生的责任心已经基本形成, 在初中阶段他们的发展转向更高层次的生理、心理发展, 而且他们的责任心已经更深刻、更全面、更稳固。

6.班级干部及一般学生责任心的比较

此外, 在班级中是否担任干部,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责任心水平。我们不难看到, 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责任心水平要高于普通学生, 差异显著, 这可能要和他们本身在班级中占据的角色有关。班级管理工作是项劳心烦琐的工作, 抓好班级管理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恒心。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 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当了班级干部的学生上进心都很强, 有不甘示弱的精神, 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教育。因此, 班级干部的责任心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学生。

7.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责任心的比较

独生子女的责任心水平略低于非独生子女的责任心水平, 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有其特殊的成长过程和心理过程。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过程势必在未来经济社会活动中表现出与多子女家庭孩子的不同特点。早在19世纪,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和其学生鲍哈诺就开始研究独生子女问题, 并著有《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我国学者也对独生子女进行了研究, 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的大型调查研究》。学者们对独生子女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 并无绝对的优越, 也没有特别的不足之处。事实上与多子女家庭比较起来, 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构成的“四合一”家庭模式, 使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然容易养成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如在独生子女身上普遍表现出人格养成方面的缺陷, 任性固执、性情暴躁、自我中心、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意志力薄弱、易冲动、骄傲自大等。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种种人格缺陷更多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而在非独生子女中, 长子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非长子的责任心水平, 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在世人的眼中, 长子的责任心比较强, 而且在多子女的家庭中, 一般的长子都要代替父母支撑半个家庭, 看管弟弟、妹妹, 操持一部分家务。其责任心水平理所当然的就要高于非长子的责任心水平。

8.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责任心的比较

各年龄阶段的学生责任心水平不同。7~16岁学生在面对涉及学习责任、集体责任、社会公益活动责任同本人或小群体利益相冲突的情境时, 大多数学生能作出有利于集体和社会的正确判断。这种选择的正确率在7~10岁学生中最高, 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16岁达到最低点[11]。这与柯尔堡的研究很是吻合, 柯尔堡是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与苏格拉底教育方法的启发下, 首先将这一结论应用于道德研究。早先布伦南就初步探讨了责任心与年龄的关系, 责任态度与判断之间的相关等问题, 但他没有把责任心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研究。爱德华的研究也曾发现, 儿童在对责任感的理解上, 年长的孩子得分显然低于年幼的孩子。丽普金娜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现象。

7岁左右儿童责任观念的发展是在强制性责任水平上[10]。在这种水平上, 儿童把对某一任务的责任看成是毫无疑义的、必须完成的, 而不理解这些责任的意义。“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 我就好好学习”;或者只从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考虑问题, “不做作业, 分数会下降”;或者从天真的利己主义角度看问题, “学习不是为别人学, 是为自己学的”等。半理解的责任水平多数是9~12岁儿童所特有的[10], 在这种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上, 儿童和少年逐渐摆脱了发出命令的成人的约束, 这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责任的理解和某项责任对他人、集体、社会的重要性而作出判断。但是这种理解不全面、不深刻, 还没有成为信念。他们此时的判断有可能是成人强制和个人理解的混合物, 如“老师交给的任务就该完成, 再说我是少先队员应该首先想到集体, 然后想到自己”;或者表现出对既定规则的维护, “学生守则上有一条, 认真完成作业, 所以不能去玩”;或者从社会期望角度, 从相互信任和集体荣誉角度考虑问题, “布置的任务完不成就不是好孩子”等。12岁以后就是原则的责任水平[11], 这个阶段完全摆脱了命令者, 他们不仅估计到不负责任的直接后果, 还考虑到它的间接、长远后果。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责任对他人、集体、社会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是全面、深刻、稳固的, 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它是一个人整个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 中小学生责任心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较责任心水平较高, 且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并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责任心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9~12岁之间学生的责任心水平相对来说最高;男女生相比较, 男生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女生;农村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高于城市小学生;技术人员、商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军人、警察、银行职员、干部等家庭的子女责任心水平要高于工人家庭的子女;班级干部和非独生子女的责任心相对来说要高于普通学生和独生子女。

参考文献

[1]王建新.道德责任心浅论[J].山西大学学报, 1999, (4) .

[2]蔡特金.列宁印象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5.

[3]董光恒, 郭俊汝.当前中小学生责任心弱化的原因浅析及教育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 2004, (5) .

[4]Piaget j.,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London, 1932.

[5]宋书文.发展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冯会发.学生责任心及其培养之管见[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1, (1) .

[7]李怀美.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9, (3) .

[8]宝忠, 王桂丽.浅谈责任[J].教育理论研究, 2003, (3) .

[9]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 1995, (3) .

[10]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11]Ohiikhha A.H.boupoch nchxojiorhh, No.1, 1980.

8.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八

一、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为欣赏、品味文本语言奠定基础

“整体感知”是学生阅读课文必须首先经历的一个过程,它需要借助直觉在短时间内对课文内容梗概、结构形式、写作思路等要素进行总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完成这一任务可以为“对话”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说,整体感知是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突破口,是进入文本意境的入口。学生阅读课文既要“见森林”,也要“见树木”,二者不可偏废,而整体感知就好比是“见森林”,细读文本,欣赏语段、领悟重点句子内涵则如同是“见树木”。

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是阅读课文务必要遵循的一个规律。但是,近来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中似乎又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片面地理解“整体感知”,甚至把整体感知与教学中的点拨、分析、欣赏对立起来——这是另一种极端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改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整体感知”为由,而忽略对文本中重点段落、关键词句的品味和探究,让学生养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不良阅读习惯。相反,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领会编者意图,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及文本在思想内容或表达形式、语言方面所独具的特色,深刻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瞄准重点、精彩的语段,设计训练点,让学生反复地品读、玩味,领略语段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及结构上的严谨或语言上的清新、活泼、幽默、诙谐等特点。例如,笔者执教朱自清的《春》这篇经典散文之作时,用心研读文本构思特点及写作思路,精心设计了一个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分小组配乐朗读课文的1至6自然段,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及作者在其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轻声朗读、感悟,流连于优美的文字之中,展开美好想象,沉浸在作者用精当、美妙的文字所构筑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去感悟春天的勃勃生机、无限的活力及孕育的希望,进而受到情绪感染与审美熏陶;最后,在学生充分朗读、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欢这幅画面的原因;笔者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恰当的点拨、鼓励。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情感基调及语言风格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这为下一环节的质疑探究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领略作者锤炼语言,表情达意之深厚功底

品读经典的名篇佳作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有效路径。然而,笔者发现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教师仍然“重讲解,轻美读”,课堂上甘当不知疲倦的“讲师”,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和阅读体验,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落后而无效的教学行为致使语文教学步入了误区。殊不知,“读”是阅读教学的一大“法宝”,语感只有凭借反复的朗读、诵读,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指导学生欣赏名篇佳作时,教师要做到“‘读占鳌头”,注重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有滋有味的诵读实践中,实现对文本语言信息的感知和思想内涵的感悟,领略文章表达形式之美和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当、精妙;同时,借助朗读来诱发学生的想象,使之融入意境,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情趣、理趣,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或受到深刻启迪。

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笔者能够“咬住文本语言不放松”,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揣摩,品味语言,训练语感。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的特定心理状态——因为是寄人篱下,再加上其性格的多愁善感,所以她初到贾府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接下来,笔者就紧扣她的这一心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林黛玉回答邢夫人和王夫人的话语入手,用心体会特定性格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在人物语言上的具体表现。在具体策略上,笔者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小说中人物的话语推测其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又假设出几段与小说中不一样的“答语”,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林黛玉此时此刻的心理,理解她的回答为什么显得得体和恰到好处。通过这样的“咬文嚼字”,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林黛玉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同时又使学生领略到作家曹雪芹遣词造句功底之深厚。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对话”的实效性

阅读教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能力训练:一是语感训练,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缺失了这个支撑点,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平衡,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就不会得到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叶圣陶先生曾撰文大力呼吁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感培养,把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二是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一切智力活动都离不开它的参与与支持,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三是语用能力的训练,这一点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要想使语文阅读教学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借助“对话”活动探求文本思想内容和写作主旨,进而感知课文,初步理解文本内涵及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跟他人对话,即开展“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分享他人的观点与感受,实现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融。首先,教师要通过设计富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以问题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并在字里行间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留下思考的痕迹,为下一步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作好充分准备。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观察学生的讨论,适时了解学情并予以评价、诱导,以指点迷津、拨云见日,让学生步入豁然开朗之境界。在学生跟老师或同伴就文本内容或结构形式及语言特色进行对话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听出表达上的优缺点,辨别观点的正误,适时进行鼓励、引导、纠正。当学生回答有误时,教师要善于等待,要“缓一步,慢一步”,给予学生恰到好处地启发和鼓励,满怀期待地望着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或者请别的同学来进行补充,以形成共识。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人云亦云”或照搬教辅书的解释;要敢于讲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见解或观点。只有教师真正地参与到对话活动中,并予以适时的点拨、引导,拨云见日,克服学生的思维“短路”,才能把对话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进而增强对话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厚实学生的人文底蕴,必须依赖反复朗读、品味这一传统而有效的策略。感知课文,体验思想情感,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教师绝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进行“架空式”的语言分析与苍白的说教;当然,也需要教师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情境与适时的巧点妙拨。惟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真正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与世界观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妍.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J].现代教育,2014,(2).

[2]洪玉双.不要让文本阅读行走在消逝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17).

9.责任初中作文 篇九

是对于这样的人看看抱怨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绝对不能自己做一个只知道抱怨,不知道付出的人有些人只会抱怨自己的配偶不够好,却没有想自己做了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还是首先自己要做一个足够优秀的人,不能总是要求别人付出,如果另一半没有那么有钱或者换一个下家或者自己多去努力,总去抱怨又有什么用呢,说漯河责怪也没有办法增加配偶的工资就是了。是的是的是的。嗯嗯,单独吃是有可能。

可就算是努力,总归也是要有个方向的呀。嗯。不知道,女孩子喜欢就已经也要再了解一些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判断的。嗯。你好你好就是他的昵称名字。那好。那我觉得那他们就是为自己活的。嗯吃饭了没有。你好你好。今天很神奇的,你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一直会给我推荐。黑。可见抱怨的话想要说出来也要分场合,不是什么样的人都想听这种抱怨的,更多时候旁人的这些吐槽只会让我们觉得他不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嗯,那也有可能就是。就是一般的小众,但是还不是个性。

10.责任与义务初中作文 篇十

这样的问题,而且当我仔细思考时才发现,我满脑子想的都是班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尽的班长的义务,可是后来我才发现我用责任与义务做了一件又一件事情时,我才知道。

责任和义务并不是敦促人做事的动力,我们之所以会认真地做一些看起来未必会利己的事,只是因为,我们想,我们愿意,我们喜欢,我们关心,我们爱……人类拥有最充沛的情感,外部的条条框框永远无法限制,不然我们不会有亚当夏娃,不会有普罗米修斯,也不会有我们自己。

11.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责任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发现部分学生会受到心理的困扰,其中部分学生的困扰是不了解自己哪些问题是自己的责任,他们把不是自己的问题给扛起来,不断的忧虑这些问题;有些学生则是遇到事情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们把自己的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指责他人的不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责任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如何学会负起责任。

一、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能够了解自己的责任

部分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由于他们区分不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责任,就很容易被事情所困扰。教师要开展责任教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了解哪些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以思想品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优良的意志品格》一课为例,有一名学生谈到自己的事情。这名学生的父亲曾是一名官员,他父亲与母亲离婚另建了家庭。父亲每月付给他生活费,有时还会给他超市购物卡,而他妈妈看出他爸爸对他感情不错,就唆使他去向爸爸多要钱,认为他现在不多要些钱,未来他爸爸就会把钱用到新家庭的身上,娘儿俩什么都得不到。母亲逼使他要钱,让他倍感焦心,有一天,他父亲生出了一个妹妹,他父亲感到无比得意,认为血缘亲情很重要,要他强行认妹妹,这让他感觉无法接受。这名学生感觉很痛苦,他说,为什么父母都逼他做不想做的事情呢?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以此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他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自己能够切切实实做的是什么?学生表示自己能做的只是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到,父母之间的纷争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作为孩子,他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其余的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不必考虑太多。这明学生学会区分了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就能了解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承担责任,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责任,这是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的基础。

二、学生厘清人际关系,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

部分学生了解到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后,总感觉到有些东西在阻碍着自己,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冷静的态度看待他人、用圆融的方法解决事情、用坚定的态度表明立场。

依然以思想品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优良的意志品格》一课为例,那名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以后,他表示父母总是干扰自己,他们总将意志强行加在自己的头上,这时自己要如何才能不受父母的影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呢?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要思考父母在干涉自己的生活以前,是否真心关爱自己,是否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父母不能承担起监护人的义务,那么就要从法律的角度解决事情,为自己争取一个可成长的空间,如果父母内心依然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要用坦诚的态度和父母谈一次,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学生要学会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即当学生意识到父母之间的纠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时,就要对强行把责任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父母说“不”;最后,学生要积极的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即学生要将全身心放在让自己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只有这份责任,是这名学生可以承担的责任。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承担责任,就要让学生学会厘清人际关系,抓住承担责任这个重点,学生只有抓住要承担责任的重点,才能投入精力和时间去承担应尽的责任。

三、培养思想道德水平,勇于担起自己的责任

部分学生在承担责任的时候,表示自己存在惰性,他们有时会觉得承担责任很累,于是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个重点,让学生愿意用鼓起勇气,积极进取的态度承担责任。

依然以思想品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优良的意志品格》一课为例,那名学生谈到自己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也不好,虽然他意识到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可是要好好的学习就要吃很多的苦,他不能尽情的玩乐,他感觉承担责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他人是如何承担责任的。教师可让学生看到,父母和子女原本应当承担起教养子女的责任,可是正因为他们不能承担责任,所以造成家庭的悲剧,子女只好承担起更重的担子;那么这名学生不好好的学习,当他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那么下一个被迫承担起责任的无辜受害者又是谁呢?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在开展责任教育时,让学生了解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当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责任时,他们才会愿意克服困难,承担责任。

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用以上的策略实施责任教育,从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亚玲. 环境伦理作为责任伦理[J]. 道德与文明,2005(01).

[2] 孙宏艳. 未成年人的道德缺陷[J]. 瞭望新闻周刊,2004(20).

[3] 周玉波. 创新与超越——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2).

12.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十二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初中生正处在性格形成期、行为叛逆期,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 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可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 让他们的言行走上正轨,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例如, 组织学生收看《变形计》。《变形计》里的主人公大多是他们的同龄人, 节目中城市少年生活优越, 却对人冷漠, 不知感恩, 任性且放荡不羁;而山村少年生活虽然清贫, 小小年纪却已经学会了体谅父母, 分担家务, 勤奋好学, 帮助同学, 早早地担当起家庭中自己的责任。通过这个节目, 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对比着自己的言行有何不妥之处;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艰辛, 激发他们强烈的报恩之心;回想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 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这种感恩教育的有效教学形式很多, 如:举办感恩方面的演讲比赛, 出情感黑板报, 听专家专题讲座, 节假日互致问候……开展这些活动, 让学生拥有感恩之心, 增强责任意识。

二、开展言传身教的感恩教育活动

初中生有超强的模仿力, 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群体, 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意间会影响孩子的思想品质。感恩教育活动中, 家长、老师有必要以身作则, 发挥好表率作用, 让学生在师长的言传身教中学样, 增强感恩意识。例如, 学校可以联系家长来校开个座谈会, 主题是“为了孩子就是为了自己”, 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让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知道今天自己用不当的言行对待别人, 也会影响孩子导致孩子明天用不当的言行对待自己。许多家长通过座谈会,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问题的严重性, 回家立马改正:孝敬公婆, 夫妻恩爱, 关心小辈。在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中, 孩子们受到感染, 积极参与父母的活动, 一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看望生病的亲戚朋友。学校里, 老师在教育过程中, 文明施教, 不讲脏话粗话, 有的老师生病了或家中有事了, 其他老师积极代班, 不影响学生功课。老师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 学生看在眼里, 体会在心里, 也影响着学生的一行一言。这种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式, 最能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他们乐于奉献, 知恩图报。

三、开展付之行动的感恩教育活动

学生们有了感恩意识, 就要趁热打铁, 让他们付之行动, 用行动表现对父母养育的感恩, 对老师栽培的感激, 对同学帮助的谢意。让他们在感恩行动中体会快乐, 学会奉献, 学会回报, 学会生活, 学会担当, 增强责任意识。如, 学了《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后, 我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不做家务的学生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 洗衣, 做饭, 笨手笨脚地炒菜, 看着父母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 心里也分外高兴;有些常嫌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家父母的学生, 也一改以往的态度, 不再看不起父母的工作, 节假日抢着帮父母扫大街, 体会着父母的不易, 从行人欣赏的目光中, 感受着劳动的快乐。学完《换个眼光看老师》后, 学生们不再跟老师对着干, 懂得了老师有时的严厉是为自己好, 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主动擦黑板、搬实验器材……同学之间更是互帮互学, 团结友爱。学生们通过感恩行动, 懂得了人不能一味索取, 一味被爱, 要知回报, 要知施恩, 这样活着, 人生才有乐趣, 生活才会幸福。

四、开展走上社会的感恩教育活动

开展走上社会、参加公益的感恩活动, 有助于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 了解今天自己的幸福生活, 离不开前辈的努力、国家的政策,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感恩意识。例如, 学校组织学生清明扫墓活动, 让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听导游介绍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让学生深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感恩先烈们的牺牲, 促使学生立志完成先辈未完成的事业;还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擦玻璃、打扫卫生, 陪他们说说话, 到福利院看望小朋友, 送上他们喜爱的小礼物, 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产生学好知识报效社会、分担国家负担的美好心愿。还可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 让学生感受科学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 感恩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 体会知识的力量, 增强学生学好知识、造福人类、回报社会的历史使命感。

13.承担责任初中作文600字 篇十三

蝉不知疲倦地鸣叫着,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给夏日里懒洋洋的悠闲增添了一丝烦躁。老人们在乡间土地里悠闲地散着步,扯着家常,手中轻摇蒲扇。忽然“啪”的一声脆响,稀里哗啦的破碎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个女孩看着地板上破碎的惨不忍睹的花瓶,不知所措。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有泪水漫上她的眼眶。她低低的抽泣着,无助的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良久,良久,她才稍微平定了内心的情绪,歪着脑袋似乎想着了什么,便突然撒开腿向卫生间跑去。很快,女孩便回来了,拿来比她人还高上一截的扫帚,手舞足蹈的清理着碎片。她便将所有的碎片一股脑装进黑色的塑料袋中,一溜烟似的扔进了村门口的收废站中。

她的心剧烈的跳动着,迫不及待想要冲破她的身体,面色绯红,皱着眉头快步跑回了家中。她将整个人埋在被子中,终是控制不住大声地哭泣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那是妈妈最喜爱的花瓶呀@经历了好多年历史的花瓶!她无助地哭泣着,渐渐地睡着了。

她是被父母的争论声吵醒的,满房通亮。她刚睁开眼,便被刺目的光亮刺伤了眼,脸上的泪水已经干尽,流下两行泪痕,摸上去还有扎手的感觉。父母面红耳赤地争论着,到底是谁趁谁不注意打碎了花瓶,还不肯承认!争吵之至,他们甚至扭打了起来。她哭着,跑到了父母的面前,红着脸,支支吾吾地承认道,是......是我不小心砸碎了花瓶!她不好意思低下了头,泪水就这么顺着脸庞低落了下来,她终于还是说出了事实!

她闭着眼睛,咬紧牙等待着父母的责备,或者一顿教训。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她诧异地睁开了眼,错愕地看着父母,他们沉默着,时间像是凝固了一样。良久,母亲拉过她,将她轻轻搂入怀中,慢慢抚摸着她的后背,轻声细语道,亲爱的,我们并不想责备你,打破了花瓶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勇于承担责任。说罢,她轻轻地拍了拍女孩的头。女孩脸上满脸笑容。

14.以责任为话题初中作文500字 篇十四

责任是中华的民族动力。心怀责任,方可有始有终,使我国立足于大国之列。古时,祖先们就已承载起让人类走向文明的责任,才从天造草昧到刀耕火种;只因担负起统一全国、让百姓安家乐业的责任,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南征;只因心系和平安宁、交流发展的责任,才有了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只因肩负救国救民的责任,才有了惊天动地的的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也正因心怀责任,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责任是理想与梦的起点。只因心怀责任、对人民的负责,屠呦呦成功研发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只因心怀责任,对梦想的负责,才有了达·芬奇的各个旷世神作;只因心怀责任、对数学的负责,陈景润才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然而,不负责任在无形中成为羁绊。不承担责任的人比比皆是,正因缺少责任,才有了三聚氰胺奶粉、才有了甲午战争中弃城而逃……他们的下场无一不受到惩罚或遭世人唾弃。可见,只有负责,才能一路向前。

15.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十五

一、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许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男生尤为严重。目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好得多, 男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浓;大量的后进生感到学习没有动力, 整天呆在教室又无事可做, 于是他们反复地出现问题, 多次教育成效不大。

而平时班主任、下班老师的压力很大, 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不时有简单粗暴地体罚学生的现象, 师生关系仅建立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层面上。班级死气沉沉、一潭死水, 除了学校统一布置开展的活动之外, 其他活动几乎不搞。

二、严重后果

大量学习后进生的存在影响了整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建设。师生关系极度紧张, 陷入“学生违纪———老师批评———学生再违纪———老师狠狠批评———学生继续违纪———老师歇斯底里处置”的恶劣循环之中。而学生只是应付式、被动式地对待班级管理。初中三年, 学生对班级、老师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

三、反思

导致以上现象的产生, 除了教育体制上的原因, 关键还在于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没有正确认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缺乏爱心、耐心和恒心。

因此, 我们广大教师应正视现状, 不要回避问题, 更不要怨天尤人, 多从管理模式、手段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转变工作态度, 由被动转为主动, 克服“等、靠、要”思想, 不要总是等着学校上级有什么任务、措施才去执行, 应多考虑如何将本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尽量防患于未然。

另外, 还应该转变观念, 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和知心朋友, 多跟他们交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尤其是后进生, 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多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 不要局限于学校组织的活动, 可以在班里自行组织, 以此促进师生、生生和谐共处。

四、探索

笔者从教十几年, 先后担任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 有成功的喜悦, 也有失败的教训。这几年来, 在班级管理上, 笔者努力探索,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取得了较良好的管理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接任一个新的班级, 笔者首先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 动员每个学生为集体荣誉而奋斗。努力创造条件, 把教室、宿舍当成自己的家来看待, 精心设计、装扮, 让学生进入教室就感觉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为契机, 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严格要求学生按学校制度去规范日常管理。

为了进一步增强集体凝聚力, 笔者亲自谱写班歌, 并发动全体学生确立班训, 创作班徽, 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集体有一种归宿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笔者并没有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差。对几种层次的学生, 笔者经常分别召开他们的会议, 倾听他们的心声,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每一个同学。成绩好的学生违反学校纪律, 笔者没有偏袒, 照样批评扣分;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其他活动获奖, 笔者同样在班里郑重表扬奖励。学生感觉到笔者在呵护着每一个人, 因此也愿意和笔者讲知心话, 这样笔者开展班级管理时就顺畅得多了。

学生的道德教育搞好了, 教师就不必整天黑着脸面对学生。一般笔者会结合形势, 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上语文课, 经常读一些优美的文章给他们听, 长此以往, 学生潜移默化, 慢慢地就接受了正确的理念。

学校组织的活动比较有限, 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在班里组织一些比赛, 如象棋、乒乓球、书法、猜谜语、智力竞赛等。还有计划地带他们去郊游,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学生不再觉得枯燥无味。

一般搞活动, 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平时收上来的班会费不够, 笔者经常自掏腰包, 跟学生说这是赞助费, 他们非常高兴。每年的元旦来临, 笔者都会亲自制作精美的卡片, 上面附上笔者对每个学生各不相同的寄语, 学生们非常兴奋。准备毕业了, 笔者将三年来班里珍贵的照片、活动录像, 配以班歌和经典乐曲制作成光碟给每个学生作留念。

16.初中责任的作文 篇十六

一、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成为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良好契机, 历史不仅能够使人了解过去, 更能以史为鉴, 促进自身修养的提高。因此,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好他们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指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做学问。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既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科学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和补充的,但是一个人的品格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所以历史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

对于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中学生进行中学历史教育。因为它有着其他学科无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勇挑重担,迎接挑战,通过历史课堂给中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历史教学之中。

二、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生整体社会责任感不强。一方面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利己思想强烈, 他们常常把个人利益、 家庭利益放在首位。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他们多是抱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态度,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 他们会选择个人利益, 即使有时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由于教师、家长等强制要求。另一方面则源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现代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并没有彻底形成, 此时的他们缺乏主见,容易被一些不良习气影响,而学校、家庭更多的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责任感等情商的培养相对滞后。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一)很多学校没有将社会责任感有效地融入历史教学中

初中生处于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借助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或是认识不够深刻, 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历史课上, 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历史知识,而且关注点放在与考试大纲对应的知识点传授上, 忽略了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结合起来讲解, 导致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无法发挥应有的优势。

(二) 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脱节

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学习在面对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时,如何做才能促进自身修养和行为的进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为了节省时间, 历史教师只是讲解历史知识,忽略了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仅仅是对历史事件、 历史名词进行记忆。

四、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 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历史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语言引导、典例引导和制度规范。

1.语言引导。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学生, 同时结合时代发展、 学生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引导, 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 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 唤起他们善良的本性, 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典例引导。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剖析历史人物来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教师有力的引导至为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3.制度規范。有纪律,才能有标准、有保障。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强制性地约束学生行为, 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深刻认识社会责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觉性不强,自主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能给予他们帮助。

(二)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的情感波动比较大,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整合现有资源,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放映相关视频、 影音, 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可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 让学生独立思考, 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明白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 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 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爱国教育片或书籍, 让学生有选择地了解, 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自学空间, 促使他们对课堂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三) 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能力

17.初中责任我先行征文 篇十七

有人说,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是的,缺少责任心,面对你的是它的冷峻与冰冷。责任常常是双向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比如,社会有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的责任。我们从一出生就背负着责任—一个沉重的包袱。也许有人会问:“我承担着什么责任呢?那似乎很遥远。不,不遥远,仅一步之遥。责任—一个令人无法想通的责任。

我们到底有多少责任?但你是组长、班委、班长。甚至更大的官时,你有没有觉得一种压抑,就像一大块巨石压在你的背上,这就是责任,你不能辜负老师与同学对你的期望,你要对任何一个人负责,这就是你的责任。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5美元。这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李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上一篇:安全员日常工作备忘录下一篇:会计学原理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