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2024-07-15

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选8篇)

1.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一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起立、拍手、跑步、跳绳

师: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表示一种动作。

师:对,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我们把它们叫做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恰当地运用动词,能体现人的性格特点或者食物的状态。

二、讲授新课

我能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动词

1、他飞快地游到小鸭子的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2、小男孩跳了起来,退后几步,脱下外衣,摆出了迎战的姿势。

3、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

4、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 同学们找的很准确,正是由于这些动词的使用,让句子更生动、形象。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要学会使用动词,为自己的短文写作添彩。

三、课堂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下课的图片,学生使用动词写几句话。

四、展示学生写作

发现问题,教师总结。

五、作业

找出《动物儿歌》中的动词。

2.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二

一、提供宽松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自然的交际氛围, 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消除讲英语的心理畏惧感,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直接沉浸在对英语美的鉴赏中.在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言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要用英语来发言就显得更不容易了.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胆怯, 就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在提问时应当设计各种难度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提问, 尽可能让处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以便帮助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逐步树立信心.如,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 教师可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并提供配音或优美动听的音乐, 展开师生、生生、学生与动画角色互致问候的活动.如, “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也可提供悦耳动听的英语教学歌曲背景, 开展男女对唱、合唱或表演唱, 如, 3A Unit 1的“Hello.”3A Unit 2的“Hi, Nancy!”等.课件提供的动画形象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活动欲望, 活泼欢快的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轻松地进入了英语活动环境, 渲染了英语学习的气氛, 并很快形成师生共同参与亲如朋友的和谐气氛.

除此, 我们还可以多安排一些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畅所欲言.乐于开口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 而较为胆小的学生也可以少一些拘束.比如, 在牛津英语3B中Shopping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就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法让学生运用Can I help you?/Some…, please./How many?/Two, please.等句型在小组中自由“买卖”.这样更多的同学能有机会进行英语交流, 也让部分较弱的学生不用担心太多同学不信任的目光, 自由地交谈.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

很多同学对于英语的理解就只限于课上听听说说, 课后再多读读, 还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 老师也可以穿插一些浅显的英语日常用语, 让学生逐步习惯在课余时间听到英语, 进而自己习惯于说几句英语.这一习惯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 效果可能不在一时, 可意义却是长远的.我们可以从平时的打招呼开始.比如, 早上走进校园时碰到学生就用英语跟他们打招呼, 说上句‘Hello.’‘Good morning.’学生自然也会用英语回答.几次下来, 就会有同学学着主动用英语跟我们打招呼.虽说只是短短的几句话, 但对学生来说却有一番与以往不同的滋味.有了第一次的经历, 第二次的经历……慢慢地, 学生可能就会使用‘Can I help you?’;‘I like…?’等其他学过的书本知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 可以成功激发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 使他们喜欢学, 乐于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是学生快乐学英语的关键.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 学生也不例外,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如, 在学习动物名称时, 可以先将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 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 cat, cat, 喵喵喵;dog, dog, 汪汪汪……这样, 学生就会很有兴致, 有的装成猴子, 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也变得流利起来, 枯燥的单词也能很快就被学生记住.

首先, 师生共建英语小世界.我们可以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划出一块“English Corner”, 内容定期更新.上面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英文小报或是简短的介绍, 也可以是英语国家的人土风情图片和学生自制的圣诞卡等等.在课前三分钟, 录音机里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 或简单生动的英文故事, 每天在黑板上角抄一句英文的精言妙语、名人名言或天气预报、当日要闻, 使学生一进教室就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入境感、愉悦感, 激起对英语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 全英式教学是营造和谐自然的英语教学气氛的关键.英语教师一走进课堂, 就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不会讲汉语”的“英国人”.应用英语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英语思维和实践, 诱导学生用英语相互沟通.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新单词、讲解新课文的时候, 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可以触摸的英语情境, 让学生动用感官直接感觉.要多用表现力丰富的手势和动作, 精美的简笔画, 讲究的板书.虽然全英式教学有一定难度, 但教师若能坚持实践, 必能结出丰硕成果, 达到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的理想境界.

第三, 建立一个和谐的交际场所.英语教学需要进行大量实在且频繁的交际操练.而在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言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用英语来发言就显得更不容易了.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胆怯, 就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和谐的环境.因而在教学中,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毕恭毕敬的起立式发言, 代之以坐着和老师同学拉家常式的“对话”. (1) 我们可以将英语教室的座位摆成U字形、半圆形或几组小菱形, 这样, 学生既可清楚看到黑板和讲台, 又能在实践时直接面对自己的同学, 使交际操练能在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 (2) 在交际过程中, 教师应随时鼓励学生动用皱眉、耸肩、摇头、摆手等辅助性交际手段, 使课堂对话更富有真情实感.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语言的运用需要环境.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课堂里, 只有有效地创设英语的交际氛围, 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交流.

(1) 运用图片、实物教具进行引导.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图片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看到图片上那些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 他们就会很快联想到实物.抓住了这一特点就能利用图片进行情境教学.比如, 出示动物的图片, 与学生进行‘What’s this?/It’s a…’;‘Do you like it?/Yes, I do./No, I don’t.I like….’等句型的教学.再如, 我们可以让学生“拥有”动物、植物的图片, 开展free talk, 然后交换角色反复练习.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一些实物代替图片, 这样可以在反复枯燥的操练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2) 运用体态语言调节气氛, 帮助理解.

当我们用汉语交流时, 我们会自然地用到一些体态语言.而因为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 所以这些体态语言只是起到了些辅助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中, 我们正好可以运用这些平时不引人注意的体态语言帮助教学.比如, 在教授与动作或表情有关的单词和句子时, 我们可单凭体态语言, 不使用图片或解释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词义或者老师的意图.

(3)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语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制作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课件,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 学习“can”和“can’t”时, 我在课件中出示“a monkey”在爬树, 接着说“A monkey can climb”, 然后出示猴子想飞却掉在地上的动画, 再说“A monkey can’t fly.”让孩子明白“can”和“can’t”的意思.接着又出示鸟儿在天上飞和掉在水里大声呼救的动画, 让学生学说“A bird can fly.It can’t swim.”在反复教学中让学生用I can.I can’t.进行句型练习.在这些生动活泼的画面中,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的介入让纯正的英语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能暂时地忘记了外界的环境, 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的世界中.那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极浓, 学习热情高涨, 在快乐轻松的心情中获得了知识和乐趣.

3. 开展教学游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英语不是让学生单一地练口语, 而是通过对口语、字母、音标、单词的综合学习,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课堂上, 开展活动或游戏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是活跃英语课堂气氛的重要措施.在教育领域, 一个主要原则是, 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游戏活动就是旨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还孩子们以心灵的自由, 使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如, 教材中竞猜游戏、传球游戏、填图游戏等, 将孩子们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

4. 引入竞争机制

好动、好奇、好胜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这刚好与英语学习的单调相矛盾.英语教学中, 引入竞争机制, 开展竞赛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强烈的表现欲和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俗话说:水激石鸣, 人激则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我们在复习表示动作和指令词时, 把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每次派出一名代表, 按照老师的指令做活动.获胜者将为他们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最后选出优胜组, 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竟赛活动的开展,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在激烈的竟争中, 学生情绪高涨, 学得主动, 记得牢固.

此外, 由于每个学生接受语言的能力有差异, 可以就不同的内容采取口试、笔试或听力测试等不同方式竞赛, 试题的难异程度要与学生语言能力的层次相结合, 让所有的学生都尝试成功的甜蜜, 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有乐趣, 增强了自信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5.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乐趣

在课堂上, 为学生提供与教学任务相关的task, 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活动, 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学习.例如, 在复习课上, 让学生对单词进行归类, 把自己知道的单词在小组中汇总, 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得到归类结果.最后将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于反复的诵读记忆, 而且在这种自主学习中, 学生更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些task我们也可以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后的一项任务, 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期限, 要求学生在课余自由分组完成.到时间要每组交出“答卷”, 在班级里讨论评定, 评出优胜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总之, 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乐于学英语, 善于学英语, 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要能真正代表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从而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 强调了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性, 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 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三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对话教学 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话交流既是英语学习的基本目标,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专门设计了对话教学板块,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课堂形态。但是,当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通过恰当的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对话学习效率,打造一个生动、有效的英语课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创设有效的对话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对话交流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之一,学习英语也不例外。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自然而然的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创设英语对话的环境,促使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对话学习中来,灵活的应用学习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达到交流的目的。创设对话情境的方式有很多,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讲故事、表演等方式,为学生的对话学习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Unit One My classroom一节内容的“Lets talk”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事先把自己的班级教室拍成了图片,制作了课件,在上课时,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打开课件,学生一年图片就是自己的教室,非常熟悉,让学生尝试着用英语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了表达。有的说:“This is my classroom.”“There some desks and chairs.”“There some windows and doors.”“Our classroom is very big and new.”老师表扬了这些积极发言的学生。然后,在原来的图片上增加了对话的文字表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理解内容。学生们在这种情境下,迅速的进入了学习状态,开始朗读对话的内容。最后,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围绕着“介绍我们的教室”进行对话练习。学生们兴趣高涨,高效的完成了对话学习任务。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语言的应用需要特定的外界环境。特定的对话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对话的有利条件。结合对话学习的内容,精心的为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从而主动的投入,高效的完成对话学习任务。

二、设计恰当的对话话题,指导学生的交流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主动的去完善英语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为了提高英语对话的学习效果,老师就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围绕着英语对话教学目标,设计对话的主题和内容,并且关注对话学习的过程,纠正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的错误,指导学生对话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的Unit3 My friends.的对话部分时,由于学生们都有几个自己的好朋友,对于“介绍好朋友”这个话题并不陌生。老师先给学生进行了一个示范,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又让几个平常爱表现的学生尝试着介绍自己的朋友,开始学生还只是能简单的说朋友的姓名、年龄、性别。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介绍学生的外貌特点、脾气性格、优点缺点等,比方说高矮胖瘦。学生们本身对于这个话题就比较感兴趣,再加上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提示和帮助,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对话学习任务。最后,老师又让学生完整的把这些对话找到自己的搭档流畅的表达出来,进一步强化了对话学习的效果。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对话主题和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对话内容是调动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的重要前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从而高效的开展英语对话学习。

三、组织多样的对话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对话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项常规内容,大部分老师都是以学生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练习,完成对话学习。这种一成不变的对话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让学生觉得陈旧乏味,逐渐的失去了参与对话的兴趣,影响了对话学习的效果。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还需要老师大胆创新对话学习的方式方法,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对话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对话学习效果。

四、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对话学习体验

英语对话是一种常见的口语训练方式。对于英语口语学习效果的评价对于对话学习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老师通过创新对话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积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对话学习的价值意义,感受到了学习英语对话的成就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能,强化学生的英语对话学习行为,优化对话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英语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着不可估计的重要作用。学生作为对话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开口,才能有效的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老师是对话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需要高度重视对话教学,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对话学习的条件,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立足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对话的主题内容,创新对话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高效的完成对话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娟.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3(02).

4.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四

【内容提要】 多媒体的出现使得当今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形象化,多媒体已被认为是现代教师驾驭课堂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公开课、优质课等具有比赛性质的课上,多媒体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走向普及,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但多媒体仅仅是为教师所用的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充分又适当地运用它,将导致教师自己为它所用。那么,多媒体的应用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使得师生被几张幻灯片牵着走,课堂了无生趣,教学效果欠佳。

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多方面因素入手,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的同时,对于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借此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多媒体 新课标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一.多媒体需要每天介入教学吗?

在这个网络时代中,图片网上搜,电影片断网上下,动画、Flash比比皆是,多媒体的使用确实使课堂摆脱了曾经远离实际、脱离实物的空洞讲课。但一味毫无节制的运用,结果却未必见好,尤其当幻灯片充斥着整个课堂的时候,反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的视觉疲劳,对课堂的求知欲下降,师生沟通方式的单一,对多媒体活动的单方面关注等等。此时此刻,反而是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技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任何一种教育技术都必须在为教学活动提供帮助的前提下使用。

是否有运用多媒体的必要,可以通过课型或者内容深浅度来决定。首先,既新又难的词汇教学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科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量大,主要又都集中在词汇教学部分。遇上多、难、长的单词时,适当应用多媒体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其次,叙事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以及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的名人故事等,则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深入了解、巩固和掌握。此类文章在新目标英语教科书中多出现于每单元的阅读教学。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阅读课——Reading(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这篇文章包括了刘翔、马丁路德金、杨利伟等名人,还包括黑人为自由而战、世贸中心被炸、人类首次登月、北京申奥成功等事件。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对这么多的名人和事件也不可能都十分了解。再者,如果是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就绝对不可能实施全英文课堂。

最后,知识总结或考前训练也可使用多媒体以减少板书时间。其他课型则可以根据自身备课标准或情景需要,决定是否一定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二.如何适当地、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想要很好地应用起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做不好反而费时费力,适得其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多媒体应用的程序、方式、尺度。

1.先设计教学过程,后制作幻灯片(PPT)。听起来,像是个无足轻重的说法,它却是多媒体运用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很多人,尤其是刚刚接触新职业的教师,为了追求速度就很容易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法设计好教学过程,更别说是制作好幻灯片并很好地应用了。这正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只有明确了自己为什么要运用多媒体,什么地方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运用多媒体后,才有可能朝自己所预设的理想方向进行教学活动。

2.幻灯片采用什么形式?

紧接着,根据教案给幻灯片定一个标准形式。这可以由个人决定,一经决定就应该随着所设定的标准方向去制作幻灯片——即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输知识,进行课堂活动。

根据不同的年级,教师可以采取各不同方式。例如:初一段的学生还是有爱玩爱说的心理特征,教师就可以小小的满足一下他们——用可爱的动画等方式来引导课堂活动。幽默的方式也比较大众化,只要教师能够善于利用幽默手段,它是最好的一个调味剂。如果教学对象是初三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征以及初三的教学内容深度,教师可以才用比较正式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其中若能加以修饰,在知识传输中纳入幽默成分效果会更好。当然,这必须是在所纳入的幽默成分是有助于教学活动并促进师生关系的前提下。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阅读教学课,就必须多加运用纪实录像和名人图片去制作幻灯片。从马丁路德金到全世界黑人为自由而战,从马丁路德金遭暗杀到世界贸易中心被炸毁的9.11事件,从刘翔到北京申奥成功,从人类首次登月到杨利伟为国争光,通过适量的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的解说,使得课堂环环相扣,学生也在了解事件的渴望中逐步进入英语思维,获得英语知识。

3.该去该留,作何取舍?

除了电脑上取之不尽的图片、漫画和电影片段外,人的脑海里也总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想法,当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想法层出不穷时,是该一并采用,还是该有所取舍?有所取舍,又该作何取舍呢?

首先,无论多好的想法都必须加以过滤和取舍。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途径也逐渐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将教学过程如何加以设计、描绘,教学目标总是离不开“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参与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过多的想法呈现出来的图片、过多的活动只能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关注多媒体文件,对课堂的求知欲下降,更无法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活动中去。

那么,该作何取舍呢?

(1)果断地决定留下自己真正满意的部分。

(2)考虑其存在的可行性:是否太占时间,是否易分散注意力,是否会混淆学生思维,是否已经有所重复等。

(3)经过慎重考虑后,实在无法割舍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取精华组成一个整体。

还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 阅读教学课: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后,教师会想到运用马丁路德金1968年的演讲视频,世贸中心被炸毁的视频,人类首次登月的解说视频,杨利伟飞回地球时的视频,刘翔2004年突破世界记录的视频,北京申奥成功时刻举国同庆的视频,甚至名人访谈录象„„缺少具体步骤,充满各式各样的视频录象和图片,这堂课充其量就是电影观摩课。本文重点在于通过过去的事情和事情发生的时刻人们的行为活动所组成句型,巩固过去进行时态和连词(when, while)的用法。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事件占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且“I have a dream”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演讲,较其他想法,它更有必要出现在课堂上。刘翔突破世界记录为全世界华人争光也与此形成关联,可以在课前播放,大部分学生都会主注意到。其他事件可以由图片加教师的几句解说词带过,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问答让学生巩固过去进行时态的表达。

最后,还有实物教具和多媒体图片的取舍。多媒体比起传统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上课方便,教师不再大包小包地提进课堂。但凡事总有两面性,多媒体所呈现的图片是否能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教学效果才是最终要考虑的问题。即使是在自己的随堂课上,能偶尔呈现实物教具,(布娃娃、照片、DV实录、手工制作„„)都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图片不清晰,脱离实际等也都是无法舍弃实物教具的原因。因此,教师不可一味追求方便而忽略了最关键的一面。

4.正确认识制作过程的重要性。

教师无法脱离课本的课就不会是一堂好课。

这指的是教师不熟悉教学内容,捧着书本讲课,多完美的设计都只是空话,所以备课才显得如此重要。多媒体教学活动更是如此。不仅要十分熟悉教材,还要熟记教学过程和幻灯片呈现顺序。完全由网站下载的,不属于自己的设计将更可能导致事倍功半。因此,多媒体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以过于随意,掉以轻心。如果能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水平,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的快乐。

总之,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必须谨记:多媒体是为教师所用、为课堂所用、为学生所用,是一种相对比较有利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想要应用好它,就必须先要有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5.浅谈字理识字在教学的运用 篇五

【内容摘要】汉字之所以能承载中国的文化,关键在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认识汉字,是人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人从混沌走向灵动的起点。人们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阅读和写作,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而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字理识字 品味 挖掘 渗透 拓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汉字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传播着社会多方面的信息。认识汉字,是人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人从混沌走向灵动的起点。人们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阅读和写作,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而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

汉字之所以能承载中国的文化,关键在于它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汉字时,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培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

仔细品味汉字,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上下左右的巧妙搭配,部件部首的精妙赋义,均不是僵硬的符号,更不是无源之水,而是美丽和富有深邃内涵魅力的生命结晶。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读写,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目前,识字理念众说纷纭,识字方法百家争鸣。经过对各种识字方法的比较、实践,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推进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一、挖掘汉字文化,激发识字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课上,很多教师喜欢以激发学生对评比、荣誉、奖励的追求,比如插小红旗、贴小红花、打“笑脸”,以至物质奖励等等,来间接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诚然,这种间接动力在一定的阶段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作用,但它绝不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内驱力。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感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从对外部奖赏的追逐转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逐渐形成热爱汉字,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教学“豹”字时,把“豸”横着写然后让学生观察,看这个横着写的“豸”像不像张着口龇着牙的猛兽,由此告诉学生带“豸”字旁的字跟猛兽有关系。同样,依据字理,在教学“寒”字时,也可以遵循字理: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铺的冰,盖的草,会觉得怎么样?——岂有不寒之理!学生会感到汉字很有趣。

可见,在识字教学中,适时引入相关汉字的文化知识,会使学生在识字中发现汉字文化内涵,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引导孩子进行“字理”分析,让孩子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孩子们便能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形成识字技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汉字中的象形字让古今中外的人感到神奇。我们在教学时很有必要让学生体会象形字的神奇,从而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二课《口耳目》安排了象形字的教学。我们就可以运用字理图,汉字的演变规律。

把汉字的演变过程清楚鲜明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悟从形象逼真的图画到简洁而形似的古文字,再到端正而神似的楷书字,他们定豁然开朗:噢,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孩子们发现了三者的相似之处,就很快会记住了这几个字。字理图继续展示“门、人、鼠、网、石、鱼”的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猜猜是什么字?当发现图演变成字的规律后,他们猜的兴趣很高。在孩子们的眼里,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二、进行多元识字,渗透汉字字理

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解析字理就是给学生提供联想的线索,引导学生理性的识字,大大减少了死记硬背,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次涉及到分析汉字字理时,学生总是表现出异样的热情。特别是有选择地抓住一些典型汉字,渗透字理知识,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解析字理,触类旁通

形声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的联系,通过字音、字形,促使理解字义。首先要让学生对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以后凡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这样就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

一位教师在教学“领”一字时,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领导”、“首领”、“领队”、“带领”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领’字呀是形声字,‘令’字表音,‘页’字表义,想想这里的‘页’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页”在古时候是表示脑袋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页”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页”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烦”字有页字旁,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像火一样,很难受,心情就会烦躁。有的说“顶”字是页字旁,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在老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关注汉字的字理后,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经常会去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加联想来解读汉字。形声字是这样,会意字也会这样。“海”是个会意字,学习时他们会说,因为水是人类的母亲,所以“海”字是一个水加一个人再加一个母;学到“睡”字时,他们会说睡觉时眼皮要垂下来,所以“睡”的右边是一个“垂”字,多么有创意的想法,相信当学生对汉字有了这样的解读时,这个字肯定已被他们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识字也成了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如下面的字,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联想解读的:

男:种“田”最有“力”气的是“男”人。

辛:立着工作十个小时是很辛苦的。

沙:河水(氵)“少”了,“沙”子就会看到。

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

艳:色彩丰富多鲜艳。

景:红日东升,北京的景色更美丽。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运用字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 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本意是一种颜色,古时候染色用草,所以蓝是草字头;竹篮是用竹条编制的,所以是竹字头。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篮球的篮也是竹字头。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渗透字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加快识字步伐,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识字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对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探究构字规律,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识记更多的汉字。如:在教学归类识字中的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时,先让学生知道品茶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品尝,三个口表示很多口的意思。再告诉学生单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讲述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通过分析“森、林”二字的字形理解:“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双木成林),而“森”字则表示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三木为森)。学生从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另外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就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的方法自学了。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进行批量识字。在教学中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三、识字用字结合,拓宽识字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有机整合,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让理解课文和识字两条线并行,尽量让识字与孩子的生活,与学过的知识,与活泼的游戏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随文识字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有效减轻了识字量,也减少了识字的返生率。只有在阅读中将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地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学习汉字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的“源”在生活当中,可以说语文中的内容都是大千世界广阔的反映,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就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出发,尽力创设学习生字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识字走进生活。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字理为本,多元识字”的理念,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增进识字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具有对汉字文化的兴趣与教学意识,要关注文化熏陶、强化文化认同、丰富文化积淀,真正做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教师,课堂上才能真正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6.多媒体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石头乡石头中心完小 李丽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一、情景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描绘秋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远教资源中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飘”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又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在教学中先出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图到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对汉字产生神秘感,接下来再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料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动画演示,能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识字资源,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 “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竖折折钩 ”不易掌握,就利用资源中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 竖折折钩”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

三、看动画,学习识字方法。

1、想象识字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头脑中的资料。如:教学“闪”字时,巧用多媒体,先出现一个门框,然后一个小孩在门内一闪,最后由门框、小孩还原成一个汉字“闪”、结合构字原理所作的形象化演示,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实际是在引导学生感受会意字的奥秘。学生学习后,要鼓励他们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识记汉字。如:见到“休”,会想到是一个人靠在树旁边休息,见到“采”会想到那是一只手在树上采摘。渐渐地,学生就会巧妙地把一个个字分解成一个个部件、采用部件联系法来记字:口坐在贝上(员),木上开了几朵花(朵)等等。

2、趣味识字法

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这三个字里都有“人”,“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短了。“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大’的撇变成了竖撇。”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以后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愉快地识字。

四、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使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三点水”旁,闪动“三点水”,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

中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作文中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受九影响)。小学生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7.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七

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网络环境为语文教育描绘了一幅前景广阔而又充满希望的理想蓝图。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 作文课也变得丰富而精彩。那么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提供写作素材, 激发写作欲望

利用网络信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方法。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进, 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沉闷的氛围, 给作文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的兴趣,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改变了过去把作文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在网络中, 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一旦走进了网络世界, 学生狭窄的生活空间将会变得宽广开阔, 单纯的生活阅历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在广泛阅读中, 学生能够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 同时也会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网上阅读, 学生视野开阔了, 知识丰富了, 思维活跃了, 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再现生活场景, 优化写作环境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主张写真实的生活, 表达真实的情感, 吐露真实的思想。

比如, 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习作, 目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或真情实感。但绝大部分学生会写成了流水账, 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比赛中的细节。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学校为此次体育活动录制的图像资料, 学生在大屏幕上自由观察动态画面, 会不知不觉地再次融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之中。而且学生在仔细观察后, 会有很多话要说, 有的学生描述着赛前场上的紧张气氛, 有的学生讲自己当时怎样使劲, 啦啦队员说出自己在一旁观赛的心情, 还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生动的音像资料为学生理清了思路, 使他们顺利完成了这次习作。

三、开辟校园网络平台, 共享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作文教学,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作文教学网站, 一是为学生提供素材、范文、写作技巧;二是为学生提供在线写作和提交作品的平台, 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写作, 并发表到网站;三是师生通过网站相互交流, 并对作文进行点评与批改。

另外, 远程教育资源是有效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个平台和环境, 学生可以有选择地搜索、筛选和运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同时学生的作文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无纸化递交、呈现, 师生、生生在网上交流、批改和反馈, 而且评价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多元的。

在具体操作中, 笔者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上的一些特点, 特别制定了一份学生习作互批方案: (1) 找出错别字、病句; (2) 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3) 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 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4) 看文章的结构: (1) 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2) 过渡是否自然; (3) 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5) 看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写作的要求; (6) 看文章的语言是否简练、流畅, 能否抓住事物或问题的本质来写。

这样的批改方式使学生们快乐地做起了小老师。而教师既改学生的习作, 又评学生们的批语, 这样写作者既能看同学的批改意见, 又能看老师所做的补充。同时, 学生参与了搜集资料、习作、评论等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学习创作的全过程, 真正使作文教学落到了实处。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们的作文已经有模有样了。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作文教学, 教师对学生搜集作文素材、修改作文等环节都进行了指导, 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欢愉的写作环境, 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 而且他们自评自改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走进互联网世界, 让学生把握写作的自主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

在作文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打开神奇的互联网, 运用已有知识在互联网上进行有目的地学习, 找到发挥写作自主权的机会。例如, 打开《中小学生作文网》, 与众多的写作爱好者同步学习并彼此切磋。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看美文, 写美文, 这样他们的参与意识会越来越强, 而且在自由的天空里, 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借助网络的广阔, 把作文教学延续到课下, 学生会深深地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

总之, 只有有效、合理、科学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作文教学, 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网络作文教学就像一只雏鹰, 将会展翅高飞, 让我们相约网络, 使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8.识字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篇八

【关键词】课改 传统弊端 分层次 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目标教材的使用,对老师在业务素质和教学素质上都有所提高,新教材的使用还带来了一个和大的变化,就是,给英语的分层次教学带来了机遇,学生学习英语受个性差异的制约明显比以前扩大,教材中牵线是知识点和高阶级的知识点并存,给不同层次的学习预留了很大的空间。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引路人,老师也应该抓住这次机会,积极去做尝试并加以实践。

目前的大的是形势下,真正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还不太现实,班级授课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分层次教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当然小组的划分是门很大的学问,每个学生的性格迥异,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可以这样讲,分组成功与否是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设计合理的分组模式,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教育活动的最优化,让学生们既感到学习是有难度与压力的,同时也有信心与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首先,教学目标要重新设计。这一步是分层次教学的统领,基本语言内容、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自我检测,这是新教材的要求。教师应该重新分析每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重点从难易程度上下功夫,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分析,更要分出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高层次的学生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中间层次的学生要落实部分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低层次的学生要过好单词关,过好知识点关,夯实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灵活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前两个层次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中心,同时兼顾学生的个别辅导。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

其次,教学流程或者说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要为分层次教学服好务。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着力点要放到中间学生身上,一开始要按照正常速度进行教学,稳步推进教学任务,在中后期可以体现分层次思想

要兼顾两头学生,要想办法为成都稍差的学生完成基础的当堂目标创造条件,又要着眼于吃不饱的学生,在上课反思作业环节留给他们拔高的问题,保证他们课上思路不要出现闲置区。在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在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对于层次高的学生,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干扰,有时候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能力,因为基础对他们来说都不再是问题。对于中间学生,要重视双基,注重习题的处理,着重训练基本技能。对程度相对较差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注意这三种层次的学生搭配情况。要实现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便于他们互帮互助。在教师讲之前,先让他们互通有无,让水平高的学生给水平低的学生讲解,小组内集体汇总成果,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做好高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给同学讲题不仅仅不自私的问题,对于他们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所起的作用也会非常大。

再次,当堂反馈的分层次设计。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要做到实时动态备课,随时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并给与有针对性的知道。按照分层次教学基本要求,课堂反馈一般还是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必做;第二层次为变式综合题,以 中间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主;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这样不同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最后,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指导学生加强学习合作。正如之前我们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如果我们利用的好,就会真正发挥分层次教学对于英语学习的作用。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教师也要随时观察各个小组,一是收集问题,更重要的是及时把控各个小组讨论情况,包括小组讨论的效率,或者有没有不认真执行的。教师则要对各英语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学生在这种互通有无中巩固了基础,老师在划分层次,因材施教中实现了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天笋.分层次教育管理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王笃勤.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 2012年.

上一篇: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实录及评析下一篇:安质环保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