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2024-08-06

航天科普知识竞赛(精选17篇)

1.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一

1.航天

(1)是指人类在天空中的活动。(2)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系范围以内的活动。(3)是宇宙航行的第一阶段。2.宇航

(1)是指人类在宇宙中的活动。(2)是指人类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甚至河外星系的活动。(3)是宇宙航行的第二阶段。3.宇航

(1)宇宙航行的简称,包括航天和航宇。(2)包括航空、航天和航宇。

(3)指银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4.太空

(1)就是我国古代指的很高的天空。(2)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天空。

(3)又叫外层空间或空间。5.人造卫星

(1)是围绕卫星飞行的人造物体。(2)是围绕行星飞行的人造物体。

(3)是围绕太阳飞行的人造物体。6.空间站

(1)就是轨道站或轨道空间站。

(2)就是航天站。(3)就是太空站。7.在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上产生失重现象是因为

(1)那里没有地球引力了。(2)飞船的离心力抵消了地球引力。

(3)飞船飞得很快。8.航天员

(1)是指在航天站上工作的人。

(2)是指乘各类航天器进行航天活动的人。因航天是宇宙航行的第一阶段,有时也把航天员叫做宇航员。

9.90年代以前,航天器已探测了

(1)太阳系所有九大行星。(2)除冥王星以外的八大行星。

(3)除冥王星、海王星以外的七大行星。10.90年代以前,人类已登上了

(1)月球和火星。(2)月球和金星。

(3)月球。

11.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1)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2)美国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

(3)前苏联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1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1)前苏联的加加林。(2)前苏联的阿姆斯特朗。

(3)美国的阿姆斯特朗。1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是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2)重量等于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3)是世界上第五个国家独自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4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国外卫星

(1)是亚洲卫星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2)是美制澳大利亚卫星。

(3)是美国卫星。

15已飞出太阳系行星轨道的探测器有

(1)“先驱者”10号和11号。

(2)“旅行者”1号和2号。

(3)“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16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1)在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飞行方向与周期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相同。(2)离地面3600千米,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3)离地面6000千米,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相同。

17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1)永远向着太阳。(2)永远背着太阳。

(3)总是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地球的同一地点的上空。18.UFO

(1)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2)就是外星人的飞船。

(3)又叫飞碟。但飞碟不能包括全部不明飞行物。19.火箭

(1)靠空气的反作用力飞行。(2)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也可飞行。

(3)它和飞机喷气发动机完全一样。20.航天器

(1)总是在没有大气的空间飞行。

(2)总是没有利用空气动力的翼。

(3)永远只能使用火箭发动机。答案: 1(1)×(2)√(3)√2(1)×(2)√(3)√3(1)√(2)×(3)×4(1)√(2)√(3)√ 5(1)×(2)√(3)×6(1)√(2)√(3)√7(1)×(2)√(3)×8(1)×(2)√(3)×(1)×(2)√(3)×10(1)×(2)×(3)√11(1)√(2)×(3)×12(1)×(2)×(3)√

13(1)√(2)√(3)√14(1)√(2)×(3)×15(1)×(2)×(3)√16(1)√(2)×(3)×

17(1)×(2)×(3)√18(1)√(2)×(3)√19(1)×(2)√(3)×20(1)×(2)×(3)×

2.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二

自2006年以来, 中央军委关于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国务院关于军工投资体制改革、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研生产的文件已经出台, 航天业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上述几个重要制度改革推进实施中, 也必然涉及国家投资形成的航天知识产权生成、权属和利益分配问题, 需要尽快对各种关系协调等给出一个法律依据, 以便在各项制度改革推进中有各相关主体地位依据, 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 从而推进航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2 美国国防工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经验

2.1 改革的理论背景

美国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在其对国防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的理论背景中, 首先是由美国科斯等人开创的“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最受重视。在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诺斯等人看来, 利用价格机制形成的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任何企业本质上都是一种变形的生产要素市场, 它的存在都是“经济人”在产权交易中力求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 即作为市场交易变型的企业管理成本应低于市场交易成本, 才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在任何企业内部都存在着成员偷懒和需要监督的情况, 应通过奖勤罚懒体现企业的市场本质;在企业中, 个人产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激励, 即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更大地内在化 (工作更自觉勤奋) , 等等。

2.2 改革的操作

(1) 美国1980年通过《拜-杜法案》, 标志着国防知识产权改革初步启动。

它明确允许政府投资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归完成单位拥有 (包括科研人员可分享利益) , 并要求必须申请专利, 加速专利的实施。它同时又规定了国家保留“介入权”, 即在完成单位未能使专利商业化时, 国家可允许其它单位使之商业化。《拜-杜法案》实施效果明显, 使高校迅速成为创新核心。

(2) 在《拜-杜法案》后, 美国包括国防部在内的各方进一步从各方面细化国防知识产权改革, 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其中包括, 《联邦技术转移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美国发明人保护法》等, 更进一步激励和保护发明创新者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国防建设;美国在国防采办条例中以及政府投资的国防项目中, 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 几乎所有美国国防部的武器开发研究的合同中都明确了知识产权的相关条款。

3 确定中国航天业原有知识产权归属的原则

(1) 从政治上看, 我们在航天知识产权制度归属上要兼顾各方, 注意以下原则:

①国家安全利益。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 保障中国国防利益是保障中国法人经济利益的前提。航天知识产权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需求, 以及保障国家核心的经济利益。因此, 航天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用中的利益选择, 必须坚持国家安全和核心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

②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 充分激励自主创新的主体, 包括研制的出资各单位以及有关创新科技人员。

当今时代, 对技术创新者的激励已经成为各国国防政策的核心之一, 航天业不能例外。

(2)

从理论背景上看, 虽然社会主义中国许多学者并不完全认同美国科斯等人开创的“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 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就是人权和个人产权理论, 人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推出的“知识价值论”中, 找出对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给以较高报酬的依据。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国防科研生产单位自身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 以及个人智力财力资本投入, 均构成航天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生成的基础, 因此, 在航天知识产权的权属上应兼顾各方, 建立“复合产权”的总体政策。

4 中国航天业原有知识产权权属初探

为确保国家对国防科技知识产权的有效控制, 保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正当权益, 国家国防科研计划投资形成的国防科技知识产权权益, 按各种资本要素及生成价值的“知识价值论”和国外经验, 可实行“复合产权制度”。按其不同情况, 主要是考虑到其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以及其形成中国家和单位投入的强度, 以及激励科技有功人员的因素, 可把中国航天业原有知识产权归属及其管理方式区分为四类:一是国家管制类, 即涉及国家战略性核心利益的国防关键技术或武器装备, 且由国家全额投入, 其知识产权归国家所有;二是国家控制类, 即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且由国家主要投资形成的重点国防技术和产品, 其知识产权归国家所有, 但经批准可将其使用权和收益权赠予项目研究单位, 并允许后者在国家许可时有偿转让其使用权和收益权;三是国家授予类, 即由各方 (包括国家财政资金, 科研单位自筹资金, 社会募集资金等, 其中, 国家财政资金不多。) 投资形成的国防科技计划项目成果, 其免费使用权归国家所有, 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应按《国家科技进步法》授予研制单位, 其使用权、收益权、许可权可依法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分解转移;四是航天业民品企业中的若干技术或产品, 本来就是军民两用者, 如其投资全由非国家的法人进行, 那么, 其知识产权应属其投资者, 对其中某些, 国家也可保留其免费使用权。

(1) 对国家管制类知识产权, 当国家为国防目的指定由成果生成单位向其他单位实施时, 除国家给付项目研制单位补偿费外, 使用单位应当向项目研制单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费, 费用数额应由政府和军队主管部门确定。国家投资的军工项目或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在国家需要强制推广使用时, 使用该项知识产权的企业或其他组织, 应将其实际所形成的利润不低于30%的部分, 作为研究开发补偿金支付给该项知识产权的权利人, 作为后者的研发基金和奖励基金。

(2) 对国家控制类知识产权, 项目研制单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 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 在特定情况下, 国家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3)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对于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 一是应给予与实际贡献相当的报酬和股权收益。科研成果用于生产活动带来重大经济效益的, 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所获利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职务发明人可以从专利转让、许可净收入或补偿金中提取不低于25%的报酬或股权收益。二是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 继续实行政府特殊律贴;对国防科技做出贡献的, 国家给予专项工程和军工津贴等, 三是对于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尖端技术和高技术研究的人员, 奖励金额从国家专项基金中提取等。

(4) 对民用技术转军用中的知识产权, 国家提供投资或贷款、补助金政策, 减免税政策。对于民用技术转军用技术产业化项目, 给予优先安排项目用地等优惠政策。

(5) 上述前三种情况下单位中技术人员投入的创造性劳动的报酬, 还可以采用市场工资率经绩效因子调整确定。需要强调, 这里的“技术”, 是指技术开发创造性劳动, 而不是一项纯粹的专利或技术成果。

5 与中国航天业原有知识产权初案配套的建议

5.1 建立包括航天业在内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名录管理制度”

目前, 普通专利制度是以行业 (包括产品和技术混杂) 为分类标准, 根据国防工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技术产品划分, 建议根据国防科研计划管理体制和装备产品技术领域划分, 国防科技知识产权实行三级名录管理, 以便于检索。

一级目录:以重大武器装备系统和装备研制技术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

二级目录:以主要武器装备产品和装备研制技术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

三级目录:以一般武器装备产品和基础产品研制技术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

5.2 搞好航天知识产权“合同管理”

目前, 航天科研单位承担大量科研任务, 常用的合同有国防技术预先研究合同、武器装备研制合同、863项目合同, 以及就某型技术攻关而签订的横向协作合同等。其中, 除863项目对缔约各方权利义务、知识产权归属、分享与转移成果管理和保密规定做了明确要求外, 其他合同基本上都没有对航天知识产权进行详细的规定, 对各方利益主体缺乏公平有效的保护。

按照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 应在各类合同上明确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益分配。其中包括, 合同明确由国家所有的知识产权的使用, 除《名录》规定的知识产权外, 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授予合同受托人;不同类型的合同和签订方式均要明确知识产权的不同权属和利益分配;合同的价款和定价中应充分考虑研究中智力成果的定价问题, 并就授权的成果转让进行必要的约定;应明确合同争议协调和仲裁的受理机构。

5.3 把尊重航天知识产权充分融入政府的技术采办合同中

就政府开发和采购先进技术而言, 知识产权条款和条件是核心要素, 是影响武器装备性能和成本的重要方面, 甚至对该技术的全寿命保障也有长远影响。对于任何知识产权争端, 合同双方应通过协商, 在签订合同前仔细确认认可的条款和条件。在采办过程中, 尽早确认应交付的专利、计算机软件、技术资料是很重要的。航天知识产权纳入政府技术采办合同中, 对于武器装备及技术的采购成本以及经济承受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应当把航天知识产权、合同性能要求、价格/成本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和谈判。在制定技术采办战略时, 还要充分考虑政府对武器装备的需要情况, 如生产、接收试验、安装、操作、维护、更新或修改、与其它系统的互操作性, 以及向其它计划/系统/平台转移技术等;在选择来源和评价所有费用时, 要特别注意航天知识产权问题, 既要保障得到关系武器装备性能和武器装备正常维护的技术权利, 也要注意把知识产权纳入合同的成本, 在保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 鼓励航天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5.4 国家一定要尊重和保护航天企业开发且自有的知识产权

航天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别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稀有资源投入 (包括高水平科研工作者的智力投人) 。另一方面, 企业为保障其生存和竞争力, 主要利用知识产权收回其成本和获得利润。政府应当鼓励航天企业享有技术创新商业化和盈利的独占权, 确保其收回投资和不断盈利, 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

政府在采办合同中尤其应尊重企业开发的知识产权, 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产品和服务后, 必须保护这些知识产权。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在履行政府合同过程中将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商业利益最大化, 并在履行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产权。

政府采购航天企业自筹资金、自行开发的专利、商业软件和技术资料时, 通常只能接受按市场惯例向政府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 获得受限制使用的知识产权。在合同谈判中, 政府要区分买现成的采办产品和服务与开发合作的不同, 采购商业性的知识产权时, 要按照市场上普通知识产权许可条款签订合同。如果政府有特殊需要必须和航天企业进行谈判, 并愿意为这种特殊需要而付费时, 才可以改变商业许可条款。认为不花钱便可以改变商业许可协议是错误的做法。

5.5 完善航天科技知识产权保密解密制度

航天知识产权的保密解密工作是加强其知识产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航天技术转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知识产权保密解密机制, 定期对专利进行审查, 对无需保密的及时解密, 发布解密信息, 对解密后能够民用的航天专利技术, 应当采取积极措施, 积极推进其知识产权的转化。

5.6 建立航天知识产权安全预警机制

(1) 安全预警内容及评价。

包括预警内容、预警管理及危机评价。预警是指从根本上防止危机发生, 是一种超前的管理。安全预警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专利预警指标体系, 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 还有一套与该领域有关的信息、法律、法规等。管理则是根据预警系统对危机分析的结果, 组织有关专家、法律顾问、经济专家等.共同参与分析和决策, 实施危机处理, 将影响和损失减小到最低。不管是危机预警还是危机管理, 都离不开危机评价, 危机评价就是将各影响因素与各既定指标进行比较, 如果超出指标, 则就要发出危机警报。

(2) 实施安全预警组织管理。

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参与人员。建立安全预警组织机构, 参与安全预警系统的人员应包括信息搜集、分析人员, 经济专家, 法律顾问和决策人员等, 同时,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3) 建立预警系统的技术管理。

建立案例数据库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将各指标与数据库中的指标体系进行对比, 一旦有异常则发出预警信号。

参考文献

3.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三

1.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第五艘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分别是( )。

A.聂海胜 B.张晓光 C.刘洋 D.王亚平

2.下面的名称属于月球车的是( )。

A.好奇号 B.月球17号 C.玉兔号

D. 阿波罗15号

3.中国的神州号飞船属于“三舱一段”结构,其中“三舱”指的是( )。

A.返回舱 B.轨道舱 C.推进舱 D.服务舱

4.目前人类发射成功的三种载人航天器是( )。

A.载人飞船 B.空间探测器 C.空间站

D.航天飞机

5.中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航天发射中心有( )。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C.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D.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6.世界上只有( )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

A.俄罗斯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7.气象卫星采用的运行轨道有( )。

A.太阳同步轨道 B.太阳静止轨道

C.地球静止轨道 D.地球同步轨道

8.下面选项不属于太空垃圾的是( )。

A.爆炸产生的航天器残骸 B.陨石

C.人造卫星碎片 D.宇宙尘埃

9.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 )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A.风筝 B.火箭 C.孔明灯 D.竹蜻蜓

10.下面属于中国无人机的是( )。

A.全球鹰 B.翔龙 C.鹞鹰 D.翼龙

答题须知:

1.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选择出正确答案(多选题每个题目有两个或两以上正确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本刊2014年6期登出)。

2.请参赛者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14年6月30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知识竞赛”(答题卡复印无效)。

3.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邮寄。

奖励办法:

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向组织此次竞赛活动的优秀单位及个人颁发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状;向在此次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向组织5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组织工作奖证书;向组织20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集体颁发先进集体奖状。

4.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四

1、大爆炸宇宙论最早是(伽莫夫)提出的。

2、地球是一个(行星)。

3、太阳系八大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都有卫星。

4、星座是(根据天球上的赤经圈和赤纬圈划分而成的)。

5、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2年将星空划为(88)个星座。

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7、北斗七星中七颗星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相同)。

8、黑洞的引力(非常大)。

9、太阳系中,可以用肉眼看到(5)颗行星。

10、目前,天文学家已确定太阳系共有(八)颗大行星。11、2006年8月24日天文学家将冥王星确定为(矮行星)。

1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13、火星看上去炽红鲜艳,但实际上它上面非常(寒冷)和干燥。

14、火星上(根本没有)运河。

15、水星(没有)水。

16、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17、火星(有稀薄的)大气。

18、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稍(长)。

19、流星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热和光)。20、陨石来源于(地球以外太阳系内)。

21、中国(现在就有)陨石。

22、地球的周围(有浓厚的)大气。

23、天上会自己发光的星星是(恒星)。

24、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

25、太阳绕银河中心一周需要(2.5亿年)。

26、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27、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在(1609年)制作的。

28、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2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人。30、脚印(可以长期)保存在月球上。

31、月球(没有)大气。

32、雷电是(大气)放电现象。

33、打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4、南北半球(不可能)同时是夏季。

35、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有(半年)全是白天。

36、南极比北极年平均气温(低)。

37、南极地区是(海洋包围着大陆)。

38、恒星是由尘埃云中密度(较高)的部分形成的。39、1950年,天文学家(惠普勒)提出了彗星的核心是“脏雪球”。40、“彗”字的意思是(扫帚)。

4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

42、每年全球月食最多发生(3)次。

43、地球有(三分之二)是海洋、湖泊和河流。(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44、地球上的水(97%)是咸水。

45、地球在近日点时,太阳离地球(最近)。

46、地球从近日点往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离人们(近)。

47、北极星(稍稍偏离)北极点。

48、太阳风是在太阳大气的(日冕)形成并发射出去的。

49、月亮距离地球平均有(38万千米)。

50、我们平时看到月亮跟人走,是因为(人的视觉特性造成的)。

51、金星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

52、金星(有)大气层。

53、我们能看到的太阳光是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

54、原子核反应是在(1938年)发现的。

55、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氢)。

56、和恒星相比,星云的质量(大)。

57、(卡戎)与冥王星一起被称为“双星系统”。

58、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可能,但概率很小)。

59、土星环可以划分为(7)层。

60、全天空,人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星星大约有(6900多)颗。6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但不同步的)卫星。62、月球(不会)发光。

63、我们看到的天空的亮光是大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64、地球上大气的分布是(地面较多,在高空则稀少)。

65、月亮稳定地绕地球运转是万有引力和(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66、(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67、恒星表面温度达到(2600~3600°C)就发出红色的光。68、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

69、太空中人不会有上下的分别,是(失重)造成的。70、2005年建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成员国共同建造的。71、太空垃圾是(人类向太空发射卫星等飞行物后才开始有的)。72、最早的飞碟照片资料是(1942年)拍摄的。73、火箭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

74、明朝的(万户)是世界上想利用火箭的力量进行飞行的第一人。75、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76、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

77、射电望远镜靠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文观测。78、天文台观测室的屋顶大多数是(圆屋顶)。

79、现在关于太空移民科学家认为最可能的地方是(火星)。80、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太空对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81、第一个在火星上成功着陆的航天器是(苏联)研制的。82、航天飞机起飞后最先扔下的是(助推火箭)。83、航天飞机返航时,(完全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降落。84、太阳系大多数行星(不会)发光发热。

85、恒星表面的温度相比行星表面温度(都很高)。86、全天空除太阳外第二亮的恒星是(天狼星)。87、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最快的是(木星)。

88、日落时太阳边缘呈现绿色主要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被(折射和散射)的结果。89、物体在运行速度达到每秒(7.9)千米以上,就不会被地球的引力拉回地面。90、纯净的雪是(白色的)。91、宇航服是(密不透风的)。92、地球在不断地(缩小),是人们通过对阿尔卑斯山所作的调查得出的结论。93、从地球表面向下到地球中心整个地厚大约(6400多千米)。94、极光现象是由(太阳)的原因造成的。

95、火箭发射时,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火箭需要的推力也就(越大)。96、恒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

97、天文台设在山上是因为(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小)。98、地球上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

99、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事实上是说(地球从西向东旋转,迎向太阳)。100、以现在的燃烧速度,太阳还可以维持(50多亿)年。101、“宇航之父”是(齐奥尔科夫斯基)。102、我们平时看得见的天体大多数是(恒星)。

103、肉眼可见的太阳光是由

(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10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105、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公里)106、太阳现在的年龄约为50亿年 107、太阳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五十亿年

108、我国古代把天上的星星分成(28个)星宿。

109、下列哪一个选项所表示的两个年份都是闰年?(1972年,2008年)

110、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5.航天知识 篇五

点击数:

386次发布时间:2013/11/20 16:35:00 录入:

zhangxueshan

分享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曙光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长二捆”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航天员选拔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

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上太空。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盘点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任务的十大不同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可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

6.载人航天科普作文高一 篇六

为了充分展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和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航天博物馆正在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去参观。 我一蹦一跳地走进展厅,一张宽大的降落伞直接映入我的眼帘。在降落伞的前面,竖立着一座总长8.8米,最大直径处2.8米,入轨质量为7600千克的神舟号飞船。飞船由三舱组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巡天遥看,天际掠影,我又看到降落伞背后那座横躺在地面上的火箭主体。它大约有我的48步那么长,高大约有我的两倍。万众一心,共创辉煌,在我的右侧,摆设着太空生活模拟器,那些仪器翻来滚去,似乎把坐上去的人带入了一个太空世界。在走进最里边,我看见了许多的太空种子,有腺蜡瓣花、野鸭椿……顺着走去,还摆放着航天食品,军旗签名人员名单。在这些的前面,有一双航天手套,它比我们一般的手套厚极了,具有超强的防紫外线功能。这个博物馆除了这些,还有一面小红旗,这是航天员登上月球后举起的红旗,它代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功。 经过这次参观,我大大开阔了眼界,看见了这可以让人类登天的火箭;看见了这可以让人类登上太空的航天飞机;看见了这可以让人类在宇宙呼吸的氧气瓶。这,也就代表了新中国的又一次非凡成就,令全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又一次非凡成就

7.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七

8月8日, 陕西省延安市科协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 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承办。竞赛试题以《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为依据, 围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 结合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进行命题。命题内容覆盖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储藏流通、食品消费、食品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等领域。竞赛目的是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与公众生活紧密结合, 用竞赛的方式拉近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本次竞赛活动正值“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筹备期间, 延安市科协将本次竞赛活动作为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本次科普知识竞赛, 将进一步丰富全国科普日的形式和内容, 为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8.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篇八

空间的概念,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既熟悉又模糊,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既然要讲空间应用,就要对空间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承传汉语字义解释说,“空间”是指“中无所有之处”,泛指“天空”。显然,这个定义在这里需要进行修正。

如果空间是“中无所有”,那么就谈不上利用。现代航天活动已经用事实说明“空间不空”,空间充满着如今人类认识和未认识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和现象。这些物质和现象直接影响着地球人类的生存,也是可以为地球人类所利用的资源财富。

围绕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氮、氧、少量水汽,以及微量惰性气体氩、氖,微量二氧化碳、臭氧和硫、碳、氮的各种化合物质等组成的。大气层外的太空,即使是广阔的宇宙空间,虽然那里是高度真空,但仍然弥散着氢和氢原子,以及各种物质形态的星系、恒星、行星和特殊天体,宇宙空间中还弥漫着宇宙尘埃和看不见的各种宇宙射线,有地球上无法获得的自然现象和极端条件。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预测,组成宇宙的物质大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都说明了空间不空。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吗?

科学家说,在整个宇宙中,暗能量占73%,暗物质占23%;发光物质恒星和发光气体等只占0.4%;不可见的普通物质如星系际气体、中微子、超重黑洞等占3.6%。至今还没有人真正探测到暗物质,甚至连探测的方法也还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但是对星系的大量观测事实和基于引力理论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如果这一理论得到直接观测验证,如果暗能量、暗物质能够提取出来为人类利用(现在还没有任何理论支持这一设想),那么世界还存在能源危机之说吗?这近乎于幻想,但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无异于揭开上帝秘密宝盒的盖子。这一问题如果得到解答,将揭示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乃至宇宙未来的变迁等众多科学之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空间站上进行的反物质探测研究(AMS),被称为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中国科学家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中国科学家正在酝酿在我国今后的空间站上开展暗物质、暗能量研究。如果有一天中国科学家能够探测到暗物质,将大大改变人类对世界、对浩瀚宇宙的认识。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为什么飞机不能像火箭一样在大气层外飞行?

我们都知道,飞机上天要携带燃料(航空煤油),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来为发动机提供动力。但这个燃烧过程光有燃料是不行的,它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剂。飞机不需要带氧化剂,它周围的空气可以给它提供足够的氧化剂——氧气,可这同时也就限制了它的飞行高度,因为大气层中的氧气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导致飞机发动机的功率相应下降,真空状态下甚至会失去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火箭发射时不仅带有燃料,同时还自带氧化剂。因此,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高度不受大气层的限制,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外界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它所产生的推力还会相应增加,到达真空状态时推力将达到最大。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通天神箭》)

载人航天的目的是什么?

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绝不只是为了欣赏天上的美景,而是要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从而为人类造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活动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的空间,那里有很多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大温差、高远位置,以及月球、行星、小行星上的稀有矿藏等,开发这些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每秒钟将81万亿千瓦的热能送到地球,相当于现今全世界每秒发电量的数万倍,因此,太阳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洁净能源宝库,充分利用太阳能前途无量。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地球轨道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的2倍,达1.4千瓦/米2,所以在太空开发太阳能资源效率非常高。目前,航天器上的太阳能发电仅供航天器本身使用。随着地球能源的日趋紧张,一些国家已开始把建造太空发电站作为一种新的战略选择。初步设想是:太空发电站先把太阳的光能高效率地转变成电能,然后再通过微波或激光把电能发往地面。

太空中的宇宙辐射强度比地面大得多,并且是全谱段的。特别是宇宙高能粒子,这一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比如,大家熟知的太空育种,就是利用空间宇宙射线、交变磁场、微重力等特殊的太空环境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施加影响,使农作物种子产生在地面环境中得不到的变异,最终筛选出有着优异变异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

在200千米~500千米高的低轨道空间,真空度为10-4帕,而在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真空度则为10-11帕。太空中的真空环境是地面人为的真空条件无法比拟的,十分有利于高纯度材料加工、蛋白质提取、药品研制等。在太空高真空环境中,物体被太阳直射的一面可以达到100℃以上的高温,而阴面则可以保持一100℃以下的低温,两者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温差,而且非常稳定。这一特殊资源恰好是某些特殊应用梦寐以求的环境。

利用航天器的飞行,还可派生出轨道资源和微重力资源等。自从航天器问世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太空的轨道资源,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站在珠穆朗玛峰上,能看到0.07%的地球表面;在离地面200千米高的轨道上,可以看到1.5%的地球表面;在距地面358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则可以观察到42%的地球表面。利用高远位置这一有利条件,可进行遥感、通信、导航等。为此,旨在开发太空轨道资源的各种航天器竞相升空。在太空“制高点”上不仅可观地,也能望天,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不受大气层的影响,使全波段天文观测变得轻而易举。

微重力(重力加速度小于10-4g)环境是一种宝贵资源,人类用这种资源已进行了地面上难以实施的科学实验(如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培养与分离)、新材料加工和药物制取等。因为在微重力条件下,气体和液体的热对流基本消失,不同密度物质的分层和沉积消失,即密度不同的液体可以相容在一起。这对生产极纯的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特效药品,以及均匀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玻璃和陶瓷等都很有用。由于重力微弱,在太空)台炼金属日寸可以不使用容器,即采用悬浮冶炼,因而冶炼温度可以不受容器耐热能力的限制,进行极高熔点金属的冶炼,避免容器壁的污染和非均匀成核结晶,改善合金的金相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

太空还是一种旅游资源。人在太空可以欣赏美丽的地球和宇宙景色,体验微重力带来的奇妙的漂浮感觉。尽管目前每人每次太空旅游的费用高达几千万美元,但截至2009年4月,已有6名太空游客上天,其中Word软件之父西蒙尼还曾“二进宫”。现在,美国准备打造太空旅馆,现已发射了2个充气式试验舱,而俄罗斯则筹划太空行走旅游和月球旅游。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有丰富的氧、硅、铁、镁、钙、铝、钛、锰等元素,还有地球上稀缺的理想核聚变发电原料——氦-3,有些科学家认为开发月球上的氦-3是化解人类能源危机的可能途径之一。另外,月球上无大气,具有黑夜和低温时间长等有利的环境条件,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和天文观测基地。今后,人类还可以开发小行星和彗星上的资源。金属型小行星上有丰富的铁、镍等金属,有的还富含金、铂等贵金属和珍贵的稀土元素;彗星上则有丰富的水冰。这些资源既可供地球上使用,也能用于在太空建设航天港和太空城。

9.载人航天科普作文800字 篇九

航天从二战后成为了一个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总是在新闻中看到,我们国家的卫星又顺利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每次听到这个消息,全国都在欢呼,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因为我们在建国初期被别的所谓的发达国家所“欺负”,我们好不容易抗战胜利,可是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很多的领域一直被别人掐着咽喉。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走进航天强国的阵营。

老一辈的人总是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努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还记得那时候我们的爷爷辈说过很多的故事,很多年前,我们国家比较贫穷,被很多的国家看不起,因为我们没有真正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很多的技术也被国际封锁,真正的技术我们没办法得到,动用国力去购买了的总是被人剩下的技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是,那时候我们国家请“苏联老大哥的科学家“来帮助我们建造原子弹,是来了很多的专家,但是别人根本不把真正的技术教给我们,他们做什么我们国家的人也都不能在旁边学习。后来我们国家和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还要求我们支付高昂的费用,我们国家也算慷慨,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全国齐心协力,万众一心解决好了和苏联的各种问题。

10.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体会 篇十

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

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 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第一,飞行环境不同。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第二,动力装置不同。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第三,飞行速度不同。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

第四,工作时限不同。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正在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遨游。航空器的优点是能多次重复使用,而航天器除航天飞机外,只能一次性使用,载人宇宙飞船也不例外。

第五,升降方式不同。飞机的升空是从起飞线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加速爬升到安全高度为止的运动过程。它返回地面降落时只要经过下滑和着陆即可。只有个别飞机如英国的“鹞”型战斗机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方式使飞机能够垂直起落,但机身并未竖起,仍处于水平位置。而至今为止的航天器发射,包括地面和海上的发射,顶部装着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垂直腾空的。在完成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要按程序掉头转向和逐级脱离,最终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有的航天器发射,中间还要经过多次变轨,情况更为复杂。航天飞机虽然也能施放航天器,但它本身亦是垂直发射升空的。至于返回式航天器,其回归地面必须经历离轨、过渡、再入和着陆四个阶段,远比飞机降落困难。航空器的起飞、飞行和降落与航天器的发射、运行和返回,虽然都离不开地面中心的指挥,但两者的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及其工作性能与内容也是大有区别的。

一、描述一下某些方面的航空和航空技术知识

航空航天技术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1、航空航天材料

航空航天大多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对材料的 要求很高。经过几十年的航空航天材料研究,研制出了纳米颗粒炸药、碳纳米管高硬度材料、铝氧纳米管材料和新型密封材料、电子绝缘聚合物材料、新型“热塑料”材料以及原子级硅记忆材料和铝-硅合金等,并发现了纳米孔隙网材料等。而且新材料工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采用温轧法、粉末冶金法、非晶复合技术工艺、急速凝固法、树脂膜浸渍法和等温化学气相浸渗法制造出了高强度合金材料、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抗损伤复合材料编制机等。与此同时,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应用上也有重大进展,形状记忆合金、量子隧道效应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火箭尾喷管应用纳米复合涂层、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盘;采用复合材料排布机编制燃料箱;采用红外材料制成手提式定向反射仪以及用氮化物基材料制造出电子器件等

2、航空航天结构系统

用于支承和固定飞行器上各种仪器设备,使它们构成一 个整体,以承受地面运输、运载器发射和空间运行时的各种 力学环境(振动、过载、冲击、噪声)以及空间运行环境。对 飞行器结构的基本要求是重量轻、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因 此飞行器的结构大多采用铝、镁、钛等轻合金和碳纤维复合 材料等制造。通常用结构质量比,即结构重量占航天器总重 量的比例来衡量航天器结构设计和制造水平

3、航空航天电子技术

它按功能分为通信、导航、雷达、目标识别、遥测、遥控、遥感、火控、制导、电子对抗等系统。各种系统一般包括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和相应的地面电子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合成为一个系统。和这些电子系统有关的电子理论和技术有通信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天线、检测理论和技术、编码理论和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而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则是提高各种电子系统性能的基础。它们的发展使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小型化和具有实时处理更大量数据的能力,进而使飞机的性能(机动能力、火控能力、全天候飞行、自动着陆等)大为提高,航天器的功能(科学探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侦察预警等)日益扩大。

二、总结我国航空和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谈谈你对未来我国航天和航空发展的看法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 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仓活动;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国的航空事业起步很晚,但是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 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歼-8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长期守卫我国领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

我国航空航天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 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空航天科技队伍,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我们航空航天人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大多走的是仿制的道路,一个航空 航天大国需要的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所以国家要多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预先研究和技术基础建设,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加强技术基础建设,扩大国际合作,继续保持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势头。我国的科研单位大多是行政化管理,缺失有效的管理机制,所以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针对航天活动投资大、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等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系统质量,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综合效益。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宣传航空航天事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11.万千航天梦 和谐科普行 篇十一

航天英雄杨利伟、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邹时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高聚慧、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仁和、中国教育报副主编李功毅、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战略发展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全国校园文化组委会与北京航天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是以航天科普为主题的全国性长期公益活动,包括月球科普挂图捐赠、航天科普读书月、航天科普讲座等活动内容。

本着航天事业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弘扬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营造未成年人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氛围,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为了迎接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的前期将在各地中小学校举办《航天娃娃说月球——月球科普知识挂图》展览。这套挂图是目前国内首次向中小学生全面、系统介绍月球科普知识和“嫦娥工程”,也是第一次以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航天娃娃”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航天科普活动中。挂图将在北京、广东、四川、湖南、山东、江苏等五省一市展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本着对航天事业、教育事业的关注与热情,捐赠挂图15000套。

相关链接

“航天娃娃”的由来

12.数学竞赛中常用的数论知识 篇十二

整除理论是初等数论的重要内容, 在各类数学竞赛中它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遇到与整除相关的问题时, 通常要考虑用归纳法和带余除法.

例1证明:所有形如10017, 100117, 1001117, …的整数皆可被53整除.

证明10017=53×189, 所以10017可以被53整除.

所以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皆可被53整除.

例2已知方程x2-6x-4n2-32n=0的根都是整数, 求整数n的值.

解由求根公式得:

因为根是整数, 所以9+4n2+32n为一完全平方数, 设9+4n2+32n=m2 (m≥0) , 即

4 (n2+8n+16) -55=m2, (2n+8-m) (2n+8+m) =55.

于是有以下四种情况:

(a) 2n+8+m=55, 2n+8-m=1.

(b) 2n+8+m=11, 2n+8-m=5.

(c) 2n+8+m=-1, 2n+8-m=-55.

(d) 2n+8+m=-5, 2n+8-m=-11.

故n=10或0或-18或-8.

2. 同余理论在竞赛数学中的应用

同余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 它是研究整数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利用同余来证明某些整除性问题是很简便的, 特别地, 巧妙地运用欧拉定理和费马小定理是数学竞赛中经常用到的技巧.

例3求所有的正整数n, 使得 为整数.

解n=1满足要求, 下设n>1.

如果n=pα (p为素数) 满足要求, 则

由Fermat小定理知

2≡2p≡2p2≡…≡2pα (modp) .

因此, 2≡-1modp,

从而p=3.对k用数学归纳法可证

由 (1) , (2) 知2α≤α+1, 因此α=1, 即n=3.

下证大于3的整数均不满足要求.假设有大于3的整数满足要求, 设n为这样的整数中的最小的一个, 再设n的最大素因子为p, n=pαm, p m, 则m为大于1的奇数, 且2pαm≡-1 (modm2) .

由欧拉定理得2φ (m2) ≡1 (modm2) ,

其中m的标准分解式为m=p1α1p2α2…prαr, αi>0, i=1, 2, …, r.

φ (m2) =p2α1-11 (p1-1) …p2αr-1r (pr-1) .

由p>pi知 (pαm, φ (m2) ) = (m, φ (m2) ) |m.

因此存在正整数u, v使得upαm-vφ (m2) =m.

由m为大于1的奇数知2|φ (m2) , 从而u为奇数, 这样

2m≡2m+vφ (m2) ≡2upαm≡ (-1) u≡-1 (modm2) .

由1

由Fermat小定理知23≡23p≡23p2≡…≡23pα (modp) .

因此, 23≡-1 (modp) ,

从而p=3, 与p m矛盾.

综上, 满足条件的n只有n=1, 3.

3. 中国剩余定理在竞赛数学中的应用

在竞赛数学中, 要证明满足某些性质的整数存在时, 应考虑用中国剩余定理.

例4设n为任意的正整数, 证明:一定存在n个连续的正整数, 使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质数的整数幂.

证明取2n个两两不同的质数p1, p2, …, pn和q1, q2, …, qn.

由于p1q1, p2q2, …, pnqn两两互质, 根据孙子定理, 同余方程组x≡-i (modpiqi) , i=1, 2, …, n必有解, 取为正整数N, 则n个连续正整数N+1, N+2, …, N+n都至少含有两个不同的质因数, 因而它们中的任一个都不是质数的整数幂.证毕.

结论

13.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十三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们迎来了一个举世瞩目时刻,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成功,这足以表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科技发展已进入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古代有了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让人产生多少的遐思和神往。为了实现 “飞天”的梦想,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成立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5研究所,代号为0038部队,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和航天事业,那是1956年10月8日历史性的纪念日,尔后有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美、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向实现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勇进展,为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下一步载人航天安全出成功有了“安全路况图”。

2003年10月25日,“神舟五号”乘有一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和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我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牌。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升空,航天员是费俊龙、聂海胜,标志着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创下了多少第一。

这次乘坐“神七”升空的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将承担我国尚无人尝试的出舱行走任务,不仅实现上天的梦想,而且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意义重大。

我们的航天人,把一腔腔热血,一颗颗忠心,一片片爱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让每一个中国人随神舟的发射成功而杨眉吐气。

同学们,爱国奉献,历来是中华儿女最起码道德素质,而国家强盛则是广大有识之

士的崇高理想,少年强则国家强,国业兴则民安,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要学好知识,增长才干。伟大的时代赋与我们伟大的使命和宏愿,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然,你们目前不能做些什么大事奉献祖国,但可以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好学生。在学校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尊重师长,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做一个好孩子。在家里,动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尊老爱幼;做一个好公民。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讲文明、懂礼仪。

14.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十四

特大型企业集团。主要承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宇航产品以及战略战术导 弹的研制、生产、试验任务,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以控股的7家境内外 上市公司为代表,主要从事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 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等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经营有关航天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开展国际合作。开展招标采购、对外工程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等业务。在航天科 技工业4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和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8个以航天产品经营为主的产、研结合的经济技术实 体,主要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咨询机构、公司等,130多家企 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集团公司共有10.9万名员工,已培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领域 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队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 产业工人队伍。集团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包括1440多名研究员,32名中国科学 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6名国家级专家,5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中华技能 大奖获得者,53名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2100余名。3名同志先 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名同志被国家授予“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 誉称号。集团公司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也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 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灵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 的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以及技工 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 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同时开展招标采购、对外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等业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研制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

同步轨道运载火箭的能力。并在低温高能燃料技术、火箭捆绑技术、一箭多星技术方面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 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戊、长征二号己、长征三号、长 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等。运载火箭已形成完备的系列,可 以发射不同质量、各种用途的卫星,其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为9200千克,地球同步 转移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为5200千克,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 号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到2007年10月1日长征运载火箭共进行 了102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超过93%。在完成国内卫星发射任务的同时,长征火箭还成功 进入了被欧美所垄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从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进行 首次商业发射开始,长征火箭进行了20多次的国际商业发射,将30颗外国卫星送入了预 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具备研制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和太 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的能力。并在卫星回收技术、轨道控制 技术、姿态控制技术、航天遥感技术等方面达到相当水平。现已研制成功三轴稳定卫星平台、自旋稳定卫星平台、返回式卫星平台、小卫星平台等几个系列。研制成功了近地 轨道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 气象卫星等共计40多颗卫星。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正在研制大容量、长寿命通信 卫星、多种用途地球资源卫星、各种用途的遥感卫星和小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现已形成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试制、环境试验和服务保障等航天器研制体系,并积累了30多年的卫星研制经验。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类卫星整星及零部件设计、制造以 及卫星轨道交付服务。在研制应用卫星的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卫星应用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已研制开发成功卫星广播电视传 输系统、卫星通信地球站系统、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卫星数据通信系统等卫星应用产品。同时,为通信、广播、交通、气象、水利、能源、矿产、环保、市政、农业等各行业 提供卫星应用服务,并承接全国卫星通信试点站、能源部门卫星通信网、国际卫星电视 地球站等卫星应用系统工程的建设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 箭的研制任务。在连续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分别于2003 年10月和2005年10月,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神舟”飞船在空间材料科 学、生命科学、空间天气探测、对地观测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科学实验,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导弹武器研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具备研制多种类型地地导 弹、防空导弹等武器的技术和实力。在庆祝建国50周年盛典上,由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 新型导弹武器庄严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15.汉字知识竞赛类节目将有专用字典 篇十五

据《济南日报》消息, 前不久, “百科规范杯”征文颁奖典礼暨“汉语规范与作文改革”公益讲座在济南举行。记者从讲座上获悉, 针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 等各类汉字知识竞赛类节目出版专用字典—————《汉字规范应用字典》将于今年5月出版。近两年来,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多档汉字文化类节目的热播, 一股汉字学习热在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掀起。在这种背景下, 全国作文考级大赛济南赛区组委会联合《济南时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组织举办了“百科规范杯”免 费有奖征文活动, 通过另一种形式推动大众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16.航天科普知识竞赛 篇十六

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的员工是航天领域十几万大军中的一支特种兵部队,员工们由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航天系统的金融管理岗位汇集而来,行业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如何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较有竞争力的团队呢?该公司通过倡导建立知识型企业和学习型组织,人企共同进步的管理方式来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读书会”的神奇力量

航天科工财务公司一直秉承学习理念,坚持多读书、读好书,提升内在的价值,2007年度,公司高层总是能在公司发展的适当时刻,及时向员工推荐适合的优秀图书,并间隔固定的时间组织一次全体员工的读书讨论会活动。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08年经营发展目标大步提升的情况下,航天科工财务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是什么,公司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公司向员工推荐了《战略地图》、《关键时刻》两本书;在中国金融发展面临十字路口的时候,公司又向员工推荐了《货币战争》;在总结公司“2007专业化年”的时候,公司再向员工推荐了《专业主义》……过去的一年中,财务公司共组织了五次读书讨论会,在会上,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做一次主题发言,联系自身和公司的发展两方面进行读书成果的汇报,从不同的业务视角,共同商讨着本岗工作与公司全局发展的重要关系,从前几年走过的路程中总结着、发掘着,以市场的视角探索和规划着未来,让大家真正将自身充分融入到公司内部,在探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上与公司共同进退,体现员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幅“领导员工近距离接触,上下共谋未来发展”的真挚感人的画面,交流中不少像钻石般闪亮的想法和建议纷纷从员工们的口中不经意道出,充分显示出了读书讨论会的神奇效果。

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在33岁,组成的是一支思维活跃、上进心强、有冲劲的队伍,他们渴求知识、追求进步,通过在工作之余的多读书,读好书,他们自身的观念和价值得到提升,通过开展读书讨论会,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同事加强了业务之外的沟通,更多地从心灵层面上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这对公司整体的协同发展非常有利。另外,每次读书会上有几名员工进行主题发言,鼓励每一个人都展现出各自最优秀、最擅长的一面,不但有利于展示员工风采,树立员工自信,还有利于公司领导加深对员工的认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公司进一步地发展提供了保障。

专业化的培训不可或缺

安宜总经理强调指出:“要成为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就要强调专业化水平的问题,员工要有专业人员不断上升到专业技术骨干,成为能够得到社会和市场认可的专家能手。” 培训是提升专业水准的最优途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007年集团专门为财务公司设立了“教育培训基金”,共派7名员工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EMBA、管理工程的学历教育,还派一人去了美国德州学习,除此之外其他还有许多短期培训班。安宜总经理曾公开表示:“只要员工在媒体上看到了合适的好的培训,我无条件支持他们。”

为了配合2007专业化年的主旋律,该公司与英国FTC、千轩机构、香港银行学会等多家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制定了公司全年全员专业化培训计划。不仅开展了国内新的法律法规的内部培训和多方面多角度的外部培训,还包括BSI审核员培训、花旗银行经营管理培训、香港银行管理实地考察、6西格玛项目顾问咨询、商战特训、私募股权投资实务培训等高水平、高层次、代表着最新管理思想的培训。这些培训形式上内引外联,内容上眼界宽、起点高,使被培训者受益非浅。2007年6月,科工、国电、京能三家财务公司举行了主题为《战略与执行》的联合商战特训活动。通过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以及演练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各种角色,使大家生动又深刻的体会到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以及执行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然而,学习过后的总结必不可少,财务公司举行了学习成果分享会,员工在前一阶段培训与自学的基础上,从岗位工作出发在客户服务、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学习成果的汇报与分享。会上大家广开思路、广开言路提出许多好的工作想法与建议。

做专业能手,与公司发展同行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说:“专家全身都浸透着职业特性。”以学习和研究推动公司发展是航天科工财务公司一贯倡导的,它连续几年参加集团、科工委、国家级管理创新课题,其成果都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通过上述前瞻性研究,有效地带动了公司的持续发展。他们始终坚信,对新事物的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以开放的心态,才能造就一支职业化的优秀团队并与客户共同成长。

在“十一五”的后两年,航天科工财务公司将继续走专业化的道路,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加大信息化步伐,建立客户服务平台下的业务信息系统平台,为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的现代化、信息化支持,从而不断优化客户服务水平,在专项课题研究上加大投入,专业化水准不断深入,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17.科普知识竞赛方案 篇十七

科普知识竞赛

方案 仙源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2015年11月30日 仙源中学科普知识竞赛方案

活动背景:

通过科普知识竞赛的形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同学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拓展同学们的科技知识,发展同学们对学科的探索和兴趣,搞好学风建设。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探究技能,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活动时间 : 2015年12月8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

活动对象:八年级、九年级学生 人员安排: 组长:穆鲲鹏 副组长:陆远志 张艳鸿 主持: 杨勇

评卷: 理化生教研组教师 活动内容:

八年级、九年级每班10名同学报名参赛,竞赛分八年级组、九年级组进行,学生答卷,由理化生教研组教师同样评卷。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团队2名 经费预算:

试卷:110份

奖品:12本(奖状2张)奖品总计:200元 其他事宜:

1、比赛选手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如有作弊,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比赛成绩最后在学校公告栏处宣布。

3、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上一篇:教师与学生谈心谈话下一篇:精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