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2024-07-03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13篇)

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一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

阅读下面文段《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 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 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陈胜、吴广借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会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 会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丹书帛曰

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陈胜在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 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 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某事的睿智。

D 陈胜起义钱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3分)

(2)“自经丧乱少睡眠”变现了“我”怎么样的情感?(2分)

1.【参考答案】:B

2.【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参考答案】:C

4.【参考答案】:

(1)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一)(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时时而间进(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二)(9分)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

1.(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2.(1)(2分)(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关注点:“自视”(看看自己)、“弗如远甚”(远远比不上)。

(2)(2分)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关注点:“初下”(刚发布)、“若市”(如同市场)。

3.D“开头详写比美”不对,是详写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以及邹忌比美后对这些对话的反思领悟。

4.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

5.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6.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多项选择题)属于“隆”性质的是( )。

A.寒

B.轻

C.细微

D.臭

E.粗糙

【答案】ABCE

【考点】藏医药

【解析】本题考查三因的性质。“隆”,具有粗、轻、寒、细微、硬、动六种性质。

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二

一、以学生为本位, 有效呈现考点

教师不妨把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原题印发给学生,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 设置两个问题: (1) 你发现了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常常出现什么样的考题? (2) 你的发现给你的文言文复习带来了什么启发?就第一个问题, 学生不难发现:有的是比较阅读, 有的是纯课外阅读, 有考加点字的意思, 有考划分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 有考句子翻译, 有考对材料的理解、概括, 有联系链接材料或联系生活实际来发表自己看法…… 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 试试不看参考材料来解答部分题目, 然后再进行较深层次的发现。 诸如:有的加点字不看文章, 单纯看所在句子就可以得出答案;有的就是考通假字、词类活用, 是课内出现过的词, 只不过换了语言环境。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 教师再给予理性的归纳。

文言文考核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言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 (1) 朗读节奏的把握; (2) 关键词语的意义与作用 (实词的解释、虚词的比较) ; (3) 主要信息的筛选与处理; (4) 文言句子的完整理解与准确翻译。二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人物个性、情感倾向的把握及写作特色的发现与分析等。

以上归纳总结, 是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再进行的, 让学生探究规律, 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 感受到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的不谋而合。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切实感受到 “不能丢开书本”, “以内养外”是文言文复习的重要途径。

二、逐册精选复习, 有效地夯实基础

逐册精选复习, 目的在于有效地夯实基础。这“基础”一为“基础知识”, 一为“基本规律”。

依据考点, 我们可以用四个复习板块来构建复习课堂: (1) 文学常识; (2) 划分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 (3) 实、虚词解释, 句子翻译; (4) 内容理解。制作教学PPT, 每册书复习1~2课时。

板块复习是课堂复习的一条主线, 适时的“旁逸斜出”, 又能使课堂复习内容更加充实, 学生的思维量增大, 有效性增强。如复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板块中《黄鹤楼》一文, 教师情境设问:“最近正如火如荼进行的‘青歌赛’, 问‘江南三大名楼’, 你答得上来吗?” (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 复习到《两小儿辩日》, 问:“出自哪里?体裁?我们还学过出自《列子》的哪篇寓言?”复习《黔之驴》, 问唐宋八大家;复习到 《爱莲说》, 问还学过哪些“说”? (《捕蛇者说》)

复习课本知识, 绝不是照本宣科, 简单提问书本白纸黑字现有的内容, 那是低效的。有效的复习课, 好比织网, 有经有纬, 疏密得当;有效的复习课, 要温故而知新, 举一会反三。

三、关注课堂细节, 有效地激发活力

1.关注情境, 使学生在激励中进步

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 教师评价活动的本质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绪, 使他们充满获得成功的信心, 帮助他们奋发上进, 纠正错误,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记得上一届初三的文言文复习, 正值央视第十五届“青歌赛”的盛大举办, 于是笔者就在课堂上设置情境, 模拟素质考核进行文言文知识复习,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样, 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 也非常适合复习课的情境设置。用一点小智慧, 给学生一些轻松, 让他们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复习课就有了生命的活力。

2.关注后进生, 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文言文复习课上, 把那些最基本的又常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 专门留给一部分后进生来回答, 也是教师要经常关注的地方,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的解释。在复习课上, 教师绝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节约”掉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时间, 忽略掉后进生的客观存在, 要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

3.关注课堂作业, 有效地巩固复习

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对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判断和估计往往不同, 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不同的作业环境下, 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实践证明, 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 其正确率、书写工整率以及“水分”大相径庭。许多教师习惯课堂“一讲到底”, 而把课内作业安排到课外让学生集中完成, 往往会影响作业质量, 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在课堂上要舍得留时间给学生写作业, 趁热打铁, 在课内完成, 对于巩固复习更为有效。

无论是怎样的复习课堂, 我们都应秉承这样的观念:“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使学生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 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摘要:近年来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比重有所增加, 难度有所加大。打造高效的文言文复习课堂, 以学生为本位, 有效呈现考点。逐册精选复习, 有效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关注课堂细节, 有效地激发学生活力。

3.中考备战如何复习文言文 篇三

一、字词复习策略

这里所说的字词是指狭义上的字词,即文章中出现的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古音字等特殊的字。对于这样的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贯穿“早”与“多”的思想。所谓“早”,就是尽可能地早一点了解字词的用法;所谓“多”,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看到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具体情况,举例说来,容易明白,如:

(1)多訾古人之失。(zī)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3)默而知之。(zhì)

(4)笼盖四野。(yǎ)

以上的四例中,(1)中的“訾”是生僻字;(2)中的“属”是“嘱”的通假字,应该读“嘱”的音;(3)中的“知”为多音字,读”zhì”的音;(4)中的“野”是古音字,应该读“yǎ”。对于这四种情况来说,(1)难度不大,只要多查查字典就可以解决问题,而(2)(3)(4)三题则需讲清缘由,如讲出本字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或者指出古音。有人认为这样讲太烦琐,而且学生不易记住,但笔者认为,“记住的东西不一定容易理解,而理解的东西一定容易记住”。

有人认为,通假字、多音字可以多讲讲,对于古音字则没有必要,因为时代已经远去,读古音已无必要,读现在的音比较省劲,记得也容易,何乐而不为?但是,许多读古音的字都是押韵的,读现在的音就别扭了。比如,《寒食》中的“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斜”字,如果读“xié”的音,就打破了诗的韵律,而这首诗要是押“a”韵,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这样的东西多讲讲,学生的理解就会多一些,对学习还是有帮助的。平时讲透彻了,复习的时候就简单了。

二、语法复习策略

语法复习的策略是功在平时,融会贯通。日常的语法教学是重点。在初中阶段,教材中所讲授的语法现象比较常见、浅显。主要的有:词类活用,句式判断。笔者的经验就是多读多看,熟能生巧。举例如下:

(1)舍相如于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绳天下之梅。《病梅馆记》

(3)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增》

以上所举各例中,(1)(2)中的“舍”、“绳”两例是词类活用,名词用如动词;(3)(4)是两个句式,(3)是被动句,君被赵王幸;(4)是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5)为互文,意思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6)为比喻。这几题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也可以记住,但是如果类似的东西太多了,学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就会混淆。

复习的时候,学生对于具体的题目已经了如指掌,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集中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记忆。记得多了,再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

三、文化知识复习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中国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据专家最新考证,长江文明早在5000~6000年前就出现。如此之长的文明史,其发展从未间断,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必须尽早、尽可能多地了解古代文化,学习古代文化。

在教学与复习中,重点要放在文体知识、官职术语、天文计时、礼仪称谓、姓氏字号以及古代建筑等等。在以前,我们这样重视似乎有复古之嫌,但是现在国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复兴优秀的民族文化。

四、思想观念的学习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借鉴古人的经验,学习古人的思想,以解决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同时,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得到经验教训。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中注意吸取鲁庄公和曹刿的长处,学习《郑伯克段于鄢》时,可以分析郑伯、姜氏的性格特点,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人。

纵观历年以来的文言文试题,考查的不外乎字词、句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者对语言的赏析,只要我们平时教学注意讲深讲透、复习时注意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学会迁移运用,那我们不仅会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且会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占得先机,获得更大的进步。

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策略 篇四

初三文言文的复习,一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可是,面对几十篇课内考试篇目,和漫无边际的课外阅读,如何复习才能抓住要领,行而有效,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历届都有不少考生反映,花了很大精力反复背诵和默写,没完没了地做题目,结果仍然找不到感觉。要改变这一状况,采取正确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读历年中考试卷,了解命题意图

中考文言文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主要有诗文名句的默写、常用实词解释、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文学常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整体理解与评价等。

从名句默写看: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

从实词解释看: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为主。试卷中考到的“居”,就是个多义词,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出自《登泰山记》的“半山居雾若带然”,解释为“停留”;出现在《捕蛇者说》、《核舟记》中,还有“居住”、“处于”的意思。而试卷课外文言文《秦西巴纵麑》有“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居”解释为“过了(一段时间)”,这就是从“停留”的意义上引申而来的。

这表明课内所学实词不仅要掌握其常用义,还要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从句子解释看:以抓关键性、富有哲理性和生命力的句子为原则。除了要准确把握实词含义外,还应注意语序的调整和省略内容的补充。

从文章理解看:

近年中考课内篇目的文章理解相对较容易,只要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并能整体把握,掌握中心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了。

二、梳理考试篇目,做到心中有数

近年中考文言文课内篇目大约60篇左右,其中文章大约25篇,诗词大约35首。从先秦到明清都有涉及。如何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诗文尽快地了然于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

如《曹刿论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

三、广泛阅读,应对课外语段

中考课外文言选文体裁主要是寓言和传记。

5.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篇五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二、重点语句翻译

1、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7、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抑郁忧伤之情。

6.人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 篇六

(八)(2012·盐城)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魏文侯从谏》,完成第33~36题。

【甲】(见教材原文)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33.解释选文中加粗的字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不以封君之弟 (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3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

3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答:

36.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七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复习实效 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

学校、家长对孩子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中考的关注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的考试。语文作为中考的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约占总分的13%以上,使得师生均花费大量时间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中不得要领,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如何提高中考文言文复习实效,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调查研究,总结了以下几条策略:

一、寻找有效的教学目标

提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实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实效”,它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完成量。要想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完成量,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是保证一定时间内教学目标的完成率。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教学成果而不是教学速度,是教学成效、教学实效。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弄清考查要求。要想提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实效,首先要知道考什么。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归纳总结重要的考点。将其细化、分类,在教学中向学生重点阐述。新课标的第七、十一、十二条对文言文有规定,要求能够区分写实和写虚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以及作者思想感情;诵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能够利用注释等理解浅显的文言文,并背诵优秀文章80篇等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文言文考试必须有字、词含义的积累。且需要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并适当做课外阅读练习,巩固对古诗词字词含义的理解,提高审美水平。

(二)解读考纲,把握中考文言文考查方向。考纲是中考语文的指路灯,所有的教学内容必须以考纲为基础。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初中语文考纲,弄清楚中考语文的考查范围和重要考点,明确文言文考查方向。例如,课标规定能够利用注释等理解浅显的文言文并背诵优秀文章80篇等。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考纲中明确指出考试目标是:掌握150个文言实词,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句子。对中考考纲的详细解读,有利于在复习中有的放矢,提高中考文言文的复习实效。

(三)解读中考试卷,总结文言文考点。中考试卷相对于考纲来讲,是更进一步、更为精确的考纲。对当地语文试卷中文言文考题的详细研读,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考点,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言文复习。例如2014年湖北省宜昌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试题即“观湖中之鱼,明世间至理”,给出一首诗《钓鱼不得》和一篇古文《湖之鱼》,考题是: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凭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等填到相应处;翻译画线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等等。通过对试卷的总结,可以发现,中考文言文考点主要是对词语、句子含义、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考查。

二、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实效。

(一)紧扣教材,注重积累。中考语文的文言文题目主要来源于课本。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将课本中的文言文熟读背诵,对其中的字词理解记忆,尽可能不丢分。对于课外阅读,要尽量利用课本所学字词等基础,来理解翻译。中考文言文中涉及考点的字词一般都是“古今异义”或是“通假字”等,涉及的句式绝大多数也都是文中句式的再现。因此,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时,要紧扣教材,以教材为基础,注意对这类字词、句式的积累。

(二)利用诵读,培养语感。朗诵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记忆文章内容、回忆字音字形、学习断句方法以及体会文章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大声朗诵课本中的文言文,读出文章中的停顿语气变化,揣摩深层的情感表达。

(三)加强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形式则多种多样。教师应该选择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的基础练习,每天给学生制定任务量,使其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小组可以根据教材,编写文言文专题训练试卷,题型符合中考考试要求,内容涵盖中考语文大纲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加强锻炼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做题效率。最后,根据试卷测试情况,总结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四)归纳题型,总结答题技巧。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遵循考试大纲要求,其题型有规律可循。因此,教师要平时注重对考试题型的归纳总结,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进行不同的强化练习,提高其阅读能力。而不同的文言文题型,又有不同的答题技巧。在对考试题型细心归纳的基础上,做好答题技巧总结,有利于提高文言文考试阅读水平。

三、以“把握形象”为例浅析如何提高文言文复习效率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小组练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配成不同的小组,使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有利于学生巩固做题方法,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有利于文言文阅读复习效果的提高。

(二)精析答案。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精细地分析答案都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学习过程,而且是曲折的学习过程。对答案的分析,有利于学生了解答题的思维过程,总结答题要点。对照答案的讲解过程,学生易于理解接受,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做题思维,提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水平。

(三)小结方法。归纳总结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实效提高过程中容易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要总结个人想法的精华部分,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学生要学会总结各种经验及答题技巧,这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实效十分重要。

在中考语文科目中,加入对文言文内容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增加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考试的最终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同时兼具教学导向的重要功能。针对考试有效复习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影响着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充分内化。因此,教师要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实效。

参考文献:

[1]洪松舟,卢正芝.中考文言文教学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2]张璐.再议初中语文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教育局)

8.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八

(一)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余忆童稚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C.徐喷以烟 清风徐来 ..D.观之,兴正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点拨:C中“徐”意思都是“慢慢地”;A中“余”前一个是“我”,后一个是“剩下的”;B中“强”前一个通“僵”,僵硬,后一个“强大”;D中“观”前一个是“观看”,后一个是“景观”。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点拨:A中“之”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它”;C中“然”前一个“„„的样子”,后一个“那么,既然这样”;D中“以”前一个是“把”,后一个是“认为”。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在内容上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5.作者观察事物细致而有耐心,试说说下面加线词语的表达作用。(1)夏蚊成雷。

生动地写出蚊群嗡嗡的声音之大。(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表明作者“神游其中”观察得仔细而时间又长。(3)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表达了作者“作青云白鹤观”目的达到,效果理想而收到的惊喜。(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极写癞虾蟆声势之大。

6.(2013·南宁)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作者将“夏蚊成雷”联想成“群鹤舞空”的情景,并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驱”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以大欺小、残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表现力强,“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流传至今,成为成语。

D.文章启迪我们:只要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就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点拨:B项表现的是主人公的纯真善良。7.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

分别写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四件趣事。

8.(2013·南宁)你认为童年时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童年时的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天真无邪、富有情趣、热爱自然、充满想象力的人。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应做到:①保持一颗好奇心,有敏锐的观察力。②有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③有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富有童真童趣。④热爱大自然。⑤热爱生活,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⑥能以审美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物。

(二)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3.说说对题目中“伤”的理解。

题目中“伤”字的意思是哀伤、叹息。作者“伤”仲永是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题目用一“伤”字,点明主题。正文部分无一“伤”字,而“伤”字贯穿始终,深刻含蓄。如“不使学”“泯然众人”均含有“伤”意。

4.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的必要铺垫,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才能衰退的家庭背景。

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A.课文采用“闻”“见”“问”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B.本文用词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C.“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D.“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没有好好学习。6.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被泯灭(方仲永便如此)。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A.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或以钱币乞之 ..B.若:①孰若孤 ②若为佣耕 ..C.过: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①见往事耳 ②有时见日 ..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益处。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跟读书人离别三天后,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认清这件事情怎么长兄这么晚哪!4.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5.(2013·湘潭)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成语:刮目相待。启示:示例:①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②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7.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是成才的根本途径。

(四)口 技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C)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客人们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打颤,几乎都想争先逃走。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A.“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B.文章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D.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听众的反应,后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表现宾客对表演的向往之情,衬托表演者口技之“善”,为下文精彩的表演作烘托和伏笔。

5.语言品味——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通过伸颈、侧目的动作描写,微笑、默叹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通过“变色离席”的神态描写,“奋袖出臂,两股战战”的动作描写,“几欲先走”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五)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顾野有麦场(回头看).(4)一狼洞其中(打洞).4.翻译下面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6.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咸来问讯(都).(4)便扶向路(旧的,从前的).(5)处处志之(作标记).(6)遂迷,不复得路(终于).(7)寻病终(不久,随即).(8)无问津者(渡口).3.翻译下列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捕鱼人对眼前的奇景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2)(2014·安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就更不必说了。(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探访桃源——离开桃源

5.(2014·安顺)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2014·安顺)“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乐、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7.(2014·安顺)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成语是: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

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和乐富足,宁静和谐的社会理想)。(意思对即可)8.文章最后还写了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节,其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晰,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七)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013·嵊州)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语气).(2)固不可彻

(通,畅达).(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4)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

(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画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它们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

5.(2013·嵊州)从文中愚公驳斥智叟的话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6.(2013·舟山)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9.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九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范围:九年级(下册)第5-6单元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钟典课时:一课时时间: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审核人:兰桂芬

【教师寄语】

自主复习,奋战中考,百日冲刺,做考场最轻松的你。

【学习目标】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理解通假字的意思。

二、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三、将文言文的重要句子或词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正确领会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分析。

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文章(或文段)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能够概括和归纳。

六、背诵并默写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课前复习导学】

一、了解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⑵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

⑶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⑷词类活用: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复习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五至六单元背后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文部分,将第18课《孟子》两章(P155-P158)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将第19课《鱼我所欲也》(P160-P161)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1课《曹刿论战》(P170-P172)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4课《诗经》两首(P182-P184)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

三、自主翻阅并复习老师在初三上新课时的一些笔记,书籍,习题与试卷,对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概述,复习部分除了导学复习一中提到的背默外,则重点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意、词类活用这几个方面着手。文学句式和字音也是我们在面对中考文言文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否则也很难着手对文言文的理解,故这两方面也要了解与加深印象。

★通过以上的指导,请将不懂、不熟、不能明确的内容写在这里,上课的时候同同学,组长,老师研讨交流。

【课堂复习研讨】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做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墨子九距之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动字,并加以解释。

(1)一鼓作气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惩山北之塞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将鼓之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1)请献十金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3)牺牲布帛,弗敢加也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加拂土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四、请解释一词多意词的意思。

故逐之()二者不可兼得()三里之城()故得城

公问其故()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城非不高也()

五、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长勺()守圉()畎亩()法家拂士()公输盘诎()敝舆()犀兕()始龀()下视其辙()期年之后()

六、请判断给出的文言句子的句式,并加以翻译。

(1)宋何罪之有? 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感其诚。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之客曰。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舜发于畎亩之中。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训练巩固】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2)公将驰之()(3)既克()(4)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4.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战斗的经过(可用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拓展延伸】

(2005年江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

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三国志王粲传》

[注]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ǚ)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邕才学显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奇:________________②一:________________③识: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课后成果反思】

10.《桃花源记》中考三轮复习试题 篇十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未果,寻病终( )

(3)阡陌交通(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5)无论魏晋( ) (6)处处志之( )

(7)屋舍俨然( ) (8)阡陌交通( )

(9)便要还家( ) (10)乃不知有汉( )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 (12)渔人甚异之( )

(13)悉如外人( ) (14)桑竹之属( )

(15)怡然自乐( ) (16)不足为外人道也( )

(17)欣然规往( ) (18)豁然开朗( )

(19)咸来问讯( ) (2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二.判断。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四.内容理解及拓展延伸。

1.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 (朝代)诗人。

2.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

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5.本文包含许多成语,至今仍然使用的有:

如世外桃源

6.“我们来到大新名仁田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喧嚣,陶醉在这优美的山水田园之中。”句中“世外桃源”来源于“桃花源”的故事,在这里比喻什么?

7.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

8.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9.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外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10.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11.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12.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一说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13.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划“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4.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15.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16.缘溪而行的渔人忽然看到美丽静谧的桃林,此景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并让他产生了穷尽桃林的愿望。请从文中找出这处景物描写。

17.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

18.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20.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1.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22.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游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23“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

2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25.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26.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27.“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2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29.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30.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

3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3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3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35.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

36.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7.“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38.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今天,请描述你理想中的“桃源”景象。

39.本文有两个细节含蓄表明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请找出这两个细节。

40.有人认为《桃花源记》跟我们当下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不合拍,而且增长了人们消极避世的惰性。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不久 (3)田间小路 (4)妻子及儿女 (5)不要说,(更)不必说 (6)做标记 (7)整整齐齐的样子 (8)互相通达(交错相通)(9)通“邀”,邀请 (10)竟然 (11)值得 (12)对……感到诧异 (13)都,全 (14)类 (15)愉快的样子 (16)对;向 (17)计划 (18)敞亮的样子 (19)都(20)邀请

二.1.C (通“讠志”,做标记) 2.A (A.指示代词,那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D.前者副词,竟;后者连词,于是)

三.(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3)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5)(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6)其余的人又各自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 (7)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8)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9)(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10)老人和孩子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11)这个人(渔人) 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12)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四.1.陶渊明 东晋或“晋”或“晋代”

2.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3.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答到三点满分,意近即可)

5.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鸡犬相闻。

6.原指与现实社会隔阂、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这里指后者。

7.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

8.提示: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

9.提示:开放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10.能结合文章内容;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之成理。示例l: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示例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11.答案要素:①文本中理想社会内涵;②儒家“大同”思想或道家“避世自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示例:(儒家)如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了“桃源”中的老小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幸福,这体现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大同”思想。

12.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也为世人饱受战争之苦而惋惜。(答出后面一点即可)

13.突出强调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的境界”。

14.世外桃源; 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

15.这个理想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能言之有理即可)

1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只要含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即可)

17.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出现任意两个关键词或谈出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均可)

18.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答出其中任意两点,语言流畅即可)

19.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20.示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21.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22.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2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4.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

25.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26.进入桃花源 复寻(迷失)桃花源

27.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只要答出要点“对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

28.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

29.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30.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31.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32.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3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⑴源中生活安宁,⑵能安居乐业,⑶和睦相处。

3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35.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②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③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36.(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37.示例:“如此”是指代词,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①发现桃源村的经过;②村中的生活情状;③归途中做标记的事。(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

38.示例:我理想中的“桃源”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人安居乐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到社会文明成果的美好社会。(开放性试题,扣紧题意,文从句顺即可。)

39.一是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二是刘子骥“未果,寻病终”。

11.中考文言文复习方法 篇十一

循序渐进

面对考试,每个学生都会全力以赴,会利用一切时间来复习。一般来说,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效果越明显。但是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复习的时间和成果不成比例的情况往往有之。从目前中考文言文的命题来看,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要在文言文阅读上得到高分还是可能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时,学会分析,重视方法。其实,任何复习都是有一定技巧的,文言文复习更是如此。

下面我要谈的话题就是有关文言文的复习。

我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战在即,信息第一。中考信息指什么呢?我们不妨把中考试卷的情况作一个回顾,看看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的考试情况以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1.了解近三年中考的默写情况

三套教材 (H版、S版、实验教材)的毕业生参加中考,共用一张试卷。这样就有了考试的范围。我们把近三年的试卷作为分析的样本。

先来看默写题:

20文言文的默写采用八选五的的形式,既有三套教材的共同篇目,也有各自教材的默写。篇目涉及到《桃花源记》、《论诗》、《游山西村》、《观书有感》、《过零丁洋》、《核舟记》、《登泰山记》、《答司马谏议书》八篇。

文言文默写是各个教材独立命题,以H版为例:(1)白如放歌须纵酒,。

(2)商女不知亡国恨,。(3) ,误入藕花深处。(4)日光下彻, ,佁然不动。(5)《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存有偏见的句子是:

所选的篇目在复习范围之内,这些篇目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泊秦淮》、《如梦令》、《小石潭记》、《扁鹊见蔡桓公》。

文言文默写也是各个教材独自命题,以H版为例:(1)江山代有才人出,。(2) ,清泉石上流。(3)童孙未解供耕织,。(4)尝贻余核舟一,。(5)《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句子是:所选篇目也是在范围之内,即《论诗》、《山居秋暝》、《四时田园杂兴》、《核舟记》、《岳阳楼记》。

从三年来默写的情况看,默写题有几个特点:(1)默写的是名篇;(2)是名篇中的名句;(3)是富有哲理的语句;(4)是描写有特点的语句;(5)恢复了理解性默写。我们既要关注名篇名句,也要注重对诗文语句的理解。

2.了解中考文言文默写的范围

我们要掌握每年中考 《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有20篇诗文需要熟记背诵。以H版教材为例:

年的默写篇目是:1.爱莲说 2.扁鹊见蔡桓公 3.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4.小石潭记 5.山居秋暝 6.游山西村 7.桃花源记8.曹刿论战(第三段) 9.四是田园杂兴 10.如梦令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论诗(各领风骚数百年) 13.书湖阴先生壁 14.泊秦淮15.唐雎不辱使命 16.出师表(第五、六、七段) 17.岳阳楼记 18.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过零丁洋

20的`默写篇目略有变动,具体的变化是:

《爱莲说》换成《陋室铭》、《小石潭记》换成《核舟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换成 《山坡羊。潼关怀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换成《观沧海》。

中考的默写篇目也可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会很大,而且在考前公布,学生完全有时间作充分的准备。对需要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记于胸,尤其对重点字或难写字,既要背得流利,也要写得准确。要保证不失分,还要对默写的内容透彻理解。

3.了解中考其他考题的特点

加点字的解释分课内课外,各有2小题。范围是120个常用实词。课内文言短文一篇,考题是文学常识、句子解释和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从开始设置的考题。课外文言语段的考题分别是加点词解释、句子解释、内容理解(这里分为两题:一是内容的分析、一是中心的归纳或得到的启示)。

在命题形式上还是略有小的变化。比如: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和句子解释,年和2006年中考都采用过标准化命题;年的课内文言短文采用共同篇目 《捕蛇者说》等。命题上也略有变化,课内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考题一般是有关中心的命题,但是2007年考的是毒蛇的特征。

释词方面的试题,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大多和“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相关。如2005年试卷中课外文言文 《郑人逃暑》考到的“去”,有多个义项,《小石潭记》的“乃记之而去”,解释为“离开”;《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解释为“除掉、去掉”;《黄生借书说》“今日存,明日去”,解释为“损失、失去”。

12.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内容 篇十二

《小石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课文分析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一、词语解释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 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隶而从者 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 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7.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三、问答题

1.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1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篇十三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上一篇:商务着装礼仪要求下一篇:高考英语总复习 Unit4 Global warming学案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