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共13篇)(共13篇)
1.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一
浅谈现代音乐欣赏中的中国传统戏曲
温江区镇子小学 罗婧琳 联系电话:***
摘要: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早已融入国人心中,成为我国的代表性文化,也有“国粹”的美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音乐、戏曲等随之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形态。音乐教育在继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吸收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戏曲音乐文化。
关键词:现代音乐、国粹、戏曲元素、音乐欣赏
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它的声是音乐(唱和奏)或音乐的声(念),它的容是舞蹈(舞和打)或舞蹈化的容(做),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再配合舞台美术等其他条件,共同给戏剧的情节内容以优美动人的艺术表现。因此,常静之先生说:“戏曲艺术,是演员在舞台上综合运用唱、念、打等艺术手段,装扮角色(剧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艺动人、教人、娱人的戏剧艺术。”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已达三百多个,分布于全国各地,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其他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均有密切关联,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呈异彩。
而根据现代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就给我们现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戏曲欣赏教育手段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除对原有内容(戏曲选段赏析、脸谱识别、四大声腔系统等戏曲乐理知识的掌握)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戏曲中的合唱:
音乐中一谈到合唱,人们往往会很自然的就联想到欧洲音乐中常见的教堂
唱诗班之类的,或经典的《欢乐颂》和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之声》里面的《雪绒花》之类的合唱名曲。可其实不仅仅是在传统的欧洲音乐中才独有多声部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我国的国粹艺术戏曲音乐中,也出现有合唱的音乐表现手法,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开幕时的幕后合唱,以及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而《夫妻双双把家还》中,七仙女和董永最后部分的二声部合唱,优美动听,而又简单易学,很适宜于初学合唱的学生,作为听辨合唱二声部的练习。容易激发学生对学习合唱以及戏曲的兴趣,又便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操作。在学生听熟练的情况下,还可以模仿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分声部学习演唱等。
二、戏曲类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普及我国戏曲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音乐人可谓是煞费苦心。既要传播国粹戏曲深厚的的文化内涵,又要让未经专业训练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们也能理解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朗朗上口,好听易唱的戏曲类歌曲,随之在音乐家笔下一一诞生。如:介绍川剧特色的《变脸》和融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为一体的《唱脸谱》歌曲不但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歌词简明押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形式,而本质上又涵盖了我国戏曲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不仅喜欢听,爱学,想唱,更在娱乐中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内容,表演技能,和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因为兴趣而引发的有意识记忆也好,还是无意识记忆也好,只要能达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并能真正学有所得,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最大的成功。
三、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流行音乐逐渐成为民间音乐的主流。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是属于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是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主要是以欧洲及其它国家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以及黑人音乐为基础,融合而发展起来的。随着逐渐演化和发展,又产生出新的种类形式,如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拉格泰姆布鲁斯、摇滚乐、说唱音乐等。
因为流行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来上口,并且对于听众不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仅依靠对音乐的心领神会与感性认识就能理解。所以,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流行音乐传入我国大陆以来,历届学生也都是为之疯狂。曾经一度,很多音乐老师 把“流行音”乐当作是洪水猛兽一样可怕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文化的代名词。当然,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良莠不齐,作为教师我们的确应当有个清楚的认识,抵制那些流行音乐中的不良内容,严禁垃圾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播,消除其负面影响。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我们作为当代的音乐教师,也应该全面、整体、客观的来对待流行音乐,不能因为一叶遮目,以偏概全,而犯了因噎厌食的错误。比如进入两千年以来的我国流行歌曲《将军令》和《北京一夜》思想内容健康,旋律跌宕起伏,节奏感强烈,音乐的个性特点宣明。虽然主体形式上属于流行音乐的范畴,有摇滚音乐的疯狂和说唱音乐的畅快,其间表达的青春激情,很容易激起很多中小学生,以及年轻人的共鸣。但其间点缀的我国戏曲音乐元素,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也正是因为有国粹艺术的点
缀,使得整首歌曲显得与众不同,大放异彩,让国人为之振奋,彰显个性,而又不缺乏内涵。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眼光和角度来看待和欣赏华夏的国粹艺术。我们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而又站到了世界流行的最前沿,传承与创新达到了最和谐有效的统一。
四、戏曲音乐中的情感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可无论是文学、绘画、手工艺制作,还是戏曲音乐,其本质,都离不开情感表达这一主线。而在新课标对于音乐欣赏的情感引导功能,也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正可谓“传道、守业、解惑”是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戏曲音乐的欣赏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兴趣的培养外,我们更应该注重的对于学生的正确情感引导。如:欣赏豫剧《花木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木兰不畏自己是女儿身,竭尽孝道,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和男子一样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组织学生讨论男女平等、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等社会问题,通过对戏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家庭、社会责任感。而针对中学生,让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比较敏感的感情问题、学生的早恋现象,我们则可以通过对黄梅戏《女驸马》的赏析,运用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而又通过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勤奋好学,救得心上人李公子的有趣故事,敲侧击的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如何正确、理智的处理学习和感情之间的先后顺序和时间、人生规划等问题。
五、对比教学的运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豫剧《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与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珍二人,虽同是女扮男装,而出发点和所经历的事情、过程却大相径庭,而两人各自故事的发展却又跌宕起伏。戏曲故事内容的丰富多姿,情节的精彩纷呈,又成为了吸引学生进一步自觉欣赏更多戏曲音乐,聆听更多戏曲故事的动力和源泉。除去戏曲音乐欣赏中的思想教育意义,通过对比聆听《包龙图大作在开封府》、《谁说女子不如男》、《楼台会》、《醉花荫》、《谁料皇榜中状元》等戏曲名段,锻炼学生对京剧、豫剧、越剧、川剧、还有黄梅戏等戏曲唱腔的感受力和分辨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不忘记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功的训练。
综合而言,随着新民乐的发展,《舞林大会》中经常可以看到戏曲音乐,古典舞和现在流行音乐、舞蹈等的有机集合。女子十二乐坊等新民乐队组合,在保持戏曲音乐主干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花、配器、变奏等手法,重组创新的演奏传统锣鼓经,轰动整个亚洲乐坛。而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始终停留在过去单调的选段欣赏,戏曲理论机件记忆和原文背唱的教育模式之下。可以再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放手,让学生去了解、追寻更多的,和传统戏曲有关的音乐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和学生一起分享(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视频影音资料,或组织学生到戏曲表演现场去观摩等,让孩子全面直观的,通过看和听,来完整的感受戏曲音乐的唱、念、做、打各个环节,而不仅仅单纯停留在磁带、录音机那种只用耳朵聆听的欣赏课学习中),真正做到共同学习(可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摸索、勾画戏剧脸谱,制作简单戏剧服装、头饰等),共同创造(自编剧本,并根据戏曲唱腔和动作自行排练表演),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进步的乐趣。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教师的教导下,并不显得生疏难懂。不拘礼于教材,而又不脱离教材。在愉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发扬我国的戏曲音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常静之《中国戏曲及其音乐》,黄河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2.何为《论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戏曲音乐散论》,1986 年7月北京第一版
3.课程教材研究所和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二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5.百度知道网http://zhidao.baidu.com
2.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二
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及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传承现状
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衔接不够密切,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并不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空间逐渐减小。在我国校园中,通俗音乐是音乐教学中更趋向于的方向,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方法,这也是在我国儿童中广泛演唱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的传统音乐中,例如很多民歌、小调或戏剧,很少出现在校园中作为音乐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播出流行音乐的频率远高于我国传统音乐,从接触频率来讲,儿童经常接触流行音乐,不接触我国传统音乐,这也是导致影响我国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方面。
(二)学前教育配套设施落后
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音乐教育课程,专业的音乐教师较少,他们大多不能有效开展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教学质量也有待提高,加之学前教育的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更加艰难。但是,很多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情况则更加突出,他们没有专业的音乐器材,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很多学前教育课程仅限于教给儿童演唱少量流行歌曲,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开展情况受到严重的阻碍。
(三)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生搬硬套,缺乏创新
有的地区学前教育开展了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是课程设置较为粗糙,大多数是停留在复制借鉴的层面,是将很多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生搬硬套带进课堂,很少有音乐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意识,很多民族精华的东西无法传授给学生,学习也无法从中领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加之学前教育的儿童本身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有限,仅仅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点传达给他们,会使学生失去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反而适得其反。
二、学前教育对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学前教育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及对策,以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如下:
首先,更新教材内容。将现阶段的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加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丰富教学知识,积极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意识,让他们关注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音乐欣赏课程中,要根据学前儿童的音乐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时,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强烈情感。此外,还应当开设演唱传统音乐的课程,不断强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加强儿童的传统音乐意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将带有传统音乐的民族器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通过掌握民族器乐的使用方法,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前音乐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要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让他们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健全学前音乐教师的教学体系,为我国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奠定人力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学前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不断强化传承意识,加强对教材、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将培养学生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取得学前音乐教育的时效。
摘要: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是伴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发展的,但是,当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珍贵品种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作为音乐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则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时,从学前教育抓起可以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将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着手,阐述学前教育对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统音乐,学前教育,传承
参考文献
[1]任华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艺术百家,2014,06:231-232.
[2]张译文.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71-172.
[3]蔡朝霞.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81-84.
3.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三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雄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都会出现很多代表时代意义的传统音乐形式。现如今,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很多外来音乐文化开始冲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很多传统音乐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找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定位,使其得到完善的发展,成为了音乐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无需置疑的是,在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承担着不容小觑的重要责任。
一、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
1.教育内容相脱节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指的是在音乐学院或者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教育的对象是本科生、大专生和研究生。这些学习音乐的人将来很多都成为了演出团队里的演艺人员或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成为学校的音乐教师、研究人员等。这些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修养很多都受到高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方式的影响,并且决定着我国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走向国际之后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但是,自从西方音乐传入高校以来,很多的高校音乐教育都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不管是基本乐理、和声,还是对位、作品的分析方式等;特别是一些学校将钢琴课定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中国任何一件传统乐器都没有过这个地位;在音乐界很多都将演唱俄语和意大利语的歌曲看做是音乐的高水平,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很多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厌倦和自卑。这种高校音乐教育方式下,很大部分的学生都十分崇尚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失去了兴趣。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应该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但是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却完全与之相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都不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教育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
2.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音乐很多都是在民间兴起和衰退,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都是由民间艺术家们传承下去的,并且自生自灭。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和研究者都是相分离的,总的来说,只有当那些研究者需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才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民间向传承者去了解。即使很多的民间传统音乐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还是缺乏继承人,最终还是会自生自灭。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继承者人数很少,并且高校音乐教育很多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使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十分的困难,在加上很多有关部门并不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没有做好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衔接工作,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调整有关的政策和执行有效的措施,导致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步履维艰。
二、高校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我国很多的传统音乐由于缺少继承人,很多都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如何振兴中国传统音乐?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高校大学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主体,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层次。1994年我国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教学和文化策略”的四点要求,高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一个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的场所,高校以自身的独特性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具备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力和学习能力强的阶段,他们情感丰富并且对音乐怀有兴趣,所以,在高校中更加有利于展开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弘扬。尤其,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于中国的天南海北,这里有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的环境和背景,更加有利于对中华母语音乐和地域音乐的弘扬和传承。
三、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发展建议
1.思想观念重建
高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思想观念,改变对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看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中国教育者要充分重视传统音乐的地位,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否认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的作用。传统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但是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也同等重要。许多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理论,教育和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很多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所以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上的重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传统音乐中并不缺乏明快的节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比如在《音乐鉴赏》中听《忐忑》来欣赏京剧,听《地图》来感受湘西土家苗族音乐等。
2.教育理念更新
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性人物,及时更新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教学理念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有效保证。一切事物都是有好有坏,对事物的传承都应该有选择性的继承,更多的是对精神方面的学习。例如,传统音乐中的“天人合一”精神。高校音乐教育是打开学生通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大门的钥匙,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是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关键任务。
3.重新审视课程
高校音乐教学课程需要全面的介绍多种形式的传统音乐,不能受限于极少种类的音乐课程。笔者在对音声选择中首先是选取多民族的音乐,其次是在此分类下的多民族。在传统音乐教学中,首先要针对某一个省份的多个民族,接着是东北、西南或者东南中多个民族,最后是针对整个南方或者北方的多个民族;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接着介绍这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等。
4.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
很多高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积极性低、教学成效低的局面,很多学生即使对传统音乐有兴趣,但却厌倦课堂教学方式。所以,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是要有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比如,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合唱或者是教师演奏的方式;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比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另外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不一定要在教室内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渠道,比如:网上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也可以组织和举办校园民歌大赛、乐队大赛等校园活动。(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静芳.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2)
[2]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2)
4.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四
有人说艺术类学科更利于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此,我深感所言不虚,对此,我在教学中师深有体会的。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而进行的,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育中丰富德育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内心深处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深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们爱上音乐。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经验,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意,在活动中,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
2、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常用音乐情境、故事情境、谜语情境等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教学环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喜爱音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在音乐教学中我还利用教师自身的特点去感染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会做人。
在音乐教学中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德育内容贯穿到音乐教育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那些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进行教学。比如,通过歌曲《歌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昂的民族奋进精神,再如,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懂得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紧张的船夫号子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颂了伟大坚强的中华民族,以凄楚悲愤的曲调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以雄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必胜的信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此外,还有些歌唱祖国的歌曲,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祖国颂》《祖国,慈祥的母亲》等;有歌颂党、歌颂工农红军的,比如,《党啊,亲爱的妈妈》《我的祖国》《在太行山上》等;有歌唱民族英雄的,比如,《红梅赞》《英雄赞歌》《牧歌》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此同时,通过学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谁不说俺家乡好》、《祝福祖国》、《爱我中华》等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音乐中快乐的成长。
三、音乐教学中巧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可以组织与协调人的意志与行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因此,音乐教育能够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方向发展,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构建起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音乐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如:《共和国之恋》、《天路》、《和谐家园》、《我和我的祖国》《旗帜颂》等,通过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的生平事迹、歌曲内容和风格等,让学生懂得歌曲的深刻含义,然后通过知识讲解和歌曲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对歌曲丰富内涵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歌曲艺术的欣赏水平。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的双向交流。为此,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要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快乐的去学习、有感受的去学习,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自豪,生活的美好,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的成长,因此,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渗透,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
四、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组织青少年合唱队,举办歌咏比赛和校园革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中去,如《五星红旗》、《走进新时代》、《小白杨》、《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祖国不会忘记》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校园的音乐氛围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音乐的审美功能,其作用不仅在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音乐中学会做人。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浅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姓 名:张 建 忠 学 科:音 乐
5.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五
内容提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教学大纲已经不适应音乐教学的要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赏识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教育财富和精神财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赏识教育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简明阐述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赏识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并对音乐教育中的赏识教育作初步的探索,旨在遵循教育规律,活跃音乐课堂,培养具备二十世纪高素质的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赏识教育
赏识就是一种认可,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方式,用白话说就是“你行”。
《新课标》的出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标准》不仅对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的理念作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本人将从赏识教育中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是赏识教育的原则之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怯懦的学生,他们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进行歌唱表演,甚至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孩子们即有脆弱心态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用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来激发他们。怎样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信任他呢?
首先,教师要想办法帮孩子们树立自豪感。记得在一次低年级的音乐课上中,我们班有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名叫郭嘉素,在演唱歌曲时我就叫她单独唱,刚点了她的名字,同学就对我说:“老师,她的声音可小了,别喊她了”。可我相信这孩子能与其他孩子一样表现自己。我用赏识的目光、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她,在我的鼓励和同意一起带她唱的情况下,她怯生生地来到讲台上,然后按我的要求进行了表演。表演的结果是只有我的声音,而她只是微笑地动了动嘴唇,没等唱完,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回自己的座位,这时同学们却说:“声音太小了,没听见。”这时候,我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郭嘉素同学今天终于大胆站上舞台了,我们为她的进步感到自豪,掌声鼓励。”全班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她,到第二节音乐课中,我发现郭嘉素的手欲举又不敢举。我面带微笑看着其他同学边不时地看她,过了一会儿,她的手终于举起来了,我立刻用赏识的目光示意她,这一次虽然她唱得不理想,但是她已经从一定的心理障碍中解放出来了。在我的带动下,全班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要孩子们增强自豪感,就要给孩子们力量,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我从这个孩子的身上领悟到:培养孩子们的自豪感是多么重要。
其次,老师要学会崇拜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每个生命是独一无
二、无可比拟的,作为老师就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
二、尊重孩子
赏识是一种尊重,运用赏识教育就要学会尊重孩子。在音乐课堂中,如果老师仅做到信任学生,不注意尊重学生,单有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被学生认可的。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孩子们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碰到许多小事情,而他们都会当成大事情并自觉地报告给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认为妨碍课堂进度,而立刻制止他们的报告,结果会发现,学生因报告后得不到理会而窃窃私语,这才真正地影响了课堂教学。在我刚担任小学教师时,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记得有一次我上一年级的音乐课,有位小朋友报告说有人扔垃圾给他,当时我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可能是认为没有举手就说话,老师不理他,又举起小手,可我还是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的桌子底下传来嚓嚓的响声,许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并争着向我报告发生的事情,我的课只好暂时停下来。这次教训我非常深刻。其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会使孩子们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注意力,课堂教学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要尊重孩子,老师还要学会向孩子们请教,用心理学来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这样就容易得到孩子的配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向孩子们请教,如用“老师这样做好不好?你们喜欢吗?怎样做你们才更满意?”等课堂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关心,激发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应。
三、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表现。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老师想不通的,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理解的作用。就拿音乐课中的端坐来说吧。端坐的姿势要求腰杆挺直,两腿并拢,小手放平。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抱怨自己不是班主任,一节课里没几个学生能端坐听讲。我曾做过端坐的实验,看电视时,要求自己以端正的姿势来完成,结果不到30分钟,累得腰酸背疼,更何况一个儿童要端正的坐好每一个40分钟呢。其实,这时如果教师再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孩子,你会发现,趴在桌面上听你讲课的孩子是可爱的,歪着身子用手托头思考的孩子是认真的。
四、激励孩子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音乐课堂教学应以正向激励为主。表扬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为孩子指明方向。如:我常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表演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赞赏地说“你唱(演)得真棒!如果速度再慢些就更好了”等。正向激励的同时,负向激烈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向比较大胆的学生质疑:你行吗?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编写新歌词,最后师生一起同唱新编歌词,在不断地演唱新“作品”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编写欲望。
五、宽容孩子
宽容不等于放任,一方面宽容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一味地要求唱得好,表演到位,对孩子的纪律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
宽容意味着先接纳,接纳孩子的一切,后升华。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遇到问题,不是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学会首先问“我怎么了”。我曾担任过小学二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人数较多,因此课堂纪律很难维持。上课铃响后,常常看到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溜进教室,课堂上一个问题引来一阵骚动,特别是一些好动好表现的学生,举手后得不到老师的提问,常常是无心学下去,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刚开始我制定了很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学生上课铃响之后回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还要不停的表扬这个,批评那个,来提醒他们遵守纪律。但过了段时间,课堂纪律收效不大,少部分学生还是等上课铃响过之后,才一个个跑回教室,每次提问教室里依然“热闹非凡”。大概过了半个学期,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意识到,不是学生们出了问题,而是我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通过思考,我觉得自己制定的课堂纪律过于强硬,难以服从和忍耐。之后,我改变教学方法,我只告诉学生,课堂上怎样做才较好,并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机会,全班每周评选“文明之星”和“纪律棒棒小组”,而纪律较差的学生,我邀请他们参加“进步之星”的评比,让他们同样受到关注。在这过程中,我并不急于要求孩子们每个人都能评上“星”,但全班同学的纪律观念转变丁。虽然没有完全好转,但我有等待的思想准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习气也非一天形成的,而老师不可能要求孩子们用一天的时间完全改变,只有用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孩子们的缺点必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到这学期开学初,这个班的课堂纪律的有了根本好转,这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六、提醒孩子
孩子们犯了错误,特别是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后,老师应当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并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毕竟从孩子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来看,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犯错误后要会改正错误。老师如何让学生改正错误也是赏识教育的范畴,而提醒是改正错误的最有效方法。
提醒事实上就是教师们平时贯用的直接提出批评方法。但这里提到的批评不是过去教师居临下训斥式的批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批评。这种方式是多样化的,他即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我们的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我在音乐课堂上常引用故事性批评法,效果非常显著。如在上歌曲《小胖》这一课中,通过讲授小胖的故事引导他们讨论:小胖的缺点和优点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再分析他们的现状,从而让他们领悟其中的对与错,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还有幽默性批评也是提醒孩子的一个好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喊唱现象,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停止伴奏,对他们说:“怎么?今天谁又带大喇叭来了。”学生们都会笑起来,接下来的演唱就整齐多了,这个幽默批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6.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篇六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中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柬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粱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0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粱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崇尚统一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与政治观点相适应,中国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德目的道德规范体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对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同时要求在上住的人对在下
住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并能做出表率,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独夫民贼,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二)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现。《中庸》说:“万物并肓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天人关系上,先秦各家无不以“和”为最高理想。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
子提出,“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朦胧地流露了某种生态意识。《老子》提倡“守中”,把婴儿(喻“道”)的状态赞为“和之至也”。庄子更是讲“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结论。中国哲人承认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矛盾与斗争,但认为最终的结局或最佳的状态时和谐。宋代张载的论述可作为代表。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和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三)注重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这种重实用的倾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察古知夸;文章是“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的作用就更被重视,因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
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平心而论,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间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谐并包。而西方文化从“上帝(代表力量)、创世、一神”三元合一的神本文化转入“物质(代表能量)、创造、一元”的物本文化,体现的是普适性和排他性,缺少中华文化的宽容大度。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这是每一个具有民族忧惠意识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孔子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强大又能意味着什么呢?
四、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的内l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重视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
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7.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七
关键词:茶文化,民族音乐,传承,作用
传统茶文化植根于我国深厚的国学文化之中,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着。与此同时,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也与国学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国学作为中介,也促使茶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那么建立二者联系的意义何在呢。不难知晓,在“互联网+”时代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通俗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青少年一代缺少对民族音乐文化习得的主观意识,而若是单纯依靠专业人士去传承这一文化,则难以使民族音乐文化植根于群众基础之上。因此,挖掘和发挥茶文化的作用,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便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茶文化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优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有在认识到它的优势后,才能合理的应用茶文化的作用。
1 对茶文化内在优势的认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茶文化的内在优势:
1.1 茶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前面已经提到,茶文化植根于我国国学之中,从而与中国文化发展保持着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统一。这也就意味着,茶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里的广泛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认识:第一,传统茶文化能被多数国人所了解,所以茶文化的覆盖面是巨大的。第二,传统茶文化能被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所认知,进而茶文化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具有影响力。正因为茶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使得它在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时,能为该音乐文化建立起群众基础。
1.2 茶文化满足多元的需求偏好
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结构十分多元,人们最为熟知的便是:品茶、茶道、茶画和茶叶种植等。正是由于茶文化所含内容结构的多元化,使得茶文化可以满足人们多元的需求偏好。另外,茶文化还可以区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部分,进而人们还可以从精神世界中去感悟茶文化。这里的优势就变现为,茶文化可以与民族音乐文化形成多样性的结合方式,这就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偏好。最终,在各取所需的格局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1.3 茶文化符合国人的心理素质
茶文化渗透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使得茶文化符合国人的心理素质。这里的心理素质主要指向:心理情感和人生价值取向。不难发现,随着茶文化与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联系,也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出场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这里的优势便反映在,借助茶文化的国民性来促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思想层面与广大群众的内心产生共鸣。
2 传统茶文化的作用
在以上优势的认识下,传统茶文化的作用可以归纳如下:
2.1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群众基础
如今民族音乐文化缺乏群众基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那些充斥在社区的广场舞和群众文艺活动,似乎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再者,从定义上来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它植根于各个特定的区域并受到当地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而这又弱化了它的群众基础。为此,以茶文化所具有的广泛国民性和通识性,便能拓展民族音乐文化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促进各地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
2.2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建立多样途径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应是青年人,他们在传承中具有这样的优势:第一,学习能力强。第二,好奇心重。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在“互联网+”时代下民族音乐文化并不强势,从而就被那些强势的通俗音乐文化所排挤。针对这一现状,茶文化所能提供的多元文化载体,便能通过向青年人创设出一种日常的生活休闲氛围,同时他们在不经意间来获得民族音乐文化知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性应显得更为重要。
2.3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赋予心理铺垫
也正是在不经意间来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茶文化为传承主体所赋予的心理铺垫。之所以要强调这种心理铺垫在于,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元素并不符合都市文化传统,前者无论所蕴含的生产文化还是生活文化,都植根于特定的区域范畴,并更多的体现为农耕文化的精神品质。为此,茶文化中所提供的品茶和茶道文化元素,便能在人们的交流和曲调的旁白中,来对他们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
3 传统茶文化作用的实现机制分析
那么,如何将茶文化的这种作用应用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来呢。紧密把握传承人主体的需求偏好,这里提出三个方面的实现机制:
3.1 群众基础的实现机制
上文已经明确,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重点应在于对其文化思想的认知,并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代际传承。这样一来,民族音乐文化就能在社会基因的传承下被后世所继承。因此,这里就需要为民族音乐文化思想的传递提供空间和时间,而这里主要聚焦于空间范畴的设定。不难设想,为人们提供一种轻松、休闲的文化氛围,应成为传递民族音乐文化思想所需具备的。而且,将茶文化元素引入到该空间范围内,便能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
3.2 多样途径的实现机制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元素,隐含在了民族音乐本身之中。作为一种可视、可听的音乐系统,还需要在茶文化的多样途径下展示出来,进而来增强人们的认知兴趣。具体而言,在茶道中引入民族音乐背景,这样能借助音乐的旋律来舒缓人们的心情。另外,可以挖掘与茶文化有关的民族音乐素材,并在农家文化中得以展现。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苗寨到藏区牧民家,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无不与茶文化有关。
3.3 心理铺垫的实现机制
心理铺垫的目的在于调适人们的内心节奏,使他们能从目前的主流文化中抽身,来认真审视民族音乐文化。套用一句话可得,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那么这里的实现机制可从国学文化的传授中来展开,并以国学作为中介来促使人们聚焦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性。
4 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理清茶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契合点
要充分发挥茶文化助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首先就需要理清二者的契合点。由于民族音乐文化并不过多聚焦于民族音乐的学理部分,而是更多的去关注音乐文化的思想内容,所以这里的契合点可归纳为:品茶过程中的氛围打造,品茶过程中的思想文化交流,以及身临其境于农家茶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对于两者而言,主要在都市环境下来实现,这也是创建群众基础的重要方式。对于第三个契合点而言,则是深化对民族音乐文化认识的实践基础。
4.2 创建以茶文化为依托的音乐沙龙项目
在都市环境下来向人们传递民族音乐文化思想,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在时间维度上需要考虑到青年人的工作节奏,在空间上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心感受。为此,这里可以创建以茶文化为依托的音乐沙龙项目。首先,音乐沙龙能够适应都市环境下的学习特点,而且沙龙形式可以承载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如沏茶、品茶、赏茶,以及在此空间范围内的以茶会友。可见,通过创建这一沙龙项目,便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群众基础。
4.3 突出旅游项目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以生态旅游项目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则主要应用于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都拥有自身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并以显性部分来区别于中原茶文化。这种茶文化植根于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样是这样的植根性孕育出了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在旅游项目设计中可以开发出农家乐形态,在发展当地家庭旅游经济的同时,也使得民族音乐文化思想得到传播。
4.4 以新媒体为信息源传递民族音乐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还需要重视以新媒体为信息源来传递民族音乐文化。具体的做法包括: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以茶有关的民族音乐文化思想,使得该思想在传递的同时,还能提升电商茶叶产品的市场识别度。再者,通过在新媒体上开辟“茶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专栏,以茶文化的思想为背景来向人们介绍民族音乐文化。
5 展望
在传递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上,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5.1 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
从开设生态旅游的案例中可以知晓,茶园生态旅游项目无论在规模、项目内容设计、路线规划上都比普通旅游项目要广博和复杂。因此,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在充分利用现有茶园资源时,也应考虑到不同资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其它关联效应。当然,做好这项工作的第一步,便是深入到茶园基地去调研。
5.2 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
由于茶园生态旅游项目应植根于当地传统茶文化之中,所以合理规划整合茶园资源的重心便在于,将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道、茶画艺术、茶具等要件整合在旅游项目之中。农业发展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实施的人才需求,积极在域内和域外引进相关专业人员,也需要依托有关院校来对项目开发者进行茶文化培训。
6 小结
本文认为,当前若是单纯依靠专业人士去传承这一文化,则难以使民族音乐文化植根于群众基础之上。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作用,来助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茶文化作用的发挥可以围绕着:理清茶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契合点、创建以茶文化为依托的音乐沙龙项目、突出旅游项目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新媒体为信息源传递民族音乐文化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姚梓玮.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实现“六化”讨论[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7):200,212.
[2]黄嘉.音乐工作者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福建歌声,2014(3):50-51.
[3]阮允文.如何加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建设[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7):244,246.
8.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八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间音乐传承;结构性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
一、贵州传统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贵州民间音乐既是地区特殊的民间文化代表,也是土家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贵州民间音乐具有乡土人文性、即兴性等特点。
1、乡土性
在贵州地区,自古以来就聚集着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世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随后汉民族大量进入的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活习俗以及语言各有差异,出现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和传统的文化魅力。民间音乐是中原文化对贵州地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凸显了非常浓厚的乡土人文气息。民间音乐在具体形式上并没有固定的要求,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贵州地区民间音乐的特点,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研究价值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料。
2、即兴性
即兴性是民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色,它是将音乐的部分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变,使其成为另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方法。民间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优秀的民间艺人们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将民间音乐的精髓通过人格魅力及一部分技巧性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在传承的过程中对民间音乐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和改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在贵州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即兴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方式,是音乐演唱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的艺术应急手段,这种即兴变化是在对乐曲进行稍加改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口传心授是我国民间音乐最根本的传播方式,因此它促使很多的天才艺术家在传承过程中发挥出了惊人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了超水平、高质量的民间杰出音乐作品,并且促进了贵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1]。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贵州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主体
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间音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承民间音乐及优秀的民间文化要靠教育来实现。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主体,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与传承中,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高校教育在寻求新的发展教育模式上会将传统的中国文化通过音乐、绘画、剪纸等艺术完整地表现出来。
贵州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有着满汉融合后的特点,在传承其文化的过程中,音乐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将具体的文化展现出来。民间音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传统民族情感的象征,记录着一整个民族的历史。
高校音乐教育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民间音乐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较为难理解的一个领域,其包含的知识广而杂。音乐教育通过向学生普及大量理论性的知识,能够使其了解民间音乐形成的背景及原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从心理上愿意去宣扬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化。
在贵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传承中,高校音乐教育始终是其传承结构中的主体。尽管民间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宣扬,鼓励人们积极传承民间音乐、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的首要目标,具有主体性作用。
高校教育是国家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的每一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宣扬。高校艺术专业将具体的课堂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校音乐教育发挥着其在传承过程中主体性作用,在具体的结构中始终保持着音乐的严肃性和真实性[2]。
总之,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配合。在贵州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具有满汉融合的特点,在具体的传承中更要依靠教育为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结构性的主体,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三、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传统的民间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明确音乐教育在整个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中的比例,把握好的机会,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努力传承文化,是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的有效途径。
1、合理設置专业课程,把对传承民间音乐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
高校对艺术专业科目的设置要在有效传承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兼顾到与民间音乐相关的理论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民间文化教育,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也可以将传承民间音乐作为课堂教育的重点,讲解在具体的发扬、传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高校对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其具有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实现民间音乐的有效传承。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贵州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体会民间音乐的特性,将其传承下去。
另外,高校音乐教育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信息,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3、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队伍,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自我约束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积极引导其传承民间文化。要将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普及专业的知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可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及途径,不断完善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力量,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现象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其传承民间音乐,完成民间文化的优化[3]。
继承和宣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育在具体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只有不断推进教育,将民间音乐的教育渗透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中,寻求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途径,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民间音乐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252-255.
[2]魏军,廖西琳.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3(08):211-212.
9.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九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
赵燕妮
现在很多的中国孩子对外来文化的热衷让我们心惊胆战。他们喜欢吃快餐,喜欢看日韩动画片,喜欢看韩剧,但他们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远,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排斥。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不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像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认为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用来记载五千年中华文明,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无法估量,学术的人文精神何其深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蕴涵。
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
第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激励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李密的对祖母的至孝,感人肺腑;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对亲人离世的无限悲痛之情,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与骚扰,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屈服害怕过,而是进行了最为 顽强的抵抗。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是蕴涵很深刻的。比如教《愚公移山》,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只有坚持斗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对付它,才会取得胜利;教《伶官传序》,教育学生防微杜渐,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明白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方面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光靠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现实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在这三个时间过程中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了解内容。“了解内容”是指弄懂语句的意思。要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至于文学常识方面,能够按照课文的注释,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简历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顺畅朗读。“顺畅朗读”指朗读时不掉字,不加字,不结结巴巴,有适当的停顿,快慢适中等。现行课本中每课的后面对朗读基本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言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提示重音读法的,有提示节奏快慢停顿的等等。
第三,背诵一些基本篇目。文言文课文(包括文言文、古诗词)绝大部分都要求背诵或默写。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也是相当重要的。背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就要靠熟读背诵,熟读背诵多了,就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渲染气氛,在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课文而忽略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要随机应变,随时进入传统文化的宝库,给学生以不时的讲解与点拨。
第五,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踏实的基础。
第六,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文言文教学在更好的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 2 育效果。
文言文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目的,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缺少语言环境,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没有什么味道。有的学生甚至说,要不是因为考试要考到,真不想学那些艰深的古文。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里面的东西太遥远了,他们希望从书本上学到能指导生活的知识,培养能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可是这些都是文言文做不到的。“我想学,可用不上。”“文言文,是应该学习的,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丢,如果连这都丢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可是我曾努力去学过,但最终放弃了。”以上两句来自于网络评点,以下来自于对学生的调查:“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高考要考”。从许多学生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都变得无用,最多也就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对于今后走入社会,这并不是一种能力,但学生仍然在学。
10.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十
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差异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1.2古典音乐的感受
2.中华民族音乐
2.1中华民族音乐的定义
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
目录: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一同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类别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 classical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1.2古典音乐的感受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
2.1中华民族音乐 2.1.1中华民族音乐的定义
中华民族音乐(简称民乐),又称民乐、国乐、华乐,是指中国传统音乐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各种音乐。其音乐型态包括各种中华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代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国乐团合奏)及小合奏曲、以管弦乐团演奏的中华民族风格乐曲、以及中华民族声乐等。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华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以五声音阶为主。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国时期的上海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与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民族音乐受到了港台流行音乐等诸方面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不少音乐人提出了“新民乐”或“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音乐创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3.1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
东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音列的不同
调东方音乐主要是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乐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声,1、2、3、4、5、6、7,其中4、7是两个半音,所以出现浊音。
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两个大的概念范畴,东方音乐包括很多国家的音乐,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好多别的东方国家的音乐,不同国家的音乐由于调式构成的不同,在听觉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乐也包含了很多国家的音乐,来自德奥、法国等不同国度的音乐各有不同。别说是东西方有差别,就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有时也大相径庭,这也就是风格的不同。所以,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不过大致的说,中国传统音乐主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西方以大小调为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比较质朴。西方音乐色彩变幻多,不过都不是绝对的,不同国度也有相似的音乐。音乐是在世界各地是相通的,是无国界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技术层面上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两者技术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方法。
艺术层面上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求悟性慧根,因此比较主观。
西方古典音乐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中国传统音乐境界的表现特点与西方古典音乐不同,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统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古典传统交响乐最能反映西方人的思维方程式,西方的交响乐的声乐波是以数种不同的音色为进阶,分成数段展开,溶入模拟生物的自然成音,精细起伏的器乐声能把听众能从纷乱糟杂的现时中理出一丝的头续,从而让人的思维渐进的趋向于理性。如果用声乐波来说的话,西方的这类交响乐的声波递进与人的大脑神精思维进度有着相似的脉动。所以从这个方面讲,西方音乐大师的交响乐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定性。我们暂时把西方的乐波称为“辅助思维脉动乐波”。
国内目前传统的声乐艺术流行的似乎只有一些戏曲乐。通过仔仔细细的分析这些传统戏曲的声乐,发现我们的戏乐声停留在一种感触的平面,不管是从戏曲的演唱风格还是戏曲声乐的波谱来看,我们传统的戏曲声乐总是平和的跳跃式,以曲线辐度做渐进式的跳跃,这类声乐最大的特性是与人的隐层情感神经思维有着相似的脉动性。所以我们在观看戏曲、听戏乐的时候,很容易触动我们的非理性情感神经。当然,这种非理性情感神经受到戏曲声乐波的触动,自然就能唤醒人的情感记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的理性思维神经处于一种抑制冬眠状态。我们姑且把我们传统戏曲的声乐波称为“触动感性思维脉动乐波”。
参考资料
11.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十一
关键词:多元化;自主;合作;创新
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强调创造性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改革促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关心全体学生,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有效的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音乐课改课堂上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使课改的理念鲜明地体现在音乐课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和能力。
一、创作表演在音乐课堂上
音乐教学课堂是发展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创作表演动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自我实现创造性学习的有效过程,学生是一幅幅多彩的画卷,教师应积极挖掘学生内心与外界交流的潜质,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自己创编的表演活动中走进音乐,表达情感,感受音乐的快乐,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音乐创编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创编表演动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尝试。如,在教歌曲《理发师》一课时,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表演理发师工作时乐观向上、热情为客人理发的情景,学生愉快地参与,主动积极地投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之中,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自创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学生在创编中收获着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性,丰富了情感体验,领略了音乐的美好。
二、用图画表现音乐
音乐是增强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能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在绚丽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学生应更多地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精髓,在探索音乐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应更多地运用丰富的多元化音乐教学,引领学生在多元的思考、多元的视角中收获音乐的审美体验;用图画表现音乐,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表现音乐的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理解音乐的视野,是促进学生音乐创造与探索的又一途径;艺术的相通性促进学生用手中的笔积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来,把美妙的音乐变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这种创作的空间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如,聆听《春天的故事》,教师引领学生在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同时,启发学生用绿色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一幅幅稚气、大胆、富有创造力、多彩的美丽图画,随着美妙的音乐从他们的手中绘制出来,美丽的图画与美妙的音乐融为一体,使他们赏心悦目,学生在这样愉快的创造中陶冶了情操,开阔了学习音乐的视野。
三、将创编引入音乐课堂
1.合作探究为歌曲创编歌词
创编歌词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手段,对锻炼学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说过:“儿童是音乐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创作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小组合作为歌曲《幸福拍手歌》编创的五段歌词并表演,教师引领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掌握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创编出生动而形象的拍手歌,如:如果幸福你就笑一笑,如果幸福你就跳一跳……这一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融会贯通,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
2.合作探究为歌曲创编节奏短句
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创编节奏中,大家互相讨论、相互分享,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如用×××和×—创作5~8小节的节奏短句并读一读,再填上相应的字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他们围坐成一圈,进行思考、讨论、节奏练习。创造活动时,每个人的心灵碰撞在一起,他们在拍一拍、打一打、读一读的过程中,愉快地完成了创编节奏的任务,体验共同合作的乐趣,创造节奏时的激情,与探究学习的热情、相互学习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元化音乐教学是在关注每一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音乐实践中培养的合作创新能力,开阔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世界的美丽,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与素养。因此,音乐教师在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地研究、学习音乐教育理论,不断地在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积极探究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掌握广博的音乐知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飞翔!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12.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篇十二
一、创设舞台, 让学生在律动、舞蹈中体验音乐美
在音乐的课堂中,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 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能够尽情地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 在律动和舞蹈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 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 我在教唱《青春舞曲》这首音调甜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时, 先让学生欣赏一遍《青春舞曲》。许多学生听着优美的舞曲, 便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手舞足蹈, 我也走到学生当中, 和他们一起随着音乐跳起了新疆舞, 整个课堂沉浸在音乐的舞蹈世界里。有的男生做起“左右扭脖子”的动作像模像样, 有些男生还和女生跳起来。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舞蹈之中产生了, 学习氛围也形成了, 在接下来学唱《青春舞曲》时, 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 而且唱得很有感情, 因为他们在跳舞时已经把握了这首新疆民歌的节奏与旋律, 体验到它的美。
二、聆听与想象结合, 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理解乐曲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 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想象音乐, 把聆听和想象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聆听、想象中体验音乐美。
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想象, 是引导学生参与感受和体验音乐美的重要手段。音乐的美, 美在它有不断变化的节奏, 美在它有起伏的旋律, 美在它能把人带进那个奇妙的情境。在那个奇妙的情境中, 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快乐与忧伤, 幸福与悲惨, 美与丑, 善与恶……学生在聆听中想象, 很容易就会让自己进入音乐的情境, 体验到音乐的美。例如, 在欣赏《黄河颂》这一课时, 我重点引导学生一边仔细聆听音乐, 一边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 从高处往下看着滚滚的黄河是那样的浩荡, 就像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从内心产生自豪感。而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声音的表现》属于情节性音乐, 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一边仔细聆听音乐, 一边想象自己在球场上奋力踢球的快乐情节, 然后把这种情节与音乐旋律联系起来, 学生在聆听与想象之中体会到了音乐的美。
三、以情传情, 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音乐课堂其实也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情感的交流与融汇。比如歌曲《大海啊, 故乡》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曲, 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 如叙家常;结构简单, 富有叙事性, 特别是歌曲的最后两句, 情深意长, 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对故乡、对母亲真挚的感情。在教唱这首歌曲时, 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配乐朗诵了《大海啊, 故乡》的歌词, 而且还配上《大海啊, 故乡》的主旋律给学生朗诵了一篇赞美大海的文章。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体验到大海的宽广雄伟、波澜壮阔, 体验到对大海、对故乡、对母亲挚真的感情, 体验到《大海啊, 故乡》优美的主旋律, 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被教师激发了出来。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环境, 营造特定的氛围,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使用多媒体教学, 把图像、声音、影像等以新颖、直观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的眼睛、耳朵等感官得到刺激, 学生在多媒体展示下感到耳目一新, 犹如身临其境, 很快就能进入音乐意境中去, 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所提高, 也提高了对高雅音乐的欣赏水平, 把美妙的音乐带入脑海中, 从而体会到音乐给人们无尽的美的享受。有了多媒体教学平台,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历史画面。比如, 在教学生《长城谣》这首爱国的歌曲时我发现,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在歌曲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有了多媒体设备, 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题材的影片,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能充分感受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付出的代价, 就会被其中的伟大精神所感召, 很自然就进入歌曲的音乐意境, 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这样一来, 学生的感情被激发出来了, 我们还怕他们唱不好《长城谣》这首歌曲吗?
13.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和谐之美 篇十三
关键词:和谐,音乐美学,传统音乐
引言
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和”代表的意思是谐和、调和、校正音高。谐和之音是人们对美追求的标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的起源中, 就产生了“和”的审美因素。“和”在中国历史的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被大肆推崇、传播。
1 中国音乐“和”谐之美的起源
“和”的观念的最早应该产生在甲骨时代。根据中国人以象尽意 (义) 的传统, 从文字学研究层面, 可知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可能来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第二层含义可能来自两性的和谐。另外, 从“和”作为美的范畴来看, 则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看。首先, 来自于乐器的和谐, “和”也是一种编管系乐器:龠———其声色之美要“和”;其次, 主观上从生理之“和”到精神之“和”, 再扩大到社会之“和”, 直至达到“乐者, 天地之和也”。
汉初的《尔雅》释为乐器, 如笙。从文字学来看, 龠禾是一个合体字。我们试着将这个复合字拆解开来, 不难发现, 这个字所具有的几组信息:包括生活方式 (定居) 、生产方式 (谷禾) 、人际关系 (和谐) 的内容。“和”字在此表达的初义,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心与物的和谐, 这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2“和”在中国传统音乐上的表现
以自然科学思想来看待“和”, 其在观念在上体现出中国音乐的结构美, 带来音乐美的平和, 有其标准, 如声律之数学的和谐, 音响之物理的和谐, 身心之美学的和谐等。而且, 从主体的感受来说, 外界的和导致了内心的和, 因之产生美感, 形成主客体相交融的和乐境界, 只不过, 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和”, 多半指的是一种对立面的动态和谐并且是相互渗透的, 如所谓“五声和” (宫商角徵羽) , 表现为“以它平它谓之和”的调谐。
“和”作为审美范畴, 首先要求声、色之美要和。乐器、人声之声色, 有其天然的一面, 还有主观的一面。类似人声的演唱, 演奏乐器时所包含的技法, 都附议于“和”。如古琴, 散音为地, 泛音为天, 按音为人, 天地人是三材必“和”, 否则宇宙不宁。所谓“乐从和, 细抑大陵, 不容于耳, 非和也”。否则生害,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若“听乐而震, 观美而眩, 患莫甚焉”, 所以要听和而聪, 视正则明。
由上可知, “和”作为中国音乐思想的一个文化母体概念, 及由之生发出的基本音乐思想就必然反映了中国人对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的理想, 并进入现实层次, 成为可操作的法理、规则。
3 中国古代“和”的音乐哲学
任何艺术的思想观念, 均受制于其生存的社会规范。中国音乐思想中的音乐政治论有艺术道德化和音乐平和论。艺术道德论:一切艺术必须合于道德, 反映道德, 有益于道德秩序的建立;而所谓道德艺术化, 则是指中国古代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带有强烈的艺术意味, 有突出的艺术化的仪轨、礼仪。它们的集中反映, 是古代“士”的精神生活和艺术追求。音乐平和论:正因为“政象乐, 乐从和, 和从平”, 所以, 乐之形态以及相应之美应尊一“平和”二字。譬如制钟, “大不出钧, 重不过石”, 也就是说制造钟, 不出一个八度, 或者“大不逾宫, 细不过羽”, 也是限制在五音范围内, 还是在一个八度之内。当然, 春秋时期, 与中德一词对应, 有“中音”的概念, 既要合乎律吕, 又要有节制, 不过高不过低, 有“中而不淫”的内涵。
4“和”在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意义
“和”在中国音乐美学属于一个基本范畴。这个范畴的用语, 起源于先秦, 在《左传》《国语》两部史料是最早对这一范畴作自觉探讨的, 在此之后见于古籍的称谓有多种, 如“中”、“中和”、“和谐”、“中和美”“中庸”等等。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和”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 从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到汉代《礼记·乐记》, 从战国末荀子的《乐论》到魏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以迄于唐、宋、元、明、清, 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 无不浸润着“和”的观念。中正平和, 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可以说, “乐敦和”的观念统治了中国人头脑几千年。它是一个极为稳定、极为顽强、极为富于实用功利的音乐思想概念或音乐美学范畴。它要和天地阴阳、和君臣上下、和四时节气、和长幼男女、和五声六律……, 由此造成中国人特有的音乐本体论、音乐认识论、音乐价值论、音乐批评和音乐创作的各项理论, 并且从这个“母概念”派生出了种种音乐思想, 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音乐思想史。
5 结语
在音乐审美评价中建立“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维模式, 以追求中和恬淡为准则, 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形态上、艺术表现形式上诸如乐器制作工艺和乐律学设计和舞队图形、乐曲顺序、乐器排列的仪式性音乐活动中都应遵循“和”的思维模式。及至“声出于和, 和出于适”观念出现, 一种杂糅儒、道臻于和谐适中的审美主体境界形成, 为社会所推崇的“中和”观念的发展轨迹, 都可看到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正逐渐建立起来, 直接启迪了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演进, 具有转折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石川.《大武》乐考释[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 (4) .
[2]孙星群.《乐记》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力证———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简为据[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 (3) .
[3]梁惠敏.嵇康“琴德为优”的审美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4]孙尚勇.相和歌杂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5, (1) .
[5]高兴.劳伦斯.毕铿及其唐代音乐研究[J].中国音乐学, 2005, (2) .
[6]段玉明“.五花爨弄”及其意义新探[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4) .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推荐阅读: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08-14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10-04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09-17
[中学化学]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08-17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09-28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10-21
浅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宁董莉08-21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06-25
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学生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