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4篇)
1.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一
常州旅游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背景介绍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常州北枕长江,南濒太湖,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和经济发达的上海的中间,与无锡、苏州一起构成苏锡常经济发展区,共同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作着巨大的贡献。常州自古就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之称,这与它便利的交通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有关。在交通运输方面,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沪宁高速公路、铁路以及312国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货物的运输。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市政府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行业有着巨大的拉动效应。
二、调研目的及调研方法
(一)调研目的伴随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已日见明显,同时国外入境游客也在逐年增加,旅游业日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近年来,关于旅游业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影响为例,大多集中在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本次调查将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对常州的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影响分析。
本次调查,在条件允许的多个景点对旅游局、游客、景区管理人员及经营者进行包括问卷、访谈、定点观察等多方面调查,并收集了到过附近城市的游客对比感受,得到第一手资料,对常州市旅游业现状作了深入的了解。该调查报告对常州市旅游业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思考,促进常州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选出了中华恐龙园、红梅公园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这部分地区是常州市内开发相对成熟的景点,也是目前常州市内游客比较集中的热门景区,很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到常州旅游的游客大都会选择这里作为落脚点。因此,在这一地区比较容易找到调查对象,同时这一地区也代表了常州市旅游开发的相对较高水平。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游客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发放,具体方法为将景区分为初段、中段及末段,在各段景区选取固定参照物,向在参照物一定范围内的游客发放问卷。并对愿意接受采访的游客进行交谈。
对景区管理人员和景区内的商贩或经营者则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景区的管理状况及经营收入等情况,了解当地居民在旅游经济中所获得的收益。调研中发现常州市内的出租车司机是对周边旅游状况相当了解的一个群体。
对于景点旅游人数规模和类别,我们采用采用了访员定点定时观察记录统计的方法,比如在恐龙园景区售票点,我们观察到下午4:30至5:00之间,每个窗口购票人数为126人。出现了排队购票的火爆景象。
三、常州市旅游业基本状况
(一)常州市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1、常州市在旅游业的优势资源
常州的著名旅游景点大家通常都会用“四个一”来概括,那就是:一山一寺一湖一园。一山,就是有常州“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位于金坛的茅山;一寺呢,就是有着“东南第一丛林”之称始建于唐朝的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的天宁寺;一湖,就是以小平同志生前最喜欢吃的并一直为之赞叹不绝的沙河鱼头而闻名天下的天目湖;而一园呢,则是近些年常州的新宠,我们常州人“无中生有”造出来的中华恐龙园。
常州中华恐龙园坐落在江苏常州新北区休闲旅游区,是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齐上、规模效应”的宗旨建立起来的常州市第一个以宣传普及恐龙知识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该园始建于1997年9月,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一期工程投入1.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投入1.5亿人民币,占地1200亩。建园两年多来,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创收6000多万。外地到常州的游客成倍增加,恐龙园周边的地价也不断上升,实现了常州从挖掘既有资源到营造热点旅游项目的转变。恐龙园不仅成为常州景观的亮点,而且使旅游经济在常州民经济中,由配角跃升为有一定份量的支柱产业
2、常州市政府、旅游局所做出的努力
多少年来,常州人努力要改变常州旅游资源贫乏的状况,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渴望越发迫切。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看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常州市的决策者们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摆上议程,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区位条件优势和人才科技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时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写进了“九五规划”,不仅要把常州建设成为闻名的工业城市,也要把常州建设成一个现代旅游城市,并提出常州建设六大风景区的任务。
3、旅游业对常州经济做出的重要贡献
常州经济的腾飞不光是农业工业发展所致,近些年常州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事业开辟了市场。有不少城市的发展就依附于旅游业,旅游业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近些年来,我市旅游业发展势头相当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调研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常州旅游业基本状况及相关分析
1、游客景点认同度
问卷结果显示:有超过90%的游客表示旅行计划中包括恐龙园,甚至部分游客表示来常州就是为了来恐龙园。打造常州旅行品牌,具有广泛国际知名度的中华恐龙园无疑是首选。另外,恐龙园附近的温泉、度假酒店等也有半数的游客选择到达。这意味着恐龙园一线的开发已经相对成熟,线路上“一强多辅”的安排设计提升了线路的吸引力和性价比。
相对而言,去红梅公园的外地游客要少很多,说明常州很多此类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宣传,交通、宣传、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线路任重道远。
2、基础设施状况反馈
超过85%的游人都认为常州各景点之间的道路状况良好或很好。各方面经验表明,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修建高质量的道路是带动各方面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同时再次说明大众旅游时代交通便利的重要性。
旅游配套设施方面,90%的游客对青海省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表示满意。而在不满意的10%的人群中,有80%来自上海。说明常州市旅游配套设施和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其他地区的游客来说,比较满意常州市的配套设施。因此加强餐厅、卫生设施等的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多日游的旅行者,是常州旅游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游客构成分析
交通方式方面,附近城市以自驾游为主,也有部分游客跟团。
在年龄构成方面,约三分之二的游客都是20-40岁之间的青年人口,旅游者的职业几乎遍及各个分类,其中以公务员,生产行业工作者和学生以及教育行业工作者居多。这说明来常州游客基本特点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知识文化修养,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这类人群是常州旅游潜在的巨大客源,是应该重点宣传、吸引的对象。
4、游客消费情况分析
问卷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门票价格较合理,认为门票价格过高的主要是学生,这说明应该通过对学生实行学生证打折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旅客。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认为门票价格高,大多数游客仍然会选择买票进入,这是旅游者在边际成本和收益面前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这种短期效益必然要以失去回头客源和口耳相传的无形宣传为代价。所以,广泛的举行价格听证会、规范景区和旅行社管理是解决此问题的当务之急。
在各项旅游花费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排名前三位的是交通,景点门票,食品消费,而且三者的差距不大。与发达旅游业中旅游购物花费通常较高相比,在我们调查中,只有较少部分的旅客购买了纪念品,说明仍然处在低端层面,所以未对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5、旅游宣传状况分析
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游客占60%,而有15%的游客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得到信息,有25%的游客是通过向旅行社咨询得到相关信息。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因具有更强的主动性、随时性、丰富性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根据统计研究数据表明,对常州市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潜在消费者特征为:年龄段集中在25~40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知识文化修养,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而CNNIC调查统计显示,25~40岁年龄阶段的网民占国内全体网民数量的35.7%,达到了1635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网民2656.4万人,占总量的58%。也就是说,国内网民群体中,潜在的常州旅游消费者规模非常可观,是一个值得进行营销投入的目标市场群体。在网络上充实相关信息,把常州特色的旅游资源通过发达的网络传播出去。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3%的人在其它一项上划钩,他们并没有专门去寻找旅游信息,通过分析,他们中7成以上的来自常州,通过身边人的口耳相传对常州很了解。其他游客大部分是属于商务旅游或探亲访友,并没有刻意去查询相关信息。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游客倾向于依赖旅行社,缺少主动收集旅游信息的习惯,二是由于可以得到的常州旅游信息实在不多。问卷显示:55%的游客表示自己看到的常州旅游信息不太多,由此可见,常州市政府及旅游局等部门在媒体宣传上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各大旅游网上都有关于常州的信息,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地区的旅游景点仍然较少。发展旅游业,必要的宣传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常州市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建议
(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
1、旅游是资源产业,但常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虽说有古禅寺天宁寺的钟声,有红梅阁边的文笔塔,有自然天成的天目湖,有游乐园性质的中华恐龙园、环球嬉戏谷、摩天轮主题公园,但与周边城市相比,旅游资源却相对贫乏。
2、常州市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存在小、散、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管理者对保护对象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有限,对某些历史遗迹缺乏保护意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素有“常州文脉”之称、1987年被确立为“常州历史文化保护区”、1996年为常州赢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常州市前后北岸老街区,成为“地块改造工程”的牺牲品,土地用途是“文化娱乐、商业、办公、旅馆、文保”,目的是“进行房地产开发”。
(二)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1、借鉴恐龙园的成功经验,因为常州别称“龙城”,这里有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与“龙”的地名,可以衍生一系列的龙系列景点。
2、成立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专门机构,直接对市政府负责,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聘请文物保护、建设规划的专家。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当然可以由民间和私人进行投资、参与,但巨额的保护开发资金,长期规划的实施,消除急功近利,培养古镇居民的文保意识,都需要政府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周庄、同里、木渎的发展模式,成立市、区、镇三级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体制。
加强对现有古镇文物古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迹如戏楼、石桥、遗址、名人故居、清代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古镇建筑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在对建筑文物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拆除妨碍古镇景观的现代建筑,将水管、电线、排污管道等埋于地下。
加强古镇建筑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立法工作,在古镇保护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虽然常州已出台了很多文物保护的法规,但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随意破坏、拆除、盗卖文物建筑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古建筑材料被运到苏州无锡进行古建筑的修复。因此,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是市政府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做好常州古镇旅游的宣传工作,加强常州古镇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宣传,力求树立品牌,打开知名度。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与古镇品牌的树立相配套,孟河的齐梁故里,焦溪的石头建筑,杨桥的原汁原味的晚清建筑都是宣传的重点。常州古镇虽有开发晚,破坏严重的劣势,但保护较好的几条古街受商业化影响较少,古镇风貌未遭到商业化的破坏,这是其相对于其他已知名古镇的优势所在。
旅游产品最忌同质化,然而江南的六大古镇,加上上海的朱家角,浙江兰溪的诸葛八卦村,都是店铺林立,所售商品大同小异,使人们游览了一个古镇就不想到另一个古镇旅游。常州古镇的开发必须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除了古镇建筑的差异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现代农业观光相结合是其实现差异化的重点。
2.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二
构建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能促进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当前, 不同地域的社区体育服务水平差别较大, 评价结果也各不相同 (王凯珍和赵立, 2005) 。张建新等 (2006) 针对长株潭三市社区居民的调查发现人们对作为社区体育服务基础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偏低。黄波和李微 (2007) 针对广州市荔湾区社区体育服务的调查发现, 体育组织管理较好的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的满意程度也高。王开民 (2008) 针对山东省社区居民开展的体育锻炼环境的调查发现, 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潘峰 (2013) 针对南京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调查发现, 人们更看重体育服务服务质量, 而不是服务项目是否收费。进一步查阅很难找到以宁波为例的研究。随着宁波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对宁波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开展调查有助于了解社区居民关心的重点和热点, 合理优化配置紧缺的社区体育资源, 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 确定未来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重点。
二、宁波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我们于2014年7-8月针对宁波市的6大辖区 (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 的部分社区居民及社区体育管理者就宁波社区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 收回有效问卷469份, 有效率为97.71%。下面就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1、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分析
(1) 居民对本社区体育服务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 比较了解且自己经常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只占了38%, 绝大多数的居民还是处于不了解或是有所了解但很少参与的状态。这说明社区居民对于自身所在社区的体育服务了解程度并不高。这也提醒社区体育服务工作者,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越来越多的居民知悉并参与到其中。
(2) 每周使用社区体育服务的次数。在被查居民中, 每周未参加社区提供的体育服务人数占14.07%, 参与比例最高的是每周参2~4次体育锻炼, 占33.50%, 每周参与4次以上居民占到20.52%。而总体来看, 宁波市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参与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3) 平时习惯进行体育服务的场所。调查发现, 被调查者选择在单位接收体育服务的占23%, 选择家里体育锻炼的占到27%, 而社区居民选择社区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比重占到34%, 选择其他收费体育场所的人占到16%, 这说明社区体育服务已成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场所。
(4) 经常参加的社区体育项目。调查发现, 当前宁波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项目中, 居民较多的是选择健美操、广场舞、球类运动以及跑步等项目。这与其居民的年龄层次分布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年龄较46—55岁的社区居民为多。他们大多是结伴而行, 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 多倾向于选择一些团队成员较多的活动。数据统计发现, 居民对于健身器械的使用率仅达到14%, 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社区体育硬件服务设施可能存在的供给不足。
(5) 选择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原因分析。调查发现, 宁波市居民选择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因是社区体育服务相对较方便快捷。也有相当多的人选择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因为他们觉得社区提供的体育服务项目中, 各种设施较完善, 又有专人指导, 并且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
2、宁波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评价
(1) 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的评价。调查统计发现, 居民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的有22%, 认为其服务态度好的有25%, 认为其服务态度一般的则有40%。同时, 也有13%的居民认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及很差。尽管存在着部分居民认为其社区工作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评价, 但给出好评的被调查者还是大多数的。
(2) 社区体育设施满足居民需求程度的评价。调查发现, 仅有10%的居民认为社区体育设施能满足他们需求的程度较低或是很低, 37%的居民为其社区体育设施满足其需求程度打分为一般, 34%的居民为其社区体育设施满足其需求程度打分为高, 而19%的居民为其社区体育设施满足其需求程度打分为很高, 打分为一般及以上的占了90%。这也反映了宁波市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设施方面做得较好, 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3) 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的评价。统计结果表明, 没有居民认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很差的。从社区居民对该总体满意度打分情况来看, 一般及很好的满意度打分约为94%, 远远大于较差的满意度打分率。这意味着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是不错的。具体来看,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比较低的人数仅占5.54%,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水平占21.32%,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水平占38.38%,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水平占34.75%。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部分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 二是社区体育硬件设施供给不足。调查数据显示, 反映最多的还是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佳, 出现频数为61次, 频率为13%;其次是硬件设施的供给不足的问题, 共出现47次, 频率为10%。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就宁波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从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宁波市的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了解及参与意识都较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项目具有多样性、居民的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也较高; (2)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接近于“比较满意”; (3)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在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欠佳、社区体育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宁波社区体育, 作为社区管理方面, 首先加强对各社区硬件设施的投入和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投入,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 支持他们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 并通过定期开展体育健康讲座, 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进而促进社区体育服务的开展。此外, 作为社区体育的管理者还要耐心听取社区居民的抱怨与建议, 从居民的抱怨声中反思社区体育服务工作的不足;而作为社区居民, 在接受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时, 要爱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 如果觉得社区体育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可及时与管理人员加以沟通, 以利其改进工作。
摘要: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就宁波市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 从中得到以下结论: (1) 宁波市的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了解及参与意识都较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项目具有多样性、居民的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也较高; (2) 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接近于“比较满意”; (3)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在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欠佳、社区体育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这位下一步改进宁波社会体育的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宁波
参考文献
[1]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建新、段爱明、屈辉.长株潭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 2006 (7) :34-35.
[3]黄波、李薇.广州市荔湾区社区体育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 2007 (4) :39-42.
3.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三
关键词: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把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在这一阶段,城市社区体育如何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将是城市社区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在调查中发现三亚市居委会的历史都不长,大多数居委会都是农村城镇化的产物,因此以原先农村邻里为基础的居委会有比其他城市社区较强的心理认同和凝聚力,附之以海南文化特有的开放性,三亚社区居民表现出很强的吸纳外来文化而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亚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是三亚市体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笔者对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是29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体育。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1991年以来有关社区及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文件等文献资料,在三亚市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查阅、分类和整理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遵循社会学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居民问卷)”和“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管理者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为95%。管理者问卷采用普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9份,全部收回;访谈法。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三亚市河东区、河西区街道、居委会的有关干部进行走访,与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部分负责人访谈,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真实数据和资料;现场观察法。通过到有关的经常性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进行现场实际观察,直观发现和了解到与所研究的内容相关的信息;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l2,0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一、结果与分析
1,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活动状况
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日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多以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形式开展。在对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活动地点的形成方式上三亚和其他城市的情况基本相同,大多是以趋于分散,多标化且规模多呈现小型的简单体育活动,是采取就近的方式,根据实际的参与人群等情况进行活动的。
(1)体育活动场所的组成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形成方式主要有5种。其中29个街道都存在居民自己组建的体育活动场所,5l%的街道办事处都对所辖区的活动场所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内容的帮助。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建立主要以居民自发组织为主。这一部分活动组织主要是一些兴趣相投的居民聚集在一起进行身体锻炼,具有强身健体和交流感情的双重目的。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基层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街道的居委会参与了对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对本社区的体育活动场所实施了内容和不同程度的管理。22%的街道有事业单位对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加以帮助;8%的街道有体育协会帮助了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可以看出社会力量在社区体育组建中发挥的作用较弱。值得注意的是有68%的街道有住宅区物业管理机构帮助组建体育活动场所的现象。这主要发生在城郊结合区的一些街道,主要与近几年三亚新兴的物业管理小区有一定的关系。这也说明了物业帮助管理社区体育组织的新趋向。
(2)体育活动场所的分布情况。调查后发现,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活动场地大多集中在社区内的广场、空地等,人数比例较多。而在市内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锻炼的人数仅占17.9%。产生这种差异性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在活动场所里所设置的项目时对设施的合理性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就是社区内的现有体育器材也不是特别到位。在和有关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目前社区中场地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特别是有很多学校的设施很好,但是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基本上没有向社区的居民开放。目前活动场所的场地设施较差,很多居民非常想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如果周围没有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场地设施,就有许多人放弃了在本社区内锻炼的机会。如果想动员社区内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来参加社区所组织或是其他群体组织的体育健身活动,就要改善社区内的体育设施条件。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大力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日本,社区体育组织中。利用本社区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占58.8%,使用公共室外及室内场地设施的分别占13.2%和36.5%,而使用公园和广场绿地的仅占13.2%。
目前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活动内容多以健身操、拳和舞蹈为主要活动项目。健身操有关节操、养生操等;拳类主要是太极拳;舞蹈类有健身舞、筷子舞、扇子舞等,还有一些本地民众自编的地方传统的健身活动。这些项目都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等特点,并且对活动场地、器械的要求不是太高。参与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在打發时间的同时渴望健康和长寿,而这些项目活动量相对较小,身体活动的强度也不太大,适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在社区里,这些项目在老年人当中普及得较好。但是这些项目对于青少年、成年人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来说,就显出很大的不适应性了,要想保证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活化,经常化,社区所形成的活动项目就应该将目前较为单一的健身保健类活动项目扩展到多类型、多方式的活动项目,这样的话,能改变体育活动场所内容项目较偏的现象,让更多的居民有机会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根据对活动指导员的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社区所进行的健身内容大多是更新的少,除非由指导员学习新的内容后教给组织成员。
(3)体育活动场所的经费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有50%的居民选择由物业给予支持,有35%的人选择没有经费,其他居民所在活动场所都有不同渠道的经费来源。物业给予支持显示出了社区居民健身的新趋势,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参加健身活动时是没有经费的,他们需要自己进行筹办,有的是社区体育协会来统一组织,以个人交纳会费为主,还有的是个人组织大家进行筹集,经费主要用来活动时音响设备所消耗的电费,购买光盘、磁带等。总之,目前组织自筹经费是主流,经费来源呈多渠道,其中以交纳会员费为主,反映出了大多数活动组织自我投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民间型组织,大力发展该类组织,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
2,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场所的设施和参加者状况
在调查三亚的29个街道中,有20个街道有自己管理的室内体育场地,占所调查街道数的70%。只有2个街道的室内场地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拥有一套4件以上的室内体育健身设备,而其他的只是在社区里有几组普通的室外健身路径而已。另外还有的只是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小型室内场地。在所调查的相关社区里很少有室内场地和全民健身工程设施。而广大的体育设施资源都分布在学校、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调查中显示辖区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向社区内居民开放的很少。
通过对三亚城市相关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的活动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表现出进行锻炼上的性别不平衡。在健身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又有健康长寿的需求。表明了三亚城市社区中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的内容多以适合老年人参加的运动强度较小,行动比较缓和的健身为主的舞蹈类活动项目为主。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活动场地大多集中在社区内的广场、空地等。在活动场所中的健身项目在活动内容上多以健身操、拳和舞蹈为主要活动项目。
(2)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在活动场所的组成形式上主要以居民自发组织为主,但出现的以小区物业支持的现象将是以后主要的发展趋势。
(3)在社区里,仅仅是有一些室外的健身路径,很少有自己管理的室内外场地设施。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基本上很少向社区居民开放。大多街道居委全每年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数量很少。
(4)在社区体育场所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年龄结构失衡,表现为中老年居多、青少年比较少的现象。在进行健身的居民中呈现了性别不平衡,即女性多于男性。
2,建议
(1)社区体育运动项目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建议改变目前体育活动项目较偏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2)增加对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经费投入,加大社区体育协会的管理职能,提高体育协会的指导水平。
(3)加强对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利用,鼓励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的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在空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服务。
4.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四
关键词:乡村档案;档案文化;现状调查;发展对策;实证研究
Abstract: Choosing the poet AI Qing's hometown of F village as a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angle of rural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et F village in rural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l situation through varieties of way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expert advice on the groun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lag in benefits of archival work, traditional archival cultures being political, shortcomings of the village archives culture building in the system and technique, and the lack of resources was the main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archives culture. From micro to macro analysis, this pape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 we have to make attempts in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ique supporting, promoting publicity, and model demonstration.
Keywords: Rural archives; Archival culture;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Empirical research
鉴于档案自身的文化属性以及对保存人类社会记忆的重要贡献,关于档案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在档案文化的概念、特征和相关理论探索方面的成果较多,但少有深入实际的个案调查,这也是激发笔者选择实证研究方法的原因所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长期处于以广大乡村为核心的乡土文化之中,虽然近代以来受到城市工业文化的猛烈冲击,但是“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1]的格局并没有改变。2004年~2013年,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从中也可以看出“三农”问题仍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档案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研究的视野关切到这正在经受复杂变化的广袤乡村。
1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背景。在个案对象的选择上,笔者选取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家乡浙江省F村。因为该村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档案工作基础,而这是开展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前提。同时,该村围绕诗人艾青所进行的人文旅游景点建设工程也为乡村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相较于那些已经被确定为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乡村而言,F村的档案文化建设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这也让它更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代表性。
从2009年开始,笔者针对乡村档案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先后多次到F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该村的大致情况。同时,为了能够使调查更加深入,笔者还与该村村支书、村会计和J大伯等人建立了长期的联系,了解到更多该村发展中的细节。
1.2 F村概况。F村起源于洪武廿七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地理位置位于金华市中部,总面积0.2平方公里,距离镇中心只有1.7公里的路程,而距离全国闻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只有10多公里的路程。截至2014年底,全村共有农户556户,人口1198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260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多元,工农业总产值1000多万元。在乡村建设方面该村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先后获得了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重点培育中心示范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2012年,F村成为浙江省8个旧村改造示范村之一,现已争取申报成为国家级乡村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F村作为浙中一个普通的乡村,之所以有文化建设的底蕴和诉求,一切源于诗人艾青这个文化标签的存在。F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艾青的故居和因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而广为人们所熟知的保姆大堰河的坟冢。该村人文旅游景点和新农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级政府和各种企业的关注与支持,无不与该村“艾青”文化符号相关联。
1.3 F村档案文化建设现状
1.3.1 具备档案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虽然人均田地稀少,但是借着毗邻浙江省义乌市的地理优势,F村的乡民早已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土地生存的方式,通过小商品来料加工、经营农家乐和个体经商等方式,逐步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加之,各级政府和企业对艾青故居人文旅游景点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F村新修了便民服务中心,有相对完善的人员办公和档案存放地点,档案装具和基本档案设备的购买也在村财政能力的范畴之内。
1.3.2 已有档案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F村的档案文化建设诉求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档案需求和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两个方面,特别是艾青故居人文旅游景点的建设更是将这种诉求集中体现出来。乡民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档案利用的需求,只是这种诉求的几率非常小。例如,在核定旧村改造的补偿款时,乡民需要查阅相关的文件资料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追溯本村历史,建设村祠堂和村史走廊的过程中,需要找寻相关的族谱和历史档案作为依据;而在艾青故居的建设过程中,收集艾青生平,特别是小时候在故居读书生活的一些历史照片档案成为一种迫切需求。在这些活动中,档案走进了乡民的视野,也引发了他们对于档案在哪里、怎么查、怎么展现等诸多问题的追问,也就有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档案文化建设诉求。
1.3.3 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形态。F村虽然有固定的档案保管场所,但是在档案管理的其他方面却也如多数乡村一样,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形态。在档案工作规划方面,虽然乡镇和村委会的成员都已经感受到了档案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迫于现实工作的压力,他们还无暇顾及,也就谈不上该村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档案工作人员方面,基本沿袭着“谁办理,材料在谁手里”的方式。一位从F村出去的大学生,因为单位核定“三龄两历”需要其在该村时的村民花名册,经过多方打听,这份上世纪60年代的小册子从该村一位老会计个人手中查询得到。在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不管是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是提供利用,F村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处于一种自发懵懂的状态。
2 乡村档案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档案工作效益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特征。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在我国经济条件仍不富裕的现实背景下,这种效益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为单纯的经济效益,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在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将那些能够产生现实、直接经济效益的行业作为投入的首选。因此,“档案袋里不出粮食”、“没有档案,照样一年又一年”的思想就生动地反映出了乡村档案文化乃至整个档案行业不受重视的原因:档案工作所产生的效益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特征。
档案工作作为服务社会的一种公益性事业,经济效益并不是其首要目标。由于档案工作对社会所带来的收益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并不如企业一样直观明晰,因此档案工作效益带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征。同时,由于档案工作从收集整理到最后为利用者服务,都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档案工作效益还表现出滞后性的特点。所谓滞后性,主要是针对投资档案工作的效益周期而言,即指投资档案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具有延迟性[2]。无论是隐蔽性特征还是滞后性特征,都不利于民众直观地感受到档案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也阻碍了国家和民众对档案工作投入的积极性。因此,在乡村档案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乡民对于“档案”语词的陌生,对于档案作用的误解,对于档案文化建设投入的迟疑也就不难理解,这是档案工作效益隐蔽性和滞后性特征所带来的对于档案工作的长期影响,这种状况的消解需要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档案工作的长期不懈努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2.2 传统档案文化的封闭神秘色彩。从档案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发现,“光有工具价值的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档案也是不存在的” [3],但是档案作为“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却不等于档案价值实现的相同。在“人本位——君本位——官本位”的档案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档案价值实现中工具价值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档案价值实现的椭圆理论[4]所阐述,统治阶级对档案工具价值的追求一方面抑制了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档案信息价值只能为统治阶级服务,所谓“九卿翰林部员,有终生不得窥见一字者”就是最好的写照;另外一方面则因为档案工具价值实现的扩张性表现,使得档案更多的时候“实际上是君本位主导下为人治服务的工具”[5],也使人们逐渐将档案与“政治”、“神秘”、“封闭”等语词关联,让档案利用文化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传统文化的这种封闭神秘色彩也在笔者具体的实践调研中得到了印证。在实地采访时,面对乡村档案是什么的话题,受访者无一例外地将乡村档案等同或部分等同于人事档案,认为档案就是事关自己但自己却不能看的神秘材料。在采访具体的档案利用案例时,很多乡民认为自己从来就没有利用过档案。这一方面与乡民档案利用行为的确不多有关,另一方面则源于他们对档案概念认识的偏差,有很多档案利用行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而已。例如,在修建该村祠堂的过程中,利用了大量村民个人保存的照片档案,而这些材料在乡民心中从来没有将其与“档案”等同起来。
乡民对于档案神秘和政治性色彩的认识不仅体现在档案概念方面,而且渗透到有关档案行为的各个方面。这种神秘封闭色彩对乡民的影响更重要地体现在对档案的敬畏态度,因为心存疑虑,更多的乡民甚至不愿谈及与己有关的档案话题。他们始终认为档案充满了神秘和政治的色彩,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也最好少接触为妙。在这种心态下,谈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似乎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虽然档案管理机构和国家的档案管理政策已经相较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档案的“亲民”、“开放”形象还要进一步地发展和推动,档案形象的转变之路还十分漫长。
2.3 乡村档案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缺失。乡村档案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缺失,首先表现在国家层面的档案法律《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中缺乏有关乡村档案建设的明确内容,没有档案基本法的支持,容易造成实际工作中对乡村档案管理的忽视。其次,依据《档案法》建立起来的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其管理层级只能到县一级。这与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不宜设置过细相关,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因为缺乏档案部门的呼声,容易造成乡村档案工作与县市以上档案工作的脱节,这种脱节又具体体现在乡村档案工作在制度和技术标准方面的缺失。
在调研中,当F村的村委会成员和部分乡民意识到本村档案资源保存与开发的重要性时,想要参照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来进行本村档案室的建设时却发现很难找到适宜的规范性文本。国家和省级层面虽然有《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但是这些文件重在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乡村档案的认识程度,具有宏观战略意义却缺乏可操作性。F村的村委会成员和部分乡民的意愿是希望在没有专业档案人员的现实条件下,能够找到可以复制和仿效的模板。从档案专业的角度解读,其实他们是希望能够找到较为权威并贴近乡村实际的乡村档案分类方案、乡村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乡村档案保管和利用的基本操作流程。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乡村档案建设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正逐步为政府和社会所重视,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规范文件,但是具体到乡民的操作实践层面,档案界可能更需要那些可供操作的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出现,这也是乡村档案发展所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2.4 乡村档案资源的匮乏和建设机制的失范。这里所提出的乡村档案资源匮乏,主要是针对乡村集体档案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而言,不包括民间个人收藏的有关乡村档案资料。乡村档案资源的匮乏和建设机制的失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
首先,乡村档案的绝对数量十分匮乏。不考虑案卷的质量和内容的有效性,F村现在保存的可以称之为“档案”的资料数量仅有不到一百卷,而这已经是附近几个村庄档案数量的最高值,甚至在有些乡村很难找到一卷严格意义上的档案。
其次,普遍缺乏乡村档案保管的统一明确场所。从实地的调查中发现,F村和周边的几个乡村,其档案要么是放在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委工作人员的手中,要么零散地放置于村办公室的一些柜子之中,档案的保管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场所规定,这也从实体保管的角度造成了乡村档案资料的流失。
最后,乡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等环节缺乏规范的控制。同档案的实体保管一样,乡村档案工作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等环节同样缺乏规范的控制机制。基于调研的现实情况,绝大多数乡村没有档案工作环节方面的制度规范,完全依靠乡村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和办事习惯来处置。例如在档案收集方面,有些乡村工作人员平时较为细心可能愿意保存一些档案资料在身边,而有些工作人员则可能办完就丢。在利用方面,不是以档案资料的内容来判断是否提供利用,而是以对方与自己是否熟悉、关系是否密切来决定。
3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3.1 注意建设时机的选择,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乡村档案文化的现状受到经济、地域、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其发展要在正视现实差异性因素的基础上,注意建设时机的选择,避免口号式、运动式、行政命令式的情况出现[6]。例如,在笔者所调研的F村,虽然“艾青”这个文化符号已经客观存在几十年,但是以此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却是近几年的事情。究其原因,一则先前受制于该村的经济实力,无力投入几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来规划和建设相关的旅游景点。二则,当乡民的重心完全在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阶段时,任何形式的文化建设往往成为一种奢谈,此时并不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最佳介入时机。对于个体差异的尊重,也并不等于档案文化建设只能处于完全被动的行为方式。对于档案界而言,乡村档案法规制度的建设,典型村落的建设都是可以作为的地方。
3.2 完善乡村档案建设的法规制度和运行模式。笔者虽不赞同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做行政命令式的推进,但是乡村档案的法规制度建设却是应该先行的,以便做好相应的宏观法制环境建设。在《档案法》进行修改时,“应该加大乡村档案工作立法的呼声,提高民众对乡村档案工作的认同度”[7],力争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写入其中,以改善乡村档案在档案根本大法中缺乏明确规定的尴尬。在具体的档案操作层面,有关乡村档案资源的收集范围、保管期限和实体分类方案等需要有较为细致和可供操作性的方案出台,让乡民能够真正做到“依葫芦画瓢”。同时,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运行模式应该有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在现有的行政运行体系之下,乡村的村民委员会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主要执行机构,他们离乡民最近也最了解具体的情况;乡镇一级政府则主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而县级政府机构则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主管力量,需要做好宏观规划与指导。
3.3 建构基本的乡村档案资源建设体系。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档案资源建设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乡村档案资源的建设需要从收集、整理以及利用等方面建构一个相对完整规范的体系。在收集方面,需要明确乡村档案“该谁拥有、由谁负责上交”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收集责任主体不明确是造成乡村档案资源匮乏现状的最主要原因。乡镇乃至县一级政府要对行政村档案的集体所有权给予明确,以免乡民特别是经手乡村公共事务的村委会人员误认为这些档案资源都属于其个人所有。同时,要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落实乡村档案资源接收和管理的责任人员,可以是兼职或者专职,但是必须职责明确。只有乡民有了档案归档上交的意识,同时又有人专门负责接收,才能从源头扭转当前很多乡村根本没有档案资料的尴尬状况。
在整理方面,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档案负责收集的人员身上,同时也可以采取集中整理或业务外包等方式来灵活处理档案整理方面的事宜。乡村档案文化建设可以合理地引入市场的力量,“借助市场在档案信息资源展示和推广等方面的成熟经验,解决在档案征集和整理方面的资金困扰”[8]。因为绝大多数乡村不可能拥有具备档案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因此,有关乡村档案整理方面的实体分类方案、收集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技术性标准就迫切需要相应的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细化和落实,以减少乡村具体档案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利用方面,要明确档案的利用范围和利用规范,让广大的乡民尽可能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档案带来的利益,从而也能进一步地推动他们建设档案资源的积极性。
3.4 注重典型个案的示范和宣传效应。毋庸讳言,我国乡村档案文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具备大面积推广开展的可能。但是,利用已经开展的较为成功的个案进行典型示范,起到积极的宣传推动效应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已有的成功个案会让附近的乡民感受到档案给予的切身利益,从而产生参照进行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动力。例如,浙江省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德清县利用档案进行“和美乡风馆”的建设,为老百姓留住美好的乡村记忆[9],磐安县在特色文化村建设中利用档案元素延续古村落的文化血脉[10]等诸多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还以全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典型个案的宣传推广,以实现由点到面的辐射示范效应。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践的考察》(项目编号:12YJA87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2] 陈永生.论档案工作效益及其特点——兼论不重视档案工作的原因[J].档案学通讯,1989(5):12.
[3] 覃兆刿.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视野的传统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8~9.
[4] 覃兆刿,范磊,付正刚,乐庆玲.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J].档案学研究,2009(5):3~6.
[5] 任汉中.人本位—君本位—官本位—以人为本 ——中国档案文化的回顾与展望[J].档案学研究,2006(2):10.
[6] 蒋国勇.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类型与特点[J].浙江档案,2012(8):14.
[7] 易涛.社会认同视野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动力与条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3(5):10.
[8] 蒋国勇.社会认同视野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6.
[9] 杨杏山,杨琦,方康顺,张玉良.留住老百姓的乡村记忆——德清县“和美乡风馆”档案有为有位[J],中国档案,2012(6):24.
[10] 周峰林,张大华,胡良田.延续古村落的文化血脉──磐安县档案元素对接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J].中国档案,2012(6):22.
【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推荐阅读:
陶二社区团员青年思想现状调查分析报告07-14
社区医院资源及现状调查10-06
阜阳市文化古迹现状及保护调查问卷08-14
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09-05
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10-08
红旗社区文化教育工作计划06-12
长寿社区文化室工作计划06-30
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09-21
新形势下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查10-13
社区党建工作与实践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