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精选5篇)
1.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 篇一
1.尹洁
брать
взять 1.拿 取
拿住
брать
перо
в руку брать
вазу
со стола(转)选择 选取 брать сюжет
брать тему для диссертации(.鱼)上钩 咬钩
Братла она(рыба)медленно 采集
брать малину брать грибы
брать
ягоды 2.带着 携带
брать работу на дом
(火车)上水
上煤 брать
уголь
3.承担 承办
录用
收留
брать детей
на воспитание брать кого
на
службу
брать на себе обязательство 4.接受
брать взятки 雇佣
брать такси 租
брать дачу 买到 弄到
брать билеты в театр 利用 享用
брать ванны 5.征收
брать налоги(转)得到 保证
Сколько беркт с
человека? брать
слово с кого(转)收回
брать назад предложение 6.采掘
брать в горе камень(转)引用
吸取
брать цитату из писателя
и
верно.7.占领 夺取 抓 捕 брать город брать пленных 8.(转)(一般指不愉快的心情)控制
感染(某人)Охота его берѐт
9.克服
брать барьер
10.以(某种手段)达到目的以什么取胜 Он берѐт хитрость и лестью.11.耗费 占用
占
брать много средство
и
силы
(无补语)炮弹 射到
Моѐ ружьѐ так далеко не берѐт.2.梁秀玲、例【1】 Утром Максим отдал мне ключ早上马克西姆把钥匙∕扳手还给了我。例【2】 Он живѐт в конуре 他生活在陋室∕狗窝里。
例【1】中的ключ是钥匙还是扳手;例【2】中конура是形容他邋遢,生活像在狗窝里,还是说他生活困难,住在陋室里;在这里由于一词多义而产生了歧义,造成理解困难。但是如果有具体的上下文或具体的语言环境就非常清楚了。如例【1】是发生在马克西姆昨天去修理汽车时忘了带工具,而向我借的情况下;例【2】是说同学们平时都愿意帮助他,因为他生活困难,而且居住条件也很差的情况下。这两个词的词义就可以得到确定,歧义就不存在了。
例【3】动词падать是一个多义词,当它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时,词义往往可根据语境确定。
Волосы падают на плечи
头发垂落在肩上。
Свет из окна падает на клумбы 窗户里射出的光照在花坛上。
Подозрение падает на приезжего嫌疑落到一个外来人身上。
Цены на товары падают商品价格降低了。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虽然一词多义给我们在词汇学习中带来很多困难,但是词义存在于语境中,通过语境可以准确的把握词义。例【4】клетка 笼子;细胞
(1)клетка для птиц 鸟笼 ;
клетка для зверуй 兽笼
(2)нервная клетка 神经细胞
如果在特定情境下如 一个人和你说想买鸟笼,你却只知道该词有细胞之意,那么你会感到莫名奇妙,以为买细胞。例【5】квартал 季度,季;街区
(1)во втором квартале
在第二季度
(2)он живѐт в соседнем квартале
他住在邻近的街区
注意在工作报告中常常会用到工作季度总结一词,则不要认为成街区总结。例【6】есть
吃 吃饭;有,存在
例如:——что ты ешь?(обед)
——Я ем деньги.在上面的对话中问话者想要了解对方吃了什么,而对方却误认为问其有什么.所以造成不解. 3.初甜甜
★номер(1)【编号的】座位
осмаилять книгу на номер
把书遗忘在座位上
(2)【音乐会等演出的某一】节目
Эстрадный номер
★банк
(1)银行
акционерный баик股份银行
(2)库
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банк信息库
★вид
(1)外貌 外表
вид у него кислый他面带愁容
(2)俚语【青年】证件,身份证
(3)缩写ВИД
《Вспомогатальные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Дисциплины》 《历史辅助教科书》
★стать
(1)通常用作动词
(2但也有名词的意义,身形,形体
Стройная стать
(3)气质,性格
у ней особенная стать。
她有独特的气质。
★душа
(1)心灵,精神
Красота души
(2)灵魂
Бессмертная душа不朽的灵魂
(3)农奴
Ревизская душа役丁
4.彭程瑞
由于俄语词汇在俄语学习中有一词多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把词汇和语境结合起来,在语境中确定词义,消除歧义,区别同义词,从而来理解词义。一:如动词дать是一个一词多义,它和不同的词搭配在一起时,词义一般可以根据语境来区分
(1)给,给予
не забудь дать сестре денег.别忘了给妹妹一些钱。(2)发给,赏赐,奖给
дать пенсии 发给养老金
сам себе помогай,на то тебе разум дан!
你要自力更生,你又不是笨蛋!
(3)(与обед,бал等连用)举办(酒席,舞会等以招待客人)дать обед в честь юбиляра
为庆祝某人(若干周年纪念日)而举办酒席
(与концер,спектакль等连用)上场演出
дать концерт 举办音乐会
(4)给出某种结果
озимые дали первые всходы.越冬作物发芽了。(5)(与пощѐчина等连用)打,给予一击
он вспыхнул и дал мне пощѐчину.他发火了,打了我一记耳光。(6)(接不定式)允许,给予机会或方便
я сумею защитить себе ,если мне дадут говорить.如果允许我说话,我会替自己辩白的。
二:又如名词ключ也是一词多义,它一方面可以翻译为钥匙,另外还可以翻译为扳手
如утром нина отдал мне ключ.早上尼娜把钥匙/扳手还给了我。
这里我们只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才可以知道安娜到底给我的是钥匙还是扳手。我认为语境和词汇是密不可分的,语境可以制约词汇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词汇的理解和表达同样依赖于语境。因此在俄语词汇学习中一定要把词汇和语境结合起来。5.李怡僮 земля
1、地球(需大写)Земля движется вокруг Солнца.地球绕太阳运行。
2、陆地 На корабле увидели землю.船上的人们看见了陆地。земля и небо.有如天壤之别。
3、地,地面 обработка земли.耕地
сесть на землю.往地上坐。
4、土壤,泥土
с песком и глиной.沙子和黏土的混合土。
5、国家,国土
чужие земли.别国领土
6、土地,田地
целинные земли.生荒地 воздух
1、空气
дышать воздухом.呼吸空气。свежий воздух.新鲜空气。
2、在户外,在露天
выйти на воздух.到户外去,到室外去。3,、生活在某种环境气氛
на вольном воздухе.在郊外。
4、空战
борьба в воздухе.6.徐京京
俄语词汇受语境中的影响
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各类语境中,词义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示不同的概念。
(一)、词汇语境是建立在词的语义搭配性基础上的制约词义使用的语义环境。语境里体现着在语言里固定下来的词的规律性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制约着词使用的场合和几率。通常情况下,多义词的每一个词汇- 语义变体都有一组具有固定语义的词与之搭配。
动词идти 在С. И.Ожегов(2008)主编的《俄语词典》中有23 个义项,在表达“降下”之义时,通常与“雨、雪”等表示自然现象的词搭配,如Дождь идѐт(正在下雨),在表达“流逝”之义时,与表示时间的词搭配:Время идѐт быстро(时光飞逝),而在表达“正在上演”之义时,与“戏剧、电影”等词搭配: Сегодня в театре идѐт новая опера(今天剧院里有新歌剧上演)。
下面详细列举итди的意义,例:
Утки медленно идут к пруту.(表示移动位置)鸭子慢慢地走向池边。
Сойти с рельсов, поезд идѐт.(表示临近)离开轨道,火车来了!
Холодный дождь идѐт, и ветер дует.(表示降落、降下)下着冰冷的雨,刮着风。
На стол шло около тысяти рублей в месяц.(表示消费、花费)Этои грибы не идут в пищу.(表示用作)这些蘑菇不能食用。
Молодѐжь идѐт в науку.(表示从事、担当、加入)青年人从事科学工作。
Сегодня в театре идѐт новая опера.(表示上映、演出)今天剧院上演一部新歌剧。
играть в картах.(表示走棋子、打牌)玩牌
Шляпа тебе не идѐт.(表示对…合适、与…相称)这帽子你带不合适。
还有一个更常见的词язык,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是它作为语言来用,其实它还有其他的意义。例:
велики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表示语言)
держать язык за зубами.(表示舌头)守口如瓶 захватить языка(表示俘虏)抓俘虏
Больной уже второй день без языка.(表示说话能力)病人已经两天没说话了。
У него острый язык.(表示话语言辞)他话语很尖刻。Кольцо вместо языка в колокольчика.(表示锤)金属环代替玲当中的铃锤。
总结来说,язык是多义词可以表示:舌头、口才、说话能力、语言、用语、锤等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使用该词,其词义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言语实践中,说话人正是根据这种组合关系来选择使用哪一个词与之搭配的,而说话人则根据与之搭配的词轻松地断定以上三个语句的意义。又如,зелѐный ковѐр луга(绿色绒毯般的草地)
зелѐная молодѐжь(幼稚的青年)
зелѐная скука(难堪的苦闷、难耐的寂寞)зелѐная улица(全线绿灯)
до зелѐного змия(喝得酩酊大醉)глубокая река(水深的河)глубокой тыл(大后方)глубокая тайна(绝对秘密)глубокое чувство(深厚的感情)глубокая ночь(深夜)
глубоко уважать(非常敬重)погрузиться в воду(浸入水中)
погрузиться в размышление(陷入沉思)
(二)、句法功能对词义实现的影响很大。例如,对于Пора обедать 这个句子来说,пора 在句中完成特殊的句法功能,在无人称句中充当谓语,具有“是……的时候了,该到……时候了”的意义,而该词的其他意义则通常在句中用做主语、补语或其他成分,即便用做谓语,也不能构成无人称句。所以,句法功能是区分词义的最有效手段。具有该类句法意义的词通常是名词,如грех(不应该、是罪过),беда(真糟、真倒霉、真要命)等。
试看下面几个例子:(1)Грех тебе так горько упрекать отца родного. 你这么狠狠地责备生身之父是有罪的。
(2)Беда тому,кто дотрагивался до книг его!谁若动了他的书,谁就要倒霉!
在俄语中还有一类词义具有特殊的句法功能,В. В. Виноградов(1977)将这类词义称为功能句法制约意义。这种词义通常是转义,用来描述具有某种性质的人,如петух(好斗的人;好寻衅的人),гусь(骗子、坏蛋),осѐл(蠢货),ворона(马大哈),дуб(愚钝的人,笨人,木头人)等。具有以上意义的词一般在人称句中做谓语,表达述谓描述意义,还可以做呼语,独立定语等。句法功
能与词汇搭配共同“消除”词的多义。详见下例:(1)—Разве дуэли возможны?. . . —А почему не возможны? Мужчины все петухи. Вот бы и дрались. “难道可能决斗吗? ……”
“为什么不可能呢? 男人都是寻衅好斗的;要斗才好呢。”
(2)— Вас Курчаев подослал?
— Нет,мы с ним поругались. Он тоже
гусь порядочный,вроде вас.
“您是库尔恰耶夫派来的吧?”
“不是,我跟他吵起来了。他跟您一样,也是个十足的坏蛋。”
表示该意义的词在句中完成特殊的句法功能,这一句法功能使词义在言语中得以凸显出来,此时,句法功能是词义实现的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词汇(语义)语境和语法语境在俄语多义词词义实现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语法结构、语法形式和句法功能作为语法语境的一部分,对于区分词义尤为重要。7.靳凌煜
рука一词多义
1.手,手臂,胳膊,(猿猴的)前肢
заложить руки за спину把双手放在背后,倒背双手
2.(作为人的劳动,活动,劳动工具标志的)手;(两人和弹钢琴时)....部;(劳动活动生产的)影响,结果;(带定语)(对劳动,工作,活动评价的,具有某种品质特点的)....手,人(如能手,好手,巧手等)Делать что—л.Своими руками亲手做....Первая рука第一部
У него умелые руки他有一双巧手。Уверенная рука信心十足的人
3.手书,手迹,笔记,手法;创作风格,创作手法;签字,签名 Чѐткая рука清晰的笔迹
Это не моя рука.这不是我的手迹。За своей рукой有本人的签字
4.(只用复数)(转)人手,人力,劳动力 Покупать руки за деньги花钱购买劳动力
5.(只用复数)表示占有,拥有,获得,掌握...的人 С фактами в руках手里有事实
6.(只用单数)(口语)表示有影响力,权力,权威的人;后台,靠山 У него есть рука в обкоме.他在州委里有后台。7.(旧)(女子)允婚,答应出嫁;(男子)求婚 Добиваться чьей—л руки.求得....的允婚
8.(常与序数词连用)(口语)(参加某活动的一员);(赌博中的)一家,一手,一门
Первая рука头家,第一个 9.(只用单数第二格)(带定语)种,类,等,级 Мука первой руки头等面粉
Это зло небольшой руки.这并不是什么大坏事。8.陆雅洁
ключ钥匙;关键;答案
ключ от комнаты门钥匙 ключ к победе胜利的关键 ключ к упражнением练习答案 老师上课
говорите ключ к задачам 产生歧义:1说一说练习题关键 9.闫磊
есть
吃 吃饭;有,存在
例如:——что ты ешь?(обед)
——Я ем деньги.在上面的对话中问话者想要了解对方吃了什么,而对方却误认为问其有什么.所以造成不解.
Мука 面粉 ;痛苦
例如:—Мука!Мука!Мука!(面粉啊 面粉)
—что случилось , ведь здесь нет муки(痛苦)
—Я хочу взять муку, нет мук
Видать 看见;显然看来 ——Анна дома
——Видать ,он дома(显然她在家呢)——Откуда ты знал?
—— смотри , она стою перед домом
Винтить 拧螺丝 ; 打纸牌 ——Что вы делали вчера ——Я винтил(打纸牌)
——Ваша машина не работает
——Что ты говорил ,вчера мы с товарищами винтили:играть в винт 10.李子梦
俄语中的一词多义
1.Труба
筒,管,烟囱;管状物 дымовая труба烟道,烟囱 铜管乐器,小号,喇叭
(人或动物身体中连接各器官的)管 евстахиева труба 咽鼓管(用作谓语,俗语)完蛋,糟了 плохо дело,конец приходит
2.трубка
管状物 свернуть чертѐж в трубку 把图纸卷成筒 烟斗,烟袋
电话听筒,耳机(专)(岩浆岩的)矿苗,露头 алмазоносная трубка 含金刚石的矿苗
3.число
数 целое число 整数
бробное число 分数
日,号(一月中的每天)в первых числах мая 在五月的头几天 数目,数量 большое число людей 大量的人(已知量的)全体人数,数目
(语法用语)数 единственное число 单数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е число 复数
11.马文晓
Карта
1、地图,图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карта 地图 Карта китая 中国地图
2、一张扑克牌,一张纸牌 Червонная карта 一张红桃牌 Сдавать карты 发牌
(转)某人的企图失败,计谋破产 Карта бита чья
公开自己的想法,打算 Раскыть свои карты 摊牌 押宝.以....为赌注
Ставить на карту что-нибудь 在某方面是行家
Ему и карты в руки.打乱...的计划,意图
Смешать,спутать чьи-нибудь карты 3.表,卡片,表格
Квартирная карта 住房卡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арта工艺卡
4、混凝土板,石板(职业用语)12.郭远召
Он доктор他是医生;他是博士 Он кандидат
Он эксперт 鉴定人,鉴定专家;评委,评审人 Он романист他是长篇小说家;他是罗曼语言学家
Можно ли поухаживать за вами我可以照顾您么?(一般情形下);我可以追求您么?(晚会上小伙子对姑娘说)
Ему никому помочь没有他可帮的人(Ему做行为的主体);没人可帮他(никому做主体,Ему做补语)Он попросил выполнить задачу他请求由自己来完成任务;他请求别人完成任务
Посещение друзей радует его朋友们的探望让他很高兴;看望朋友让他很高兴
Он любит мать больше
чем дочь他爱母亲胜过爱女儿;他比女儿更爱母亲
Приходите к нам в субботу или воскресенье вечером 13.张忆云
Мир
1.天体星球 Звѐзды,даже самые маленькие,всѐ это миры!Как ничтожен человек в сравнении со вселенной!星球,乃至最小的星球也都是天体!人同宇宙相比,该是多么渺小啊哇!2.世界
Я счастлив!Я петь готов,я рад весь мир обнять我多么幸福!我要歌唱,我要拥抱整个世界!3.和平
Худой мир лучше доброй ссоры 坏的和睦也比好的吵架强
14.王琦 Карьер
1.袭步(马的最快步法--四足离地奔驰)飞奔 пустить лошадь в карьер 让马袭步奔驰
перейти с рыси на карьер 从快步转为袭步,从小跑转为飞奔(转)立即,马上,毫不迟疑с места в карьер 2.露天矿,采石场,采砂场 глиняный карьер
采粘土场 песчаный карьер
采砂场 угольный карьер
露天煤矿
3、(旧
同карьера)职业,事业,专业 Артистическая карьера
4、升迁,官运,前程,功名,名利 блестящая карьера 锦绣前程 сделати карьеру 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Карьера не удолось功不成,名不就 Мука
1.面粉
пшеничная ~ 小麦粉, 面粉
2.痛苦
предсмертные ~и 临死前的痛苦 15.任士博 Зелѐный
1.绿色的
Зелѐный цвет 绿色 2.美元 Ключ 1.钥匙; 2.关键; 3.答案
ключ от комнаты门钥匙 ключ к победе胜利的关键 ключ к упражнением练习答案 Член
1成员,员(会员,委员等)Член профсоюза 工会会员 член семьи 家庭成员
2成分,要素;项,元Члены предложения 句子成分 3肢体,肢
Часть тела
4冠词
Определѐнный член 定冠词 16.于晓蕾
Операция手术Операция длилась три часа.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2 战役Операция удалась.战役告捷 交易Эти операции с домами очень выгодны.这几笔房产交易很划得来。业务 На почте проводят разные почтовые операции.邮局办理各种邮政业务。
Тень 影子 Тень упала на землю.影子投在地上。背阴的地方 В парке много тени.公园里浓荫处处。幽灵 Она бледная как тень, стояла там.她苍白得像个幽灵一样站在那里。黑暗 Редеет тень ,и брезжит свет,и скоро день.黑暗在减退,天色已放亮,很快就是白天了。皮影戏 Китайские тень.中国皮影戏
Тираж 抽签 Тираж выигрышей.中奖签 偿还 Облигация вышла в тираж.债券可以还本了。发行量 Новый учебник будет издан тиражом в 500 тысяч.新教科书将发行50万册。
17.王宇晨
дело
1.работа,занятие,деятельность工作,事情,活动,事业
дело воспитания молодежи青年的教育工作
дело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кого-чего.круг ведения;то,что непосредственно относится к кому-чему-н.,входит в задачи кого-чего-н.事,有关…的事,是…的问题
защита отечества—дело всего народа.保卫祖国是全民的事,дело нашей совести关系到我们的良心问题
А мне какое дела?关我什么事? 3.надобность,нужна有必要
без дела не входить闲人免进
4.нечто важное,нужное重要的,严肃的,正经的говорить дело说点正经的
Вот это дело!这才是正经事!这有道理!5.специальность,круг знаний职业,专业
горное дело矿业
военное дело军事 6.предприятие生意,营生<旧>
солидное дело殷实的买卖,好营生
7.событие,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о,факт,положение вощей事件,事态,情况
Как дело?近况如何?
8.поступок行为
сделать доброе做好事
9.судебное разбирательство,процесс诉讼案件
уголовное дело刑事诉讼案
10.собрание документов,относящихся к какому-н.факту или лицу公文案卷
папки для дел卷案夹 11.сражение<旧>战斗,战役
участвовал в делах и походах против неприятеля参加抗敌的战斗和行军
2.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 篇二
1 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
认知语言学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 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与词汇习得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原型范畴、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等。原型范畴理论认为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间不存在共同特征, 而只是具有家族相似性, 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 范畴内成员的地位具有不平等性, 此理论对于词汇语义知识的构建起到启发的作用。意象图式是在我们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一种反复出现的、动态的式样, 可以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 意象图式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空间域, 也构建了我们抽象域中的很多概念, 它对词汇语义起到重要作用。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 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 是一种必要的认知策略。人们可以利用词汇已有的词义通过延伸和扩展派生出新的词义。多义词的就是在某些具体概念上所形成的抽象认知思维网络, 即从一个语义域向另一个语义域的转变和跨越的结果。
2 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认知理据分析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 是指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在日常生活中, 有一些属基本范畴的词往往带有多个义项, 且具有极强的词汇搭配能力, 这类词即为多义词。 词汇多义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途径, 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部分。在语言的认知过程中, 人们往往先接触到自然环境中的具体事物, 其次在不同的语境中形成不同的抽象意义, 从而使某一具体词汇转变为多种义项。长久以来, 语言符号被语言学家们视为是任意性的,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之间无任何联系, 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对概念隐喻的深入研究, 学者们认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理据性。 就多义词而言, 它们的多义义项和原始语义之间总是有着某种语义关联, 而这种语义理据就是一种心理联想, 即词义的引申和比喻, 常见的四种心理联想方式为隐喻、借代、提喻和类比。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 充分掌握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 将有利于其对多义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实验过程
本实验研究拟在探讨如下两个问题:1.学生多义词学习过程是否运用到相关的认知思维模式? 2.认知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学生多义词学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正相关?
3.1 理工科院校学生多义词习得中认知思维模式调查
本部分调查问卷的设计参照文秋芳老师所编著的《词汇学习策略》及秦晓晴所著的《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 以辽宁某高校机械系125 名大二学生为受试, 对其二语词汇习得中认知思维模式展开问卷调查, 并借助SPSS13.0 数据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数据分析, 然后对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 利用大学生多义词习得中认知思维模式问卷对其性别、年龄、专业、生源地、年级、高考外语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 其次, 从学习者主体出发对具体的认知思维方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在问卷设计过程中, 笔者从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三方面统计学生在多义词习得中认知思维策略的应用情况。 最后,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 抽取主成分因素, 并以“主成分因素”作为自变量, 以二值变量“二语词汇习得”作为因变量进行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
3.2 理工科院校学生多义词习得中认知思维模式培训过程
本部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 按专业不同将上述院系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12 周的嵌入式多义词认知思维策略的培训, 对照班不接受培训。 实验所采用的工具为调查问卷表和词汇水平测试卷, 测试过程分为词汇前测和词汇后测两部分。 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以定量分析为主分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水平以及实验后的进步程度。 同时, 定性研究通过教师课堂观察、访谈和试卷分析等方式辅助解释了定量分析的结果。
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
1) 培训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水平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笔者在对受试完成认知思维模式调查问卷后,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同时进行了实验前的英语词汇水平测试。 成绩分析如下:
经T检验数据表明:实验开始之前,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是42.163, 控制班的平均成绩是43.428,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无明显差异 (t=-.553, P=0.418>0.05) 。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即在认知思维策略培训前, 两组受试在词汇掌握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培训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水平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笔者在对实验班进行为期12 周的认知思维培训后, 再次利用同等难度的词汇水平测试卷对两组受试进行词汇水平测试, 目的在于说明认知思维的培训是否对学生词汇学习产生一定的相关影响。成绩分析如下: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接受认知思维培训后,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是58.3863, 对照班的平均成绩是52.467, 实验班的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班, 这说明两组受试在培训后词汇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t=2.358, P=.000<0.05) 。 以上实验表明认知思维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对词汇的注意力和认知力, 进一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4 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原型范畴、意象图式, 概念隐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是掌握英语多义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 非典型会员以连锁和辐射两种方式从核心词衍生出来。 从词义的扩展方面来看, 转喻和隐喻是使得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手段。因此, 在多义词的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对基本核心词汇的讲解, 并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学习者建立多义词义项网络, 只有充分了解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才能更好利用和运用多义词。
摘要:本研究采用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框架, 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 转喻等理论, 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出发来探讨二语习得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并以实证的方式来分析认知思维策略是否对受试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产生显著性的差异, 力求为学习者多义词习得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原型范畴论,意象图式,概念隐喻,转喻,一词多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3.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 篇三
关键词:认知语境;汉英语多义性;解释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语境问题进行的研究不但受到了语言学专家学者的重视,还受到了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哲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语境问题已经被广泛纳入这些领域的研究范畴。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欧美国家兴起的这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潮,如今这种研究已经成为了语言学的研究前沿。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语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语境与认知语境两者的本质其实是是相同的,这是因为这两者所需要涉及的研究对象与概念有着极其明显的一致性。在语言学界的中有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语言多义现象。通过认知语境手段针对语言的多义现象进行研究,会取得良好的解释力效果,这一点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一样的。
一、认知语境对汉英语的多义现象的解释
(一)词汇多义现象
①请你快点走。
②这本书非常好。
③She stood by zhe bank.
④John broke the record.
在例①中的原话我们既可以理解成要求对方快点走路,也有可能理解成请求对方下棋快些落子。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头脑中都会有“走路”及“下棋”这两种认知语境,所以在具体的生活中对于此处的“走”的各层含义不会出现误解。而对于例②原话我们则既可以理解成“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也可以理解成“这本书非常完好没有破损”。由于常识问题,人们在正常的交谈并不会受到影响。尽管例③原句中的“bank”的含义既可以指“河岸”,也能指“银行”,而例④中的“record”一次含义则包涵了“档案”、“记录”、以及“唱片”这三层含义,由于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一直都会伴随着相关的认知语境,因此不会导致人们的误解。
(二)显性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
①杀死了敌人的士兵。
②此处施工车辆请绕行。
③a small car fsctory.
在上述的三个例句中,其结构可以分析成不同的形式,因此例①的含义是“士兵杀死了敌人”或“有人把敌人的士兵杀死了”;而例②的含义则包括“所有的施工车辆在此处需要绕行”或“此处正在施工,所有车辆请绕行”;而例③原句则可以断句成“a small/car factory”,也可以断句成“a small car/facory”。事实上认知语境在某些含义方面是一种语言知识,把这种语言知识(此处是指语法的知识)进行内在化能够有效消除语法方面的歧义。
(三)隐性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
①莫言的书
②Smith is too good a man to kill.
在例①中我们可以理解为“莫言自己所拥有的某本书”,也可以理解成“莫言自己所写的书”;例②则可以理解成“史密斯是个太好的人,不会去杀人”,也可以理解成“史密斯诗歌非常好的人,不可以杀他”。上述两个例句由于具有不同的隐形结构而出现了多义现象,而利用认知语境则可以进行解读消除歧义。
二、认知语境的汉英语解释力机制
(一)知识草案及心理图式
在认知语境的实际操作中一般将“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作为基本单位,其中知识草案指的是关于基本行为单位的一种认知结构,是对真实世界中存在的状态、行为或事件等典型结构进行经验化或概念化而得来的结果,是有层次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内部结构的相关关系以及自然组合的各种方式。心理图式则建立在知识草案基础上,在某些条件特定的具体情景场合中采取经验式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更大情景单元,这就是心理图式。心理图式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大,社会文化的色彩比较丰富。
(二)知识结构和外部世界
人们的知识结构来自于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结构化的结果,固有的语境中具体因素在结构化后就会转换成认知结构单位及其关系。此后只要一触及到类似或有关的具体场景,人们就会在头脑中自然而然地想应该要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一使用了某种语言表达方式,人们又会自然地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具体场景。将语用因素进行结构化可以得到认知语境,事实上认知语境是人们对相关语言使用的具体知识,是和语言的实际使用有关联的、已概念化或图式化的相关知识结构和状态。交际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必须以当时交际场合的具体需要为依据,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相关认知语境的主要内容激活,从而能够投入使用。
(三)刺激和激活
根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人类在面对每一起认知语言事件时,都会在他们的神经元上留下相应的神经化学印迹,而这种印迹的深浅由刺激的多少决定。某一认知语言事件在利用刺激而产生了足够的印迹后,就会固化成具体的单位状态,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它们就会自动地投入或激活。这些刺激往往会来自与人们活动的各个方面,给认知语境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接受到各种刺激,在这种反复的刺激下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经验,而经验又能够形成系统概念,也就是认知语境。由于客观世界丰富多样而又没有限制,因此认知语境也具有了多样性以及无限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境,在经过内在化处理的过程,能够形成相关的认知语境。而内在化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刺激的相关过程。语境在经过内在化处理后,就会以知识草案以及心理图式这两种形式作为其基本单位而在大脑中存储,并能够随时被激活,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各种多义现象进行解释。另外由于认知语境非常普遍,因此汉英语中的绝大多数多义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迎刀而解。
【参考文献】
[1]金薇.浅谈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J].西安社会科学,2009(02):172-173.
4.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 篇四
论文关键词:语言相对论 认知语言学 影响
论文摘要: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言的全新思考,实现广泛的语言主义改革,将对人类的思维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当前语言相对论的应用状况,分析并阐述了语言相对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普遍关注思维、语言、文化中的相关性问题。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共性论的争论始终没有停休,由于不同时期的流行思潮有所不同,因此两种观点也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交替占据主要位置。sapir-whorf是语言相对论的代表人物,他对语言机思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将对思维惯性产生直接影响,思维是“概念思维”或者“语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内容与表达方式。[1]
一、语言相对论概述
在whorf的语言相对论中,表达方式往往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因此很多学者在理解相关观点时产生一定疑问。有关他对语言、思维、文化关系的研究,被统称为“沃尔夫假说”。沃尔夫假说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极端语言决定论;二是温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决定论中,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了思维方式,对于现实的感知不能独立于语言之外;另一方面,语言相对论中,语言产生了某些认知中的偏差,引导更多人们关注这方面问题,因此说语言的差别体现了思维的差别。[2]
一直以来,诸多学者批判语言决定论,认为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whorf将无法获知霍皮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whorf的本族语言为英语,因此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在英语基础上,那么就无法关注到霍皮语的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whorf表达的观点与理论仅引发人们的关注,但是他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极端思想产生的矛盾逻辑。更多时候,他表达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通过语言引发了几种认知偏差,语言模式并没有绝对性限制,而是与其他文化模式相融合,将人类的思维与感知推向习惯性渠道;②语言引导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③每种语言都可以表达概念,但是表达的程度有所不同;④语言对事物的范畴化方式,将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3]
whorf认为,在一种语言中将词汇划分为动词与名词,将会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波浪、烟雾、闪电等,并没有更多地倾向于实物物体,但是在英语中属于名词;但是在霍尔语中,却将这些自然现象定义为动词,因此可以说霍尔语主要通过不同方式来看待这些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沃尔夫假说”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人类学、心理学研究者围绕这一假说进行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矛盾性。相关证据表明,沃尔夫在分析个别霍尔语时,存在一定简单化、狭隘性,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沃尔夫假说”也有合理之处,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4]
二、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随着whorf对语言机思维关系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语言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在语言相对论中借鉴了先进的理念。认知语言学强调切身经验,以此认知人类心智,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有机结合。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语言来自人类的心智,同时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的组织原则基本类似。[5]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认知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等。
1.经验范畴研究
在“沃尔夫假说”中,深入探索鉴于语言普遍性基础上的语言特异性。以普遍性作为标准,分析某种语言的特殊性。whorf认为,所有思想语言都可以共同享用同一个概念,甚至处于连自己都不明确的队列中。因此,各种语言最终都会步入“普遍性”发展之路。以当前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分析情况来看,思想的影响已经发挥作用。whorf将特殊的语言规则认定为既独立又约束的基本范畴,同时明确具备普遍性特征的语法范畴,[6]而认定语言思维基础成为人类的认知共性,每一种语言都与其他语言有所区别,可作为独立性的系统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形式和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既可实现沟通,也可分析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认识到或者忽略某种特定的现象与关系,细化推理过程,形成个性化的意识空间。
whorf认为,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模式,这一意义也就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之外的标准等共享而建立。大家普遍认为,来自语言之外的标准,就是奠定在人类生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情感经验与普遍感知。whorf认为,这种普遍性已逐渐被“格式塔心理学”所接受并充分证实。[7]若想描述语言的各种差异,就需要寻找通过非语言学作为标准对象的描述方法。一般所谓的人类经验,没有考虑到哲学或者语言学方面的问题。仅仅认为视知觉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样的,并与熟悉的知觉类似,难以超越法则。应该认识到,这种有关视觉的处理,体现了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轮廓类似。有关类别问题,运动感知大多与模糊的轮廓感知相关。[8]
在“沃尔夫假说”中,将视觉经验认定为可以直接、间接地“投射”,提供了人类经验的模板,并在投射过程中产生外在的“场”。同时,whorf认为,在人类思维意识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大众性经验,即“自我场”。在“自我场”中,具备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判别思维与情感,“自我场”拥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性、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区分思维、情感、听觉、味觉等词素,而谈到某一具体事物时,也可以体现“自我”。观察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及他人的语言,再加上结合“自我场”的作用,[9]whorf认为在霍皮语中,并没有将“时间”一词看做是一种平滑性、流动性的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中,世间万物都是遵循同一规律进行。在“沃尔夫假说”以及相关学术学派中,霍皮语的“无时间语言”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抽象的概念无法转变为具体的实体,也不可能存在于隐喻空间中。
2.语义范畴的深入研究
在whorf假说的经验主义理论研究中,有很多处理意义问题,但是并没有在经验现象中充分体现,例如work、sincere、mistake、promise等词汇。在人们的思维世界中,将形而上的本体论范畴和各种各样语言相关联,坚持“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原则,可以给霍皮语、英语等不同语言之间产生巨大差异提供一个参考框架,这一论点已经被认作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理与前提。目前,有关利用经验图式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研究发展的动力。
whorf认为,所谓词汇意义就是单指某个单词的固定含义,通过所处的语法模式、句子中而控制。例如,在“iwentallthewaydowntherejustinordertoseecalvin”一句中,其中只有一个固定实指,就是“calvin”,而剩下的词汇在句式中则没有确定的内容,甚至我们常见的“see”,也并非日常所指之意,仅作为一个视觉图像而存在。[10]将词汇的意义当做一个抽象建构的过程,以单词“see”为例,在短语“tosee”中,并不专指“receiveavisualimage(ofcalvin)”,而直接为“tomeet(calvin)”,这种意义就是来自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沃尔夫假说”中,强调单词只有在具体的使用情境中才能体现真实意义,但仅此也有所不足。首先,我们必须表达出某一特定话语中的具体含义;其次,如果某个单词依赖于其他单词而存在,在互相融合的情况下,不会滋生其他释义,而真实的意义范围应该被限制在一定集合体中,也需要特殊方法来表达不同含义,以此证明它们和不同语法框架相联系。当然,“沃尔夫假说”并没有发展为真正意义的语义表征,仅认为语法意义具有高度抽象特征,但是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11]通过建构意义性概念,蕴含了深刻的语法意义。
为了可以应用各种语言,对语言范畴进行比较分析,再加上深入研究语言类型的客观需要,whorf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意念框架”。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假设意义存在于每个人可以感知的经验中,通过特殊的结构形式而存在,在客观世界发展中表现了映射关系。意义和认知域的范畴密切相关,包括时间与空间。任何一个范畴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刻画,如运动、场景等。可以将场景划分为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运动可以划分成连续性事件与孤立性事件;事件又可以划分为事件起因与事件结果;事件的起因再划分为“力的分配”,包括动力来源、任务、目标等。通过这一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语言相对论的观点。
3.其他概念
whorf经常采取强烈性的建构手段,提出“原因-结果”、“行为-目标”等关系标记,深入研究“指令性与工具性”的因素可能性,同时也构建了如“联系性动词”、“状态动词”、“使役动词”、“结果性动词”等范畴,集合并分布“数量范畴”概念,对各种起始动词、延续动词、反复动词、进行体动词、完成性动词、未完成性动词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whorf的观念中,还对部分格、所有格、名词范畴等有所研究,认识到情感表达模式,包括话语方的情绪与情感等,并不是确切的观点。另外,有关关系意念、视觉意念、因果意念等,已成为不同语言之间比较专业概念的关键要素,应用广泛。[12]实际上,无论应用何种语言,若想确定范畴,都需要对语义、指称关系等进行判断。如果缺乏语义的概念指标,就无法判断某个因素到底是因果关系、延续性关系还是部分格标记。
whorf指出,他完全认可在确定不同结构语言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基本采取语义标准。但是“沃尔夫假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更加深入,而是将更多有关语言、思维的启发性、趣味性观念留给后人,为经验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引导人们思考更深层次的语言差异性。因此可以说,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为进一步发展认知语言学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艳艳.语言相对论的多维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
[2]林丽玲.从“语言相对论”看中西方文化语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3]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j].课程与教学论,2008.
[4]蒲冬梅.自然语义元语言之思想探源及理论形成的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5]陈运香.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6]林鉴.语言与思维的“蓝”与“绿”sapir-whorf假说的实证研究回顾[j].东京文学,,(8).
[7]邱立中.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视觉与手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孙志青.二语习得中语境与文化问题的社会语言学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吉益民.试论沃尔夫的发现及其语言相对论[j].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10]王跃平,张莉莉.“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1]唐淑娟.性别歧视语言的取消与人的思维――sapir-whorf假设角度[j].昌吉学院学报,2009,(2).
5.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 篇五
关键词:认知角度,“cake (蛋糕) ”,一词多义现象
一、引言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认为语言形式与其所指的实体间没有任何的对应关系, 音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但随着社会, 文化的发展变化, 人们在以知词汇的基础上认识新事物, 造成了符号无意义的拓展或延伸, 即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 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还是一种认知现象, 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隐喻和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词义的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认知语义学对多义现象的分析, 描述变化多端的真实世界的语言是以隐喻的形式体现的, 各种意义之间是系统的, 自然的关系, 即后一个义项是以前一个义项为基础的:A→B→C→D等。 (Taylor, 2001:106—115) Leech (2000:318) 认为词义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实现的。但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它们在词义扩展和延伸中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人们在构造词汇新的意义时认知结构是怎样的?英汉的词义延伸是否完全一致?本文从对“cake”一词从转喻到隐喻的意义变化, 探讨和回答以上问题。
二、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观
隐喻和转喻作为人们的重要认知方式, 对人们认知事物和事物概念的形成, 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Lakoff和Johnson认为, 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 这个投射过程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联想为基础, 即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关系特征。所以隐喻也可以说是用一种人们所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表达另一种新的抽象的, 不易感知的概念。例如, 空间是具体可感的, 而时间则是抽象的, 不易感知的, 于是, 我们就借空间的语言表达形式描述时间, 如“时间很长”、“下个月”等。而转喻的本体和喻体是在同一域中进行的。两者是一种替代关系, 即通过某个认知上的显著部分或特征, 或有特殊关系的临近事物理解整个事物。例如, 我们用“头脑” (head) 转喻首领、头脑、智力、天赋等。正如隐喻靠的是相似性联想一样, 转喻离不开相关性联想。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 隐喻研究一直都备受关注。而近年来, 转喻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中外认知学者的重视。实质上, 转喻更具有本源性, 即在很多情况下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 但它们之间并非截然分开, Johnson曾说:“相似性是被增添到邻近性上的, 因此任何转喻都带有一点隐喻的色彩, 任何隐喻也都带有转喻的痕迹。” (Goossens, 2002:351)
三、cake的义项分析
词汇的义项大致包括本义和引申意。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 即词义的引申过程。它是指从单义词的一个中心结构变为多义词的中心结构。cake的概念的改变是从两方面进行的, 一是从本义的邻近性关系考虑在本概念内进行拓展, 这从认知角度来看属于转喻。二是从本义的相似性关系考虑, 向不同概念域映射、拓展, 即不仅把蛋糕看成一个由鸡蛋、面粉加糖和油制成的松软的糕, 意义单一, 而且把它看成与它形状相似的块状物, 这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隐喻的思维结构。当“蛋糕”被重新概念化后, 它所涵盖的事物更为广阔, 不仅包括外部特征的相似性, 而且包括事物内在的重要性, 如“好的东西”。
词汇包括简单词、合成词和习语。因此, 我们在分析cake的义项时, 主要从简单词和习语的意义两方面出发。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蛋糕”由转喻到隐喻的意义转变过程, 我们将“cake”的义项分为以下几项。
(1) a soft food made by baking a sweet mixture of flour, eggs, sugar, etc. (糕、饼、蛋糕) 。
(2) a flat shaped piece of something, esp food. (饼状物, 尤指食物) 。
(3) shaped or hardened mass of a substance. (块状物) 。
(4) the total amount, esp, of money or goods, that is to be shared among everyone. (人人均有份的钱或货物的总数、总量、总额) 。
(5) (sell) like hot cakes: (to be sold) very quickly (销路很好) 。
(6) Have one’s cake and eat it (too) :t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omething without the disadvantages that go with it (非正式, 得其利而无其害) 。
根据词典对义项的标示, 义项 (1) 最早使用, 是cake的本意, 这个义项包括了cake的具体和典型性特征, 即“由鸡蛋、面粉加糖和油制成的松软的糕”, 如“a chocolate cake, to bake a cake, a birthday cake”等, 而其他的几个义项都可被看成后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意思。根据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cake在最初用来表“蛋糕”这个概念时, 音和义之间没有认知理据, 是任意性的结果。而义项 (2) 就带有转喻的认知特征。蛋糕是食物中的一种, 且其形状与各种饼类相近, 因此把蛋糕转喻为“饼状物, 尤指食物”, 如“a potato cake, a fish cake”等。这就是利用了两者之间在“食物”上的相关性, 即邻近性, 在同一“域”内, 以部分代整体, 这就是转喻的思维模式之一。义项 (3) 用蛋糕表示“块状物”, 很形象。因为我们在吃蛋糕时一般都是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 所以在表达“a cake of soap”时, 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蛋糕一块块的样子。在这里, 人们不再把蛋糕看成食物的一种, 而是看作一个与蛋糕形状相似的块状物。随着转喻成分的减小, 隐喻的成分增大了, 但暗含的转喻基础仍在。在义项 (4) 中, 由于一个整的蛋糕经常被几个人分成几小份来吃, 蛋糕的意思在此是人人均有份的钱或货物的总数、总量、总额, 所以看到这个意思我们就会想到分蛋糕, 英语中有“Cake Division by Majority Decision”和“How to cut a cake almost fairly” (Google网) , 汉语中也是如此, 如“1.9万亿元的大蛋糕怎么切?解析2006年中央财政资金五大流向”, “谁在切分医疗蛋糕”。蛋糕也可以被看成货物的一种, 在这里分蛋糕就代表分货物或资金的总量。根据分析该义项既可看成隐喻又可看成转喻, 属于两者的交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各种花色的“蛋糕”纷纷出炉, “春运蛋糕”“手机蛋糕”“年底市场蛋糕”“假日旅游蛋糕”“求职经济大蛋糕”“被冷落的蛋糕——农村市场”, 等等, 不一而足。这里的“蛋糕”都具有“市场”的意思。义项 (5) 中的“销路很好”也是指代市场这个意思。这时表达的意思已经从具体的食品域“蛋糕”跳到抽象的经济域, 由于两者所处的域不同, 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 因此用“蛋糕”代替“市场”可以被看作隐喻的思维方式。“蛋糕”的“市场”义开始只是临时的, 但随着大众媒体的广泛使用, “蛋糕”的新义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 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卫生、金融等领域,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蛋糕”的“市场”义已经固定下来了。但“蛋糕”的变脸并未停止, 由于“蛋糕”的词义特点, 它一般指好的, 预期能给人们带来利润的市场, 一般来说, 好的市场就能带来利润, 所以“蛋糕”又转指利润、利益等。如“经济全球化既非‘蛋糕’亦非‘陷阱’” (《经济参考报》, 1998年2月20日) “海尔认为, 要想在受机市场上取得突破, 必须做一块蛋糕独享” (人民网, 2003年1月23日) 。义项 (6) 中的“cake”也是指利益、利润的意思。如“Internet life no piece of cake for smaller newspapers, weeklies”, “Sustainability, Hamilto-nian value, and NNP in a Cake-Eating Economy” (Google) , “Privacy:Internet users want to have cake and eat it shock”, (By Grant Gross, IDG news service) 。另外, 无论如何, 利益当然是越多越好, 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像“做大2800亿投资做大奥运蛋糕, 基础设施投资是亮点”, “把舞蹈市场的蛋糕做大”这样的句子。“做大……蛋糕”便成为颇为流行的经济用语。随之而来的词语还有“做精”“做实”“做优”“做活”“做火”等。义项 (5) 、 (6) , 以及“做……”都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特征, 从认知角度来说, 属于隐喻性思维模式, 因为这些义项中的各实体引起了“蛋糕”向不同域映射。这些义项都是与第一个义项, 即本义有相似性特征。这正符合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体验哲学思想。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 (1) 在这六个义项中, 义项 (1) 是本义;义项 (2) 是转喻;义项 (3) 、 (4) 是转喻与隐喻的交叉;义项 (5) 、 (6) , 以及“做大……”都属于隐喻的认知思维。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 但由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 不可能一下子截然分开两种思维方式, 因此就会出现转喻和隐喻的交叉现象。转喻性思维是在邻近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 而隐喻性思维是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 语义范围更广阔, 所以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转喻的基础性作用。 (2) 从以上汉语中和英语中关于“蛋糕”义项的分析及举例,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人类对世界万物认知基础的相似性, “蛋糕”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思都大同小异。但是又由于汉语和英语语言的不同特征, 有些意思又难免会存在细微的差别。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从认知角度对“cake”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表达了多义词延伸的认知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词义延伸主要是通过转喻的邻近性思维特征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进行的。在词汇意义的延伸中, 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的作用要大于转喻的认知思维方式, 但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且两者具有交叉现象。由于人类认知结构的基本相同, 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延伸方面大体相同, 但是又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特征又难免会有所差异。“蛋糕”为何会产生如此多的新义?从词汇学角度来说, 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表达的需要, 因此就会创造一些新的语言成分, 即通过创造新词或通过词义延伸的方式表达他义。“蛋糕”带来的新词语丰富了语言词汇, 使词汇花园更加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Dirven, R..Metonymy and metaphor:Differentmental strate-gies of conceptualization[J].Leuvense Bijdragen, 1993.
[2]Goossens, L..Metaphtonymy: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ny in figurative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A].Byword of mouth:metaphor, metonymy and linguistic action 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C].Amsterdan:Benjamins, 1995.
[3]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5]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The Commercial Press, 2003.
[6]汉英双解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推荐阅读:
认知语言学11-25
如何促进认知语言训练08-09
3-6岁幼儿语言与认知能力培养11-13
对物流岗位工作的认知10-26
对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认知06-10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08-20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09-27
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06-22
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10-19
本岗位的认知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