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经典诗歌

2024-10-02

夜思经典诗歌(共14篇)

1.夜思经典诗歌 篇一

我在月光下睡得安详

奈何你这般忍心勾去我的思想

两个无交集的世界

怎么去测量

夜空下静静闪烁

那明媚的微光

泛黄的梧桐树

燃尽了最后一片忧伤

通透的晓光

伴着一季泪的坚强

犹如轮回般的错觉

羁绊着泥泞的`生长

叶新吐芬芳

潮野的流浪

新晨会击碎

带来曦阳

我想着 前天 昨天

渐渐明白 这辈子

原来只不过是一道变换着△的无解方程

我念着 今天 明天

缓缓清醒 那些画面

这摄人心魄的魑魅 魍魉

说着让人沉醉的甜言蜜语

到最后同化了自己

互换了身体

倏忽抬头努力拼凑

一段段难以忘怀的

一件件恼人羞愧的

乍如不知哪夜的落梅——

升华了

然后再回首

便不再纠结

因为早已做不回

曾经那个真实的自己

因为早已做不回

——曾经的自己

夜,消逝了迷朦的颜色

繁华,褪尽了几世的浮尘

仰望那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天空

呼吸这无色无臭的空气——

我辗转在一个又一个路口

望着霓虹灯的一闪一烁

低头离去

抬头走开

结束了一个又一个不言而喻的瞬间

开始了一种又一种无以言表的姿态

这是一个难以揣测的年华

亦或许

这是命中注定

勾勒出的羁绊空间。

2.夜思经典诗歌 篇二

一、推行“每天十分钟”

在学校推行“每天十分钟”是一种引导小学生诵读、积累古诗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校门口醒目处以及各个教室的黑板报一角,开辟“诗歌角”。每周抄上一两首新诗,让学生吟诵。每天早读课前十分钟进行诗歌诵读。做好这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选文,合理安排。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认真选择适合不同年级阶段学生诵读的诗词,并结合推广普通话工作,给古诗词注上汉语拼音。其次,要像语文课本的编排那样,尽量根据时令选好诗词。如:春季宜选用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春晓》《春夜喜雨》《春日》等;夏天,选用描写烈日炎炎下农民辛勤劳动的《悯农》;清明节选用杜牧的《清明》;重阳节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新春佳节过后,让学生欣赏王安石的《元日》,回忆体会“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情景;严冬之际,可选用《梅花》,让学生欣赏“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再次,要考虑诗词出现的前后顺序,做到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 感悟为主,理解为辅。

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小学生不容易理解。而让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目的,并不在于理解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悟力,提高文学修养。所以,推行“每周一诗”不必像正规的古诗教学那样,要求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只要对诗词大意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去读、去背、去感悟上。只要学生能读得朗朗上口,有滋有味,朗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古诗词中的一些疑点难点问题,自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文学素养的增加而逐步得以领悟和解决。

3. 注意反馈,及时检查。

“每周一诗”的训练,主要是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觉性的影响。如果教师忽视反馈,疏于管理,那么,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学生积累了几首古诗词后,就要及时检查。方式可灵活多样,如:个人背诵、师生对吟、学生竞赛等。

二、寓诵读古诗词于活动之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引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要注重趣味性,寓诵读古诗词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激发兴趣,启迪智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每周进行形式多样的诗歌活动,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都要进行全校诗歌诵读节目比赛。

1. 猜谜引趣。

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我们可以把猜谜语作为学古诗的引子。如:学《咏鹅》用“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在学生七嘴八舌、情绪兴奋之时,转入古诗词的学习、诵读。

2. 创设情境,出游诵诗。

许多优美的古诗词,都是诗(词)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因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交融之境界来诵读古诗词能收到特殊的效果。如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结合春游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在春风拂面,柳条轻摆,姹紫嫣红的美景中,轻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带学生到花红叶绿的荷花池畔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讲诗词故事。

许多古诗词的诞生往往有一个或美丽动听或凄婉感人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产生的背景及当时诗人的情感。如:学曹植的《七步诗》,如果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么,不用教师解释,小学生对这首诗中“豆”“豆萁”“同根生”的喻义会自然明了,对诗意的理解也就容易、准确得多。这样,便于学生对古诗词的领悟,更易于渐入诗的意境,步入彼时彼地诗人的情感世界,诵读起来会声情并茂,牢记于心。

三、营造浓厚的读诗氛围

如果让学生处在浓浓的古诗词学习氛围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感悟会大大增强。因此,营造诵读古诗词的氛围也非常重要。

1. 课前吟诵。

坚持课前两分钟诵读古诗,让古诗词的朗朗诵读声充满课堂、充满校园,成为校园的一道独特风景。

2. 开展诵读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如:赛诗会、诗歌朗诵会。发现、表彰一批古诗词背得多、吟诵得好的学生。让学生得到启示:学校、老师喜欢和欣赏学诗诵诗的学生,同学们也佩服和羡慕胸有诗书的伙伴。让学生对诵读古诗词产生更高的热情。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古诗

在古诗诵读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学,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如:在教学《草》(离离原上草)一诗时,短短四句话,低年级学生要完全理解诗中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学校草坪上的草什么时候长得最旺盛?什么时候枯萎了?到了第二年,那些草是不是还会重新焕发生机、蓬勃生长呢?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野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有时学生没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可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的是一种作客他乡,感到孤独无亲,更加思念自己亲人的感受。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尚未有过类似的经历,教师就转移对象,引导学生体验自己远离父母到亲戚家时间较长时的那种感受,让学生从间接体验中产生语感。因此,刘国正在《读诗答问》中指出“内容过深或情感过于隔膜、学生完全不理解的”作品不要选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读旧诗”(指古体诗)“固然不能要求他们都理解,却也不能像旧时私塾中读蒙书那样,完全不要求理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很好;《戏为六绝句》学生就很难理解。杜牧的《清明》很好;《秋夕》曲折地表现了孤独少女的情思,学生就很难理解。”因此,我们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要忽略这点而使诗歌教学陷入艰难晦涩的地步。

3.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 篇三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经典化

中国新诗自出现之日起,便表现出迥异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种种特征。在时间长河的涤荡下,新诗历经风雨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质。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对新诗在艺术上的探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代表诗作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长久流传、广为吟诵。

徐志摩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他的代表作、他那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已然让人们将他的形象勾勒成了一位民国时期风度翩翩的文艺青年。这位充满个性的文人用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清新隽永的文字为早期中国新诗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他笔下新诗不再是单纯的用白话文书写的文字,内容不再单一乏味,形式不再千篇一律,他致力于新诗体制的输入与试验。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中国新诗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之后的诗人在诗歌格律化的开创上做出了表率。关于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其诗歌“经典化”的相关问题。

诗歌“经典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读者的传播与接受中实现的。“诗歌文本,即使再精彩,如果在书架上任尘封鼠咬,不能与读者见面,那也不可能成为经典。经典是在读者不断地阅读和理解中产生的,通过阅读,文本的内涵与读者的心灵得以沟通,正是在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当中,文本的精义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把握,文本的经典意义得以显现。”[1]新诗自上个世纪初由胡适等人倡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的岁月变换中,新诗面临的社会境况与读者群体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的读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语境下,受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影响,对诗歌的阅读感受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读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对诗歌作品的评价。由此不难看出,如何界定一首诗歌是否“经典”,实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诗的传播方式无外乎报刊发表、集结出版、教材选编、电视广播的推介等,这些方式共同促成了新诗经典化的可能,其最终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受众的选择下产生一批“经典诗人”;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新诗在历经读者的淘汰筛选后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甚至被深入分析研究,渐渐成为“经典”。

一、徐诗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

徐志摩作为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自然也历经种种考验,其诗歌在“经典化”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我们现今能查阅到的徐志摩最早的诗歌是创作于1914年的《挽李幹人》,其系统的诗歌创作与发表始于1921年。在民国时期,新诗的传播方式除了发表于报刊或整合为诗集出版外,最常见的仍然是被选入当时的教材中,通过教育途径被学生熟知。重视语言文学的教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传统,“诗歌文本进入教材,尤其是进入中小学教材后,将获得几乎是全社会适龄人口的读者,这将有力地促进其‘经典化。”[2]对此,笔者粗略地考查了徐志摩诗歌在民国时期被选编入教材的情况——

《一小幅的穷乐图》被选进由沈星一编、192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沪杭车中》入选朱文叔编、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出版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二册,另一篇《五老峰》入选该教科书第四册;1933年由戴舒清编、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一册收入了《再别康桥》;1937年由蒋伯潜编、世界书局出版的《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选入《苏苏》;《无题》则被选编进赵景深编、青光书局1946年出版的《初中混合国语》第二册;同年,由吴拯寰编、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标准文选》第一册收入《车眺》。

从选编情况来看,徐志摩的诗歌在民国时期是较受教科书编写者青睐的。第一首入选教科书的诗《一小幅的穷乐图》创作于1923年2月6日,载于1923年2月24日的《晨报副刊》。[3]次年,该诗就被选入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时隔仅一年的入选证明了徐志摩在当时新诗坛虽初出茅庐却已具备一定的个人影响,同时表明他的诗在内容技巧方面被认为适合教学,除此,我们还可以猜想或许在这一年中该诗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受到读者喜爱,缘此被选入了课本。之后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徐志摩的诗歌也并未因为他的突然离世而受冷落,反倒备受关注。被编选进教材的诗歌,除了有当下熟知的抒发个人情思的《再别康桥》外,还有描写景物的如《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悼亡诗《苏苏》。由此可见题材之广泛,与现如今徐志摩诗歌被编选进教材的题材单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徐志摩的诗歌为何一开始就广受教科书欢迎,从早期就显现出了向“经典”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徐志摩的诗歌以追求“爱、美、自由”为基本主题,风格清新,适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传授积极的思想,在倡导个性解放的时代,他的诗歌有利于启发学生;二是徐志摩的诗歌强调“音乐美”,重视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方面的技巧,朗朗上口的诗歌便于学生背诵,以及课后的传播;三是徐志摩在当时诗坛崭露头角后,其诗歌虽遭到鲁迅等个别人的否定,但大部分文人还是对其赞赏有加。在1925年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朱湘就说:“徐君的第一本诗已经这样不凡,以后的更是可想而知,我们等着,心中充满了一腔希望的等候着罢。”[4]文人的推崇想必也会影响到优秀诗歌被选入教材一事;最后一点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非一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虽受西方影响,但在多样文化形态并存的时代环境下,其传播与普及不会受太大干扰。

民国时期徐志摩的诗歌不仅走入课堂,在青年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人其诗也引起了文坛的研究与讨论。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悼念他的文章、对他的诗歌的评论性文字大量涌现,胡适、茅盾、沈从文等人都曾撰文纪念。无论是文人的评价,还是普通民众的讨论,都不可否认徐志摩在早期新诗诗坛的重要地位,这样一种一开始就形成的“普及性”与“流行化”趋势为徐志摩诗歌在“经典”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二、徐诗去“经典化”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0年期间,徐志摩诗歌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左倾的政治导向直接导致徐志摩的个人阶级属性与当时的主流政治形态背道而驰,在十年文革的社会环境下,曾受欧风美雨影响的徐志摩不幸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文人的帽子,其诗歌作品被视为反映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而遭到否定。即使出现少数的研究性文章,也几乎是以批判声为主。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谈到“徐志摩的反动诗歌”时称“他一直是作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革命文学相对抗的”,“徐志摩写过的许多名为爱情实则色情的诗”,“由于其思想腐朽、反动,带有一定艺术性就更能毒害人民,就更有危害作用,所以也就更应该批判。”[5]除此之外,1979年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徐志摩和新月派的评价是称之为“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的进攻”。[6]两种被当时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对徐志摩诗歌几乎都进行了直接而又尖锐的批判,对其诗歌内容做了全面的否定,诗歌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在当时社会政治体制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必然受主流政治话语主导,极端的否定态度之于徐志摩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是政治因素造成了他的诗歌研究被中断三十年之久,或者我们也可将这个时期徐志摩诗歌的遭遇视为它“经典化”道路上的挫折与艰辛。因为时代环境与读者群体都在改变,没有事物可以做到一尘不变、一帆风顺,文学亦是。

三、徐诗重回学界和读者视野

在经历了短暂的被遗忘、忽视、搁浅以及有失偏颇的批判后,1980年代起徐志摩的诗歌研究逐渐开始复苏。关于其诗歌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形式技巧的学术理性探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徐志摩的诗歌也开始重新回归中学教科书。其诗歌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目前查到的建国后最早选入徐志摩作品的语文教科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中国现代名著选读》上册,《再别康桥》入选该书。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实验课本语文》选编《再别康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语文》选编《为要寻一颗明星》。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4年,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读本》中首次选入《再别康桥》。1997年,《再别康桥》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本)。进入新世纪,《再别康桥》又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目前,全国普遍使用的五套高中语文课本中,《再别康桥》入选其中的三套课本,分别是人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编选的是徐志摩的《黄鹂》这首诗,江苏版没有选徐志摩作品。

不难发现,在199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徐志摩的诗歌不断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不论在哪个地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几乎都会接触到徐志摩的诗歌。而这其中受到各个版本教科书共同青睐的作品非《再别康桥》莫属。一首《再别康桥》让大部分学生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不再陌生,甚至由这首诗引发了大家对其人感情生活的好奇与关注。2000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便很好得证明了这一现象。《人间四月天》讲述了徐志摩短暂一生的复杂情感经历,他的剑桥学习生活经历、他与三名女性的感情纠葛,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这位温文尔雅、拥有浪漫气质的民国文人,看到这里观众也便会慢慢体会、懂得徐志摩诗歌里抒发的“爱”“美”“自由”。《人间四月天》的播出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徐志摩热”,这也为徐志摩诗歌开拓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或多或少会被这个上世纪初期勇敢追求真爱、自由的徐志摩所感染。电视剧中的很多配乐都是源自徐志摩的诗歌,如《再别康桥》等作为歌词,谱曲后改编而成的。这一处理也有助于徐志摩诗歌的传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再别康桥》在当代不仅屡次被选入中学教材,同时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这一事实,毫无疑问它在“出镜率”方面超过了徐志摩其它诗歌作品,成为当代人最为熟知的徐志摩诗歌“代表作”以及白话文学的经典。《再别康桥》极高的传颂度对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开始解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单一化,而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达个人情感,赞美大自然和对自由的美好追求正好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了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已是1928年,这时他的诗歌创作水平已经很成熟,《再别康桥》无论是语言还是韵律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水平,闻一多倡导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都在《再别康桥》中完美实现。仅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评判,《再别康桥》的脱颖而出全在情理之中,被奉为“经典”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个令我们感到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徐志摩的诗歌被谱曲后改编为流行歌曲,丝毫没有“落伍”之感。笔者认为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经典”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诗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的情况并不常见,而徐志摩的诗歌被改编的却远不止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偶然》等。从诗歌到歌词丝毫看不出因时代变迁而带来的隔膜,这正是徐诗语言的魅力所在。徐志摩是新诗诗人中驾驭和运用语言的佼佼者,我们从未听到评论家和读者群称其语言晦涩难懂的声音,大多数评论都是称其语言优美清新等。这样的语言风格基本扫清了他的诗歌在“经典”道路上,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遭遇读者难以接受的种种障碍;直接将其诗歌拿来当作歌词也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此外,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因为其诗歌汲取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元素,除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还包括对一些传统意象的使用。《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夏夜鸣蝉”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吹箫吹笙”也是古代文人雅士惯用的派遣内心孤独悲情的方式之一。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使徐志摩的诗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氛围,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与“婉约派”气质相近。这与当下流行音乐中盛行的“中国风”达到了某种内质上的契合,因此,将徐志摩的诗歌直接拿来作为歌词传播不会令人感到突兀与不和谐,反而顺应当下的时代潮流和文化传播趋向。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具有特殊性和曲折性。“教科书”对其诗歌“经典性”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在当代诗人中,如海子、舒婷等人身上较为显著,而对于现代诗人徐志摩实为特例。徐志摩诗歌直接作为歌词谱曲传颂,创新了传播方式和途径,它将在提高个人文化涵养和陶冶情操方面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在新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诗歌在当今青少年群体中的传诵度显然无法与徐志摩相提并论。徐志摩诗歌中那些有关爱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是不会过时的。他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形象也将会同他的经典作品一起留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注释:

[1][2]参见《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吴思敬访谈录》,《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增补部分),2012年,第121页。

[3]韩石山:《徐志摩全集》(第四卷·诗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4]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5]《徐志摩的反动诗歌》,选自一九七八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第二编第二章,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第309页,第310页。

[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4.静夜思故乡诗歌 篇四

抒写那黄土高坡的情长

绵延的梯田承载着乡亲的希望

颗颗高粱胜过那扑面的檀香

黄土地的滋味记忆悠长

天高云淡的日子里

喜欢爬在她那厚厚的脊梁

看飞机划过碧蓝的天堂

那里

是否有神仙在高歌阙唱

站在山圪梁梁上

我们高兴的对唱

唱走西口的奋发图强

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唱出那西北风的高亢

信天游回荡在十里的`村庄

那刻,尽情放飞出儿时的梦想

如今,常常想起

那春雨过后泥土迷人的芬芳

还有那秋日里甜香的枣子

领我心神荡漾

窑洞的冬暖夏凉

储存着爱的精神食粮

我爱您!生我养我的故乡

寂静的夜里

5.经典诗歌:永恒的诗歌 篇五

噢,亲爱的耶稣,亲爱的救主

你是天上的一首诗,上帝心中的歌

用鲜血谱写在耶路撒冷,吟唱在人间

绵绵无绝期的爱,传遍地极

一首永恒的诗,一曲不朽的歌

人间的诗歌都是你的翻版和复制

世上的诗人,握着你十字架的笔

大地上的歌者,脸上有你反射的`光芒

每天,我情不自禁地歌唱、吟诵

这一支从亘古里飘荡出来的歌谣

我嘶哑的歌喉吟不尽这首诗的韵味

我狭小的心扉唱不够这一曲的完美

我愚蠢却执意吟诗,我嘶哑却选择歌唱

这一曲呼唤着人类乳名的诗歌

拨动我的心弦,奏响蔚蓝色的旋律

我的血液流溢出静谧、辽阔的音符

上帝的琴音,连接天地的诗魂,

用彼岸的恩典涤尽此岸的悲苦

这一曲绝唱,让哭泣的小草抽绿吐穗

这首诗悲壮,让有限的世界无地自容

那些沙漠里唱歌、吟诗而牺牲的兄弟姐妹

他们的歌声已流淌成故乡的清泉、绿洲

生命的枝头上摇曳着鲜血淋漓的花朵

内心吐露的芬芳,见证不朽的爱情

诗是心的溪流,歌是灵的闪烁

主啊!我的诗、我的歌,我的永恒

从此,我不再唱歌,让歌来唱醒我的日子

6.关于爱情经典诗歌 篇六

关于爱情经典诗歌篇一: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关于爱情经典诗歌篇二:插曲的尾声

我们再也不会沉浸在这段酸甜的过去的时光里;

爱情的光圈那时罩在你,亲爱的,和我中间。

再也找不到当初让我们紧紧相依的地方,当时看见我们相爱相聚的地方已经空空荡荡。

那些花朵和芬芳的空气,他们此时会不会想起我们的来临?

那些夜鸟会不会尖声鸣叫,发现我们曾经在这里流连?

虽然我们有过炽热的誓言虽然我们有过忘怀的欢乐,可狂欢的极限之后苦难在今天判决。

深深的创伤;

没有呻吟:破声而笑;

但又倔强地忍耐;

这条爱情的道路,比顽石还要坚硬。

关于爱情经典诗歌篇三: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心依恋的地方

四季总是郁郁葱葱

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异地的风雨

为何总弥漫在我的天空

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梦沉淀的地方

酿满湖一般的深情

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那怕走过千山万水

梦萦的还是那一片风景

爱一个人想一座城

生命里的一幅画

刀痕斧刻般悬挂在心中

关于爱情经典诗歌篇四:天与地的爱情

天堂的你

是我的新郎

地上的我是你的新娘

天与地之间

呼吸着我们爱情的空气

不管我是在南方

你是在北方

万川是我们缠绵悱恻的言语

千林是我们孤独静谧的温床

信鸽送去爱情的红笺

天堂的你哀嚎哭泣

化成柔柔细雨滴落在我的心坎

和风送来婚礼的见证

地上的我欣悦而泣

以白云为戒指晚霞为嫁衣

天堂的你投进我的怀抱里

地上的我依偎在你的臂弯里

天与地举办了一场爱情的盛宴

我以为

天堂的你离我很远

是天堂与大地的距离

当孤独生出一朵花

我发现

地上的我离你很近

是吸气与呼气的距离

蓝蓝天作锦衿

青青山为枕头

你与我共眠

天堂的你地上的我这天与地的爱情

关于爱情经典诗歌篇五: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7.夜思经典诗歌 篇七

1 概述中国译者论及文本“形式”的翻译处理

王佐良曾说“诗的翻译对于任何民族文学、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莫大好处……如果去掉翻译,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将大为贫乏”[1], 可见诗歌翻译好比为本土文化量身订做一件华丽锦袍, 让世界文化也跟着增添一抹光泽。那么能够呈现诗歌优雅形式的翻译则无可厚非称得上是对异域文化的一种加冕, 这里就中国译者提出的翻译理论来谈谈他们是如何理解翻译过程中的文本“形式”处理的。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总体可分出两条脉络:其一, 翻译的首要核心当“忠”于原文, 不仅是内容和文字信息的转换上, 还力求译文体裁甚至形式与原文的对等忠实。如严复的“信、达、雅”。不过其“雅”强调尽量多地使用古汉语, 让译作蕴含古风雅韵, 方便中国读者去欣赏品味西方经典文学中的文学底蕴和文化价值。这“雅”当是对原文形式风格的忠实对等有所保留了。再如鲁迅主张的“直译”而不是呆板的“死译”, 针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 他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主张[2]。在引入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 则更多是在译出精髓思想的同时还尽力保留了洋味, 其译作在表达风格、语言形式乃至文本体裁上多是强调忠实对等的。其二, 追求佛家所说之“意境”, 不论是否忠实于源语文本, 只要是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中心思想, 是否必须忠实于源语文本的表达形式则不那么重要, 因为只有不被束缚在这样的框架下才能带给目的语读者同源语读者等同的理性与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则恰好体现了这一条。傅雷认为翻译当像临画,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理想的译文就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一般。钱钟书则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3]显然他们是在努力增加译者的创作成分, 从而使译文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里更具生命力。不过在这两大脉络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推敲取舍地游刃有余的翻译家当数许渊冲, 许老从几十年丰富的文学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富有艺术价值的理论, 即大家常提及的“三美”论。在他看来文学翻译简直是“化学”, 这“化学”可具体为“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艺术”则寓意着“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创”是说“文学翻译等于创作”;“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指“意似、音似、形似”;而“竞赛”则是说“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 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4]。综上所陈, 可见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形式”处理早已得到译者们的重视, 下面就以《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为例进行分析, 看看不同的译者是如何处理的。

2 多个英译本案例分析

2.1 译本对比分析

《静夜思》一诗在韵律上并非排列得非常工整押韵, 但仍符合中国唐诗的大传统AABA式。形式结构颇为严谨, 全诗共分四行, 每行五字, 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选取了中、西方译者颇具代表的六篇译作。

1)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By Xu Yuanchong)

2) Before the bed shore the bright moonlight at hand,

I fancy it was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to look at the bright moon,

and lowered my head to think of my native land.

(By Zhang Bingxing)

3)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By Weng Xianliang)

从上面例举的译文可见, 中国译者通常会保留原有的诗歌形式, 采取“忠实”策略。前两首译作各自共分四行, 每行字数上许老用了7、6、7、5, 从而保证了每行字数较为均匀地排列;张氏则安排成9、8、10、10的分布, 稍显逊色却也“八九不离十”尚算考究。翁显良的译文显然与原诗形式差别很大, 译诗共三行, 每行的字数分布也毫无章法, 采用西方惯用的口语化写诗抒情手法, 读来好比一篇迷你散文, 意思通俗易懂, 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 却不免少了些耐人寻味的意境与丰富抽象的浓浓思乡情。对比三首译作, 许老在保留诗歌形式的基础上, 通过巧妙的选词定字, 用一个直角梯形状递进式地呈现出来, 为弘扬中华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做了一段很好的宣传片, 让目的语读者能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优雅与独特魅力。

1)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By Tr.Witter Bynner)

2)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By Tr.Herbert A.Giles)

3) 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I raise my head, -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

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 land, of thee!

(By Tr.L.Cranmer-Byng)

三位外国译者的译作在诗歌行数上前两位皆保留了四行成诗的原有风貌, 不过Bynner则没有充分意识到字数齐整分布对讲究形式美的中国诗歌的重要性。Giles在每行的字数分布上倒是花了一番心思, 呈现8、7、9、9的格局, 同时还创造性地改变了原诗的感情基调。选用大量动词 (例如:“play”, “glittering”, “wandering”, “raise”, “lay”, “arise”) 使译作呈现出活泼的跳动感, 俏皮地表现诗人的乡愁。这种基调风格的转变虽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却扭曲了原诗的抒情线路, 失了文化意象内涵的真实。第三首则较大地改变了诗歌原有的外在形式, 译作划分成类似宋词那样的上下两阙, 并且两段运用了头韵且形式接近, 选择上下照应的行文风格, 将景与情割裂了开来。

各译文在深层结构 (即句式结构的选择) 上也做了些改变。“疑是地上霜”一句是说诗人开始并不知道地上的亮光就是白色的月光, 而是疑惑猜测着由于天气渐入深秋, 夜晚气温寒凉, 地面起了一层银白的薄霜。这也仅是陈述心中猜测, 并未选用问句将疑问了然于纸上。可翁显良和Bynner却都选用了疑问句, 这就削弱了诗歌本身的含蓄美, 当然翁氏选此句式算是为了匹配其译作的散文体, 而Bynner则可能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品味还不够火候。另外原诗并未使用叠字来增强抒情效果, 可最后一篇译文借助反复句式 (如:“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my father land, of thee!”) 加强诗人抒发的怀乡情。这些句式上的改变虽能帮助译者更好地抒发情感, 却在细微处削弱了李白诗歌的飘逸洒脱之气, 微观上与原诗风格相违背。

2.2 原因分析

不同译者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译文在形式上可谓各有千秋, 已然不是源语文本最初的模样, 原因如下:首先, 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的差异。汉语是意合语言, 英语是形合语言, 因此汉语在句式句法上不像英语一般有着严格的章法和约束。这一特点又着重体现在中国诗歌上:善于用最少的文字来描述最丰富的画面, 表达最意味深远的情感。所以要让译诗像汉语诗歌那样保持每行的用字大体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英语要用到大量的虚词来完整句子以清楚地表达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文字含义, 而汉语通过单纯的词语累加就能间接传达隐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其次, 翻译目的与译本功能决定了翻译策略的使用。西方译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 大多倾向选取中国古典文学文本, 这是由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学理解上的局限性当然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在当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西方译者的翻译目的多是为西方读者挖掘更多的异域风情、带去更多的新奇信息, 因此对外国文学的引进和翻译含有很大的“取悦”性。当这样的翻译目的占据主导时, 体现在对源语文本进行“形式”的处理上则会出现更大的“归化”倾向。相较之下, 中国译者在英译工作中有着更艰巨的使命和责任。他们潜心钻研如何更好地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文学领域中一个更高的位置, 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层面上以主人的身份去向世界说话。所以中国译者的翻译目的旨在介绍中国的典籍佳作, 更好地传播中国的古典文学形式。那么中国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译本内容对于西方读者的可读性, 还要考虑到文学气质的高度保真, 表现在对文本的“形式”进行处理上则更忠实于原文, 倾向选用“异化”策略。

3“形式”美的新解读

前文所述之疑惑始作俑者在对“忠实”和“对等”理解上的模糊, 还有对“度”的把握太过宽松。中国译者在长期的英译工作中坚信的“忠实”理论应当理解为对源语文本作者的高度信任和欣赏, 相信其文本价值, 忠诚于原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欣赏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价值观。有了这种尊重并欣赏的信任, 才能实现“忠实”, 这样的“忠实”是绝对无法和死板的“对等”划等号的, 是高于西方学者所提的“对等”理论的。许老认为“中国学派的优化论, 再创论, 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对等译论, 能解决西方译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西方还在必然王国挣扎, 中国已经进入自由王国了。”[5]至于翻译过程中如何把握“忠实”的度, 许老说过“若要好译文, 就不能死在对等上。我是在对等和好译文能统一的时候, 就用对等译法;在二者有矛盾时, 却舍对等而取好译文了。有时即使二者没有矛盾, 但能找到比对等译文更好的译法, 我也不采用对等的译文。”[6]因此, 翻译过程中在处理源语文本的“形式”时必须摒弃那种呆板追求“对等”的思想, 而要以“忠实”作切入点进一步推敲如何通过“形式”忠实地表达原作精髓, 之后若有更好更妙的表现“形式”则可以创造性地大胆应用。

“形式”美不能只理解为译作与原作“形式”上的忠实, “形式”对多数类型的文学作品主要指体裁, 而对诗歌来说还应当包括行数、分节及字数分布, 同时还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领会了表层形式对内容表达的辅助和限制作用后努力挖掘源语文本的深层结构, 即细化到篇章之下更小的语言单位:包括前后衔接、句式结构和短语的类别、排列。这些是继推敲选词之后要考虑到的语法层面的语言表达。二是酌情延伸到源语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感情基调的体悟上。这二者对于文本来说就相当于颜料和选笔之于画作的关系, 是呈现美的艺术作品的关键修饰。我国译学理论提倡“意境”与“美感”结合的最高理想, 那么为文学审美奠定基石的这两大元素就不可在文本翻译的“形式”处理中被忽略。形式之于内容是辅助亦是限制, 对源语文本进行翻译时“形式”美的实现可以助译者一臂之力, 具有重要的目的论意义;“形式”的美感可以促进音韵美的形成, 两者配合可更好地将目的语读者带入译作中, 从而获得等同于源语文本读者的共鸣感和归属感。三者颠倒过来互相推动方能“化境”, 如此一来才更为全面地理解了许老提出的“三美”当在动态中实现平衡的理论。

4 结束语

不论是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还是立足促进文化交流的层面, “形式”美的实现其价值不可小觑。文中借由学习中的疑惑, 对比分析《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 最终找到困惑之因。从新的角度解读了“形式”美包括怎样的内涵、外延及“形式”美的实现对促成优秀译本的作用。

摘要:文学作品的核心灵魂凝聚在文本内容里, 然而也需要借助适合的外在形式来辅助并促进其表达效果。因由对如何处理源语文本的形式产生了困惑, 故通过《静夜思》多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对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中的“形式美”进行了讨论。尝试从新的角度对“形式美”进行解读。

关键词:中国诗歌,忠实,对等,“形式”处理,“形式”美

参考文献

[1]杨俭.许渊冲译李白《静夜思》评析[J].作家杂志, 2008 (12) :200.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3]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 1999 (2) :9.

[5]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1) :43.

8.也谈《静夜思》中的“床” 篇八

在《静夜思》中,“床”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以上三种说法都有。最初,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指睡觉的床。后来有人质疑:既然李白是睡在床上,怎么还能“举头”“低头”呢?于是又有了“坐榻说”和“井栏说”。

不过仔细体会一下诗歌描绘的特定情境,我以为还是解作“睡觉的床”比较合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情境。诗题告诉我们了,是“静夜思”。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作客他乡的人,白天还不觉得什么,到了夜深人静要入睡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泛起,再加上恼人的月光,就更令游子难以成眠。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比较合乎情理的推想是,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其次,“疑是地上霜”的错觉只能在短梦初回的一刹那间产生,也可证明这儿的“床”是睡觉的床。明明是澄澈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地上的浓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不难想象,这儿所描写的是诗人夜不能眠、短梦初回的情状。这时从窗户射进来的皎洁月光,带着冷森森的寒意。诗人睡眼蒙眬,迷离惝恍,乍一望去,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寒霜。待神志清醒了,才知道是皎洁的月光。若是坐在坐榻上,或是徜徉在井栏旁——处在一种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是不可能产生这种错觉的。

第三,皎洁的月光是在“床前”。为什么会在“床前”呢?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月光从窗户透射进来,将一片银辉洒在睡觉的床前。如果是徜徉在庭院中的井栏边,则应是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绝不可能只在井栏的前面有月光。

既然诗人是睡在床上,又怎么能“举头”“低头”呢?这也不难解释。诗人是睡在床上,但为了看清秋夜天空中的明月,他完全有可能披衣坐起,甚或穿衣下床,驻足窗前,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想到故乡,思念亲人,又不由得低头沉思。我想这么理解,当是合乎情理的。

古人云:“诗无达诂。”诗歌跳跃性很大,因而给读者留下来的空间也很大。理解一首诗,乃至诗中的一个细节,因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视角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为诗人坐在坐榻上或徜徉在井栏边,也不好说就是错的,我只是觉得理解为睡在床上更为合乎情理罢了。

9.曾经经典诗歌 篇九

车水马龙将我们的声音淹没,却掩盖不住彼此内心的欢愉与满足。

曾经,想说的话,在心里百转千回,发出的信息,却寥寥数语。

纵然情意满腹,不说也罢。

生活纷繁冗杂将我们置于迷茫之中,却模糊不掉彼此内心的记忆与情意。

10.相信自己经典诗歌 篇十

相信自己人生才会充满着意义

相信自己才能勇敢的迎接风雨

相信自己希望才会在天边升起

相信自己每天的梦才美丽

相信自己每天才能战胜自己

相信自己每天才能鼓起勇气

相信自己每天才能走进希望里

相信自己每天做事就会很积极

相信自己每次得失总会收获欣喜

相信自己每种教训都要谨记

相信自己每滴泪水总会有悲也有喜

相信自己风风雨雨就会平息

相信自己磨难总就会成经历

相信自己坚强才能走到底

相信自己握紧双拳不言放弃

相信自己才能翱翔在蓝天里

相信自己才能走进新天地

相信自己才能更努力

相信自己才不会被失败打倒在地

相信自己才能踏平坎坷和崎岖

相信自己才能微笑面对风雨

相信自己才能淡泊所有不在意

11.夜思经典诗歌 篇十一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静夜思》;英译本;英译分析

《静夜思》的英译本达几十种之多,本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翟理思(Herbert A.Giles)先生所翻译的译本进行对比,以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探讨译文的不同之处以及译者做出不同译选择的原因。

一、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断以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对译文进行的操纵。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谢天振,1999:131)。虽然“翻译什么”和“如何翻译”的选择权在译者手中,但是译者的这种选择却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比如文化、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许均,202:62)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合适的表达就是翻译的目的,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译者会调动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等。

二、《静夜思》原文和译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Night Thoughts

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Giles,1923)

(Herbert A.Giles 译)

三.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李白的《静夜思》内容通俗明白,语言流畅,朗朗上口。但这样的好诗非常不容易英译好,不要说译成外语,即使译成汉语白话文,也难免会造成原诗韵味的缺失。

通过对比两种译文可以看到,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用用并列关系的连接词and等近乎口语的风格进行翻译,翟理思用书面语过重的现在分词和倒装等进行翻译,可以得出第一种译文更加贴近原诗的风格。原诗浅显易懂,身为汉学家的翟理思不可能不对这首诗的内容及意义熟知,他这样翻译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诗的写作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而不顾音韵之美,那么势必不能让读者领略到原诗的艺术魅力。《静夜思》的音韵美体现在尾韵上,其押韵方式为“aab”(光、霜、月、乡)(周方衡,2016:71)。从译文中可以看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虽从内容上与原诗相差无几,但却不压尾韵,和原诗的尾韵形成巨大反差。反观翟理思的英译采用的是“abab”的押韵方法。具体来看,首句将“bed”放在最后,第三句又使用倒装的方式将主谓后置以求得“head”与“bed”押韵。而在第二行诗的翻译中,翟理思将“疑似”写实置于句末,然后尾句将谓语后置与和“eyes”押韵,整首诗翻译过来音韵美亦十足。总体而言,翟理思的译文押韵工整,极富音韵美,比杨、戴所译略胜一筹。

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思乡的情怀,这是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体会的。如果直译此诗,读者未必感到此诗的意境与神韵,所以两种译文均未采取直译的方法译为“moon”,而是分别意译为“a pool of light”和“moonbeams”,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容易体会到原诗的意境。

四、译者主体性对《静夜思》英译的影响

1.译者简介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鲁迅全集》,以至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百余种,蜚声海内外。

翟理思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曾被誉为英国汉学三大星座之一,所翻译的《聊斋志异》至今仍是最全的一个英文译本,他的《古文选珍》第一次向英语读者展示了中国数千年来散文、诗歌的恒久魅力。翟理思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等。

2.译者翻译的目的

杨、戴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西方读者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翟理思的翻译目的在于向自己国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学。

3.翻译的风格

杨、戴的译文和原文的口语化风格较为相似,而在音韵美上不足;翟理思的译文在风格上并没有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而且在把原诗的音韵美保留了下来。

4.译者的翻译观点

杨、戴:忠实与通顺

翟理思:信本传真

五、结语

在评论中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必须要加以考虑。同一个中文本有不同的英译本就有必要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译本不同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等。译者的社会背景、翻译对象、翻译目的和翻译的观点和策略等都是影响翻译的因素。总之,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翻译对象接受,从而达到传播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Kelly and Walsh,1923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1

[3] 许均,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62

12.夜思经典诗歌 篇十二

歌曲《静夜思》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的意境, 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 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 感受美, 表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如何营造、渲染、深化《静夜思》那美丽的、情意深长的意境, 引导孩子们把握歌曲演唱风格, 有“韵味”地演唱, 体会歌曲表现的情感呢?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把本节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课本教材, 理解音乐意境

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 有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 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 理解音乐意境, 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 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是既简单又有效的。在导入新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音乐课本上的插图:一轮明月、亭子、芳草、柳条……再轻声播放歌曲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委婉动听韵律美, 展开想的翅膀, 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然后问学生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主要唱的是什么? (月亮) 看看这几幅图你会想到哪些词语?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 景色也特别地迷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借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词和儿童歌曲呢?你能哼唱一下吗?在学生踊跃的回答声中, 歌曲的意境教学就这样的拉开了帷幕……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 就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 我们就能使自己进入儿童思维的世界。”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 学生置身其中,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歌曲《静夜思》是由古诗词改编的, 歌曲的韵味委婉、柔美, 根据歌曲的主题风格, 我充分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这环节中, 在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性谈话之后, 引出“月亮”这个在本首歌曲中有代表性的字眼后, 课件就展示有关“月亮”的几幅美图和相关的画面:一个安静的夜晚, 明月当空, 星星满天, 几根柳棱轻轻地拂动, 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 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 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 一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课件把歌曲中的那份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我又提出了问题“:这个画面的意境像哪一首诗?”在这样的意境渲染中, 孩子们开始把自己真正地浸入情境中, 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静夜思”。就这样, 学生在这直观的形象, 美妙的图画, 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声、色并茂”中再次走进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意境之中, 此时已达到了“课伊始, 情已生”的目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运用文字语言, 描述音乐意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 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 引导学生运用简明、精确、形象, 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表达对音乐的艺术感受, 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象, 我就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 并让学生说说父母不在身边, 想念亲人的那种感受, 最后再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就要把这种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诱, 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的同学, 甚至还唱红了眼圈, 此时的情景, 已是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音乐课堂岂不是更精彩?

四、运用学科整合, 表现音乐意境

1.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 而音乐与语文的有机整合,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歌词、课文的理解, 也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静夜思》这一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歌曲意境的烘托, 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伴随着轻缓、深情的主题音乐中我把《静夜思》有感情地范读了一遍, 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样的速度, 什么样的感情朗读《静夜思》呢?”回答“:稍慢、深情地。”紧接着, 我再让同学们学着李白时而举头, 时而低头沉思的样子, 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最后, 我再引导同学们模仿古人吟诗的神情动作, 双手反插, 仰望苍穹, 略作摇头晃脑, 满怀深情地吟诵古诗《静夜思》, 充分感受诗歌与音乐结合的美, 在这过程中, 忧伤轻柔的主题音乐始终不断地播放着。这种典型的氛围不断地深化着学生的体验, 在这个意境氛围中, 学生们在思考、在吟唱、在感受……在一遍一遍的主题音乐反复播放中, 歌曲的旋律已深深地烙入了学生的心底。通过这样巧妙地把语文融合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 把学生带到歌曲意境中, 此时文学和音乐早已水乳交融、彼此难分, 这样不仅使课堂显得自然而又艺术, 而且为孩子们吟唱歌曲要表达思念之情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音乐与美术的整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艺术教育的主线条, 美术是流动的音乐, 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两者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 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让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静夜思》, 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自由地选择题材, 搭配色彩, 组织结构, 为歌曲配画。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尽情发挥想像, 小组通力合作, 有的是再现诗中的景物, 有的则是把李白从窗前请到桥头、草地上、山坡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画面上, 使其一下子成为这个教学环节的亮点。此时的课堂, 无声胜有声, 意境, 已让音乐的情感深深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灵之中。

13.余秀华经典诗歌 篇十三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10]

《经过墓园》

如同星子在黄昏,一闪。在墓园里走动,被点燃的我 秘密在身体里不断扩大,抓不住的火

风,曳曳而来,轻一点捧住火,重一点就熄灭我 他们与我隔土相望。站在时间前列的人 先替我沉眠,替我把半截人世含进土里

所以我磕磕绊绊,在这座墓园外剃去肉,流去血 然而每一次,我都会被击中 想在不停的耳语里找到尖利的责备 只有风,在空了的酒瓶口呼啸似的呼啸 直到夜色来临,最近的墓碑也被掩埋 我突然空空荡荡的身体 仿佛不能被万有引力吸住 《井台》

许多井散落在地里,你若有醉意 就无从寻觅。

哪一口枯了,风声四起 哪一口丰盈,拍一拍就溢出蜜 而井台,蛊惑里的善良和敌意 让日子一砖一砖扣得紧密 漏风,漏雨无非一种象征意义 汲水的人消逝于水的自身 大地饥渴

红衣的女子用乳房一遍遍 搽去井台上的几粒鸟粪 整个胸堂,都弥漫云的回音 《梦见雪》

梦见八千里雪。从我的省到你的省,从我的绣布 到你客居的小旅馆 这虚张声势的白。

一个废弃的矿场掩埋得更深,深入遗忘的暗河 一具荒草间的马骨被扬起 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厌倦这人生粉扬的事态,你一笔插进陈年恩仇 徒步向南

此刻我有多个分身,一个在梦里看你飘动 一个在梦里的梦里随你飘动 还有一个,耐心地把这飘动按住 《致雷平阳》

我以诗人的身份向你致敬,以农民的身份和你握手 他年,我流离失所,我就抵挡一辈子的清白沽酒一壶 邀你对酌

为只为,一只狗在你心头吠过秋风

为只为,牧羊的时候,你的孤独,对峙,和解和贪图 为只为,一条河弯弯曲曲,只有你清楚他的去向

为只为,一个老诗人离去,你在异乡的佛像前长跪,泣不成声 多少年来,人若问我在哪里

我只能回答他:活着。我没有写过诗歌,你也一样 一辈子,我们会遇见多少写诗的人,但是我不相信他们就是诗人 而你是。

冷冷地看着一条狗死去的你是 从容地面对落日西下的你是

当你长歌当哭,为一个无法回来的灵魂。你是 是又如何?

你依然心怀怜悯,独自西行 我不过是向你致敬以后,各自营生

但是我还是想再一次向你致敬,仅为一个让我在他文字里流泪

心莲盛开的人

仅为一个甘愿掏出心肺,以血供字的人 《那些秘密突然端庄》

关于你的生日,爱人,如同苹果的一个秘密 这个唯一的日子,你依旧打开秋风,波澜不惊

我的叙述一次次被打断,词汇干涩,眼泪盲目而不确切 把命运交给夜风,也就交给了你 日子还悠长呢,说到绝望有多少矫情 哦,你曾经给过我最薄最小的翅膀 嗯,我就飞成一只蜜蜂吧,多累,或死在路上 也是一肚子甜蜜

我想象你点燃的烛火。但是恳请你省略我的想象 我已经远远落在第一现场后面

我看见的是横店村过于明媚的阳光,和落在伤口边的菊花 这些,羞于为礼

原谅我又一次无端停顿。你不会意外 那么,一口气吹熄所有的蜡烛

我的忧伤,绝望,愤怒加上一个词汇就成为美 摇晃着。这一天突然地端庄 《打谷场的麦子》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 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 落在生存的金黄里 父亲又翻了一遍麦子

——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 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翻完以后,他掐起一粒麦子 用心一咬

便流出了一地月光

如果在这一打谷场的麦子里游一次泳 一定会洗掉身上的细枝末节 和抒情里所有的形容词 怕只怕我并不坚硬的骨头 承受不起这样的金黄色

《我们在这样的夜色里去向不明》 1.这样真好,如同在深山里拨琴

听见的是些石头,枯叶。水也不大流了 欲断未断

后来,人也索然无味,不洗,不道晚安 惆怅睡去

月色照不照,深渊继续深着

我说时光的潭里,下沉的途中我们应该有 一些恐惧

我说的是应该。这与已经到来,未曾到来的 没有关联

夜色一次次降临,没有倦意 我们怎么对峙,都会蜷曲起来

阿乐,这与拥抱的姿势不同,相同的只是 一点可有可无的情绪 而我们从来没有道过晚安 2.我一旦安静,就被套上枷锁与时间拔河 如果我不饿就会很使力

如果我没有吃晚饭,我就赖在地上 任由它拖着我 如一只不吠的狗

结果是一样的,让人欢喜,也忧愁 哦,对于另外的人也许不一样 他们在火车上去另外的地方 背另外的台词 一不小心,一语成菅

而你,一个小城市的戏子,主持人 泥鳅一般困在汉江边 困就是成全

一个人不应该把江湖之气全部收入 看一个城市的目光 3.动荡的生活和生命是不会褪色的 我的向往

阿乐,我们都在犯罪 我在村庄里被植物照耀 你在城市里被霓虹驱赶

我们害怕失踪,把自己的黑匣子紧紧抱住 哪怕死,也是在自己的 血管里

我对我的热情和你的冷漠都失去了 耐心

活与不活真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只是我们明白无误地存在了好多年 真是不可原谅 你咳吧咳吧 只是不要吐出浓痰 4.唉,我一直改不了洁癖

受不了爱的人在我面前挖鼻屎,吐痰 可是一个农民的尸体被挖出来 我不停呕吐 却还想触摸

不停涌来的死亡,我轻飘飘的 当然我不会去抓你,阿乐 你的存在不是让我去抓 而是让我拿起刀子就知道 如何去剔 但是还是算了吧

谁都会越来越轻,何况是你 写到这里,突然无语 你睡你的,我坐我的 春天八千里[7]

《别武汉》

14.经典诵读诗歌 篇十四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酹江月·赤壁怀古》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词)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2、.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为你自豪(诗词)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讴歌我们的历史。那狼烟里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讴歌我们的历史,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五十四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五十四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五十四个春秋,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五十四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五十四个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五十四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五十四个春秋,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五十四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跨越我们的未来,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汇入历史的长河,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精彩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

3、祖国的十月(歌颂祖国诗歌)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 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 思绪已变幻 飞舞的云彩 万里的江山

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 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 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鸽 振翮不已

振翮不已…… 4..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你永远充满希望,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诗: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评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 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 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 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 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 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 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 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 金散尽”“且为乐”。同 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 寞”,只有“饮者留名” 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 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 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 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 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 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 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 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 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 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 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作者:王怀让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外国人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当五大洲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上一篇:安静是一种美德下一篇:防艾禁毒家庭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