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2024-06-16

文化的解释读后感(精选7篇)

1.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一

企业文化最简单的解释

什么是企业文化?教科书般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通俗的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做事习惯!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民的素质在提高,但是,企业的文化呢?有企业文化么?有,也是表现得那么冠冕堂皇而又虚伪的。许多企业老板认为自己的员工不好管理,一看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请他的班子或者几个“笔杆子”整理出公司的企业文化,一旦企业出现困难了,老板就号召发扬本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什么“艰苦奋斗,和企业一起度难关”,企业文化被老板所利用,老板置身与企业文化之外。

在很多企业里,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而老板文化都具有相当的强制性,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就是企业的标准,如同国标,碰不得更改不了。对员工价值观的灌输中只强调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但对这种忠诚和责任的要求和约束却是单向的;员工要无条件的忠诚于企业,企业却不存在对员工的忠诚,可以任意地解雇开除员工,企业要求员工更为自觉地多承担工作责任,但企业甚至连应付给员工的应得的工资报酬都不愿承担!通常这样的企业文化,只能寄望于老板个人的文化修养境界与能力边界的提升与提高!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任何企业里都不能缺少加班。但是加班不给加班费,甚至强迫员工加班,还美其名曰“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要素之一,或许、大概也算是一些企业捻熟于心的生意经吧。“惟有加班才能体现职业精神”„„如此这般,仅仅考虑到公司的利益而全然不顾及员工的内心感受与生活压力,怎么能够体现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呢?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吗?

生活中,我们通常依据自己的动机来评断自己,却依据他人的行为评断他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了不被别人接受的行为时,通常我们会倾向为自己找借口。譬如,管理者容易将员工的迟到等行为归因为不负责任,或是对工作不感兴趣。但是,当管理者迟到时,他们会为自己找“被必要事情”耽误的理由。如果员工出现失当的行为,就去猜测员工的动机,而不是设法针对问题,发现问题,改变问题,没有通过沟通交流,去了解员工,影响员工„

企业不能为自己现在的丑陋寻找任何借口,不能因其他人有过罪恶而开脱自己的罪恶,不能因过去有过罪恶而为现在开脱。漫骂、责备不是管理的方法,亦

不是对待员工的态度!没有载体的文化注定是一种四脚朝天的文化,没有内涵的文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新衣。

企业需要改变,员工的利益需要保护,中国优良的文化需要传承。不可否认,企业与企业家作为一种以赢利为出发点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存在,注定了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带有功利色彩的文化,必须承认赢利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出发点,但不是其终极目标。当企业组织成为社会组织一部分,企业家成为这一组织的创建或领导者时,必须要肩负起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与愿景,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一致,运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作为一种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

稍有点经济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三井”公司,其当年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财团,但杜鲁门一声令下,其被分割成170家企业,并被禁止使用原来的商号。这些企业都有独立经营的条件,但是两年后,这些企业就开始了为集聚在一起的努力,试图重新集结在原来三井的旗帜之下。在经过长达20多年的时间后,原来被分割的企业又重新变成一个公司开始对外运作,并恢复使用“三井”的商号。为什么过了二十多年,三井仍能重聚?难道不值得我们的Boss们,管理者们深思么?

人是因为痛而改变的 如果维持原状比寻求改变更痛苦,人就会愿意改变。同样,要员工为企业打拼,要从关心员工开始 真心关照员工的生活,而不是虚应。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听员工说话,你会听到意想不到的故事,包括他们生活的问题与担忧„ 自尊是强而有力的激励,企业应该让员工感受到自尊,是人都在乎感受的,因为他们不是神!

而从本质上讲,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利益的交易关系,而且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但它和物与物的交易却又不同,因为它是基于心理契约的,同时因盖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从而显得端庄典雅而高贵!我清楚很多人很难从感情上接受这一观点,包括我自己!但事实如此„而当您的员工还在考虑是吃米饭经济,还是吃面条便宜时,或许您正在度假的旅途上„,您觉得这样的交易结果如何?

我们应该清楚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虽然它不是万能的。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团结成为一个精神振奋、全心全意为企业目标努力的团队仍是个费解的方程!

末了,想起李嘉诚的一句话:“我不希望我的员工,在工作之余,还要考虑生计,他们应该和家人、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

2.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二

五岳是指中国的五大名山。五岳一词最早在东周时期的文献中就已出现, 但关于其指代山体一直众说纷纭[1,2];其具体所指直到西汉时期《史记·封禅》和《汉书·郊祀志》所载因帝王之封禅和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制度化, 才得以确立, 分别为东岳泰山、中岳太室山、南岳灊山、西岳华山、北岳常山。其后, 随着国家政治重心的变迁, 北岳、南岳的祭祀所在地均有所变化, 直到清顺治年间移祀北岳于浑源, 最终定型至今。

“五岳”一词不仅仅指代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这五座名山之总和, 更是作为 “超越本身自然属性的宗教礼法地理大坐标”[3], 与“九州”“六合”等词一致作为国家的象征符号, 用于标识华夏地理疆域, 指代中国江山社稷。由此, 也对五岳之景观空间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共同服务于帝王统一天下、礼治天下的目的。

2. 五岳的景观空间

五岳作为历代天子祭祀天地, 桷考功德, 并以此向天下众生昭告王朝一统的神圣之所, 除了在宏观的地理区位上进行了细致的抉择与考量, 在微观具体的景观与建筑空间上同样传达了类似的观念:王权至上, 通天达地。虽然五岳皆为崇山峻岭, 凭借自然山川之险睥睨天下群峰, 其上建筑必须因循山形水势, 但由于五岳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寓意, 其建筑景观序列仍有法度可依, 凸显出浓厚的礼制意图。因篇幅所限, 本节所分析的空间主要指宋元以后至今形成的建筑与景观空间。

2.1 祭祀路线:以轴为尊

首先, 轴线的确立和烘托。作为礼制王权的象征, “居中而正是最基本的要求”[4], 反映在五岳中, 则是其祭祀轴线的“居中为正”和“向明而治”。“居中为正”指的是建筑群体序列中轴对称, 突出重点, 纵向的空间序列铺陈展开的格局;“向明而治”指的是五岳建筑及群体的选址皆面南背北, 结合地形变化, 形成取诸自然的大型礼制空间。

如东岳泰山的封禅路线为泰城南门——岱庙——岱宗坊——中天门——南天门——岱顶, 其中泰山中路最能反映礼制空间特点, 这一轴线上串联了祭祀性庙宇建筑 (如关帝庙、红门宫、斗母宫、南天门、碧霞祠等) 、中路开间形式各异的石坊门、石刻与奇石景观 (如醉心石、拱北石、飞来石、斩云剑等) 、溪泉水体 (如斗母宫近旁龙泉和三跌瀑、中天门玉液泉、云步桥瀑布等) , 并综合了植物、气象等自然景观类型。尤其是在地形上“基本位于泰山南麓的正中位置, 呈规律性明显的纵向梯度变化”[5], 加之泰山中溪谷地与东西依次抬高的山峰共同奠定的明确的主辅关系, 共同形成了泰山的典型礼制空间 (图1) 。

位于“天下之中”的中岳嵩山, 最典型的礼制空间则位于祭祀路线的起始端:太室阙——中岳庙。这一段以阙、亭、阁、殿等建筑群体布置为主, 建筑沿纵轴纵横布局, 左右对称, 多重院落, 收放自如, 烘托庄严肃穆的空间氛围。然而, 建筑之轴线并未就此打住, 而是南北延伸, 与山水格局共同构成中华之心的大坐标。建筑轴线向南延伸三里至玉案山, “庙南二十里为箕山, 并峙于庙南三十里, 与箕山相接东西相望长三十里为大熊山、小熊山”[6];向北则依次越黄盖峰、青岗坪、万岁峰, 至太室山登封台、峻极峰。建筑轴线与山水格局相融, 最终形成自箕山, 经中岳庙至峻极峰顶, 绵延长达20km左右的南北轴线 (图2) , 且与中国古代“地中之轴”——洛阳至告成古观星台重合[7], 成就了嵩岳九州之中的正统地位。

西岳华山由于地势奇绝, 历来帝王祭祀只能遥对华山主峰, 在山脚西岳庙执“望祭”之礼;庙后的华山道位于华山峪, 只达青柯坪, 虽由于地势险要不能直接登顶, 但亦正对华山主峰 (图3)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也各自形成以登天祭祀路线为主的轴线, 衡山的景观序列从南岳庙开始, 至寿台、报信岭、南天门, 一直到衡顶, 建筑沿线均衡布局;恒山则起于南端之山门, 止于恒顶, 由于地势上诸多断崖的影响, 建筑多呈散点式布局, 轴线不明确。

2.2 祭祀场所:礼起岳庙

其次, 五岳庙是国家官方祭祀之所, 其礼制等级和建筑规制是五岳诸建筑中最高的, 最能充分反映国家对五岳的尊崇态度与等级秩序。因此, 五岳庙选址考究, 规模宏大, 布局庄重, 装饰精美。

在选址上, 岳庙建筑群的轴线或者与五岳主峰形成一定呼应关系, 或者位于正中以彰显其至尊地位, 营造与神对话的氛围[8]。东、南、西岳庙建筑群轴线均直指主峰, 东、南岳庙轴线与登天轴线重合, 中岳庙则居正南正北。这其中以中岳庙对自然地形的利用最为典型。中岳庙背依太室山黄盖峰, 面对玉案山, 西有望朝岭, 东有牧子冈。玉案山下为蜿蜒流淌的奈河, 山环水抱, 自然环境优美, 得山川之形胜, 形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典型风水格局。在规模上[9], 东岳庙因东岳为尊, 规模最为宏大, 周3 里;曲阳北岳庙近3 里;南岳庙和西岳庙规模接近, 约2 里;中岳庙周约1.8 里, 但其中轴线却达到1.5 公里, 是五岳中最长的, 可能因其欲强调“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有关。

在建筑空间布局上, 自宋以降, 岳庙形成了“中轴对称、前殿后寝、周围回廊、四阿角楼”[10]的隆重的礼制布局型制;且岳庙建筑院落层叠, 沿轴线呈现前低后高、前紧后疏之空间关系, 建筑高度跨越数倍差异, 建筑级别亦多样组合, 以此来导引拜谒者心理变化, 烘托出庄严肃穆之神圣氛围。如中岳庙的建筑群前后共计七进十一层院落, 庙南北地势相差37 米之多。由南而北, 拜谒者依次经过轴线上的太室阙、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拜台、峻极殿 (中岳大殿) 、寝殿、御书楼、黄盖亭等各类主体建筑, 共计阙一, 门坊六, 亭阁三, 楼台二, 殿二。其余两翼还有若干亭台楼阁。建筑布局整体呈现疏——渐疏——密——渐密之节奏, 以烘托祭祀中岳之心理感受。需注意的是, 中心建筑即岳庙之正殿都采取重檐庑殿顶, 黄色琉璃顶, 足证其地位之尊, 等级之高。其他, 西岳庙中轴线上有十四进三重庭院, 庭院面积与门坊高度均以“过白高度”[11]为依据, 服从于“望祀”所需。南岳庙中轴线上有九进、四重庭院。东有八宫, 西列八寺。

此外, 五岳庙所在城市被尊为“奉邑”, 即城市为奉祀祠庙而设, 以示帝王尊崇五岳之意。根据前人研究[9], 岳庙规模至少也占所在城市的一半左右;在布局上对所在城市的城门、道路等产生决定性影响, 成为城市地位最高的“礼仪中心”。

2.3 空间隐喻:通天达地

最后, 仙界与人间的对比。通过岳、五岳之起源可知[12,13], 帝王之所以拜谒五岳, 因五岳乃通天达地之所, 所以五岳在整体环境上, 至少有“天府仙界”与“闹市人间”两重空间的喻示。

仙界一般位于南天门之上直达峰顶, 由于山顶物候状况与山脚迥异, 云蒸霞蔚, 似为仙境;人间则往往以山脚岳庙及周边闹市为中心, 熙熙攘攘, 人声鼎沸;由人间至仙界即为登顶祭天之路。南天门一般位于接近峰顶处, 通过牌坊、碑刻等对空间的界定和引导, 标识出天界范围;更重要则是通过人间至仙界峰回曲折的登高路径上不断出现在人的视野中, 加强“步步登天”的意念, 予人与天对话的心理希望。如位于泰山十八盘尽头的南天门阁 (图4) 与一天门坊、中天门坊共同界定出泰山盘道三重天[5]。而且, 泰山除了仙界与人间两重空间外, 在古城西南郊外蒿里山还有“厚土”第三重空间。中岳嵩山也同样存在三重空间:由太室山峻极峰顶和少室南天门以上限定的仙界, 山脚嵩岳县所在的人间, 少室山下禅地袛万羊岗代表的地府。南岳衡山以南天门以上祝融峰顶空间为仙界 (图5) , 人间则以南岳庙及所处古镇十字街为中心。西岳类似。北岳恒山情况较特殊, 南天门位于恒顶之北, 且距离较远, 实属特例。

3.小结

3.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结构性紧张;社区解组;亚文化群体

[中国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公安部禁毒局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布的消息,2001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超过86万,2002年超过100万人,2003年超过105万人,2004年达到114.04万人,2005年达到116万人,2008年达到112.68万人,2009年达到133.59万人,十年来一直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决。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总数比例从2001年的74%下降到58.1%,虽然比例逐年下降,但绝对人数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就毒品类型结构而言,海洛因仍为主要类型,但混合型的新型毒品增长势头较猛,且吸食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上述数据显示的毒品问题的年龄结构特征表明,毒品同青少年群体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联。从商品经济学的理论看,毒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其特定的市场属性,呈现一定的供求特征,在毒品地下市场,毒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毒品的价格,继而形成了毒品市场的动态均衡。因此,从青少年群体着手分析其毒品需求形成的原因,既是遏制青少年涉毒问题的前提,也是从根源上缩小“需求市场”、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遏制毒品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青少年涉毒问题解释框架的确立

景军教授以涂尔干的“社会失范论”和默顿的“结构性紧张理论”为分析框架,解释了青少年群体的吸毒成因,指出朋友圈在青少年吸毒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也认为默顿的紧张理论有助于从社会结构视角解释青少年的涉毒问题。默顿的紧张理论框架设置了目标和手段两个变量,他认为被国家法律和社会文化所认同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的正统目标和制度性手段,而且目标变量对于手段变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越轨行为是对获取社会诱导性需求或目标(地位、财富、社会承认等等)时遭受的真实的或期待的失败的一种反应。”按照景军教授的分析,为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同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志的应试教育制度构成了“结构性紧张”和“个体性紧张”的基础。在中国,由于社会文化赋予了学习成绩和应试教育过多的成功符号且同社会个体未来的生存发展(包括社会地位、财富、工作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考试成绩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正统目标。按照默顿对手段的分类,青少年在面临这一目标时,往往会通过三种典型手段来应对:第一种是顺从,即通过刻苦努力,认真学习,遵守家长、学校和社会认同的各种规范,通过好的考试成绩来达成目标;第二种是妥协,即社会个体并不否定社会正统目标,但也不去努力学习,只是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应试教育;第三种是叛逆,即对社会认同的价值目标予以否定,通过叛逆方式、越轨行为来重塑目标,并采取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手段来达成目标。青少年群体的毒品问题就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其次,我们认为可以整合紧张理论和控制理论解释青少年毒品问题。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传统社会的联系的强度与他实施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具有反向关系。削弱社会控制的原因包括家庭中不充分的社会化和社区或社会的解组。当青少年处于较为紧张又较少控制的情景下时,实施越轨行为的可能性最大。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否定以及对越轨行为的认同使其容易对毒品产生好奇与认同,此时,最有力的预防措施就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微观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宏观社会控制和微观社会控制难以实施,则青少年吸食毒品的风险会进一步扩大:控制理论认为社会的高速变迁会加速社区的解组,从社区成员来看,会导致成员的快速更替和原子化;从社区文化来看,则很难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和社区规范,从而缺乏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行动力;从社区组织来看,由于缺乏稳定的社区成员和成熟的社区规范,权威的社区组织很难建立起来。这三者会使青少年所在的社区微观环境缺乏对其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力。应试教育环境造成的叛逆心理和社区对青少年行为的失控,加上家庭中不够充分的社会化,使得青少年很容易为另类的文化和行为所吸引。

再次,在青少年毒品问题上,除了紧张理论和控制理论以外,社会学习理论也有较强的解释力。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犯罪受到使人遵守纪律和使人越轨的社会化模式中的奖赏和惩罚等手段的平衡作用。青少年因他的行为而获得的奖赏和惩罚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家庭、学校和社区通常会强化传统的、守法的行为,同伴群体则可能强化越轨行为。不充分的社会化和陌生社区导致的社区解组会导致青少年同传统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的微弱联系,这种微弱联系又容易导致个体同青少年越轨群体的紧密联系。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同伴间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1998年在北京、哈尔滨、重庆和武汉等城市对657名吸毒者的调查发现,受朋友、同学、同伴影响而首次吸毒的人占49.8%;廖龙辉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首次吸毒中毒品由朋友、同学、熟人提供的比例各占28%、19%、14%,即同伴影响高达61%;200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509名吸毒者中身边朋友也吸毒的有443人,比例高达87%;在最近一项对324名吸毒者的问卷调查也表明研究青少年首次吸毒经历主要与同伴有关,具体方式有朋友聚会吸毒、朋友介绍毒品使用方法、朋友小群体一起寻求吸毒的刺激。这些研究成果证明了亞文化群体间的模仿与学习对毒品需求的膨胀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的现实困境

我们主张用控制理论、紧张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青少年毒品需求的形成机制。相对应地,我国现行的禁毒政策规定及其运行可以从文化建设、社会控制、以戒毒为表现形式的群体隔离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国家禁毒政策一直非常重视对毒品的控制和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就整体的禁毒工作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就禁毒宣传而言,《禁毒法》第十一条到第十八条的规定确立了全民参与的禁毒战略,参与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教

育行政部门、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就戒毒工作而言,则由公安机关、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2010年禁毒报告显示,2009年,为充分发挥国家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的禁毒职责,国家禁毒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建立了工作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各个小组的参与部门众多,几乎涉及到中央各个部委。《禁毒法》的各项具体规定以及2009年的禁毒工作,表明国家非常重视对毒品的全面控制。

然而,十年以来吸毒人员的持续增长以及青少年群体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说明禁毒工作仅仅依靠国家力量远远不够,也说明遏制毒品面临着一定的困境。结合我们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首先,对主流文化确立的价值目标的否定是青少年毒品问题遏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从吸毒人员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少年居多,其中大多为无业人员,这些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化,难以面对社会竞争,对于社会正统目标如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拼搏向上等持否定态度,转而改用一种妥协甚至叛逆的方式来应对社会主流价值目标。目标的确立往往同文化密切相关,当前中国由于主流文化的引导力和向心力有所削弱,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和不稳定化倾向,这种现状使得不少人员游离于主流社会规范之外,无法通过主流文化强化约束其行为。

其次,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之间关系的原子化、陌生化造成的社区解组也容易使这部分人群脱离社会控制。虽然国家制定了登记注册制度,通过公安机关、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等对吸毒人员进行动态管控,但由于吸毒人员众多,且由于人权保护等原因不可能时时予以监控。社会结构和社区形态的变化使传统中国社会的高强度控制模式无法实施,高速社会变迁带来的社区解组造成了传统的社区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的弱化和社会舆论控制效力的衰落,而现代城市社区的自我发育程度有限,大多数社区缺乏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缺乏丰富的文化活动、邻里关系相对淡漠、制度规范不成熟,导致社区凝聚力匮乏、集体行动力较差,难以通过社区的自我防御对抗毒品侵害风险,使吸毒人员以及潜在危险人群无法在社区层面得到有效的控制。

再次,游离于社会控制之外的青少年在不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又很容易受到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亚文化理论认为,遵从亚群体的观念也许会产生同主流社会法律和价值观念背逆而驰的越轨行为。如他们常常以自我为,情绪化比较严重,冲动时不计社会后果等等。环境因素的被动接受、模仿、学习远远大于他们对环境的能动选择,其行为的实施和个性的形成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海洛因以外的软性毒品比例的上升及其吸食群体的青少年化反映了“前卫、时尚、刺激”等亚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群吸是吸食毒品群体比较典型的一种行为,群体亚文化氛围是亚文化群体相互学习、模仿的重要影响因素,吸食毒品的行为往往是在酒吧、KTV、夜总会、宾馆等相对隐秘、封闭的场所,这种氛围容易在音乐、酒精的刺激下被放大,容易引起群体成员的冲动和自制力的下降,群体间的示范效应就会起作用。与亚文化群体的频繁、持续的交往会强化亚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强化群体间学习模仿的生成机制,包括对亚文化核心价值的接受、对毒品类型及其产生的快感的认同、對吸食技能和方法的学习等。亚文化群体中存在的亚文化压力也会强化群体间的模仿学习效应。从吸食群体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来看,相对于社会主流群体而言,吸毒人员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对社会主流价值不认同、也往往不被社会主流价值所承认,当这些群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亚文化形成的压力会迫使那些原本不愿意吸食毒品的个体顺从其他成员的意愿,以免被亚文化群体所排斥、隔离甚至抛弃。

三、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的社会化路径

法国学者米海依尔·戴尔马斯一马蒂借助于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工具,将刑事政策运行模式分为国家和社会两种,她认为,在“国家一社会”二元结构中,一方面国家会主导并参与犯罪控制,另一方面国家也必须借助于社会参与来实施刑事政策控制犯罪。强世功教授在解读福柯的政治思想时认为福柯并未将国家和社会完全对立起来加以认识,而是将国家和社会统一起来,并将公民社会看成是国家主权的延伸。就禁毒工作而言,我国将其视为人民战争,历来注重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一直坚持毒品遏制的社会化战略,从近些年的具体措施来看,社会化的思路还有强化的趋势。但是对根源于社会的毒品问题的遏制会受到社会结构自身的限制,因此,毒品遏制社会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真正调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吸毒人员所在社区的力量。从近年来社区建设的成效来看,社区可以通过各种社区组织、邻里关系、家庭等渠道,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乃至化解矛盾;社区还可以通过社区自治制度、生活习惯、舆论监督等约束和控制社区居民的行为,减少毒品的侵害风险;社区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增强居民间的联系、加强居民之间的感情交流,融洽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防范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从宏观上看,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的社会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社区的成熟是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社会化的基础。季卫东教授提出中国秩序是一“复杂系”, “它不采纳把所有事实都九九归一于法律条文之下的包摄技术,因而不可能按照还原主义的法律八股的思路进行复杂性缩减,也很难通过透明而精确的概念计算来充分保障行为结果的可预测性。这种秩序是在各种差异因素互相干涉中形成并不断分枝、生长的一棵活的决定之树。”基于这一点,有学者将中国的社会秩序概括为: “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德治秩序”、“人治秩序”、“宗法秩序”等组合而成的“多元混合秩序”。在多元社会秩序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高速变迁的过程中,总体上我们可以将人们的关系方式概括为逐渐由伦理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化。由于契约关系主导中国社会的时间比较短,在契约关系发展尚不成熟的社区或者同契约关系相关的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尚不完善,社会自治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社区成员可以动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就会比较匮乏,这样的社区集体行动的一致性较差,社区抵御毒品风险的能力会比较低,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就社区戒毒制度而言,其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化的方式避免吸毒人员的群体隔离,淡化标签色彩,使其能够回归社会,但这种制度的效果实际上主要依赖于戒毒人员的自觉性。由于社区自我发育的不成熟导致基层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的社会控制力较弱,也导致作为第三方的社区组织如社工站难以完善发展,以至于这些组织和机构对社区戒毒缺乏强制力和约束力,在吸毒人员面前缺乏权威性,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加之吸毒行为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基于人权保护的考虑,社区组织实际上往往缺乏遏制毒品的能力。因此,社会关

系类型的逐渐转变与定型,社会秩序的逐渐稳定,社区的逐渐发育与成熟,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和行为的常态化,是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社会化的社会基础。

第二,体制与方法创新是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社会化的具体途径。按照禁毒法的规定,毒品需求遏制的社会化主要依靠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来具体落实,而实际执行主体往往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但作为衔接国家和社会、政府与群众的基层自治组织,由于任务繁多,对于禁毒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也难以落实其责任,因此,在具体运行中比较容易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地方开始组建专门的、独立的第三方团体或组织,在社区领域开展毒品遏制工作,如上海市根据公共选择理念,在市一级层面建立的禁毒社会工作社团——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与上海市禁毒办签订《政府服务采购合同》,以每个社工4万元的标准,购买社工的社区戒毒服务。同时,上海在区县级层面设立禁毒社工站,在社区层面设立社工点。禁毒社工站属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在各区县的派出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区域内所属的禁毒社工进行业务指导、绩效考核和日常管理。上海市的做法无疑是对毒品遏制社会化体制的重要创新,也是毒品遏制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体现。除此以外,如何通过社交康复、社区照顾等措施解除青少年吸毒人员对亚文化群体的依赖、解决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问题,使其回归社区、远离亚文化群体,都是毒品遏制社会体制与方法创新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内容。

第三,制度建设与完善是青少年涉毒问题遏制社会化的重要保障。毒品遏制的社会化路径坚持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立足社区,充分整合社区力量、挖掘社区资源。这一思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历年禁毒报告、我国禁毒政策的具体运行中都有明确体现。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是毒品遏制社会化重要的法律制度资源。除此以外,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好下列具体的制度建设问题:政府和社区或第三方社会团体合作与协商制度的确立(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站同上海市禁毒委员的合作是典型的代表),毒品遏制社会力量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制度保证,社区组织或第三方团体法律地位的确立、职责权限的明确,政府服务委托的制度保障,政府和社区在毒品遏制协作中谈判协商制度的确立,毒品遏制社区组织或第三方团体工作效率的评估制度的确立,社区组织的具体工作的实施细则,青少年涉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以及戒毒后接受社区照顾、参加工作、回归社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等。这些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毒品需求遏制社会化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献]

景军,中国青少年吸毒经历分析[刀青年研究,2009,(6).

[美]沃尔德等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77

刘志民等,阿片成瘾者初始吸毒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2)

廖龙辉,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1,(4).

王志强等海洛英依赖者初始吸毒的人口学特征[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6).

王君等新疆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吸毒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3),

韩丹吸食新型毒品问题的亚文化视角分析[J],消费导刊,2008,(2).

强世功,国家主权与公民伦理[J]读书,2007,(1).

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

刘作翔,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兼对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结构论点的学术介评[J],法学评论,1998,(5).

4.英国文化 名词解释 篇四

It is the name of one of the native birds in New Zealand.It is flightless.In colloquial English the Kiwi,capitalized,is also used to refer to a New Zealander.2.The Open Polytechnic in New Zealand

It is the larges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New Zealand.Most of its students study part-time.It offers more than 700 courses in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Multimedia learning is one of its characteristics.3.The Bill of Rights in the USA

It consists of the first 10 amendments which were added to the Constitution in 1791.It guarantees freedom and individual rights such as freedom of speech,the right to assemble in public places,the right to own weapons and so on.4.“The Wizard of Menlo Park”

It refers to Thomas Alva Edison.He was the most famous of all American inventors.Among his many important inventions are electric lamp,phonograph,motion pictures and so on.As he was so clever and talented and his workplace were located in Menlo Park,New Jersey,he earned the title.5.Martin Luther King Jr.A black Baptist minister,he was the leader of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of the 1960s.In 1963,King delivered his famous “I Have a Dream”speech.As a civil rights leader,King worked not only to e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poverty,but also to raise the self image of the black.Due to his strong belief in non-violent peaceful protest,King was awarded the Nobel Peace-Prize in 1964.He was assassinated in the city of Memphis in April 1968.6.The Strategy of Preemption in the USA

President Bush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reemption.By preemption,when it determined that a country which is repressive and hostile to the US has acquired or produce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or has the potential to have such weapons,the US should use force to remove this threat to US security and should not wait till the danger becomes imminent or until the US is attacked.This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the Bush doctrine.7.Early Jazz Music

It appeared in the southern New Orleans at the end of the 19 century.It was a blend of folk music,work chants,spirituals,marches,and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Instruments are used as a trumpet,a trombone,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like the drum,banjo,and guitars.Jazz developed into the 1920’s with two different styles,namely,the Chicago style jazz and the New York style.8.The Canadian Identity

It refers to something which is distinctively Canadian,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and the very reason for making Canada so special.For example,two official languages of English and French can be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Canadian identity.9.The Canadian Mosaic

Canada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When it is described as a mosaic,it means that the immigrant groups do not have to throw off their old customs,languages and traditions.This resembles a mosaic of different cultures which overlap but do not overwhelm each other.10.The Inuit

5.文化管理专业名词解释 篇五

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表现的时空性质,艺术有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它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思想内容的制约。它的形成标志着艺术家的成熟和作品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研究和探讨艺术风格,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

艺术形式

指作品得以具体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又指作品完成后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由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等因素组成。艺术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它和艺术内容紧密相连,但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艺术内容决定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文艺批评

又称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和评价。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

艺术典型

又称“典型形象”。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地显示出社会成就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按照文艺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规律,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构思出具有典型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欣赏

亦称“文艺欣赏”、“艺术欣赏”。是读者或观众主动接受艺术作品是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是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欣赏者方面的延续,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同时它也是进行艺术批评的基础。

艺术流派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自觉结合的流派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的艺术宣言、共同的活动阵地和组织的刊物。反之,不自觉的结合只有相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风格。

艺术冲动

又称“创作冲动”。指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心理需要或动机,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发和激励而产生的强烈的创作愿望。通常产生于创作活动的开始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作家、艺术家处于强烈而焦躁的情感状态,内心充满着要把某些体验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紧张和努力,艺术冲动要到艺术作品最后完成才能完全释放。

艺术技巧

是作家、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体积、音响等材料塑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是意思作品内容得以有效表现、艺术作品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它受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经验、教养、观点、感知生活的方式以及创作实践的锻炼等综合因素制约。

艺术手法

又称“表现手法”。指作家、艺术家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不同种类的文学艺术作品有不同的的艺术手法,如文学手法、音乐手法、绘画手法等。

创作方法

指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作家、艺术家采取什么创作方法,是受他的世界观、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心理特性等因素制约的。创作方法往往是文艺思潮或流派的重要标志。

古典主义

流行于17世纪和18 世纪前半期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其特征为,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文学艺术作品视为必须仿效的最高典范,从中吸取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崇尚完整、和谐、提倡类型说,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代表人物有莫里哀、唯吉尔、拉辛、瓦洛、普桑等。

现实主义

又称“写实主义”。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产生于19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细腻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从而自然地表现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司汤达、托尔斯泰、果戈里等,代表剧作家有易卜生、挈诃夫、萧伯纳等,代表画家有列宾、门采尔等。、浪漫主义

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通过表现思想来反映现实,强调主观和主体性,不注重对现实的如实描写,侧重于抒发热情和表现思想,把想象和情感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代表作家有歌德、席勒、雨果、拜伦等。

象征主义

即“象征派”。产生于19世纪末的一种文学思想和流派。是西方现代派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力派别之一。认为事物都具有相对应的意念含义,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事物是相互“感应”的,人的情感与自然是相互“挈合”的人们从任何事物中都能发现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代表人物有马拉梅、拉弗格、瓦莱里、梅特林克、摩罗等。

唯美主义

亦称“唯美派”。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是自足的,除了它自身的存在外,没有任何目的,艺术是人类产品中最具有最高内在价值的东西。强调超越生活的“纯粹美”,片面追求艺术技巧和作品的形式美,否定艺术应具有的社会

功能。其代表人物有

蒂埃、王尔德、佩特、爱伦·坡等。美学

研究审美现象的形式及创造规律的科学。美学以艺术为重要研究对象,黑格尔称其为“艺术哲学”美学研究包括诸多方面:美的哲学、艺术科学、审美心理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文艺美学、技术美学、劳动美学、生活美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电影

电影艺术并不是一诞生就被人们作为一门艺术来加以对待的。电影成为艺术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包括早期电影创作者,如格里菲斯、卓别林、阿倍尔·刚斯、费尔南·来谢尔、雷内·可莱尔、茂脑、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唯尔托夫等在大量实践中的探索活动,以及早期电影理论研究者理论论证和研究,使电影作为艺术的专门化程度和表现力逐渐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和性质。爱因海姆和巴拉兹以强调电影手段对于现实的疏离性或反映现实的局限性为依据来论证电影的艺术地位;克拉考尔和巴赞以强调电影手段杜宇现实的近亲性或反映现实的优越性为依据来论证电影是与其他艺术所不同的艺术。麦茨由于把电影作品是否具有含蓄意指为依据来判定电影作品的艺术性。对爱因海姆来说,电影只需要证明自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对于麦茨来说,这些都不需要证明,只要指出什么是艺术就够了。电影学

194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成立了电影学研究所,其后欧洲不少国家都相继了类似的电影研究组织和机构,开始从事电影学的创立工作。关于电影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看法。郑雪来认为,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和电影史。麦茨提出,一般的电影研究一共包括四个部分,除了上述三个部分外,还包括电影学。电影学是由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人文学者从外部来处理电影的一种电影研究科学领域。麦茨的这一观点没有被中国学者所接受。这里既涉及到电影学与电影理论的关系,同时有涉及到麦茨关于电影机构的观点。按照麦茨的观点,电影学与传统的电影理论区别在于:电影学在电影机构之外,电影理论在电影机构之内。电影学是由在电影机构外部的社会科学家根据他们所从事的学科长期以来培养起来的科学方法和规范进行的电影研究形态。尽管如此,麦茨认为,电影理论和电影学对于电影符号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种研究模式不

应当是对抗的,而应当是互补的。按照麦茨的思路,电影学就是电影美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电影经济学等等,但是电影学本身却还是一个空架子。事实上,电影学不等同欲上述分科,它应该是对上述学科进行总体概括的一个有待于建立的概括性学科。电影美学、电影心理学等分科研究应视为电影学下属专门学科,电影学作为后起

电影研究模式的意义在于,它更有涵盖性,是一种对电影的跨学科综合比较研究。近年来,电影学各分科的研究也呈现出交叉、综合的趋势。电影学具有一种对电影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侧面作全面考察和整体把握的意图。这些环节和侧面包括创作、作品、反应和经营诸多方面。电影学要求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是一门概括性的个别十时微学;以其下属各专门学科,如电影哲学、电影美学、电影艺术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电影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电影时空的特殊性

电影时空的特殊性即电影是一门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电影作为时空艺术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如语言艺术和音乐),也区别与单纯的的空间艺术(如绘画和雕塑),而且还区别于其它的时空综合艺术(如戏剧、舞蹈|)等,其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而雕塑则是三维空间艺术,戏剧和舞蹈是一维时间三维空间艺术)。电影的这一特点使电影具有巨大的表现功能。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段落

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内容多寡与篇幅长短没有严格的规定,由剧作者根据所描写的题材、风格和剧作结构进行划分,通常以能够清楚地叙述剧作中一个事件为标准。段落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使剧作总体内容层次分明。

场面

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一般以时间或地点的转换为划分标准,即把在同一时间或地点中展示的内容看作是一个场面。正是时间、地点的变换而不是延续造成了场面的转换。电影剧作中场面的长短,根据需要而定。场面与场面有机地连结在一起时,就成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剧作。

客观镜头

镜头视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也不采用剧中角色的视点,而是采用普通人观看事物的视点,这种镜头一般称之为“客观镜头”。它将事物尽量客观地展现给观众。在一般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

所表现的内容明显代表导演的评论观点的镜头。其视点代表着剧中人物的视点的镜头。主观镜头常采用异常的运动摄影、画面的扭曲变形、色彩的明显人为化运用等方式手段来突出其非客观的镜头效果。在表现人物主观心理感受、强化事件某一重要瞬间、表达导演对世界的哲理感受等方面,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在运用主观镜头时要注意恰到好处地谨慎使用,不用之过滥以免引起观众的视觉抵触。

多角度叙事手法

电影剧作中主观式叙述手法的一种演变和发展。一般有剧中几个主要人物从各自的角度共同讲述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由于每一个讲述人的出发点和注意点各不同,因此形成对同一对象的多侧面描述,有利于对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和复杂的性格,其效果更为明显。美国《公民凯恩》通过凯恩的妻子和几位朋友的回忆,来展示这位报业家的:日本影片《罗生门》以三个当事人和一个目击者的供词来重述同一桩谋杀案。这些都是运用这一叙述方法的成功例子。我国影片《蒋筑英》也采用类似的叙述方法,通过蒋筑英的妻子、孩子、同事、父亲等人的回忆,比较真切地塑造了蒋筑英这一感人形象。

电影语言

使用这一术语意味着把电影当作像自然语言(即语词语言)一样的表达方式来对待。自然语言是一种系统操作现象。五十年代末以前,“电影语言”只是在一种比喻的意义上来使用的。巴赞说: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这种说法泛指造成各种电影表现效果的艺术性手段,如摄影、照明、剪辑、音响处理等,但是,在接受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的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看来,必须对电影表达方式在什么意义上具备了“语言”的资格进行检查。按照索绪尔的一个公式(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具备语言系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和试金石。根据这一标准,米特里认为电影不等同于语言;麦茨因尚未在电影中发现语言系统的类似物而认为电影是没有语言系统的言语;沃仑则认为电影是没有代码的语言。

电影构思

电影的剧作者酝酿和考虑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是电影剧作创作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从生活素材中选取、提炼题材,从题材中发掘、酝酿主题,塑造人物,组织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矛盾冲突,剧情发展,以及大体上确定结构等,电影剧作构思须做以下考虑:

1、主要人物是否明确;

2、人物之间关系,即主要矛盾冲突是否清楚;

3、主要事件,即主要人物的遭遇和故事是否合理;

4、主题思想和立意是否清晰、深刻;

5、重要的细节是否具备;

6、情节发展线索和转折点是否考虑清楚。电影构思是电影剧作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构思的周密、巧妙或疏漏、拙劣,会直接影响到剧作的质量。

电影文本

电影符号学用语,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本文作广义使用的一种方式。狭义本文专指纯粹语言学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广义本文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指织体,如乐曲本文、舞蹈本文、舞蹈本文等等。这些用法是为了表明非语言的表意手段具有同语言本文类似的组织结构。电影本文像一般本文一样,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本文;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本文类别,如电影本文、诗歌本文等;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本文;电影作品的能指(影带面和声带面)织体自身。前两种含义使用比较普遍。最后一种含义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

电影剧作

按照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评议,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的基础工作,它涉及深化主题,塑造人物、结构情节等方面。电影剧作的出现比电影要晚二十年左右,但却早于电影剧本。但在西方,由于电影导演过分强调表现手段的特殊性,甚至认为,出现在电影艺术家脑子里的不是文字形式的思维。而是电影形象思维和蒙太奇思维,用文字去固定它既不恰当,也不可能为未来的影片提供准确的蓝图。因此,他们不重视电影剧作的基础作用,甚至主张废除电影剧本。就在近年,世界电影出现一种“回潮”现象,重视电影剧作的作用,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设计,希冀借文学的叙事性来为影片增辉,如曾在国际获奖的中国影片《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获奥斯卡奖的美国影片《杀无赦》都终以塑造出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取得成功。电影剧作一语在运用中还有另外一种含义:电影剧作在电影完成时才最终确定下来,这个意义电影剧作在含义上不同电影文学剧本,也不同于电影分镜头剧本,它是电影剧作的最终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的所有创作人员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参与了电影的剧作。

电影导演

简称“导演”,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总指导。电影是一门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需要制片、表演、摄影、录音、美工、服装、化妆、道具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因此激发各部门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想象力,组织和团结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成为影片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摄制组集体中,导演担负着指挥重任,成为集体的核心。导演在接受文学剧本后,通常在制片主任的配合下,筹备影片的拍摄工作:组织主创人员,分析剧本,研究有关资料,确立创作意图,选外景,选演员,进行分镜头等案头工作,然后,向向制片提出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后期制作,直至影片完成。

电影表演艺术

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手段,把摄象机前的表演摄录在胶片上来塑造银幕形象,体现影片内容的艺术创作过程。在电影中是故事片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表演的特殊性:是:

1、银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

2、蒙太奇处理下的表演。

3、镜头感—趋于内向的表演。

4、电影创作的特点制约。

5、多种技能特殊创作要求。电影表演有两种类型:本色表演和性格表演。对她们的评价存在不同的见解。电影美学的多元化,电影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电影风格的多样化。不同片种(喜剧、闹剧、悲剧、传记、科幻、神话等)对电影表演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等。各种演剧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梅耶荷德的“生物机械学——有机造型术”、莱因哈特的表现主义风格等,都对电影表演产生过影响,形成不同的电影表演风格流派。

电影表演的镜头感

指电影演员在拍摄中与摄影机镜头的关系和对它的感受。镜头感还表现为演员在表演时把握各种不同镜头的一种恰倒好处的分寸感。摄影机镜头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的景别,拍摄时有推、拉、摇、移、跟等不同的手法。这就要求演员必须熟练地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技巧,自然合理地把握自身的外部形体动作幅度与镜头的角度、距离、运动等。既要学会借视线,又要具备入画意识,即“到位”。

电影摄影艺术

以剧作为基础,以客观实体为对象,运用光学镜头、摄影机、胶片等蛀牙技术手段,通过光学、光线、色彩、动向、构图等艺术手段的处理,在银幕上创作出可视的、运动的造型艺术形象,称为电影摄影艺术。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演变,受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制约,形成两条脉络:一条是摄影艺术随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条是电影摄影艺术随电影观众的变化而变化。

两者相互促进。绘画派和纪实派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绘画派讲究画面造型的绘画性和假定性,注意借鉴传统美学原则,善于运用高超技巧,鲜明表达自己的意图;纪实派追求逼真感、纪实性,强调遵循纪实美学原则,尽可能地掩盖创作意图,试图用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两者相互影响,交错发展,又不断涌现出两种流派的作品。多元化造型形态的创作倾向将成为今后电影摄影艺术发展的主流。

肖像构图

指人物特写或近景镜头的画面形式构成。肖像这一名词是从传统造型艺术中借鉴而来,绘画和雕塑中肖像的概念,从形式上讲,是指人物头像半身像甚至全身像,而电影中是指人物头部特写和近景镜头。电影肖像构图,立足于人物动态特征的表达,形式上的对称均衡与和谐是在一系列的镜头中完成的。人物眼神及视线的方向是构图注意的中心。影调、色彩的明暗配置以及气氛的处理应符合该场景的总体光效和真实感。有限的背景空间如溪水闪烁、云层变幻或者一片晶莹的黄叶,都是烘托情绪的重要因素。人物特写、近景镜头并不是“电影肖像”的全部概念,但它是构成“电影肖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具有典型的涵义,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段。

多景别

同一镜头中,不间断的画面景别变化称为多景别。固定镜头中被摄体自身的运动会形成画面景别变化,运动镜头中由于摄影机单向或复合运动而使被摄体在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交替变化完成其戏剧动作。多景别是场面调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自然流畅的运动中构成镜头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成为影片蒙太奇的组成部分。多景别交替变化与画面构成的相对完整,必须服从于被摄体动作的自然、真切、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的环境空间构成及光影、色彩的气氛渲染以达到表现剧情内容的目的。

饱和度

色的基本特征之一。某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即黑、百、灰色)差别的程度,也称色纯度,指某一颜色的鲜艳程度。一种颜色所含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比例越小,该色越不饱和越不鲜艳;含彩色成分的比例越大,则颜色越饱和越鲜艳。最饱和的色为光谱色。在拍摄电影中凡遇阴天的景物或表面结构粗糙的物质表面,以及电影漫射光照明和漫反射的情况,影像颜色的饱和度便会降低;雨过天晴和晴空万里的情况下拍摄的景物,则色彩鲜艳、颜色饱和。

电影美术

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创作的基础之一。由于片种和影片题材的不同,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地位、作用、表现形式也就不同。电影美术的具体内容一是环境造型,二是人物造型。环境造型主要反映体现人物活动的空间的场景设计与制作。人物造型主要指为达到刻画的目的而进行的化妆和服装设计。电影美术以可见的艺术形象参与影片的造型体现,要求对环境和人物进行典型设计。由于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利用到电影艺术创造中,使电影美术领域得到空前拓展,在各种不同时空,环境中很难搭置的场景在现代科技面前迎刃而解,使电影美术在现代电影艺术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造型语言

艺术家用来构成视觉形象,体现创造构思的手段与技巧,及造型艺术的手段与技巧。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舞蹈、适应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造型手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造型语言。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它综合了各种造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其中包括色彩、线条、光效、影调、镜头、构图、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如摄影机的运动、镜头的切换等)的综合造型语言。电影造型语言充分利用起综合性特点,成为一种审美资源特别丰富同时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造型语言。

电影录音

6.中原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篇六

1.中原物态文化:

中原物态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 实体的文化事物。

2.文化区域:

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3.饮食文化:

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食物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和饮食活动中的科学技术,艺术,宗教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哲学,习俗,礼仪等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

四、简答题(20分)

1.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

(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性审美特征

2.中原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164)

3.中原书院教育有着怎样的特点?

教育特点:(1)“兼容并蓄”“门户开放”(2)注重自学(3)质疑问难(4)因材施教(5)纪念先贤,传承学派(6)刻印书籍,鼓励学术(7)尊师爱生

五、论述题(24分)

1.试述宋代中原儒家对儒家文化传播的贡献。(P135)

2.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动权?

7.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七

近二十年来, 二语习得领域一直存在认知论和社会论之争 (文秋芳2008;Da Silva Iddings&Moll 2010;Lafford 2007) 。认知论 (Long 1990) 的核心为信息处理理论 (Mc Laughlin 1983) , 以该理论为主导发展起来的二语习得理论, 影响最大的当属输入—输出—互动假设 (Gass&Mackey 2007) 。引领社会论 (Firth&Wagner 1997) 的是在维果斯基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Vygotsky1978) 基础上兴起的社会文化理论 (Lantolf&Thorne 2006) 。目前, 信息处理理论依然占据二语习得研究的主流地位, 但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正成为新的研究潮流。对于认知论和社会论的关系, 总体上有两种态度:一是坚持两者完全对立, 互不兼容 (Gass et al 2007) ;二是认为两者互补, 但需要构建融合的连接点 (Swain&Deters2007) 。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符合语言习得的实际。本文旨在以认知论和社会论之争为背景, 在论述信息处理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各自的二语习得观的基础上, 从理论定位、各自不足、语言习得的本质和相关实证研究四个维度, 探讨两种理论在解释二语习得中的互补, 特别强调社会文化理论是主流二语习得研究的扩展。

二、两种理论的二语习得观

信息处理理论认为, 语言习得是发生在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表征、加工、重组和提取过程 (Mc Laughlin 1983) 。它把大脑看作信息处理器, 认为学习者接收到语言输入后, 大脑会产生语言表征, 输入转化为摄入并作为陈述性知识储存起来, 形成语言假设;然后学习者接收新的语言输入, 检验或修正已有的语言假设, 巩固或重组已有的语言表征, 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发生变化, 习得发生;经过不断练习, 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为语言输出作好准备;大脑对语言加工越深, 习得越好, 在语言使用或输出时的提取越快捷。

基于信息处理理论的输入—输出—互动假设认为, 二语习得的实现是输入、输出、互动和注意相互作用的结果 (Gass&Mackey 2007) 。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根据母语习得的特点, 研究者提出, 为了实现语言习得, 学习者需要获得经过修正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Krashen 1985) 。互动的语言习得作用在于, 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同时, 学习者在互动中通过接收正面或反面的反馈, 检验语言假设, 判断语言正确与否 (Long 1996) 。互动也是语言输出, 而输出本身也可以导致习得 (Swain 1995) 。注意是连接语言知识和语言认知的桥梁, 是语言习得的中介和关键 (Schmidt 1990) , 因为输入、输出和互动能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都是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的结果。输入—输出—互动假设特别强调互动的语言习得作用, 认为互动中的意思磨合把输入、输出和学习者内部潜能 (特别是选择性注意) 联系在一起 (Long1996) 。互动是带有社会属性的概念, 但信息处理理论属于心理认知论, 完全忽略了互动的社会属性。

与信息处理理论不同, 社会文化理论 (Lantolf&Thorne 2006) 属于社会认知论, 强调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该理论认为语言发展是学习者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由社会互动的调节实现的。调节工具包括物理工具、人际互动和符号工具。语言被看作最根本的符号调节工具, 调控社会活动和心智活动的完成 (Lantolf&Thorne2006)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 语言发展是在与人交往、读书、写作等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通过内部话语、个人话语和社会话语的调解, 从对语言的物体调控、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最终达到内化的过程。人际互动在其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语言学习就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相对于学习者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Lantolf&Thorne 2006) 。

两种理论的不同语言习得观源于对语言、语言学习者、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认识 (Larsen-Freeman 2007) 。信息处理理论坚持语言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知识, 是由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构成受规则控制的封闭系统, 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分离;学习者拥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 只要有充分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就能学会语言;语言习得有普遍规律, 语境变化不会改变语言习得过程;语言学习目标是达到或接近目标语水平, 一旦达到这一目标, 语言习得可算终结 (LarsenFreeman 2007) 。与上述观点相对应, 遵循信息处理理论视角的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是研究语言知识的习得, 方法是为学习者提供可接触语言知识的机会, 控制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个人因素, 衡量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揭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 (LarsenFreeman 2007) 。

不同于信息处理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认为, 语言是在社会互动和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不可分;语言学习者是拥有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个体;语言环境影响语言使用, 每个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不同, 所以语言发展也不同;语境变化无穷, 语言学习没有终点 (Larsen-Freeman 2007) 。因此, 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习得研究互动中的语言使用, 包括交际目的是否达到、语言范式使用、语言功能以及互动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探索学习者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即在语言使用中研究语言发展 (Larsen-Freeman 2007) 。

由于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不同认识, 两种理论视角的语言习得研究遵循不同的方法和方法论思想 (Larsen-Freeman 2007) 。信息处理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遵循现代主义哲学观, 坚持像研究自然科学一样, 对语言习得进行不受价值观影响的科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为语言学习者, 研究环境是课堂或者自然语言环境, 采用试验方法, 运用前测、后测、有声思维、启发式回顾等方法收集数据, 对数据做定量分析, 即使是定性数据也要量化, 以发现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 (Larsen-Freeman 2007) 。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遵循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坚持以价值观为导向构建学习者的语言使用;其研究对象为语言学习者或者自然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 研究环境大多为自然语境, 采用采访、对话、启发式回顾等方法收集数据, 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包括互动分析、会话分析、特别是互动微观分析, 以揭示语言学习者或使用者所用的互动机制和语言 (Larsen-Freeman 2007) 。

然而, 两种理论在语言和语言学习以及二语习得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并不表示二者相互矛盾、不可兼容。相反, 它们的不同恰好提供了互相借鉴、互相完善的空间, 共同加深对二语习得的理解, 为二语习得的发生提供更全面的解释。

三、两种理论在解释二语习得中的互补

(一) 从理论定位看互补

二语习得社会论的提倡者一直强调, 开展社会论视角研究是为了补充而不是取代认知论视角研究。比如, Firth和Wagner (2007) 明确指出, 呼吁扩大二语习得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为了达到习得研究在概念、理论和方法上的平衡, 而不是抛弃主流习得研究。他们认为,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二语习得, 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都需要研究, 因为如上节所述, 两个维度的关注点不同, 社会论的研究焦点恰好是主流研究所忽略的问题。换句话说, 社会论是认知论的补充, 并代表新的研究方向。

两种理论的定位互补表现在对互动的研究上。两种理论都把互动作为研究重点, 但它们对互动的定义不同 (Ellis 1999) 。在认知论下, 互动是人际间特别是学习者之间或者学习者与说母语者之间的语言交际;而在社会论框架内, 互动的范围要宽得多, 它指社会互动, 包括人际互动、人的内心互动和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于人际互动, 它们的研究焦点、研究范围、数据获取和关于互动促学的发现也截然不同 (Foster&Ohta 2005) 。认知论研究学习者互动中遇到问题时的意思磨合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所用素材为学习者的不成功交际案例,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习者的意思磨合并不常见, 所以该流派对互动的语言习得作用得出的结论为, 互动可以促进习得, 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社会论的研究焦点是互动中的互助行为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所用素材为学习者的成功交际案例, 学习者课堂互动中确实存在互助行为, 该流派把互动看作语言学习发生的场所, 认为互助行为只要确保交际顺利进行, 学习就发生了, 所以该流派对互动的语言习得作用的结论为, 互动是语言习得的必要充分条件。由此可见, 两种理论关注人际互动的不同侧面, 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互动, 它们不是不相兼容, 而是对理解互动起互补作用, 而且社会论扩展了认知论的研究范围。

(二) 从两种理论的不足看互补

两种理论的互补定位有利于弥补各自的不足。遵循信息处理理论的互动研究强调意思磨合的语言习得作用, 通过识别、定性和量化互动修正建立互动和习得的关系 (Larsen-Freeman 2007) 。但这种研究模式的问题在于:有时很难区分不同类型的互动修正, 如, 理解检查、确认检查和澄清请求等;量化互动修正可能忽视互动质的不同 (Van Lier 1996) ;只研究意思磨合这一种互动形式, 局限性很大 (Long 1996) ;顺畅的语言交际也能促进语言习得。同样, 社会文化理论也有局限性。坚持该理论的研究重点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中的社会互动和语言使用, 由于语言使用并不等同于语言习得, 加上纵向研究的缺乏, 它们并不能证明社会互动是否以及如何导致语言习得 (Swain&Deters 2007) 。鉴于两种理论各自的不足, 如果能采取双重理论视角开展研究, 将会兼顾修正的互动和顺畅的互动, 既能研究习得过程, 又能研究习得结果, 从而对互动和习得的关系有更全面的理解, 实现两种理论互为补充。

语言输出研究从信息处理理论扩展到社会文化理论, 就是由两种理论的不足引起相互借鉴的例子。输出原本属于信息处理理论范畴, 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集中体现于Swain (1995) 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但Swain (2000) 认为输入-输出论阻碍了对二语习得的深入理解, 因此把输出假设扩展到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 把输出重新标记为“说”、“写”、“言语”、“言语表达”和“合作性对话”, 并进一步分析合作性对话的语言习得中介作用, 把输出定义为构建社会认知的工具。Swain (2005) 明确指出, 输出的元语言功能源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社会文化理论, 并特别强调输出具有的内化语言知识和塑造思想这两种反思作用。总之, Swain对输出研究的发展是建立在两种理论互补立场之上, 表明社会文化理论对主流二语习得研究的扩展。Gui (2006) 认为,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社会互动观解决了输入和输出假设的分歧 (即输入假设否定输出的语言习得作用) , 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这一观点也证明了社会论对认知论的补充。

(三) 从语言习得的本质看互补

语言习得的本质也决定了两种理论的互补。尽管信息处理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分别把语言知识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实现看作二语习得的目标 (Swain&Deters 2007) , 但从语言习得的本质看, 语言知识习得和语言使用是不可分的。具体地说, 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语言使用, 语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语言知识习得, 而语言知识习得为语言使用的实现奠定基础。语言习得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两种理论视角各自的关注点都是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方面, 所以两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可以互为补充。

关于语言学习的事实也表明, 把语言习得只看作语言知识习得或者语言使用的实现都有失偏颇。首先, 只懂得语言知识但不会使用语言, 算不上真正的语言习得, 中国的英语学习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中国没有使用英语的自然环境, 英语一直被当作学科知识来教授和学习, 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足够多的英语知识, 但并没有培养起使用英语, 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 以致有人说中国学生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其次, 只懂得使用英语, 但对英语知识没有概念, 也算不上精通英语。例如, 英语母语者的英语使用能力无疑很强, 但如果没有接受相关的英语教育, 他们不一定对英语知识有明晰的概念, 也不一定懂得如何教授英语。

当然, 语言习得的理想状态是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兼具。要想达到此目标, 语言教学必须做到语言知识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协同 (王初明2010) , 二语习得研究需要兼顾语言知识习得研究和语言使用研究, 即从两个理论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习得, 发挥各个理论视角的优势, 做到对语言习得本质的全面理解。

(四) 从实证研究看互补

两种理论主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不但在内容和方法上互补, 而且已有实证研究采纳两种视角。根据两种视角分量的轻重和融合的程度, 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研究的主体在信息处理理论主导的认知互动假设的框架内展开, 但借用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观解释研究结果, 或者增设社会文化理论下的研究主题, 增加对习得过程的认识。比如, Ellis和He (1999) 在认知互动框架内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未修正输入、互动修正输入和互动修正输出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发现互动修正输出比两种输入的词汇习得效果都要好, 作者在解释发现时, 借鉴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比较了三种条件下学生所接触的话语文本, 发现完成互动修正输出任务时, 学生共同构建适合任务完成的活动, 通过意思磨合, 对新词有更好理解, 导致词汇习得。

第二类研究遵循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研究学习过程, 但借助信息处理理论研究常用的前后测检验学习效果。例如, Swain和Lapkin (1998) 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采用微观互动分析, 研究了两个接受法语浸泡式教育的学生合作构建故事时的对话, 分析和语言相关的片断, 关注法语反身动词的使用, 发现学习者使用目标结构、质疑目标结构的使用并互相提供帮助, 他们对语言的讨论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机会, 语言讨论片断就是语言学习的源泉, 作者同时采用前测和后测, 检验学生对目标语法的掌握。

第三类研究平行运用两种理论视角。比如, Foster和Ohta (2005) 分析了英语和日语学习者的课堂交际活动语料。在认知互动假设框架内研究学生的意思磨合, 识别并量化学生的澄清请求、认可检查和理解检查, 发现学生很少进行意思磨合。同时, 他们还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出发, 分析在没有遇到交际问题的情况下, 学生在交际中做什么。结果发现学生进行了共建、他人改错、自我改错和鼓励继续等互助行为。作者得出结论, 学生从语言交际中不是优先获得可理解性输入, 而是在友好扶持的话语中学习, 意思磨合只是促进语言习得的一种会话过程。

第四类是采用社会认知视角研究互动。这里的社会认知视角指社会文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相互兼容下的认知互动视角。例如, Ohta (2001) 运用社会认知视角研究了日语二语课堂上的学生互动, 包括社会文化理论下的私人话语和互助行为, 以及认知互动框架下的修正反馈。Ohta认为, 两种理论通常被看作是分离的, 要分别进行研究, 以便更好理解各自的特性,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 认知产生于社会互动, 认知和社会互动互相渗透,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因此, 为了理解现实生活中二语习得的特性, 二语习得应被看作动态社会认知过程, 即语言使用和语言习得是相互交织的动态过程。

上述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采取两个视角可以关联语言习得过程和习得结果, 使其互为佐证;可以兼容成功交际和不成功交际, 突出各自对语言习得的贡献;可以探索互动中的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这些都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理解二语习得, 显示两种理论的互补优势。

四、结语

上一篇:生日愿望教案下一篇:计划生育名册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