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2024-09-08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共12篇)(共12篇)

1.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一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重要性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逐年提高,这无形中给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在各大高校多采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向高校大学生讲授我国现阶段的所处的经济水平以及国家近期所实行的方针、政策,只在乎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形式,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脱离实践,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更脱离了大学生心境的培养,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现代高校大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位置,备受家庭长辈与父母的疼爱,这也衍生了许多专属于他们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如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情绪化等,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且现代高校大学生身心尚未全面发展,分辨能力较弱,当面对外界无益诱惑时,多数大学生往往会选择错误或者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此时,就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少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展开,其余多数高校仅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教育,以社团以及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展开,且专职教师较少。由此可见,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有待提高,两者必须有机契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大学生。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之不足。众所周知,现在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流于形式化,教育形式较为枯燥,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越发的走向书呆子的道路,政治立场坚定,道德也很良好,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交流上却存在许多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或者变故,抗打击能力较低,情绪失控等,诸如此类的心理的“疾病”就会缠绕过来且短时间内不能自行消失。因此,为了扭转如今高校大学生的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明白,在对大学生进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契合,使他们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思想政治,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其次,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实效性。现代社会中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采用《形势与政策》的授课形式展开,多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较为呆板,而随着社会潮流的不断变迁,如此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眼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了,所以,现在开始有必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充分了解现代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摆脱“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心态,以平常心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解放思想包袱,敞开心扉,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路径

(一)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必须重视全面发展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必须完全了解与认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极为重要的心理前提。将两者有机契合,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二)建立双重角色教师队伍。

在现代高校教育的基础上,将两者的有机契合,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如何解决其所面对的思想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心理状态。而如今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中,双重角色教师队伍缺乏,因此,建议在高等院校的教师培训过程中,有必要开设一门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课程,将两者有机契合,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双重角色的高校教师队伍,进而培养出身心和谐、健康向上、具有优良思想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的当代大学生。

2.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二

据天津大学高希庚等人于1999年的资料统计:1997年和1998年, 天津市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检测, 结果显示, 1997级24.83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1998级大学生中这一比例上升到28.75%。

1989年, 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 在高校大学生中, 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占总数的20%以上, 其中, 在退学、休学的学生中, 因患心理疾病的就占40%—70%。

1999年, 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题组对北京市23所大学的近6 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 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

“八五”中华社科基金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调查”课题组于1998年对我国15个省的47所高校近350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 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8.58%。

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同期本科生的调查显示, 在1978—1987年10年间, 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数的比例由24%左右上升至40%以上。

这些数字非常令人震惊, 其事实也令人忧思。从这些数字和事实中, 我们不难看出:其一, 总体而言,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颇高。其二, 社会转型时期个体产生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心理疾病呈上升势头。其三, 精神疾病成为终止大学生学业的主要原因。其四, 大学生中的心理疾病以神经症为常见。其五, 大学生中重性精神病患者已非偶然, 它是因病退学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危害极大, 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和注意。

一、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 是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将来学生走向社会, 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 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充分认识到, 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 告别了中学时代, 跨入了大学门槛, 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 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 浪漫奇特, 美妙无比。上大学后, 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 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 尽快克服依赖性, 增强独立性, 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 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 择业的竞争必然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独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 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 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 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 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 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 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应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 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 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 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差距, 使其顺利成才

1.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扬长避短, 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识, 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 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丰富人生经验。

2.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心理压力较大, 为了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 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 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 避免因用脑过度而引起的神经衰弱, 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3.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 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 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 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 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 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迟早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例如, 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因。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 日积月累, 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 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4.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 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 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 发展业余爱好, 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 发挥潜能, 振奋精神, 缓解紧张, 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 有利于心理保健。

5. 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 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 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可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 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 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 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 其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和指导, 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 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 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 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 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 通过心理咨询, 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 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 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 防止精神疾病, 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没有意志, 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 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 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树立远大理想, “以天下为己任”, 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 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 有了良好的心态, 不仅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 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 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 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三、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做到心理健康

1. 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 拼命地吸取新知识,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以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愉快开朗的心境,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 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喜不狂、忧不绝。

3. 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 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 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 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 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 要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总之, 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 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 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 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 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弱, 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 为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而奉献自己的青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性的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把这项伟大工程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3.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大学生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一项以全国12.6 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为3%。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将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成长。2004 年2 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和危害性。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类型比较复杂,在他们的大学期间对个体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际心理问题

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生活环境的改变需要大学生独自处理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大一新生存在多方面适应性心理障碍,若处理不善,易陷入心理困惑之中。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的学生,与他人交往很少,自我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有抵触情绪,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感到精神压力,产生失落、冷漠、抑郁等心理情绪。

(二)学习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不良的学习心理大致有如下几类:(1)自卑心理。自卑表现为完全失去自信,自我感觉一切都不如别人,继而伴随着对前途的不可把握而产生心理困扰。(2)得过且过心理。有些大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和兴趣,沉溺于上网聊天、玩游戏与言情武侠小说之中,学习成绩与日惧下、放任自流。(3)焦急恐惧心理。在面临考试、学习时,难于处理紧张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自我调控。(4)好胜自傲心理。好胜自傲心理表现为自我清高,妄自尊大,对周围不屑一顾。

(三)就业心理问题

根据统计,从2003 年开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以每年增加20 万人的速度递增,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尤其在目前,我国遇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预计09 年毕业生超过600万,这些客观因素使一些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足够的勇气去应对,经常怨天尤人,大叹读书无用,变得郁郁寡欢。还有一些学生,期望值过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陷入迷茫失落与自暴自弃的状态。

(四)恋爱心理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年龄,生理的发展使他们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感情的经验不足会让他们一旦觉察出对方的缺点或者不能引起对方的同样的好感就变得失望,心理上承受不了,进而采取极端方式。大学生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成熟,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问题非常令人担忧,还有的因理想的恋爱观和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不能自拔,甚至出现轻生的压力。

(五)网络心理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随意性与虚拟性等特点,使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容易受到不健康因素的侵蚀,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转而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逐渐变得孤僻寡言和意志消沉,导致心理障碍产生。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实际上,大学生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是家庭成长环境缺乏沟通

父母能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是否充分,家庭气氛是否民主,父母的人生态度是否积极,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富裕程度也是关键之一。很多贫困的大学生,因家庭条件而自卑,被别人嘲笑,进而产生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损人利己,不讲诚信,见死不救,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都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防线,扭曲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消极影;

2.物质化,功利化的社会;

3.网络虚拟,置身于这样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中,难免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再者,高校教育在某些方面与社会发展要求脱节1.思想政治课空泛教化,无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2.缺乏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从事心理咨询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数量里也很不够。很多高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比例达到1:5000 或以上;

3.学科设置不合理以及高校过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同时,高校过度扩招。2006 年高校毕业生为413 万人,比2005 年增加了75 万人;2007 年达到495 万人,比2006 年增加82 万人;

4.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文化教育相比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超前。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的高学历人群失业。

(二)主观原因

学生本身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弱点,这些心理弱点会在不良外部环境影响下转化为心理危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社会认识上的自我中心观。自我中心观使大学生无法“他位”思考,而只能想当然去做,最终无法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懂得如何求助于他人,从而容易情绪失控,进而行为肆意放纵,将自己的不满变成攻击性的行为。有些指向他人,有些指向自身。

2.自我意识的混乱。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

3.絕对化思维,走极端,非好即坏,非此即彼,没有中间缓冲余地和其他任何抉择。

4.抗逆力差。现在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顺利,困苦的生活经历太少,心理成长缓慢,对挫折缺乏心理预期与调适措施,加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旦遭遇到较大的挫折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个体的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整体的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重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改变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互脱节现象,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与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入手,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以积极地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激励他们保持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其次,要加强校风校纪教育,创建诚信氛围,增强学生的

历史使命与责任感。再次,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校园文化氛围,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

(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体系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书报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特别是要与大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设立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在线网络咨询,并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与疏导,积极开展心理调查,对那些意识到自己心理问题但羞于咨询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同时提高心理咨询教师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水平。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化

要在学习计划中设立心理健康公共课和人文教育性质的选修课,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同时,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发挥激励和情感培养功能,在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级预防干预机制

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中心,学院(系)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领导小组,各班建立预防干预小组,由班长任组长、心理委员任副组长,各班寝室长任组员。遵循为学生保密及人性化原则,收集学生心理健康资料,建立学生档案,密切关注并及时发现报告,定期召开心里委员例会,汇报和讨论具体学生心理案例。同时制定紧急情况、突发事件的预案和组织实施。

(五)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高校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也是幫助学

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重视并掌握心理健康的自我保障,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持身心健康。同时,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和宣泄生活中容易产生的负性情绪,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六)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沟通协作平台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沟通协作平台。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家长注重与孩子思想情感的沟通交流,增强子女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加强家庭教育影响作用的同时,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徐鹰,翟志.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J].高教论坛,2007(, 10).

[2]王双,李敬筠.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 6).

[3]任锦香,王祎蓉.素质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途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

[4]张予东.关于高校理工科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9).

4.2020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 篇四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1

这次培训共开课十一次,历时一年。每一次为我们讲课的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和优秀工作者。我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参加培训,从不缺课。每次培训都认真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及时整理笔记。按要求完成作业,认真复习积极备考,最终通过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这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了自我,面对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我所在的学校里有很多中职生,他们正处在心理上的转型期,有些学生心理成长的很好,在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和力量,而也有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得不到成长,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思想、行为上的不成熟,常常让老师、家长头疼不已。中职生迫切需要有人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心理指导。但是由于师资条件有限,任课教师负责教授各种文化课和专业课,多的是知识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和学生心灵沟通较少。班主任工作繁忙,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学生,精力有限。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物质上的关心较多,而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注较为欠缺。我希望自己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中职生重新认识自己,进而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看着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满怀信心走向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多看书,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因为要想为别人提供帮助,首先自己内心要够强大。我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希望通过我的帮助,学生能以更加积极,良好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并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2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节与工作,按照教育局本学期教育工作的要点的要求提出的,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__教师节的重要讲话,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心育阵地作用,扎实地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并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班主任和健康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开学前,学校行政就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专项研究会议,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并将此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之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校领导经常给以具体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学工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分管部门,对班主任、家长、生活教师等进行了指导与培训,并给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2、心理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处,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的对策。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严谨和健全的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隐私保密制度》《心理教育工作是制度》。

二、做好心理辅导室工作

(1)安排好咨询室的值班工作。学校安排专兼职教师在心理咨询师值班,认真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2)加强了宣传教育,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有问题时能轻松走进咨询室。

(3)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在保证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及时与有问题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4、抓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1)开办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广播栏目,对教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周广播一至二次)。

(2)开办校园网站上的“心理健康”专栏。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的途径

一是通过校本心理健康的通识培训讲座,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辅导,引导老师要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努力、快乐的工作,保护好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的思想波动;二是通过聘请专职心理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学生当中,逐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做好了心理健康档案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及时做好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档案,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档案的整理工作,通过规范档案的管理,为提高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3

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使命。为此,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老师的辅导技巧。

学校还聘请讲师团老师来我校作心理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我校利用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题为《欣赏与赞美的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平时推荐一些文章印发给老师进行学习,帮助老师掌握一些辅导技巧,帮助班主任上好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扎实工作,拓宽渠道,加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学期,我校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1、坚持实行了辅导员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12:50 15:50-16:40为面对面咨询时间.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海报,课堂上促进,校园广播,班主任工作等让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能尽快了解心理咨询的时间、地点、方式。

3、增加了心理咨询的方式,不仅有个别面询还有电话咨询。通过宣传和拓宽心理咨询渠道,本学期来咨询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共接听电话12个,接待来咨询的学生15人次,在来咨询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初三学生,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对心理问题的回避转变为能积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

4、做好个别辅导的同时,针对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我校在2019年3月20日举办了以“信念”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给初三学生把好学习考试心理关,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初三,面对考试。2019年5月18日又邀请专家李仁奎老师给初一、初二学生做了题为“用爱成就未来”的讲座, 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学生深受感动,效果非常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心语广播站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分年级开展心理讲座,教育效果更佳。

本学年分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初一年级主题:如何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初二年级主题:善于与人交往 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初三年级主题:知己知彼,成足在胸。

4.通过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5月份举办了心理健康小报评比活动,组织初一年级及初二年级收看电影《我与世界不一样》并要求写观后感,校园网上挂出“心理调适”系列内容,发放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等,均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月份,学校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给我们的家长进行讲座,并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提高我们家长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体备课组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特别是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5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的改进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就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建制建网

许多看似道德品质的问题,其实质未必是品德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校一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1.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和德育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2.制定落实制度。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辅导老师工作守则》、《心理辅导教师道德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计划、活动到检查指导等各个环节,环环落实,避免因教育教学工作繁忙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经费、做好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层次、多元化的有效管理机制。

3.注重队伍建设。班主任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研讨会,就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任课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后援团,学校每学期都邀请专家、教授为全体教师举办普及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题讲座。目前我校有2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多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

二、全员教育,分层辅导

我校心理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

1.初一新生一入学就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碰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入学教育期间就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利用每周的心理选修课,运用自编教材,综合各家之长,从中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心理知识,增加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针对初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情感教育,以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期望与生活态度,增强自律、自控能力,发展自尊、自爱的个性,增加心理稳定性。

3.针对初三学生时间紧,压力大的现状,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进行如何放松应试紧张心理的指导,邀请演讲团为初三学子加油鼓劲,邀请苏大心理专家为初三全体学生开设了一次题为《自信、从容,走向成功》的心理辅导讲座,每年举行中考百日宣誓。针对各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各班自行开展不同的心理主题活动,收效显著。

4.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在保密的原则下,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特别有效,在学校心理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三、开展活动,形成特色

1.注重全方位渗透。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比如语文课,语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在写周记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视生命。从周记中还能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早实施必要的辅导与干预。

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目前每天上午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训练肢体的协调性和大脑反映的灵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每学期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优秀的名人故事、古典名著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我们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学校网站宣传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宣传教育。

2.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我们从本学年起开始在各班评选班级心理委员,让这些自身充满阳光的少年,开展班内“同伴心理互助”,倾听同学心声,协助老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带动周围伙伴阳光地学习、生活。

3.整合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为此坚持办好家长学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促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另外,我们积极利用社会教育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强化科研,初见成效

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参与和承担苏州市立项课题《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在各种评比中获奖。

五、成果与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心中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逐渐形成了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整合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影响,拟确定每年的5月举办为期一周时间的“心理健康周”。每年定一个主题,以“广泛参与、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简朴隆重、注重实效”为活动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5.大学生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五

大学生心理学结课了,各科考试也陆续结课,我们马上要对这个学期说声再见。时光如梭飞逝,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昔。想到了那些经历过的跟没经历过的事,那些你想念的人和想念你的人,那些经常见却始终见不够的,那些偶然可见却只是相识一笑的,那些无法见却在怀念着的,那些极度想见见了却无言的,那些不想见便真的没见的,原来我们互相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贯穿三年的始终,我们大学生始终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定位自己的位置,探索生活的真谛。这个过程有过幸福跟快乐,也有痛苦跟彷徨,我想说所有这些都不重要,在不断的经历中磨砺自己的品性,沉淀自己的气质,才是关键。言归正传!

每一堂大学生心理学课都是一场视听盛宴,让我们了解了大学生心理学的奥秘,了解其中的乐趣。钢钢老师的课透着心理学的神秘,也充满了人文关怀,每一个活生生的案例都让我们认识了心理干预在个人的内心和谐跟社会整体的和谐发挥的巨大的作用。从亲情到爱情,从恋爱到职场,每一个专题都跟我们大学生有紧密的关系。同学们仁者见仁,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跟观点,但我想,所有这些都遵循了这个理念:感情要珍惜,奋斗是常态。

珍惜感情,要学着有一颗感恩的心,宽厚的心,不要把同学对你的关心与呵护当成是理所当然,关心你并不是别人的义务。都奔三的人了,本该自立的年纪却大手大脚花父母的钱时你是否心里有过愧疚?生活中,你是否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自己的微小利益受到了触犯,是不是就吵吵闹闹,甚至反目?宿舍里,多打扫一次卫生,多搬几桶水,原本很小的事,非要算计的那么清,同学情绪不对,你要做的不是要跟他针锋相向,更不是在背后非议别人,既然都是大学生,陪着一起打球,喝酒有何不可。否者,这宿舍生活也就索然乏味了,其实经营感情常常需要从这些微小的事中入手,友情这样,爱情这样,亲情也是这样。不是自己心里舒坦就称得上幸福,当你的快乐跟别人的幸福形成一个交叉点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谐的快乐。

奋斗是常态。在大学里,你学好自己的专业课,获得了很高的绩点跟很靠前的年纪排名是一种奋斗,可是,如果我们的目标含混不清,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是否会感觉到愈发的迷茫,要知道,目标不只是保研或考研这么简单,那只是一个途径,它是在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目前自身的能力及能力提升的空间还有周围的社会环境为基准作出了综合的判断。基于此,我觉得,真正的奋斗是自发的,而不是完全由家长,学校或环境逼迫你做出的努力。但是目前大学教育的缺位,让我们囿于大学的小圈子里,小生活中,无法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馈,也就是说,我们无从同社会接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你,需要你的什么,我们都无法做出正确的结论,找不到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这是悲哀。心理学课堂上,感觉我们通过测试的手段只能说是一种辅助的方法。还得靠自己!

终于飘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盼了好久,又是一个轮回。从小被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如此持续了十八个春秋。而等到自己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堂,方才明了,过去所有的教导都成了浮云耳,想起了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大一,那是挣脱勒中学教育桎梏的释放。时至如今,却也明白了,所谓的:梦想是用世俗的思想高尚的活着,现实却是用高尚的思想现实的活着。要活在现实中,做个有质量的人,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淬炼自己,沉淀自己,不求让自己发光,但求使自己更加厚重,思维敏锐,判断清晰,气定神闲,宠辱不惊……..或许这才是真谛。但是,目前网络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大学生自杀的新闻,让外界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判断产生了偏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真的很严重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一想到大学生就会把我们同堕落,网游,蜗居,蚁族相联系,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可是活在大学里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晰,那只是个别现象,我们的大学生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的堕落,我们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生中间蕴藏了蓬勃的朝气和巨大的寻求改变现实的能量,我们勇敢的去谈女朋友,勇敢的去就业工作,蜗居只是现状,无法阻挡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社会公平的期望,而蚁族则是我们在底层蓄势待发的前奏,凯旋前的高歌。

大学生自当有“会当即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言壮语。要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与朝气,又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与气度,更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6.大学生安全教育结课论文 篇六

——题目九:交流你所遇到的或了解到的欺骗事例,谈谈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时光荏苒,十一个星期就这样匆匆而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结束了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这十一周无疑是轻松和快乐的,不仅是这门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更是因为黄老师授课的幽默风趣。

起初选择这门课程也是误打误撞,本是出于对军事的热爱才选择了黄老师的这门课程,以为在课上能跟随黄老师学习相关的军事知识,了解当今前沿的军事动态。但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只有一节课是学习了国防与军事,我这才发现我选错了,可是仍然被黄老师幽默的讲课风格和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在这十一个星期的学习中,我学会了许多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安全知识,使我增强了自我防范与保护的意识,现在想想学习这门课程真的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论一下有关我遇到的受骗事例和从听课过程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生活中的骗局无处不在,从原先的上街行骗到现在的短信诈骗,组织严密的电话诈骗,银行卡诈骗,中奖诈骗,出国诈骗...形形色色的骗局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以前我也经常徘徊在各种骗局之中。下面我将叙述我所遇到的两次受骗的经历。

事例1:

时间:2009年11月地点:家里

我在高三的时候,邮箱里曾收到了一篇有关中奖的消息,大概内容是说,我成为了《非常6+1》的场外幸运观众,奖品有价值6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和4000元现金。他们的骗局还是比较高明的,还另外链接了一个《非常6+1》 官方网站的安全验证,当我通过验证的时候,有点被开心冲昏了头,想:“天上掉馅饼的事竟然会落在我的头上?”但当我仔细阅读了邮件的内容的时候却发现漏洞百出,对方要求我将银行卡号、详细家庭住址及一定能够金额的现金(对方说是办理所需手续费)等一并寄望XXX地址,当时就感觉不太对,如果真的是《非常6+1》这种大型节目平台,又怎么可能要求他的幸运观众寄手续费过去才发奖品

呢?于是我便认定这是一个骗局。随后将邮件删除了。

事例2:

时间:2010年9月地点:xx大学

刚入大学的时候比较单纯,总觉得像大学这种高素质、高文化的地方是不会遇到上当受骗这种情况的,然而当刚入学后没几天,一名自称是本校大三的学姐来宿舍推销一种英语学习报,当时觉得这些还是很有用的,至少能为以后的英语4级做准备,便鼓动全宿舍的人都订了。当时那个女生只是登记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和宿舍号码,出于对本校学生的好感与信任,在交了钱以后我们也没有想过朝她要发票之类的凭证,等到过了一年,我们订的报纸却连影子都没有看到,打那个人的电话才发现是空号,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时的我很是受挫,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信任的“学姐”所欺骗了。虽说钱是小事,但是在感情上的伤害却是不小。我们在上大学第一个星期就结结实实地被上了一课。

尽管这些小事例没有对我们造成太大经济上的损失,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在这方面提高警惕性的话,早晚还会吃亏。

通过学习安全教育这门课程,我了解了骗子的一般手法和惯用伎俩,懂得了该怎样去识别这些把戏与骗局,即使仅仅能够识别一些比较低级的骗局却也能减小我们不少的损失。

首先,在事例1中,骗子用中大奖等诱惑的方式来引诱我上钩,然后想方设法套取我的银行号及密码、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为下一步骗取钱财做准备。

在跟随黄老师学习这门课程中,我懂得了:

1、大学生应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步入骗子的圈套。要知道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馅饼,要掉的也是陷阱。

2、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隐私,不可随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及重要的密码轻易告诉他人,尤其是陌生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事例2中,我因出于对学姐天生的好感与信任而最终上当受骗,通过自我分析与总结,我明白了:

1、大学生要增强自我判断的能力。尤其是刚入大学的学生,不能一听是学长学姐就对人家报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仔细判别对方的善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才能防止自己再次上当受骗。

2、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买完东西的时候要记得要发票,为自己以

后的维权做好准备,在上当受骗事情发生后要懂得采取有效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课堂上,黄老师还教会我们许许多多实用的方法来防止我们上当受骗。其中一个是让我们告诉父母至少一个与你经常在一起的朋友或者同学的电话号码。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人给家人打电话说我在学校出事了,急需手术,让打钱到XX卡,当时家人吓坏了,给我打电话才知道是一个骗局,但是如果当时我的电话是关机的话肯定会另家人很担心还会还会造成金钱的损失,所以必须让父母知道周围人的情况及电话,防止这类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无论在何种骗局中,骗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各种诸如你中奖等诱惑手段或是你的银行卡密码被盗等欺骗手段来骗取你的银行卡密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销及骚扰,若遇到要求得到你个人信息的这种事情,就应该要慎重考虑,十有八九是陷阱;当接受到中奖短信或者邮件时,如果有显示要办理手续费之类的那十有八九是骗局,不要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会有的,要记得没有什么东西是捻手即来的,必须是通过自己得到努力才可以得到的;要记住骗子都是善于伪装的,不要被别人善良的外表所迷惑。要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仔细判别陌生人接近自己的目的,在进行交易时要所要发票等有效凭证,在知道自己受骗后要学会用有效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

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 他们富于理性、激情、敏感, 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和情感等诸方面的问题, 他们往往不知所措, 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 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下降。因此,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中国疾控中心较早前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 有高达25.4%的人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也表明, 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査报告》发布相关统计, 2010年11月30日至2011年2月28日, 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围绕涉及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原因、现状及对策等10个方面的问题,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査, 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 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 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 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近年来, 全国各大高校安全事件频发, 复旦大学的饮水机投毒杀室友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因未带钥匙被舍友刺死案, 行凶原因都归结于生活琐事。四川大学的曾世杰发“癫”杀人, 原因是有同学嘲笑他长得丑, 而事发当天室友在一起看电视哈哈大笑, 他觉得他们是在笑他, 于是一怒之下拿着刀出了门, 致1名女同学死亡, 两名男同学重伤……种种案例表明:大学生们存在脆弱、不理智、扭曲等不良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焦点。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部分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脱节, 智育工作一手硬, 心育工作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国教育长期处于重智育, 轻德育环境下, 这种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影响深远。自科举考试以来, 选拔人才主要通过考试。进入高校仍通过分数来判别是否有资格进入某专业进行学习, 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评比仍以考试成绩为主, 免试推研的名额与转专业机会还是给予专业中名列前茅的学生, 可见高校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今, 虽国家规定要将个人身体素质、道德好坏等纳入学生升学考核评价体系, 但这些考试项目大多走形式, 要求松散, 并没太大的考核实效性。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但当前许多学校依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较少。

2.2 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与学生心理状况相脱节, 反映在工作上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态

由于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匮乏, 大量的兼职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矫正与预防等方面的训练, 不具备专业、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知识背景与操作技能。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面临多种角色, 日常工作事务繁琐, 工作难以专一、精炼,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

另外, 教师的自身素质高低和教育教学魅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 有些开设心理教育选修课的老师, 仅仅是为了拼凑学时而开设课程, 自身在心理健康领域根本没有专攻, 这样的课堂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辅导训练。这些影响因素成为了制约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

2.3 心理健康的考核评估机制与工作的客观需要相脱节, 对教师从事心育工作的好差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笼统模糊, 不细化, 导致评价结果不规范, 不具代表性。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监督工作的开展, 因为没有规范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 监督工作就找不到头绪, 浮于表面和整体。

任何工作在没有高度的积极性和各项条件保证的基础上, 如果缺乏规范、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管制措施, 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量化、细化指标的评价, 就会导致监督工作无章可循, 不能切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短处, 造成监督不力。

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1 以统一思想为先导, 夯实心理健康的认知基础

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 关系着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课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上好每堂课的目的在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道德信念的火星;而心理素质是人的道德规范最基础的素质。所以, 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着能否点燃火把的第一颗火星, 关系着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一方面,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与方式;另一方面, 心理教育实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在全体教师当中形成重视心理教育, 进而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

3.2 以优化内容为重点, 凸显心育工作的时代色彩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讲是能否更好的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 内容必须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符合人类学习的基本特点, 与时代的发展同节合拍, 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易于理解和接受。为此, 应认真研究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冲击与影响,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目标。其一, 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我, 悦纳自我, 调适自我。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 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应对潜能, 而不会为表面的、一时的、非本质的现象, 如学业成绩、家庭经济、体态相貌等相对不良状况而自卑自弃。其二,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身处的外部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富有责任感, 与他人友好相处, 承担起各种社会角色, 如子女、邻居、学生、同学、兄弟姐妹等, 让他们既能接纳他人, 又能获得他人的接纳。能够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发展自我个性, 能够积极地避免和克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构成的各种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科学有针对性, 根据不同的年级, 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讲课侧重点, 如对大一的学生应着重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表现, 应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并且教育其根据自我特点做好大学生活规划。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要着重讲授就业心理这一领域知识, 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讲授和互动来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放松心情, 同时使学生对就业要有正确的认识, 提高耐挫力, 以此防止就业时学生产生焦虑、抑郁、消沉、悲观等不良心理状况。

3.3 以活化载体为手段, 提高心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笔者认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就必须摆脱"填鸭式"的上课方式束缚, 摒弃空洞的说教式、标签式的教育方法, 要进一步活化载体, 改进教学方法, 采取基本知识讲授、热点及具争议性的问题讨论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 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更多元化, 形式多样化, 更具活力及趣味性, 提升心育自身特有的魅力。活动与实践是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充满活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1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不断改组与改造的过程。杜威呼吁把学生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 提出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为体验, 这些体验要在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中营造一定的氛围才能实现,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则为学生提供了这种自我教育与体验的场所。

心理素质教育拓展与传统的只是技能培训所使用的说教和灌输方式不同, 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 是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体力的磨练和考验, 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 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它以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 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3.2 朋辈心理咨询

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 是指在年龄、地位、知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相同的人们。笔者建议可将朋辈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朋辈心理咨询员通常是同辈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他们可以起到榜样激励作用, 能够与同学们密切的接触, 更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同学的心理, 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问题迅速, 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教师与家长, 他们之间更易沟通, 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而且更有说服力。

3.3.3 聊天法

笔者建议将聊天法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聊天与传统的面对面训导方式的教育方法完全不同, 把学生与导师及心理咨询员置于同等的地位上, “聊天法”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概括起来有“朋友式”聊天、“家常式”聊天、“探讨式”聊天和“激励式”聊天等几种方式。大量的口头调查结果表明, 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 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 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 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3.4 以完善评价体系为抓手, 保障心育工作的切实效果

工作评价不仅可以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评价, 査缺补漏, 同时也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督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使得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

工作评价应采用具体指标来衡量, 有数据、有事实、有说服力、细化具体。应根据各校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涵盖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指标细分, 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开展方式采用相应的指标来衡量, 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式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要实行评价参与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主体要采取学生、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全体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评价方式釆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两者兼顾, 相互权衡, 从整体角度上来评价工作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心育的专业性、科学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作为学生在校内的直接管理者和学校各类管理措施的直接执行者, 其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是学生实现全面成才、综合发展的“引路人”。同时, 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 只有联起手来, 才能给青少年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03) .

[2]李海莲.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2) .

[3]卢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教育管理的探讨[J].新课程 (下) , 2011 (08) .

[4]罗引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07) .

[5]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10.

[6]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2, 1月下 (715) .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篇八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而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适应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而往往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包括新生入校后的心理适应、在校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等等。特别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阶段,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最为集中和明显。

2、自我意识问题

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过分失调往往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相互矛盾的心理意识倾向,如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心理自卑等等。

3、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交往以及在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4、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圆满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来自学习问题的困扰。缺乏学习动力、不自信、意志薄弱、过分焦虑等等这些都是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树立积极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会的发展迫使人们卷入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各种生活刺激增多、污染严重的境况之中。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个体身心健康相统一的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们期望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2、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健康的学习心理对大学生完成学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惰性心理、厌学心理、怯场心理、舞弊心理等等。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刚从紧张、高竞争的中学生活来到相对独立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中,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尚未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依靠教师的心理还未完全克服,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考取大学的都是中学学习的尖子,一旦在大学竞争压力下受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针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不健康心理,加强教育,帮助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3、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咨询者与被咨询者的交谈接触的过程,给被咨询者以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并进行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紧张和冲突,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和精神上的苦恼。其主要内容是:宣泄、疏导被咨询者的情感以缓解情绪压力;协助被咨询者改善认知结构,以正常经验取代旧的不正常的经验,树立对人、对己、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为被咨询者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

4、加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要积极寻求解脱并找出教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放弃成见、身心放松,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学习和生活上的不愉快虽然时有发生,但应自觉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正视现实并与其保持正常的接触;对周围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的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如果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将获得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将随之而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精神障碍。

三、结束语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9.最新2020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篇九

【篇一】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鉴于本学期的健康教育计划,我们事无巨细地把健康教育提至到重要位置上来,全园职工目标一致,群策群力,通过以下各种措施全力保障幼儿的健康。

一、制定周详的计划

作为实施集体教育的幼儿园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利场所。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认为:不同的群体回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如被破坏,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刺激会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

因此,我们在年初就商讨制定了周详的计划,旨在通过幼儿健康教育帮助幼儿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是幼儿形成自己也有责任保持健康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活动的规律,以身体联系为手段,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每学年全园要制定一份总的健康教育计划,各班再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年初制定学期计划、养成计划,并有条不稳地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工作计划

表中。为了体现我们计划的周详性,各班可根据季节、疫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做到计划在心中,皆以健康为本。

二、责任落实到人

幼儿园的健康工作可以说事无巨细,为了更好地执行计划,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责任到人。幼儿健康教育分成幼儿身体保健与身体锻炼两大部分。身体保健除了安排合适的保健人员,还专门成立了伙委会,全面保障幼儿的营养摄取,限度地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为孩子们的成长补充足够的营养。

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合理卫生的膳食条件,还必须要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改善幼儿对增进健康的态度,教给幼儿出金健康的方法,训练幼儿保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这些必须依仗于教师的知识素质和传授知识的态度。我园不因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大专进修,定期开展园本培训。

三、勤抓勤管,持之以恒

幼儿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时教师虽然三番五次地说教,但幼儿由于其他原因还是不能很好地执行。若针对不同幼儿的个别问题逐一进行集体教育,未免浪费时间,故必须教师在进行集体健康行为指导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行为的个别指导。

如对某个常常尿湿裤子的孩子多谢关心和爱护,多提醒他及时入厕:对喜欢用衣袖擦鼻涕的或者强调要用手帕等等。因此,幼儿健康教育要勤抓勤管,持之以恒。

四、家园共育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家庭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幼儿园中有个人与公共卫生问题、饮食问题、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在家庭中同样存在。因此,我园积极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地向家长宣讲健康常识,并通过各班班主任与家长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家长园地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一致。所以我园的健康教育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以后我们会在今后的各种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

【篇二】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为帮助居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环境,降低危险因素,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现将鼓楼区河东社区一年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1、利用宣传栏、宣传活动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在社区内进行计划生育、保健科普知识展板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宣传,广泛开展禁烟宣传,健教小组成员上门发放有关资料进行禁烟、禁毒宣传。

2、针对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及外来人口等不同对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次,参加人数150余人,健康教育专刊4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12场。

3、开展老年活动室、文化室。开展读报活动,增加居民卫生健康知识,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病和个人卫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除“四害”工作力度。结合春秋季灭鼠、夏季灭蚊、灭蟑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明督导的作用,全面开展清理新村楼院卫生和除害防病工作。在此同时,还开展对居民抵制邪教、破除迷信等身心健康教育宣传,使得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针对辖区新村楼院存在乱堆放、乱张贴等现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脏乱差”活动,使得小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三、人人参与,使得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广泛开展

1、以社区服务点为载体,全面提供健康服务。依托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助困服务、红十字募捐等工作,以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为阵地,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青少年心理咨询等优质服务。

2、开展群众性活动,1月份举办大型“社区乐”文艺活动;6月份举办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7月份举办“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充分展现了居民群众精神风貌。

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落实长效管理,提高有益居民健康的生存环境质量;对照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更上新台阶。

【篇三】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调、巩固组织机构建设

健康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调是组织保证的条件。根据上级健康教育工作要求,镇政府重新建立分管镇长为组长,一位副镇长,卫生院院长为副组长,包括镇宣传、民政、妇联、团委、农牧业、学校、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的负责人在内的领导小组,行动规划领导小组,设立了“行动”办公室。各部门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做了规划工作,并纳入了今年工作计划之中。

第二、今年我们的开展我镇的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今年6月份,镇政府召开了“亿万农牧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小组协调会议”,协调解决“行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行动”的有关工作。

1、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是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接到市场人口活动较为密集地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碘缺乏病防治、防治艾滋病、食品卫生、计划免疫、职业病防治、人禽共患病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宣传活动搞2次。发放宣传册(单)320余份、贴出宣传标语58条,受益人数7000余人,“行动”办公室的成员督导和走访了坚实的基础。

2、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们于20x 年7月2——3日在镇政府举办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38人参加培训。培训后知识知晓率达到了75%以上。

3、加快传播速度,上报“行动”信息及播放电视录像开讲座课堂等形式,让群众不反掌握了卫生科学知识和对健康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4、在镇中小学校均开设了健康教育课,授课有专兼职教师,课程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通过教育课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保健信念。

第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的工作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不够平衡。电教设备缺乏,经费不足,要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健康教育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按照各级的布置和指导下开展工作,经过健康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又顺利地走过了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主要做好几个方面:

一、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共出了十五期,让居民了解每月主要宣传的健康知识、内容涵盖了中医药保健、禁毒、义务献血、疾病防治等,普及健康知识,改变健康观念,提高居民防病治病的能力,认真开展工作,搞好社区健康经验我,通过用各种渠道的宣传和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开展了十次卫生月的宣传和健康咨询活动,受教育人数达1370人次,与中心卫生院配合,进行有主题、有针对性的卫生知识宣教,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受到居民群众的好评。

三、健康进家庭,与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相结合,进行入户健康宣教,对辖内低保户、困难户申请办理医疗救助卡,用办理92份,并发放各时期宣传材料,以可让他们在家中无意间获得健康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回顾过去的一年,只有不断的努力,要搞好社区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我国健康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篇四】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乡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全乡健康教育工作,为认真实施全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配合成都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我乡对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顺利落实。调整后的成员名单为:屈亮伟任组长,医院主要负责人张锦东任副组长、孙伟李宁为具体成员。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

根据乡健教所、县爱卫办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我乡干部职工的医疗卫生意识,普及健康保健知识,乡健康领导小组制定了2007全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以席政发[2007]21号文下发乡属各部门学习贯彻。同时向各部门提出了实施健康教育总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

三、广泛宣传,强化学习

1、下属各单位在职工中经常性地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学习,提倡健康生活和健康行为,提倡戒烟少酒,减少疾病发生,保证全乡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医疗保险等社会活动,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妥善处理好职工就医住院等突发性的问题,稳定了职工队伍。

2、要求各部门安排布置学习内容,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乡职工的健康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同时普遍掌握了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方法,了解了常见疾病如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的一般症状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前兆有了深刻认识。学习使广大职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习惯,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传染性疾病。

3、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发生。同时特别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教育。

4、根据县爱卫办的统一安排,我乡在春、秋两季集中开展了以灭鼠为主的灭治“四害”活动,购买了各类药物,对办公场所、单位宿舍、拆迁工地等行了彻底的灭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全乡职工和施工工地附近居民的健康。

5、我乡还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强身健体的文体活动,如足球、乒乓球、棋牌比赛等,对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把健康教育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继续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的有效措施,在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在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开展社区健康活动,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事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将2014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了健教工作网络,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切实做到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由于领导重视,人员落实到位,从而保证了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处。

二、创建卫生城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社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灭鼠、灭蟑、灭蚊蝇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除“四害”的重要性,让居民自觉投入除“四害”活动中来,对辖区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水沟,厕所用药消杀和鼠药的投放,有效地控制蚊蝇、老鼠生长和滋生地,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居民群众的健康。

2、社区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并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及黑板报内容,半年共出黑板报6期,张贴健康宣传画及“创模”宣传海报60余张。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普及科学健康知识

一是向居民群众发放遵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创模宣传(环保小知识)等手册及文明养犬倡议书多种宣传资料,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中老年健康知识讲座、妇女保健等讲座,内容通俗易懂,大家受益匪浅,提高居民防病灭病意识,三是安排网格人员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为居民义诊,如量血压、测血糖等免费体检,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开展一些工作,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还有差距;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健康教育活动的需要;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有限等。

10.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重要文件为指导,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和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校成为广大师生学习的乐园,心灵的家园,让每位孩子在学校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二、基本目标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持证率和等级率。并通过上研讨课、心理讲座、撰写论文等手段有效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育队伍。

三、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长:略

副组长:略

员:略

领导小组办公室:略

(二)心理援助小组

长:略

员:各班主任

值班教师安排如下:

电话访问

网络访问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各成员要负责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全面实施,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同时互相沟通和互相学习,合理的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可以促成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顺利展开。

1.校内心理援助小组,提供电话和网络两种心理辅导方式。工作时间为9:30~16:00。

2.XX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电XXXX,双休日可以提供面询,地点:XX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二楼;

3.XX市校外心理援助热线:

(1)XX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热线(免费)(外地号码加拨),也可预约面询时间。

(2)XX市政府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免费):(外地号码加拨)。

4.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陶老师热线)

四、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成立心理教研组。成员有: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有证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2、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七年级每两个星期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他年级保证一个星期一学时的心理健康活动。

3、创新开展每两个班一位持证团体辅导老师(团建)。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良好的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班级

辅导老师

电话号码

七(1)

七(2)

七(3)

七(4)

八(1)

八(2)

八(3)

八(4)

九(1)

九(2)

九(3)

九(4)

4、邀请校外心理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讲座。

5、进行全校心理普查,筛选出有需要的学生主动约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形成咨询资料归档和保密制度,为心理辅导活动提供依据。

6、正常开放心理辅导室,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7、“心语信箱”继续使用,学生心理信件继续服务。

8、继续进行心理学科渗透。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备课渗透心理内容。

心理教研组活动一览表:

周次

时间

参加人员

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4.9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会议、研讨

制定教研组计划

团体活动室(阅览室)

4.23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会议、研讨

疫情心理

团体活动室(阅览室)

5.51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会议、研讨

危机干预

团体活动室(阅览室)

6.4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会议、研讨

团辅课流程

团体活动室(阅览室)

6.18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会议、研讨

心辅课流程

团体活动室(阅览室)

7.2第三节课

全体教研组成员

公开课

心辅课公开课

11.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4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且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符合新时代标准的道德能力双优人才,成为如今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的人才,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主要内容为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教授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2 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1)政治性。也就是教育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思想要求,直观反映意识形态属性,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引导性。对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具有引导和价值评判,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优秀的思想品德为目的。(3)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跟随先进的指导理念,紧随时代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展。(4)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校园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融入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特色。

二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

1 生活环境

由于大学生都来自于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和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家庭经济水平不高的同学生活环境质量也不会很高,但是家庭经济水平较高的同学自身生活环境也会随之提高很多,这也就导致了生活环境差的同学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性格孤僻。而生活环境较好的同学往往会有一定的虚荣心和自负,这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影响非常大。

2 个人情感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独立的情感,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或爱人都具有自由的情感意识,所以家庭是否和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除了家庭的影响,大学生在择友或谈恋爱等方面,也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朋友之间吵架或情侣之间分手这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一旦情况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大学生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

3 学习成绩

在我国,学习成绩一直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但是由于大学课程普遍较难,又没有老师或家长对大学生进行监督,导致了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下滑,给学生造成很严重的心理负担。由于大学学习制度提倡自主学习,很多学生从高考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之后都想着放松一下,但是其实大学课程要比高中紧张,虽然学习过程中要求不严,但是考试再也不是多少分都可以的高中了,有多少大学生因为达不到六十分的标准而使大学课程一挂再挂,最终无法毕业,这对大学生心理会造成巨大打击。

4 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非常重要,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所以处理不好人际交往,但是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决定今后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和朋友圈的大小。社会适应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大学生不断的去探索和了解,最终才能完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三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 提高自信

自信心的建立不只大学生需要,而是人人都需要的心理素质,但是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个人情况等因素,往往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自信。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就是提升自信心。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重新找回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并且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前进。

2 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

如今竞争现象随处可见,无论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若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万物竞争原则必须遵守。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更像是一个象牙塔,在这里不仅消耗了学生对于生命的追求,还磨灭了大学生本应具有的竞争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能够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3 提升团队意识

人是群居性动物,但是由于大学校园的圈子非常窄,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常常形单影只,最终导致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如今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往往都是众星捧月,使其从来都是自身考虑问题,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更别提互相合作了,这也就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能够很好地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上改善一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的发生。

4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将决定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今大学生普遍地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状,其根本原因就是无法真正地适应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能够使大学生完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1 推动教学发展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关联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思想道德指导就容易偏离德育方向,使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功利化侵入学生的心理认知;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心理素养实践就会使学生思想呆板僵化,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的心理健康素养发展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化,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凸显德育特色

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从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两个方面考虑的。高校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思想道德指导下的心理素养培训,将个人政治品德同专业知识相结合,更能体现出高校德育的鲜明特色,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促进学生发展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相关知识技能外,还包括思想政治水平和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养综合性人才,包括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优良的心理素养,以保障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五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策略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德育理念

将心理健康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心理素养教育,同时以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视心理素养教育定位,深入挖掘二者特点及其共通性和差异性,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素养教育相统一。

2 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模式

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不同于社会教育,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校园文化特色,将成熟的思想文化引进校园,实现心理素养教育实践化,从而达成思想道德教育同心理素养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养成良好的心理品德,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具体实施上,可以以开展“文化月”活动为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和思想道德宣传片的形式对学生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3 建立专业化德育教学队伍

专业化教学队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教师队伍的组建应从思想道德和心理素养教育双向考虑,缺一不可。建立健全教师考评机制,阶段性地进行教师任职资格考察,以确保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能够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比如高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培训,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并不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如今普遍大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素质问题,只有学校能够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隐患,从而促进心理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有不断促进二者融合,完善德育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2.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面对个性更为突出的“90后”大学生, 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它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 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 是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目标、规划等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三生教育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 提升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保护生存环境,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把握生存规律, 在意识层面上强化生存意志, 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生存技能。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实践生活过程, 获得生活体验,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幸福生活, 低碳生活, 健康生活, 高品质生活。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着力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实现新时期大学生人才培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

(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各高校均采取了相关措施, 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设心理委员等, 为处于困惑中的同学们排忧解惑。然而,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的, 且侧重于心理危机的“补救性”教育。事实上,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性, 绝不仅仅是纯心理问题, 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对大学生的作用产生的矛盾交错, 需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综合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重新构建[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

三生教育关注个体在生命、生存、生活过程中怎样珍爱生命、和谐生存、快乐生活, 解决个体生命认识、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等问题,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源头、归属和目的。实践证明, 大学生所有地心理问题最后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的问题。三生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和现实性, 是学生品德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这样他们才会珍爱生命, 才会有生存的动力, 才会有生活的热情。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 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危机发生。

三、“三生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一) 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三生教育

大一是大学的伊始, 对于崭新的大学生活, 大一新生主要面临的是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适应性问题, 这些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因此, 在大学的开端就要对大一新生开展三生教育, 且应侧重于生活教育, 通过举办“生命、生存、生活”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做职业规划、志愿服务等活动, 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命知识, 树立生存意识, 丰富生活体验, 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 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开展三生教育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 择业过程也是心理问题容易爆发的阶段, 面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试受挫的压抑, 很容易迷失方向, 表现出迷茫、焦虑、自卑、逃避等心理特征。此时开展三生教育, 尤其要侧重于生存教育, 告诉学生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就必须有一技之长。要珍惜学习机会, 努力学习相关专业课程, 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来体验社会生存;积极参加模拟面试、求职技巧讲座等活动,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为就业储备能力素质, 同时提高耐挫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坚韧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三) 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三生教育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通过大学生在寒暑假走出校园, 了解与服务社会, 并在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积极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 争取多方支持, 依托社会力量, 建立一批“三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培训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四) 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三生教育”

将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与“三生教育”结合起来, 将收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如通过观看励志人物视频、读名人传记、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从生命的诞生、成长、存在、价值等维度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生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参加消防演练、运动会等学习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树立正确生存观念;通过开展五星级宿舍评选、校园歌手大赛、器乐大赛等知晓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获得生活体验, 树立正确生活观念。

(五) 高校辅导员开展自身“三生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非常好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能力, 健康的人格素养和自我控制能力, 面对学生问题能一直保持热情且有耐心。因此, 辅导员要通过学习“生命教育”, 将对生命的深刻内涵内化为辅导员神圣工作的不竭动力;学习“生存教育”, 提醒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结构, 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方法和手段;学习“生活教育”, 把追求个人、家庭、学生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辅导员工作的目标, 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1) :1-5.

[2]魏振水.关于用三生教育理论统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OL].三生教育网.http://www.ssjy.org/content.asp?id=6909&fid=7.

上一篇:购物中心招商信息系统下一篇:安全工作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