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18篇)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一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首都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湖北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苏州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山东体育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等
2.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二
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
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众多高等院校当中对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开展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验教学。虽然,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可以使学生学到基本的知识框架和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方法。但是,理论教学只起基础性的作用,只学习理论知识是万万不够的,没有实验教学的实践,理论知识的框架必然不能稳固。
(二)对实验课的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在许多高等院校当中,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所占的比重相对偏低,这也是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现状。在实际教学当中,实验课应该跟理论课并重,甚至实验课的比重要大于理论课,这才符合教育体制改革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高等院校往往难以保证足够的实验课程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纸上谈兵而严重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进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观念落后,实验课程缺乏创新
我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相对落后。首先,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在落实的时候会受到无形的抵制,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难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对运动人体实验课程的需求;其次,在仪器设备方面,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要远远落后于科技的进步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推进。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使用的是20世纪的陈旧设备,导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缺乏新鲜感。
二、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方法探析
运动人体科学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近几年我国的人体科学发展得并不是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提升人们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人们对于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一般在体育课上老师会直接教给大家理论性的知识,或者直接教给大家动作,很少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这使人们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了解总是停留在单独的某一个领域。所以在这个方面,老师一定要注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的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
(二)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堂教学设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关体育设备是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当我国的体育课程有所进步的时候,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也一定要跟上这节奏,人们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接触新的元素,并且将自己所了解的内容与新元素进行结合,教学中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我国的体育进行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宣传力度
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宣传力度,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对此进行进一步了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该体育项目的发展,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体开始研究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这样我国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总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新时期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这样的局面下,学校更应该敢为人先,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针对当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把天平朝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向倾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ports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HI Fe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 courses, in which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lienated from the practice of sports, and there exists a lack of inter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one core、 two systems、three modules、four levels". These ideas will be of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reform in experiment teaching.
【Keywords】Sports Somatic Science, experiment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评价、运动营养学等十几门课程,该类课程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体育专业教学计划三大系列之一〔1〕。实验教学是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背离了实验教学的宗旨与规律,妨碍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创新思维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深化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飞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
1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院校实验教学基本沿袭着苏联50年代的教学模式〔3〕,实验教学偏重于验证性和操作性实验,学生多以机械被动地参与、程序化操作为主,实验结果作为理论课的验证。这种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多数偏重于理论知识的验证,脱离体育运动实践
体育学知识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而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多数是选用验证性实验来证实理论讲授内容。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实验教学内容按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是由微观到宏观、机能状态到形态结构、瞬时的动态变化到相对的稳定状态。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评价等不同课程,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在体育科学知识链中密切相关,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现有实验教学内容按课程各自独立设置,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利于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
1.3实验课教学目的不明确,缺乏专业针对性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不同专业均开设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不同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侧重点应有所区别。而目前多数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均是按照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忽视其他专业的培养特点。实验课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项目缺乏不同专业的层次要求,不适应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1.4不同课程之间存在较多实验内容和方法的低水平重复
由于现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导致各门理论课按照自身需要开设实验。所设实验内容和项目自成系统,相对独立,很容易形成相近课程实验内容的重复。例如台阶实验这一实验项目同时存在于《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三门课程教材中,造成实验课开设混乱。
2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2.1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理念决定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定位的层次、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决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与成效,决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实验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以“体育学大学科、侧重应用性”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理念,在体育学的平台上组织实验教学,注重生命活动普遍规律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可以避免专业越分越细、基础越来越窄的倾向,帮助学生养成整体、系统、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根据生命科学知识性强、技术方法先进,以及体育学知识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注重实验内容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密切联系,充分体现现代化教育的鲜明特色,形成良性互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分专业、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综合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
2.2整合不同学科实验教学内容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生物力学及体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彼此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是,它们在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均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运动训练监测和训练效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揭示运动与人体机能之间的关系。而以往该类实验课的设置与相应的理论课程挂钩,相近的课程彼此独立,内容重复,学生难以对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群形成一个整体的清晰概念〔4〕。因此,整合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综合性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是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2.3灵活实验课程设置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考虑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特点不同的基础上,灵活设置实验课。将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分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实验知识体系和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两部分分别进行授课和让学生选修。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实验知识体系中实验课内容根据各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实验课和理论课教学进度保持一致;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分成体育教育模块、运动训练模块、大众健身模块分别作为三门选修课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在学生毕业论文阶段,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开设创新性实验。
3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内容
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实验教学目标,依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按照“保证基础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创新研究素质与能力”的指导思想,遵循“务实创新、学有所获、学能有用”的实践应用原则整合、优化实验项目,构建“一个核心、两个体系、三个模块、四个层次”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一个核心”是指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两个体系”指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实验知识体系和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三个模块”指体育教育模块、运动训练模块、大众健身模块,“四个层次”指实验教育体系分“基础、综合、设计、创新”四个层次构建(见图1)。
图1运动人体科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3.1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实验知识体系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实验技术体系培养目标面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三个专业学生。通过该平台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观察、分析运动人体科学现象和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以及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条件的选择等,初步具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体系的主要实验项目包括运动解剖学的形态观察;血压计、心率表等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常见运动损伤的检查、包扎等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等。
3.2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
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三个专业学生所应掌握知识侧重点不同,分为体育教育模块、运动训练模块、大众健身模块等三个模块内容。实验教学重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能有用”。
3.2.1体育教育模块
该模块主要对象是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该模块的教学,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新世纪体育教师应掌握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方法,并能运用于实践,即监测体育教学和指导业余运动训练。其中综合性实验以《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项目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试项目为切入点,以某个项目或项目的某个技术环节为线索,以问题的形式编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设计性实验可安排安排学生撰写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创新性实验结合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设计〔4〕。该模块的主要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3.2.2运动训练模块
该模块主要对象是针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通过该模块的教学培养,使学生能掌握运动时人体内部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运动对机体组织的影响、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运用运动生理生化的特点和规律为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科学化服务等理论及知识;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该模块的主要实验项目如表2所示。
3.2.3大众健身模块
该模块主要对象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及以有志于从事大众健身行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实验项目选择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和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SGETCERTIFIEDGUIDE》。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人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社会适应各指标的测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人体体质的组成、各指标所反映的人体体质健康的意义,发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研究设计方案及实施加深对体质健康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3所示)。
4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是将体育知识与实验能力培养相结合、基础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应当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琳华.创新教育与高师体育实验教学改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310-312.
〔2〕〔4〕姜涛,黄海,高新友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3):116-120.
〔3〕周叶中,陈学敏.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5):75-82.
4.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四
文章研究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课程论,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作 者:王艳春 WANG Yan-chun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804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 学科基础 运动人体科学★ 论高职《电工基础》课程建设
★ 二年级秋季期语文科工作总结
★ 创业基础个人课程报告
★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 基础心理学-读后感
★ 富国论读后感
★ 论中国读后感
★ 论人生读后感
5.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五
说明:此资料是本人考试时抄在准考证上,绝对准确
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心动周期等长收缩呼吸商牵张反射有氧耐力运动后过量氧耗
问答题:
1、血液的生理功能
2、肌肉力量影响因素(年年考,真讨厌)
3、运动员心脏特点
论述题:兴奋性突出传递过程、原理
案例分析:运动后肌肉中乳酸增加如何影响呼吸
运动解剖学
名词解释:额状面离心工作内脏心传导系统核反射弧
问答题:
1、大脑皮质运动中枢位置及投影特点
2、水由口入经尿道排除途径(用箭头表示)神经
3、肩关节组成特点(和某年题目一模一样的,变态)
6.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六
一、确立改革目标
(一) 确立指导思想
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和科学探索过程中,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实验课的指导思想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 而不是掌握某个具体实验如何去做。
(二) 确立目标
专家在设置实验课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但是, 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机械性地、被动地学习实验过程, 教师做完基本操作后学生再去模仿老师实验教学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 束缚了学生创造力, 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教学的目标如下。
1. 希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通过实验课来发现新的问题,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来使想学生学习, 最终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掌握程度还是一知半解, 当换成一个实验原理相同的实验, 让其独立来完成时还是不能完成, 这样最终只能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的学生。这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致使学生学习知识的缺陷暴露在今后就业工作中。
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应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一个系统的项目, 不是让学生漫天遐想, 而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之后主观积极地创造性思维, 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1. 大学一年级时候的应该开设一些以介绍实验仪器操作为主的实验课内容, 这门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更多地介绍给学生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只有在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 学生才能够用实验工具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生才有可能使用各种仪器进行交叉研究, 达到创新的目的。将沈阳体育学院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全部教给学生, 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可以由每名教师负责自己专业的部分, 这样既相对地减少了工作量, 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2. 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可以实施一些验证性实验课内容, 开设这些实验课的目的是以学生观察某些实验现象、验证某些结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为主, 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机能。
3.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 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学习了一些专业课基础上, 可以增加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可以以实验技能大赛的形式开展, 目前我们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实验技能大赛已经开展了几年, 对于学生机能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在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上还不够, 还应该强调应用性。通过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实施帮助学生实现创新, 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二) 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
目前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有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 但比例过小, 从教学大纲上来看只有一次课, 根本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实验还是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偏重于演示实验、验证理论。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行确定研究项目、实验设计过程、查阅资料、实验具体操作、数据统计分析、最后评价。
考核对于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时至关重要的, 自主创新性实验在整门课程的成绩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这样也会迫使学生重视自主创新性实验。主要从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操作过程和表现、最终报告形成三个方面评价。一些非常好的实验设计, 实验实施得到数据后, 经过老师的修改形成一篇科研论文可以投向核心期刊, 这样增加了学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三) 实验教学管理
自主创新实验的实施必然会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 教师会很辛苦,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务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教务部门还应该确立认定学生实验成果的相关政策, 以确保自主创新实验教学能顺利进行, 学校教务部门可以给予学生奖励。另外, 实验室管理上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 想作为今后自主创新性实验中重点开发研究的实验仪器应该开放给学生, 学生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使用实验仪器, 这样一是提高了我院实验仪器的利用率, 增加科研成果,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手段。
总之, 体育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对培养体育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研作风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关于“三性”实验的精神, 对体育专业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应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有机的整合实验内容, 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灵活安排实验课时,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来促进当代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实验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课的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养成科学求真的态度。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自主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娄淑杰, 张剑, 魏安奎.“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4) .
[2]王玮.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7, (05) .
[3]薛鹏, 胡振东, 李蕾.从学习主动性角度谈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10, (34) .
[4]高俊, 付艳敏.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7) .
[5]周进, 陈丹, 李军汉.开设运动生理学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01) .
7.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七
【关键词】医学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体育学 理论教学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与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与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讨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研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陌生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与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掌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与需求;教授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训练原则、训练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与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问题,针对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训练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训练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与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与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问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讨,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188.
[3]曹兰菊.加强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3):231.
8.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八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要体现护理工作实际,强化与护理操作有关的解剖结构知识,帮助解决护理操作技术的难点。通过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教学标本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设情景教学场景,将解剖结构与护理思路充分结合,使学生所掌握的解剖知识点都能符合临床护理操作相关的要求。因此,基础医学教学必须学以致用,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与专业运用紧密联系。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解剖学实验教学高职护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要求护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判断能力。但是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在理论方面是基于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以系统解剖学教学为基准,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的内容,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在实验教学方面附属于理论教学体系,受制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没有体现护理专业自身的特色,临床医学专业要求的内容不一定适合护理专业需求,而护理专业需求的内容并没有在实验教学中得到体现和表达,在对实习返校学生的摸底测验中,发现有关神经传导通路、颅底的孔裂等在临床极少应用的知识遗忘殆尽,而对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的胸骨角、大隐静脉、阑尾根和胆囊底体表投影等知识,记忆深刻,说明学以致用才有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进行设计和探讨。
一、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和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实验通常按照系统的模式安排实验内容,不适应护理专业的专业需求,护理工作实际中必需的解剖知识未能在解剖实验教学中体现,如护理穿刺必备的体表标志知识、护理插管的管腔知识、血管穿刺必备的血管走行和毗邻知识等。因此,笔者在设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实验时,虽然也按照系统的模式设计教学,但采取弱化系统解剖知识、强化与护理操作有关解剖结构的内容为原则。如运动系统实验教学实验,除安排少量时间学习骨和肌的主要结构外,主要实验内容为体表骨性标志和体表肌性标志,为穿刺、插管及体位护理奠定基础。如消化系统实验教学实验,除传统的消化系统解剖内容外,还安排了消化管插管的教学内容,并与消化管插管的护理操作结合进行教学(表1),使学生体会到人体解剖知识在护理工作上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践
1.护理专业解剖的实验教学内容应简明实用
身体骨性体表标志和肌性体表标志众多,应挑选与护理穿刺、插管等操作及压疮发生有关的体表标志进行实验教学,如头部体表标志中只需触摸骨性标志:枕外隆凸、颧弓、下颌角,肌性标志:咬肌等,前者与压疮发生有关,后者与面动脉触摸有关,而头部的其它体表标志可以忽略。
2.实践教学内容也应注重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与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体内浅深静脉的实验教学,不仅仅只观察静脉的走向,更应观察、操作、比较该静脉的毗邻、体表定位、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等,使学生对静脉穿刺操作过程可能??遇到的解剖结构问题了然于心,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三、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
对插胃管术实验的教学设计,可以取一个头部和躯干的正中矢状切标本,充分保留咽和食管,准备导管和软尺。第一步,指导学生用导管沿消化管道练习插管过程,熟悉插管的途径;第二步,指导学生用软尺测量插管至各部位的长度,加深对插管过程的体会。第三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一:当导管进入咽部,为什么让患者做吞咽动作。问题二:如何鉴别导管进入胃,还是气管。通过上述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消化道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充分了解,对插胃管术操作具备了较好的解剖基础。
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实验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要求学生做出穿刺部位、方向和角度的设计,提出解剖依据;第二步学生在标本和活体上触摸胸锁乳突肌、锁骨上小窝、胸锁关节、锁骨等体表标志;第三步学生在标本上观察和寻找颈内静脉走向、毗邻、局部层次结构;第四步学生在标本上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练习;第五步根据颈内静脉毗邻结构,提出穿刺插管的注意事项。但模拟临床护理操作时要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而忽略解剖结构的观察。
四、实验标本的设计和制作
合适的标本和模型对实验教学的实施非常重要。丁自海在护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将普通标本经过设计、制作,能模拟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目前许多学校采用这种方法,扩大标本的来源。
臀肌注射实验标本,设计时应注重两个因素:一是体现注射部位与臀区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能观察不同注射部位注射针进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观察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二是臀部脂肪的厚薄对注射针到达部位的影响,即病人的肥瘦与注射针深度的关系。
对胸膜腔穿刺术,需要设计不同显示方式的标本,第一个是胸壁层次标本,第二个是胸壁肋间神经和血管走行标本,第三个是胸部断层标本,显示胸部的整体结构。通过在不同标本上观察及验证胸壁层次、进针部位,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1.创设情景教学场景
护理专业工作强调操作性和实践性,解剖学知识与护理操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体现护理操作过程,将护理操作与解剖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强调教学中的情景特征,将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以相关情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加以说明,学生提前在标本上感知护理操作,使学生在活体操作时能够心中有数,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突出重点,加强专业解剖知识学习
护理专业的解剖教学必须切合护理专业操作实际,将解剖结构与护理思路充分结合,使学生所掌握的解剖知识点都能符合临床护理操作相关的要求,解决护理专业解剖教学“广”与“深”的矛盾,缓解解剖学这门医学基础主干课程课时越来越少的、任务越来越重的矛盾,体现基础教学服务于临床的理念。
3.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护理专业教育尤其是基础医学的教育需要改革已经成为共识,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的“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国际护理教育也进行了改革,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面向临床”的教学模式,注重解剖学在临床护理的运用,将护理专业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点等内容在教学中省略。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而专业和人文知识课程逐渐增多,这是培养护理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趋势。因此,基础医学教学必须学以致用,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与专业运用紧密联系,才是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9.浅析人体运动中的氧供应 篇九
浅析人体运动中的氧供应
文/努尔夏提
摘 要:在人体运动中的氧供应过程中,气体在肺部交换,在血液中运输,以氧和血红蛋白占绝大部分。体育可以提高人体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关键词:有氧工作;肺通气;呼吸功能;氧供应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取决于机体氧运输系统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一、肺通气与呼吸功能
肺是呼吸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泡是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传送气体的通道。肺通气与呼吸在这些器官中进行。
1.呼吸与呼吸运动
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人的呼吸有三个连续环节。(1)外呼吸。指血液在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换气。(2)血液的气体运输。(3)内呼吸。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收缩,造成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使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产生压差,导致气体进入肺通气过程。
2.肺通气
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活动吸进肺,与肺循环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通气量越大吸入人体内的氧就越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影响肺通气量的变化,运动时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动作,增强呼吸机能就可以提高有氧耐力。
肺内的气体容量可分解为:
(1)潮气量。指每一呼吸周期出入肺的气体量。
(2)吸气储备量。指在平和吸气之末,在尽力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3)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余气量指最大呼气末仍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功能余气量是指余气量和储备呼气量的和,起缓冲肺泡气体压力变化的作用。
(4)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指在最短时间内呼出的最大气量。
(5)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6)最大肺通气量。人体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的深幅度进行呼吸时,所达到的每分通气量为最大通气量。
3.血液的大小循环
(1)大循环的途径与作用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小循环的途径及作用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4.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是物理性的溶解;(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二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种形式是绝大部分。
(2)氧合与氧离,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氧分压越高,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百分比越高;反之就降低。
二、运动中的供养与耗氧
1.需氧量
需氧量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所需的氧量,需氧量随人体运动的强度而异。在人体运动中首先是通过供养系统吸入一定的氧量,由于氧不能在体内储存,所以吸入的氧立即被人体消耗,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也称耗氧量。运动,人体的需氧量增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吸氧量增加。
2.氧亏与氧债
(1)氧亏。由于氧运输系统的惰性,在运动一开始,人体吸入的氧量不能满足运动需要,这部分欠缺的氧称为氧亏。
(2)氧债。在剧烈的运动中由于运动的需氧量超过人体氧运输系统功能能力而形成的氧亏,必须在运动结束后,才能以过量的耗氧量来偿还。运动生理学把运动恢复期内这种过量的耗氧量称为氧债。
运动中的氧供应是由人体中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承担。氧供应的过程中气体在肺部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氧和血红蛋白占绝大部分。要提高人体运动中的氧供应能力,增强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是重要的机体物质保证。
10.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
关键词:遗传;竞技能力;发育;运动员选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3-02
一、遗传与运动员选材
1、竞技能力的遗传及其规律
无论是身体形态、机能还是素质等,绝大多数都受多基因控制。竞技能力的遗传和变异有以下特征:
(1)相关性
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形状控制的多效性。促使基因和性状之间纵横相关,它们之间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约。在选材工作中,只有对运动员竞技能力作出综合的评价,才能比较准确反映出各种遗传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2)阶段性
由于遗传有显性遗传和隐形遗传之分,遗传性状往往需要再生长发育的特定阶段上才表现出来。
2、运动能力的遗传度
人类各种性状的表现均是基因和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多数性状(如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异。所以,为了评估遗传和环境对某一个特定性状所起作用的相对比重,就要计算这个性状的遗传度。遗传度是指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对于运动员选材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二、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选材特性
1、身体形态
身高是各项目选拔运动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在选拔体能主导类项群时,身高是重要指标。
在运动实践中,还应当重视肢体长度,比如下肢长度H(髂嵴点)来反应下半身的总长度,下肢长A(髂前上棘点)来反应大腿摆动起来的最高点,如果A点与H点高度相等或越接近的话,那么下肢动作幅度越大;反之,如果A点明显低于H点,常会表现大腿与臀部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协调摆动,且送髋动作比较困难,下肢运动幅度也会受到影响。
2、生理机能
生理机能是运动员体能形成的重要条件,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机能水平的评价和预测也是选拔运动员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神经系统在生命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其机能的强弱常常用大脑皮层细胞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来表示。强度是指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这种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承受程度;均衡性是指皮层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对比是否平衡;灵活性是指神经过程转变难易程度或速度的快慢。神经系统对于形成良好的动作技能十分重要,也是选拔运动员必须考虑的重要特征。
循环系统会影响人体运动能力,同样也是运动员形成良好体能的基础。如最大心率、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血压、心输出量、心搏量等,是选材的重点。
呼吸系统的机能是完成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会直接影响有氧和无氧能力的增长,并最终影响运动能力。通常选用的指标有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等。
3、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是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而身体素质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
力量素质与肌肉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是身体素质的基础。因此在选材中不必过分强调青少年运动员绝对肌力的大小。
速度素质的遗传度较高,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反应性、灵敏性以及肌纤维类型等有关。有研究表明:儿童少年60米跑的步频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在选材中,要尽量选拔那些高步频的青少年从事竞速项目。
耐力素质反应人体长时间持续工作和抵抗疲劳的能力,与人体循环、呼吸、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技能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三大身体素质中,只有力量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科学训练提高幅度较大,其次为耐力,最难改变的是速度,速度素质在青春期发育后,仅仅有5%左右的可能性能够在后天训练中得以提高。
4、技能
技能是指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影响运动技术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感知觉能力等。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运动技术的形成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中枢神经对肌肉系统之间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建立对学习和完成技术动作至关重要,由此可见,人体解剖和生理特征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十分重要,在选拔青少年运动员时,应该特别重视考察候选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
5、心理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取决于其竞技表现,而竞技表现取决于运动员现实的竞技水平,即赛前的体能、技战术和心理状态;比如著名的“克拉克”现象,即优秀选手在大赛中发挥失常,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遗传有关系,因此心理选材必不可少。
三、运动员发育程度的鉴别
1、骨龄
骨龄是根据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数量,骨骺与骨干愈合的时间、程度来判断骨骺的发育程度,是目前鉴别发育程度最为准确的方法。
骨龄在运动员选材中主要用于发育类型的判定。分为早熟(骨龄大于实际年龄1岁以上者)、正常发育(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在±1之间者)和晚熟(骨龄小于实际年龄1岁以上者),三个不同发育类型的儿童少年在形态、机能、智力和心理方面都有各自生长发育和成熟规律。不同运动项目均对发育类型有不同的要求。
2、第二性征
青春期是儿童少年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活动发生突变的重要时期,其经历了生长水平的突增、性发育等重要阶段。其中性发育是青春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出现预示着少年机体内部激素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
发育类型有9种,早发育(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缩短型、正常型、延长型),正常发育(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缩短型、正常型、延长型)和晚发育(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缩短型、正常型、延长型)。
1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一
目前, 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与体育相关的普通理科生, 学制4年, 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毕业时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3]。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普通物理学的重要性, 认为医学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只需学一些医学康复及体育类课程;由于这些学生中大多是体育特招生, 他们本身的文化知识基础差, 导致其在学习物理学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有很多学生受其在中学阶段里物理学习方法的影响, 认为学习物理可完全由做习题来解决, 从而忽略了对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致使他们在学习普通物理学时非常吃力。这些原因将直接导致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对普通物理学这门课的兴趣、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与教学目标的期望相差甚远。面对这一系列问题, 结合近年来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讲授普通物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经验, 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 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1 学好绪论很关键
在绪论中重点讲解普通物理学、运动人体科学各自的课程特点, 并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开设普通物理学的意义及学习本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通物理学属于基础课, 其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运动生物力学打基础。普通物理学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2 对教材建设方面的建议
教材用来规范课程内容, 能起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因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其专业课程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4], 基础课程更是没有与本专业相匹配的教材,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物理学教材应选择既与本专业相关又能适应本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 以适应目前该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教材又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专业教师可按照实际教学目标和要求自编教材, 以整合整个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利用合理的教材来提高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
1.3 积累既专业又实用的例子
鉴于该专业的特点, 在讲解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时, 可用一些与体育项目相关并且对该专业实用的例子, 通过图片、动画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骨骼等的受力及能量的变化来更加形象地体现物理学对本专业的重要性,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由于惯性的作用, 当车前轮离开车体时, 前轮、骑车者和剩下的车体部分分别都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运动, 由此来加深对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同时从车轮的运动过程中也可进一步理解平动和转动的特点等。又如运动员在投掷标枪时, 尽量快速助跑以获得最大速度, 且要尽量伸直手臂来尽可能地延长手对标枪的作用时间而提高标枪出手时的速度。再如水平向前移动的人手托着盘子, 施予盘子向上的力, 盘子同时对手施加向下的力;由于人水平前进, 竖直方向位移为零, 因而对手来说做功为零, 可以理解力和做功之间的关系。
2 多种授课方式结合
2.1 传授式教学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是教师精讲、学生细听的模式[5]。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 使学生过份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 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师生互动不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为扭转这一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将问题教学法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相结合来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 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知识信息量, 可起到强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完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的新式教学法[6]。这种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提出情景问题:教师以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 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 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情景问题, 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来激发学习动机。教师提出的情景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新颖的、实用性的问题, 学生会更加强烈地处于勤于思考的状态中,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提出的情景问题必须围绕教学重点、疑难点, 且设置的问题要由浅入深, 切合学生实际水平,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特别要慎重提问,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强其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了, 而且教学重点也掌握了。 (2)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引导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 教师在讲解时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给学生, 而应适度引导。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 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严密性。学生经过教师引导后自学,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然后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展开讨论,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充分解疑、归纳总结:这一阶段建立在师生互动基础上, 以教师讲授为主。为了充分地解答问题, 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相关材料, 可以丰富课堂信息, 也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传授式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在不同的情况可灵活采用, 也可结合起来。两种教学法结合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6]。
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目的。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在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7], 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积极创造条件, 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8],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个别现象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观察和理解内容, 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实物演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等,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观察、思考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4 习题与考核
习题与考核是引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体现课程要求和规范的重要标志。习题的选取应针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强调基本训练, 贴近医学院校中人体运动科学专业的实际应用[8]。在考核方面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应试的方式, 将学期总成绩与平时学习和考试结合起来, 积极探索围绕以教学为核心、紧扣本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考核模式, 合理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4.1 习题
我们强调习题的训练过程, 先让学生做简单的概念、原理性的题目, 然后再做能锻炼基本功且有难度的题目, 之后教师进行批改并按打分制给予相应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堂讨论重点、热点问题, 提倡学生大胆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
4.2 考核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人性化的的考核评价体系-半开卷考试模式, 即学生进入考场时只被允许带1张A4纸, 但准予学生带入复习时写出所学的内容, 避免学生因记不清公式等无法做题的尴尬局面。考核成绩按习题部分占30%和考试部分7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通过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对高的分数, 以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来激发学习兴趣。
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普通物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讲解普通物理学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且已经按照上述意见实行了2年的教学改革, 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性化的考核方式也让学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摘要:结合近年来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讲解普通物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经验及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 分析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普通物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为改进该专业学生对普通物理学的兴趣、态度及学习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普通物理学,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1]程守洙, 江之水.普通物理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2]孙建翠, 亓建洪, 于学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调查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0 (1) :88-90.
[3]何玉秀, 陈玉娟, 李立, 等.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 2009, 16 (10) :98-101.
[4]姚鸿恩, 李宗珊, 周军, 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7 (4) :1-5.
[5]马红光, 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浅论[J].科教文汇, 2011, 5 (13) :27-28.
[6]贾元华, 邹乃威, 周大帅.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0, 9 (26) :43-43.
12.大班科学人体的支架——骨骼 篇十二
一、活动准备:
1.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让幼儿了解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与骨骼的关系。
3.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活动准备:有关人体骨骼的图片资料、人体骨骼模型。
三、活动过程:导入-讨论-动动
(一)导入1.摸一摸:自己手臂、大腿、小腿、手上的骨骼是什么样的?(如:长短、大小等)2.出示图片资料及模型,让幼儿初步感知、认识。
(二)讨论1.图片上的骨骼都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体的支架,有了它人才能运动,五脏六腑才能有活动的空间,才能不被挤压。
3.师:骨骼对我们很重要,如果坐的时候身体不直会导致脊柱弯曲,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有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的生长。
4.提问:骨骼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除了坐、立、行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骨骼呢?(幼儿讨论)5.总结:我们要保护骨骼就要多做运动,坐要有坐相身体坐坐直;站的时候也要站直;走路也要挺起胸膛,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防止骨骼弯曲。还有要补钙增强骨骼的坚韧性,还要多晒太阳骨骼会更牢固。
(三)动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训练正确的站立、坐、行的姿势,做做简单的锻炼的活动。
(四)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1、幼儿判断操作卡上幼儿行为的正误,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2、评价:集体讲讲、学学或者修改。
3、师幼共同小结,用歌曲提升(加油干的音乐)。
内容: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们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又壮呀!(喝牛奶可更换为: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四、活动延伸:
1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三
生命细胞科学【人体健康的奥秘】一文谈到了我们人类身体维持长久健康的奥秘,这个奥秘从古至今众多仁人志士找寻了近千年,不过现在主流的方法确偏离了,缘木求鱼,使得人类健康长寿在科技进步面前,停步不前,长寿的基础得健康,那才能够充分体验,享受人生之旅。仅仅把整体年龄的增加作为判断标准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如果大多数人的长寿是在病气缠身,长期扎堆在医院吃药,打针,挨刀子等等来维持的,此长寿难道不是一种遭罪受吗?【为什么有的人在这个没有健康的所谓长寿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家财,拖疲了家人,自身还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病痛和精神双重折磨,弄得无耐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脱,自己的人生如果都成为了求解脱,而不是体验,享受健康的自在人生了。这种“被”媒体吹来的健康长寿要来何用】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自己身体【包括每一个细胞】真正的持久健康如何实现?而随着生命细胞科学先行探索者的辛勤实践探索,引发了生命细胞科学技术的大幅度跳升,不仅弄清楚了人类要维持健康长寿的背后机理是给我们人类每一个细胞提供充足的精微营养元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高蛋白能量物质),让他们健康平衡不透支的情况下长期稳定工作运行,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这个机理奥秘的解开,生命细胞科学还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一个足以彻底颠覆过去缘木求鱼的医疗的真相!当所有人一生病,身体失去健康,到处去找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其他】来帮自己恢复健康的时候。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我们人体另外一个秘密就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就自带得有一个,最体贴入微,最高明的“健康卫士”。一个潜伏在我们身体里强大的自恢复医疗调理系统。
西医在这方面接近于无知,而中医就在长期依靠这些知识来加速人体生病后恢复健康。
现在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我们所有人类的身体不管你是什么肤色的,什么种族,国家的,我们的身体结构都是复合结构。除了我们常说的肉体生命细胞体系,还有一个遍布全身的经络,脉络,穴位系统,能量物质轨道传输系统。由此而言,人体的复合结构就很类似于三明治,透过肉体生命细胞体系和能量物质轨道传输系统等等,我们人体所有细胞和神经系统的正常供能维持运作,就是靠这个复合结构来完成的。
如果这个复合三明治是由ABC三块组成的那,A就是我们的肉体生命细胞系统,比如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入的食物,通过饮食通道进入消化系统,再经过消化系统的化学作用,把吃进去的食物转换为身体所有细胞需要的精微营养能量,再传递到需要的各个生命细胞那里,来维持身体的健康正常运行。而C就是能量物质轨道传输系统,是人体最古老,其实也是最先进的一套自修复健康维持系统。人体从出生到6岁之前这套系统其实还处于半运行状态,这个时候除了通过肉体的食物消化能量转换系统吸收需要的能量,更多的能量吸收途径其实是通过穴位和人体自动吸收进来的。6岁之前往往只要三餐保证了,剩下的人体需要的大量精微营养元素,还真的不担心人体会自动从大自然获取。问题就出在6岁过后,随着孩子受到的大人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人逐渐开始产生了私我之心,后天之念了,开始体验各种负面情绪了。随着体验的负面事件和情绪的增加,身体里积累的负能量越来越多,人的思想开始不断的发生改变并恶化性发展,长期之后,就逐渐堵塞了经络穴位。人体这个强大的“健康卫士”就长期休眠了。【由于我们人类的思想开始变质,造成思想的混乱,进一步的导致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污染越来越严重,社会风气也越来越不正,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让这个“健康卫士”休眠的时间又提前了】
我们身体生病,外面的邪气、毒气(中医讲八邪四气)进入身体导致病症出现,在“健康卫士”还正常运行的时候,那健康卫士就会利用自身过去储备的或调动大自然的能量进入人体去加速修复,在疾病还是小问题的时候就自动化解了,我记得自己在激活“健康卫士”之前的身体其实要比很多人都虚弱。1个月至少稳定的3次感冒,感冒一次吃药3~4天才开始恢复。而激活后我为了测试人体自身的这个修复调理系统的效果,就没有吃药,看他自己修复是什么状态【没有激活启动健康卫士的家人建议暂时不要尝试,因为要实践我是拿自己当实验品了。呵呵】。测试的结果就是从1个月3次感冒变成了半年4次感冒,每次感冒身体里的这个自修复调理系统启动后,让自己身体感冒症状消失基本用的时间都在2个小时左右。
而到了激活后的下半年,随着自己身体健康度一步提高,下半年有1次感冒症状,自修复恢复时间1个小时多一点。从频率来看,大幅度减少了。以前自己病怏怏的,精神也受拖累不好,自然影响到学习和工作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从一个药罐子到靠自身的潜在的自修复调理系统来维持人体的健康,一年的时间转变很大。感触很深!也就是从自身的实践对比来看,人体自带的自修复系统对于很多人体病症都有加速修复作用,效果并不比现在的吃药打针差。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从生命细胞科学的深层原理来接受认识到这个被遗忘了这么多年的真相,所以科学知识的普及重要性凸显出来了。
而这个“健康卫士”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健康卫士是医术最精湛和最高明的医生,人体什么部位的细胞或者器官生病了,根本不用我们去照什么X光,抽血化验之类去找生病原因,只要这个自修复系统处于启动状态,那他接受到了身体相应部位的细胞或者器官生病信号了,他就会根据人体数据库里保存的最原始DNA健康数据找到修复调理最佳方案,然后调动相关能量储备【或者说能量物质轨道传输系统】去执行不同方案的修复。
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电脑使用的杀毒软件很类似,人体的DNA健康数据库就好比是杀毒软件的标准数据库,当“健康卫士”接收到了生病细胞和器官的信号后【这就好比是杀毒软件检测电脑里病毒并记录下来功能】,当健康卫士对比标准数据库里发现,检测到的信号是病毒受损信号,经过对比后就调用相关最佳的杀毒工具去杀毒【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就是对生病的细胞或器官进行最佳方案的自动修复】。当修复完毕后,人体生病的细胞和器官恢复了平衡和谐状态,那相关生病信号就消失了,身体病症特征也消失了,健康再次回到自己身上。安全卫士就进入待机状态,随时应对一下次挑战!而这个激活后的最全能的医生,运行时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我们人为的后天意识干预。就和我们的呼吸功能一样,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
而难度更大的一次实践测试还是在我父亲身上进行的,我父亲2012年开始双脚开始肿起来了,到后来越来越严重,最后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了。去医院调理,治疗过,西医,中医都没有起效果,最后不得不放弃治疗回家了。一肿就持续了7个月,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灰黑色了。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想到了用生命细胞科学激活自修复系统的原理,来帮助我父亲康复。然后,就坚持给父亲每天不间断的提供他需要的精微营养元素,来补足父亲几十年来透支的营养能量亏空,这一坚持就持续了3个半月。因为父亲是60多岁的人了。所以,按照16岁顶峰期一过就走入下坡路,进入透支期越来越严重状态。我父亲透支至少40年了,由于他抽烟,喝酒的习惯也有近30年了,不管是细胞层面还是器官身体都已经损伤到最严重状态了,所以,西医,中医治疗了几个月没效果【缘木求鱼如何得鱼!】。所以,给他严重透支的生命细胞和身体补充营养用了很长的时间,3个半月。在这个过程中就一直在观察父亲的自修复系统的启动恢复状态,在一个月的时候明显感觉自修复系统已经开始启动了。肿得异常严重的双脚,红肿开始消退,第二个月的时候,肿得老高的双脚已经消下去一半了,开始有眼睛看得出来的明显效果了。说明这个时候父亲的身体在补足了足够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后,已经可以靠人体自带的自修复系统来修复病患处的生命细胞和病变组织了。在3个月的时候,双脚基本上已经恢复原状了,灰黑的脸色也退去了,开始有血色了。又巩固了半个月,3个半月的时候恢复了原来生病前的较健康状态。而之后3个月的目标是继续给父亲持续供能,以保证他已经启动的自修复系统,进入更深的层面,去修复透支受损严重的内部器官,比如肺,肝,肾……等等,彻底找到根源去调理好。这样才是真正的断病根。当大多数人真正的有机缘了解了生命细胞科学的基础知识后,才会意识到过去的维持健康的观点可能和真相差得太远了。所以,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效果不佳。真正的持久健康是满足我们每一个生命细胞的持久能量供应需求开始。【由于之前半年西医,中医调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父亲已经失去对西医,中医的信任了。在做这个激活人体自带安全卫士实验的3个半月中,我父亲停止了所有用药,这保证了这次测试结果更精准无其他因素干扰】
因为,人体自带的自修复系统是和人体DNA健康数据库有关系的,所以,整个患病生命细胞和器官的检测,治理,维修,过程都是全自动的。不需要人为外力干预,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我们的每一个生命细胞补足精微营养元素能量,让严重透支的生命细胞恢复健康,也让身体里的“安全卫士”达到启动阀门值自己启动。而人体自动调理的过程因为病症轻重不同,和每个人自身的透支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能量的持续供给最终彻底激活安全卫士的时间也不同。这个要用实事求是的科学观点看待!不能够把所有人都当做一个模板对待。
由于我父亲的身体情况是属于特别糟糕状态,所以才用了3个半月才最终完成了激活后的调理康复过程。如果是透支程度较轻的年轻人,估计康复的时间会短很多。因人而异!
虽然这个全能型安全卫士很高级,很强大,但是,过去的生物技术水平还没有对其原理弄得很透彻,自然就谈不上针对性的研发相关技术来造福人类。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和技术都达不到的情况下,人们就根本没有激活这个人体自带的超强安全卫士的可能。人类现有的传统医疗模式陷入了,舍去内在最强大医生,生病后到处在外面去找医生的怪圈。
而这个问题生命细胞科学的科学探索者们,不仅弄清楚了激活“安全卫士”的原理,还经过实践找到了可行性的技术方案。原来这个这么厉害的超级健康卫士的启动条件,同样是给他提供足够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人体只有完成了一定量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的储备后,才能够开启那个激活自修复调理系统的开关。而这个开关阀门值同样是自动的,只要给予人提供持续达标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累积到阀门值,自然就激活了。激活了一个可以让自己身体持久稳定健康还有一个超强自修复能力的“安全卫士”终身相伴【只要浓缩精微元素能够不中断持续供应】。
如果大多数人都通过补充浓缩营养元素激活了自修复系统,对医院和医疗制药企业来说不是好消息,对老百姓来说是实打实的大利好。等于每个人自己给自己买了一个最高效还成本更低的,终身全能医保,医院的作用可能仅仅停留在硬创伤调理了,现在老百姓不太满意漏洞百出的医保体系经过大调整才能够是真正的符合民心和谐的找到最佳模式,而每年中国都要投入的上万亿医疗资金,70%都节省下来了,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而之前文章曾经谈到了一个数据,我们人体每天三餐加从自然吸收大多数人在5克浓缩精微营养元素,而我们每天消耗是标准的12克,也就是大多数都在持续不停的身体到细胞的透支状态中。所以,生命细胞科学甚至可以做到量化精微营养元供给数据,不同人的身体状态肯定是不同的【不同年龄的大人和小孩肯定需求是不同的,这方面生命细胞科学已经可以做到量化供给了,根据每个人的各自实际需求提供实际的量】。根据检测每个人的身体状态综合评测后,再供应其身体所需的足量的浓缩精微营养元素能量,以实现高效利用不浪费。
人类未来科技的两大研究探索顶尖领域,一个是基因破解重组,一个就是量子力学的传递破解。虽然新闻媒体上大多数信息宣传是这两个领域,在官方科学家的努力下正在努力破解。可能未来会让大多数人大跌眼镜的是,民间的一批坚持不懈精进的生命细胞科学,研究探索者已经走到了前面,不仅完成了基因破解重组的大量实验测试和数据库建立,还实现DNA遗传和异常错误数据的细胞修复手术。而在生命细胞科学探索者的脚步下,量子力学的奥秘其实很多也已经解开了,并已经在用于实践测试相关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了。生命细胞科学探索者们只说具体的东西,不讲空话,科学精神永远是第一位的。宗旨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竞争的过程中,一旦占据了先机,先于对手发展形成先进科技体系,并引发了本民族和本国人民在认识深度上和科技水平高度上的大跳升,那这种先机就为引领一个时代。英国和美国分别靠着历史机遇,引领了不同的时代,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而中国现在率先完成了未来最重要的两大领域的突破和超前领先,一旦相关信息知识和技术开始在中国推广运用,必将使得中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崛起在世界东方,成为未来文明的主角已经不再是预言或者梦想,而是正在量变过程中的趋势!这就是历史的规律和趋势!
感谢为了中华民族崛起默默无闻,工作在生命细胞科学探索一线的先行者们,虽然你们暂时还默默无闻,但是,未来人类将铭记你们对人类科技和文明进步作出的无私巨大的贡献。没有你们的持续努力,就没有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感恩!
14.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四
1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主要研究人类基本的生理结构和机能, 以及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各机能的变化规律和预防伤病措施等。网络课程背景下的运动人体科学课不仅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还为非体育专业的运动爱好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赢得更多的社会效应。该课程的模式是以学生为课程主体, 以教师为课程主导的新型网络教学, 它的总体设计要注重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形式, 如TXT, 教学大纲, 研讨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等, 并提供交互式教学活动及实验等, 以便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也便于教师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下面, 就以下三方面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研究。
1 . 1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运动人体网络课程教学至关重要, 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导向, 又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尺度。在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层次性的划分, 使其满足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首先要让学生对身体各器官的运行规律和作用进行了解, 并熟练掌握增强体质和身体耐力的原理。然后简单了解易操作的急救法, 使其面对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时能够预防运动伤病。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 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不可以统一的目标要求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1 . 2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要选择权威出版社的教材, 既要反映当今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 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又要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在此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程》为例进行分析。该教程分为四大板块, 即人体机能的认知、运动执行体系、运动保障体系和运行调节体系。它全面的分析了人体结构和各器官的作用等, 使学生对身体的系统和调剂机制有初步认识, 为今后的运动和训练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 以超文本的形式编排组织教学内容, 设置图形、按钮、热区、文本、视频等超链接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路径, 为其创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 学习组织形式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 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控制学习路径, 不断引导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高效学习。此外, 网络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人机交互和师生交互的条件, 促进其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1 . 3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指的是协作环境和学习环境, 由于网络课程较之传统课堂有着极大的自主性, 因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氛围显得十分必要。网络课程可以将授课内容模块化, 每个模块中要包括典型案例, 学习资源, 以及自测题库, 便于为自主学习和课后自测提供帮助。协作学习是网络课程的另一大特点, 它能深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线上交流平台还能向教师咨询并获得帮助。
2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和总方向, 网络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和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学大纲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实现个性化教学, 促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下面, 就以下几点对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进行如下分析。
2.1 软件原型设计
软件设计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环节, 其风格、界面、导航等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 由于网络课程强调自主性, 因此软件中要注重运用动画、图像、音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并设计解说部分着重讲解难点和重点。在网页设计方面, 界面要保持相同的风格, 构图合理、颜色简洁、布局美观十分重要, 导航可以通过检索表单、结构说明等信息避免学习者偏离学习轨道。此外, 同级菜单的字体和颜色要与背景相协调, 动画和影音都是可控操作流程, 人体生理学、保健学和生物力学都需要大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因此软件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要注意少而精, 保证质量, 若网络状况不佳可选用小窗口播放提高清晰度。
基于高校的网络平台, 本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念, 网络课程能够达到开放式的管理目标, 从而实现运动人体课程的网络化建设。该课需要相关实验并融入到课题中,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基础素质选择做不同难度的实验与课题, 这不仅能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 使网络教学同样显示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也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 网站上需要开设一些实验预约服务, 可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选择实验项目, 也可安排其进行保健按摩技能、急救技术的自我练习等。
2 . 2 交互式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的核心, 它的形式丰富多样, 如实时授课、专题研究、作业解答等,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交互式网络教学活动和信息资源大大被提高, 并使其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众多, 内容复杂抽象, 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自学有较大难度, 交互式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它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强化记忆, 如“学习园地”模块里的知识库、小词典等, 学生能够在线接收、提交和修改作业。同时, 在网站上开设留言板十分必要, 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问题在留言板中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网站上可以建立下载专区,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如PPT, SPSS, 文档和压缩资料等都可以通过下载专区发送给学生, 对于一些需要实验的专题, 学生也可以通过专区提交实验报告。虽然软件的应用开始会比较困难, 但学生长时间使用学习, 通过在线交流学习很快就会熟悉软件的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教学, 以互联网为依托, 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里, 而是逐渐拓展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中。网络有很好的互动性,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提高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国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也成为了当前新的发展趋势, 许多学科都通过利用互联网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教学中一门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学科当然也会不例外。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形势下, 传统的运动人体教学模式已不能保障教学质量, 而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 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从而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 培养其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敏锐的动手能力, 因此, 该文进行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非常的具有切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郭红, 黄玉山, 郭浙斌, 等.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2) :84-86.
[2]郭红, 黄玉山, 邓树勋, 等.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J].体育科学, 2001 (2) :49-52.
[3]姚鸿恩, 李宗珊, 荣湘江, 等.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本科) 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 2006 (1) :88-90.
[4]欧奔.基于交互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软件研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5.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五
【摘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病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样作为体育界的基础研究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简单的宏观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医学检验以及病理学实验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广泛应用,尤其是组织病理学技术中定位技术,例如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本文就以上三种病理学常用的定位技术的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技术;运动人体科学
【中图分类号】 R818.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5-01
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免疫组织化学是病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在蛋白质水平用各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胞内各种抗原物质。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
1.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步骤免疫组化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免疫学的核心——抗原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标记抗体追踪抗原,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对其颜色进行观察,以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1]。
1.2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①特异性强,免疫组化中抗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抗原的结合是特异的。如白细胞共同抗原(LCA)显示淋巴细胞成分。②敏感性高,而今,由于抗生物素—生物素(ABC)法和链酶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的出现,使抗体的稀释度(代表敏感度)达到了上千、上万,甚至上亿倍,使免疫组化技术更加可靠。③定位准确,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特异的,因而免疫组化技术可在组织和细胞内准确定位,对不同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行定位观察,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原位杂交实验技术
原位杂交是将组织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来检测合定位核酸的技术。它是用一段已知序列的核苷酸片断来检测细胞内是否存在欲检测物质的DNA或RNA,是比免疫组化更加灵敏而深入一个层次的检验方法。根据所选探针和待测靶序列的不同,核酸原位杂交有DNA-DNA杂交、DNA-RNA杂交、RNA-RNA杂交等。
2.1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原位杂交由于不需要从待测组织中提取核酸,可完好的保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将形态学与基因功能活动的变化相结合进行多层面的研究。主要应用:①细胞特异性mRNA转录的定位可用于基因图谱、基因表达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②感染组织病毒DNA/RNA的检测和定位;③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各种功能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监测;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⑤检测染色体的变化;⑥间期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2.2原位杂交技术与免疫组化的比较
2.2.1两者的区别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相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均具有定位检测的功能,且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不同的是免疫组化染色是用的是抗体,其检测对象是抗原,机制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检测;原位杂交使用的是探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与待测靶序列结合,是DNA或mRNA水平的检测。从实验方法来看,免疫组化染色操作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小;原位杂交技术无论从实验设计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上均较免疫组化染色复杂,成本的高低与试剂的种类和来源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直接选用商品化的标记探测和检测试剂盒的实验成本较高;荧光标记探针较非荧光标记探针的成本高,对样本及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2.2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技术双标技术是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标记两种不同的抗体或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如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在不同层次来检测同一细胞上某些物质的表达是否有相关性的一种实验方法。与传统的单项检测相比,双标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克服由于切片间各种差异而引起的时间或空间的样本误差。实验方法上先进行原位杂交会减少免疫组化过程中对待测DNA或RNA的破坏或影响,一般目前均推荐先进行原位杂交后进行免疫组化标记[2,3]。具体的操作跟单纯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各自的方法一致。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①所用的实验设备必须经DEPC水浸泡或200℃烤箱过夜,操作时须带口罩及手套;②当杂交步骤完成后,切片必须认真浸泡及长时间洗涤至少超过30min。③作免疫组化的各步骤时间均须适当延长,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结合,杨青春等人研究发现每个步骤均延长2~3倍时间。④免疫组化显色后不需要用苏木精复染,以免遮盖核信号。
参考文献
[1]纪小龙,施作霖.诊断免疫组织化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5.
[2]许良中.实用肿瘤病理方法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22-223
[3]王伯纭,李玉松,黄高升,等.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87-589.
16.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六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努力使体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运动的方式》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已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能判断运动以及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学生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针对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联系生活导入:
阳光体育是当今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从学生熟悉的“阳光体育”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
二、研究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四、分析复合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
五、巩固、拓展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带来的玩具拿出来,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玩一玩?也可以相互交换着玩一玩,要求:边玩边判断这个玩具做的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还是包含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这样,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边分享着玩玩具的喜悦边把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本课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在简单物体运动方式的图示方面给予示范、指点,指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位移来合理设计、画出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的示意图,为掌握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和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本课要研究的重点,我利用了课件,想通过实景、实物的演示让学生掌握物体运动的方式。
1、研究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谈话: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
(3)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
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
当画面出示后,学生不知道“轨迹”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当看到老师出示的图示,有部分同
学明白,对另一部分同学来说,完成下面一些物体的运动轨迹仍有难度。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把问题分解开: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1)师:同学们请看,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用手随小朋友一起活动,试着画画小朋友运动的轨迹。
(2)谁能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小朋友运动的轨迹?
(3)指一生到黑板,其余生在书中32页画)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
画后追问:a、为什么这样画?
b、线条表示什么?
c、箭头表示什么?
然后把图示在实景图上展示,学生很容易画出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本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总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其独特的经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运动的方式》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落实的阵
地是课堂。对“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八字”教学思想的教学研究,我们从理念的层面,推进到实践操作的层面。自学是基础,解疑是关键,合作是枢纽,演练是保证。四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作“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四个基本环节;将使我们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浑然一体的“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三结合教与学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作“八字”教学模式,使模式的运作具有目标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可行性,让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人将结合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运动的方式》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对八字教学思想的运用。《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并了解五种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按照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针对当前我市课改“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八字”教学思想,我在教学中是这样体现的。首先,在课的导入上我由前两课的基础自然过渡到这一课(同学们,以你们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以我为参照物,你们是静止的。那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方必须运动起来,从而引出课题)。其次是探究运动的方式,我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17.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篇十七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学生可通过实验课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验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 者:杨立彬 作者单位:廊坊市卫生学校,河北廊坊,0650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0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18.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八
运动人体科学涵盖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保健学等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所以,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体育高职院校中还有着很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协助开展体育特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功能。
二、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经费投入问题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体育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达到3000元/生以上,生均实验、实习、实训场所面积要达到1.85平米以上。鉴于国内大部分体育高职院校建校年限短,且近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经费需求大,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因此实验室建设已成为制约体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2. 资源共享的问题
目前多数体育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原来的省属或市属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转型或整合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运动中心等资源而成立,属省(市)体育局直接管理,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监管,故行业办学特征明显。从全局来看,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学科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而且现有实验室仍未完全摆脱按学科、课程分类的传统模式,使一些虽不属同一个学科,但使用相同仪器设备的实验项目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造成一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浪费,科学合理的整合已是今后学院与体科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趋势。
3. 管理体制的问题
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管理上处于自由散乱的状态,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体制,具体表现在款项调配机制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责任不明确、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实验安排欠优化、实验资源利用率低、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不大等诸多方面,因此打破封闭式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在更大范围的操作层面上落实显得非常迫切。
4. 实验室的功能单一
实验室还没有实现从教学实验到实验教学的根本性转变,院校自我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没有体现。实验项目中陈旧、老化的比较多,新的项目开发不足,演示型、综合型、设计型、开放型、创新型的项目不多,实验队伍水平不高,实验方法和手段不够先进,影响了实验室功能的发挥。
三、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发展思路
1. 指导思想
依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在明确认识和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成完善的职业管理系统,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以“教、学、做”一体化,使我院相关课程的专业技能教育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体育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建设目标
(1)加大建设力度
学院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力争建成具有合理的师资,合适的实验内容,配套的实验指导书,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的管理手段,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统筹交叉的实验中心和实训基地。
(2)扩大开放力度
开放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高校实验室改革的产物,也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产生给社会带来诸多便利。它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能为社会群众体育提供知识技术、智力支持和运动指导,能促进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而且能带动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和发展。
要做到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开放;与兄弟学校加强合作与交流,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创造型综合性人才。
四、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对策
1. 建立完整、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1)优化实验教学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结构,即逐渐缩减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开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使“三性”实验项目达到相当比例,每年要更新实验项目。打破以单一课时、单一课程实验内容设置分室的传统做法,建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三性”实验项目为类型、具有高度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以模块化理论为指导,构建一个更具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新的实验学科体系,从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从验证性实验向创造性、设计性实验转变。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项要求,专业发展方向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验、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做到必修与选修实验相结合;现成实验与自创设计实验相结合;应用型实验与设计、创新型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3)改革实验考试方式
具体要做到“四个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师命题与学生自选项目、自行设计项目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等。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多数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人员不足,应该通过建设实现主要教学人员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部分会用双语教学,即具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验师资队伍。
3. 开放目标与思路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应在现有的开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和规模,逐步建成面向全院、本地区相关专业的开放性运动健康管理机构。
(1)面向全院师生开放
实验项目向学生开放,学生自选或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实行预约式实验教学。开展学生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成立多个学生实践小组,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实施,面向社会服务,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面向全院师生提供体质测评、健康监督、健身、减肥、体疗康复等生理学问题咨询、检测,心理测试、心理咨询、运动处方等,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身、心健康锻炼需要。
(2)面向社会开放
逐步建成面向全院、本地区乃至全省相关专业的开放性运动健康管理机构,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示范实验室的潜在能力和辐射功能,向社会包括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性合作和帮助,为人们从事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提供服务,为人们的健身锻炼计划或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潜在功能和社会功能效益。
4. 实验室管理
(1)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
建立由专业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组成的主任负责制。制订适合时代发展的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形成科学、规范、超前、资源配置合理的实验点。
(2)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管理工作应该有章可循,增强约束机制和相互督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实验教学工作、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安全防火、信息收集实行专人管理。实行竞争上岗聘用制;建立奖罚制度,量化实验室工作。实现“三定”方针,即定任务、定装备、定人员,使各人员的职责分明,责、权、利相结合;实验教学、实验项目、人员档案、资料信息、仪器设备均采用资源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3)实现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
对开放式、预约式实验教学,使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协助教学管理。该模式的管理采用模块的方式,即远程预约模块,是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首要模块,利用实验室网站对实验项目适时开放和适时管理;门禁模块是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实现学生划卡进出实验室,自动将学生的实验明细记录记入数据库;监控模块主要实现对当前的实验人数、实验时间、教师的实验教学情况适时管理监控;集中采集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实验数据统计汇总,针对各年龄、各班级、个人的实验情况进行定期汇总查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创造良好、有序、科学的环境条件。
5. 实验教学研究
坚持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三者相结合,教研相长,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手段,开发综合性实验项目,与运动实践结合,设计出一定量的研究性实验项目;结合理论知识,加以引导。
6. 实验教材建设
根据模块化理论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实验中所需现代化仪器设备,其内容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先进性,能反映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新成果。做到综合性、创造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占有相当比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实际知识水平;既统筹兼顾,又分布合理。
五、结束语
依据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和教高[2006]14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体育高职院校要加快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步伐,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更为科学合理。
1. 经费保障
要建立科学论证,严格审查,统筹安排制度,认真落实保证资金的专项专用,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察,自觉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努力争取院级和省级财政支持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争取申请国家财政支持,确保资金到位。
2. 组织保障
成立以专业带头人为组长的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实验中心建设;学院成立以院级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实现创建目标。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按制度办事。认真做好基地培训业务的联系、接洽,培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及实训设备维护运作,负责教学的组织、管理及考核鉴定等相关工作,完善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保证实验中心的良好运行。
摘要:体育高职院校对培养体育行业应用技术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多数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并依据相关文件精神,对体育高职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体育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文初,刘锋.资源共享条件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320~322
[2]程萍,孙雷鸣.关于体育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5):5~8
[3]宋卫红.浅析高校开放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社会功能[J].实验室科学,2008,3:175~177
[4]王玉斌.影响体育类高职院校技能课教学质量的因素[J].山西科技,2009,6:68~71
[5]汤丽清,雷芗生.对体育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6):89~92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考研10-31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08-03
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12-07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 暨南大学07-27
结课论文 七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11-05
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寸12-02
观察人体结构四中组织08-16
人体解剖学综述12-16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07-09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