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

2024-09-25

公益创业(共11篇)

1.公益创业 篇一

公益创业: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思路

摘要:公益创业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社会公益活动方式,在各国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公益创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公益创业的发展特点,借鉴其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公益创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益创业国外经验发展途径

公益创业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型社会公益活动模式,为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国外公益创业的发展已取得了瞩目成就,而在中国,公益创业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需要剖析与总结国外公益创业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发展途径。

一、公益创业的内涵

(一)公益创业的定义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一个泊来概念,最早由狄兹(J.Gregory Dees)定义。他认为公益创业是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是一种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强调创业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约翰逊(Johnson.S)认为,公益创业是一种有多种承担主体和形式的混合模式,既包括营利组织的活动,也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以及与政府跨部门的合作。通常地,公益创业是指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新型融合模式,它以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目标,创新探索市场运作方法在公益组织中的有效运用,实现组织在追求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益创业的内涵

公益创业主要包括创建兼顾社会利益的盈利性企业、开展志愿活动、创办非营利组织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这四个方面。

兼顾社会利益的盈利性企业也称为“社会企业”,是公益创业的典型代表。社会企业通过商业化运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取得盈利用于企业的循环投资,实现企业的自给自足,扩大服务的受益面。比如,孟加拉国尤努斯创建的专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格的拉明银行、美国拉丁义社区信用合作社、英国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Papworth 信托机构。

志愿活动按承办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形式:企业志愿活动和高校志愿活动。前者指营利企业为扩大企业影响力或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而开展社会志愿活 1

动,企业主要承担宣传、组织、交通、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成本,比如Google的“益暖中华”公益创业大赛、中国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开展的“西部支教活动”和“烛光行动”;后者指高校校方或社团开展的志愿活动,比如湖南大学FLY协会的支教活动、“挑战杯”。

非营利组织即NPO,指除了政府部门和市场企业之外的一些民间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公益创业中的非盈利组织不同于传统公益组织,它不依赖捐款和政府财政支持,而是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比如美国比尔·德雷顿创办的阿苏迦基金会、Draper—Richards基金会、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生文迪·库珀(Wendy Kopp)创建的“支教美国”(Teach For American)。

公益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中,“产”指公益创业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学”与“研”指“授人以智”。旨在通过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提高公益创业人力资本的素质,促进公益创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师生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的方式创办了惠普、Google等著名企业,企业成熟后开展了不少公益事业;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不仅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还设立了公益创业的相关研究中心。

二、国外公益创业的成功经验

(一)孟加拉格拉明银行的成功经验

尤努斯创建的格拉明银行是一个专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乡村银行”,每年发放贷款规模超过8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8.89%,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风险控制最成功的“穷人银行”。格拉明银行成功的关键在于针对穷人无财产抵押的问题创新地设计了一种确保贷款得以偿还的有效机制:五人一组的连带责任制和整贷零还。另外,精心设计的商业化管理模式,比如利率市场化,为盈利提供了保障。

其成功经验在于:第一,针对现实制度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构思解决之道;第二,能够针对现实环境,对公益创业组织的制度、运行模式等进行创新设计;第三,公益创业必须实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保证组织能够盈利以获得后续发展能力。

(二)美国公益创业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公益创业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发达的。

阿苏迦、Echoing Green和Draper-Richard 基金会是支持美国公益创业的三大基金会,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大规模且持久的社会改进。它们在全球选拔和

培养公益创业人才,并为其提供创业资助,这种“种子基金”一般持续两到三年;另外,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杰出的公益创业企业家,给予奖励。其成功经验在于:第一,有充足的公益基金,实行一整套严密的管理资金的商业化体系;第二,注重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第三,建立有效的选拔和评测机制;第四,重视公益创业的人才培养,创业资助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由于语言和管理文件的客观限制,来美工作的拉丁义人不信任美国银行,拉丁义社区为解决拉丁义人资金管理的现实困境建立了一个信用合作社,专为拉丁义人管理资金,并设有现金支付中心,具有较好的信用联盟。其成功经验在于,立足于小处,对现有机构或政策无法满足的社会需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时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促进了硅谷的发展,这种以“研”带“产”的思想凸显了公益创业中的高校作用。如今,除了斯坦福之外,哈佛大学、百森百森、麻省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不仅开设专门课程,还创办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建设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与资质评定机构。美国高校对公益创业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视和支持,为公益创业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概之,美国公益创业蓬勃发展的经验主要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高的公益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高,社会整体公益创业能力强;第二,公民在创建非营利组织上具有充分自由权;第三,公益创业领域具有大量熟知公益组织运行方法又兼具商业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第四,公益创业具有持续性;第五,重视公益创业教育。

(三)英国公益创业的成功经验

英国的Tommy Hutchinson创建了一个全球的社会企业家的网络I-Genius,为会员建立联系、分享信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教育计划和投资对接机会等。其成功经验在于:第一,不局限在传统的实体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应当在公益创业中得到重视与利用;第二,公益创业不应局限在某一区域内,应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的联系与合作;第三,机会是公益创业的一项重要资本。

三、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发展意义

(一)弥补政府失灵,改善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由于客观能力有限和自身固有缺陷的难以避免,无法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承担过程中实现面面俱到。公益创业组织具有灵活的组织规模和结构,适应性强;以民间流动资金和企业闲散资金为投资来

源,通过商业化经营模式,实现自给自足的循环运作系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节约社会成本,通过创新化路径提供比政府更细致、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满足目标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二)刺激公益事业发展,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公益事业并不发达,据统计,我国各种慈善组织所掌握的资金仅占GDP的0.1%,美国已实现占比9%。一方面,传统的公益组织存在诸如结构规划不科学、缺乏效率意识、工作专业性不足等缺陷,制约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企业还是民众个人,回馈社会的意识在道德中是缺位的,公益事业缺乏外部支持力。

公益创业的兴起能够对企业产生示范作用,使企业明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看到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双赢的可能性,激发企业对公益创业的尝试意愿。公益创业对个体而言,是创新的平民化,是个人与社会一体化观念的强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既是权力也是责任,社会问题并非只由政府解决,社会成员有义务也有能力形成自下而上的有效变革。

概之,第一,公益创业利用企业管理模式经营组织,能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公益品牌公信力。第二,公益创业能增强企业团体和社会个体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刺激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思想,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和道德水平。同时,弘扬创新精神、集体观念和公益理念,构建良好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增加就业机会,稳固社会安定

当前,低就业率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社会服务中非营利就业比例约为7%,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6倍,说明公益创业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其一,它创新的经营模式在 “自主创业”初兴时期,对大学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其二,基于对社会公益的追求理念,公益创业对社会残疾人、困难户、低学历等弱势群体有着良好的吸纳意愿。因此,公益创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就业开辟新领域,减轻政府在解决社会就业难题上的工作压力和财政压力,降低就业困难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同时,公益创业组织及时将处于闲置状态下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为其提供创造劳动价值的机会,既能增加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成员价值的实现形成正面力量,又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浪费。

四、推进我国公益创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公益创业专项法律法规体系

第一,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对公益创业组织的合法性、组织规模、体制结构、活动形式、社会职能等方面进行规范,确认其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为公益创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适当放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对公益组织规模和资金能力的高门槛规定,对公益创业组织实行区别对待,鼓励其成立,同时,要规范对公益创业组织的资格审查机制。

第三,通过对公益创业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对捐赠个人或团体进行减税或免税、对无偿向公益创业组织提供技术、知识和经验传授的企业进行奖励等政策支持公益创业的发展。

第四,通过专项法律、法规对公益创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和系统梳理,避免诸如接收投资款或资助款的渠道和方式不规范、组织随意解散、不法分子借“公益”之名谋私利等一系列负面行为的滋生。

(二)政府加大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第一,公益创业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标,它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必定是优质的,政府采购这些服务能为公益创业拓宽发展道路,也间接为其提供了财政支持。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应将公益创业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政府采购范围,以合法的途径根据政府需要确定服务采购项目,建立对公益创业机构的专业化评估机制,促进相关工作的规范化、体制化。

第二,通过新闻媒体对某些已成立的并小有成绩的公益创业组织进行报道,或多开设诸如《赢在中国》、《爱心总动员》等公益创业节目,使公益创业逐步深入民众生活。公益创业比赛的开展,既能扩大公益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公信力,又能维持公益创业参与者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举办公益创业组织的跨区域交流会、企业与公益创业组织结对子等活动增加公益创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

(三)提高公益创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公益创业组织需要兼备盈利性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并熟知社会公益事业运行模式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公益创业组织主体仍以志愿者和兼职人员为主,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团队。因此,政府应重视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职专、企业培训机构等平台,形成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机制,兴起公益创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提升公益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政府

扮演“指挥者”的角色,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塑造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搭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桥梁;企业承担“授人以渔”的角色,为投身公益创业的人员提供免费的经验传授;高校则为学生提供公益创业的专业教育模式。

这一体系的搭建需要政府的统筹与支持,其一,引导高校向发达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事业学习,比如被称为“硅谷之父”的斯坦福大学,支持国内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强调理论教学,更注重公益社团、公益创业大赛、与企业共办公益项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形成“学+用”的公益创业教育集群模式;其二,通过舆论宣传、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等方式激发企业参与公益创业事业的积极性,通过对“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训练营”等投身公益创业的企业实施政策优待,对全社会范围内的企业形成激励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漫天,任荣明.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36(2). [2]张建文.公益创业:就业新蓝海 和谐助推器.中国就业.2010.7:55-56.

[3]赵鹏飞等.公益创业: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模式.金融经济.2009.20:116-118. [4]李筱婧.利用公益创投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理论与现代化.2010.3:70-72.

[5]严中华等.科技公益创业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24-25. [6]韩寒.公益创投开启企业公益新路径.管理新论.2009.9:53-55.

[7]曾德明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金融经济.2009.3:17-18. [8]唐亚阳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为例.企业导

报.2010.1:244-245.

[9]卢紫捷等.公益创业类社团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企业导报.2010.6:203-204. [10]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23-27.

2.公益创业 篇二

公益创业:持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何为公益创业?简单地来说, 公益创业是一种更有创意的资本形式, 能将市场力量延伸, 使企业既能获利, 又能帮助社会, 达到使社会进步的目的。与商业创业者不同的是, 商业创业者往往通过盈利与回报来衡量成果, 而公益创业者的成功则更多来自于他们的社会成就。

恒源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忠伟先生认为, 公益创业应该着重思考项目对社会的价值, 如果一个项目能为社会上每个人持续地创造价值, 那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该项目提供大力的支持, 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资金缺乏、经验不足等问题都可以被消化。

那如何让公益创业创造出社会价值, 让社会资源聚集到公益项目中呢?社会价值是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发展的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满足社会人群中物质和精神层次上的需求就能赢得支持。因此, 每个大学生在做公益创业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社会的效益, 而不是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

公益创业者须培养的三种素质

好的公益创业项目需要好的创业者, 然而在公益创业大潮中有创业者提出过这样一个争论:公益创业终究还是创业, 创业的初衷本来就是给自己一份工作, 那么公益创业是先挣钱再做公益还是一心做公益呢?

这是一个很多创业者都会感到疑惑的地方, 恒源祥公司团委书记何君毅认为公益创业者须培养三种素质:第一, 公益创业者要能够使更大范围的群体受益。第二, 项目中的领头人要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可以被长久的做下去。第三, 公益创业的每个创业者要能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三种素质共同表达的一个理念就是公益创业需要公益之心。饱含公益之心的去创业可以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社会价值, 让更多慈善力量加入到公益创业中, 而不是拘泥于现在的做慈善要先挣钱的想法。

公益创业区别于一般创业的一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 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就能成就自身的成长, 因此, 公益创业者需要更多地去契合社会价值和责任的公益文化基因, 满怀公益之心, 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有公益理念, 创业更易成功

KAB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表示, 刚刚发布的《中国创业教育报告2010》显示, 我国开展的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因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育程度和整体水平所限, 其作用力仍显不足。他认为, 公益事业是一个必然的社会目标, 如果大学生在创业开始时就树立社会公益、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的理念, 他们将更容易成功。

倡导公益创业仍有困难

3.公益创业新局面   篇三

和李立一样,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群体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发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网友称他们为“飚爱族”。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表示,“我国在社会服务领域的非营利就业人口至少为892万人,目前不过50余万人,可以增长15倍以上。”由此可见,公益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11月份,李立向“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组委会提交了“高校能耗调研第三期”方案,立即受到关注。“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是联想集团2009年10月发起的聚焦青年群体就业和创业问题的竞赛活动,计划面向全国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青年人,公开征集选拔优秀的公益创业团队。并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公益实习、创业资金等关键支持,引导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公益事业,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新的思路。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收到了1万多份公益创业提案,提案分布在绿色环保、扶贫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化普及、特殊群体关爱等公益领域。

强烈的公益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的团队、创新的公益模式,是公益创业成功的关键。联想将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培训、公益实习、创业资金等支持,帮助青年人创业成功。联想不仅邀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担任指导单位,还邀请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国内知名公益组织担任协办机构。在专业培训方面,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等商界精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希望工程创始人等学界、公益界专家,以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等联想高管将组成导师团,为创业团队提供指导。

10支最终获胜的团队,还将有机会进入中国扶贫基金会、自然之友等知名公益组织进行实习,实地学习成熟的公益项目运营经验。在志愿者服务方面,来自联想集团市场、财务、IT等部门的员工志愿者,将组成“爱心小组”,为创业团队提供长期的志愿服务,分享联想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支持他们将公益项目运营得更加高效。联想还会为决赛胜出的10支团队,每支提供lO万元的创业资金。联想将为决赛入围的团队,每支提供1万元的种子基金,以及一部创业工具——联想ideapad Y450笔记本电脑。

为确保创业基金的专款专用及高效使用,联想建立了严格的评估和监督机制。首先,创业基金将根据创业项目的预算分阶段发放。获资助创业团队在申请下一阶段基金时,需提供上一阶段的财务明细。此外,联想将委托第三方公益组织支持机构公益孵化器,组织专家团进行跟踪考察和监督,为这些创业项目建立跟踪档案,接受中期和末期的项目总结报告。

4.公益创业项目计划书 篇四

相比于国外,国内公益创业本来发展是在初期阶段,这些公益创业者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专业的能力。

公益创业计划书范文

一、概要

“精英梦想”特训营活动是由精英梦想团队发起,并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外交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支持,面向高中学生的公益创业培训活动。

她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能力,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同时,她也是大学生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一次勇敢尝试。

XX年是“精英梦想”团队破冰的一年,在团队各成员努力,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团队将第一期活动地点定在四川省达州市。团队将向着打造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具有良好声誉的培训机构的目标奋进,并将这样的活动延续下去,造福即将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

二、团队描述

1.团队的名称

我们的团队名为“精英梦想”,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我们的成员都是名校的精英学生,我们的活动是他们梦想的载体;第二是我们的目标是为帮助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过渡,培训未来的精英,我们要成为他们精英之路的一个起点或者台阶。

2.团队的宗旨

帮助中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扩展视野,为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实现高中向大学的过渡,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第一期的目标是把名校的理念带入达州,成为达州市教育培训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影响达州的教育理念和格局。

3.团队的目标

在XX年内完成组织的制度与规范建设。并在XX年暑假,组织我们的第一期培训。

同时,充分拓展与达州市政府和各大学校联络及项目合作,积累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开展活动的经验,树立组织的良好声誉。在XX年,注册成为正式的组织。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并开发更多的项目。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帮助全国的高中生顺利完成向大学的过渡,并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部分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面貌。

4.团队的结构

5.团队经营策略

以公益创业为导向,以精英成员成就精英学生。

三、产品与服务

1.产品与服务

在XX年暑假,组织20位左右名校学生,到达州组织达州市的优秀中学生,参加特训营活动。一起度过1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是文化课堂,第二个是特色公益培训。

文化课堂

每天上午9:00到12:00,按照年级分成不同的班,由有经验的优秀名校大学生以专题形式授课。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培训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以讲解学习方法为主;对于高三毕业的同学,培训一些大学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小班教学有利于授课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使上课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获得突破,以取得在以后学习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色公益培训

凡参加第一个环节的学生可以自愿免费参加。该环节主要在培训期间的下午展开,形式灵活多样。

①讲座形式:用以介绍大学生活及文化,探讨人生及职业规划,启发中学生对大学及人生的思考,提早为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做长远规划,特别有助于高三毕业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

②预开大学兴趣课程:对大学课程做简单的讲解和介绍,让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课程的特点,引导中学生提前适应大学里的课程学习,更有助于高三毕业生提前适应大学学习。

③带领参与的学生外出参观:在游览的过程中,使参与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充分平等自然地交流,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畅所欲言。培养参与的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对中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我们的优势与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培训机构,我们的优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培训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还可以获得国家政策和支持多方公益支持,能有效降低学生参加培训的成本;

二是我们身上的名校光环让我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承认;

三是我们都是在校学生,与学生的年龄很接近,易于相互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特色是多种教学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普通话教学、研讨式教学等,让高中生提前熟悉大学的教育方式,缩短进入大学后的适应过程。

四、市场分析

1.市场状况

我们计划在公益教学培训行业发展,选择目的标地点为达州市。目前,达州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滞后。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投入的不足;二是教育理念滞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大学教育的能力较弱,在大学里在转型方面的成本投入较高。

再则,学生逐渐产生对枯燥的学校教育的反感,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有经验的学长们的指导与建议,寻找到中学阶段好的学习策略与思维;与此同时,提前了解一些大学生活方面的信息,以弥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做好以后向大学生活过渡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以期尽量降低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方面转型所花费的成本。

据目前的市场分析,现阶段,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教育投入接近家庭收入的一半。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也迫切感受到在现阶段社会里知识的重要。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竭力继续学习。目前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他们对更高的教育水准、以及对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渴求与日俱增。

从政府角度来看,据近年的趋势可看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与支持。这既是政府政绩的评价指标,也是社会的福祉所在。

综上所述,在需求方面,公益教学培训行业的需求量巨大。它既迎合了家长对子女学习水平提升的需求,学生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需求,又弥补了政府在教育投入与发展方面的不足。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以上三方在各自获得巨大的收益时,所付出的成本与传统教育途径相比大大减少。因此,不难看出,公益教学培训市场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几年里必将大大发展。

因此,我们的进入,将在该市场尚未成熟的基础上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抢先占领市场,扩大影响,树立品牌。

从供给方面来分析。鉴于达州市地区的具体情况,目前从事公共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较少,且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大。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各种商业性质的私人家教培训,但规模都不大,只局限于周围可影响的较小范围;且师资都是以在校的教师为主,缺乏青年成员,虽经验上有优势,但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和交流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据观察,在过去几年,类似公益教学培训的组织也有很多,由在校大学生组织的也不少。但都只是局限于小规模的地区,且多为民间行为,未得到官方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影响力都比较有限,规章制度不健全,且教学效果一般,由此导致延续性不够。由此可以看出,达州市的公益教学培训市场开发度并不高,发展空间十分大,这也给我们的组织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2.市场优势

那么我们组织在公益教学培训市场上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与上述其他组织相比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我们的活动理念:我们组织的目标不是以赢利为目标,而是为了给达州市的有志青年学生们提供公益性的服务。在学校课程教育方面,注重以传授学习方法与经验为主,知识性讲授为辅;同时介绍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介绍大学生活方面的相关感受。这一点是其他传统家教培训与以前的类似活动所没有做到或做好的一点。

我们的成员特色:我们组织的成员大都是各个名校的在校学生,都是从中学生活中走出来的佼佼者,有着比较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中学生是迫切需要的东西。且年龄差距不大,较利于彼此的沟通,保证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的外部性优势:鉴于我们活动的公益理念和良好的效果预期,可以得到政府、学校、企业等的支持和帮助,这将很大程度的减少我们活动的成本,便于我们的既有资源充分利用。我们成员的社会人脉较好,可以以此扩大活动影响,便于突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我们组织的长远发展。

3.市场发展战略:

我们组织计划长期从事公益教学培训事业,精心准备第一期培训,以期获得出色效果。然后再次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做好2、3期的培训。在此期间,将活动的影响遍及整个达州市地区,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这将更加有利于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承认、企业和学校的支持。为了做大做强,我们组织将开发内部潜力,努力打入达州地区以外的市场,将我们的影响扩大到更大更广的范围。在此阶段,逐渐培养起我们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消费群体。

五、竞争分析

1.竞争描述

目前我们主要的目标市场是达州市地区。在公益教学培训市场上,我们主要的竞争者有已有的此类活动组织、商业性的家教培训组织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主要的竞争者与我们相比有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已有的此类活动组织的优势在于它们先于我们进入市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消费群体,打造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正如上面所说的,鉴于它们的活动规模和影响力,上述优势只是局限在局部地区和局部人群,没有扩展开,因此其市场份额较小,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发展空间。

商业性的家教培训组织的优势在于:它们的技术、经验、针对性。它们大多是由一些经验丰富的在校教师授课,对应试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虽然它们单个的规模和影响力较小,但数量较多,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虽然我们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即一个是商业性的,一个是公益性的,看起来没多大冲突,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时间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学生的课余补习时间是有限的,他们不得不在我们和商业性的家教培训组织之间做出权衡取舍。但从成本角度上看,我们有着巨大的优势。商业性的组织收费较高,而我们的收费较少,这将是家长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看出,我们进入的市场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

2.竞争战略

鉴于上述分析的市场竞争性,我们要想成功打入市场,并站稳脚跟,获得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做出我们的差别性产品,制造出我们的竞争力。那么我们的竞争性在哪里呢这就是上面分析的我们的市场优势。这些因素是已有的此类组织较难以完全具备的,是商业性家教培训组织无法具备的。因此,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出我们的竞争优势,充分配置资源,并尽量弥补我们的不足,积累经验、培养消费群体、打造我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六、营销策略及宣传

1.营销计划

“精英梦想”暑期特训营活动是定位于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各名校大学生为达州市初高中学生提供文化培训及拓展视野训练服务的半公益性质组织。通过对达州市的教育现状及家教市场分析,我们发现这样高水准的文化培训机构或组织在达州尚属首次。

考虑到达州市各家长对于优质文化培训的迫切需求,“精英梦想”暑期特训营第一期活动预定招生人数为200—300人。将招生人数定在200—300人是参考了XX年由四川大学林俊忠、文泽平等在达州举行的“巨全火炬手家教补习班”当时的招生情况及我们本身的教员数量及场地情况而定的。

相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如各教育培训机构而言,我们有着高素质的队伍,较为新颖的培训形式,更为前沿的视野,所以只要宣传工作做得到位,我们应该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上述预定招生目标。

2.宣传战略

借鉴XX年“巨全火炬手家教补习班”的成功宣传经验,我们为“精英梦想”暑期特训营制订了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战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宣传,这个阶段的宣传将在五月份展开,由拥有丰富宣传经验及熟悉达州市场的到四川文理学院学生会主席马军负责。届时将会由我们制作极具吸引力的宣传单和易拉宝,在达州市各人流量大的地段派发宣传单和展示易拉宝,向各位家长及学生介绍我们的活动,留下初步印象。同时,我们可以从四川大学林俊忠获得部分社会资源,走访曾经参加过“巨全火炬手家教补习班”的学生家长,通过他们为我们的活动做侧面宣传。

中期宣传,这个阶段将会在六月初展开。通过前期宣传给家长和学生留下初步印象,中期宣传将把宣传重点放在我们成员简介和活动具体形式上,让各位家长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活动,使他们持续地关注我们的活动。形式仍然以派发传单和展示易拉宝为主,同时配合报纸、网络甚至电视台等方式。

后期宣传,这个阶段将会在六月末和七月初展开。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将会把活动的报名开始及截止时间、场地等信息通知给各家长及学生。采用的宣传形式除了宣传单和易拉宝外,还将选择学生流量最多的公交车路线进行为期两周的公交车载广告宣传。通过这样的宣传战略,我们可以拥有较大的宣传覆盖面,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3.合作伙伴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拥有以下合作伙伴:

达州市新世纪学校:新世纪学校能够为我们提供优良的场地及教员的住宿,同时,利用新世纪学校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我们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我们的活动。

达州市团市委:作为大学生的一次半公益性质的创业活动,达州市团市委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宣传等各方面为我们提供不少指导。

四川文理学院学生会:四川文理学院学生会对达州市场极其熟悉度,并且拥有在达州举办各种活动的宣传组织经验,这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四川文理学院与团市委有多次合作经验,利于宣传工作的顺利展开。

4.定价战略

由于我们活动的半公益性质,我们都把历练自己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所以定价不会很高。通过对达州市家教市场的分析,我们将收费方式定为按科目收费。我们将提供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的培训服务,学生将按照自愿原则选择科目,每科目收费暂定为200—400元。

主要针对高三毕业生的拓展视野训练将对每个高三毕业生收取200元左右。对于已经参加文化培训的学生,他们也可以自愿参加,完全免费。

5.市场沟通

从宣传工作开始起,我们将一直进行对市场的密切沟通。除去活动开始前的宣传,在活动开始后,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活动开始时将举行一次讲座,邀请各位优秀大学生与家长及学生面谈学习经验及学习历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起家长及学生的共鸣,为后面和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做好铺垫。

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通过出游等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在自然、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加深了解,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通过发现学生的特长及特点,向家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及建议,从而巩固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在活动结束时,做一次总结报告会,向家长及学生总结活动的方方面面,为来年第二期活动做好铺垫。

七、财务分析

八、风险及应对措施

关键的风险有两个方面:

A由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以及随着家教市场的扩大各个培训机构竞争激烈而引起的生源严重不足。

我们的活动是有市场的,我们的团队也是极为优秀的,我们会全力推进前期的宣传工作。团队要专门设立相应的负责人并聘用相应的顾问老师,保证宣传的力度突出我们的优势,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B安全工作的不到位而有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我们将为每位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教员和高中学生买安全保险,同时会设立专门的带队老师,做好各方面的安全工作,保障学员们和志愿者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尽我们所能合理地应对可能的风险,使团队的运作平稳地进行。短期保险,1毛钱1天,保十万,15天5元以内。

c参加人员时间不能很好协调

5.公益创业 篇五

计划

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活动介绍青春飞扬的你我,涌动着赤诚的爱心。它充满创意,洒满阳光,激励着我们在关怀社会、呵护环境中超越自我。

让我们以勇往直前的超越精神,超越想象——发挥无穷创意,超越速度——提升行动效率,超越空间——加强跨界合作,把爱心想法付诸行动,把公益的快乐加以传递!

来吧,一起“飚爱心,创未来”!在公益创业的新天地,炫出青春的风采!

活动简介

2009年,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成为中国公益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活动以浩大的声势和时尚的气息,吸引了众多青年朋友的参与和关注,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也让我们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为继续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和成长,联想集团定于2010年4月12日,正式启动“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活动官网:.cn/csr)。联想将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公开征集充满创意的公益创业想法与计划,为公益新秀提供丰厚回报和关键支持。联想激励青年朋友以勇往直前的超越精神,超越想象——发挥无穷创意,超越速度——提升行动效率,超越空间——加强跨界合作,在公益创业领域,开创精彩未来!

联想希望通过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引导更多青年朋友拓宽视野、关注公益;同时发掘和培养中国的公益新秀,并与社会各界一道,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创新发展!

赛制流程

参赛资格

― 参赛者年龄在18岁—35岁

― 参赛者需组成团队报名,团队人数不得少于2人(无上限)。鼓励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小组

参赛要求

― 参赛方案需直接或间接地为满足某一社会公共需求而设计,促进公益事业创新发展

― 方案的实施地需在中国境内

― 参赛方案不得抄袭

― 如果同一项目曾参加过其他比赛或已实施,请事先说明

参赛权利

― 获奖团队将获得“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的相应奖金和设备,进入联想工作或实习的优先权,以及专家培训、与知名公益组织合作等

― 项目最终知识产权归获奖团队所有

参赛义务

― 获奖团队最终获得的奖金和设备必须用于其获奖项目

― 获奖团队需配合本次活动的发起方——联想集团的相关宣传

1.报名阶段(4.15—5.15)

参赛团队应于4月15日——5月15日期间,在活动官网

(.cn/csr)报名,并按照模板填写公益创业方案,同时,需提交参赛团队基本信息与分工。

报名时间截至5月15日24时。网友登录活动官网(.cn/csr),对自己关注的公益创业方案给予投票支持。

2.结果统计(5.16—5.18)

主办方依据公益创业方案获得网友票数的多少,确定全国初赛入围团队(全国总计约1000支)。

3.初赛阶段(5.19—6.5)

全国分为23个赛区,进行高校校内PK。由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复赛入围团队(全国总计约230支);其中,专家评审总分数为100分,前10名的选手,将根据网友投票排名,获得10分至1分的人气加分。

4.复赛阶段(6.6—6.15)

全国分为23个赛区,进行高校校际PK,由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全国27支入围团队;其中,专家评审总分数为100分,前10名的选手,将根据网友投票排名,获得10分至1分的人气加分。

5.公益训练营(7.8—7.18)

― 27支入围团队每支团队获得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一台ideapad Y460笔记本电脑

― 公益培训:专家团对入围团队开展公益创业相关培训

― 爱心义卖:27支团队分组进行爱心义卖

― 户外拓展:特邀知名青年公益组织和团队一起开展野外拓展与训练― 专家评审:各团队在公益训练营中的表现将记入比赛成绩

(备注:联想集团为参加公益训练营的团队提供食宿及往返交通资助)

6.创业实践(7.19-8.18)

― 创业实践:27支公益创业团队返回各地,利用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1台联想ideapad Y460笔记本电脑进行初步的创业实践

― 具体要求:各团队须与当地公益组织、企业或高校等机构合作,共同策划并执行一个与参赛提案相关的活动,向提案8的相关利益群体传播其倡导的公益理念。创业实践结束后提交创业实践报告(注:PPT格式)

― 交流分享:创业团队须将实践视频、图片和体会等,上传至博客、QQ空间等与网友交流分享

7.决赛(8月下旬)

― 27支团队进京参加决赛,将根据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全国10支优胜团队。

― 联想将为10支优胜团队每支团队颁发10万元公益创业资金。

丰厚回报与关键支持

● “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

― 有机会在2011年进入“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学习领先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具有商业价值的优秀公益组织还有机会得到联想的进一步支持——全国10强中特别优秀的创业团队

● 丰厚的创业资金

― 10万元创业资金——全国10强

― 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1台ideapad Y460——全国27强

● 进入联想实习的优先权

― 进入联想实习的优先权——全国27强

● 著名公益组织实习机会

― 有机会进入中国知名公益组织进行公益实习,并将得到公益孵化器提供的长期能力建设支持——全国10强

● 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

―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参加由友成企业家基金会和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社会创新嘉年华”展览,与国内外优秀社会创新组织交流——全国10强

● 顶级的公益创业培训

― 参加暑期公益训练营——全国27强

● 其他物质奖励

― 由联想各分区决定的其它物质奖励——各赛区前三名

选拔标准

超越想象——30%

― 公益创新:团队能够发挥创造力,以创新的公益模式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超越速度——40%

― 注重效率:项目计划具有可行性,团队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科学地管理项目,并量化公益目标,提升公益效率

超越空间——30%

6.公益创业 篇六

8月4日下午,在昆山中学科技楼201教室举行了由昆山市慈善总会主办、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支持的暑期创业培训班结业仪式,22名学员顺利结业并成为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校友。

本期创业班学员通过社区、网络等渠道报名参加,分别来自社区、学校和社会创业青年,其中有为39岁的妈妈带着11岁的孩子旁听,开放的教学方式深受学员们喜欢,课堂气氛活跃,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穿插游戏使学员在快乐中接受。有的学员表示:“感谢主办单位,感谢各位志愿老师的辛勤付出,对创业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了解、理解、感悟,从创业商机的发掘到成立公司画海报,从制作水果拼盘到财务角度的成本计算„„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正能量,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

7.高职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探讨 篇七

所谓公益创业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 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 (企业、非盈利组织等) 在经营过程中, 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公益创业也译作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等。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为一个舶来概念, 尽管公益创业是国际大趋势, 但在国内仍难免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 应实现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 让学生真正觉得所学的就是即将付诸实施的, 有实用价值的, 意义极为重大。

公益创业教育必须本土化的原因

本土化 (indigenization) , 也可译为民族化、本地化和本国化, 从语义上说, 是指使事物发生转变, 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 在本国本地生长, 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 (1) 。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指的是教师在实施公益创业教育时, 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而是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选择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本土化的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让公益创业教育变成现实的教育当前, 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范例不多, 商业创业的成功率较低, 公益创业的经济回报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高职院校视创业教育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使学生毕业后能马上创业, 以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压力, 也即“以创业代替就业”。他们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不过是将它作为应对学生就业的替代方案。公益创业教育的本土化, 要求在教学中立足于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 提出可行的公益创业项目, 并对此进行评估和模拟实施, 甚至产学研相结合, 直接付诸实施。传统的引入式教学仅仅停留在西方知识的引进上, 难免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是国外的、枯燥的、遥不可及的, 从而丧失对公益创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让公益创业教育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有传统文化根基的事物才有生命力, 公益创业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的公益创业教育, 如果言必称希腊, 会让学生觉得那是西方的文明成果, 我们的历史中原本没有这些东西, 觉得这些东西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我们必须在中国历史中发掘原本就存在的公益创业事实和理念。公益创业, 包括志愿公益活动、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及产学研一体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创建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 比如行会、会党、合会、义仓、义社、善会, 都是旧时的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历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起到了政府起不到的作用。我们应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 讲述传统本来就存在的公益创业精神, 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公益创业教育变成通识教育当前的教育, 由于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知识过分分割, 使得各专业学生所学内容的差异过于明显, 学生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狭窄圈子, 从而较少用比较广阔的视角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步入社会以后, 学生会发现自己只是个“单向度的人”, 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 通识教育非常重要, 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有基础进行公益创业活动。广义的通识教育既包括现代通识教育, 又包含传统自由教育的基本要素, 即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 个性品质的训练, 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正好与公益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是相一致的。

教师必须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现实创业经验要培养出创业型人才, 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既懂创业理论, 又有企业经验及教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公益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更需要主讲教师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现实创业经验。高职院校可以从其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设创业教师队伍。一是对内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 增长专职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二是对外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 或者按合适的比例引进 (聘任) 相关创业人员, 形成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 高职院校还须不定期请企业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 介绍创业的经验,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让学生觉得创业是一件立足于本土的非常现实的事情。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之余, 应该到相关的公益组织考察或顶岗实践, 或者与同事合作, 自行创办公益组织, 以提升自己的公益创业意识, 积累自己的公益创业经验。

公益创业课程应以本土创业为主导展开教学教学要以现实生活中的本土创业为主导, 强调课程以改变学生的本土创业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整个课程要突出以工作现场为条件, 以实际任务驱动或采取项目贯串始终的本土化创业训练, 紧扣实际能力提高这一关键点, 不追求理论和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课程教学要以公益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灵活多样化地组织教学。如果整个课程有36学时,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可以各为18学时。

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手段

在高职院校, 公益创业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 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三个方面。

理论教学 (1) 改革教学形式, 实行多样化教学。改革任课教师仅凭粉笔、教材、黑板讲课的形式, 提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 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于一体, 生动形象直观,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应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案例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体会组织管理的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将公益创业本土化的现实主义精神。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应该是一个教与学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即所谓教学相长。创业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在公益创业教育中, 学生学习创业自然不能被动地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创业理论知识, 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对有创意的心得提出表扬和肯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 在课余时间自行登陆“中国公益创业网”、“KAB中国创业教育网”及“南都公益基金会”等相关网站, 搜集最新信息, 了解现实中的公益创业状况, 学习最新创业知识, 思考与分析现实中的创业问题。 (3) 让社会人士参与教学。举办讲座, 邀请企业创办者做报告或国学研究人员来演讲, 让学生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切身体验本土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 并了解国学的实际用途。 (4) 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国本土公益创业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公益创业的元素, 比如, 孔子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 为之”, 以及现代民族革命中的“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林觉民《与妻书》) 等等, 都是利他主义思想, 旧时的义仓、义社、善会都是为了拯救民众而建立起来的非营利组织。在教学中,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一颗热爱和敬重的心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本土公益创业的历史和现状, 激发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以便在毕业后从事公益创业活动。

实践教学 (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企业家或现场参观企业, 并撰写调研报告。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公益企业考察, 特别是去处于创业初期的公益企业, 并写出详尽的调研报告。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可以直接了解本土企业的创业理念、管理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激情, 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调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组建学生社团。校园内部的创业尝试是在学生时代最切合实际的实践尝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校创建校园公益组织, 积极参与管理, 培育创业意识, 积累创业经验。可由主讲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定期自行组织系列活动, 在校园环境中进行创业“练兵”。有了在校园里的创业尝试, 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创业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3) 注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寻找好的公益项目是进行公益创业的第一步。为了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 在公益创业课程教学中应注重项目导向,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应通过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手、眼、脑、心”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是主角, 参与是关键,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 其责任是借助项目、案例或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方向, 根据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 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从而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如“创办校园非营利组织并进行管理”这一项目, 要完成这个项目必然需要组织者、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参与, 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创业意识和综合管理素质。通过项目的开展, 以活动为依托, 以培训为方式, 以感悟和领会为目的, 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 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养方式。

课程考核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并实施全程考核。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创业能力提高与否的检验, 而不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 因此, 应避免用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 而要注重过程考核。要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根据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 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调研报告完成情况, 特别是创业实践教学中的表现, 如拓展训练表现、社团活动情况、任务完成程度、调研报告撰写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 记入成绩, 使考试不仅仅是创业课程的期末检查手段, 也成为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本土公益企业创业实况的手段。

综上所述, 公益创业是伟大的事业, 当前又有庞大的社会需求, 我们应结合高职学生实际,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 将公益创业教育的重心放在本土化创业教育上。应在立足本土学生现实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的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 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化公益创业教育体系, 推动我国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进程, 有效地服务本土学生, 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公益创业人才。

摘要:高职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为一个舶来概念, 公益创业教育移植到中国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保证该教育能收到实效, 需要在立足本土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的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 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 推动我国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进程, 有效地服务本土学生。

关键词:高职,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2]邓白君.浅谈高职如何开展公益创业教育[J].现代商业, 2010 (30) .

[3]张露霞, 毛春红, 杨文东.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34) .

8.公益创业的冷思考 篇八

柔美的灯光亮起,白色的雾气随着节奏感的音乐布满舞台,两个漂亮的女孩从视线尽头款款走到观众面前,身着设计独特的服装。它们不是由名贵的布料皮革所制,而是由旧麻绳、废弃塑料袋、宣传条幅制成的。这是联想公益创业总决赛中“春回大地”项目的演出。两天的比赛之后,大赛决出了最终10强选手。他们各自获得了10万元公益创业基金。至此,联想青年公益创业大赛落下帷幕。这些选手其后将会接受NPJ(公益组织孵化器)的持续帮助。

给有爱心的青年赋能

个子娇小的冯霞是小考拉亲子童书馆创始人,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也参加了联想公益创业比赛。创建这个小考拉之前,她一直是做小学的英语老师。活动分初赛、复赛、训练营、创业实践和决赛几个环节,冯霞一路过关斩将,几经波折,站到了最后。在为期几天的训练营课程中,不仅包括如何持续拿到资助,如何进行专业化管理,还有如何最大化帮助受益人等等。课堂上,冯霞每次师生互动都会举手,似乎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联想公益训练营一共选择了复赛胜出的28个团队共同培训,大多数人都是像冯霞一样,积极主动。并不仅仅因为年轻人活力四射,而是他们很少有机会听到这样的课程。

公益创业在国内本就是新鲜事,公众对此还处于知道概念的阶段,而大多数行业中人则是摸索时期。与此同时。欧美却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在公益链条上。从资助方到项目运作方,到最后的受益人。各个环节专业化分工很强,再加上有政策支持,整个行业成熟完备。但国内的不成熟,并没有阻挡青年们的热情,他们带着自己美好的愿望艰难前行,经过这次比赛,许多人第一次看到了整个行业状态。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仅仅是募集资金就有许多学问。NPI的丁立在联想训练营课堂告诉大家,即使是公益,在面对企业公司的时候也必须遵循他们的规则。公司都是需要赚钱的,偶尔做几次公益捐款没问题,但多了显然不行。必须找到他们的需求点,想要得到持续的资金,就需要很好地和企业品牌推广相结合。导盲犬项目是这次的10强之一,他们筹资训练导盲犬,然后免费交给盲人使用。他们想到了一种方式,给训练成熟的导盲犬穿上带企业名称的马甲,获得了企业资助。

许多参加比赛者最大的苦恼是持续的资金来源。NPI吕朝告诉大家:和资助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报告项目进展程度、效果如何、受益人反馈等。只有专业化的工作才能获得资助人的认可,进而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最重要做到财务透明,让资助人知道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这一点国内大多数公益组织做得不够好。其实每个基金都有自己的方向,只有找到和自己的项目有契合点的基金,才更有可能拿到钱。比如小考拉童书馆属于教育类,那她就应该找到教育类的基金申请资助。

任胜龙是瓶瓶绿光创始人,他做了几个木制的小屋子放在学校宿舍楼、教学楼下,号召同学们把喝过的饮料瓶捐出来放到小木屋。同时,找到各个企业。把他们的广告牌子放到小木屋上,来收取广告费用。这两项收入用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念书。但评委老师提醒他。项目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校园广告商,而是校园拾荒者,拾荒者可能会把小木屋的瓶子拿走。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意”。经过创业实践阶段,任胜龙巧妙地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木屋中积累的瓶子直接卖给拾荒者,瓶子本身要拉出去卖,也需要运输费用。直接给拾荒者之后,不但管心,还能把他们纳入自己的链条中,成为“同盟者”,而非竞争对手。他因此了解到,每种商业都有自己的链条,必须做到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存在,自己才有生存的空间。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说,赋能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目的,相比于国外,国内公益创业本来发展是在初期阶段,这些公益创业者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专业的能力。“给钱是一部分,联想的钱也有限。我们更有优势的地方是企业积累沉淀下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可能比钱更有价值。”

圈子就是资源

王俊晓是十二邻社区项目创始人,他觉得赋能其实是给公益创业者持续走下去的能力,但有一种软环境更重要,那就是圈子。他的项目地处上海,主要让空巢在家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故事,用他的戏剧手法排练成节目,免费在社区演出给其他人观看。道具、场地均由社区提供,需要费用的地方就是他的工作人员。他已经理解人际圈子的重要性,社区居民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让他进去,只能通过熟人介绍。这次来参加联想的活动也是业内朋友告诉他,并在其间帮他做了不少志愿者工作。

经过训练营培训期间的几天接触后,28强选手都互相认识,大家建立了一个QQ群,平时就在群里聊天。哪个项目有什么事情,很快就能传遍。即使比赛结束后,大家还可以经常联系,了解近况,互通有无,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下子多很多。这只是显性的联系圈子,更多的是经过这次比赛。大家都认识了很多公益界同仁。企业界的领袖。做公益事情,筹到资金的前提是信任,人际沟通就更加重要。几个成熟点的公益组织在前期成长中,无不是利用自己原有的关系度过困难期。只有相熟的朋友了解你,更有可能提供资金。

陈绍鹏介绍:“我们建立有一个公益方面的专家团,其中有企业商界领袖,有已经成型的大公益机构专家,也有媒介专家。他们给公益组织做培训、辅导、诊断是一部分。另外是连带效应,就是除了赋能,也帮他们建立了一个生态网络,这里面好多组织就是有基金的,它可以捐钱出来。如果他们发现这个公益组织很好,也可以投钱进去。”

但公益创业做起来可不像喊出来的那么好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长期维持下去。联想在挑选10强选手的时候也比较看重项目的可持续能力。

9.公益创业 篇九

摘要: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电商物流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然而大多数以经济利润为主要抓手的实践教学却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学生创业与公益相结合成为...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电商物流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然而大多数以经济利润为主要抓手的实践教学却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学生创业与公益相结合成为当前学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契机。

关键词:技工院校公益创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025-02

从目前情况看,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因为商业性的存在产生了一定的功利性,长期下去会给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还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开始创新创业课程其内涵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回归育人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本质及意义,因此将公益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适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条理想途径。

1.公益创业实践教学意义

在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公益创业试点教学,其目的是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益创业教育从目前看来还属于一个探索的话题,相信会引来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它突破传统的网上创业实践教育的束缚,鼓励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实现公益梦想,更好地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和电商教育质量,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社会意识的创新、创新培养模式,还有利于学生创业平台搭建的创新、丰富学校选修课程的创新,更有利于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在锻炼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

2.公益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公益创业实质是在创造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与目标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活动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在公益创业的初期对自身或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屡屡碰壁,如项目可行性、创业资金、创新意识和团队的执行力问题等。如果出现效益低甚至亏损现象,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公益创业热情,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将公益目的抛之脑后。再者,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处在青年时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自身把握“经济目标”和“公益目标”的平衡,最终偏离方向。

二是公益创业团队不稳定。学校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新老生交替,其队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资金来源、创业压力及创业推广等情况;同时公益创业团队人员的不稳定性,也是导致学生公益创业团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是团队创业资金不足。从社会层面看无论何种类型的公益创业,都是实现盈利再进行公益活动。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要保证公益活动的正常开展;只有盈利为前提才足以维持。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大多数在创业中缺乏经验、营销策略和团队合作能力,且在创业中获取一小部分盈利甚至亏损,从而导致公益创业陷入困境。

四是专业师资队伍稀缺。学生是参与学校公益创业活动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专业指导会加速学生碰壁可能。大量调查结果发现,一是大多数创业教师只能作为大方向引导,对于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创新、创业策略规划、公益活动的运作等方面不能给予全方面专业的支持;二是缺乏实际活动经验,对于公益创业的认识仅仅来源于网络、书本及讲座等。

3.技工院校开展公益创业实践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学生尤其是技工院校学生要实现公益创意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由学校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作为他们实践的依靠,基于以上普遍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技工院校学生对公益的概念认知不清。由于传统教育对于公益认知教育的缺失,学生对于公益认识比较模糊。以本校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清楚公益的概念,其他同学对于公益的认知也比较单一。另外,技工院校学生志愿者多而公益创业者少。现在的学校社团和青年总队中,几乎大部分学生都会注册成为志愿者,或多或少参与学校或校外组织的公益志愿者服务,但很少有学生在择业中考虑毕业后以公益创业作为事业方向。

二是教师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停留在公益创业仅仅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工具上,没有认识将公益创业提升到全面育人的重要高度。技工院校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摇篮,在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激励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系统改革工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职业人才,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技工院校的办学功能定位。

三是技工院校公益资金来源受限。根据调查统计,时间与经济因素是影响技工院校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两大因素。技工院校课程相比普通高校往往课程安排比较满,学生自由度比较低,学生空余时间比较零散。另外,学生做公益也往往受限于经济,可用于公益的资金不足。

四是社会化大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虽然近年来公益创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由于学生公益创业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其社会化大环境仍需时间进行改善,尤其在人们对公益创业的认识与政策环境的支持两个方面。人们对公益创业尚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有些人甚至认为公益创业是打着公益的旗号进行骗钱。

4.电子商务公益创业实践教学研究

(1)学生公益创业模式分析。

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能够创造商业价值,更能创造社会价值。其最闪光的特点是通过创造商业价值完成自身造血来推动公益事業的运营。从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来看,其可触及的外延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公益创业所用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也就会出现和存在各式各样的创业类型。以本课题团队为例,我们希望利用自身现有资源进行网上创业,并将所得部分回馈社会,实现公益活动从个人自发到集体自觉的模式转换,以我们的创业实践成果为导向,实现从公益理念到公益行动的模式转换,以助人为乐为活动目标,实现从单向输送到双方共赢的模式转换,最终促成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成果的价值升华。

(2)实践教学项目前期准备。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我们走访了多个成熟的公益创业团队,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建议。以公益创业电商平台为依托,采用线上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所学专业进行市场拓展,通过電商平台经营获得的利润,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送去温暖。我们的公益创业项目更重要的是探索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公益创业实践教学,形成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从而推进技工院校电子商务公益创业实践。

(3)实践教学项目过程。

为了较好发挥校内资源,我们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吸收了更多热爱创业、热爱公益的成员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首先我们将所有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特长进行分组,由原来的一支创业团队扩建到四支创业团队;利用暑期时间先对同类院校电子商务基地及省内各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市场调研,同时将电商批发网做一一对比。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拥有了充足的人力与物力。但实践教学终究要归于实际,我们在创业的同时还应考虑将来面对的社会所带来的各方面因素,在实践期间我们选择了资金投入较少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厂家拿货,选取最适合产品进行产品拍摄、上架进行校内外推广;二是与继续与本地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做分销代理,将所得利润按不同比例投入校内外各类公益活动。

(4)公益创业实践教学成果。

通过一年的项目运营,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公益创业对于全面育人的重要意义。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将公益、责任、担当三者融入到课堂。如网页设计课程,组织以公益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教学;网上创业课程,以公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公益与创业相结合,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对于学生而言,对公益创业有了深入的认知,树立了自信,很多学生表示要把公益作为今后生活的一部分,部分农村学生还表示毕业后要回到农村,继续公益事业,服务农村经济。公益创业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提升作用明显。

作者:汪钰

参考文献

[1]朱小峰.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中国商贸, 2014.03

[2]章雄梅.基于公益创业视角下的网上创业模式分析——以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例[M].科技经济导刊, 2017.4

10.绿手指:公益创业从校园出发 篇十

地沟油是近几年冒出的社会问题,一度令人闻之色变。就在各界为怎样解决问题不停争论时,攻读环境工程学专业的刘美辰等同学获悉,油可以做肥皂。她所在的环保社团便马上行动起来,先把学校食堂当作试点,获得肥皂制作的基本原料。同时,与一家专门从事社区公益事业的NGO——北京爱思创新进行合作,后者在皂化反应等专业知识方面给予了他们不小的帮助。刘美辰等人设想,社团的活动或许能在北京高校之间引起重视,继而以浪卷之势,层层推进下去。

而联想公益创业大赛的启动,让他们更加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可操作性。“联想的介入能帮助我们解决不少困惑,提高管理组织能力。”加上媒体的宣传报道、公益训练营以及可能获得资金支持等潜在因素,刘美辰对前景颇为乐观,“绿手指”公益创业的想法由此成型。

随着联想等大型企业的进入,公益创业活动正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也对此极为关注。与普通的商业创业不同,公益创业在启动之初并不需要那么多资源,更关键的是合适的创意与行动力。大学生从设计一个公益项目开始,通过组织化运作,可以学习和掌握公益项目的操作技能,成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公益专门人才。同时,公益创业行动能帮助大学生提前完成职业选择和职业准备,解决大学生社会化不足和就业难的难题。

“绿手指”目前基本采用的是“内循环”和“外支援”互补的生存方式。“内循环”是从餐饮企业获得地沟油,制成的肥皂再返还回去,这样可以解决原料成本问题;“外支援”则是寻求可长期合作的肥皂厂商,通过他们的包装广告费用获取一定利润。刘美辰称,与肥皂厂商合作,还相当于得到了可靠的质量“背书”。制成的肥皂,除了返还餐饮企业的那部分,其他的则用于举办环保低碳宣传活动时进行派发。

即便如此,看起来顺风顺水的“绿手指”,还是尝到了创业的艰辛:资金不足;学习太紧张、时间不够用;策划不够专业;管理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还要面对其他人对其创业动机的质疑。

对此,“绿手指”团队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有质疑,说明我们获得了关注。我们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影响周围的人关注环保”。事实上,不必讳言的是,联想举办公益创业大赛中,也有企业自身的品牌诉求,刘美辰认为,“这总是在公益领域做实事,而很多企业都没有行动。”据悉,在联想公益创业大赛中进入全国10强的项目,都可获得10万元创业资金;全国27强也可获得1万元种子基金和1台ideapad Y460电脑的支持。“绿手指”和其他团队一样,都希望最终能够胜出。

11.公益创业 篇十一

关键词:公益创业,孵化,政策创新

公益领域志愿失灵现象的持续性普遍性存在, 不仅意味着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部门天然存在“尺有所短”的局限, 更揭示了“市场失灵找政府、政府失灵找社会”传统思维的终结。克服志愿失灵的出路, 绝对不是去找下一个新部门, 而是在市场—政府—社会的大三角中, 如何实现扬长避短、分工合作与部门融合。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思潮的驱动下, 80年代以来, 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将商业原则与技巧运用于公益领域, 并使之发展成为社会潮流席卷全球。

然则, 创办和持续经营一家企业并非易事, 对受公益目标和志愿失灵双重约束的社会企业而言, 更是如此。对商业创业而言, 市场和政府部门的常规反应是以孵化的方式助推初创企业成长。受此启发, 近年来, 国内外公益部门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孵化的方式与措施。本文即以此基点, 管窥公益创业孵化的实践模式与相关政策演进。

一、公益创业孵化的实践模式

创业孵化的实践模式, 可以从体系结构和提供主体两方面进行简要考察。

公益创业孵化是对企业孵化的学习与模仿。目前, 国内外普遍形成了以孵化器为核心、以其他孵化类型为支柱、以政策支撑为基础的多层级创业激励与支持系统, 也即公益创业孵化体系。

孵化器通常是指在特定的集中空间内, 通过创造支持性环境以帮助初创企业尽可能获得成功的机构。作为一种空间密集的区域性制度安排, 它在为被孵化组织提供场地服务、金融服务、行政办公服务、营销辅助和财务管理等各种政策性、功能性支持和能力建设的同时, 也推动了孵化器主体的内部经济和公益领域的外部经济, 被认为是社会硅谷建设的引擎。在我国, 较著名的孵化器有恩派、滴水恩等。其中, 成立于2006年的我国首家公益创业孵化器恩派, 已将服务范围从上海扩展到了北京、成都、深圳和南京等地。值得一提的是, 在欧美发达国家, 随着孵化器的社会性被重新发掘, 一些企业孵化器也纷纷为公益创业提供服务。

孵化器大多提供一站式的创业服务, 是创业孵化的完整形态和核心方式。如果按创业过程和相关服务需求而拆分重组孵化器服务, 就可衍生出创业倡导与培训、创业竞赛和公益创投等类型。其中, 公益创投是给初创企业注入资本和管理的孵化方式, 也是除孵化器外最为重要的孵化方式。公益创业竞赛常常集创业倡导、方案设计、活动竞赛和创业注资等一身, 由于其开放性和媒体报道的全程介入, 倍受各类创业者和公众欢迎, 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孵化形式。而公益创业倡导和培训, 则以政府鼓励、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 诱导人们投入创业活动。

在一定意义上, 孵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不仅可以在前端为公益事业注入更多资源、培育优质机构和职业经理人队伍, 更可进一步打通支持性机构与运作型机构的合作通道, 为全面推动公民社会建设提供资源基础和制度保障。

各类孵化由谁提供?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还是三者的联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回答。在多元主义主导的美国, 非营利组织多达160万多家, 公民社会极为发达, 各类孵化以非营利组织为主。如费城地区, 创业倡导、创业竞赛、专业服务和孵化器孵化建构较为完整。专项服务孵化方面, 如财务支持可以从教会、大费城城市事务联盟等地方性宗教机构、公益组织获取, 筹资可以借助基金会中心, 法律援助可以凭借宾西法尼来小企业诊所和费城法律工作室等机构, 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可以咨询拉塞尔大学非营利中心。公益创业孵化器方面, “人类发展资源 (Resources for Human Development) ”设立的新起点非营利孵化器可以成为地方的有效支撑。

受历史条件与发展水平的影响, 我国孵化主体与美国差异较大。专项孵化方面, 以南都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创投机构发展迅猛;以高校、媒体和零点咨询公司等为代表的组织正成为公益倡导的主体;以联想、谷歌等代表的企业已成为公益创业竞赛的中坚力量。但在孵化器方面, 目前, 除“滴水恩”和“恩派 (NPI) ”外,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大多由各地民政部门主办, 如上海社会创新孵化园、深圳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天津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等。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北京、深圳等地, 形成了“恩派”托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官民合作新模式。此外, 在宁夏吴忠, 地方政府正努力探索以兴建产业区的方式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模式。

二、公益创业孵化的政策演进

公益创业孵化, 作为公益事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看, 普遍经历了由一般到专精的发展变迁。

以英国为例, 早在1601年, 英国就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慈善事业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二战后, 根据新情况, 英国分别于1960年、1992年、1993年和2006年对慈善法进行了修订, 从而为非营利组织的普遍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架构。除此之外, 以探索第三道路为己任的工党政府, 在1998年签署了《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 (简称COM-PACT) , 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同时, 先后通过实施新地方振兴计划、社区赋权基金、能力建设者项目、草根赠款项目、地方战略伙伴关系和地方协议等, 加大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 拓展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空间。

其中, 2004年的“转变”项目为一线的非营利组织提供财务、治理、信息技术、绩效管理、志愿者活动和人力资源等6个方面的支撑, 在2004—2006财年, 累计投入8000万英镑。在此基础上, 2006年英国政府推出“能力建设者”项目, 期望为每一个非营利组织在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支持。2007年以来, “能力建设者”项目进一步调整为国家支持服务、地方联盟支持、提高可及性和社会企业四个子项目。如果说前两者强调的是优秀、典型、规范与导引;那么后两个子项目则通过拨款、导师辅导计划和开发新市场等为困难社区弱势群体的组织及社会企业发展提供了激励与支持。从2006年2011年, 政府累计为该项目提供1亿5千万英镑的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 英国政府还推出了“社区资产、草根赠款、和社区建设者”等项目, 为社会组织提供包括场地、资金、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帮助。此外, 英国政府还先后于2002年和2006年推出了《社会企业:一项成功战略》和《社会企业行动计划:登上新高度》两份文件, 从培育社会企业文化、为社会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建议、增加社会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社会企业和政府有效合作等方面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整套的帮助。

韩国政府认为, 社会企业是降低失业、凝聚社会的重要手段。2007年韩国政府制定了社会企业提升法案, 推动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创新方面的融合, 为公益创业提供财政支持、管理咨询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激励。2011年6月1日, 韩国政府宣布了一项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新计划。该计划通过把社会企业纳入中小企业扶持体系、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设立国家社会企业发展局、立7月1日为社会企业日等政策措施, 为公益创业与社会企业发展, 提供社会环境、优势政策、能力建设与规范化建设等支撑。

在我国, 公益创业与社会企业的发展较晚, 相应的政策体系建构, 亦是新近的事。对公益创业孵化的具体政策推进, 更主要地表现为地方的创新冲动。

上海是我国公益创业孵化方面的引领者。早在2006年, 主管部门、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南都公益基金会就成立了专业孵化器“恩派”。从2009年起, 上海民政部门每年组织开展“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 以公益创业竞赛与公益创投的方式助推社会组织发展, 2009—2011年, 累计资助金达2673万元。2010年7月, 由市民政局立项的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开园, 目前, 上海各区县已成立了13家政府主导的孵化基地。以此为基础, 民政部门还推行了公益招投标工作, 2009—2011年, 招投标项项目的资助金额超过1亿2千万元, 累计通过公益创投和招投标项目477个, 受益人群超过200万人。为扩大公众认知及加强部门间合作, 2011年, 上海首开“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

除此以外, 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例如, 在市税务、人保、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 市民政局建立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年金制度和工资基金制度。再如浦东新区, 近年就出台了《“十二五”期间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政府转移职能、政府购买服务、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规划, 在依托浦东公益服务园、浦东基金会服务园的基础上, 逐步构建起从基金会到支持型、枢纽型、专业性、示范性社会组织再到操作性、实务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公益产业链条。

广东是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另一重镇。早在2006年, 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 要求行业协会商会实行“五自四五”的自治管理, 并提出要建立委托授权机制加快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的转移。2009年, 省民政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规定》, 指出具有社会性、保障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201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进一步将直接注册覆盖到了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以外所有社会组织。

更为重要的是, 《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要在省和地级以上市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 建立孵化基地, 并在县级及以上区域单位, 要设立孵育专项资金。同年, 省厅制定了《关于培育发展城乡基层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 对公益慈善类、社会事务类、社区服务类和文化体育类四大类基层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的同时, 要求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加强服务引导和扩大政治参与, 并鼓励有条件的县 (市、区) 政府要制定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 依托社区服务机构等建立孵育指导中心, 设立孵育资金, 给予基层社会组织以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目前, 省级基地已经立项, 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基地。

除上海、广东外, 其他区域的政策创新冲动也颇为强烈, 地方创新正成为核心力量推动公益创业孵化的多元化发展。例如, 北京、天津、湖南、辽宁、山西等地正大力建设孵化基地, 江苏、浙江还在此基础上推进了政府的公益创投。

三、简要结论

在“全球结社革命”的推动下, 公益创业与社会企业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大潮。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公益创业、社会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发展, 已日益成为考量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指标。就我国而言, 尽管第三部门和公益创业发展相对滞后, 但各地风起云涌的创新实践, 正努力书写着社会发展的全新面貌。在转型社会中, 作为“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的改革创新依然将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进一步的发展, 更需要努力汇聚地方创新的力量, 推动更为一般的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 形成更为有效的上下呼应和官民合作机制。

(注:本文系浙江省软科学项目《浙江省公益创业孵化体系建构研究》 (项目编号:2010C35008)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名、李勇、黄浩明:英国非营利组织[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商务印书馆, 2008.

[3]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上一篇:高考后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下一篇:消防每日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