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

2024-08-02

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精选11篇)

1.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 篇一

基本信息

姓 名:_

性 别: 女

年 龄: 21岁

婚姻状况: 未婚

最高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居城市: 南昌

籍 贯: 江西

联系电话: _____×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江西

求职行业: 党政机关、团体事业

求职职位: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工作经历

-09 - 2013-12 _培训学校 语文 、英语老师

工作描述: 给初中生和小学生进行语文 或英语辅导,形式为一对多或一对一

-10 - -01 __托管 老师

工作描述: 负责一个班的.所有作业辅导

教育经历

2011-09 - 2015-07 江西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专业描述: 师范类语言专业,主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史及古代文学史,还有相关的文学概论及心理课程

语言水平

普通话: 良好

英语:良好(四级)

获得证书

2013-02 全国三级心理咨询师

2013-03 机动车驾驶证

自我评价

性格幽默大方,开朗活泼,善解人意,富有耐心、爱心,热爱学习,积极向上,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服从领导安排。

2.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 篇二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

我国从五四时期开始形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此之前,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围绕政府来提供政治服务, 其教育目的并不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也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社会需要专业型的应用人才来适应各行各业的岗位需求, 所以其对于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基础性要求便是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于文化宣传推广领域、语文教育、新闻类工作、秘书和行政管理等。这些行业基本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因此,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审美气质和眼光,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由于一直沿用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教育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往往偏重于写作训练, 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特征

与会计学、医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所不同的是,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职业定位, 也没有很强的应用性。

作为一名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学科,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征在于对人文精神风貌进行传承和发扬, 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承担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 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在职业教育上, 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不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 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上。汉语言文学教育所创造的是无形的社会效益, 而不是有形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这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行业不断强调学以致用, 提高教学的应用性。从这一点来说,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在保持自身教育精髓和核心的基础上,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进行适当的变革。

三、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授课形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中, 存在着授课形式单一化的现象, 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教师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 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认真听讲, 不在意课堂的氛围, 仅仅是机械地完成授课任务, 只有当课堂秩序出现严重问题时, 教师才会予以干涉。有的教师并不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 仅用点到的形式保证到课率, 对于到课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能否有所收获却并不在意。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 这种授课形式等于默许了其“身在课内, 心在课外”, 极大地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即使有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与学生展开交流, 也仅仅在于让学生解答问题、阐述观点。大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学生, 很少关心学生的反馈情况, 学生难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也难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 这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二) 内容枯燥、课堂沉闷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普遍存在着课堂沉闷、内容枯燥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庞大的系统和深奥的理论, 绝大部分教师却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毫无新意、照本宣科, 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反应不积极,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理论教学中, 教师往往空谈理论, 很少联系实践, 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例如, 《文艺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艺理论, 更好地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这门课程中涉及到了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艺观点、文艺思潮和文艺表现力, 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却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文艺理论来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 并在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文艺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感悟, 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 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考核方式仍然是书面试卷, 以书面知识和专业概念为主。在实践中很少进行深入的延伸和拓展, 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行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要通过考前突击背书的形式就能够通过考试。与此同时, 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法表达能力和个性思维发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 不符合社会的就业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 而汉语言文学却具有典型的非实用性特征。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主要依靠的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汉语言文学教育往往忽略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不注意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欠缺, 也很少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训练。这也造成了汉语言文学学生具有较差的动手能力和较低的综合素质, 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

四、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九零后是当前高校的主要学生群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性心理特点, 进行个性化、趣味化教学,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比如, 九零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 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开展广泛的师生交流。为了避免课堂的枯燥性, 教师还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以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非常适合九零后学生群体。九零后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熟悉, 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寻找教学素材, 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探讨, 自由地发表观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相关视频资料, 使学生对古汉语文学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文学的文学理论和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提高毕业生的审美情趣和专业技能, 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文社科类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 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 加入更多的开放题型, 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通过开办读书会、文学沙龙、校园百家讲坛、校园说书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各式各样的活动,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 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将社会需要作为教学的导向, 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拓展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就业领域。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和在校生数量都非常庞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汉语言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者, 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寻本溯源, 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改进, 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文社科类人才。

摘要: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都普遍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可以说, 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的专业。因此,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社会行业需求稳定、技术实力雄厚、就业范围广泛的特点, 所以一直以来其都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社会的人才战略观念和教育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这对于传统的人文类专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特色, 分析了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正视问题, 摆脱困境, 得到发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8) .

[2]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3) .

[3]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12) .

[4]朱华东.浅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J].才智, 2012 (13) .

3.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 篇三

相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更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之相衔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便将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汉语言类课程本应服从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但长期以来语言课程的教学都偏重于语言知识体系的传授,未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并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不同于举例和练习)。这是一种在西方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目前部分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院校虽然开设了案例教学法课程,但其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仍比较低,大多还停留在偶尔使用案例或举例的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尚需深入研究探讨。相对于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更为欠缺,更需要有鲜活的案例对其引导与启发。因此,笔者主张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应大力引入案例教学法,从而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学提前了解走上教学岗位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促使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反思,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笔者以对外汉语教学课为例来说明在语言类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步骤,以期抛砖引玉。

参照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笔者按以下步骤实施教学:

(一)课前(筹备工作)

课前,教师应做以下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然后考虑将不同性别、性格、学习习惯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样讨论时有助于优势互补,也可以促进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将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列成表格,然后将与此相符的教学案例及学生讨论的问题附在其后。当然,教案设计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太死板。因为学生的讨论是变化的。

另外,案例涉及的问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宜列得太多,否则会导致偏离主题,对每个问题的讨论也不够深入。

3.案例选择及教学重点的确定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中案例的选取,可以采用朱勇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世界各地的35位教师的教学日志,是宝贵的一手资料。该书编者按“案例”、“分析”、“思考”、“阅读”的体例排列,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该书“分析”后设有“思考”,有的思考选自案例本身,有的是对案例的延伸,大多对学习者有启示作用。“阅读”部分其实就是参考文献,旨在提供针对性强的资料,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视频资料作为教学讨论案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就是很好的案例。

选择好案例之后,还要考虑案例哪些部分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可设置过渡性问题,或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板书、教具或场地的安排

教学过程中有静态板书与动态板书,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具体来说,那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板书可能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需要提前板书。

此外,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有相应的教具辅助学生理解有关理论,又或者为了适应案例的内容需要将学生分组排座(圆桌式或横列式),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二)课堂实施(案例讨论的组织工作)

1.案例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吸引人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导入,如可以提前复印案例发给学生,还可以用投影、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表演教学(需提前准备)等。

2.案例的讨论

讨论可以是开放式讨论,也可以是封闭式讨论。如教师不提问,给出案例让学生自己从案例中认识问题,这是开放式讨论;也可以事先给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这是封闭式讨论。前者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问题;后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朝教学目标靠近,有利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不参与讨论,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必要的争论与创新思维。

全班学生事先分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发表本小组意见。各小组观点可能一致,可能相左,也可能互补,教师适当地进行几次阶段性小结或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办法。

3.案例的总结

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又或提出新的问题供大家深入思考,对重点问题要强调。

在案例讨论中,学生通过思考建构自己的认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老师的总结,强化、纠正认知。这些知识结构的建立比老师单独讲解要生动、牢固得多。

(三)课后(交流与考核工作)

课后,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为下一次的案例教学做准备。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给予他们评判,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考核方式可以将小组和个人结合,如:

学生得分=小组集体分(占50%,由教师打分)+个人分(占50%,由小组长打分)

这样小组之间有竞争,小组内部也有竞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讨积极性。另外,讨论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讨论过程与结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老师,作为老师评分依据。

四、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与其他教学法一样,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缺乏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目前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尤其是海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极度缺乏,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央青从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案例教学的重要支撑、建设环境、潜在用户群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为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广大专家学者和汉语教师,特别赴海外一线教师,应群策群力,通力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从宏观掌控局势,又要从微观洞察;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老到的实践经验;既要有教学技巧,又要有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有预测能力,又要有应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最好能得到一些专业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和指导。

(三)课堂学时不足以保障有效的案例教学

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教学学时有严格的规范,而语言类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语言类课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中会存在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情况。此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我们经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开辟第二课堂,将部分讨论放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对其唯有扬长避短,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研究”,编号:2012G072;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教研项目“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类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北京.2007.

[2]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41.

[3]央青.工商管理案例库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3,(5):88-93.

[4]高熏芳.师资培育:案例教学的发展与应用策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8-9.

[5]李为民.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38-40.

[6]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杜艳青.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5):120-122.

4.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实习报告 篇四

XX电大汉语言本科王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目的1、通过教学实践,能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意识,进一步锻炼、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及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立德树人”。

(二)实习时间

2012年9月5日至2012年10月8日

(三)实习地点

泉港区山腰中学

(四)实习内容

1、课堂教学实习

2、实习班主任工作

(五)实习学校的简单情况

XX中学创办于1996年,座落在湄洲湾南岸、XX城市中心区内。办学十五年来,学校按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XX中学办成一所省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的近期办学目标,实施“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近1800万元,以高标准规划建成校大门、教学楼、实验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师生食堂、师生宿舍楼,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和各种功能场(室),校园教学、运动、生活等“三区”布局合理,绿化面积逐年增加,道路硬化面积不断扩大,育人环境逐渐优化。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省级读书示范校、省级控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学校”、市级达标初中校、市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市级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礼仪示范校等。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习,让我不仅充实了自己,学会了如何进行中学的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也感受到了新时期教师肩上的重任,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90后的中学生领悟能力、信息接收能力和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都远远地超过我们这一代人,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熟练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知识蕴含等。

(一)教学工作方面

我实习的班级——初二(5)班,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同时还是年段长,颇受关注,他们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这些都让我颇感压力,因为我作为他们的实习老师,总是要给他们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教好他们,正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入手。既然指导老师教的这么成功,学习她的方法、吸收她的经验自然是一条捷径。实习开始的两周,我便专心听指导老师的课,认真做好笔记,揣摩她的教学风格。指导老师也很负责,很热心地告诉我怎么听课,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呢,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她的话说就是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至于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我注意到了,老师主要就是采用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有

助于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不失为一种实效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备课方面,指导老师也给我讲述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备课时,不要巨细无遗,那样在上课的时候可能很难找到要讲的东西,最好只是提纲挈领的一些东西,再补充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具体用到的知识,自己应该十分熟悉,记在脑中。新课改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指导老师在课余,就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备课。她要求我先熟悉课本,然后在课本中挑选几篇我认为对学生有帮助,或者与考试相关的文章,去编写教学案。在备课时,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多样性。备课前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熟读教材、尊重教材,将教材中透漏出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学生能读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不要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课堂的进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同时上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案,理顺教学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提高教学条理性和逻辑感染力,此外也要多方面确定教学细节,避免上课时无法应对各种状况外的事情。

两周以后,我正式走上讲台。我想小学如此,中学也应该是这样的,只有精心选择课堂教学最佳的方法,教学才会有实效。

所谓方法包括教法与学法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教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做到每一堂课都要精心选择最佳的教法与学法,了解学生,吃透教材,设问析疑,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发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坚决废除“注入式”,坚持启发式,“不在全盘授与,在于相机诱发”;二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学生以学习方法,讲清学习规律;三是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从单纯的“记忆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跃入“思维型”的新天地。第一次上课后,刘老师给我的评议是:教案设计得不错,有很多亮点,但没有调动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看到你的亮点。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只想着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任务,没有留意学生有没有开小差,这样一来,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是徒劳的。此后,我每次上课,除了用心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注意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讲重难点的时候。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更进步明白,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课后,我还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每节课进行积极、周密、深入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我总是及时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错误,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发展。

当然,作为老师还应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作业折射出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批改作业,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纠正。在及时认真的批改之后,一发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我就会在课余或课后找他们补习。有进步的,我会写上激励性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开导。我想,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总之,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在语文教学这个方面的实习可以说还是成功的。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班主任工作是实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的设计者,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负责沟通协调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任重道远。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涉到这个班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牵涉到方方面面。

1、制定科学的执行计划,坚持正面引导

实习时间短暂,班主任工作却让人头疼。处于生理、心理断乳期的学生个性张扬,班级管理异常困难。对实习老师来说,怎样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是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原班主任交流,与班干部协商探讨,科学制定执行计划,在各项主题活动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临场慌乱,手足无措。对于偶发事件,我首先沉着应对,一时想不到应对策略,以拖待变,事后再向别人请教。活动过程中,我坚持正面引导,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创先进集体的热情和积极性。

2、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班风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密切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班风。这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健康的竞争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校运会的报名与训练,班主任与我都亲身参与当中,开动员大会,一起与学生训练,并让每一个人都有事做,告诉他们不用把名次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参与了,尽力了就行了。因为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在竞赛活动中,一个人的目标期望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参赛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讲,活动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竞争,是否有参与意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抓住“活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3、客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方向盘。在实习期间,我能认真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学生的进步正面鼓励宣扬,对学生的过失及时纠正帮扶。学生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你给他个赞许的目光,就会给他带来无穷的信心;学生考试成绩进步,你给她来个当众表扬,为她赢来了众多的青睐;学生遇到困难,陷入学习或生活的困境中,你坐到他身边,为他排除了前路中的恍惚与迷茫------以心换心,以真诚换真心,客观评价,换来的将是学生成功的微笑。

5.汉语国际教育个人简历 篇五

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26岁

最高学历:硕士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现居城市:北京

籍贯:北京

婚姻状况:未婚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XXXXXXXXXXX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全职

期望薪资:面议

工作地点: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

求职行业:文化、影视、出版金融保险、证券、期货餐饮、酒店、娱乐旅游科研、培训、机构

求职职位:全部证券/金融/投资/银行全部教育全部餐饮/旅游/娱乐

工作经历

20xx-09--02XXXXXXXX大学以及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工作描述:教语言学院和孔子学院的汉语课,并且组织开展中国文化活动。

20xx-03-20xx-08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兼职教师

工作描述:教授留学生中华才艺课,剪纸、中国结、太极。以及初级班的《体验汉语》

20xx-09--10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办公室学生助理

教育经历

20xx-09-20xx-06海南大学旅游管理(应用日语)本科

专业描述:主修管理学,兼修日语。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高等代数、会计学等

20xx-09-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描述:主修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主要课程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技能,偏误分析,词汇、语法、语音专题

语言水平

英语:良好

日语:良好

获得证书

201x-09普通话二甲

自我评价

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认真的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也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曾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201x年9月至201x年2月,由国家汉办派出,在XXXXXXXX大学语言学院和XXXXXX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半年的国外教学经历使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综合素质有了更大的提高,也让我学会了更加成熟地去处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富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能吃苦耐劳,热爱生活。

1.汉语文学专业个人简历

2.汉语老师求职英文个人简历

3.汉语言文学毕业生个人简历

4.汉语言文学专业个人简历

5.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大学生个人简历

6.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个人简历

7.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8.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

9.护士个人简历

6.汉语言本科毕业 论文 篇六

内容摘要:萧红作为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女性作家,开拓了一代艺术特质。其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既写出了东北乡村闻所未闻的风物人情,原生态式地展示了黑土地的群体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以及作者深刻的心理、文化体验与批判,还在于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性。其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观察”和心理体验,对东北农民物化的生命形态予以深刻的揭示。从这方面来看,她坚持了鲁迅的思想文化方向,对中国农民进行“国民性批判”,将农民身上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苟活的生活态度采取了“揭出病苦”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对国民生存状态深深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萧红小说生命形态讽刺性

萧红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既写出了东北乡村闻所未闻的风物人情,原生态式地展示了黑土地的群体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以及作者深刻的心理、文化体验与批判,还在于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性。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是具备某几种东西,我不信这一套。”①因为萧红的小说大没有主导的故事线索和围绕中心人物展开的故事情节,散文化倾向更明显。鲁迅认为“萧红的小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而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添了不少明丽和新鲜”。②对东北乡村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的“细致的观察”出之以极富创造性的“越轨的笔致”,正是萧红创作迥异于同时代其它作家的“明丽和新鲜”这种“越轨的笔致”与其对于人、事的心理体验与感觉方式密切相关。

一、生命形态

萧红小说至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生命形态,即是黑土地生灵的生命存在形式。生和死是生命的两极,而由生到死的时间跨度,也是生命的一个轮回过程,这里的生命形态指《呼兰河传》的人和动物都在忙着生产、忙着死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生和死的轮回,对现实世界的冷漠、麻木和不思进取、凝滞的生活节奏、亘古如斯的生活状态。从而折射出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

下面从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生命形态:

(一)生存的寓言

由于生存环境中带有神性的、灵性的人文传统的影响,东北作家的乡土文学总是有着寓言性的神秘和象征。萧红的《呼兰河传》同样是带着生存寓言性质的小说,“呼兰河”既是一个确指的地方名称,也是一个中国人生活现实的象征。愚昧、落后、冷漠、野蛮,不是呼兰河这个北国偏僻小城所特有的,而是大多数中国乡村一代又一代人承续着的亘古如斯的生存境况和生命形态。

在这里,有着众多的死亡,动物的死,成人的死,还有充满生命力的小孩子的死。可悲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消失是漠视的,但对死后的丧葬却是认真的,热心甚至是铺张的。呼兰河城中的扎彩铺为死人预备的物什样样俱全,凡是在“阳间”没有享受的或无法享受的,虚拟的“阳间”却一应俱全,难怪“看热闹的人,人人说好,个个称赞。穷人们看了这个竟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好。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生存的悖论啊。这里跳大神、唱夜戏、放河灯、赶娘娘庙会等热闹的活动都是为鬼而不是为人,人世与鬼界、神界的生活价值彻底颠倒。对现实的此岸世界的冷漠、麻木和不思进取,与对虚幻的彼岸世界的积极投入与热情关注,反映了呼兰河人生命活力的退化、萎缩。“阴间”色彩的绚烂,与“阳间”的暗淡沉闷,单调乏味,构成了“呼兰河”这个寓言意味深长的两个方面。作者从儿童天真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样平静地叙述着愚昧人们的俭省吝啬、虐人又自虐,可怜又可恶。呼兰河,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符号,它就像小说中那个“大泥坑”,在大家习以为常中吞噬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二)人的物化

同样的乡土作家,同样的黑土地,还孕育着另一类型的自然之子:他们手足贴地,只能依附于自然这个没有个体的生命意志,也缺少应有的社会人生价值。萧红精细而深刻地揭示了处在原始半原始状态下的人们已然物化的生命形态。

《呼兰河传》中所写的大泥坑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危害,课人们宁愿胆战心惊费劲气力绕道而行,也从不想着去填平它,反而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泥坑带来的“福利”。《呼兰河传》中生和死是在平静中地发生的,且发生了就好像没发生一样,“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死的社会意义不复存在。“他们的欢乐”是动物性的,除肉体欲望外没有欲望,他们的痛苦是动物性的,只有肉体的苦难而没有心灵的悲哀,他们的命运是动物性的,月英的病体成为野狗的美餐,他们的行为、思维、形态也近于动物,他们像老马般囿于习惯而不思不想,秋天追逐,夏天生育、病来待毙。这动物性的人有头脑而没有思想,有欲望而没有希望或绝望,有疼痛而没有悲伤,有记忆而没有回忆,有家庭而没有亲情,有形体而没有灵魂。

(三)自然的灵化

在萧红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与人的物化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的灵化。在这个灵化的自然世界里,作家以女童的视角感受,体验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③鲁迅在1935年给萧军萧红的一封信中说:“这位太太,来了上海以后,好想体格高了一点,两条辫子也长了一点,然而孩子气不改,真是无可奈何。”正是这一种一生未脱的孩子气使萧红获得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别样眼光。

在《呼兰河传》第三章,萧红就构筑了一个与呼兰城这个荒凉世界完全相对的充满生机的空间——“我”家的后花园。在这个后花园中,“我”用完全信任的眼光看待一切,觉得“一切都是活的”:一到后花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大的,人和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广大,用手摸不到天空。在后花园里,“我”是快乐的、自由的,“我”用一颗稚嫩的童心仔细感受着鲜活的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平常与欣悦,顽强与执着,就在这自然的天地间尽现。儿童视角与女性话语是直观的、感性的,也是自由的,无所顾忌的,但更容易贴近心灵,更容易将事物的原生态展现出来。萧红对充满灵性的自然世界的感受与表述,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亲切,因为那是我们有过的感受,只是我们不知道竟然可以这样说、这样写。萧红那注满“生命感”的笔下寻常至极的一点一滴,都处处散发着生命意识,一草一木都自由、自然,生机四溢。这一切生灵都那么纤净而生机勃勃,可爱得让人心疼,可爱得让人羡慕和嫉妒。大自然在萧红笔下或者说在儿童的眼里,都灵化了。花鸟藤蔓都有了灵魂和自由意志,人与天地融为一体,互相的交流融洽而默契:“拍一拍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④

生存的寓言,人的物化,自然的灵化,无一不体现了她小说中的生命形态,这样的一群人,一片土地,勾勒出可怕的死寂、孤独、生死的意义不复存在了,引发了作者本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以及对国民生存状态的深深的忧患意识。

二、戏剧性讽刺

另一方面,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远非所谓抒情的、感性细腻的,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象方式,萧红小说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从而建立了她个人的成熟的小说文体形式。现在我从四方面分析一下:

(一)对照型反讽

萧红小说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讽刺手段。其间,对照型反讽即是:结构上的对照,各章节之间对照,场景间的对照,还有人物行为的前后对照,通过结构、场景、动作的对比,进行深层剖析和讽刺。

如《呼兰河传》里一个显著的聚焦点是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小说里描写了众多死亡事件,它反衬除人们对待生命的漠视。第四章里写到草房子里面做粉条的人们,房子摇坠都不怕,却会因为摘粉条的竿子掉下来而害怕。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的时候,当女孩挣扎的时候,没有人去就他,等她没了生息,人们又要弄醒她。王大姑娘未出嫁前,人人夸她健美可爱,等到她和磨倌生了孩子,她以前优点全都成了人们的笑柄。作者重在暴露人们行为的矛盾性,从而引起对这种行为的质疑。

(二)自白、对话与扩展型反讽

自白和对话,都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萧红吸取了民间笑话里徉作不知的幽默因素,让愚人自白,重在讽刺人物心理,这种手法尤其见小说第五章。例如10吊钱养鸡的故事,这种卑微的物质欲望引人同情,但养鸡与养小孩的比较,又暴露出人物那种虐待狂的荒诞。她的话语是缺乏人性的,但她浑然不觉,叙事者的声音扮演话外音的作用:有一天,儿子踏死了一个小鸡子,她打她儿子三天三夜,接下来她自白说:“我为什么不打他呢?一个鸡子就是三块豆腐,鸡子是鸡蛋变的呀!”⑤虐人与自虐互为补充,既可恶又可怜。

(三)人物自嘲

有二伯的故事是《呼兰河传》里三个人物故事之一,作者刻画有二伯性格主要手段是对他语言风格的描述。例如有人问他的蝇甩子是马鬃还是马尾的?他就说:啥人玩啥鸟,武大郎玩鸭子。马鬃,都是贵东西,那是穿绸穿缎的人拿着,腕上戴着藤萝镯,指上戴着打攀指。什么人玩什么物。穷人、野鬼,不要自不量力,让人家笑话。

(四)叙事者反讽

在小说中发出反语的还有叙事者本身。实际上,《呼兰河传》叙事者的语调,基本上是以反话为主的。如她写各种过大泥坑者的种种行状:这一类胆小的人,虽然险路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边无来由地生起来一种感伤的情绪,心里颤抖抖的,好像被这大泥坑子所感动了似的,总要回过头来望一望,打量一会,似乎有话要说。终于也没说什么,还是走了。

长期以来,在评说女性作家时,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所谓“女性气质”也体现女作家的写作风格里。《呼兰河传》总是被作为抒情小说看待,它的讽刺艺术从未被认真讨论,原因就在于此。⑥讽刺,出于对人类缺陷的敏感,出于克制感情后对事物荒谬性的分析,要求保持距离的审视,它是思想和思辨的智慧结晶。

三、结语

萧红,她是一个创作的奇迹。⑦在短短的30年间,走过了常人不能经历的人生苦难。生于呼兰河那样的传统社会,因为性别的原因连生日都要被更改,抗婚、受骗濒临绝境;贫困煎熬、情感受挫、数次流产、几乎死在逃难途中;几时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她的写作欲求,她还得面对强大的男性写作系统。她一直不倦地寻找自己的声音,一直坚守写作的位置。毫不奇怪,萧红写作的独特气质,一开始没有被接受,但事实胜于雄辩,她用作品成就了自己作为女作家的使命。

我认为,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远非所谓抒情的、感性细腻的,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像方式,萧红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从而建立了她个人的成熟的小说文体形式。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最重要的特质,我们也就忽略了这位女作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建树,我们也就会错过在中国现代女性写作传统中如此可贵的一个新要素。红小说创作的独特性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我们试从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几个命题作了一些概括性描绘。其实,对于萧红所构设的独特性艺术境界,我们应该什么都不说。正如周作人曾说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萧红这条独特、清秀、明净的抒情小说之河源源不息,它在孙犁的“荷花淀”、古华的“芙蓉镇”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蜿延而过,使王安忆的“雨”发出“沙沙沙”的响声,铁凝发出“哦,香雪”的感叹,流进了叶蔚林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葛川江”、邓刚的“迷人的海”„„必将会永远迤逦流淌。

注释:

①《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

②聂绀弩:《萧红选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④鲁迅:《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1页。

⑤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221页。

⑥曹文轩:《将小说放置在文学的天空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5版,第85页

⑦王科,《“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110页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家出版社,2002年第3期,2008年第4期。

[2]《小说评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期。

[3]《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4]《妇女与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5]《论萧红作品的复合视角》,贵州社会科学,石世明,2007年第3期

[6]《论文学视界—关于文学的文化形态关系》,《当代文艺思潮》,陈晓明,2007年第1期

7.浅析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特点 篇七

一、根据索绪尔符号学的理论来看,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就是符号

但是能指是声音形象, 是声音留给我们的记号, 属于语音层面; 所指是能指的概念, 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 属于语义层面。之所以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是因为虽然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构成了符号, 但它们位于不同的语言层面。网民们就是利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非必然性, 充分发挥着人类的创新意识, 让能指和所指之间展现出更大的自由任意性。

二、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特点

( 一) 能指和所指的不确定性

索绪尔符号学将符号分解为能指和所指。其首要特性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能指可以对应多个所指; 一个所指也可以用多个能指来表示。这就说明了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不确定性。以“TMD”为例, 不同的信息接受者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假象话语者听到自己心仪的女生被其他男生先抢走了, 那么TMD就可以理解为话语者在表达自己愤怒不满的情绪。再假象另一种情形, 如果话语者听到自己恋爱长跑7 年的情侣同学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么TMD就可以解读为对他们的祝福, “甜蜜的”, 而不是表示对人不尊重的话语。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皮尔士三分式的妙笔之处, 他在分解符号时添加了解释项, 即言语接受者对话语的解读作出的努力, 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字哈姆雷特的样子, 这是因为读者是个体, 个体不同造就了解释项主体的不同, 所以一千个读者心中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 一个所指也可以有多个能指。能指HAHA/houhou/呵呵/嘻嘻/嘿嘿/厚厚只有一个所指, 那便是“微笑/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 这就需要依靠话语接收者对解读信息付出努力。

( 二) 任意性与规约性

索绪尔在阐释自己的二元论时解释道: 能指和所指构成了语言符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解释能指和所指不确定性时, 本文作者就已经强调并举例说明了一个能指可以对应多个所指, 一个所指可以有多个能指来表示。比如说, 不同的语言对“苹果”有不同的称呼, 但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水果, 形状为球形, 味甜, 口感爽脆, 且富含丰富的营养。在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频繁的环境下, 这种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就显得更加任性和随意。随着时间的变迁和语言团体的变化, 都会引起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的高潮。除此之外, 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还具有规约性。汉语言网络符号一旦被网民创造出来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那么汉语言网络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组合关系。如能指“海龟”、“大虾”、“菜鸟”“潜水”、“楼主”、“猫”、“3q”与所指“海归”、“网络高手”、“刚学会上网的新人”、“只看帖子而不发帖子的人”、“论坛里发帖子的人”、“调制解调器”、“谢谢”已经在现今阶段依靠约定俗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看似汉语言网络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与规约性是一种矛盾的理论, 但在实例中还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

( 三) 包容性

汉语言网络符号是一个开放性的符号系统, 其网络再生具有一种包容性, 也可理解为多样性。尝试运用互联网进行交际的人们都可以发现, 汉语言网络符号是一种以汉语为主语码, 掺杂这其他语码以及数字、标点、表情的语言变体。如“你”“棒棒的”、“吃饭ing”、“去4”都是以汉语为主语码, 掺杂其他语码、数字、表情的典型例证。相比于规范汉语言符号的单一性, 汉语言网络符号的再生呈现出一种多样性。正是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这种包容属性, 使得人与人在虚拟世界的交流更加顺畅、有效。如现在聊天软件上自带的多种表情符号, 不仅表达意义到位, 而且诙谐幽默, 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网络交际环境。

( 四) 创新性

在五彩缤纷的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系统中, 汉语言符号、其他语码、表情、数字等的排列组合充分体现了网民的创新精神。他们追求与众不同、反对传统、标新立异。例如“槑”是两个“呆”的组合, 形容某人很呆。再如, “< ( ) >”、“< ( ) >”、“ < ( ) > /”分别表示“生气”、“满足”、“赞同”是由符号构成的网络语言, 凭借嘴巴或其他五官细微的变化, 就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义, 这体现了网民们追求创新的渴望。

( 五) 私人性

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的私人性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为任意语言团体之间的私密语言; 另一种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的私密语言。最典型的私密语言有火星文, 趣味地可以将它理解为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这是年轻网民力求彰显个性而使用的一种自创语言, 是这个团体的私密语言。它是由繁体字、日文、韩文、符号、汉字拆分后的部分等非正规符号所组成。因此, 网络符号再生体现了一种私人性。这种私人性也可以缩小范围至任意两个网民, 例如“”、“ug”在两个已经比较熟悉的网民之间可以指“你神经错乱该吃药了”、“你可以一边去了”的意义。

三、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虽然速度惊人、数量庞大, 但是通过收集语料、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归纳出其再生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今后汉语言网络符号的变化难以预测, 但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一旦网络新词逐渐演变为普通词汇, 网民们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网络新词, 因此, 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等相关问题值得学者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曹进.表意符号的网络再生[J].现代传播, 2012 (6) .

[2]马芳雅, 王灝.浅析汉语言符号的网络再生[J].鸡西大学学报, 2015 (8) .

8.浅析汉语言课堂教学 篇八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汉语言教学的目标,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创造性素养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 创新性 教育

汉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语言教学的 “基础工具性” 的目标内容更为丰富、 更为广阔。而我们多少年来的语言课教学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教学模式。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教学的目标上, 而忽视能力、 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我们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的客观性试题往往机械地规定所填充的词语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教学的检测“目标”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忽视了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这一特点;其次,也忽视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弊端, 首先教师在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时, 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先行意识。因为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 就能自觉地做到围绕 “培养创新精神” 这一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这一观念,因为创造型教育既包括知识型和智能型,又是超越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汉语言课要实现创新教育,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会思考,巧思维,善思辨的能力,就是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发表有新、特、奇的意见和见解;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质疑和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实施上述能力的培养,笔者有以下几点探索。

1.首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汉语言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必须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笔者在汉语言课的教学中就努力去实践和探索这一做法。可见,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和信赖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创性。只有教师放下权威式的架子,学生才能把你视为传递信息的朋友,学生才能解除课堂的心理障碍和负担, 才能心情舒畅,自由思考,坦然面对正确与错误,敢于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撞击出创造力的火花来。

2.改革课堂教学旧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求新、求异思维的个性。

创新思维,就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思维,不满足现状和已有成就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杨振宁教授 1995 年回国讲学时, 说过一段话:“在国外,中国的留学生不论是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但中国留学生的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讲,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留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 十个学生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思维模式训练和西方人也有着截然的不同。我们教师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演绎式的教学思维——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这有益于求同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归纳式教学法则刚好相反,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可见传统的“演绎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授课中应倡导以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思路。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课堂教学是限制时间的师生共同双边活动,一节课要把预期的教学计划在45分钟之内完成,就得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 要精心设计教案。比如课堂预习后的质疑点拨、讨论、小结、训练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还要采用多种启发学生思维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就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拓展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发展的天地。汉语课上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又是同步进行的,一个不会思考不会构思的人,他的语言是表达不清的。以往我们教师往往独断地把时间占完,而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只能是教师讲, 学生被动地听完全过程,这样完全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要改变以往的现状,教师就要精讲、少讲、画龙点睛式地讲,给学生多留一些想像、构思训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如: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导学式等手段,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法、 回忆法、 对比法、 类比法等进行思维活动, 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和重新获得的知识,利用直觉思维、视觉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创造性活动的蓝天。

二、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创造性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我们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有的思维形式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思想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不能局限于只做一名“教书匠”,机械地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我们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要不拘一格地大胆创新、尝试,在每一课教学中要融进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发现。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精神的学生来。

2.我们教师要由以往的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和学者型。一名教师只有当自己对所教学科、领域里的知识达到了精、通、深、博四个字,那么你对教学才能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 风格和体系。

3.一名教师应该是一座永不泯灭的智慧灯塔,他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更应时时地给自己“充电”,以保证知识的库存和更新。特别是在新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教师更应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如文学、法律、历史、新闻、科技等边缘学科),拓宽知识视野,建立多元化、高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宁.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J].科技信息,2011,(21):265

[2]张爱真.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1,(03) :121

9.汉语言教育求职简历 篇九

[摘要]现代汉语因其自身的性质特点使现代汉语教学呈现出一些容易出现的矛盾问题。因此,现代汉语教学应客观地审视教学实际,使教与学的矛盾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材内容的择取、教学的方式方法、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应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实践,强化汉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学 技能 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汉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应用方面问题频出。具体而言,说话方音土语浓重,写文章错字连篇、言不达意、不会使用标点、普遍使用病句,朗读难以做到自然流畅、富有感情,等等。高职院校学生语文技能较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与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密切关系的现代汉语基础教学,又让学生感到不切实际,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矛盾,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是摆在高校现代汉语基础教学面前的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高职现代汉语课教与学存在的客观问题。

1.教材的用法。教者对于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按照教材序列、按照课程大纲按部就班地安排授课计划。对于教材内容,不能针对培养目标择取内容,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删或调整。千篇 一律,教学与实际脱离,学习与应用脱离。

2.教者的教法。多数教师备课只在自己头脑中设计想当然的教法,一意孤行。老师的意愿先行,学生就像被老师操纵的提线木偶,任由教师摆布。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回答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老师怎么指就跟着怎么学,这种教法非常机械。纸上谈兵式的教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自然成了形式化的口号。

3.学生的学法。学生常带着“未知”来上课,在学生的头脑中,上课是坐在那儿接受知识,学生主要看老师灌输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储存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解决。课前缺少预习,课后缺少应用性的复习,使学习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即使课上再积极认真,也是被动状态的。临到考试时,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急切地让老师圈划复习范围,特别关心记什么,特别关心考什么。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应付考试,学习的意义仅限于通过学科考试,最后得到毕业证。因此,在学法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存在更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面对现代汉语教与学的现实问题,教学应该进行课程教学的根本性改革。以现代汉语基本理论应用为基点,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切实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

一、加强预习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高职学生在中学时学过一些现代汉语基本知识,相对来说,中学的现代汉语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零散,不够系统。高校的现代汉语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精细化。对现代汉语教材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比较熟悉,因而容易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如果加强预习指导,学生就能提高分辨率,积极摄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了,就能自觉选我所需要的,取我有用的。在预习指导上,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的目录、掌握重点内容。现代汉语知识整体上较系统、完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知识的外现形态上零碎不整,学生感觉知识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像抓在手里的沙子,到最后所剩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预习,把教材的知识序列列出纲目,提纲挈领,这样就能够把握教材的条理和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剥离出未知的与深化的内容来,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以便课上有效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提出关键问题、疑难问题,发现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学习经常处在让老师设问、提问的状态,学生不会提问或不敢提出问题。所以,当学生离开老师时,或者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一看感觉都会,而一应用则错误不断;或者到处是问题,感觉什么都不会,望而却步,只等老师来指点迷津。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关键是能够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思路、出新法,而创新思维的训练就在于能否批判地学习,大胆地质疑,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才有创新。为此,预习指导中要常设“提出问题”一项,要求学生把问题提的有水平,提到关键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难点问题的意识,以便深入学习。

(三)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只满足于发现问题是万万不可的,要善于提出问题,还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问题不是提给老师或提给别人的,而是给自己的,学生应尽可能地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在预习指导中,应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

二、改变授课观念,变主讲为主导,调整汉语言基础知识传授的方式、方法

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教师往往做过多的理论讲解或分析预设的实例,学生则对课上老师津津乐道的偏离实际的语言实例分析讲解不甚感兴趣,因此,接受效果常常不够理想。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中走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实际进行学习。语言的便捷性使语言教学实例随时可取可用,课上不必非拿死板的没有现实生活感的例子来讲,尤其是高职的现代汉语课,因其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更不必在理论与经典上大做文章,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语言应用的实际上。开展一些课前汉语口语训练活动,改革教学形式、由课堂走向社会,采取调查实践、研究式学习等方式,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知识冲突、制造悬念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使训练落到实处。

三、把握好基本技能训练的着眼点、落脚点

10.汉语言学生写作的培育 篇十

写作能力培养两个系统的构建与对接

目前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担主要由写作课程承担,而其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基本脱节。如文学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艺理论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这些课程的教学大都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这些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其教学大纲中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使得这些课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明显。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和普遍存在性。按照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各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各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标行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便可以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这个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使各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共同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

首先,对构成写作能力的知识、能力进行分解,构建写作能力构成系统,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写作是一种对知识的转化和创新的过程,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可视为能力。写作需要必要的知识支撑,写作所需的知识和各项子能力又可以相互促进、转化。根据在写作中的作用的大小不同,其子能力构成又可分为两级,上一级子能力直接关系到写作能否顺利进行,下一级子能力影响作品的质量。

其次,明确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确定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支撑哪些知识、能力的培养,把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知识、子能力培养对接,构建写作能力培养系统,如表1所示。表1中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知识、能力的对接,明确了课程、实践环节的指向和教学要求。写作所需的知识与子能力具有无序获得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必考虑让学生先拥有哪种知识、能力,教师只需根据课程、实践环节的知识、能力对应关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即可。

最后,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需发挥专业课程体系中多数课程、教学环节的功能,使写作能力系统中的要素与培养写作能力系统中的要素对接;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内容对接,即各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写作能力的辅助培养。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土壤、脉络,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还要找到课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对应点,如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语言表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授欧阳修的《朋党论》时,教师要侧重讲授文章的结构,让学生知晓文章的严谨的行文逻辑和严密的语言表达,有意识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制订有利于写作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在《现写作作思维教程》中说:“能力是个空无,操作来自模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全盘借鉴老牌院校的模式,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就要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培养方案中予以明确,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依据系统论的整体性、相关性原则,构建写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为能力培养服务,涉及到本专业就是为写作能力培养服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设置的课程能够在写作知识、子能力中找到对接,否则就要考虑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二是课程的学时能满足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对各门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分析,课程的学时、环节要保证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实践教学安排的选取点要合理。实践教学包括理论课中设置的实践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对各环节进行研究,确定实践教学的学时,以及实践环节的选取点、方式。各课程在必要的节点上设置综合性的课内训练环节,一般设在一个相对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如实训的选取点在基础知识传授、子能力培养到一定的程度后,其内容应注重综合训练,保证训练的指向性和效果。综合实训要安排写作类内容。如方案的撰写、重要文种的制作等;四是把各课程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大纲的方式在各课程中予以确定。其他各课程除完成既定的的教学目标外,还要承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2]

其次,依据系统论的动态性原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突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同,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差别。因此,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进培养。一是在入学初对本专业学生开展一次调查,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写作能力子系统中较为欠缺的知识、能力要素,在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二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及时跟进、改进。这一环节的调研主要由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或课间时间,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跟进,对于个别学生的差异性欠缺,教师可以进行个别针对性指导、辅导;三是在学生三年级时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查找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及问题,探求写作能力培养的路径。[3]

最后,制订合理的方案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保障。一是方案制订步骤方面,在制订培养方案前要系统研究学生写作所需的知识、子能力,依据知识传授和子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学时和实践环节;二是课程安排顺序方面,考虑基础知识传授、子能力培养和综合训练课程的关系。学生在拥有写作的基础知识、子能力上具有无序的特点,但是,综合训练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子能力一定程度拥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安排课程时,要把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子能力的课程安排在综合训练课之前;三是在专业培养方案之外制订写作能力培养方案。写作能力培养方案是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写作能力培养的细化,内容包括写作知识、子能力的构建与课程的对接,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教学方法。

破除传统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引入系统论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如何组织课程的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传统专业,新建本科院校的该专业或由专科专业升格而来或属新申报专业,经验式的培养方式、手段、教学方法保留较多,专业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浓重。传统的培养方式、手段、教学方法给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弊端,影响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与专业、课程特点结合,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首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环节,不同的教学方法功效各异。具体到该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要做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与写作所需的能力要素对接,针对不同的写作能力要素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练习、教师点评,使学生语言表达逐步具有逻辑性、准确性;对学生文章结构把握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典型文章结构的分析来实现。其次,改变“重知轻行”的教学观念,使学生从“坐着学”转变到“做中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不能让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法大量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的观念,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开发,设置、选择适应专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综合性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注意“专业-职业-能力”系统链,统筹专业特点、职业需求、能力培养、教师指导四个方面的因素,使综合性的教学环节目标明确,能力培养符合职业需求,操作性强。再次,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对接。一是注意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内容对接,实习内容的选择必须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与实习教学的能力培养相符,避免两个教学环节脱节;二是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时间对接,即实习教学的时间选择须在课堂教学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后进行,针对阶段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实习。[4]

11.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3)

[2]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

上一篇:商用密码调研报告下一篇:物业服务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