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24-06-23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共7篇)

1.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一

正义感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能力.从指向来看,正义感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的评价与态度,又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从承担主体来看,正义感有个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之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社会成员的正义感水平在呈下降趋势.强化个体正义感,形成强大的社会正义感氛围,不仅有利于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维护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作 者:郑湘萍 李绍元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5) 分类号:B821 关键词:正义感   个体正义感   社会正义感   社会转型  

2.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二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1.“一切为了群众”, 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我党从成立开始, 就肩负着拯救人民于水火的历史重任, 带领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又成功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取得了辉煌成就。党所做的这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离开人民, 党的一切工作就会失去目标, 就会变得毫无意义。1945年, 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 最终都要看……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建党93年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现在, 我们党正带领人民群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奋斗前行。

2.“一切依靠群众”, 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角度来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曾强调:“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 任何强敌能够战胜, 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2]。依靠群众, 首要问题是理清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 充分认识到党和人民群众是不可分离的。历史已经证实, 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成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才赢来了我国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展望未来, 我们党依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不断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是我们党一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毛泽东曾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 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3]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在实践中, 首先必须反对命令主义, 因为“命令主义是错误的”[4]、“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5]。领导干部不能不顾客观实际情况, 不能不顾群众的觉悟程度, 主观臆想, 简单粗暴地强迫群众接受具体事情。命令主义严重违背党的群众路线, 它只能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其次必须反对官僚主义, 因为官僚主义是“极坏的家伙”[6], 必须“抛进粪缸里去”[7], 主要表现就是对待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置之不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所提倡的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背道而驰的, 是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行为。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就必须坚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实现民利”[8]。综上所述, 从群众中来, 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中, 认真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总结出系统意见, 从而形成满足群众需求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到群众中, 就是将我党已经形成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贯彻到群众中去, 并通过群众实践检验这些方针、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可行性。在新的形势下,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和问题, 只要我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想人民所想, 急人民所急, 虚心向群众学习, 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党的品格的整体精神面貌。党的作风建设就是在各级党组织、党员中开展的以培育良好作风和纠正不正之风为内容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9], 不良风气不加以纠正, 任其发展, 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0]。当前, 党员干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情况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反映在少数党员干部“四风”问题上, 有的表里不一, 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做表面文章;有的官气十足, 独断专行, 完全不顾实际情况;有的贪图安逸, 不思进取, 沉湎于花天酒地;有的讲排场, 比阔气, 铺张浪费。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 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 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必须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就是党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不走过场, 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 时刻将群众和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虚心向群众学习, 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就是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按照党内组织原则和生活准则办事;就是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 加强制度建设,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必由之路。当前,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就必须紧紧依靠群众,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进一步深化改革时强调,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每一次实践突破,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 都是人民群众努力的结果,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改革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再好的改革蓝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今后, 改革开放的任务更为艰巨, 更需要在我党领导下, 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开通渠道积极吸引群众参与改革, 群众共同参与了, 才能形成合力, 改革才有动力。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 我党要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聚集民力,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促进共建共享,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 改革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3.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时期,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离不开群众路线的运用, 坚持群众路线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和谐稳定, 群众基础是根基。只要根基扎实牢固, 社会就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了良好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理清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群众路线, 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不断推进,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特点, 群众的各种诉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所有这些问题都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挑战。要解决上述问题, 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积极主动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呼声,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不断调整利益格局, 促进良好利益协调机制的形成,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4.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由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统一构成的。这些民主制度为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好的平台和渠道。同时, 坚持群众路线能够提高民主制度运行的实效。坚持群众路线, 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 实现最大范围人民群众参与政治、行使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民群众通过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权力机关, 将人民群众真实的意见、建议、诉求反映上去, 使政府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群众路线, 有利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参政议政;有利于民主协商讨论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有利于广开言路、广求良策, 既反映多数人的意见建议, 又采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 既听取赞同的意见, 又听取反对的声音, 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民主制度更好地运行下去。坚持群众路线, 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做出的制度安排。只有落实群众路线, 才能使少数民族依据本民族的人文风俗、民族特点, 切实高效地行使自治权, 管理好本民族、本地方事务。坚持群众路线, 有助于推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和民主管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基层自治组织机构成员, 由基层群众直接选举产生,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 群众集体讨论决定, 这是一项最为直接的民主制度。好的民主制度, 关键是落实, 落实好的前提就是坚持群众路线, 激发群众民主参与的热情, 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程度, 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畅通民主渠道, 积极吸纳群众意见, 为群众办实事。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准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深刻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 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关键词:群众路线,内涵,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3][4][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31, 1095, 1095, 1095.

[2]毛泽东军事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381.[6]

[7]毛泽东文集 (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64.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646.

3.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三

关键词:法律信仰;内涵;对象;现实意义

美国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曾经说过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人们所信仰,不然就如同虚设,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人的理性和意志情况,其中还包括人的感情,以及人们的直觉和献身的精神,还有对于法律的信仰。伯尔曼所说的这句话本身就揭示了法律在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质性的条件。但是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由于不同历史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其中存在的特点还有着非常严重的不同点,但是总体上看其规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不管是宗教还是法律,其自身的信仰是人们对于法律信仰的支撑点,这也是引导大众向规范内容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法律信仰的内涵界定

法律信仰的英文名称是believed in law,也可以翻译为legal belief,这是源于我国研究学者对西方法律及宗教研究文学当中内容的一种理解,也成为一直传承到当下的经典研究理论。很多研究需要都对法律信仰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讨论,其中对于法律信仰最为普遍的认知就是其主观和客观理念认知的共同性。通过当下研究学者的总结成为比较具有规模和深度的研究理论之一,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一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追求的信仰内容[1]。

二、法律信仰的对象

想要了解法律的内涵,还需要在法律的信仰成立与否之间,了解信仰的对象。最简单的说法来看,法律中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内容,还需要在法学界的两种观点中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一种就是法律信仰就是对于法律价值的体现,也就是公平和公正的法律价值信仰;而另一种观点和内容就是法律信仰的对象中体现出的具体法律条文。但是在法律信仰之中为了解决其中的相关问题,因此仅仅能够把法律信仰定义为国家性和规定性的内容[2]。

三、法律信仰的基础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法治精神的内在核心和驱动力上看,法律信仰是社会工作对于法律秩序以及内涵价值的良好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于法律的信赖和尊重的最高行为准则。法律信仰的作用和机理非常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但是其中更为重要的就是,这一点是建立和谐社会中非常必要的条件和内容,这也是保证国家向和谐社会不断转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够使整个社会为这一点而受益。

四、中国社会培养和发展法律信仰的思考

(一)区分法律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关系

针对我国法律信仰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从事的法律监管工作对象研究入手,重视法律工作行使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能够发现众多的道德理念认知意义。从我国社会对法律信仰的培养和开展情况入手,针对相关信仰的进步进行思考。实现对我国整体社会管理工作优化与完善的关系认知,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体系的进步需求。区分法律信仰和宗教信仰的相关内容,并明确两者关系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宗教的信仰是人们对于仪式内涵的认知,可以表现为一种超脱的精神。而法律的信仰则不同,法律的信仰是一种社会体系的构成元素,法律信仰是对社会体系平衡发展的一种追求[3]。

(二)加强法治建设的步伐树立社会权威性

强化法律建设的步伐,从实际的法律工作指导内容下进行社会权威的构建,能够保证国家政策的良好执行,同时也能够针对法律监管对象进行严格的约束,从实际的工作角度进行考量,满足社会体系完善的现实意义。法律的信仰重视对人权的维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秩序,希望能够获得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并逐渐形成一种信仰,通过信仰和理念的支持实现社会文明的进步。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社会权威的体系构建,保证人们的合法权益在信仰的支持下越走越远,顺遂的发展。

(三)完善社会法律体系

完善当下我国的社会体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法律体系工作的优化与处理,能够满足未来我国社会长久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实现对相关工作的整合。重视完善社会的法律体系,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出发,以法律信仰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重视维护人们的权益,坚决抵制不法行为,以法律的手段惩治违法行为,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构建科学的法律制度,实现对法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保证人们的合法权益,是促进法律信仰推广和传播的重点工作内容。

五、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所处于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世界,因此很多人认为,只有有着专业的信仰,才能够驱散人们内心中的迷茫和浮躁。所以在社会中给人们一定的法律信仰,能够保证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前进的道路上指引方向,带着人们走向光明,同时根据法律信仰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够看出,在一个国家中,法律的发展方向和命运是最基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范进学.“法律信仰”:一个被过度误解的神话——重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J].政法论坛,2012,02:161-172.

[2]郭春镇.从“神话”到“鸡汤”——论转型期中国法律信任的建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03:3-10.

[3]盛舒弘.法律信仰形成土壤的中西方比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47-152.

作者简介:

4.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四

战斗精神的内涵、特点及现实意义

战斗精神是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主体,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战斗精神是相对于战斗物质而言,是夺取战争胜利和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履行历史使命,做好当前的军事斗争准备,维护祖国的统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

一、战斗精神的内涵

战斗精神具有深厚、宽泛、科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与党同心、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赤诚奉献的爱国情怀;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处变不惊、沉着果敢的心理素质;军令如山、军纪如铁的纪律观念。战斗精神是军队精神面貌的体现,是直接影响和支配军人行为的精神状态。战斗精神表现为军人在战斗中或完成重大任务中的积极态度,是英勇作战的内驱力,是作战行为的推动力,是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效能的创造力。战斗精神是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敢打必胜的信念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一)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

军队听谁指挥、为谁而战是战斗精神的核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党指挥枪,绝不允许枪指挥党。“我听党的话,枪听我的话,党指向,我就打向哪里”,是每个官兵必须牢固树立的军魂意识。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发展壮大,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和严峻斗争的考验,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指引我军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灯塔;党的各级组织,是部队团结统一、具有战斗力的核心;党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原则,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党的人民战争原则和人民群众对军队的积极支持,是我军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听党指挥,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是最高的政治纪律。在未来战争中,听党的指挥,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意志和主张付诸战斗实践,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和上级党委有关作战的命令指示。作为基层官兵,培育战斗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把党的意图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战斗行动,坚决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战斗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服从党对作战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明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道理,在任何艰难困苦和威逼利诱面前,永远保持对党的信任,对党的无限忠诚。

(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

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就是面对强敌、困难和艰险,面对失败和挫折,毫不气馁,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充满必胜的豪气、忠诚无畏的正气、闻战则喜的勇气、愈挫愈坚的锐气、有我无敌的霸气。这种坚定的信念来源于官兵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官兵对人与武器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官兵从根本上、全局上、发展上认识我军的优势。这种坚定的信念有利于调节官兵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使他们士气振作、心情开朗;有利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克服困难,英勇战斗;有利于激发官兵开动脑筋,使他们总结经验,以智取胜。

在今后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军在现代化武器装备方面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将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对高技术武器装备作用的有意渲染,对我军一些官兵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产生不良的影响,个别官兵产生了“恐高”、“恐强”、“不知道怎么打”等畏惧情绪。因此,弘扬战斗精神,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尤为重要。在过去的的战争年代,我军武器装备极其落后,但却取得了最终胜利,充分说明敢打必胜信念的重要。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我们一定要发扬战争年代那种“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自信、乐观精神,坚决把来犯之敌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指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基础在战斗中不畏强敌,不愧流血,视死 如归,任何时候都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决不退缩,决不屈服。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战争残酷无情,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勇气与胆量是必不可少的。勇敢,不怕死,是军人 最基本的素质,是士兵的第一美德。事到万难须放胆,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对阵,胜利的天平问题倾向于英勇作战的一方。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战斗精神的直接体现,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我军素以无所畏惧、英勇善战而著称于世。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进行的边界保卫战中,我们正是有了这种战斗作风,才能够打硬仗、打恶仗,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做到无论面对如何强大的敌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 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克服困难,战胜强敌,再创辉煌。

未来作战对部队战斗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养适应作战要求的优良战斗作风。一是勇敢无畏。就是在强敌面前,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为气势汹汹。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所吓倒。二是不怕艰苦。就是在艰险恶劣的环境中,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经受住常人难以承受的挑战和考验。(四)坚强无畏的战斗意志

战斗意志是指军队精神上的能力,如勇气、意志、决断、胆量、耐力等等。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离不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但更需要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军事名著《战争论》中提出一个重要公式:战力=实力×战斗意志。它所涉及的三个概念,隐含的定语都是“军队”。战力,指的是军队的作战能力,即军队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打击敌人。争取胜利的能力;实力指的是军队在物质上的能力,也就是物质力量,如军队兵种、数量、装备、训练、体力、作战技巧等等。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决定战力的是实力和战斗意志两个重要因素。在战斗中,实力并不是影响胜负的唯一因素,还有战斗意志,战斗意志和实力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坚强的战斗意志来源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炽热的爱国情怀,是激励广大官兵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战斗意志的重要源泉。作为革命军人,只有始终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坚定“为祖国和人民扛枪打仗”的信念,才能激发出义无反顾、慷慨赴难的使命感,产生出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勇气。每一个革命军人都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民族的意志为最高意志,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一往无前。

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是战斗意志的最高表现。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是革命军人 最高尚的行为,也是坚强战斗意志的集中反映。战争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就无法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更不会有为国捐躯的壮举,也有愧于革命军人的光荣称号。在未来的作战中,流血牺牲是必然的,没有流血牺牲就不可能有祖国的统一。我们一定要自觉弘扬牺牲奉献精神,奋不顾身,前赴后继,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不惜失去一切,直至献出自已宝贵的生命。

(五)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是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崇高表现。在革命斗争中,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折磨要、不屈服、不变节,永远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永远坚持革命立场,永远保持革命军人的高见亮节。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挫折,都 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不管面对多大的诱惑,都始终站稳立场,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管遇到什么险恶环境,都坚持战斗到底,决不投降。

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军官兵保持革命气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错误思潮面前,能坚持真理,坚定理想;在腐朽思想引诱面前,能毫不动心,保持本色;在敌人的“心战”重返面前,能坚定立场,忠贞不移; 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社会主义祖国,英勇奋斗,不畏艰险,矢志不渝。革命气节是拒腐防变的坚强盾牌,新一代军人只有具备我们前辈那种视革命气节如生命的高尚情操,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于的神圣使命。在未来战场上,军人要想经受 住对方的“软”、“硬”相加的打击,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就必须具有 坚贞的革命气节。

(六)沉着坚韧的心理素质

沉着坚忍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军人的作战动机和战斗行为,决定着军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智能的运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战斗精神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必备条件。

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对军人心里原影响表现在七个方面:非线性作战加剧了军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边疆作战加重了军人的心里负荷;远距离精确火力战强化了军人的恐惧心理战影响了军人心理防线的稳固;恶劣的作战条件是寻军人作战意志的严峻考验;战场恐怖气氛是对军人情感的强烈刺激。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只要我们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就能把各种力量调动起来变的思维敏捷、动作迅速,就能把整个有机体高度激活,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充分发挥参战人员的主观能力性,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能正确处臵战场情况,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有了临危不惧的心里品质,就能做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与敌作战的准备,相信自己所在集体的力量,相信自己手中武器能够战胜敌人,也相信自己的指挥员能够正确指挥带领大家夺取胜利。

信息化战争对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参战人员有效信息获取难度增大,意志耐久程度面临挑战,情感刺激反应变化无常,士气容易低落,正常作战心态难于保持,每个官兵都应具备在任何激烈残酷的战场环境中不惧怕、不惊慌、不怯战、不畏缩、决不被敌人的威慑所吓倒的心理素质,保持处变不惊、沉着果敢、镇定顽强的精神状态,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七)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 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没有纪律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几乎没有一支松松垮垮、纪律松弛、作风涣散的军队能够打胜仗。我军的纪律是建立在官兵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是真正的钢铁纪律。我军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官兵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致,使我军成为一个团结在党的周围、高度集中的、有顽强作风和强大战斗力的武装集团;我军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军队组织指挥的顺畅和坚强有力,是作战行动立于不败之地;我军严明的纪律保证了每个部队都能够以局部服从大局,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全局利益。

未来战争对我军官兵的组织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人权等因素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和制约日益加强。军事行动不得不从国家利益和国际斗争的全局考虑、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这使得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一般都具有“政治仗”、“ 外交仗”“法律仗”的性质、并与政治、外交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未来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强化整体制胜、合力制胜,对武器装备、军队结构、战略战术、管理指挥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诸军兵种协同动作的深度和广度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有参战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协同意识,自觉服从集中统一指挥,严格按照联合作战行动,自觉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保证全局的胜利。

二、战斗精神的特点

古今中外各国军队的战斗精神都有许多共同点,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军队的战斗精神也有其特殊性。我军战斗精神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斗精神体现特定阶级的根本政治态度

战斗精神同其他战斗力量一样,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其根本的指向是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军队战斗精神的核心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特定阶级的利益主张和政治原则从根本上决定着所属军队的战斗精神。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无产阶级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这种性质规定了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立足点和方向。我军官兵在训练、执行任务和作战中,始终有一个“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这种特殊性,客观上要求我军战斗精神的培育要始终保证官兵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献身党的事业,在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的捍卫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对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从本质上说,战斗精神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

(二)战斗精神是知与行的统一

任何一种精神都是在社会实践的需要下产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发展的。战斗精神本身就是知与行的统一,离开官兵的战斗行为,战斗精神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官兵的战斗意识、战斗情感、必胜信念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实现。因此,战斗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实践磨练,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是一种直接服务于我军战斗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打赢的实践活动。

新世纪新阶段,战斗精神培育的实践性,表现为把战斗精神培育渗透到以教育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中去,在军事实践的千锤百炼中萌发、成长、升华。把“强化战斗精神,高打赢能力”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战备训练、军事演习、执行重大任务和两个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去,贯穿于部队建设全过程。使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建设中得到坚定,使命意识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得到强化,战斗技能和心理素质在科技练兵中得到提升,战斗作风在从严治军中得到巩固,奉献精神在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中得到弘扬,确保一旦需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三)战斗精神直接为战争目的服务

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斗精神的发 挥就是始终围绕着这一目的,时刻为着实现这一目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正因为战斗精神不是无日的或盲目的,所以,它就必然内在地要求反对一切“盲动”和“冒进”,对逞匹夫之勇,反对“英勇的愚蠢”。要求培育科学的战斗精神,把勇敢与纪律结合起来,把勇敢与正确的计划结合起来,把勇敢与智慧结合起来,把决心和“慧眼”结合起来。什么时候该勇敢进攻、什么时候该果断退却,都是由战争的目的所规定的。同时,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就决不能为暂时的胜利而骄傲,为暂时的失败而气馁。提倡勇敢牺牲自己与战争目的中“保存自己”是否相矛盾呢?可以肯定地说并不矛盾,这是由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决定的。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尽管相辅相成,但其地位并不是等量齐观的。毛泽东明确指出:“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道理很简单,你不消灭敌人.敌人就要消灭你;你不大量地消灭敌人,就无法有效地保存自己。一支军队如果仅仅是为了保存自己而不是为消灭敌人,它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强化战斗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四)战斗精神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是战争的主体,人有主观能动性,表现出的战斗精神也具有能动性,战斗精神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斗行动上的表现。毛泽东曾经指出: “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在敌对双方的互相残杀、充满艰难困苦和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战争中,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两军相遇勇者胜”,高昂的士气和勇猛杀敌的精神对夺取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战斗精神往往可以弥补军事技术和装备等物质条件的不足,成为军事力量的“倍增器”。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由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所以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不仅英勇奋战而不溃散,而且最后战胜了强敌。战斗精神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夺取军事领域的优势,不甘落后于时代,勇于进取、敢于改革的思想,以适应客观变化了的新形势。

(五)战斗精神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一支具有比较稳定战斗精神的军队,都与它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密切相关,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光荣的军队传统是形成今天军队战斗精神的主要源泉,是滋养战斗精神的天然乳汁,谁也不会对此熟视无睹。所以,延续昨天的光荣是战斗精神培育的天然责任,用前辈的辉煌来激励今天官兵的斗志是战斗精神培育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战斗精神培育的继承性。

能动的创新精神是战斗精神的活力。战争领域是人类竞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最怕安于现状,最忌因循守旧。新时期的战斗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我 军战斗精神,把战斗精神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军战斗精神培育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产生,伴随着人民军队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实践而丰富,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发展的。这种创新性,有的是缘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信念及追求,有的是缘于长期军事斗争实践的体会与总结,有的是缘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我军使命任务的新要求,归根结底都是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把时代的要求注入官兵的血脉之中,才能使我军官兵的战斗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军事变革的节奏和战争形态的演进,迸发出最耀眼的时代火花,激发出最高昂的战斗士气,创造出最辉煌的战斗业绩。(六)战斗精神培育具有系统性

战斗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集中各方面力量,把握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培育的合力。军事活动历来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各个系统因素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都离 不开战斗精神。因此,战斗精神的培育要树立系统的观点,从整个军队的实际出发,从每一个人抓起,从每一个环节人手,从每项要素着眼,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出大大高于所有官兵战斗精神简单相加的总体威力。

战斗精神培育既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训练行为,更不是机械地按照一种模式来进行,而是需要多种手段有机统一。既要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军魂意识、树立打赢信心,发扬优良传统,又要注重在各项任务中强化实战性训练,讣官兵臵身最艰苦的实战环境,磨砺战斗精神和意志,使之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独特气质和团队精神,从而奠定不惧怕任何敌人、勇于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实思想基础。既把从严治军、强化管理作为培养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从点滴人手养成官兵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用铁的纪律铸造威武之师,又注重用鼓士气、壮军威的文化活动和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军营环境熏陶官兵的阳刚勇武之气。既要注意运用我军光荣传统和英模事迹来武装、激励官兵,使之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又要适时利用现代战争中的成功做法和现代科技成果,把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要求,把心理疏导与训练,把科学的体能训练融入大教育”范畴,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战斗精神培育全过程。

三、培育战斗精神的现实意义

精神要素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近代战争中,著名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首次把精神要素作为构成战略的首要因素,他认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顽强的战斗精神过去一直是支撑我们打胜仗的精神支柱,但随着大量高技术信息武器装备在战场的广泛运用,战争呈现一体化、高精度、非线性、非接触等特点,从而使一些人对战斗精神的地位作用产生了怀疑。有的基层官兵讲,信息化战争,打的是新装备,玩的是高科技,不可能与敌面对面近距离拼杀,战斗精神强不强无关紧要;还有的说,战斗精神主要是打出来的,现在不打仗,战斗精神无从说起。这反映出我们有少数同志,对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还要不要强调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等问题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因此,正确认识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十分必要。

(一)从人和武器的关系看,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现代军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人机系统。武器装备的作用极其重要,这不能否定,但人是这个系统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因素既包括智能的因素,又包括精神的因素。信息化战争纵有夺目的武器之光在闪烁,其实质依然是物化的、高技术化的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是精神、智能的比拼。军事对抗中处于劣势的一方一旦丧失精神支柱,丢掉智能因素,也就丢掉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物质是力量,精神和智能同样是力量,而且是作用更广泛、影响更深远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事斗争准备很重要的是战斗精神和智能因素的准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武器装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斗精神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的作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旺盛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创造出以劣胜优的奇迹。特别是我军在武器装备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强化战斗精神尤为重要。

两军对垒,鹿死谁手,不仅是武器装备等物质因素的抗衡,也是军人意志、毅力等战斗精神的较量。我国古代兵法云:“夫战,勇气也”,“狭路相逢勇者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用专章论述“胆量”,并对军人的“勇敢精神”提出严格要求。拿破仑也认为:“战场上的胜负,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实践也莫不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古代战争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无不是因为激发了士兵以死相拼的勇气才赢得战斗胜利的。

武器装备再先进也代替不了战斗精神。古往今来历次战争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武器装备怎样发展,无论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怎样提高,生与死、苦与累、成与败始终是战场亡永恒的主题,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稳定的心理仍是指战员必备的素质,过硬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仍然是战斗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栏目,其中人选“感动中国人物”的就有空军某部试飞员梁万俊。他在试飞刚定型的新型战机过程中,油箱突然漏油,战机瞬间失去动力。此时,他面对两种选择,要么弃机跳伞,要么在战机完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靠一根操纵杆把飞机开回地面,而这种选择很可能面临死亡危险。就在战机坠地前的十几秒内,他选择了后者,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一次成功率几乎为零的尝试。他成功了,为国家保住了这架昂贵的战机,他的精神感到了亿万国人。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越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人的心理稳定性和科学判断力的要求就越高。2000年,俄罗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

号核潜艇沉没事件,导致176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据后来调查分析,就是由于一名操作手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意志力、判断力下降,操作失误。伊拉克战争中,伊军 也有较为先进的武器,有些俄制武器甚至能与美军相抗衡。战争不到一个月就土崩瓦解了,特别是装备精良的“共和 国卫队”,一夜间全部“蒸发”。反观拥有大量精确制导武器 和先进导航系统的美军,在战争初期却频频发生误伤、误炸、飞机相撞事件,士兵当中自杀的也不乏其人,很大原因就是适应不了高强度作战,导致心理失衡、精神紊乱、意志崩溃。

这些都告诉我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与具有过硬战斗精神 的人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形成强大 的战斗力。所以,当前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战斗精神培 育,就连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也不例外。他们 不仅非常注重对官兵进行以“忠诚、职责、荣誉、奉献、勇 气”等为主要内容的战斗精神教育,还注意强化比实战更加 艰苦的高强度训练,让官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培养战胜各 种艰难险阻的毅力和勇气。

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更需要过硬的战斗精神。一位西方军 事家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我们经常说的“剑不如人,剑法要高 于人”,这里的“剑法”就是意志、精神和技艺的有机结合,就是取胜所必需的战斗精神。我军在战争年代,之所以能够 在武器装备—卜分落后、环境条件十分险恶的情况下,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具有特别过硬的战斗精神和特别顽强的战斗作风。

从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看,虽然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撒手锏”武器,但优势还不是整体性的、压倒性的,尤其

是一旦出现“强敌介入”的情况,我们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优 势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所以,未来作战,我们必须树立 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必须在战斗精神的培育上高于 对手,严于对手,胜敌——筹,这样才能确保做到“决战决 胜,一锤定音”。

(二)从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看,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翻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刀光剑影,征伐战乱,许多具有不同阶级性质的军队也曾盛极一时,但没有一支军队具有我军那种特有的战斗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星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强大优势。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以劣胜优,战胜一个个强大的敌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很重要的就是靠特有的战斗精神。正是靠这种过硬的战斗精神,我军一次次创造了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 之敌,与广大官兵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压倒一切敌 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是密不可分的。论 武器装备,我们是大刀加步枪,敌人是飞机加大炮;论交通,我们是两条腿和骑马,敌人是汽车加装甲车;沦通讯,我们 是有线加通信员,敌人是无线加报话员;论吃穿,我们是小 米、南瓜汤加破棉袄,敌人是大米饭、酒肉加马裤呢。总之 一句话,我们的物质条件很差,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

因为我军具有不怕一切艰难困苦的战斗精神。如某师历史上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斗,为了抢在敌人增援部队之前拿下泸定桥,官兵们冒雨与敌隔河并行,昼夜“疾驰”240里,先 敌到达泸定桥,“二十二勇士”又凭着“要桥不要命”的精神,冒着枪林弹雨一举夺下泸定桥,保证红军顺利突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抗日战争时期的刘老庄战斗,某团四连的82名指战员,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凭着敢打硬仗、敢打恶仗的顽强战斗意志和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3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寇激战一天一夜,先后打退日军五次进攻,迟滞了日军的行动,光荣完成了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解放战争中的摩天岭战斗,我军也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急行军一昼夜,行程二百多里,把号称坐在轮子上的国民党军队抛在了身后,率先抢占有利地形,一举拿下敌一个建制师,取得辉煌战果。就是在全国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也是靠着“一口炒面一口雪”,靠着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他们。毛泽东主席在总结胜利经验时形象地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毛主席讲的这个“钢”是指武器装备,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这充分说明战斗精神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我军在几十年血与火的考验中所体现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敢打必胜、前赴后继的战斗精神,是军队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战斗力的要素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以说,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是党领导军队凭着这种战斗精神打出来的,我军的军威也是用这种战斗精神铸就的。

(三)从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看,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命根子

大家都知道,高技术的战争特点表现为七个方面:有限的战争目的;复杂的战争诱因;威慑性的战争准备;高技术的战争手段;高消耗的战争费用;多维化的战争空间;短促性的战争进程。面对战争形态的新变化,胡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这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大力量,是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加强部队建设的重大举措。

有人认为,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抓军队建设就是抓武器装备的性能改善,抓高科技武器研制。这种认识并不全面。毋庸讳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军队打信息化战争的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但是,无论战争手段、战争形态、战争样式发生多大的变化,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将始终存:在。诚如古人所说,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近些年世界上发生的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再次告诫我们,取得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既要看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长,又要看精神力量的优势;既要看军事打击“硬杀伤”的威力,又要看政治打击“软杀伤”的作用。可以说,未来军事斗争,不仅是科学技术、经济实力、武器装备的较量,也是战斗精神的比拼。尽管信息战条件下的战斗精神与以往战争形态中的“勇”与“气”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是,它的须臾不可或缺却是不容臵疑的。

尽管高技术战争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但并没有改变人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定律。人的因素包括人的军事素质、战斗技能、意志品质、精神状态等诸多方面,其中人的战斗意志、战斗士气、战斗作风等,既是战斗力形成的催化剂,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战争的特点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越高,功能越齐全,对人的要求就越高,越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大大增强,更需要参战人员具有顽强的战斗精神。实践表明,高技术战争不仅仅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人的谋略、技能、智慧和勇气的比拼。

不管战争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传统优势都不能丢。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信息作战能力逐步增强。尽管与军事强国相比我军武器装备总体上仍 处于劣势,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和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大力提高官兵科技素质,树立立足现有装备战胜强敌的信心,就能在气势上压倒敌人,进而弥补在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使精神优势转化为决胜优势,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思考题:

5.延安精神内涵及发展 篇五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穿越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会堂、清凉山的红色电波,延安精神熠熠生辉。

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旗镇,到1948年3月毛主席东渡黄河,这13年就是常说的延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13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这期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指挥所、司令部。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通过“三三制”(延安时期由共产党员、工农群众、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一种政府组成机制)政权管理社会、发展经济,进行了党内第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即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胜利召开了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实现了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败到胜、由小胜到大胜,直到彻底胜利。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集思想上的成熟期、理论上的定型期、政治上的辉煌期、组织上的壮大期和作风上的彰显期于一体的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大家学习延安精神,重温和感受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我们党的整个发展史、奋斗史,从中领悟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汲取营养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

二、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到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为延安精神初步形成时期。主要标志是1938年毛主席为抗大确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抗大精神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是延安精神初步形成的体现。

第二阶段,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到1945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前,是延安精神的成熟发展时期。主要是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形成了整风精神和南泥湾精神,这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标志。

第三阶段,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离开陕北,是延安精神的成熟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对党的理论和优良传统作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概括,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章,延安精神最终形成。

延安精神形成有着特定的环境和基础。首先,延安精神形成于陕甘宁边区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党中央率领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的陕北和延安是当时中国最落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40年以后,解放区面临着国民党严酷的军事包围和严重的经济封锁。极端困难又无外援的环境,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特殊品格。其次,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确立和延安整风运动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经过整风运动,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全党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高度统一。第三,广泛的群众社会基础是延安精神形成发展的源头。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极大地激发了边区群众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锻炼的陕甘宁边区人民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政治是最先进、最民主、最革命的地方。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历史上党群干群关系最密切、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最好的时期之一。延安精神就是在总结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边区人民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概括说,延安精神就是党中央在延安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包括理论、品质、道德、意志、人格魅力等要素。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不断培育、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主要包括了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边区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是共产党性质宗旨作风及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不竭动力源泉。它使中国共产党能干成事、能取得最后胜利,使老百姓对共产党最拥护、最喜欢。“干成事”因为干得是老百姓的事,“最喜欢”因为共产党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问题。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方向。为了这个大目标,我们建党、建军、向农村进军、反围剿、长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打鬼子、打老蒋、建国等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最终目标都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核心就是人民获得最大实惠,人民得到最大幸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当年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就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人生信念、人生境界、人生付出和人生价值。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科学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由此所构成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

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使党从教条主义统治中解放出来,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当年我们党为实现阶段性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反蒋逼蒋联蒋打蒋”的正确战略策略,这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井冈山时期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长征开始后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以及后来促成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们对国民党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正确策略等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面对强敌,“亡国论”充斥国内,毛泽东大智大勇,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他在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时怎么说?说中国不能亡。城市亡了农村没亡;白天亡了夜晚没亡;大路亡了小路没亡。面对繁重任务和强大敌人,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从思想方法的高度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从思想认识根源上分清了是非,摆脱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洋教条”的束缚,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高度团结统一。对我们党来说最大的决定性的实事求是就是在组织路线上解决了问题。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刻论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作用,并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年,毛泽东在窑洞前后自己种菜,朱老总成为种地行家,周恩来、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针对从前方回延安参加整风的干部中,有人对久住潮湿阴冷窑洞一度闹情绪、发牢骚的个别现象,毛泽东开导说:这种情绪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蒋委员长比我们条件好,有高楼有洋房有电灯,但就一条,全国人民不听他的,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通过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我们粉碎了封锁,打破了制裁,减轻了边区群众的负担,密切了党群关系,改善了人民生活,积累了斗争经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一个毫无私利、始终以人民解放事业为己任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正如胡锦涛同志概括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四、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

延安精神不是孤立存在的。正确把握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不能简单地把延安精神理解为延安人和延安地区的精神。延安精神与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各种精神,都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历史渊源;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各种精神都可以在延安精神里找到根据,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拓展。可以说,党在各个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与延安精神一道共同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构成了党的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而延安精神则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集大成者。

五、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周恩来总理讲过:是延安人民用小米养育了我们,没有延安就没有新中国。延安是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具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习重温延安精神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和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能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走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自觉严守党的纪律,做到廉洁从政;能凝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力量。我们应当把学习党在延安的历史和延安精神作为必修课,更应自觉地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首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取得最后胜利,得益于延安时期确立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同样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坚定。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作了全面阐述,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特别是要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达90多年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实践、开创和发展起来的)、特在何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往开来,面向未来,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的具体体现。这些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主要包括: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执政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执政目标;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执政准则;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执政方略;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执政信条;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为执政追求;以实践群众路线和反对“四风”为执政突破口等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要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坚守理想信念的根本标志,是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根本要求。我们要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看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看到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真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标准。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敢于向不良风气亮剑,旗帜鲜明地同一切错误言行作斗争,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邓小平同志讲过,“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相信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今天我们搞建设搞改革开放还要靠这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核心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要准确把握全国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会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中央要求、省情实际和群众期盼。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最近,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一个重要导向就是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单纯此衡量发展成效,要求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防止急于求成,盲目搞“政绩工程”。我们要把握好这一导向,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老黄牛发展观念,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真正做出经得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要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坚决克服联系实际不够、脱离群众等问题,扑下身子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真正做到勤于政事而不勤于“政绩”。

第三,要践行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的确立,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的根本体现,是由我们党的世界观、指导思想和伟大历史使命、奋斗目标决定的。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核心也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时刻把自己摆在为人民服务的位置,把劲头用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抓工作、作决策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一条一条地制定解决措施,下大气力抓好整改落实,集中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第四,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夺取胜利、取得成功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是无路走出路、死路变活路、小路变大路、穷路变富路的过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中蕴含的这种宝贵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对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中的一个山区贫困县,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彰显出的新政新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先后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简化公务接待等规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要牢记“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用在改善民生上。要树立担当意识,越是在艰苦环境与困难条件下,越要保持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越要保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强毅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赢得主动、赢得发展。要适应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新要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清廉本色,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要加强党性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践行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以高尚人格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6.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六

自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健康一直是人们不变的追求,“健康第一”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着变化。远古及古代的生存条件恶劣,跑得快、跳得远、投得准等这些原始状态的“健康”是生存下来的必备条件;追溯到我国的现代,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权利,此时的“健康”主要指生物学意义的健康,也就是身体健康;再到当前社会,物质条件的富足,交通、通讯等条件的便利,健康内涵进一步延伸,相应的,“健康第一”也在发生着变化。

1. 古代基于生存和长寿需求的“健康第一”

“健”的篆体写为“”,字意为:一个人的腰身高大魁梧、强健有力。“康”的甲骨文写法为“”,造字的本意是:一个人俯下身子拿水桶在井里打水(见《说文解字》)。从古人造字的本意上来讲,当时的“健康”是指人的体型高大、健壮有力。在古代通常把肌肤光滑有弹性、血脉通络畅达、筋骨坚固强壮、心态平和清静、精气通和畅达作为健康的标志(见《吕氏春秋·达郁篇》)。可见,在古代“健康”主要表现在身体魁梧、精神抖擞和体内循环通泰三个方面。

远古时代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少食、少水、缺少居住条件、周围猛兽虎视眈眈,唯有具备力量大、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能攀爬、射得准等条件,才能生存下来。此时的“健康”仅仅停留在生存和生活需要上的、最低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

到殷商时期,人们生活中已有“五福”和“六极”的常识,开始有了模糊的健康和长寿意识。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当时贵族阶层已经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内容。史料记载:孔子在传教的过程中不但传授射、御两项内容,还开设了登山、远足等科目。“五禽戏”、“导引术”和“吐纳术”等运动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健康的一种手段,运动是维系健康的手段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识,并且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远古时代“健康”就是存活下来,近古时代开始有了健康长寿意识,并有了维持健康的手段,并开始注重运动量和强度。此阶段健康已被看作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事情,此时的“健康第一”只是模糊的意识形态。

2. 现代人权、人格视域下的“健康第一”

在古代,运动已经成为维持、达到健康的一个手段,这些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直到近代,健康的含义才逐渐得以明确,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权利。马克思曾提出健康是人权的第一位,并说适龄儿童的全面发展不但要让他们参与生产劳动,还要把智育和体育加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来。列宁也曾把健康的身体比作为青年一代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条件[1]。可见,健康作为人的权利得到世界的承认,健康作为第一位的意识也深入人心。

著名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青少年要注重健全人格、完全人格的培养[2],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3]。他认为养成完美人格,首先是体育的发展,然后才是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他曾说健康的思想来自于强健的身体[2]。蔡元培先生认为体育除具有健身功能外,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蔡元培先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也是我国教育界“健康第一”理念的首倡者。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第一人,他把健康看成教育和生活的出发点,看成是德育和智育形成的基础。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有健康的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健康的人。他把“健康的体魄”作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的首个目标。他认为身心合一、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在育才学校创办的过程中,他把全校师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4]。他推崇学校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三育并重,坚持“健康第一”。在《每天四问》中把对身体的进步作为第一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身体,一切都完了”[5]!陶行知先生明确地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并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健康第一”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学意义,他所说的“健康”是人民大众的“健康”,而不是古代所谓的上等人或贵族所追求的“健康”。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现代体育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当他看到“民族日趋轻细”[6]的国民体质状况时,疾呼“吾尝…变从民质…”[7]。他明白之所以民族造成“轻细”的“体质”,是由于对体育的“真义”和体育课之价值认识不足所导致的[8]。为纠正重德智而“略于体”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倡导“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强调德、智、体是同步发展的,且“德智皆寄于体”[6]。皆因体育是载知识的“车”,寓道德的“舍”。故,“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占第一之位置…学问道德…收效远”,“其身善者,他事亦随”,“勤体育”致使“筋骨强”,“筋骨强”则会“体质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6]。毛泽东的“健康第一”体育观是宏观的、辩证的体育观,是唯物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下的真义体育观。

从蔡元培的全人教育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到毛泽东的真义体育,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已经逐步形成,并日趋清晰。“健康第一”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而是上升到个体权利的层面,开始上升到人民大众的层面,“健康第一”的社会学意义逐步提升。

3. 当代社会健康多维度背景下的“健康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年把健康认定为:“不再仅仅指身体没有疾病,而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完备状态。”[9]并相继确立了健康的十条标准(见表1)。1968年WHO提出:“健康就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幸福感。”把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加入到健康的内容,健康的内涵进一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WHO又将道德的健康划入健康的范畴,强调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是心理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融入能力,而且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道德(见图1)[10]。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134个国家的代表,1978年在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的首府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明确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制定并通过了国际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性卫生目标。将健康作为一种人权,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这在国际上实属首次,健康的高度由生物学、社会学高度提升到政治的高度。

表1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制定的10项标准

图1 健康的当代涵义

由此可见,随着“健康”内涵的变化,相应的“健康第一”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生存意义上的“健康第一”,到近代生物学意义的“健康第一”,再到现代多维度的“健康第一”。随着“健康”内涵从单纯的身体层面过渡到身体和精神层面,又上升到人权和道德层面。“健康第一”不但成为人民大众的一种权利,人人都有追求健康、享受健康的权利;而且,“健康第一”又是赋予每个人的一种社会义务,人人都要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人人都要具备为社会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而奉献的精神。

二、“健康第一”在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健康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重申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要在学校教育中切实负起学生健康的责任,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助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重担。国务院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康第一”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责任,学校体育一定要担负起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责任。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学校体育“新课改”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1]。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健康”这条主线开展,并确立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领域目标[12]。足见,当前“健康第一”理念在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是何等重要!

“新课改”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提高学生体质状况上还略显力不从心。据1985年至2006年期间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的情况看,截至2006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连年下降的水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自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出要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等理念深入人心。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再次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严格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体育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基本目标之一。

在严格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一系列举措下,青少年体质状况得到很大改观。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第6次普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有所改善,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处于下降的趋势[13]。充分说明我国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2012年10月22日国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提高青少年体质任重道远。要改善这一现状,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学校体育要切实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便利的条件。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健康第一”的导向性作用,引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向“关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改善,引导他们向往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的方向发展。

摘要:通过对不同时代“健康”涵义进行研究,并将“健康第一”的流变进行梳理、归纳。研究发现:“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我国不同的时代虽然有变化,但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时期,更是意义非凡,不仅指引着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同时还统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

7.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篇七

关键词:雷锋精神 南丁格尔精神 实质内涵 护生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36-01

雷锋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先进文化的表征,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也已经成为崇高与奉献的象征。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1],它所蕴含的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和创业等精神一直在指引着大学生不断地完善政治思想,塑造崇高人格。在实践中将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护生教育与学生工作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创新与奉献并重,从而培养护生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1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内涵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雷锋精神的产生有着社会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2],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南丁格尔精神则是以南丁格尔命名、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道德观念和先进思想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精神在不断发展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多层次境界的思想体系[3],主要体现为: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扶危济困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对于南丁格尔精神而言,胸怀道义是它的基础,厚学博爱是它的本质,勇敢奉献是它的崇高境界,崇尚科学是它的主线[4]。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保护个人的权利,宣传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它要求护理工作者能用同样的热忱与无私对待每一个人。奉献精神是指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高境界。

2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生的教育意义

(1)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激励护生开拓创新、提升道德品质。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竞争加剧与不断进步的社会,护理事业也在快速地发展。然而在护理学发展的初期,南丁格尔精神的弘扬受到了限制[5]。在我国,护理学科要想与其它学科或者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科并驾齐驱,只有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将创新融入其中,才能推动护理学科更快地向前发展。在护生的教育与学生工作中,利用现代新型科技产品与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和教育方法来渗透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励护生开拓创新与提高道德品质。

(2)用雷锋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博爱精神指引护生爱岗敬业、塑造优良品德。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应该立足本职,以南丁格尔、雷锋等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感。护理模式发生转变后,强调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护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定的事业心,时刻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6]。护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有宽大、博爱的心,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在加强护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敬业精神和博爱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生在实习操作中体验职业情感与行为规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医疗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人道主义精神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基础,一切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病人,充分体现人的重要性,它要求护理工作者爱护患者,对患者仁慈、同情、关心。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首先必须要懂得人、理解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否则便无法胜任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需要[7]。现代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坚定护生政治信念,使护生拥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结语

在新世纪的护理本科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责任感、意志力等品质的培养,使护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对于护生来说,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都很重要,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要用南丁格尔精神指导职业发展,树立起南丁格尔精神的标杆。从护生的教育角度来讲,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两种精神的实质内涵,同时引导护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善玲.论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报,2012,31(7):1-3.

[2]钟惠英.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4):1-5.

[3]张理海.雷锋精神的时代解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2):14-16.

[4]寇晋,朱京慈.让南丁格尔精神焕发时代光芒[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77-78.

[5]王倩,陈慧.创新与奉献同等重要的南丁格尔精神[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

[6]王斌全,高晓红.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教育[J].护理研究,2007,21(11):2913-2914.

上一篇:大学生择业 创业下一篇:ERP管理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