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计划(10篇)
1.初中科学教学计划 篇一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篇一: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通过近20年的初中科学教学,在多次和同事、领导进行交流探讨后,我对初中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些许体会: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对此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科学学科是进入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二、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学生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中对课题的引导,重点的突出都是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有就是对实验的全程设计与把握,这需要教师把实验课备透,在实验课堂上能真正做到运筹帷幄,掌控大局。
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应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要在在学生实验中让学生相对独立思考,操作,而不是简单的老师说,学生做,变成另一种填鸭式教学,如,可以先让学生做好探究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这几项,在师生共同探讨可行性,最后让可行性高的实验设计付诸行动,在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个参谋,而当学生这个主导者获得较大成功后,会得到很强的成就感,也就是他后期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知识系统化,并做到循序渐进。
曾今有一位老科学教师告诉我科学中的化学部分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初听不以为然,细想有一定的道理,是啊,化学的元素知识,物质性质、变化等等,细分下来量大的惊人,这时候作为老师就应把总结归纳时时记心头,不仅自己总结,还要让学生也学会总结,简单的是遇到相似相联系的知识会联想,深入点的就是会归结出知识树,知识网。这些不管是在记牢化学知识,还是作为学习化学的工具都十分有用。
科学是开设时间相对较短的一门学科,因此有许多知识需要掌握,但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兴趣的同时记住科学知识,这是问题的关键。而循序渐进就是一个好方法,如在还没有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时候就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或在学完一段后对某一方面集中训练,再进行知识竞赛什么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后的一些不成熟反思与总结,学无止境,教亦如此,所以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篇二: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初中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科学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从初二的科学教学开始,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打开初中科学的大门,其次是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科学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拔高。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科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科学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科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科学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科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科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科学的能力。
3、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要求学生解题过程要做到多反思、归纳和总结。
4、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科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总之,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初中科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篇三: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有关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要从自然界整体性的存在和变化过程中看待每一个知识内容,从而理解科学原理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让他们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呢?问题情景的形成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问题得出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探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已去探索。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呢?又如: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装有水和醋的杯子中,鸡蛋会下沉还是上浮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下沉,然后教师做演示,发现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在醋里的鸡蛋先是下沉,蛋壳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然后会慢慢上升,最后浮在液面上。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心里就想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如:在讲解“物质变化‘’时,事先准备好澄清的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嘴通过玻璃管向里面吹气,学生发现“水”变得白色浑浊不清,学生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要问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留意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总之,科学课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不能仅仅把学习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唯一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把科学课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2.初中科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掌握科学规律的基础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留心生活事例, 分析实验现象与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 创造便于探索规律的良好环境, 提供探索客观规律所必需的感性材料, 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 为研究科学规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如在分子运动论的教学时, 如何将抽象的、微观的分子等微粒的理论呈现给学生, 单靠纯知识传授是不行的, 教师必须提供大量的实验, 如用生活中香水事例说明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用黄豆与芝麻、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的实验来模拟类比出分子之间有空隙, 用手压针筒中的水和空气感受不同状态的物质其分子间的空隙不同, 并且感受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大等特性, 学生不知不觉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感受并悟出微观分子的有关规律。
在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知道学生探索不同科学规律时所遇到的不同困难, 再结合建立科学规律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选择适当的途径, 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认识研究对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让学生从中概括出科学规律, 这是掌握科学规律的关键。当然, 在带领学生探索和研究具体的科学规律时, 不一定要按照历史上建立科学规律的过程来进行, 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能力水平, 学校的设备条件, 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方法。
二加强科学概念教学是完成规律教学的前提
整个科学课的结构像一座大厦, 这座大厦的钢筋就是科学规律, 建筑材料就是科学概念, 盖起大厦不能没有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关系正是科学规律与科学概念的关系。例如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就包含有“外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等概念, 如果没有这些概念, 就不可能得出这个定律。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没有正确地理解,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惯性定律。同时, 学生在学习惯性定律之后, 又往往与惯性混淆在一起,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比较法来加以区别。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属性, 它没有条件;而惯性定律是有一定条件的, 即“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又例如关于“杠杆平衡”的规律, 学生对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条件并不难掌握, 但必须要对涉及的规律有所理解, 否则对科学规律的教学根本无法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学习科学规律必须首先知道正确的科学概念, 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是我们理解知识点, 掌握学科规律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所以,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各个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比较法和实验法是科学规律混淆的利剑
在七年级科学教学中, 日食和月食的规律教学就会对前一节月相的规律教学产生影响。学生往往在学习月相时, 效果很好, 但在章节复习时, 就会受到日食和月食知识的倒摄抑制。这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比较法将三者“日食、月食、月相”从成因、月日地三者位置关系、可见范围、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先亏方向、类型等逐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话语讲解出来, 自行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教学中, 利用比较法是解决负迁移影响的一剂良方。主要比较的是受力物体: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物体, 而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不同物体。找受力物体的方法有:A物体对B物体的作用力, 其中B一定是该力的受力物体;再如B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其中B一定是该力的受力物体。如果同一选项中, 受力物体是同一个, 则两个力可能是受力物体, 再分析力的大小与方向, 最后确定是否为平衡力。
比较法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系统地掌握各科学规律, 由于从多角度加以比较, 学生会对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有着比较准确地理解, 从而形成不同的知识网络。实验法则是利用具体的、形象的、确凿的证据来瓦解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知识, 记忆深刻有利于规律的形成。
四让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是理解科学规律的关键
科学规律的表达有多种方式, 但很多采用文字方式。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基础知识很扎实, 基本能背出来, 但是学生如果离开了认识的基础, 颠倒了认识的顺序, 没弄懂科学规律, 没有真正理解, 那也绝对不行。要知其然, 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 任何事情和规律都有前因后果。
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 教师必须通过实验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通过不断地弯折白色光屏使其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看不到反射光线, 得出只有两个白色光屏在同一平面时, 才可见到反射光线; (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通过多组实验, 让学生感受并自行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让学生对该规律有充分的理解, 从中感受反射定律的因果关系。
3.初中科学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科学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教学,但是,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仍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对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教学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一、加强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采用以科學探究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章节主要注重人类与地球关系的讲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悟到家园建立的艰辛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探究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如将地球比喻成篮球,通过探究篮球的形状特点,从而加深对地球科学现象的理解。由于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这就给教师减轻了负担,更有利于科学教学的开展。但是,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科学学习方法不到位的现象,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课堂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做好课堂材料的收集,如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准备好科学课程课件后,然后开展教学。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怎么证明地球形状是圆的?”然后引入关于地球的图片或资料,教师可以引用航天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球的形状。新课程提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新课程注重学生科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而开展科学课程。在小组合作教学中,首先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从科学教育理论方面分析,科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这就要求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内容“空气”,空气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这一章节教师可以从空气的成分和用途进行空气知识的讲解,然后安排一些实验教学,从而对空气中的成分进行验证。在实验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提出问题,如“空气中有哪些物质?”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空气中有水、氧气等,而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有水、氧气、二氧化碳、灰尘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空气中的成分进行验证,并收集证据,最后对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操作,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不仅要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并以实验课堂为主,例如探究物体的密度,教师可以对小石头的密度进行验证,密度公式一般为ρ=m/V,从公式中可以得知,物体密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决定。密度实验中,需要弹簧秤、量筒等器材,因此,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实验中没有量筒,而只有弹簧秤器材,怎么才能测出物体的密度?”通过思考和探究,学生可以先用弹簧秤测出小石头的质量,然后称出水和烧杯的总量,从而计算溢出水的质量,根据水的密度,就可以计算出石块的体积,最后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师把学生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都提前准备好,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发展,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实验中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下,要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并以实验教学为主,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瑶珍.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2]赵峰.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郑晓燕.上海市初中科学与生命科学学科教学衔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赵忠信.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成功:教育,2012(8).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瓯海实验中学)
4.初中科学学期教学反思 篇四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能营造多重感观刺激,有利学生记忆。根据心理学研究,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觉器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形和动画同时展现,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在学习时能同时接受相关信息,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多媒体版面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使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和富有启发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起到活跃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多媒体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一些作图画表较多的科学课,通过高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可增大课堂容量。对于一些有较多学生练习需即时评价反馈的课,采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就可方便地实现学生练习中典型错例的展示,免去了教师板书学生错例的时间,扩大了点评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当前科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比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着巨大优势,但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大量应用多媒体后,除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容易流于呆板僵化、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以外,还由于教师的因素在使用中出现以
2.1多媒体代替板书,不利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整合
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知识点之间常存在紧密的联系,即逻辑关系。现在许多教师应用多媒体后,干脆省了必要的板书,一节课中只是偶尔草书几个,个别教师甚至只字不写。一次,一个经常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教师对我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了:在课上,他用多媒体显示了“P = F v”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告诉学生要记住这公式的,结果单元测试中许多学生都没记住。
这位教师的抱怨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当时念高一时,我们普通班的数学课由一位本科刚毕业的男教师任教。他上课经常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黑板擦,一边讲解一边板书。为了照顾两边的学生,每次板书总在黑板中间部分。当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板书也常常已从黑板的上端写到了下端。为了开始新内容的讲授,他就习惯性地把先前的板书擦净。一个学期下来,近二分之一的同学期末考试不及格;一个学年结束,期末考试全班仅3个同学及格,他也因此改任了职高班。
今天,许多科学教师用了多媒体就省略了板书,这与我当年的那位数学老师有何区别呢?在一堂科学课中很多知识点常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只依靠多媒体课件上课,一张幻灯片的画面一般停留时间很短。当学生在课间某个时候发生疑问想去看时,常常已没了踪影。这样,学生就会对一些知识点因缺乏识记时间而理解不深,有时甚至会出现当堂遗忘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就变得杂乱无章,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对知识的内化和创新。当然,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就无从谈起了。
2.2滥用课件代替实验,不利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发者提供了许多实验课件,节省了教师的实验准备时间,方便了课堂实验操作,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控性。因此,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教师随意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代替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但多媒体实验课件的滥用,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5.初中科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探索 篇五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知识已呈几何级数增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应该灌输并培养自主学习的思想与能力,才能保证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师更要在课堂上积极导入自主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关键词】初中;科学;自主学习
在初中教学课堂上积极推行自主学习模式,是体现新课程标准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与小学生相比,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更强调了对适合自身学习方法的摸索与掌握过程,这决定了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的必要性。1.激发自主学习内在动机
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上的动机能够直接对其内在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有推动作用,尽管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受到动机的内在支配,因此利用好内在动机的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早在1978年,凯勒就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型,将动机的推动归纳为四种因素,包括注意、关联、自信、满足。初中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将知识点与生活形成紧密的联系,以形成学生的学习注意和知识关联,在动机的挖掘与推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信与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大多都取决于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与积累,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吸收课本内容。利用学生的经验,借助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才能紧抓学生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如学习《演化的自然》一章,针对“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中的地震成因内容讲解时,很多没有经历过地震的学生会觉得非常深奥,那么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行感受与领悟,学生可以抬起手臂向上弯曲,这时观察自己的衣服有褶皱隆起,且外观上与地层的褶皱相似,经验迁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觉联想到科学知识。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地壳岩层最初也是比较平坦的,当其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产生的作用时出现褶皱,伴随着压力的增大褶皱的程度也就越大。如果有学生提出褶皱会不会无限增压,这说明学生联想到了如木棍弯曲到一定程度发生断裂的问题,正如地震一样的巨大声响,用手掰断木棍在断裂的瞬间手也会感到震动,与地震相似,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自主学习内在动机,并实现了难点的突破。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展开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兴趣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学生从科学中领悟的自我认知。美国的研究者针对自主学习提出了几种学生的自我兴趣解剖,包括自我监控、优选方法、自我评价、自我奖励等等,这与其他的学习兴趣培养不同,主要指标在于学生的自我认[1]识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准备与设计课题的过程中要以学生自我认知规律与学习能力为基础,根据科学教材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做准备,如改编课本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当前使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实验难度相对较大,而学生自主验证的成功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从旁指导与适时点拨,并努力改编教材,使其适应学生实际能力发展。比如在学习《电路探秘》时,教师可以将其中“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针对实验的要求设置目标编订计划,保证改编后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更容易上手,改编后串联电路实验更能激起兴趣,挖掘学生的实验潜力,并在自我操作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动手实践能力。3.切入式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与深入,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已在当前初中各个课程教学课堂上应用,且在实践中也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要求的提出正是建立在知识同化与迁移基础上,因而也就更符合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教师以切入式的教学模式带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助于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构建主义的同化迁移过程能够建立科学科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适时切入要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反复思考,进而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取得更巨大的成就与效果。比如在学习《观察生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展开“呼吸系统——人体肺泡结构”的教学,切入案例,如在课前准备一段树枝带入教室,提问学生树叶分布的特点,这时学生或许会感到莫名其妙,教师再将树叶重叠,再次提问树叶在展开时的面积更大还是重叠面积大?在学生解答展开树叶面积大时,教师切入“树叶之间之所以互不遮挡的秘密”,于是“吸收更多阳光”的主题则成功切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随后再切入有关“气管分支到肺泡”以及“树枝分支到树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并顺应教师的切入点自觉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最终顺藤摸瓜地学习知识重点。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顺应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学形势发展,教师必须注意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动力,适时引导与讲解,全面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考文献】
[1]汪靖霞.初中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12(11):12-13.[2]周呀呀.初中科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教学与管
6.初中科学教学中常用思想方法浅析 篇六
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但是探究这些思想方法过程中,没有一味地进行单独方法的考察,都是在考察过程中对科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考察与分析,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与了解,详细把握知识的难易度与综合考察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过程中,与研究电阻与各因素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同时用到了几种方法:比如观察法、归纳法与控制变量法等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由此可见,科学科目的考察过程中,根据题目表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总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充分的重视与研究,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展开分析.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阶段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在学生进行电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所以在考察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控制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在电压保持不变化的情况下研究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分别得出结论.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动脑与动手的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再就是在分析过程中为弄清楚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探究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长度相同材质的导体和用长度与粗细的不同材质的导体以及材质相同长度相同但是粗细不一致的三种情况对导体的导电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去得到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的大致关系,通过详细的比较得出导体电阻的计算公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也是适合控制变量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情况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2 转换法
对于抽象的物质与在现实中无法看到的问题的学习,比方说分子的运动等看不见,摸不到的一些物质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普遍采用类比转化的方法进行学习与探究,比如电流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电磁波的存在等情况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展示,只能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学生熟知的一些知识比方说在热水中的颜色的扩散速度与在冷水中的比较等方式与方法对热运动进行转化性学习,电磁场的模拟目前的普通教学中普遍用小磁针的模拟实验来证明其存在性,来模拟和探究它的性质与作用等.3 放缩法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些现象我们可以明显和直观的观察到,比方说花落花开,水流快慢等,科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有些不是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对现象进行放大,进行研究,把现象放大,把结果变得更加明显有助于我们顺利得到结论,帮助学生能够接受现象,有助于进一步观察实验现象,比如我们常做的一个实验,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影响时,我们把玻璃瓶装满水,密闭封严,插上一个尽量细小的玻璃管,将玻璃瓶产生的形变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放大成因玻璃瓶形变引起的细小玻璃管上面液面高度的变化进行充分的放大,直观而且明显,让学生易于接受.4 积累法
这一思想方法在我们测量微小量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比如测量纸片的厚度,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比较难操作,我们可以测量一百张乃至一千张纸片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积累法,比如测量心跳时间,比如测量导线的直径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积累法来实现.5 类比法
7.初中科学教学计划 篇七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科学学科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并逐步完善起来的, 其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操作性强。通过这些实验的教学, 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形成感性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可以有效地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正如著名科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的:“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科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培养科学素质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生好奇心强, 他们学习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成了首要任务。而就完成此任务来看, 我以强化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为主要手段。这些实验有的是对科学概念、原理的阐述, 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 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技能操作。对这些演示实验, 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 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 以便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增强实验效果。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点。
1. 课堂引入阶段, 借助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课堂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 这种引入性实验往往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简单易行, 而且现象“新颖”、“奇特”、“有趣”, 有时甚至是有悖“常理”。能在学生内心产生一个与新内容学习相关的强烈情感反应, 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主动思索。
例如,
火星写字
实验用品:
木条、火柴、毛笔、白纸、红铅笔、饱和硝酸钾 (KNO3) 溶液。
实验步骤:
(1) 用毛笔蘸饱和硝酸钾 (KNO3) 溶液, 在一张白纸上写字 (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 , 重复写2~3遍。然后在字的起笔处用红铅笔做个记号。
(2) 把纸晾干, 放在水泥地 (砖或土地) 上。
(3)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 立即出现火花, 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 好像用火写字一般。最后, 在纸上呈现出毛笔所写的字。
实验原理:
当纸上的硝酸钾 (KNO3) 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 硝酸钾 (KNO3) 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O2) , 纸被烧焦。
“火星写字”实验操作简单, 实验用品较少, 实验的自由度大, 趣味性强, 学生的积极性高。在教师演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思考实验的原理。该实验可以作为《氧气的制取》的引入,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了解到硝酸钾 (KNO3) 分解制的氧气并代替传统的氯酸钾 (KClO3) 分解制氧气的方法, 改进了实验;该实验也可以作为《物质燃烧条件》的导入,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总结出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实验学生自主性较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发挥, 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
2. 课题展开阶段, 借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在课题展开阶段, 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引导学生对科学对象的属性或关系进行探究, 通过对感性材料的研究, 概括出科学概念或归纳出科学规律。这类实验要求现象特征明显, 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思维冲突, 容易分辨相关因素, 容易进行变量控制。
例如,
一吹即燃的蜡烛
实验用品:
蜡烛、白磷、二硫化碳溶液。
实验步骤:
(1) 把白磷撒在二硫化碳溶液中, 混合均匀。
(2) 将蜡烛芯散开, 滴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3) 向蜡烛芯吹气, 蜡烛随即被点燃。
实验原理:
二硫化碳极易挥发, 可以长吹一口气使其挥发速度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后, 在蜡烛芯上只剩下白磷, 白磷在受到轻微摩擦或被加热到40℃时自燃, 从而将蜡烛引燃。
利用这一趣味实验中奇特的现象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磷单质的相关性质。在该趣味实验中体现了白磷和红磷物理性质上的两个重要区别: (1) 着火点,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是240℃。 (2) 溶解性, 白磷易溶于二硫化碳, 而红磷不溶于二硫化碳。再用对比实验比较红磷和白磷的区别,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知识。课堂气氛相对轻松活泼,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该实验包含着物质燃烧条件的满足, 也可以安排到物质燃烧条件的探讨这一章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试验本质能力、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提炼规律的能力。
3. 知识深化阶段, 借助演示生成学生的深层思维, 学以致用
在知识深化阶段, 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应用科学概念和规律, 因此这类演示实验比较注重实验的思考性, 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例如, 在讲完浮力产生的原因后, 演示如下实验:“把一蜡块紧贴置于烧杯底部, 沿杯壁倒入水, 蜡块并不上浮;让蜡块与杯底之间留有空隙, 蜡块就上浮了。”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 知道, 紧密接触, 水不能进入蜡块和杯底之间, 蜡块不上浮;留有空隙, 水进入了蜡块和杯底之间, 蜡块上浮。就会进一步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一表述加深理解了。然后, 我又举出两个对比事例:一艘轮船漏水沉到海底、一艘潜水艇撞到海底搁浅, 都浮不起来了。追问, 轮船和潜水艇有浮力吗?为什么?怎样能把他们从海底打捞上来呢?有了刚才蜡烛的深层思维, 学生对于这两种生活事例的解释, 了然于胸!把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 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4. 提倡“瓶瓶罐罐”做演示实验, 科学回归生活, 培养学生创造力
从当今世界的科学教学改革来看,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对师生利用身边随手可取的材料来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教具和开发低成本实验有高度认可。自制教具和自行设计的小型实验对学生来说, 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 有亲切感和成就感, 有参与的吸引力。
例如, 可乐瓶就是我实验中常用的器材:用它来做液体对侧壁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用它来演示喷泉实验, 证明大气压存在;用它来做帕斯卡桶裂实验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以外, 我们平时用到的塑料袋、饮料吸管、各种笔管笔芯、旧日光灯管、橡皮泥、纸板、孩子玩具等等, 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实验器材。
“瓶瓶罐罐”做演示实验, 选材简单、操作方便, 科学就在身边,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它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 且成本低廉, 易于推广, 必将成为一种发展方向。
二、深化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整节课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小组合作完成科学实验的教学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控制实验过程、观察科学现象、测量数据, 最后由小组共同分析误差、总结改进方法、得出结论。学生在该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自主学习的状态。
以分组的方式进行实验可以提高交流能力。对同一问题,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探讨方法;通过交流, 可以暴露出每个人思考方式的弱点和长处, 群体思想比个人的思想可能合理得多。孩子们作为个体, 形成自己的概念, 但与班里其他人交流后, 就会扩大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把他人的思想融合进来。
分组实验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事实使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理解得到深化, 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及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同时, 分组实验对学生在基本仪器的使用技能技巧、实验仪器及装置的认识、实验基本方法的了解等方面也有其独特优势。可以说, 分组实验能使每个学生的手和脑、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创造经验等方面都获得综合性的基本训练, 是其他任何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可替代的。
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 学生是主体, 教师仅是起指导作用。
总之, 学生分组实验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动手、思维、计算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而整个过程也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设边学边实验的随堂实验教学, 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 称为边学边实验。所做实验可以是对某些仪器的使用练习;可以是利用某些仪器对具体科学量的测量;也可以是验证某个物理规律;当然, 也可以是探究发现“新”的知识等。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的实质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强调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验的特点, 体现了新课标的教改思想。
与演示实验相比, 边学边实验是让学生手脑并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人人动手, 在操作、观察中积极思考, 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提高实验技能。
与学生分组实验相比, 其特点是能更好地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在该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从而得出科学概念和规律, 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从时间和空间看, 边学边实验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 它可以灵活机动地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开始, 作为新课的引入;也可以安排在课堂教学的中间阶段, 用来建立科学概念或得出科学规律;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几分钟, 作为复习巩固新课内容。
例如, 在进行《欧姆定律》的教学时, 我把它设计为随堂探究实验教学, 让学生利用所需的器材, 自行探究电压、电流、电阻三者的关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帮助, 在知识方面进行引导补充, 但切忌越俎代庖, 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尝试、去反思、交流和总结, 成为探究实验真正的主人。当实验成功时, 学生感受着一种自行探究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怎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 边学边实验可以结合教学的进程, 随时穿插进行, 时间可长可短。从实验场所上看, 边学边实验不一定都要在实验室单独进行, 往往安排在教室里进行就可以了, 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做实验一并进行, 从而节约课时, 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从学生的负担来看, 边学边实验一般不需要学生写正规的实验报告, 同时他们可参与到教学中来, 自己动手操作。因此, 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反而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做中学, 在乐中学。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实验教学,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外活动实验是指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或提示) , 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的简单装置, 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课外活动实验是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教师不一定现场指导, 而是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并实验, 自己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 能培养学生研究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使其养成优良品格。因此, 在新一轮课改中,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也倍加受到重视, 在新课标教材中也专门开辟了“做一做”栏目以示强调。
1. 家庭实验形式
教师配合教学, 布置学生在家里自己创设实验条件,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 自己动手完成小实验。必要时可与同学合作或者家长协助。教学实践表明,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
探究家庭里不同物质和水混合的情况, 并加以分类
目标:学生预测水对不同材料的影响
实验用品:水杯、糖、盐、苏打、胡椒粉、面粉、大米、油、醋、纸片、厚硬纸板、木屑、通心粉及类似的材料, 一张实验记录单 (以便学生能记录他们的预测和观察到的现象) 。
对每一种物质, 学生要猜想把它们加水后的情形, 然后真的加水, 观察并记录结果。讨论预测过程及该材料加水前后的变化, 最后根据这一变化将其分类。
布置家庭小实验学生开始产生兴趣, 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 都非常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 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 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 一旦做成功, 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 学习科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
2. 课外活动小组形式
对一些大型或复杂的实验, 学生由老师安排或自由组合, 分成活动小组, 分工选购器材, 自制仪器, 设计方案等,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完成实验, 并开展观摩和评比等活动。
例如,
收集天气数据
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天气的各项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 (1) 温度; (2) 大气压; (3) 风速; (4) 雨量; (5) 各种云。用一个数据采集单记录数据, 直到记满为止。学生们每天记录天气情况并画图表进行解释。日常天气观测表
温度应该在每天同一时间有阴影的地方采集。气压可以从气压计上读取。测风速的风速表可以自制或从科学仪器表公司购买。云的类型需要参照一个能暗示天气情况的云图表。教给学生们怎样读天气预报中的天气图表, 以便他们能把自己记录的数据与官方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
自制雨量筒
雨量筒是一个能收集雨水的容器。雨后容器中水的深度等于所下的雨量。用一个咖啡罐或其他圆柱形的容器, 放在室外一边下雨时集雨。用尺子量出容器中水的深度, 就是相应的雨量 (注意每次收集雨水前保持容器是空的)
自制风速表
(1) 劈两个40厘米长的薄木条在中心处以适当角度交叉。在两个木条交叉重叠的中心处钻孔, 大小为医用的橡皮管或玻璃管刚好通过为宜。
(2) 在木条的四个角上沾上四个小纸杯, 方向一样, 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3) 在两木条交叉处找到平衡支点, 用胶带把一个长钢钉与支撑点的另一端固定。
(4) 把一端套有医用软管的木制装置套在刚钉上, 调整该装置使上部能自由转动。
(5) 接下来是测量风速, 记下风速表在一分钟内的转数。把每分钟的转数换算成风速, 该转数除以风速所对应的转数就得出当前的风速。
组织科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课外活动实验对学生是一种实践学习活动,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 开发创造思维方面的智力, 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都有极大的益处。但为了保证效果而不形同虚设, 应注意:重视教材上的“做一做”,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 教师和家长可协助完成, 但绝不能包办代替;注意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试验中不能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物质, 禁止单独使用高电压等;对学生所做工作应及时给予检查和评价, 防止实验内容流于形式。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初中科学《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重视观察和实验,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科学教学的基础, 又是掌握科学知识规律的入门向导和手段。实验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科学、求是的态度, 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掌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笔者在实践教学中, 结合新课改精神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条件以及生活中的“瓶瓶罐罐”, 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各类实验, 真正使实验教学与科学教学有效结合,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各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素养,实验
参考文献
[1]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科学课教学研究.【美】David Jerner Mart in.薛伟江.译长春出版社2008
8.初中科学有效教学刍议 篇八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一定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觉投入有关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更是鼓励学生勇敢、积极迎接学习的难关的重要助手。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时代进步的事件、周围的教学设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个卡通人物模仿人类吃东西,然后进行消化、吸收的一个动态Flash教学课件。在为学生展示趣味化的教学动画之后,教师可这样开展教学:
师:大家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东西?
生1:米饭。
生2:土豆。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中午吃完饭的时候大家是什么感觉?
生1:撑。
师:那么现在呢?
生1:有点饿,想吃东西。
师:那么,为什么人吃完东西后会突然觉得饿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样,在动感而形象的卡通动画下,学生被深深吸引了,随即教师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发问,一步步地启发学生思考,一步步地诱发学生去发现并且理解这样的一种现象。这样一种趣味化、生动化、逐渐渗入的教学方式也必然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很多人认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就是学习的兴趣。其实不然,学生的兴趣只是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喜爱之情,而学生具备学习积极性则是指学生能够自觉而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学习之中。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学生的兴趣一旦得到激发,那么学习积极性也将更好地被调动起来。
此外,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就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更愿意,也更主动地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重要的基础。再者,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前提出“自己动手进行唾液的提取以及验证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这一实验要求,此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实验,学生观察”这一教学方式,带领着学生一边实验一边进行观察。
这样无疑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可以更好地实施《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继而实现初中科学的有效教学。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教学提供情景再现,也可以将更多的非课本因素引入到课本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将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探究情境等来开展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考,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则可以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带入课堂,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科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而探究情境的创设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糖”“盐”“醋”“油”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带入课堂。然后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并且进行搅拌,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借助生活的经验来学习,而教学的有效性也必然会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爱娟.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活动有效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7).
[2]戴华锋.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2013(6).
[3]汪滨.初中科学有效教学之我见[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4).
9.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篇九
课题研究随笔之一
实验中学 孟庆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科学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化学教材专家王祖浩先生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戴安邦教授指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这段话指出了化学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又简明地概括出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
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按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目前看来,不少学校受“升学与考试”的影响在初三前的暑期就快节奏地赶上化学课,不做实验,大量地压学生记概念,记化学用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心理,把一个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记忆仓库,把学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变成了无奈抱怨 的状态,很多学生可能就此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三年级,化学作为一门新开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比如可以精心做好小小照明弹、肥皂泡“炸弹”、“清水变牛奶”、“铜绿受热的变化”等有趣的实验,教给学生简单的操作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使之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及其两类变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初步感觉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寓教于乐”,会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后,尽可能地给学生动手机会,指导学生实验,既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又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动力。新课程教材的设计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采取“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方法,对初中化学的“分化点”作了处理;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如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再要求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而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贯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由于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望而生畏,因此,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进一步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化学概念本身是 发展的,应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暂时无法给出严格科学定义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用泛指、列举或比喻的手段去说明;也可通过对同类实验现象的分析,从经验中概括出有关的属性;微观概念可借助宏观现象或学生的直接经验去描述,以降低学习难度。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渗透科学态度教育
我们把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合起来称之为科学态度。在心理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是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科学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科学态度对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于化学教育而言,科学态度主要包括:(1)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化学学习、尊重化学的客观事实;(2)重视化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3)善于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4)对待知识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5)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6)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7)对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我觉得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1)知识教学和实验训练一定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我们必须自己做到也要求学生做到:①不凭主观臆造、书写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式;②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状 态(或浓度)温度等条件;③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课本的叙述不一致时,不能违背事实来复述课本中有关实验的描述。首先应该尊重事实,然后找出不一致的原因,必要时重新进行实验。在定量实验中观测数据与预期的不一致时不得拼凑数据;④化学实验中切实按照规范的动作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取用药品,按照规定控制反应条件。细致观察、及时记录,不放过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⑤对作业、考试题中的错误认真分析原因,加以改正。
(2)通过介绍化学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如核电能、氢燃料、大化纤、航天材料、新医药等等。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3)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专题报告,有重点地介绍中外化学家的事迹。将各位科学家的生平、研究精神、取得的成绩如实地介绍给学生,包括失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他们,才可能学习他们,如居里夫人,学生在学化学之前就知道一些她的故事,但上课时我依然细致地介绍了关于她热爱科学,不畏劳苦历时四十多个月,终于从两吨铀的废矿渣中提炼出0.1克光谱纯的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相对原子量的科学探索过程,再比如戴维聚光烤焦了伯爵的钻戒等等,这些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以及贡献,都体现了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体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家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永不满足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以及为献身科学的生活经历,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教育。
(4)教学中渗透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等现状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和生产的两重性,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矿产资源危机、水源能源危机等,引导学生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绿色化学素养培养的问题中还要细谈)
(5)用科学知识分析一些客观的自然现象,组织学生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做到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三)用科学方法组织教学,重视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方法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感性认识必须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得化学概念和理论,要用到科学抽象、假设、模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也用到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类比等逻辑方法。
1、用科学的方法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应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这是组织课程内容的一条主要线索。按照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 难等认识规律,一是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观察认识事物。根据这一特点,初中化学课程以阐述直观的、具体的物质和现象为主,内容组织可从学生接触的周围事物、现象和生活常识着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首先,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空气、氧气、水以及其他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元素、化合物,体验物质及其变化的多样性。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微观领域,认识原子、分子,初步在微观层次上认识事物变化、初步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分类等。这个阶段,通过观察、实验探索或验证,使学生形成生动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思考进行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领会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初步学习运用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等。二是分散难点,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概念采取由低级到高级分阶段螺旋上升,前面的知识要为后面的知识打基础,同一知识模块内知识和技能也有反复,在重复过程中,一些知识不断深入和拓展。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编排顺序,先讲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然后,按照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依次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物质的转化等知识,最后讲述化学与环境、资源等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内容纵向的展开,各方面的知识也相应地不断深入或拓宽。
2、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和训练
在化学教学中,应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陈述方式为主的传统做法,要有计划地在教学中介绍有关的科学方法。化学科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和假设论证等。初中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化学教学突出体现观察、测量、比较简单的实验条件控制、记录、表格化、化学用语化和表征性抽象等科学方法,如可列表让学生观察记录“蜡烛燃烧”的形象,让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来体验和认识一些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模式的训练。(1)观察和实验为主的模式,如质量守恒定律,可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来施教,即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将实验现象和数据加以分析归纳,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将其中的正确部分进一步上升到定律,再逐渐形成理论。(2)实验数据、图表为主的模式,要突出资料和事实的处理和科学抽象等方法。(3)以语言、符号为主的认识模式,如原子的构成,这种模式是根据已知来认识未知,要突出模型方法的假说方法。
(四)变革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观念,《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 究快乐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和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常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有些人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学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即“泛化探究”;二是有人认为探究活动自始至终都应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即“神化探究”。若想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计划,首先应当基础教育的实际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与特征。具体说来,化学学习上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学习”的本质。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它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也可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说“参与”和“体验”是科学探究的两大特点。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组织编写的一本专著中概括了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五个特征:一是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二是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三是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四是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五是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
我本人认为,在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时,着重要体现以下四性:
1、自主性,即让学生放开手脚,独立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2、探究性,即教师只需设计并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由学生独立发现知识,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3、创造性,即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 事物,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路径。
4、合作性,即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学习,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根据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其一般性的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提出新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收集证据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形成解释是科学探究性的关键;评价结果是科学探究性的重要环节;检验结果既是科学探究前一个阶段的结束,又是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从中提出新问题,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否找到正确的结论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整个过程,是否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针对科学探究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一般性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要更新观念,注重学习,重构教学方式
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通过学习培训理解探究的本质,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如怎样激发问题,设臵情境,设计方案,收集和处臵信息等;应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并随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个性化活动。
2、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强化实验和实践活动,注重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教师要尽可能把学生臵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条件和结果,体验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9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要进一步明确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从《标准》提出的建议着手,考虑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适当增加学生设计实验、上实验习题课等方式,让学生们以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实验活动。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组织引导,重视按科学方法指导设计方案、大胆猜想、搜集证据、实验操作、归纳提炼、形成结论等,强调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和学生的体验感。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理想化和绝对化地理解探究,认为每一类学生的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才行。这样的看法既不符合科学研究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由于教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探究和接受,我们提倡探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关键问题要看所学知识的层次和类型。诚如奥苏贝尔指出的那样,“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对于特定的学生来说,一些内容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接受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两类学习方式的应用。
10.初中科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篇十
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由于学科的原因,有些学科的任课教师可能长期不担任班主任工作,因而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样的提法,其实这也是对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难以想象一位只知道灌输书本知识而不重视学生思想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教研组目前李伟老师和王华东都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对德育工作自然轻车熟路,梅新元老师也担任了学校科技总辅导员工作,在这个岗位上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我相信他一定能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经验。
二、组长负主责
由于我们组基本上都是一位教师担任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而且科学学科期末需要接受区调研考试以及最后的市结业考试,按照组长负主责的制度,要求各教师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率100%的目标。这就需要大家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忌不能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面对困难要积极想方设法,克服学生不重视、课余辅导时间少的困难,做好学困生的托底工作,顺利完成目标。
三、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业务素养
经过讨论,我们科学教研组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确立了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科学学科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要求在听课月开始就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相关活动,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听课月结束以教学论文的形式体现。听课月活动中,每位教师在完成听课任务的同时要做好评课工作,要毫无保留帮助优秀课展示的老师一起备课、磨课,使展示课顺利完成。
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学期每一位教师都要上一节录播课,组员要求精心备课,深挖教材,充分用好、用足录播教室的各种设备,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要有的放矢,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把反思文章挂到校园网上。
紧跟教改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探索“问题导学”、“学生先学”、“小组合作”、“互动学习”、“课型创新”教学创新活动,摒弃不适合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初中科学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初中科学教学总结11-15
初中科学组工作计划08-26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方法教育10-12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些思考09-21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11-29
科学初中作文09-13
初中科学小论文07-17
浙江初中科学期中考试11-12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复习07-25
初中科学课本实验专题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