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

2024-08-31

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7篇)

1.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 篇一

怀疑精神与正义——观《十二怒汉》有感

民商法学院

2013011072 蒋浩天

之前我听说陈老师在法学实验班也播放了这部影片并要求学生写影评,这勾起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兴趣。因此我在周末查了下这部电影的资料,准备日后再看。所幸,陈老师在我们的课上也放了它。那么,姑且让我来写几句罢。

这部电影的情节十分简单。一间房子,三份证词,十二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经历并怀揣不同心理的陪审员,一个“证据确凿”的谋杀案。12人中有11人认为被告有罪,而主角8号陪审员力排众议,逐一说服了其余的11人,最终陪审团一致断定被告无罪。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证据确凿”的案子吧,一位少年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住在被告少年家对面的妇人说她亲眼看见少年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一位跛脚老伯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并看见少年仓皇逃逸;少年自己说去看电影但却什么都记不得。不论是根据两名证人的证词还是少年自己的表现,被告被判为有罪应该是板上钉钉。根据法律,陪审员们只要一致表决通过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然而8号陪审员却在几个陪审员的帮助下基于几个合理怀疑随将之前看似合理的证据一一推翻:视力不好的妇人看到的应是模糊的景象;跛脚老人在说谎;个头低于父亲的少年不可能从上面将刀子插入父亲胸口;少年不记得电影名称在当时情境下也是合理的。一些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怀疑后经过推理却能够轻易被排除,从而使得少年的命运得到了倒转。

这个案件在大多数人看来已没有深究的必要。在11个人都认为少年有罪的情况下,8号只要轻轻吐出“有罪”二字便能免去这一场激烈的争论。可是细心的8号却发现了证据中的纰漏,大胆做出了与其他人相反的决定,最终导致了局势的转变。8号是一个具有高度怀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8号在庭审时思考的稍微少一些或者干脆和那位一心想着球赛的陪审员那样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少年将会无可争议地被判处死刑。虽然影片并没有证实少年是否杀了人,但正是8号的怀疑精神避免了一个冤案的发生。笔者提倡的怀疑精神是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讲条件、要原则、重逻辑,不偏听偏信,不人云亦云的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或是胡搅蛮缠,甚至推翻一切的虚无主义。怀疑精神理应是现代公民尤其是法律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是推进正义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这么认为?正义是人类生来的追求。但在如今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下,我们不可能完全实现正义。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为它难以实现而去轻视正义。笔者认为相对于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程序正义更应当被法科生重视。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十次犯罪对法律的危害更大,因为后者污染的是水流,前者污染的是水源。”法律是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儿戏,一旦在真实的司法过程当中,法官如影片中的部分陪审员那样不依照逻辑和条理,仅凭照个人偏见或者主观臆断来进行判决的话,发生冤假错案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这不仅会给蒙冤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更会严重破坏司法的公信力,使法律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法律本身的神圣性要求司法工作者在侦查,审判的过程中注重对证据、定罪、以及判决的合逻辑性进行一番探究以避免失误的出现,这就需要在怀疑精神的指导下,尽力确保司法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合理性。

当然,只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十二怒汉》这部电影的亮点并不只在于8号的怀疑精神,而更在于12名陪审员源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或许该除去那位一心想去看球赛的陪审员)。十二位陪审员只是临时被叫到法院参与庭审,他们互不相识,一次庭审也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他们都是美国的普通公民,他们会因各自的不同的人生经历而对案子持不同态度。然而他们都坚持一点,只要分歧存在,就不能放弃对案件事实的争论。正如剧中人所说:“我不想改变你,但这个判决攸关一条人命,假使我们错了呢? ”当然更使我们深思的还是那句:“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没有损失。但这(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随着一个又一个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推翻,一个又一个之前笃定的人对案件产生了怀疑。每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偏见怀疑和动摇。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对正义,对良知,对一条未知的生命,对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坚定。我不禁想到,如果中国人有了这样一种思维和这样一份责任,那么张氏叔侄,聂树斌们是否还会蒙冤?我们的生活中是否还会有这么多的不幸?正义要想实现,和我们每个人都分不开,因为我们既是正义的享有者,又是正义的捍卫者。

《十二怒汉》这部影片被多位著名影评人认为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法律题材电影,这不仅是因为导演布局的巧妙,抑或情节的跌宕、表演的精湛。更是由于这部影片是“疑罪从无”原则的完美展示,是一曲良心、责任与正义的赞歌。影片最后,审判完毕,雨过天晴,8号与陪审员中最先支持他的那位老人互换了姓名——也仅仅是互换了姓名后各自离去。他们原本就是普通的美国公民,过去不相识,未来也将是。这时的我突然想起一句中国古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维护正义给他们带来的,大约就是“正义”本身罢。正义若不能属于这样的社会,还能属于谁呢?

2.论北岛前期诗歌的怀疑与叛逆精神 篇二

摘 要:北岛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朦胧派诗潮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北岛是一代青年的精神领袖。在其前期诗歌中具有强烈的怀疑与叛逆精神,是蒙昧时代觉醒者的呐喊。本文着重从文革背景下的诗人创作历程以及与朦胧诗派相关的诗歌特征来论述北岛前期诗歌所具有的怀疑与叛逆精神。

关键词:北岛 前期诗歌 怀疑与叛逆 朦胧诗

1.文革背景下的北岛

1966年至1976年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对于刚从战争创伤苏醒过来的中国所造成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文艺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十年文革”好比一把巨大的枷锁锁住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人们失去了方向,造成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文革”是在中国遭受多年的战争灾难后重建家园的背景下发动的。残酷的战争让人们脆弱的心灵变得无比敏感,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既而隐藏自己,怀疑一切,处处充满着火药味。一些本是文艺内部的争论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像是恨不得再一次“焚书坑儒”,把一切自由文艺者当做反动派,当作人民的敌人来对待。在这样的文化专制下很难有真实反映生活的自由文艺了。文艺者的创作一早就被“主题先行论”的主题限制了。“文革”主流文学受制于政治。有些人把“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分为“显性文学”和“潜性文学”,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做讨论,引用这一说法。这里所说的主流文学就像是所谓的“显性文学”。“显性文学”是指可以公开发表在国家报刊上的主流诗歌创作,是那个时代政治的代言人,这样的文学不是文学,而是演讲稿,是“宫廷颂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即使在如此专制的政治氛围下,也会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潜性文学”。“潜性文学”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下文学。他们不像主流文学那样通过公开的媒体传播,而是自发形成的隐藏于“地下”的文学团体和个人。他们多以手抄的形式交流思想。诞生了一批思想进步前卫的作家和诗人。以北岛,芒克等为首的诗人所创办的《今天》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由此形成了一批“今天派”作家,也是后来“朦胧诗”派的核心力量。而作为“今天”派的主要代表诗人北岛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一首《回答》则掀起地下文学抗争的高潮。举起了时代反抗压制的正义大旗。

北岛是在十年浩劫的一场噩梦里崛起的诗人,“文革”让无数人身心遭到伤害,人性被严重扭曲,人格荡然无存,人们的价值观在狂热的洪流冲击下全面崩溃。在这期间北岛也深受其害,他的妹妹姗姗正值豆蔻年华之际却被下放农村,后来姗姗因救落水青年不幸罹难。北岛没有去下乡而是留在城市社会的最底层做了工人。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文革”给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特别是他的校友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让他身心剧痛。他开始怀疑新中国刚刚苏醒的“繁华”的真实,怀疑政治高压下文学主流所宣传的和平盛世,同样他也怀疑被判作反动派、走资派的阴谋批判。自此,不幸的诗人便拿起了手中愤怒的笔,把一腔怒火全部倾注在了诗句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北方的岛屿”不食人间烟火,拒绝时代污浊的侵蚀。以冷峻、坚硬、雄浑的气度而成为一个时代觉醒者的呐喊。

北岛之所以会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与当时的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以天安门诗歌运动为起点,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诗歌创作的主题由歌颂、怀念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思想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朦胧诗才得以浮出水面,从“地下文学”真正走上诗坛,并被社会认可。北岛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才为人所熟知。此后,不管赞扬也好,批判也罢,北岛始终坚持着他的诗歌创作。

2.北岛诗歌内容上的特点

对于北岛诗歌的分期,现代诗论中观点还是比较相似的,像张闳教授把北岛诗歌分成“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是以1980年为界划分的。在这里我采用一个比较通俗的划分观点。把北岛的诗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后期是从80年代末至今。这样写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这些有名的诗作都是属于前期诗歌的范围。

2.1怀疑现实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诗人在这首诗里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诗人并不是唯心论者,相信所谓的宿命,但面对像是梦魇一样的现实,诗人怀疑,宁愿难得的糊涂。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是的,这时的北岛已经开始怀疑现实,开始怀疑这样下去走不通。诗人也曾渴望黑暗之后的黎明,但他却太清醒,没法做着黑暗之后定是黎明的梦,他知道“冬天的废墟/缅怀着逝去的光芒。”“正午的庄严中/阴影在选择落脚的地方。”(《陌生的海滩》)他清晰地看到就算是正午也依然有黑暗。诗人用怀疑的眼光清醒地看着这个世界,一切丑陋的嘴脸,虚伪的面孔都难以逃脱诗人敏感锐利的眼睛。即使“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红帆船”仍然“静静地航行”(《红帆船》)。当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却心存希望的火种,那就不至于发生人性的扭曲和裂变。怀疑历史瞬间的消逝,但前途的道路依旧存在,残酷的现实需要诗人冷静地对待。即使是一个人的奋斗。

2.2怀疑爱情

现实的黑暗让北岛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使他怀疑,从对现实的怀疑进一步怀疑爱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压抑的。例如:《雨夜》原本是一个美好而又单纯的爱情故事,但在诗中我们看到的却不是浪漫和温情,“水洼里破碎的夜晚”“低低的乌云”“潮湿的手掌”“黑漆漆的门洞”,就连太阳也是“血淋淋的”,这些苦涩的意象很难使人联想爱情的甜蜜。又如:《见证》中将“我们那陌生的目光”比喻成“两杯苦酒”,还有“被死亡肯定的爱情”,这些都让人不禁感叹,这是在写爱情吗?是的,是在写爱情,但在诗人的意识中,苦难的现实已经将美好的爱情压制成同样的苦难。“他的怀疑精神使他无法放纵自己的激情”。这就是时代所赋予北岛的怀疑和叛逆精神。“历史的浮光掠影/女人捉摸不定的笑容……”到处都是“可疑之处”,最后可疑的还有他自己。

2.3怀疑自己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诗人怀疑叛逆着世界,很清楚,但对于自己,他同样永远是个陌生人,诗人同样怀疑自己,他说:“我畏惧黑暗/却用身体挡住了/那唯一的灯/我的影子是我的情人/心是仇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是矛盾的,他畏惧黑暗,但同样也害怕光亮照进那被他视为“仇敌”的心。“沿着鸽子的哨声/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迷途》)。诗中的“鸽子”“哨音”“森林湖泊”的意向并不是说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而是诗人心中追寻的历程。诗人渴望的“天空”却被“森林”挡住,走向“湖泊”看见的却只是“倒影”。“深不可测的眼睛”让诗人不得不怀疑追寻目标的可疑性。诗人怀疑自己的理想,也怀疑着自己。

2.4怀疑之后的叛逆

“他没有船票/又怎能登上甲板”(《船票》),他并不幻想偶然的机遇,他说:“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献给遇罗克》)。诗人在这里并不仅是一味被动的怀疑无奈了,他开始反抗了,即使是“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在另一首献给遇罗克的诗中,到处都是“悲哀的雾”“补丁般错落的屋顶”“灰烬般的人群”“贫困的烟头”“疲倦的手”“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压抑而又诡异的意象,使这首悼亡诗显得凄凉、悲怆,遇罗克是诗人的朋友,在那个不允许思考的时代,他思考着,所以他被处死了。诗人怀念朋友遇罗克,宁愿做一个清醒的思考者。北岛明知道清醒的下场,却依然勇往直前,他不相信,他怀疑着,叛逆着,反抗着……

3.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北岛前期的诗作中,我们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充满着怀疑与叛逆精神的诗句。诗人用批判的心态,积极的反抗构成自己诗歌创作的主要基调。通过上面对具体诗句的分析,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北岛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十年文革浩劫,在政治高压之下,人们已经看不清现实,他们盲目地相信所谓的和平盛世,相信表面的宁静。只有诗人北岛孤独的清醒着,而又前途无路,只好用颓废,失望的余灰掩盖自己。

因此,北岛诗歌中充满了暗晦阴冷的意象,比如“断壁、冰、死亡……”“水洼里破碎的夜晚”“低低的乌云”“潮湿的手掌”“黑漆漆的门洞”,就连太阳也是“血淋淋的”,这些苦涩的意象很难使人联想爱情的甜蜜。《见证》中将“我们那陌生的目光”比喻成“两杯苦酒”,还有“被死亡肯定的爱情”还有在一首献给遇罗克的诗中,到处都是“悲哀的雾”“补丁般错落的屋顶”“灰烬般的人群”“贫困的烟头”“疲倦的手”“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压抑而又诡异的意象,使这首悼亡诗显得凄凉、悲怆。“采摘下的野花继续生长/开放,那是死亡的时间”(《你好,百花山》)“开放”为何成了“死亡”的时间,难道是蜡烛的自我牺牲精神点燃即意味着慢慢消亡?北岛的诗具有浪漫主义气息,但是我们却很少从他的诗中看到一些浪漫主义风格常用的意象。诸如:花、大海、天空、土地等。更多的是“栅栏”“冷霜”“断壁”“网”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意象群。“依靠着残存的阶梯/在生锈的栏杆上/敲出一个个单调的响”(《陌生的海滩》)“高耸在漂浮的尸体上/高耸的八月/八月的苹果滚下山冈/熄灭已久的灯塔/被水手们的阳光照亮/照亮的是八月/八月的集市又临霜降”(《红帆船》)。

另外北岛诗歌具有朦胧诗的共同特点,朦胧性和象征性。北岛也有人称他为象征诗人。“朦胧诗”的意象往往是变了形的。例如他的《触电》里“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握手本是人们表达友好的方式,可在诗人的笔下却变成阴谋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严重的危机。让人们充满了不安全感。这样的意象是不正常的,是变了形的意象。“你走不出这峡谷/因为,被送葬的人是你”(《回声》)。狭小的峡谷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我”本是一个旁观者,却怎么又成了被送葬的对象?这样的朦胧意象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历史的断裂,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的。

北岛诗歌所具有的朦胧性以及意象的独特,让人难以理解,北岛以及北岛诗歌都是一个难懂的符号。在他的诗文比题目还多的(《生活》)中一个“网”字形象的表现了生活就像一张交错的网的特点,北岛试图构建属于自己的一个独特世界。可是这个世界却很难被人们理解和认可,人们批评他的诗歌意象晦涩、难懂、生硬,诗歌里充满颓废,不健康,悲观主义,让人们感觉一切都是绝望和徒劳。“黑暗/遮去了肮脏和罪恶/也遮住了纯洁的眼睛”(《残酷的希望》)。北岛的这种对现实的怀疑让人产生“审判日”即将来临的恐惧错觉,而他的叛逆也让人分不清“阳光”与“罪恶”的区别,似乎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受害者,自己也是,而且是“无从反抗的无奈的受害者。”

历来对朦胧诗“悲观”“颓废”的批判从未停息过,顾城、舒婷等也难以幸免。顾城有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为他护航,舒婷的“悲剧”多是委婉、温柔的忧愁之词,世人皆已原谅,但对诗人北岛的“一切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却不曾大方。他们认为北岛的“悲剧”太严酷、难以接受,让人绝望。他们还认为诗人怀疑人世间的虚伪、怀疑“友好握手”背后的阴谋,在他心中似乎一切恶斗都是有目的的、有功利的没有真诚、没有善良。其实不然,从他的这些诗以及诗的特征中,可以看出很明显的一点,那就是无论从诗歌内容还是诗歌创作手法上,最主要的是都透露出一种怀疑和叛逆精神。即使有些颓废,但并不是真正的消沉,而是有寄托的,有希望的。

4.怀疑与叛逆精神里的希望之光

北岛的颓废只是虚有的外表,只是在无法改变的环境下暂时封闭自己。在“文革”的一片废墟下,北岛其实并不认命,并不服从所谓人生来的宿命。他从未停止过对个人命运,甚至是对时代命运的抗争。北岛是一个在寂寞的废墟下孤独的吟唱者,满身的创伤、清醒、执拗的诗人们总会容易被一个时代所抛弃。而北岛却亦如屈原式的悲亢,他以“死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绝望,更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抗。诗人悲壮的歌唱,希望能把人性和现实唱到人们心中。北岛所要表达的不是“落日的凄凉”,而是对夕阳抗争的“悲壮”。北岛不是胆小鬼,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普罗米修斯拯救人类的悲剧英雄。

普罗米修斯敢于反抗最高的神权盗取火种为人类铺撒希望之光。在北岛“颓废”“绝望”的废墟里,我们一样可以找到“火种”。“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回答》)。“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于是你吹出一颗金色的月亮/冉冉升起,照亮了道路”(《在我透明的忧伤中》)。“如果大地早已冰封/就让我们面对着暖流/走向海”(《红帆船》)历史铸成的悲剧无可改变,诗人面对现实,可是诗人看得见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诗人拄着一根拐杖在罪恶的废墟里支起一片属于悲剧英雄的土地,在他的上面插上一面旗帜,即使是世界末日,诗人播在废墟里的“火种”挣扎着在悲剧里获得永生。

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让刚复醒充满生机的土地变得一片汪洋,脚步匆匆春天两次“走向冬天”。苦难的岁月,北岛一个人坚持着唯一的岛屿。清醒透彻地看着满目疮痍的世界。四周都是一片汪洋,涨潮前的宁静,诗人用怀疑叛逆的眼光注视着。他不相信宁静。“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是大涨潮前的宁静,诗人清醒着,怀疑着,叛逆者……

站在文革废墟下的北岛,用怀疑和叛逆的精神,挑起了反抗时代的旗帜。播撒希望的“火种”,是一个悲剧英雄。

北岛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先后在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居住。一个在国内备受人们误解和冷落的诗人却能先后在国外获得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奖。

对于北岛的研究现如今日臻成熟和深入,北岛本人也多次接受大陆记者采访,真切实在地解剖自己。对人们的误解和偏见淡然一笑。“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但是北岛这只曾在黑夜蛮荒时代振翅独翔的“冷面雄鹰”像是一座英雄纪念碑一样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属于他的一片宁静之地。北岛前期诗歌具有的强烈的怀疑与叛逆精神也必将成为每一个时代觉醒者呐喊时手中最锋利的长剑。

参考文献:

1.北岛.《北岛诗集》[A].鹭江出版社,2008.8

2.杨四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Z].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第1版

3.史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A].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4.杨岚.《清醒与执拗并存》[Z].《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第14卷第4期

5.洪子城.《北岛早期的诗》[Z].《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第18卷

6.丰晓菲.《简论北岛前期诗歌的关键词》[Z].《科教文汇》.2006.4

7.唐晓渡.《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Z].《当代作家评论》.2004第3期

8.李林展.《震响之后的真实—北岛研究综论》[Z].《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5期

9.张爱叶.《走进北岛—北岛诗歌浅析》[Z].《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

10.王文生,曹帅奇.《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衰退》[Z].《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第2期

11.石军.《北方的孤岛—北岛诗论》[A].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12.黄菊香.《北岛前期诗歌创作思想略论》[A].

3.具有钻研精神的励志语录 篇三

2、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远志领航。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月,万事成蹉跎。

5、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6、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用“世上无难事”人生观来思考问题,越是遭受悲剧打击,越是表现得坚强。

7、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9、为人服务,其实就是缴付居住在地球上的租金。

10、动科雄风,所向披靡。敢打必胜,豪气冲天。

11、人生是一座可以采掘开拓的金矿,但总是因为人们的勤奋程度不同,给予人们的回报也不相同。

12、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13、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14、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最重要的是奋斗心,热爱生命,勤奋实干,开放进取。

15、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16、人往往取吉祥的错误而抛弃恼人的真理。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

1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20、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21、“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2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3、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24、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25、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26、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27、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28、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29、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30、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31、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32、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33、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34、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35、知识从劳动中来,才能从斗争中来。

36、懦夫把困难当作沉重的包袱,勇士把困难当作前进的阶梯

3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38、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39、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40、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蒿力量,实力铸就辉煌。

41、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42、莫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找理由。

43、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日

44、尽忠职守,勤奋工作,并且热爱荣耀相信自己的直觉。

45、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46、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47、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9、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4.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 篇四

自踏入煤矿这个行业开始,谢彪以特有的热情和干劲,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把勤奋工作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在工作中坚持用心谋事、务实干事,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主持参与多项技改革新项目,积极推行机电设备自动化、无人化技术改造。

攻克技术难题

,他带领职工对锅炉房进行变频改造,改造后锅炉的吨标煤产气量平均提高11.3%,炉渣灰分正常情况下均达到72%,在煤质较好时,能达到80%左右,每产生一吨蒸汽就能节约燃煤40-50Kg,每年可创造经济价值55万元。

初,煤炭行业跌入低谷,人员流失严重,谢彪和他的团队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对煤矿井下主要运输系统进行集控和自动化革新改造,利用触摸屏作为上位机控制,PLC作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讯手段,将两千米的皮带机和6部给煤机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针对煤矿井下喷浆机原材料浪费情况,他发明并申请专利“一种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有效确保了现场操作的安全性,仅材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费用约20万元。

潜心钻研技艺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最能体现价值。,谢彪根据煤矿生产需要,大胆提出并实施了主井装载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不但实现了系统操控无人化,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创造经济效益近80万元。,根据最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他又对提升机保护试验进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创新培训方式

5.人活着必须具有三种精神 篇五

人类活着必须具有三种精神,如果没有,那就只能判定丧失了人类活着的意义,那其实就是“白活了”,或者说:人的肉体虽然活着,而他们的灵魂,或者说精神却死了,成为了“活死人”。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叫做“行尸走肉”,说的正就是这个意思。我下面要证明的就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味“尊孔读经学儒”的结果,正就是让所有“尊孔读经学儒”的中国人全都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活死人”,而且几乎无一例外,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

什么是人类必须具有的三种精神?我的回答:第一,信仰精神;第二,理解精神;第三,创造精神。这三种精神在中国,只有老子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除此之外,别无他人。老子的相应的这三种精神是:“道”的“玄同”的信仰精神;“宝”的真知的理解精神;“德”的“玄德”的自由创造的精神。很显然,孔丘及其儒家压根儿就不知道人类需要这三种最基本的精神。孔丘要求中国人必须具有的是“礼乐”的“亲亲尊尊”的“精神”,偏偏“礼乐”的“亲亲尊尊”根本就没有丝毫真正人类的“精神”,其实是没有人类精神。中国人的“精神”是怎么“死”的?答案已经有了,谁叫中国人那么完全盲目地永远地“尊孔读经学儒”呢?中国人跟着历代的统治者们走了一条集体精神“自杀”的历史之路。这个结论是非常准确的。下面我来逐一解释上述的三种人类基本的精神。

第一、人类的信仰精神

人类信仰什么?人类信仰的对象只能是先验抽象的理念而不应该是任何现象领域的具体事物,任何对于具体事物的信仰,那都只能是对于实物的“偶像崇拜”,一切偶像崇拜,均与人类真正的信仰无关。很显然中国人所有的“儒释道”三教的“信仰”,就全都是偶像崇拜的假信仰,根本就不是人类真正的信仰精神。举例说,人类信仰的对象,西方人有上帝,有真理,比较而言,信仰真理是最准确的,而信仰上帝,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象征理念的价值,因为上帝带来了对于“人人平等”的信念的意义的联想。然而相反,中国人历史上的“信仰”,几乎全都是针对具体人或事物偶像的崇拜,是没有精神的现象。中国人长期以来其实就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的民族。根源在于中国人对于孔丘及其儒家的盲目的“信仰”,对于孔丘是偶像人的崇拜,对于儒家是“礼乐”制度的偶像物的崇拜。全都是毫无任何人类精神内涵的东西。然而西方人对于上帝的信仰带来了社会的共同道德,对于真理的信仰带来了科学精神。

第二、人类的理解精神

人类的理解精神是针对现象界规律的认知而言的,具有了对于现象规律的真知,即可以认为是具有了对于现象界一切事物的理解,而具备了对于一切事物的理解的追求的人们,即是具备了人类理解的精神。必须指出,一切理解均来自对于真理信仰的延伸。诚如自然科学的理解是来自对于宇宙万物的“质能守恒”真理的信仰的延伸。换言之,没有真理的信仰,就必然没有真知的理解,可见,具备信仰精神是具备理解精神的前提。中国人没有信仰精神,所以中国人也必然不具备理解精神。长期以来,中国人均把自己的对于现象的记忆即当作了自己的理解,这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很显然,中国人没有“质能守恒”的真理的信仰,所以中国人就没有了对于大自然的科学的理解;同样中国人没有对于“人人平等”真理的信仰,所以中国人也就没有了对于社会现象事物,例如人权、民主、自由等等的理解。中国人只有对于一切统治者规定的“礼乐”的记忆,而并没有对于它们的“理解”。很显然,有了对于“礼乐”的批判理解的现代的中国人,是不会去相信“礼乐”的任何的规定性的。非常可悲的是,儒家文人们全都仍旧把“尊孔”当作了自己人生的“信念”,这实际上即等于承认对于“礼乐”的记忆的认同即是中国人的“理解”本身。这正是中国儒家文人们严重地缺乏人类的理解精神的证明。

第三、人类的创造精神

人类的创造首先即来自人类的思维观念的创新。观念的创新要求超越一切现象界的固有知识的界定,这实际上是对于所有一切现有经验“理解”的超越,属于“超验”理想的范畴。而超验理想的领域必须是绝对自由的领域。没有对绝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就将不可能产生任何真正观念的创新。此外,创新的思维显然涉及到对于宇宙奥秘的最深刻的终极逻辑的构想。可见,人类的创造精神的本质,应该既是对于绝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又是对于宇宙逻辑奥秘精神的追求。关于这种创造精神的概定,老子给予了非常伟大的设想,他的关于“玄德”的概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肯定了生、为、长的无限性,而同时也肯定了“不有”、“不恃”、“不宰”的绝对自由的必要性。纵观孔丘及其儒家的所有的论述,除了经验现象界还是经验现象界,它们永远固死在经验现象界,根本就没有丝毫先验抽象界和超验理想界的内涵。

6.具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 篇六

------------------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2-09-02

日前,山东省文物局长谢治秀在省文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谈了学习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体会。他指出,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是我国文物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时机关键意义重大

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阶段,在推动文物事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上次国务院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是在2002年12月。这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文物事业飞速发展、成就卓著、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十年。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道路”,已实现历史性跨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此时召开,恰当其时,非常重要。李长春同志在讲话中,对十年来文物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既是中央对广大文物工作者负重拼搏、开拓进取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赞许和鼓励,又是对文物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加速发展的期望和鞭策;讲话充分肯定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实事求是针对性强

刘延东同志在讲话中,在总结文物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文物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作为这十年的亲身经历者,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既是对文物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十年来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疑惑和问题;既是对文物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今后文物工作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

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事业与利用文物资源开发相关产业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性质;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目的;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动力。

讲话深刻分析了文物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文物保护工作既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进入了工作的“矛盾凸显期”,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和繁重。这种工作的“矛盾凸显期”,具体表现为:一是面对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的执法能力还不完全适应。不少同志反映,一些政府主导的开发项目与文物保护发生冲

突时,同级文物部门往往很无奈。二是面对文物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新形势,我们的工作方式还不完全适应,经常顾此失彼。三是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文物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新情况,我们的宏观管理还不完全适应。国内文物流通领域的乱象、鉴定评估的管理缺失,文物景点的规范经营和民办博物馆的扶持发展等,都是需要从宏观上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四是面对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完全适应。目前山东省文博系统共有职工5400多人,管理着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63%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登记的。

主题鲜明高屋建瓴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建设文化遗产强国”,既是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和核心内容,也是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

建设文化遗产强国,是着眼于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是解决文物事业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是顺应当今时代特征、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符合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资源大国的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当前和长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省文物系统职工在学习中,要抓住这一主题和主线,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要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深入思考今后工作的大目标、大方向。去年山东省文物局发布的《山东省文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把山东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现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文物强省目标。”不久前召开的省文物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副省长张建国代表省政府,正式提出了“努力实现从文物大省向文物强省的新跨越”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对照“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总体目标,围绕“努力实现从文物大省向文物强省的新跨越”的工作要求,深入思考,查找不足、差距和种种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提高文物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途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

任务明确 重点突出

刘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确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了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推进新时期文物工作、努力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二是围绕当前文物工作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抓住了重点和关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引人注目的是,刘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既要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要注意合理利用、发挥效益,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这是对文物工作方针的最新发展;回答了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问题上的种种困惑和疑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发展,与环境建设、民生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科学利用的关系,是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年对此一直是有争议的,最典型的就是“死保”与“活保”之争;认识的不一致,也导致全

国不少地方政策摇摆和举棋不定,造成不平衡。在新形势下,文物事业发展如果墨守成规,一味“死保”,势必会越来越滞后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如果单纯强调“活保”,就会造成在城乡建设中“大拆、乱建、大破坏”,擅自拆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其他文物古迹,破坏文物环境和历史风貌。中央领导的讲话和这次会议,在国家层面上给予了有力回答,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的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

创新务实影响深远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发展的会议;是研究部署文物工作指导方针、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会议;是为当前和长远工作提供政策遵循、指明前进方向的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的每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都以研究解决文物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都极大地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发展。历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不仅体现了文物法制不断完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丰富、文物工作政策不断健全的发展进程,而且成为了推动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文物工作规律、不断促进文物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山东正面临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篇七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诸多弊端,事物的发展总会带有两面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物质质量;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裕、幸福。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是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当人们为取得农作物的高产而无限制地使用化学农药时,青蛙和一些鸟类大量的减少;本来十年前非常常见的麻雀,现在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当然好多其他的动物也大幅度减少,青蛙,田鼠等。

当我们享受着廉价的取之不竭的核能源时,我们的生命却要冒着被放射性污染的威胁,著名的核泄漏事件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巴西戈亚尼亚铯-137事件等等。其中引起后果最严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详情: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10倍于联合国作出的官方估计,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当人们能够方便地对基因进行分剪接和重组时,我们却面临着改变生物的基因、改变物种,甚至改变人种的变异。尤其是克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议克隆人并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克隆技术引起争论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许对发育初期的人类胚胎进行遗传操作。这是很多伦理学家所不能受的,克隆技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后果将不可设想,势必引起社会**。

当网络技术大大缩短人们的交往距离时,网络的虚拟性导致色情、仇恨、信息污染的泛滥,使人的是非感、责任感、尊严感被抛到九霄云外。记得雅安地震后,有的人以国家地震局内部人员身份发布虚假消息称雅安地震只是地震的一小部分,随后还有更强的地震。该消息引起社会很大范围内的慌乱,后果十分严重。一向以为与我们无关的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却直接显露在每个普通人的面前。现在,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这虽然旨在唤起科学家尤其是政府的道义感,但是,历史证明,道德总是让位于利益的,比如,我要求一个人讲道德,无异是要求他降低自己的利益诉求去照顾我或其他人的利益。当这种降低自己的利益诉求仅仅局限于降低,而不至于损害他的利益之时,他才会讲道德。当降低超出一定限度,将损害他的利益,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接受并行使某种强加于他的道德,因此,伦理在利益面前是软弱的。

当然,尽管科学技术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些灾难和威胁,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我们必须要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一篇: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培训先进事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