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精选13篇)
1.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一
信息中心机房停电反事故演习
一、反事故演习目的:
由于烟草信息中心机房的特殊性,在发生220KV供电线故障等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机房停电事故,为了提高运行人员反事故处理能力,防止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与数据丢失事故,根据益阳市烟草公司信息中心机房运行特点及接线方式,进行本次反事故本演习。
二、组织机构
1、反事故演习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肖纲超 副组长: 邓杰 盛和平成 员:蔡青 张铁勋 周高爽
2、参加演习人员:信息中心人员 电工 当日值班保安
三、反事故演习题目:(220KV线路故障开关跳闸,机房用电全停)
四、事故前运行方式: 1、220kv线路通过UPS正常供电。
2、所有应用系统、设备运行正常。
五、事故现象:
2009年9月8日(星期日)6时 00分 机房动力监控系统警报响:配电开关市电断开,UPS市电电压异常,起用备用电池应急电源,精密空调停机,机房门禁失效,应急照明切换正常。
六、事故处理:
1、停电时,安保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水电工到单位,并通知信息中心与物业公司领导。
2、水电工到配电房后应立即检查发配电开关工作状态或线路运行状态。
3、当市电1号线路故障无法及时排除,迅速检查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及时切换市电2号线路供电。
4、因故障原因复杂,市电2号线路供电也出现故障,水电工一时无法判断原因及时排除时,应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汇报,同时报告信息中心,说明情况,由信息中心调派系统管理员起用机房停电应急预案,同时做好电气连接准备工作。
5、系统管理员接到2路市电故障无法及时排除通知后,应急时根据停电时间、电池电能贮备、供电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和信息运行情况等及时做好调度,要在UPS停止供电前停止所有业务、保存好数据,并报本部门负责人,经本部门负责人报分管领导(副组长)确认。
6、电话通知东软、中软、拓维后关闭小机上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然后关闭小机。
7、电话通知东软、中软、浪潮后关闭所有的PC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
8、关闭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
9、关闭UPS。10、22:00联系调度:220KV市电1号线、2号线授电正常后,配电开关闭合,UPS市电电压正常,电池浮充。
11、开启精密空调。
12、开启UPS和新风系统
13、开启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
14、开启所有的PC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后,电话通知东软、中软、浪潮,开启应用程序及服务。
15、开启小机后,电话通知东软、中软、拓维后开启小机上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中间件.16、全方位检查所有关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七 注意问题
1)、机房用电全停后应首先检查确认备用线路是否正常,如正常应立即手动切换到备用线路恢复供电,并派水电工加强对配电设备进行就地监视,防止其它原因跳闸,确保机房安全。
2)、如备用线路切换不成功时,应监视参数变化,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汇报,同时报告信息中心.3)、220kV供电正常后,立即将恢复220KV断路器、刀闸操作电源。4)、全方位检查所有关联设备是否在正常运行。
2.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二
作为企业网络的逻辑中心, 信息中心机房集中放置着大量的设备, 包括各种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以及交换机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 这些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被安装在多个机柜中。为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信息中心机房中需要为其提供可靠的强弱电连接, 这就需要在机房中进行各种线缆的布放。而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中进行高密度的布线和跳接就需要按照综合布线的原则对其进行设计。
2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由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以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 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 但不包括具体应用系统中的各种终端设备和转换装置[1]。综合布线系统的主体是建筑群或建筑物内的信息传输介质,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在传统的布线系统中, 各个应用系统相互独立, 分别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和安装, 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 加上施工时期的不同, 不但造成施工的重复和成本的增加, 而且由于各布线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导致在管理和使用上非常不方便。尤其当工作场所需要重新规划, 设备需要更换、移动或增加时, 只能重新敷设缆线, 安装插头、插座, 并需中断办公, 使得布线工作费时、耗资、效率低下。不利于布线系统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限制了应用系统的发展变化, 以及通信网络的扩充和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通过使用高品质的标准传输介质, 对多种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形成一个可以承载多种应用系统的开放的布线系统。在拓扑结构的设计上, 区别于传统的总线式布线, 综合布线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星型拓扑结构的设计, 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 子系统之间通过跳线连接[2]。当工作场所需要重新规划时, 只需通过跳接改变布线系统的物理路由即可, 极大地减轻了布线系统管理和运维的工作量, 节约了成本。
3 信息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区别于一般建筑物的综合布线, 信息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中信息点相对集中并且数量巨大, 而且由于机房有通风、防火等的需求, 其线路敷设方式也与一般建筑物的综合布线存在区别。下面对信息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的步骤进行介绍。
3.1 信息点的布局和数量
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时, 首先需要确定机房中信息点的具体布局以及数量。由于综合布线是在具体的应用系统安装之前进行, 因此需要预先了解所支撑应用系统的设备需求和安装形式。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明确具体的设备需求, 这样可以估算出准确的信息点数量。但实际上机房内服务器和终端数量众多, 其布局和安装形式各异, 导致很难有非常准确的估算值, 但至少应能够给出误差不超过15%的估算值。
在进行信息点的估算时, 主要需要考虑的是设备的安装形式, 设备按照安装形式的不同一般被分为两种:塔式设备和机架式设备。
塔式设备主要是塔式服务器, 一般采用落地安装, 安装密度很低, 每平米不到2台。也有用户将塔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服务器机柜内, 一台机柜只能安装2~4台。若采用敞开式机架安装, 一个机架可安装12台左右服务器, 平均每平方米5~6台。
除去塔式服务器外, 机房内的其他设备一般都是机架式设备, 包括机架式服务器、网络设备、磁盘阵列等。机架式设备可以被统一安装到机柜中, 两台设备之间间隔至少1U的高度, 一台标准的服务器机柜可安装12~15台设备。
在估算出信息点的数量后, 还需要给出一定的扩展余量, 一般为10%~20%, 以备日后系统扩展使用。
3.2 系统交连模式
在确定了信息点的数量后, 就需要根据其布局和数量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交连方式。当机房面积在200m2以下, 信息点的数量在200个以下时, 可只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3]的方式, 即只存在水平配线的布线, 逻辑连接如图2所示。
在机房面积较大, 尤其是信息点的数量比较多的时候, 如果依然采用单交连的方式, 由于配线线缆较多, 必然需要采用较大容量的线槽。如果线槽布置在活动地板之下, 将会造成空间的阻挡, 从而给地板下送风的空调带来很大的送风阻力。而且单一的交连场和管理场会将所有的线缆全部汇集到一点, 增大了线缆管理的复杂度。在这种情况下, 建议采用双点管理双交连的方式, 增加一级交连场, 将配线线缆控制在本地, 而通过较少数量的干线线缆实现连接。逻辑连接如图3所示。
3.3 布线传输介质
布线传输介质的选择需要依据具体的应用系统带宽需求给出, 在传统的布线中一般会采用超5类线缆来实现100Mbps的传输带宽, 但随着带宽需求的提高, 在当前的铜缆布线中, 较多地采用六类线缆的布线以实现1000Mbps的传输带宽。另外, 考虑到机房中具体的电磁环境, 在进行线缆的选择时,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非屏蔽双绞线或者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目前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传输介质, 它由多对双绞线外部包裹一层聚氯乙烯化合物 (Polyvinyl Chloride, PVC) 绝缘塑料套管构成。由于线对外部没有屏蔽层, 所以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直径较小、节省空间, 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串扰影响比较小, 具有阻燃性, 并且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它对于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比较差, 同时在信息传输时对外进行电磁辐射, 安全性也比较差。不适合应用于对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以及电磁干扰比较强的环境。
屏蔽双绞线电缆就是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属屏蔽层来实现电磁屏蔽, 以使双绞线电缆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和高安全性环境下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在屏蔽双绞线中还有一根贯穿整个电缆线长度的排流线与金属屏蔽层相连, 用来排放金属屏蔽层上积聚的电荷[4]。屏蔽双绞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 但是屏蔽双绞线的价格相对比较高, 而且在安装的时候, 金属屏蔽层必须要良好接地, 以释放屏蔽层的电荷。如果接地不良, 就会产生电势差, 成为影响屏蔽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和隐患。而且屏蔽双绞线的重量大、体积大。所以,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在电磁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光纤来作为传输介质。
4 信息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物理路由
物理路由是指综合布线中线槽或线管的具体布放方式和路径。首先, 在支撑件的选择上, 建议采用金属的线槽, 以提高系统的支撑强度和防火等级。而对于线槽的布放路径, 考虑到在机房中一般会将放置设备的机柜成排布置, 因此可以将线槽与成排的机柜平行布局。一般每排机柜布置一条线槽, 也可以在两排相邻机柜中间布置一条公用线槽。
对于线槽的具体布放方式, 可以分为下走线和上走线两种。
对于有活动地板的机房, 一般会采用封闭式的金属线槽进行布线, 并将线槽安装在活动地板下。如图4所示。
在使用活动地板下走线的情况下, 要求活动地板内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5cm;如果活动地板内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 净空高度则应不小于30cm。如果需要强弱电同路由, 则应进行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 例如在金属线槽中使用金属隔板进行分割;否则, 则要满足距离的要求。一般非屏蔽双绞线与电源线的距离应不小于30cm, 屏蔽双绞线与电源线的距离应不小于7cm。
考虑到活动地板下走线对空调送风带来的影响, 目前一般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 而是更多地采用上走线的方式。
上走线一般采用吊装在屋顶上的敞开式梯形桥架进行布线, 如图5所示。
敞开式梯形桥架相对于封闭式的线槽而言更便于增减线路和进行维护。在使用梯形桥架进行布线时往往将弱电和强电一并考虑, 将桥架分为上、中、下3层, 分别作为强电线路、铜缆线路和光缆线路的通道, 每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如果机房的层高不够, 也可减少层数, 采用左右布局的方式。
5 结语
信息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与一般的智能楼宇的综合布线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信息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其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以提供可靠的底层传输支撑。
摘要:作为多种应用系统的底层支撑系统, 信息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在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信息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进行介绍, 使机房管理人员能够对机房内的综合布线技术有较为具体的了解, 以方便其对机房进行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信息中心,信息点
参考文献
[1]方水平, 王怀群.综合布线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田庚林, 张少芳, 田华.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007.
3.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三
关键词:动环监控;分中心机房;系统功能;监控模块
1 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河北广电有线数字电视及数据网络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机房设备、进出人员、机房环境的维护难度及工作量也相应增加。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石家庄分公司传送部管理的10个分中心机房分布在市内各大区域,周围环境复杂且无人值守,机房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必须解决进出人员管理难题以及防火、防破坏、防渗水等安全问题,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针对上述问题,传送部门技术专员设计出一套基于PEMS(Pow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技术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智能度的机房监控系统。PEMS实现了对各分中心机房动力及环境系统进行实时集中监控,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报警通知值班员使之快速响应并处理,杜绝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机房的管理达到一个整体智能化的全新水平, 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2 系统结构
整个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现场设备采集层、监控主机、监控客户端。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现场设备采集层:由各种I/O采控模块、传感器组成,直接连接各种被监控设备,采集如空调、温湿度、漏水等的现场信号,将采集的现场信号通过以太网、RS485等方式上传到监控主机。
监控主机:用于将现场设备采集层传输来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并负责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
监控客户端: 监控管理客户端安装在公司中心机房的服务器上,并可在同一局域网内的电脑上安装该客户端,便于机房值班人员随时随地了解分机房的工作状况,所有安装客户端的管理人员都可直接观看到与监控服务器一致的监控画面,实现对机房的集中监管。在具有相应权限下还可对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如门禁开关、空调的温度调节等。
该系统采用C/S、B/S混合模式的模块化结构,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集中于监控服务器端,易于集中实施和维护。同时,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用于用户界面显示,所有数据处理放在监控主机服务器端,当所需监控内容和数量增加时,只需对监控主机服务器进行升级或扩展成多个监控服务器即可,大大的加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为了实现系统的多功能报警,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电脑显示报警、多媒体声光报警、远程电话拨号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功能。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烟感][精密空调][监控主机][对讲终端][交换机][门禁系统][交换机][服务器][短信][邮件][声音][寻呼话筒][客户端][监控端][监控主机][精密空调][烟感][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对讲终端][门禁系统][交换机][对讲终端][门禁系统][交换机][监控主机][精密空调][烟感][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
3 系统主要功能
该系统主要实现四大功能,具体是分中心机房门禁控制(通过门禁对进出机房人员进行实时管理)、机房环境监测报警(温度、湿度、烟感)、空调设备监控(对空调实现远程开关机并设置温度)、语音喊话(实现中心机房与各分中心机房的语音对话)。
3.1 门禁控制功能 门禁控制功能,主要实现记录人员出入情况,通过授权,设置不同权限,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进出不同的机房,做到每次分中心门禁开启关闭都有记录,并且每次门禁在开启关闭时中心机房都有语音提示值班员。在每个分中心机房安装门禁控制器,并在防盗门上安装灵机锁。灵机锁具有机械锁眼,在断电情况下需要钥匙配合开门,真正实现断电锁门确保分中心机房进出安全。在中心机房,可通过总平台系统浏览门禁记录,查询门禁事件,并能够自动生成门禁信息报表,实现进出机房严格管理。
3.2 环境监控功能 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实现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烟感、渗水监测。在每个分中心机房安装一定数量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传送机房的环境变量,设置机房的温、湿度上下限值。一旦超过设定的限值即时触发报警系统。每个分中心配有烟感探头,能够及时发现初期火情,并与报警系统联动,通知前端机房值班员。
在每个机房易发生漏水的窗户地板处、上下水管线处以及空调室内机放置处安装线式水浸传感器,一旦发生机房浸水能够第一时间提示值班员。
10个分中心共配置30个温、湿度采集点,30个漏水采集点,28个烟感探头。
3.3 空调监控功能 空调监控能够实时监测各分中心的大金空调运行情况,实现在前端平台对分中心空调的远程开关机操作并能灵活设定各空调的温度。
3.4 语音喊话 中心机房可通过语音喊话功能对所有10个分中心进行广播式的语音喊话。同时,每个分中心可通过设置在分中心机房的语音对讲按钮请求开启语音对讲通道。经中心机房值班员确认语音通话请求后,可与中心机房建立语音对讲通道,实现远程通话。
4 总结
分中心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广电网络集团传送部对分中心机房的维护质量和维护效率,还大大提高了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本次分中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让广电网络集团传送部对机房动环监控系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丁勇,吴庆宪,胡寿松.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5年04期.
[2]杜建华,袁晓辉.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4.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四
房
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在其机房建设中,把 “绿色、节能”贯彻到机房选址、装修、设备选型以及机房管理等各个环节,以简单、好用为原则,最终建成了一个“绿色”的数据中心。
2008年10月,位于上海市技贸大厦的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施耐德旗下的APC公司全球总裁劳伦特来到了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参观,随行的包括APC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邱成弟等中国高管们。作为一名跨国企业的CEO,劳伦特来到中国一定有很多重要的事务要处理,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吸引这位跨国企业CEO的关注?
答案就是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刚刚建成的数据中心——一个把绿色节能、环保等现代数据中心理念全面地融入其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数据中心样板。该数据中心在APC 2008年的1103个机房建设项目中位列“全球最佳中心机房解决方案”前三甲。不久前,记者来到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参观了这个被APC列为全球样板的数据中心,同时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董美娣。
旧机房需要改造
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隶属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是上海市科委信息化建设的服务保障机构,主要承担科委电子政务的建设、开发、维护和运行保障工作。除了上海市科委的邮件和办公系统外,还包括上海市科委的门户网站上海科技网站,其设计、开发、维护全部由信息中心负责,还包括上海市科委的科研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等。另外,这里还存放有下属单位托管的10多台服务器。
“2001年建机房的时候,我们中心主要是市科委的门户网站和邮件系统,40多平方米的机房当时觉得已经挺大了。” 董美娣告诉记者。“然而,这几年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和业务的发展,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很快就有了50多个系统,这给机房构成了很大压力,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机房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另外,今天看来,原来的机房设计本身存在明显不足: 机房空间过于狭小、配电系统的容量不足、空调系统不能满足制冷要求,监管手段也比较落后。此外,机房所在的位置是办公用楼,并不是为机房设计的,供电是按照办公用电来设计的,容量也不够。
董美娣至今还保留着几张旧机房的老照片。我们看到,当时的机房前门是玻璃门,后门是铁板,都是整块的,不透风,机房内部用的也是普通的空调。随着服务器等IT设备增多,机柜内的温度逐渐升高,不得不把前门打开,后门也被拆掉了。机房也多次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系统宕机,以至于夏天遇到天气炎热的时候管理人员就非常紧张。
鉴于上述原因,2007年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把机房改造提到了议事日程。通过公开招标,上海市科太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承接了该项目,并决定采用APC的“英飞(InfraStuXure)”整体机房解决方案。
绿色数据中心什么样
在董美娣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去年10月刚刚建好的这个数据中心。一走进这个数据中心记者就感受到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不同: 位于大楼北边的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一面玻璃墙分割为监控室和主机房,摆放机柜的主机房80多平方米,没有窗户,房间也比正常的矮了不少,两排机柜背靠背摆放着,机柜之间的间距比常见的窄了一些,房顶也没有常见的吊顶,楼板清晰可见,线缆和冷却用水管道整齐吊挂在楼顶。
房间里看不到常见的空调,制冷是通过机柜中间的一个APC“InRow”空调来完成的。当人走进“InRow”机柜时,能明显感受到风扇加速的声音。据介绍,这是因为这种空调是通过传感器感知机柜内的温度来决定风量的,可以根据热度自动调节转速,人走进机柜让它感觉到了温度的升高,转速也加快了,这是节能的一个关键技术手段之一。
“刚开始有人说,这个机房耗资不菲,那就要建得漂亮点、空间大点!”董美娣说,“但我们认为绿色数据中心也要关注空间的节约,够用就好,空间小一点会减少电能的消耗。”
实际上,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效果之外,该项目还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对机房最重要的环节UPS进行了重新规划,配置了两套80kVA的UPS模块,每套UPS模块采用“N+1”的冗余配置,两套互为备份。新机房在一些细节上也不含糊。由于楼下就是办公室和会议室,在机房建设时特意新添了减震措施;同时,还针对办公楼承重不够的问题进行了特别加固,对供电线路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机房是在原机房的基础上扩建的,如何在不影响机房原有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完成升级和改造,着实给机房的承建方出了不小的难题。不过,项目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去年5月开始建设到10月份完工,除了系统切换的那天有10多个小时的停机以外,整个科技信息中心的各种应用系统一直都正常运行。
谈到对新数据中心的感受,董美娣说有两点印象很深,一个是节能效果,另一个是管理方便。新数据中心去年10月份正式投入运行,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份,平均每个月电费下降了34%,这其中还新增了31台设备。而在管理方面,APC英飞中央管理器(InfraStruXure Central)把空调、UPS以及其他一些环境因素都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非常直观,而且一旦出现故障,它还能通过邮件、手机短信等报告给相关人员。这使得整个管理工作显得异常轻松。
“绿色”是一种责任
“我们最初的计划只是进行机房的改造,所以,立项的时候也是按照机房的改造来申请资金的。在调研和选型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传统机房的不足,比如高能耗、可扩展性不够,所以逐渐形成了要建一个高密度、高可靠、低能耗、可扩展、易管理的绿色机房的想法。” 董美娣说。
据董美娣介绍,这期间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Gartner的一个调研报告,“报告说,70%被访CIO认为电力将是数据中心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数据特别令我震惊: 数据中心未来3年的纯电力成本将与设备购置成本相当。这些信息让我感觉到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设我们的新机房。”
而APC的很多节能理念也让董美娣很受启发,比如“4C”理念,即“边成长边投资”组件、紧靠热源的制冷、热量遏制以及容量管理,通过合理规划的高能效架构、高效可预见的精确制冷以及对资源容量的全面了解大大减少了电力的浪费。还有,其容量管理软件提供的对“房间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节能的设备配合精确的管理工具,使得我们建一个绿色机房的愿望成为了现实。” 董美娣说。
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篇五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2009年的6月1日起实施,其中有不少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原有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将终止使用。
概述
比特网(Chinabyte)记者有幸采访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编制组组长、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钟景华先生,请他对机房新标准进行了详尽解读。新规范名称有内涵
关注机房发展的人们可能会注意,新标准的名称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没有延用之前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或改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钟景华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缘由:“在规范立项之初,编制组考虑到如果仍然延续《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这一名称可能会过于局限。现代的机房名称很多,有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电脑中心、计算机房等等,如何让这个规范涵概更广,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 然而无论机房名称怎样,归根到底其传输、存储、运算的都是电子信息。所以,编制组最终把新规范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它不仅涵概传统的计算机机房,并将所有具有电子信息传输、存储、运算功能的场所都归入其中。让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都有据可依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立项时,编制组就为规范制定了四个要求: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和可实施性。
现代数据中心的规模、应用和需求各不相同,如何让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都有据可依?即如何实现可实施性?钟景华介绍:“当时编制组和专家们认为一定要将机房分级,而这恰恰与当时还没看出版的美国通信行业协会标准TIA/E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不谋而合。”
立项会议后几个月TIA/EIA-942来到了中国,编制组马上进行了翻译,认为新标准的分级不能完全参照TIA-942,因为其中的T3级并不附合中国国情。T3要求系统采用“一用一备”的运行方式,在主用系统检修时直接切换市电工作,这一做法在电源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行,但国内电源谐波和瞬间断电情况较多,如果直接用市电,可能造成信息丢失、传输错误或者造成设备的损坏。
最终,新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A级对应TIA/EIA-942的T4,B级对应TIA/EIA-942的T2,C级对应TIA/EIA-942的T1。T3可以归类为A级,但是很勉强,需要在设计时完善。这是新规范与旧规范相比最大的特点。
除此以外,新规范中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机房分级标准、电磁屏蔽、网络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五个章节和附录。充份关注节能环保
“据统计2006年美国境内数据中心耗电量为600亿度,占美国全年耗电量的1.5%,到2011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0亿度。只是这些数字还不够直观,我举两个例子:一是三峡水电站一共设置了32台发电机组,如果全部开启一年的发电量也就是1000亿度;二是全国照明用电,包括家庭、办公和生产耗费的照明电,全年约为1000亿度。”钟景华说到。
节能是数据中心的一个非常重要话题,新规范中特别增加了关于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条文。规范7.4.13条规定,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采用以下节能措施:大型机房宜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北方地区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的机房,冬季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空调系统可采用电制冷与自然冷却相结合的方式。
钟景华解释:大型机房通常指数千至数万平方米的机房。在这类机房中,安装的设备多、发热量大、空调负荷大,而水冷冷水机组的能效比高,可节约能源,提高空调制冷效果。在北方冬季还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新规范中关于节能的条文还很多,例如机柜的摆放方式、照明光源、机房窗户设置等细节,充分体现了对节能环保的关注。新规范中的强制条文
“建设部101号文中明确表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第6.3.2、6.3.3、8.3.4、13.2.1、13.3.1为强制性条文,”钟景华为比特网记者介绍:“这五条强制性条文都涉及到生命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内容。”
第6.3.2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2级。第6.3.3条规定,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设置火极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8.3.4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第13.2.1条规定,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第13.3.1条规定,凡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以上五条都涉及了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条文,必须严执行。另外,关于强制条文在规范的说明部分都有明确的解释。
要求高于国家规定的编制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平均是2.5年一代,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从1993年实施至今已经进入了第15个年头。而早2005年初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在对标准进行整理时发现原有的标准已不能适用于现代数据中心的设计要求时便向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提出了修编的申请,并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很快发文委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对标准进行修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编制要分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征求意见稿阶段、送审稿阶段和报批稿阶段。然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远远超出了这四个阶段。
钟景华介绍:“准备初期编制组调研了40多个机房,取得3000多个数据,并编写200多页的调研报告,并且还研究和翻译了美国通信行业协会的T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IEEE-1100《电子设备供电和接地操作规程》等相关国外标准,吸取了其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
从调研到草稿完成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之后编制组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阶段,期间收集意见330余条。意见中很多涉及很多机房疑难问题,如何取舍编制组慎之又慎,并对每一条不采纳的意见都回复了具体的理由。比如关于机房接地的意见,编制组邀请了国内知名的王红宇等专家对每条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对于机房接地的争论,除此以外编制组还组织了并于供电、空调、综合布线及消防等方面的意见研讨会。
此后,又经历了征求意见稿修改、送审稿讨论和修改、报批稿修改等阶段。最终,建设部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第101号公告,批准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范,从立项到批准经历3年多的时间。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内容更加科学和更具实施性,然而整个编写过程却比旧标准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钟景华还从新规范的角度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了几条建议,首先要量力而行,数据中心投资费用非常高,建设成本平均要1.5万/平米,新规范中A级、B级、C级机房的投资差别是相当大的,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性质、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来定出数据中心建设的级别。第二,数据中心建设一定要考虑标准化和模块化,这也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的重要因素。
最后,钟景华谈到,按照建设部的委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正在编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检测标准》,专门解决目前检测没有依据、没有方法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数据中心温度、湿度、电源质量、布线等参数如何检测的规范标准,将于2010年完成。
6.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六
数据中心机房是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典型数据中心机房模型如图1所示。
典型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按照功能划分,主要包括辅助设备区(UPS及其电池、柴油发电机组)、主机房、监控室、会商间和办公区等。在实际建设中数据中心机房功能区域的设置和平面布置可以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数据中心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其特殊性和安全性。它作为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数据中心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运行,轻者遭到经济损失,重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灾难。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不安全人员、雷电、水灾、电磁干扰、地震等。典型数据中心机房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如图2所示。
基于数据中心的特殊性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典型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所涵盖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装饰装修工程 ①机房区环境工程;
②办公区环境工程;
③监控区环境工程;
④动力区环境工程。
(2)电气工程
①柴油发电机系统;
②不间断电源配电系统;
③动力配电系统;
④照明配电系统;
⑤电源防雷系统;
⑥机房接地系统。(3)空调工程
①专用空调系统;
②辅助空调系统;
③新排风系统工程。
(4)消防工程
①自动报警系统;
②分区气体灭火系统;
③分区水喷淋系统。
(5)弱电工程
①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②安防控制管理系统;③通信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
④结构化布线系统;
⑤公共信息系统;
⑥监控中心控制系统。
典型数据中心机房专业分布如图3所示。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用途决定了其设计和建设的复杂性。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如下问题:可用性、可管理性、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数据中心机房工程设计、施工等参与各方应综合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协调和集成,使得各专业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为其中的电子信息设备运行提供高效、平稳的运行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设计和施工所涉及的问题极多。文中就几个横跨多个专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经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冷热通道的气流组织;管线综合平衡;集中监控平台。
冷热通道的气流组织
数据中心机房的气流组织形式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布置密度、设备散热量、设备散热方式、室内风速、防尘、噪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确定。机房气流组织形式、风口及送回风温差如表1所示。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中机柜或机架高度应大于1.8m、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一般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目前应用最广泛、最适用的气流组织形式为冷热通道的送回风方式。冷空气从机柜或机架的前面吸入,热空气从机柜后面排除。设备放置在机柜或机架内,将会达到极好的散热效果,如图4所示。
按照上述气流组织的要求,以下问题应得到很好的解决:
(1)静压箱的形成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的要求,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400mm。活动地板下空间作为静压箱还应做好如下工作:
①应尽量选择优质的活动地板,以保证在长期低温恒湿环境下材料不变形,不膨胀。
②活动地板的铺装应加强质量管理,尤其在边角处理上一定要牢固,以免发生变形影响静压箱的密闭性。
③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做好封堵工作,尤其在管槽出入处、门(洞)口、轻质隔断等部位的封堵,以保证静压箱的密闭性。
④机柜或其它电子信息设备下方及下进线口应保证密封。
(2)保温处理
目前,多数数据中心机房工程选用机房专用空调。为了将机房温度控制在23℃±1℃,无论是水冷还是风冷系统,空调机组的出风口的空气温度一般在15℃以下。这样,整个静压箱的空气温度也将维持在此水平上。而机房下层作为办公区域,其空间温度一般维持在25℃左右。这样,机房地面(即下层楼板)上下会形成将近10℃的温差,极易在下层楼板结露,从而影响下层办公区域的使用。因此,地板下必须做好保温处理。保温材料的选择应满足消防要求,并应采用环保材料。目前,地板下保温材料多选用闭泡橡塑板。
(3)设备布置
为了保证气流组织顺畅,数据中心机房内设备布置应有利于空调送回风。目前广泛采用的方式为设备列与空调机组送风方向保持水平,避免交叉甚至垂直。图1所示的典型数据中心机房模型中,空调机组正面应与机柜(或设备)列正反面保持垂直。
机柜或机架的前门应朝向冷通道,而后门则朝向热通道。因为大量电子信息设备的风扇安装在设备后侧,这样将有利于冷通道吹出的冷空气在设备内主动流通,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不同数据中心机房中可能安装不同类型的电子信息设备,但只要采用冷热通道气流组织,均应尽量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设备布置。
(4)地板排布及风口安装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在采用冷热通道送回风方式时一般采用架空活动地板。目前,机房工程大量采用的是600×600(mm)的抗静电地板。选择风口地板时,应尽量选择与相应地板配套的风口地板。按照冷热通道气流组织要求,冷通道应安装风口地板,而在机柜或其它电子信息设备下方则应密封。照此原则,为了后期运行维护方便以及机房整洁美观,冷通道(设备列中)安装的风口板应尽量选择整板。结合地板的尺寸,如果冷通道放置两列风口地板(地板尺寸为600×600mm)时,宽度不宜小于1200mm(即可安装两整块风口地板),考虑到设备或机柜的尺寸,热通道的宽度可以做适当调整,以保证设备或机柜与地板缝协调。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在地板平面图中注明风口地板安装数量和位置。风口地板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应按照设备散热量、风口地板通风率、室内温差控制等因素综合考虑,由空调专业人员计算设计。在工程后期调试阶段,调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适当调整风口地板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但必须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5)管线综合
数据中心机房管线综合是一项复杂又必要的工作,具体解决方案详见后文。在采用冷热通道气流组织的机房工程中,管线综合应按照有利于气流组织顺畅的原则进行综合。
(6)回风保证措施
如图4所示,热通道的热空气应该顺畅地回到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处理,才能有效保证气流组织的顺畅性,从而有效降低设备温度。保证回风的措施主要包括:
按照图4所示,机柜或设备上方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才能有效保证回风要求。按照工程经验,机柜或设备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m,上方净空不宜小于0.6m。即机房的有效吊顶下净高应保持在2.6m以上,尤其是上走线方式的机房更应该保证不小于2.6m的净高。机房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层高,以保证机房的净高。
在上走线机房内,管线综合时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回风的原则。
空调机组回风口应保证回风通畅,不应有遮挡。
(7)防尘处理
按照数据中心机房要求,静态条件下测试,机房内≥0.5μm的尘粒数≤18000粒/升。在采用冷热通道气流组织的数据中心机房内,空气的流动是十分顺畅的。这要求在气流组织通道内必须做好防尘处理。
地板下原地面应做好防尘处理。在地面保温和地板施工前,原地面应做好洁净处理,并刷(喷)防尘涂料,做好隐蔽检查记录。
原楼板(或有效转换层)做好防尘处理。在吊顶或转换层施工前,原楼板(或有效转换层)做好洁净处理,并刷(喷)防尘涂料,做好隐蔽检查记录。
数据中心机房内风管等保温材料应尽量避免使用玻璃丝绵等易起尘的材料。
(8)环保和节能措施
最新数据中心机房工程要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机房是设计和施工参与人员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共同的目标。
绿色数据中心工程涉及的专业多、内容也十分复杂。笔者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就采用冷热通道气流组织的机房工程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
前文讲到为了有效回风,机房的净空不宜小于2.6m。但并不是说机房的净高越高越好。因为机房净空过高,气流组织空间加大,空调的负荷将加大,不利于节能。而机房净高在2.6~3.0m之间将会在回风和节能方面达到平衡。所以,机房选址时应尽量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如果机房层高过高,一般建议增加二次吊顶及转换层,以降低机房净高。
为了保证气流通畅,机房空调机组将加压送风。空调设备出风口至最远端风口地板的距离俗称送风距离。送风距离如果较远,设备送风压力就大,而压力越大,机房噪声也将越大,而且空调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为了降低机房噪声、提高空调设备效率,送风距离不宜超过15m。在机房选址、设计、平面规划时应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管线综合平衡
数据中心机房是涉及多专业的集成工程。为了更好地解决数据中心工程专业协调、环保节能、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和观感美观等关键问题,数据中心管线综合是一项十分必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在项目设计和施工前、过程中,设计和施工等参与人员应该结合本工程做好规划和落实。
目前,更多的数据中心工程采用上走线无吊顶方式进行管线综合设计。笔者就此类典型的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在管线综合方面做如下介绍。(1)顶部联合支架安装
在采用上走线方式的数据中心机房中,顶部会有大量的机电安装工作,比如灯具、强弱电桥架、风管、消防报警、气体灭火管道、摄像机等。按照传统的安装方式,施工人员将在机房原顶板打大量的孔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将产生如下不利影响:
①在原顶板大量打孔将有损原楼板结构;
②安装完成的设备不能移动位置,将不利于后期电子信息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③可扩展性较差。随着机房后期发展,机房内设备有可能增加,相应强弱电线槽等将增加。如果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势必在后期安装时将重新打孔,成品保护将是一个难题。
顶部联合支架安装方式将很好地解决上述不利影响。所谓顶部联合支架是指在原楼板下安装一层1200mm×1200mm网格∏型钢转换层。上述所有安装工作均在转换层受力,并与转换层卡接,而不是焊接。这样所安装的设备将可以在转换层上滑动,这样可以提高机房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灯具的安装则采用倒∏型大龙骨,相应电源线敷设在大龙骨内,而灯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龙骨上滑动。图5所示顶部联合支架安装实例。(未完待续)
(2)顶部气体灭火管道和报警管线排布和安装
顶部无吊顶的机房内只在顶部安装一层气体灭火管道和报警。消防报警应安装在顶部最高处,而气体灭火管道则紧贴转换层安装。
(3)顶部新排风管道排布和安装
为了保证机房内净高和气流组织顺畅,新排风管道排布应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沿机房墙体贴顶安装,但不得安装在空调机组上前方或正上方,以免影响空调回风。此外,风管排布应与空调送回风方向顺直,不宜交叉甚至垂直。
(4)灯具排布和安装
无吊顶机房顶部的灯具应安装在设备或机柜列中上方,不宜安装在设备或机柜正上方。这样可以保证操作人员作业时有效利用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应在消防设施(气体灭火和报警)和强弱电管槽之间。
(5)上走线强弱电桥架排布和安装
采用上走线方式的机房在强弱电桥架安装时应结合机柜或设备的下线方式排布。比如某些机柜或设备在其背侧下线,相应桥架安装时应靠后侧安装,反之亦然。此外,为了保证桥架至设备下线弯曲半径符合规范,并且顺直美观,桥架高度以高出机柜200~400mm为宜,但距装修完成地面不宜低于2.2m,并要求机房内同类桥架高度尽量一致。
强弱电桥架安装时应与空调回风方向顺直,不宜交叉甚至垂直,尤其要避免在空调机组回风口附近交叉或垂直。
(6)地板下气体灭火管道和报警管线排布和安装
地板下气体灭火管道和报警管线应尽量贴近活动地板底部安装,并且与空调送风方向顺直,不宜交叉甚至垂直,尤其要避免在空调机组送风口附近交叉或垂直。(7)地板下线槽排布和安装
目前,无吊顶机房大部分采用弱电上走线,强电下走线。强电线槽在地板下安装时应与空调送风方向顺直,不宜交叉甚至垂直,尤其要避免在空调机组送风口附近交叉或垂直。
7.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七
1机房管理的内容
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实训、教学、培训和鉴定的机房安排;课内和课外局域网及外网的控制;设备状态监控;机房资产管理等。
2机房信息化管理系统
机房信息管理系统为C/S结构模式, 机房服务器为系统唯一数据存储设备, 作为校级计算机管理数据中心;实训中心机房只需要安装相关管理机管理端、学生机客户端。所有机房运行状况和使用记录均保存在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自定义不同的管理员角色实现权限分级管理;每个管理员使用自己管理员帐号及密码登陆管理系统, 实现相关权限内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在权限允许范围内可实时了解中心各机房计算机使用情况、运行状态、机房安排情况等, 可查阅学生上机时间记录、机器使用时间记录、机时统计记录等机房使用相关的历史记录和数据统计报表。
机房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机房上机智能、动态排课及上课, 满足正规机房教学任务, 实现机房正规上课、上机课时量化及细化管理。自动管理识别业余上机和正课上机。做到排课方便, 机时管理细化, 智能识别警告及处理异常情况:旷课、迟到、早退、病假。
(1) 排课管理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向管理人员申请每门课程上机实习的教学总机时、上机时间以及上机实习地点, 由机房管理人员根据机房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调度安排。
使用机房排课管理, 能实现机房智能区分上课/业余上机、禁止/允许上课时业余上机。如:计划内排课班级学生在上课时间内正常登陆, 非计划内排课班级学生禁止上机;如设置允许非计划内排课班级学生上机, 则系统自动扣除其业余上机机时。到上课时间系统自动返回登陆状态, 需重新登陆上机, 系统自动确认上课班级学生身份;临近下课时间可自定义信息提示, 如"5分钟后下课, 请注意存盘";到下课时间系统自动下机, 返回登陆状态。可指定班级上机、指定个人上机:指定给班级/个人的机房/机器只有该班级/个人能登陆, 其他班级/个人无法登陆。可禁止班级上机、禁止个人上机:指定特定班级/个人禁止上机则该班级/个人无法在任意机房登陆上机。指定机房开放模式, 即指定某机房不需要密码自由上机。教学班级设置, 提供班级设置功能, 可增加、修改、删除班级, 及相关设置。普通班级库导入, 支持EXCEL、DBF格式, 批量导入学生班级信息, 减少学生初始信息录入工作量。
(2) 设备管理
管理机房计算机设备使用、调配情况, 建立计算机维修档案以及计算机清单备档。如:主机、显示器、外围设备、附属设备、设备调度清单等。可自动获取机器名登记、自动刷新收集客户机IP、机器名、机房软硬件环境收集、查看。机房管理员进入该模块后, 即可管理自己所负责机房的设备信息。
(3) 设备维护管理
记录计算机的调拨、硬件维修、升级或损坏报废情况。如记录相应的修改计算机的设备登记信息 (调拨) 、配置信息 (硬件维修升级) 或删除信息 (硬件报废) 。
(4) 查询统计
系统提供详实的各类查询统计报表, 所有报表均可生成EXCEL文件另存或打印。分级分权查询统计上机、上课、设备分布、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等情况。所有查询统计均可按地点、机房、学号、班级、机器名、日期、管理员等多种方式综合、单项、模糊查询。
(5) 监控管理
远程监控, 包括对管理范围的任意计算机进行远程截取屏幕、发送消息、远程锁定/解锁、远程下机、远程重启、远程关机等远程监控功能。上机情况查询, 查询任一台机器在任意时间内的上机使用情况, 可输入"学号"、"机器名"、"姓名"或任意组合查询条件, 选择所查询的时间段, 点"查询"按钮即可;查询显示当前机位使用以及空闲情况;查询通过身份验证的已登陆的用户在线上机情况;查询当天排课情况。远程警告, 针对特殊状况可远程发送警告消。
(6) 上网控制
由于学生都喜欢在网上聊天、看电影, 耽误正常的学习, 以往的做法是老师上课时将外网的网线拔掉, 这样做的坏处是:老师刚拔掉网线, 学生自已又接上, 而且也影响下次上课的老师, 时间长了, 就会损坏接口。根据教学需要, 有的课程上课时不需要使用外网, 有的课程需要使用外网, 通过机房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机房设置成上课时间不能上外网, 只能访问局域网, 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能访问外网, 如果有的课程在上课时需要使用外网, 机房管理员在管理机上对某个机房放行, 该机房的电脑就能访问外网。
(7) 辅助外设功能
通过LED大屏幕实时显示机房上课上机安排、机房使用情况、机房利用率。
实现信息化管理后, 能有效地管理机房, 既解决了实训中心人手不够的问题, 同时学生和老师在任何一个地方通过网络都能查询到自已什么时间在哪个机房上课, 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查看相关教学安排。对于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机房设备运行状况、机房利用率、学生迟到、旷课等情况, 及时作出调整。
公共实训室建设规划做好以后,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 如何做好设备的选型与论证工作, 也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设备的选型应该按照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教学任务或科研任务来确定。在配置仪器设备时, 需遵循选择技术先进、功能使用、经济合理的原则, 尽量的配置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对实验仪器的选择, 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详细的论证, 要全面掌握试验仪器设备性能要求。在进行设备选型的过程中, 除了应该全面掌握技术性能外, 同时, 还应该掌握市场价格行情信息, 做出一个先进性、实用性、耐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相结合的仪器设备配置计划。尤其是在进行使用期限短更新速度快的电子信息类设备时, 更应谨慎购置。
影响高等学校公共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因素很多, 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 对设备管理, 并不是改进了某一个环节就可以了的事情, 而是需要我们注意实验室筹建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 从实验室筹划那一刻起, 设备管理就已经开始了, 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既复杂繁琐, 又不断重复的工作, 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 作为机房管理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不断的进行总结, 管理员之间要互相交流,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 还要有服务意识, 得到上机人员的理解和配合, 实现机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为学校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秀全.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电脑, 2009, 12.
[2]陈泽波.浅析高校机房管理[J].科技创新论坛.
[3]邓柏城.谈谈高效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信息与电脑, 2012, 7.
[4]陈妍.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初探[J].福建电脑, 2011, 02.
[5]王靖文.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2.
[6]张翠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探讨[J].信息与电脑, 2011, 06.
[7]程光德.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经验谈[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0, 02.
[8]王庆伟.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003.
[9]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7:107-108.
[10]杨金土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墓本特征[J].教育研究, 1999. (4) :23-24.
[11]娄立志.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和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 :56-57.
8.中心机房火灾应急预案 篇八
篇一:中心机房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机房内禁止明火禁止吸烟,机房内的所有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并做巡检记录、根据机房实际情况进行清扫工作。
第二条 机房网络设备维护由网络管理员进行,如发现机器故障应及时排除故障,在遇到硬件三包范围内的故障时,应及时联系供应公司上门或将机器送供应公司维修;
第三条 酒店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机房、设备及系统运行管理规定,不得在机房内从事与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系统安装和调试等无关的工作;
第四条 做好防火、防雨、防湿、防盗工作,注意用电安全;机房内的环境要每周检查温度、湿度、电力系统、是否满足机房相关的标准要求。
第五条 机房内的交换机和服务器系酒店运营的关键设备,任何人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改其系统参数。
第六条 要做好机房的安全工作,对服务器的各种帐户、密码严格保密。
第七条 应及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保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数据能够快速、安全的恢复。所有备份数据不得更改,并要求做到本地和异地分别备份保存。
第八条 为了确保本酒店网络正常运行,每日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巡视,主要着重于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运行正常与否。
1、对机房里的温度进行调节,如室内温度过高,调节空调对机房进行有效的通风。
2、查看交换机与防火墙及接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生异常,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
3、监测网络运行状况。
第九条 除本酒店网络管理员外,公司其他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的,需网络管理员陪同下进入机房。
第十条 严禁带外单位人员或无关人员进入机房,确因工作需要,如:系统故障诊断和处理,设备维修维护、系统或设备安装等进入机房,必须由网络管理员陪同进入,配合项目的实施。
第十一条 进入机房的设备应在进入机房前拆除外包装,以保证机房环境的清洁和安
第十二条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性物品进入机房。
第十三条 机房内提供的UPS电源只允许为主机、服务器、网络及存储等核心设备供电,严禁安插其他设备,增加UPS电源供电负荷。
第十四条 严禁擅自切断供电系统,确因工作需要断电时,首先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经部门领导批准,然后给所有部门发放断电或断网通知,最后方可实施。
第十五条 机房内安装用电设备或有用电需求的项目时,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或设备提供商的安装工程师进行现场勘查,经确认在满足或符合要求后工程才能实施。
篇二:中心机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条 机房突发事件包括网络设备或服务器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等等。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如下: 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加强防火、防盗意识。
第二条 机房漏水应急预案如下:
1、发生机房漏水时,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机房管理人员。
2、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安排停用故障空调,清除机房积水,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处理,必要情况下可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3、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房安全,同时安排通知工程人员及时清除积水,维修墙体或窗户,消除渗漏水隐患。
第三条 机房火灾应急预案如下:
1、完善机房环境,确保机房放置灭火器;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机房。
2、机房管理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懂得灭火的方法,会扑救初起火源。
3、一旦发生火灾,迅速切断机房电源,避免灾情的扩散,并迅速和保安部联系必要时立即报火警。
第四条 机房停电应急预案如下:
1、接到停电通知后,应及时通过办公系统、电话等发布相关信息,部署应对具体措施,要求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2、机房管理人员每日检查UPS电源的状态,确保在突发停电时,UPS电源能自动供应服务器正常工作15分钟以上,保证员工工作的数据及时保存。
第五条 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如下:
1、发生通信线路中断、流量异常等故障后,发现状况的员工或部门领导应及时通知网络管理员。
2、网络管理员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检测故障区域,并作相关故障处理,逐步恢复故障区与服务器的网络联接,恢复通信网络,保证正常运转。
第六条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如下:
1、机房管理人员每日检查机房内各服务器状态。
9.何琦中心机房工作总结 篇九
第一学期中心机房工作总结
何琦
时光荏苒,转眼走过了一个学期,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回首过去的2011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回首过往,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果,但也使我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练。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慢慢的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及技能。在此,我向学校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大家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能够在工作上,围绕学校的工作,对照相关标准,严于律己,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1、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维护
学校目前由我进行维护的多媒体设备有一百多台,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硬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于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的软件问题主要有教学报名软件的安装使用等。
2、学校计算机病毒的维护与防范情况
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学校每台机器都安
装了360杀毒软件、进行GHOST备份,并定期的对每台机器的系统进行检测,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一学期以来,学校机器中毒情况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一次。一月份的时候,经常有老师反映电脑反映很慢,进过仔细排查,发现是由于支付宝安全控件漏洞所导致,卸载之后电脑反映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教师使用优盘的情况很常见,所以要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病毒库的更新,防止病毒在多处扩散。
3、学校网络的维护方面
一学期以来我一直负责学校网络管理工作,我每天按时开关网络,监视着学校网络的变化,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请专家解决,保证能有畅通无阻的网络环境,提高校园网的使用率,最终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效率。
4、学校监控摄像头检查维护
监控摄像头的检查维护涉及到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我负责每天查看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有需要调取视频录像等工作。出现问题积极与设备维护人员联系,保证了监控摄像头的24小时正常运转,积极学习监控软件的使用方法,配合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10.银行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 篇十
数据中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的支撑, 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与稳定可靠的运行, 并提供了容灾备份等信息服务的基本环境, 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放和应用的处理。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的灾备中心是数据中心的典型例子。与IDC相比灾备中心需提供的灾难备份的业务, 对机房的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与安全性要求更高。中国的数据中心正逐步向满足高等级业务发展, 因此, 现在对高等级的数据中心机房规划设计的技术更需进一步的研究。
2 银行数据中心机房设计要点
该大厦建筑主体18层, 裙房4层。机房位于大厦5层, 层高4.5m, 梁下高3.6m。机房总面积约425m2, 分为IT办公室、仓库、研发室、监控室、休息室、主机房、运营商机房、UPS配电室、备件库、气瓶间、上电测试间及消防通道等功能间。机房建筑呈长方形, 其中南北长10.2m, 东西宽38.4m,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1 机房空间划分
2.1.1 主配线区
数据中心需要有一个主要的分布区, 核心路由器的安装, 以太网交换机, 存储开关, 开关设备。高级数据中心还需要两个主要的分布区, 一个以上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应安装在不同的主接线区。两个主要的分布区域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米, 最好的一个是数据中心。两个连接区不能使用防火区、配电设备、空调设备等。福利设置的两个主要的接线区是确保主线电源或网络故障不影响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
2.1.2 水平配线区
平面面积相当于串联分布区, 这是用来安装系列接入交换机, SAN (存储区域网络) 开关 (键盘、显示、鼠标) 切换器, 等。一些更多的布线层数。但不设置水平分布区, 由设备布局藕汁或甚至主要的线路情况。
2.1.3 接入间
室内电缆和通信线路传输的接入。访问功能类似于传输机房。如果房间设置为访问之间的连接的数据和该区域之间的主要连接。高端大数据中心可能需要两个访问和访问两个不同的访问提供商之间的联系。
2.2 布线设计
2.2.1 冗余性布线的考虑
水平布线是电信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它通过机械设备的配电区的终端连接到连接区域。水平布线包括水平电缆、机械终端、插头线或跳。主线 (干线) 提供的主要分布区域, 区域分布的水平, 为办公设备之间的连接。主要从主干电缆布线, 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 插头跳线和终端的机器, 用来支撑树干和树干之间的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 。质量数据中心布线设计的考虑主要是使主接线和电缆, 以确保一定的冗余。如4级数据中心要求主缆冗余, 主系统应具有两个水平布置面积的冗余水平电缆。无论在同一个房间, 不同的设备, 额外的中继线应采取不同的物理路线, 以实现相同的设备。主要接线区域应有不同的接入线, 不同的接入之间的连接也需要通过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
2.2.2 上走线和下走线的比较
数据中心机房两种方式:上网线。在中国, 如金融行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该行电信行业普遍采用的方式, 有一个带有两个方法共同的房间。这两种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势。美是美丽的, 但维护是不方便的, 成本太高。走线, 另一方面, 成本低, 维修方便, 不容易有安全隐患。设备, 主要的设备制造商, 如IBM, Sun, HP设备可以使用大部分的线或线, 只有几行, 必须使用的设备, 如太阳se9985和se9990两存储设备。如果外观很强, 房间布局数据中心的房间, 你可以使用。电脑房的价值和维护成本, 建议使用。
2.3 机房平面布置
数据中心机房布局与设备热的大小密切相关。热释放常用于小房间的气流分布, 返回的供气方式, 该框架一般采用统一的布置。通常使用大量的室内空气分布、空气回流方式, 机架通常采用面对面。
该框架位于有源器件, 为了使运行中的活化装置的框架, 通过空调吸入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使有源器件可以很酷, 不是因为总需求和影响发烧操作设备, 在房间的布局先进的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设备被清晰地分为冷通道, 确保供应直接发送到空气冷却通道。同时一般使用地板送风的方式, 回到气流组织。供气通道和空气回流通道可以在所需位置打开出口。在安排的面对面之间, 背向上。
前车架的冷通道。的空气分配系统, 冷却通道的位置, 以建立风力建筑可以设置在过道 (A) 或底部的框架 (2) 。像电脑房在国内金融系统是比较普遍的, 需要建立风孔的冷却通道, 框架不需要前门打开或使用秘密, 空调流畅地进入框架内。而今出现在国内电信业在舱内, 于活动挡板的底框前可以控制风量, 框架需要完成和侧密封的大门, 与冷却气流顺利从后面的货架上。在走廊的气孔开度, 冷却效率和利用率的两个, 和空调在走廊上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维修人员的影响。如果送风, 两种比较合适的方式。
在热通道后面的架子上, 在空调系统中, 空气回流装置安装在热风回流通道的天花板位置, 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返回装置, 将框架装置将热量从热通道中加热。额外的供应室的设计应考虑如下:空调距离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15米, 如果房间不是管道上安装、设备间和二桁架梁结构不利于热空气再循环, 可以考虑设计使清洁天花板一个平面的房间, 如果较低的空气供应的同时, 应注意电缆铺设地板从地面下的密封通过地板的切口, 或冷空气在切口;框架高度不宜太高, 一般不超过200毫米, 否则设备冷却作用在框架的顶部是可怜的;密封装置和空气大跳出框架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以使空调设备落后于大制冷设备前。
3 结论
综上所述, 机房数据中心的建设要认真考虑以上几点, 并实施, 从实际需求上, 满足功能要求。数据中心空间不仅是数据存储的中心, 也是数据流中心。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机房的计算机设备、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郭英鹏.高等级数据中心机房的一些设计要点[J].广东通信技术, 2007 (08) :52-55.
11.网管中心机房安全性设计浅议 篇十一
关键词:机房,安全性设计,隔离,防火墙,核心层,病毒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internet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化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化发展大趋势, 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亨。但是, 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目前,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 而且有越来越烈之势, 甚至会影响国家之间的战争形势, 由现有战争方式转变为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
如果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受到危害, 将会危及政府安全, 引起社会混乱, 造成严重的损失, 所以网络安全性设计非常重要, 现在我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网管中心机房安全性设计。
1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
网络隔离主要有两类隔离, 一类是物理隔离, 另一类是逻辑隔离。物理隔离指使两个网络在物理连线上完全隔开, 而且没有任何公用的存储信息, 保证计算机的数据在网络间不被重用。被隔离的两端永远无法通过隔离部件交换信息。而逻辑隔离则指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 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 也就是逻辑上隔离。物理隔离的安全性要高于逻辑隔离。在网络安全性设计时主要是从安全性要求的程度来进行隔离。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网络, 如电子政务内网, 我们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与互连网隔离, 即各用各的线路和设备, 互不连接。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的专网, 从节省开销、避免重复建设、方便使用等情况考虑, 设计为与internet网逻辑隔离, 比如我市的电子政务外网、统计专网、OA专网等, 上级部门没有物理隔离的要求, 并且逻辑隔离也不会产生什么危害, 我们就设计为与internet网逻辑隔离, 通过SSL VPN技术、VLAN技术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 共用相同的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楼层交换机、内部通信线路等。
2防火墙设计
防火墙 (Firewall) , 是建立在内外网络边界上的过滤封锁机制, 它认为内部网络是安全和可信的, 而外部网络是不安全和不可信的。防火墙的作用是防止不希望的、没有经过授权的数据包进出被保护的内部网络, 通过边界控制强化内部网络的安全策略。它的实现有很多形式, 其原理很简单, 可把它当成一对开关, 一个用来阻止传输, 另一个用来允许传输。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设备, 贯穿于受控网络通信的主干线路, 对通过受控干线的任何通信行为进行安全处理, 如:审计、控制、报警和反应等。同时也承担着繁重的通信任务。由于它自身处于网络系统中的敏感位置, 它还要面对各种安全威胁, 因此, 选用一个安全、稳定和可靠的防火墙产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中心机房配备了一台H3C F1000-C防火墙。利用防火墙的端口映射功能, 隐蔽了服务器的真实IP地址, 并把服务器放置于防火墙的DMZ区域, 有效避免黑客的攻击。使用防火墙的firewall defend功能开启了必要的防攻击功能, 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系统的攻击。采用缺省路由和明细路由的方式, 有效的使互连网的访问和专网的访问相隔离。通过访问控制列表 (ACL) 命令, 禁止了对一些游戏网站和一些娱乐网站的访问。通过SSL VPN技术, 在internet和中心机房OA服务器之间开通了一条虚拟的安全数据隧道, 使办公区外的办公用户可以通过这隧道安全地与OA服务器进行通讯。通过防火墙对P2P软件进行了限流, 达到了限制网络流量, 提高网络性能的目的。
3核心层设计
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 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 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 所以, 核心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吞吐量和性能。
我中心机房核心层选用了H3C S7506E-S作为核心交换机。由于核心层可靠性要求高, 所以我们选用了同样的一台核心交换机作为冗余交换机, 正常使用时主核心交换机在运行, 当主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冗余交换机。为了便于楼层的管理和减少病毒的扩散, 我们采用了VLAN (虚拟局域网) 技术, 在核心交换机上划分了VLAN和建立了VLAN虚接口, 8个楼层交换机分别采用了不同的VLAN段。并在核心交换机上建立了一段登录IP, 通过核心交换机可以方便的登到任何一台楼层交换机上。为了控制病毒和ARP攻击的大范围传播, 我们在核心交换机中采用了MAC地址+IP地址+交换机端口进行绑定。有效地防止了ARP等病毒的攻击。并定期对核心交换机的版本进行升级。
4病毒防治
电脑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电脑程序中插入的破坏电脑功能或者毁坏数据, 影响电脑使用, 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电脑指令或者电脑代码。传统意义上的电脑病毒通常具有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和传染性。随着电脑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现在的网络时代, 电脑病毒又有了很多新的特点, 例如, 主动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传播、变种, 具有病毒、蠕虫和黑客程序的功能等。
为了方便管理, 防止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 我们在汇集交换机上安装了一台装有卡巴斯基网络版服务器端杀毒软件的服务器, 并把它划入了某一个VLAN段中, 而整个局域网的电脑都安装了卡巴斯基客户端软件, 这样每台电脑都可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升级, 并大大的降低了投资成本。
由于该机房安全性设计得比较好, 所以几年以来, 该机房及下连设备一直未出现过重大的安全性问题, 该机房的设计得到了州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友生.系统分析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2) .
[2]黄居源.地级市电子政务网站运行情况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8 (04) .
[3]储庄, 张全海, 李建华.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与设计[J].信息网络安全, 2012 (04) .
[4]黎水林.基于安全域的政务外网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信息网络安全, 2012 (07) .
12.数据中心机房建设 篇十二
通过现场实地勘查,结合实际需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需要首先考虑以下问题:
1、机房承重问题
机房设备中,最重的是UPS电池柜,根据机房规划设备数量及未来扩容发展核算需要配备UPS功率为30KVA,断电三小时续航能力需要配备三个电池柜,共计96块电池,电池重量合计为3200公斤,电池柜触地面积约2平米,因此要求机房地板承重达到2000KG/㎡。
2、机房空调噪声问题
根据机房面积及设备数量,综合考虑未来扩展等因素,需要配备空调功率为25KW,机房铺设防静电地板,采用下送风方式。
关于采用水冷式空调,跟多个空调厂商进行沟通,水冷式空调对安装环境有要求,如果单独给一台空调建冷却塔有点浪费,可以利用整个楼的中央空调冷却塔,需要提供冷却塔对进水温度、回水温度要求,据此选择合适的空调,另外因机房空调为全年24小时运行,中央空调一般只在夏季运行,到冬季冷却塔只给一台机房空调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增加维护成本。因此采用水冷式空调方案有一定局限性。
关于噪声问题,机房空调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压缩机和送风机,此外还和空调功率有关。
即使采用水冷式空调,压缩机噪声减少,送风机噪声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推荐风冷式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可以通过对空调进行部分降噪处理,如加装吸音棉,对空调进行减震处理等,同时在机房装修时对墙壁及门窗进行隔音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其它办公区的影响。
3、机房面积
13.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 篇十三
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是机房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 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 随着国家新标准及新标准图集的出台, 新建的一些数据中心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已经越来越规范, 但也有些新建数据中心机房还没有按新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其中遇到最多的两个问题还是前些年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 即共用接地极还是做独立接地极的问题和直流地如何做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的设计缺陷, 使得机房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可靠保证。下面笔者对以上问题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数据中心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需求分析
从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来看, 我们既需要建设完善的接地系统, 又需要建设可靠的防雷系统, 而接地系统和防雷系统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一个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系统架构中, 我们看到, 接地装置的设置、接地系统的选择、等电位联结都是防雷措施的一部分。因此有时候可以说这两个系统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
2 共用接地与分开接地系统的选择
信息系统接地 (又称电子设备接地) 是工程界争论多年的问题, 争论的焦点是信息系统是否设置独立接地系统及接地电阻值的选取。按现行国家规范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应采取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交流工作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安全保护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直流工作接地, 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防雷接地,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中第6.4.3条规定: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 第1.0.2条和第6.3.3条规定, 新建建筑物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GA 267-2000) 中, 第7.2条也明确规定:新建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宜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地网或桩基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的基础接地装置。
新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GB 50343-2004) 的出台, 结束了对共用接地还是分开接地的争论, 具体如下:
第5.1.2条: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第5.2.5条:防雷接地应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从以上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数据中心机房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有些机房工程公司目前可能还在建议用户采用电子设备与强电设备分开接地, 并采用许多复杂的隔离和绝缘措施将电子设备的接地连线引到离强电接地系统较远 (20m以外) 的地方单独接地, 实际上, 这种分开接地是不太容易实现的。由于各种线路、金属管道和建筑物构架中钢筋纵横交错以及一些建筑物的不断扩建, 在设计与施工上稍有疏漏就容易造成在强电设备区出现的暂态高电位通过金属管道或构架钢筋引到低电位的电子设备区, 或将电子设备区的低电位引到强电设备区, 从而会引起击穿放电, 危及设备与人身的安全。
一些制造厂商要求其计算机单独接地, 即将计算机的接地连线引到建筑物外一定距离后接在单独的地网上, 这种接地要求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在建筑物遭受雷击时, 建筑物的地电位将瞬时抬高, 由于计算机接地与建筑物的地网是分开的, 而计算机地线此时仍保持低电位, 这样就易于对计算机造成击穿放电, 使计算机被损坏。实际上, 用较长的引线拉到比较远的地方去作单独接地, 在低频信号情况下, 对保护电子设备与远处的单独接地点等电位还有意义, 但在高频信号情况下, 较长引线的阻抗将影响等电位效果, 特别是在信号波长与引线长度之间满足1/4奇数倍关系时, 引线相当于开路, 起不到外伸接地的作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各地之间的关系都大致经历了“三、二、一、共”的发展过程。
其实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第14.7.4.3条也规定, 电子设备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其对应的条文解释为:本《规范》对电子设备的各种接地及防雷接地推荐采用共用接地体。因为两个接地系统在电气上要真正分开, 在地下必须满足一定的距离, 否则两系统形式上分开了, 而实际 (指电气上) 仍未分开。且由于两个电气系统, 通过接地装置的相互联系而产生强烈的干扰, 严重时甚至造成两个接地系统都不能正常工作。这在实际工程中的例子是相当普遍的, 所以一般还是推荐采用共用接地形式, 这样不但经济上合算, 在技术上也合理, 因为采用统一接地后, 各系统的参考电平将相对稳定, 即使有外来干扰, 其电平也会跟着浮动。许多工程实际情况已证明采用统一接地体是解决多系统接地的最佳方案。
关于共用接地系统, IEC标准也有相关规定, 它定义IT设备有两个接地:一个是为电气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 即将设备金属外壳接以PE线的接地;另一个是为实现其功能性作用的信号接地。IEC标准规定:一个建筑物电气装置内只允许存在一个共用的接地装置, 并应实施等电位联结, 这样才能在建筑物内消除或减少电位差。IT设备也不例外, 其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只能共用一个接地装置而不能分接不同的接地装置, 即信号接地是通过连接PE线而实现接地的。如果分设两个接地, 不但电气装置内会出现电位差对人身不利, 而且对IT设备也不安全。
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 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建工程, 数据中心的各种接地必须共用一组接地装置。而采用分开接地的做法, 尤其是将直流地单独做的方法反而是错误的。
3 接地系统形式的选择
各种型式的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故障回路阻抗相差悬殊, 对地故障电压和事故危险程度各不相同, 其保护特性也自然因型而异, 其情况十分复杂。国际电工标准和一些技术先进国家对它都很重视, 并作出具体规定。我国新修订的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对此已按IEC标准作了修改和补充。IEC标准按接地系统的类型不同, 将配电系统分为TN、TT、IT等三类系统, 那么我们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中, 该选择哪种类型的配电系统呢?
我们知道, 在装有电子信息设备的场所, 防干扰要求高。TN-C系统的PEN线上有电压降, 而PEN线和信息电缆的地线都接设备外壳, 这使此电压降插入两信息设备的“地”间, 部分PEN线电流也流经信息设备的地线, 从而给信息设备引入干扰, 因此这类IT设备是不能采用TN-C系统的。此场所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关于接地系统形式的选择, 在各种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GA 267-2000) 第7.8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中第6.1.9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GB 50343-2004) 中第5.4.1条。
4 等电位联结的重要作用
接地系统形式的选择, 也涉及到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第4.4.4条中规定, 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 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的等电位联结:
◆PE、PEN干线;
◆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
◆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按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中第6.3.4条规定:一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应建立一等电位联结网络。而且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也要进行等电位联结。其连接方式有S型星型结构和M型网状结构。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GA 267-2000) 第7.9条中也有明确规定:所有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体, 都应在建筑物界面作等电位联结。
而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中第5.2.1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联结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 (SPD) 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联结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以上四种国家强制性规范都提到等电位联结, 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下面对它的作用加以说明, 理解了等电位联结, 才能对计算机房直流工作地有正确的理解。
总等电位联结对TN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它在电气安全上有如下作用:
(1) 显著降低建筑物内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触电压;
(2) 消除自建筑物外沿PEN线或PE线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
(3) 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
(4) 减少建筑物雷电危害。
等电位联结对建筑物雷电危害有减少雷电残压跳击、抑制线路高压行波侵害和防止雷电感应危害等作用, 为此需将防雷装置和电气线路与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直接或通过过压保护器相连接, 现略举IEC《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 (IEC 1024-1-90) 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以作说明:
“为减少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发生火灾、爆炸、生命危险, 等电位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当不设防雷装置, 但需要防从外来管线引来的雷电效应时, 也应作等电位联结。”
“应尽可能在靠近进户点对外来导体作等电位联结。”
“线路的所有导体应作直接或非直接联结。相线应仅通过过电压保护器连到防雷装置上。在TN系统中, PE或PEN线应直接连到防雷装置上。”
“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发生生命危险的最重要措施是采用等电位联结。”
(5) 等电位联结可消除外界电磁场和沿电力线路、信号线路进入的杂散信号对建筑物信息设备的干扰。
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迅速, 抗干扰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于智能大厦和信息联网的建筑物为改善电磁兼容性能, 实施等电位联结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关于等电位的具体做法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 第21页、22页:信息技术 (IT) 设备的接地和等电位联结方式。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认识到等电位联结的极端重要性, 它是信息机房综合防雷体系中必须的环节。而且对于IT设备来说, 在共用同一接地系统并实施等电位联结后, IT装置是以等电位联结系统的电位为参考电位, 而不是以大地为参考电位的。
5 对计算机房直流工作地的正确理解
在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中, 各种电路均有电位基准, 将所有的基准点通过导体连接在一起, 该导体就是设备或系统内部的地线, 如果将这些基准点连接到一个导体平面上, 则该平面就称为基准平面, 所有信号都是以该平面作为零电位参考点。电子设备常以其金属底座、外壳或铜带作为基准面, 基准面不一定都与大地相连, 在通常情况下, 将基准面与大地相连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为设备的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二是为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关于直流地 (即信号地) ,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二版是这样定义的:为了使电子设备在工作时有一个统一的公共参考电位 (即基准电位) , 不致于因浮动而引起信号量的误差, 并防止其内外的有害电磁场的干扰, 使电子设备稳定可靠地工作, 实现其固有的功能, 电子设备中的信号电路应接地, 这种接地称为信号接地, 简称信号地。这个“地”, 可以是大地, 也可以是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等, 总之只要是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即可。
根据IT设备的接地和等电位联结方式的不同, 对应不同的机房, 其直流地的定义和做法也不同, 具体如下。
对于采用电源线路的PE线作放射式接地的机房, 其配电柜的接地母排就是直流地, 具体如图2。
在目前的机房工程公司中, 还流行一种做法, 即将图中的PE线和配电盘内为其专设的PE母排加以绝缘, 并用绝缘的导线接向建筑物的接地母排, 在接地母排前与其他金属部分绝缘, 其抗干扰效果可进一步得到提高。采用这种做法时, 配电盘内出现两个PE母排, IT设备的PE线和PE母排则被称为隔离的PE线和PE母排, 目前的机房工程公司中定义为G排。
对于采用水平局部等电位网格式 (M式) 接地的机房, 其等电位网格就是IT设备的直流地, 具体如图3所示。对于采用通过水平和垂直等电位联结接地的机房, 每一层的直流工作地就是本层的水平局部等电位连接, 具体如图4所示。
6 防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地、静电接地与等电位联结的关系
结合以上的讨论, 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 防雷接地、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接地、静电接地与等电位联结的关系:即通过总等电位接地母排MEB, 上述各种接地都联系在一起。具体可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 第11页和第12页。
对于大部分机房而言, 都会选择M型接地网络, 同时我们还知道, 接地是消除静电的最基本措施, 而等电位联结所形成的网格, 安装在抗静电地板下, 不仅可以防止雷击电磁脉冲, 又可以作为直流地, 同时又起到静电泄露的作用。
7 结束语
以上讨论的着眼点是从基本概念入手, 按照现行的国家强制性规范去推出各地之间的关系, 并列出应该遵守的国家强制性规范和工程施工的标准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给用户一个可参照的依据, 可以用上述的内容去评定和监督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以免受到错误观念的误导, 并且不至于增加了工程费用, 却没有起到所要达到的效果。
摘要:数据中心机房的防雷和接地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中两个很重要的子系统, 在目前实际工程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根据现行规范的具体规定, 分析数据中心机房到底是采用共用接地还是采用分开接地的问题, 强调了配电系统接地类型的选择及等电位联结的重要作用, 同时分析了机房接地的三种类型及与直流地的关系, 力争给数据中心机房用户在防雷和接地系统的建设中一个可参照的意见。
【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推荐阅读:
信息中心机房巡检制度10-18
信息中心汇报材料08-28
信息中心岗位竞聘11-16
信息中心廉政风险11-19
网络信息中心信息部工作职责10-20
信息中心主任竞聘报告06-18
海宁市教育信息中心07-03
学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08-31
信息中心部门职能职责09-03
购物中心招商信息系统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