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2025-01-07

小学体育教材分析(共8篇)

1.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篇一

小学体育投掷教材解读与分析

一、教材意义

投掷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形式,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逐渐发展起来,展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同时,投掷也是小学基本教材之一,是锻炼小学生上肢力量与肩带灵活性很好的练习形式。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在练习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力量之美、运动之魂,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情认同,达到自动练、主动究的目的,从而启蒙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目标

⑴学会简单的投掷技术、基本技能,发展投掷能力与上肢力量等素质。⑵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及乐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乐群合作的精神。

三、分教材目标

单手投掷:基本掌握原地投掷垒球动作,要求正确快速挥臂、体会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

双手投掷:初步掌握双手实心球前抛的动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投掷全身协调用力的程度。

四、投掷教学设计提示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指导练习时,应从学生健身意识培养入手、从学生发展着眼,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动为核心、以乐为“催化剂”,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这里仅纲领性地介绍一些投掷教材教学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1.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动作规律,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注重让学生体验练习的成功,不断激发练习的乐趣。

3.在学生学会基本动作的前提下,应为学生留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练习内容、方式的时间,发展学生自锻能力。

4.经常运用模仿式、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5.广泛采用各种小群体学习形式,注重学生乐群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的培养。6.加强投掷常规的训练,确保良好投掷教学秩序的形成,严防上海事故的发生。7.图片、教师示范、学生演示等直观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模仿,激起学生的练习冲动,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助于和谐民主课堂氛围的建立。

8.练习方式、对象、方向等的经常变换,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练习欲望与创造火花。

9.教师适当的赞许、有力的奖励机制和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10.单手投掷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异侧手臂的锻炼,使学生对称地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右脑功能。

单手投掷

(一)教材地位 本教材是学生学习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学生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掌握投掷动作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具有促进作用,为学生继续学习双手投掷乃至铅球等投掷教材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垒球掷远的动作,要求做到正确快速挥臂、上下肢协调用力,发展学生投掷及空间定位能力,提高力量、协调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合作交流、探索钻研的练习习惯。

(三)分年目标

水平一阶段:以轻物投掷为主,初步学会原地投掷的动作,要求掌握手高于头、肘高于肩的正确挥臂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投准巩固动作、激发兴趣。

水平二阶段:基本掌握原地垒球掷远的动作,要求快速挥臂、提高远度,同时通过单、双手推抛实心球的大量练习,体会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

水平三阶段:初步学会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的动作,提高动作连贯性、协调性与投掷远度。基本掌握双手投掷实心球尤其是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协调用力的程度,并初步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对体育活动的感情。

(四)动作分析

1.地滚小皮球(一、二年级)

动作说明:学生单手或双手以不同的方向、形式、动作、距离和目标进行肩下滚掷。教学要求:学习些简单基本的投掷方法,掌握简单的肩下滚掷动作的方法,能将球较准确地掷向指定方向。分年要求如下;

一年级:学习一些简单的投掷方法,发展简单的肩下滚掷的能力,并能将投掷物掷向指定的方向。

二年级:进一步学习一些简单基本的投掷方法,掌握简单的肩下滚掷动作,能将球较准确地掷向指定方向。

教材重点:一年级----学习简单基本的滚掷方法。二年级----进一步学习基本的滚掷方法。

教材难点:一年级-----能将掷物投向指定的方向。二年级-----能将投掷物较准确地掷向指定方向。

2.持轻物(纸飞机、纸火箭、纸飞镖、三毛球等)掷远(一、二年级)

动作说明(以右手正面投掷为例):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重心落在右脚上,右手持物于肩上,肘关节指向投掷方向,左臂自然弯曲置于体侧。投掷臂向上后引伸,上体稍后仰。右腿用力蹬地,收腹,在胸和上臂的带动下,前臂快速向前鞭打,将轻物想前上方掷出。重点:正确挥臂动作。动作说明:(以右手侧向投掷为例):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稍宽于肩,右腿弯曲,重心落在右腿。右手持轻物向右后引伸,左臂然弯屈于胸前。右腿用力蹬地,送髋挺胸,右臂向上翻肘,挥臂经肩上方将轻物投出。重点:翻肘挥臂、自下而上用力。教学要求:进一步学习简单的肩上投掷的方法和投掷时自然挥臂的动作,发展投掷能力。分年要求如下:一年级: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肩上投掷的方法和投掷时自然挥臂的动作,发展投掷能力。二年级:在一年级教学基础上掌握简单的肩上投掷的方法和投掷时自然挥臂的动作,发展投掷能力。3.小沙包掷远或投准(一、二年级)动作说明(小沙包掷远):同“侧向掷轻物”。动作说明(右手持轻物掷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重心落在左腿上,右手持轻物于头右前方,肘关节向前,大臂与肩平行。投掷臂向后上引伸,重心后移、上体稍后仰。右腿用力蹬地,收腹振上体,以肩带动大臂,甩腕将轻物投出。重点:挥臂鞭打,全身协调用力。教学要求:学习一些简单、基本的投掷方法及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将投掷物投向指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一年级: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投掷方法与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并能将投掷物投向指定方向, 二年级:进一步学习一些简单基本的投掷方法和自然挥臂的动作,能将投掷物较准确地投向指定方向,发展投掷能力。

2.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篇二

但笔者在研读两本教材时,发现二者不仅在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目标”的提法上存在区别,而且在思想内涵上存在主体性及人文差异。笔者经过认真分析,结合自身对我国体育思想发展的认识,认为《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限于笔者认识有限,在此提出以和编者商榷。

1 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1.1 主体性的内涵

主体性的讨论发端于哲学领域,最初从一般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指从事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1]然而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实践”理论的丰富,人们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才有了主体性的争论。何谓主体性?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为善研究员等依据中外有关研究成果概括性提出:“主体性是指‘是一个主体’或‘是与主体有关的’这样一种性质,而作为一个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觉能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2]同时,该研究提出了主体性的“客观物质前提”论,指出“人的主体性有双重的物质依托,即人自身的生命物质系统和相应的社会物质系统。由此它强调了主体的对象性本质,指出人既是能动的,同时也是受动的,受他的对象所制约的,人的存在世界是一个物因人而活、人因物而跃的活生生的世界。”[3]从上文有关主体性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强调人的主体性实质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符合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

1.2 “依据”与“目的”的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两种版本教材在选择“确定体育目的”及其依据时,显示出在体育价值取向上的主体性差异。二者都将“社会(政治)需要、体育的特点(功能和特征)、社会发展状态”列为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在表述方式上,《概论》将国家的“政治需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统归入“社会发展水平”,而《教程》则将“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基本状态”分开表述。区别在于,《概论》将人们的体育需求作为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教程》则选择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另一条重要依据(表1)。

从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概论》直接提出“人的体育需求”是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而这一点从《教程》中没有得到直接体现。不仅如此,在对“依据”内涵的理解上,两种教材也不尽相同。《教程》在选择“社会的需要”依据时,比较片面强调体育的需求的阶级性,认为“任何国家所拟定的体育目的和任务,一方面会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一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和认识倾向”;[4]而《概论》在确定“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依据时,虽然承认“体育目的”的阶级性,但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需要决定文化生活发展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概论》的体育价值取向反映了“客观物质前提论”下的主体性思想,强调的是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观与人本主义的体育价值观的和谐统一。[5]而恰恰相反,《教程》在论及“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的依据时,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决定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6]在强调物质第一性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从“体育法律法规”和“人们的体育需求”两条依据的区别来看,不仅显示出后者以人为本的主旨,同时,从逻辑出发,还可以发现选择“体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一个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本身就是为保障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的产物,它反映了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的认识;同样,体育法律法规也体现的是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对体育的认识及要求,一定程度上是体育目的的反映。因此,应该是先有“目的”而后有“法律”,体育法律法规应该是实现体育目的的保障而非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既然在确定目的依据的选择上就已经显示出主体性差异,那么其最终确定的体育目的自然不能幸免于这种差异(表2)。

从两种版本教材所确定的体育目的来看,《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的目的仍停留在“体质论”思想层面,虽然教材中也明确了“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本质功能与特征,但同时强调“体育完全可以承担,也必须承担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社会职能”。[7]从此不难看出,《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目的”在体育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社会本位论而忽视人的主体性。

2 体育“目的”、“任务”,“目标”提法及内涵的人文差异

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在西方文艺界所掀起的一股以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异化、强调人的解放为目的的思潮,这种以摆脱宗教对人的异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潮,后来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与传承,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范式。一些学者称之为“近代人文主义”。“近代人文主义”固然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民主进步和科学的飞跃,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人文主义”因其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而逐渐遭到批判,代之而起的是 ‘非理性主义’,也叫做“现代人文主义”,“现代人文主义”更为关注人性的多样性,强调人不仅需要理性,感性也不可或缺。但“不管是近代的理性也好,现代的非理性也好,人文主义始终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它强调的是对‘人’的存在、‘人’的权利的关注。这既包括对作为整体人类的生存状况、前途命运的思索,但更多的是对作为个体‘人’的尊严与独立的关注,它包括对人的天赋权利的捍卫,以及对愚昧、强权等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排斥。这就是‘人文精神’”。[8]

2.2 两种教材体育“目的”、“任务”,“目标”内涵及提法的人文差异

《教程》在第一篇第三章有专门针对“人文体育观”的论述,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基本趋向于上文所述,并且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在某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体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体育实践一度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反对人本主义,使体育的人文精神无从谈起。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本质上决定了它具有善于吸收人类历史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特性,这也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体育对源自西方的现代人文精神不应该排斥,而应是吸收、扬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9]这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原则。坚持体育的现代人文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体育领域对党的政策方针的有力贯彻,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

《概论》和《教程》分别提出了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概论》中称为“目标”,“目标”与“任务”在两教材中内涵指向趋近)。(见表2、3)从二者确定的“目的”的区别来看,我们发现《概论》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再作为体育的目的,而将之归入“目标”层面,这是基于体育人文精神理念下的正确选择。众所周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我国运动员奥运参赛的历程可以发现,从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5枚金牌开始,中国代表团在之后的历届奥运会上刮起了夺金旋风,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中国军团更是创纪录夺得28枚金牌,排名首次跃居金牌旁次席,因此,有人说我国是奥运强国一点也不为过。国旗在奥运会赛场的一次次的升起,确实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鼓舞了国人的士气。这是“举国体制”创造的最大的效益。然

而,另一方面,在我国竞技体育特别是奥运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另一个尴尬的现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连年下滑,群众体育的质量滑坡,国民体质下降。而这正应是我国体育应该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概论》之所以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淡出体育目的层面而将之归入“目的”的下一级“目标”层面,出发点正是基于对体育本质、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对我国体育“普及与提高”指导思想的正确贯彻。相反,《教程》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纳入我国体育的“目的”体系,体现出从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体育就是竞技”的旧有观念,对将“发展和提高竞技水平”当成体育本质的旧有思想仍然难以割舍。不可否认,在我国体育思想发展史上,“为人民、为国防、为国民健康服务的思想”、“(体育)是党的一项政治任务”的思想等等,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我国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树立国家形象,鼓舞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等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体育的发展终归不能脱离体育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一再提出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体育也应该秉承这种理念,将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作为唯一的根本目的。反之,让“竞技体育中心论”观点继续占据我们的头脑,只会阻碍体育的健康发展。

《概论》和《教程》还有一处明显的区别,即将“任务”换成“目标”提出,其中是有一定的深意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目标”的定义是:①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10]“任务”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11]按照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我们通常会认为,“任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意味,有逐级下达的语言意境;而“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出协作,显得主体性稍强。在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社本”趋向“人本”与“社本”相结合的大环境下,用“目标”显得更为适合;并且,严格来讲,“任务”与“目标”的指向不一样,“目标”多指向结果,“任务”多指向围绕结果的活动。所以,《概论》用“目标”取代“任务”,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概论》从体育的本质出发,不仅在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时,坚持人的“主体性”的体育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体育的“目的”、“目标”时更注重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而《教程》在原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的基础上,丰富了教材内容体系,对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本质、体育人文观的理论阐述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在确定提出体育目标的依据时仍然受到计划时代下“社会本位论”思想惯性的影响,“主体性”意识不足;提出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仍然印刻有“竞技体育中心论”的痕迹。

古希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发祥地,强调以人为中心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卢元镇先生在解读奥林匹克文化时,认为“古希腊人对人的个人价值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希腊体育尤其是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代西方体育的再度崛起和壮大繁荣埋伏了历史条件”。[12]所以,如何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方针的指引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理解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内涵与实质,将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要:提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规定体育实践将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其首要条件必须符合体育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精神。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提出方式及内涵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其内涵更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人文精神。

关键词:目的,任务,目标,主体性,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关于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2,(3).

[2]、[3]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N].光明日报,2002-03-26.

[4]、[6]、[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16、117、118.

[5]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吴光远.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哲学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6,(2):39

[9]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D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2/content-7054717.htm,2007-11-12.

[10]、[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903、1067.

3.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篇三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低年级;运动游戏;体育教学;体育教材;身体素质;技术动作

游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启蒙课。在虚拟的游戏中,人们学会了性活技能,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扮演“角色”。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体育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一、启发学生的天性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我试着把低年级的体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戏来主导,使教材游戏化,溶娱乐、趣味、学习、教学为一体,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我把队列队形的教材内容,化整为零,分别放到几个游戏中去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集合、解散、立正、稍息,我就是通过做占圈的游戏,边做边提要求来完成的。课前我用彩色粉笔画好与学生人数同样多的圈,每种颜色的圈又组成一种队形图案。铃声响了,我首先带领学生们做游戏——占圈。我让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圈站好,看谁动作快。而后我又指挥学生出圈,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地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有占圈游戏为基础,我又指挥学生用所站不同色彩的圈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高人和矮人在游戏中互相衬托,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队形图案依次变化着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大家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抓住时机,我再把换位的游戏串进去,与高人和矮人的游戏交替进行,使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在不同队形里出现的机会,亲自体验站队的乐趣,欣赏队形千变万化的美感,享受亲自参与创造美的收获和成功的兴奋,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使他们认识了集体的力量,热爱集体,把心贴近集体。学会了站队,能站多种队形。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教材,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变得有情趣多了。

二、发挥学生的直观模仿能力

小学生有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跳跃教材我仍用游戏化处理,施教于课堂,收效也很好。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我抓住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子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耳朵动一会儿,接着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学们纷纷告诉我,若不提点脚跟,就不稳、跳不好。我及时表扬了学生们能发现问题,并能自我调节,改进动作的学习精神号召学生们互相学习,把动作学好,把游戏做好。经过互相帮助和游戏中的练习,再看学生们模仿的动作,就自然轻松了。通过不断的亲身体验,学生们都在浑然不觉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起和轻巧落地的跳跃动作。做完游戏,我让学生们谈感觉,有的说:我跳的时候,是吸了口气(即收腹)才觉得跳得轻松。有的说:我落地时是先用脚掌再放下脚跟,才觉得心里不难受,头也不难受了。我都以赞许的目光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他们聪明、有悟性。通过实践摸索,低年级体育教材,用游戏活动来消化,可以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在大集中下的小自由,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场所。游戏活动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促使学生刻苦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和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多灵感,采用玩具游戏、跑动游戏和具有严格规则性的活动方式,将教材内容和体育锻炼因素贯穿其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机体的代谢能力,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发展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动作的技能、技巧。低年级的体育教材,一旦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有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活动开始,到学会活动,热爱活动,锻炼他们的身心,纠正人为造成的智育和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并为中高年级体育教学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武.搞好低年级游戏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江西教育,1980,(02).

[2]记者 戚海燕.体育课由着兴趣选项目》[N].北京日报,2001年.

4.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篇四

[摘要]: 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小学体育教材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实施到教学过程中去。由过去的旧教材转变为现在重新改换具有时代气息篇目的新教材,既然是新教材,它与旧教材相比,到底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是怎样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的,在这些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也进行一些比较,哪些教学方法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些内容符合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助于教师在使用体育教材时更好地、更自觉地贯彻《课程标准》, 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 新旧教材 教学对比 感悟

小学体育新教材的使用到现在也有六年了,使用过程中我也常和老教材进行比较,通过粗浅的比较发现新旧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上都有不同之处,下面我就谈谈这些年来所对比出的点滴感悟。

一、教学内容的对比.我们体育教师都知道:原有的教学大纲,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新学年开始,一切依照大纲要求,按部就班,不用思考,按体育课本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计划,进度和教案就成了,教学内容和时数是不能自主变动的。那些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场地是否能行,基本上都必须按大纲的要求执行,去完成教学任务,严重捆绑了教师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体育兴趣,这种数十年不变以竟技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早已滞后。然而以前的教材也有他的好处,就是教师上课不用想太多,按部就班就行了。

而新教材的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及兴趣爱好和运动兴趣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划分为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活动和游戏三大部分。这种划分改变了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项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方法,不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而是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基本活动中的走、跑、跳、投、小球类、对抗、角力等基本活动与游戏相结合,使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育的基本动作和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这样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生动、活泼、愉快、主动地学习。另外,内容的编写改变了以往的程式化,加强了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对同一个教材内容,新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各种思路,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如跳跃教材:“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不是给教师固定框子,而是通过启发引起体育教师的联想、思考与创造,体现了小学体育教材自身的价值所在,而旧的教材确做不到这一点.在实践中,新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对此兴学生趣非常浓,效果非常好.在新教材的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各水平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体系,结合我校和各水平阶段学生的特长、性别、兴趣、爱好等选编教学内容,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灵活调整。同时,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制定的体育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所选用的教学内容,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有能达到的。同时结合我校现有的体育场、体育器材等情况来选编教学内容。于传统教学大纲、以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是绝缘不同的。我校进行体育新课标实验选编教学内容的具体操作情况是这样的,比如:水平一(即:

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是根据该水平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相当大,师生经常自编游戏进行活动。在其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简单、易学为原则。又如: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有一定运动技能,相对有一些对抗性,如球类,活动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是尽量做到学生能达到100%的投入,其它教学内容次之。教学内容,从传统的教学大纲(不变的),转变为新课标可自主选编。在教学内容动作技术的形成,组合动作的编排,同样师生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没有大纲的条条框框,约束限制。从这几年我校进行新课标的试验情况看,教学内容可下放到学校自主选编,师生共同选编教学内容,学生喜欢,教师更要动脑筋。相信教学内容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时侯恨快就到来,优秀的自编教学内容会层出不穷。

二、教学方法的对比

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传统式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样学并不重要。换言之,教师重视的是“跟我做”。这种教学法在学生的技术动作中完全看到老师的影子。老师教的很用力但是学生学的不一定好,这种教学法看上去很好,但是效果不明显,也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谈不上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种是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系统性地传授技术动作。比如教小学生的蹲踞式跳远为例:先教学生跑三步起跳,然后三步起跳后落入沙坑,接着腾空步练习,待学生学会基础的练习后,才让学生学(7——9步)助跑起跳蹲踞式跳远动作,再学全程助跑的脚步丈量方法等。上述两种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为教师设计的,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果训练专业运动员情有可言,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就不感觉兴趣,难怪慢慢地以往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而在新教材中,明显的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教师只是个指导者,比如教水平二(即:

三、四年级)学生的短跑,完全抛弃上述两种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跑(不要求过多的技术动作),自由组合去跑,随意的追逐跑等。强调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跑得快的学生都让他出来展示,谈跑得快的心得体会,并及时用启发、探究、合作的方法来弄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用传统的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腿和短跑的其它专门性练习等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高兴地跑,自然地跑。使那些短跑自然素质较差,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100%的投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步一点点也给予认真表扬和激励。关注学生的个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标准五领域,三层次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统领一切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一起设定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实现已定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展示,帮助和提高。所以,我们在水平一、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而水平三阶段不仅采用情景教学法,有时也采用些发现教学法。这样就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对比

下面简单逻列一下原大纲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绑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展一下僵直的筋骨,放松一下疲惫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

而现在我们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上课前由班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到指定的上课地点,上课铃响后,体育教师在学生中一站(学生在教师周围随意站立),教师宣布本课目标,学生根据本课目标向老师提出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由教师、活动组长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巡视、检查、辅导和一起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有目的的准备活动也在其中完成)。在见不到传统的严密教学组织,军事化整齐的教学队形,也听不见教师整堂课都在发号施令的宏亮声音。真正把教师在传统教学组织的指挥者角色,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角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很喜欢,更能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沟通,学生只当作教师是一位可信赖、有知识、肯帮助人的阿姨来相处。我校在小学体育新课标实验中的教学组织,大部分采用合作、友情、随机和同质的多元化分组形式。

通过对比我认为,组织形式还是和原大纲的组织形式想结合比较好,这样既让学生有军事化整齐的队形又有自由放开的空间,使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四、教学评价的对比

以往我们习惯地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成绩评价内容,基本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就是终结性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打一个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合作、身心、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评价。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自然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在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过程中,有各种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说了算,学生无可奈何。这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际上是很不公平的。如果一个学生体育成绩差,就很难评价为优秀的。就算是进步了也只能是从不合格到合格,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小学体育新教材对学生的评价做了重大改革,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中,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倾向,淡化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体现区别对待和纵向发展与鼓励的评价思想,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反映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的目的。

现在我们总体的评价方法是:教师在技能方面评学生,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这种多元化的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很高兴,就算技能课不好的学生,现在其他方面也能拿到好的成绩了。真正体验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乐于接爱不同观点,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对进一步促进完善新课标的评价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特点,以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为主线,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可行性的参考性的建议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当然,旧教材也非一无是处,目前的新教材也非一好百好,我们在对比中也发现,新教材中.个别教材的划分,不符合《课程标准》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小学体育教材中对“跑”内容的划分仍没脱离竞技体育的影子,如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自然加速跑、30米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接力跑、各种方式的追拍游戏、400~600米的走走跑跑、400~600米的一般耐久跑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一种误导———对学生进行专业运动员一样系统的训练,如此又回到过去的竞技教学模中。若把“跑”分为:不同距离的跑、不同姿势的跑、各种姿势起跑、与器械结合的跑、合作跑等,就更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另外,投掷教材的选择、加工与处理,与以前的旧教材在内容上区别不大,基本上以竞技教材的形式出现,体现不出在新标准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变化,不符合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当然这只是我的点滴感悟罢了。最后让我们在对比中继续探索,在创新中继续成长。

5.小学语文下册教材教材分析 篇五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一)精读课文

1、重视指导朗读和默读。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本册的默读要求,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并处理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正确导向的关系。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其中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三个:一个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安排在第一组。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交流平台”中的提示,体会如何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自己的见解很感受。第二个是“文章的详写和略写”,安排在第二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还可以适当想一想如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然后在单元末的“交流平台”中进行总结回顾。还有一个是“文章的叙述顺序”,安排在第三组。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精读课文,还要注意抓关键词句。本册相关练习主要安排在课后第二题或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可以根据某方面的共同特征,把词句归归类,在课文里学过的词句旁边补充类似词句。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成“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写下来;可以归类整理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学过的词语,如,“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满不在乎”“游手好闲”可以归为一类,“落荒而逃”“鱼贯而入”“蜂拥而至”可以归为一类;还可以补充以前课内外学习中积累的词语,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取运用。另外,还要注意帮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之间搭桥。课文中的某个词语用得好,某些语句写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习,如,用词语写几句话,交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还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让学生在习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语句或学习其写法。

(二)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语交际

1、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

2、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

1、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2、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

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前几册教材相同。关于本组教材,请注意以下两点: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试着用演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本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制作成长记录袋、班级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最后的联欢会,先布置学生去策划、准备,汇报演出则要等到离校之前再进行。

六、“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

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习。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七、“综合复习”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复习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做那些脱离听说读写实际的单项的题目。“综合复习”提示的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是:选择贴近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综合复习”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习,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习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习材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作适当补充。

既然是复习,就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具体使用办法可参考后面的“‘综合复习’使用说明及练习提示”。

6.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教材分析 篇六

数的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但在教材这方面,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较为单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计算教学更富有活力。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

一、1——12册计算教学内容及要求和重难点:(见《小学数学数的运算内容分布及教学要求》)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在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是“在具体的情景与活动中,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活动来理解,并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达到能正确进行计算。而在二年级上册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和变化,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计算教学的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各册计算教学要求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来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计算教材的编排特点:

1、重视从学生生活实际或实际活动中引入数的概念;

2、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与相应的计算相结合;

3、笔算在口算教学的基础上进行;

4、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5、笔算与估算教学紧密融合;

6、计算教学的难易程度呈螺旋上升梯度安排。

三、计算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整数,小数,分数计算的内在联系。

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整数加减法的要求是末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小数计算要求小数点对齐,还是相同数位对齐;分数计算必须是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同样是必须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实际上都要按照整数、乘法、除法的法则计算,所不同的就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小数乘法要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要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就运算而言,加法是减法和乘法的基础,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乘法又是除法的基础,乘法和除法是互逆的,除法还是减法的简算。就知识体系而言,学生是学习了整数以后,再学小数和分数,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计算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学起点,开展计算教学。

2、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的联系。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需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计算,笔算也能促进口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须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它更是对口算、笔算的一种验证,而简算又是优化的体现。

四、计算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记得有一位数学家雅诺夫斯卡亚曾经说过:解决数学知识就是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我是这样渗透转化思想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我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计算呢?”这时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0。”另一个同学又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1。”接着又有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

10、乘100。”这时我接着说:“同学们喜欢计算的都是比较简单地、能够口算的,老师这里有一个比较难的,你们能不能不笔算写出结果呢?”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23×99,学生看了题目以后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把99转化成100-1的差,这样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了这种转化思想,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把不喜欢算的转化成喜欢算的。我想,正是有了思想方法做基础,学生才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再例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每支铅笔0.8元,3支铅笔多少元?0.8×3等于多少呢?(这个知识没学过的)有学生就说了:0.8×3其实就是表示3个0.8相加是多少,我可以列为加法算式:0.8+0.8+0.8=2.4;另一个学生说还可以这样做:0.8元就是8角,8×3=24

角,24角就是2.4元。数学上象这样的转化还有很多,比如:计算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等等。这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它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我们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

2、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形既可以是直观形象的图形,也可以是具体的实物),数为目的;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低年级学生对纯粹的计算是没有兴趣的,这就要在计算教学中充分加强对学具的合理应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数形结合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我给35+20和35+2 设计了两个“半成品”,问学生珠子拨完了吗?再让学生自己拨一拨,强调拨在哪一位上,为什么。最后在拨珠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之前,虽然学生已经总结出抽象算法,也进行了初次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比较,但是从这里学生的发言看,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理解抽象算法的算理,所以这里不脱离计数器,而是就计数器的拨珠过

程启发那些尚不能理解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抽象算法的过程。50+34 和5+34,较上题有所改变。这次是让学生自己画算珠,这样在层次上比上个题有递进。这样牢牢以计数器为助手,突破教学的难点是十分符合低年级教学特点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归纳推理法:

归纳推理法即是通过“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如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依旧不变,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测:可能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那么这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验证,说明是正确的,再让他们试着举出反例,结果发现举不出相反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利用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归纳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和实质。

4、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在数学计算教学中也是经常用到,例如还是上面的例子:乘法交换律。课堂伊始,先回忆“加法交换律”的内容,然后类比到“乘法交换律”,也可以使学生很快的领会新知识。同样由“加法结合律”类比到“乘法结合律”;再如教学“怎样求最小公倍数”一节时,可以由“怎样求最大公因数”而类比推理得出。(都要用到短除式)

五、计算课典型课例:

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从两个角度、两条线来说说这节课。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

1、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新旧知识间关系:

人教版P110页的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在刚刚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后来学习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建立在已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重在引导,进而同化知识。

2、体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确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不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从“分数单位”入手来引导和点拨(教学难点)、明确算理;在此基础上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而教学的关键是“通分”。

(二)、站在研究者的角度看教材:

1、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两条线,确定教什么、学什么:

本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即明线就是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隐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暗线就是“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时,使学生立刻会想到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结合两个角度、两条线,确定如何教和学:(1)教师如何教? 第一环节: A、通分练习

和 和 B、口算:

21429275+ +-+ 3377111*** 通过上面的两组练习题让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随即改变第一道题使它变成+算呢? 第二环节:

A、出示例题:与旧知比较,有什么区别?前面学的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而这两个分数呢?是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教师重在点拨: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里面有几个?而

1414310143,该怎么计10呢?它的分数单位又是什么?由此理解“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B、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前面同分母分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那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呢?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进行通分,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C、计算法则的概括: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学生怎样学?

在明确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必须先通分。因此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解答,格式准确。注意做题的书写格式,特别是通分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在验算本上完成,然后直接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然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分组计算,组长对答案。也可全班进行,几位同学板演,发现细节问题,及时纠正。

六、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计算”应该是先“计”,后“算”。“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考虑、筹划。“算”才是用已知的数目通过运算,得出结果。大多数人认为“计算”就是“算”,因此都重“算”轻“计”。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哪些重“算”轻“计”的行为呢?又有哪些需要“计”的策略呢?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有哪几步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其次根据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的特征,数据的特征,确定能不能简算,应用什么运算定律简算。同时,也要注意别掉进简算的陷阱里了。如:25×4÷25×4,有的学生就算出结果为1,这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他注意了简算25×4=100,而忘掉了运算顺序。再次,对于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有没有打破常规,巧算的策略。如50÷9×18,就不能按法则先算50÷9再算乘法,可以先算50乘以18,再除以9。这也是我们平常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造成的。使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见题就算,缺乏对题目进行全面的策划。计算就要抓住计算的关键“计”,“计”应该是“算”的前提,只有“计”

得好,才能“算”得准,算得快。

1、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即:“熟练”、“比较熟练”、“会”。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2、讲清算理是关键。

新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3、应加强估算。

计算有很多类型,如:口算,列式计算,脱式计算,估算,竖式计算等等。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的其它几个方面,如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而对估算教学甚少,甚至置之不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加强估算教学。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应用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3千克,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14元”的„„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有意识的估算教学。要重视估算,必须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体会到估算的作用,为实际应用作参考,如用估算去验算其它计算结果。

4、应重视口算。

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重笔算,轻口算,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师对口算训练更少。其实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口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内容,要想算得又对又快,多数学生选择从高位算起(口算加减法),这与笔算中的以个位算起又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在这里犹豫不决,对两种算法不能作一个较为合理的协调,于是对口算训练不力。其次,口算训练方式单一,学生乏味,没有激情,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少数优秀学生,不愿参与这样的口算训练,甚至破坏课堂纪律,教师为了避免这样的混乱,而选择少训练口算。再次,口算训练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形式多样,如“开火车”、“接力赛”、“抢答”等等,要知道,如果笔算是一幢高楼的话,那么口算就是这一座高楼的一砖一石。试想,小学的相加减乘除,以及后继学习的乘方,开方,有哪种能离开基本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法)。因此,我们只有强化口算训练,笔算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同时口算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最好的方法之一。

5、在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应注意适时优化。

应该说,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并不是一回事。“一题多解”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个体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

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创造”出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生本人来讲就是最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如学生算“9+5”时,学生一的算法是:9+1+4=14;学生二的算法是:5+5+4=14;学生三的算法是:(9+1)+(5-1)=10+4=14;学生四的算法是:9+4+1=13+1=14。因为学生知道9+4=13,9+5比9+4多1,为什么一定要凑成10呢? 缘于对“算法多样化”的热衷,“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成为很多课堂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在多数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引导各种算法,然后一律称好,新课标不急于优化,有些教师干脆不优化了。的确,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使命。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算法多样化的效用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却把提倡算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算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算法就要“尊重”,认为这样就是“自主”。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是通过例题,讲一种最佳算法,学生明白算理,并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算法多样化,改变了过去计算教学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但在教学

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强调算法多样化,是有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例如:48+2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想出了六种算法,(1)48+27=40+20+7+8=75,(2)48+27=48+20+7=75,(3)48+27=40+27+8=75,(4)48+27=48+2+25=75,(5)48+27=45+3+27=75,(6)列竖式计算。教师似乎意犹未尽,又问:“小小发明家们,你们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在教师的鼓励下,不甘示弱的小朋友于是就想出毫无意义的第7种、第8种┉┉一节课下来,那些后进生,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有明白,一种算法也没有掌握。片面地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没有教给学生最佳的计算方法,是不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我们倡导算法多样化,更应强调计算的最优化。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6、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7.小学体育教材分析 篇七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 这门课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提高自信心和教学水平, 最终提高学生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经验, 对本课程探索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原则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 48个学时。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实用性。

1.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过心理关。大多数学生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 加之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所以驾驭教学的能力较弱。同时, 他们能够认识到作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期望通过学习和训练, 在教学技能水平上有所提高。但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 就意味着在教学中不能顺利讲授沟通, 这不仅影响到他们当前的学习状态, 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潜在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 需将心理素质训练贯穿始终。

首先, 引导学生对影响教学的心理障碍成因进行分析, 多是由于焦虑、害羞、自卑等心理因素。其次, 让学生了解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要抓住当众教学的机会, 学会坦然面对众人关注的目光, 在教学前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鼓励学生教学实践前进行强化自信心的训练, 坚持“我能行”, “比上次情况好多了”等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将注意力放到自己所传授的动作技能内容上, 逐渐克服心理障碍。最后, 作好心理准备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练胆训练、从开始课堂上“一分钟”目光对视训练, 到班级内20分钟微课演练再到体育教学实践, 逐步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经过逐步的训练, 在期末考试中, 可以看到学生的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2.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改的不断深化, 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保护与帮助及纠正方法、教案的编写设计、教学观摩、试讲、说课等内容。为了突出课程实用性及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 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基础知识, 同时注重更新课程内容, 将教师资格专业技能考试、招教考试、岗位竞聘及公务员面试等体育教学技巧及答辩技巧融入教学内容, 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 先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教法辅导, 讲解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课堂教学技巧后, 加入微课试讲内容, 主要是考虑到在当今就业形势愈加紧张下如何从职场竞聘中脱颖而出, 从微课试讲的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等方面逐一分析, 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入职打好基础。在教案设计部分,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教案设计构思模式, 同时加入招教考试面试时各省真题分析, 使学生在备考前作好心理准备, 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多样化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学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热点问题课堂辩论法

在理论课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热点话题进行课堂辩论, 例如体育教学目的是增强体质;现代体育教学要体现快乐体育;学校体育课中应取消单杠、双杠、跳山羊、标枪等危险系数较高的传统项目;教学中要淡化竞技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教学;体育课教学组织必须注重学生兴趣;大中学生体测应取消长跑项目;体育与健康课要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承担应有的责任等问题。由学生自己组织, 全班成员分为正反两方, 围绕特定论题各抒己见, 在课堂辩论中, 以学生发言为主, 教师适当引导, 并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辩论中, 大多数发言同学都很客观地表明各方观点,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课堂辩论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深化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特别是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模拟情境训练法

模拟具体的课堂情境, 组织学生轮流分组演示, 让学生表演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活动, 学生整理出一些常见的教学情景: (1) 调皮好动的小学生; (2) 注意力普遍容易分散的小学生; (3) 胆怯害羞, 缺乏自信的女中学生; (4) 对教学内容漠不关心, 冷淡相对的中学生; (5) 比较内向, 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中学生; (6) 缺乏组织纪律性, 喜欢恶作剧的学生; (7) 控制能力差, 总爱打断老师讲话的学生; (8) 爱听好话, 表现欲很强的学生; (9) 身体素质好,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10) 协调性差, 运动能力也很差的学生。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学生, 给授课者设置出各种教学情景和障碍,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让授课者在经历、感受中, 体会“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许多教学情景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应对方法, 锻炼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体育教学技巧, 最后由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在情景演示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掌握体育教学的技巧。通过模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能让学生理解因材施教, 并掌握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教学技巧和注意事项, 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

模拟教学情境, 由教师给出特定的教学情境及问题, 如班额60人左右的小学生体育课;班额80人左右的中学生体育课;规定数量, 器材较少 (3-5个球) 的球类课;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等。教师给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后, 学生根据目标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 让学生就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各小组中每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时间不超过3分钟。依次发言结束后, 学生进行小组自由讨论 (5分钟) , 讨论后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 阐述讨论后得出的一致教学步骤和应对措施并说明理由。这个训练项目大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考查学生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3.观摩讨论法

在课堂观摩环节中, 选取体育优质课教学录像和往届学生教学实习的教学视频, 现场观摩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言为主, 教师适当引导, 让学生分析其教学组织的优点及其原理、缺点及解决措施。多数发言的同学都很客观地表明观点和看法, 通过讨论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大大增加学习动力。

4.分步训练法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分步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身教重于言教, 在学生练胆阶段只要求注意教态和口令, 即站姿、表情、动作、目光交流、神态和口令的训练, 在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之后, 开始进行教学实践环节, 学生逐步体会教态“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第二阶段时, 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或专项自选课题进行班级内教学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 每个同学限时30分钟,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学试讲的机会。逐个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评价, 及时反馈纠正后, 再进入下一阶段。第三阶段时, 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授课, 分组进行,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学难度逐步增大, 但经过这几个阶段的训练, 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教学技能, 自然流畅地进行教学实践。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过程性评价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全面衡量学生教学技能的高低, 因此该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教师教学不是为了考核的分数, 而是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教学技能实操, 能够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大多数课程考试的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80%, 但《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实用性和实践性强, 可以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参加学校微课大赛的学生, 根据其成绩奖励适当加分。

在考核评价中, 将学生在课堂中不同环节的具体表现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 期末考核采用微课的形式, 分为备稿微课和试讲抽签抽题两部分, 以教法学法策略、语言表达、神情体态、动作示范、教学设计等作为评定标准。学生根据考试要求准备15-20分钟的微课, 结束后到监考教师面前抽取试讲题目, 快速构思设计后进行教学技能展示, 这种方式可直接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结合平时成绩, 给出期末总成绩的做法也相对比较公正。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的改革中,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拓宽教学思路;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民主和谐、问题探究的教学氛围, 不仅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更是通过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中树立自信心, 培养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虽然课程在设计训练的方法、模式的拓展与延伸等遇到一些困难, 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教师不断探索适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技能的模式,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挖掘学生创造力, 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分析 篇八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背景阅读;对比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66-02

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才的竞争也逐渐激烈,纯粹课内的语文教材,其阅读量和知识量都无法完全满足当代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需求。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把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唯一教材,即便是将语文课本当中的知识讲得更加明晰,也没有办法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立足小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重视配套的语文教材对于小学生的拓展作用。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课本和配套的同步阅读教材相结合,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相之间的互动,才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增加小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感情体验,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探究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具体运用和实践方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及教材作用分析

同步阅读,实际上是指针对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某篇重点的文章,或者是某一个课时里面重点的内容进行迁移,通过课外阅读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以及巩固。同步实际上也是指这些课外阅读的内容是跟随课内的重点进行的,教师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将重点的知识内容不断地进行演练和深化,形成小学生语文综合基础能力的一部分。

同时,同步阅读要求小学生在课本学习之外,独立地进行课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对课外阅读进行研究,认为课外阅读实际上是思考能力的推动器。而且课外阅读可以随时进行,学生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就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同步阅读教材应该和小学语文课本配套使用,同步阅读教材的编撰是结合教材展开的,因此其具备相对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课内联系性,同步阅读教材在选择的篇章内容、文体以及修辞、情感特点上都和语文课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和小学语文课本共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1]。

2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技巧

首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使用,应该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这一部同步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引领小学生不断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小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他们才能够真正吃透同步阅读教材,从而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思考。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同步阅读教材,应该引发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人物以及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并且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从心理学层面上看,兴趣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之所以对做某件事情会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完成这一件事情的过程或者结果当中,可以体验到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快乐,这样的一种快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所包含的阅读材料,应该尊重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进行重点分析。比如在小学第一学段,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就应该采用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儿童诗等内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结合特定学段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进行量体裁衣,和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表现出其同步性。再者,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创造氛围和条件,才能够调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兴趣,最终让小学生在使用同步阅读教材的时候,精神上得到愉悦,这也是当前课堂减负思想的一种拓展和应用。

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运用要对相关文章进行不同方式的剖析,也就是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文字材料选用上,要注重类比、对比、背景三个方面的材料阅读。

其一,对比阅读,实际上就是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要对课本当中的文本进行密切联系。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观潮》,讲述的是钱塘江大潮的观赏感受,钱塘江大潮作为一种自然景观,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非常大的震撼。而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可以选择《黄果树瀑布》这一类的文本,因为瀑布和江潮两种景观都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有各自的风格,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其二,同类阅读,实际上是选用一些写作内容相同的文章。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俄罗斯作家叶·诺索夫的文章《白公鹅》是描写家禽的文章,如同“海军上将”的白公鹅,非常可爱有趣;而苏联作家普里什也写过《母鸡》,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进行类比阅读。

其三就是背景阅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名人事迹都被创作成为文章,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在早年的见闻,实际上同步阅读教材当中的《周总理的故事》,就可以配合这一篇课内的文章进行同步阅读[2]。

3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使用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建立课内外教材的同步学习计划,特别是对同步阅读教材的阅读学习计划。虽然很多学校已经按照上级的要求分发了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但是这些同步阅读教材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讲授,有很多小学生都不重视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的阅读和学习。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对同步阅读教材进行阅读学习,通过一些方式掌握学生对于同步教材的了解和情况。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在编排和内容选用上,也有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编排,所以可以让学生有计划地结合课本的内容,对同步教材进行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小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对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阅读,包括深层次的阅读以及理解的能力等。教师要在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当中,适当地选取部分精当的文章作为精读和研究的内容,同时选取一部分内容进行泛读,这样小学生在使用小学语文同步教材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使用小学同步阅读教材之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在读后感的写作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并且选择一个重点的层面进行写作,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感而发。这些都需要教师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写作读后感的过程当中逐渐提升对于文章阅读技巧的应用,从而对小学语文同步教材的使用更为科学和全面[3]。

4 结束语

从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当中可以看出,阅读实际上不仅是通过对文字以及语言获取有关的信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再次认知,而且还是学生拓展自身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其情感体验和理性知识在阅读过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积累。所以阅读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对于语言以及文字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实际上所有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都是人类在后天学习过程当中模仿、学习形成的。因此,用好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对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龙.论“微型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电化教育研究,

2014(2):74-83.

[2]李红华.自主学习,开启语文有效学习之门[J].考试周刊,2013(37):47-48.

上一篇:创意公益广告词下一篇:集团公司“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