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片段赏析

2024-06-27

《古诗》的片段赏析(精选13篇)

1.《古诗》的片段赏析 篇一

师: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知道草虫的村落很热闹、很奇特,作者把它描绘成和我们人类居住的村子一样,你体会到这一点了吗?

生:我体会到了,它确实像我们居住的村子,那里有街道,有住宅,那里的人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情感。

生:村落中的甲虫们会生活,会把自己打扮成南国的少女。它们会劳动,能找到很多的食物。它们还会创造,创造出的音乐像灵泉一样美妙,太像我们人类了!

师:是的,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觉得它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简直没有两样。其实这个草虫的村落,本来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它其实就是杂草丛边小甲虫的一个个洞穴,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蚂蚁的洞穴。

师:你很聪明,就是这么一些杂草丛边的小洞穴,作者却把它想象成了一个热闹而奇特的村落,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作者对甲虫的喜爱。

生:我体会到他对大自然的小生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生:我是从“灵泉”“音韵”这几个词语体会到的。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师:你能抓住“灵泉”“音韵”这几个关键词体会,真不错!

生:我从“此时……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体会到作者有着非常独特的感受。他说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甲虫叫声的喜爱之情。

师:平时,你听到过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吗?感受怎样?

生:我听到过青蛙呱呱的叫声,初听觉得吵,静下心来听觉得还是很美的。

生:我听到过蜜蜂嗡嗡叫的声音,它让我感受到勤劳者忙于奔波的节奏。

生:我听到过蟋蟀的叫声,我觉得还是挺好听的。

师:作者说自己听到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生:在作者的眼里,小甲虫不仅会生活,而且会创造,它们会创作出美妙的音乐来,所以我体会到作者不但喜爱甲虫,还对它们非常佩服。

师:真好,你有自己的感受,你认为会创造的小虫们让作者佩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草虫的村落》教学片段赏析]

2.《古诗》的片段赏析 篇二

片段一:直观比较大小,引发度量需求

在课前对角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的学情调查后,教师课件出示两个角。

师:哪个角大?

生:角2大。

师:大多少?

生:(沉默,不知所措。)

师:现在呢?(课件出示)

生1:角2是角1的2倍。

生2:角2比角1大两个角。

师:为什么现在能说出角2比角1大多少?

生:因为两个角都被平均分成了不同数量的小角。

师:其实我们就是用小角量出了大角。

师:知道我们学什么了吗?(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角的度量吗?

生:就是用小角量大角,看看大角里有几个小角。

师:有道理,那接着看现在角2又比角1大几个角?(课件出示)

生:大4个角?

师:怎么回事?

生:小角变小了。

师:能大8个角吗?16个角呢?还能更多吗?

评析:量(liàng)源于量(liáng)。角的度量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标准角”,即“角的单位”。教师先让学生直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历经从模糊比较到精确比较的过程,产生度量的需求,为引出测量标准,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建立1度角的正确表象,认识量角器

师:看来没法比较,到底角2比角1大几个角是正确的?

生:应该规定一个统一大小的角做单位。

师:说得好,也就是规定一个标准角,用标准角做单位去度量角的大小。

师:那标准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展示圆的360等份图)

师:看到角了吗?圆里有几个这样的角?

生:圆被平均分成360个小角。

师:其中的一个小角,我们就把它规定为1度的角,就是我们的标准角。

师:现在我想知道角1和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呢?

生:用1度的标准角去量,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就有几度。

(教师课件出示)

师:大家数一数每个角各有几度。

生:(皱眉头)太小,不好数。

师:如果我把它放在一个工具里面,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出示量角器)

生:这就是半圆,应该是30个小格,也就是30度。

师:大家说的半圆,就是我们专门量角的工具,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量角器。知道量角器是怎么来的吗?

生:就是把圆平均分成360份,然后取它的一半。

师:有道理,那大家会使用量角器来量角吗?

评析:用多大的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如何让学生理解1度角的概念,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张老师通过学生的认知冲突,水到渠成地给出了1度角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引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既让学生明白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也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提供了帮助。

片段三:探索交流,拓展延伸,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学生自主探索量角器的使用,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师:通过自学交流,同学们认为量角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角的边应该对准0刻度线,定点对准量角器的中心点。

师: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为什么会有两条0刻度线?我该对准哪条0刻度线?

生:因为0刻度线就是两条射线,无论对准哪条0刻度线,都可以。

师: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我该看那一排刻度?

生:如果对准左边的0刻度线,就看外圈的刻度;如果对准右边的0刻度线,就看内圈的刻度。

师:是不是量角都必须这样对准0刻度线呢?(课件出示)

生:也不一定,关键应该看这个角里包含多少个单位刻度。

师:看来同学们不光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还对量角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3.《剪枝的学问》教学片段赏析 篇三

[关键词]真实 扎实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7

我有幸赏听了薛法根老师的一堂课,不管是老师的态度、语言,还是老师的语文素养、上课技巧,都让我收获颇多。薛法根老师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把自己出神入化的语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堂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精选几个环节与大家共赏。

环节一:听写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生字会读了吗?会写了吗?你们听好了,听老师读词,猜一猜老师要大家写什么字。(师读“鸡蛋、鸭蛋、脸蛋”。)

生1:老师要我们写“蛋”。

师:哪些蛋不能吃?

生2:脸蛋。

生3:坏蛋、笨蛋、恐龙蛋。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看老师又要大家写什么。“桃子树上的桃子成熟了。”“这个人上蹿下跳的,做事一点也不成熟。”“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生4:“成熟”。

师:这三个句子中“成熟”各是讲什么?

薛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成熟”,并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词义。

简析:听写环节,形式新颖,课堂氛围活跃,使人眼前一亮。它把我们平时课堂上机械枯燥的老师读学生写的一板一眼的听写过程,变得有趣高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感官机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环节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读课文,画出时间词。

生画出以下句子:“去年冬天,我看到了……”“春天到了,我看到了……”“暑假里,我看到了……”

师: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说一段话。

将一篇长文章用几句话把内容说出来,这种方法叫做概括。

简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薛老师从课文句子入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最后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不难发现薛老师的良苦用心。

环节三:朗读课文

抽学生读课文:

“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学生互评)

师:朗读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叙述语要自然流利地读;话语要注意角色的变化;心里话要轻声细语地读。

简析:朗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细化到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综合赏析

听完薛老师的课,我们不难发现,薜老师在教学当中做到了朴实、真实、扎实。

朴实主要体现在:整堂课上完,薛老师不用任何课件,不用花枝招展的招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配上灵活多变的语言艺术,整堂课轻松活泼,趣味横生。

真实主要体现在薛老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激发出学生听、思、写、看的综合能力,还不忘为上台听写的学生予以评价。

扎实在本堂课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教学环节,薛老师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而每一个目标的落实,薛老师教得扎实,学生也学得扎实。听写环节,学生既要通过综合分析学会难写的字词“蛋”“成熟”,又要通过对三个句子中“成熟”的理解,明白理解词义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朗读环节,薜老师不仅是在教学生,更是在教我们这些在场听课的老师,可通过文中的不同段落特点让学生朗读,伺机告诉学生朗读的方法:叙述语应该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应读出不同的角色;心里话应该读得轻声细语。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系统的课文朗读指导,受益匪浅。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的难点,而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如抓住带有时间顺序词的句子来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教学中,薛老师让学生把文中的几个按时间顺序写的句子找出来,并根据提示,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也可以把文中的几个写作者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找出来,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经薛老师一点拨,学生明白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把文章的内容说出来的方法就叫做概括。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既能当堂实践,又能以后常用,学得扎实,用得实在。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薛老师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不管哪一个环节,都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有了真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谓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结果。

4.目送片段赏析 篇四

起点,终点

——龙应台《目送》赏析 生命里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也许我们会低落、会惆怅,但这便是生命,无数的背影与目送串连成了我们生命的起止轮回。

文章从平铺直叙开始: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十六岁赴美学习的机场,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她到大学任教的早晨,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的周末,在火葬场路门前的对父亲最后一刻凝望。文章记叙了这几个零碎的片段,看似松散无序,实际却是一种生命历程的轮回。开头写了“我”几次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样的失落,让“我”联想到了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以及“我”最后目送父亲进火葬场的那一刻。这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直到儿子进入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在父女母子这些人间至情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这篇文章读来不禁让人怅然泪下,然而在感人之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一种理性思考与审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那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连接着生命中的起点与终点。如果说背影是生命里的点,目送则是连接点的长长的线,一点一线串成了无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轮回。而我们面对这种别离和背影,能做的,便是任它自然流淌,“不必追”。因为,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

平淡朴实的一篇文章,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是生命的领悟。篇二:目送赏析

二、龙应台《目送》重要句段把握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会不少神来之笔。或精妙的遣词造句,或独到的思想见解,或生动的情景描绘,或别具心裁的立意与布局。完整准确地把握这类句段,是一个人阅读鉴赏能力的基础。《目送》除了思想深邃外,文字非常优美。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情景,一段段如珠如玉的美文,轻言低诉,精妙绝伦。下面简要摘录几句予以评述。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把小孩子上学第一天那种怯生生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爸爸妈妈牵着孩子的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孩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一无所知,有些胆怯,又有些向往,抑或有些紧张,四处张望的眼神中,有好奇也有不解。能够写出这样一连串细腻而鲜活的生活细节,是颇见文学功力的。然而,能感受到孩子此刻在父母的“手心里”,则与文学无关了。那是从心底里迸出来的文字,那是能让所有路过的目光内心颤动的文字!

2、“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

“无比清楚”在这里既表达出了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熟悉,也表现了母爱的深沉。孩子是在母亲手心里长大的,是在母亲的目光中长大的,母亲与自己孩子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有时甚至不需要目光交流。所以能“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臵”。“无比清楚”区区四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词,在这里却把母亲之于孩子的那份深深的爱与关注,表现得如此生动!

3、“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不断回头”这一细节,生动地把孩子离开母亲、独自上学的那份胆怯表现出来了。目光的交会,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切,也表现了儿子舍不得离开母亲的那份依恋。

4、“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这里巧用比喻,暗指孩子已经长大长高了。后面一句中的“勉强忍受”则巧妙地表现出了孩子想快些离开母亲的心情。孩子不象母亲那样不舍,所以他“勉强忍受”,所以他过安检后,头也不回。

5、“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一扇紧闭的门”是双关语。既指儿子一个人独自听音乐,外人无法感知他在听什么,也指他内心有一扇未曾对父母开放的门。这从前面儿子不想搭我的车中可以看出。后文中“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是对这扇门的一种补白。

6、“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这是一个过渡句,转承到目送父亲的情景中来。在这里,为什么提到“我的落寞”呢?或者说,“我的落寞”是指什么呢?显然,这是对前一个“目送”的感慨,也是对后面要说的“目送”的感慨。在前一个“目送”情景中,作者有这样的描写: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种凄凉的笔触,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失落。儿子长大后,与自己隔着一扇不曾打开的门,这对于做母亲的来说,岂能不心生落寞?至于后文中关于父亲的回忆片断,更是一种深深的怀念与惆怅。

7、“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要读懂生活中一个默默目送的眼神,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对于文中的这个眼神,我们有理由读懂:那是女儿对病重父亲的一种关爱;那是在父亲需要自己帮助、而自己又不得不离开时的一种不舍;那眼神中充满的是女儿对父亲的爱,那眼神中充满的是女儿对父亲病篇三:目送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

3.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4.《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案: 1.(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2.(6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3.(5分)(1)(2分)(能准确分析所选词语表达的内容给1分,能品析出它的表达效果给1分。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示例:“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2)(3分)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1分),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1分)。(语意相近即可)4.(3分)(任选一个角度谈均可。观点明确且源于文本计1分,阐释合理计2分)参考角度:(1)文章的选材;(2)文章的情感;(3)文章所蕴含的哲理;(4)文章的语言;(5)文章的表现手法。

参考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篇四: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斌霖 选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5.名人传片段摘抄赏析 篇五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在书信中写到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其中“背着手”和“撞”等十分传神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最集中地表现了贝多芬的叛逆性格。当然贝多芬和歌德的处境不同,对他们进行比较时要全面分析。

3、“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是这一部分的总结。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

4、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5、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赏析: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6、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7、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8、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赏析: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9、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 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 “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10、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赏析: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11、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赏析: 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1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在书信中写到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其中“背着手”和“撞”等十分传神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最集中地表现了贝多芬的叛逆性格。当然贝多芬和歌德的处境不同,对他们进行比较时要全面分析。

13、“……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赏析:这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14、“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6.精选优美作文片段赏析 篇六

开头: 温暖是初春的河上泛起的第一道涟漪;温暖是夜晚的庭院满溢的银色月光;温暖是傍晚天际擦过的飞鸿;温暖是令你怦然心动的一抹温存。

结尾:我几乎是躲在妈妈的怀里穿上了衣服,这时候我才感受到我和妈妈的心贴的是那么近。我一手推着车,一手挽着妈妈的胳膊,一股暖流传递过来,暖暖地激荡在我的胸口。

优秀作文片段

1.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2.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3.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优美作文:迷人的田野风光

喧闹的城市生活已经厌倦,我们几家人一起商量去哪儿玩,最后,一拍即合——郊游。

路上,源源不断充足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婀娜多姿的柳树环绕着一望无垠的玉米地,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色,走近一瞧,上面玉米棕红发紫的胡须一穗穗儿拖拉下来,真像一位“红”发苍苍的老人。玉米不仅个头大而且米粒饱满,哈哈,这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农民伯伯又有好收成咯!

来到郊游地点,我不禁被田野的特殊风光吸引住了:

一座白石桥搭在两片草地之上,弯弯的小河一直延伸不远处的几座小房子旁,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呀!人们坐在岸边,把脚伸进小河里,河水洗去了灰尘,也带走了劳作后的疲劳,互相谈笑着美好的生活,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像一个个音符,传递着幸福和快乐。

7.《古诗》的片段赏析 篇七

一、找规律

师:孩子们, 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猜颜色。这个游戏很有意思, 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圆的颜色, 你们都猜得那么准, 而第二次出现的总是猜不对呢?

生:第一次有规律, 第二次没规律。

师:对。今天刘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 。找规律, 就像找朋友那样的有意思。小朋友们究竟会不会找规律, 找得到吗?

师出示下图:

生:找到规律了, 先是狮子再是象, 之后再是狮子再是象, 就再是狮子再是象。

师:再是狮子再是象, 这再字说得挺好的。

生:这儿的规律, 先是狮子, 然后再是象, 然后就是一模一样的。

师:老师特别欣赏他。对, 跟前面一模一样。狮子、大象前面第一次出现的, 一头狮子、一头大象, 我们叫它一组, 大家看屏幕, 我们用一个圈, 把它圈起来, 这表示——

生:一组。

师:第二组图又出现了, 能找到规律吗?来读读看。

师出示下图:

生:蛋糕—汉堡—冰激凌—蛋糕—汉堡—冰激凌—

师:刚才大家这样读啊, 大家读得很平, 听不出谁跟谁一组。有什么办法, 让我们一读, 就听得清清楚楚谁跟谁是一组的?

生:蛋糕、汉堡、冰激凌—蛋糕、汉堡、冰激凌—

师:停顿一下, 真好听!就像他一样, 来, 我们一起读一遍, 开始。

师:孩子们, 蛋糕、汉堡、冰激凌, 这又是一什么呀?

生:一组。

师:第一组出现以后, 第二组第三组其实都是重复出现的, 来, 读读这四个字。

生:重复出现。

师:你觉得什么叫重复出现?

生:就是前面出现的和后面是一样的。

生:我的想法是, 前面如果是三角形, 后面重复了这个图形, 也是三角形。

师:挺好的, 她不仅说清楚了懂了什么叫重复出现, 而且她有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举例子, 用三角形, 如果再出现了就可以说是重复了。做得不错, 好孩子。

【赏析】“找规律”这一环节, 刘老师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让学生展开理性的思考。一行色彩鲜艳的圆圈, 刘老师让学生先静静观察, 再猜一猜下面出现的圆圈是什么颜色,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 猜得非常正确, 初尝甜头的时候, 刘老师又给出了另一行圆圈, 却猜一个错一个。学生恍然大悟后, 悟出了有的排列有规律, 有的排列没有规律, 由此, 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些现象中是蕴含着一定规律的, 一定要认真观察才能找到规律。初识规律后, 刘老师又给出了几组或颜色、或形状、或位置不同的图形, 鼓励学生根据规律大声读出图形的排列顺序, 从学生充满稚气的童声中, 可以完全听得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读——就是将数学思维外化为语言, 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看似信手拈来, 却引人深思。

二、用规律

师:大家找规律找得真的很棒。但是我们找规律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了找规律, 找规律完全是为了要会用规律。下面我们就要用规律, 看谁会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这才更会学习。来试试看。用规律:一行不同的图形, 很可惜盖着三个小问号, 那问号的背后, 它隐藏着的是哪个图形?咱们先看第一个, 小问号后盖着什么?

师出示下图:

生:圆。

师:那我们试试看。这样, 刘老师一说一二, 大家就喊“打开”。

师:果然是圆。那第二个问号呢?

生:圆。

师:没有问题。第三个问号呢?

生:三角形。

师:不公平, 为什么前两个问号都是圆, 第三个问号却是三角形, 是不是?

生:因为前面有三个三角形, 但是最后只有两个三角形, 所以最后一个是三角形。

师:多好啊, 你看她发言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 第一个, 她在观察这组时, 问号后面到底该是什么, 她会观察前面, 观察第一组或者第二组, 这是第一个优点, 她会在观察当中思考。第二个优点, 最后她会说所以, 都说完了以后, 说了一大堆道理, 最后她会说, 所以问号后面是什么, 发言多好啊。

师:果然是三角形。谁能再回答刘老师一个问题, 谁和谁是一组?

生:圆圆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组。

师:这次就说得特别好, 不仅正确, 而且相当完整了, 比刚才又有进步了。

师:我们再观察一组, 孩子们, 这儿有四个字母ABCD, A背后藏着的应该是什么颜色?

生:红。

师:来, 咱们试试看, 噢, 果然是红。 (刘老师战战兢兢地把它打开, 果然是红色) 我还怕错了呢!B后面是什么颜色?

生:绿。

师:C后面?

生:绿。

师:D后面呢?

生:……

师:我不敢打开了, 我不知道你们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为什么是红?为什么是绿?请你把道理说清楚。

生:我觉得是红色, 因为, 前面都是红、绿、红、绿、绿, 然后再是红、绿、红、绿、绿, 然后前面就是红、绿、红、绿、绿, 所以这是红色。

生:我认为也是红色, 因为它是一个红, 一个绿, 一个红, 两个绿, 都是一组一组地重复出现, 它前面一个是一个红, 一个绿, 所以它开始是红色, 后面应该接着是一个红, 两个绿。

师:真好, 大家注意到她发言了吗?特别有重音, 一个红, 一个绿, 一个红, 两个绿, 是不是就提醒我们两个绿是这组图案的结尾?那么, D后面藏着的应该是什么呀?

生:红。

师:我们再看下一组。看看, 这一行有规律吗?

生:有。

师:谁发现规律了?谁会用规律来填空?你就把它轻轻地读出来, 试试看。

生:……

师:好, 我们一起读, 开始。

生:1, 4, 2, 8, 1, 4, 2, 8, 1, 4, 2, 8。

师:这道题确实挺难的, 为什么呢?它没有一个组是完完整整告诉我们的, 每个组里面都有问题, 刘老师就问一个, 你怎么知道1后面是个4?

生:因为第二组的那个1后面就是4, 再就是2, 所以, 第1组里面的那个框框就是4了。

师:有道理。他会互相看, 先看看第一组, 再看看第二组, 很好……

【赏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刘老师层层递进的设计, 让一年级学生逐步建立了探索客观规律的意识, 掌握了发现规律的方法, 提高了运用规律的思维能力。刘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点特别寓有深意, 如他说道:“多好呀, 你看她发言有两个很重要的优点, ……”准确客观的评价既具有指导性, 更让学生明白了应该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回答问题, 这正是对儿童数学思维的引领和提升。

三、感受规律

师:孩子们很会学习。你能不能发现刘老师这些词里面的规律?你如果发现规律了, 跟我读下去——我说白天, 黑夜, 白天, 黑夜……

生:白天, 黑夜, 白天, 黑夜……

师:停, 谁在重复出现了?

生:白天、黑夜, 这一组在重复出现。

师:真好, 刘老师再说一组啊。春, 夏, 秋, 冬, 春, 夏, 秋, 冬……

生:春, 夏, 秋, 冬……

师:挺好, 真的挺好, 孩子们, 最后请大家看看屏幕, 有两幅画挺好看的, 请大家来欣赏。这是什么?

生:斑马——

师:你怎么看出来是斑马的?请你来说。

生:因为斑马也有条纹, 而且斑马的条纹是一个黑一个白, 这个照片上, 也是一个黑一个白, 所以, 这个是斑马的照片。

师:多好啊, 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 来, 呵呵, 对了。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呀?

生:鱼。

师:热带鱼, 对了, 也很漂亮……

【赏析】“感受规律”这一环节, 刘老师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规律, 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给人一种整齐美, 有规律的事物在生活中到处存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8.“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赏析 篇八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有什么标志呢?

生:都戴着红领巾。(教师投影显示:红领巾)

师:展开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生:三角形。

【赏析】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是由旧知引出新知,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旧的数学知识引出新的数学知识,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践检验等属于数学外部的知识引出新知。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出“新知”大多采取第二条途径,就像这里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每天戴着的红领巾)出发引出三角形这个新知一样。

【片段二】

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外形是三角形的物体呢?

生 1:小三角旗。

生 2:带车梁的自行车架。

生 3:植树时,有时候我们会在树旁边绑个小木棍,这也是一个三角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呢?

生:树、地面和小木棍围起来的三角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投影显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

【赏析】由于小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数学知识偏少,他们在学习新概念时,多数时候需要采取“概念形成”的获得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同类数学对象的多个不同例证进行分析、类比、猜测、联想、归纳等活动,独立概括出新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触同类数学对象例证的机会。这个片段就明确体现出了这一点。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些物体的外形是三角形,而是让学生回忆并举出所见过的外形为三角形的物体,再集中予以展示。这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能列举出多种多样的符合条件的物体,教师再适时呈现典型物体,从而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体验了概念表象,最后又落脚到将要分析的几个典型例证上。

【片段三】

师: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等,它们的组成材料相同吗?

生:不同。

师:它们的颜色相同吗?

生:也不同。

师:那它们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它们的外形相同,都是三角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投影演示:逐渐隐去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的颜色等,只留下它们的外形:

【赏析】掌握新概念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排除概念非本质属性和提炼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这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通过三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类:“它们的组成材料相同吗”和“它们的颜色相同吗”是对这些具体的三角形例证非本质属性的认识;“它们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是指导小学生探究三角形概念本质属性的提示语,而且是具有方法论和元认知意义的提示语,它渗透了让小学生从几个不同物体中总结出共同特点的概括能力的培养。过程本身即是一种学习,起初是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加以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掌握在建构一个新概念的过程中如何向自己提出类似的问题,以指导个人探究和发现新概念。

【片段四】

师: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请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画出三角形并积极展示给教师看。

【赏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体操”是需要在活动中学习并熟练化的。充分发挥数学“思维体操”的功能,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乐于进行外显行为活动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就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就让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也没有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让学生在还不知道三角形定义的情况下画三角形似乎是不合逻辑的。不知道什么是三角形怎么能画出三角形呢?但这里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可行的。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不知道三角形定义的情况下,完全能够画出三角形。其实,这并不难解释。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教学引入中已经形成了三角形的表象,对三角形应该是什么样的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片段五】

师:同学们都会画三角形吗?

生(齐):会!

师:那什么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你是怎么画出三角形的呢?

【赏析】学生们虽然画好了三角形,可是谁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师要求他们画三角形,更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的这一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思考中的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想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智力活动,这不同于刚才所进行的画三角形的外显活动。即使学生思考后得不出完美的结论(对小学生而言,实际情况往往就是如此),但是思考的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经历了思考的过程,学生会获得缄默知识或意会知识,这种缄默性的知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片段六】

生 1:我认为,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的图形。

教师在学生回答同时画出,问:你说的三角形是这样的图形吗?生 1摇头。

生 2:我认为,三角形不仅是有三条边,而且是有三个角的图形。

此时,教师又画出,问:你说的三角形是这样的图形吗?生 2也摇头。

师: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

师: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三角形要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三条边还要围起来。

教师结合回答,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赏析】之前学生进行了画三角形的外显活动和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的內隐活动,对三角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但是如何准确地表述,对小学生而言仍然是一个难题,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的表述往往是不严密的,容易被教师“钻空子”,但教师“钻空子”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而是让学生产生“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感,“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我觉得自己说的符合三角形的特点,为什么老师还能找出毛病呢?”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深层次的激发,迫切想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时候的学习无疑是高效率的,学到的知识也是难以忘记的。

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生成学生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教概念、教知识,更要教学生建构新概念、新知识的方法和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从“不知”开始逐步达到问题的核心,直至最终解决问题。“三角形的认识”这些教学片段清晰地体现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智慧生成的促进。当然,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尚处于模糊的萌芽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予以引导,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明确化的引导或者说“明示”,即明确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郭里集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9.张爱玲小说片段赏析 篇九

——《金锁记》 赏析:这是七巧临终前的绝望景象。七巧回忆着自己的受辱与委屈、自己的恶毒和残酷、自己没有爱情的非人一生,其中的淡淡怨恨,淡淡的悔痛就被张爱玲使用大量的柔细音韵、“声长而少波动”的平声调的字词所烘托而出,与现实境遇中的苍凉、凄婉的基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七巧由“被人毁”到“自毁”到“毁人”这段经历深切地同情,同时也是张爱玲为唤引读者的怜惜而刻意安排的,声随情移,情由韵生,在这些段落中得到了最充分地展示,可见张爱玲的笔力穿透纸背,也穿透着每一个人的心。

曹七巧便是一个自己被这个社会套上了枷锁,这个枷锁在外人看来也许真是“金”的,那锁是豪门大宅中打造的金锁,那把锁将曹七巧死死捆住,挣不开,甚至连一个同情她的人都没有。这也许才是曹七巧为何如此恨自己的哥嫂的原因之一吧!她那所谓的哥嫂,就是那种不但不同情带锁的她,反而羡慕她拥有那把金锁,甚至希望能从金锁上刮写什么下来。这样的哥嫂,若换了谁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曹七巧就这样糊涂地带上了这把金锁,就这样丧失了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幸福。进入“豪门”后的她呢,得到的更没有什么快乐,有的只是姐妹们的不睬和对三爷姜季泽的幻想。曹七巧注定一生悲剧,不论是爱情,友情亦或是亲情,这些都是曹七巧注定没有的东西。这样的曹七巧是更会让人悲悯的。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 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 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 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 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 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倾城之恋 》 赏析:对流苏的描写是透彻而现实的,不论是二三十年代还是现在,女人的本性变化不大。而流苏代表着一类女人的本性。用了张爱玲形容流苏和柳原的话,“然而两方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始终不肯冒失。”美丽、精刮、矫情、自恋以及还有一点点对生活和爱情的感动和梦想,更多的是对吃亏的担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泛滥。矛盾而煎熬地生活着。张爱玲太过犀利和尖酸,爱情被描述成如此是写真也是接疮疤,可能揭得的是社会和女人的伤疤。

在构思上,张爱玲也有她不俗之处,在《倾城之恋》的结尾,她设计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可不是琼瑶式的大圆满结局,而是一种貌似圆满的结局。这就很微妙了,到底是圆满还是不圆满呢?柳原这个风流人物,结婚后就再没有那些俏皮话了,因为结婚后日子就平淡了,两人天天相对,谁知道会长守还是会烦呢?婚姻有了,爱情没了,所以流苏有点怅惘。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不容易,千辛万苦地总算是结婚了。所以她又笑了,却又带些恼意,踢了蚊香盘。

10.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 篇十

母亲很是勤劳,她整天忙碌闲不住,一来到我家就抢着搓洗衣服,还不时为我这一家人缝补鞋袜,尽管我们根本不会穿,她依然要缝要补,她是做惯了,闲着难受。看见碗没洗,她又抢着洗,弄得我被来客说是“不孝儿女”。老母总是抢着解释说:“我的小女爱书如命,最不爱洗碗,洗碗时总是皱着眉头。”晚上,她就和我聊天,说我小时候特别灵气,说话猜事特别准,竟然举出许多事例。母亲夸我时,嘴角上总是露出甜甜的笑意……我那调皮的儿子特别爱听外婆说妈妈的故事,有时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和母亲之间也发生过不愉快,那是为了我儿子的缘故。儿子的优点是嘴甜,会体贴孝敬长辈,缺点是贪玩,学习兴趣不浓,有一次竟然忘记交学校的作业。这件事我知情后十分不愉快,待孩子回家,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然而她的靠山——我的老母亲十分不高兴地说,孩子这么小,不懂事,你只知道骂他,而不表扬和鼓励他去学习,接着她就数落起来,说我们兄妹五个小时候,她从不打骂,可是个个学习成绩都好。老母亲在我儿子面前批评我,虽然助长了孩子贪玩,但母亲的确说得在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可能有些问题,也许是我望子成龙心切吧,光批评不鼓励,这可能要影响孩子的上进心,老母亲比我还明白事理,我深深佩服她,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然而她懂得孩子的心理和教育的方法。

母亲是我一生中认为最有慧心的女人,会缝衣、补衣、绣花、做鞋。母亲所做的布鞋,在我们村子里是最好的。鞋底很厚,由成百上千的碎布层层迭起,每层都有面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麻线穿凿,鞋底上有序地排列着千百个针眼。穿起来既好看又舒适。

母亲总是喜欢住在乡下,有时还下菜园种菜。她说乡下谈心的人多,在城里,我们上班了,她一人在家里难受,在我家呆上个把月就想回老家。母亲的人缘特别好,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乡下的人便要来请母亲去光临,弄得我因对母亲不放心,再忙也只好奉陪。今年家乡的一位远亲出了车祸,母亲无论如何要我把她送回家,她先唉声叹气惋惜一番,又如数家宝似的说这位远亲对我们家的好,说到动情处竟还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这时她又想起了她的大女儿——我的大姐,她夸大姐十分聪明,针线活做得特别好,又有心计,把家打理得有条不紊,以至我姐夫做得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声怨言。姐姐在世时,母亲总爱什么事都对姐姐说,因为姐姐心细且善解人意,母亲经常去同村的大姐家串门,前年姐姐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我们,母亲悲痛欲绝之后,她去我大哥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回她从不提起回家的事,可近来她却又要我送她回家,因为大姐家又添了一个小孙子,母亲十分高兴,我和丈夫决定开车把母亲送回家,看着丈夫搀扶母亲下汽车时的背影,身子一向硬朗的母亲竟有些佝偻,我的心一直颤抖:母亲是真正的年老体衰了,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对母亲我真的很是些负疚,母亲为我们儿女付出的太多,可她从不图报答……

我是母亲的小女儿,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母亲慢慢变老,大哥告诉我年轻时母亲是一个十分漂亮勤劳的女人,诚实的大哥为了证明母亲的漂亮,还拿来一张母亲唯一的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给我看。母亲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人很能干,也很通情达理。我们的父亲是个文人,读过不少书,写得一手潇洒的毛笔字,但体质一向不好,母亲十分坚强,家里家外,田里地里,精活细活,全靠母亲一肩担。母亲十分坚强,靠她坚实的脊柱和顽强的毅力撑起一个家,她白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与大自然抗挣,夜晚则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缝缝补补。一家七口鞋子全靠母亲一人做,有时要做到半夜鸡叫,记得小时候,母亲做针线活常常到深夜,我常常依偎到她怀里睡觉,睡着了,她就把我轻轻抱起放到床上,当我一觉醒来,睁开双眼,就看见母亲的背影在微弱的灯光下,伴随着纳鞋底的动作,样子十分好看,那简直是一幅美妙的图画……那时我就懂得要读好书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我十二岁那年,在离家有五里路的一个乡下中学读书,因为要上晚自习,两天才能回家一趟,母亲总是托人捎上几个热乎乎的荷包蛋和我最爱吃的火腿片。母亲有时还要专程在百忙之中到学校看我,总是在我的口袋里塞满鸡蛋、山芋、西红柿等,是母亲给我增添了学习力量。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宁国师范,母亲亲手给我做了两双新布鞋,临走时告诫我:玲儿,你爱蹦爱跳,夜晚一定要换布鞋,让脚好好休息,还将她口袋里唯一的叁拾元钱掏出来给我,之后,每次返校,母亲总是眼里噙着泪花,将我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爱哭的我,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参加工作后,我因为做不惯农活,帮不了母亲什么忙,每次回家总是买许多菜给母亲烧。母亲总是从地里回来,放下农具,又钻进厨房为我们做上好吃的饭菜。现在我经常有机会上馆子吃饭,可总觉得还是母亲烧的饭菜味道好,连我的儿子,也最爱吃外婆烧的菜。

母亲明理世事,润泽子孙。她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弱女子,却能懂得有文化的重要性。她虽然不会说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大道理,她却知道要教育儿女们好好读书,要有出息,有作为,光宗耀祖。她最大限度地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那时人们的生活都非常艰难,许多孩子都要做大量的家务劳动。然而,她从不过多的要求儿女们做家务事,而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儿女们去读书。她希望儿女个个有出息。

母亲朴实节俭,每到年终,她总是和父亲商量给儿女们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过年,而她自己的衣服却总是补了又补,还笑着对我们说:“笑破不笑补”。她节俭,有病从来不愿就医,为的是把省下来的一分一厘用来度日,她常说:“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她总是把困苦留给自己,把享乐留让给儿女。因为长期清苦的生活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得了许多难以根治的慢性病,她总是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作斗争。

11.《弟子规》“丧三年”片段赏析 篇十一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

如果长辈走完了人生之路,我们要尽孝道,为他们守丧三年,要经常想念他们,为他们的去世而伤心难过。在三年中还要做到简朴、节俭,经常为长辈祈祷;办理丧事要遵从礼节,祭拜时要做到真心诚意;对待过世的长辈,要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好生安息。

赏析: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孝敬父母、追念逝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辈养育我们很辛苦,当他们离开我们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他们呢?下面这两位古人值得我们学习。

蔡邕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母亲得病卧床不起,蔡邕总是在母亲床前殷勤服侍,直到她永远闭上眼睛。埋葬母亲之后,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家。他叫仆人在坟墓旁搭了个小房子,自己住在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

晋朝有一个叫王裒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死后,他就在墓旁修一个小屋,住在那里。每一次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时候,王裒都会跑去墓前,对母亲的墓碑呼叫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

由此可知,他们都很有孝心。看到古人尽孝的表现,我们应当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恩德。蔡邕、王裒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效法。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孝子应当终身追念父母。当我们守孝时,应该遵从古人的礼节,要诚心诚意,经常想念逝者,为他们祈祷,祝他们在天堂一样快乐幸福。

运用:

1、追念长辈。凡是心中没有过去的人,那他的心中也不可能有未来。思念长辈,实际上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古人说“事死者,如事生”,我爷爷去世三年了,每年爷爷的生日,我都为爷爷点上蜡烛,切上一块生日蛋糕,和奶奶、爸妈一起给他唱生日歌。每年他的祭日,我都为爷爷供上他爱吃的苹果、香蕉,在爷爷的灵位前,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奶奶年纪大了,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叫上她一声,奶奶不开心时,我就和她一起,讲故事给她听。爷爷的遗像,每星期我都要用绒布轻轻地抹一遍,让他的形象永远活在我心中。

2、学会守礼。亲人过世了,在哀悼期间,我们要“丧尽礼,祭尽诚”,不应该去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如果去了就是对亲人的不敬。在哀悼的日子,家里不播放供娱乐用的音乐和电视节目。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的爷爷去世了,在送葬之后,他立即去踢足球,其他人还说他真坚强。这个同学没有孝心,他的行动并不能证明他的坚强,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冷漠的人。亲人离开了我们,这是难以慰藉的痛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

12.《古诗》的片段赏析 篇十二

拿到教材,大部分教师会采取自主学习、自主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重在“法”的指导,忽视了“理”的存在. 一节课下来,课堂效果可谓扎实高效. 课后访问学生: “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时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学生一脸茫然. 这样的教学果真高效吗? 面对静态呈现的教材内容,我们该如何动态解读教材,充实教材,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呢? 下面,笔者就结合《求小数的近似数》中的三个具体片段来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片段一】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由于学生有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知识基础,借助自主迁移掌握方法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方法背后的道理. 借助数轴,帮助学生直击问题本质. 具体如下:

根据小数的意义,学生找到了数轴上3. 84所在的位置. 学生还发现了3. 84距离3. 8近一些,所以3. 84≈3. 8. 紧接着,教师追问道: “你还能找出近似数是3. 8的两位小数吗?”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3. 83,3. 82,3. 81这几个小数, 而且发现了这四个小数百分位上都是比5小的数,符合了 “四舍”的原理.“3. 89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多少? 为什么?”教师接着问道. 有了刚才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明白了3. 89≈3. 9的道理. 教师趁热打铁再问: “你还能找出近似数是3. 9的两位小数吗?”话音刚落,学生就说出了3. 86, 3. 87,3. 88这几个小数. 那3. 85呢? 它所在的位置到3. 8和3. 9的距离是一样的. 实际上我们都会习惯地将其往上估,因此得到3. 85≈3. 9. 仔细观察这四个小数,学生发现百分位上都是满5的数,符合了“五入”的原理.

就在这不断追问、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彻底明白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背后的道理了: 只要在数轴上位置接近3. 8的,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都是3. 8; 位置接近3. 9的,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都是3. 9.

【片段二】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明白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背后的道理. 但是,对于“保留一位小数,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困惑. 同样可以借助数轴帮助学生化解困惑. 具体如下:

教师出示数轴,先引导学生找到3. 841所在的位置,观察数轴上3. 841到3. 8和3. 9之间的距离. 学生发现: 3. 841离3. 8近一些,在保留一位小数时约等于3. 8. 基于这样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在数轴上不断找点,不断追问: “3. 842呢? 3. 843呢? 3. 849呢? 3. 8499呢? 3. 8499999呢? ……”一连串对话下来,学生发现: 这些数只要不超过3. 85, 所在的位置都比较接近3. 8,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到底是哪个数位上的数决定了它们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呢?”这是关键性的一问,学生通过观察这一组数据发现了: 是百分位上的4决定的. 也就是说: 只要百分位是4,不管千分位、万分位上的数是几,这些数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

那如果是3. 87251793或3. 85000000呢? 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数轴,发现这两个数距离3. 9近一些,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9. 充分的对话交流中,学生对“保留一位小数时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可以说理解得既透彻又到位.

【片段三】理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2. 04保留一位小数后到底是2,还是2. 0? 这个近似数末尾的0到底该不该去掉?”从而理解 “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就越精确”这一知识点点. 在在教教学学时时可可以以出出示示如如下下数数轴轴:

由于数轴体现了数与形的联系,将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起了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的数有“形”可依. 借助数轴, 引导学生在“找一找、圈一圈、画一画、议一议”的活动中,直观感受到近似数是2的取值范围在1. 5 ~ 2. 5( 不包括2. 5) 之间,范围比较大. 而近似数是2. 0的取值范围在1. 95 ~ 2. 05( 不包括2. 05) 之间,范围比较小. 所以,近似数2. 0比2的精确度要高一些. 也就是说: 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近似数的精确度就越高. 正因为这样,在表示小数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一旦去掉了小数末尾的0,精确度就发生了变化. 这样一来,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13.红楼梦精彩片段及赏析 篇十三

原文:

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于是黛玉告辞。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古今中外小说中写人物出场的经典段落,也是众多红迷们百说不厌的话题。

黛玉进贾府,不亚于秀才们赶考,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等着她。可以说,她进府就先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这一课,既教给她认识了外祖母家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又教给她知道贾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教给她如何在贾府这样的大家庭里为人处事。上面两段文字,写的是“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的过程。粗看时,读者会感到邢夫人、王夫人两位舅母对待林黛玉都还算热情,但细一看,却发现她们的热情后边,似乎有意无意地分别给外甥女儿出了一道难题。

先看邢夫人是如何接待黛玉的。贾母安排两位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两个母舅。邢夫人表示,她可以亲自带了去。到了家里,派人请贾赦。贾赦没来,叫人传了一番安慰林黛玉的话。林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听了。”说明她对大舅舅非常恭敬,也说明她十分懂事。接着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饭。邢夫人留黛玉吃饭,有这样的表示也是人之常情,但没必要“苦留”,因为贾母要黛玉去看的是“两个母舅”,而不只是“大舅”,还有“二舅”再等着黛玉去看呢!于是心明如镜的黛玉笑着回答:“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迟去不恭。”在这里,作者通过邢夫人苦留黛玉吃饭,活画出一个顾前不顾后、心里没数的人,难道她不知道林黛玉还得去看贾政?难道她想不到林黛玉初来乍到,应该先跟贾母一起吃第一顿饭?对此,一些前辈的点评家曾说邢夫人“留得突兀”,“没分晓”。假设黛玉真留在大舅家里吃饭,而不是遵贾母之命接着去看二舅,还能说她是懂事的孩子吗?

再看王夫人是如何招呼黛玉的。黛玉到了王夫人正房,看到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上面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方挨着王夫人坐了。这种场面粗看似乎很寻常,仔细一琢磨,便会发现很不寻常。炕桌上堆着书籍,上座空着,当然是贾政经常坐的位子。王夫人为什么让林黛玉坐到舅舅的位子上呢?难道王夫人不明白,一个作为晚辈的亲戚家姑娘,突兀地坐在贾政的位子上,如同开大会时一个普通与会者突兀地坐在了主席台正中,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吗?她到底是特别爱怜黛玉呢,还是想试探一下她到底懂事不懂事?多亏这是聪明而又懂事的林黛玉,她判断出王夫人让自己坐的是上座,因而她才不往陷阱里跳呢,而是主动坐到看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椅子上。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才挨着王夫人坐了。坐到王夫人身边,既不越规,又显得亲切。

上一篇:反暴力反邪教五下一篇:五月母亲节征文:感恩母亲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