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2024-08-18

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共15篇)

1.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学生,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安全意识居民心

生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女儿不改变,生活只能是再生,不会再来。泰戈尔使用露珠描述生活,它是美丽的,但很脆弱,因为生活是珍贵和脆弱的,安全已成为一个话题不能忽视,可能是陈词滥调,但当令人震惊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这可以打你的松弛的心?所以你是在一个安全的红灯的心脏。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因异常死亡,中小学生由于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一班学生消失,数据往往是最受打击的人,每天40人离开,这个准确的数字,给我们恐惧,恐惧40人有自己的爱,也怕这40人,也会有自己的。数据的警告效果反映在这里,因为害怕所以要更小心,因为生活是美丽的,所以要双重守护。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更快更快,汽车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新鲜的生活消失在车轮的超速,一个幸福的家庭眨眼的眼睛。

上海2007年7月13日一名10岁的学生突然冲出高架酒吧,在高架碰撞下撞上桑塔纳轿车,路上突然血迹,,幸好被迅速送到医院救治,从危险中救出。安徽2007年3月16日206国道,一场重大交通事故,五名学生在黑色奥迪汽车的途中被炸死,另一名学生严重受伤。

道路杀手总是潜伏在我们身边,无尽的道路,我们必须放慢自己的步伐。几秒钟的红灯相比几十年的生活,很短,几秒钟相比多彩的生活,还值得等待,遵守交通规则,红灯绿灯线,过马路时斑马线,地下通道,心心平安。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蚊子聚集黑色车间生产小面包,添加洗涤剂油条,福尔马林浸泡鱿鱼暴露食品安全事件,不合格食品将为我 他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有时甚至被剥夺了生命,所以注意食品卫生拒绝三个非食物,不吃腐烂的食物,不喝原水,不是在学校门口和街头流动摊上买小吃防止食物不健康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健康和安全应该是第一位。

在校园里。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的安全,体育教育提前做好准备活动,锻炼,不要剧烈碰撞,以免不会瘀伤或摔倒,不要在走廊或游乐场上做那些暴力,激进,避免各种伤害,不能在教学楼内玩耍。

学生们,我们在校园里诠释活力,期待明天,我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注意,拒绝伤害,让安全意识居住在我们心中,让和谐之歌经常与我们在一起。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2.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篇二

成人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准成人向成人转变

(一)成人意识

成人意识是成年人在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时,自觉审视自己行动、理性思考自我与社会和他人关系的思想活动。成人意识支持内心认为自己是成人,同时要求社会承认自己是成人它不仅是一种自我感觉,而且要求从行为表现上达到社会承认的水准。

成人意识从体系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自我概念、自我同一性、自控能力、社会经验、适度社会化、社交能力、认知理念、认知方法、问题解决能力、情感观念、情感方法和情感能力。具备成人意识的个体,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各类事物包括自我,掌握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完成相关领域中某些活动的能力。

个体的心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等,心理应表现出与年龄相适应的状态。作为年满18周岁的成人,应该表现出相应的成人意识,这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所必需的。一般而言,成人意识应在18~24周岁之间适时获得。

(二)高职生成人意识与成人行为能力存在差距

高职生一般在18周岁以上,法律意义上已经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人。事实上,高职生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进入了“成人世界”,并相应地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主性以及较为稳定的认识和评价自我与社会的能力。但由于思想不成熟和经验不足,高职生在成人意识方面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有成人感,但缺乏成年人的理性思维与行事法则,即成人意识与成人行为能力存在差距。这种准成人状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事物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但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高职生有思想、思维敏捷、信息来源渠道多,加上自身阅历日益丰富,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社会,但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真正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因而在认识自我和其他事物时总带有片面性和不彻底性,很难由表及里、全面地看待事物,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从另一个层面讲,表现为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经验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但心理依赖依然存在大学里独立学习与生活的经历,让高职生意识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他们的自主、独立愿望日趋强烈,试图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指导,独立生存。但是,高职生的自立能力还未与自立意识相匹配,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以顺利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因而在很多时候又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心理。从心理发展来看,他们独立自强的性格特征还未确立,自觉性和自制力还有待提高。

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但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很多高职生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并设计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但由于缺乏针对个人素质提高的系统学习和锻炼,缺乏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让网络游戏、交友游玩占据了自己大量时间,往往是计划多而执行少,目标多但实现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生潜力的开发。

敢想敢干,但执行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责任意识淡薄高职生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并且敢于尝试,但因为知识贮备不够,能力欠缺,方法不适当,技巧未掌握,表现出较低的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不理想。而一旦遭受挫折,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放弃,要么否定自己,要么否定问题本身,很难理性地去面对和分析挫折,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和后果,尤其对事先未预料的后果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总而言之,大部分高职生缺乏成人应有的理性、自立、自律意识、责任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等,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成人成才。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成人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准成人向成人转变

在高职院校开展成人意识教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树立一个意识——全程全员做好高职生成长的引导工作高职生尽管从法律意义上已经成人,但成人意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因此,在高职生成长的过程中,从大一到大三,从学校管理人员到教师、职工,都要始终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的实际,重视培养他们的成人意识。

利用两条途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成人意识的获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既需要理论引导,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体会和领悟,从而达到塑造的效果。要通过入学教育、“两课”教学、专题讲座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人角色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自己当前存在哪些差距、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中不断实现角色的转变。

强调三个内容——自立意识及能力、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高职生的成人意识中,自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处于核心位置。自立是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做事的精神,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生而言,自立关系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自立强调意识和能力的匹配,要引导学生不仅独立,还要自觉培养独立学习、生活、交往等能力。自律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进行主动掌握、管理的高级意识活动。自律意识关系到学生目标的完成与潜能的开发,关系到他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修养和调控,强化自我修养,完善个性品格,形成正确、清晰、理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责任意识是指人要知道并尽心尽力完成与自己所扮演角色对应的任务和职责,既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在高职生中强化责任意识,一个基点是要让他们明白:任何行为都会产生后果,成人都得独立承担这种后果,因此,应理性思考自身行为,妥善选择相关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职业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一)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的总和,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对职前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就是把对前途和未来的美好追求寄托在具体的职业上,并以此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按照相应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对在岗人员来说,职业意识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职业意识是一个人胜任某种职业活动须具备的自我调节力量,它能正确预期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客观分析、评价人的职业潜力,不但是学生当前学习、生活的动力,也是其未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条件。

(二)高职生职业意识现状——职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存在差距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存在许多不同。简单地说,学生是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的受教育者,任务是逐步掌握本领,完善自己;而职业人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本领,通过工作谋生、实现人生价值,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中,不仅要有职业期待,还要有职业准备。

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高职生在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成功就业。在职业意识上,表现为有强烈的就业愿望,对自己现状有初步认识,对未来职业期望值较高,并初步形成一定的择业态度。但是,高职生职业意识依然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特征是:对职业人角色了解过少,职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存在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质量。

有调查显示,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佳的毕业生质量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1)专业能力不强。毕业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处理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问题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在职场中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影响良好劳资关系的建立,导致就业质量不高。(2)缺乏职业基本知识。很多毕业生尽管学有一技之长,但对国家的劳动政策、就业政策等政策法规不了解,又缺乏对行业特性的了解,对职业岗位的认识模糊,没有充分的职业基本知识准备,无所适从,盲目就业,影响了就业质量。(3)职业主体意识薄弱。表现为法律意识薄弱,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不强,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过于依赖政府、学校、家长,不会也不敢运用法律、依托劳动组织等正当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在维权时采取不理智的行为,影响劳资关系的和谐。(4)缺乏职业价值意识。很多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更没有成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用有无“面子”来认识职业,不愿意从事基层的“脏、苦、累”工作,往往错失了许多职业岗位。(5)缺乏职业情感。表现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以膨胀的自我需求为中心,稍有不如意就立即“跳槽”,跳来跳去,结果一事无成。(6)缺乏正确的职业态度。自我认识不足,没有自我评价与比较,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单纯以收入为择业的标准,职业取向简单化,或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为工作而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心态与职业人的要求相差甚远。(7)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后没有把当前工作与事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取向不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讲诚信,甚至违法乱纪,极大地破坏了劳资关系的和谐。

(三)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应当属于技术实施型教育,它不是培养“通才”的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应当注重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成功就业。成功就业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顺利就业,二是就业质量较高。对于正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高职生而言,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是他们完成学业和毕业后实现良好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的思想基础,是提高他们就业质量与职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要促进高职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成功就业,必须注重职业意识教育。

在职业意识方面,高职生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学好职业知识,锻炼和提高职业能力;(2)形成理性职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培养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养成职业情感;(4)了解职业信息和政策,培养职业技巧。

相应地,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教育工作:(1)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增加相关知识储备、熟练掌握技能,做好基本职业准备;(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就业形势,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相结合,确定对未来职业的追求、规划和构思;(3)通过入学教育、现场参观、实训课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热爱专业,遵守职业规则,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道德;(4)及时全面地向学生公布就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从信息搜集与筛选和求职材料准备与递交,以及面试的知识准备、形象塑造、语言表达和心理调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择业技巧。

作为完善人格和完满人生的德育,应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不同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把成人意识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高职德育的特色。

摘要:高职生要在大学时期为实现自身从准成人到成人、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做准备,而目前他们在这两个角色转变过程中都存在适应与胜任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成人意识和职业意识教育,通过德育帮助学生适应新角色,促进他们成人成才。

关键词:高职生,成人意识,职业意识,德育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2]蒋志勇.高校加强青年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3]张俊涛,杜爱华.成人意识概念深度剖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7,(5).

[4]祝世娜.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

3.关于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幼儿环保意识地球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其核心是基于对孩子刚刚萌芽的自然观的一种良性教育,是道德美的具体体现。有意识地培养,将有助于孩子及早建立一种和谐、美好、向上的自然观。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保教育的意义显得更加深远。所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应从幼儿抓起,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我们要采取让幼儿易懂、易做的方式,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从一些小事着手,由小及大,由近到远,开阔幼儿的眼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将环保教育渗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教师要及时抓住每个环节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幼儿洗手时,教育幼儿及时关好水龙头,不浪费水。可以在水池边贴上各种节约用水的标志,时时提醒幼儿。在幼儿画完画时,教育幼儿将画完的画纸再做成纸球,进行再次利用,或者用于小班幼儿撕贴之用,或者做成纸浆以供幼儿操作之用。

二、将环境教育融入幼儿的户外活动之中

1.春天时,我在自然角与幼儿一起种植了一些花草;饲养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经常围在旁边观察它们,逗弄它们。当小蝌划,长成青蛙时,孩子们高兴地叫喊着:“小蝌蚪长大了,变成青蛙了!”这时候,我借机对幼儿进行了保护青蛙、保护益虫的环保教育。既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又进一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带领幼儿去参观受污染的河水,告诉幼儿这污浊的河水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在里面倒垃圾造成的,河水变脏了,小鱼也没有家了,并让幼儿开展讨论“小鱼已经没有家了,我们想不想让小鱼回家、我们该怎么做?”等话题,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有的说:“我不把方便袋扔到河里。”有的说:“我回家后让家人不要往河里倒垃圾。”有的还说:“我让爸爸用大网把河里的脏东西捞上来。”等等。从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经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产生了,这对我们的教育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将环境教育融入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活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幼儿园要坚持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为幼儿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幼儿的环保行为。

1.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竞赛。如:“我给地球洗个澡”绘画竞赛、“我是环保小卫士”演讲竞赛等活动。而且还经常性地举行“珍爱生命,关爱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河水变干净了”等主题教育;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尤其是幼儿纷纷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和创新能力。

2.利用幼儿园宣传媒体,营造浓郁的环境教育氛围。黑板报橱窗开设环境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园内布置“少一片垃圾,便多一片清洁”“天空是小鸟的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等宣传画,“别踩我,我怕疼”“你好,小鸟”等趣味性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幼儿在潜移默化间思想情操受到了陶冶,使幼儿的环保意识更进一步。

三、将环保教育渗入节日活动中

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既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又增强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我班开展了“我和小树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观看由于人们乱砍乱伐造成的自然灾害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树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让幼儿亲自栽树,并为小树苗浇水,培养环保意识;在4月22日地球日,通过欣赏图片、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知道地球只有一个,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通过绘画、游戏、布置墙面等形式表达自己是地球的小主人,让幼儿知道环保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四、将环保教育渗入家园合作活动中

教师与家长既是表率也是实施者、引导者,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教师与家长应密切配合,让家长以身作则,把环保与生活习惯紧密结合,共同教育孩子。作为家长,应时刻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因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许多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直接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和教育。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平时应该知道哪些是可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孩子要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让孩子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

4.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篇四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和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内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面对全媒体语境的强烈冲击,国有企业领导如何把牢意识形态之舵,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实抓紧意识形态工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值得探究。文章简要分析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对策和办法,确保把牢思想之舵,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和困惑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应当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没有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当前严峻的思想理论斗争形势分析得不够透彻,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上级领导主抓的工作,认为只要跟着上级走,就不会犯路线和方向错误,导致思想上轻视、工作上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个别国有企业领导的职责意识淡漠,对听到、看到的一些错误言论和行为不制止,也不善于主动管理和引导,为错误、扭曲的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意识形态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层层分解任务、没有层层传导压力、没有形成责任链条;有的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监督机制;有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追责问责制度。

(三)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抓牢基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专业队伍不强、人才缺乏、工作开展不到位等问题。许多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半路出家,理论水平有限,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专业培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后不具有紧迫意识,缺乏守土之责,不思工作之道,懈怠于本领提升。有的宣传人员存在“重中心工作、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观念陈旧,不善与新兴媒体打交道,致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牢不实,有走过场、随大流之嫌。

(四)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缺少艺术性

在全媒体语境下,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等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网络往往容易成为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内容管理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仍然存在宣传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手段落后等问题,存在讲空话、大话、套话现象,导致生动活泼的政治理论变得晦涩难懂。究其根本,在于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不会抓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艺术性。

二、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组织领导、抓引领凝聚、抓阵地发声、抓中心融入、抓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保障。

(一)筑牢意识形态价值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共同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形势任务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意识形态建设内化于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全过程。经常分析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任务,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强化督促检查,努力培育和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善于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及时传达学xxx企业党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到位,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识。为改变以往“个人学得多、互动交流少,理论学得多、问题研究少”的局面,国有企业领导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探索实施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研讨交流学、互相激励学、带动基层学的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位一体”学习法,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理论宣传要“量体裁衣”,确保在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要结合党员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政策、理论和制度问题,每年统一列出宣讲“菜单”,让职工“点菜”,当好党员群众的“政策翻译”。同时,利用职工理论学习日、主题党日、网站、宣传橱窗、党员活动室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凝聚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领导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定领导责任清单,层层分解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国有企业领导工作中要善于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每季度研究分析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剖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突发事件采取应急管控,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做出及时处理。

(三)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据地和桥头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舞台。国有企业领导要注重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让主流思想舆论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要贴近职工群众,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党员活动室、网站、内部宣传品、宣传栏、职工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展览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严格控制话语权,实行事前报告制度,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留空间。要增强基层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研析群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能力,用鲜活的形式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远。

(四)突出抓好全媒体建设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领导要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系统排查网站、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存在的“舆论隐患”,利用微信传播的特殊优势,继续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做优企业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企业转型发展赢得良好的舆论支持。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和网络话语讲好企业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面对舆情,领导者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增强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要选优、配强、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负责人,通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读原著、悟原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理论视野,促进知识更新,在把握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中,提高综合素质,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真正使干部职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逐步取得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建立健全督察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考评,并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5.有关安全红线意识的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借大家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们这次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畅谈“百安”的话题。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存安全 警钟长鸣》。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确,平安就是构筑幸福家庭、和谐企业的基石。于是“安全”成为了我们时刻挂在嘴边的词,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大问题。而安全知识涉及方方面面,安全法规、制度措施、操作规程都需要装入大脑。 警惕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我们生产工作中每道工序、每个岗位、可以说每时、每分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之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始终将“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植于心底,就需要我们立足岗位,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时刻提醒自己“安全这根弦不能松” ,只有思想上多一道防线,安全上才能多一分保障。

如果你问100个人“幸福是什么”,答案可能是120个,恋人们会说,能与相爱的人牵手一生是永远的幸福;孩子说,父母的呵护关爱是温暖的幸福;母亲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踏实的幸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会说,鼓动理想的风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是最大幸福,而我们中心将“你有烦恼和我说,我的快乐你负责”作为中心企业发展的小幸福?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经历不同,立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没有安全为前提,以上种.种幸福都将是秋风中摇曳的树叶,随时可能飘落下来。

我们无法忘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安全问题容不下半点的大意和马虎,需要大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如果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安全规章制度不是束缚我们自由的绳索,而是保障我们平安、幸福的盾牌。

让我们把生命握在自己手中,认真学习安全规程,积极接受安全培训,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齐抓共管、众志成城,积极防范,确保安全,为中心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建设“百日安全”,实现“安全发展”保驾护航。前车之鉴给予我们告诫,未雨绸缪激励我们理性!

亲爱的朋友们,最后,我想用最真挚的语言结束今天的演讲: 让健康不再有遗憾,让生命不再有悔恨,让亲人不再有眼泪! 愿阳光映射到每个人的笑脸!

6.国旗下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的演讲稿 篇六

第5周国旗下讲话3月20日 李洪奔同学们: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

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安全教育日”是3月28日,主题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利用今日的国旗下讲话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

第四节内容,即行人和乘车人的通行规定。1,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2,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3,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4,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已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5,行人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驶临后,迅速通过。6,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以上就是今日学习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树立牢固的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学生。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各位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

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我国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我校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

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吧!

国旗下讲话-祝福

尊敬的老师门,亲爱的同学门:上午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祝福。今日是5月21日,再过半个月,我们学校高三同学就将迎来高三同学就将迎来高考。高考,对于我们莘莘学子来说,心情是期待,由于高考是关键的考试,所以此时的心情应该是紧张的;但是,高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

7.关于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促进公民意识的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十八大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这无疑将公民意识教育进一步提上日程。加快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进程成为当前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肩负的重要历史性任务。在高中阶段是高中学生具备公民身份的关键时期, 公民意识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其公民意识的发展程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息息相关。

一、对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解

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全文的核心, 对其分析和探讨离不开对“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概念的理解。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和义务意识、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 此外公民意识还包括公民应该具备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培养公民自觉拥护国家安全和荣誉、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培养公民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念的现代化公民教育。

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在尊重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培养其具有相应的公民意识。心理学中将高中阶段称为青年中期, 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尽管高中生相比较初中学生而言, 他们接受了更充足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 在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认知水平已经接近了成人水平, 抽象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初步具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比较大学生来说,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熟前的动荡期,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表现为不成熟不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道德、社会意识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不均衡性, 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独立人格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

二、对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主体意识, 绝大多数人有热爱祖国和民族, 维护国家安全与荣誉的意识。因此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 要首先明确其现状, 对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优点给予肯定, 对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不足加以理性分析。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高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有所提高, 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行为却不相一致;第二, 高中学生主体意识较弱, 缺乏独立自主和选择判断的意识;第三, 高中学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意识相对较淡薄;第四, 高中学生对于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比较模糊, 即便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并不能做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他们更多是通过学校、家长的力量帮助解决, 没有独立的权利意识;第五, 高中学生的民主意识还有待加强。

总而言之, 现阶段对高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其社会公德意识教育、责任和义务意识教育、主体意识、法律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在充分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引导他们克服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缺点,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的客观事物。积极开展有关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

三、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归纳的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一个简单因素引起的, 是由文化传统、传统伦理道德、家庭、学校等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

1. 文化传统的影响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儒家思想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形成深刻的烙印。对高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从整体出发注重集体利益, 而西方国家重视民智的启迪与开发, 其公民意识教育强调个体独立、民主、自由、平等、主张个性的发展。中国传统的集体思维方式与西方的独立个体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集体利益占个人利益的上峰。高中学生在主体意识方面受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集体式思维影响, 忽视个体的独立。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这无疑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凝聚力, 但对高中学生成为现代化公民的经济、法治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重义气是我国传统文化, 但切忌一味的讲究义气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过度的义气会使得社会生活和公共秩序的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同时, 要对传统文化内容加以理性判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我国古代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 儒家思想大力肯定家庭私德规范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同时也强调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规范中的恻隐、仁爱、正直等。但是孝悌私德远远高于仁爱公德, 在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 强调血亲私德的核心地位, 社会公德是附属于私德, 受私德的限制和束缚。换句话说, 人类道德生活的根本内容, 主要就是在某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中遵守的团体私德, 特别是家庭私德。高中学生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公德行为的相悖, 从根源深处来讲, 他们也深受传统私德的影响, 在必要的时候公德总是让位于私德, 因此会出现自身有了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在实践中却大相径庭的现象。

3. 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

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学校, 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 而现实中的高中教育却没有将公民意识教育真正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缺乏专门教材, 公民意识教育没有整体的教育大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师没有专门教材的参考, 没有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个人的认识和经验来传授, 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在政治教材中, 公民意识教育的衔接不够, 缺乏纵向层次上的具体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思想政治课注重理论的灌输, 忽视对学生心灵的滋养、道德观念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与情、意、信、行的结合。总而言之学校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 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对于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涉及。

4. 家庭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的父母都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父母的一言一行, 时刻影响着他们甚至伴随他们的一生。

⑴专制的家庭氛围的影响。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服从家长的指示, 听命于家长, 这就使家长权威主义情怀在作祟, 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们身上, 在这样没有民主只有专制的家庭环境下, 他们缺乏主体意识、责任和义务意识。他们不能够独立自主和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更不用提责任和义务意识了。

⑵应试教育对家长教育观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好与坏的标准, 在家长的眼中, 公民意识的具备并不能代替考试成绩, 因此在家长眼中宁可牺牲公民意识的相关教育, 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错失掉一分, 只要他们学习成绩好, 将来如愿考上理想中的大学。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现如今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淡薄和家庭因素是分不开的。

四、加强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加强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争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积极配合, 为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共同努力;注重公民意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加强高中学生的自治和自我约束能力。

1. 学校和家庭及社会形成合力

学校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 注重学生多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以及独立个性的形成。学校要实现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和评价机制的人性化特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灌输正确的公民意识, 不要用权威来压制自己的孩子天性发展。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仅仅依靠这些方面的力量是显然不够的, 社会环境是影响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外部环境对于人格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养成起到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学校、家长、社会需要形成合力。在对于社会公德意识方面, 学校教师包括工作人员、家长等要以身作则给高中学生们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在权利意识方面, 培养其法律意识, 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给予法律上的援助而不是全部包揽。

2. 注重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要注重系统性和专业性。公民意识教育是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由于其具有复杂性、漫长性的特征, 决定了其必须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公民意识教育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内甚至是只在思想政治课中完成, 还要体现在隐性课程中, 比如营造和谐、自由、平等、文明、民主的校园氛围, 这些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做到处理好教育内容之间纵向层次具体内容的贯穿与归纳、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及培养方案、拥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要做到以上这些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多方面配合,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时, 要让学生知道法律的历史演变与法律的实质等, 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阅历, 使学生知道法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明白法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使他们自觉内化法律意识, 能够自觉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 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

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高中学生公民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等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强化,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要为高中学生营造社会实践的机会, 实践活动要有计划有目标。由于高中生的年龄、心理成熟度、思维认知发展的特殊性, 对其的教育要更有耐心。比如关于高中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教育, 可以让高中学生通过参与班委的竞选, 班集体的管理活动, 深入了解民主运行规则, 培养民主素养的同时也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 比如让高中学生到自己父母的岗位上切身体验, 并且不断给予心灵指导和帮助, 使高中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英克尔斯着.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2]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约翰.罗尔斯着.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朱慧玲.桑德尔政治哲学立场评定与剖析[J].世界哲学, 2011 (3) .

[5]张宜海.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6]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理论探索, 2005 (5) .

[7]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 2005 (28) .

[8]唐海花.公民意识教育浅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4) .

8.关于日本人缩小意识的研究综述 篇八

【关键词】缩小意识 横向对比 装填;折叠 去掉 填塞 架势 凝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8-02

戴季陶在《日本论》把日本民族特点归纳为信仰力和好美,美国的本尼迪克特则通过《菊花与刀》解析了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韩国的李御宁则概括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认为日本文化是缩小型文化,和魂就是缩小精神。

李御宁出生于韩国,在文学、哲学、思想、比较文化、符号学、结构主义、设计等众多领域都独成一家,被誉为“东亚文化巨人”。眼光独特,与以往仅从欧美各国单一的与日本文化相对比,而是增加了从中日韩三国进行对比等横向的继承与发展的对比。

学者李御宁在《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一书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对日本社会进行解读,其全书从传统的日本文化到近代的二战、日本的当代社会等角度阐述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例如日本的能面、徽章、日本的庭园、茶道、盆景、相扑、商品、二战中的策略等尽显日本的缩小思维。李御宁对日本的缩小意识有下面一段有趣的评论:“日本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会采取行动:扇子,要把它折起来;散乱的东西,要把它填入套匣内;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脚便它简单化,否则就不罢休。” 日本国虽然地处世界的偏隅之地,犹如一叶孤舟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又仿佛远离喧嚣世界的世外桃源,但这也无形中给了日本人足够的时间让心灵沉寂,让思想升华,于是日本人在清寂的生活中学会了从其他泱泱大国不在意的事物中从“小”处入手来思考,这种“小”的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李御宁眼中的缩小意识表现有六种类型,或者叫六种结构。

一是套匣型——装填。日本随处可见的套盒,盒子里放一个盒子,里面的盒中再放一个比他更小的盒子。如此一来,即使有十几个盒子,只要一个比一个小地按顺序放进去,最终都可以收在“一 个盒子”里。不仅有套盒,还有套锅、套盆。总之,用这种一个套一个的方法可以缩小器皿所占空间,方便整理,特别是便于携带和搬运。

表现在语言中,日本人喜好使用省略词,“的”字的频繁使用体现了把世界上的所有一切缩小考虑、缩小表现、缩小操纵的思维特点,就好比日本人爱用的盒套。

二是扇子型——折叠、攥握、聚合。扇子不是日本发明的,但日本却把外来的团扇改造成了折扇,折扇的发明是出于具体、简单地握在手里的主观意识。日本人不管看到什么马上就要折叠起来的意识,甚至连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隔板也要折叠起来,制作出世界上最节省空间的拉门,日本灯笼与中国、韩国灯笼虽然形状相似,但结构不同,是折叠的,可以自由伸缩,不用时,无论多大的灯笼都可以像扇子一样折叠起来变得很薄。中国人在殷代时已开始出现用雉鸡的羽毛做扇子,后经韩国流传至日本,并将其改造成折扇,风靡世界。日本人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把折叠雨伞,至今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在使用这种折叠雨伞。

三是女孩人偶型——去掉、削掉。也就是缩小实物。日本人偶是典型,它简洁到去掉人的手脚 ,女孩偶形象是一个圆脑袋加一个直身子,为了缩小物体,尽量去掉、削掉多余的东西,使事物简单化、简洁化。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同时也体现在集中于一点的集约性,女孩人偶没有手脚,但是头发却异常稠密,在日本的缩小文化中,集中于一点的现象非常的突出,正如他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少有的略语,却严谨的使着敬语。非但如此,日本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飞机模型场,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车,日本的微雕艺术馆也文明世界。而在芝麻、大豆上刻上百个字更是令常人无法想象。

四是便当型——填塞。便当反映的是缩小饭菜的意识,它能容纳下所有要带的饭菜并便于携带、不占空间。袖珍图书、袖珍辞典的风靡也是这种缩小意识的体现。日本文化都与便当文化相似,像日本风行的书籍袖珍本,日本庭院浓缩自然的枯山水等,小即是美。另外,众所周知的日本微型照相机与微型电脑整是运用了填塞这个意识。

五是能面型——架势。如把波浪的运动及其连续性凝聚成一个造型。剑道、柔道、花道、茶道,都讲究这样的架势。日本人的能面也属于此类。能面把喜怒哀乐凝聚成中间表情,认为只有这种脸谱,才能出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

六是徽章型——凝聚。日本人不重族谱重徽章,徽章把抽象的、集团式的东西凝聚成一个象征物来推崇。日本人对名片的喜爱也出于这一理由。

缩小意识表现于自然,有了日式庭院、盆栽、插花、壁龛;缩小意识表现于社会,便有了被称作火柴盒、兔子窝的日式住宅;表现于现代社会的日本发明的微型晶体管、微型录音机、微型计算机、小型汽车、小型工厂。

“小”字已深深根植在日本人的心中,他们不仅对小的事物情有独钟,而且还会继续把小的事物做的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致。正事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注重细节的精神支撑着这个民族在世界经济中多年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也通过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得出结论:四面临海的小岛风情让日本人更喜欢狭小清幽之境,匮乏的天然资源和躲在的生存环境又让这个民族不得不勤劳勇敢进取。正事这些主客观原因成就了今天的日本人和名扬海外的日本品牌和企业。

如果文化的扩张是教,那么缩小就是学。“日本文化是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外部的东西拉至内部,呈现出典型的缩小意识。然而,作者指出,日本正从缩小文化向扩张文化转换,在许多方面正采取大国主义的方针、立场。但是由于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不擅长扩大的特性。

在日本历史上,缩小意识发达时期,社会一般都较为繁荣,可成功之后不久,往往开始向外扩张,转为扩大意识。如此一来,就突然变成非日本人,日本讲究细致的传统就遭到破坏,就开始丧失判断能力,美的感性意识也变成一种带有残忍性的行为。

所以,日本文化的发展越是顺利,背后隐藏的危机就越大。一旦萌生出大国意识,从缩小将要转变为扩大之时,便难免失败。如果日本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再变小些。

参考文献:

[1]李御宁(韩国).「縮み」志向の日本人 . 1984(11 )

[2]张乃丽.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9.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篇九

调查时间:2014年5月21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大学图书馆 调查对象:大学各年级在校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数量:发放20份,实收20份。问卷问题:见附1

摘要: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从而发现大学生本身素质的不足就法律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

法律意识

维权意识

前言:大学生作为我国后续的储备人才,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行为。毫不夸张的说,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近几个月的各种暴恐案,我觉得与偏远地区的一些民众的法律意识也不无关系。随着高考扩招,大学生的数目是直线上升,但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特别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的素质如何,还有待观察!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决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走访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究竟如何!正文: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调查发现的问题

我们在人比较多的图书馆展开调查,男女比例7:13。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所调研对象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男生在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方面要强于女生!高年级的同学比低年级的同学更有维权意识!这也许与年龄及所经历的活动有关!下面我们将就具体数据分析大学在校生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您觉得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维权意识强吗20151050很强一般很弱 女生男生从上表我们很明显的看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偏低。而且我们不知道这么多大学生中说自己维权意识一般的人有多少水分!只能说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有待提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指出:人们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而现阶段的大学生文化程度也不算低,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却低的可怜!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从应试的

考场上走出来,却没有学会学习!只知道学习专业课,文化课,却忽视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最贴近生活的生活技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自从文理分家,什么法律都已远离我们,而当我们进入大学再次接触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我们也只是当成了一门课而已,不曾放在心上。而且老师的讲课的重点放在了道德修养上,法律一块不受重视!

14121086420有没有 是否有过被侵权经历女男从这个表中,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大部分人都有过被侵权经历的!而且伴随着B2B,B2C电子商务的展开,网络营销的盛行,未来商品的网络化便捷化的趋势,侵权这种现象将时时刻刻的伴随在我们身边!而且因为网络买卖的原因,消费者维权终究要比现实中复杂!虽然像比较大的网络运营商都自己制定了规则,国家层面上也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消费者法律法规,但互联网交易毕竟属于新兴市场,很多方面的法律条文都属于空白无监管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法律维权意识,一旦遇到侵权等对自己利益有损害的行为,立即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面对侵犯自己权益,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是什么态度呢?请看下图

面对侵权您的态度121086420坚决维护视利益大小忍气吞声 男女从上面的图形统计能看出大部分人的态度个人觉得都是暧昧不清的。坚决维护的和忍气吞声的人数最少。所谓视利益大小而选择去维权,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家的不良之风!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不可能因为一盒火柴不合格搭上成百上千的路费去维权吧!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学生选择不维权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不维权原因86420不知如何维权维权成本高,不值难度大,成功率低害怕打击报复男女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差不多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学不知道怎么维权,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维权成本高,又百分之五十多的同学认为难度大成功难度低,最后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担心被打击报复!有

百分之五十的同学不知道怎么维权这真的很令我们震惊!新生代的大学生都有一半不知道怎么维权,试着想象下社会上那么多的没上过大学的人,父母那代几乎没上过学的人!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每年被不良商家欺诈的消费者,损失的各种经济利益也将是很惊人的!

三、由以上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以上各种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欠缺,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令人担忧!法律意识将主导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后维护自身行为的自觉性。法律意识的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知识的缺失!法律知识缺失,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有悖于法律的事,甚至触犯法律的事!还有就是权利意识的问题。权利意识不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不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有甚者,直接放弃法律的武器而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所以出现了好多打人,砸店等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另一方面自身不重视自己的权利意识,看中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比如为了评优、评先、入党等事上身先士卒,不择手段,影响他人,不尊重别人的权利等等。自己都没意识到已经侵犯到别人的权利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极力逃避怎么,无担当。而作为育人的学校,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都是灌输式的教育,没有引起学生应有的思考。而且大部分的学校注重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所以在课堂上大学生接收到的法律知识不多,且不成效不大!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试着提出以下对策。高校应该实行比较完

善的系统的法律权利教育。不管是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还是快毕业的大四学生都应该集中起来加强法律知识及权利意识的教育!课堂不应该使用灌溉式填鸭式的教育,而应该发挥当代大学生自身接受新知识强,积极参与的意识强等优势,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展开热烈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吸收!而且可以开展维权知识的知识竞赛,让这些有些枯燥的知识流动起来!

学校也应该定期举行维权日等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维权的行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

结束语: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学习专业知识,更得知法,懂法,用法。即便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课程的培训,我们也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途径学习这种关乎自身利益的知识!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附1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调研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工1103班的学生,现在在做一份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的调研,旨在了解现在大学生关于维权意识的情况,并针对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以做出应对策略。调查会耽误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您谅解并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觉得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强吗 : A很强

B一般

C较差

3.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维权方面的知识 :

A观看电视,阅读报刊

B课堂教育

C网上浏览

D别人的经验之谈 E其他

4.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你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了解一些

C完全不了解

5.您是否有过被侵权的经历: A有

B没有

6.在你遭遇的或看到的侵权事件中,有下列哪些事件发生[多选题] :

A商贩缺斤少两

B商品假冒伪劣

C消费索要发票遭拒

D诈骗

E 打工时遭遇性别或岗位歧视

F其他

7.如果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事情你会持什么态度:

A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看情况视权益大小而定

C忍气吞声,不愿惹事生非

8.你认为维权的重要性在哪[多选题] :

A保障自身权益

B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C强化法律效力,维护法律的尊严

9.你身边如果发生过侵权事件,是否得到妥善解决:(没有可以不选)A得到妥善解决

B部分得到妥善解决

C基本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10.您认为大学生不维权的原因有哪些[多选题] :

A不知道怎么维权 B维权成本高,觉得不值得C难度大,成功率低 D害怕被打击报复

11.你觉得学校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增加学生的维权意识:

A举办关于维权的活动

B加强维权意识方面的教育

10.关于“潜意识”的演讲稿 篇十

文秘助手()之关于安全意识的初中日记500字: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长途汽车开出了汽车站,我向窗外望去: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路旁高耸入云的大白杨……使我陶醉其中。忽然一声“停车!停车!”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看,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大声的叫道:“我要买水喝!”司机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地方不准下车。”那个小男孩哭了起来,一个前排的灰衣男子说:“孩子,怎么啦?你是哪里人?你到哪里去呀?”那个小男孩哭着说:“我的父母在新加坡卖汽车,我要回我杞县奶奶家。”灰衣男子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那个小男孩伸开手说:“是‘英镑’。”那个灰衣男子两眼放光地说:“啊呀,100元‘英镑’!在这儿用‘英镑’可买不了什么东西,不如我用100元人民币换你的100元‘英镑’,好吗?”

那个小男孩想了想说:“好吧。”“不行,孩子!”突然一个蓝衣服的女子大声叫道,“我是银行的,让我看看好吗?”于是那位蓝衣服的女子从包里拿出一个“工作证”向乘客们展示,又拿出来一个紫外线灯在“英镑”上照了照,又向乘客们展示着说:“看见没有?上面有一个钻石。”她又接着说:“孩子!不要和他换,一会儿和我到银行换好吗?”那个灰衣男子说:“和我换吧,那多浪费时间呀!”“到银行换好吗?”“和我换吧,”“到银行换好吗?”“和我换吧,”……最后小男孩还是和那个灰衣男子换了钱,那个蓝衣服的女子还在囔囔道:“不行,不行!不行……”正在这时,在灰衣男子的后排的一个红衣男子对小男孩说:“孩子,过来。我也是杞县的,和我一块回去好吗?”小男孩点点头,红衣男子又悄悄地说:“你还有‘英镑’吗?”小男孩又从兜里拿出七八张100元的“英镑”,于是那个红衣男子从兜里掏出四五百元与小男孩交换。从他们灰溜溜的收场来看,人们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但打击犯罪的意识还不够。从另一方面来看只要不贪图小便宜,就不会上当受骗。

11.关于如何提高公众档案意识的思考 篇十一

一、广泛宣传立体生动的档案概念

传统的档案宣传形式包括举办档案展览、开展专题讲座、出版各类档案书刊、邀请社会媒体报道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以及拍摄专题记录片等,它们在增强社会整体档案意识,提升档案部门地位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除了传统的宣传形式,我们现在每年在各地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打造“五位一体”的开放型公共档案馆,面向公众提供档案接待利用服务,深挖档案资源,打造大型档案展览,同时建立档案部门网上展厅、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运用多种手段传播档案业务知识。但是除上述工作之外,我们还应该让公众树立起更加生动立体的档案概念,对档案的认知不应该还停留在厚厚的表格、方正的档案袋上,档案门类多样、载体丰富,不仅有纸质档案、声像档案,更有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等。在档案宣传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应该更加丰富多样。

二、增强个体对收集档案的可操作性

个体档案不应受框架约束太多,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实、丰富、可读、可鉴。从个人角度来说,幼时的照片、作业、日记、试卷、美工、学生证,成年后的文章著作、就业合同、荣誉证书等,都可称为档案,它们见证了个体的成长。把它们整理成册收藏,对于个人、家庭价值非凡,对于社会的价值,也会在未来逐步显现。在现代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还有许多新空间和新领域,也会随之产生新门类和新载体的档案资料。因此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建立有个性特色的档案。

三、推进家庭档案的规范性整理

从专业角度表述,家庭档案就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但实际生活中并不必拘泥于此。家庭档案较之国家、单位的正规档案,毕竟不必肩负什么历史使命、承担什么经济责任,其形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同时根据家庭情况及个人爱好,家庭档案的收集范围也更广泛,比如可以是维护家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书,如合同、契约、学历证、房产证、购物发票;也可以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得力助手,如家庭收支、体检档案,整理收集有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四、挖掘发展建立档案的附加价值

档案的第一价值是指档案对于其形成者所具有的价值,档案的第二价值是指档案对社会即除档案形成者之外的其他利用者所具有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忽视了档案的作用,而有些人却把利用档案作为适应社会的一种有利工具,很好地利用了档案,从而让档案为他们创造了价值。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其“凭证价值”是任何资料无法替代的。档案是反映一个单位工作成就的历史见证,是积累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在我们日常开展的档案查阅利用工作中,有不少查阅者都是通过查找历史档案来证明工龄、解决问题的。档案的这种作用——查考凭证作用,是档案不同于并优于其他各种资料作用的最基本的特点。一件争端,最有说服力的凭据来自于档案,档案可以还原历史真相,详尽地再现当时的场景,消释人们心头的疑惑猜忌,平息事端和矛盾。很多纠缠不清的瓜葛,因为档案的出现而“相视一笑泯恩仇”。

档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档案意识是指人们通过了解档案、认识档案、建立档案,从而学会充分应用档案这个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来源于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只有发动社会公众充分认识档案,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社会档案意识的强弱,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将档案宣传工作带入一个全新的健康发展轨道,将档案意识推广普及到社会群体的每一个人,正是当下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12.关于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思考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也代表着社会文明道德风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大局意识。但是, 目前在大学校园这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节俭意识淡薄表现得较为明显。节俭是指有节制的控制开支,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节俭意识通常是指支配人的节俭行为的一种思维方式, 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 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也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 其节俭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个体的发展, 反映着国民素质的综合水平, 对构建节约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当前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弱化问题, 须引起高校、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一、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 经历了紧张而劳累的高考, 进入大学后马上放松下来, 离开了家长的监督和管辖, 肆无忌惮地浪费时间, 逃课、旷课等成为常事, 把时间花费在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看小说、逛街、网购、谈恋爱和与朋友聚餐等娱乐项目上, 不仅浪费了时间, 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挂科等后果, 而且影响了学业, 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

1. 对物质、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烟台大学的食堂保洁员自发的捡起学生剩下的馒头就餐, 对大学生产生了心灵的触动, 并且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惭愧, 通过此事多数大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

大学生在校期间自己控制经济支出, 由于学生的自尊心和攀比心理等原因对品牌服装、手机和电子产品、化妆品、名牌包等均有较强的购买欲, 并且频繁更换, 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甚至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不例外, 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 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 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着消极影响。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节约意识, 认为节俭早已经过时, 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时有发生, 甚至有时买来的学习资料还没有使用就扔掉了, 对学习资源根本不爱惜。

2. 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 高校的校园里学习风气不浓。笔者到图书馆考察发现真正借书学习的学生不多, 只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人数才会增加, 临阵磨枪现象突出。更为严重的是, 个别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不肯吃苦学习, 总想着不劳而获, 助长了不正之风, 更有人认为及格就可以了, 多了浪费。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也表现不积极, 不愿意从事劳动。在研究方面, 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毕业论文撰写方面, 抄袭论文、不讲诚信的现象也很多。这样就扭曲了学术之风。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己任, 踏实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 以勤奋好学为荣, 以好吃懒做为耻。

二、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成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 代表着我国广大青年的精神面貌, 但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问题。不得不给予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节俭意识缺失的因素由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当等各方面因素组成。

1.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大群体, 我们在社会上学会了成长和自我保护, 社会上也有先进人物形象和道德模范事迹, 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 但相反社会上也有很多不良的风气, 例如诱导高消费、个人炫富、奢侈拜金、个别官员贪污腐败等俭德失范现象, 由此多种不良行为给社会大环境带来消极影响, 大学生也不例外地被社会不良节俭风气所侵蚀, 助长了奢侈浪费、互相攀比, 且丢失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2. 学校因素的影响

目前,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 实践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以往的被动教育转变为双向主动性, 体现了教育主体性质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 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学生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尤其轻视了对节俭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并且高校在节约型校园的构建方面比较薄弱, 缺乏节俭管理长效监管措施, 对此不够重视。高校缺乏勤俭办学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轻视了节俭教育课程的设立和考核, 没有加大力度宣传和引导。

3. 家庭教育不当

现如今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和90后, 在家里多数为独生子女,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辈人的溺爱, 造成大学生性格任性、自私自利。无论家庭条件好坏, 家长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物质方面给予较多的享受, 在家里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不顾及他人, 更没有大局观念, 严重缺乏节俭意识、奉献精神等。勤俭节约精神被淡化, 甚至个别学生根本就没有节俭概念。

4. 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 学校教育的偏移和单一, 以及社会上不良理念的熏陶和影响, 致使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 除此之外大学生自控能力差, 自尊心怕受到伤害, 缺乏危机意识和对国情知识, 持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 以自我享乐为主, 缺乏大局意识。另外, 当前大学生很少有从苦日子中过来的, 体会不到节俭的真正目的, 因此要加强引导。

三、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勤俭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需要祖祖辈辈不断的发扬和传承。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并主动接受节俭教育和品德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其中德育作为其他三者的动力和源泉, 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 德育教育是基础。

节俭意识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部分大学生缺乏节俭意识。培养节俭品德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 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勤奋好学和艰苦奋斗精神, 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更要时刻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 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础条件。

大揽全局, 大学生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 能通过自身约束做到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 在生活中能够合理消费, 为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 有些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或者参加社会实践, 甚至有的同学把勤工助学赚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一种大爱精神, 这样不但帮助了他人而且锻炼了自己, 为走向社会提前奠定了基础。

但有些大学生节俭意识有待加强, 甚至认为现处于生活优越的时代, 没有必要进行节俭, 并对身边节俭的人进行语言抨击和藐视, 歪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走入了节俭误区。这种病态心理必须加以制止。

我国是人口大国, 面临着物质匮乏和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选择节俭这条道路, 所以, 节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坚持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途径

1. 提升教师素质建设,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 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 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身体力行从各个细节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节俭本是小事, 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做起, 学校应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节俭专题知识讲座和培训等, 并如期对教师进行考核, 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 使每一位教师都对节俭予以重视并履行其自身的职责, 从而影响学生厉行节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

2. 结合理论, 丰富实践, 鼓励行动

培养节俭意识, 要另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出发, 自觉地监督自己的行为, 在生活上不浪费, 在学习中不偷懒, 在物质上不攀比, 有针对性的开展节俭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 并调动全员参加, 对节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 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 践行社会责任, 磨练个人意志, 养成艰苦奋斗精神, 并从中体会节俭的必要性。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塑造完美的形象。

学生定期为自己设定目标, 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 坚定节俭意识并不断提升。通过社会实践, 重温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才能取得成功。

在主抓专业知识的同时, 学校要重视育人教育工作, 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并开设消费理财相关的经济课程, 指导大学生正确支配金钱, 珍惜资源, 将节俭知识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中, 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升节俭意识, 对资源能源的匮乏具有危机意识, 真正做到节俭伴我行, 我要带头行的目标。

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学生能经济器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坚定信念, 克服自身的不足, 不断完善自我。

3. 营造氛围, 协同共进

首先, 家长应该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消费中给孩子作出榜样作用, 并且在给孩子生活费方面要有预算, 控制年支出和月支出, 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 学校方面要建立节俭长效监督机制, 发挥学校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社会要加大节俭宣传和鼓励力度, 狠打奢侈浪费之风, 避免由于大学生的奢侈浪费行为引起的社会秩序不稳定, 并与政府协调对学校周边等一系列娱乐休闲场所和高消费地带进行清理或取缔, 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7) .

[2]张济.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从节俭人性内涵视角看[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6) .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13.增强服务意识演讲稿 篇十三

大家好!我是来自**社区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民形象”。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为何不做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大地捧上香甜的甘露;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成绩呢!这次“整风肃纪、治庸问责”作风建设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树立为民形象,我们**社区广大居民才能和谐团结,我们**社区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我们**社区支部才能成为群众时时想到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和谐的社区,哪有和谐的社会;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哪有我们这个党的强大力量。要建设和谐的社区,就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是党;要建设和谐的社区,就必须要有一股子为民亲民便民的服务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只能先是广大共产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是人民群众工作的后方;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是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也没有谁比我们最容易赢得基层群众的信赖与褒奖。

这次全县开展的“整风肃纪、治庸问责”活动,“整”的就是办事效率低下的拖沓风、忘记群众冷暖的官僚风和服务态度消极的浮躁风,“肃”的就是不能严格自律的散漫风、不思进取的懒人风和执行不力的疲软风,就是要“治”那些推诿扯皮、因循守旧、不作为、慢作为和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庸”人。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自觉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民形象,按照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标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细致服务,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把全部的精力凝聚到事业上,实实在在地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创建和谐先进社区、创优**发展软环境贡献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应有力量。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民形象,还要求我们社区工作者必须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居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居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保持亲民、爱民、便民的良好作风,自始至终贯穿服务意识、窗口意识、形象意识,急社区所急,想社区所想,以自己的扎实工作获取广大居民的合作与信任。

选择了社区就是选择了基层,选择了基层就是选择了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民形象,是我们**社区实施“整风肃纪、治庸问责”作风建设活动的经验总结,也将是我们**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长久的工作宗旨。最后,让我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这是一片洒满阳光雨露的热土,这是一棵不停成长茂盛的大树;在这里,有一种骄傲叫做:心为民所系,在这里,有一种荣耀叫做:情为民所注;在这里,有一种责任叫做:解民疾苦,在这里,还有一种义务叫做:为民服务;这里是社区,这里有我们无数社区工作者的真诚投入。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四:增强服务意识做人民满意教师 在市场经济时代,教育服务的观念逐渐被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可。而我的职业理想正是:“增强服务意识,做人民满意教师”。本文就树立服务意识的必要性、树立服务意识的要求和勇于承担服务责任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谈谈教师的服务意识的问题。

一、教师有必要树立服务意识 在商业领域,把客户看作是“上帝”。现在许多行业都在讲服务,有了服务意识以后,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教育是属于第三产业的,而第三产业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产业,因此,教师有必要树立服务意识,教书育人,服务也育人。所谓服务,就是在学生及家长需要帮助时,你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做到位,让学生及家长满意。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是凡事以学生为中心,把对学生服务作为一种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售后服务,分环节去管理,教育的成败就蕴涵在在这几个环节之中,树立了服务意识之后,就会俯下身子做事,知道为学生拾起跌落的文具,拾起脚边散落的碎纸,就不会高高在上,不会惯于发号施令,以师道尊严的定势来指手划脚。所以,但凡是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都是热心为学生的教师;但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学校,也都是熟悉服务之道的学校。学生就是学校的“客户”、“上帝”,只有服务好学生,生源旺盛,才能谈得上学校的发展。服务差,没有学生愿意来就读,没有了生源,学校就面临“关门”,学校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

二、教师树立服务意识的要求

(一)要贯穿尊重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尊重,而不是教师的自以为是的一相情愿的尊重,学生是否接受是尊重学生这一理念是否得到落实的鉴定标准。当前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原因就在于简单粗暴的处理学生的问题,既不了解也不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学生不买账,教师也不受欢迎。有一位建筑师的故事值得借鉴:居民小区竣工后,怎么去设计人行道,建筑师先是在空地上种满草,然后根据人们踩踏出的小道,铺设了人行道,众人无不拍手叫绝。对学生何尝不是如此,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学生才能健康成长。还有一个《大王和小六》的故事,说一个母亲和她儿子玩纸牌,按规则输家要向以赢家进贡一张最大的牌,当母亲进贡大王时,她儿子却只是想要一张小六,原来儿子已经有三个六,再一个就可以组成一个“四大金刚”,威力远远大于大王。可见,你给了自认为最好的,却不是别人最需要的。这就是说,教育学生时,不要自己想当然。要尊重学生,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心理实际,让自己的教育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自己的教育,只要学生乐于参加你的教学活动,说明你的教育就离成功不远了。

(二)要学会和学生平等的沟通。在教学情境中,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听懂了多少;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教师评估学生,学生也同样在衡量教师。这样,师生间的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若要获取好的沟通效果就要讲求沟通的技巧,通过掌握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点燃一盏心灯。在沟通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沟通中的心态。不同的心态会影响一个人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地与学生沟通,引导好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很有希望的孩子,等待自己去唤醒,不要轻易放弃学生;教师也需期待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去沟通,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沟通中,一定要很有耐心,唯有耐心才能包容,先容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是一开始就可苛责或批评学生的不是,以免影响情绪而造成沟通的短路。要允许学生的质疑,有个开放的胸襟;这样也会因学生有所成长而感到快乐与成就。

2、注意沟通中的语言。(1)语意要明确,表达要清洁,以免对方误解,形成误会或冲突。(2)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即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或责备的语气。(3)以简短的话,如:“对”、“好”、“是”、“原来如此”和适当的肢体动作,如点头、目光接触、身体稍微前倾表示专心、接纳来鼓励学生继续表达等。(4)多用开放式的问句,少用封闭式的问句,以“什么”、“怎么”、“如何”、“你的意思是„”、“根据你的经验”等开放引导问句来问话。

3、注意沟通中如果彼此有分歧,千万不要语带讽刺或羞辱对方。沟通是要在彼此尊重下才能有效进行。同时,争议时就应就事论事,论事如论人,更不翻旧账,也不把事情作相关性的扩散。允许学生质疑,尤其是敏感问题,也不要回避,必要时,用亲身体验来现身说法,改变学生的态度,取得学生的认同,使学生有所参照、遵循,而非光说不练,流于形式上的教训。

14.树立安全意识演讲稿 篇十四

鲜花盛开的.春天来临了,我们也迎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学校及有关新闻栏目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我学习到了许多安全知识。我知道了在踩踏中,最易受伤的地方是头和胸腔,所以要用肘力量交叉保护头部和胸腔;我明白了在儿童意外死亡事故中,交通是排在第一位的。通常情况下,是3点疏忽造成的:

1、儿童在过马路时没有提高警惕意识;

2、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超速或注意力不集中;

3、儿童在乘坐汽车时没有坐安全座椅或没有系安全带。

只要做好了这3点,儿童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通过这次学习,我还学到了一首避免儿童伤亡的一首小诗:“人多拥挤易踩踏,认清出口顺序走。人被推挤先护胸,弯腰提鞋万不可。一旦摔倒莫惊慌,保护头部卷身体。”

在造成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案例当中,交通事故、溺水、猝死、坠楼坠崖、热液烫伤都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出现危险行为。

15.关于课堂教学中团体意识的探讨 篇十五

一、建立学习小组

分好学习小组, 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 学习能力, 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 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这样, 缩小了小组间差别, 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 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把我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各组中选出一位集体荣誉感强, 能够在各方面起到表率带头作用的学生, 并在同学中将有威信的学生作为组长, 同时是班委会成员。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不是一粒粒散沙, 而是都有一定归属感, 都是各个小集体中的一员, 形成一个“组荣我荣, 班荣我荣”的集体意识, 从各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建立竞争机制

根据学校的班级考核方案制定各小组的评比机制, 实行班级内部各组量化。竞争机制的设定必需具体明确, 不能模糊、模棱两可。我先做出一个方案, 组织各小组组长进行商讨, 广泛争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以达成共识, 明确奖惩制度, 张贴在班上, 使每个同学知道如何罚怎样奖, 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对班级的管理进行监督, 来实现班级的共同管理。

(一) 上课比纪律

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协调学生行为, 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良好的纪律是学习的基础, 所以我们要以团体荣誉感来约束同学的行为。每个组长都是班级纪律监督员, 记录班级违纪情况。我们为了公平公正, 凡三名班干部同时记录的违纪同学扣除所在组量化五分, 并且报知班主任及时处理。违纪包括每节课 (包括自习) 扰乱秩序、大声喧哗等影响课堂纪律, 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

(二) 回答比踊跃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 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 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 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激活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 突出一个“活”字来。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对学生问题回答做出评比。每节课由学科课代表课下向任课教师咨询问题回答表现突出的学生, 对所在组进行适当加分鼓励。从而使我班课堂气氛气氛活跃, 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 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三) 考试比成绩

我校每月都进行一次月考, 是对一个月以来学习效果的检验。我们规定每次月考后, 每组成员班级名次的总和除以该组人数, 最低者获胜, 选出三个小组作为奖励对象。

(四) 月末看量化

我校每个月对全校各班级进行量化评比, 我班量化也同时进行, 根据各组一个月的奖惩得分情况排出名次, 对前三个组的全体同学进行奖励。同时规定某个组在历次量化中都名列前茅, 那么在学校的评选优干、三好、标兵中优先考虑组长及该组成员。以此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提高自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加强与组长交流

在评比实施中也可能有一些偏差, 为了修正偏差、加强管理、争取公正, 我每周都要与各组长进行集体沟通 (开班委会) , 了解班级情况, 学习动态, 意见建议, 及时对量化措施进行调整, 与各组长共同商讨达成一致, 使我们的各项制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我认为只有认可才能遵守, 才能自愿地接受我们的奖惩, 避免了教师的武断使学生有意与老师作对的现象。同时我对组长进行集体荣誉感及和谐班集体的教育, 使各组之间公平竞争, 同学之间互帮互爱。

四、强化团体优势, 促进学习进步

在课堂经常利用一些活动, 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员巩固新知识, 互相检查作业;互相合作做一件科技作品, 实施各小组之间的比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 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得到帮助和提高, 同时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 兴趣激增, 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各组的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提问中我会提出看哪个组回答正确, 哪个组探讨活跃, 哪个组问题理解更独特更有新意, 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 又使各组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 我班在历次月考中成绩优异, 在学校量化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使我对工作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格非, 《創意學養持續紮根》

[2].吴家山、李浩文,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

[3].程林, 《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的探索》

上一篇:论文评选的通知下一篇:警务论坛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